社区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制度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制度建设

篇1

1进一步完善居委会工作制度

制度建设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社区中心应按照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居委会应该承担的工作进行认真、全面而细致的梳理,从制度上明确界定居委会是以服务居民为目的,以社区管理为重点的角色定位,规范居委会工作职责,让居委会人员明白应该做些什么,把主要精力放在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1.1完善例会制度居委会每周要举行一次工作例会,人员在例会上各自将负责的工作进行通报,解读相关政策,开展案例分析、信息研判和工作经验分享,通过居委会人员互相充当老师,互帮互助,以会代训,实现居委会人员由“单面型”向“全能型”的转变。

1.2完善走访制度居委会应广泛开展走访活动,即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以分片包户的形式确定入户走访范围,每人每月走访居民10~20户,建立《民情日志》,将片区的人口动态、重点人员、困难群体和居民诉求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居民的需求与呼声,做到社区民情民意早知道,重大事件早上报,矛盾问题早解决。通过走访建立健全居民信息库,建立“80岁以上老人基本信息”、“出租房暨流动人口情况”、“育龄妇女基本信息”、“协解人员”、“离岗家属、遗属”和“重点人员”等人员信息库,使居委会工作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有效促进社区居民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1.3推行错时制度居委会实行错时办公制(错时上班的具体时间为:工作日每天中午和双休日),居委会提前一周编制好次月的错时上班安排表,明确错时上班的人员和具体时间。对错时工作时间内前来咨询或办事的居民应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居民咨询的有关问题,及时办理相关事项。对一时无法办理的事项,应讲明原因,做好解释、登记和上报。

2进一步完善居委会培训制度

2.1完善岗位练兵制度岗位练兵制度旨在推动居委会人员突破岗位限制,具备全方位服务群众的能力,真正做到“一岗多能、全岗都通”。将所有居委会人员培养成既精通本岗位业务,又熟悉其它岗位基本业务,在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规范、满意服务的同时,体现社区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一是坚持常规业务练兵。社区每年拟定培训计划,对居委会人员定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职能办公室安排人员随时对居委会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同时,社区适时开展技能考试评比和竞赛。各居委会根据自身特点,将“金牌调解员”竞赛活动继续深化下去,并自行安排本单位的学习和培训,通过交流、总结等形式提高政策业务水平,推动居委会工作健康发展。二是推行轮岗制度。居委会工作人员实行内部轮岗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实行岗位轮换,轮岗接待来访居民等,通过多岗位锻炼,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

2.2完善“师带徒”制度一是推行带教制度。以老带新,通过老居委会人员对新进居委会人员进行3-6个月的帮扶带教,帮助他们熟悉居委工作,传承好作风、好经验、好传统。二是推行结对制度。居委会工作人员两两结对,通过结对互相熟悉两人负责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通力协作互助完成两人负责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每名居委会成员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3进一步完善居委会员工激励机制

3.1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办公环境为居委会人员创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需要继续加强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居委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如在办公室安装空调、配备舒适的桌椅、更换配置合适的电脑等,适宜的室内工作温度、性能优良的硬件等。

3.2改善薪金待遇,强化精神激励切实落实关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工相关待遇的规定,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办法,一是根据工作要求、个人的工作业绩、专业能力水平建立完善的奖金分配方案,并为居委会人员合理发放节假日补助、夜班补助和电话费补助等。二是充分做好精神鼓励的文章,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等多种激励模式,通过认可、赏识、表扬、通报、晋升等多种形式,同社区居委会人员的有效沟通,切实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们,从而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实现把“社区要为我做什么”的思考方式向“我要为社区做什么”的转变。

3.3健全选拔机制,激发工作热情切实关心居委会人员的成长进步,积极把优秀的居委会人员培养发展成为党员、居委会主任,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居委会主任和工作人员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职代会代表和劳动模范,并加大从优秀居委会主任中选任单位领导干部的力度。对工作成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的优秀居委会主任和工作人员应及时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以激发居委会人员工作的激情和动力,使善于管理的优秀人才愿意担任居委会主任、能够当好居委会干部。

4结束语

当前,居委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油田职工家属对小区居委会的服务需求也更加迫切。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居委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好地发挥居委会组织的作用,牢固确立居委会在小区中的主人翁地位。

作者:郝春梅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向阳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篇2

从镇到村,到各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都要把禁毒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党政领导要亲自参加禁毒工作的重大活动,除参加禁毒工作会议,听取禁毒工作汇报外,更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确保禁毒工作顺利开展。从镇到各村、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各自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的组织网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必须由主要领导任组长。镇成立由综治、派出所、司法、工、青、妇、宣传等部门领导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镇以下各村、各企事业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成员不少于5名,并确定一名专职人员,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要订立和完善创建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禁毒工作例会制度、工作制度、奖惩制度等,靠制度来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保障工作坚强有力,基础工作规范扎实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必须保证办公条件和装备。凡具备条件的单位,要有单独的办公室和活动室,条件欠缺一些的单位可以与治保委、安保科等合用办公室,但必须有单独的文件、资料柜。镇设立禁毒举报箱和禁毒举报电话。创建工作艰巨复杂,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做到台帐资料完备、规范,具体包括:

1、创建活动计划、方案;

2、有戒毒人员登记表。

3、有戒毒出所人员帮教档案。

4、有歌舞娱乐场所登记表。

5、有创建活动例会会议记录、工作总结。通过档案资料的建立规范,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创建工作。

三、加强禁毒工作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禁毒与创建,两者相辅相承。禁毒工作是创建的根本目的,创建则有效推动和促进禁毒。为了搞好禁毒与创建工作,舆论宣传非常重要。要设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做到日常性宣传和集中的常年宣传有机结合。宣传的针对性要强,注重效果,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

1、围绕“6.26”国际禁毒日等特定时期,开展大张旗鼓的禁毒宣传活动;

2、充分发挥家庭在禁毒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广泛开展“不让进我家”活动;

3、有固定的禁毒宣传板报、橱窗,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4、禁毒预防教育列入辖区内学校教学计划,在校学生每学期至少接受一次禁毒预防教育;

5、在辖区内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以及公共场所开展禁毒宣传;在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立永久性禁毒宣传警示牌;

6、年内对辖区内歌舞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养殖户进行禁毒宣传不少于一次;对外来人员,无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禁毒宣传;

7、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本辖区内成年人100%知道的危害,90%了解国家的禁毒法律法规。

四、全力落实帮教管理工作措施,切实帮助戒毒人员走向健康、阳光人生

要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远离毒魔,走向健康、阳光的人生。具体要落实如下一些工作措施:

1、对所有曾吸过毒的人员一律落实帮教措施,帮教率达100%;

2、确保列入帮教的吸毒人员不再复吸;

3、对已戒毒人员进行“四位一本”的帮教,规章制度完备;

4、制订严格的帮教工作计划,与戒毒帮教人员签订帮教协议并能切实执行;

5、对被帮教人员进行定期尿检,并有记录;

6、有帮教走访、谈话的记录;

7、能为戒毒人员解决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

8、对人户分离的戒毒人员进行跟踪或落实委托管理措施;

9、建立健全帮教工作资料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巩固帮教工作成果。

五、依法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维护纯净无毒的良好社会环境

目前,我镇在禁毒工作中做得还比较好,基本无人涉毒,维护了多年“无毒社区”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切不可固步自封,仍须继续奋斗。在打击涉毒犯罪方面,我们必须做到:

1、严格执行“两个一律”的规定,即一旦发现吸毒人员一律实行强制戒毒,一旦发现有人复吸一律实行劳教戒毒。

2、建立耳目特情,及时掌握、发现涉毒情况,迅速出击,果断处置。

3、绝对确保辖区内无贩毒现象,如有发现蛛丝马迹,坚决追查到底,依法严厉打击。

4、铲除任何原植物的种植,即使只有一棵也不放过。杜绝任何诱因。

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督学地位

各区县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始终把教育督导作为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政策和措施。要树立“强素质、硬管理、提质量”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路和“教育发展靠改革,工作落实靠督导”的理念,以此积极构建督学责任片区制度。区县政府要大力加强教育督导室建设,配备专职督学,配齐督导室工作人员,选聘区县政府督学。充分发挥督学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等职能作用,建立督学责任片区,可分为高中片区组、成职教和社会力量办学片区组、城区初中片区组、城区小学片区组、农村初中片区组、农村小学片区组等督学责任片区。区县教委和督导室赋予督学对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推荐任用、考核奖励的建议权;对所辖学校表彰项目的推荐权;对学校重大事项的评议权;对所辖学校校长的直接约谈权;对所辖学校教育投诉的处置权等职权,使督学成为教育工作中“有位有权的人”。

二、坚持改革创新,凸显督导职能

1.改革督导内容。完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从师生的参与度、质疑拓展的深刻度、师生互动的有效度评价课堂。实施与“减负”评估相结合,真正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突出与规范办学行为评估相结合,让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真正落实“我的课堂我做主”,真切地让学生感受“我学习我快乐”。着力构建立足“评”与“比”的课改文化设置共性目标、个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学校评价方案,采取“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与创新动作”相结合的途径,推动学校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

2.完善督导程序。首先是“定区定人”。“定区”: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把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划分成六个督学责任区,每个专职督学负责一个片区。“定人”:将所有督学分成几个小组,与几个督学责任区相对应。其次是“定岗定责”。“定岗”:每片区组设一名组长、一名联络员、二名组员。“定责”:组长主要负责对本组督学情况的记载和整体把握,对如何进行督学做好人员分工和组织工作;组员主要负责开展本组的督学工作;联络员主要做好联络工作。最后是“定纪定规”。即督学每人每月至少要到责任区督导2次,每年对责任区内的所有学校督导1次以上。督导工作从程序上把好“过程关”,采取推门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加强过程监控;把好“交流关”,督学结束后,就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意见交换,要求校方加以整改,增强实效性。

3.创新督导方式。在随机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中,创新“四方面的评估”。第一,用“活”标准,分层评估。坚持“分类评估”,以区县评估标准为底线量化不同层次学校评估指标,提振不同层次学校达标信心,提高督导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注重实效,全面评估。建立了督导评估“包校指导”制度,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人员和责任区督学都有自己的包点校,经常有针对性地深入各自的包点学校进行自评指导,了解自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第三,发展特色,客观评估。强调对学校实施督导评估时,既注重基础性指标,又突出发展性评价,实行督导评估结果动态管理。第四,创新理念,准确评估。在督导评估时,选准切入点,抓住主要指标,把握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全力推进。

三、增强督学素质,提升专业水平

1.提高督学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定期组织督学开展座谈交流、个别交流和交叉评估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督学沟通与协调的互动能力。

2.提高督学的监督、评估与指导能力。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每年围绕“提高依法监督能力,提高评估能力,提高指导能力”组织两次区县级督学培训,选派督学参加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的工作培训学习。

3.提高督学课改实施能力。督学要高度关注课程改革,提高督学课改实施能力,从四级(处室、年级、教师、学生)课改评价网络的构建;三种(案例研究、名师引领、课题带动)校本研训制度的建设;二层(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模式的搭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对各责任区督学进行了课改实施能力培训。从根本实现区县教育督导工作的三个“重心”转移,即以督政为主向督教、督学为主转移;大型综合督导向过程督导、形成性评价转移;由督向导转移,增强督导的“导向”功能,导明学校发展方向,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4.提高督学研究与反思能力。建立“督学研究例会十分钟报告讲评制度”,每次轮流由各责任区督学反思上一次督学实践中的成败得失,反思自身素质与督导工作还有哪些不相适应,存在什么主要问题,在哪些方面亟待提高。组织开展督导行动研究论文评奖活动,引领责任区督学立足教育督导工作实际,以科研的态度、思路及方法,研究督导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四、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督学责任

1.健全督学考评制度。各区县要制定责任区督学奖惩考核办法,利用与责任区内的学校领导、老师和社区群众交谈、征求意见的途径了解对督学工作的满意度;按照考核意见,采取查阅督学工作日志、随访记录、调研报告、有关会议记录和热点问题跟踪调研的方法,对督学工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考察督学工作的达成度;通过督学个人工作述职、民主测评方式考核督学工作的有效度。对考核中不称职的督学给予批评,直至解聘,并纳入督学当年的绩效考核。对其中业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

篇4

通过实行城市管理责任包保,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整合城市管理力量,加快解决制约当前我市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各项规定,自觉搞好环境卫生,自觉保护公共设施,使我市城市管理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城市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二、包保内容和标准

(一)市容市貌管理

1、街道两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整洁美观,外立面无污迹、残损、脱落、褪色等现象,无乱贴乱画、乱牵乱挂、乱堆乱放等现象。2、道路无出店占道经营,无占道洗车修车,无五金加工,无游散摊点等现象,无露天废品收购点,无马路市场。“三车”(自行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停放规范有序。

3、户外广告、招牌设置规范,无违规设置广告和招牌,无破损、残缺广告,美化亮化设施完好。

(二)环境卫生管理

1、地面清洁,达到“六无五净”标准,即无堆积物、无废弃物、无果皮纸屑、无人畜粪便、无砖瓦泥石、无污泥积水;地面净、墙根净、树根净、电线杆净、花池绿地净。配套必要的垃圾收集设施,废除开放式垃圾池。

2、道路两侧果皮箱外观整洁,擦洗、清掏及时。

3、各类设施、树木无悬挂白色垃圾现象。

(三)市政设施管理

1、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路面平整、完好、畅通,路沿石、无障碍设施完好,无坑洼、裂缝、隆起、溢水等现象。

2、街道路面普遍硬化、绿化,无黄土现象。

3、路灯、供电、邮政、通讯、人防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其附属设施保持整洁、完好,无零乱、废弃杆线,无乱贴乱画、乱牵乱挂等现象。

(四)临街装修管理

装修手续齐全,围挡作业,垃圾袋装清运,无占道存放水泥、砂子、木料和其它装修材料现象。装修结束后人走场净,无遗留垃圾。

(五)园林绿化管理

1、游园绿地无垃圾、杂物、杂草,园内道路无破损,设施完好。

2、草坪、植被修剪、补植及时,无裸土,无明显病虫害。

3、乔木无缺株、无死株、无倾斜、无枯枝、无乱牵乱挂。无影响行人、房屋安全的枝条。

4、无乱砍伐、攀折树木、损毁花卉、乱占绿地、乱刻乱画等破坏绿化和公共设施的行为。

(六)违法建设管理

杜绝增量,消减存量。

(七)交通管理

1、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有序。

2、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公交车进站、出租车定点停靠,劝阻和制止违法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不文明现象。

3、各类交通设施整洁完好,交通标志、标识定期粉刷出新。

4、公交站台、候车亭、调度站等设施整洁、完好,按规定配备环卫设施。

(八)夜景亮化管理

产权单位按规划建设亮化设施,按规定做好控制、管理和维护工作,无断字缺亮现象。

(九)其他事项管理

按照行业管理标准和要求施行。

三、市直单位包保路段划分及责任

(一)市直单位包保路段责任划分详见附件1。

(二)包保单位责任

1、管理责任:按照本方案内容和标准协助社区抓好所包路段的城市管理。

2、报告责任:市直各包保责任单位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需要专业机构或专业部门解决的事件、部件,要及时向城区、开发区反映,由城区、开发区协调解决并反馈责任单位。包保责任单位要继续跟踪督办事项的落实情况。

3、争创责任:开展争创“市容环境示范街”活动(争创标准见附件2)。

四、业主单位“门前三包”划分和组织实施

在市区全面恢复“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制。“门前三包”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城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是辖区“门前三包”管理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和辖区业主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就包保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督办。

(一)“门前三包”内容

1、包卫生:保持门前路面(空地)整洁,做到无烟蒂、纸屑、果皮果核、污水、人畜粪便、杂草、废弃物;垃圾实行袋装化,定时定点倾倒。饮食店设置统一的垃圾桶和泔水桶,垃圾桶和泔水桶不得摆放店外。

2、包绿化:爱护门前园林植物,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不受破坏损毁;树上无拴绳晾衣物,树下或绿化带内无倒污水、腐蚀性液体及焚烧废弃物等现象;雪天及时清除树冠积雪。

3、包秩序:无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游散摊点;人行道车辆停放有序,无乱停乱放现象;门头标牌、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缺字少画现象;临街建筑物外无牵挂晾晒,无乱竖招牌、乱贴广告,无当街堆放、吊挂有碍观瞻物品现象;保持建筑物外立面整洁美观,无乱搭乱建和乱贴乱画;爱护门前市政公用设施。

(二)“门前三包”责任范围

1、临街单位“门前三包”责任范围:以单位临街外墙墙基到人行道的路沿石为宽度(无人行道的,以道路边线为界),以左右毗邻单位界线为长度。

2、城市道路两侧出租门面房的“门前三包”,由承租者负责。

3、无责任单位的地段由街道办事处负责。

具体范围划分由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界定,做到责任范围明确,不留空白地带。

(三)健全“门前三包”制度

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制定“门前三包”管理办法,建立工作台帐,确保辖区责任单位和居民“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落实率、知晓率达到98%以上。要加强“门前三包”落实情况检查,对落实不力的责任单位和居民督促改进。

五、区直单位包保社区组织实施

城区、开发区要根据本方案内容和标准,制定区直单位包保社区实施方案,制定责任包保检查考核办法,并就落实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督办。

六、工作机制

(一)建立责任包保长效机制

各包保责任单位要按照谁包保谁负责的要求,根据本方案所制定的目标任务,建立责任包保工作制度,细化包保方案,明确一名分管领导,相对固定一定数量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责任包保工作,定期到包保路段巡查,现场检查、解决和上报城市管理中的各类问题,促进包保路段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包保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或班子成员每周要带领工作人员开展一次明查、一次暗访、一次点评,暗访的问题和点评的内容要有记录。

(二)建立市长、区长进社区制度

市长、区长每月利用一天时间走进一个社区,通过参加公益劳动、走访居民群众、召开座谈会、察看居民区等形式,深入一线了解城市管理情况,面对面和群众交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针对性的帮助基层解决城市管理难题,推进城市管理走向基层,走向深入,收到实效。

(三)开展城市环境清洁日活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发[]20号)要求,在每月城市环境清洁日,市直、区直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包保路段、社区开展一天卫生清洁活动。除重大活动外,原则上市“四大家”领导、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保证到包保的路段参加一天城市环境清洁日活动。

(四)建立检查考评制度

建立以市直机关工委牵头,市城管委办公室、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参加的责任包保工作检查制度。由市直机关工委按照本方案包保内容和标准,制定责任包保检查考评办法,对市直各部门工作进行达标验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提请市城管委纳入当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大会进行表彰,对未达标的单位督办整改。市文明办要把检查结果作为各部门、各单位评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重要依据,确保责任包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区直单位包保社区检查考评制度由各城区、开发区自行制定。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城市管理责任包保制度是广大机关干部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健全制度,使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各城区、开发区要把城市管理责任包保与加强辖区城市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一部署,主动衔接,打好辖区城市管理整体战。市直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主动协助辖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确保将责任包保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5

一、民房规划建设管理原则和目标

按照打造“次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和大交通格局的要求,民房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坚持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基础先行、环境保护的原则,实现民房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二、民房规划建设管理范围

第三轮县城总规修编未实施前,根据年批准实施的《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要求,将镇、办事处、镇所辖的部分村(社区、居委会)为县城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范围,具体的村(社区、居委会)如下:

镇32个社区(村):

经济开发区和上渡办事处12个村(居委会):

镇5个村:

三、民房规划建设管理审批程序

县城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审批实施以下程序:

1.民房建设业主申请。

2.由乡镇分管领导牵头组织规划、国土、公路、交通、拆违办等部门共同实地察勘。

3.在上梅、上渡的城建规划区范围内由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底实地察看后联合审查并签具审查意见。

4.政务中心统一将审查意见报分管副县长审定。

5.规划、国土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四、主干道两边民房规划建设控制范围

为利于第三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和S225、S217、S312三条省道部分地段两旁作为县城总规扩展区域予以严格控制,30米范围内不准改建、扩建,60米范围内不准新建、改建、扩建,以确保规划修编和规划管理可持续推进。

凡在建成区和已规划区52米、42米、30米宽的城市主干道两边的房屋按总规修编和控规要求严格控制改建和新建、扩建。

五、征地拆迁户的规划建房管理

未进行安置的征地拆迁户,又确属无房户或拥挤户,由当地村委会(居委会)出具证明并经联审会议核定后,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地段内可以改建,但要依法控制面积和规模。

六、村庄私人新建规划管理

篇6

今天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和市活动转段动员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区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我主要强调以下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找准差距,进一步提高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把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安排,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前两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动员会后,各地各部门切实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摆上了突出位置,实行了领导倾斜、时间倾斜、精力倾斜。李志伟书记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听取汇报,要求各位常委按照各自分工,抓好分管部门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赫璞峰区长先后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就全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级政府班子成员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工作。区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更是高度重视,全面协调,精心指导,广泛督查,始终把制度建设工作放在心上、拧在手中,强力推动。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有关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推进工作,全区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建制”的良好局面。

二是调研活动开展,扎实深入。各级各部门把调查研究作为健全制度的关键环节,采取多种形式摸清实际情况,查找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监管手段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确定制度完善和创新的着力重点。通过调研,我区推出五项举措促进制度创新:一是科学进行制度分类。在进一步制度梳理的基础上,把当前全区现存的制度和拟创新制度分为综合类、宣传教育类、廉洁自律类、源头治理类等十大类。二是明确制度建设重点。我们在抓好制度完善、一般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按照重点制度重点建设的要求,经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座谈讨论等方式最后明确干部选拔任用、重大项目资金管理、教育卫生收费、政府采购等28项重点制度。三是建立动态管理的制度建设台帐。我们按照制度建设“完善、废止、创新”的要求,把活动资料进行收集、完善和归档,建立制度建设活动台帐,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台帐资料能真实反映活动开展真迹。四是落实制度责任单位。根据28项重点制度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将任务细化分解,以文件形式落实到具体单位,保证工作任务限时完成。五是规范制度操作程序。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要求,反复不断征求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张贴,不断完善修改新建制度内容,使之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活动阶段督查,细致到位。为扎实推进制度阶段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地各单位领导广泛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推进年活动联系点制度,对区直重点单位和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片联系,及时深入一线调研督查,挖掘培养典型,广泛宣传推广,发现问题,认真纠正,促进工作落实。我区从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区直工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4个督查组,对制度建设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当场填发《督查整改通知书》,督查结束后,对督查情况以内部明传形式及时进行全区通报,确保了活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四是制度建设质量,明显提升。我区以推进规范、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为目的,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工作任务,创新推出了“三个十”新举措。即一是突出土地和工程招投标、教育卫生收费、环境保护、财政管理等十个重点;二是搞好制度建设与构建惩防体系、与加强党务、政务公开等十个方面工作有机结合;三是构建宣传教育、源头治理、廉洁自律、权力监督制约等十大体系。同时注重抓好新建制度执行落实工作不松懈,做到制度完善创新一批、落实一批、见效一批,保证活动效果好字当先,制度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如区纪委、监察局在积极牵头抓好全区制度建设整体工作的同时,努力当好全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根据*廉政工作实情,严格按照制度建设规范操作程序,创新出台了《*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在全区建立民主评议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性意见》、《*区廉政日志制度》等三项制度。区卫生局通过发放问卷、座谈及结合具体实际,注重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重点问题,认真总结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经验,制定出台了《*区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关于进一步规范*区医疗收费的实施方案》。区组织部、人事局重点抓好管人方面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政策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制定了《*区干部选拔任用全程公开办法》、《*区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考(选)录(聘)用实施办法》等十项管人用人制度。区财政、审计、发改等单位重点抓好管钱方面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区重大资金项目招投标办法》、《*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六项制度。目前,我区拟完善制度52项,现已完成50项,一般创新制度28项,现已完成26项,重点新建制度28项,现已完成24项。各地各单位要最后再加一把劲,再努一份力,再接再厉,争取在规定的时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28项重点制度建设任务。

总体上看,全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市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市督查调研组来*检查时,对我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上次全市经验交流会上,赫区长代表*区作了典型发言。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省市的要求相比、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地方和单位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认识不高,主动性不强,有的地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够明显,缺乏真抓实干的动作和举措,重形式、轻效果。有的单位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在督查前连天加夜补材料,督查只要已结束,活动就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二是少数地方和单位制度建设数量不少,但制度建设重点不够突出,没有突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这个主题,把反腐倡廉制度等同于一般的工作制度,有的对本级领导班子的反腐倡廉重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实,特别是针对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方面的重点制度抓得不够实。三是少数地方和单位工作还不够深入,对制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缺乏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没有很好地联系实际推进制度创新。四是有些地方和单位满足于追求制度建设的数量,对制度建设的质量重视不够,以至于有些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上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影响了我区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开展,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在活动最后有限的时间内,切实加以解决。

二、严格自查,补差补缺,扎实做好第三阶段各项工作

目前,我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已进入检查考核阶段,能否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推进年活动的成功与否。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认认真真做好自查总结,扎实有效地推进制度建设。最后阶段的工作,我认为要集中精力抓住以下四个重点:

一要健全完善制度建设。目前,健全制度阶段已接近尾声,但我区有的地方和单位新建制度还没有正式出台,有的还在征求意见,甚至有的才刚刚完成初稿。对此,各地各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本地本部门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打紧节拍,加快进度,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兑现承诺,按照要求,力争在近期全部出台。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考核、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制度制定和执行中的问题,不断细化、量化制度落实措施。要加强监督检查,把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结合起来,与开展巡视检查结合起来,与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检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作用,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要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制度、不及时执行制度和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二要做好自查总结工作。开展自查总结是推进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成效的重要举措。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从11月份开始,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将转入检查总结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及早准备,认真抓好检查总结阶段的各项工作。会上,我们印发了省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检查验收标准》(讨论稿),希望大家要对照这个《标准》,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落实措施和取得工作实效等四个方面,逐项梳理,全面自查,认真总结。要通过自查,实事求是地对本地本部门的制度建设工作作出评估,向区领导小组写出自查评估报告。需要强调的是,检查总结阶段共安排了2个月的时间,全区上下特别是重点单位,要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开展“回头看”,把自查与补缺补差结合起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确保全面完成推进年活动各项目标任务。

三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制度是动态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各级各部门要确定专职人员从事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铲除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易发多发的土壤和空间。要认真总结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做法,要及时予以总结提升,形成具有指导性的制度规范。

四要强化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说到底是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无论是形成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还是形成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归根到底都要通过制度来保障。离开制度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没有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也不可能真正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作用。所以说,反腐倡廉制度既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载体。对此,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市委《实施细则》和区委《实施意见》,把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与落实《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完善;通过落实《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提出的各项制度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制度反腐。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取得实效

市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我区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认真做好迎接检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务求实效。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从目前我区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有些地方和单位,工作成效比较突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领导同志认识到位。相反,有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没有起色、成效不明显,其根本原因还是思想认识没有真正到位。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最后阶段,各地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对重点制度建设完成情况要亲自督促检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要亲自研究解决。各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检查总结阶段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尤其要协调好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尽职尽责、不折不扣地完成重点制度建设任务。

二要进一步分类规范建档。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的全貌,既要注重总结整体工作,又要提炼出好的典型和先进经验,使检查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我们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有个全面的了解。特别要注意资料的分类建档,在认真收集、整理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要按照各个阶段不同环节的工作内容,归类整理,分类建档,大致要分为“学习动员部署卷”、“制度清理卷”、“保留制度卷”、“修改完善制度卷”、“新建制度卷”、“制度落实卷”、“推进年活动综合卷”等,力求系统、规范、明了。

篇7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黄河边,记者看到复工的水权转换工程现场,工人们在紧张地忙碌着,一块块预制板平整整地铺展,一条条渠道光溜溜地延伸。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92%和西部地区水资源量的3.5%左右。从总量上讲,内蒙古属水资源严重紧缺省区。从分布上讲,东西不均、年季不均,导致区域性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与全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相比,用水浪费问题非常严重,节水水平与水资源形势不相适应,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生产型、结构型和消费型浪费。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这种形势下,管好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是基于内蒙古区情、水情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制定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各级人民政府出台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公众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机制正在形成。建立和完善节水经济调节机制,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带动全区节水型社会的全面开展。“十一五”以来,自治区用水总量保持了平均17%的高增长率,而部分地区实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区灌溉面积达到566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54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493万亩;全区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6%。全区农业亩均毛用水量从2005年的376立方米/亩减少到2010年的362立方米/亩。2010年,全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已达45%。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4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156立方米左右,圆满实现自治区“十一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目标。

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节水工作取得新进展

内蒙古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一是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节水工作取得新进展。完善节水政策法规。2001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农业节水灌溉条例》,明确节水灌溉资金按照受益者合理承担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筹集的原则,并使自治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农业节水灌溉方面法规的省区。2004年5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订的《实施〈水法〉办法》,将节约用水单列一章,详细规定了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具体措施。2007年5月,自治区政府作出了《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为“十一五”期间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了方向。

二是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2001年,自治区政府成立了自治区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主席为组长,水利厅厅长为副组长,成员包括建设、经委、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水利厅。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战略部署,2006年,自治区政府在原自治区节水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调整组建了自治区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各盟市、旗县也相应成立了节水领导小组,健全节水管理机构。

三是以水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为目标,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工作。重点是高耗水工业项目,引导企业增加节水改造资金投入,促进废污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推动企业节水取得新进展。为积极探索发展节水型工业的有效途径,2008年、2010年,自治区经委与水利厅分别两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节水型工业示范园区和企业创建工作,并对30家节水突出单位进行了奖励。

四是将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内蒙古农牧业灌溉用水占全区总用量的80%左右,灌区的节水改造是节水的主战场。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自治区加快推进节水高效型农牧业建设,通过加大喷灌、管灌、渠道衬砌等实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大力实施了“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

五是以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努力推动城市节水。严格限制城市自来水可供区域内的各种自备水源,对自备水源井进行有计划的封停,对所有自备水源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用经济和行政手段逐步递减许可取水量直至完全取消。

初步形成了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

积极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经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配置几个阶段后,目前,《水资源综合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这为全区范围内的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奠定了基础。为实现自治区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治区发改委与水利厅联合了《工业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实现了水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同时,自治区还完成了黄河干流初始水权量分配,配合松辽委开展了大凌河、霍林河初始水权分配试点工作。依据《水法》规定,2003年,内蒙古制定颁布了《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根据新的形势要求,2010年,内蒙古重新修订了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为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水功能区管理,自治区水利厅与环保厅已审查完成了自治区水功能区划的修订报告,下一步将上报政府批复实施。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记制度和审批制度,对重要水功能区和重要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此外,《“十二五”节水型社会规划》已编制完成,待政府批复后实施。

试点引路,典型推动,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水利部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的统一部署,通过积极争取,2005年,水利部正式批准包头市为全国节水型试点城市。按照水利厅组织审定的《包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及水利部批准的《包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包头市的工业节水取得显著成效,农业节水稳步推进,居民生活用水节水意识普遍增强。城市污水利用率逐步提高。2008年,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成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2010年,二连浩特市成为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自此,内蒙古4个盟市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呼和浩特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鄂尔多斯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已通过自治区政府批准实施。《二连浩特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已通过水利部的审查。

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教育得到广泛开展

近年来,全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每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节水宣传周”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深入地开展水法规和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开展了具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并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使全区人民的水法制观念和节水意识显著增强,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管理,开展节水执法监督检查

按照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09年监督工作安排,为推动《水法》和《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的贯彻实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执法检查。为响应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推动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决定,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水资源管理专项检查工作,内蒙古已完成了自查工作。通过执法检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全民节水意识逐渐增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有效推进,水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再生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统一配置

篇8

一、工作目标

逐步建立健全社区价格监督网络,完善社区价格监督机制,提高价格政策的透明度,保障国家价格法律法规规定及价格收费政策在社区的贯彻执行。努力发挥价格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加强价格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及时发现和化解价格矛盾、价格纠纷,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价格权益。

二、工作举措

(一)建立社区价格监督网络。以市、县(市、区)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为主导,城市街道(办事处)为基础,通过建立价格监督点或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城市社区价格监督网络。依托社区价格监督网络,将价格社会监督与价格服务有机结合,把价格监管职能延伸到社区,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价格监督的积极性,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价格权益。

(二)完善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各地要认真总结推行城市社区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完善公示内容,改进公示形式,提高公示效果。价格主管部门要结合社区价格监督网络建设,探索建立社区价格和收费公示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价格服务。价格主管部门要建立社区价格监督、社区价格服务联系制度,加强对义务监督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工作指导。要通过价格监督点或义务监督员及时了解社区价格问题,疏导价格矛盾,化解价格纠纷,并定期向社区居民宣传价格法规和政策。

三、工作步骤

(一)*年上半年,做好调查、规划、制订实施方案等准备工作。全省11个设区市要选择一个所辖县(市、区)先行试点,并全面完成试点县(市、区)的价格监督服务进社区工作。

(二)*年三季度,在总结各地试点工作情况基础上,全省召开价格监督服务进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介绍各地试点工作情况,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全面部署价格监督服务进社区工作。

(三)*年年底前,各县(市、区)全面完成价格监督服务进社区的实施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服务。价格和收费政策在社区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价格监督服务进社区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内容,认真抓实抓好。价格主管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服务于人民群众,加强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把价格矛盾化解在基层,创造一个安定有序的和谐氛围。

(二)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价格监督服务进社区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价格监督服务进社区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并给予必要的扶持。价格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步骤,采取先行试点、典型引路、稳步推进的方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价格监督服务进社区工作取得实效。

篇9

1、硬件配备和网络建设与运行情况(10分)。办公电脑和网络设备配置满足工作需要的记2分,达不到要求的分别扣1分。计生网络正常运转记3分,年内不定时抽查,每发现一次网络不通的扣1分。通知收看及时记5分,每发现一次通知未及时收看的扣1分。

二、应用系统建设(70分)

2、乡级育龄妇女管理系统应用(30分)

(1)完整性:已婚育龄妇女覆盖率100%,个案信息数据项完整率100%的记10分。通过日常调查发现一名已婚育龄妇女应纳入管理而未纳入管理的扣1分,每发现一项已婚育妇女信息不准确的扣1分。

(2)准确性:逻辑关系和信息准确率(信息有误记录条数占信息所有记录条数的比例)99%以上的记10分。每低0.1个百分点扣1分。

(3)应用性:能够利用信息指导工作,信息双向良性互动,信息变更及时率达到99%以上;能够熟练利用系统查询、汇总、生成统计报表和常用数据,较好地提供决策支持的记10分。每月数据未按时上报,与手工报表数据不一致的每发现一次扣1分。每发现一个村(居、单位)每月未能够按照要求打印信息反馈报告单的扣1分。

3、计划生育干部档案、社会抚养费征收和孕情软件建设应用(30分)。

(1)计划生育干部档案系统:能够及时变更人员信息,信息准确率达到100%记10分。每发现一例信息漏报扣1分,每发现一例信息错项扣1分。

(2)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变更人员信息,信息准确率达到100%记10分。每发现一例信息漏报扣1分,每发现一例信息错项扣1分。

(3)孕情监控软件系统:能够正常使用,每季度能对孕情、透查情况起指导作用记5分。每季度区里监控平台发现未使用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

(4)乡镇指纹管理系统:利用乡镇指纹管理系统做好育龄妇女的季度查体工作的记5分,每发现一次未使用的扣2分。

4、服务站技术服务信息系统(群众需求信息系统)(10分)。街道技术服务信息每月更新记录条数不少于30条以上的记10分。每发现一次达不到要求的扣1分。每发现一次信息不及时上报的扣1分。

篇10

【关 键 词】 教育督导;监测;评估机制;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测评结果等。”这既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如何在以往的教育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怎样建立区域教育监测评估机制,以体现区域教育改革的前瞻性?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深化教育改革,不断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大渡口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84所,其中,公办校(园)33所,民办校(园)51所。近年来,大渡口教育坚持课程改革,注重优质特色发展,形成了拥有市级示范幼儿园、小学、初中、重点高中、国家级重点职高、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的立体化优质教育体系。为此,我们提出,到2020年,大渡口将建成教育的“一品五区”。“一品”即西部都市教育精品;“五区”即普及教育领先区、特色名校汇聚区、教育人才成长区、素质教育创新区和职业教育示范区。

要完成这一宏伟的目标,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发展阶段转变。我们同样面临着提高质量、促进个人发展与推进社会公平发展的新挑战。为此,迫切需要对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及时了解教育变化情况,掌握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监测体系,在关注规模和普及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结构、质量和学生发展的检测,并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深入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为教育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迫切需要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掌握详细的信息,以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这样,在努力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同时,教育监测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几经探索,我们把新课程改革、督导评估与监测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由教育科――“推”、进修校――“引”、督导室――“督”的教育发展新格局。2012年,我区接连出台了《大渡口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大渡口区教育系统2012年评估与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下设立大渡口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引导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区监测中心主要承担着以下几方面职能:

一是摸清教育家底,服务教育决策。为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信息支撑,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全面、准确、详实地掌握学校教育状况,探索人才培养的规律,提供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三是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评估与教育质量监测的长效机制与信息机制。

二、依托网络平台,努力创新教育监测评估机制

为解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因教育评价标准模糊而导致的评价失真现象,我们建立了区级教育督导监测网络平台。依托这一个开放平台,实现两大功能、体现三大特色、搭建四大系统、实现五大创新。

实现两大功能。网上督导评估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体现三大特色。“国家要求”和“重庆实际”有机结合、“分类规划”和“强化监管”有机结合、“顶层设计”和“规划落地”有机结合。

搭建四大系统。问卷调查和数据采集系统、督导系统、学校特色展示系统、交流互动系统。

实现五大创新。教育督导评估理念、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教育督导评估规划、教育督导评估手段、教育督导评估效能),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基本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满足学生、家长、学校以及行政管理部门对互动教育资讯的需求,充分展示我区教育发展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为建立起覆盖全区的较为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大渡口区结合区教育督导工作的现状,主要从几个方面着力创新机制建设:

(一)着眼宏观,全面推进监测

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完善监测评估体系”的要求,继续加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力度,逐步实施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监测评估。逐步建立政府手段与监测信息机制相结合、区域质量保障体系和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相结合、学校管理评估与学生教师个体评估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即监测调查制度、评估与监测信息制度、责任区督学公示制度、督导专家团评价建议制度,形成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教育督导评估”+“教育质量监测”新模式。

(二)关注内涵,完善评价体系

为建立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长效评价机制,大渡口区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探索:一是在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区域督导监测研究中心,开展理论研究。依托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技术指导,在深入研究、广泛调研和先期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中小学实际,着力研究学生成长、教育教学质量、财政投入与实效、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力求在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基础上,从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教师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监测与评估,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成立督导专家团,定期评价建议。建立专家团例会制度,定期借助老专家的丰富经验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诊断把脉,及时了解掌握学校情况,认真研究解决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参考,为区域行政管理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三)以导代管,创新管理手段

一是建立监测评估的信息机制。逐步建立区域政府督导评估与监测信息制度,形成《监测与评估要报》内部刊发,印发全区中小学校,对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教育质量的实际情况,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资讯需求;二是建立监测评估的快速反应机制。现代教育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作用不断加大,需要不断回应来自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的要求,导致教育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前所未有,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在这样复杂的客观条件下,建立一个能迅速反馈信息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我区教育现状,引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化解发展中突显的矛盾,使教育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统分结合,兼顾激励保障

一是优化队伍专业化结构,构建“三维督导”机制。结合区城乡统筹结对帮扶工作,调整了督导队伍人员结构,由在职书记、副校长等 任兼职督学,从人数、结构、年龄等多方面进行了统筹协调,形成了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片区督学、责任督学“三级”结构,以点带面盘活了督导评估与监测建设工作。

二是盘活随机督导机制,健全督导评价制度。一方面大渡口区建章立制,实现随机督导制度化,为督学责任区督学开展随机督导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实行程序管理,实现随机督导规范化,通过“亮证督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程序合法”的办法来规范工作程序,要求督导监测记载详实,实现随机督导专业化,进一步贴近学校管理现状,贴近教师的发展要求,促进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

三是结合督导公示制度,保障督导监测地位。一方面实行责任区督学负责制,在行使责任区督学职责时,亮证代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为督学提供了工作便利;另一方面保障责任区督学开展活动必需的经费,年初区财政专项预算10万元经费,专职督学工作经费实行实报实销制度,统一安排督学下校车辆。

(五)强化结果,建立问责机制

一是实行定期召开责任区督学、专家团联系会议制度。通报督导监测数据,听取责任区督学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责任区督学所反映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

二是建立问责机制。把督导监测结果作为对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对取得成效的督导学校,给予通报表彰奖励;对于督导评估中存在问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区教委组织纪检室进行跟踪问责,由责任区督学具体执行整改、跟踪、复查。

三、开展监测评估,切实服务区域教育发展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为此,要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工作。

我们通过在三所学校试点,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大渡口区特色的教育督导评估与教育质量监测流程:与责任区督学、督导专家团工作相结合,由责任区督学对学校随机督导、综合督导、实施监测;区监测中心采集、整理信息数据,形成数据报告;督导专家团对数据进行诊断、挖掘,梳理成果;区教委内部刊发评估与监测要报,学校印发评估与监测通报,建立反馈制度;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实施问责;区教委领导班子集体审议决定,进行行政干预。概括讲,就是建立标准、监测、反馈、问责、干预五个步骤。

一是建标。根据《重庆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方案(讨论稿)》等内容,通过借鉴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身心健康标准、特色文化校园标准,研发我区的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逐步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区域数据库,建立健全区域评估与监测工作机制。

二是监测。按好、中、差三类分别确定样本校,以五、八年级学生为监测样本,由责任区督学根据区监测中心学期规划,按要求实施监测。

三是反馈。区监测中心整理监测结果,责任区督学通过督导监测网络平台汇总相关考察材料,共同形成区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数据报告,由督导室专家团分析、诊断,撰写分析报告,形成监测与评估要报,报送区教委主要领导,通报全区各学校进行信息反馈。并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向社会有选择性的公布监测结果。

四是问责。让结果产生利害关联性,即根据结果,采取物质或非经济的激励措施。既要问责教师,也要问责学校、教委各科室等部门,建立定期通报、整改报告和大会反馈、个别反馈,以及回访督查、约谈机制相结合的问责机制。

五是干预。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区内教育均衡发展。区教委根据督导监测反馈,从“软”、“硬”两方面着手干预。“硬”主要是指六室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该投入资金的,一定要满足。“软”主要指与“中国教师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课改,由其提供改进建议,提供专业上的扶持;与教育评估院合作,提出“心动课堂、快乐学习、幸福教育”的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对农村教育在政策方面优先落实、经费方面大力倾斜、师资方面优先配备、待遇方面充分保障,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素质教育的督导与评估[J].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