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
语文教学这种艺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牵涉到非常广的面。为此,它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步。然而,因为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一部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造成教师教学思想的滞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陈旧,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能够发现下面的一些现象:从能力方面来讲,力不从心;从氛围上来讲,比较沉寂、缺少活力;从方法上来讲,太过传统和机械化。
2.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比较随意和盲目,脱离重点,甚至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做了不少跟语文教学毫无关联和违背语文教学目标的事情,缺少有层次性和清晰化的教学目标,最终没有解决难点、突出重点。一部分教师教学跟教材文章的实际不相符合,仅仅是寻词摘段,是对课文的一种肢解,这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提高教学效率。
3.太过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丧失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面临着教学僵硬和死板的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太过放任自由的问题。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注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与合作探究学习的影响,不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过要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缺少实际内容而仅有热闹形式的情况出现。学生在如此的课堂氛围中,未能够有所收获,也未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浪费了语文课堂教学资源。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低效化的对策
1.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主管单位需要强化培训教师,创建教师终身学习机制。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努力强化业务技能、知识、思想品德等的修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规划和按部就班地学习、分析、研究、提高,且注重吸收别人的宝贵经验,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教师自身的头脑时刻保持清醒,不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不断地进取和创新,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
2.清楚教学的总目标
(1)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于整体,清楚教学总的目标,明确小学语文每一节课程、每一个单元,以及每一个册的程序组织、主次及侧重点。(2)教师需要明确在单元教学目标与整合语文教学目标中所讲解课文的地位,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3)应当对所讲解课文的侧重点和知识的能级类别进行分析,以方便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清楚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4)教师需要结合实时反馈的信息,对教学模式、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的目标进行不断地调整,确保教学有法和教无定法。
3.将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处理好,避免形式主义教学的出现
篇2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要想提高小W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工作变得更加有趣,就能很好地吸引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因此,在研究了相关学者和专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趣味性;信息技术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而处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那么,如果我们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去,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值得深入探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趣味性的课堂情境
趣味性课堂情境的构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事实上,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并不是空着脑袋来的,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体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而信息技术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和触觉。所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构建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在学习《观潮》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在课前下载一些汹涌澎湃的、壮观的海潮图片和相关的解说词,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当汹涌澎湃的钱塘江海潮全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时,配以雄浑醇厚的男中音解说词,学生一定会为之震撼。此时,教师可以切换其他的配音,可以是搞笑版的,可以是女中音的,也可以是其他学生的声音,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为画面配音,这时候,更多的学生会跃跃欲试,整个课堂氛围也变得比较欢快、有趣了,之后,教师再开展课文内容的讲解,无疑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朗读的趣味性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并不高,对朗读这一环节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所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增加朗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基本点着手:一方面,可以将一些名家的朗诵视频来供学生观摩和参考,让学生细细地体味其中的精华之处并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将学生朗读的过程录下来,并进行回放,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还可以在其中增加听音识人的游戏,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加朗读环节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朗读的准确率和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众所周知,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趣味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基本点入手:一是根据写作的主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画等资料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二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库查寻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内容;三是构建一个网络互评平台,让学生在网上实现互评、互译、互改作文,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写作环节的趣味性有所增加,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交流、沟通、合作等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通过教师自身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相应的,其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如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为学生讲述有趣的故事、案例,用自己趣味性的言语、动作去感染学生,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也能使更多的学生变得幽默、自信、有生活情趣,这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一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语言表达水平、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观和兴趣点着手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以此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言传身教的良好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趣味性课堂的构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信息技术又是当今时代重要的教学工具,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大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趣味性。当然构建有趣味性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要想确保趣味性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切实实现,就需要一线教师能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参考的方案。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教法该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059-02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发展满意”。要做到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探究的永恒课题,教学的实效必须关注于灵活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出色的新课导入能够成功地使学生完成注意的转移和情绪的迁移,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的意境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像游戏导入、复习导入、音乐导入、成语导入、珍闻导入、谜语导入等。导入新课是一个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怎样运用,全靠教师灵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3》,课伊始,教师说跟学生做一个游戏:教师说天,学生对地,教师说上,学生对下,教师说前,学生对后……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因为简单易对,学生兴致勃勃。接下来教师问:“太阳对什么?黄狗对什么?”由一个字对它的反义词到两个字而且没有反义词,学生感到困难疑惑,好奇心萌发了。接着教师说:“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能找到答案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首有趣的对子歌吧。”学生对新课文就充满期待了……
二、培养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发挥学生潜能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同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他人合作,与老师交流……如《画家和牧童》这一课中,当学生还沉浸在回答完画家的著名表现在他画技高超的兴奋之中时,笔者趁机抛出一个问题:“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后回答画家的著名还表现在哪里?请用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来回答。”话刚一说完,就有的在高声朗读,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互相讨论,还有的在边默读边思考……课堂上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这种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培养自己质疑并解疑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和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三、根据体裁特点,唤起生活经验,发展学生思维
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呈现的新特点。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进而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教学《秋思》这首古诗时,先让学生读题目,看出题目分为两个部分——“秋”和“思”;再让每位学生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一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思故乡的?交流时不一定按照诗句的先后顺序,但每找到一处,就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找,评一评谁找的最准确。每一次找、说、评,学生实际上都在自觉地借用作者的“一颗心”去感受,移情成为必然。二问:你又从哪里看出是写秋天的?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字、词、短语、句子,他就穿越时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秋天的特点。而能读好这些景物,学生就能领略秋天原来是有这些特色景物的。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说说,也许就能回味自己身处的秋天,原来是有这些特点的。由此,诗歌的学习不仅仅是字、词、句、诗的机械解释,而是学生主动地走进诗人的内心,用诗人的眼睛去看,用诗人的耳朵去听,用诗人的心灵去感受。
四、扎实进行指导,加强有效训练,实现认识升华
语文教学担负着言语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多重任务,但言语技能原型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因此,要构建有效课堂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落实知识点,抓准精练点,调动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动性,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这是《画家和牧童》教学中的一个言语训练片段:
师:这里有三句夸赞的话,请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
(出示句子)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个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这三个句子各有一个词语表示相同的意思,是哪三个词语呢?
生:夸赞、称赞、赞扬。
师:这三个近义词都是夸奖戴嵩画得好!你看,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三个词语来表达,用在课文里也不显得重复,可以令文章词语更丰富。你还有这样表示夸赞的词吗?
生:夸奖、赞美、赞叹、表扬。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用上这些词语夸夸戴嵩画得好!
生:……
篇4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小学语文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1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误区
1.1 课件画面过于精美,分散学生注意力
课件中优美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画面感太强的话,学生的视线只会停留在无关紧要的事物上面。在教学中,教师也只是按照流程将课件内容讲解一遍,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就是简略地回答,学生成为了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观众。在语文课堂上将课件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课件进行的,限制了教学思路的拓展。学生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体,反而被课件牵着走,这样不能很好地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造成思想上的惰性。
1.2 照搬他人的课件资源,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效果不明显
很多教师为了图方便,课件都是直接下载的。由于他人的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学生情况存在差异,学生很难跟上他人课件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而且课件不是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难免显得十分别扭,让整个教学氛围显得非常死板,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1.3 人机交流完全取代了师生交流,忽视了文本情感的传达,教学中缺乏情感性
都说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情感,在小学教学中有许多蕴含情感的文章。现在很多教师都将需要细细品味的情感转化为图片、动画、音乐,让人机交流成为了培养学生情感的主要方式,缺乏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升华。虽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作者描述的情感氛围,但是教师一直通过多媒体课件实施情感教学,会让整个课堂变得生硬、冷冰,也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灵魂,对培养学生情感和人格十分不利。
2 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2.1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明确学生地位
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课堂的主体不是教师也不是多媒体课件,而是学生。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时都要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花木兰》时,教师制作课件时就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黄色、粉色等较为鲜艳的颜色作为背景。教师还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将教学内容简短地呈现出来。这样围绕学生特点设计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再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述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和创作。采用多媒体课件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接受多媒体的内容,是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问题,利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2 运用多媒体课件要贴近教材,协调效果和方法的关系
教学主要是以教材内容为主,所以教学也限制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换而言之就是多媒体课件并不适合所有的教材内容。例如,老舍先生的《养花》这种需要以文字作为出发点,并要进行想象的散文和诗歌类的文章就要注意是否有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对于一些说明文,由于学生对描述对象不太了解或是从来没有类似的经历,就会存在陌生感且很难去感同身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音乐、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创建文章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又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都没有亲自感受过黄山美,教师可以将有关黄山的资料、图片、声音、视频整合成为多媒体课件,但是课件内容必须与文章表现的主题相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抒发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如果多媒体课件和教材内容没有紧密的联系,不仅会干扰学生在文章理解中的注意力,而且课件在教学中也不会有任何价值。同时,任何教学形式都是以效果为目的的,不能只注重形式忽视效果。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后,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筛选,突出主要部分,避免繁杂的信息出现,有针对性地设计课件,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3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师生互动
过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会让语文课堂变成人机交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将多媒体课件转化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并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够很好地控制教学的进度和播放课件的速度,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渠道,听取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反馈,可以让教师对自己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反思,加强多媒体课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师生互动之后的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3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必须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出发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并将教材内容作为课件制作的依据。这样才能让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在创建了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之外,还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
(山东临沂金雀山小学,山东 临沂276000)
参考文献:
[1]赵美子,刘凤娟.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145-146.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和小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提问不仅能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同时也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如下描述,并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枯燥化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枯燥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很多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中,经常使用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等简单的词语,这些词语本身具有引导性,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发散思考。这样的提问过于枯燥,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样的提问根本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2.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数量过多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数量过多,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数量过多,把太多问题抛给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把握不了学习的重点,出现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不愿意回答问题,甚至厌学等问题。在课堂中提过多问题,当学生积极性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导致课堂氛围死板,处于冷场的状态。整堂语文课学生可能学习效率极低,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难以把握节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不好把握节奏,这也是严重阻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因素。教师该问什么问题,教师什么时候提问,一个问题给学生多少时间思考,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给多少时间总结等,这些都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
4.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差别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个别教师还存在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提出的问题差别化。有些老师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歧视所谓的学困生,只愿意邀请学习好的学生回答,从而忽略了学习不太优秀的学生。教师对所谓的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
1.课堂提问要多层次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多层次。教师不能一味地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或者一味地提升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提问时要兼顾不同成绩的学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同程度分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稍难一点的问题,让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回答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这样一来,有利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全方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地设置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要过硬,要吃透教材,全面理解语文教材的重难点问题。老师要抓住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以达到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对于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不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多采用提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提问中,主要可以围绕两点来进行。(1)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问题。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通过思考来深层次地了解问题,加强学生的智力训练。(2)课堂提问要明确具体。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回答。因此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具体,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3.课堂提问要精巧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巧设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事实上,学习就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质疑问题,最终探究疑惑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多探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不断探索。教师课前设计疑问非常重要,在课堂中巧妙地提出疑问,合理地设置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活跃的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提问策略,就一定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更多的小学老师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语言 开放式教学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实施评价
一、引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封闭性而言的,所谓开放式语文教学,就是“以大语文教育观念为背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新型教学。”
二、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含义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广泛吸收已有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通过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改革评价体系,达到使学生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指导思想。它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立体的目标体系,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个性、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三、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式到最后教学的评价,每个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是属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有的属教学目标的问题;有的属于教学内容方面;有的则属于教学方式单一,只重讲授,不重探究,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没有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的要归之于教学评价方面,语文测试大量采用标准化试题,有利于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却难以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等。
四、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四个环节,利用开放式教学的优势,对问题逐一进行研究分析,有效的开展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强调语文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具体的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语文学习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展自己。所以语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通过在学校中获得的语文经验,最终还要回到生活当中去,在生活中取材、在生活中应用。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目前的语文教学内容而言,仅仅限定在书本、课文之内。尽管我们一再说,课文只是例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课文成为教学内容的全部,要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开放化。
1.拓展阅读范围。教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开放的语文教学不拘泥于教材,而是以教材为基准,不断拓展,指导学生查询、阅读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对于教材中那些节选的名篇,可以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础,再扩展到整部作品,组织学生利用阅读课或课外时间阅读原著,以更好地把握原著精髓,提高阅读水平。
2.将语文活动引入课堂。语文课应该有意识地将语文活动引入课堂。语文活动的引入,是将生活与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联系起来,寻找它们的连接点。
(三)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传统教学中,一切以教师为主,教学目标、方法由教师确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倡导教学方式的开放,现代教学过程是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开放系统。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包括学生的自学学习和引导合作学习。
1.调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建立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方式开放性的重要任务。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教师都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想方设法为其提供机会。
2.引导合作学习。小学生应当“学会合作”,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问题的解决。而语文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主体的共同参与,由于小组各成员的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各异,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方法和理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不仅能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高效率地在课内互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有利于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能、促进共同提高。
(四)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而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使得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应该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鼓励答案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善用评价的模糊化等手段来实施开放性评价,对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开放性小学语文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开放性学习变单一、被动、封闭的学习为多样、自主、开放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34-02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模式还偏向传统化,所以在教学成果上的成效上还不是十分明显,在教育的模式上采用的方式还是一味的灌输,在这种学习观念之下,遏制了小学生的兴趣的发展,语文作为一种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启蒙,在这种模式之下的学习是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
2.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语文的教育主要是字词的认识,往往忽略了语文教育在思想启蒙和学习模式上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育还是主要依靠课堂上的教学,小学生在家庭或者其他压力之下,一味的继承老师所讲的东西,不能从根本上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对于所学的知识的实践十分欠缺,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3.师生之间交流不足
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语文作为一种小学生日后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其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交流,这种方式的教学之下,很难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吗目的,对于老师来讲,会使得老师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会减少学生对于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都是不利的。
4.其他客观因素
影响小学教育水平的原因还有:教学设备的影响以及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总的来说,就是小学的语文学习环境的不同,小学语文教育讲究知识的逐渐培养,由于各种原因,小学语文教育在有些地区不受重视,往往为了分数的提高,注重理科的学习,忽略了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1.教师素质和语文教学工作的严谨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较高水平的教学队伍,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品质,懂得尊重学生,在专业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可以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进行引导,并且在性格上不急躁有耐心,小学语文的教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任务,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在对他们进行语文相关的教育的时候困难较大,教师在具备以上素质的情况下,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通过对于一些成功教学案例的分析,将他们的经验大胆的应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为小学语文教育打下一个扎实的硬件基础。
2.教材结合实际
目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比较注重教师对于其他课外资源得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于教材的了解程度上必须达到熟练,能通过自己对于教材的阅读,把握教材设定的寓意。课堂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场所,把握好课堂上的效率,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一般对于一些课外知识的d趣明显比课本要高,利用这个特点,教师可以将教材与课外的其他的资源进行类比,并且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首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将课本的思想植入到课外学习资源中。具体的做法就是以于学生的交流为主,小学生性格活泼,教学中与他们的交流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小学语文主要培养目的就是让他们具有把握简单课文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要组织、引导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通过检查、纠错、引导等方式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除此之外,在教学的时候,把握好教学的重点,营造良好的课堂的氛围,从而提高课堂上语文学习的效率。一方面是字词等语文基本素养的积累和应用,另一方面是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的问题不必在课上完成,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自己去寻找答案。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大部分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所以在自学上面还是有较差的自觉性,所以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保持教学的高效不仅靠的教学队伍的知识储备,关键还是需要靠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合适的办法对他们进行引导,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创设往往可以将学生融入到课本的相关设定问题中,培养出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换位思考的习惯,使得小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可以对于一些相关知识的获得有更多的渠道。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习惯于人云亦云,对于任何事物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在行为上可以使小学生也步入到语文教材的学习中,然后通过使用教学手段使得他们进一步的融入到相关问题的思考中,通过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的一些结合,使他们可以根据语文知识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在对于他们问题的解答中,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5.教学讲究小学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
语文的学习讲究循序渐进,小学语文教育首先是读书识字,然后是对于短文的进一步理解。交流识字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情境来让小学生识字,或者是编一些儿歌来辅助识字等。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等手段,在识字的基础上,用小学生喜欢的方式(游戏或讲故事)来展现文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在对于语文的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也可以实现理解短文内容产生思维的跳跃的目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有助于达到小学语文教育寓教于乐的成果,对于小学语文的长效型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生是未来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小学语文作为一个从思想和基本生活上的启蒙课程,在未来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变化的基础上,从根本上革新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改善课程设计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作为祖国花朵的小学生,应该从小就接受创新教育训练。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不可少。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把握不准确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不要把知识都定格在教材上,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语文的教学,还应该与其他的学科以及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知识的跨越,但是要跨越得恰到好处,不然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极端。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施教的时候,应该把语文中的思想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科之间的关联,在保证课堂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创新过程重教学形式轻教学效果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只要不断改变课堂的教学形式,就能够达到教学策略的创新,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学创新不一定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这不是创新追求的目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很多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到网上拷贝别人的课件进行修改,并没有关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这样不仅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反而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还有的教师,将问题设置得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恍然大悟,但是对学生的创造力并没有明显的帮助。所以说,教师不应该只注重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注重教学效果,只有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够有效提高。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优化对策
1.践行教育理念,鼓励生生创新
近代教育家告戒我们:“理念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孩子,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照亮孩子的优点,还要照亮孩子的缺点,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缺点上,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厚待“差生”,关爱学生的“缺点”,要善于理解学生,了解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善于正面引导,尊重学生个体,要善于因材施教,使其能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角度探求多种求解途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除了以上践行建议,鼓励生生创新亦是重要的。它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创新,正确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以及适当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重要的理论发现和科学的创造发明等来源于儿童的一个想法。
2.教学模式改革,多元化教学
在现代教育的建设下,我国首要做的便是改革教学模式。在早期,已经有部分学校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浙江省温岭市实验小学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的方向一是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改革的另一方向是多元化教学,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教学呈现出百花竞艳的多样姿态。其中,多媒体教学通过以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所以,首先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诵,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而文字的描述毕竟是片面的,因而播放一段西沙群岛的记录片,把学生带进西沙群岛去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文章。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求异存同
学习语文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个引导者,给学生几个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和怎么学。同时,鼓励和促进所有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探索相关知识,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另外,“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启发、点拨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能使学生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三、摆脱思维定式,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了定式思维,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经常是模仿教师的思路进行。在遇到新型题目时,定式思维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他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分析问题,从深度和广度上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在他们遇到思维障碍时进行及时的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主动探究过程中,他们能快速地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使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在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活跃性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创新,使课堂教学环节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参与和学习的意识。通过积极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收获能成为他们产生学习内动力的重要促进元素,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之后,学生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谈及时,教师要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实现创新、高效的语文教学。
四、结束语
语文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科,因此,应该从小学就开始进行培养,通过教学的不断创新,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索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进行创新。首先,教师的自我专业素养要得到一定的提高;其次,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本质,把握实际,善于发现问题;最后,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有效的拿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绘本教学 语文教学 小学生
一、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由于小学低年级是刚从幼儿园升学,儿童的天性还比较贪玩,上课注意力较差,比较容易开小差。因此,如何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是小学教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绘本教学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辅助读本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绘本主要以图片为主,形象生动的展现故事情节,文字为辅,锻炼学生们的识字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们的兴趣,锻炼学生们的观察力和自觉性,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纪律。除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以为,绘本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绘画能力和欣赏能力,为有绘画天赋的孩子打下基础,激发其内在的潜能。
二、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深情朗读,领略语言魅力。绘本的正文是由教师先朗读给学生们听,将学生们缓缓代入到情境中,最好采用声情并茂,有趣的讲故事方式,成功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会增加其组织语言的逻辑性,也会熟悉文字书写的过程,了解语言的魅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们的习作能力。教师在朗读绘本时不仅要注重情绪的拿捏,还要投入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对这个绘本故事的真实感受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投入到角色中。总之,深情朗读是绘本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让学生们初识语言的魅力,文字的美妙。
2.引导想象,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的小学生的观察力和自觉性都比较差,教师在朗读绘本适时的突发猜想,引发提问,都能更好地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不仅仅朗读绘本可以激发学生们思考的动力,绘本本身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绘本的内容广泛,插画和文字都给予了学生们无限的想象力,有的绘本还提供空白的页面,提供给学生们自我想象的空间,自我创作的舞台,对故事进行扩展和延伸,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一个好的绘本要在于培养学生们的读图能力和培养其观察力,洞察力,想象力。
3.指导看图,培养写作能力。绘本教学是看图写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绘本中以图片为主,故事情节通过插画表现出来,让不识字的学生们也能大致了解故事大意,这是在深层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看图能力,锻炼其逻辑性。光看图并不能提升写作能力,这还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们仔细阅读每个图片的细节,推敲其情节发展,定时指导其看图写作,锻炼其组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看图写作的能力。
4.定期指导,培养长期阅读的习惯。虽然绘本是作为语文课堂上的辅助教材,但是长期的阅读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对于语言和理解的一种积累。长期的绘本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书的爱护之心,对书的热爱,在健康的阅读环境中愉快的成长。因此,绘本阅读不能只是停留在一个阶段,要有计划性的安排,教师们可以在每周的语文课上集中的进行两三次绘本阅读活动,并 进行指导互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阅读的习惯,还能够建立起师生间的情谊。
5.鼓励家长,营造阅读氛围。绘本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课堂上,课外家庭阅读也十分重要。教师们可以鼓励家长们参与到绘本教学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和孩子们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内心的儿童观,进一步把握孩子心理年龄特点,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
6.鼓励自我创作,从小培养学习天赋。绘本教学可以采用自我创作的方式,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进行自我绘本制作,鼓励会写的汉字尽量手写,也可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不仅能够从小培养其自我创作能力,故事逻辑性,更快地促进学生们的口头语言、书写能力的进展。
三、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希望学生有文学素养和良好的语感。这些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才能得到巩固,然而低年级的小学生阅读起文章经常因为不识字而感到吃力,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绘本阅读便解决这一难题,绘本教育在近几年也越发得到教育部门和院校的注意,国内各个省市小学院校开展了相关与“绘本教育”的课题研究,更加注重儿童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创造出寓教于乐、认知、阅读、教育为一体的绘本。
四、结语
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好的绘本不仅能够在内容上感动人心,精神上丰富自我,好的绘本通常蕴藏着人生哲理,从小教导学生们做人的道理。绘本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自我创作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快乐阅读的氛围,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中体会满满的幸福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为孩子以后的阅读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去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们突破阅读的障碍,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如何进行语言积累,教导他们爱书的良好品德,让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由衷的喜爱上阅读,成为一个爱书之人,惜书之人。
参考文献:
[1]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 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黑龙江教育,2000,(09).
[2]刘向阳.漫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
篇10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创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的并以生动形象为主的具体场景,带给学生相应的情境体验,实现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心理机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表演、语言等多种方式创造出一定的情境,实现激发学生情感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对课程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创设情境教学法使现代教学中的互动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情境导入
教师根据预先计划好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方式把小学生带入非常形象生动的学习场景中,可以按照课程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取图片、音乐、故事等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并且可以从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加以完善。
2.情境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把小学生带入创造好的情境当中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把课程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自己真正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情境转化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启发学生,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对自己学到的知识做到真正领会,使小学生在将自身情感融入情境中后能够把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场景当中,实现情境的回归。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意义主要包含:
1.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强化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欣赏能力
使用多种方法创造出符合贴合实际生活的虚拟环境是创设情境教学法当中最突出的特征,在采用图像、音乐等方法展现现实生活时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对真实生活还原度很高的模拟环境,与此同时,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小学生在对生活场景的重新感受一下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
2.创设情境教学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模式的创建,使小学生乐于加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其思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中枯燥与单调的课堂氛围。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比较活跃的思维以及很强的好奇心,情境教学法的创设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的想象力在其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小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
在情境教学法的创建过程当中增加了很多有趣的游戏,教师通过对游戏的设置在强化师生互动的同时,学生在自主讨论问题以及游戏进行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相互合作,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非常单一,难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情境教学法的创设,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给学生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来触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们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力推广与运用情境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5-106.
- 上一篇:镇水利工作总结
- 下一篇:新土地法实施条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