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协议书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合作社协议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合作社协议书

篇1

一、创新理念,因势利导。台州市委、市政府针对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金融系统垂直管理、地方政府难有作为的想法,针对有些银行过于强调风险控制与经济效益、服务“三农”意识不强办法不多、“三农”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连续两年召开全市农村金融创新会议,邀请省农办、省人民银行、省银监局领导到会指导,统一思想,总结推广一批试点经验,正确引导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意见》。由市农办牵头,人民银行、银监、农信联社等有关部门组成协调会议,不定期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并督查推进。2010年,还将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列入对县市区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积极搭建银政农合作平台。台州市政府与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未来三年建设银行将为台州新农村建设提供150亿元的信贷支持。各县(市、区)政府加强对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领导,积极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区域金融环境。目前,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主要领导关心支持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

二、创新体系,夯实基础。经过实践与探索,台州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基本实现多元化发展,除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全市拥有地方性商业银行3家,村镇银行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家,初步形成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相结合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全市农信社确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农民就业消费和创业转型、小企业发展等支持重点,突出点多面广、小额零售、方便灵活、专营服务的特色,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经营原则,通过完善信贷支农工作机制、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和“万名农信干部下基层办实事”活动等,确保经营方向。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化,全市9家农村信用社中,6家已改制为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机构布局日趋合理,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盈利能力大为提高。至2010年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存款566.95亿元,各项贷款413.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351.19亿元,占全市金融业的96%。

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步伐。2009年11月,全省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临海市涌泉镇挂牌成立,温岭市箬横镇玉麟资金互助社也于2010年2月开业。至2010年末,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实现各项存款余额483.54万元,贷款余额1706万元,累计办理存款158户,累计发放贷款122户188笔合计3109万元。全省首家村镇银行――玉环永兴村镇银行在发展中不断规范,日益壮大,2010年末存款余额达到7.86亿元,贷款余额达到7.41亿元。由台州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的三门银座村镇银行于2010年3月22日开业,至2010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是4.3亿元、6.1亿元。由本地知名上市企业伟星集团和湖州银行为主发起的临海湖星村镇银行于2011年1月7日正式对外营业。全市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新鲜血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地方性商业银行支农支小作用。台州是全国唯一拥有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地级市。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依托机制灵活优势。有力地支持了小企业发展。至2010年末。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存款余额717.79亿元。贷款余额479.78亿元。台州银行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本贷款”余额达到21亿元,比年初增长近60%,户均额度为9万元,真正起到了支农支小的作用。

三、创新产品,破解难题。各金融机构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新特点。着力破解制约金融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从技术工具、服务对象和抵押担保等方面入手,积极创新,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增量扩面。至2010年末,全市农村金融创新产品20多种,贷款余额达230多亿元。

创新金融产品。“丰收小额贷款卡”在临海首发试行,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发卡量和授信额度不断提高,最高授信额度达30万元。至2010年末,共发行丰收小额贷款卡14.3877张,贷款余额73.08亿元。黄岩农合行为在异地种植西瓜为主的农民量身定制推出的专项贷款产品――外出务农创业贷款,解决了瓜农在创业地贷款难、居住地难贷款的“两头难”问题,这一创新办法得到了时任副省长的茅临生同志的批示肯定。据统计,2010年瓜农创产值24亿元,净收入约9.8亿元,农业产值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黄岩农业”。温岭农合行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具有温岭鲜明地方特色的玉麟西瓜、坞根草鸡、温联果蔗、明圣高橙等品牌农业,对56家等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综合授信,授信金额达到10223万元。贷款余额达9856万元。

篇2

1“.2”是指“点”与“面”相结合的实现模式。“点”上实习主要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Ⅰ、设施操作技能训练Ⅱ、生物学实习、植物保护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等15项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单项技能。“面”上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Ⅰ、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Ⅱ、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项目等内容,是课程实践的深化和强化的综合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设计温室时,学生不仅简单地从温室工程建造角度设计,而且从植物需要、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从而实现了工程和农科有机结合,优化了温室结构。另外,在设施农业产业中,不仅考虑种植植物种类、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而且考虑产品市场销售。在实习安排中,我们重点加强面上的实习,保障其时间和实习效果,实习贯穿大学四年,计划内综合实习时间达21周,实习内容紧密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一线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并在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对单项点的实习则针对性强,要求精益求精,短时间内突破单项技能的瓶颈,为综合性实习奠定基础。“点”与“面”的合理安排和组合,以理论教学为线,融会贯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复合能力。

2“.3”是指与校企、校研、校社三联合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遍及全国,涌现出大批设施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村合作社,建立了大量的设施农业基地,为实践教学拓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我们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校内建立了设施农业环境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园艺植物与设施生理生态实验室、温室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与20家著名的温室公司、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和设施农业园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实现了校企、校研、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研究所和农村合作社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实践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需求,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活力。扩大空间,汇聚研企社资源,建立多层面实践教学基地。2008—2011年连续3年,先后选派了346名设施专业本科生分别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都市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京鹏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榕绿宝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陕北安塞生态示范园区、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阎良天成园、西安尊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杨凌新天地示范园区、杨凌现代化创新园等公司进行综合实践。校企、校研、校社联合的方式,既为学生实习增加了实践基地,又让企业、科研单位和合作社与学校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我校与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宁陕科技合作项目协议书,与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担了国家支撑项目。

二、实践效果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了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实践教学队伍素质,完善了实践教学制度;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设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深刻认识学科在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心理调整。如通过“专业劳动课”教学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对象和实习实践环节,自由安排实践时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新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自2008—2010年本科生公开达24人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25.88%以上。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2008年增加到了20.37%,参与学生的人数比例增加。每届毕业生中有2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专业学生的质量,学生对口就业比例提高,2010级毕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人达85%之多。

3.更好地解决工科知识与农学知识的衔接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了解,缓解供求不对应的问题,满足社会对设施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过去围绕课程进行单项技能培养,工科内容和农学内容不易很好衔接,学生综合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通过多次综合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工科和农科两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虽本身研究方向是侧重某一方面,但由于常年从事设施农业方面工作,而且大多从事社会服务,工农两方面知识结合较好,在教学中也能兼顾两方面知识,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后,我们跟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保证企业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生,以给学生提供了除正常实习时间以外随时实践的环境条件。寒暑假给学生长时间实习提供了条件,我们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保证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满足了企业需要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实习生要求,也为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就业时供求难以对应的问题。

4.实践教学的社会反响好,报考率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个班52人来,至2007年招生已达4个班,招生规模扩大了1倍。生源地涵盖全国各地,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54%。从学生不了解该专业到目前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说明了该专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5.实践教学改革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作为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创者,本团队对该新型专业的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被全国20余家高校借鉴,尤其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体系一直被其他高校引为模版。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等全国3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参加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设施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我们在会议上重点介绍了我校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受到同行的一致赞誉。2009年举办了全国设施专业师资培训班,为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设施工程方面课程的培训,受到了同行的好评。2010年完成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规范,供全国高校借鉴。

篇3

调研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选取了苏北地区经济较为薄弱的新沂、沭阳、淮阴三个县和苏中地区的高邮市,考察了部分乡镇村,走访了一些低收入农户、合作社、贫困村互助资金社、企业,并与省、市、县、乡镇领导和村干部进行了座谈。

调研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2000年以来,江苏省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二是落实中办发25号文件精神的情况;三是对新阶段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启示。

总的来看,江苏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经济薄弱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发展高度重视,思路非常清晰、工作十分得力、政策落实到位、措施效果明显,很多经验对于全局工作,尤其对落实中办发25号文件有很强借鉴和指导意义。

江苏省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000年以来,江苏省作为6个东部省份之一,开始自主探索本省的扶贫开发道路。省委省政府连续四轮组织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加快了苏北地区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江苏省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把相对贫困作为长期任务,探索了一套在新时期推动扶贫工作的新办法。

(一)探索相对扶贫标准。标准问题关系全局,特别是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和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农村扶贫标准的制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江苏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十几年来,江苏的扶贫标准经过了3次调整。2006年确定扶贫标准为1500元,略高于全国当年扶贫标准的1倍;2008年提高到2500元,大体相当于按当年汇率计算的1天1美元;2012初将农村人均纯收入4000元作为新一轮扶贫标准(其中,苏中地区自行确定为5000元,苏南地区为6000元),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32.8%。

经过三个阶段的调整,江苏省扶贫标准的制定完成了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变。过去是随着全国走,国家是以恩格尔系数法和马丁法根据食物篮子和基本消费来制订扶贫标准。在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像江苏这样的沿海发达省份,制定扶贫标准需要新的思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之后,根据“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新的工作定位,江苏省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30% - 50%的要求,将4000元作为2012-2015年脱贫奔小康阶段的扶贫标准,同时确定了4年脱贫411万人的减贫目标和任务。

为了确保减贫任务的完成。江苏省还考虑了一条兜底性措施,即到2015年全省的农村低保标准要全面提升到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的水平。从1500元到2500元,再到4000元,表面上看是上了三个台阶,从本质上和内涵上看是标准制定思路和方法完成了根本性的转变,说明扶贫工作从绝对贫困转向了相对贫困,也较好地实现了扶贫开发与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同时可以看出,相对扶贫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标准的制定,除了考虑与收入的比值之外,更重要的还要考虑相应的人口规模,以及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目标任务的可能性。

(二)区域发展和到村到户相结合。江苏省新一轮扶贫开发明确的帮扶重点有三类,即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低收入人口共411万人,经济薄弱村1533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共6个,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主要集中在苏北的22个县。

1.对低收入人口实施精准帮扶。2012年,江苏省委农工办、扶贫办、民政厅、财政厅、统计局、残联、调查总队联合对低收入人口进行摸底调查,初步确定农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人口规模为460万,包括扶贫户、低保户、五保户。通过磋商调整,最后确定低收入人口规模为411万(包括苏中5000元以下,苏南6000元以下的人口)。此后,经逐级分解,以村为单位,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确定低收入农户名单,经村、组民主评议通过后,由村组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乡镇政府组织力量进行复核检查通过后,正式确定为建档立卡调查登记对象,逐户填写《脱贫奔小康低收入农户登记表》。进行动态管理,低收入人口数据每年更新一次,由乡镇农经站和村会计这两支专业队伍负责数据更新。

在建档立卡基础上,2013年向低收入户发放《帮扶联系卡》,实施“一个农户有一个党员干部或能人大户帮扶”,实现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和帮扶项目“三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四到”。

2.对经济薄弱村实施结对帮扶。江苏省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农户比重大于15%、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低于15万元等标准,筛选确定了1533个经济薄弱村。对每一个经济薄弱村明确至少有一个参与省市县“五方挂钩”的单位结对帮扶。“五方挂钩”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苏南县(市、区)四方定点帮扶苏北经济薄弱县,这项制度已经坚持了近20年。帮扶的量化考核指标是实现新“八有”,即有群众拥护的“双强”班子(村“两委”班子思想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高产高效的农业设施;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有村容整洁的居住环境。

为了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增长目标,江苏省各级财政都安排了资金,用于增加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积累,集中连片经济薄弱地区的340个薄弱村由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每村一次性支持60万元以形成经营性资产,其它薄弱村由各级政府调剂资金解决。

3.对重点片区加快发展。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之后,江苏省确定了6个集中连片经济薄弱地区,其中2个跨市、2个跨县,2个跨乡。2013年,省委、省政府对6个重点片区整体帮扶工作做出安排部署,省两办出台了《关于加大整体帮扶力度促进集中连片经济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一是加大对6个片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共安排专项资金8.89亿元,其中,安排6亿元财政资金建设关键工程项目;对片区内的340个经济薄弱村每村财政补助60万元;对片区内的低收入人口扶贫开发补助资金由每人1200元提高到1500元。二是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6个片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四套班子办公厅、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分别牵头,相关市县和省级部门为成员单位,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落实年度帮扶计划,协调解决重大事项,推进实施关键工程。2013年,6个片区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18亿元,实施项目550个。

4.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江苏省一方面建档立卡努力抓好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另一方面又确定了省级层面的6个重点片区。6个重点片区的工作也是按照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开展的。比如在刘老庄片区能够明显感觉到区域发展对扶贫开发的带动作用,片区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当地实现了充分就业。片区发展做到了有人牵头、有人谋划、有人落实,有资金、有政策对片区发展进行专门扶持。在全省45.81亿元财政扶贫资金总盘子中,切出了8.89亿用于6个片区发展,其中2.89亿直接到村。财政单列一部分资金对重点片区进行帮扶是一种特惠型的政策,体现了突出重点的思路。

案例1 刘老庄片区开发。刘老庄片区位于淮安市区西北28公里处,共包括淮阴区的5个乡镇,50个行政村(其中经济薄弱村13个,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3.51万人,有劳动能力低收入人口2.9万人)。2013年,刘老庄被列为全省6个重点帮扶片区之一。省政府办公厅为该片区的结对帮扶单位,重点协调建成中能环光伏产业园(投资10.8亿元)、闽丰食用菌(投资2000万元)、正雄(淮安)制衣(投资5000万元)、禄隆蓝莓种植示范园(800亩)、南营村秀珍菇项目(投资500万元)、南营村草莓生产基地(100亩,投资200万元)。这批企业在刘老庄的建成投产,让当地低收入人口实现了就近就业,脱贫致富。

(三)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江苏在推进扶贫工作当中通过机制创新分别对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实现了有效整合和创新使用。

1.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创新。江苏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产业扶贫、互助资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都做出了创新性探索,取得了成功经验。

产业扶贫“股权到户、合作经营、奖补使用”。江苏省围绕“十二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安排了4年计划和45.81亿元财政预算,其中8.89亿元用于片区,8亿元用于小额扶贫贷款贴息,2亿元用于劳动力培训,2400万元用于扶贫互助资金,26.68亿元为苏北22个县236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奔小康奖补资金。奖补资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市定、省定、片区三个档次,每人扶持资金分别是1000元、1200元、1500元,开创了扶贫资金“股权到户、合作经营、奖补使用”的模式。该项资金按低收入人口数量逐级拨付,使基层没有挤占的空间,同时实行按低收入人口预拨60%,另外40%根据考核的减贫人口实行奖补,极大提高了基层推进扶贫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合作经营和股权到户将低收入农户纳入合作组织,较好解决了其自身能力不足和规模效益低的问题。

案例2 沭阳县春江水暖养鸭专业合作社。低收入农户刘杰全家4口人,可以获得省财政“低收入人口脱贫奔小康奖补资金”4400元。按照“股权到户,收益到人,集体经营”的财政奖补使用方式,刘杰加入了沭阳县春江水暖养鸭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申请了沭阳县汤涧镇2011年脱贫攻坚项目,项目资金即为每个低收入人口1100元的脱贫奔小康奖补资金。奖补资金分两次使用,第一次是2010年财政直接向合作社拨付60%,即2640元,合作社承诺帮扶带动刘杰一家脱贫,脱贫方式为合作社用工优先聘用刘杰,合作社以低租金或零租金形式对刘杰进行出租经营(鸭舍等),股金分红不低于5年。到2011年,经镇人民政府入户核查,合作社和刘杰确认,刘杰获得收益12000元,其中红利422.4元,包括其他收入在内,已经脱贫。根据“脱一奖一”的原则,合作社2012年可获得脱贫奔小康奖补资金的另外40%,即1760元。合作社给刘杰出具入股凭证,并签订帮扶协议书。

扶贫互助资金“五不”政策。江苏省在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中,把财政资金和群众入股资金捆绑在一起,用参股和联保的形式把社员利益联合起来。目前,已试点运营232个互助社,资金规模达到10412.3万元,入社农户2.97万户。扶贫互助资金实行“五不”政策,即不出村、不吸储、不贷款给低保户、不发放高额贷款、借款期不超过一年。

江苏省低收入人口建档立卡户分为三类:扶贫户、低保户、五保户。原则上低保户不享受扶贫政策,但如果低保户有劳动力且享受低保后仍达不到4000元标准,可帮扶就业,但不能从互助资金中借款。这种办法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低收入户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求贷款额度不超过一万元,以便瞄准低收入户。在新沂市明甫村的调研中发现,特殊情况下可借款两万元,但是借款超过一万元的,累计不得超过互助资金总额的20%。互助资金的年度资金占用费不超过1分。

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条件转移支付政策”。江苏省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按照人均800元的标准提供技能培训补贴。其中600元补贴给培训学校,另外200元在低收入户拿到劳动就业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后,再凭证领取。2013年江苏省培训低收入人口8.35万人,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这种做法避免了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经常出现的培训学校套取培训费用的现象。2.信贷资金“担保、贴息、奖励”。江苏省扶贫小额贷款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第一,从2004年至2007年省市财政拿出2亿元按照1:3的比例对小额扶贫贷款进行财政担保,这笔资金至今依然在发挥作用,解决了小额扶贫信贷资金的规模问题。目前,因担保资金规模有2亿多,且违约率极低,已经不再新增担保金,并放开贷款规模。第二,对农户贷款采取了按基准利率50%贴息的办法,激活了贫困农户小额贷款的需求。第三,针对小额信贷额度小,成本高,无法吸引金融机构进驻的矛盾,江苏省建立了贷款资金奖励和考核办法,回收92%以上的,超收部分留给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和县扶贫办按7:3分成。这种办法解决了资金的发放和回收问题,保证了资金的质量,调动了基层信用社和扶贫部门的积极性。

3.社会扶贫资金“五方挂钩”。江苏省社会扶贫工作经历了从没有要求到有要求,从要求不高到高要求的转变。“五方挂钩”的做法也是由政府主导,又带有社会扶贫的性质。2013年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直机关每年不少于20万,比上年增幅不少于20%;科研院所不少于10万,也要有20%的增幅;省属国有控股企业不少于100万,中央企业参照;苏南挂钩县(市、区)每年不少于500万。2013年“五方挂钩”的资金达到了21.6亿,相当于当年财政扶贫资金预算规模的4倍,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526个。因此可以看出,社会扶贫资金潜力巨大。

案例3 江苏省社会扶贫“五方挂钩”。江苏省对社会扶贫“五方挂钩”有十分明确的“五个一”帮扶机制和新“八有”标准。明确要求各帮扶单位要会同乡村,全面落实经济薄弱村“一个扶贫指导员驻村,一个科技特派员挂钩,一个工商业帮扶,一个富村结对,一个主导产业带动”的“五个一”帮扶机制,加大资金、技术、项目、人才投入。组织单位党员干部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实行“一对一”帮扶。对低收入村的帮扶按照新“八有”指标进行考核。

对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启示和建议江苏省已经搞了三轮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一轮比一轮搞得认真,搞得具体。在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胆创新,在保障低收入群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围绕克服“等、靠、要”思想和调动基层积极性,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其经验和做法对推动全国扶贫工作有借鉴意义。就当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政扶贫资金奖补使用。江苏省财政扶贫资金按照低收入人头拨付,根据考核情况实行奖补,并采用“股权到户,合作经营”。这种方式有效地防止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挪用,调动了基层减贫工作积极性,使贫困户可以稳定享受到股权收益,如在此基础上再有一定的就业岗位,就能够比较好的体现政策导向,实现扶贫成效的可持续。

(二)扶贫小额贷款奖励机制。江苏省对扶贫小额贷款回收率超过92%的部分,按照7:3比例奖励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和县扶贫办的做法,对完善全国扶贫小额贷款机制有借鉴意义。

(三)通过量化考核调动社会扶贫资源。“五方挂钩”明确相关方面的出资规模和标准,建立“五个一”的帮扶机制和新“八有”的考核标准,形成了对社会扶贫的明确要求和考核基础,这个经验可以用于完善全国社会扶贫机制。

篇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农地的大量荒废;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农户“去农化”意识增强,进一步导致了农地的撂荒、弃耕。为促进农业发展,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必须开拓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模式,促进流转的市场化。2014年3月在安徽省绩溪县推出了首款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电商化项目——“聚土地”,目前该项目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数量少,流转土地规模小。本研究通过对绩溪县农村地区农户家庭的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66份,然后运用spss17.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参与意愿度低,风险感知程度大,主要受到“流转后收益因子”、“电商交易因子”和“流转后土地质量因子”因素的影响。文章最后针对影响农户参与土地电商化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从农村管理制度和农村就业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电商化流转,创新土地流转与经营方式。

关键词 :土地流转;电商化流转;流转意愿;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的经营模式显现众多的弊端。最明显的是土地细碎化与分散化程度严重、机械化程度低、弃耕土地面积大,农业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生产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土地流转成为了最有效的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土地流转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流转方式也逐步多样化,从最初的“农户”+“农户”模式逐步发展到“农户”+“信托机构”+“农业企业”模式以及最新的土地电商化流转模式。由电商巨头阿里推出的“聚土地”项目将电子商务与土地流转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即“农户”+“合作社”+“电商企业”的土地电商化流转模式。

2014年3月阿里聚划算平台在安徽省绩溪县推出了首款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电商化项目——“聚土地”。根据“聚土地”的运作流程,农民将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名下,电子商务公司将土地交予当地合作社生产管理,淘宝用户通过网上预约,对土地产出作物进行认购。交易完成后,淘宝用户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农户除获得土地租金外,参与项目生产环节还可获得工资。与3560名淘宝电商用户踊跃认购土地产出作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绩溪县农户对将自己承包到户的土地流转给电商公司持怀疑与观望态度,流转意愿并不强烈;截止到“聚土地”项目的认购全部结束,只有465亩农户耕地通过“聚土地”流转给电商公司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绩溪县农户不愿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流转土地呢?本研究拟从农户感知风险的角度,探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土地电商化流转模式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对策借鉴。

1、问卷调查过程与信度检验

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影响因素的获取

由于本研究是在新型土地流转方式“聚土地”电商化流转项目出现后对农户的流转意愿进行调研,因此,研究的立足点也就是农地电商流转项目施行地区的农户。首先从安徽省绩溪县农村地区随机邀请了8位户主用于生成问卷的条目。每个人被要求完成一份仅包含一个开放式问题的问卷,即:您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您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我们共收集了55个条目(包含重复条目),平均每人给出6.875个。然后分别独立地对这55个条目进行合并归类,并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对条目进行增加与删除。最后共确定了10个题项,如“担心将土地转让给电商公司后不能如期收到转让金”、“担心电商化流转使流转次数增多,土地承包权难以收回”等。本次研究采用的是Likert五分量表,划分为完全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一般、有点同意、完全同意五个量级,分值依次从1分到5分。

1.2 调查对象和数据收集

笔者于2014年9月对安徽绩溪县农户进行了为期10天的入户调查。调查地点是绩溪瀛洲镇仁里村和伏岭镇龙川村、湖村,该地是国内目前第一批实施土地流转电商化的村镇。瀛洲镇总户数2992户,总人口9731人,其中农业人口9382人,全镇有耕地7605亩;伏岭镇耕地14145亩,总人口21232人,总户数6164户。两地通过电商化流转的土地只有465亩,仅占比2.14%。本次调查共发放220份问卷,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16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了75.45%,调查结果令人比较满意。

1.3 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研究应用S P S S 1 7 . 0 对所得的1 6 6 份问卷进行了总体信度检验, 其Cronbach´sα信度系数为0.765,说明问卷整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依据该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是可信的,基于问卷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也是比较可靠的。对这10个观察变量进行KMO检验,结果判断样本充足性的检验系数KMO检验值为0.831,并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822.870,其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2、实证结果和分析

2.1 样本个体特征描述性统计

在166户样本农户中,愿意进行电商化农地流转的有47户,占比28.31%;而不愿意(包括观望的农户)的却有119户,占比71.69%。愿意进行电商化流转的农户明显少于不愿意进行电商化流转的农户。户主年龄介于41-50岁之间的占63.51%,平均年龄是47岁。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农的有97户,占比58.43%,剩下的41.57%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务工和个体经营。户主受教育年限一般在9年以下,占79.74%。为了解农户对“聚土地”项目的认知程度,本研究一共设置了五个关于土地电商化流转的常识判断题,包括“土地的电商化流转就是把土地卖给电商公司”、“目前土地电商化流转已在全国范围施行”等对农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只有11.49%共20个农户知道“聚土地”电商化农地流转项目,而且大部分都是农村合作社的村级干部。

2.2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与特征分析

在调查时,绩溪县三个村的农户被要求按照对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意愿的因素认可程度高低进行打分。调查的变量及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10个因素的均值都大于3,说明调查问卷所列因素确为影响农户土地电商化流转意愿的因素。其中“担心土地流转给电商公司后不能如期收到转让金”排首位,排第2位的是“担心电商化流转使流转次数增多,土地承包权难以收回”,排在第3位的是“我对承包土地的电商公司感到很陌生,很不放心”,排在第4位的是“担心电商化流转后土地肥力变弱,产出性能下降”。也就是说,农户对这4个影响其土地电商化流转意愿因素的认同度较高。

调查结果表明有83.4%(共计138个)的农户非常担心将土地流转给电商公司后不能如期收到转让金,这主要是由于在农村地区本身就大量存在“欠债不还”或是“延迟还债”的现象,让农户对电商公司及时支付土地流转收益的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与担忧。共计126位农户非常担心随着土地的电商化流转,土地流转的次数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难收回,这主要是由于流转次数的增加导致交易环节增加,逆向回收难度大。109位农户对承包土地的电商公司感到非常陌生和不放心,其中有64.6%的农户有把农地转让给当地种植大户的经验,为减少流转土地的风险,他们更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之前有过交易的种植大户而不愿意参加土地的电商化流转。104位农户非常担心经过电商化流转的土地肥力会变弱,产出能力会下降,这主要是担心土地电商化流转的承包者只关注土地的短期收益,过度的使用土地,使土质恶化甚至受到污染,而将土地恢复工作完全交给农户,所以农户对流转后收回的土地质量的问题还是十分担忧。

3、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 3 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62.488%,说明这3个因子对10个变量具有62.488%的解释能力,效果比较明显。然后对因子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担心土地流转给电商公司后不能如期收到转让金”、“担心电商化流转使流转次数增多,土地承包权难以收回”、“担心土地流转后我可能会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收入会下降”、“担心电商化流转后,土地再被征收的补偿收益得不到保障”、“担心电商化流转后食物支出会增加”5项指标对因子F1的载荷值较高。其中“担心土地流转给电商公司后不能如期收到转让金”的调查得分均值达到了4.59,是农户参与土地电商化流转意愿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指标均与农户土地电商化流转所获收益有关,所以将其命名为“转让后收益因子”。

“我对承包土地的电商公司感到很陌生,很不放心”、“担心土地流转中与电商公司发生的纠纷得不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和“担心流转后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少,我可能会焦虑不安”对因子F2的载荷值较高,其调查得分均值分别是4.27、3.82和3.62,其中“我对承包土地的电商公司感到很陌生,很不放心”是影响农户土地电商化流转意愿的重要因素。上述三个因素都是进行电商化交易带来的风险,所以将其命名为“电商交易因子”。

“ 担心电商化流转后土地肥力变弱,产出性能下降”和“担心收回土地后土地的配套设施需要自己再投资才能再次耕种”对因子F3的载荷值较高,其调查得分均值分别是4.02和3.48,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土地电商化流转意愿。这两个因素都与流转后土地质量有关,所以将其命名为“流转后土地质量因子”。

4、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1)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农户对“聚土地”土地电商化流转模式的认知程度较浅,虽然有28.31%农户愿意参与土地的电商化流转,但整体上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的意愿弱,大部分农户对该项目尚处于观望状态,这是导致土地电商化流转规模小的主要原因。

(2)影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担心土地流转给电商公司后不能如期收到转让金”、“担心电商化流转使流转次数增多,土地承包权难以收回”、“担心土地流转后我可能会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收入会下降”、“担心电商化流转后,土地再被征收的补偿收益得不到保障”、“担心电商化流转后食物支出会增加”、“我对承包土地的电商公司感到很陌生,很不放心”、“担心土地流转中与电商公司发生的纠纷得不到及时公正的处理”、“担心流转后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少,我可能会焦虑不安”、“担心电商化流转后土地肥力变弱,产出性能下降”、“担心收回土地后土地的配套设施需要自己再投资才能再次耕种”等10个因素,可以划分为“转让后收益因子”、“电商交易因子”和“流转后土地质量因子”,三个主要因子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意愿影响中累计贡献62.488%。农户对土地电商化流转收益、高技术水平的电子商务交易和土地质量的担心,导致了农户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参与度低。

4.2 对策建议

(1)提高农户“聚土地”项目涉入程度,降低农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基于以上调查,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电商化流转”陌生感很强,产生了流转后收益损失、电商交易和流转后土地质量方面的风险感知。为培养农户的土地流转意识,提高农户对电商化农地流转的意愿,电子商务公司和当地政府应该进行协商,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提高农户对该新型农地流转方式的了解,增强农户对“聚土地”项目的涉入程度。此外,对农户进行电商化流转的操作培训,以增强农户流转土地的收益和安全感知,弱化农户的风险感知。

(2)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提高非农收入水平

鉴于农业收入水平在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中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应该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制,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和电商企业合作,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根据绩溪县的实际情况,政府采取措施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建立劳务输出平台,为农户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搞好信息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和组织管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条件,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必要条件和有效空间。

(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地权的稳定性

要增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降低农户农地电商化流转的风险感知,增加农户对农地稳定性的心理预期,当地政府应当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首先,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不仅要规定土地承包权的期限性,还要承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性质,提高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谈判地位和博弈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信启、采集和平台,在乡(镇)建立固定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鼓励农户在乡(镇)服务中心或村服务站为土地经营权流转进行公开交易,负责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法律政策咨询、流转电商化操作等服务,不断规范市场交易规则。最后,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制度,对参与流转的各类土地,都要按宗建档,流转土地的每宗合同或协议书,都要交一份到乡镇政府,纳入乡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

参考文献:

[1] 胡桂芳,方艳荣.土地流转和电商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J].农村工作通讯,2014(13):28-30.

[2] 固津,固寰中,杨爽.基于感知风险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3] 陆芬.淘宝聚土地成土地流转新模式?[J].国土资源,2014(04):42-43.

[4] 郭荣村.安徽土地电商试验:“聚土地”获双赢[J].农村.农业.农民,2014(07):37-39

[5] 王永群.“聚土地”:一聚解三难[N].中国经济时报,2014-06-06:002.

[6] 徐美银,陆彩兰,陈国波.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江苏的566户样本[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66-74.

[7] 齐昌允.关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研究[J].金融经济,2014(20):16-17

[8] 孙翱翔,刘远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热的理性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43-47.

[9] 许恒周,郭忠兴.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农民阶层分化与产权偏好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3):94-98.

篇5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通知要求,我们就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相关部门情况介绍,走访有关乡镇,发放情况调查表,与近100位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交流,实地察看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同时到诸暨、丹阳、句容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成绩与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统筹的理念指导决策,以统筹的方法分配资源,以统筹的思路推进工作,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城乡和区域统筹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惯性作用依然强大,统筹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仍薄弱。“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4.6%。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3.5倍、2.7倍,年递增28.2%和21.9%。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0026元和9338元,是2005年的2倍和1.8倍,年递增14.3%和12.7%。虽然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支撑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仍较薄弱。财政刚性支出逐年增加,可用于统筹发展的财力明显不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603元,到201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两倍多,达10688元。2005年,沿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老区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高出1130元,但2010年,这一差距拉大到近3000元。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脱贫压力较大。至2010年底,全市349个村中,村集体经济无纯收入的村39个(黄桥老区32个),低于3万元的99个(黄桥老区84个),村级债务总额2亿元,村均58.1万元。

城乡、区域部分指标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05年

2010年

沿江地区GDP

亿元

57.41

155.14

老区GDP

亿元

72.42

154.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728

20026

农民人均纯收入

5125

9338

沿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5950

11489

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4820

8575

注:黄桥老区乡镇12个(黄桥镇、古溪镇、珊瑚镇、分界镇、姚王镇、河失镇、张桥镇、广陵镇、新街镇、宣堡镇、元竹镇、根思乡),面积825.6平方公里,占全市70.6%,人口73.38万人,占全市61.2%。

——极化效应不断放大,但增长极整体辐射能力仍不强。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培植经济增长极,重点园区和乡镇发展势头良好。整合园区资源,改革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一区四园”为市直管园区,重点加以扶持。2010年,“一区四园”国税开票销售达到全市的70.5%。加快实施“三城四片五重点”规划,稳妥实施部分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城关镇管理体制,设立济川街道办事处,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黄桥副中心镇域面积不断扩大,常住人口不断增加,黄桥小城市和黄桥工业园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为黄桥老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部分重点乡镇、园区财力增长仍处于起步、积累阶段,辐射能力有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乡镇、园区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制度,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欠发达地区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经济、经济带和增长极亟待培育。

——民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二元结构矛盾仍突出。“十一五”时期,围绕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各项改善民生举措向所有人群覆盖。基本完成区域供水工程,全市百万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长江水。按计划组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增至90万人。调整、优化交通发展布局,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建成农村公路1653公里,通行政村公路全部实现硬质化,全市“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全面落实。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以上,筹资标准由35元提高到15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2520元。但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未能得到根本修正。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上学、住房等政策还没有完全剥离,农村户籍进入城镇的“门槛”依然存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历史欠账还很多,水利、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标与思路

城乡、区域统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和必然选择,也是“十二五”时期我市实现“共创更高水平新小康、共创文明和谐新**、共创领先苏中新辉煌”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理解,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应突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摆脱传统的就“三农”抓“三农”的固有思维,将农村建设置于城乡大系统中来谋划,将农业发展置于产业大系统中来推进,将农民问题置于社会大系统中来思考;应致力于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为城市发展增添后劲,努力使城乡发展的“加法效应”(甚至是“减法效应”)变成“乘法效应”;在统筹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全部乡村变成城市,也不是城市乡村化,更不是城乡一样化、一律化,而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城乡共享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应围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逐步建立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早日形成“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区域一体化新格局,为“三个共创”、“六个争先”提供重要支撑。建议按照“一年有新进展(2012年),三年有新突破(2015年),五年上新台阶(2017年)”的基本思路设定目标任务。到2012年,统筹发展的制度基本形成。统筹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初步建立,各项体制机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初步进展;到2015年,统筹发展的体系基本完善。统筹城乡的城镇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取得实质性突破;到2017年,统筹发展的效果基本显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充分融合,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拥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以及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权利。

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先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推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

二是以人为本。以民主促民生,尊重群众意愿,遵循市场规律,严格依法依规依政策办事,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创新发展。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鼓励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四是系统思维。既看到局部、眼前,也充分考虑全局、长远;既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拥有的优势和决策带来的效益,也看到面临的不利条件、劣势和决策后带来的负面效应;既考虑所要做的事情本身,也考虑它所涉及的相关因素。

五是注重实效。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区分功能、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走有序推进、统筹推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

对策与建议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统筹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工作中,我们建议:

1.

坚持统筹规划“一张图”。规划是统筹发展的龙头和基础。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必须从规划入手,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需要,整合全市的资源配置,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全域**”的理念,将市域117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集聚、整合和统筹城乡资源,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农村作为与城区、小城市、重点镇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作为进行统筹开发、提升水平,把农民与市民进行统一保障、搞好服务。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的原则,从城乡、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合理修编城镇建设总规、控制性详规及覆盖城乡的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规划体系,克服单项规划、局部规划、零散规划的不利因素,从规划层面为打破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依据。促进规划与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严格做到小规划服从大规划,近期规划服从长远规划,局部规划服从整体规划。当前,重点要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主要发展方向,实施“3+4+5+X”战略。“3”即主城区和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其中,主城区为优化开发区域,要按照重心向北转移、中部加快改造、东部快速提升、南部适度拓展、西部有序开发的思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技术型、资本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为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吸引产业和人口集聚。“4”即四大片区,西片为优化开发区域,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东片为重点开发区域,提升发展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种养业。北片为适度开发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南片为适度开发区域,着力发展特色富民强镇产业。四大片区努力实现区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区域内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沿江和黄桥老区的协调互动。“5”即古溪、广陵、河失、宣堡、新街等5个重点镇。在四大片区区域内,5个重点镇与其他一般乡镇组团发展。

“X”为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科学定位、服务基层”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市为单位,统一编制农村社区规划,把农村社区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村庄搬迁、合村并点、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自然村合并等因素,以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和“双置换一转化”为抓手,采取镇村主导、园区推动、村企共建和项目带动等方式,力争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要素集约、功能配套、生态美好的农村新社区,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业向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多元化转变,实现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2.

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一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举全市之力发展“一区四园”,是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基础。当前,在进一步明晰各个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继续推进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实施园区联动发展战略,尽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推动园区间的良性竞争、有序发展。结合单位面积产出、龙头企业规模、税收贡献、能耗指标等参数,尽快建立园区产业合理化布局发展的评价标准,指导园区产业实现合理化布局。不断拓展园区内企业的横向集聚和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态势,全面提升园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不断强化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信息咨询和中间服务等生产业,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套完善研发、通关、国际投资、工业设计、科技咨询、金融、物流、人力资源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等,努力打造便捷优越的商务环境和适度超前的载体环境。促进经济开发区与主城区联动发展,加快推进虹桥新城和黄桥副中心建设,提高各园区对中心镇的辐射能力。进一步优化配置,活化思路,建立全市统一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由各园区孤立发展向市域内综合开发转变的局面,充分体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推进农业开发与生态保障及休闲旅游相结合,走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加强引导和扶持,尽快形成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和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城乡互助型农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同时,加快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开创城乡发展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三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把富民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努力形成农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围绕发展高效农业,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能、较强企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创新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继续开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用利益把农民和市场更紧密、更直接地联系起来,让更多农民成为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建立稳健的强农惠农政策机制,整合涉农政策资源,调整优化财政资金投向,把各种政策性资金统筹捆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的新模式,研究奖励和补助办法,调动金融机构和社会投入的积极性。凡是能够进行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投资的,都应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使农村经济发展由政府投入为主逐步转向社会投入为主。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异地发展型经济,重点扶持标准化厂房建设。从2012年开始,可每年扶持一定数量的经济薄弱村在乡镇工业集聚区或“一区四园”内兴建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确保有稳定的年租金收益。大力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全面开展村集体“三资”清理,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立“三资”台账,实行市乡联网管理。村集体资金资源一律由乡镇资源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统一发包,提高资源发包收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房屋等确权登记工作,为广大农民拥有的“三大产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所有权)进行流转或交易创造基础条件,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路子。鼓励村集体规划内的非农建设用地或开发价值高的其他集体土地,依法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继续加大村企共建和机关帮扶经济薄弱村力度,实施“造血”帮扶,培育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3.坚持基础设施“一张网”。针对城乡、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大,互通性和共享性差等问题,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倾斜力度,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联网、共享互通。一是构建“大建设”格局。按照生态、人文、大气、宜居的定位,加大城市建设改造力度。积极规划实施如泰运河、羌溪河城区段断航改线工程,加快沿河景观风光带建设,努力形成彰显城市形象、品位、内涵的新亮点。重点规划建设好小南海、东部新区和东北老龙河等地块,全面启动城市北部地区整体改造,积极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气息浓郁、配套功能完善的新片区,打造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新家园。进一步加快老小区、城中村和后街背巷改造建设步伐,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城市绿化结构体系,推进星级酒店、精品商场、高档休闲场所建设,完善城市各类综合配套设施。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把**城建成一座绿水相依、宁静隽美的生态宜居城市,一座功能完善、富有品位的现代开放城市,一座人文深厚、大气包容的文明幸福城市。二是构建“大交通”格局。积极实施334省道改线工程,加快推进南部沿靖干线规划建设、北部古高公路升级改造、**城区连接泰州和宣堡银杏森林公园的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四纵四横”的市域交通骨干网络,构筑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快实施“连心桥”工程,努力实现路况等级明显提升、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达深度明显提高的目标。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实行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建立以主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农村为终端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统一车型、统一线路、统一站点、统一排班、统一发车、统一票价,提高车辆覆盖面和通达率,实现村村通公交,让农民出门就坐车,一票能到达。结合学生上学、市民购物、职工上下班等,开通公交专线,完善交通体系。三是构建“大环保”格局。结合“四城同创”,对每条河流进行“控源、截污、活水”,落实专人负责,实施清沟亮底、疏浚污泥,贯通内河水系,取缔排污口,消灭盲肠河、龙须沟。进一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确定的污水处理工程,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确保按时完工。同时,按照“宜建则建、宜输则输、城乡统筹、分区处理”的原则,在城区、乡镇(街道)、村(居)聚集融合点全面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市、镇、村(居)三级覆盖。四是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全面提升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水平,展示城市良好的形象。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向乡镇、农村延伸的机制,通过城市管理工作的提前介入,将镇区、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城管部门业务统一指导的范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的共同提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乡镇、村(居)成立环卫保洁服务中心,将镇区、村级道路保洁、垃圾运送推向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养护水平。认真研究生活垃圾处理费与自来水费捆绑收取工作,采取“水消费系数法”收取垃圾处置费,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到位。五是构建“大供水”格局。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改变区域分割、多元化的供水格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建立同网、同质、同水的一体化供水格局,实现统一调配、统一供给、统一核算、统一核价、统筹盈亏。加大乡镇、村管网更新改造力度,降低产销差率。合理核定城乡水价,探索阶段性定价机制,将自来水使用分为生存需要和消费需要,对生存必需量以内的水实行低价格,提高超出部分的水价,市财政适当对乡镇水价进行一定差额补贴,确保全市用水安全、正常。

4.坚持公共服务“一本账”。基本公共服务应突破以身份和地域来确定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保障能力、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使广大农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享受更高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卫生保健、更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更和谐的社会氛围。针对我市实际,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可持续”的原则,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优先确定在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内,优先考虑制度覆盖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从解决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一个阶段集中力量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为老百姓提供急需的公共服务,再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提高均等化程度。凡涉及公共服务“硬件”投入的,要遵循“三城四片五重点”等全市空间布局规划,避免重复投资、浪费资源。当前,要创新思路,加快农村和黄桥地区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一是创新公共服务内容。坚持就业优先,突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减免相关税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创业培训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努力增加就业渠道。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创业意识,使更多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制定教育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将短期内均等化工作重点放在“投入”类指标上,按照适度集中、资源聚集、规模发展的思路,确保公共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效率,缩小城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距,然后逐步向“产出”和“效益”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功能,“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机构,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基本药物使用,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体系。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政策和经费上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给予优惠,使卫生资源从医疗领域向预防保健领域流动,从大型医疗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流动,从城镇向农村流动。加大乡村医务人员的资质培训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训培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卫生人员待遇,吸引更多医疗卫生人才到乡村,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把强化社会保障作为普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在逐步完善以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辅助、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建设“农家书屋”,解决农民“读书难”;实施阅报栏廊建设,解决农民“读报难”;抓好文艺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普宣传队等六支队伍,解决农民“看戏难”和“看电影难”;添置体育设施,解决农民“文化活动难”和“健身难”。二是创新公共服务载体。以服务农村群众为目的的社区服务中心,是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集中办理,实现公共服务基层化、便利化,让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要坚持从居民需求出发,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中介服务、互助服务”全覆盖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为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在每个社区设立服务中心,把市和乡镇的服务职能向社区延伸,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卫生医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等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面积大的社区可在中心村建一个服务中心,下设多个服务场所,形成“一中心多场所”格局,让居民就近、方便享用一些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金融、邮政、电信等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农资超市、便民超市,为社区居民提供完善的市场化服务。大力发展产业协会、合作社等经济中介组织,积极支持发展就业服务、信息咨询、房屋租赁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为社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机制。认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做法,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民间等多方面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合作、高效灵活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充分发挥公益类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主力军的作用。放宽准入限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咨询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