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税务处理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权激励税务处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股权激励税务处理

篇1

定价新方法

2009年8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国税函[2009]第461号(以下简称“461号文”)就员工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处理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461号文明确了股票增值权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员工兑现股票增值权所得当日,应纳税所得额以员工取得的现金来确定(即授权日与行权日股价的净增长值)。

而限制性股票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限制性股票解禁当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则以限制性股票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以下简称“结算公司”)或境外的证券登记托管机构进行股票登记当日的股票市价(简称“A”)和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简称“B”)的平均价格乘以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简称“c”),减去员工对本批次解禁股份数实际支付资金数额(简称“D”)来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A+B)/2*C-D

限制性股票按平均价格计算所得是一种崭新的定价方法,如果股价在禁售期内下跌(特别是在过去几年),这将会给员工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如果限制性股票在登记当日的收市价为20美元,解禁当日的收市价为10美元,相关的股票将以每股15美元计征个人所得税[(20+10)/2]。

另外,有别于股票增值权和股票期权(其纳税义务一般发生于行权当日),持有限制性股票的员工通常不可以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即约定解禁日)到股价回升后。

要点筹划策

优惠的适用性及局限性。雇员从上市公司获得股票增值权和限制性股票的所得,应参照财税[2005]第35号(以下简称“35号文”)中对股票期权收入的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即将股权激励所得以较优惠的公式并按单独月份计算从而得出较低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但461号文亦明确指出,35号文中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并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和公司上市前设立的股权激励计划。这将导致此类股权激励所得的税负高于L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所得的税负。另外,如果上市公司未按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备股权激励计划相关资料,员工也会因此不能享用35号文中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多层级公司优惠限制。需要明确的是,35号文中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待遇仅适用于上市公司(包括分公司)和上市公司控股不低于30%的子公司的员工。但是,间接控股只限于上市公司对二级子公司的持股。间接持股比例,按各层持股比例相乘计算,上市公司对一级子公司持股比例超过50%的,按100%计算。这一点对于具有多层级的企业需要特别明确,超过二级子公司的持股和控股比例低于30%的公司的员工取得的股权激励所得,也不适用35号文中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待遇。

同一年度多次所得。员工在同一纳税年度多次取得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所得的,可适用35号文中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待遇。唯须将合并后的累计所得按照国税函[2006]902号文(以下简称“902号文”)的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用这种合并方法计征的税负会比分开计算的税负高。

备案及报送资料。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境内上市公司应在计划实施前向其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备案。此外,还应当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行权前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相关的资料(例如行权通知书),并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时提供相关信息(例如行权股票的数量、施权价格、行权价格、市场价格、转让价格等信息),,

与此同时,实施限制性股票计划的境内上市公司,亦应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进行股票登记,并经上市公司公示后15日内,将本公司限制性股票计划、股票登记日期及当日收盘价、禁售期限和股权激励人员名单等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461号文还规定,境外上市公司的境内机构应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境外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和相关的资料进行备案。

注意事项

杨治中先生表示,国家税务总局在2009年公布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几份文件对不同类别的股权激励计划收入如何计算应纳税额提供了更广泛更明细的指引。例如,其他股权激励计划收入能否享受35号文中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待遇和是否需要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问题,现今就有了明确的说明。避免了以往各地方税务机关有不同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差异的问题。

虽然澄清了只有已完成股权激励计划在其主管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国内、海外上市公司和其符合控股条件的子公司员工,才可能享受35号文中个人所得税优惠待遇,但是不同的地方税务机关或专管员对备案时间上的规定及备案需要提交什么文件和资料均有不同的差异。因此杨治中先生建议公司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澄清确认。

另外这个首次提出的多层次公司控股的相关限制,对于已经超出了二级控股界限的子公司,其员工在股权激励计划收入的税负便增加了。建议已经超出了二级控股界限的子公司重新审核之前已经备案的股权激励计划和其税务处理的正确性。考虑到461号文还提出了若公司不进行股权激励计划备案,便不适用35号文中个人所得税优惠待遇,附合有关条件的公司应当及时地准备材料进行备案以保证其员工能够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待遇。

篇2

【关键词】股权收购 会计 税务处理 实例

近年来,国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不断推进,企业各种各样的投资活动蓬勃发展,尤其是股权投资、转让等行为十分活跃。由于税务处理工作的复杂性,在股权收购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来进行便捷、高效的税务处理,对企业重组以及发展壮大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企业进行股权收购的过程中,如果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就应该采用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提高税务处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股权收购概述

(一)股权收购的含义

根据合并方式的差异税法将合并分为新设合并以及吸收合并,股权收购即为会计上的控股合并,也就是长期股权投资[1]。股权收购的基本含义就是指收购企业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进而达到控制被收购企业的目的,它也是企业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股权收购所涉及的税种

股权收购涉及到了企业所得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营业所得税、契税等税种[2]。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进行重组的时候所需要缴纳的就是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所得税的处理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即一般性税务处理方式和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在股权收购过程中,收购企业需要对转让的股权以及损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收购企业应该以公允价值作为自身股权获得的计税基础,这是一般性税务处理对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所得税的要求。特殊的税务处理其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这里可以将被收购企业的计税基础作为前提条件,开展税务处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先不用去计算资产在转让之后其获得的收益以及受到的损失,同时也要调整资产的计税基础。在印花税方面,以合同转移后所承载资金的万分之五作为印花税,它是由合同的每个责任方来共同承担,并且进行缴纳的。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个人所得税就是在股权转让后,个人所获得的收益通过一定的比例计算后进行相应的扣除。在营业税方面,据国家营业税的管理规定表明,操作股权转让的时候不用缴纳相应的营业税。在契税方面,进行股权转让的过程中,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如果企业的土地和房屋权没有发生转移,企业不用缴纳契税。

(三)股权收购支付对价形式

股权收购过程中支付对价有3种形式:非股权支付、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与股权支付结合[3]。非股权支付,就是收购企业利用自身的银行存款、现金、固定资产、应收款项、存货、除本企业股份和股份以外的有价证券、承担债务和其他资产等作为在股权收购中的支付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产生资金流。股权支付,收购企业在收购过程中将自身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一种支付形式。比如,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可以利用自身持有的本企业股份来换取并持有收购企业的股份,如此一来被收购企业就会被收购企业控制。这种一种不产生资金流的支付形式。非股权支付与股权支付结合,收购企业也可以利用两种支付方式结合的方法来获取一定比例的被收购企业的股权,进而获得对其的经营控制权,达到企业重组的目的。

二、股权收购业务的税务处理方式

(一)一般性税务处理

在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的规定,这个规定明确表示,对于一般性税务处理方式而言,在股权收购过程中,收购方应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来确定股权的获得以及资产的计税基础[4],被收购方要确认股权、资产转让后获得的收益或者受到的损失,还有就是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不予改变。由此分析可以得到,在被收购企业开展资产、股权转让工作的时候,要以公允价值来计算收购企业获得的资产和股权。如果股东交易存在于股权收购交易中,企业的所得税就没有变化。

(二)特殊性税务处理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企业重组过程中必须符合五个要求才能采用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首先来讲,企业要有一个合理的商业目的,其进行企业重组不是为了达到免除、减少或者推迟缴纳应有税款的目的[5]。其次,重组企业必须保持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一年以内不得改变。再次,企业重组过程中获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企业重组以后不得对所获得的股权进行转让并保持一年的时间。接着,被收购、合并或者分立的部分股权以及资产比例要符合相关规定的比例。最后,企业重组交易对价中所涉及到的股权支付金额要符合相关规定的比例,不得低于85%。采用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就要求重组企业必须保证自身的重组目的、经营以及权益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不正当的非法逃税行为发生,减少国家税款的流失。

三、两种会计与税务处理方式实例分析

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同一个重组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交易双方必须应用同一种税务处理方式,即一般性的税务处理方式或者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在股权收购中,选择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交易双方所受到的影响也会有很大差异,接下来就通过实例分析来阐明这两种方式带来的影响。

(一)一般性税务处理的实例分析

有一个收购方企业甲,现在企业甲想以22470万元人民币来收购企业乙,由于乙企业的股东A手中持有86%的公司股份,所以甲企业想要通过购买A持有的股份来实现收购企业乙的目的。企业乙处理财务,如果企业甲想要采用一次性到账的资金支付方式,就需要借助企业乙间接对股东A进行钱款支付。实际财务处理过程中,甲企业在银行存入22470万元人民币,然后给予股东A支付,股东A的实收股本是5980万元,而甲企业的计税基础是22470万元人民币。如果企业甲直接付款,不经过企业乙,则在给股东A付款的时候,付款金额为22470万元人民币。企业甲的会计处理上,一旦甲是自然人,对股东A进行股款支付,会计处理在此时没有实质意义,甲直接付给股东A共22470万元即可。被收购的企业乙企业开始转让股权的时候,应该区分清楚股东是以自然人的身份存在还是以法人的身份存在。如果股东A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存在,转让股权首先应该向银行存入22470万元,此时长期的期权投资是5980万元,通过计算就能明白其投资收益就是16490万元。而一旦股东A是自然人,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中,应该扣缴个人所得税,其计算公式是(22470-5980)×20%=3298万元,在此时股东A进行账面处理是没有意义的。

(二)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实例分析

现在甲企业以股权支付结合非股权支付的方式来收购乙企业,这时甲企业的计划是利用本企业25%的股份(公允价值20970万元)作为交换条件,再辅以1500万元的现金,通过此方法来换取股东A持有的86%的股份。这时因为企业甲要购买的股份是86%,股权支付比例通过计算是20970/22470=93%,比规定要求的75%高,所以公司甲达到了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要求,按照财税[2009]59号文件的规定,企业甲的股权收购过程中可以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方法。通过这种税务处理方法,股东A既有甲企业的股份,还有1500万元的现金。这里股权转让的价值为18000,非股权支付的股权转让收益就可以计算出来:18000×1500/22470=1202万元,然后甲企业的会计处理:获得5980万元,企业乙支出5980万元,22470万元是甲的长期投资,收益16490万元。此时分析投资收益,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上纳入1202万元,按照国家规定16490万元先不用归为收益,将其纳入递延所得税的负债。

(三)两种税务处理方式的实例分析

通过对一般性税务处理收购实例以及特殊性税务处理收购实例两个实例深入分析后,对比两者的流程、特点等,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立足于收购企业,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有效降低了技术基础,使其计税基础也相较更低。站在被收购企业的立场,借用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其计税基础改变,并且以原来股权收购的技术基础作为前提,被收购企业此时无法确定股权转让的收益,从而不用立即支付较高的所得税。所以,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有利于被收购企业,减少其当前的大额支出。这就表明进行股权收购,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恰当的应用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提高在股权收购中自身的适应力,推动企业重组的高效进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股权收购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现代企业一种频繁的经济活动。在股权收购的过程中,企业要采用恰当的税务处理方式,如果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应用特殊性的税务处理方式,提高税务处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雅芬.浅析股权收购业务特殊性税务处理――收购企业的计税基础[J].时代金融(中旬),2013,(11):229.

[2]赵倩雯.股权收购的税务处理[J].财会学习,2012,(6):55-56.

[3]朱乐芳.股权收购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探讨[J].商业经济,2012,(14):93-95.

篇3

A公司、B公司均为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居民企业,2×08年5月,A公司从C公司购买B公司发行的股票一批,面值总额3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占B公司全部股本的30%,支付价款合计2 800万元,其中包含同时转让的B公司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00万元。转让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以下简称净资产)为1.1亿元,受让股份的全部价款已用支票付清,按规定A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当年,应收股利已全部收到存入银行,还在年底前分得股票股利(留存收益转股)330万元(股票公允价值),年终另按新准则规定确认持股收益210万元;2×09年6月,分得B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70万元,年终确认持股收益60万元;2×10年2月,A公司将持有B公司的300万元股票全部转让,取得股票价款3 400万元,价款已从银行收讫。

现在假定:(1)A公司实际和预计所得税率均为25%;(2)按A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其对B公司投资导致的暂时性差异都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条件;(3)确认持股损益与分回现金股利涉及的递延所得税合并确认和转回,确认调增投资成本和分得股票股利涉及的递延所得税分别确认;(4)除涉及对B公司投资的纳税调整外,不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调整事项,永久性差异调整后和暂时性差异调整前,A公司各年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应税所得或所得额)均为1 000万元。

试作A公司对B公司投资的相关税务和会计处理并作简单分析。

一、会计处理

(一)相关计算

1.2×08年:(1)取得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股权或股份)时,应确认投资成本=取得股权的全部价款-其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 800-100=2 700(万元,下同);(2)权益法下,A公司对B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享有B公司的净资产份额,应按其差额调增投资成本并确认收益,其差额=11 000×30%-2 700=600;(3)前项确认的收益税收上不认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因此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00×25%=150;(4)年底前分得股票股利330,会计上不作账务处理,税收上规定确认收入,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30×25%=82.50;(5)当年底确认持股收益210,税收上不认同,又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10×25%=52.50;(6)当年应交所得税=(1 000-600+330-210)×25%=130。

2×09年:(1)分得现金股利270,会计上不确认收益(以前已确认收益),税收上应确认所得,应转回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70×25%=67.50;(2)确认当年持股收益60,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25%=15;(3)当年应交所得税=(1 000+270-60)×25%=302.50。

2×10年:(1)出售对B公司全部股权,会计上应确认处置收益=3 400-(2 700+600+210-270+60)=100;(2)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50+52.50-67.50+15=150;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82.50;(3)当年应交所得税=[1 000+(税收上确认的股权转让所得-会计上确认的股权转让收益)]×25%={1 000+[(3 400-(2 700+330)]-100}×25%:=317.50。

(二)相关账务处理(见表一)

注(表三):①为“B公司(成本)”明细科目;②为“B公司”明细科目;③为“递延所得税费用”明细科目;④为“B公司(损益调整)”明细科目;⑤分得B公司股票股利(留存收益转股),不作账务处理,但应登记备查账,不过因为税收上确认收入且按股票的公允价值增加股权的计税基础,因此应按调增的计税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⑥为“当期所得税费用”明细科目;⑦为“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⑧A公司出售B公司股份时,“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除“成本”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指“损益调整”)已经结清(210+60-270)。

二、税务处理

(一)相关计算

1.2×08年:(1)确定A公司对B公司投资的初始计税基础=从C公司购买B公司股份的全部价款-其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 800-100=2 700;(2)年底前A公司分入B公司的股票股利,应作追加投资调增对B公司投资的计税基础,调整后A公司对B公司投资的计税基础=2 700+330=3 030;(3)2×08年全年应税所得=除对B公司投资以外的差异调整后应税所得-调增成本确认的收入-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持股收益+分得股票股利税收上应确认的收入=1 000-600-210+330=520;2×08年应交所得税=520×25%=130。

2.2×09年:(1)当年应税所得=除对B公司投资以外的差异调整后的应税所得+当年分得现金股利会计上未确认收入而税务上应确认的收入-当年确认的对B公司的持股收益=1 000+270-60=1 210;(2)当年应交所得税=1 210×25%=302.5。

3.2×10年:(1)股权处置时会计上的账面价值=2 700+600-270+210+60=3 300;(2)税收上确认的对B公司股份的处置所得=股权处置净收入-股权的计税基础(投资成本)=3 400-3 030=370;(3)因股利处置应调增所得额=税收上确认的处置所得一会计上的处置收益=370-100=270;(4)当年应税所得=除对B公司投资外的差异调整后的应税所得+处置B公司股份应调增所得额=1 000+270=1 270;(5)当年应交所得税=1 270×25%=317.5。

(二)纳税调整

1.2×08年:(1)会计上调整投资成本确认收入税收上不认可,应调减所得额600;(2)分回股票股利会计上不作账务处理税收上确认收入,应调增所得额330;(3)会计上确认持股收益税收上不认可,应调减所得额210。

2.2×09年:(1)分得现金股利会计上不确认收入税收上确认收入而应调增所得额270;(2)会计上确认持股收益税收不认可而应调减所得额60。

3.2×10年:(1)因处置持有的B公司股份而应调增的所得额[公式见税务上“相关计算”2×10年(3)]=370-100=270。

(三)纳税申报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中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的纳税调整,应通过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略)及其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略)和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实现。

注:表中凡标有号的为不应填列数据的栏目。

三、简单分析

1.三年所得税费用(见分录表):(1)2×08年:150+52.5+130-82.5=250;(2)2×09年:15+302.5-67.5=250;(3)2×10年:317.5-67.5=250,三年共750;三年应交所得税合计=130+302.5+317.5=750,两者金额相等。

篇4

一、股权激励方式

在我国,现阶段公司采用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等方式。不同类型的公司应根据股权激励实施目的,结合行业及公司的特点确定股权激励方式,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

第一,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行权价)和条件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的最终价值体现为行权时的价差。股票期权是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采用的主要方式,约占股权缴励方案总数的70%。

第二,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时期和约定条件下,获得规定数量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收益的权利。被授权人在约定条件下行权,上市公司按照行权日与授权日二级市场股票差价乘以授权股票数量,发放给被授权人现金。股票增值权实际是企业现金报酬的一种发放形式。目前我国采用此种股权缴励的方式较少,约占股权缴励方案总数5%。

第三,限制性股票,是指按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只有满足预定条件时(例如股票价格达到一定水平),激励对象才可将限制性股票抛售并从中获利;预定条件未满足时,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予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者按激励对象购买价格回购。限制性股票也是目前上市公司采用较多的方式,约占股权缴励方案总数25%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采用的股权激励方式,从所有者权益来划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涉及到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又称为股份支付的股权激励方式;而股票增值权只是公司现金奖励的不同方式,并不涉及到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也被称为现金支付方式的股权激励。

二、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

依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要求。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的核心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股东权益的变化处理;二是费用的确认、归集和分配处理。对于股权支付方式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实际上是上市公司通过股份支付的形式,以换取激励对象提供服务,会计核算上,借方增加企业成本费用,贷方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现金支付方式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主要是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际上是企业发现职工薪酬的一种方式,不涉及到股东权益的变化。

第一,股权支付方式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授予日:公司授予股权激励时,不进行会计处理,但必须确定授予股票的公允价格。

等待期间:按照《股份支付》准则的规定,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根据实行股激励的股票的公允价值,计算出总金额,作为公司换取激励对象服务的代价,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并在等待期内平均分摊,贷方科目为 “其他资本公积”。如果授予时即可行权,应直接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行权日或解禁日:职工实际行权时,根据实际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

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第二,现金支付方式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授予日:公司授予员工股权激励时,不进行会计处理,。

等待期间:应根据授予股票的公允价格及数量,计算出总额,作为上市公司换取激励对象服务的代价,并在资产负债日,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分期计入服务期间,贷方科目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如果授予时即可行权,应直接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行权日或解禁日:员工实际行权时,根据行权时股票的公允价格及股票数量,计算出应支付给员工的现金。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三、股权激励的税务处理方法

第一,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

首先,费用支出的会计与税法认定。公司实行股份支付方式的股权激励计划,实质上是通过减少企业的资本公积,换取公司激励对象的服务。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上述费用属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支出,应当认定为合理支出,并准予税前扣除。

会计准则将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换取激励对象的支出,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由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对象是企业员工,其所发生的支出,应属于企业职工薪金范畴。

在费用的认定上,会计准则和税法均将此项支出确认为费用,税法同时也认同会计准则按公允价值确认费用的方法。

其次,费用扣除时间会计与税法的规定。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后,在等待期间,应在每个资产负责表日,按受益原则和成本配比原则,将费用支出按公允价值平均分摊计入每年度的成本费用。即从授予开始,按员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将相关费用就记入企业的成本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当年度工资薪金支出,必须是“实际发生并支付”,才可以税前扣除。而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是设有一定条件的,在实施过程中,员工没有行权或弃行权、股市发生变化或职工在行权日前离职,都可能影响行权时的费用,其费用支出只有在职工真正行权时,才能确定具体金额。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成本费用,税法不允许事前扣除。因此,企业应待激励对象行权时再给予扣除。会计处和税法的处理不同形成了时间性差异。

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的规定,在等待期内,企业确认的成本费用,必须进行纳税调增。当员工行权时,企业支付的对价在行权年度全额扣除。

同理,实行现金支付的股权激励方式,在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也不能扣除,而应在激励对象行权时,按照支付给激励对象的全部现金,作为职工薪酬进行扣除。

第三,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处理举例。例:甲公司为中国境内一上市公司,2009年1月1日,公司对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0股股票期权,规定这些员工从2009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3元每股的价格购买1000股甲公司股票。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格为15元。

2009年有10人离职,公司估计三年中有20%人员离职,行权人数100×(1-20%)=80人。假设2009年甲公司实现利润100万元,(无其他调整事项)

2010年有5人离职,公司估计有15%人员离职,行权人数100×(1-15%)=85人,假设2009年甲公司实现利润120万元,(无其他调整事项)

2011年有10人离职,实际行权人数100-25=75人,假设2011年甲公司实现利润130万元,(无其他调整事项)

企业会计税务处理: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授予100名管理人员股票期权,在授予日,不做账务处理,也不做税务处理;

在等待期内甲公司的账务税务处理:

A.2009年12月31日应确认管理费用80×1000×15×1/3=400000

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4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000

企业所得税处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0000,应纳税所得额1000000+400000=1400000

B.2010年12月31日应确认管理费用85×1000×15×2/3-400000=450000

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4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0000

企业所得税处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50000,应纳税所得额1200000+450000=1650000

2011年12月31日职工行权时,公司股票当日的收盘价格15元。

2010年12月31日应确认管理费用75×1000×15-400000-450000=275000

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27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5000

收到职工购买股票款:

借:银行存款 225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25000

贷:股本 75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275000

企业所得税处理:

股权激励费用支出税前扣除金额=(职工实际行权时该股票的公允价格 - 职工实际支付价格)×行权数量(15-3)×75×1000=900000

应纳税所得额=1300000-(900000-275000)=675000

2011年度甲公司职工实际行权时,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费用为900000元。企业应注意将此部分的支出作为工资薪金的扣除范围,并注意计算其他扣除的比例。

第二,个人所得税处理方法。对于股票期权所得,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下发了6文件,主要是以财税[2005]35号、国税函[2006]902号、财税[2009]5号、国税函[2009]461号、财税[2009]40号文件为主。分别就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三种方式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进行规范。

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二种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都是在行权日,企业在授予日和员工在等待期间都不做税务处理。限制性股票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每一批次限制性股票解禁的日期。上述三种方式纳税义发生后,由上市公司实行代扣代缴。

首先,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员工行权时。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这里的规定月份数是指公司授予股权激励后至行权日工作的实际月份数,超过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算。

员工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市场价的差额,是因个人在证券二级市场上转让股票等有价证券获得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目前对于这部分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员工因拥有股权而取得的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取得的所得,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假设甲公司全部80名职员均在2011年12月31日行权,A公司股份面值为1元,行权日的公允价值为10元。20×9年5月6日甲公司每股分配现金股利1元。

甲公司在员工行权日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0×8年12月31日行权日:

应按员工薪金所得为每名职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0-4)×1000÷12×5%]×12=300元。

20×9年5月6日A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时,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000×1×20%=200元。如果甲公司是上市公司按目前规定减按1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其次,限制性股票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资金总额×(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获取的限制性股票总份数)。

应纳税额与股票期权的计算方法相同。

限制性股票所得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每一批次限制性股票解禁的日期。

例:2009年5月10日李某按授予价格15元,买入就职的H公司限制性股票1000股,当日股票的公允价格是18元/股,2011年5月10日,股票到了解禁期,解禁数量50%,当日H公司股票的收盘价为30元。

应纳税所得额=(18+30)÷2×1000×50%-15×1000×50%=4500

应纳税额=4500×5%=225

第三,股票增值权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股票增值权某次行权应纳税所得额=(行权日股票价格-授权日股票价格)×行权股票份数。

应纳税额与股票期权的计算方法相同。

股票增值权所得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上市公司向被授权人兑现股票增值权所得的日期。

例:2009年4月10日王某获得1000股股票增值权,授予价格15元, 2011年4月10日,王某服务的公司业绩考核达到要求,公司按股权激励计划兑更名改姓股票增值权,兑现日公司股票收盘价30元。

应纳税所得额=(30-15)×1000=15000

应纳税额=(15000÷12×10%-25)÷12=1200

篇5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经常项目,其支出要依据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还要遵循各地方社保费用缴纳政策,不仅涉及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而且也涉及企业员工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并且不同薪酬项目的税务处理差异也较大。按照薪酬项目是否同工资项目挂钩对应付职工薪酬的涉税处理应当有不同的实务操作。

关键词: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股份支付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对职工薪酬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规范,并要求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给职工的各种报酬。应付职工薪酬的税务处理比较复杂,不仅涉及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而且也涉及员工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并且不同薪酬项目的税务处理差异也较大。本文按照薪酬项目是否同工资项目挂钩对应付职工薪酬的涉税处理进行梳理,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一、工资根据工资总额计提项目的涉税处理

(一)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税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中的工资明细项目主要核算企业雇用员工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工资明细项目核算的内容应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补贴、年终奖励、加班加点工资等。对企业发生合理的工资薪金、职工福利费支出、拨缴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2%、2.5%的部分,准予扣除。“合理”的工资薪金应来自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制订的工资计划和按计划规定实际发放给职工的工资所得。企业对于其发生的工资薪金,要提供能证明其“合理性”的会计信息方能进行税前扣除,一是否有建立并健全的职工薪酬制度;二是制度中规定的工资薪酬标准等是否在本地区和行业的平均水平内;三是该企业在一定会计年度内(比如3—5年)工资薪金的实际发生是比较稳定的,若有增减变化也是按照计划制度进行,无随意性调整。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强调要掌握的原则:一是企业应有规范的职工工资计划、制度;二是企业职工工资计划、制度应与本行业及本地区水平相当;三是企业所发放的工资薪金在一段(一年以上)是相对固定的,且工资调整是按照企业职工工资计划、制度有序进行的;四是企业应依法履行对职工实际发放的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五是职工工资计划、制度安排,无减少或逃避税款故意或实际倾向。工资薪金总额是按企业工资薪酬制度支付给所有员工的工资薪金总额。税法上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瘦身,即不包括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等“五险一金”。在此,对国有企业附加了限定:一是工资总额若在政府及相关部门下达的工资限额范围内,根据限额计入工资总额;二是若有超过部分不允许计入并且不作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是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税前扣除最高限额的依据。在会计实务中,对于实际发生的工资,凡是超过此范围即为不合理的,即使实际发放了,在所得税汇算时也不能作扣除;在此范围但是超过企业职工工资计划、制度标准的也不能将其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税前扣除限额的项目。

(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税务处理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锐一般实行由企业代扣代缴制度。税法规定,企业向个人支付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等形式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利息股息红等应纳税所得时,均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既包括本企业(单位)员工,也涵盖受雇的外来人员;既包括职工个人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又包括企业承担的个人所得税。企业作为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义务人,需依法按规定核准每个纳税职工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并予以扣缴和进行账务处理。企业为个人代付个人所得税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承担员工的应缴个人所得税,这不是税法的硬性规定,而是源自企业自愿的做法;二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没能完成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全部由企业赔偿上交。这种情况是税务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法定代扣代缴义务的处理,即由企业缴纳全部税款和由此产生的滞纳金和罚款。在会计处理上,个人所得税应由纳税人个人负担,企业的代扣代缴属于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支出,可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同理,企业未履行扣缴义务。而产生的个人所得税款及其滞纳金、罚款也一并作为营业外支出,不得作为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实际工作中,企业代扣代缴的账务处理应按照税款收入先行给付原则,坚持税款本应由个人负担。应由企业负担的个人所得税因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因此也不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二、应付职工薪酬中不与工资总额挂钩项目的涉税处理

(一)非货币利项目的涉税处理

1.非货币利项目的企业所得税及流转税涉税处理非货币利的涉税处理比较复杂,不仅涉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还涉及流转税的问题。非货币利主要包括以自产和外购的产品发放给员工两种形式,其核算均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工资、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福利费会计科目来处理。对企业所得税来说,自产和外购产品发放给员工,发生的成本均可以在税前扣除。对流转税来说,非货币利的涉税处理应该注意:一是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均视为销售,作为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计算;二是以外购实物的形式发放福利给员工,其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企业应该将其进项税额转出,计入职工非货币利成本。

2.非货币利项目个人所得税涉税处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项目各所得除现金外,还包括实物所得。因此,企业发放给职工的非货币利要计算个人所得税。具体来说,企业要将发放给职工的自产产品和外购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入职工的收入中,并按照工资、薪金项目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二)辞退福利项目的涉税处理

1.辞退福利项目的企业所得税涉税处理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员工的劳动合同到期前解除合同所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辞退福利在会计计量时,一般是将职工薪酬准则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辞退福利的企业所得税的税务处理比较简单。企业在解除合同时,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由于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部分核算的调整,根据国税总函【2015】299号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在给予华为集团内部人员调动离职补充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中指出:企业预提的辞退福利费属于或有事项,不属于企业实际发生的支出,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根据公司财务制度为职工提取离职补偿费,在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当年度“预提费用”科目发生额进行纳税调整,待职工从企业离职并实际领取离职补偿费后,企业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虽然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薪酬的核算发生了调整,但是允许税前扣除的原则没有发生变化。

2.“辞退福利”项目的个人所得税涉税处理由于辞退福利不是职工薪酬的常规形式,其政策运用对于妥善安置员工和维持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国家对于用人单位提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支付给员工的补偿金实施了优惠,即员工得到的补偿金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水平3倍的部分,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可看作一次性取得多月工资,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

(三)股份支付项目的涉税处理为了更好地激励企业的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在支付员工正常的薪酬外,往往会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常见的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股权及股票增值权等权益结算的方式和以现金结算方式。非上市公司也可以把股票期权作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一种激励方式。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有的最终以现金结算,有的以权益结算。企业股权激励是非常重要和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操作时涉及诸多税务处理的问题。

1.企业股份支付的企业所得税涉税处理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得员工和他方提供的劳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具体包括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和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两种方式,据此发生的成本费用,企业所得税的涉税处理不同。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该在授予日以公允价值计入成本或费用,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有等待期的现金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发生的成本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其中由于支付的对象是本单位雇员,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处理。但是,企业在实际行权前发生的股份支付所产生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需作纳税调增处理;而实际行权时,视同发放工资薪金,应据实调减应纳税所得。特别是职工的股份支付是企业全年工资薪金支出的一部分,其纳税调整应并入全年工资薪金总额计算。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劳务的权益股份支付,应该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等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等待期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劳务借记管理费用等成本或费用,同时贷记资本公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的时点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是一致的。即在等待期,财务上发生的成本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而在员工实际行权时,则根据实际行权时的收盘价与支付(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时,所支付成本的差额确认为工资、薪金费用,并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税法规定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所形成的“成本费用”对企业来说实际并没有发生,企业的资产并没有减少,因此无论是授予后的,还是有等待期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2.企业股份支付个人所得税涉税处理企业股份支付个人所得税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企业职工在接受股票期权时不征税,行权时,对职工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低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职工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允价值的差额,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2009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针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发出通知。通知指出:对上市公司的高管取得股票期权实际要求发行人履行权证约定的义务时,纳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以自要求履行权证约定的义务日起,在6个月以内的期限分期缴纳个税。该文件既是指股票期权这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又规定其他股权激励可以比照该文件进行。企业对股权激励方式进行纳税管理时,公司对授予的员工负有个人所得税的法定扣除义务。企业应该准确确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准确进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应付职工薪酬还存在其他的形式,其涉税处理的总原则是相同的:对企业纳税主体来说,要确认企业应承担的薪酬义务,根据收益对象计入相关成本或当期损益;对员工纳税主体来说,要确认个人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由所在企业进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Z〕.【2009】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Z〕.2007.

〔3〕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Z〕.2014.

〔4〕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Z〕.2014.

篇6

有时候成功与失败的距离只在咫尺,面对失败,我们只有懊悔痛哭,那和何不必趁着此刻,好好复习,多做真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税务考试真题以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税务考试真题单选题:

1.居民纳税人方某一次性取得稿酬收入20000元,按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其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元。

A.10000

B.11200

C.16000

D.20000

2.2019年某保险营销员取得不含税佣金收入37.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附加税费、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2019年该营销员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9480

B.16080

C.19080

D.28080080

3.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下列所得按转让货物或资产的企业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A.转让动产所得

B.销售货物所得

C.转让不动产所得

D.转让权益性投资资产所得

4.2018年1月甲企业以1000万元直接投资乙企业,取得其40%的股权。

2019年10月甲企业将改股权全部转让,取得收入1200万元。股权转让时,乙企业累积的未分配利润200万元。甲企业该项投资业务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A.甲企业该项投资业务的股息所得80万元

B.甲企业该项投资资产的转让所得120万元

C.甲企业转让该项股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50万元

D.甲企业投资成本1000万元在持股期间均摊扣除

5.下列与境外所得税相关的支出,能作为“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的是()

A.企业错误使用境外所得税法不应缴纳而实际缴纳的税额

B.已经免征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境外所得负担的境外所得税

C.因少缴或迟缴境外所得税而追加的利息、滞纳金或罚款

D.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依照中国境外税收法规计算而缴纳税额

6.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收入确认的时间,正确的是()。

A.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捐赠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B.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实际取得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C.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D.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被投资方实际分红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7.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收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综合所得税率表,按月代扣代缴税款

B.由扣缴义务人按月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C.扣缴义务人可将同期的工资薪金和股息红利所得合并代扣代缴税款

D.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可按扣除专项附加后的余额代扣税款

8.下列关于印花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营业账薄在启用时贴花

B.房屋产权证在领受时贴花

C.购销合同在国外签订时贴花

D.产权转移书据在国内立据时贴花

9.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相关资产计税成本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搬迁过程中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成本

B.企业搬迁中被征用的土地,采取土地置换的,以换入土地的评估价值作为计税成本

C.企业简单安装即可继续使用的搬迁资产,以该项资产净值与安装费用合计数作为计税成本

D.企业需要大修理才能重新使用的搬迁资产,以该资产净值与大修理支出合计数作为计税成本

10.2015年甲公司出资4000万元投资M公司,取得其40%的投权。

2019年甲公司从M公司撤资,取得收入9000万元,撤资时M公司未分配利润为3000万元。甲撤资应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万元。

A.3000

B.3800

C.5000

D.6000

11.2016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甲公司将所持丙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

2017年丙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转让协议;2018年完成股权变更手续:2019年乙公司付讫股权转让价款。甲公司该股权转让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年度是()。

A.2016年

B.2017年

C.2018年

D.2019年

12.关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财产保险合同以所保财产的金额为计税依据

B.融资租赁合同以合同所载租金总额为计税依据

C.易货合同以合同所载的换出货物价值为计税依据

D.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以总承包合同金额扣除分包合同金额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

13.甲企业以本公司价值1350万元的股权和150万元货币资金为对价,收购乙企业80%的经营性资产,该资产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

假设各方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不考虑其他税费),则乙企业应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是()万元。

A.0

B.50

C.400

D.500

14.依据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非金融机构属于消极非金融机构的是()o

A.非营利组织

B.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机构

C.正处于重组过程中的企业

D.上一公历年度内取得股息收入占其总收入50%以上的机构

15.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下列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的是()。

A.闲置未用的仓库和办公楼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生产设备

C.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D.己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运输工具

16.2019年10月甲企业吸收合并乙企业,该业务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相关条件。

合并日乙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1000万元、公允价值1200万元,五年内尚未弥补的亏损为60万元。假设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国债利率为4.5%,则甲企业可弥补的乙企业亏损限额是()万元。

A.0

B.45

C.54

D.60

17.下列用地行为,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是()。

A.宗教寺庙自用土地

B.市政休闲广场用地

C.农副产品加工厂用地

D.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18.计算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的是()

A.个人购买的互助型医疗保险支出

B.个人购买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支出

C.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支出

D.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支出

19.下列工资、薪金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a

A.年终加薪

B.劳动分红

C.退休人员再任职收入

D.外籍人员取得任职单位的非现金住房补贴

20.国际公认的常设机构利润范围的确定方法是()。

A.归属法

B.分配法

C.核定法

D.控股法

21.个人下列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其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为限额扣除的是()

A.通过县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捐赠

B.对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捐赠

C.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

D.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捐赠

22.个人领取年金的下列方式,适用税率错误的是()

A.年金按月领取的,适用月度税率表

B.年金按季领取的,适用月度税率表

C.年金按年领取的,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

D.因出国定居一次性领取年金的,适用月度税率表

23.依据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个人转让股权所得的主管税务机关是()。

A.交易行为发生地税务机关

B.新股东户籍所在地税务机关

C.原股东经常居住地税务机关

D.股权变更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

24.下列关于房产税房产原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计征房产税的房产原值不包括电梯、升降梯

B.计征房产税的房产原值包括电力、电讯、电缆导线

C.改建原有房屋的支出不影响计征房产税的房产原值

D.计征房产税的房产原值不包括会计上单独核算的中央空调

25.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税人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B.纳税人新征用的土地,必须于批准新征用之日起15日内申报登记

C.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纳税期限由市级人民政府确定

D.在同一省范围内,纳税人跨地区使用土地的,由省级税务局确定纳税地点

26.关于契税征收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契税在纳税人所在地的征收机关缴纳

B.办理契税纳税申报时,必须提供销售不动产发票

C.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土地、房屋权属证书的当天

D.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27.农村居民张某2019年1月经批准,在户口所在地占用耕地2500平方米,其中2000平方米用于种植中药材,500平方米用于新建住宅。

该地区耕地占用税税额为每平方米30元。张某应缴纳耕地占用税()元。

A.7500

B.15000

C.37500

D.75000

28.跨国从事表演的艺术家,其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判定标准是()。

A.停留时间标准

B.固定基地标准

C.所得支付者标准

D.演出活动所在地标准

29.下列车辆中,可免征车船税的是()。

A.电车

B.客货两用车

C.半挂牵引车

D.纯电动商用车

30.关于预约定价安排的管理和监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预约定价安排采取五分位法确定价格或者利润水平

B.预约定价安排签署前,税务机关和企业均可暂停、终止预约定价安排程序

C.预约定价安排执行期间,主管税务机关与企业发生分歧,应呈报国家税务总局协调

D.预约定价安排执行期间,企业发生影响预约定价安排的实质性变化,应当在发生变化之日起60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31.在2021年12月31日前,居民个人取得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处理正确的是()。

A.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B.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C.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计算纳税

D.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按月份数分摊计算纳税

32.居民个人的下列所得,不并入综合所得计税的是()。

A.稿酬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财产租赁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

33.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下列所得税处理正确的是()

A.酒类制造企业的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

B.医药销售企业的广告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0%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C.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D.签订广告分摊协议的关联企业,计算税前可扣除的广告费,只能在关联企业之间平均扣除

34.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是()。

A.自清算完成之日起30天内

B.自注销营业执照之前30日内

C.自终止实际经营之日起60日内

D.自人民法院宣告破产之日起15日内

35.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当企业分立事项采取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时,分立企业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是()。

A.被分立资产的公允价值

B.被分立资产的账面净值

C.被分立资产的账面原值

D.被分立资产的评估价值

36.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组织取得的下列收入,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A.接受社会捐赠的收入

B.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C.按照省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收入

D.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单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37.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的应税车辆,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纳车船税的地点是()。

A.车辆登记地

B.车辆购置地

C.单位的机构所在地

D.个人的经常居住地

38.自2016年9月1日起,非上市公司员工获得本公司符合条件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奖励,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是()。

A.减税政策

B.免税政策

C.递延纳税政策

D.先征后退政策

39.2019年8月,某房地产公司采取基价并实行超基价分成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假设截止当年12月31日,房地产公司、中介公司与购买方三方共签销售合同的成交额为5000万元,其中房地产公司获得基价、超基价分成额分别为4200万元和500万元。

房地产公司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是()万元。

A.4200

B.4500

C.4700

D.5000

税务考试真题答案1.B

2.B

3.A

4.C

5.D

6.C

7.B

8.C

9.D

10.B

11.C

12.B

13.B

14.D

15.A

16.C

17.C

18.A

19.D

20.A

21.A

22.D

23.D

24.B

25.D

26.D

27.A

28.D

29.D

30.B

31.C

32.C

33.C

34.C

35.A

36.B

37.A

篇7

一、理论综述

(一)长期激励 人力资源理论将长期激励定义为企业通过某种协议把支付给员工的可变薪酬延迟到未来的某一个日期支付,这个支付周期通常在12个月以上,也即其强调支付的递延性。长期激励措施一般包括:与股票或期权相关的权益性激励手段、长期性奖励计划、有针对性的福利奖励手段及退出补偿计划。长期激励在本文中指针对企业核心员工,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将核心员工的利益与企业长期目标和发展挂钩,从而激励核心员工为企业长期发展努力。

(二)核心员工 关于核心员工的定义主要有:(1)核心员工指企业中战略价值和独特性都高的员工,如企业核心岗位、拥有企业核心技术和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员工。(2)核心员工是企业中拥有本行业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杰出经营管理才能或者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和技能,能够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其特点为可替代性较小,替代成本较高,是企业的稀缺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核心作用。(3)核心员工指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保持、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或能够直接帮助主管提高管理业务能力、经营能力和抵御企业管理风险能力的员工。本文对核心员工的界定:企业中核心绩效不可被替代的部分员工,也即居于企业关键岗位,且其工作绩效不可被其他员工所替代,具有专业性、独特性。

二、国内外非上市公司长期激励模式简介

(一)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收购(MBO),又称为经理人收购,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自有资金、贷款或股权置换等方式,以少许资金换取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获得企业预期收益一种收购方式。

(二)收益/利润分享计划 收益分享计划指企业将本年度成本与上年度或预算成本基准进行比较,将节约下来部分作为奖金分配给企业员工。利润分享计划与收益分享计划的区别在于,企业关注本年度与上年度或预算利润,将超额利润拿出来分配给企业员工,也即对利润结余进行年度分红。分享计划的实施方式有多种,包括按年度进行发放、通过建立基金账户进行递延发放或约定未来某个期限(如3-5年)或退休后累计取出。

(三)虚拟股权计划 虚拟股权指企业将股份以虚拟的方式给予激励对象,并以公司的某项绩效单位水平作为其股价,通常选取公司的每股净资产。虚拟股权的持有者不具备企业实际股份的所有权及与之相关联的决策权,且不可对虚拟股权进行全额或部分兑现,通常只获得企业股票增值分工,也即持有人仅在一定期限后将虚拟股权增值部分进行兑换,通常为一年,也可约定为2-3年。

(四)虚拟股票期权计划 虚拟股票期权是股票期权的衍生品,其与股票期权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并且是基于股票期权的基本实施框架发展起来的。即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是一种虚拟的股票认购权,激励对象行权后获得的是虚拟股票。虚拟股票期权与虚拟股权的差别在于: (1)报酬方式不同。在虚拟股票的激励模式中,激励对象的收益是现金或等值的股票;而在企业实施虚拟股票期权条件下,企业不用支付现金,但激励对象在行权时则要通过支付现金获得虚拟股票。(2)报酬风险不同。只要企业在正常盈利条件下,虚拟股票的持有人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而股票期权只有在行权之时虚拟股票价格高于行权价,持有人才能获得虚拟股票内部行权价的价差带来的收益。

(五)弹利计划 弹利计划(Flexible benefits programs)又称为“自助餐式的福利”,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固定式福利的新型员工福利制度。即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弹利计划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一套福利“套餐”,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现将以上述几种模式的优缺点、适用企业进行总结,见表1。

三、非上市公司长期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非上市公司长期激励现状 具体如下:(1)企业对长期激励越来越重视,企业设计、实施长期激励从观望转向积极。2011年,在已经实施长期激励方案的参与调查公司中,超过60%的公司表示会继续执行原方案,约30%公司会修改原方案或设计新方案。而在此前08年的调查中,超过80%的公司采取观望态度。在尚未实施长期激励方案的参与调查公司中,超过1/2的公司正在计划或正处在设计过程中,超过40%的公司会在未来1-2年内实施该计划。(2)“监管政策限制”与“税务处理”是长期激励方案实施的两大难点。接近60%的参与调查公司反映监管政策限制是推行长期激励方案的主要难点,排在其后的是有约50%的公司反映税务处理也是一大难点(3)利润分享计划占比逐渐下降,股票期权采用比例不断增加。非上市公司采用利润分享计划的占40%,股票期权为25%,但根据调查,后者比例不断上升,而前者比例稳中有降。(4)多数已实施长期激励的公司对实施效果表示差强人意。调查显示,接近20%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长期激励方案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超过1/2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方案实施仅达到了部分目标,另有16%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未达到长期激励实施预期目标。(5)相对于授予考核指标,公司更注重设置行权考核指标。调查数据显示,“行权考核指标”的设定率超过60%,而“授予考核指标”的设定率约为40%。在具体设定时,约90%的公司选择挂钩“公司财务指标”,80%的公司选择挂钩“个人业绩指标”。综合而言,把个人与公司利益想绑定,实现双赢是长期激励的根本理念。

(二)国内非上市公司长期激励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1)缺乏完善的法律与法规。我国各地方对企业实行长期激励有些指导性文件或暂行办法,但总体上过于简略,可操作性不强。实行纯粹的MBO、虚拟股权计划、虚拟股票期权等缺乏法律依据。模式实施时随意性较强,加大管理难度。(2)融资环境的限制。管理层收购所涉及的资产数额一般较大,一般需要管理者或核心员工通过风险投资、股权置换等途径,这些资金往往需要多种产权交易的方式方能退出,因此风险较大。在我国,资本市场仍不成熟,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缺乏,从而一定程度限制此行为。(3)负激励不足。现在常用的激励措施多注重正激励,收益与风险不相匹配。一旦当企业业绩下滑,对激励对象的惩罚措施不到位。(4)激励机制偏斜。调查显示,企业相对重视参与者在岗时的激励,而对参与者离职后的收入保障机制重视不够;相对重视对参与者短期内的激励,而对他们长期激励的措施不够。(5)存在若干技术问题。长期激励对象选择、适用模式的选择、奖励基金的提取指标及额度、行权时间、行权条件及行权方式等实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一致的解决。

此外,我国非上市公司长期激励还缺乏必要的内部配套条件、有效的外部市场条件;重显性激励轻隐性激励,缺乏激励机制体系等问题。

四、非上市公司长期激励机制适用模式初探

(一)年薪虚股制 年薪虚股制指将激励对象年薪中利润分享的部分通过现金方式当年度予以支付,将剩余部分转为虚拟股份,该股份要求激励对象持有一定的期限,在到期后一次或者分批以现金形式进行兑现。年薪虚股制相当于融合了年薪制和虚拟股权。

年薪制客观地反映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从劳资关系角度讲,它突出了企业员工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但是它仅仅考虑企业当年的收益,因此侧重于企业对员工的短期激励。相对而言,虚拟股权则突出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激励,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员工长期为企业恪尽职守,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经营。年薪虚股制不同于一般的虚拟股权激励,主要有以下两点:(1)年薪虚股制选择关键财务替代股票作为激励的基础,这是基于非上市企业股票无法流通,如果企业以股票作为激励基础,则股票的折股价和变现价难以确定,而且通常采用的净资产定价法也不是很合适,因为资产质量在不同企业和不同时段差别较大。因此,采用关键的财务指标作为计价基础,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计价问题。(2)年薪虚股制能够强化了负激励,从而加大风险收益,其可以通过杠杆作用成倍放大激励强度。在此模式下,企业员工从利润中获得的当期奖金滞后兑现,因此兑现的奖金数量与此期间企业经营业绩息息相关。员工可以应为企业经营业绩的高速增长在将来获得成倍的奖金,也可因为企业经营业绩的下滑损失奖金。正是因为正负激励作用的存在,使得企业核心员工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年薪虚股制的设计主要体现在:(1)虚拟股份的标的物。上面讲到以关键财务指标作为激励基础,一般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也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他财务指标或几个财务指标的加权综合值。当然,所选用的指标必须是相对指标,这样方能保证不同年度的可比性。在针对具体指标赋值时,为消除人为主动性和随机波动性影响,可以采用指标的平均值作为激励的基础。(2)虚拟股份的价值。如果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标的物,则应预先设定1个百分点的价格,如每个百分点1000元,然后再乘以净资产收益率,其结果即为一份虚拟股份的价值。若以其他指标或指标加权综合值为标的物,计算方法可以参照此。(3)虚拟股份的保证金。保证金比率高低决定企业激励程度的大小,因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保证金比率过低,则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过小或产生的损失过小,相应激励程度就较小;反之,如果保证金比率过高,则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过大或产生的损失过大, 相应激励程度就较大。因此,保证金比率的制定可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且以一定激励程度为前提,具体数值由企业决策层确定。保证金比率一旦确定,每股份应交纳的保证金为股票价值乘以该比率。(4)虚拟股份的购买价。通常选择当前财务指标的数值或当前数值与前几期指标数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激励对象购买虚拟股份的依据,当然也可以略高于此数值,具体值由企业决策层确定。(5)虚拟股份的变现。一般企业虚拟股份变现期定为三至五年,但不宜太短。依据购入虚拟股份期限的不同,在虚拟股份到期后可以分批兑现。(6)投机行为的预防。鉴于虚拟股份激励存在杠杆效应,个别激励对象可能针对虚拟激励方案进行投机,人为操作财务指标,以牟暴利,从而造成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管理者目的不纯。因此,在设计激励方案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惩罚制度,对投机行为予以严惩,还应该不断完善激励方案,防止漏洞出现。

(二)金色降落伞 金色降落伞计划是指将薪酬福利延迟支付,一般运用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或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时,作为一种退出激励计划。企业一般与激励对象,也即授予金色降落伞的对象,约定在离职后若干年内(1-5年),企业将继续为其支付高额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可以约定为在其离职后一次性支付高额报酬,这种报酬一般超过其留在企业直至退休能够获得总收入。此计划实施的前提是企业与授予对象进行较为充分且有效的沟通,并且双方就激励保障条件达成高度一致。

当然,年薪虚股制可与金色降落伞进行结合,这种组合模式能够解决长期激励中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非上市企业实际情况,从而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一方面,要对核心员工岗位价值和能力价值进行充分评价,着重于其实际绩效;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从而能够使核心员工、广大员工、新骨干和老功臣各得其所。在此基础上,企业必将获得员工的长期承诺和绩效汇报。

参考文献:

[1]蔡玉龙:《MBO:企业的有效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济》2003年第9期。

[2]陈江波:《MBO——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企业经济》2002年第23期。

[3]周禹:《非上市国有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六个建议》,《CHINA LABOR》2007年第11期。

[4]王玫:《股票期权:长期的激励机制》,《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5-6期

[5]耿明斋:《股票期权及其长期激励机制》,《企业活力》2002年第7期。

[6]雷林松:《建立有效的企业骨干人员长期激励机制》,《中外企业家》2001年第11期。

[7]马春爱:《经营者股权长期激励效应国内外研究评述》,《财会通讯》2009年第12期。

[8]王丽君:《企业弹利的设计》,《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