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小学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小学教育的认识

篇1

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办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但是,在我们的办学中,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办学目标的制定仍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应试教育;二是质量观唯分数论,脱离科学的评价体系;三是人云亦云,没有走出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之路。要根本消除这些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观观念,走出办学的幽谷,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一条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有利于将选拔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有利于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按教育规律办事;有利于端正办学思想,树立全面的育人观;有利于从本校的实际出发,走适合本校的办学路子,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我以为,走内涵发展之路,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着实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校本管理

坚持把制度管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重视过程管理中的经验积累。我们应始终把常规管理摆在首要位置,如在思想政治工作常规管理中,坚持每周的常规集会,帮助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精神;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坚持贯彻落实“教学六认真”,坚持教育教学工作的年度考核,督促教师搞好本质工作;在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培养上,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成为“德才兼备”的未来的合格建设者。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着力构建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和人人参与的管理模式。鼓励教师按照法定的形式和合理的渠道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校委会的民主监督作用,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2、校本教研

着力依托本校自身的资源,研究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研究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现教科研的有机整合。一是坚持校本教研制度化,保证每周有一小时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二是教研形式多样化,如示范课、说课、评课、课题研讨、集体备课、论文撰写、自制教具、网络资源下载等。三是抓骨干,促整体发展,注重对不同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有事业心、勤精于业的教师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促整体发展。四是大力提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鼓励教师勇于承担实验课题,勇于探索,勇于进取;并帮助教师结对,以老带新,共同发展;五是为教育科研创造条件,尽力筹集资金,确保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六是大力表彰在教研教改中做出了显著成绩的教师,尽力满足教师的成就感,让教师在成功中成长,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七是将教师的教研实绩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中,作为教师技术职务补缺评聘的主要条件之一。

3、校本培训

篇2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

学前教育处于人生教育的最初端点,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这种基础性奠定性意义为全球脑科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发展所揭示.学前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发展。

当前普及学前教育工作作为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然而,纵观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学前教育问题多多,而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尤为突出,在农村,这一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成原因

学前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替家长分忧,为家长服务,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很大。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这本来是好事,但是,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片面地认为孩子接受的教育内容越多越好,要求幼儿园施以识字,算数以及其他一些技术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特长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全然不考虑儿童的自身兴趣和爱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科学家,钢琴家,舞蹈家,画家、奥运冠军等,正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些需要,幼儿园开展了各种识字教学,算数教学,和种类繁多的特长教学。

现在的农村幼儿教师,多数是代课教师,有的虽是正规教师,但却是小学教师,不具备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授课内容也就只能是小“学化”的了。而在农村一些私人办的幼儿班, 教师都缺乏对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应有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他们也不懂得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学习规律和兴趣爱好选择幼儿教育的活动内容,设计实施幼儿的活动方案。他们只懂得自己会什么学科知识,就给孩子教什么,所以,他们懂语文,就灌输孩子小学语文知识;他们懂数学,就教孩子认识数字,教孩子做加减运算,不懂学科知识的就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而从未想过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获取知识,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的发达。要培养完整的儿童,对幼儿的教育必须是多方面的。因为人的大脑的完整发展本身需要多方面的刺激,有了多方面的刺激才能使各脑功能区的神经细胞不断地形成复杂的联系,单项内容的训练不利于大脑的完整发展。[4]而学前教育小学“化”恰恰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尤其是只重视幼儿写字,算题等单项内容的训练,幼儿的大脑没有机会接受更需要的刺激,则会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对幼儿成长有重要影响。而有的幼儿园制定的小“学化”的纪律管理模式,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教育者由于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使幼儿的兴趣被压抑,只是幼儿产生厌学,紧张和焦虑的心情,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化”问题的出现,就是为了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这种做法,从其出发点来看,是正确的,值得鼓励,学习的,但是其方法就值得深入探讨了。幼儿园简单地照搬小学教学方式,用上可取代游戏,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生。此外,由于幼儿在学前阶段学习了小学阶段的内容,幼儿到上这些课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已经懂了,不用认真听讲了,从而养成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的不良习惯。

三、解决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方法

1.增加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办园

加快经济发展,加大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鼓励、支持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很大原因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政府财政性投入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不全,设备简陋,活动场地小,师资力量差等。做好我国经济建设,当农村学前儿童不再和小学一年级儿童在一间教室学习,当农村学前班教师不再是小学教师,当农村学前班都不复存在,有的都是正规幼儿园,任教的都是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的时候,农村“小学化”问题必将得到缓解。

2.转变家长错误思想,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我们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扭转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使幼儿教育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具体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座谈会或培训班,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向家长宣传、教授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同时,电视报纸等信息媒体也应多关注幼儿教育,尤其应多播放关于科学培养幼儿的电视节目,多发性科学幼儿教育观念的报纸。以主流社会舆论观点引导家长转变思想,要家长们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的内在本质,幼儿大班也不是小学一年级的延伸,懂得“顺自然展个性”,懂得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才能使幼儿真正健康发展。而不再认为幼儿在幼儿园就应该多认字、多背诗、多做题,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家长单纯追求小学语数外和“分数”高低的错误思想。不再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

3.提高两支队伍素质

一名好园长,就能办一所好幼儿园,一批好教师,就能教出一群好学生。要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全面、和谐发展,园长和教师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教师职业是一门不断学习的职业,离开了学习,教师的职业生命就结束了。 任何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都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有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本领。而这些专业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教师职前发奋学习,更需要教师在职刻苦自学。国家急需建立健全确保幼儿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法规和制度,幼儿园也要建立和完善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培训和教研的规章制度,给每个教师提供研究幼儿园教育的时间、条件和机会。这是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确保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篇3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 兴趣激发 和谐 精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36-02

目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已经日渐成为广大老师的追求。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怎样去做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通过本学期对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关资料的学习,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握语文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根本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落实高效教学的关键。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协调发展。但就每一堂课而言,要针对本堂课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学情实际,设计切合实际课时目标,让学生一课一得。简单的说,就是要学生获得一点什么知识,掌握一种什么方法,培养一种什么情感。我认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首先开门见山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同时,告知本节课学习内容在整个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并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一堂课结束要检测这堂课师生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

二、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是高效教学的基础

教师都希望用最好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希望通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常常在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研究“怎么教”,至于“教什么”也就只能围绕教的形式来确定。我们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出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听、说、读、写、背的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生成。

三、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是高效教学的关键

新课标提出来:“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自主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日益重视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关注,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上,在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过程,要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应把学生的自主实践放在首位,让学生尝试性学习,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索的乐趣。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的能力,不能放任自流,学生的自主探究要引导,学生的理解错误要纠正,学生确实难以理解的问题,就要耐心地进行讲解,把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的教学。

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语文教学中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设计精炼的课后作业是高效教学的拓展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作业非常必要。好的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课外作业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课外作业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高效的语文教学,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兼顾学生的感情和教学实际,精心预设,用简约有效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春莲.“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 2009,(36):14-16.

篇4

关键词:职校;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一、德育课教学应该体现出人文情怀理念

(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意识的人,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行动者,随着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这种尊重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要一味的将教师的认识理解强加给学生。

(二)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十个指头长短不一,学生是有差异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状况开展教学工作。对于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仅靠批评或处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解决问题,要心平气和的找这些学生了解情况,交换思想,给他们以人文关怀,更不能对差生置之不理,放任自流。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男生多、基础差,学习成绩在年级中的倒数第一,可在集体劳动中,最先完成任务的是他们,在卫生评比、其他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是他们,教师就应该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在鼓励中让他们进步、成长。

(三)教学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能打动每一个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所教的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成绩总在班上甚至年级名列前茅,可就是爱做小动作、讲话、经常挨老师们的批评,有的老师还常要他请家长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回到家中又常受到父母的打骂。久而久之,该生萌发了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一度下降。后来,我找他谈心,先指出他的缺点,对他提出了要求,后来虽然这个学生仍有违纪行为,但和以前相比,违纪行为少了,抓住这一变化,在课堂上给予表扬,表扬他的进步,到后来,其他老师反映该同学确实是进步多了。

(四)教师要理解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的内涵和意义有两方面,一要理解学生的语言和非语言表现类型,特别是了解他的行动的意义和情绪变化的原因。二是要客观的理解学生,不仅仅是为理解而理解,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去援助、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从理解教师走向行动教师。思想德育课教学更需要理解学生,教师理解了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理解,教学才能获得成功。从理解学生的难处到理解学生的心情,理解优生也理解学困生,比如在作业中,根据完成作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学生作业少,可是多布置一点,学生作业多就少布置或不布置,在课堂提问中,也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提不同的问题,或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德育课教学要探索并用活教学方法

常言道,教有方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关键是看这种方法作用是否恰当。所以德育课教师要艺术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就自己多年来的探索,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选择小品欣赏,表演法、榜样法如情境教学法、漫画教学法、故事会等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对于法律常识教育课,可选用案例分析法、法庭模拟法、活动教学法等。对于国情教育课,可选用讲授法、自读法、图示法、比较法、社会调查法等。

三、德育课教学要真正抓好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在教学设计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合理的想象,倡导探索精神,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论、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更加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的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则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导处导。

(二)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活动为主题的学习方式,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助交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教师并非袖手旁观者,教师要分配好任务,让每一位学生指导他们不仅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还要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所完成的任务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让学生体会到不合作就不能解决问题。

(三)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增强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不等于发现学习,除发现型以外还有应用性探究、表达性探究和训练性探究。所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各种情景中发现问题,如:开设讲座、诱发探究动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研究兴趣;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篇5

写字,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它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重要的作用。

1 能端正态度,磨练意志

写字一开始就要学会规范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面要端正,颈脖要正直,微向前倾;身子坐端正,腰脊正直,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臂自然张开,小腿松弛,两脚平放在地。

良好的写字姿势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但正确的写字姿势的养成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持之以恒的训练。王夫之说:“知之非艰,行之唯艰。”只有长期坚持,始终如一,才能养成习惯。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不断的练习、巩固,做到“姿势不对不动笔”,“提笔即是练字时”。把写字姿势的要求内化为自身写字的一种需要,并能在写字过程中不断自我告诫,自我提醒,这样才能在写字时做到精神贯注,力达笔端,才能使学生经受对毅力、耐力的考验。

姿势如此,练字也如此,古代钟鹞学书,划破被里;智永写字,退笔成冢。简单的一个横画,落笔要重,行笔畅,收笔顿。学生在刚开始写字时,对运笔的轻重没有体验,往往会有所偏差,于是便在不断的练习中不断生成和增强了对运笔的体验。学生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评价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是一个老师无法言传的。

2 写字能提高审美,了解汉字

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汉字的一笔一画,一点一顿间,皆蕴涵了无尽的美。而且它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3 能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古人云:“字为人之衣冠”,“心正则笔正”。写字不仅仅是手下工夫,还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气质。在当今的独生子女群中,有不少孩子容易急躁、缺乏耐性、做事独断专行。而写字,因其是一个长期反复,耐力持久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约束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己,因而它对学生陶情养性,免除性格上的一些坏毛病有不小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写字教育一定要从基础教育现在抓起,从实抓起。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字写得好不好无关紧要,甚至还认为未来社会电脑可代替手写,花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孩子写字没必要。很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说人人都知道,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从一个人的字上可大体看出他的性格特征、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据我所知,现在大多数孩子写的字确实让人感到担忧。

其实,一个人写的字好坏非常重要,古语有“字是开门锤”之说;又有“字如其人”之论等等,足见写好字的重要。写好字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乃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奇葩。文字演变为艺术为汉字所独有,真正是汉字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义务有责任继承并发扬光大。不仅是老师,家长也应该教孩子写好字。

不仅如此,写好字的意义深远。要写好字,孩子就必须静下心,坐得稳,特别是认真负责的精神要到位,要一丝不苟、仔仔细细、踏踏实实,又要一笔一画,笔笔到位,还要成竹在胸、意在笔先。更重要的是在写字的过程中,孩子的态度、习惯、性情、心灵等同时得到培养,写字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既然写字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写好字呢?

第一,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的写字问题,深刻认识写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写字的目的,掌握写字的基本方法。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好写字课,对每一个老师都应提出明确的要求,严格训练孩子的写字,让每一个老师认识到写好字也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或家庭应该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激发孩子的写字欲望,培养孩子写好字的兴趣,让孩子掌握写字的方法。

第二,我们的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写字育人环境。各种媒体都应该注意书写的规范。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尽可能的抽出一点时间指导孩子写字。只有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孩子写好字才有希望。

篇6

关键词:社会 学校 学校 素材

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写作素材。

一、学校生活中

小学生对学校生活最熟悉,也最有感情。课堂上的启发诱导,激励表扬,课间活动中的嬉戏玩耍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老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抓住契机进行启发,使这些情景在学生笔下生花。

语文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更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和别人。学生平时不注意自己的活动和所做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更谈不上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感所想,也就不可能积累到材料,这也不足为奇了。正因为这样,所以即便是平时经历过的许多新鲜事,也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消失,有些甚至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等到写作时所需要的材料就自然跳出来,一桩桩,一件件,任你选择。

例如有一个学生随父母打工转到我校,被安排在我班。刚来时,人地生疏,很少与别人接触,很少和同学们交谈。在一次自习课上,这个学生突然肚子痛,接着呕吐。

见此情景,许多同学都过来帮他,扶他去校医室看病拿药,帮他打扫教室里的脏物。他被同学们的行动深深感动了。由于这件事给他印象很深、触动很大,所以,他及时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写了《集体的温暖》这篇文章。

另外,为了满足孩子好动的内在需求,以提供作文素材,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的课间活动。以活动的直接感受激发学生敏锐的想像力,以活动的趣味唤起学生表达的愿望。课间虽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来说,课间十分钟的校园可谓是沸腾的校园。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作文指导课上,学生先回忆口述活动的情景,再写下来。

如学生写《记一次拔河赛》时,因为他们参加了比赛,观察了比赛,真情实感流露在字里行间,参赛的同学把比赛过程、紧张心情,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观看的同学描写了扣人心弦的激战场面,赞美了双方的拼搏精神。 转贴于 二、家庭生活中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练习写人的文章,可写父母、亲人。我经常告诫学生,回家多关心体贴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既创设了亲情氛围,增长了知识,又为创作提供了好的素材。如国庆节假日期间,我建议学生精心准备后,召开一次家庭联谊会。

有的模仿《直通伦敦》栏目设计了关于“奥运知识知多少”智力赛,由孩子纯真的心来碰撞那一颗颗早已在商海之战中,雄心激情被利欲好处淹没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诚。有的设计“亲情问答”,其中问妈妈、奶奶今年多少岁;问爸爸、外婆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等系列必答题,把对父母长辈的关心从简单的问题提出,引起大人的深深思考。我今年的语文有多少篇课文,要学多少个生字?有的还设计《我学会了……》(一项家务活)、《帮爸爸戒烟》等活动,来作为写作素材。

三、社会生活中

篇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对中学英语课进行改革性的小组合作教学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一种尝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联系社会、分析并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本文,教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对中学英语小组合作教学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小组合作教学的内涵及类型

小组合作教学即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水平搭配成如4人或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学习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中等学生、学习困难生组成,对学生进行异质性分组。小组合作教学是基于集力动力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旨在解决学生单独学习无法解决的认知领域的问题并得到情感和技能的发展。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利用各成员拥有的不同文化资源,相互支持,共同学习。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主动权,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全面发展。

几种小组合作教学一般有以下类型:

1、同桌合作式, 即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pair work。传统的课桌椅摆放在pair work中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2、四人合作式,即前后两排学生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group discussion。

3、多人合作式,即按"异质"分为一组的5-6人围圈而坐,适合完成team work,interview或tasks.

4、合作竞赛式,适合做class competition或 debate.

5、鸡尾酒会式,课桌椅摆放在教室的边上,学生们坐在中间,也可以站起,适合随机谈话。

总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合作任务对小组合作的方式作适当的调整,只要是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都可以尝试。

二、小组合作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方法

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上只有学习能力和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改变学习困难生"事不关己"的意识,使他们也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到小组的利益,让他们形成"荣辱与共"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什么样的内容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和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能引起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因此要选择有探讨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的讨论与合作活动。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教师要善于选择难易适中的内容,寻找疑点,找到问题的切口。同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带着经过熟读精思、品味感悟形成的独到见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热烈、融洽、民主、和谐。

例如:在学了The Olympic Games后,让学生对Why is to hold the Olympic Games a rich prize for a country ? What can the Olympic Games bring to a country? 进行讨论,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印象。然后教师针对申奥的话题提出:"Do you think it was necessary for Beijing to have bid for the 2008 Olympics? Why ? What did we do then?"从而让学生联系生活,认识到祖国的日益强大与自己所负的责任。如果这个问题让一个学生独立思考,虽然一个学生同样会有几种想法,但是思维却没有这样宽广。教师要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时候,深入小组揣摩学生的认知心理,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与体验。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他们通过听、学、看、做、说和讨论,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2、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具体课型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包括对话、阅读、写作、语法四种课型。本人常常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具体课型里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1)在对话课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例如在对话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句型:

1.I believe…/I think…

2.I agree…

3.I don't think so

4.I guess…

5.I can believe

那么在教学时,首先老师介绍了新课的学习目标,引入了新句型,接着学生被分成两人一组操练新句型。操练之前老师提供了两个语言情景:

Situation I:I had my hair cut yesterday.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hairstyle?

Situation II:How do you like the movie you saw last night? 围绕这两个情景,运用老师介绍的新句型。两人小组开始共同完成任务。任务结束时,学生们四人一组讨论"jobs"话题,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用所学句型表达自己对"jobs"的态度,最后老师将本课的交际项目句型写在纸条上,发给第一排学生,然后老师收回纸条,前排学生负责"传话"给下一个。"传话"既快又准确的一列将获胜。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合作交流中,对话课的教学效果很好。

(2)在阅读课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关于阅读课的合作学习,老师通常设置以下活动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

1、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2、分析课文结构:

3、解释课文中的词汇用法和语法规则;

4、完成课文练习。

在课堂上,小组成员们彼此讨论几分钟后,选派一个代表来陈述他们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别的组员可以补充。最后老师总结并点评。

(3)在写作课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在写作课中运用小组长合作教学,为了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事先将任务分割成片段状的学习材料。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与别的小组拥有相同学习材料的同学组成专家小组,对手中的材料进行讨论,彼此交流意见。在完成专家小组的讨论之后,专家小组的成员各自返回所属小组就他们讨论的论题教给他们的小组同伴,这时被分割的学习材料重新组织起来,小组同伴们共同协商,他们共同评价所组成的作文是否在内容上切合主题,行文是否流畅,文中是否存在一些语法错误等。最后将整篇作文连同小组成员各自的初稿一起交给老师批改。

篇8

【关键词】语文意识;设计问题;设计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情,使语文梨花带雨,楚楚动人;智,使语文超凡脱俗,通体秀慧。所以情智交融,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

一、增强语文意识,明确教什么

崔峦老师说:“语文意识是一个语文老师作为一种专业的重要标识。数学老师需要数学意识,音乐老师需要音乐意识,而语文老师毫无疑问、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语文意识。所以,语文老师要用语文的眼睛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甚至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的确,语文意识,就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没有觉醒,有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熟视无睹,因此创新教学便只能成为镜中月,水中花。一位老师在讲《触摸春天》时,引导学生品读描写盲女孩抓住蝴蝶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从语文意识的角度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典范性。文中这样描述盲女孩:“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老师先是用课件出示另一句子,即去掉“慢慢”“极其准确”这些词,引导学生比较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感受盲女孩创造的奇迹,同时读出作者的惊讶。既而让学生体会“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之后创设情境:“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边听老师配乐朗读边想象着做动作,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一环节的安排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安静当时的感受,使学生与安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解到正是因为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才使她抓住了这美好的瞬间。使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情感得到了熏陶。

由此可见,创新教学必须将语文意识放在首位。首先应对语言关键处关注、思考和品味。品味重点内容、重点句子、重点词语,品味表达形式,关注语言文字所传递出来的那种情感。这样建立在语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学,必然会带给学生无穷的收获。

二、巧妙设计问题,学会怎么教

教学问题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认为教学问题的提出要像一块石头投掷到学生的思维湖海里,要能听到“扑通”一声回响,要能看到石头激起的圈圈涟漪、层层波纹。千万不要把它扔在岸边,听不到任何声息,看不到任何反应。创新教学的语文课堂一节课的主要问题不能超过三个,应该是围绕主要问题而引申出的一些追问,而不能成为主导性的大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反复研读教材,遵循整体性教学原则,寻找课文的恰当切入点,拎起一条明晰主线,这是创新教学成功的关键。往往有些课给人一种听起来很累很琐碎的感觉,多半原因是因为老师没有找好文章的抓手,没有设计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没有找到一个核心的词语或句子,因而导致串讲乱讲。

仍以《触摸春天》一课为例,教师以“奇迹”一词作为本文的线索,先理解“什么样的事可以称做奇迹?”接着提出统领全文的问题:盲女孩安静都创造了哪些奇迹?之后引导自由读文3-6段,画出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交流感悟,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盲女孩安静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让学生在层次分明的朗读中悟出盲童安静创造奇迹的原因。最后悟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抓住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提炼出一个核心的词语:奇迹,以核心词语为支点,才能撬起全文这个地球;以核心词语为线索,才能让散落的语言“珍珠”得以串联;以核心词语为中心,才能使全文的语言与情感具有向心力。

三、合理设计朗读,促进情智飞扬

我常常看到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处理阅读的时候,对于有感情地朗读指导仅仅限于对读的形式、读的花样、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情感的浓淡上的指导,往往忽视了对读的根本——理解内容和深化情感这两方面的指导。但创新教材却离不开对理解内容和深化情感朗读的设计。要指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读”,读出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鲜活的画面、深刻的道理,让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共生共进。

当然,创新教学还应注意四个减少、四个增加。

(一)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增加更深入的思考。在日常的语文课中,我发现老师们设计了很多活动,比如小组讨论、互相合作研究和写片断等。这些教学活动,是否都有必要,是值得我们教师仔细研究的。所以,在每次设计活动之前,教师都要反复斟酌:这个环节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什么作用,讨论的目的是什么,片断练习放在此处是否合适,对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有什么推动和帮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二)减少随意性的评价,增加有效性的评价。评价一直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尤其是课堂上的有效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非常随意,要么敷衍一下,要么漠视不管,要么评价不够恰当,不够妥帖。总之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投入更大的力量关注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性的评价。

(三)减少教师的滔滔不绝,增加学生的口若悬河。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权还是尤为显著的。一节课里,学生的发言较少,体现在发言人数少,范围小,次数少。因此我们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

篇9

自从教以来,已经连续担任7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状况深表担忧。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有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语文课堂老师教的内容太多,这使得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课堂效率低。另一个现象是语文课堂展示多,过于注重形式,偏重于听课老师的视觉效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效率差。除这两个现象以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这也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只有扎实教学,才能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呈现高效教学呢?通过我大量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1 用心解读

1.1 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所谓解读文本就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解读文本,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精心的去解读语文课,巧妙设计语文课。

1.2 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自己仿佛就是文本中的角色。

1.3 超越性地解读文本。

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教师责无旁贷。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在听《落花生》的课时,当老师问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时,有的学生最后说,我想做一位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有的同学说,我想做一位像苹果,石榴一样的人,最后老师总结,不管做什么样的人,都要做有用的人。这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化的,而且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也超越了文本。

2 精心备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预先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安排规划的过程,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精心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有了这个预备过程,才能把语文课上好。小学语文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设计话题性,开放性等问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的空间,设想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让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更摆脱了长期教师传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3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够激发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都是把握好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将会很高效。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为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记得听一次低年级公开课,课前老师带领同学们边做手势操,边念儿歌,同学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在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当老师问学生,如果你就是地震中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用心体会,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形成印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4 运用灵活的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通过向其他老师学习、观摩优质课等,我逐渐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方法,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在实践中证明,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1 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中建立学习小组,发挥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特别是小组的课堂竞争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4.2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通过设计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4.3 适度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教学多媒体可以把教学抽象内容转化成直观内容,利于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 合唱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是一个悲剧。”合唱作为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重要园地,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就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教好合唱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培养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合唱有了兴趣,才能自觉唱好每一个音符,领会歌曲表达的感情,平时课堂教学中通常以兴趣入手,对同一首歌进行合唱与独唱对比欣赏,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合唱带来的巨大感染力。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优美的音乐不仅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使人大脑轻松、精神愉快,以满足人的生活情感及精神食粮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感受合唱的魅力。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简单的合唱训练,通常从节奏入手,过渡到分声部视唱旋律,从简单的轮唱再到两个声部演唱,循序渐进,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

二、科学的方法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控制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练习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生动地表现歌曲情感和内容。

3.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4.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另一方面是乐曲的组成部分,给它们以音乐活力和生命。

三、合理的教学细节

1.关注学生的眼神。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凭借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想尽一切办法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课堂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堂上学生的眼神无时无刻不传递着各种微妙信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观察、解读学生的眼神和表情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变化细节,改变课堂教学节奏或教学法,力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2.关注学生的语言。教师上课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小细节,决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节优质的课堂源自于对细节的追求。要深层次挖掘错误,纠正错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要观察学生的发言踊跃情况,学生是否投入其中,老师要适当给予指点、帮助。老师只有关注学生表现的细节,并采取应对措施,改变课堂气氛,及时调整学生注意力,才能真正体悟到课堂教学的内在心意。

3.关注学生的行为。课堂上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行为表现。对于观察的问题,老师要灵活处理,使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关注教学细节,是对课堂中学生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关注教学细节,必须用眼观察、用心倾听、用情感受,才能及时捕捉与提炼,并科学地加以利用,方能提高教学艺术,提升教学品质。

四、自身修养

1.认真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强师德师风修养,形成高尚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提高自身师德修养,首先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师德的首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很好地为学生“解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2.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以诚相待,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学习如何,甚至不管学生的品行优劣,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对学生学业提高、知识增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