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优势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专业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

篇1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专业领导力 中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70-02

一 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对有效教学漫长的历史研究中,我们发现,有效教学是一个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变化。实际上,有效教学的丰富变化性远远大于其相对稳定性。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知识结构、责任意识、教学效能感都对教学的有效性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组合的差异使得不同教师的有效教学千差万别,这些因素的协同耦合发展更带来了有效教学形态的整体上的变化和发展。①

二 中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单一

新课程改革强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仅关注语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强调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除了会在个别公开课上考虑以上五维目标外,平时的授课主要仍以语言知识的传授为目标。

2.教学模式为讲——练——测

新课改前后,教师熟悉的授课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减负”的大背景下,这种讲课模式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练——测一条龙教学对于应试最有效。

3.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英语教学中呈现两种教学态势,要么教师主演,要么学生主演,但教师主演仍是主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中,教师通常又回到原点,毕竟,在现行的评价制度下,这种教学最省时、高效。

4.无效的教学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学生能力的练习,往往被教师大胆地删掉,在听力不计入总分的省份,几乎没有听说教学,所以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日渐减弱,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则得不到训练,一旦遇到公开课,师生语用能力的弱点就暴露无遗。有时,教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而学生还没把问题弄清楚时,教师就请学生来回答,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生生及师生互动显然都是无效的。

5.教学管理简单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完成作业、精力不集中、讲话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的做法通常是说教、罚站、罚写、找家长或上报学校处罚等,在禁止教师体罚及心罚学生后,教师更是束手无策了。

6.教学评价偏颇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终结性评价(考试)外,过程性评价也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即使在试题(卷)讲评中,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也很少帮助学生分析,也没有给出学习建议或鼓励性的评价。

7.课后作业随意布置

课后作业多以做练习为主,而这些练习题很少有选择性、

梯度性和连续性。有时与上课内容没有紧密联系,或者超出学生能力。

8.师生关系紧张

在考试及升学的压力下,教师拼命教,学生被迫学,中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教师简单的管理形式,使师生关系极易紧张,特别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师又经常冷嘲热讽,这样的课堂多数是无效甚至是负效的。

三 教师专业领导力

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教师专业领导力缺失的表现。教师专业领导力是与有效教学结伴而行的,具有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教师一定能实行有效甚至高效教学。

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内涵包括专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课程领导力、课堂领导力及课外影响力。近年来,教师领导力成为中小学管理实践和研究的一个关键词,人们关注教师领导力的发展与研究,希望这种延伸的学校领导力能在改善学校管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改进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促进学校发展上有所作为。但在我国关于教师领导力的研究中,还存在很大的瓶颈,尤其是中国传统的科层制使校长不可能真正“赋权”给教师,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的责任仍然呈现出一种“无边界”状态,教师领导力只能是空谈。在国内外大量关于教师领导力的研究中,几乎所有人都不曾提及教师作为一门专业应具有的领导力。教师拥有众多的“从众者”即学生,这是教师角色本身所赋予的,如同下属与领导的关系一样,学生听不听老师的话,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领导力。

1.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知识分子的人格和气质。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仅是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者和弘扬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不受专业外势力的控制和限定,有能力作出自主的职业判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己任,坚守教育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此外,专业精神包含终身学习及文化引领等核心价值观。有了这样的专业精神,才会在困扰中寻求思想上的解决之道。

2.系统思维能力

系统思维能力是深入了解影响我们的个别行动,以及使得这些个别行动相类似背后的结构,眼界高于只看个别的事件、个别的疏失或个别的个性。它是相对于被切割的局限思考模式而言的,当今几乎风行所有领域的分解主义,将复杂问题以简约的方式不断切割、愈分愈细,使人们只会进行“局限思考”,无法看到自己的行动如何影响他人。而系统思维能力则能由看片段到看整体,从对现状做被动反应,转为创造未来,能从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中,到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能看到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杠杆点所产生的以小搏大的力量。②

3.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即是这种系统思考能力的整体教学观。课程领导是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策略与行为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以达成课程发展的根本目标,提升课程品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学生的学业成就、再造学校组织和文化。③ 教师课程领导是指教师需要参与考虑学校不同课程类型的整体均衡协调、优先顺序安排、循序改进方案;参与决定哪些课程应保持、改善、重开、停止;参与完善基于内在动机的课程教学评估机制;也包括教师在动态的课程与教学过程中阐明个人对课程的理解,共同建构学校课程的意义,形成教师赋权承责、不断合作改进的组织文化。④

4.课堂领导力

课堂领导力是上述宏观领导力的微观表现。课堂领导力是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能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学实践素质、驾驭教材的素质、教育技术素质等综合能力。有课堂领导力的教师不局限于一节课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而是注重通过为学生描绘愿景,营造整体学习氛围,基于学生学习优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5.课外影响力

课外影响力则是教师课堂领导力的延展,它是“无教而学,无教而思,无教而获”。受影响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其他教师及工作人员,家长及社会等。课外影响力是教师专业领导力的结果。一些当代教育家们,他们将教育实践汇聚成一本本书籍,并且通过无数场报告影响了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应该说,他们是教师专业领导力的领军人物。

所以,发展教师专业领导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解决课堂有效性的有力途径。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加剧使各国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外语教师承担着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历史使命,如果教师没有全球视野,不能为学生描绘中国梦的愿景,而只关注成绩,不仅课堂的有效性无从谈起,恐怕明日之中国,也会因教育的失败而永远沉睡在梦里。教学活动是一项领导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领导者,与其他领导力不同的是,教学活动的领导力更需要专业性,这种专业领导力就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证。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用他们的专业领导力,引领莘莘学子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注 释

①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②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5

③郑东辉、施莉.课程领导理念探微[J].教师教育研究,2006(2):61~65

④毛利丹.教师的课程领导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8):97

参考文献

[1]David Frost、Judy Durrant.Teacher Leadership: rational,strategy and impact[J].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2003(23)

[2]Carol A, Mullen. 21st-Century Priorities for Leadership Education and Prospective School Leaders[J].Scholar-Practitioner Quarterly Volume,2010

篇2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前教育 专业融合

语文课是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重要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表达能力的增强、文化素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学情、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课程应具有相应的特殊属性。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应有的放矢,实现有效教学。

一、找准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融合的切入口

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理念决定着培养怎样的毕业生,关系着今后幼儿教育的质量。本文仅探讨大专和中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传统的高师和中师教育存在片面地强调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而忽略文化素养。以语文课为代表的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在矛盾由来已久。大专和中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原本就薄弱,进入专业课学习以来,不少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没有全面认识文化课的重要性,他们运用母语的能力不能达到为人师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的语言能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的语文成绩就难以提高,甚至出现排斥文化课的情绪。在专业化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背景下,语文课怎样体现其职业性,并削弱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在矛盾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是基础性学科,那么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领悟力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独立性,但语文的教育观也经历了知识型向素质型的转变。无论是赫尔巴特教学论,还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都对语文教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语文教学必须唤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都存在潜在的学习动机,以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作为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既是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又是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需要。因此,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研究直接引入语文教学过程,既是语文学科发展的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的需要,与其他课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不少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仅是一些知识碎片,是一些散落的没有生命力的记忆,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素养在职业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整合相关知识,走出一条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路子,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与语文课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对语文教材深度挖掘,探索与专业知识的互通之处,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关联幼师音乐、幼师美术、儿童文学等课程,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左右逢源”、融会贯通。

二、方式多元与学前教育专业形成关联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两重属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抑此扬彼,两者之间必然有融合。为便于深入讨论,本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从理论角度封闭起来分别论述。

(一)重视工具性,为培养幼儿师资夯实基础。

语文的工具性强调了语文具有语言交流作用的本体地位,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

全方位地培养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作为工具性的最本质属性。语言能力包含语音、语法等方面,它既是交流工具,又是心智能力的反映。人们将思想见解很流利地表达出来,甚至打动感染、说服游说他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幼儿教师这一工作岗位时,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语音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普通话教学同语文教学不可割裂,是语文教师必须重点注意的教学内容。普通话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想要说好普通话,除了认准字音外,语文课上还要多听、多读、多说。此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口语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课堂上,从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演讲单元的针对性训练到采访身边教师活动等综合实践的设计开展,既可锻炼学生的胆量、临场发挥能力,又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让语文课成为活跃学生思维,踊跃表达的课堂。

语文课本的选文多是按照文体组元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演讲等单元,这些选文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修养。美文,需要美读,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熟悉文章的词汇、搭配、句式、语气、语调,以利于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单独读、学生选读、教师范读等方式多角度诵读课文,通过朗读呈现出课文的内涵与情感。所以,诵读课文不仅能培养语感,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在写作方面,学生通常害怕写作文,甚至有反感情绪,如何让学生乐于思,善于写,这是写作教学面临的根本问题。好的写作功底要靠日积月累的知识积淀。语文课堂上注重朗读,反复吟诵,对文字敏感,下笔就有了章法。教师可选择生活化的命题,选择和学生生活关联密切的,诸如写读书笔记、书画评论、通知、请示、邀请函、海报策划、职业规划等,消除学生的反感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分享、乐于表达,也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先说后写”的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降低了写作难度。

总之,语文的工具属性也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反映,教师在培养学生扎实基本功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教学,从正确认读、规范书写、乐于表达做起,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或者进一步升学打好基础。

(二)体现人文性,构建丰富生动的教学模式。

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思想性上,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本的学习,认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上,教师注重启迪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欣赏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国文学体裁丰富,除散文较为特殊以外,各种文学体裁均起源于民间。源于民间劳作的原始歌谣拉开了中国诗史的序幕,《诗经》作为一部声诗,与音乐水乳相融。可以说诗歌从诞生就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诗的发展与衍生,宋词的音乐性、现代诗歌的音乐性,各自呈现出不同特点。但音乐性是诗词的内在审美特性毋庸置疑。无论是《诗经・周南・关雎》、《诗经・秦风・蒹葭》这样优美的爱情诗、《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表现故国思、亡国恨的词,或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洒脱的典范之作,还是现代诗歌《再别康桥》等,都可以构建音乐化的诗歌课堂。正如徐志摩所言:“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语文课堂上,重文意忽略了诗词的音乐现象比比皆是,将音乐与诗歌融合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感悟诗人的情怀。

幼师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学生都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中国文字从诞生之日“象形”这一特征就与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文字与图像、色彩融为一体,形成文中有画,画中有文是语文审美教学的应有之意。例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描绘的傍晚时分、秋雨初歇,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生活画面,坡感叹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紧扣“清、静、悲凉”,详细描写“破院观秋、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等五个场景。教师可先下载名家配乐朗诵作品《故都的秋》,让学生在早读课上聆听、朗读,通过这个环节熟悉作品,然后让学生在作者详细描写的“五幅秋景图”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揣摩文字,配上插图。上课时,教师引导各组围绕“我为何喜欢这幅秋景图”、“在文字背后,感受到了郁达夫怎样的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每个场景都展示几幅学生的绘画作品,通过学生点评,教师追问,形成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相互交融。

实施审美教育既是学前教育艺术类专业的重要内涵,又是素质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客观存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审美素养提高的需要。诚如哲学家李泽厚所说的:“教育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

三、结语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框架下,文化课与专业课都是同一种广博文化背景下的一部分,语文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有限的封闭系统,其开放性的特征使之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若是教师运用方法灵活得当,则语文课堂必将丰富多彩,更好地发挥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为切实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莉.论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课程教育研究,2013(22).

[3]李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有效教学研究.学位论文,2013,12.

[4]倪娟.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篇3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习动力 有效性

中职的学生,素质普遍较差,要么学什么都没有兴趣,要么学什么都不会,职业技能也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强,学习的能力不足;二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改进、提升。从汽修专业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汽修专业教学实践,笔者试阐述一下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学生对汽修专业学习感到为难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汽修专业课教学的有效化。

一、汽修专业课有效教学的障碍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兴趣下滑甚至消失。

中职生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文化基础一般也较差,对汽修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以汽车构造课为例,虽然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学生对汽车复杂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还是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知识困难一旦形成,而学生本身又无法解决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出现下滑甚至消失。

2、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改进、提升。

职中教师由于缺少升学压力,加之对学生缺乏信心,多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形:一是敷衍了事,师生都应付课堂;二是教师精心备课,却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当,无法实现教学有效化。

3、教学安排不尽科学,汽修理论学习与实践断层。

我校汽修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的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的教学时间多为三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缺乏整体认识,学习难以深入。我校往往是先进行汽修专业理论教学,然后才进行实践。当理论与实践被人为分离时,课堂教学中大量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而实践中也缺少理论的有效指导,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教师的教学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汽修专业课有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1、目标激趣,催发学习动力。

(1)利用本地文化,借助典型,帮助学生树立具体、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职校学生一般都是本地生源,服务于本地企业。受顺德地方文化意识影响,学生基本上都重实利,经济意识较强,学习的知识能够带来好工作、好收入,他们必然就会想方设法化被动为主动去学习。学校和教师要经常宣传一些往届成功毕业生的例子,发挥“镜子”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一些短期可行的目标,比如我要进哪个企业、想做什么职位。

(2)“以生为本”,合理设置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想使学生有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怎么学。笔者曾在全校汽修专业学生中运用问卷调查、个别座谈、观察等方法,明确他们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态度等各方面的情况,搜集他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训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怎么学。其次,要以市场需要调整学生的学习内容,合理设置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笔者经常与顺德本地众多汽车维修企业联系,不定期带汽修专业学生参观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岗位要求、职业态度要求,了解就业学生在企业的表现等情况,征求企业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以市场为出发点,让学校、学生清楚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最后,要依据《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交通技工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大纲》,本着“强化技能训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的精神,坚持“有用、够用、实用”的原则,参照收集的各种信息,学校编写汽修专业校本模块教材,合理设置课程。

(3)教学目标模块化,催发学习动力。在教材的处理上,除总体目标外,教师还应对每个模块和每个学习单元都制定一个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每学习一个模块或其中的一个单元,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应该学什么。

具体的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

2、提升、强化教师教学和专业技能,经常探索教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

(1)教师要提升课堂语言艺术。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教师的语言是多么重要。很多学生认为课堂太乏味,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跟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关。一个有良好语言艺术的教师,具备了激情和幽默感的教师,一定是位受欢迎的教师,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往往也最容易被调动,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濡染之中。

(2)教师要经常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素养,以不变应万变。万物都在变化,不变的只有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的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修养,及时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适应新形势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规律。笔者认为,一个只会在校园里“纸上谈兵”的汽修教师不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汽修教师应该分批定期进入汽修企业,加强业务锻炼,并由学校对其进行考核,这样才能杜绝一些教师外出学习仅仅是流于形式的现象,也能让教师的“教”更贴近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生动。这将真正有助于提升学生技能,汽修教学更容易出成效。

(3)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笔者经常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我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结合学生自己的自我评价,把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每一个模块的学习之前,按照“预习——质疑——探讨、研习——反思巩固——评价”的程序,让学生既独立又合作地解决每一个问题。如在自动变速器拆装教学中,我给每小组一个总目标,每个小组再根据本组的学习能力分解任务,一组学生选择分析传动路线,一组学生选择分析阀板油路,另一些学生查资料获取该型号的数据。上课时,我先引导小组间互授知识、互相评价,疑难问题则先由小组汇总,我再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合并,让学生讨论研习,解决问题之后,每小组写出反思,最后再由教师总评价。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互学、互帮、互练、互相评价、互相提高,这样的课堂也就不再死气沉沉、缺少活力了。

3、教学手段多元化,有利于实现汽修教学的有效化。

(1)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和板书结合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按照常规的理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一节课中,语言表述是基础,板书、板画是纲要,多媒体是辅助。汽修理论知识单纯以书本和黑板来教学比较抽象、枯燥,但多媒体的出现让教学变得更为直观和轻松。比如,在汽车构造中,采用powerpoint讲授结构,采用flash动画效果充分演示汽车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工作过程,采用图表法进行小结,采用举例法讲解发动机的故障,这样生动的教学手段,学生是非常乐于接受的。

(2)网络教学的运用。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交流技术,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直观形象和双向交互功能,且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同时,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完成预习、学习等任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可通过学生自己查阅网络资料和集体讨论得以解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学习自信心也能加强。

篇4

“有效的教学可以被定义为这样一种教学,它能成功实现教师计划中学生的学习。”

他还建议,为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要促进什么样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活动应向着这个目标设置和实施。他还建议,有效的教学要能使学生花在主动参与与预期教育成果相关联的高品质学习活动上的时间最大化,还要允许学生在学习的方向和步调上有更大的控制权。

因此,我们认为,若能设计和实施包含形成性评测和主动学习技术的结构良好的课程,教与学将会更加有效。只有当这些技术被嵌入课堂实践,并且课上和课后的任何评测所反映的证据都被用于指导教师对学习步调与进程的决策时,这些技术才能真正奏效。

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形成有效的教与学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在为一批中国教师开发2012年9月在约克大学进行的专业发展课程时,有效教学的每一个关键因素都有所考虑。课程包括主动学习、为了学习的评测(形成性评测)、课堂讨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使用、在情境中教学及有效使用实践活动。这些课程介绍了多种可以在课堂中采用的技术与策略,并鼓励教师对其中蕴含的思想进行反思。

教师还有机会参观学校和分析他们观察到的课堂实践。接着,他们自己也完成了一项课程设计任务。教师分成小组,利用他们在之前的培训课程中获得的经验,开发了一节课的资源。我们鼓励教师在开发课程时采取回溯策略。首先,他们决定这节课的学习意图(课程目标),并决定如果学生的学习是成功的,他们想让学生在上课之后能做什么――即学习成果。接下来,教师要设计适当的活动来支持一定课程目标下的教与学――这时教师应牢记这些活动必须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和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适当的形成性评测任务也是要设计的,这些任务可以嵌入于课堂中。在专业发展课程的最后,所有教师对他们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教师制作了海报来细致地说明课程目标和成果、教学和评测活动,这让参与者能采取“集市技术”(market place technique)来了解彼此的作品(图1)。

下面简要介绍支撑我们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的一些观点。

主动学习

当新教师刚开始教学时,一个常见的小毛病是在很长的课堂时间里只听到教师描述和解释概念的声音。虽然能清晰地解释概念是教师的关键技能之一,但如果只是告诉学生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不意味着他们理解了这些概念。他们找不出有用的信息,不能将新接收的信息与原有知识相联系,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他们没有主动地参与其中。主动学习较少强调传递信息,而更加重视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表达。正如Meyers和Jones(1993,p6)所说的:

“主动学习必须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意义地听与说、写、读及反思一个学科的内容、概念、问题和关注点。”

主动学习意味着学生的任务不只是简单地听教师讲课。Petty(2006)指出了主动学习的课堂通常采取的策略:

・学生自己完成

・小组或个人完成受控制的实践,同时

教师检查实践过程和结果,以决定学生

何时能够独自学习

・教师展示怎样做,解释和将所想的内

容说出来

・一节课结束时进行结构化的回顾,回

答“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同伴或教师来对学习进行

评测

有效的实践活动

许多教师都将实践活动作为科学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坚信“如果我们自己做,就都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是,若干研究显示,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到的并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多(Millar,2009)。这使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考实践活动的预期学习成果。Millar建议将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划分为3个类别:

“帮助学生:

发展他们的知识和对自然界的理解

学习如何使用科学仪器或遵循标准实

践流程

发展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理解。”

(Millar,2009p9)

在识别出一个实践活动的关键学习成果后,教师应当确保活动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经历。Millar的《实践活动分析清单》(2009)为设计过程提供了支持。

讨论

有效的课堂询问和讨论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可以用于吸引和挑战学生。它也让教师能够检验学生当前的理解和建构新的理解。但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一般是简单的和非开放性的。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与记忆有关;它们也许只需要回答“对”或“错”。这种问题不能让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只有当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并积极地与概念建立联系时,提问才是有效的。师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已经被证实对于发展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十分重要(Newton,Driver和Osborne,1999)。

基于情境的学习

有人主张,用情境作为教科学的起始点对学生来说是有吸引力和动力的,它增强了他们正在学习的科学的意义。人们发现相较于传统方法而言,在科学教与学中使用情境作为起始点更有优势:

・大多数学生更喜欢他们的科学课了

・学生理解科学的程度至少比接受传统

课程的学生好

・一些学生更加愿意学科学了

使用约克大学开发的基于情境的课程的教师们报告,学生普遍更加感兴趣和有动力了,即使是在任务很难的情况下也是如此(Lewis和Scott,2006)。

形成性评测

对学习进行评测以及使用从评测中得到的信息去决定教与学过程的下一步是形成性评测的核心。通过对超过250项研究所作的调查,Black和Wiliam(1998)得出结论:用评测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信息,尤其是在课堂中,可以使学习速率加倍。为了体现形成性评测的价值,它必须被嵌入课堂实践中,成为教学序列的一部分。教师必须首先确定预期学习成果。然后,她需要找到能证明学习确实发生了的问题和任务。这些可以在课堂上被用于判断学习是否成功,并对学习序列的下一步作出决策。

与学生分享成功的标准也是形成性评测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他们的目标。形成性评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自我评测、同伴评测或教师评测来检验学生的学习。

我们在《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12月刊上更详细地对形成性评测进行了阐述。

篇5

小课题研究是与专家学者所做的或者“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它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是一种小步子推进,从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草根研究;是一种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是一种贴近教师、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田野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通常需要两个转化,一个是从教学新手向教学能手的转化,另一个是教学能手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第一个转化可以依托教育教学的积累,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第二个转化则更多需要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激起他们学习和解决教育实践难题的兴趣,促使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把握教育教学理论,并且不断的总结、概括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步向既能教学又能科研的研究型教师转化。而小课题研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它是使教师向研究性转化,获得自我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小课题研究的选题

从研究者的层面来说,研究者的专业水平、反思能力、科研态度等对于小课题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以为,小课题的关键词是“小”,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种方法??都可能成为小课题的来源,正因为此,小课题的选题非常关键。虽然小课题来源于“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课题。我们认为,只有那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具备典型性的现象、值得深究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成为小课题的选题范围。为了保证小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在选题方面,我们特别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本着研中教、教中研的原则,要求教师选择的小课题必须贴近教育教学实践,切入口要小。其次,小课题研究一定要符合研究者的特长。确定课题时可以让一直从事高年级教学且在高段组教师中素质比较的高、基本功比较扎实的教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和实践经验,根据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确定课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新教师成长。再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对已有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也是值得提倡的。

三、小课题研究的管理

从管理者的层面看,“小课题”尤其需要加强管理。我们认为,在课题管理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对课题研究者尤其是主持人的培训,使立项小课题的实施变得比较顺利,符合研究规律;二是要加强过程监督,尽可能保证研究过程扎实、真实;三是要加强互动交流,使小课题研究者能够在交流中成长,在互动中进步;四是要加强对课题的成果的鉴定,使小课题研究有序有效,从而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一般情况,我们对小课题的管理是这样做的:

首先,成立学校课题研究智囊团。课题方案确定后,学校马上成立以各学科组长为主的课题研究智囊团,对小课题的管理进行深入地讨论,达成统一的认识;其次,严格立项、开题程序。在明确了小课题研究的意义的操作流程后,教师向学校教导处提交立项申请。教导处经过初步审核,最终通过小课题立项申请。接着,学校请专家分批对每个小课题进行开题论证,期间所有的小课题主持人均全程参与,积极发表意见,认真听取专家建议,在和专家一起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不但对研究的方向更加清晰,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及过的课题研究的方法,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第三,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对所有小课题的管理要明确责任,形成学校小课题研究制度及小课题结题鉴定标准。为使小课题从选题、立项到研究直至最后结题得以有效开展,教导处要组织小课题主持人进行课题研究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将一些与小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与教师分享,要求教师经常登陆西安教育科学规划网,学习一些课题研究的常识;课题组会经常与教师探讨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督促教师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紧密结合并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和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四、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般来说,小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我们通常认识的大课题研究过程大致相同,只是环节略简单,对理论的要求没有大课题高,研究成员比较少,有的是一个组的三、四个老师集中研究,甚至有的研究成员只有一、二人。从逻辑上说,一般须经历五个层次:选题,确定研究什么问题;设计,思考打算怎样研究;实施,如何进行研究;结论,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用什么成果形式体现。从操作上看,一般经过了这样几个流程:查阅资料、学习准备,自主选题、设计方案,具体实施,中期汇报、调整思路,收集资料、得出结论。这样的流程逼迫老师必须要研究教材,提炼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自己研究的方向,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设计自己研究的方法,在专家引领下进行研究讨论,落实课题研究的实施,促使教师的研究方式变成了行动研究。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使教师的研究学习更加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使教师的反思更加及时、主动、深刻;使教师的研究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不仅引领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成长。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教学研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45-01

在现行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在中职学校脱颖而出。当前旅游业成为了各地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大量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也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炙手可热。作为中职学校而言,面对大好的市场形势,更应当抢抓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强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

一、着眼社会发展需求,致力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往往一个岗位的工作涉及到许多领域的内容,旅游管理行业也是如此。一个合格的旅游业管理人才需要熟悉天文地理,知晓人文风情,懂得政治、历史、礼仪、交际,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英语以及许多方面的动手操作技能。这样的形势发展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学校教育管理层面还是教师教学层面,都要深刻了解这一发展变化,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一专多能方面。专就是指专业过硬,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专业技能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多能就是指与岗位相关的各方面知识都要充足,各方面能力都要过硬。

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非常宽泛,细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教师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打破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在语文、数学、法律常识等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引导,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相互研究。要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和能力。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大量信息、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研究的能力,从而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基础。例如,在旅游概论学习中,教师要重视鼓励学生搜集信息,了解旅游业相关的发展背景、前景,提高职业自信心。在旅游公共礼仪等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角色互换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强化素质考核导向,引领教学更加贴近实践

教学考核的内容与方向直接引领着整个教学工作的导向。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教师绝不能凭着一张试卷就判定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一定要全方位进行考察了解,要强化考核的素质化导向,让教学工作和行业实际、岗位要求贴得更为紧密。在语文、数学、法律常识等课程的考核中,可以采取书面测试为主的方式。对食品营养、餐饮服务、客房管理等教学内容,要采取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卷面测试占有一定比例,要将实践检验特别是情境模拟作为考试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由学生和教师组成评委组共同打分,最终以理论加实践的形式确定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成效。这样的考核导向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检验,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四、重视教学空间拓展,构建内外结合的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除了校内进行模拟之外,还要强化与实体单位的联系,相互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饭店管理概论的教学过程,既需要师生在课堂上探讨研究,也需要带领学生深入到酒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饭店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规则,便于学生对照自我、强化薄弱环节的锻炼与学习。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安排学生到酒店跟班学习,实地了解餐饮部门的职责以及组织构架、运行模式,对餐饮服务与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岗位职责有更为直观具体的认识。中西餐摆台实训、化妆知识等可以到具体的工作单位,在实践环境下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发挥团队合作功能,帮助学生实现拾遗补缺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个人融入到了团队之中,可以互通有无、团结协作,提高攻克难点的能力。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学生团结起来,共同进步。例如,在化妆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讨,相互化妆并且进行点评,总结成功的地方,也总结失败的原因。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实践模拟,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表演,还可以通过即兴表达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学生相互之间还要开展知识交流、能力的相互指点,每一个人都要从其他同学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点,同时也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提升能力素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始终坚持创新,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专业知识;有效结合

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与普通高中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现实是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数学基础差,数学学习能力低,且对数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他们只重专业课,忽视数学课。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数学课可有可无,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数学学习,更谈不上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学习专业知识,结果是虽然学生喜欢专业课,但成绩不理想。因此,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走一条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的路,这样既可以提高数学课堂质量,又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很好地解决了职业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学得烦,

教师教得苦的问题。以下就是笔者关于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效结合的几点思考:

一、清醒认识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职业高中的生源主要是中考分流而来的学生,从数学来看,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对数学学习不重视甚至完全放弃。而现行职业高中数学教材更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能很好地与学校开设的专业教学相配套。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下的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大众数学的教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够用为原则,可何为够用?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很难操作。况且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大幅缩减数学教学课时,教师任务重、时间少。面对现状,使得长期从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都感觉到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越教越难了。

二、数学教师应该做好三方面的改变

1.数学教师应改变学生,使其树立科学的数学学习观

学生的许多社会认知包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大多依靠长辈告知、网络以及影视作品等的学习,亲身实践极少。他们错误地认为所学数学知识对自己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作用。针对这些阻碍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的现象,数学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课上、课下的交流,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于专业学习中。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如果专业课是刀,那么数学课就是磨刀石,“磨刀不误砍柴工”,要

想专业这把刀快,磨刀石就得好。由“要我学数学”的数学学习观,改变为“我要学数学”的数学学习观。

2.数学教师专业观念要改变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和束缚,打破常规,求新求变,坚定改革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其次,要认识到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要做到与专业知识学习真正有效结合,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只拥有单纯的数学知识。但数学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匮乏,为了适应教学改革,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社会培训学校、网络、相关图书资料的阅读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自己不仅精通数学知识,而且对不同专业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具备既能教授数学知识也能很好地把握专业学习中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使数学教学自然和谐地与专业学习零距离结合,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应用数学作为工具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否则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效结合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3.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我们从教学内容上选择了适合学生持续发展、成长的知识,当然这还不够,它还需要教师用科学、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否则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毕竟学生是经过中考分流成绩较低的学生,他们厌学情绪严重,学习能力低且兴趣不浓,长期以来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他们多是失败的学习经历,学生更需要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原有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单纯地“教”学生,而应该是“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去思考、发现、讨论、总结,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做到把数学问题专业化,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实验法、讨论法,去重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未来工作、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在实施数学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效结合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专业背景下的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教师在主动思考专业需要的同时,还要注意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区别。例

如,财会专业需要强化概率的学习,计算机则需要强化二进制的学习,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目标的制订,要根据专业特点,不能搞一

刀切。

2.注意全面了解各专业的专业学习所需数学知识与数学教学顺序的矛盾,及时进行调整,一定要让学生先掌握好相应的数学工具,不能滞后于专业学习。当然同时还要关注职业高中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很多,但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是重

要的原因之一,数学教师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应该帮助学生改变,让其学会学习,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职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改革要体现“职”的特点,做到不仅传授给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为专业知识学习服务,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篇8

关键词:幼师专业;钢琴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5—531 2(201 1)27—0237—02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资源日渐紧缺,幼师专业也迅速变得火爆起来,各大中专院校都陆续开办了这一专业。国家也加大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力度,幼师专业除了要学习文化课程外,还要掌握一系列的专业技能,如:钢琴、声乐、舞蹈、绘画、手工、书法等等。其中,钢琴技能是幼师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钢琴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师在今后工作中的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的开展。所以,我们钢琴教师要在不断提升钢琴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方面做不懈的努力。本文在幼师专业钢琴课教学的方法探讨上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做了一些浅显的论述。

、让学生了解钢琴学习的重要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了解学习钢琴和学习音乐、舞蹈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位幼师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要掌握这一门技能。钢琴学习为学生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是一门很好的独奏乐器和伴奏乐器,我们除了可以用钢琴来诠释音乐外,还可以让它来为我们的歌唱和舞蹈伴奏。钢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在音乐方面表现为:读谱、视奏、独奏、齐奏、合奏能力;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在其他方面表现为:脑、眼、手、耳等多种器官的同步、协调能力;联想力、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注意力、观察力、模仿力、反应力和记忆力。学好钢琴能够为学习其它的专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每一位钢琴教师都应该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一门功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他们充分领略到学习钢琴和演奏钢琴时的欢乐和感受到美的享受,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彩的表演,视听等现代化手段,举办音乐会的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要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就应该在课堂的教学中下功夫。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提倡师生换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要从权威者,传授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笔者对这点有深刻的体会,每次上课时,都能以平等的地位,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拉近和她们的距离,与她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蕴含的内涵和情感,应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让她们自己去探索、体验、表现音乐。把握重点难点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自己找出了学习的重点难点,就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学习责任感。

另外,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她们自己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活动是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学,学生自己主动钻研和思考,也更容易牢记和掌握知识点。

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要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较好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也很快地提升了学习成绩。如:建议在班上实行“一帮一”,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种结对子的方法,既可以培养专业好的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实习就业做准备,同时又可以提高成绩稍差学生的演奏水平。这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个非常可行而且最有效的办法。

三、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音乐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现代视听技术、声像技术能为音乐教学扩大容量和空间,电脑和网络又能使音乐的传播和复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这就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育的资源,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手段的种种限制,使时间、空间、地域构成一种立体的状态,也使古今中外、世间万象、风土人情一一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她们身临其境、乐趣无穷。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

钢琴的学习是很辛苦而且枯燥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甚至抗拒练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直观教学辅助材料,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可以使抽象变具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内容更加直观化。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给学生欣赏钢琴演奏家的演奏视频或音乐碟,让她们体会钢琴旋律的美妙,听着那跳动的音符、声波,学生都想跃跃欲试,希望有一天也能弹出悠扬的琴声。那么,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遍,网络资源也丰富。

四、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拓展教学空间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学习弹奏钢琴教材中的一些指定曲目外,还可以学一些选修教程作为课堂教材的补充。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钢琴作品,我们教师也可以将其纳入学习范围中来。比如,可以让学生弹一些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浪漫曲和一些现代流行歌曲小品等等,吸引她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她们更

加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甚至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儿歌,要求自己进行钢琴的配弹,拓展她们的学习范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在学习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参(上接第235页)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对学生创造力给予积极的鼓励,从而有利于实现全面音乐教育的目标。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负责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增长。培训音乐老师和专家,保证所有的音乐老师具有最先进的教学技能。音乐推广:组织并赞助一些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让音乐走向大众化。总结教学经验,让音乐进一步普及。

三、音乐教育的人性化教学特点

1、音乐教育面向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无论初学者还是具有高度音乐水平的人,该体系适应所有学习音乐的人。

2、音乐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从幼JLN成人,结合每个人的理解力、年龄和个性,进行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音乐教育。

3、灵活地进行音乐教学。积极听取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意见,根据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4、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热情负责的教师队伍。经过音乐院校的专门音乐学习之后,再经过音乐教学的专门训练,形成了具有良好教学方法、热爱音乐的专职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既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音乐。音乐教育该有一种开放的态势,强调应用和生活。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难以达到教育目的。让音乐教学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让生活溶入音乐教学,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带领学生238与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总是关在教室里上上课,练练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和展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笔者在教学中,就为学生搭建了很多课外学习的舞台,对她们的学习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为她们开展小擂台的活动,将她们进行分组,每组之间进行比赛和汇报演出,在比中学,在比中求进步,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使学生的表演能力都有了提高,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外的演出和比赛,为她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在通过舞台实践的机会中,锻炼了胆量,刺激了其表现音乐的愿望。

钢琴教学是幼师专业的重要学科,是幼师专业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一项技能,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门功课的学习,我们教师也应该多花点心思,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多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以上论述的一些方法是笔者在钢琴教学中借鉴和摸索学习中获得的,而在笔者的钢琴课堂实践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些方法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实有很多优越性,值得我们音乐教师借鉴和实施。

篇9

关键词:西部高校 旅游管理 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94-01

中国加入WTO以后带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而目前西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英语技能上还与行业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西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外语教育必须服从市场人才需求的目标。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强调要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旅游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思想。

1 目前西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以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本科学生为例,学生基础薄弱,影响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乐山师范学院2010级新培养方案出台后,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再与大学英语四、六级挂钩,学生对英语学习再无任何压力,以至于使得英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2)重视基础阶段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教学,忽视了专业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教学。传统的旅游英语课程只致力于提高学生基础英语运用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旅游产业的特征、跟踪学术动态方面做的不够。新改革的课程设置应该补充旅游常识(交通、货币、通讯等)、旅游专业文献导读、旅游信息化与科技化的资讯介绍、公文写作与报表填写、中西方文化比较分析、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英美(乃至欧洲)社会发展简史等方面的知识。

2 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改革模式

2.1教学大纲改革

根据乐山师范学院2010年新版培养目标,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采用分级教学,将英语教学分解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以新大纲规定的英语四级教学为起点,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大纲优化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较流畅的用英语进行沟通并且具有较强的跨专业的交际能力。此外,充分利用乐山师范学院的短学期(即暑期第三学期),将平时的常规教学与短学期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加与旅游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全面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2课程模式改革

课程模式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旅游管理专业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将势在必行。根据旅游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以培养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旅游课程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专业英语知识、文化知识和实践环节。

2.3教学模式改革

2.3.1常规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分级教学。可以考虑按照英语成绩将学生分编为不同的班级。然后在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教学。让学生的“差异”来决定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每个学期要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测验和考察,综合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学生能向适合自己的层次流动。

实施双语教学。补充旅游常识(交通、货币、通讯等)、旅游专业文献导读、旅游信息化与科技化的资讯介绍、公文写作与报表填写、中西方文化比较分析、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英美(乃至欧洲)社会发展简史等方面的知识。

2.3.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建立学校内部实习基地。在学校内部建立专门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设施、设备和环境,丰富教学实习形式,如酒店客房、酒吧、实验旅行社、餐厅等,邀请外教参与,学生在各种角色中实习,身体力行,从最基本服务做起,积累宝贵的经验。

(2)建立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利用好乐山大佛和峨眉景区的优秀旅游资源,创造条件,加强联系,为学生开辟多个实训基地,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我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业界与学生的交流。定期邀请旅游行业人士与学生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度。学校可以考虑在每学期之初就安排一次较为深入的旅游行业之旅或邀请业界人士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和兴趣。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方向应以旅游行业和就业市场为导向,突出专业英语特色。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取决于上级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的努力与学生的配合。只有群策群力,旅游专业的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和就业潜力。

参考文献:

[1]Chen Xiaoxiao.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tourism English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z1): 212-215.

[2]教育部.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3]梁琳. 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与大学ESP发展模式探讨[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3).

篇10

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有效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6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6年7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6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6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者同时将参评论文的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 。

4.电子邮件格式要求:邮件主题请写:学校+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名请写: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全文宋体、小四号、两端对齐、1.5倍行距。在发送电子文档前,请删除论文中的学校名称和导师姓名,以及页眉、页脚及致谢页中有可能涉及学校、导师、作者本人的相关信息。

六、评选和奖励

1.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6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http://”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http://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七、重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