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环境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环境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环境教育

篇1

一、基本定义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

比利斯政府在1977年重新召开了环境教育大会,在会上给出了环境教育的定义,其认为这是一门隶属于教育范畴的学科,并且具有跨学科性质,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对当地环境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学科。《今天塑造明天: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认为环境教育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含了知识、技能、价值观、自我意识等方面,并形成了两个非正式和正式教育过程,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大百科全书当中,为环境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通过开展一定程度的教育,促使公众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从学习中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知识。并教育公众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有权利和义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国内学者徐辉和祝怀新认为在实际的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内容是贯穿整个教育领域的,其要能够满足个人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借助所有教育方式和形式在个人和社会的实践中,使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环境教育知识和技能,并逐步让他们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教育基地的概念

国外著名学者Locus就环境教育基地提出的“卢卡斯模式”,该模式中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与环境有关的教育,二是“在环境中教育”,三是“为了环境的教育。20世纪70年代,英国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将当前环境先转作为基础,在教育领域当中引进环境教育,提高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以便于其能够在了解自然的基础上认识自然,并于自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那么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够将户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环境教育知识水平,当前很多国家都经着手开展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但是这些基地各地表现出的形式都有所不同,主要有环境学习中心、环境教育中心、田野之家、户外教育中心、自然学校、自然中心、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保育学校等。在本文中笔者都认为是环境教育基地。

二、长沙市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概况

植物园作为活植物博物馆,其是科研性质的单位,也是植物调查、采集、引种、驯化、鉴定、保存与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能够为群众提供游憩、植物科学知识普及的场所。而科学研究和普及植物学知识是植物园最基础功能。具有科研、科普、资源保护、游憩等多方面的综合。植物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载体,进行与植物有关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植物园自身能够取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2002年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与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合作在植物园内建立了中小学生素质营地。先后参与营地体验教育的学生已近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三、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

笔者以长沙市雨花^环境教育基地为研究地,以正在参与环境教育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长沙市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总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0份,问卷有效率为91%。

(二)小学生对环境知识认知程度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在小学生环境知识认知程度方面,笔者设计了有关环境意识的问题来反应小学生对环境知识的认知水平。统计结果表明,有31.7%的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在具体某一天;58.3%的学生听说过世界环境日,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但是还有10%的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由此可见,小学生在环境知识方面的认知水平不高,多数小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是不够的。

(三)小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程度分析

在小学生对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方面,从统计结果发现。“多数自备,偶尔会忘记”、“每次购物都自备”、“很少乱扔”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75、131、274,所占比率为42.7%、32.0%、66.8%。这三点出现的频率和所占的比率最高,这说明大多数小学生的保护环境行为自觉程度较高,有一定的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小学生的自觉保护环境行为的形成还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同角色的辅助教育。

(四)小学生对学校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的兴趣及参与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出,小学生反应“喜欢,想参加”和“很喜欢,很想参加”的频率为139和174,所占比率为33.9%和42.4%。说明学生对学校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都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兴趣,并愿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小学生反应“一般”出现的频率和百分比为94和22.9%,说明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对环境教育活动漠不关心。而小学生不喜欢环境教育活动的频率为3,所占比率为0.7%,总体来说小学生对环境教育活动还是很期待的。

(五)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的满意度分析

1.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小学生对基地的学习环境持“很满意”和“满意”的态度比例为76.8%,是因为基地所处在一个地理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越的湖南省植物园内,能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小学生持“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态度所占比率达到了20%以上,说明雨花区环境基地的学习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在学习内容方面,小学生对基地持非常满意的态度,选择很满意和满意的所占比例达到了84.9%。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对老师环境教育方式非常满意,选择很满意和满意的小学生所占比例达到了77.5%。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学生对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的满意度是相当高的。

在不同的环境意识程度下,小学生对学习内容表示“满意”“非常满意”百分比之和都超过了80%。同时,从得到的卡方检验数据sig(双侧)=.667>0.05,说明环境意识与学生对基地学习内容的满意度两者不相关,在总体中无显著差异。

2.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满意度与学校环境教育情况的交互分析

从相关数据得出,很喜欢参与活动的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的教学内容表示“非常满意”,所占比例为61.5%,但是随着学生学业的不断加重,学生对活动兴趣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反应出的非常满意程度也逐渐降低。根据表6的Sig.(双侧)=.000

四、结论和建议

(一)增强小学生的环境意识

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受教育过程才刚刚开始,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在受教育过程中慢慢的形成和发展,他们对外界任何事情都会感觉很好奇,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强,但是他们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说,初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应该从小学阶段就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以便于其能够树立起高度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要社会及家庭能够配合好学校的教育工作,以便于其能够随时随地都具有高度的保护环境意识,学校应该竭尽所能教育小学生学习相关环境知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技能;家长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来教育孩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公共努力之下,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校加强学生环境教育的力度

学校作为小学生获取环境教育知识最主要、最直接的场所,学校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对社会环境教育和家庭环境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供学生直接具体的经验,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环境教育活动是一个全观的取向,学生探究一些他们喜欢的环境事物,在了解环境问题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学科方面去了解并开展研究,室外的环境教育与多个学科关系密切,那么学校在实际的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点的学习,还要重视相应的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够达到想要的环境教育,学校在环境教育上才能到达应有的效果。

(三)政府需加大力量建设环境教育基地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小学生 环境素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民的环境素养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中小学校作为城市生态环境文明的重要窗口,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水平的高低,将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文明程度。因此,选取典型学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清当代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状况,探索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如何潜移默化地培育和提高当代中小学生的环境素养,对于破解生态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中小学生,借鉴《中学生环境素养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围绕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等环境素养指标的兼顾效度和信度的《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并以重庆北部新区星光学校的中小学生为测评对象,通过分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对200名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伦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等,调查方式为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200份有效《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网络调查问卷》。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1.全校中小学生对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开展环境素养教育,参加环境保护各项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生态环境知识仍然缺乏。统计结果分析表明,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生态概念和环境热点比较了解,98.2%的学生听说过“酸雨”,96.2%的学生听说过“富营养化”,92.3%的学生知道“CNG清洁能源”,99.5%的学生知道“雾霾”。由于这些内容不论是在学校课堂上,还是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所以学生们掌握的也比较好。但是,只有60.5%的学生知道“6.5世界环境日”,只有60.3%的学生知道“重庆市环境保护五大行动计划”,只有61.9%的学生知道“黄标车”环境保护标志,只有61.8%的学生知道“消落带问题”。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对很多生态环境知识还较缺乏,环境知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通过环境素养教育,全校中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但环境伦理观依然淡漠。调查结果表明,98.7%的公民认为垃圾分类重要,也有高达99.1%的公民认为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中小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回到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仅有40.3%的人听说过“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这个说法,关于“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膨胀密切相关”仅有55.2%表示赞成。

3.中小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高。有68.7%的中小学生认为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比较严重,另有23.5%认为不太严重;在对环境问题的发展的关注度上,也有50.9%的公民表示只是偶尔关注,另有20.6%的人表示从不关注。

4.当前中小学生的环境行为还不能自律。调查结果显示,经常能做到随手关灯的公民占到82.9%,经常自带购物袋到超市购物比例只有29.8%,经常将“生活污水回用”的只有33.9%;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只有33.2%,有56.1%偶尔使用,从不使用的只有10.7%。

二、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阶段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远不能适应经济社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只有环保决策和教育管理部门重视生态危机意识的教育,才能真正把生态危机意识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起到提升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的作用。

2.中小学生普通缺乏生态平等意识。所有的物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用生态文明教育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到不仅人与人之间在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上要平等,而且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还要保护好后代人在生存与发展上的平等权利。中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与督促中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关爱生命、不折花木、不乱踩草坪、爱护小动物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反对虐待动物、吃野生动物的不道德行为。

3.中小学环境素养教育应该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膨胀密切相关。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要求学生不追求奢侈豪华,远离奇珍异味,不铺张、不浪费,珍惜环境资源,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持之以恒。

4.许多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淡薄,他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不知道世界及国家、地方的生态恶化现状。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等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开辟专门的生态环境专栏,让所有中小学生都知道我们的地球已经满目疮痍,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资源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稀缺,生态环境濒临崩溃,等等。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培养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的主要途径

1.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与环境素养教育相融合。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其进行环境素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其对保护生态环境,对人与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形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行为模式。开设环境信息技术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微课”观摩和电子图片展示等手段,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如在上文字处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作环保主题的电子小报,学动画创作时可以指导学生创作环保电子相册,举办校级环保类的公益广告创作比赛,开展“我是环保小卫生”“谁在乱扔垃圾”等环保主题的DV创作竞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环保的立场、观点和想法,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使环境素养教育真正成为伴随中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

2.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加强中小学校绿色环保教育。环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环境素养的培养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接受能力和学习精力的特点,分教育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最终提高其环境素养的整体水平。

中小学生环境素养与绿色学校环境目标的内涵相一致。结合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开设环保讲座、课程和环保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环境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化理、环境技能和环境行为为基础,围绕“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这五个方面来明确和完善绿色学校评价体系,提升学校绿色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以各级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齐抓共管的学校环境素养教育管理体系和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水平的评价体系。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环境素养的教学管理和技能培训。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以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开展以环境素养主题的优秀“微课”评选活动为抓手,对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环境素养教育和培训,营造一个热爱大自然的“绿色”校园环境,成为绿色环保的导师,从而使培养出的中小学生会带着全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高级学校,成为具备环境素养的高级知识分子!

3.发挥班级博客在家校互动环境素养教育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通过的《21世纪议程》强调“从小学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每个人终身都要接受环境教育。在对中小学生开展环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和整个家庭的环境素养,在提高家长自身的环保素养的同时,家长的“身教”胜于“言传”,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成长为坚强的“环保小卫生”。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个班级博客的战斗堡垒作用,搭建起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的网络平台,让大家意识到世界只有一个美丽的地球,提高家长们的环境素养。在班级博客中通过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环保专题FLASH等形式,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习惯,如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自觉不使用或重复使用可回收塑料袋、尽量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尽量少驾驶私家车或尽可能多地选择公交和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四、结语

现阶段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许多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淡薄,普通缺乏生态平等意识,家庭环境意识教育仍比较薄弱。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微课”观摩和电子图片展示等手段,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引导他们从行动上参与环保,提升他们的环境素养,让中小学生带着全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高级学校深造。

环境素养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技能,是广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环境素养教育,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使环境素养教育真正成为伴随中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长大成为有环境素养和责任感的城市公民。

参考文献:

[1]翟金德.论现代城市公民的生态素养及其培育[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6).

篇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课改就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学科与环境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科学内容涵盖大量环境知识,生物实验教学更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生物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提出在高校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渗透

1前言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型企业众多,但是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放牧不规范,草原沙漠化;滥砍滥伐,水土流失;随意排放废弃废渣,造成雾霾……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生活环境也遭到了威胁,这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今环境问题以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环境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我国相对而言,环境教育起步晚,但是目前国家也高度重视环境教育,新课程改革,也明确规定了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的要求。

2环境教育的概述

环境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人的环保意识,传授环境方面的知识,让人们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中的环境教育是指在生物教学中通过书本知识证明环境的价值,纠正错误的环境观念,通过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环保相关的技能知识,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3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国家环保政策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3]。实现这一基本国策与教育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环境教育也得到了重视,但是环境教育没有作为独立的学科纳入学校教育中,只是将其融入各个学科。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环境最为密切的自然科学,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行且有必要。

3.2生物科学内容

生物学科有很多与环境相关的知识,生物科学中生物工程中开发新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应用广泛;生态学也有很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知识;细胞生物学,细胞癌变和衰老等方面的知识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遗传学与生物发展的联系有关……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3高校大学的特点

大学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学生即将踏入社会,肩负着建设社会,改造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学生受到的环境意识高低关系到未来社会环境发展。学校教育是他们获取环境知识,树立正确环保价值观,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学生接受新鲜知识的能力较强,所以学校教育中的环境教育非常重要。

4高校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

4.1师生环境知识薄弱

对于简单的环境常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一些生僻的环境知识了解甚少。大学课程较多,课时有限,教师们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环境知识一笔带过,也不加深入扩展,平时也不关注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校期间从不关注环境问题,环境知识相当匮乏。

4.2家庭和社会舆论

大学生思维逻辑水平基本趋于稳定,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大学生能够主动去观察和评价周围环境。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学生们对环境的态度极易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如今的家长都教育自己的孩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社会对于关爱环境的人士缺乏关注,导致很少人主动去爱护环境。学生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和行为,与学校教师教导的保护环境背道而驰。因此,学校教育要搞好环境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4.3学校领导及教师的不重视

学校的生物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较多而课时有限,教师一味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偶尔提环境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不提,认为大学生不需要教育,自己能知道干什么。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对于环境教育方面没有相关的规定和评价机制。

4.4师资力量匮乏,环境素质不高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生物教师的环境素质至关重要。生物科学中掺杂环境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然而现今的高校教师只关注本专业和课程与教学有关的知识,没有接受有关环境知识、技能、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师资力量的缺乏造成如今环境教育的未能有效的实施。

5高校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5.1将环境教育纳入生物教学计划,并且有相关的考核制度

根据生物专业每个专业课程的内容确定相关环境知识,生物知识与环境知识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生物实验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根据涉及到的环境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去社会中亲自实践,提高学生的环保技能。期末对学生和教师学习环保知识进行测评,学生不过关的重修,教师不过关的需要进修。

5.2合理设置课程,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目前高校课程设置还是老三套,选修课程基本都是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课堂上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环境教育,所以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环境相关的选修课程,有充足的课时让学生更深入透彻的学习环境知识,这样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课堂上的环境教育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播,大学有很多的社团和协会,所以要充分发挥社团和协会的作用。学校社团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举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同学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去承担环保的责任。

5.3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关注环境教育

将环境教育与专业相结合,将环境教育分散到生物专业的各个课程中,建立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相容的教育体系。鼓励教师们研究教材,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通过教学渗透的方式,结合地方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研究出适合本校的教材。学校还要为教师们提供环境教育的资料,供教师们去学习专研。大学教师都离不开科研,所以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相关的教学科研。科学研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取得成果,更能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5.4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环境素质

教师都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上课就是讲好专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要能够应付找工作需求就行。所以教师需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教育不是只传授书本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通过学生去传播环保的正能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环境素质,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出去培训,如环境考察、假期的环境培训班、环保的学术会议、挂职到环保部门等,通过培训可以让教师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5.5社会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环境教育只有学校教育是不能够完全顺利、有效的进行。还需要环保部门、教育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生物专业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专业教师,教师的环境知识匮乏,要真正渗透环境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学校的资金有限,不能保证每个教师都去培训,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多派教师出去学习,提升自己的环境知识和教学能力。社会舆论的影响,环境教育应有法律和政策上的保护、规范。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除此之外,应制定相关的奖励,对环保有贡献的个人或者单位给予表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全社会参与,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6结论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挑战,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学校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师生的环境意识非常重要。我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国家也高度重视环境教育,但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师生环境知识的匮乏,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学校相关制度不完善,社会舆论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自私等方面的问题阻碍了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所以做好环境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环境素质,学校相关部门要重视环境教育,改革教育,社会及行政部门要给予资金支持,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等都将促进环境教育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于海量.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发展[J].镇江高专学报,2001(4):16~18.

[2]袁淑香.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3]陈晓景.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J].神州(上旬刊),2011(10).

[4]赵小辉,周邦智,吕昕.小议如何通过环境通识课程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基于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中国西部科技,2010(30):89~90,93.

[5]慕晓茹.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4):12~14.

篇4

一、结合常规教学,重视环境知识渗透

要使学生能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世界和周围的环境现状,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渠道,适时地渗透环境教育。例如在讲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生态环境》等部分时,让学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演化历史,人类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地球环境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环境的继续演变而进一步发展。地球给人类提供了水分、空气和必需的营养物质,创造出一个十分充实、协调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活动必将影响其生存环境,当环境所受到的影响超过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资源,违背了自然规律。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纠正不合理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尊重自然,摒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变性。又如讲述《种群和生物群落》,使学生理解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了解适度放牧、休渔制度、禁狩猎等的科学依据。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唤醒与强化环境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来了解环境,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搜索第一手资料来理解环境问题,发现生活与环境的联系,体验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损失,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新道德价值观。例如我们所做的“二氧化硫气体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实验,实验目的:1.认识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种重要污染物。2.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3.学习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器具:无色透明玻璃瓶、塑料瓶盖、泥土、菜子、火柴等。实验步骤:首先用实验验证火柴燃烧有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生成,然后探究酸性气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先培育菜苗。取5只塑料瓶盖,底下钻4个小孔,放上泥土,每只瓶盖内播种上5~7粒菜子。注意泥土的含水量。3天后,菜苗培育完成。再取4块玻璃片,将玻璃片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在1号、2号、3号玻璃片上分别放上6个、4个、2个火柴头。然后把玻璃瓶分别罩在以上玻璃片上。把玻璃瓶稍提离玻璃片,用火柴头点燃玻璃片上的火柴头,尽量让气体进入瓶内。燃烧后,立即放下玻璃瓶。再稍提起玻璃瓶,将培养好的菜苗塑料瓶盖放在玻璃片上,放下玻璃瓶(注意尽量不让气体溢出),用烂泥密封瓶口周围。

在4号玻璃片上,放入培养好的菜苗,也用烂泥密封瓶口周围。余下的一个塑料盖上的菜苗,不盖上玻璃瓶。以后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结果:12小时后,1号菜苗茎变软,叶片明显发黑;2号菜苗茎变软,叶片出现黑色:3号菜苗略呈生长不良。25小时后,1号菜苗茎下弯,叶腐烂;2号菜茁茎略下弯,叶面呈黑色;3号与4号比较,约矮1公分,绿色不足,36小时后1号死亡,2号处于死亡边缘;3号与4号比较,约矮1.5公分,叶片开始发黄。48小时后,2号死亡;3号处于死亡边缘;4号幼苗在实验中,生长正常,与瓶外菜苗比较,无多大差异。该实验操作简单,器材易得,实验成功率高,学生兴趣盎然。仅几个火柴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可以在1~2天内使菜苗死亡,学生开始是没有料到的。通过类似的探究性实验,大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情,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

三、走进大自然,以美育德,提升学生的环境道德素养

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根基,智慧的源泉。大自然的万千姿态、绚丽色彩及富有音乐感的声响,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课本。美是产生崇高的伦理情感的起点,学生在对美的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与自然在道德感情上交触炽热而积极的情感,激发了人的伦理敏感,使他们对优雅的环境感到愉悦,对大自然怀有敬意,能善待自然,尊重其他生命,热爱、欣赏自然美,对人类活动使自然生态受损坏感到担忧,厌恶损害自然的行为,对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事件感到愤怒。所以在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提高人的环境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篇5

[关键词] 学校; 教学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 G4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022-02

学校是儿童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符合卫生要求的教室及教学设备是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1]。为了解本县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的卫生现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帮助学校及时采取纠正、补救措施,改善学习生活环境[1],为今后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2年12月对辖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进行了卫生监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辖区内32所中小学校,其中中学9所,小学23所。根据学校规模,每所学校选择不同结构、楼层、朝向的2~6间教室进行测试[2],共检测99间教室。同时对32所学校学生宿舍、学校厕所进行现场检查。

1.2 方法

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3]对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的要求,对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距离、教室后横行走道、黑板卫生、课桌椅配置、教室采光、教室照明、学生宿舍、学校厕所等指标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评价。

1.3质量控制

设计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调查前对所有参加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检测方法后对学校开展监测[4,5]。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情况

见表1。

2.1.1 教室 检测的99间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80.8%;小学合格率75.8%,中学合格率9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距离合格率51.5%;小学合格率69.7%,中学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室后横行走道合格率41.4%%;小学合格率62.1%,中学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 黑板 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垂直距离合格率52.5%;小学合格率69.7%,中学18.20%,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3 课桌椅 教室内课桌椅配置保证了一人一席,但各学校均只配置了一种型号课桌椅。

2.1.4 教室采光 教室采光方向符合率100.0%,教室玻地比符合率100.0%。

2.1.5 教室照明 ①教室课桌面照度合格率(>150lx)75.8%,小学合格率69.7%,中学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黑板面照度合格率(>200lx)32.3%,小学合格率21.2%,中学5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教室照明配备40 W荧光灯9盏以上的31.3%,小学合格率22.7%,中学合格率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符合率46.5%,小学合格率41.4%,中学合格率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黑板配备照明灯具的9.1%,小学合格率10.6%,中学合格率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学校生活设施检测情况

见表2。

2.2.1 学生宿舍 调查的32所中、小学学校学生宿舍人均面积合格率18.8%。宿舍厕所符合要求的占65.6%。

2.2.2 学校厕所 厕所蹲位数设置男生合格率100.0%,女生合格率96.9%,男生小便槽长合格率81.3%。

3 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县学校教学环境与生活设施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前排课桌缘前与黑板距离、教室采光方向、玻地比、课桌面照度合格率较高,与林应和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课桌椅能保证一人一席,学校厕所卫生状况良好。较突出的问题是课桌椅型号单一,教室及黑板照明灯具设置不符合卫生要求,学生宿舍人均面积普遍低于标准。

此次调查各学校教室均只配备了一种型号课桌椅,分析原因一是学校对国家课桌椅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不了解,二是学校为了追求教室的整齐美观;有的学校虽然使用了可以调节高度的升降式课桌椅,但未能及时与学生身高进行调整[8]。课桌椅是培养学生良好姿势习惯的外界条件,按标准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长期使用不合卫生标准的课桌椅,很容易导致学生视力不良、脊柱弯曲[9]。教室照明灯具配备不足,灯桌间距过高(>1.9 m),尤其是黑板配置灯具的仅有9.1%,使教室课桌面照度尤其是黑板照度达不到基本标准,是本次调查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建筑设计时没有配备黑板灯,教室照明灯具未按卫生要求安装,部分教室灯具老化损坏未及时更换。课桌面及黑板照度不足,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很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是造成学生视力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10]。建议学校应在黑板上方增加照明灯具,及时检修损坏灯具,按卫生要求配齐照明灯具并规范安装,保证学生能在有良好采光照明条件的教室学习。本县中学普遍班级学生多、学校对教室课桌椅如何布置的要求不甚了解,是造成中学教室内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及各列课桌间纵向走道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此次调查学生宿舍人均面积普遍低于标准(人均3 m2),原因是近几年五峰县学校撤并、学校数量减少、学生集中、寄宿生增多造成的。

通过此次监测本县的中小学校教学环境与学生生活环境,暴露出学校教学设施在设计、管理上存在的卫生学问题。提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督促学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要重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11],保障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 儿童少年卫生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3,203.

[2] 邵亚坤,郑洪岩,李玲玲. 2010年度盘锦市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11,25(9):664-665.

[3]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S].2008.

[4] 丁玉萍,张海燕. 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校教室物质环境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0,26(2):205-206.

[5] 谢光方,王淑媛,黄琳屹,等. 2010~2011年玉溪市红塔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的监测[J]. 职业与健康,2012,28 (12):1519-1521.

[6] 刘凤霞,王学敏. 天津市河北区中小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0,26(1):74-75.

[7] 林应和,周丽,吴小敏,等. 深圳市2010年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39-240.

[8] 张一英,张琴,沈姚. 上海嘉定区学校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5):617,620.

[9] 管新艳,柴保臣,朱中平,等. 深圳市某区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11,25(12):901,903.

[10] 叶根花.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J].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6):57-58.

篇6

(一)创新型教师能够促进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创造性较强的教师比创造性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的创造能力和人格特征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进入小学后,想象创造力和思维力创造力得到快速发展,他们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探究愿望,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去感染、带动儿童的创新。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创造性言行,才能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并注意保护儿童的创新精神,才能使儿童的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创新型教师能较快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有更强的持续发展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部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时间长,甚至有些年龄稍大的教师和农村教师至今还不能适应。究其原因,与教师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很少进行批判和反思、缺乏创新精神有关。当前的师范生经过十多年的应试教育,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被抹杀,探索的精神和创造的欲望被磨灭。而课程改革的实施、深化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从模仿到反思研究意识逐渐增强,进而能够创新实施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因此,需要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重新点燃他们的创新热情,这对于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发展、具备更强的持续发展力、缩短他们适应新课程的时间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型小学教师的特征

创新型小学教师具有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如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求学不止;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探索精神,研究反思能力。由于小学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创新型小学教师更要强调以下两点特质:其一,热爱小学教师职业,对小学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儿童有爱心,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小学教师需要对小学教育怀有一种无私、深沉的社会情感,一方面因为教育对象是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儿童,从以家庭为主的生活进入到全新的学校生活,身心的健康发展依赖教师之爱,这是一种高于母爱的崇高的爱,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力量;另一方面,社会的偏见认为小学教师的地位不高,这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需要教师对这一职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翻看小学特级教师的成长史,他们对教育教学的创新精神,正是缘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小学教师人格的灵魂,是教育教学创新不竭的动力。其二,具有扎实的综合性知识,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和艺术。扎实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小学教师还要求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因为教育对象低龄,知识的呈现形式必须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认知特点;面对性格特点、智力水平不同的个体,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下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艺术,如语言艺术、教学机智。

三、营造怎样的环境培养创新型小学教师

(一)促进师范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

1.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就是激励学生去“疑”去“问”,教学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不再纠缠繁琐的概念、意义、性质之类的东西,而是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发现、理解、交流问题。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给学生指明自行钻研的道路。每次课列出问题、明确重点、诱导提问、分析辩论、指定参考书,使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问题式教学不但使师范生学会了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同时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长期的这种问题式教学环境能提高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和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性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活;其开放性和实践性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探究性、合作性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学会合作、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3.讨论式教学。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指出:“学术讨论常有助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讨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论证自己的观点和批驳他人观点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不同观点和学术争鸣的碰撞中,他人合理的建议、有益的观点可以使学生得到启示并迸发出创造性思想火花。课堂讨论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也能促进学生在课后深入钻研教材,查阅资料,继续研究,探究结果。

(二)具有本专业特色的院系文化氛围

1.坚定职业理想。将小学教育事业作为本专业师范生的人生理想而不懈追求,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这是促进师范生主动专业成长和教育创新的动力,院系需要努力营造这种精神文化氛围。当前不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功利思想严重,由于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工作辛苦而不安心于本专业的学习。这种精神文化氛围的形成一方面要求院系的每一位教师明确培养目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这种价值信念,另一方面也需要依托院系和班级的各种活动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如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特别是小学特级教师的事迹;请小学优秀教师作报告;通过志愿者或支教活动深入小学,感受孩子们的活泼可爱;表彰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优秀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具有小学教育生活气息的空间布置。将教室、寝室等师范生主要的生活空间布置得具有小学生活气息,使师范生时刻不忘自己的教育使命。仿照小学教室的布置格局,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室墙壁也可以设置各种栏目,如小学特级教师事迹介绍栏、小学生常见心理现象学习栏、教育现象的交流讨论栏,或者是关于课程标准学习、教学方法探讨等。院系的走廊等空间也可以用来展示师范生的三笔字、绘画等专业技能训练的优秀作品。这种布置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同时能让师范生始终置于一种专业知识学习交流的氛围中。

3.制度化、日常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师范生获得创新能力的源泉。校内校外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师范生反思自省,从而不断优化、创新、提高。因此有必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从新生入学伊始就将各种实践活动制度化、日常化,如以班级或院系为单位组织的读书活动、技能训练、才艺比赛、模拟教学,校外的见习观摩、实习、有偿或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一种浓厚的专业技能学习的氛围。

4.利用院系网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网络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好院系的网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本专业师范生课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网络对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优势在于: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各种学习资源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论坛中师生的交流可以使师范生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创新的灵感。为避免杂乱的网络信息耗费师范生的时间,并带来负面影响,院系网站的建设内容要全面,力争突出精华。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展示本专业师范生努力进取、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精神风貌;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研究成果;各种重要的教育网站的链接,教育类期刊报纸的摘要,便于学生及时了解教育信息和动态;疑难问题交流、学术探讨等。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文明礼仪;体育

文明礼仪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也一向以“知书达理”作为传统美德。灿烂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它虽然更多地表现为种种外在形式,但却反映着精神文明的深刻内涵。同时礼仪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越来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民族的礼仪修养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和精神风貌,在大力提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继承与发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礼仪教育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但近些年来我们也看到许许多多道德沦丧、野蛮粗俗、低级文化等社会现象在高校的大量涌现,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甚至被众多媒体和用人单位指责缺乏起码的礼节礼貌,并提出大学生应当在就业前好好补补相关的仪礼课程。

俗话说“是真精神自风流”,在世人看来,大学校园、大学生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自古以来他们一直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薪火的职责。作为社会文明道德宣传的前沿阵地,高等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容忽视,但同时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校的体育教育环境,却恰巧可以和应该成为强化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礼仪”和“体育”的自古渊源

(1)西方礼仪的来源:爱琴海地区和希腊一直被认为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千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指出,德行就是公正。他说:“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西方体育的来源:体育竞争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身体竞争的思想观念是当时最主要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之一。人们对优美身体与强健体魄的追求渗透了身体竞争的思想观念,并暗藏着体育竞争精神的思想萌芽。虽然古希腊对人的认识基本上是建立在“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但它所蕴含的“人的身心既善且美”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人与体育关系的本质认识的积极观念。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念都强烈反应了古希腊社会对于身体崇高性的认识,身体的健与美会在体育竞争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和升华。希腊人认为:对抗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这成为西方文化有的一种气质。

因此,可以说西方“礼仪”和西方“体育”都是从古希腊发源并衍生的,对后来的西方乃至东方世界的人文文化和竞技运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可以说“礼仪”和“体育”自古就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2 学校礼仪的内涵

“礼仪”的定义很广泛,总的说来就是能够与周围的社会成员随时保持一种友善的关系。中国人所谓的“德”就是如何对待别人,如何成全别人,所以礼仪中所讲究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多替别人着想。大学生这个有着较高素质的特殊群体,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度和时代,这个称号都是一种文化层次的体现,是一种责任的象征,都是一个将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带进社会的领军群体。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语言、举止、习惯、礼节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在几百年前,由于人们互不往来,所以不成什么问题,但是随着现代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的开通,使得世界越变越小,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东西方距离也越变越短。而现代文明礼仪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规则,而是因历史渊源建立起来的,被全世界公认的长时间形成的原则。也许这些规则与我们原有的有所不同,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早已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民间与国际上的交往也日益广泛,所以作为高校学生,不仅要学会把握这些礼节、礼仪,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同时带领其他社会成员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当中。

3 体育教学环境与礼仪教育的关系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实存在一种自然的渗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在基本动作训练、形体训练、健美操训练等多种训练中都对细节动作有着很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这无形当中就与我们常常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中所要求的个人仪表礼仪、形体礼仪、举止礼仪等等自然而然地互相吻合。再则,礼仪教育中我们常常指导学生要做到“举止优雅、大方、庄重、精神饱满”,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等,这些又正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同时,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没有办法相比的特殊优势,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和礼仪教育的相互渗透作用,就可以在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风度有魅力的现代人。

可见礼仪教育存在并渗透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体育教学又至始至终蕴含着礼仪教育,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一种关系。

4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贯穿礼仪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4.1 在日常体育教学课程中贯穿日常礼仪教育

高校体育日常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基础教学阶段,除了可以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便于学生下一步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可以就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精神面貌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训练作用。 比如:

(1)通过最基本的上课集合、点名,下课集合、解散来规范学生“在不同场合应遵循不同规则”的基本礼节;

(2)通过对上体育课应该穿着的服装、鞋袜的要求来规范学生“视场合而定自身穿着服饰”的服饰礼仪原则;

(3)通过上体育课时要求学生在指定地点准时集合,按时出勤,生病或者有事要及时请假的考勤制度来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学会懂得尊重老师、尊重他人即“尊重交往对象,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首要社交礼仪道德规范,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在体育课的队列练习中,目的是通过简单的练习来规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并能构筑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同时这又符合人际交往礼仪中必须遵守的两大白金法则——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其中良性互动的重要规则就是善待别人,学会换位思考;而有效沟通中真正的沟通高手就是一个“听的高手”——听全、听清、听懂,在体育环境中的队列练习正好就这两方面都加强了训练。

    4.2 在日常体育竞赛中贯穿礼仪教育

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认为体育对身体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虽然刚开始的古代体育思想本身就具有很重的军事烙印,但这种军事体育思想所隐射的竞技精神却很早就出现在当时希腊人的体育场上、辩论席上、角斗场上,以及各类大小战场上,甚至出现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世界上举办的各种体育竞赛也正是秉承了这样一种竞技精神的结果,同时在形式、方法和内容上更加显得多种多样。

众所周知,体育竞赛的过程与结果常常对参与者和观众的影响都是极大的。比如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双方有时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相互指责对方,用一些污言秽语互相谩骂攻击,甚至动手伤人;有时候竞赛队伍内部为了偶尔的失利而互相埋怨,百般指责,不惜伤害自己队友的感情;又或者有时候竞赛双方借口裁判不公,侮辱甚至动手殴打裁判;有时候却是铁杆粉丝们将所谓的怒气任意地撒在队员和裁判身上等等体育竞赛暴力的出现,让我们在感叹的同时又必须大力提高体育竞赛的相关礼仪教育,在高校的体育环境中正是这种教育得以加强的最有利场所。在学校体育课上,老师们正好可以利用社交礼仪中的“特殊场合的礼貌和行为举止”相关礼仪规则来灌输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事原则,比如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懂得人际交往中要“以礼相待,以礼为荣,以礼为乐”,而“礼者,敬人也”;懂得“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教养”的基本礼仪理念。这对培养新时代有道德有修养的大学生是很重要的。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懂不懂得规范,就涉及教养和修养的问题;其次讲不讲规范,则是一种个人素质问题。

4.3 在余暇体育活动中贯穿礼仪教育

其实,除了我们大家都经常谈论的“智商”、“情商”、“财商”等等字眼,越来越多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开始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的“体商”,即提高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热衷程度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水平。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的家长们认为体育教育对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坚信一个热衷于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除了能够确保将来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够在未来事业发展、家庭生活中为自己增添成功的砝码。这些体育活动更多的不是来源于课堂体育,而是在日常的余暇时间所进行的体育活动。

一般来说,无论体育运动还是余暇体育活动往往都是一些群体参与的活动,因而培养青少年的“合群”性格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人都希望自己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亚里斯多德曾经说:“一个人若不和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只兽。”马克思也告诫过:“人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时候老师就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大学生们多多结交一些爱运动、体能好的伙伴,多参加一些积极健康的、趣味性强的余暇体育活动,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好处:

第一,通常,热爱运动的人大都是具有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适应能力,较高责任感、能吃苦及较强合作精神的人,通过与他们接触可以带动并提高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刻意培养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和一种与人合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生态度;

第二,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掌握与各种人交往的技巧。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如果不注重对象,不注重细节,有时就会出现无效沟通,甚至交往失败。而礼仪就是一种沟通技巧,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5 结语

综上所述,青年学生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是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通过运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团结、机智等品质。而加强礼仪教育是每一个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环境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和提高文明礼仪的规范教育和实际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使他们随时保持一种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成为一个心理和身体都健康的人。因为意志品质的培养将会影响青少年的一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更是大学生们一生的福气。

参考文献

[1]靳羽西. 魅力何来——做一个有风度、有品位、有修养的现代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2]许之屏. 现代体育礼仪[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篇8

关键词:社会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新媒体;校园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影响较大,马克思认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每一次变化,其影响均会波及高校,在社会中流行的各种观念和思潮,也会渗透进学生的思想观念体系中。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多元思想频繁交锋,普世价值难以形成统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校园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是广大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形成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并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学生的政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冲击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移位、道德失范、理想信念缺失。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上政治信仰模糊,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生活理想上追求物质享受,淡化艰苦奋斗;道德理想上提倡利己主义,重利益轻奉献,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和权利价值,社会责任感缺乏、团队协作观念较差等等。

1.1 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实际运用存在不足

新媒体资源丰富、交流便捷,当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微德育平台主题教育效果显著、特色鲜明、认可度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新的内涵,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即时性、效率性。

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同时缺乏有力筛选与监管,网络暴力、错误思想及腐朽文化等信息造成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差等。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环境认识不到位,工作目标滞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要求,使得“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不能有效契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工作合力不能有效形成。

1.2 全社会重视高等教育的与时俱进性,但高校施教水平不足、手段单一

党的十报告指出高等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据调查,截止2013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全面进入大众化稳定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随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在体制、风格、人员、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风格由防守应急转为积极主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由结构单一转为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动态平衡;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从无到有。

但由于部分高校教育资源困乏、施教水平不一等原因,普遍存在学科专业结构失调、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部分教师认识出现偏差,不关心国家大事;教书育人中“重才轻德”;工作缺乏主动性;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重个人权威轻真情实感交流,造成师生间缺乏信任。加之部分高校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不够理想,缺乏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淡薄等等。以上因素都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优化措施

复杂的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的机遇。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就必须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进行系统整合,对不利因素找准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2.1 政府主导,调控优化,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积极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党和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大环境的调控,完善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制度。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社会大环境。

首先,注重社会公平,减轻高校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提出合理解决办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完善高校章程建设,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逐渐产生心理、情感的认同,进而内化成个人行为的道德自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挣脱各种负面价值观的羁绊,做一名“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立志成才”的优秀大学生。

2.2 加强新媒体等传播渠道的调控和运用,弘扬主旋律,规避不利影响

高校应有的放矢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内容上兼容包并,寓教于乐;形式上丰富多彩,集思广益;管理上监导并重,疏堵结合。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微文化运营管理体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应用技术水平。

首先,重视利用新媒体密切关注大学生动态。通过新媒体设立“网络舆情监测员”等,系统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弘扬社会主旋律。其次,重视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系列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将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再次,重视通过新媒体开展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互动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互动平台的建设,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加强思想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妥善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化解矛盾,确保安全稳定。

2.3 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打造和谐校园内外育人环境

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而且要从根本上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等人文素质得以提高,要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首先,加强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整治,创建与大学育人理念协同发展、步调一致的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形成以政府指导落实、高校组织排查、校际完善紧密联系的齐抓共管模式,投入全社会力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其次,强化高校物质硬环境与文化软环境建设。教育家苏霍姆利安斯基曾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完善校园物质硬环境的同时要凸显文化软环境的人文关怀,做到实用性与育人作用的完美统一。

再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做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方案,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结语

总之,社会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都有很多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工作者要主动探寻学生特点,适应正在变革的社会大环境,充分认识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实现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和凝聚,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139.

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 教学理念 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42-01

21世纪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焦点问题、全球问题。地球变暖、臭氧空洞、濒危物种灭绝、资源枯竭、酸雨沙漠化,这一切都是关系到人类当今与未来的生存问题。金钱至上、两性失衡、精神抑郁、人情淡薄、关系冷漠、爱的缺乏、人伦沦丧等问题的逐步加重,也将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另一个杀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次生命,要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社会成为永远的乐园,需要一代代人的继承,一代代人的发扬光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指出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号召全党要把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

要实现这一目标,光靠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不够的,必须靠思想教育,靠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承前启后。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化民众的场所,理应承担起这一教育任务,从娃娃抓起,从教育入手。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人文生态环境、师资生态功能、生态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现状,在管理、教师、学生、家庭四个层面开展调查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学校生态管理三大策略,架构以创设平衡、共存的自然教育生态环境,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文教育生态环境目标,学校生态管理策略、师资生态功能、学生生态环境三大领域,人与环境平衡、人与人平衡和谐共存、主体发展的运行体系,通过现代学校制度体系、校园教育生态环境、教师校本多元化研训、教育生态校本综合课程开发、学生学习生活优化、校社联动、家校融合六大行动推进,提升学校办学效能,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夯实特色的基础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创设绿色的环境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们成长的花园;培植健康的书香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们成长的学园;形成和谐的制度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们成长的家园;转变教师职业生存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提升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形成校内外教育生态活动共同体,提高教育的实效。

一 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建设从理论上统一起来

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树立一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资源的开发于生态之中的理念。倡导他们对山川、单位、家庭进行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将美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习俗、前人的传统美德、灿烂的建设成果、感人的英雄事迹结合起来。让树木含情、墙壁说话,把创造“好环境、新优势”的理论在他们的心灵中扎下坚实的根基。

二 要让学生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

让学生懂得环境优则兴旺、环境强则经济强,抓环境就是抓竞争,就是抓机遇,从小树立一种保住青山绿水、拒绝污染、为生态改善做出贡献的思想理念。知道这种方式虽然没有那种高增产、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轰轰烈烈,但从全局、长远来看,算大账、算总账是低成本、低代价增长之路,是稳定发展之路,是一种后劲充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更难以实现科学的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它适合于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也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方针相符合,也适合于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整个社会需要多种经济的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协作。协作就要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学生从小不把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对立起来,将来进入社会能乐意去加强政务环境建设、信用环境建设,保护好自己或他人的投资利益,同时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进而影响社会环境的习俗,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营造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人文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三 要教育学生懂得社会是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

我们国家不仅需要科学家、教授、工程师,还需要工人、农民和打扫卫生的清洁工,而这些工种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竞争、相互转换,这需要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事实。认真调节好人生道路上的心态,养成一种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谅解精神。走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环境,把社会造就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社会形态。

篇10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为教育领域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网络教育就是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教与学的多元化、主体化、社会化,解决了很多传统教育中固有的矛盾。网络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巨大的改变,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特征,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互动学习、资源型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将取代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研究网络环境下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除了要具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1.1信息获得能力在网络教育环境下,信息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如何以最快、最经济、最省时的方式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就成为了学习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查询检索、远程登录、浏览、下载、整合使用等方面。学生首先应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原理等;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掌握信息技术常识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上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以外的其它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能掌握目录、索引、文献的检索方法和工具书的使用,学会使用图书馆,提高网络检索能力,熟练使用搜狐、百度、新浪等搜索引擎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更为广泛和丰富的资源进行学习。目前有一些网站的资源比较可靠,如国内重要报纸和期刊的网上资料库、中国教育科研网等。这些网站都提供了方便的查询检索功能,便于阅读和下载。如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新浪读书网、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数字图书馆等。善于使用这类网站的资源,等于拥有了一座藏书丰富、刊物齐全的大型图书馆。

1.2信息加工、分析能力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学生迈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解除疑惑,提高认知,同时学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应该学习综合信息应用及信息道德规范,要以专题信息的检索、收集、鉴别选择为主要内容,加强信息情报的分析、预测、开发等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除了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文字教材及辅导资料外,还要充分利用音像教材、CAI课件、网络课堂上的辅导和教学信息等,能够适当选择和熟练使用这些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整合运用各种可获得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学生必须具备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电子文档、幻灯片及网络资源的制作技巧,并学会如何把网上的信息收集下来以及如何利用它们。

1.3信息评价和管理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资源的增长非常快,有相当部分的资源是可以用于开放学习的。当然网上的资源往往是良莠不齐、真假混杂,需要善于辨别和选择。在获得的众多信息中哪些信息是进入网上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哪些信息是对学习某门学科、某个专业、某个课题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信息的评价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另外,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因此,同信息传输过程一样,学习过程中的信息管理能力尤为重要。而在网络学习中,信息从存储的介质上看,有书本(包括教材、参考书等)、光盘、网页等;从存储的媒体上看,有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这些信息以不同媒体形式表现并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需要较强的信息管理能力。

1.4自我管理学习能力自我管理学习通常也称为自主管理学习。它包括自我筛选、设定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与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等。首先,学习者必须知己,即注意并了解自己的水平;其次,是判断和反馈,判断自己所做事情的对错,并产生一定的反馈信息和一定的奖惩行为。这种能力对培养元认知的能力至关重要,对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具有自我认识和调控能力,能主动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或已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当今现代化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在教与学之间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立体、互动的教学环境,更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活跃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5交流和协作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强调协作式学习。实现协作式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除了自身的素质外,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技巧有利于交流能力的培养,如电子邮件、传真、网上电话等,利用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和网络课堂,参与网络课堂学习、在线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良好的信息反馈条件加强对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作业、练习、课程学习交流及论文报告等环节可以通过电子文档与教师交流,而这些电子文档不仅仅是一些文字,当然还需要能说明问题的其他多媒体信息。这些交流会更有利于生生与师生协作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途径

2.1促进高职学生学习观的转变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技术的深入应用,特别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主体教育思想在实际中的日渐深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对高职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对社会发展和职业变更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和他们在校受教育时期得到的培养密切相关。高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特点,能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调控学习过程,调整努力程度,评价学习结果。当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中的依赖思想严重,从而导致其学习成效不如人意,学习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意识的培育、训练。因此,树立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促使他们主动思考,逐步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进而把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努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并将培养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作为评价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

2.2培养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教育专家们已经注意到,信息社会的教学,“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并且以批判精神对待这些信息”。包括有效地确定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以及创造性地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化社会中,与学会学习相关的能力有很多,但尤其重要的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重视网络使用中的伦理道德修养问题,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强调对学生责任心、自尊心、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诚实守信等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大学生构建学习能力体系、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不强,信息素质并不高。高职院校教师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化其网络应用技能;按照教学要求,采取设置一定的问题或题目等方式,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通过查询、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必须使学生具备信息时代正确的道德观,面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信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积极、健康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查找、评估、利用、交流和创造各种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学生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应该高度关注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视觉素养、艺术素养、数字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以期造就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整体信息素质。

2.3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学习方法、技巧或规则。学习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高职院校大学生看待自身学习问题时,普遍存在着一种心理:因为自己学习不佳,才进入了高职院校,于是学习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自我效能感趋低,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力水平和未来发展能力。这种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尽快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形成适合自己特质的学习策略,清楚自己该怎样学就能学得好、学得快。可以向学生讲授变化智能观、多元智能观,以及名人曲折的学习经历,帮助他们重塑学习信心,通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肯定性评价以及多种激励措施来激发其成就动机,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学习能力的催化剂,它是学生经济有效地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性环节。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将知识学会,慢慢地转变为如何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也就是变传统的“学会”为“会学”。我们在培养学生对网络产生兴趣的同时,适时引导,不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担当起管理者、监督者、组织者与咨询者的角色。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想办法开辟新的学习空间,借助网络技术,将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有机结合,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尝成功的乐趣,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