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产生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合作社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民合作社产生的原因

篇1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和规模的扩大,预示着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迈向新的台阶。而长期以来,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将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加强其内部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对外交易量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也日益显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势必给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影响,将对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挑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它的财务活动就是合作社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和收入分配四个方面,其实质就是合作社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正是基于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这种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资本运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合作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总体上看,财务管理工作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长期以来,合作社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限制了合作社提升空间。财务管理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由于其经营活动较少,造成收入低下,合作社不愿意也承担不起专门聘请会计人员而产生的成本。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比较落后,对于财务知识比较欠缺,很难识别财务公开的真实性,也就起不到监督作用。

(二)具体上看,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财务管理制度等环节存在问题

(1)筹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造成合作社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有:一是,许多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定按社员身份同等投资的,造成投资额有限。二是,由于合作社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对外交易量少,盈余少。再加上合作社普遍存在抵押资产不足,担保难以落实等问题,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和规范管理的要求,限制对合作社发放贷款。

(2)资产管理混乱,相应的资产保管制度不健全。合作社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合作社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农业资产等,形成合作组织对内投资。

(3)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一些合作社存在收益分配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收益分配中的股金分红、股息、利润返还的比例制定不合理,甚至合作社社员对这三个概念理解不清楚,混淆不清。导致不少合作社把付给社员股息当成是股金分红,而实行股金分红,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

三、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普及财会知识

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逐渐得到体现。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一部分原因就是农民对于财务知识比较匮乏,即便公开合作社财务状况,许多成员也看不懂,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因此,普及财务会计知识, 把财务管理工作当作合作社发展中的重要事情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普及财务会计知识教育工作,让农民合作社中的从领导到社员都树立重视财务管理的思想。

(二)扩大筹资渠道,增加资金实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扩大筹资渠道,使筹资渠道和方式呈现多样化,增加资金实力。一方面,通过对我国的农业合作社股金筹集机制进行创新,增强其内源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制定吸引外部资金投入的灵活机制,以提高合作社资金实力。利用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社资金筹集能力。

(三)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财会队伍的建设

财务管理制度,是合作社理财活动的重要依据,对合作社理财活动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应以满足出资人需要,服从出资人利益,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只是手段,实施财务管理制度,狠抓落实,推动合作社全面科学管理。另外,必须提高财会人员的要求。其一,合作社聘请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会计人员。其二,根据合作社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活动,鼓励财会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方式达到知识及时更新以适应新要求。其三,合作社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考核,完善考核机制。

(四)健全收益分配制度

一般合作社除了留取一定的积累外,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利润返还、股金分红、股息支付三部分。社员作为惠顾者应该得到利润返还,作为投资者应该得到股金分红和股息。三种收益所占的比重可根据合作社的具体情况而定。另外,合作社利润中要留出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教育基金、风险基金等。在盈余分配时必须首先提取一定的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以便专款专用,以丰补歉,保护专业合作社组织稳定性。

(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篇2

【关键词】博弈论 合作社 大农 小农

一、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治理制度,在大农领办的合作社中,这些龙头企业或者大户往往是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合作社的,其提供的资本是合作社运行与发展的核心资本,农村资本固有的稀缺性使核心资本的拥有者(大农)常常演变为合作社的经营者和治理的驱动者,在成为合作社企业家的同时被赋予高度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

理论上说,合作社绩效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合作社参与者尤其是企业家能否发现并把握外部利润,还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抑制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家实现有效激励。由于股权配置的高度集中、核心资本的逐利性和大农机会主义行为,合作社往往成为大农取利的工具,引发组织内部的信任与合作问题并引致合作社的治理冲突。在实践中,具有强势交易条件的大农利用其对合作社的经营垄断权和决策权侵害社员的正当权益,导致“大农吃小农”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将以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大农带动的合作社动态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博弈论分析

(一)第一阶段:成立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由农村中具有一定的企业家才能和一定资金的大农所推动的。由于家庭式的分散经营导致生产不规模,广大单干中的农民收入很低。在此时,那些具有带头创新精神的大农就会抓住时机,联合广大小农组建合作社。大农获得规模化和机械化带来的好处,并拓展销售渠道和新的市场,政府也会给予支持。小农也在合作社寻求新的市场中获得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拓宽渠道减少成本。

在这一阶段,二者是具有共同的合作基础的,此时合作社主要靠大农投资和管理,小农无需承担太多责任。大农有组建和不组建两种策略,与之相对应的,小农具有参与和不参与两种对应策略。

二者的博弈行为如下:

对此博弈行为的解释,R为成立后大农的收益,g为政府支持此项目出资,c为组建合作社的成本,r为小农的获益。

在次我们可以看出,只要R+g-c>0,r>0,也即成立合作社,大农的所得大于成立合作社的净投资,小农也由于加入合作社而有所得,那么(组建,参与)就是这个博弈的均衡,而这个条件是很容易满足的,所以初期合作社的成立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二)第二阶段:成长阶段。

这个阶段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主要原因是大农在合作社中所占的资本投入规模很大,充当合作社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并且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容易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小农。主要体现在高价提供合作社服务,低价收购小农产品。并且,此时,随着小农参与合作社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不仅仅只想像初期那样,仅仅满足于获得一开始的较少的经济获益,他们更需要深入参与和管理合作社的运行。

这一阶段,双方的博弈中,大农有专断、放权两种博弈策略,小农有继续参与和退出合作社这两种策略行为。

我们可以将二者的博弈表述如下:

R1表示大农对合作社进行专断式管理时,大农所获得的收入,c表示对合作社日常进行管理所付出的成本,αM为专断情况下,小农有一定概率离开合作社所带来的预期损失。r1表示专断式治理下小农获对比不加入合作社所得的收入增量,βN表示大农的机会主义倾向有可能给小农造成的预期损失,s为小农能够参与或未能参与合作社管理的心理满足或损失的度量。

R2表示大农对合作社进行共享式管理时,大农所获得的包括未来预期折现的收入,r2为共享式治理下小农的收入增量,C1为大农投入到合作社的沉没成本,C2为小农对合作社的资金投入的沉没成本。

给出下面的不等式:

若上面两个不等式成立,则(专断,参与)就是均衡状态。

①式成立是因为R1较大,αM较小,R2不大。②式成立主要是因为C2与不等式左边相比是较大的。R1大是因为大农通过牺牲小农利益来增加自己的收入,αM较小主要是α太小,原因是参与合作社的惯性使得小农退出合作社会产生不适,以及小农和大农在城里合作社时签订合同时为大农主导,退出的话会受到合约惩罚,还有就是小农作为单独的个体,力量微薄,一两个退社并不能给大农造成什么影响。C2较大的原因也是和上面的原因有类似之处,较大的退出成本使得只要小农由于专断管理受到的净损失小于退出成本,那么小农就不会退出。而这个均衡状态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小农的利益受损,大农通过掠夺小农获益,这个均衡短期可能是存在的,但是长期,必然导致小农退出,合作社。

那我们就要使得(放权,参与)成为博弈的均衡,那下面这个不等式必须要满足:

此时的关键是要保证α足够大,即小农退出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大农采取专断管理模式,小农能够给予大农强烈的信号,使得大农相信一旦其采取专断经营模式,小农一定会退出。

要保证α足够大,最关键的是小农在合作社中针对大农的谈判地位要有明显提高。小农不能仅仅是一个合作社简单的产品供应者,还要保证其也具有一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要做到这一点,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要由合

作社一开始成立时的粗放的大农或核心成员管理并高度掌握着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转变到大农和小农对合作社的共享共管模式。具体办法是在合作社中设立专门的小农利益保障机构,其成员由小农代表组成,对合作社管理层有监督职能并且能够代表小农在关系着合作社重大事件决策中和大农进行协商谈判,维护小农的基本利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复苏,合作社经济不断的涌现以及发展。如何成立,怎么成立合作社已经不是现在关注的主要问题了,如何妥善处理合作社内部不同成员的利益分配和分工合作,能够让合作社长久地存续和壮大发展下去,才是困扰着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大问题。共享型的合作社管理模式才是以后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趋势所在。

三、结论

在合作社中,具有企业家性质的大农,其才能的发挥是合作社组建、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要发挥企业家才能,就必须赋予其控制权以实现控制权与其才能的匹配。但是,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家天然地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需要建立规范的治理机制。

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一、小农主体地位严重弱化的合作社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没有小农的支持和拥护,合作社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二、农民企业家是农村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富有创造性且具有经营能力,有“困中求变”的决心和勇气,他们是合作社发展的宝贵财富,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赋予其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三、尽管企业家先天性地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但是,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设计与创新是能够有效地克服企业家的机会主义倾向,提升合作社的经营绩效的。大农和小农之间是有利益共同点和合作基础的。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

篇3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财务管理 管理规范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23-01

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只有加入专业合作社才能提高自身的市场经济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当专业合作社需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规模时,财务管理问题就会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了解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目前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够,导致合作社运作困难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会费、从金融机构或社员处借人款项税后盈余分配后留存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政府补助和其他单位的捐赠。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主要用在以下方面:

1.1资金需求紧急且数量较大的供应生产资料、收购和储藏加工农产品的经营。

1.2资金需求量较大且收益稳定增长的为农业标准化和规范化而进行的科技实验,为引进新品种进行的新技术的推广、品牌建设。

1.3农民进行的小额度日常贷款。

1.4自然灾害过后的重建资金,一般金额量大、需要时间长且紧迫。

2.会计基础工作不牢固,监控制度不完善

2.1合作社和成员之间的业务流程不规范。例如,在农资集中采购和供应的时候,成员应该按照合作社的制度要求从合作社购买农资,但是有一部分成员都没有通过合作社而是私底下自己采购。就像收购销售等业务,按照合作社的制度和领导层的意向适应合作社统一收购成员农产品然后销售。但是成员一般是以利润为导向。若合作社的收购价只能够和当地市场持平或不能达到成员的期望值,成员就会将产品卖给其他单位,合作社就无法保证自己的货源量,然而当产品不好卖的是偶,成员又会强烈要求合作社按合同来收购规定数量的产品。

2.2合作社内部的监控制度不完善。理事长兼出纳理事长直系亲属兼仓库保管监事长兼会计监事兼产品收购等现象比较突出。许多合作社尽管设立了财务课、技术部、销售部等组织机构,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部门内部票据使用不规范。如,员工的费用报销时一般都使用收款收据而非正式发票、业务人员收购会员的农产品时没有开具正式专用的收购依据、销售人员销售产品时也不能自觉开具销售发票并且不将经济业务入账。还有财政补助和资金使用不符合合作社章程等问题也频繁出现。

2.3记账工作不完善、连续,清查财产制度也不健全。合作社记账工作通常都是记录在一本流水账上,没有分设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两项,保管现金并没有使用专制的保险柜,合作社公款和私人现金都混乱的放在一起。很多合作社都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定设置成员账户和非成员账户,并对他们的交易进行区分。合作社内部记账没有设置合理的会计分录和明细账科目,并缺乏对货物流通进行完整的记录, 实际现金流与账目记录的不相符,财产清查工作也较少进行。

3.利益分配不合理

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制度不仅影响到每个社员的自身利益,而且关系着整个合作社内部的凝聚力,但是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1专业合作社由于示范项目资金赚取的利润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折换成股份平均分配到全体成员。

3.2返还可分配盈余资金的时间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许多合作社对于季节性的交易进行返利,但是由于季节性农产品的价格浮动较大,导致成员对产品销售的时间和效率产生新的矛盾。

二、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本质

在我们国家,不论是相对发达的省份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都比较常见。这个现象就说明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结合合作社内外部各因素进行分析。

1.合作社并没有完全形成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财务管理体制,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也并没有真正形成。另外政府部门对合作社的会计要求低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使得成员对合作社财务管理信息不对称感到不满,另外成员对合作社提供的财务报表公告不关注,只关注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和产品销售信息,对合作社盈余分配和财政补贴、公积金量化等利益缺乏关注。

2.政府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政府在帮助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中往往轻视管理重视经营,合作社能明显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政府会对合作社示范项目进行资金补贴,对新科技的引进予以财政支持却没有对管理培训进行补助。财政对合作社经营的示范项目进行优先补贴,缺少对合作社获得补贴后的经营运作工作的监督、审查,导致合作社重视申报新项目却轻视自身组织管理。合作社管理人员兼职记账现象非常严重,合作社成员也只关注产品的销量而非会计核算,这样导致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对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1.加强利益相关人员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成员及国家财政应该要求专业合作社定期提供财务报表,并提供相关真实依据。由相关人员对合作社产生压力,从而使其内务对财务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并规范化。合作社监督部门及相关合作部门应该对合作社提供的会计报表进行指导,并进行核对审查,促使合作社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2.提高合作社工作者的素质。专业合作社要想更快更稳的发展,就需要大量素质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和领导者,具体措施就是在普及国民教育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为合作社招纳更多财务方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亚,邓军蓉. 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基于23家合作社的调查[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4:34-36.

[2]马斌.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

篇4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人才机制

据统计,从2008年开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以每月1万家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2.17万家,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1]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已经从单纯农业生产,拓展到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领域,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和品牌推广逐渐发展起来,农村经济依靠合作社的带动日益活跃起来。在农村蓬勃发展的背后,人才不足一直是困扰农民合作社发展一大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概念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根据其对人才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农业相关知识和技术或具有一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并愿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贡献力量的较高素质劳动者。在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是以一种混合型、多样性的模式而存在,而有两种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较大。一种是:以农民为主体,农民作为合作社的发起人和实际控制人,他们是现代农业的主体、生力军;另一种是:以大企业作为合作社的主体,形成一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企业,使他们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本文所讨论的是前一种合作社,即以农民为主体而成立的合作社,由农民掌握合作社的实际控制权。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缺口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增长激发了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的人才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本土,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而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专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人才的只有2008年在青岛农业大学成立的合作社学院。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引进主要是大中专院校中一些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并且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能长期留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缺口大。

(二)知识技术水平有限

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是由农业大户或者是农村能人带头兴办的,农业大户和农村能人的文化和能力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当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依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

在2010年对福建省9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本的调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仅13人,只占总数的14.29%,其余的都为高中或高中以下的学历,合作社管理人员素质差异明显较大。在173家样本合作社中有54%以上认为技术问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行的主要困难之一。技术问题之所以位列前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知识技术水平的欠缺极大的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年龄结构不合理

农村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以中老年居多,青壮年所占份额较少。带头人基本上是在农村生活多年,有一定的农业知识技术和经验的老农民。从对浙江85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调查问卷来看,带头人中,40岁以上的占了74%,其中50岁以上的占了25.41%,40岁以下占了总数的26%,其中29岁以下的只有1.76%。[3]带头人老龄化严重,带头人是40岁以下青壮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严重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壮年人才短缺,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备人才欠缺问题堪忧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对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中发现,95.3%的人都认为合作社还需要从外部引进人才,而只有37.8%的合作社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任职、兼职或担任技术顾问。[4]从以上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人才的问题多依赖于从外部引进人才,而忽视了对内部人才的培养,解决人才问题,建立完善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人才的根本途径。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问题分析

(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会导致人才流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才就聚而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就分而少。我国东部经济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明显优于农村。因此,人才总体是向东部和城市聚集的。这导致了农村青壮年人才的大量流失,农村出现"空心村"和"空巢老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才的大量外流,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匮乏,同时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结构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条件有限

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在农村、地处偏僻、成立时间短、资金有限、经验不足、规范化水平低。这些不利的条件导致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才吸引、人才培养和人才资金保障上显得实力不足。自身实力的限制是导致农村合作社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

(三)我国社会观念的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和农民的弱势地位,让涉农职业在传统社会观念中地位较低,人们在对职业进行选择的时候,到涉农单位工作的意愿不大。而大部分涉农职业不仅要求求职者克服社会观念的影响,并且还要能深入农村,扎根农村。这对人才的引进来说显得异常艰难。

(四)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支持不足

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支持不足。农业部的《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 到2020年才完成,总计能培训143000人左右。而以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合作社总数将达到150万左右,也就是10个合作社还不能分到1个经过农业部培训的人才,可见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人才支持不足。目前,国家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人才主要是向合作社培养、输送辅导员。由于辅导员属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并且还存在兼职与专职之分,因此其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另外,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参与到合作社建设上来,但是一个有效的、系统的引导机制还没有形成。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对策探析

(一)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条件培养人才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条件还不充裕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培养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利用内部的能人对社员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播、观念的灌输。同时,根据农民的特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课堂培训,让社员不出远门就可以轻松获取更多的生产技术、生产方法、营销方式、组织技巧和管理知识,节约培训成本,实现知识的轻松获得。

(二)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近些年,我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方面相继制定实施了一些政策如:200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9年的《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2011年《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实施方案》和《2012年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等。在所有的政策中,《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实施方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的作用最大,但光靠一个政策文件想要完成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培养显得力量不足,因此,应建立一个完整的政策群,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发挥当地大专院校作用,拓宽培养渠道

一方面,普通高校应整合涉农的有关专业,在成人继续教育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进行"菜单式"、"订单式"培养,特别是农业类型的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大力培养涉农人才;对地方政府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选送的人才按照其所从事的工作类型进行对口培养,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知识以及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短、平、快的优势,培养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地方高校可以利用传统学科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采用多体制、多形式、多渠道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5]

(四)加强与NGO的合作,加速人才的培养

所谓的NGO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也可以称其为"第三部门",其目的就是帮助弱势群体之一的农民脱离贫困,摆脱弱势地位。按世界银行的分法,NGO分为运作型和倡导型两种,而在运作型当中,又可分为"面向救助"和"面向发展"两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农民专业合作要寻求与运作型的NGO合作,借用NGO在管理、资金、人力、技术等上面的优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NGO对于政府和市场拥有比较优势,其组织中有大量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中包括了大量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人才。组织志愿者中相关领域的人才,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帮助合作社培养管理、经营、财务会计和技术型人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发挥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村有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得很成功,它们有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成立合作联社,合作联社的成立不仅为了在资金、农资购买、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上相互联合,还应该利用其资源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实现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祚勋.《2011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出炉[N].农民日报,2012-5-21.

[2]余丽燕,张少锋等.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基于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0(9):59-63页.

[3] 张瑶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队伍的现状与思考--以浙江省1026家合作社的调查为例.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10):43-45页.

[4]翟娟.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合作社;农业一体化;原因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067-04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比较快,尤其在数量上表现比较明显。但是,大部分合作社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是简单的将农民联合起来,并没有从实质上突破农业面对的困难。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中最根本的又是增收问题。虽然这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农民增收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尤其是供应、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组织化程度低。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并积极展开了主导农业一体化的实践。在农业一体化中,合作社的出现是有其合理原因的,本文将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角度,结合在浙江获取的实地调查案例,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农业一体化中合作社自身的优势: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合作社与家庭经营相结合走农业一体化的道路,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存在的缺陷,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1.合作社联合农户具有局部信息优势,可以大量减少交易费用

诺斯指出,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关键。“制度变迁中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稀缺的,从而存在正的信息成本。”[1]然而,局部拥有的信息是可以无成本或者低成本取得的。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采取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而且目前的情况是耕地数量极其有限,农户数目巨大,所以家庭经营的规模非常小,因此,对于公司来说详细的收集农户的各种信息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成本会很高,同时,很难了解到实际情况。这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就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但是如果采取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则可以避免这一行为的出现。“真正的合作社所依赖的不仅仅是理性思维还有理性情感。”[2]合作社与农户的交易,是一种传统的交易,它是建立在熟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基本可以视为无监督成本和极低的交易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获取局部信息的成本非常的低,最主要的是获取真实信息的目的很容易达到。因为农户会觉得合作社是自己的,成员之间彼此非常信任,大家都是在追求共同的目标,提供这些信息是为了帮助自己,所以他们会很愿意而且会主动提供准确、详细、全面的信息。威廉姆森认为,各种经济制度的主要目标和作用都在于节省交易成本。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合作社能很好的掌握成员的信息,减少了大量的交易费用,这就为这种制度的变迁提供了动力。虽然跟单个的家庭经营和原来的“公司+农户”模式进行比较,其组织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和其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减少和农业生产利润的增加来看,增加的组织费用数量是很少的,不会影响到这种制度的创新。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尽管目前合作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合作社能大量降低交易费用的优势已经得到体现。80%以上的合作社社员认为,加入合作社之后,他们只需要管理好生产就能有好的收入,节省了寻找信息、销售、运输的费用,而且还能很方便的采用新技术等。合作社能降低交易费用正是合作社大量成立的原因所在。

诺斯认为,制度安排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而这些潜在的外部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因而,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主体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就会率先设法克服这种障碍,从而导致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正是如此,目前的单个农户直接进入市场、“公司+农户”、农村经纪人成立的中介组织等经营形式都无法让农民享有农产品增加的附加值,而合作社主导的一体化可以让农民得到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制度会被创新也是合理的。

2.由于成员相互信任,从而产生的合作精神可以有效避免内部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成员们之所以自愿提供关于家庭和邻里事务的信息仅仅是因为他们感觉合作社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可以信赖它;相反如果他们是在与外部机构打交道,他们是不会愿意揭示任何敏感的局部信息的”[2]。所以,大量降低交易费用的前提是让农民知道合作社是他们自己的。

根据Draheim的看法,合作社既是一个社会团体,又是一个企业;合作社是通过经济和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治理。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合作社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将合作社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大家都会比较诚实,而且成员之间监督也比较容易,所以,能很好地避免内部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促进合作社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本文讨论的合作社是关于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为这些生产经营服务的组织,因此,有了这种合作精神,农户在进行生产时,就能自觉的按照要求采用符合规定的农药、化肥和规范的耕作技术,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如果不这么做,自己也会成为受害者,而且邻里之间还有可能会举报他,从而会让他承受很大的后果,所以,理性的农户不会采取这种投机行为,邻里之间发现了这种行为也会马上制止,因为这一行为影响的是大家的利益,所以,监督成本就降低为零,同时,减少了内部机会主义行为,甚至可以避免,这样就减少了监督费用,降低了组织成本。由于合作社的这种团队合作精神,有效的避免了合作社内部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降低了这种制度的组织成本,从另外一个方面也为这种制度变迁创造了条件。根据实地调查发现,真正的合作社都是熟人之间的联合,个别规模比较大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占总的样本比例不到10%),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熟人,因为它涉及到几个基地,但每个基地的农户都是熟人,这也是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必然会出现的情况。由此可见,合作社都是熟人之间的联合,这也正是合作社能在农业一体化中发挥其优势的原因所在。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降低大量的交易费用,而且能避免内部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从而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合作社在农业一体化中的作用:博弈论角度的分析

理性的农户生产决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在农业一体化中,这个博弈的过程主要涉及到利润的分配、农业生产技术的供给以及面对市场风险时农户和企业的行为等,其中利润分配是核心问题。

1.博弈过程中的利润分配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农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目前,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方式主要有农户直接进入市场、“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农户”农业一体化模式等。单个的农户进入市场面临着小生产和大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后两种形式就是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下面主要对比分析一下后两种模式。

农户进入市场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利润,因此利润分配就成了整个过程的核心问题。在“公司+农户”这种模式中,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收购价格上,价格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这种生产模式的稳定性。公司和农户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选择合作,这种选择与合作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收购价格也是双方谈判的结果,但是,由于公司具有信息优势,往往占有产业化带来的大部分利润,从而影响了农户的积极性。

公司与农户利益分配博弈如表1,在这一博弈中压价是公司最有利的策略。公司具有信息优势,所以公司先进行选择,即选择“压价”。如果农户是理智的且是一次博弈,农户最优的选择只能是“卖”。因为农户缺乏市场信息,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特性,如果选择其他销售地点,农户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从而损失会更大。由于在利益分配方面,公司占有支配权,农民的利益往往受到损害,利益不能共享必然导致合约关系的不稳定。在“公司+农户”这种经营模式中,公司随时都在进行策略的选择,由于违约成本低,当合同约定的策略对公司不利时,公司就会选择新的有利策略,因单个农户数量多,而且单个农户供应的农产品数量少,对违约的公司影响微乎其微,公司也很容易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所以公司和农户无法进行多次博弈只能是一次博弈。如果采用“合作社+农户”农业一体化模式,通过合作社将大量生产同类农产品的生产者或者服务者联合起来,减少了公司面对的农产品供应者的数量,增大了其供应量,提高了生产者对公司的影响。如果公司遇到合同约定的策略不利于公司时就选择违约,那么公司不但面临高额的违约成本,而且会失去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原料来源,所以,公司为了稳定其原料来源,降低其生产成本就不会违约。由于合作社的加入,农户联合在一起,增强了农户力量,从而对公司的决策产生影响,实现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多次博弈,均衡状态变为农户选择“卖”,公司选择“不压价”。这样就实现了利益共享,从而有利于保持这种模式的稳定性,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合作社将农户联合在一起,提高了农户的谈判能力,公司为了长期保证其原料来源,与合作社签订了按保护价收购农产品的合同。这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从事农业的人员数量有限,再加上耕地数量不多,农户联合以后,其谈判的力量增强了。站在公司的角度,其按保护价收购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比没有稳定的原料来源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小很多,所以,公司从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也需要保护农户的利益。正因为双方都有这个需要,所以,这种制度才能长期稳定的存在下去。例如,绍兴市新绿果蔬专业合作社,是由绍兴市老史食品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牵头创建,社员159户,带动农户5 000余人,基地面积51 000余亩。合作社组织农户与公司签订合同,农户通过合作社将蔬菜销售给公司,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保护价收购蔬菜。去年芥菜市场价是0.09元/斤,而公司仍然按照合同定的保护价0.3元/斤进行收购。这一措施极大的保护了农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为保障公司的原料来源提供了保障。这种制度让农户与公司实现了多次博弈,从而农户与公司可以共享其中的利益,而且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增收效果明显。当地土地承包费是450元每亩,其它成本(含化肥)大约需要二三百元钱,原来一亩地能挣三四百元钱,加入后可以多挣100元左右。其中,农民加入合作社后一亩地可以节约成本二三十元钱,另外,七八十元主要体现在收购价格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能解决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还能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为公司获得稳定的收益提供保障。新绿果蔬专业合作社是公司牵头成立的,可见这种模式的出现满足了公司和农户的共同需要。农户通过合作社给公司提供原料来源,公司对蔬菜进行加工后再进行销售。由于合作社的加入,农户和公司都避免了以前出现的问题,保护了双方的利益,同时,也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步入了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轨道。由此可见,合作社在农业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博弈过程中农户与公司的技术供给问题

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然而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会增加生产成本。由于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取得的收益是农户和公司共同分配,所以,是否采用新的生产技术、由谁来提供这些技术完全取决于采用这一技术后得到的利益分配情况和各自的成本收益情况。如果农户提供技术可以多得到净收益(采用技术得到的收益大于提供技术的成本),那么农户就可能采用这些新技术;如果公司提供这些技术后的净收益大于0,那么公司可能会提供这些技术,从而这些生产技术也可以得到应用。但是,实际上农户与公司在技术供给上的博弈如表2所示,如果一方供给,那么供给方将会有利润损失,而不供给方将得到好处;如果都供给,那么大家平分得到的利润,这时利润少于单方供给时选择不供给的那方得到的利润,所以,理性的公司和农户都会选择不供给,最后的均衡是大家都选择不供给,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就没有办法得到推广。

如果采用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合作社是为社员服务的,不同于单个的盈利组织,而且成员之间是平等共享采用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收益的,所以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就能得到应用,从而也就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合作社都会免费给社员提供技术服务,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如绍兴市绍鸭禽业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鸡舍、统一管理防疫,免费培训和防疫。绍兴县白玉王长毛兔合作社,社员可享受免费上门技术辅导和免费人工配种,每户可节约300元左右费用。上虞市白马湖水产合作社,全面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采用了上海水产大学的新技术,达到了产量高、规格大、质量佳的目标,销售利润达到1 400元/亩,总利润14万元,成本利润率高达216%,采用新技术发展水产养殖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新昌兔业专业合作社,全县设立118个人工授精点,建立由18人组成的辅导员队伍,为兔农提供良种繁育、技术辅导等服务,推广标准化生产,取得了良好成果,优级毛和一级毛的比率由原来50%上升到70%。如城关镇下村俞千渭通过实施标准化,大兔平均体重达到10斤,最大体重14.8斤。成年兔平均产毛量1 800克左右,母兔最高产毛量4 105克,公兔最高产毛量2 986克。近几年他向省内外提供优质种兔2 500多只。2005年上半年,出售种兔310只,收入达2.5万元,与同等规模的饲养户比,效益高出30%。诸暨市冠军香榧专业合作社,以前没有按照无公害香榧标准去施肥,化肥用量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导致枝叶发黄、落花落果,仅这一项每年给农户造成损失近2 000元左右。现在采用新技术,通过标准化生产,同时,采用人工授粉技术,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使每个社员增收3 000元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的解决了农业生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3.农户和公司面对市场风险时的博弈

农产品最终要走向市场,面对市场就要承担风险。在“公司+农户”模式中,农民承担的风险并没有得到转移。当面临市场风险时,由于农户和公司并没有处于平等的谈判地位,所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农户来承担。

面对市场风险时公司与农户的博弈过程如表3所示。在市场风险大的情况下,由于公司在信息上占有优势,所以,公司会选择不收购,此时,农户如果生产必然会有损失,如果不生产就不会有损失,也不会有收益。此时的均衡是公司不收购,农户不生产。但由于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生产决策到农产品收获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就会出现公司不收购,而农户已经生产了,这样农户必然会遭受损失。在市场风险比较小的时候,如果农户没有生产,当然公司不会收购,也不会有损失;如果农户生产了,公司会选择收购,公司和农户都会有收益,此时的最优策略就是公司收购,农户生产。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特性和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力量、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在博弈的过程中,受到损失的只有农户,不能形成公司农户利益共同体,从而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因为农户是风险厌恶者,所以,农户经过几次损失后会选择不生产,从而这种模式不能长久存在,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风险来自市场。公司在信息上处于优势地位,完全可以转嫁风险。如许多销售加工企业可以频繁转产,不利于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所以就不愿意跟公司合作。如果采用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就能很好的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在面对任何风险的时候,农户与合作社都是利益共同体,不会让农户单独去承担风险。

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户加入合作社之后,合作社会统一组织农户跟公司签订合同。由于合作社作为一个整体,其宗旨是为农民服务,维护农民的利益,一旦公司出现违约的情况,合作社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农民的利益,这是单个农民很难做到的,从而避免了在“公司+农户”模式中经常出现违约的情况。在调查的合作社中,没有发现公司违约不收购农民已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情况,而且公司与农户都签订合同。如绍兴市新绿果蔬专业合作社,一般是在前一年的8月签订合同,而农民在9月才开始种植蔬菜。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完全可以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生产。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跟农民签定合同,农民按照合同进行生产,而合作社可以为公司和农户履约提供保证,从而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会出现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收购的情况;同时,合作社作为一个组织,集中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搜集市场信息,进行简单的预测,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从而走出了公司与农户博弈的恶性循环。这对公司也是有利的,从原来的短期利益转化为了长期利益,更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通过应用博弈理论对农户进行分析发现,在利润分配和面对市场风险时,农户始终是处于弱势地位,原因在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谈判能力弱,不能与公司的力量相抗衡,无法获得应得的收益。同时,也看出在农业一体化进程中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而且还能解决农业生产技术供给空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在农业一体化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参与市场经济的谈判能力,降低大量的交易费用,避免内部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入对农业一体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很好地解决农民与市场接触过程中涉及到的利润分配、技术供给和市场风险等问题。这种制度的创新既有其理论依据,又有其现实的动力,所以农业一体化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是必然的,且合作社是农业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因素。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Holger Bonus. 作为一个企业的合作联合会:一份交易经济学的研究[A].Furubotn & Richter.新制度经济学[C].孙经纬译.上

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06-243.

[3]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黄明东.农业投资困境:政府与农民的博弈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0,(4):36-40.

[5]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林政.对农业家庭经营组织的辩证思考[J].经济问题,2004,(10):40-42.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Cause in the Process ofFarmers' Integration

JIANG Yan, FENG Kai-we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篇6

关键词:资金互助合作社;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一、引言

资金互助合作社是以互助为核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业务范围包括引资助农、组织培训农民开展贷款、赊销、生产、文化科技合作等。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对缓解农民的信贷约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资金互助社的长期稳定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但需要进行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由此保证长期安全的资金流,使资金互助社能够平稳地运行。本文旨在探讨资金互助社的信贷风险管理,从当前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及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二、资金互助合作社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状况总体良好,尽管各地的资金互助社拥有各自不同的章程及运作程序,但归纳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信贷风险管理:

(一)农村熟人社会的信息对称性

农民面临的主要信贷约束为信息不对称,这是农民不易从农村信用社获得借款,尤其是非生产性借款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农户具有高度分散性的特征,农村信用社很难获得农民贷款的真实信息,并且监管成本很高,由此形成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农民的信贷约束。而资金互助社发放的小额贷款则未涉及到此类问题,相反,强烈的信息对称性极大地降低了资金互助社的信贷风险。由于农村是熟人社会,村落内甚至邻村各农户的生产、生活信息完全透明化,资金互助社很容易利用熟人社会网络进行贷款监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贷款的真实用途无法隐瞒。农民向资金互助社申请借款时的借款原因与实际用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当获得贷款后也不会轻易改变款项用途。二是贷款的按期足额还款率较高。这同样源于农村熟人社会的信息对称性。除因外出打工等特殊原因外,逾期还款在农村中被看作不诚信的重要表现,农民将背负极高的道德成本,因此绝大多数农民会按期甚至提前还款。其中的一部分人由于依旧存在借款需求,会在还款的同时继续申请借款,以再次获得所需资金。因此,资金互助社所利用的农村熟人社会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其信贷风险的管理力度,由于村民具有强烈的自我约束性,资金互助社的监管成本大大降低,使其信贷业务运作成本与风险相应降低。

(二)担保制的建立

资金互助社的担保制相比于农村信用社的担保制较为简单,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民的抵押物缺乏等面临的信贷约束。担保制依旧是资金互助社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尽管程序方面较为便捷,但担保的力度和效用却高于农村信用社。这与上述的由于农村熟人社会引发的信息对称性以及农民由此产生的强烈自我约束性密切相关。内部信用评级的建立基础为农村熟人社会内部的高诚信度,高度的信息对称性使得村民不会冒着降低自己诚信度或降低担保人诚信度的高风险而逾期还款。因此,担保制在更大程度上加大了农民按期足额还款的自我约束力,为资金互助社起到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效果。

(三)限额制的建立

资金互助社发放的贷款对象为农民,性质属于小额贷款。这就存在着一个量的问题,即小额的额度具体为多少,对于借款理由的不同,例如生产性借款和非生产借款,是否需要设定借款最高数额的差别?从各地资金互助社的实际运行来看,贷款最高限额普遍存在,尽管具体做法有所差别,但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贷款最高限额以社员入股金的一定比例确定。二是资金互助社贷款的最高限额不因贷款用途的不同而区分。这使得资金互助能够真正达到效果,有针对性地缓解农民的非生产性(例如就学、治病、婚丧嫁娶等)的用款需求。贷款限额制的建立不仅使更多的社员拥有获得贷款的机会,并且极大地增加了资金互助社贷款的安全性。一方面,贷款限额与股本数量密切相关,增加了社员入股数量提高的积极性,使得资金互助社的总股本数量增多,降低了信贷风险。另一方面,避免或降低了因单个社员的逾期还款造成资金互助社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了其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因此,贷款限额制非常有利于资金互助社的信贷风险管理。

(四)文化的宣传

资金互助社以“互助”为宗旨,因此其性质并不属于商业组织,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一种合作组织。资金互助社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其互助的文化,使社员能够大大提高组织荣誉感以及集体感,增强道德观念与诚信度,以提高按期足额还款的自我约束力。因此,社员加入资金互助社,能够通过其开展的一系列生产、文化活动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社员与社员之间形成较强的凝聚力。绝大多数贷款的社员都意识到若不按期足额还款,不仅自身的诚信度降低,并影响了资金互助社的正常运行,更为关键的是,影响到其他社员借款的需求,并由此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不利性。因此,资金互助社宣传自身文化的同时,加强了社员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理解了互助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自我约束力,有利于资金互助社信贷风险的降低。

三、资金互助合作社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尽管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资金互助社整体上运行状况良好,信贷风险度较低,但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由此易引发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贷风险管控力度较低

尽管资金互助社能够利用农村熟人社会进行自我监管,但资金互助社必要的监管依旧需要进行。目前,各地资金互助社的贷款办理程序尽管有较为详尽的章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含有许多的人为因素。一些急于放贷的资金互助社往往人为地放宽了担保人的数量或资格,这往往造成了逾期还款的出现。而资金互助社又无法寻找到相应的担保人,引发了信贷风险。同时,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后,资金互助社要对一些重点对象(例如贷款数量相对较大)采取定期的监管行动,以确保贷款能够按照实际用途执行。单一地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的自我监管是不完全可靠的,外部监管一方面能够使得资金互助社及时掌握借款人资金使用的实时情况,当发现资金用途与借款理由不符时予以纠正或及时收回贷款,以降低资金互助社面临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增强借款人的自我约束力,使其按照借款用途使用资金。需要注意的是,应仅对重点借款人进行定期的监管,同时注意平衡监管成本,即信贷风险管理成本与风险发生成本的关系,使得资金互助社能够在尽量低的运行成本下安全运作。安全运作的另一个前提是上述的规范的贷款办理程序。因此,即使资金互助社由于农村硬件条件有限、自身资金有限等原因没有规范的办公场所或专业的技术人员,但其依旧需要进行制度化管理,降低人为因素,尤其需要避免“人情款”的出现,使资金互助社的贷款风险降低。

(二)股本总额较少且贷款季节性强

目前各地资金互助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股本总额较小,由此发放的贷款总数较小。受此限制,资金互助社的规模无法进一步发展,因此无法更进一步解决农民的借款需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资金互助社的借款需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即在农忙时期贷款的需求量猛增,贷款供不应求;而在农闲时期则因需求少而无法发放贷款,这同样给资金互助社的业务产生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并无法惠及更多的社员。季节性借款需求同时造成了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流动不畅,无法形成持续、稳定的资金流。该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背景、农业生产的特性以及农民的投资、消费习惯密不可分。不容忽视的是,资金互助社只有在保证贷款需求度极高的前提下才能通过高利率吸收存款,否则容易引发更大的信贷风险,给资金互助社造成损失。此外,针对借款需求的季节性特征,资金互助社可以通过按季节调整贷款利率的方式,定向引导农民在非农忙时节贷款。

(三)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资金互助社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象存在着很大区别,因此从原则上来说,资金互助社与农村信用社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其贷款对象主要为乡镇企业、有预期资金流的个人等,贷款质量与盈利性比资金互助社高。但在实际情况下资金互助社依旧受到农村信用社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村信用社的硬件设备、各项运作较为规范,而当资金互助社逐渐发展壮大后,尽管其自身资金实力远不及农村信用社,但依旧需要套用农村信用社的一系列规范、规程运作,由此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并影响其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因此,农村信用社对资金互助社,尤其是逐渐发展并规范后的资金互助社的影响是存在的,资金互助社相比于农村信用社处于弱势地位,地方政府应对规范后的资金互助社以一定的政策优惠或补贴,以更利于其健康发展。

(四)信贷业务盲目扩大

资金互助社是农民自身的组织,其健康发展对农村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资金互助社亦是农民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其并非仅具有单一的信贷功能。在资金互助社成立的初期,开展的业务需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资金安全以及稳定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一些地方的资金互助社在成立初期,出于对高利润的信贷业务的追求以及蓬勃的事业激情而盲目扩展信贷业务,例如提高贷款限额、简化贷款手续、扩展贷款范围等,使资金互助社面临的信贷风险大大提高。一些地方的资金互助社由此遭到了巨大的损失,甚至不得不解散。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资金互助社的个别社员入会目的不纯,或在并不熟知互助合作社的互助文化前提下加入组织,由此盲目进行信贷申请。这就要求资金互助社在办理这些社员信贷业务时需要格外注意,不仅帮助社员进一步了解信贷的有关章程,更需要及时识别目的不纯的社员,杜绝资金互助社被内部少数人控制,严防合作社异化,使组织能够免除或缓解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资金互助社在农村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成立初期,应以稳定运行为主,切忌盲目扩大业务范围,以降低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宛晨,段泽宇.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5).

2、王苇航.关于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8(8).

3、康蓉英.关于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的研究[J].理论导刊,2008(12).

4、李明贤.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村经济发展[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2).

篇7

一、泰安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运营特点

(一)设立较为规范,采用属地化监管模式。泰安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设立较为规范,其设立按照“农工办审批、民政局登记”程序进行,由10个以上农民发起,是由社员自愿举办、民主管理、内部结算、自负盈亏、谋求共同利益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

(二)资金来源形式多样,以互助股金为主。泰安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股金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股,合作社开办时一次性吸纳,承担风险;二是互助股,进退自由,不承担风险,原则上按银行同期同档存款利率付股息。互助股金是泰安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来源的主要形式,具有事实上的存款性质,是资金互助社业务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三是村(企)集体股,每股3至5万元不等,经民主讨论,村集体书面委托合作社代管,目的为用活闲置资金、保本增值;四是公共股,单位和个人扶持或捐赠的资金,不参与管理,不需还本付息,所产生的收入用于弥补合作社支出或增加风险基金。

(三)资金投放简便快捷,资产质量良好。资金互助社基本上只对取得本社社员资格的农户进行资金投放。总体上看,资金投放简便快捷,运作较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信用贷款为主,手续简便快捷;二是以短期小额为主,资产质量良好。由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业务人员对入社农民经济状况、道德品质、经营项目、还款能力等情况十分了解,且借款多以小额短期为主,因此资金风险较低,资金运作情况总体良好。

二、泰安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吸收股金利率水平偏高,带来不当竞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对吸收的股金实行“同期银行存款利息+保底红利(返利或分红)”的做法,对股金除了按人民银行规定的不同档次基准利率到期支付利息外,另对社员返利或分红,有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直接以实际高收益率来吸收股金。股金的高利率加大了当地正规金融机构吸收个人存款的难度,容易造成正规金融机构和互助社之间的不当竞争。

(二)资金占用费率较高,增加社员融资负担。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投放资金时一般按照一定的费率标准收取资金占用费。目前,泰安市资金占用费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分额度,分期限,另一种是分额度,分期限,金额大、期限长的利率适当上浮。

总体看,全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占用费率较高,一年期加权平均费率为15.32%,为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2.55倍。资金占用费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吸收的股金利率水平较高抬升了资金占用费率;二是农村地区资金投放多用于解决农户的生产生活急需,互助社议价能力较强。农村地区资金占用费率较高,加重了社员融资负担。

(三)人员素质低、经营成本高等因素造成经营效率偏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经营效率偏低,调查发现,泰安市已运作的73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中,只有少数几家负责人从事过金融业务。大多数互助组织的管理人员对金融业务的了解并不充分,仅在互助组织成立前接受过地方农工部门组织的短期业务培训,人员素质的先天不足,必然对互助组织后续业务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互助组织经营成本高、经营效率偏低。

(四)法律定位模糊,外部监管主体缺失。农村资金合作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经批准设立的农村资金合作社,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金融许可证,并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但实际上,泰安市各县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审批部门不是银监局而是地方党委农工办,登记部门不是工商局而是民政局,性质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而是民办非企业法人(也称社团企业法人),没有金融业务许可证,但实际经营业务具有金融业务特征。

这一现状导致两大问题:一是审批的政策法律依据和合法性不足;二是审批后难以实施有效的行业监管。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各地农工办仅设立了“监管站”,监管人数较少,仅1-2人。二是没有实际有效的监管措施,缺乏从事过金融业务的专业人员,管理内容多限于机构审批,基本不涉及业务的运营、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等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处于外部监管主体缺失的状态。

三、促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有序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地方政府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管理人员要积极按照现有政策依据和法律规定,尽快落实资金互助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将资金互助运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其稳健有序运行构筑一个合法规范的活动平台。

(二)切实加强组织引导和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切实提高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做好整体规划,分步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试点,适时逐步推开。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符合资金互助组织一般原则的前提下,注重用经济办法引导农民走资金互助合作之路,防止下任务、定指标式的行政推动。要指导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内部管理,搞好人员培训,但不插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内部事务。同时,要继续推动“金融生态县”建设,积极推广金融生态县试点经验,切实改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三)稳妥扩大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资本金来源。针对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面临的后续资金不足困境,在其取得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其进一步拓宽资本金来源,一方面,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国家公共股的形式通过资金互助组织运作,改善资金互助组织的资本构成,增加其营运资金;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准许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政策性银行抵押贷款,用于扩充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资本金。

篇8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融资;资金短缺

本文受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2RKB01238)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13日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融资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问题。虽然有法律性和政策性支持,但是规定大多浮于表面,没有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根本矛盾。金融中介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考虑,不愿意提供贷款。

农业银行虽然支农力度有所加大,但大多都是在大项目和大龙头企业上有所作为,对农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越来越少,并且大量压缩了其在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分支网点。

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产权商业化改革,将其贷款结构向城市倾斜,农业贷款在信用社总贷款数的比重不足1/4。目前农信社提供的贷款大多数是期限短、数额低的贷款,无法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

邮政储蓄虽然其吸收农村资金量庞大,但过去只借不贷。在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后,才慢慢涉及贷款业务。由于其主要的经营目标不是农业贷款,人员经验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短时间内难以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融资问题分析

(一)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来看

1、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设计不合理。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还不完善,虽然形式上统一,但实质还是以个体为单位,成员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责任承担主体不明确,很容易在偿还贷款时发生权利义务纠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无需验资,工商行政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检查也很宽松,再加上合作社在提取各种基金后还要对成员进行分配,使得合作社的资本很难保证。

2、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组织松散、市场竞争经验不足。管理者大多数是当地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既不专业也不科学,合作社很难能够形成规范的管理来提高自身的效益、降低自身的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极其不规范,缺乏独立、科学的财务体系,缺少内部控制的规范,无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金融机构的评级与监督产生困难。

3、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合格的抵押物。农村的产权流转并不完善,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用于抵押;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变现性很差,无法获得可靠的市场价;还有一些资产由于其季节性,是租赁而来,无法作为抵押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的财产无法抵押,又缺少其他的抵押物,就直接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抵押贷款。

4、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较大。合作社的业务都是围绕着农业,然而农业有它天生的弱质性,承受着巨大的风险。首先是自然风险:农业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季节和年份都有很大的不同,也可能给农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其次是技术风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欠缺市场供求、法规政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无法有效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是市场风险:农业生产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变化,农业的季节性很强,生产周期很长,农产品的保质期都很短,很难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市场。

(二)从金融体系来看

1、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农民合作社不适应。首先,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要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长期性不适应:商业银行一般提供为期一年或更短的贷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有的需要三年甚至更长;其次,商业银行的安全性要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弱质性和季节性不适应:商业银行出于贷出资金安全的考虑,贷款时十分谨慎,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季节性要求资金能够快速到位;最后,商业银行的收益性要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低效性不适应:商业银行对低效的合作社需要提高相应的贷款利率,但是合作社无法承担过高的贷款成本。

2、银行信贷管理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不适应。一方面金融机构在考虑农村地区的信用问题时,过高地考虑了风险,形成了一定的偏见,在信贷管理和操作中过多采取了主观感受,不能公平公正地评估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布局分散,信用采集工作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小规模低频率的样本无法为信用的评价提供足够的样本。金融机构习惯于用传统考核商业企业的标准来对融资方进行考核,对于合作社这类新型组织还没有相应的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

3、金融机构忽视农村市场。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服务意识并不强,不愿意进行市场开拓和产品推荐,无法脚踏实地的了解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真实需求,商业银行的开发和发展重点不是在农村市场,也就不会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重点是银行的营业额收益而非社会的总体效益,这种错误的观点使得基层银行缺乏耐心、急功近利,更愿意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企业贷款,而不愿意挖掘和培育有潜力的农村市场。

4、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分担机制不足。一方面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农业发展基金、政策性贴息贷款有限,面对灾害的扶持补偿机制不完善。基层的政府大多财力不足,没有余力来分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农业专门的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缺失。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尚没有建立,而商业保险又因为风险和利益问题不愿意进入农村市场。缺少专业的担保和保险机构,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近乎完全暴露。

5、金融系统不完善促使民间金融发展。一方面富裕的农户或团体,他们拥有大量的闲散资金,却在农村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所以他们就愿意利用民间金融来借贷给资金需求方以获得高于储蓄存款利息的回报;另一方面投放入农村的资金数额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金融机构处无法得到或者无法足额的得到所需要的资金。再加上农村是熟人社会,更注重血缘和邻里的社会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愿意通过社员向他们的亲朋好友借款。

三、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融资难的对策

(一)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水平

1、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可以从扩大规模和增强盈利能力入手。扩大自身规模能够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应对风险的能力,可以通过延伸业务范围、增加业务量来提高合作社的资产总额,可以通过多渠道宣传、已有成员牵线来提高合作社的成员人数。增强盈利能力能够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偿还能力,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可以通过产品和业务的开发,获得新的增值,延伸上下游产业。

2、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水平。科学的管理和指导能够降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完善的财务水平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创造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采用现代化的公司治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产业链条,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管理者要强化运作管理基础理论学习,为合作社摆脱融资困境做出相应安排。

3、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对社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鼓励毕业生加入,积极引进人才资源,在专业性强的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财务岗位上形成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素质的提高能够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在农村开展信用知识的宣传,利用经典案例强化农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的信用主体意识,也可以组织合作社进行自身的信用建设。

(二)改善银行现有的信贷状态

1、发挥支农主力军力量。农业银行应当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恢复农村信贷市场。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当在保持现有支农力量的同时,加快改革步伐,创新更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产品。邮政储蓄银行要控制农村资金外流的问题,利用邮政储蓄大量深入农村的网点机构,探索和引导储蓄资金以适合的方式回流给农村,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自身的小额贷款产品,以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提高银行服务质量。银行机构应当在农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方位的业务和服务。在农村乡镇应当改善其金融支付环境,使资金能够更好更快地周转。各涉农金融机构应当下放审批权限,在村镇的分、支行里设立专门的信贷部,建立审批贷款的绿色通道。贷款流程应当简化,提高审贷的速度和质量。建立关于合作社及成员的诚信专户档案,快速准确地处理问题,缩短审批期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

3、创新金融产品。我国农村覆盖面积广,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需要银行能够建立相适应、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形成竞争的金融市场。在风险成本可控制、信息透明度高和具有一定的获利性的前提下,各金融机构要加强调研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结合各地特点和自身情况,降低信贷准入门槛,丰富信贷品种,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贷款力度。针对当地农业周期,合理地确定贷款的期限、额度、利率等,对于支农的新业务实行备案制,将权利下放,激发创新的活力。

4、建立服务评价和激励体系。衡量金融机构成功的标准不应该是单一化、利润化、商业化的目标,而应把支持三农、解决融资难纳入考虑。鼓励农村基层网点的信贷业务人员深入农村市场,开发优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客户。将相关数据纳入综合评价,与绩效工资和升迁考核挂钩,健全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和尽职免责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分支机构和人员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和服务创新的热情。

(三)建立全方位的风险分担体系

1、拓宽担保物范围。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农村产权抵押。可以使农村土地、宅基地和其上的房屋建筑能够成为贷款的抵押物,也可以将土地之上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林牧副渔业的经营权和收益权等权利进行质押。

对于专业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推广与其专业产品相适应的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可以认可大型农业器械、运输工具等动产和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作为担保抵押资产;认可部分合作社的农产品的仓单或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提供贷款。

2、创新适应的担保形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如果有专业大户,可以以其为核心进行组合担保贷款和联保贷款;如果有龙头企业,可以让龙头企业为合作社提供仓单、订单的质押担保、社员担保等。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担保基金。可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建立合作社担保基金;也可以由社员联合,以社员资金作为主体建立联保基金;还可以由政府引导和扶持,以财政资金作为主体建立多方担保基金。

3、开设专门的担保和保险公司。可以建立地方性的专门针对农业的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身打造多产品、全方位的风险补偿。由于农业的风险极大,在建立农业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时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使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可以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扶持农业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利益。

(四)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1、改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立之初对成员的资金、人品等状况进行审核。金融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收集与合作社有关联人员的信息来对合作社信用加以判断;另一方面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建立评价体系,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专门的信用档案。可以在农村建立专门的信用中介机构,以客观的第三方意见为金融机构和合作社之间构建信贷桥梁。

2、鼓励金融贷款主体多元化。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组建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促使贷款主体的多元化。这不仅能使更多的资金留在农村,还能突破大型银行对农村的垄断,形成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各方进行改革创新、不断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渝,王文献.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6.6.

[2]田祥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短缺原因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8.8.

篇9

【关键词】村庄 善治 公共财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治理秩序或者乡村系统的相对稳定,以村庄治理秩序为载体,需要相应的经济资源集聚机制为基础。当现代市场社会的核心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产业化利益的时候,以广大小农为对象的村庄治理,必然会与公共资本―“公共财”密切相关。那么,村庄要想达到善治状态,即“通过治理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态管理过程”①,这块公共财应该是多少?从何而来?用向何处?在缺乏公共财的传统农区村庄,是否有可能重新生成公共财?地方上有无这样的经验性探索?这正是此文需探讨的。

公共财,是村庄善治可持续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乡村经历了一个对于小农村社制度的去组织化过程,其既有自治平衡结构支离破碎,大多数村两委缺乏集体收入;另一方面国家面临经济危机,财政紧缩,对乡土社会治理欠缺充足的投资。于是,乡村劣治便出现了。在缺乏集体公共资金的情况下,以前是以三提五统的方式,通过向农民摊派治理成本,来维持对乡土社会的治理。

自2005年起全面免去农业税之后,又出现另一种形式的治理问题,即自上而下地给钱,才能形成对上负责的乡村治理。税费制度取消,变成了由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省两级承担对农村公共开支责任,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其结果是:谁给钱我对谁负责,上面给钱,我村两委就变成了只向上负责,但是上面的指导并不必然与村庄内在的具体需要合拍,甚至未必从村两委干部的实际需求和愿望出发……发展下去,基层治理不但要以钱为手段,而且成本不断增加,也难以做到有效和实事求是。

例如,你要求我建立党员活动室,哪怕每一天都锁着门我也建了;你要求建立电脑室,我也建了;有了电脑室还得有一台电脑,我再给你增加一份审请报告;此外,还得有人管电脑,再增加一份钱。按照现有的这套自上而下的体系,任何一项所谓的治理都必须拿钱。这些钱并不意味着增加成本同时其功能也增加。这是今日乡村治理所出现的机制性问题。

无论是农业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问题,还是免去税费之后的新问题,其实质在于:乡村治理需要公共资本―“公共财”。在基层,有财才有政;有私财则有私政;有公财则有公政,才会增强基层治理活力,形成相对持久的公共治理,强化以广大小农为基本立场的村庄善治。

公共财正是公共空间存在的必要条件。我们曾经对村级收入与村级有效治理的相关性有一个经验性判断:以浙江湖州为例,一些村两委由于土地出租金以及门面房等第三产业收入,使得村级收入能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以上,这样的村庄能够维持良好的村级治理。无论村两委是谁当政,也勿需考虑村干部的能耐、水平如何,也不必看它有多少老党员、好干部,只要有充足的村级收入,便能形成有效的治理。因为就算村民不出资,开办村里活动还是有收入可以维持。完全空心、空壳的村庄,彻底将集体财产分干净、没有任何收益的村庄,在广大村民生老病死等各种杂事问题的处理上,谈不上构成起码的村级治理,不管上级是否给足了村两委启动资金。基层治理主体弱化的问题,本质上是基层公共财缺失的问题。农村基层党建有的能维持,有的瘫痪,区别主要在于有钱与否:没钱便管不了事,发挥不了作用;村里有地租或者经济林收入,便有实力来应付各种复杂治理问题。

在传统农区,利润从农业不断流入二、三产业的经趋势下,如何形成基层公共资金增量?这块公共资金,其主要的逻辑关系,只能是内生型的,即生于基层用于基层。假如其主要逻辑已经变成了外生型的,即取之于上级,村两委便只想着对上负责;那么便难以杜绝应付、投机等对待小农的现象。但薄弱的基层总还要有辅助的、引导性的条件或者环境支持,为了区别于“等靠要”的外生型逻辑,可称之为外发型逻辑。

公共财的“内生型”逻辑

公共财的“内生型”逻辑,源于村两委主导的社区综合合作社。十多年来,当代乡村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以村两委主导的农民合作为纲,形成区别于分散小农的组织化主体,以有组织的农民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乃至文化活动,形成乡村治理的良性结构,为乡村善治形成有价值的机制性探索。其中,关键在于,形成村两委主导的综合性农民经济合作社,以其经济活动的内部化良性循环机制,主要是以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于第一、第二实体产业的形式,生成一块用于良性治理的村庄公共资金。以这块公共财,服务于村庄社会、文化、教育、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事务,以形成乡村善治。

为什么说需要村两委主导的社区综合合作社呢?首先,在农村基层,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行政村是最适合的基础性单元。因为村民自治委员会本是建立在村庄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民自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展村庄各种服务工作,本就是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内的工作职责。其次,虽然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但是大多数不是村两委主导下的合作社组织,因缺乏体制内的资源和条件借用,能实质运行的并不多,服务能力强、信誉好的生产型合作社就更少,群众信任度不高。形成小农立场的乡村治理,这样的组织系统管理,本质上是在一定的经济财产占有、生产、分配、服务基础上的社会管理。要强化小农立场的乡村治理,以村两委主导的农民综合合作社为组织载体,提振农民组织,形成农民群体的主体性人格;重建乡村系统,形成农村地域范围的主体性实体,可能实现这一点。

如何在第一、第二产业无利、微利的传统农区,形成一块旨在促进乡村良性治理的公共资金?分散小农只能产生处于生计线上的家户资金,并不能产生公共资金。单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只能产生合作社成员资金,何况假如不借用村两委的体制内资源条件,其变异的可能性极大,存在着不可持续的生存风险。村两委具有体制内动员力;农民经济合作尤其是金融合作或其它服务业合作,相对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李昌平认为,发育村社“内置金融”合作是村民主体性发育的根基。村社有了“内置金融”,农户土地承包权就可以抵押贷款了,村两委和村民综合性合作组织就有了心脏和血液,内生之动力就会自发生成。杨团认为:以村庄为基础单元的综合农协―合作社要办信用部,在合作购销功能上增加合作金融功能,是三农改革的突破口。综合农协的农技推广、村容和环境治理、老年人照护与儿童教育等社区服务和文化开支,都是农民合作组织通过规模化、社会化的经济服务获得的收入。

以兰考县南马庄村两委主导的农民生态合作联社发展为例。从2004年起成立至今有11年了,合作社的小杂粮、大米产业的推广发展,村留守妇女、返乡青年创业,均可以成员身份从合作社的资金互助部进行12‰的借贷。资金互助部服务于小农生产发展,加工实体也返利于成员,给大家带来利益。迄今,南马庄的资金互助达1000万,每年产生的利润,为社员承担其生活用电费;也为老年人协会进行捐赠支持公益事业;还为6个月~15岁的合作社成员子女购买保险……以金融合作为核心把小农组织起来,合作社资金互助部资金的绝大部分,从农民的农业收入、打工收入中来,其利润又回馈于农民,为农民的文化福利、社会福利买单。在这种村社内部良性循环的模式中,会培养一批公心的组织带头人,形成信息业、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好方式。

再以胡寨村村两委主导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综合发展为例。发展了10年的胡寨村综合合作社以紧抓各种服务来聚人气。在农业经济上,合作社做种植、养殖、加工等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种子、农资、销售等服务;还直接搞资金互助,现有100多万互助资金直接服务于社员的资金需求,还以其自身利润用来支撑村庄幼儿园的发展,以及村庄老年协会、腰鼓队、广场舞的社会文化需求。正是因为村庄综合合作社的发展,在村两委班子选举时,合作社出面组织人参与选举相当顺利。对于村民而言,离开了村两委主导的合作社,产品没办法加工;农产品不知道卖给谁;蔬菜怎么种,技术上没办法掌握解决;农田没办法进行水利灌溉……离开了合作社的农民组织,无法更好地生产、生活,于是大家的心就凝聚在一起了。

总之,兰考以南马庄、胡寨为代表的合作社发展都是村干部领办的综合型合作社,属于政社合一,体现了村社血地缘关系与党政体制内资源有机结合的合作社成长规律。其共性在于:采取的是村两委主导的“合作金融+实体产业+公益服务”的程式:首先指的是一种“内部化”的经济机制,即以村社为边界的农业、加工业和农村金融业三业并进,能够内部化收益互补并降低外部风险的经济;其次,在村社文化共同体层面上,即以“内部化”经济收益为保障的维系村社文化共同体的公益服务。正是种方式,小小村社成为再造农民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基本场域。

公共财的“外发型”逻辑

公共财的“外发型”逻辑,源于政府涉农部门及涉农企业为主的社会参与力量。多年来的一个共识是:任何外部参与力量进入乡土社会面对分散小农的时候,会有不可克服的高成本交易。这里所说的社会参与力量,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各类涉农企业、社会公益机构、个体行动者力量等。只有克服了与分散小农之间高成本代价的社会参与才是有效参与,只有克服了与分散小农之间交易成本过大的治理才叫有效治理。亦即,尽管小农村社内生力已损其根,外发力量再猛烈、再强大,也只能属于外发的、辅的力量,也得在发育和弘扬内生力并尊重其为主体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外在环境条件的作用。

显然,小农社会在目前强势的城市市场力量目前,并不能自行组织起来,仅以残存的村社资源力量,也很难形成像样的农民组织。“内置金融”、“综合农协”,均要发育农民内生的主体性组织力量,采取“外发促内生”的方式使改善外部政策、经济、社会条件或者外部力量适当介入,以促使合作力量组织起来的内力发展的办法。这里,强调乡村治理所凭借的经济增量的增加以及内在的综合性合作组织的创建。早在基层做乡建试验的时候,笔者就提出“外发促内生”的动员模式。今天再来提“外发促内生”,是想更为强调产生公共资金的动员机制。“外发促内生”的外发力,主要来自于不失灵的政府涉农部门,以及有效的新型企业。在中国国内经济面临结构性矛盾―劳动力,产能和金融“三大过剩”压力的宏观背景下,在广大村庄内部化降低外部风险的机制普遍削弱的情况下,会有不失灵的政府部门参与经验,以及有效的新型企业出现吗?

有两例正在成长中的经验性探索,一是小额信贷公司经验;一是政府涉农部门―县级农委会的经验。例一:北京宜农贷小额信贷公司的“爱心金融+协会或合作社+农民”模式,作为“无形之手”,为有利于乡村善治的农民组织提供了经济动力。宜农贷作为北京宜信公司于2009年推出的公益理财助农平台,致力于促使社会上有爱心的出借人,通过宜农贷的高科技网络平台,直接将富余资金出借给那些远在中西部地区需要资金支持的农村借款人。借款人及宜信均不以盈利为目的,每年象征性收取1%的宜农贷管理费和2%的借款人爱心回报费,使受益方承担起创造价值的责任。宜农贷以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及宜信公司的理财业等的内部收益互补机制,在青海、宁夏、陕西等多个省份自治区的20余个贫困农村地区,进行公益性和商业性有机结合的探索。其中一个有价值的经验是:宜农贷会给合作的协会或者合作社注入几十万、上百万的社会爱心资金,以参与资金互助所得来的大部分利润(合作社向借款社员收1分2,给宜农贷和借款人3厘,剩下9厘成为合作社的利润)留在持小农立场的合作社内部,助其成长壮大。2015年4月20日,宜农贷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兰考县,推出“宜信―谷雨”战略,决定在兰考已注册的700余家合作社中推广“爱心金融+协会或合作社+农民”模式。在资本化时代金融产业异化于实体产业的大背景下,以合作社为平台扶持农民组织化发展的经济试验,作为一种“可持续扶贫”的创新公益模式,是在尝试解决普惠制金融与小农社会治理关系的大难题。

例二:江苏射阳农委会发起的“联耕联种”体制创新,作为“有形之手”,指导服务到位,为乡村善治提供了政府部门不失灵的好经验。2013年起,江苏射阳县农业委员会在全县发起了联耕联种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即在平原地区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的前提下,通过村两委引领和农业部门服务,带动专业合作建设,把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民破除田埂、进行有组织的家庭合作,有联耕联种、联种联管、联种联收三种基本形式。三年内,联耕联种带来了节本增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大农机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还促进了集成技术的运用,破解了适期播种难题,带来了粮食稳产增产;实现了秸杆全量还田,有利于化肥农药减少使用,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中央农办调研认为,联耕联种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制度,是土地不流转也可实现规模经营的新路子,适合约占全国耕地近三分之一的6.2亿亩平原宜耕耕地的传统农区。②

联耕联种的诸多调研材料大都强调其经济体制创新作用。实际上,其实施和推广,至少属于县级涉农部门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灵验的典型;同时,它又成为改善乡村治理的一个良好契机,为小农立场的乡村善治形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在小农打交道过程中普遍失灵的背景下,射阳县农委会为什么不失灵?原因在于他们认识到,中国有2亿多农户,小规模经营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民仍占大多数并将长期存在,分散的农户完全可以通过联合,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所以,不需要走以土地流转让大户发财而促发土地流转纠纷问题祸乱乡村的路子。首先,在射阳县农委办的县级顶层设计下,全县村组干部以行政组织为强有力的抓手,把分散农地集中起来,进行组织、协调和安排,将各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其次,村组干部在组织协调过程中,通过引导甚至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村里农机手、农资大户等组织起来,利用联耕联种之机,可以大力发育集机耕、机收、育秧、条播、植保、开墒、烘干等业务的综合合作社组织,构建农民组织与市场相配合的多元社会化服务结构。这里面,有商机,有利润,有增量的公共财。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ZDA064)

【注释】

①张金明:“地权变动下的乡村善治理念与机制创新”,《农业工程》,2013年第1期。

篇10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团体成员 相互持股

一、引言

彭艳梅(2010)指出相互持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相互持股,又称交叉持股,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公司之间互相持有股份,或公司之间的交叉投资关系;广义相互持股除了上面两种相互持股的情形之外,还有更为复杂的持股形态,就是参与相互持股关系企业之间都相互持股一种的企业集团情形,这种相互持股的情形被称为“多角的、圆环状或者矩阵型的相互持股”。左传卫(2011)认为相互持股作为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手段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公司法对相互持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规定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李泫永(2011)提出在借鉴域外法的基础上,我国公司立法应当以区分相互持股间公司是否构成控制从属关系为出发点,禁止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当相互持股公司间不存在控制从属关系时,应采取英美法系的自由主义立法例,由公司章程自行定夺,但立法应当确立相互持股公司的通知、公告义务及义务不履行的法律后果。陈其末(2010)从生产函数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法人相互持股制度下的企业规模效应和资源配置效率,借以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的适时适度的相互持股有利于企业集团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加。林国雄(2007)以两厂商的理论推演及案例计算说明,指出相互持股所引起的不合理分配及其股权毛额及毛盈余各个海市蜃楼的程度,进而提出由相互持股所引起的不合理分配是不容忽视的,应合理地予以防范。黎胜禄(2006)认为在非股份公司类型的公司和企业中,投资人的出资是不被称为“股份”的,因此它们之间和它们与股份公司之间的相互投资不能称之为“相互持股”,但其本质是与股份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是一样的,因此为尊重以前研究的习惯和行文方便,都称之为相互持股。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正在迅速增加,经营和地域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显示,截至到2011年12月底,仅半年时间,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由当年6月底的44.6万家发展到50万家。随着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及财政支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其发展速度还会加快。笔者认为,作为现阶段农民经济组织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处于发展初期的合作社却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个别规模大的合作社中,出现了合作社和团体成员(本文均为企业)间相互持股(狭义相互持股)的情况,那么这是否符合《合作社法》和《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规定呢?它的存在会对合作社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2011年8月和2012年1月,笔者两次对湖北省X柑橘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调查。该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成员1120个。X柑橘合作社生产的产品使用统一商标,主要从事果品生产、商品化处理及销售,是湖北省最大的种植合作社,也是我国最早实现农超对接的合作社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合作社的规范化、异质性、融资难等方面的问题有一些研究,但关于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间间相互持股问题的研究文献,笔者目前尚未见到。本文将基于X柑橘合作社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的现状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现状分析

自从X柑橘合作社2007年成立以来,其注册资金和成员数量都在不断增加。X合作社目前的1120个成员中,个人成员1105人,团员成员15个(均为企业),包括数家果品打蜡厂、果业公司、农产品产地交易中心和农资配送中心,理事长由合作社最大团体成员果业公司的董事长兼任。对于合作社的投资,X柑橘合作社按照《合作社法》,在其章程中规定:首先,按照成员经济实力与有无强制性,合作社股份分为成员股和投资股,其中成员股(必须投入,退社自由)为10元/股,入股范围在1~1000股之间;投资股是成员在投入了成员股以外,合作社上新项目时自愿入的股份,其数量由成员大会举手表决通过,但投资股一旦入了之后不能自由退股。其次,成员股主要采用现金投入方式(合作社成立初期,允许一部分普通成员以果树入股);对于投资股,合作社及果业公司可以现有资产评估后入股,其他团体及个人成员必须以现金入股。X柑橘合作社与团员成员间的相互持股,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 一 )合作社股权集中,而且多为团体成员所持有 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与其他合作社相比,X柑橘合作社不仅规模大(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入社成员在1 000人以上的合作社只有633家,仅占合作社总数的0.7%),而且团体成员多(《合作社法》规定,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X柑橘合作社符合法律的要求),同时该合作社在股权设置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从合作社的股权分布情况来看,包括监事会成员在内的普通成员仅占合作社总股份的16.364%,核心成员及团体成员持股比例达到了83.636%,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其中:监事会成员(共3人)入股资金分别为2×500+1×700;普通成员(1105 人)入股资金分别为1105×100。

( 二 )合作社持团体成员股份比例不高,且成员间不相互持股 尽管为鼓励成员积极入股,2009年末X柑橘合作社成员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对于合作社以后的新增团体成员,合作社对其持股比例必须达到51%以上。但从目前X柑橘合作社的15个团体成员股权分布情况来看,合作社仅持有它们的少部分股权,如果业公司中合作社持股比例为9.83%(其中理事长持股4.5%),2009年新增的农资配送中心中合作社持股比例为33%,某打蜡厂中合作社持股比例为13.5%,详情见表(2),合作社均不能控制对方。另外,X柑橘合作社的15个团体成员之间联系不紧密,没有相互持股,这也符合前面所述狭义相互持股的范畴。

三、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影响分析

对于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的诸多法律问题,如能否相互持股,相互持股是否合法以及相互持股涉及的投票表决权、关联关系,我国《合作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均没有明确规定。与企业之间相互持股一样,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实现合作社与团体成员之间经济资源的优势联合,节约交易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合作社尚处于“数量”与“质量”并重、“鼓励”与“规范”并存的发展初期,加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 一 )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的正面影响 (1)利于实现合作社与团体成员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能够使本来业务上有上下游关系的主体之间“亲上加亲”,从而有利于相关各方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在生产环节,成员以市场价格从X柑橘合作社的团体成员农资配送中心购买生产资料,以保证柑橘原料的质量;在产后环节,X柑橘合作社通过购销协议收购成员的柑橘,然后提供给合作社打蜡厂或果业公司进行商品化处理后,再进入合作社产地交易中心销售。从以上可以看出,在X柑橘合作社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拥有的资源都得到了整合和利用,也有利于它们之间稳定交易关系和节约交易成本。正因为如此,X柑橘合作社由于柑橘质量优良且标准化程度较高,平均每年有10%的产品出口到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2)利于合作社增强竞争力 。目前,我国合作社处于发展的初期,由于受到融资困难、规模小、农产品产后增值幅度不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竞争力普遍不强,带动成员增收能力弱,普通成员加入合作社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间在一定程度上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可以进一步维持和促进相互之间的经营合作关系,扩大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也是最初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的目的之一。如在筹集资金方面,X柑橘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一样,都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此时,该合作社却多次以其团体成员果业公司资产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解决了融资难的瓶颈问题。

( 二 )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的负面影响 (1)虚增合作社与团体成员资本。资本真实是现代法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相互持股的状态下,由于合作社与团员成员间缺乏实际出资,从而使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抵消,最终导致资本的“空洞化”。例如:X柑橘合作社2007年成立时注册资金为500万元,其团体成员果业公司2010年成立时注册资金为500万元。2010年X柑橘合作社向果业公司投资9.83%即49.15万元,使果业公司的实收资本增至549.15万元;2010年果业公司向X柑橘合作社投资21%即105万元使X的实收资本增至605万元,这样X柑橘合作社与果业公司之间的相互投资使它们的实收资本合计虚增154.15万元。目前,我国通常把合作社及团体成员的实收资本大小作为衡量其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这样不仅会导致与这些合作社及团体成员打交道的经济实体产生错觉,而且合作社与团员成员之间的这种转投资行为也违背了法律法规的资本真实原则。(2)合作社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从合作社治理结构维度看,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致使合作社内部 “三会分立”( 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 的治理机制失效,很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首先,虽然《合作社法》规定成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利机构,同时也作出了成员(代表)大会实行一人一票和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基本表决权总票数20%的规定,但由于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一年只召开一次或根本不召开,加上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普通成员参会积极性不高,此时成员(代表)大会往往会出现一股一权、出资与表决均衡及资本多数决定的结果,X柑橘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相持股产生的这部分虚增资本,也就同样地享有成员(代表)大会对等的表决权,从而使其他普通成员的股权受到侵害。其次,X柑橘合作社理事会(共5人,均为团体成员负责人,包括正副理事长各1名,另外3名分别主管经营、技术及内部管理)作为日常的执行机构,在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相互持股的情况下,由于团体成员持有合作社大多数股份,其理事会日常表决权由团体成员负责人代表行使,普通成员作为真正的出资者根本不能进入理事会,其股权成为虚设,导致合作社“内部人”控制问题日益严重。笔者在X合作社的调查中了解到,对“内部人”控制的合作社不信任,是X合作社普通成员不愿意入投资股的最重要的原因。(3)加剧了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不规范。目前我国许多合作社由于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大多都没有严格执行《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而X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的相互持股,则加剧了其财务管理的不规范。首先,从会计核算方面来看,由于《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没有对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的核算原则及方法作出规定,因此导致了合作社与团体成员核算的随意性,其中包括科目设置、收益分配及税收缴纳等方面。其次,从税收方面来看,由于目前我国合作社享受税收优惠,因此团体成员利用与X柑橘合作社间的相互持股(尽管比例较低),可以享受合作社才能享受的税收优惠。第三,由于X柑橘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其注册资本得到虚增、规模扩大以后,国家给予的财政扶持较其他规模小的合作社要多,但这些扶持资金或资产的账目及产权混乱。自2007年到2011年,X柑橘合作社获得国家扶持的项目资金达2 000多万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购建、精品果园和农贸交易中心的建设,但调查中笔者发现,该合作社却将国家扶持的900多万元购建的进口打蜡设备所有权及使用权,全部归为其团体成员果业公司所有。第四,对于可分配盈余,X柑橘合作社并没有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以交易量(额)为主要依据进行分配,而是全部分配给了其团体成员,大多数普通成员每年只分到由100元成员股所带来的利息10元。

四、结论及建议

笔者认为,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的影响主要有正负两方面。其中,正面影响包括:实现合作社与团体成员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负面影响包括:虚增合作社与团体成员资本;合作社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加剧了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不规范。为了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合作社相关的法律法规关于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相互持股,《合作社法》没有作出相关规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也只对合作社投资的方式、对外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及决策权限、投资收益的控制作出了相关规定。因此,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第一,限制相互持股的股权行使。限制行使表决权是对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比例过高进行的一种规制手段,也是防止相互持股所产生的弊端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立法的成熟经验,对合作社与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股份表决权的限制作出规定,使相互持股主体只有部分表决权。第二,限制相互持股的比例。就我国目前合作社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对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间相互持股的比例限制,应当采取较为宽松的制度取向,即这一限制比例不宜过高,但也不宜过低。第三,规范关联方交易。合作社与其团体成员相互持股以后,它们之间的交易就属于关联方交易,那么应该与其他企业的关联方交易一样,要在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关联方交易的判定、会计核算、披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规范。(2)健全合作社财政扶持资金的评估和监督机制。首先,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合作社的约束与监督只是从法律层面上进行了明确,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还没有具体实施。今后为实现扶持资金效益的最大、最优化,应该逐步建立合作社资信评估制度,财政扶持要预先进行科学评估,对经过评估后被认为具备发展潜力的合作社,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同时投入后要定期进行调研,避免有些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幌子,套取国家的优惠政策与财政资金扶持。其次,在鼓励扶持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也要完善监督机制,对财政扶持的资金进行必要的审计与稽查,增强财政支农资金安排、使用过程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专业审计和群众监督,避免地方和基层财政部门挤占、截留、挪用扶持资金,杜绝违法乱纪现象,使财政扶持发挥应有的作用。(3)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管理机构和会计核算体系。合作社应该实行单独核算,要配备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负责日常核算工作,按要求处理全部业务事项,编制财务计划和财务报告。二是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明确合作社监事会或执行监事的职责和权限。三是要提高财务人员水平。应加大对合作社财会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合作社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簿建立、会计报表编制给予辅导,使合作社财会工作正规化、合理化、合法化。

*本文受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MATS)专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CARS-07-07B)、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农产品价格传导及其收益分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0146110008)和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小农户如何与大市场对接:交易关系及其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MBDX002)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彭艳梅:《相互持股对上市公司盈利影响分析》,《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年第9期。

[2]陈其末:《法人相互持股制度的生产函数理论分析》,《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