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比赛技巧和重点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朗诵比赛技巧和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口语能力培养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五种口语能力:朗诵能力、演讲能力、辩论能力、主持能力和交谈能力。
朗诵能力的培养
朗诵可以克服文字语言的局限性,使文学作品更富感染力。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体就有着不同的朗诵技巧。教学时,根据不同文学作品的朗诵技巧进行分类培养。
――诗歌朗诵。 采用以下四种方式:直抒胸臆,如:郭沫若的《天狗》;借景抒怀,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托物言志,如戴望舒的《雨巷》;因事缘情,如艾青的《光的赞歌》。让学生的朗诵成为诗的再次创造,再次燃烧,再次升华。
――散文朗诵。要朗诵好散文,必须做到:开掘深刻的“意”,穿缀散落的“珠”。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深刻理解作者心中的着眼点,不论画面有多跳宕,题材有多广泛,只要找到那根起着统摄作用的主线,脉络分明,语势流畅,就一定能表达作者的感情,表达作品深远的意境。高尔基的《海燕》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就是极佳的示范材料。
――其他文体朗诵。论文参考网。寓言语言简练,幽默诙谐。指导学生朗诵寓言《嘴的抗议》,让学生认真体会作者对“嘴”的嘲笑和讽刺。如要读出幽默,那么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绿》则堪称典范。话剧在中国历经百年沧桑,当然也是朗诵的佳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的《雷雨》就可以让学生在排演中受到诵白的训练。
在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由学生主持,学生当评委,学生点评,让他们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教师还要进行引导和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演讲能力的培养
演讲能力就是面对公众的讲话能力。演讲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讲什么”和“怎么讲”。具体说来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前两个是“讲什么”的问题,后两个是“怎么讲”的问题。下面就学生竞选演讲为例谈两点方法
――撰写演说材料。①自我介绍:或借名人之言,强调相关的特点,或用双关法,引起听众关注。②主体内容:包括竞选动机、竞选目标、工作计划、施政纲领等。③结束语要注意煽情,博取信赖,获得选票。
――组织演讲比赛。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掌握竞选演讲的安排后,请学工处领导和指导老师担任评委,开展院系学生会相关职务的竞选大会。既选拔了人才,学生的演说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辩论能力的培养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培养学生辩论能力中,本人采用了以下步骤:
――播放录像。 结合议论文的教学和利用学院广播站多次播放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的录像,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模仿中受到启迪。事实证明,学生看完录像后,热情高涨,跃跃欲试。
―― 布置辩题。如《刚走上新岗位要不要夹着尾巴做人?》
――撰写辩词。由于辩题的内容与学生走向社会、如何做人息息相关,学生通过认真查阅资料,写出了有板有眼的辩词。
――进行辩论。正方:①人都有欺生的毛病,而“先来者”有时“出格”的表现只是因为他们自卑,怕新来者瞧不起自己,怕既得利益被新来者所瓜分,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不一定真的想欺侮你。“夹着尾巴”不是痛苦的事情。论文参考网。②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协调力,适当妥协是一种美德。③韩信,如果当初不忍气吞声,受胯下之辱,后来;后来就不可能成为大将军。隐忍是为了更好地出击。④先拥抱,后扼杀,像拳击比赛那样。反方:①“夹着尾巴”,是可怜的,也是虚伪的。②“夹着尾巴”只会体现奴性,不能彰显人性。
――总结提高。通过这场班级辩论赛后,学生既学到了辩论知识,培养了辩论能力,更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主持能力的培养
说到主持,学生七嘴八舌说出许多“名嘴”和他们主持的节目。学生在报出这些主持人的大名时,也在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为了让他们的梦想成真,在教学中有意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了解主持人的必备素养。首先有非凡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以错纠错法、自圆其说法、顺水推舟法、反诘法、反答法。并举出实例让学生体会其中奥妙。如讲自圆其说法的妙用时,本人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杨澜主持节目,不小心摔了一跤。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她,全场鸦雀无声,她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观众太热情了,我为你们而倾倒了……” 全场掌声雷动。其次要有优美的语言。主持人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一种亲切、纯正、感人的声音语言,表达要求准确、鲜明、生动、有个性、有特色,要追求声音美、言辞美、表达美和情境美。
――注意肢体语言的灵活运用。主持人的一个手势,一脸微笑,一种动态,都能给人以感染力。
――主持校园的各种节目。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还得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印证。因此设计了“以校园实话实说为主题”等节目,选出两名表现突出的学生过一把“主持” 瘾。论文参考网。从学生敏感的话题“早恋是枚青苹果吗?”入手,两位主持人设计了幽默、诙谐的开场白,将羞涩、沉闷的局面打开了。男生、女生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会场气氛也一下子活跃了。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继续进行着。通过这一次节目主持,两位主持人充满自信,还打算参加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呢。其他同学也发现主持节目其实并不难,都想各展风采。
交谈能力的培养
交谈是人际间最直接、最简便、最广泛的言语交往形式。根据交谈的地位和作用,可将教学重点放在交谈的技巧这一环节上,并进行模拟求职交谈。
――培养交谈技巧。主要有委婉含蓄法、转移话题法、激将法、借题发挥法、反意正说法和步步引导法。以上六种交谈方法中,委婉含蓄法是交谈艺术的一个基本方法,要进行重点指导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含蓄的话不论是正确的还是有偏见的,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向对方劝说都比较适应对方,容易使对方承认、赞同、接受你的说法。在交谈中还可以训练其他技巧:用试探的口吻。当你和对方谈论一件事情,你已有了一定的看法,不妨先以试探的语言说出,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用赞颂的口吻。恰到好处的称赞可以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觉得你很懂礼貌。先说点客气话:“您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这件事还得多听听您的高见……”然后,再谈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往往使对方在接受你的意见时不致感到被动和有失尊严,同时还会为你的谦虚、礼貌的人格所折服。
――模拟求职交谈。根据高职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训练重点定为模拟求职交谈。求职交谈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形象仪表、品质素养、业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多方面的直观性检测。对求职者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交谈,因此要求学生先作如下准备:先要准备一份打印好的个人简历,还要调查了解该单位的情况,这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学生在模拟求职交谈时还应注意:听清主试者的提问,从容不迫的作答;答语真诚而客观,不故作谦虚,也不故意卖弄;适度赞美对方,表达求职的诚意。通过模拟求职交谈活动的开展,学生综合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说话的语气也文雅、谦虚多了,交谈的能力也提高了。
篇2
阅读,无处不在,我们的课堂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街道,路边,超市等等场所,到随处可见的科普文章,新闻轶事,小到简单的广告牌,指示标志,有文字的地方就可以进行阅读,就可以感受。在这里重点要说的是由教师组织开展的各种阅读实践活动,最常见的阅读活动就是各种各样的阅读比赛,比如,从规模上来讲有班级阅读比赛、年级阅读比赛、校园阅读比赛从类别上来说有校园诗歌散文朗诵大赛、辩论赛、读书知识大赛等。
举例说明:校园阅读大赛的主要规则为所有参赛选手针对相同的文章资料和相同的问题进行回答,答案优秀者获胜;诗歌朗诵大赛的细则,关键在于参赛者对于参赛作品的综合诠释,包括朗读的语气,动作和表情等等;阅读表演,就是将书面的资料转别为以形体和口头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让学生有效掌握朗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是教师对其阅读兴趣和习惯进行培养的关键期,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小学生阅读兴趣并养成阅读习惯和培养小学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的助推器,也是小学阶段语文课堂的基础教学目标。在实践课堂中,我通过培养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逐渐到流利进行阅读的全过程进行培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心、眼、口专注同步进行朗读,逐渐降低学生读错字音、重复以及吃字的不良的现象,学生们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都能提升阅读能力,能够做到连读,且速度适中、口齿清晰;另外,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基础上,对于小学生又进行了朗读感情的培养和训练。
具体让学生进行朗读之前对内容进行默读以后,再把内容进行一定的消化理解,并进行分组进行课堂朗读内容的情境创设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时,按照自己的角色扮演进行朗读,从而有效加深学生进行朗读时感情的投入和丰富,同时加大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激活。
三、多赞赏鼓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由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常遇到一些自制力差的一些学生,这些学生通常遇到一些小的挫折,就会比较容易放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对这些学生进行激励,鼓励这些学生进行课堂发言,努力创设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朗读训练和阅读能力的训练课程。
尽可能的利用轻松的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课堂,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进行发言,对于所有主动进行发言和朗诵的学生进行多种手段的鼓励措施,让学生在进行课堂阅读理解、朗诵的感悟上逐渐加深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评价,引导学生浅入深出。
篇3
忙忙碌碌中,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首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学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本着“教学管理抓常规、课堂改革要创新、教学质量需提高、校本教研显特色”的思路,规范各项教学常规管理,不断完善校本教研,落实集体备课,从源头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进步。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所以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本学期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开学初,教导处主持召开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各科负责主任针对期末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寻找存在的问题,组织老师讨论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方法,各年级结合自己的学科、班级现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导处也给出了新学年的努力方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使老师们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到心中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行动,对老师既是鼓舞,也是鞭策。
2、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在工作中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坚持每天有人巡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努力使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有深度,上课要有实效,作业要精简,教学要创新,要求要严格,辅导要精细,质量要高效,教导处负责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指导性管理,确保各学科成绩稳步提升。
3、抓实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1)抓备课。根据发展中心开学初工作要求,再次强调本学期备课的具体要求,要求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每一堂课,都力求做到“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每单周按时开展集体备课,每个教研组长任负责人,召集本组成员,提前分配任务,活动中主持,整体把控活动方向和质量,最后定稿签字,五年级语文组作为模板向本校其他各组做展示,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学校举行了优秀案例评比,优秀教案将在全校推广运用。
(2)抓课堂。本学期仍然继续深入学讲课堂,进行卷入式教研,语数组分别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展示竞赛活动,要求青年教师全部参与上课。比赛中不仅看老师的课堂组织驾驭能力,同时也注重强调板书规范工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熟练运用。要求青年教师在平时更严格要求自己,狠练课堂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其中…几位老师分获语数组一等奖,宋..老师代表参加区级青年教师公开课获得一等奖。教导处组织开展了全员听课活动,让大家听,大家评,“说长道短”,“评头论足”,帮助青年教师寻找不足,快速成长。
(3)抓作业。每学期教导处都要进行三次作业检查,低年级重点查习字册,中高年级重点查课堂作业和作文,各位负责主任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在教研活动时反馈,其余的则采取单独沟通,使老师们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在下一次检查中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看整改效果。
(4)抓听课。鼓励老师加强交流,多听同年级、骨干老师的课,鼓励青年教师跨学科听课,本学期,我们继续推行推门听课制度,每位教师听同校教师的课不得少于20节。教导处定期对教师的听课记录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评价板块及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二、大力抓好队伍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1、今年我校共分来15个青年教师,加上去年的3人,临时代课的9人,一共27人。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为他们选择了优秀的指导老师结成师徒,把他们安排到班主任和语数老师的岗位上去锻炼,给他们领路的同时也压担子,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他们“充电加油”。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次邀请特级教师张校长来校作报告,给他们创造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开阔他们的视野与眼界,更新他们的观念,使他们有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抓教育质量的同时不忘科研,本学期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组织老师参加各类、各项论文评比,课题申报,陈主任等老师的文章多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三、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
1、进行阅读比赛
在教导处组织下,各班利用阅读课开展了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朗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生活,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30名学生在人人通平台举办的市级朗诵比赛分获一二三等奖,占全区总数的近一半。
2、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分年级开展了学生书法优选赛、优秀作业展评,书签制作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提高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同时对书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多名学生在校级比赛中脱颖而出参加书法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四、存在问题。
1、在平时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工作还不够细腻,方法还缺乏灵活性。个性比较率直,缺乏刚柔并济。
2、领导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一是自己感到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二是自己感到在工作中领导方法较简单,技巧性不够,缺乏工作方法的丰富多样性。
五、整改方向。
篇4
摘要:现代诗体的进入,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新的挑战和考验。笔者在一次新诗研讨会上,也亲历了一些初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迷茫,坦诚自己教学上的一些障碍:现代诗歌难教!最近,在同几位语文教师的交谈中,也发现了共同的问题。作为现代诗歌的尝试者,笔者认为,产生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
关键词:现代诗;挑战;实践
【中图分类号】I210.5
现代诗到底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该如何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解决当前现代诗歌教学难、学习难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适度把握现代诗歌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流派上,现代诗大体上有二、三十种之多,过于复杂。它们之间有的有时很难界定、把握。但从种属上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既是诗也是歌。其文字含蓄优美,富有意象美、音乐美、节奏美;可以朗诵、吟诵,易学易懂,但又很难谱曲和唱。如,某些叙事诗、抒情诗等;第二类是歌。其文字凝练,浅显、易懂、直白,极富音乐美,节奏美,可以谱曲和唱。比如时下流行的大众化的、通俗化的大部分歌词等;第三类是诗。其文字凝练含蓄,寓意深刻,其意象、建筑很美,但很难谱曲和唱。这类诗属内审型的,重在理解,重在解读,需要读者仔细品读,仔细品味,仔细体会,仔细揣摩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人类某种灵性的抵达。
二、注重教学拓展,切忌陷入就诗论诗、就诗学诗的本本主义
就诗论诗、就诗学诗是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大忌。教学中发现,一些老师进行现代诗歌教育教学时,过于注重诗歌本体的教与学,注重翻译式、捆绑式,甚至劫持式的教授、讲授,而忽视了诗歌本身的内涵、张力所在,忽视了诗歌自身所特有的深刻的寓意美、含混美特质。比如,有的老师组织学生学习著名诗人舒婷的作品《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时,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课堂忽视了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不能把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产生的时代特征以及引起客体——读者(学生)的思想感情的共振共鸣紧密结合起来,往往陷入到某种知识的学习、传授领域。这一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十分注意。就诗歌而言,诗是神性的、灵性的,是排斥、摒弃知识的。我们学习现代诗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读者(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及心理产生共振共鸣,而不是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类的东西。
一切教学的目的(特指诗歌)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和某种灵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诗歌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进行舒婷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郭沫若的《炉中煤》、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时,我们不要把作者和诗歌本体划等号。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世界里来”。教师要精心组织,要使用非常煽情的课堂教学语言,跳出诗歌本体,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忱,并使之共振共鸣。从而使师生的精神、灵魂得以升华,甚至产生某种感知和诗性倾向。这就基本达到了我们教学的某种期望。至于诗中一些迷离性、含混性的东西,能诠释的诠释,一时不能诠释理解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能逐步实现理解。
三、善于解决、突破诗歌本体中某些迷离性、含混性的东西
首先,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从诗歌题目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和诗歌内容。这是进入诗歌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题目是诗歌的灵魂,她集中体现了诗歌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写作对象,或思想感情或一种感觉或一种意象。是文眼。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诗歌,特别是现代诗,她最大的功能就是诠释和解读功能。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解读诗歌就是解读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某些内涵深刻的哲理以及某些象征性的东西。同时,还要告诉学生,解读诗歌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注重诗歌意象的非常组合、意义的空白、时空的跳跃以及意识转换在瞬间的完成。主要以哲理性、象征性和意义的非理性组合来实现对现代生活的深度表现的。这些都需要我们整体把握课文和诗歌内容才能够实现的。
其次,加强通感(粘连)这类修辞手法的学习,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习惯的日常训练培养。训练学生善于抓事物的本质,善于深入事物的内核,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有机必然联系,以及善于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去观察事物,解读事物。另外,诗歌讲究原创性,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独立思考,开展创新性学习。这是诗歌教学应特别注意的。
再次,提倡老师下水锻炼实践,锤炼语言。一个优秀称职的语文老师是应有实践精神的。如果一位老师也能写出像样的一手好诗,不仅能够锤炼语文课堂语言,有利于自身教学,还会激发出学生无穷的感染力和诗歌兴趣、诗歌倾向。生活是诗性的,生活是需要诗歌解读的。同样,教学也是如此。特别是语文课。一个充满诗性的语文老师,一堂充满诗性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是自然可想而知的。
四、提倡诗歌欣赏性学习和欣赏性教学
一是要充分运用诗歌自身的音乐美和语言文字自身的张力美,指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朗读或诵读。教师要加强基本功锻炼,应不断提升自身语言朗读或诵读的基本功修养水平。最近,在某所高中听课时就发现了一些示范朗读上的问题。要明白,有时一次高水平的诗歌朗诵胜似教师一百次的干枯说教。
二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手段或活动,组织学生收看、观看、聆听高水平的诗歌“歌会”。比如2009、2010中央电视台的“新年新诗会”等,以提高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诗歌本体的心理感知以及美学认知水平。
三是有目的的组织一些配乐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诗歌兴趣和诗歌倾向。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朗诵、吟诵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发音技法、发音技巧。比如,胸腔、腹腔、颅腔、背腔的不同使用,使之尽可能的逐暂上升到艺术领域。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诗歌朗读、朗诵、吟诵、吟唱是要建立在深刻理解诗歌内容、内涵的基础之上的。内容不同、感情的基调不同,其朗读、朗诵、吟诵的语调、语气不同,情绪和节奏也不同。老师应切实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篇5
朗读,是文科教学有史以来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教学环节之一。传统教学都习惯于教师的“一言谈”:学生以听、记、理解为主,很容易以“讲”代读。近几年的课改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解答、讨论、交流,自然更容易以“说”代读。总而言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传统的教学手段被弱化乃至弃置不用了。
笔者曾提出“朗读教学论”,认为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朗读是诸多教学环节和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朗读环节的轻视甚至欠缺,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效。
二、强化朗读的依据
1.能更深入地体现新课改精神
“在文本类学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实现的前提要求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熟悉文本。”朗读,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环节之一,不管是预习还是新授,如果没有充分的朗读做准备,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或极其生疏,自然无法融入文本的情境之中,全靠教者硬塞硬灌,一切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将是空谈。因此,在朗读中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应是“有不及而无过之”的。
2.“语文”二字给我们新的启示
“语文”的内涵历来有多重阐释,有人将其剖析为“语言+文字”,似乎更显得简单明了。它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语言”训练和“文字”阅读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将静止、抽象、单调的文本文字转化为流动、鲜活、丰富的生活语言?毫无疑问,朗读是沟通两者的桥梁。
3.古代教育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意义
古人对“读”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等,不胜枚举。我们很容易想象古代私塾课堂上最常见的是摇头晃脑的身影,以及琅琅不绝的读书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的读书神情——“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更是让鲁迅先生和历代读者久久难忘。看来,古人对朗读是重视的,由读到记、再到理解,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4.朗读训练在教学中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反复强调:“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他提出了“三本五重教学法”(三本: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其中“三本”之一就是“以读为本”。李阳老师的“疯狂英语”教学理论也特别重视朗读训练,并将大声朗读作为学习语言的突破口,成效显著,堪为实证。
三、强化朗读的意义
1.强化朗读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以声情并茂地朗诵全文(不看课文)作为课堂导入,定能使学生油然而生敬佩、赞叹之情。这时,再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可能被调动起来。在诗歌、散文教学中,让学生合上书本,聆听配乐朗诵带(若有条件,再配以相关图片和画面),便能将学生的思绪自然引入文本情景中,甚至因之而心潮起伏或感慨万分。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起来。
比如教授朱自清散文《背影》时,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是重点,但如何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那份浓浓的爱呢?单凭教师的枯燥讲解,恐怕很难令学生感同身受,何况初中学生正处在似懂非懂的年龄阶段,不懂得也不善于去体会这人间挚爱。死记硬背显然又违背了该文情感教育的目的,此时,朗读的重要性便突现出来。反复朗读品味,可以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我选择朗读买橘这一段。文章写道:“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学生通过大声自读、齐读,在读的过程中,以画面展示父亲的老态、臃肿的背影。面对此情此景,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父爱的情境中,共鸣的产生不言而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自然就会高涨。再如《海燕》,声形皆备的配乐朗诵,乌云、大海、电闪、雷鸣所产生的震撼,相信教师和学生都难以忘记。
2.强化朗读教学,能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中,思考、理解、感受等诸多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充分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而大声朗读最容易使学生保持精力集中、思维专注。朗读的过程能够调动人体多种感知器官同时工作。其实质是眼看—口读—耳听—脑思的综合训练过程。因此,以朗读带动课堂教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化朗读教学,能为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朗读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又各具特点和作用。从形式上看,示范朗读能激发学习兴趣,明确训练目标;集体齐读能兼顾整体,调动学生全体参与;分角色朗读能进入情境,读出感情,加强感悟。从内容上看,读字词,能巩固读音、字形、词义的记忆;读句子能深入理解修辞的好处,提高遣词造句能力;读文段能加强对情境的整体感悟,提升综合表达能力。这些朗读方式,在阶段性教学过程中,可依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或侧重其一、或交替运用,都能为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强化朗读的措施
1.注重朗读教学的系统化训练
朗读是一门学问,需要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朗读教学首先要制订过程计划,有步骤地讲解、训练一些相关知识和方法。第一阶段,可侧重于普通话语音训练,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等。第二阶段,由朗读向朗诵过渡,进一步学习记忆和背诵的方法、技巧,以求脱离文本,并开始留意表情、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的配合。第三阶段,由“读”向“说”过渡,即口语交际能力的延伸训练。总之,只要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训练、学习,必能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2.采用多种“激励机制”
可采用语言激励,舍得对学生用褒扬的词语,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可采用范读表现机会,多搜集广播电视等媒体资源作为新鲜的范读资料。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多开展如诗歌朗诵欣赏、散文朗诵比赛等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活动,不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
3.抓住文言文、诗歌教学,作为朗诵训练的突破口和主阵地
文言文、诗歌与其他课文相比,篇幅更小、语言更精练。这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课堂朗读,节省时间,二是便于背诵训练。因此,整篇文言文或诗歌的教学过程,都可以朗读训练作为主线,具体分为预读、诵读、复读、巩固等四个步骤来进行,在分层朗读训练中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其他各项目标。
参考资料:
1.成为佑《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十条建议》,《江苏教育》2001年第18期。
2.马丽亚《以读为本加强文言文教学》,《初中第五册同步训练研究》1999年第8期。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口头语言是指用有声语言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表达方式。它是相对书面语言而言的。口语表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往往关系到生活、学习、工作的成败得失。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对于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仅要使培养对象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也要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受用终生的基础。
1 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
1.1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
一个人说话的准确、清晰、简明,与其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有密切联系。高职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要做到说话不走样、不零乱、不嗦,力求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要求有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
1.2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
毕业生在择业、应聘、就业和工作实践中,将面对许多重要的口语表达场合,如介绍自我,介绍相关的技术知识、经验等,这就要求要有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
1.3清晰的语言表述能力
语言表述就是运用说明、叙述等表达方式把要介绍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讲述出来,做到表达的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达的声音要明快优美,做到语速适中、语调自然、音量适度,并配之以恰当的姿势。
1.4运用语言技巧的能力
要想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说理明人,打动对方,达到口语表达的目的。
2 研究训练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2.1科学安排程序,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阶段,初级训练阶段。
(1)勇气训练。训练学生突破心理障碍,能在正式场合当众表达自己的见解。(2)发音训练。通过气息控制训练、“吐字归音”训练、语音规范训练、语调纯正训练,要求学生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四声准确。(3)态势训练。向学生传授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眼睛动作、四肢动作等态势语言知识,及坐、立、行、走等方面的身体姿势知识。做到不仅会控制自己的态势语言,而且会根据别人的态势语言判断传达的情感。(4)思维训练。通过训练形象思维、比较思维和创意思维等,要求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广度、深度、精确度、敏捷度。(5)技巧训练。针对听众心理,进行口才话题选择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应变性训练等,要求表达内容符合听众的判断标准。
第二阶段,高级训练阶段。
(1)即兴发言训练。给出一个熟悉的话题,稍许准备,让学生进行发言。要求学生大方得体的走到台上,与台下进行目光交流,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2)演讲训练。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技能,学会确定演讲基调的风格、控制语调、营造等技巧,能够自然地运用手势和表情,初步进行有效的演讲。(3)辩论训练。在了解辩论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分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辩论赛的战略设计和实践战术技巧,组织学生观看辩论赛并进行模拟,体验赛前、赛后的每一个环节,逐渐领悟辩论的精髓。
第三阶段,综合应用阶段。
(1)交往口才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种人际互动场合中言语技巧的运用。对交谈、赞美、说服、拒绝、道歉等情境模式进行判断和分析,提高有效交谈的能力。(2)应聘口才训练。了解口才与求职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及模拟招聘,掌握如何运用口才成功推销自我。(3)管理口才训练。初步掌握管理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表扬与批评、激励,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4)推销口才训练。掌握推销的基本语言艺术,通过学习,懂得如何成为一名销售顾问。(5)谈判口才训练。通过谈判口才技巧分析、录像观摩和案例分析,初步掌握谈判活动运作的特点、过程和语言表达技巧。
2.2优化训练方法,调控训练过程
知识积累法语言的内容和内涵是讲话一鸣惊人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讲话过程中就会捉襟见肘、漏洞百出。此法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季羡林先生曾提出“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才是21世纪的青年”,类似这样的名家名言要不断渗透、灌输,要学生养成自觉的读书习惯。其次要教授必要的信息检索方法。最后要积累必要的相关职业知识。记忆训练法没有基本的记忆,口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的训练方法有:
(1)强烈刺激训练法,重视新鲜事物对大脑皮层的首次作用。(2)并用记忆法。在记忆某事物的时候,使眼、耳、手、嘴等多种感官同时工作,使大脑处于积极综合的运动状态。(3)归纳记忆法。对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理清大脑的记忆线条。(4)联想记忆法。把所有的事物事先用联想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形象的“项链”。训练记忆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大有益处。
朗诵训练法首先要做到发音标准,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及注意事项,练习声调及与普通话发音有关的语流音变。同时训练发音过程中的呼吸方法、发声方法,通过绕口令比赛综合检验学生的口齿和四声准确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讲授语调的轻重、快慢、高低、停顿技巧,通过听示范朗诵体会文章的感情。最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指定的文章。
态势训练法。态势语言又叫身体语言、动作语言。在交际信息传递的过程中,45%通过有声语言传递,而55%则是通过态势语言传递。在课堂训练时,要求学生根据出示的表达目的做出相应的态势语言,根据模特表演的态势语言分析模特表达的含义;日常应用时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模仿举止高雅、大方、有教养的人,提高修养。
观摩训练法。通过电视录像、录音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口语表达的特点。如通过观看《亚洲大专辩论赛》学生们知道了辩论的规则,辩手应具有的风度、气质、手势运用等。通过听一些名人的演讲录音,让学生去体会演讲的风格,演讲中的开头、、结尾的安排等。实践中他们往往会模仿这些范例。
心理训练法。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展现。训练方法如下:
(1)消除不良环境的影响,创设宽松、随意的说话氛围,解决学生开口的问题。也可主观消除不良环境,有意识地回避目光的对视和对方言行的影响,以保持良好的心境。(2)创设正式情境,让学生互相严格挑剔每个人的缺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口才竞技赛事,积累临场经验。
思维训练法口语表达者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针对前三者可通过即兴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灵敏、准确地传递信息;通过复述训练,训练学生快速接受信息、领会重点、思路清晰、逻辑准确;通过讨论热点话题,训练学生学会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针对后两者可组织“串词联想成文”、“限时说用途”、“脑筋急转弯”等智力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辩论进一步加深思维的新颖性和深刻性。
模拟训练法让学生在假定的情境中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已学的技巧进行模拟。主要运用两种方式:
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 实践活动 具体做法
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中等职校的语文应该教会学生怎样的语文技能,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这是职校语文教师感到困惑和需要思考的问题。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解决了语文教师的困惑,大纲指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应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大纲明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要求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语文素养。近几年,我不断摸索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办法,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一定认识,下面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如何开展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职校语文要为专业服务,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将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在一起,把职业指导融进实践中,突出职校语文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设计相应实践活动,着重训练学生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
例如我校的家具专业是我省重点专业,为当地支柱产业家具制造、营销输送了大量人才。家具专业营销方向的班级,教师可把口语交际《推销》设计成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销售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推销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能力、有关的销售礼仪,了解销售的用语和销售技巧。分组活动中指导学生模拟销售场景,在小组内进行推销活动。班级集体活动小组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学生掌握销售知识和销售技巧后,指定具体商品,进行产品销售比赛。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形式的学习,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学生的知识实践应用能力。
二、立足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践活动
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不是教师课堂教授就能迅速提升的,而是在实践中训练出来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实践活动。例如可以模拟招聘会、洽谈会、电话求职、面试等情景,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与人交谈的策略、语言表达技巧等。
应用文写作是中职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之一,由于职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稍低,写作热情普遍不高,写作训练较难开展。教师可尝试把应用文写作内容设计成语文实践活动,把训练内容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践。
例如《广告词撰写》这个内容,教师课前先布置学生根据个人喜好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去收集广告实例,对所收集的广告词进行分析,分析优缺点,尝试归纳优秀广告词的特点,形成文字,在小组内进行解说比赛,选出优秀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广告词的特点、广告词常用的撰写方法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尝试写广告词,师生进行评议,选出优秀广告词进行评奖,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制作展示成果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立,强调的是学生的直接参与,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实践。小组成员完成实践课题时,既需要运用个人语文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又需要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首先,教师要对小组构成进行指导调配,每组5—7人为佳,每小组要具备三类人才: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朗诵能力较强的学生、计算机技术较强的学生。展示成果根据实际内容可以是ppt、视频、网页等。其次,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特长进行分工。在个人、小组围绕实践课题搜集筛选材料确定方案后,制作展示成果。擅长写作的同学负责对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形成文字解说稿;擅长计算机技术的同学负责制作课件或网页;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课件的解说。实践过程,使学生走进阅览室或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资料,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去完成任务,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既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都有所提升。
四、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养成语文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语文实践活动强调以直接体验的方式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教师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进行及时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日常的实践实现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利用学校团委会、学生会、社团等吸收新成员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推荐信,培养学生乐于实践的意识。举行校运会时,让学生写作通讯稿,反映本班运动员精神面貌,激励运动员士气。许多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艺术节,语文科组都会承办相应的比赛项目,例如朗诵、演讲比赛等项目,教师可在班级内进行集体指导,组织初赛,选拔推荐优秀的选手进入学校决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提高。教材中适宜表演的课文,指导学生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型实践活动。
总之,教师要科学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遇到困难及时做出指导,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较大问题的部分进行相应强化训练,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方式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根据年级段的不同,朗读的要求不同,但是声情并茂、书声琅琅的读诵课文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的精彩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十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不断地摸索实践,寻找着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便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本的内在含义,通过朗读传递作者的情深意长,通过朗读提高审美情智,通过朗读形成独特微妙的语言灵感。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教学案例谈谈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为学生开口朗读奠定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势必将成为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突破口。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敢于朗读、乐于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朗读教学同样如此。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从单一的文字思维感知,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具体场景中,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当局者,亲近人物,感知事物,甚至成为文中的人物,积极朗读,主动朗读。他不是在生硬地读别人的故事,而是在说“自己”的话,读“自己”的事,怎能不愿意读呢?怎么会不想读好呢?兴趣一激起,他们就会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和已具备的朗读能力自由畅快地大声朗读。这时老师再适时地加以指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准备了装水的瓶子,一些石子儿,做了几个乌鸦的头像。一看到文本中的事物栩栩如生地摆在面前,学生立刻兴致高涨。他们观察着水瓶,触摸着那些小石子儿,还有的戴上乌鸦的头像。但是乌鸦到底要做些什么呢?在我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孩子们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积极大声地朗读起来,感彩把握得十分到位。所以,我认为,精心创设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十分有效。
2.分演角色,表演文本,借助人物动作、对话感悟文本,培养朗读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进入角色,使学生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出不同事件的悲、欢、离、合。读者努力做到绘声绘色,听者也会感觉身临其境。学生的朗读能力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如教学课文《晏子使楚》一课,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晏子、楚王,然后借助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扮演晏子的学生读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的语气;而楚王则读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最后又尴尬无奈的语气。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读的学生越来越投入,听的学生也做出不同的表情,当“晏子”读到“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时,听的学生情不自禁地把手举起来挡住天空,接着甩动袖子,然后肩并肩,脚抵脚,场面有趣极了。当“楚王”读到“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一句的时候,一边双手抱拳,一边尴尬地笑了一声,惹得大家拍手叫好,热烈鼓掌。继而,其他学生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上来表演朗读。可见分角色表演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还能以读代讲,让学生自主地理解课文。
3.示范朗读,明确朗读目标,激起学生对声韵美的追求。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和向师性。借助这一优点,我在指导朗读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教低年级学生朗读的时候。他们的识字量有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范读课文。只有当教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优美动人,学生才会被吸引打动,产生对美的追求,才会爱读乐读,积极地练习朗读,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严格做到用普通话范读课文,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其次,在范读时特别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掌握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我认为,只有感受到声音韵律的美,学生才会愿意模仿练习。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有的句子比较长,我在范读中就有意识地朗读出词与词之间的自然停顿。如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这样示范教读的时间长了,学生很快就会掌握朗读停顿的方法,正确地进行朗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每天的晨读时间里抽出五分钟,专门让他们听录音。内容可以是生动的故事、优美的散文、激情澎湃的诗歌,也可以是课文范读。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听上一学期、两学期,那么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二、指导方法,传授正确朗读的技巧
1.抓住重点字词,读出真情实感。
良好的课堂气氛,生动的情境创造仅仅是激发学生热爱朗读的客观条件。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朗读方法,熟练地运用朗读技巧时,才能真正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活色鲜香,才能读出文本的真情实感,读出作者的情深意长。体会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内在美正是促使学生读好课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儿子从钓鱼到放鱼,情感由得意欣喜到依依不舍的变化,并且用声音传递这种情感,我首先设置问题带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通过不懈努力得到了一件引以为荣的战利品,却要因为一种无影无形的道德指责把它放弃,你心情会如何?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当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我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朗读,如:“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把“大声、慢慢、依依不舍”这些词语放慢语速,着重朗读。学生立刻读出文中主人公的伤心、无奈和不舍之情,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体验融入朗读,读得动情而真实。挖掘重点字词,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使学生体会到文本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含蓄……只有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变化,融自己的理解于朗读中,才能读出真情实感。
2.学会使用标记符号,努力做到“六不”,即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
要做到这一点,在加强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常识和朗读时使用的标记符号。如悲伤的情绪要读得缓慢低沉,兴奋之情语调稍快,声音上扬r渲染气氛时语气要加重,读诗歌时要节奏明确、抑扬顿挫等。如在《白鹅》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然后让学生用符号形象地标出朗读技巧。“|”表示停顿较长,“l”表示一般的停顿,“.”表示读重音,“一”表示速度加快,“……”表示速度稍慢,“/”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调。教学中通过投影片,直接用符号在文中表示,使朗读训练具有目标性、可感性。这样学生在朗读时便有所凭借,就能绘声绘色地朗读。在以后的文本朗读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技巧,从而大大提高朗读水平。
三、搭建平台,营造热爱朗读的氛围
为了让学生始终对朗读保持热情,朗读能力得到不断训练,我还在班级中定期举办诗歌朗诵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比赛等。先帮助学生准备朗诵材料,指导他们朗诵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回家对着镜子练习,最后在比赛中予以评价奖励。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培养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也有利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朗读缺陷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指导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朗读作为每一个小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只要教师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训练,那么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能逐步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篇9
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学模式。素质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个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关键在于其综合素质。长期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高分低能表现出适应能力差和缺乏竞争能力的现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必须转变语文应试的教育观念。首先,在培养目标上,要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以育人为目的,而不应该强调智育第一,以应试为目的。其次,在教学内容侧重点上,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既注重文化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学,又注重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最后,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同时,在教育方法上要强调师生合作,愉快教学,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二、培养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发言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的“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面。要想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而要根除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设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
三、扩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量
扩展阅读分两条线进行:一是假期课外阅读,一是日常课外阅读。在学生放假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包括有中外名著,唐诗宋词鉴赏等。其中文学名著只要求泛读,不做检测;古文和诗词鉴赏则要求精读,并做考查。日常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选择多种读物。例如,可以以《中学生阅读》为教材。每期《中学生阅读》都是在老师指导下阅读的,大体分自读篇和教读篇。自读篇凭兴趣读,靠悟性品,课外独立完成。教读篇,按要求读,靠毅力啃,在老师帮助下完成。教读篇大概有三类: 《中华名句》,要求语文课前常常背诵;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点拨;语体文阅读能力训练,则选作补充教材,先练后讲。选读名句的好处,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选读文言文训练的好处,在于促进课本知识迁移,增强文言语感;选读语体文训练的好处,在于加大习题难度,刺激学生现代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那些针砭时弊或领导标新的时文佳作,又为学生的头脑引入思想和艺术的“源头活水”。
四、在作文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忽视或淡化作文的德育功能,是与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相悖的。我曾设计一些作文题。如,有次我看到杂志上有篇报道,说某记者去采访一个山区放羊娃,问他放羊干什么?放羊娃说为了赚钱,赚了钱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小孩,小孩长大再放羊。对此我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放羊娃的人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人生怎样才有意义?人活着为了什么?于是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最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成文字上交,这样的作文课学生喜欢上,也喜欢写,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但教师要善于点拨,这样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无形中引导他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生应该要活得有意义。同时作文批改与讲评也很重要,需要语文教师好好探究,这也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一个广大天地。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美
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激活教学课堂。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学生得到了捕捉美、认识美和接受美的全新视野。在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上。对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讲《群英会蒋干中计》《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小说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在课堂播放《三国演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游传》的电视连续剧有关片,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具体的艺术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75-01
英语书面表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运用以下教学策略开展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收效显著。
一、增加积累,夯实基础
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想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首先必须积累足够的词汇。所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应该从增加积累、夯实基础入手。教师应要求学生记忆教材中的重点词汇、重点词组以及经典段落,还应重点记忆词汇的特殊用法,如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用法、形容词和副词的不规则变化、特殊形式的名词复数等。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传授学生积累词汇的技巧和方法,如谐音词汇记忆法、口诀(顺口溜)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构词延伸记忆法等。例如,笔者编写了顺口溜:“看守(cancel)一取消,扒手(parcel)偷邮包;灵魂守(soul),邪恶否(foul);伟世(wealth)财富捞,还是(health)健康好;跛子想快跑(cripple),残废却没门(maim)。”这则顺口溜将学生最近学习的无关联的8个单词串联在了一起,朗朗上口,诙谐幽默。学生通过熟读这则顺口溜,很快就掌握了相关的单词。
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进行英语时事评述、写英语日记、写英语阅读笔记、制作英语卡片等,在此过程中,学生所积累的英语词汇量大增,为学生进行英语书面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课本,掌握技巧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应立足课本,深挖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笔者认为,在课堂上适当对课文内容进行逐行、逐词地拆解与分析,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的语言表达规律,可以通过朗诵课文、抄写课文、默写课文、改写课文、复述课文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特别是新课标初中系列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Section A/B中的3a部分,教师应该对其善加利用。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题,如替换式练习、句型转换、翻译句子(短文)、寻找关键词及完形填空等,以加强课堂训练力度,促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英语书面表达的技巧。此外,笔者定期举行教材佳句、经典句型的背诵活动,以激励学生细读文本、深挖教材。笔者还经常组织学习交流活动,为学生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学习经验搭建平台。
三、加强训练,熟能生巧
常言道:“熟能生巧。”英语书面表达也是如此,笔者认为,学生在大量的书面表达训练中,更容易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组织书面表达训练,应该坚持循序渐进、深入发展、层层推进的原则,可以先从简单的记叙文写作入手,如写英语日记、英文随笔、看图说话等,然后逐步过渡到社科文、应用文等的写作。
布置作业是进行书面表达训练的重要形式,教师布置书面表达类作业应坚持定量设置的原则,做到统一要求、统一讲解、及时点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撰写读书笔记,摘记经典文章片段。教师可以组织写作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How was your weekend?”一课时,笔者组织了以“My weekend,I call the shots.”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评比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围绕自己的周末活动进行写作,并将这些文章作为手抄报的主体。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了,他们积极收集相关资料,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最后,笔者还将优秀的学生手抄报制成展板在教室中展示,供全班同学交流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美文比赛、优秀文章展览和英语演讲活动等,以调动学生进行英语书面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