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改革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财政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财政改革

篇1

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公共财政与公有经济尤其是与国有经济有着一种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财政一方面要承担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满足不断增长的必不可少的公共需要。这些特点表明,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与政府职能的转化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息息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今后一定时期,国有经济将仍然是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二)从政府弥补市场失效的角度看,公共财政的建立不能排除国有企业的存在。根据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把公共产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货币发行、空间技术等;一类是准公共产品,如交通、通讯、能源、城市公共服务等。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类是直接生产,一种是向社会其他生产部门采购。一般来讲,纯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以直接生产的方式提供,而政府直接生产就必然依托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具有“公共企业”的特殊功能。而政府向社会其他生产部门采购时,对象也可能是国有企业。所以,无论政府采取什么形式,都不排除国有企业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三)政府在调节和干预经济时,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原则,必然会进入一些垄断性行业。政府干预垄断性行业的主要方法有,由政府直接经营或者制定严格的经济措施限制这些行业的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以保护市场竞争,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世界各国来看,有相当多的垄断性行业是由国有企业直接经营的。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中,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公有制经济规模比重逐年降低,但是在财政收入来源中,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成分比重一直居高不下。1995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为33.95%,但提供的财政收入比重却占71.15%。在传统体制当中,国家的某些目标和职能需要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国有企业除了以利润和税收向国家提供财政收入外,还担负着充分就业及向职工提供福利等政府宏观经济目标,因此,“企业办社会”的结果是企业效率低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不仅制约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而且减少了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再加上税收监管的不力,预算外收入挤压预算内的收入以及财政支出的不断膨胀,造成90年代以来,国家连年出现财政赤字,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财政压力的最终缓解有赖于多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行政改革的同步推进。同时,财政改革的推进即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将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因此,国企改革和财政改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规范的、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对于推进国企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为国企卸下沉重的财政负担和社会负担,使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轻装上阵。其次,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能够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国有企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面对改革。再次,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为国企改革带来了各种新的实践方式,使国有企业真正能够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改革。最后,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为国企改革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提供了巨大的财政支持,降低了国企改革的社会成本,减少了国企改革的后顾之忧。总之,新型的、规范的、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将为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开拓空间。

二、从公共财政收入角度看国企改革

1.发展非国有经济的第三产业,摆脱财政和就业对国有企业的依赖,为国有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新型公共财政收入制度的建立,可以摆脱那种以国家所有权为基础的财税体系,改变国家财政收入对国有企业的严重依赖。重构公共财政收入制度的思路之一,就是根据变化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状况,拓宽理财思路,调整有关财税政策,提高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财政贡献率。

(1)发展非国有经济,摆脱财政和就业对国有企业的依赖。非国有经济的崛起使国企改革遇到了极佳的机会。随着非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比重的迅速上升,其产值和财政上缴的比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源泉,给了国家财政新的支援。困扰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崛起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非国有企业以它惊人的包容能力为数以千计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提高就业方面的作用在逐步提高。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财政税基。从财政收入来源的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对工业这个国有企业密集分布的产业依赖性很大,约占50%。而信息、房地产、证券、金融、娱乐、中介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利润率高,但财政贡献率却很低。因此,提高第三产业新兴部门的财政贡献率,对减轻国有企业财政负担,拓宽财政税基、增加财政收入意义重大。

(3)公平各所有制企业间税赋,为国有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各类企业间的公平税赋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税赋较重,非国有企业税赋较轻,难以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这样就扼杀了国有企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各类企业间的公平税赋意义重大。此外,还应尽量减少针对非国有经济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过多的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一方面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另一方面反映了行政手段对市场活动的干预,使没有获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国有企业更加感到不公平。

2.清费立税,减轻国有企业税外负担。国有企业除了预算内各项利税的上缴外,还要负担沉重的各项预算外非税收入,包括基金、收费和摊派等,形成了税费并重,甚至费税倒挂的现象。沉重的税外负担吞噬了企业的利润,削弱了企业的活力,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而且由于这部分资金长期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了政府的监管和控制,扰乱了我国财政秩序。经过改革,规范、完善的公共财政收入制度的建立,将减轻国有企业沉重的财政负担。

3.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开征社会保险税,推进国企改革。与西方的个人所得税相比,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引起的收入再分配规模较小,涉及面较窄,没有起到将国民收入应有份额从社会富裕阶层向贫穷阶层转移的作用。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主要是在技术上加以完善和加强征管,使其能够实现其调节社会收入,为社会保障提供财力支持的职能。为了使国企改革到位,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开征社会保险税。这样,个人所得税侧重调剂社会成员之间的个人收入不平,社会保险税侧重调剂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福利水平,防止个人在收入及福利方面的过分悬殊,为国企改革的深入进行创造稳定的环境,尽量减少国企改革引起的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不满。

三、从公共财政支出角度看国企改革

1.财政从生产领域走出来,从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走出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否定了财政以国家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方式,要求财政尊重和维护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切实维护国有企业理财自,财政不再承担弥补企业亏损的责任,摆脱国有企业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迫使其提高自主经营意识,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真正做到财政和企业分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还要求财政从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退出来。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由企业自主解决,财政将致力于“市场失灵”问题的解决,侧重宏观调控。

2.增加对科研、教育等公共物品的提供,为国企改革注入活力。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时期,财政支出还远远不能满足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使得公共财政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公共物品中的行政、公安、国防、公共卫生等的供给,是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每一个企业正常所需生产经营的宏观环境。而科研、教育虽然不是纯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所以应该成为新型公共财政支出体制中的侧重点。增加对科研、教育的投入,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查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使国有企业能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这些都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3.增加公共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为国企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失业问题的解决。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职工面临下岗。失业问题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新型公共财政支出制度的建立,要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办再就业工程,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尽量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使失业职工尽快成为劳动力市场“空缺”的合适人选。

(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西方政府社会保障制度和个人所得税相配合,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收入和社会福利再分配,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水准和消费需要,缓和了社会矛盾,充当了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我国以往的社会保障对城市人口的福利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对那些真正需要“济贫”的贫困人口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作用。社会保障性支出在发达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为30%~50%,在发展中国家占20%左右,但在我国还不到2%。因此,必须将社会保障纳入财政支出规划,建立和完善与国企改革各项措施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国企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国家介入社会保障有助于减轻国企作为社会保障的支付主体带来的沉重负担,弥补企业作为主体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使财政成为社会保障的坚强后盾。

篇2

关键词 政府公共财政 财务会计改革 思考

一、前言

对我国政府部门而言,开展会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政府部门公共财政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减少政府在发展期间的弹性开支,提升政府财政部门对资金的使用率,提升公共资金的使用效果,从而确保政府财政绩效能够更加公开与透明,构建出一套符合社会发展现状的公共财政管理机制。

二、政府部门的传统会计机制

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工作采用的是传统的预算会计收付实现机制。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传统会计机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这一模式已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自身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这种模式无法从宏观上将会计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准确、完整地展现出来,也不能够将政府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支配的资源、营运期间的成本、自身业绩、承担债务情况等情况更好地表现出来,还不能够为强化财政管理和政府监管力度、提升政府绩效等工作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与制度保障。从具体操作情况来看,存在人为地对预算资金进行粉饰,这种行为不仅无法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反映政府财政绩效,而且还无法对政府财政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而且,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模式不能反映出政府财务管理的优势和弊端,对政府部门整体工作绩效和财务管理情况也无法进行客观性的评价。此外,传统会计工作模式还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政府部门在发展期间存在的财务风险,弱化了政府财政的责任与风险意识,导致政府公共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预防政府在发展期间出现腐败和舞弊等问题,对政府现行的会计机制进行改革十分必要。

三、政府部门展开会计改革工作的必要性

(一)提升政府财务工作透明度的需要

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部门极力倡导对现行的行政制度进行改革,并致力于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机构。为了确保我国政府部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得以顺利完成,政府的相关人员就必须创新财务会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以此来提升财政会计工作的透明度。基于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财务会计工作体系,借助该体系定期向社会大众提供有关政府财政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绩效评价等数据信息,从而让政府财务工作透明化得以实现。

(二)健全公共财务管理机制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我国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该类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公共财政会计的改革措施。农村基层地区的“一事一议”、改革高校和医院的会计机制、国库集中支付等措施,都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期间,也要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充实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绩效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内容。为了确保改革会计机制能够满足政府公共财政的各项要求,还应当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依据,从而确保财务会计工作能顺利完成。

(三)强化公共财政的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自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部门开展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以来,新的公共管理理念便开始被应用到这些实践活动中,使政府部门以往施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也开始逐渐变成商业化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产生,不仅建立起了公开、民主、高效的国家政府管理机制,起到了提升政府部门内部绩效评价工作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大众对政府日常运行情况的监督水平,充分满足了政府部门现代化发展建设期间对财务公开化、资金合理配置、提升自身运行效率、会计信息透明化等工作的建设要求。其次,改革政府财务会计还能够提升公共财政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各项实践活动的预算方案、客观评价经营成果等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支撑,从而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推动我国政府财政工作稳步发展。[1]

(四)满足国际会计发展需要

就目前来看,西方国家政府部门中的会计机制已经由原来的收付实现机制转向了权责发生的工作机制。通过相关的实践工作证明发现,大部分西方国家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都在不断强化政府部门的受托责任,通过不断提升政府对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来提高财政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提升对政府部门工作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质量。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为了确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同国际接轨,政府部门应当要加大会计工作的改革力度。

四、政府施行会计改革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的政府会计制度

对我国政府部门来讲,完整、统一的会计机制能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各个预算单位中会计工作的顺利执行提供规范的参考依据,提升各部门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可以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进一步理解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从而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责任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强化政府部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建设,能够帮助相关人员监督和检查政府对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与公共财政的管理情况,极大地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效益性。此外,建立健全的会计工作制度,还能够帮助政府内相关人员借助科学的方式对政府的审计能力和审计成果进行有效利用,降低、等问题发生的概率,在公众的心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从而提升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2]

(二)明确政府公共会计工作的主要目标

从政府部门管理工作这一领域来看,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强调的主要是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全面应用竞争机制,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政府部门在运行期间的成本、效益、考核、受委托责任履行等情况,提升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从本质上来看,政府部门作为承担公共责任的主体,其掌握着绝对的财政资金和人力资源,以及对其所在区域内综合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权。而这些权力的存在,也决定了政府部门有义务和责任做好对自身工作业绩的评价工作,将运行期间财政资金的支出和收入情况真实地反映给社会大众,为社会大众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诚恳地接受公众对自身工作情况的监督和工作质量的评价,从而确保自身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与水平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因为政府部门会计工作的目标是确保政府的资产与负债能够得到全面、公正、客观、连续的计量与评价,被准确地记录到相应的报告之中。[3]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通过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将政府受托责任实际履行情r全面展现出来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三)⑹崭妒迪种票湮权责发生制

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即政府这一会计主体需要在支出或者是收到现金之后,才能够开始进行相应的会计记录工作,但是不用管这笔现金收入或者支出是否是在当期应当负担的成本或者是在当期实现的收入。这种会计工作机制的施行无法将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真实、公正地反映出来,导致政府的债务等其他会计信息也无法被客观地体现出来。[4]因此,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在进行会计改革时,应适当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工作模式,逐渐将会计确认基础由原来的收入实现制变为权责发生制。

(四)以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模式的基础

政府以往使用的以历史成本为依据的计量模式,只能够反映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交易或者是其他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资产负债状况,不能够将政府部门当前的资产负债情况准确地反映出来。基于此,政府在进行会计改革时,可以逐渐将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引入政府部门的会计工作中。[5]但因为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在使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时,也需要慎重,最好是结合政府财务会计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使用方案。

(五)将制度模式转向准则模式

我国政府现阶段的会计工作模式较为简单,政府部门内部的资产没有按照流动性的标准划分成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同理可知,政府负债也没有按照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标准进行划分。基于此,政府在会计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转变会计工作的制度模式,认识到准则模式的重要性,明确会计工作的各类要素,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类别的划分,并按照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核算。

五、结语

在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为了可以进一步满足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建设需求,对政府部门公共财政中的财务会计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施行财务会计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先确定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会计主题,选择会计改革的基础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公共财物的负债、资产等情况展开全方位的客观性计量和确认,并做好相应的报告和记录,以便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政府公共财政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责任的履行现状等问题。为了确保会计改革的有效性,政府部门在展开此项改革工作时,还应当针对自身公共财政现状,构建多层次的财务报告和多元化的会计监管体制,从而为政府部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海淀区财政局)

参考文献

[1] 吕维昕.推进政府公共财政财务会计改革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2(06):124-125.

[2] 赵爱玲,马长春.公共财政建设与政府会计改革研究[J].财会研究,2010(05):6-9+16.

[3] 曹越,赵西卜.公共财政建设中政府会计改革重大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09):72-75.

篇3

一、公共财政理论与税费制度改革

(一)纯公共物品与税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建设性财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谓公共需要,指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主要由纯公共物品保障供给。纯公共物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无法将一个不缴费者排斥于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之外;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减少。纯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意味着纯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样,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则,政府在向社会提供纯公共物品时不应也无法向使用者直接收费。另一方面,纯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特征,意味着政府很难确定纯公共物品的收益者群体和受益大小,因而就无法确定纯公共物品的价格和付费对象,即无法通过收费弥补成本。因此,对于纯公共物品,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向其使用者直接收费,只能通过强制征税方式弥补其供给成本。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决定了它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的无偿性支出。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具体体现。即凡是市场能够发挥调节作用的领域,首先由市场调节,也就是说,凡是能通过市场进行合理定价和回收成本的商品和劳务,均由市场提供,如私人物品;对市场不能有效调节或者无法调节的商品和劳务,由政府直接或参与调节。否则,如果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就极有可能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而财政资金在盈利项目方面的“越位”和在公共物品领域的“缺位”,不仅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降低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范围必须严格按照公共物品理论确定。

(二)准公共物品与收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涉及以下两种公共物品的供给:一种是纯公共物品,如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等;另一种是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是指既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特征又不完全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物品,例如教育、卫生、文化等。这些物品一方面具有公共物品消费的局部公共性或外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私人物品消费的局部可排他性和竞争性等特征。准公共物品消费的局部公共性和外部性,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准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或由市场提供较无效率,从而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例如,若通过市场定价方式由私人提供教育,由于私人部门往往并不考虑教育的外部效益,而只是根据私人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收益相等的原则提供这些服务,易导致教育的供给量低于社会最优水平,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准公共物品消费又具有竞争性的特点,这意味着其消费的边际成本并不绝对为零,这样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在特定情况下有必要向其使用者收费,以免因免费供给而导致人们对该公共物品的过度消费。同时,准公共物品消费还具有可排他性特征,这意味着对其收费具有实际操作上的可行性。因此,可通过收费方式供给准公共物品,更符合经济效率原则。

此外,对于某些具有垄断性质的私人物品,如水、电、暖等公用事业部门,及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私人物品,如医疗、保险等,虽然也可通过市场定价的方式提供,但由于存在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由市场提供易导致消费和生产的无效率,因而在实践中往往也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由于这些私人物品同样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的消费特征,因而公共部门在提供这些物品时应该也可以实行收费制度。

(三)规范性的税费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税收作为主要收入形式,主要用于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同时,准公共物品和垄断性质私人物品的存在,收费又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另外,从一般意义上说,税和费都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政府取得财政收入,可以采用税收形式,也可以采用收费形式。由于税收形式的规范性、客体的广泛性、征收的法律强制性,较之于其他收入形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税收已成为各国普遍运用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并成为贯彻政府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税种的设置和税款的征收也有其特定的约束条件,对于某些经济活动的调控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本的补偿,有时不适合采用征税方式,政府便采用较为便利和灵活有效的收费方式,作为其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经济活动的必要补充。从财政收入的构成看,各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收费,但无一例外地将其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在这方面,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国家税费关系的大致格局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从一般的情况而言,在世界上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预算内的税收(即所谓“正税”),是以法律为依托的、规范的政府主要筹资方式和调节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同时,各级政府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开征一些规费,即政府机关对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服务时收取的手续费或工本费(在全部政府收入中只占很小部分)。地方政府在提供区域的或社区的某些公共服务项目时,还可按“使用者付费”原则向接受服务者收取一定数量的使用费,如高速公路、地铁的收费,污水或垃圾处理的收费等(也要经过法定程序确定收费条款,此类收入有时可占地方财政收入不小的比重)。正税、规费、使用费收入,都应反映在政府预算收入中。同时,企业也可以有“收费”(在我国即经营性收费),但这属于商业行为,与政府财力运作系统无关。

二、政府收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行政府收费的基本分类及改革取向

从收费部门和单位分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学会、行业协会等,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收费。目前大致分五类:一是国家机关为特定对象提供专门服务,而收取的证照工本费、注册登记费、环境补偿治理费和诉讼费等。这部分收费具有补偿性质,属规费收入,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也普遍征收,不存在“费改税”问题,今后主要是纳入预算,依法管理,并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国家机关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时,为弥补机关经费不足收取的管理费,如乡镇企业管理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福利企业管理费、减税免税保税物品海关监管费等。这部分收费主要是因为部分国家机关经费不足引起的,应逐步取消,经费不足问题应由财政拨款和其他办法解决。三是公益服务费,包括教育、医疗、环卫、殡葬等。这部分收费不能转变为税收,应在分清政府和市场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市场双重补偿机制。四是中介服务收费,包括评估、鉴定、检验、、公证、律师等服务收费。这部分收费应从国家机关收费中分离出来,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管理。五是以筹集建设资金为目的而设立的各种使用费、附加费、建设费、基金等。这部分收费具有强制性,征收范围和标准相对稳定,数额一般较大,具备税收的一般特征,可把这部分合理的收费(基金)改征税收。

从收费项目的管理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纳入预算管理。国务院决定,自1996年起,将养路费、车辆附加费、铁路建设基金、三峡建设基金、新菜地开发基金、公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邮电附加、港口建设费、市话初装费、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等13项数额较大的收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2)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设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等。这部分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专户储存。(3)游离于财政预算之外,脱离人大、财政监督,实际上处于管理的“真空”状态。这是乱收费、乱摊派最集中的领域。这部分收费大都是各部门、单位越权擅自设立或非法扩大原收费项目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而形成的。其收入构成本部门、单位的“小金库”。据有关典型调查,除小部分用于有关事业发展外,相当部分资金用于职工福利、公款吃喝玩乐,甚至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个人腰包,成为助长腐败现象的根源。

(二)我国现行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配套、法制不健全、改革滞后等原因,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虽然经过了多次治理整顿,仍难以走出治理———膨胀———再治理———再膨胀的怪圈,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是越权和重复设立收费项目,收费过多过乱,加重了企业、农民和社会的负担,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国有大中型企业难以摆脱困境,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实现。二是收费规模过大,存在以费挤税、费大于税、费多于税的现象,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当前收费(基金)的征收主体几乎扩大到政府各个部门,甚至有些部门中的各个职能单位都有相应的收费项目,形成了每增加一项业务,都要以经费或资金不足为由要求设立收费(基金)项目的状况,而且这些收费(基金)由部门、单位直接收取和使用。政府分配主体多元化、收费资金使用部门化的状况,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分配秩序,侵蚀了税基,挤占了财政收入,分散了国家财力,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分配职能。三是收费极不规范,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有的自由市场上,某些收费人员如狼似虎,想向摊贩收多少钱就要多少,摊贩如不缴纳,收费人员则抱着摊贩出售的物品就走,群众极为反感。另外,收费人员使用票据不规范,打白条或无凭据,也影响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四是资金管理不规范,使用缺乏监督,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地方和部门越权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屡禁不止,收费规模日趋膨胀。由于收费缺少法律约束,大量资金游离于国家预算之外,形成“体外循环”,成为部门和单位的“小金库”,而脱离监督的收费资金易成为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经济“补给线”。一些部门和单位挪用收费资金发放奖金、增加福利、修建超标准办公用房或宿舍,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五是大量的收费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误导了劳动力的非理性流动。凡有权收费且数额较大的单位和部门,职工福利较好,这样不仅造成了不同单位之间收入差距的增大,而且误导劳动力向有收费权力或福利待遇较好单位的非理性流动,增加了机构改革的难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收费权力的部门和单位的福利奖金与部分缴费企业效益低下、工资欠发、职工下岗形成强烈的反差,已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六是乱收费及收费的膨胀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一方面大量收费在财政体外循环,许多资金被转入消费领域或重复、盲目投资,造成集团和个人消费的扭曲、产业结构的失调、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三乱”行为加大了社会投资者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恶化了投资环境,造成整个社会资金运用效率低下。七是收费稽征机构重叠设置,征收成本较高,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造成“吃费”人员膨胀。

三、税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 从规模庞大的收费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负面影响分析,税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规模庞大的收费不仅影响了税收收入,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重了农民和企业的负担,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容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廉政建设,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是我国当前税费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

2 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税费制度改革十分迫切。(1)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普遍的无选择的服务,其费用的取得只能采取向全体公民征税的办法,并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税收是基本财源;对特定公民提供服务,其费用不能也不应当用全体公民缴纳的税收进行弥补,只能对直接享受服务的公民个人采取规范性的政府收费(如规费或使用费),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收费只能起补充和辅助作用。(2)财税部门一定要统揽政府收支(包括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和制度外收支),并按照政府政策通过财政收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现行的以费挤税、费强税弱和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格局已经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大障碍,因此税费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3 从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税费制度改革意义深远。现行税费制度改革主要涉及农村、社会保障、交通车辆、环境保护和教育等经济和社会领域,如,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亟需税费制度改革;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看,通过税费制度改革及相应征收社会保险税,对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税费制度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税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政府收支机制,增强财政分配职能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

参考文献:

篇4

通过对科技系统以及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情况的总结,中央下发了不少文件,这对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但我国拥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近3000万的从业人员,情况十分复杂,特别是地方的事业单位,更面临着种种困难。本课题试图从公共财政角度,就地方事业单位改革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及定位

(一)事业单位的分类

对事业单位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是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事业单位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原则,对之进行明确分类后,才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明确的定位。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为标准,对事业单位作如下划分:

1、提供纯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根据公共产品原理,提供纯公共产品事业单位有如下几大类:

(1)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近几年,国家多次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对行政单位、行政编制进行严格控制。但为了确保社会事业的发展,各地先后建起了一批带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些单位则转制为“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在一些地区,被称为“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实际上履行着行政单位的职能,因此,它提供的服务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纯公共产品。

(2)基础教育单位。我国的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应该向社会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纯公共产品,并由财政承担其全部费用。因此,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公立中小学,以及为义务教育培养教师人才的师范学院也属于提供纯公共产品的范围。

(3)基础研究单位。如地方上的一些针对当地重点行业发展而设置的基础性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提供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要,因此其服务也属于纯公共产品。

2、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

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来提供,也可以通过市场提供。根据我国各地实际,按照准公共产品的公共程度,可以把这一类的事业单位分为如下几种:

(4)公益性事业单位。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中,有的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管理的,如城市公路就由属于行政单位的公用事业局来管理;有的则是由事业单位来进行管理的,如:中心血库、疾病控制中心等基础医疗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戏剧院等基础文化设施;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治理机构等等。

(5)慈善型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慈善为宗旨的各类机构,包括各种从原来行政单位分离出来的机构,如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下属机构;各种公益基金会,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等;带有宗教色彩、在传教的同时又向教民提供慈善服务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组织等等。

(6)社会中介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一部分是从原来政府部门分离出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中介单位,包括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政府各部门下属的服务机构,政府职能的衍生产品(如质量检验所、药品检验所等),因市场经济发展而新生的第三产业(如拍卖行、婚姻事务所、产权交易中心等)。

(7)专业人才培养机构。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从事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高中、职业中学、中专、大专、大学、成教学校、专业培训中心等等。

(8)技术服务型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各种应用的事业单位。如:各种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各种学术性、行业性的群体团体,科技交易市场等。在广大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农机维修网络,也属于技术服务型的事业单位。

(9)城市经营性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以管理、经营城市资源为手段,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目的,既重社会效益,更重经济效益,也属于事业单位的范围。根据城市经营的产业链,这些单位可按序分为:从事土地、空间等城市资源一级交易的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交易中心,产权拍卖中心等;从事城市资源初级开发(城市项目建设)工程的项目指挥部、项目公司;从事已建成的城市资源管理和维修的各类事业单位,如尚未市场化的煤、气、路、水等管理单位;从事城市资源二级交易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等。

3、提供私人产品的事业单位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私人产品应全部由市场来供给。但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加之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尽管属于私人产品、但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还需要国家来经营,因此,存在相应的事业单位。按所从事的业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可将这类事业单位分为以下几类:

(10)仍需要政府扶持的事业单位。以向广大人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经营目标、以市场化的动作为主要手段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绩效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还需要国家扶持,包括:医疗机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公交部门、城市地铁、水上渡船码头,城市设计院、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

(11)可以市场化但尚未市场化的事业单位。包括:可以市场化的应用研究部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附属的 “三产”单位,如各种“四技”事业,各种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车队、劳动服务公司等;一些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协会、中心等等。

(12)已经市场化的事业单位。以事业单位名义存在、经营机制已市场化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广播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系统等。

(二)事业单位的定位

按照公共财政的理论,把事业单位划分为上述的三大类十二小类,根据分析可知,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提供各种公共性程度完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的统称。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把这些事业单位归位到与其公共性相适应的经济组织类型之中。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经验,我们把整个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五大类: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家庭。同时借鉴这种分类方法,明确现行各类事业单位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定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就是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转化为当前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的过程。

关于政府机构、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及家庭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游戏规则,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在此不作详细讨论。本文的重点,放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事业单位从目前这种状态向规范的四种经济组织形式归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内部改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涉及到事业单位以及与之相关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格局,因此,改革的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对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的地区,很多利益集团,都是通过事业单位这一形式,来分财政的一杯羹。因此,要使他们脱离政府的扶持,直接在市场中自求生存,阻力很大。

从调查情况看,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观念转变的困难

事业单位改革,是市场化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过程,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调查发现,我国各地开展事业单位改革中,对事业单位改革认识上的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头号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些模糊认识罗列为如下几种:

一是消极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可以通过形式主义等做法很好地完成改革任务,又可以通过改革,实际上扩大事业单位的阵容。

二是任务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是上级的任务,只要遵循上级的精神即可,一方面使得改革不考虑当地的实际,一味照搬中央部委的文件,另一方面改革陷入等待状态。

三是保护观念,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中,以保护一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为前提,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如保护事业单位职工的既得利益、保护改革者的利益等。而事业单位改革与以前任何一次政府内部改革不同,是一次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它必然要打破既得利益。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难以很好地推进。

四是畏难情绪,改革可能引起下岗,使得改革中出现一批观望者,甚至出现阻挠改革的领导干部。

五是被动情绪,被改革者对前途不明,无法谋定而后动,只能等待政府改革方案对他们命运的安排,这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广大事业单位职工中很流行的想法。

这五种认识观念上的模糊,由于目前没有一套较有说明力的宣传资料,连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都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纠正。

2、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

人事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些困难可以归纳为:

一是人员安置分流的困难。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事业单位职能的转换带来的职工下岗问题,在就业机会本就不多的地区,如何安置下岗职工以及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与公平待遇的矛盾问题等都是改革的难点。

二是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政治、技术待遇问题。一方面,行政级别的取消,在一些“官本位”意识较浓的地区,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原来属于某些事业单位的员工,可能失去评聘特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这同样会阻碍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三是领导干部的任免问题。在目前“党管干部”的体制下,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在组织部门考察的基础上,由当地的党委或政府任免的。改制后,事业单位要按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开展业务活动,其领导干部的任免工作就不可能全部归党或政府,必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四是一般职工的任免管理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破事业单位终身制的用工制度,形成一种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人才流动体制,这要求逐步规范目前混乱的人事管理制度,一部分人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他们很可能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

3、职能体制改革的困难

首先,是每个事业单位的定位困难。尽管我们在第一部分对事业单位作了12类的分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的定位,各地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如一些属于城市经营的事业单位,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早就成为企业,而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差的地区,甚至还有全额拨款的。

其次,是每个单位内部的职能改革问题。即使在一个单位内部,每个部门所履行的职能的公共性差别很大,如果职能划分不清,就可能影响改革的方向。

4、分配制度的困难。分配制度,是各利益关系调整的集中反映,也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矛盾最集中的问题。在分配制度问题上,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是事业单位分配的基本原则问题。事业单位改制后如何体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分配原则,是事业单位改革在分配制度上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事业单位原来采取的是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事业单位的工资,一般按员工的工作能力 来确定的。改制后,单纯的按劳分配势必很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辅之以其他分配方式,但这些分配方式的基础却很难界定。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内部,只存在着二种分配基础:一是属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二是属于国家的各种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也存在着诸如产权、专利权等其他可以作为分配依据的生产要素,但在改制前,这些生产要素都是国有的。除非有私人产品参与事业单位改革,否则,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分配制度上就可能变成国家与个人的分配关系调整,而个人间的分配关系,仍难以得到很好的调整。

二是事业单位分配权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制定了一些地方性规定,给予事业单位一定的分配自主权,但仍没有摆脱上级决定分配权的本质,与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事业单位个人分配制度的建立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后,要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分配制度,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改变原来个人收入来源单一的格局,实现收入的多元化,调动积极性并避免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因此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还有待研究。

四是事业单位个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减震器”,在打破用工的终身制后,事业单位的员工就必须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但事业单位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和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解决事业单位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建立,还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三、制度创新:对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难点的政策建议

上述四大类困难中,最突出的是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困难。解决好这两大制度的创新,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根据各地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关键在于建立起如下几种制度:

(一)管理体制创新

通过体制创新,解决政、事、企的分离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向国际通行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归位。

1、建立规范的法人确认制度。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不同性质的法人组织。根据经营目的的不同,法人可以分为公法人、私法人、社团法人等多种形式,这种法人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就是明确了各种机构性质的差异。因此,建立规范的法人确认制度,可以使各类事业单位归属到与其公共性相适应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之中。为了确保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系统地甄别各类事业单位的性质,建议由政府职能部门在整理现行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国" 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要求,对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的认定标准进行重新的确认,建立标准化的法人确认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目前各地都基本已经成立的政府办事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一个窗口对外,对事业单位进行重新的认证、登记,从而避免因部门职能交叉而导致的确认工作混乱。

2、取消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要机构独立设置,编制独立核定,编制独立,财务独立,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基于此,应全面取消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各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的需要,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建立起相应的关系。

3、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联动机制。目前,各地都存在一批行政、事业混编混岗的单位。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要建立起规范的分设制度,进行清理。产生行政、事业单位混编混岗的根源,在于行政机构改革中,由于编制的控制,一部分行政单位把一些行政职能转到了事业单位,并向下属的事业单位无偿借用干部。在行政机构编制不能变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联动制度,才能真正推进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

(二)产权制度创新

1、国有产权多种实现形式的制度创新

正如党的十六大所讲,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事业单位拥有的各类国有资产,将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保证其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将国有资产转化为如下几种形式:

(1)国有财产。即原来由事业单位使用,经过国有资产登记后,变成一种公共消费产品。这类国有资产,不再是一种资产的概念,而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财产,它不可能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是一种消耗性的国有资产。

(2)国有资金。通过对国有产权的改制,把一部分原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金,由政府收回,投资到其他公共领域,实现国有资产从某些事业单位的退出。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有产权改革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3)国有股权。在事业单位改制的过程中,股份制改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原事业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在改制过程中作为一种国有股权,参与到改制后事业单位的具体经营中。

(4)国有债权。除了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股权外,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特殊性,一些国有资产也可以转化为国有债权,国家作为债权人,改制后的事业单位经营者作为债务人,建立起债权债务关系。

(5)其他形式。事业单位拥有很多国家所有的知识产权,在改制过程中,这些知识产权或者量化为国有股权的一部分,或者保持原来的形式,继续成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方的事业单位中,还存在一种特殊性质的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只给予一个编制或者机构名称,如某某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经济协作中心等。这类单位在改制过程中,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集体性质的社会经济组织,不存在国有资产问题,但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这类单位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这一政府命名的单位名称所包含的无形资产。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改革中,如何强化国有无形资产的管理,将是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2、多元化的投资制度

改革后,除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外,其它各类事业单位都可以由社会力量兴办。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鼓励多元化投资的制度体系,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1)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势必会影响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市场准入制度,来保证事业单位经营者的质量,在鼓励多元化投资的宗旨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标准,不能有所有制歧视,区域歧视,更不能有特许的规定。事业单位涉及的领域很多,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准入标准,在事业单位的准入制度上,建立一套与行业许可相适应的许可证制度,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

(2)畅通的投资制度。私人部门获准参与事业单位经营之后,还必须要有一个畅通的投资渠道,包括了售、股、托、租、包等多种形式。

(三)人事制度创新

1、取消事业单位身份制度和劳动关系制度

进行事业单位改革,首先必须取消原有的身份制度和劳动关系制度,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清理改革障碍。例如深圳市统一把事业单位的员工统称为“职员”,有些地方则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这些办法,都为取消身份制度与劳动关系制度提供了参考。

2、建立规范的人员聘用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员工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

一是单位的自主用人制度。单位可以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自主确定用人标准,用人额度,并到人才市场进行招聘。

二是员工与单位建立合同化的劳动制度。单位按照岗位要求聘用员工,与员工建立合同制的劳动关系,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

三是员工的自主择业制度。员工可以通过规范的手段,自主选择职业。

四是竞争上岗的内部用人制度。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用人制度,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确定每个员工在单位内的位置,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建立新型的领导干部任免制度

以竞争上岗的方式代替组织部门干部考核中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竞争,使每个干部都能有机会取得领导职位,并在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干部管理部门根据竞争上岗中竞争者的表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一定程序,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采取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来任免领导干部。

4、建立岗位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每个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明确,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关系明确,是确保事业单位运行顺畅的组织保证。岗位管理制度就是把明确的岗位设置与人事管理结合起来,使每个人适得其所,保证事业运行的高效率。

岗位不同,管理制度也不一样。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确保工作人员完成岗位所要求的权责利的制度。如对领导岗位,可以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对管理岗位,可以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推行职员制度;对工勤岗位,可参考技工考核的办法,建立岗位等级规范;对专业技术岗位,可以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相统一的办法,一些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岗位,还可以参考国际惯例,逐步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5、建立柔性用人制度

柔性用人机制,即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改变现有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从制度上保证各事业单位较好地利用“外脑”,来发展各项事业。

6、建立解聘辞聘制度

劳动关系的合同化,为建立事业单位的解聘、辞聘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据聘用合同,单位可以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合同辞聘。这一制度,可以疏通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

7、建立聘用人员考核制度

解聘辞聘制度能否实现,关键是聘用制度中对工作人员考核的办法制定。在聘用人员考核制度中,如果明确了聘用者在聘用期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么,这一制度才能真正实施起来,反之,这一制度就很容易形" 同虚设,终身制就很难打破。

8、建立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必然带来一批下岗人员。如何处理这些未聘人员,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点。为此,可以参考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安置办法和行政机构改革中未聘人员的安置办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一是以行业或系统为单位,建立人员的内部调剂制度。在本单位自行消化的基础上,通过行业或系统内部消化,在整个系统内统一评聘,打乱原来的格局,让所有的员工在系统内公平竞争、自由择业。通过行业内的竞争,争取让一部分人员安置下来,这是减少未聘人员的一条重要措施。

二是建立人才后备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较高,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政策敏感性,那些未聘人员仍然是重要的人才力量,在今后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采取建立人才后备制度的办法,把一部分素质较高、符合当地远期人才发展战略的未聘人员,纳入这一制度进行管理,从而安置一批人员。这可以参考行政机关安置下岗人员的做法,建立若干个人才培训计划,把这些人员纳入这些计划之中,参与培训、攻读学位、考取专业技术职务。

三是建立人才托管制度,对一些未聘人才进行管理。如可以建立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的办法,由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为之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为了鼓励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为这些未聘人员服务,政府可以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费中列支一次介绍费等进行鼓励。

四是建立就业指导制度,引导未聘人员的再就业。

五是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兴办新兴产业。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有资产部门将收回一批事业单位使用的国有资产,充分利用这些国有资产,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鼓励未聘人员组建新的企业单位,是各地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六是利用国有资产,养活一批未安置人员。对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而下岗的未聘人员,可以通过提前退离休等办法,或利用改制单位的部分国有资产,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七是利用政策鼓励未聘人员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通过政策 鼓励、引导未聘人员到基层、农村、企业等领域工作,发挥作用。

八是利用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或进入企业。对各地的优惠政策进行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制定事业单位人员创办或进入企业的制度,鼓励事业单位在岗人员和未聘人员,发挥个人特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9、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成功的稳定器,同时,更是安置未聘人员、促进人才流动、加快单位转型的重要推进器。在事业单位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既可解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转岗的后顾之忧,也可以降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目前,我国各地在事业单位开展社会保障制度的进度不一致,有的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有的甚至刚刚起步。因此,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社会保障这一重大问题,对于改革中没有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当地财政部门可能要承担起这部分的费用。

(四)分配制度创新

1、建立健全适应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分配政策体系。

目前,对事业单位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的前提,就是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重新组成一个和国际接轨的、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要求的分配政策体系。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财务通则》、《会计准则》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核算体系;同时,也通过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形式,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新的改革,建立健全了行政单位的内部核算制度。能否通过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营利组织的核算体系,是这次改革成败的关键。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核算问题,可以重新作为一个专题开展研究。本文强调的是,非营利组织内部核算制度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

(1)非营利组织,在具体经营中,同样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它与企业的唯一区别,就是非营利组织所创造的利润不是分配给投资者,而是用于该组织所从事的社会事业发展。非营利组织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的内部核算制度,必须以企业核算制度为基础,并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

(2)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一体的组织。非营利组织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掌握专有技术的劳动力。因此,企业内部核算的中心是资本以及资本盈利率的核算,而非营利组织核算的中心则是劳动力以及劳动力收益的核算。因此,对劳动力的核算,特别是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核算,将成为非营利组织内部核算的核心。

在建立了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核算体系后,它就和行政单位的内部核算体系、企业的内部核算体系组成一个系统,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其公共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改制方案和改制方案中所使用的内部核算制度。

2、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自主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是内部核算制度的核心,特别是在非营利组织中,对劳动力成本收益核算,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根据行政单位核算制度、非营利单位的核算制度和企业内部核算制度,不同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不同的内部分配制度。转化为行政机构或政府公立机构的事业单位,在内部分配制度上,将按照或比较公务员制度进行分配;转化为企业的事业单位,将根据企业的分配制度进行分配;而广大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则需要根据其公共性的不同及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特点,确立不同的分配依据和分配原则。如:对于一些公共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在确定分配原则中,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要素分配为次的原则;而在一些公共性较低的事业单位,则需要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重的原则下建立不同的分配制度。

3、积极探索内部分配制度的创新

除转制为行政单位、政府公立机构和企业的事业单位外,转化为非营利机构的事业单位,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

一是参考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对于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国家财政的拨款中,只规定其人员经费的总额,对这部分人员经费内部分配权,全部下放给单位,由单位根据实际建立其内部分配制度(对一些公共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单位的内部分配制度需要报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在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管理后,可以在国家工资制度和分配政策基础上,核定单位年度工资总额,实行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节余留用,超支抵扣。上年工资总额节余可转下一年度使用。工资总额包干基数每年核定一次。一经核定,包干年度内,除遇国家工资政策调整以外,一般不予改变。

二是参考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工效挂钩制度。工效挂钩制度的基本原理和绩效预算是一致的,它是通过对单位内部每个员工对单位业绩的贡献程度,来确定其报酬的一种制度。因此,无论是转化为行政单位、政府公立机构、非营利组织,还是企业化的事业单位,都可以推行工效挂钩的办法。即通过考核事业单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事业发展指标及复合考核指标,确定该单位所享受的工资总额(这一工资总额可能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也可能全部来自单位内部创造的效益,更有可能是根据单位的情况,由单位与财政商定一个比例,实现财政拨款与单位自筹并盘解决)。在这一工资总额内,单位内部可以根据各岗位对单位绩效的贡献度,建立内部的工效挂钩制度,使这一制度具体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从而" 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参考集团公司的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二级核算制。我国存在着很多纵向设置的事业单位,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在各地都设有分支机构,同时,一些部门也拥有很多个下级的事业单位。如教育系统,拥有一批中小学。这些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间业务范围相同,经营方式相似,因此,在分配机制上,完全可以参考集团企业的管理办法,以一级核算单位作为一级法人,与财政部门发生业务关系,而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为二级法人,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管理。一是采取统一核算的办法,把一、二级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进行统一管理。如对类似于中华慈善总会等全国性的机构、某些地区区域性的事业单位,如某某地区的行业协会,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集团法人进行管理。二是采取二级核算制度,由一级法人单位,通过内部制度创新,采用二次工效挂钩、全额承包、定额上缴、超额提成、结余分成、自负盈亏等办法,从而提高二级核算单位的竞争机制,提高各二级单位的积极性。

4、积极探索个人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实现个人收入的多元化

进行个人分配方式的制度创新,打破以工资为主体的单一性收入制度,实行各种和员工绩效直接挂钩的多种分配方式,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本文认为,对于转化为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可以形成如下几个层次的个人分配制度:

一是基本工资。这是每个员工的最基本收入。除一般的基本工资管理外,还可以通过基本工资的差别管理,进行政策引导,例如在基本工资基础上加一定系数的优惠政策,鼓励事业单位的员工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特殊岗位工作。

二是岗位工资。对非营利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建立类似公务员、技工的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同的岗位确定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如一级打字员、二级打字员等,并据此确定不同的岗位工资。

三是职务工资。对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并被单位聘用者,或者担任某领导职务的,给予一定的职务工资。

三是效益工资。根据单位全年创收的情况,在创收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工效挂钩或工资总额包干的增量,按照岗位津贴的比例,形成效益工资,分摊给每个员工。

四是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是员工在每个岗位上取得的基本收入,根据岗位考核目标,每个员工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即可以增发相应的绩效工资,从而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五是计件工资,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的工作任务,可以直接以计件的办法,进行具体的核算。如车队、打字室的人员,可以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附之以计件工资进行具体的考核。

六是股权分红。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以及有志于参与某项事业发展的私人部门,都可以以资金、资产(如设备等生产资料)、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成果)、管理或销售网络等参股,并参与单位的利益分成。

七是提成收入。对一些可以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可以以总承办人为主体,按照总额包干的办法,对于超过包干收入或低于包干经费部分,可以在一定比例内作为总承办人的提成收入,由总承办人根据贡献的大小,分配给相关的工作人员。

八是分成收入。科研成果转让到事业单位,除采取一次性买断、作价入股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利润分成的形式,进行分配。如有些地方规定,以技术转让方式提供职务科技成果的,可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一次性奖励给有功人员;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单位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五年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奖励成果完成者,或参照此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以股份合作形式实施转化的,可用于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若成果研究和转化是由多人完成的,对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

九是奖励收入。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在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中有突出贡献者,按照贡献的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

篇5

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公共财政与公有经济尤其是与国有经济有着一种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财政一方面要承担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满足不断增长的必不可少的公共需要。这些特点表明,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与政府职能的转化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息息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今后一定时期,国有经济将仍然是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二)从政府弥补市场失效的角度看,公共财政的建立不能排除国有企业的存在。根据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把公共产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货币发行、空间技术等;一类是准公共产品,如交通、通讯、能源、城市公共服务等。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类是直接生产,一种是向社会其他生产部门采购。一般来讲,纯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以直接生产的方式提供,而政府直接生产就必然依托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具有“公共企业”的特殊功能。而政府向社会其他生产部门采购时,对象也可能是国有企业。所以,无论政府采取什么形式,都不排除国有企业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三)政府在调节和干预经济时,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原则,必然会进入一些垄断性行业。政府干预垄断性行业的主要方法有,由政府直接经营或者制定严格的经济措施限制这些行业的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以保护市场竞争,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世界各国来看,有相当多的垄断性行业是由国有企业直接经营的。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中,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公有制经济规模比重逐年降低,但是在财政收入来源中,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成分比重一直居高不下。1995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为33.95%,但提供的财政收入比重却占71.15%。在传统体制当中,国家的某些目标和职能需要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国有企业除了以利润和税收向国家提供财政收入外,还担负着充分就业及向职工提供福利等政府宏观经济目标,因此,“企业办社会”的结果是企业效率低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不仅制约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而且减少了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再加上税收监管的不力,预算外收入挤压预算内的收入以及财政支出的不断膨胀,造成90年代以来,国家连年出现财政赤字,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财政压力的最终缓解有赖于多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行政改革的同步推进。同时,财政改革的推进即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将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因此,国企改革和财政改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规范的、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对于推进国企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为国企卸下沉重的财政负担和社会负担,使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轻装上阵。其次,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能够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国有企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面对改革。再次,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为国企改革带来了各种新的实践方式,使国有企业真正能够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改革。最后,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为国企改革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提供了巨大的财政支持,降低了国企改革的社会成本,减少了国企改革的后顾之忧。总之,新型的、规范的、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将为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开拓空间。

二、从公共财政收入角度看国企改革

1.发展非国有经济的第三产业,摆脱财政和就业对国有企业的依赖,为国有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新型公共财政收入制度的建立,可以摆脱那种以国家所有权为基础的财税体系,改变国家财政收入对国有企业的严重依赖。重构公共财政收入制度的思路之一,就是根据变化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状况,拓宽理财思路,调整有关财税政策,提高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财政贡献率。

(1)发展非国有经济,摆脱财政和就业对国有企业的依赖。非国有经济的崛起使国企改革遇到了极佳的机会。随着非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比重的迅速上升,其产值和财政上缴的比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源泉,给了国家财政新的支援。困扰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崛起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非国有企业以它惊人的包容能力为数以千计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提高就业方面的作用在逐步提高。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财政税基。从财政收入来源的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对工业这个国有企业密集分布的产业依赖性很大,约占50%。而信息、房地产、证券、金融、娱乐、中介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利润率高,但财政贡献率却很低。因此,提高第三产业新兴部门的财政贡献率,对减轻国有企业财政负担,拓宽财政税基、增加财政收入意义重大。

(3)公平各所有制企业间税赋,为国有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各类企业间的公平税赋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税赋较重,非国有企业税赋较轻,难以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这样就扼杀了国有企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各类企业间的公平税赋意义重大。此外,还应尽量减少针对非国有经济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过多的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一方面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另一方面反映了行政手段对市场活动的干预,使没有获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国有企业更加感到不公平。

2.清费立税,减轻国有企业税外负担。国有企业除了预算内各项利税的上缴外,还要负担沉重的各项预算外非税收入,包括基金、收费和摊派等,形成了税费并重,甚至费税倒挂的现象。沉重的税外负担吞噬了企业的利润,削弱了企业的活力,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而且由于这部分资金长期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了政府的监管和控制,扰乱了我国财政秩序。经过改革,规范、完善的公共财政收入制度的建立,将减轻国有企业沉重的财政负担。

3.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开征社会保险税,推进国企改革。与西方的个人所得税相比,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引起的收入再分配规模较小,涉及面较窄,没有起到将国民收入应有份额从社会富裕阶层向贫穷阶层转移的作用。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主要是在技术上加以完善和加强征管,使其能够实现其调节社会收入,为社会保障提供财力支持的职能。为了使国企改革到位,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开征社会保险税。这样,个人所得税侧重调剂社会成员之间的个人收入不平,社会保险税侧重调剂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福利水平,防止个人在收入及福利方面的过分悬殊,为国企改革的深入进行创造稳定的环境,尽量减少国企改革引起的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不满。

三、从公共财政支出角度看国企改革

1.财政从生产领域走出来,从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走出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否定了财政以国家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方式,要求财政尊重和维护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切实维护国有企业理财自,财政不再承担弥补企业亏损的责任,摆脱国有企业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迫使其提高自主经营意识,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真正做到财政和企业分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还要求财政从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退出来。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由企业自主解决,财政将致力于“市场失灵”问题的解决,侧重宏观调控。

2.增加对科研、教育等公共物品的提供,为国企改革注入活力。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时期,财政支出还远远不能满足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使得公共财政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公共物品中的行政、公安、国防、公共卫生等的供给,是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每一个企业正常所需生产经营的宏观环境。而科研、教育虽然不是纯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所以应该成为新型公共财政支出体制中的侧重点。增加对科研、教育的投入,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查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使国有企业能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这些都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3.增加公共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为国企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失业问题的解决。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职工面临下岗。失业问题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新型公共财政支出制度的建立,要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办再就业工程,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尽量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使失业职工尽快成为劳动力市场“空缺”的合适人选。

(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西方政府社会保障制度和个人所得税相配合,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收入和社会福利再分配,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水准和消费需要,缓和了社会矛盾,充当了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我国以往的社会保障对城市人口的福利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对那些真正需要“济贫”的贫困人口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作用。社会保障性支出在发达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为30%~50%,在发展中国家占20%左右,但在我国还不到2%。因此,必须将社会保障纳入财政支出规划,建立和完善与国企改革各项措施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国企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国家介入社会保障有助于减轻国企作为社会保障的支付主体带来的沉重负担,弥补企业作为主体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使财政成为社会保障的坚强后盾。

篇6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和动力之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首先探讨了财政支出介入高等教育的理论依据,然后从我国高等教育支出的现状出发,分析得出高等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公共财政;高等教育;教育支出:改革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在高等教育产品属性方面,国外学者大致持有三种观点:以布坎南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高等教育有排他性,且具有拥挤公共产品特征,因而属于准公共产品;巴罗则认为高等教育是纯公共产品;以范里安、罗森、阿特金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高等教育的消费效用出发,将其视为公共供应的私人产品。

在教育投入方面,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可通过向家庭或学生发放教育券的方式拨付教育经费,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还有利于在公私立学校间建立起公平的竞争机制。亨利·列文认为政府应在教育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教育成本或在成本不变前提下提高教育质量,另外,政府还应积极寻求新的教育经费来源。费尔南多·赖默认为经济衰退对生均教育支出的负面影响很强,应通过教育私人化来消除公共开支与入学率间的矛盾。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高等教育支出的研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在高等教育属性方面,国内多数学者从萨缪尔森关于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出发,认为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机会均等方面,很多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张但成本却渐趋上涨,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凸显。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面,学者们主张未来我国应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二、财政支出介入高等教育的理论依据

1.公共产品理论视角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具有三个典型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而凡是可由个别消费者所占有,具有敌对性、排他性和可分性的产品则是私人产品。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为准公共产品。根据该定义,高等教育应属于准公共产品。首先,高等教育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我国高校招生数量有限,一些人进入高校学习必然会减少他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次,高等教育具有排他性,可通过考试、学费等技术手段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其消费范围之外。但是,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很强,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受益,还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从这个角度讲,若完全由私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会导致供给严重不足,进而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

2.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假定政府及官员具有“理性人”的特征,其目标是追求选票(政治支持)最大化,因此政府不会逆民意而动。由于政府是公众选出的公众服务与机构,在追求教育投资效益最大化方面,政府与公众的选择应该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的教育财政体制仍以政府公共投入为主,所以,教育投资效益就不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成为公共选择问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现状分析

1.高等教育支出经费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经历了免费、双轨制、并轨改革和完善四个阶段,收费标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呈现出直线上升的变化趋势。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两者合计占经费来源总额的70%以上,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国家财政和收费来筹集资金。

2.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规模

⑴财政性教育经费总规模。财政经费是我国高等学校赖以运行的根本支柱,但是,多年来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严重不足,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99年-1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体现出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但是即便如此,仍没有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的到200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的目标,并且,在06年,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已经达到4.5%,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4.9%(除日本外,所有国家都超过4.1%),而我国只有3.01%。因此,要想促进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增加财政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⑵高等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经费中的相对规模。从高等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经费中的相对规模来看,我国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占财政性教育总经费的比重大约维持在30%、28%和25%。而国际通行的发展中国家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教育经费比例标准为40.5:29:17.9。与这个标准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共经费规模过大,而初等教育规模却过小。

⑶高等教育经费生均规模。从生均公共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来看,国际通行的标准为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的9.2倍。在我国,初、中、高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约为1:1.3:3.2,与国际标准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过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又相对较小。

从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和生均规模来分析,之所以会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原因就在于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总规模过小,这样一来,虽然高等教育占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较大,但绝对规模仍达不到要求,这就限制了高校的长远发展。

3.我国政府高等教育利益归宿分析政府之所以出资兴办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还为了消除入学机会的不均等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政府出资兴办的免学费或者低学费高等教育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需要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的利益归宿来回答。

所谓高等教育的利益归宿,就是高等教育的受益群体,本文从不同收入阶层的大学生比重和受益群体的城乡分布两方面来考察。由表1可见,我国占人口20%的最高收入阶层享有50%以上的政府高等教育补助,而人口60%的中低收入阶层却仅享有20%的政府高等教育补助。表2反映了我国占总人口70%的农村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足15%。可以说,我国的政府高等教育支出非但没有缩小收入差距,反而拉大了这一差距,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程度。

4.我国高等教育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财政性教育经费事权、财权不统一。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长期存在事权和财权不对称的问题,中央政府只对中央所属院校进行经费投入和管理,地方高等教育则由省级政府拨款,在这种体制下,财政收入相对落后的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必然会相对不足。

⑵财源单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多元化的融资格局尚未形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趋势发展,未来高等教育经费需求必将扩大,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很难保证资金来源。

⑶政府对教育的总投入过低。多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过低,加之我国公立高校较多,经费主要来自财政资金。国家对教育总体投入不足,必然会限制高校资金来源,甚至引发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争夺资源的问题。⑷政府教育投入有失社会公平。我国的高校补助主要由高收入阶层和大中城市的学生享用,这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甚至会使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

四、我国高等教育支出的改革出路

1.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从全局角度出发,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必须重新认定,不能仅按行政隶属划分事权。在由地方政府主管高校经费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必须加强宏观指导,加大对落后地区高校的经费投入,弥补地区间差异,使国家财政真正服务于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继续加大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科学技术是一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高校正是科技成果的重要来源。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期,更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力度,以求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促进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

单靠财政拨款不足以满足高校经费需求,必须积极尝试其他资金来源渠道。第一,政府应对民办高校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其发展,并适度增加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第二,政府应努力营造以投资高等教育为荣的社会氛围,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展捐赠和基金收入,以解决高校资金不足问题。第三,要推动高校将高新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增加高校科研创收。

4.促进高校财政支出公平化

政府应着手改革高等教育中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学生资助制度,加强直接针对贫困家庭以及农村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使更多低收入阶层学生以及农村学生尽快获得较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蒋洪,马国贤,赵海利.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J].财经研究,2002(3).

[2]但锋.公共财政视角下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成因解读及化解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3).

[3]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1).

[4]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J].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篇7

【关键词】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政府财务报告

1、关于公共部门财务管理

关于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指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非盈利的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认为公共部门包括国家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机构以及相应的政府主体。中国的公共部门除了政府机构之外,还包括行使政府职能和政府控制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实体,国有企业的管理有自和实行公司化管理,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承担着一些政府赋予的职责,如石油公司通过政府赋予权力进行国外石油贸易和销售,具有公共部门的性质。

关于公共部门财务。传统的财政被称为是国家财政或者政府财政,而公共部门财务被称为国有企业财务或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是公共财务的基础。根据前面的定义可以将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的财务称为公共财务,是公共财政的组成部分。公共财政与公共财务也是有区别的,公共财政与政府和政治相联系,体现出了财政的政策性、政治性、专一性和无限性。公共部门的是花钱办事的部门,重点放在业务的落实方面,其具有经济性、技术性、持续性、有限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公共财政和公共财务的区别在于前者重视财政的收支,后者重视财政收支的经济影响和财务收住的合理性问题,公共财政是宏观的层面,公共财务是具体的和微观的层面。

关于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是公共部门依照相关法律使用资金,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公共财务的安全等财务受托责任。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公共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等。公共财务管理只关注财政年度公共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的合规性,所以,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侧重于年度财务收支,关于财政收支以外的财务活动基本上没有管,也没有相应的财务受托责任。本文认为公共财务除了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公共预算进行管理外还应当包括公共(行政)成本管理、公共财产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资金管理、公共投资管理等内容。公共财务管理应当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做法,可以转变理财理念、增强成本效应意识、明确财务受托责任和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2、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信息需求,要求改革政府财务报告

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年度预算收支状况。会计报表和财政收支只反映年度预算收支本身,而对预算支出形成的公共财产、公共债务等得不到反映。公共财务管理是对政府财务报告中所提到的资金的预算收支以及会计间的财务状况情况进行反映,披露政府公共部门各方面的财务活动信息,包括公共部门层面的财务状况,公共部门的财务变动情况和公共部门预算收支情况等。

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公共部门的成本费用和预算收支情况。公共部门的成本费用与政府的预算和经费支出有所不同。政府是按照批准预算或经费拨款和有关规定所发生的货币支出,受托责任不明显。公共部门的财务支出综合了货币支出和物化支出,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政府公共部门的耗费水平,反映了公共部门年度总支出,依法获取的服务收入等情况。

全面、客观地反映政府公共部门的受托业绩。由于公共部门追求公共利益目标,财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要反映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受托业绩,如遵循法定预算情况,公共财务实力及公共财务健全性等,反映公共资金使用效果或公共支出效率,这些效率主要体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公共部门的绩效衡量比较复杂,不能够真实的反映财务管理的具体事实,需要在财务收支预算报告中加入说明书为财务报告附注。

3、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制度基础

健全的公共管理制度。随着新的公共管理方法的出现,私营管理技术、社会公众服务取向和市场竞争的引入,政府对服务的产出、效率、结果和质量逐渐重视,并用企业的管理精神来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管理绩效。

一体化的公共财务制度。不但要有健全的、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制度,还要有科学规范的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公共投资、公共财产和政府绩效考核制度。这些制度之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相关体系,形成一个公共财务制度链条。

完整的政府会计体系。不仅要有真正意义的预算会计体系,还要有完整的政府财务会计(包括政府成本会计)体系,使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衔接起来。这里,更重要的是如何确定政府会计对象。我们认为,应当按照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受托责任范围和公共财务活动的内容确定政府会计对象,即除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外,还应当把公共投资、公共财产(包括各项债权和定义为公共部门的经营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收益权,如果能够取得一致意见,还应当包括资源性公共财产)、公共债务(包括显性债务、隐性债务)等都确定为政府会计对象。

公开透明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政府就象股票公开上市的股份公司,它代表公众从事公共财务活动、管理公共财产,公众拥有公共财产权益、享有财务信息知情权。所以,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充分有效的财务监督制度。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制度,真正体现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公共性”。

参考文献

[1]赵合云,陈纪瑜.公共财务受托责任、绩效评价与政府财务报告改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5):35-37.

[2]陈凌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探讨[J].财务与金融,2009(5):28-33.

[3]林华.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46-48.

篇8

关键词: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教育财政逐渐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元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大的新体制。政府实行财政拨款政策,开征了城乡教育费附加,非义务教育实行教育缴费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在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中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一、 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提高公共教育财政的效率

我国政府提高公共教育财政效率,主要体现在政府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选择最佳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从而使一定的教育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因此,在利用公共财政进行教育投资时,要从社会收益高低的角度考虑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 实现公共教育财政的公平目标

在实践中,实现公共教育的公平目标,主要体现在帮助人们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个人不会因为贫困或其他原因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因此,要保证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就要首先解决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教育差别问题,防止有能力的考生因为出生地的限制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三) 建立合理的公共教育财政付费机制

建立合理的公共教育财政付费机制,主要体现在政府为公共教育经费的来源、分配及使用情况提供合理的法律保障,实现政策制定及信息服务的公平性。因此,在教育供给活动中,政府要建立稳定的转移支付制度,权衡不同地区的财政差异,对弱势地区进行经济资助。

二、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经费总量达不到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教育经费总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教育经费仍出现短缺的现象,并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1、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现象尤其严重

第一,多年来许多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的问题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全国除大中城市及沿海较发达城市外,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问题,而且拖欠面越来越广,拖欠的时间越来越长。第二,农村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无法得到满足。由于教育经费的缺乏,许多农村无法达到义务教学的办学条件。第三,农村中小学建校的债务负担重,同时中小学中普遍存在乱收费的现象,且屡禁不止。

2、 高校扩张造成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需要改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但是教育经费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办学条件紧张的现象。教师短缺、学生生活设施不够完善,都会对办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 教育机会不均等加剧

1、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

第一,由于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及财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我国地区之间义务教育财政资源不均的现象非常严重。第二,城乡之间的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表现在学校师资力量相差悬殊及教育经费城乡之间的经费负担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居民不仅需要承担教育附加费用,还要负担一部分的教育基建经费,但是城镇居民不需要直接承担教育经费和基建经费。因此,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导致城乡之间出现巨大的教育差距,妨碍教育公平的实现。第三,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收入的差距导致教育的机会也不平等。由于城市贫苦生的资助制度没有完善建立,因此贫困学生很难承担较高的额学费及其他费用。同时,相关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也是导致贫困生失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 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不均等

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各地区的录取分数线或是高中毕业生的录取率的不相等,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当前普遍出现的情况是中央高校集中的地区获得的学额远远高于中央高校很少的地区。

三、应对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改革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教育财政法规

首先,制定完善的法规是保障教育经费的必要条件,只有有效执行相关的法规,才能很好的解决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其次,要明确有关政府部门在教育财政中承担的责任,保证教育经费的正常支出,同时还要保证贫困学生能够得到政府的资助。最后,明确公共教育财政的决策程序,改变现行的财政与教育部门权力过大、资金分配不透明的状况,规范学校收费的程序,并由物价部门向社会公布实施。

(二) 建立公平的公立学校资源分配制度

在公立学校之间进行教育资源分配工作时,要保证客观公正,采取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每名学生都应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因此,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教育财政制度,明确学校及教育部门的财政权限和责任。

(三) 建立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责任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根据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发现,解决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和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的有效措施,是实行政府间的义务教育转移财政支付制度。因此,要对县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额进行适当的分担,省、地两级政府弥补,中央政府对特定的项目进行少量的补助。

(四) 完善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

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是教育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要确定资助的标准及资助金额,对家庭非常困难的家庭要保证学生入学前的现金补助。另外,完善助学贷款制度是学生资助制度的核心内容,政府应对学生贷款提供公开的担保,并利用财政资金对出现的坏账进行相关的偿还。

结束语:

政府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主体,尤其是公共教育财政的投入不仅需要注重效率,还要保证公平性。目前我国在公共教育财政方面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加大对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力度,优化教育投资结构,建立筹措资金的多种渠道。(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白城调查队)

参考文献:

[1]栗玉香.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生成与运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08).

篇9

1、下大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以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为核心目标,解决分配资金“散”和“碎”问题。进一步改革预算编制办法,做好2005年预算编制工作。试编绩效预算、债务预算,加强项目预算管理,完善预算支出标准,建立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2、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着手规范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上半年,市本级率先进行零余额账户清算试点。

3、继续做好政府采购工作。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扩大工程采购范围。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提高政府采购的刚性。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4、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中央改革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政策,加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确保乡村运转需要。开展对农村中小学等涉农收费的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和完善配套改革,巩固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员之家版权所有

5、扎实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深化“票款分离”工作,加强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管理,规范执收执罚单位执法行为。

6、盘活财政资金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两个存量。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合理确定财政供给范围。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借鉴外地经验,研究制定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的政策,盘活行政事业存量资产,提高其利用效能。

7、全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做好全市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积极消化老粮挂帐问题,推进市直粮食附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8、不断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对财政专项资金特别是转移支付资金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强化财政内部监督,落实好内部监督各项制度,规范财政部门理财行为。

9、发挥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职能作用。将财政投资评审窗口前移,实现概算审核、决算审计、项目跟踪监管的全过程一体化。完善投资评审办法,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扩大会计委派范围,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直接派驻财务机构,一般临时性较大支出项目派人现场执行,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篇10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税收政策;问题;解决策略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财政税收政策目前国内财务税收政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在财政税收改革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制订出完善的改革计划。其中,财务税收政策作为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着供给侧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政府的资金支持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并没有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明确的应用规划,导致资金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二,缺乏明确的财政目标。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于实现公平和效率,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则需要做到公平与效率。从现阶段国内中小企业角度来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不同部门搜集资金。当前这种资金搜集方式,不但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造成资金扶持的重复性。

(二)财政收支差距较大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经济因素所影响,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回落状态,导致财政出现收支差距较大等现象。与以往年相比较而言,各地区政府收入有所减少,但是财政支出却始终保持着居高的态势。根据年末与年初数据分析对比,对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进行了研究,其中前者为后者的二倍。而由于我国之前实行的杠杆机制,使地方政府无法获得外债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也缺少其他融资收入的渠道,大大加重了政府的压力。

二、供给侧改革中财政税收政策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目前,我国要想保证财政税收政策的供需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则需要全面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通过在一定时间内使得税收得以相应的减少,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充分降低税收负担,则需要注重强化对企业管理,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内需,优化社会供给要求。其一,基于全局规划的背景下,严格执行国家税收制度,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注重强化对企业的管理,使企业适应“营改增”制度要求,通过当前这一措施,降低企业增值税,并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消除部分不合理费用等;其二,针对国内新兴的企业而言,我国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对新兴企业进行保护,给予合适的税收激励,大力支持此部分企业的发展。此外,对于部分能源消耗较大的重工业企业来讲,我国要取消其政策方面的优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能源的消耗程度,针对不同的企业实行相应的激励政策。

(二)优先发展中小企业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增加了竞争的压力,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渐减少。由于当前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得中小企业受到较大的影响,仍然面临着贷款利息高、税收负担重等问题。基于此,要想彻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强化财政资金的扶持和补贴:中小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要结合当前具体实际情况,加大对其资金方面的扶持,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其二,加快税制改革: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全面实施“营改增”,消除重复征税,减少成本费用,降低企业的经营压力。由于当前这一举措所影响,使得企业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带来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