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年底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政工作年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政工作年底总结

篇1

一、基本情况。乡地处哀牢山沿线,山高坡陡,属地质灾害多发区,加之多年来环境被人为破坏较多,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全乡10个村116个村民小组,每个村都有受到不同程度灾害影响的农户。在这些小组中,柏枝小东瓜林、柏枝老白寨、瓦寺老彭寨等小组地质灾害较为突出,这些小组的群众每年雨季期间都不能安心生产生活。

,被确认列为搬迁的分别有以下小组:柏枝村小东瓜林(20户),柏枝村龙潭(10户)、柏枝老白寨(41户)、村核桃树(32户)、村小(5户)、联合村上下格界、小河边3个小组(共24户)、丫口村鱼塘(15户)、富库独谷(48户)和瓦寺村老彭寨(20户)。其它零星受灾农户和“8&8226;7”洪灾受灾农户未列入此次搬迁计划。

二、加强领导工作,制定实施方案

为顺利推进我乡地质环境治理与搬迁工作进程,乡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土矿、林业、规划等部门负责人和涉及村支书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由支部书记对本村搬迁工作负总责,同时,乡里还抽调由一名副科以上干部任队长的工作队分赴各村具体抓该村搬迁及治理工作任务。至此,搬迁治理工作基本做到了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组织领导有保障。

根据《新平县地质环境治理与搬迁工程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乡地质环境治理与搬迁工作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搬迁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细化了工作目标任务,规定了资金补助标准、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意见》在整个搬迁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指导性作用。

三、做好摸底调查和宣传工作,认真落实搬迁和治理工作任务

1、宣传和摸底工作。工作队进村后,即到受灾小组召开群众大会,对搬迁的有关政策和要求进行宣传,听取群众意见,动员群众克服困难,抓住有补助的机遇享受政策,要求尽快进行搬迁准备,从根本上避让危险,排除受灾隐患。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大部分群众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搬迁的有关政策要求。在此过程中,群众还向工作队提出了在搬迁过程中会遇到的需要乡、村帮助解决和协调的比如地基等具体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工作队一一作了认真答复,并对各家各户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做到了宣传到位,底细清,为组织实施搬迁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组织实施。此次搬迁和治理工作涉及农户多(216户),受灾群众贫困程度深,可以说是点多面广,工作量大,困难也多。各村工作队根据该村的实际,在实施意见指导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具体工作中,各工作队做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工作队员都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很多办法,为受灾群众及早搬离危险地带,进而安居乐业这一根本目标,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在这些工作队中,付出最多,做得最好的要数武装部长所带的乡“两校”老师组织的工作队。

搬迁形式基本上有三种,一是集中搬迁,二是零星安置,三是迁往乡外。集中搬迁的5个点,安置58 ;迁往乡外的有24户(条件是乡外有固定住房,签订协议3—5年内不得到原居住地建房),其它的为零星搬迁。对集中搬迁部分,由工作队统一帮助解决“三通一平”问题,费用在搬迁费中扣除。零星搬迁农户“三通一平”自行解决,工作队主要做好协调工作。对集中安置的5个点,工作队还帮助他们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要求做好长远规划,基本做到了房子成排,房前通公路,房后排水系统完备,禽畜圈统一安排,为以后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很好基础,这样做下来的结果,群众也比较满意。

四、完成情况

1、工程治理。投资约26万元,完成柏枝村老缪寨河部分河道治理和寨子周边防洪沟建设项目;投资19.4万元完成中学校园周围防洪沟和挡墙工程建设。

2、搬迁建房136户。其中完成建房113户,正在建设中的有23户,迁入新居98户(含迁往乡外部分)。共兑现搬迁费128元。

分搬迁点落实情况:

(1)柏枝小东瓜林(应搬迁20户),实际搬迁20户(其中8户集中搬迁,12户迁往乡外)。

(2)柏枝龙潭,应搬迁10户,实际搬迁10户(2户迁往乡外)。

(3)柏枝老白寨,应搬迁41户,实际搬迁确认为13户。

(4)核桃树,确认搬迁建房33户

(其中有10户房屋正在建设中)。

(5)老乌寨:3户(属“8&8226;7”洪灾受灾户)

(6)村小组:7户(属“8&8226;7”洪灾受灾户),1户迁往乡外,3户在建中。

(7)村小小组:11户,已全部迁入新居。

(8)联合村上下格界、小河边3个小组,完成24户(其中4户迁往乡外,20户集中安置)。

(9)丫口村鱼塘,完成建房2户。

(10)富库村独谷,应搬迁48户,完成3户。

(11)瓦寺村老彭寨,确认搬迁建房10户,(6户正在建设中)。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1、搬迁安置难以落实的问题。地基的问题是这次搬迁工程无法圆满完成的最大问题。富库独谷48户,柏枝老白寨41户,瓦寺老彭寨20户,在周围根本无法把受灾农户安置完,只有极少部分找到了地基进行搬迁;核桃树33户受灾户全部安置在集镇周围,但又带来的新问题是居住地与田地相距过远,生产不便。

2、受灾群众贫困程度深,资金短缺,建房困难。正因为经济困难,建房进度慢,建起的住房也比较简单,不够理想,有少部分也因为困难无法建房而不能搬迁。

3、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灾害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报有侥幸心理。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进行搬迁,还有极少数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

4、大规模的进行组织搬迁还是第一次,我们工作中经验不足,办法不够多也是一个方面。

针对存在中的问题和不足,我们作了如下的工作打算:

篇2

(一)扎实做好汛期救灾,提高灾害预警能力

一是组织人员对上年度以来的救灾款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整理、统计,健全完善各类基础资料档案,做好上级审计的迎查工作。二是开展新灾预警,铁别是特大旱灾的预警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认真总结特大冰冻雪灾救灾工作经验,完成雪灾救助应急预案制定工作。

(二)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确保实现年度目标

一是加快敬老院建设步伐。待资金到位后,确保第二批新建敬老院及时开工,使年底我县集中供养率能够实现30%的目标。二是逐步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水平。年底城市低保人数力争达到15000人,保障面为8.2%,低保标准提高到月人均180元,月人均补差提高到98元。三是力争实现今年城乡医疗救助人次比上年提高15%以上,人均补助额提高15%以上。将城乡低保边缘困难人群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确保今年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结余量不超过当年资金总量的10%。四是规范完善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认真开展三级年审。五是力争在7月上旬完成年度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将农村退役士兵纳入技能培训的范围,建立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情况数据库和退役士兵人才信息库。六是加强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的监管,对资金发放环节进行追踪检查。七是做好重阳节期间以尊老、敬老、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宣传慰问工作,积极营造了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及时足额兑现百岁老人的生活优待金,对患大病、生活困难的积极实施医疗救助。

(三)认真开展社区建设,争创和谐文明社区

一是抓好慎城、谢桥两乡镇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的创建活动。二是力争早日解决社区干部待遇底和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主动向省、市争取社区基础建设资金,切实解决社区“四有”(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问题,为我县社区建设奠定基础。

(四)积极推进村级建设,完善村务管理机制

一是配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对新当选的村干部进行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二是指导、帮助乡镇、村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三是研究探索和推行村级干部坐班制,积极实施村级为民服务全程机制。四是对乡镇申报村委会改居委会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做好汇报准备工作。

(五)强力推动殡葬改革,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认真开展好11月份殡改宣传月活动。二是力争使全年的火化率达到70%以上。三是力争到年底使我县公益性墓地覆盖面达50%,并严格控制墓地收费标准。四是严厉打击违法、违纪丧葬问题,对违反殡改政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处理,对“以罚代葬”进行严肃查处。

篇3

针对国际金融海啸对辖区内企业造成的影响,龙岗区委、区政府想方设法为“过冬”企业、困难群众“暖心”,确保社会稳定

全球金融海啸的蔓延,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对深圳市产业大区龙岗区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面对危机,龙岗区积极应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危为机促发展,不遗余力惠民生,全力以赴保稳定。

500亿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针对金融危机之下企业生存困难的现状,龙岗区提出:一方面要利用市场手段,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巩固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扶持服务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帮助企业“强身健体”、增进“内功”,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服务好一批重点企业和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科技企业。

促发展、保增长,关键在落实。龙岗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将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长、产业发展、外贸出口等重点经济指标,以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项目逐一梳理,细化分解,由区领导、各街道、区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八成财政支出改善民生

越是在发展减速、经济困难时,越要注重改善民生。这既是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的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09年,龙岗区提出了要确保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0%以上投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解决老百姓最期盼、最紧迫的问题。一方面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统筹推进48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重点解决好本地户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积极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模式;加强对劳务工的就业服务,深入开展“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

随着龙岗近几年的加速发展,城市化遗留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龙岗区表示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今年将进一步解决城市化历史遗留土地房产、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及社区负担、社区干部待遇、“农转居”居民素质提升和就业等问题。

全力以赴保持社会稳定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龙岗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区域,各种社会历史遗留问题非常多。如何做好社会管理,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加强维稳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新时期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矛盾调处、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大排查”、“大调解”、“大”工作格局,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和“民生热线”等活动,及时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二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治安防控大巡逻。全面开展“十大平安网络”创建。完善电子防控网络,实现城中村电子监控全覆盖。

三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切实把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摆在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经营和非法建设行为。积极探索安全托管服务模式,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严厉追究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王文明 聂志刚)

用“爱民工程”抵御“寒潮”――重庆万州区构建“爱民工程”纪实

心中有百姓,工作出成效。在金融危机的寒潮中,关注民生、维护民利的“爱民工程”已成为万州区家喻户晓的一项民心工程,让老百姓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万州是重庆市第二大城市,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区。当前,在金融危机中,关注民生、维护民利的“爱民工程”,让万州百姓体会到了“冬天”里的“春天”。心中有百姓,工作出成效。万州区的“爱民”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称赞,也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万州区的民政工作先后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区等。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围绕“爱民工程”,万州区民政局把着眼点放在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

为了使民政工作服务到基层,植身于百姓当中,万州区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民政办、站建设的意见》,各镇乡、街道挂牌成立了民政办公室和社保所,在村(社区)设置了民政工作站,进一步完善和夯实了民政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机关建设上,他们出台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首问责任制》、《为民服务督查督办工作制》等规章制度。万州民政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90%的民政矛盾都化解在了镇乡、街道的民政办。

为了让所有困难群众都吃得饱穿得暖,万州区委、区政府完善了集民政、救灾、劳动、就业、司法、教育、住房、医疗等于一体的新型救助体系,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爱民工程”的顺利实施,也为民政部门的具体帮扶济困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实施农村“低保”中,万州区民政局为方便农村居民领取低保金,实行了邮政,从制度上保障了低保对象安全、足额、按时领取。为解决低保工作审核难的问题,万州区民政局在高峰镇试点,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切切实实“还干部一个清白,给老百姓一个明白”。

在城市“低保”施行中,万州区民政局派出工作组经常深入街道、镇乡了解“低保”发放的真实状况。每季度开展一次“低保”复查,并总结推广了城市低保“一本三评四核查”和“听证”工作制度,及时取消1486人的城市低保资格,杜绝了“暗箱操作”,低保形成了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

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同时,针对万州城乡差别比较大的实际,在统筹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中,他们通过取消病种限制和起助门槛以及增加日常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两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全区城乡“低保”对象中农村“五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等一些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比例,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篇4

今年来,全县共下拨冬令、春荒救济资金467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15600人次。5月25日,全县发生了洪涝灾害,给我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50万,受灾人口达38000人,倒塌房屋138户,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875公顷。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灾区实施救灾,及时发放救灾棉被200床、草席200床、毛巾毯200件,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行。

及时发放优抚资金。今年以来共发放优抚资金290.2万元,其中重点优抚对象抚恤金124.7万元、城镇伤残军人抚恤金48.8万元、城镇参战人员4.6万元、老烈士子女补助70.5万元、退伍老兵补助41.6万元。发放优抚对象医疗4.9万元,其中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参保资金3.3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1.6万元。积极做好了《烈士证明书》换发、补发工作,按照民政部《关于启用〈烈士通知书〉〈烈士证明书〉和换发〈烈士证明书〉工作的通知》及省市文件精神,我局积极下发了《关于做好〈烈士证明书〉换发、补发工作的通知》,召开了〈烈士证明书〉换发、补发工作动员大会。目前,各村统计摸底工作已全部结束,各乡镇民政所正在统计上报。

开展了边界联检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__线联合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召开了边界联合检查动员大会,部署安排了联检工作任务,明确了联检工作责任;积极开展了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共年检社会团体35个,民办非企业7个,今年新增社会团体8个,民办非企业3个;加强了殡葬事业服务管理工作,继续实施城乡居民遗体免费火化,上半年共免费火化遗体126具;进一步规范了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全面实施了免费婚姻登记,上半年共免费办理结婚登记1301对,离婚登记192对;严格收养登记办理程序,今年以来共办理收养登记4对;积极做好了孤残儿童核查、资金发放和老年人高龄补贴发放工作。

我局按照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活动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活动,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动员大会,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局干部召开了问题争取意见座谈会、“”问题查摆等会议。通过学习的系列讲话、对照龚全珍同志的先进事迹,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自觉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自觉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作风、自觉提升履行民政职责能力、自觉强化遵守党纪国法意识,争做信念坚定、为民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民政干部。

今年以来,我局各项工作从总体上来说进展顺利,但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落实民生工程目标,加快健全托底性民生保障体系。下半年继续按省市要求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落实省市规定的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提高低保补助水平;及时发放五保供养标准和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水平,切实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加强和改进城乡低保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45号文件精神,积极起草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完善低保对象认定标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听证评议、审核审批公示、备案登记、绩效评估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使低保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提高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20__年是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第三年,要根据各敬老院实际情况,积极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下半年力争争取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2-4个。同时,要按照“三改、四设、三完善、一提升”的标准,抓好敬老院改造提升项目的落实,及时跟踪项目质量和进度,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提升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救急救难的作用,规范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对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程序和工作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完善,全面提升医疗救助工作水平。

(二)加强救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服务水平。加强应急灾害救助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确保灾害8小时内受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推进救灾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然灾害损失核查综合评估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灾害信息员培训,提高救灾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备灾装备能力建。扩大救灾物资储备规模,丰富物资储备品种,加强救灾物资管理。开展全国和全省综合减灾防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三)落实优抚政策,全面提升双拥服务整体水平。落实优抚对象补助标准,按标准及时发放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资金;加快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程进度,全面完成烈士陵园建设工程。积极做好县烈士纪念堂布展工作;积极落实县__院改扩建项目工程进度;积极及时完成烈士证书补发、换发

工作;稳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政府安排工作、国家供养、退休以及继续完成学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城乡一体化的新型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 (四)加强公共服务,构建新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抓好养老机构建设,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布局,抓好__镇等敬老院建设进度,落实__镇__社区、__镇__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加强与财政、各乡镇衔接,积极落实高龄老年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积极落实孤残儿童救助,按上级要求做好孤儿救助提高工作。加快儿童福利院和__院综合楼建设进度, 20__年下半年儿童福利院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强福利彩票发行销售管理,抓好福彩人才队伍建设、站点建设和即开票工作,确保福利彩票安全运营、平稳增长。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加强慈善捐赠款物的管理,做好慈善捐赠项目接收和对接工作。

篇5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表彰先进,回顾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全市民政工作回顾

年,全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精心谋划,锐意进取,在新的起点实现了创新发展。一年来,我们确定完成了“112”任务目标(夯实业务工作基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搞好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两项工作);倡导落实了“四新”定位(新理念、新形象、新标准、新作为);规划建设了“二园三中心”(革命老区纪念园、老年养生园、优抚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履行民政为民职责,业务工作上了新水平。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牢记“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扎实做好各项业务工作,民政事业实现了稳步推进。一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2.6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7.97万人。两次提高落实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政策,城市低保标准月提高40元,达到190元/月以上,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140元以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00元,达到900元/年以上,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50元以上。全市下拨、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447万元,救助灾区困难群众8万多人,救助城乡大病患者1731人次,资助9150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763户困难群众建房1612间。全市敬老院改造工程自2005年10月全面启动以来,市、县(区)、乡镇(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列为重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民政及相关部门全力抓落实。全市共投入资金1.5亿元,新建院民住房和功能房4619间,维修改造1152间。目前,全市83处敬老院有78处完成建设任务,38处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一级敬老院,占全市敬老院的46%,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2.8%。同时,开展了敬老院“管理服务年”活动,管理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涌现出了城区堡集镇“以院为家、乐于奉献”的冯学忠,沾化县富国镇“三十年如一日、视老人为亲人”的李殿荣等一批责任心强、献身敬老事业的敬老院院长。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敬老院基础设施有了质的飞跃,院容院貌大为改观,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文明,敬老院成为不仅是五保老人颐养天年的乐园,而且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二是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已建成城市社区70处,农村社区53处。邹平县、市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县区,一批农村社区正在逐步建设中。以“创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为契机,全面提高和改善了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人员待遇和管理服务水平,“有钱、有人、有地方”办事问题得到一定改善,全市社区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显著。市首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双拥共建水平不断提高。各县区均出台并实施了《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给广大优抚对象提供最大的优惠和便利。按照“三公开一监督”的办法妥善安置了1006名城镇退役士兵,其中通过技能培训,有503人自谋职业。四是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1.3亿元,保持了平稳发展。开展社会福利“重生行动”、慈善“情暖万家”救助特困群众项目和“朝阳助学”活动,共资助善款227万元,救助城乡特困家庭5666户,帮助340余名高考特困新生顺利入学。向17所敬老院赠送了轮椅,方便了五保老人。五是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管理更加规范。市民管办更名为民管局和市社会组织促进会的成立,标志着全市民间组织管理逐步走向规范。执法查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撤销了26家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社团。加强对殡葬行业的管理,全市火化率保持在98%以上。婚姻登记和收养工作规范有序,邹平、惠民、沾化县婚姻登记处被表彰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单位;无棣县、城区婚姻登记处被表彰为全省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创建平安边界各项任务基本落实;以地名信息化服务为重点的地名公共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六是抗震救灾工作卓有成效。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成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我们抽调精干人员,每天加班加点做好接收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工作。全市民政系统共有27名干部先后选派赴北川前线抗震救灾,其中市民政局派出两名副局长和两名科长。全市共接收捐赠款和物资折款1.42亿元,并向灾区全部调拨,创造了我市救灾捐赠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市民政局被省民政厅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七是复退伤残军人稳定工作有了新探索。各县区对复退伤残军人稳定工作进行了大胆有效的积极探索,疏导化解,认真解决复退军人上访问题,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灵活多样的工作路子。各级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辛勤工作,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发现苗头信息,加大稳控力度,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此外,全市民政信息宣传、、计划财务、机关党建、人事教育等工作以及优抚医院、福利院、救助站、烈士陵园等事业单位管理,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二)打造民政事业发展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突破。针对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服务平台薄弱的现实,我们整合各类民政事业资源,积极谋划打造革命老区纪念园、老年养生园、优抚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等“二园三中心”民政事业发展平台。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革命老区纪念园正在进行接管前准备工作。以优抚医院为基础的优抚中心正在规划设计中,由优抚医院承担的全市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工程已被正式列入国家发改委改扩建项目。老年养生园正在积极论证中。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已于去年8月全面启动,中心内的市儿童福利院主体工程已完成。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各县区积极着手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博兴县、沾化县率先建成了社会福利中心并已投入使用。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局党组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市民政局工作规则》、《市民政局机关工作人员文明办公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工作生活秩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市直民政系统开展了为期66天的反腐倡廉建设集中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拒腐防变能力。惠民、城、博兴、邹平等县区也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作风纪律整顿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深入扎实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此为契机,做出了“新理念、新形象、新标准、新作为”的民政工作“四新”定位,干部职工认识进一步提高,团结进一步增强,工作进一步提升,思想进一步解放。采取部门评议、征求各级意见、设立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搞好行风建设。同时,在市电台“行风热线”时段,开办“民政之声”专题节目,服务群众,接受监督,进一步推动了机关作风建设。市民政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年度“反腐倡廉建设和勤政效能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全市“行风政风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文化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过去的一年,全市民政工作在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上取得了全面进步。这是全市民政系统上下一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民政局,向支持民政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向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社会服务功能缺失,救助和保障水平较低,自身建设薄弱,缺乏创新意识和攻坚破难的意志等,我们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认真加以克服,不断提高和完善我们的工作水平。

二、年全市民政工作主要任务

年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岗位减少;农产品价格走低,城乡困难群众增多,给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工作带来更大压力;二是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影响各级财政税收,县乡政策配套落实面临挑战;三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投资政策,为民生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加快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一个严峻考验和挑战;四是各级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提高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的保障水平,对我们抓好政策落实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广度;五是敏感时期较多,稳定工作压力加大。另外,我们还存在机构编制紧缺、基建工程逐步展开、经费紧缩等方面压力。

在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面前,我们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全市“发展环境优化年”、“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化机遇意识,继续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在服务大局中谋求全市民政事业新发展。年全市民政工作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继续实施“112”任务目标,全力推进三大建设(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民政系统作风建设),提高认识,提高速度,提升境界,提升标准,做大、做强、做亮民政事业。

(一)夯实业务工作,着力实现“六个提升”

业务工作是我们履行职责的具体体现,要把目标瞄向全省乃至全国,力争单项工作创一流,整体工作上水平。

1、以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为目标,提升社会救助水平。要把完善以城乡低保为主体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的首要任务,加大推进落实力度。完善落实城乡低保制度。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生活水平和物价指数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切实提高补助水平。农村低保标准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年。要抓好城乡低保资金的预算和支出,保证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逐步完善低保边缘家庭临时救助制度,全面推行分类施保,对重病重残人员、高龄老人以及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等,重点予以关照。要认真搞好城乡困难居民普查。根据省政府安排部署,从今年月到4月,民政、财政、统计等部门联合对全省城乡困难居民生活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调查的范围是占当地非农业人口6%的城镇困难居民(含城镇低保对象)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600元的农村居民。这次普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我市城乡困难居民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我们要高度重视,各县(区)和乡镇(街道)政府要把普查工作当作一项阶段性的重要任务,统一调配工作力量,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探索建立大病救助和困难家庭大学生救助制度。因家庭成员大病而深陷贫困是制约城乡困难家庭走出低保、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与卫生、劳动等部门的协调,积极探索建立大病救助制度,逐步形成资助参保参合、大病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减免相结合的医疗救助模式。为落实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要求,要配合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实施困难家庭大学生救助制度。搞好减灾救灾工作。加强救灾救助物资储备,完善各级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巨灾、大灾的能力。启动农村低收入居民危房改造工程,提高农村居民住房防灾减灾能力。做好灾民应急救助工作,保证灾民有临时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推行灾民救助卡制度,妥善安排春荒期间的灾民生活。完成敬老院后续工程建设。未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敬老院今年要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落实五保财政供养资金,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网络,集中供养率稳定在70%以上。要全面加强敬老院管理,按照“选一个好院长,建一支好队伍,定一套好制度,创一个好环境”的要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人为本,精细管理,规范运行,达到“舒适、卫生、健康、实用、和谐”的总目标。落实措施,规范施救,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活救助。

2、以改善和提高特殊群体供养能力为目标,提升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水平。除农村五保对象外,城市“三无人员”和流浪、孤残儿童是我们今后的重点保障工作对象。对此,要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尽快消除“三孤”人员无住房或住危房的现象,以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核定供养标准。继续实施“明天计划”、“重生行动”和城乡低保家庭先天性心脏病三项免费手术计划,使更多残疾儿童受益。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市老年养生园建设为契机,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尽快起步。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国办养老机构为示范、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将养老服务事业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新建、改建、扩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继续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鼓励企业设立慈善专项基金,推动设立村、居慈善互助基金。探索拓宽筹募领域和渠道,抓好经常性捐赠。各县区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慈善组织网络,乡镇(办)全部建立慈善分会,95%以上的村(居)建立慈善工作联络站;各县区全部成立慈善义工管理中心,并开展义务服务活动。继续实施“情暖万家”等五大救助工程,惠及更多困难群众。确保福利彩票发行稳定健康发展。坚持“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和各种挑战,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福彩发行的各个环节安全运行,进一步加强公益宣传,继续推进以培训为重点的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彩票发展的新需要,促进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行,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3、以保障和维护优抚群体合法权益为目标,提升双拥和优抚安置水平。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既是民政业务,又是事关国防、稳定大局的政治任务,要积极工作,促进军地科学发展、维护军民切身利益。积极做好创城准备。年省里将部署新一届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年进行检查验收。要大力实施新一届创城活动“三五三”发展战略,即抓好双拥模范城县、单位、个人三项创建活动,办好科技、文化、法律、支前、服务五项拥军工程,培育军地融合式发展、多元化支前和社会组织拥军三个新亮点。继续推进帮扶部队“小散远”单位和特困官兵家庭解困两项暖军工程,抓好基层双拥机构建设,力争连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完善优抚保障制度。要按照《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的要求,各县区完善保障程序、尽快建立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问题。推行优抚政务公开制度,探索促进优抚政策高效落实、减少优抚对象误解误访的有效途径。加大督导力度,进一步规范抚恤定补发放标准和程序,确保优抚对象待遇全面落实,并按照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特别是要抓好优待金按标准及时兑现,为连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奠定良好基础。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军休干部管理。按照市委要求,从今年起,退役士兵安置实行考试录用。要在强化行政调控力度,科学制定安置计划,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努力拓宽安置渠道,大力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要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提高退役士兵就业、择业、创业能力,确保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60%。进一步完善军休干部服务管理职能,形成国家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新的服务管理模式。

4、以丰富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为目标,提升社区和基层政权建设水平。社区是基层社会管理的平台,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趋势,切实深化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指导规范城市社区建设。参照和谐社区标准,制定全市城市社区建设标准。探索建立社区工作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奖励等一整套运行机制和社区志愿者招募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大力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协调各级财政部门兑现经费落实政策。理顺社区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将权利下放到社区,将经费划拨到社区,使责权利有效统一。加大督导力度,消除社区空白县,实现全市平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宣传,各县区尽快成立领导机构,出台指导性意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全国实验县、区要发挥推动带头作用,总结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推进空白县社区建设。年全市农村社区数量达到200个,覆盖率力争达到50%。这一任务已经分解到各县区,各县区要按照任务分解表的要求,在10月份前完成,年底检查验收。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结合“难点村”、“重点村”治理整顿,进一步健全村级组织,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民主议政日”活动为载体,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真正成为日常性事务。同时,对全市村务公开目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完善修改目录内容。

5、以加强和改善执法监管能力为目标,提升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管理水平。社会组织、区划地名、婚姻殡葬等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政部门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热情服务,让群众满意。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完善社会组织执法体制,建立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执法监察,对严重违犯国家法律规定的社会组织和行为从严查处,对非法组织坚决依法打击和取缔。规范社会组织收费行为,完善社会组织工作报告、信息披露、财产管理等制度,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推动政会脱钩分离,集中整治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建立社会组织突发敏感性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妥善应对各种应急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婚丧事务规范化管理。切实解决个别县区卡晚婚年龄、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墓,巩固殡葬改革成果,火化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清明节文明祭扫安全保障,进一步规范殡葬市场秩序。规范收养登记程序和行为,提高收养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孤残儿童和收养人合法权益。搞好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根据我省“逐步撤销所有县城驻地镇,设立街道办事处”的整体目标,力争全市所有县城驻地镇完成撤镇设立办事处工作,加快城市化进程。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已列入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山东建设检查考核体系,要按照考核标准,努力在责任落实,经费落实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特别是要积极将界线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创建平安边界任务的全面落实。拓展地名公共服务,认真执行国家地名新标准,完成城市地名规划任务,推进乡村设标,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地名更名工作的研究和管理。

6、以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提升复退伤残军人稳定工作水平。复退伤残军人稳定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县区民政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确保这项工作有效高速运行。要开动脑筋,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探索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的维护稳定工作方案、预警方案、应急预案;建立建设一支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队伍。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正确理解和执行中央、省、市的有关政策精神,切实体现党和政府对复退伤残军人的关怀。要从实际出发,带着感情做工作,通过低保等救助途径,关心和爱护广大复退伤残军人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努力实现进省、进京上访零登记。

(二)突破发展瓶颈,着力推进“三大建设”

当前民政事业发展遇到了诸多瓶颈,包括思想观念陈旧、基层基础薄弱、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工作手段方式落后、人员能力素质较低以及保障资金经费不足、机构编制不适应、工作组织协调乏力、争取领导力度不够等。出现这些问题,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有的是多年来始终没能解决的,也有的是随着形势变化出现的新问题。要实现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突破发展瓶颈,畅通工作渠道。当前,突出的是要解决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失、民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不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等问题。

一是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民生工作平台。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关群众利益的民生工程。根据省厅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重点做好“二园三中心”建设。革命老区纪念园要加快完成纪念园绿化美化、展厅布置,确保清明节开展祭扫活动,在此基础上争创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以老年公寓为主体的老年养生园要完成选址、立项、规划设计,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优抚中心要搞好规划论证,结合国家发改委项目,搞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工程,搞好优抚网络平台和光荣院建设。当前,要做好土地手续完备的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康复疗养服务功能,在地域分布上实现市一级全覆盖,满足重点优抚对象的保障需求。市儿童福利院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搞好规划设计,争取开工建设;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惠民、邹平、开发区等县区目前正在建设或规划社会福利中心,其他县区也要抓住全省实施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这一机遇,争取3至5年完成全市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任务。乡镇光荣院建设,以依托敬老院改建为主、新建为辅,全市完成2处光荣院的规划建设,孤寡优抚对象入院率争取达到75%,基本实现“能进则进,愿进全进”的目标。

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我市实际,要坚持“长远规划、相对集中、科学设计、因地制宜、逐年投入、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遵循“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建设资金,统筹调度工作力量”的基本方法。要千方百计争取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除了争取上级民政下拨经费,还要争取财政拨款、社保公益金、慈善捐助资金、发改委项目资金,以及通过市场运作等形式,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今后几年,全省福利彩票公益金将重点投向民政基础设施,市、县区也要加大资金配套力度,积极协调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同时要争取将民政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力争经过系统上下三五年的共同努力,使全市民政基础设施面貌大为改观,功能不断完善,布局趋于合理,保障切实增强。

二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服务、为民解困工作水平。机构设置缺失、工作人员紧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全市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民政系统工作人员提拔较慢,一批年轻有为的同志得不到应有锻炼和重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和推动。

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设立相应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努力克服争取领导力度不够的问题。能够争取领导是能力、水平、本事的体现,是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要千方百计做好。要及时汇报、广泛宣传、积极沟通,通过多种方式赢得领导支持,有了领导支持,工作就会畅通顺利。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思想境界的高度、理论认识的深度和政治信念的坚定程度。能否培养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匹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民政干部队伍,与干部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手段等有着直接关系;与干部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直接关系;与创新发展民政工作、实现民政事业新跨越有着直接关系。一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树立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的导向,配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使办事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执行力更强。二要以改善知识结构为支撑,以提高能参善谋本领为重点,培养干部职工的素质、能力、水平。特别要在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创新发展上见成效。三要完善干部监督激励机制,强化思想作风监督、工作言行监督、财务管理监督,彻底改变纪律松弛、作风懈怠、目光短浅、私欲膨胀甚至以身试法的现象。当前,要抓好“三问”,即找准问题、落实问责、实行问政。就是要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强化和弥补;要落实《市行政问责办法(试行)》,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要以政绩论英雄,讲评成绩,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兑现奖惩。

三是推进民政系统作风建设,锻造民政工作新风尚。作风建设是树立民政形象的重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更是保障民政事业发展,保护民政干部政治生命的大堤,必须常抓不懈。要以反腐倡廉教育和行风建设为核心,重点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抓住不放。要叫响“既要廉政,又要勤政;既要干净,又要干事”的口号,着力增强“八种意识”,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在全系统锻造新风正气。

篇6

 

根据《实施〈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现将我局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成情况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方面。一是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县共有法人登记的社会组织152家,其中社会团体10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3家;已进行备案登记的社会团体176家;二是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印发了《**县民政局关于开展2016年全县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并成立了**县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全县获得4A级的社会组织有一家,3A级的有两家。三是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目前,我县已经实施困难空巢老人、低保失能老人由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形式,同时有**县龙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惠州市孝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惠州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工机构分别进驻龙城街道城郊村、林村和平陵镇平陵社区部分社会组织以委托、购买服务等各种方式承接了一些政府部门职能和事项。

2、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一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站工程建设。截止至2016年12月,全县156个行政村、23个社区基层公共服务站均已完成建设。二是继续推进“社区约请政府部门现场办公”制度。截止至2016年12月全县共开展16场社区(村委)约请县直单位现场办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社区(村委)建设工作,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形成解决问题“直通快办”机制,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及时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3、社工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截止至2016年12月,全县累计考试通过审核取得证书的共有353人,完成市委本年度考核我县的社工人才指标任务的185%。

(二)着力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救助方面。一是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制定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应对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目前我县有避灾场所168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一间,面积约150平方米,现储备有:应急包200个、帐篷100顶、折叠床100床、手电筒68支、棉被35床、毛巾被1500张、草席500张、棉衣70件、衣服200件、羊毛上衣1600件。二是启动县救灾储备仓库建设和县救灾避护中心。县救灾储备仓库选址在县民政社会福利院旁,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设一栋二层总建筑面积605平方米,功能齐全和附属设施完善的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目前已竣工。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新库)启用后,库容比原临时仓库面积大幅增加储备物资将比原来增加5倍。县救灾避护中心选址在县救助管理站右侧的空地上新建一栋框架结构二层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建筑面积286.57平方米的功能齐全和附属设施完善的救灾避护中心,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三是从2016年1月起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550元提高到610元;四是建立健全低保医疗救助金管理制度。出台了《**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细则中明确了救助对象范围、救助标准和确定定点医院。其中,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内医疗费用的自付部份实行全额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救助的比例达70%。

2、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一是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2016年1月份起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原来每人每月9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020元;二是落实老年优待和老龄津贴政策。截止至2016年12月,我县共有4800人办理了《惠州市老年人优待证》,老年人可凭《优待证》享受免费乘坐县城内公共汽车和浏览公园、风景区、旅游景区(点)等惠老政策。逐步提高8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补贴。从2012年9月份起,提高8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补贴,80-89周岁老年人100元;90-99周岁老年人200元;100周岁以上老年人500元;三是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首期投入近160万元完成首期3层框架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床位总数100个。二期已正式动工,截止12月底共投入700多万元。建设2家社区、村级居家养老机构;四是福利院建院共投入资金120万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累计收养社会弃婴(童)28人,目前收养孤残儿童、弃婴10人。从2016年1月份起,机构供养和散居孤儿从原来每人每月1290元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1390元。

三、存在问题

1、社会组织功能不够完善,能承接政府职能下放的社会组织寥寥无几。

2、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要进一步提高。我县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敬老院的设施不够完善,入住率较低。

3、养老体系建设不尽人意,没有一间民营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机构廖廖无几。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面扩大评估范围,鼓励符合评估条件的社会组织积极参加等级评估,加强等级评估结果的管理;争取县政府、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和扶持资金,并纳入县财政预算。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加强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救助水平。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养老服务场所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发动慈善捐助等各种渠道来加强对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资金保障,确保在2016年6月底前建成。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民办养老事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发展,争取2018年底在**县建成一家民办养老机构。

 

篇7

一、组织领导

(一)责任落实方面。为全面推进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工作落实,市民政局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协调责任部门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明确了责任股室,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工作;2020年,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均能坚持每季度专题分析研究1次扶贫专项工作,牵头单位召集相关责任单位专题研究协调扶贫专项工作共2次,牵头、责任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均做到全年下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检查指导达2次以上,其他领导全年下基层检查指导扶贫专项工作达6人次以上,全年开展各类检查指导累计共53人次;同时,市民政局每季度衔接汇总1次责任单位工作进度,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衔接有序、配合顺畅、运转有效。

(二)政策落实方面。制定《市社会保障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重点工作任务、资金筹措和保障措施并建立了扶贫专项到户工作台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各项政策。2020年,我市农村低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该标准从2020年7月1日执行;严格落实川人社办发〔2017〕984号文件规定,未缩小代缴人员范围,低保、特困、未标注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实现应保尽保,每人每年代缴金额为100元,未降低代缴标准,代缴资金按规定实时计入个人账户,在个人参保信息均可查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一级为80元/人/月,二级为50元/人/月;向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残疾人扶贫对象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发放标准以2020年国定贫困线与该对象年收入的差额为准。

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全年计划实施项目3个,已完成项目3个,完成率100%。

(二)开展培训情况。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残联全年开展3类系统培训共11班(次),培训人数达126人次。

三、取得工作成效

(一)取得了哪些成效

1.低保兜底保障一批。一是提高农村低保标准。2020年,我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提高到430元,该标准从7月1日起执行。截至11月,累计发放农村低保救助金1721.64万元,惠及57659户次88395人次(本月已将建档立卡贫困户2621户3826人纳入农村低保,累计发放低保金797.17万元,覆盖率占农村低保总人口8005人的48%)。二是价格补贴“应补尽补”。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根据CPI及食品价格同比增长,截至8月,累计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共405.52万元,惠及群众6.23万人次,累计每人补助514元。

2.养老保险代缴一批。截止11月,市人社局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落实政府为困难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政策,已完成省局下发的社会保障扶贫任务,共为4616名16-59周岁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代缴46.16万元,代缴完成率达100%。

3.残疾补助扶持一批。截至11月,我市按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22.73万元,惠及群众32273人次;按照重度残疾一级每人每月80元、二级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255.89万元,惠及群众4.23万余人次;市残联按政策已为16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残疾人发放2020年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共9.03万元。

(二)特色亮点

1.加强部门联动,提升兜底合力。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密切联系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扶贫局、市残联相关责任单位,建立经常性衔接沟通机制,深化思想认识,集中优势资源,多方联动、资源互享、发挥整体力量,形成了强大帮扶合力。

2.督战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完成脱贫攻坚普查过录数据专项清洗工作,比对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数据12273人,核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低保4207人,享受特困供养1114人;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入户抽查等方式,完成对10个镇(街道)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挂牌督战工作,通过挂牌督战,对标现行政策,逐户研判救助资格条件,严格排查识别,避免“漏保、错保、一兜了之”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应保尽保”。

3.做好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关爱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积极推行社会救助在线申请服务,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申请救助“不见面”,审核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同时,结合疫情防控,积极开展“守初心战疫情,走基层暖民心”活动,市民政局重点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留守儿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度残疾人等对象、因疫情滞留我市在住宿、饮食等方面出现临时困难的人员进行了走访救助,共走访救助20人,发放资金10000元。

四、存在问题

(一)信息比对互通还不够。低保工作是一项需要部门协作,上下配合,信息共享,才能实现动态管理。我市和镇(街道)建立了社会救助信息核对机制,镇(街道)社事办还需加强与纵向沟通协调,与横向密切配合,做到信息互通、政策互享、上下联动,及时落实相关救助政策。

(二)完善参保资料有难度。在收集三类人员基础资料做参保登记,由于本人外出务工未在家,参保资料无法完善;三类扶贫人员身份动态,若身份取消后,本人即无法享受代缴政策,对以后继续参保意愿会造成影响。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抓政策落实。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定期会商,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综合实施社会救助和扶贫等政策。

篇8

一、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围绕改善民生,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完善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重点,以其它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城乡低保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常补最高提到300元,非常补最高提到220元,农村最高提到110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细则》,将常补和非常补对象进行了重新划分。用四个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乡低保对象大清理整顿,清理出低保7426户24973人。截止去年底,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1万人,城乡人均月补差分别达到159.8元和68.5元。二是“三院”建设进展顺利。去年,我市新建、改建和扩建39个项目,新增床位数4624张,总投入达4300万元,其中区福利中心、县福利中心、县福利中心都为新建项目,部分项目已竣工。全市积极开展了五星级敬老院评比工作,敬老院外部环境和管理水平较去年比都有了较大提高。五保人员的供养标准全面达到民生工程要求,乐安县和县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2160和1960元/年/人。三是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比例大幅提高。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和救助封顶线。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救助比例都达到了100%;金溪、、县城乡低保常补对象救助比例达到了100%;区和南丰县将城市低保对象年封顶线分别提高到了8万元和6万元。积极试点,、金溪初步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同步结算机制。金溪、宜黄、等县区为低保对象设立了精神病人定点医院定点救助。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对象17万余人次,资金使用率分别达到95%以上。四是临时救助实现了“救急救难”。市、县(区)相继出台了临时救助制度,确定了救助标准和救助程序。年,省、市、县配套到位临时救助资金461万,累计救助临时救助对象1735人,发放资金161.3万元。五是减灾救助机制不断完善。全市基本完成减灾工作的移交,正积极筹备减灾机构。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全面总结金溪县金山社区经验。加强灾害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灾害应急预案,高标准完成三十年灾情数据库建立任务,灾情信息员网络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建立因灾死亡人员抚慰金制度,落实了死者家属每人5000元标准的抚慰政策。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纳入全市民生工程,投入资金829万元,改造危房539户。全面完成倒房567户恢复重建任务,下拨倒房重建资金270万元。

(二)围绕社会福利,推进民政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慈善事业生机蓬勃。10月19日,市慈善总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书记、市长及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亲自担任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会长,发展首批会员60名,筹集慈善基金208万元。12月6日,慈善爱心超市举行揭牌仪式,接受捐赠款物139600元。省人大副主任、市委书记、市长及省厅领导均参加了仪式。包装了五个慈善项目,首次在上海商会年会上进行募捐,已意向募捐30万元。全面启动“慈善一日捐”活动,我市慈善氛围日益形成。二是福利彩票发行成绩斐然。近年来,我市福利彩票发行势头良好,至12月底,电脑票共完成6300万元完成率108%。即开票完成1000万元,完成率达57%。总销量比去年增长53%。电脑票率先完成任务,增幅在全省排名第一。同时,多次开展帮扶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活动,受到社会群众的好评。三是养老服务深入推进。认真组织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选择了12个社区作为试点单位,建立了专业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为老服务队伍,设立了日托所、庇护所、服务中心等为老服务场所,开设了日托、送餐、医疗康复、文体娱乐等20余项系列服务。编制了养老服务社会化规划,全面打造“辐射社区、带动社会、示范民间”的养老服务平台。实施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省厅要求进行了督查,全市“两规范一标准”得到较好的落实。

(三)围绕涉军维稳,推进优抚安置工程建设。

一是积极落实优抚政策。出台了实施细则,切实解决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问题。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农村标准最高的县已达3897元;城镇标准最高的县已达到1556元。市财政安排30万专款,对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市烈士陵园进行升级改造和全面修缮;南丰县投入1600万元扩建醒侬烈士陵园。二是广泛开展拥军活动。落实责任分工,积极推动双拥创建工作。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向重点优抚对象每人发放了一次性慰问金200元;会同省荣军医院、假肢中心下乡巡回服务队深入县(区)为残疾军人现场装配、维修假肢,配置有关辅助器具等,得到了残疾军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三是加大义务兵自谋职业工作力度。城镇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各县(区)1.2万元、1.8万元不等,市本级达到2万元。大部分县在入伍前就与应征青年签订了自谋职业协议,等县自谋职业率达到90%以上,全市达到75%以上。

(四)围绕社区建设,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

一是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水平。采取开发商提供社区工作用房、建立社区建设基金等办法,两年内全面更新和改造市、县城区社区服务设施。去年共筹集社区建设基金380万元,新建社区服务站2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购买社区服务站4个,共2500平方米。农村社区和村落社区建设星级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共有1807个村落社区达到星级标准,惠及农民群众116万人,崇仁县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实验县推广了经验。二是积极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厅会议精神,摸清全市“难点村”的基本情况,原则上将县(区)整体工作排名在后5至10名的村作为重点治理对象。市、县、乡、村都建立了领导挂点工作责任机制,安排了专项经费,并选择了一至两个乡镇或村抓点示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全市基本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积极开展街路巷标志设置工作。目前,市城区、县乡镇设标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建立了切实有效的地名标志管理制度,每年年底,会同城建、公安等部门对地名设标和门牌设置进行专项治理检查,对未命名的街路巷进行了命名,对不规范的地名标牌进行了更换。

(五)围绕公共服务,推进专项社会事务建设。

一是落实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市、县两级均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完善了经费管理、拨付、监管等规章制度,健全了困难群众亡故后遗体免费火化档案资料,补助经费发放到户。全市共安排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专项资金90万元。二是推进乡镇婚姻登记工作。全市109个乡镇申报成立婚姻登记处,设立数量全省最多。加强了培训和规范化建设。三是规范民间组织管理。组织9个新社会组织54名党员,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促使其健康发展。四是积极服务好特殊群体。配合省革命老区爱心基金会开展“爱心医疗救助行动”,为26位城乡低保和重点优抚心脏病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治疗。积极启动“光明?微笑”工程,为595位白内障和9位唇腭裂民政对象实施免费治疗。积极实施“明天计划”,全市共有26名脑瘫和疑难杂症残疾孤儿完成手术,并得到康复。

(六)围绕提速增效,推进民政队伍自身建设。

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着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局机关管理制度,实行内设科室和局属单位目标管理考评。建立重点工作周调度、周安排制度,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责任分解,完善“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层层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民政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巡查办法》,对2008年度民政专项资金和项目开展了内审和监督检查,未发现重大问题。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到学习调研真抓实干,分析评议深入透彻,解决问题有的放矢,完善制度有序有力。广泛开展“机关效能--项目建设年”活动,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履职能力。加强行风建设,开展婚姻、殡葬两个服务领域的“文明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试点县(单位)的试点工作。

二、明年工作打算

(一)抓热点难点。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低保提标提补工作,确保3月底前达到省厅要求的标准。强化规范管理和督促检查,落实“三榜公布”、群众评议制度,坚决杜绝“关系保”、“人情保”。切实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和城乡精简退职职工救济水平。完善医疗救助与城镇医保、新农合的衔接机制,并在全市推广。指导县区制定救灾应急预案,提升救灾能力。当前,重点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走访慰问活动,及时下拨冬春救济款物,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过个温暖祥和的春节。二是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下发的《关于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的意见》,确保市本级和8个以上县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三是加快殡葬改革配套设施建设。在年试点的基础上,各县(区)安排3-5个村建立农村公益性墓地。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巩固提高火化率。四是创新福利彩票工作方法。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销售环境,打造福彩专营站点,力争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五是加大城乡社区建设力度。继续采取开发商提供社区工作用房、建立社区建设基金等办法,两年内全面更新和改造市、县城区社区服务设施。建立社工专业服务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机制,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服务。六是规范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年内全面完成市、县街路巷标志设置,完善地名管理制度。

篇9

2、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落实全省重点项目现场会议精神为契机,一是全力推进“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及时掌握动态,适时提请市领导现场办公,分片组织现场推进,协调解决问题,明责加压促动,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跟踪推进省部属企业扩张再造项目。邯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项目、天铁铁前系统改造工程、新兴铸管综合技术改造项目、峰峰集团煤化工项目、邯矿集团2×30万千瓦矸石电厂等项目要积极加快进度。三是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申办力度。组织项目专题申办小组,积极推进邯黄铁路、石武客运专线、邯长和邯济铁路复线前期工作。加大青兰高速二期建设、邯武快速路以及主城区“两路四延”工程等在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力度,力争尽快建成。

3、谋划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协调推进美的北方基地项目,全力确保美的集团年产350万台空调项目顺利建设。积极推进中船重工邯郸高技术产业基地制氢装置、特种气体、空气净化设备、OPC鼓等24个系列产品项目,力争汉光产业园和派瑞科技园项目一期尽快开工建设。

4、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全力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协商引进的中船、美的、中棉、中化、中粮“四中一美”项目,做好跟踪对接,争取尽快开工。会同配合有关部门、县(市、区),加强与中纺集团、恒天集团、美旗集团、冀东机电、中国五矿、中国外运等战略投资者的跟踪对接,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5、努力化解要素瓶颈制约。成立铁路项目和运力跑办专题小组,加强与铁路部门热线沟通,加快铁路项目前期工作,缓解重点企业运力需求;对腾龙纺织、彦亭活性灰、邯郸县无缝钢管等省重点项目,与土地部门联合争跑,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对新峰水泥、德源纺织搬迁改造、海盛威高仿真面料等存在资金缺口的项目,协调金融机构与项目业主现场对接,缓解资金紧张。

6、开展节能减排集中行动。对100家能耗大户,邀请国家级专家分行业指导研究循环经济技术路线;对100项重点减排工程,进行一次集中现场督访;对列入淘汰范围的落后产能,建台账,定时限,指导有序淘汰。

1、关于立体化交通辐射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加快主城区中轴延伸工作,20*年中华大街南延至马头全部贯通;机场路南延至成峰公路,20*年启动前期工作,力争200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10年完成;开工建设邯武快速立交桥工程,2009年建成;20*年完成柳和街、岭南路、百花大街等城区内10条群众关心的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强邯郸与周边的立体交通连接,强化我市中原地区物流中心地位。

2、关于旧城和城中村改造问题。认真落实省委“三年大变样”要求,三年内启动旧城区73片拆迁改造;城中村改造启动建成区内50个城中村,完成拆迁量80%。20*年城中村改造启动拆迁改造13个村庄,实施拆迁60万平方米。

3、关于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展开建筑节能工作,市主城区新建居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全部执行节能65%、50%的设计标准,各县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达到60%。做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工作,市主城区太阳能应用率20*年底达到30%,2009年底达到50%,2010年底达到100%。积极鼓励和支持新建住宅的楼梯间照明、庭院照明、草坪灯采用太阳能光伏照明技术。

4、关于建筑市场管理问题。坚持总量控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市场竞争主体实力。强化行业管理,实行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大建设市场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依法规范竞争主体市场行为。实施市场退入机制,对违法违规市场主体,要建立不良记录制度;情节严重的要清出建设市场。

1、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颁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夯实环保工作基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注重调研和善于思考,不断提高领导综合素质,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健全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咨询、听证、联席会议等制度,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实行建设项目环保“首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河流生态补偿,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严格环保目标考核。

3、进一步明确重点,确保总量减排任务圆满完成。积极实施省“双三十”、市“双百”和限期治理工程,多措并举,确保完成。加快脱硫工程进度,实现钢铁、电力行业脱硫工程的新突破。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力争年底前市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及各县(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

4、进一步严格执法,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组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子牙河流域、生态水网沿线、化工区、马头工业城等流域、区域的综合整治。全力开展环境隐患百日排查行动,加大环保后督察力度,解决久拖未决的遗留问题。

5、进一步强化服务,积极为企业和基层提供支持。搞好项目、技术、资金支持。积极为企业帮办、跑办项目,想方设法让项目早日开工。建立技术信息数据库,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切实加大资金争跑力度,争取全年争跑污染治理资金突破亿元大关,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资金保障。

1、强化对全市城乡规划的调控指导,健全完善规划管理机制。加快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实行集中统一、责权明确的城乡规划体制,实现城乡规划机构全覆盖。确立科学的规划编制体系、权责清晰的监管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对主城区规划工作强化直管,对组团城区和各县规划编制实施加强指导和联管,对乡(镇)规划加强指导,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作用。

2、围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尽快推进城市四期总体规划按程序报批工作,力争年内报国务院审批;加强城市控详规的编制力度,提高编制水平,尽快实现控详规全覆盖;加大民生类规划的编制、管理和执行力度,提升人居环境,加强城市供热、供气、供水、排水、污水、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力度,超前编制,体现前瞻性,保障好市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3、施政为民,问政于民,提高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力度。完善配套的公开制度和管理办法,奠定规划参与基础;制定相关制度办法,畅通参与渠道,让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市民群众在规划的编制阶段介入参与;让市民群众、社会各界和专家意见一起成为规划决策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尤其是与市民生活休戚相关的项目,引入项目市民参与制,在项目方案审批的初期,充分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在竣工验收中,让小区居民和居委会共同参与,接受监督,体现以人为本,公开公正和公平。

4、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创新上下功夫。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引入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在重要地段、重要节点打造城市精品和亮点。健全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发挥规委会和专家的作用,推进科学决策。同时,在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做到求实创新,不断完善。

1、城市路网。继续完善主城区“小内环”(联纺路、陵西街、渚河路、滏东大街)主次道路改造,打造主城区畅通的城市道路环境;对连接机场出入市口的南环路等道路进行路灯亮化改造,打造我市亮丽的窗口形象;完成20条小街巷改造,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2、城市公交。搭建都市区“1+8”组团大公交线网框架,开通永年、广府古城、肥乡、成安等卫星城线路;对城区线网进一步优化,构建多点放射、便于换乘的市内公交线网格局,构筑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下大力气解决公交停车拥挤问题,完成丛台路、浴新大街、陵园路等100座候车廊及港湾式停靠站建设,提高公交硬件设施保障能力;加快车辆更新步伐,淘汰超期服役车辆,全年实现更新车辆300部,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3、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今年上半年要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投入试运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现在的每日20万立方米,提高到30万立方米,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结合主城区生态水系建设以及东污水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完成滏阳河、沁河、支漳河、渚河、输元河“五河”污水截排工作,完成管线清淤和截留井施工建设,逐步改善“五河”生态环境。

4、城市供热。着力解决热源不足的问题,全面完成铁西供热锅炉建设并投入运行,督促邯电机组改造和马头电厂30万机组建设,新增集中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同时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完成9条供热干支线管线铺设,加大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力度,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5、城市绿化。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抓实生态水系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和谐城市环境。强力推进主城区“四河一湖”生态水系建设,初步形成水清可用、岸绿可憩、文化可品、景美可赏的靓丽景观带、水林风景线;强力推进公园绿地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丛台公园、龙湖公园、滏阳河带状公园、沁河带状公园和滏阳公园“五园”建设;强力推进城市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加大对309西口、五交口、中华大街南北口、107南北口、高速连接线等主要出入市口的改造工作,结合道路新建和道路改造,新建一批街头游园和绿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

6、城市供水。加快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步伐,拓展供水管网覆盖区域,提高城区供水能力;加大供水市场延伸和大用户发展,完成邯宝钢铁、纵横钢铁和邯钢新区供水工作,加大关闭自备井力度,提高供水量,降低产销差率;加快高开区自来水加压站建设进度,满足该区域用水需求;加快羊角铺水源地泵房建设,全力保证城区用水。

7、城市供气。加快供气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谋划建设马头天然气站,满足当地用户需求;加大老化庭院管网改造力度,完成3个居民庭院改造工作,提高燃气安全系数;在拆除铁西3万立方米储气柜的基础上,新建完成10万立方米储气柜,确保2009年春节前投入试运行,将主城区煤气储气能力由18万立方米提高到25万立方米,进一步增强煤气调峰供应能力,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要。

8、城市防汛。针对城市防汛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加大防汛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排水管网新建、改造步伐,完成改造泵房10座。完成滏阳河西岸防汛应急泵站建设和青年河综合改造任务,在抓好管网日常清掏的同时,加快防汛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城市泄洪排涝能力。

9、精细化管理。按照精细化要求,重点解决好行业管理工作中的粗放问题,完善行业标准,制定作业流程,强化工作考核,做到每项工作都有标准,有目标、有责任、有检查,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1、深化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城市科学管理能力。加强理论学习不放松,深化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科学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统筹理念,提高驾驭全局能力;树立开放理念,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树立人本理念,提高构建和谐城管能力。

2、加大主城区早夜市和便民市场规范设置力度,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科学划定早夜市市场,严格按照“四统一”标准审批设置,“五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今年底,在主城区设置和规范14处便民市场、20个高标准早夜市。

3、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在服务能力上取得突破。以景观标准新建改建一批公厕和垃圾中转站,20*年新建15座公厕、改建12座公厕,切实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提高生活垃圾的中转能力;购置20辆垃圾自卸车和一批垃圾清运三轮车,确保城市垃圾的日产日清。同时,在主城区新增更新维护配置绿色环保果皮箱1500个,方便市民群众垃圾投放。

4、创新环卫作业新机制,全面提升城市整洁程度。深化环卫作业标准化、长效化管理,主城区全面推行“称土计量法”道路清扫作业检查考核机制,扩大新型清扫工具使用范围,做到全市街路环卫作业管理的长效化目标;强力推进薄弱部位治理,强力推进小街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城路、铁路沿线、集贸市场周边等薄弱部位环境卫生治理,解决这些薄弱部位的脏、乱、差现象;加大两站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清扫保洁做到全天候,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打造靓丽“窗口”形象;增购机械化清扫车5台、洒水车2辆,20*年,使机扫率达到37%。

5、抓好垃圾项目建设,在综合管理利用上取得新突破。启动装修垃圾收运工作,对有资质清运车辆安装GPS卫星定位监控设备,实现建筑垃圾“零”污染目标;提高生活垃圾进厂率,对小街巷要实施定时收集沿街垃圾,做到源头管理,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快生活垃圾填埋气发电CDM项目建设进度,年底前一台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加快我市新的医疗废物处置厂建设步伐,力争年底建成投运。

1、建立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工作机制。在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插建)一批,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约20000平方米、400套廉租住房;政府出资租一批50平方米的二手房,约13000平方米、260套廉租住房;购买一批50平方米二手房,约5000平方米、100套廉租住房。

2、规范商品房预售监管机制。成立商品房预(销)售服务大厅,凡20*年1月1日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均进驻房产交易大厅销售,使房产交易大厅真正成为居民选房、购房的首选场所,6月底前完成;制定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完善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加强对商品房预售全过程监管,年底前完成;调整充实房产执法队伍,加大对违法预售商品房的查处,对违规预售商品房的开发公司从严处罚,并在新闻媒体曝光,置于广大居民的监督之中。

3、完善旧住宅区改善中涉及资金筹措、项目管理、质量验收等方面制度。年底前完成10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善任务。

1、努力打造一支适应区域教育高地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校长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型、科研型校长队伍,有效解决学校班子和校长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建立完善师德建设机制、教师动态管理机制、教师考评机制和良性补充机制,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合理的教师队伍。

2、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成果。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与主城区扩强扶弱工程双管齐下,同步实现城乡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的均衡发展。20*年16个县(市、区)各建成标准化中小学2至5所。2020年以前,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攻坚战任务。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促进教育现代化。加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2010年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围绕我市“十一五”10大产业,重点扶持汽车制造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焊接、冶金等10大特色专业。继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办学模式、课程体系、用人制度五项改革,激发职业教育活力。20*年至2010年,逐步谋划、实施、落实。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好以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为主题的“六爱塑魂”教育和“教育教学提升计划”;广泛开展每名学生都有一门艺术爱好和一项体育爱好的“双爱好”活动。积极开展“太极进校园”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增加开放性、综和性、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认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为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助新入学普通高中家庭贫困学生、家庭贫困大学生、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农村在校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进一步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强弱联合、组建联盟体的管理体制,到2010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抓好校舍维修改造,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1、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加快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思路。一是完善“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民政工作科学发展方向,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二是完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新思路,注重改善民生的政策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注重低保与就业、医疗救助与合作医疗、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探索,促进民政工作机制的创新。

2、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创新决策方式,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采取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或信箱、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民政对象的意见;二是创新执行方式,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保证政令畅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推行“民政干部下基层服务日”、“民情联系卡”、“婚姻登记无假日”等为民服务新举措;在退役士兵报到、社会团体的登记等方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对基层婚姻登记处进一步规范管理,简化大病医疗救助程序,开拓民政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新渠道,营造科学发展的服务环境。

3、立说立行,解决好学习实践活动中群众提出的问题。一是在创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本着救急救难的原则,建立《邯郸市临时救助制度》,妥善解决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受灾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的生活困难。二是在改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方面。解决当前我市低保补差标准调整与物价上涨不协调的问题,解决农村五保供养和低保群众界定模糊的问题。三是在为群众办实事方面。适时提高低保补助标准;采取以奖代补措施,新建、改建5所农村敬老院;加快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1、深入调研。针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建设、农村政策落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几个重点领域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每个课题都有县级领导带头,7月底撰写出调研报告。

2、7月份组织召开好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观摩会。

3、抓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按照《20*年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点》要求,搞好全市“7·30”民主议政日活动。

4、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两级村务公开有关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乡村两级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做好村务公开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全面提高村务的质量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5、抓好惠农政策落实大检查。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市农村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粮食安全,丰产丰收。

6、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近期抽调专门人员下村调查摸底,总结典型经验,7月下旬召开新农村建设观摩会。

1、切实增强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2、深化“扫黄打非”专项斗争,切实加大对“黄、赌、毒”问题严重地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

3、组织开展爱民实践和“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对话。

4、切实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从户口登记、证照办理等窗口服务工作入手,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

5、抓好奥运安保工作,深入开展主城区大巡逻、大防控活动和重点治乱,集中整治校园周边、企业项目周边等重点区域治安秩序和网吧等突出治安问题。

6、大力加强岗位练兵活动,积极稳妥推进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

7、围绕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廉政建设和行政权力公开运行。

8、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不断净化市场环境。着力解决“公路三乱”、违规越权办案等问题,抓好平安畅通工程。

9、完善“四网一机制”防控体系,扩大城区报警和监控系统覆盖面,推行治安协管员制度和“一分钱创安工程”,实行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合理设置社区警务室,推动平安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完善严打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和落实打黑、打拐、侦破命案、侦破系列案件、打击“两抢一盗”、网上追逃、现场指纹远程比对等日常工作机制,促进严打斗争深入持久地健康发展,积极做好预防和宣传工作,刑事发案率要相对下降,全年破案数、移送犯罪嫌疑人数、抓获在逃人员数,都要有明显提高。做好社会矛盾排处和研究处理工作,密切警政警民关系。

1、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创造良好交通条件。加快青红高速公路邯郸到涉县段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推进邯武快速路、邯郸至姚寨公路(人民路东延)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配合土地部门做好相关土地手续的跑办,邯郸至姚寨公路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邯武快速路计划2009年底主体完工。(近期目标)

2、关注群众出行,全力加快村村通油路改造工程和村村通客车工程建设步伐。根据国家《公路法》中“县、乡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的规定,积极推进出台《邯郸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从而破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缺乏难题。推进农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年内完成150个村、300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任务。按照主城区1+8组团式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今年完成11个农村客运站点、167个候车亭的建设任务,实现村村通客车。(近期目标)

3、加强交通职工队伍建设。进行思想作风纪律大整顿,进一步树立交通行业文明形象。

4、注重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实现建设速度与工程质量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安全、环保的工程建设新理念,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均围绕安全畅通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提高安全水平,保护生态。(近期、中期目标)

5、加快实施大交通规划,与邯郸的区位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三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网为主框架、“五纵五横”一般干线公路网为纽带、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为支撑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在本行政区内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远期目标)

1、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今年市本级将开发2000个公益性岗位。6月份首批开发了保洁保绿保安、家政服务等552个岗位。招录工作中做好信息,把好资格审查,做好岗前培训。

2、大力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是落实工资支付保证书制度;二是推行维权告知牌制度,“工地建到哪儿,告知牌就竖到哪儿”;三是对工地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四是充实监察力量,加大解决突发性问题监察力度;五是畅通投诉举报专线。

3、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把农民工比较集中、工伤风险程度比较高的建筑行业作为重点,以建筑施工项目为参保单位,到年底将5.55万名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一是部门联动。与建筑业管理部门配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对不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坚决不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是加强稽核。将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作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三是摸清底数。对建筑施工单位建立动态数据库,跟踪监督;四是落实待遇。让参保的农民工及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得到实惠,增强参保积极性;

4、严厉查处部分“两定点”医疗机构存在的挂床、骗取医保基金现象。一是严格实行协议管理。重新修订两定点服务协议,充实完善对违规行为具体的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和处罚办法;二是加强现场稽查。对部分医院实行稽查员驻院稽查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住院申报核查制度。凡需住院治疗的患者,由定点医院填写住院申报表,注明病情,核实身份,并由参保患者所在单位盖章后再由定点医院报医保中心;四是实行医审稽查与处罚相分离的制度。稽查人员负责稽查违规问题和违规金额,处罚由医保部门领导集体研究,按程序批准后实施;五是实行举报奖励制度。

5、开展“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年”活动。一是开发完善指纹认证信息系统;二是社区试点。选定市内5个社区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在市内推开;三是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四是实地稽查。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和社区逐人核实生存状况;五是异地协查。组织市直和县(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定期核查在本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相互通报核查信息;六是核对火化人员。与殡葬管理部门联系,及时对死亡的离退休人员进行核查。

1、以生态水网建设为重点,努力开创人水和谐新局面。针对我市水资源匮乏、水生态恶化的问题,在生态水网发挥显著效益的基础上,在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做好生态水网延伸与拓展,匡算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包括完善滏阳河、高级渠分退水设施、东部平原骨干河渠道建筑物配套及关键水枢纽等为重点的水网延伸工程,使其在雨洪利用、农田水利、改善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与效益,进一步造福群众,改善生态,提升和谐邯郸魅力。6月底前,实现高级渠向主城区通水的目标,解决沁河水源不足、水质恶化的问题。

2、加快推进村村通自来水步伐,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把解决全市60%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作为解决好民生水利的重大问题重点来抓,在2007年全面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一跑三争”力度,加快工作步伐,建设投资1.448亿元,新打53眼机井,新建扩建41座集中供水站,使302个村、36.2万人吃上自来水。

3、尽快启动实施城区生态水系与防洪排沥工程,促进水利协调发展。针对防洪排沥标准低的问题,按照“拒洪入市、导水外排、蓄泻结合、兼顾景观”的思路,以整治五河(支漳河、滏阳河、渚河、沁河、输元河)、建设四湖(东南西北四湖)、沟通六条排渠(胜利沟、邯临沟、军沟、化工沟、青年沟、五仓沟)为重点,着力打造纵横交织、碧水萦回、蓄泻自如、雨洪利用的“四湖五河六排渠”的北方水城,使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立即启动滏阳河疏浚工程,保证6月底前完成河道清淤任务,扩大河道过流能力,基本解决我市主城区汛期沥水下排的难题。

市卫生局

1、继续抓紧卫生项目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中心医院东区建设,明确由中心医院承建,力争年底破土动工。市中医院病房楼、市口腔医院项目,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

2、建立全市联网新农合信息平台,年内尽快实现全市新农合出院即报,解决县外就诊的参合群众报销不方便问题,推行新农合经办人员统筹委派制度,以“五条铁律”严格监管定点医院,严格定点医院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

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量进行统计、考核,给予资金补助,真正实现政府出资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目的。继续整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分期分批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进行培训。探索推行社区药品零差价配送。

4、加大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继续进行100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1000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实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市、县直医院免费培训制度。争取省以上培训奖金,对全市214个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和4000多名乡村医生进行短期脱产培训。争取多方投入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

5、坚持公有医院公益性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抓手,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市主城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各县(市)医院全面推开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一单通”,减少和降低患者的药品用药负担。

6、加强疾控和卫生监督,全力做好奥运保障工作。切实做好重点传染病控制、食品卫生安全及医疗急救工作,确保奥运期间不出问题。继续不放松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防制工作。全力做好支援四川灾区的防疫、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工作。

7、延伸院务公开工作,完善医疗惠民工程建设。将院务公开工作下延到乡、村卫生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医疗机构院务公开全覆盖。进一步细化公示内容,要把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事项、患者权利和义务等工作全部对外公开。

1、坚持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重点加强营业税等增加地方财力的税种和专项收入的征收力度,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认真落实相关财税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第三产业转移,建立大众化餐饮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支持服务业扩大规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资金的管理,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坚持推进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支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标准,财政补助资金由原来的40元提高到80元。加大支农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篇10

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今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435人(其中女性152人),区考核600人,完成率73%;转岗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完成277人(涉及到10多个项目),区考核330人,完成率84%;本地在岗农民工素质培训201人,区考核250人,完成率80%;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区考核40人,农办正在抓紧落实;劳动力招聘会举办3场,区考核4场,完成率75%,招聘企业达55家次,共提供了721个岗位,1550人次到场应聘,318人达成了意向;完成劳动用工书面审查502家,区考核500家,完成100%以上;调解劳动纠纷案件14起(区交办7起),其中5人以上群体性案件3起,共为劳动者讨回工资等56.3万元。区考核全年不超过40起;办理简易工伤事故认定21起,工伤保险金合计8730元;完成遗嘱人员认证,认证率100%;社区就业岗位开发72个,公益性岗位开发185人。

2、用工补助办理情况:用工补助每半年办理一次,今年上半年,个体工商户有382家办理了用工补助手续,享受政府用工补助费154.76万元,涉及到1939人的就业;企业及其他单位上半年约有100家办理了用工补助手续,享受政府用工补助费72.78万元,涉及到640人的就业。从七次办理情况看,随着用工补助政策的不断明朗,大龄被征地人员就业一次比一次多,这一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大龄被征地人员的后顾之忧。

3、社救站日常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共代办各类养老保险240人,其中,社保144人,土保74人,新农保22人;代办医疗保险123人;为250人办理了老农保退保手续;办理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登记证、被证地人员就业登记证、就业转失业登记证、灵活就业登记证共404人;为22家企业299名职工办理了录用备案手续;做好了失业职工社保补贴和用工补助费以及失业职工再就业补贴和“4050”失业职工就业补贴的发放工作;对二万二千多个农村劳动力实行了动态化管理,至今年6月,全街道有农村劳动力21688人,其中被征地人员15778人。

二、民政工作

1、低保和低收入户情况:通过一年一次调查摸底及严格的审核、审批,目前,全街道有低保家庭126户,保障人口202人,另有低收入家庭52户,人口123人。今年上半年,共发放低保金357210元,发放“两低户”物价补贴17140元,发放重残生活保障金111200元。

2、敬老院和五保老人情况:目前,全街道有“五保”及“三无”人员36人,其中在街道敬老院供养的有33人,三山福利院供养人3,集中供养率100%。同时,还收养自费老人30人,每年创收10万余元。街道敬老院现有职工7人,各项工作都朝着创“星级”的方向发展。

3、各类救助和慰问情况:今年上半年,区下拨大病基金15万元,街道拨入55059元。今年以来,实施大病救助101人次,发放救助金26万元;临时救助25户,发放救助金38900元;发放二低户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补贴14040元(全街道有7户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补贴);慰问困难群众461户次,发放慰问金389782元。

4、优抚优待情况:目前,全街道有优抚对象46名,其中,伤残复退军人7名,烈军属2户,参战涉核人员4人,在乡定补优抚对象33人。上半年,共发放优抚优待补助金280220元。

5、地名工作情况:经多次实地查看,对陈华浦新村东边居民住宅进行了门牌编号,门牌号按由东往西,由开端往结尾的方式编制,共356号,名称定为陈华浦新村东区,方案得到了区地名委员会的批准。陈华浦新村东区已建有镇东村老年房及朱塘村老年房,加上原有居民住宅,已有相当规模。门牌号的及时编制,方便了该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5、《避灾应急预案》完善情况:为有效做好防汛抗台工作,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早预警、早部署,今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各村(社区)也在认真总结历年防、抗台风经验的基础上,对各自的《避灾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街道召开了防汛避灾工作会议,就近期防汛避灾工作进行部署,强化了对防汛避灾工作的领导,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还对各避灾点进行了一次清理,做好了避灾点的物资贮备。

6、殡葬工作情况:召集街道有关人员、相关行政村负责人及建墓被委托人,专题讨论了洋山墓园坟墓改革议题,决定停建原来的普通坟墓,今后建墓一律采用工艺墓。工艺墓按不同档次、类别,分区域设置,做到一行树、一条路、一排墓。落实清明扫墓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应对人流、车流高度聚集的状况,清明期间未发生任何事故,确保了清明期间的安全,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文明、安全、有序的祭祀扫墓环境。

三、残联、慈善、老龄工作

1、残联工作:积极做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开展残疾人托(安)养工程,作好22户重残人员居家安养申报、公示、审核、协议签订工作,并发放补助款26680元;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做好4名残疾人无偿扶持工作,合计发放无偿扶持金6000元;做好残疾人扶贫基地的规范工作,落实河西村一残疾人企业为创建单位,进行了相关政策指导,并落实了5名残疾人与其签定合同;做好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补助登记工作,现有10名残疾人登记;节日期间走访慰问了63户困难残疾人家庭,除发放慰问金44100元外还送去了慰问品;发放了12户重度肢体残疾人轮椅,做好残疾人助视器、助听器、假肢安装工作;做好陈华村重度残疾人周寅岳器官捐赠协议签定工作,并进行广泛宣传,引起了市、区两级残联领导的重视;做好区残疾儿童趣味运动会的承办工作,并组织三名残疾儿童参加了运动会,取得了较好成绩。

2、慈善工作:开展了各类慈善救助活动,临时困难救助31户,发放救助金27250元,临时助医5户,发放救助金14000元,慰问15户,发放慰问金12000元,临时助学1户,发放救助金1000元;做好慈善爱心卡申报、审批、发放工作,共有51户贫困户获得了慈善“爱心卡”,合计金额15300元;为6名白内障患者完成了复明手术;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募捐金额243535元,并落实了一家50万元企业慈善基金及二个村150万元村级慈善基金。

3、老龄工作:确定了上半年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名额及具体人员,视各村(社区)不同情况按等次进行了分配,确定常规护理33人,特别护理4人,共37人,并向区老龄办完成了申报工作;完成了已建立的七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009年日常管理费的安排及下拨工作,合计下拨37000元;完成了上半年将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八个村(河东、河西、蒋吴、镇东、董王、书院、方戴、凤凰社区)规范化制度上墙,还就这八个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备案工作进行了部属,八个村(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举办了老年人运动会,并参加了区老年体育运动会,增强了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开展书画活动3次,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做好有关村老年协会与台塑关系企业的互动,并就环境情况进行了座谈沟通;做好18个村“星火老年人之家”荣誉牌发放工作。

下步工作要点

总体要求是:对照区考核要求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

1、继续抓好日常工作,如培训、就业、举办招聘会(再举办3场)、劳资纠

纷调解、工伤认定、办理各类保险等,多与街道内大企业沟通,拓展就业渠道;做好各类救助、慰问、优抚及保障对象的动态化管理等工作。

2、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一年一次的认证工作及健康检查工作。

3、广泛宣传避灾知识,按照制定的《避灾应急预案》,做好防台、抗台工作。

4、做好居家养老的推广工作,至年底,建立14家居家养老服务站。完成老年协会会议室的扩建及装修,并添置会议桌椅等设施。对老年人再进行一场形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