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管理经验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管理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村官管理经验

篇1

一、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乡干部二对一帮带的方式,让大学生村官全程参与村日常工作,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机关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辅导员”,传授群众工作经验,帮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业绩考核结果等内容与所在村“两委”的年度计划和年终工作考核捆绑在一起,促使所在村“两委”主动帮助、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平台。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规划,实行“三项制度”。一是定期工作汇报制度。每日记一次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总结汇报、每半年一份调查报告。二是集中培训制度。定期参加乡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使他们对如何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新农村建设重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是会议制度。乡要求大学生村干部都要参加所在村的会议和乡干部会议,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议程,了解乡整体工作情况。

三、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压担子”。乡党委给予大学生村官安排具体的事务,如在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增加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二是异岗锻炼。为增进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尽可能多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做好基层服务。

篇2

大学生村官既要流得动,为各行各业培养接班人,又要让一部分人能够留得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实持续的推动力量。在流得动问题上,要处理好一元趋向与多元导向的关系。

一要细化从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等相关政策。要坚持竞争择优、好中选优,在工作业绩和考核结果方面设置一定的门槛,加大工作业绩和考核结果所占的比重,强化实干导向。二要重点建立“扎根”机制。在关注“流得动”问题的同时,当前要把着眼点更多放在“留得下”上。要加强落后地区农村的软硬件建设,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建功立业平台。三要探讨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横向流动。由于选聘时一般不限户籍,目前很多大学生村官是在异地工作,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实行双向选择,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原籍流动,或者向社区、发达地区农村流动。流向发达地区农村的可以采取联手共建模式帮助曾任职的欠发达村,实现村官系统内的横向流动与内循环。

分类培养是大学生村官管理部门在综合大学生村官性格特质、专业特长和社会实践经历等方面的基础上,依据“适应需求,科学定位,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大学生村官划分为“基层干部型”“创业富民型”和“培养提高型”等不同类型的一种培养模式。要制定大学生村官培养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县级、乡镇、村(社)要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成为骨干。

一是把那些职业感觉良好、村务工作能力强、愿意长期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归入“基层干部型”。二是把市场信息灵通、经营头脑灵活、管理经验丰富、有自主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归类为“创业致富型”。三是把不适应农村环境、进入基层工作状态慢、有继续深造学习意向的大学生村官归类为“培养提高型”。在实行“三级帮带”指导开展工作的同时,帮助解决生活难题,鼓励其继续学习深造。

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是大学生村官的关键环节。要坚持大学生村官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相结合,既要接受乡镇和村里的领导、指导和管理,完成镇村领导交给的事务,又要考虑群众的需求,对群众负责,搞好群众需要的服务。要处理好为村干部服务和为村民服务的关系,开始作为助理角色,既要协助书记、主任做好日常工作,又要着眼于宏观全局,为农民做实事、干好事。

大学生村官具有明显的基层导向,在考核上也应指向基层。有些地方在考核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时,采取公开述职的办法,让村民、村干部、党员全程参与,测评打分,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当然,考评应坚持省市指导、县级部署监督、乡镇组织实施,重点看工作实绩,看当地村干部、党员和村民的评价。

从目前看,调节大学生村官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相对缺位。从欠发达地区看,有必要采取行政推动的办法。而发达地区的农村,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双向选择的方式配置大学生村官资源,形成由市场因素主导的自主流动机制。

篇3

关键词: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开班建园;幸福指数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60-01

就业之花在民生枝头绽放,创业大潮在清浦大地涌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是2011年淮安市清浦区民生工程的重要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清浦区把“实施全民创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把扶持创业作为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努力形成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创业氛围,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区劳动就业管理处本着“一人创业,全家脱贫;一人创业,带动一批”的理念,全面打造创业带动就业工程,人民收入增加,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手拉手引导,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我们满怀创业激情,但是非常茫然,不知从何入手”。201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现任清浦区后左村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赵魁说。

与赵魁一样的大学生村官,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英语教育师范专业的张鹏、江苏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的高明,为实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梦想,在诸多困难面前,毅然决定组成创业团队,自主创业。区劳动就业管理处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为他们提供免费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协调小额担保贷款,解决创业资金难题。经过仔细考察和市场研究,他们建立了淮安吉利汽车坐垫厂,实行“村官+农户”合作模式,成功带动多户村民入股,规模效应逐渐凸显。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清浦区劳动就业管理处始终把创业带动就业放在民生工程的首位。为积极引领像赵魁、张鹏一样的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帮扶政策和服务机制,建立了100多个创业项目,汇编成册、对外,定期走访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主动为其提供必要帮助。

二、心贴心帮扶,下岗失业人员用创业实现再就业

“说起我的创业经历,还真得感谢区劳动就业管理处的帮助。17年的打工生活中,我闯东北,下江南,奔浙江,跑安徽……辛苦不说,还经常面临失业。是区劳动就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为我提供了免费创业培训,帮我协调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激发了我返乡创业的热情。在他们的帮助下,经过多方努力,我和丈夫终于凑足120多万元资金,购置了机械设备,建立了500多平方米的厂房,办起了‘淮安市翔燕化纤纺织有限公司’,自己有了工作,还帮助村里解决了20多名村民就业难题。”黄码乡吴圩村村民邓燕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格外珍惜。与邓燕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韩泰公司下岗职工、城南村四组村民陈海,他也是在区劳动就业管理处的帮扶下,创办了淮安市双龙建材经营部,主要经营建材、钢渣等项目,不仅自己创业,他还帮助全村6名大龄失地农民实现就业。为扶持下岗失业人员更好地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区劳动就业管理处积极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四个一”服务,提供一套就业政策资料、一次面对面的职业指导、一组有效的就业岗位信息、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管理处通过建立“跟踪服务”制度,通过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立跟踪服务专门台账,全区统一,一人一档,定点帮扶。

三、面对面服务,开班建园供地送技术

淮安市清浦区际华服装厂订单不断,工人忙碌,生意红火。这是打工返乡创业的黄码乡运南村村民杨秀芳做梦也没想到,往日为柴米油盐犯难的她,如今运用在技能培训班学到的技能,创办了际华服装厂,居然当上了个体小老板。“就业处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对我们这些想要自己创业的农民工有很大帮助,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针对农民工的培训项目。”区劳动就业管理处开办的免费技能培训为返乡创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铺路搭桥,受到了培训人员的欢迎,增强了他们就业、创业的信心。

在缺少启动资金、缺乏营业场地、没有足够的经营知识和管理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清浦区劳动就业管理处加快乡镇创业园的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创业用地难。城南乡投资3000万元,建成福田、关城、韩城3个创业园,占地面积60亩。盐河镇不断完善在王元村境内建设的50亩农民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实提高创业人员的经营技能和管理水平,区就业管理处按照“开设一个专业、办好一个培训班、搞好一个示范点、培养一批创业骨干、扶持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培训模式,通过采取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帮扶措施,从项目选择到资金筹措,一帮到底。

篇4

大家好!

首先,感谢区委组织部和大村办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我区大学生村官朋友们共同分享我的任职感受。我叫郭伟涛,毕业于许昌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年7月,我放弃了郑州的教师工作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怀揣着青春的激情与梦想走上了“大学生村官”之路,20*年8月被选聘到青年村乡井庄村任村主任助理。今天受区委组织部的委派,我将从个人的视角谈谈大学生村官的任职感受。

(1)首先,我先浅谈一下我一年来的工作感受。

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一定要放下架子,摆正位子。就是既不要把自己当成乡干部,也不要把自己当成村干部高高在上。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更是很可怕的。唯有自己先做好一名村民,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村干学部。

二、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要立足长远,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实现价值。既要俯下身子,谦虚谨慎,又要发挥优势,学以致用。做好六种角色:做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做新思想新理念的转变者、做基层情况的调研员、做民事纠纷的调解员、做村民致富的启发人、做乡村发展规划习者。

三、学习学习在学习。简而言之,就是要时时处处都要多虚心学网习。

四、真诚为群众服务。与群众打交道,自己吃不透的东西,不要随便答复别人。自己力所能及的,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为别人办到,唯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上,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五、创业与发展,必须超前思维。(略,下面会具体阐述)

(2)下面,我就自己的创业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烟叶种植

20*年8月,我来到井庄村,经过一个月摸底,对井庄村有了初步了解。防火期间,刘书记下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动员全乡广大村民规模化种植烟叶。首先通过和村干部座谈,摸底,基本掌握了那些村民有种植烟叶的意向。然后通过发放宣传单,走访、调查、座谈等形式,确定了三到四大户愿意大规模种植烟叶的。我和村干部带着政策宣传信息单,找这几户具体座谈,通过讲信息、讲政策、讲政府的协调及补助力度,基本上说通了他们种烟。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承包地土地协调相对困难,秋季种植马上开始,个个种植户纷纷知难而退,令我们井庄村“两委”班子非常伤心,一月来的工作结果就这样顷刻即流。不过,痛定思痛后,我和村干部也一直再反思,为什么种烟户稳定不住,后来我向王书记提出了可以引导我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员回村创业和带业的思路。王书记听了,当即采纳了此建议,发动全村党员及干部向在外工作人员传递我村种烟的信息,不久,我村在上海的一名创业成功者愿意回家乡投资,经过电话联系沟通等等诸多形式和困难,我村这个人从上海做飞机快速返乡。他就是现在的大股东之一的刘峰,后来他高兴的说:“在乡政府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我用多年在南方赚的钱承包了200亩的烟叶地,还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我要好好把业创好”

后来我也积极参与土地承包工作、育苗工作、种植工作、浇水施肥工作、和田间管理工作。建烟炕时,由于资金暂时不足,在王书记的超前思维鼓励下,我也投进去了一万元。当时他说:你刚毕业那一万也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只有你投钱了,你才会更用心参与其中,以后你获得的经验会更大的。不久,他说的话应验了,我们种的烟叶质量在全乡是一流的,其他村的种烟户纷纷来学习,顿时我心里宽慰多了。跟着聘请的技术员我学到了很多种烟知识,和王书记在一起我也学习到很多的农村管理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真是使我受益匪浅。

二、食用菌种植

说起食用菌种植,刚开始我也是无意间干起来的。记得20*年10月底,我的一个本家哥哥四处借钱,说是没有钱买食用菌原料——棉壳的钱了。于是我就忍痛割爱把我准备买电脑的3000元钱借给了他。

其实我们是有代沟的,他比我大的多,不过后来经过我们不到一个月的接触我感觉他人还不错,种植技术还可以,就是管理跟不上,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又经过我一个月的思想斗争,分析分析他的优于劣,分析分析我的优于劣,我发现我们两个刚好能够优势互补,联合起来干事业刚好能够弥补自己的各自不足。经过我和他的协商谈判,我们达成合作,正式开始合伙种植食用菌,一般情况下,用玉米芯种植,投入与产出比是1:2~2.5左右,也就是说投入一元,基本上能获利0.8~1.2元。用棉壳种植,投入与产出比是1:3.5还要高,如2009年春节,我们2000元的料,产出的蘑菇买了7000多元,除去成本我们净赚了5000元。但是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其中遇到了原料难买的问题,去外地进料成本又太高,风险太大,培养的技术工,如装袋人员不固定等问题相续出现,日常管理的漏洞问题也相续出现,资金的管理,出菇的时间及上市的把握等等尤为重要,不然周期把握不好,会降低我们的利润的。蘑菇最多一年可种三茬,一般我们种两茬,棚需要一定时间休整,杀菌、消毒等等。目前我们两个大棚一茬的利润在20000元左右,再去掉技术工人的工资,基本上纯利润股有15000元以上,这样算来,我们一年的收入能达到40000~50000元。也刺激了农村留守的富裕劳动力就业,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

三、网上营销,传承玉器(古器)文化。

说起古文化,我是从大学开始系统学习与研究的,我上大学有个毛病,不爱文学爱历史,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总看着人家历史系好玩,所以就经常听历史系的课,选修历史方向的选修课,经常在图书馆不看文学书但看历史书,对历史书籍情有独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就真的与历史文化结缘了,主攻玉器方向,重点是春秋玉雕文化和明清玉器文化,擅长春秋“圆帽工”玉器的鉴赏与交流。

现郑州一实体店铺实行出厂一站式服务,网上店铺直接营销现以全面开始。我们现在采用工厂(妻在其中)+实体店铺(岳父)+网上店铺(我独有)多渠道多元化经营模式,来达到我们的多产共生、多元共生。我的网店主卖玉器,货品来源,手工雕刻作品(有十年以上的师傅)、代卖老货老玉、自己购买的又出售老货老玉、替别人拍卖的东西。本人经常踩古玩市场,偶有捡漏。常参加古玩行业协会的交流。至于网店的其他运行细节以及利润问题,涉及商业运作问题。在此不便细说。

网络,是二十一世纪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最便捷载体,只有通过他才能推动新世纪的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希望大家都不要妄自菲薄,要知道波音飞机的大亨们很厉害吧,但是你们是否知道,波音飞机的大多零部件都是从其他的中小企业购买来的啊!所以说没有中小企业,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没有中小企业的产品,大公司的大亨们就很难造出这样一流的飞机,所以说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繁荣,也离不开网络载体和中小企业(主体)的繁荣发展。网店是十分的文明和开放的,他解决了在网下没有成本开店的烦恼,只要肯动脑子,一切都会属于你的。我要说网上商店,还是有辽阔的白色空间的,如何把他们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案,需要我们心灵不老、精神不老的开拓者去尽情的挥洒。我相信,只要有爱、有爱好、有追求,有梦想幸福一定会属于你的。那你还犹豫什么,马上行动吧。

篇5

坐在面前的26岁的辜小明,穿着囚衣,蓄着短发,满脸写着稚气,但恐惧、焦灼。从她的神态中,可以看出,她内心经历了一阵痛苦的煎熬。

去年11月28日,四川省简阳市法院刑事审判庭内挤满了旁听的观众,辜小明伙同拆迁户共同贪污82万余元征地拆迁补偿款的案件在这里公开审理,公诉人与辩护律师在法庭上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地辩论着。

二个小时之后,审判长当庭宣判,被告人辜小明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正值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为何一夜间沦为阶下囚?2月初,冬意料峭,我们走进了戒备森严的监狱,专程采访了辜小明。

通过近一个小时的交谈,辜小明慢慢向我们打开了她的内心世界……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

2005年高中毕业后,辜小明考上了

成都某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为考上的是专科,所以好学的辜小明特别用功,一边学好专科阶段的功课,一边自考了西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2008年,在获得专科毕业证的同时,她又获了大学本科文凭。

在同学们眼里,她是一个勤奋好学、特别用功的优秀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同学们都留在大城市搞环境艺术设计,而辜小明却想回到基层,同学们都不理解,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怎么会一门心思往基层走。辜小明有自己的想法。

2008年9月,辜小明参加了简阳市村官考试,在众多考生中她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村支部副书记。她任职的村位于全国闻名的西部明珠―三岔湖边,景色优美,经济发达,且正值省市倾力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基地的大开发之际,辜小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突然被传唤了

2009年12月9日,因为三岔湖长岛国际项目建设的需要,要征用新民乡的部分土地,简阳市市政府公告,决定对简阳新民乡几个村的土地进行征收。2009年4月13日,新民乡政府成立了拆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四个分小组,辜小明因为工作得力,被安排到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小组,该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登记苗木和房屋设施、丈量土地、拆迁房屋、兑现补偿、安置房屋、组织就业、组织参保等工作。

因为辜小明是大学生,且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和绘制电子表格,该小组组长徐某(另案处理)特指定她负责填写丈量数据、清点记录房屋附着特、绘制房屋平面图、制作拆迁补偿协议等工作。

2011年4月上旬,辜小明突然被简阳市公安机关传唤问话。此时的她虽然已经当了两年多村干部,但毕竟涉世未深,“觉得问问话就没事了”。然而,当公安人员告诉她已经涉嫌犯罪时,她一脸的如梦方醒。

原来,当地公安机关接到辜小明所在村的村民举报,称自己家的房屋面积与同村村民面积差不多,但补偿款却要比李某家少得多。他们怀疑,负责拆迁补偿的辜小明与此有关。

4月21日,简阳市公安局依法对辜小明以涉嫌诈骗罪立案侦查,将其刑事拘留。因该案牵涉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4月28日,简阳市公安局将此案移送检察机关办理。同日,简阳市检察院依法对辜小明以涉嫌贪污罪立案侦查。

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办案人员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稚气未脱、甚至有点像中学生的女大学生村官竟然有胆量贪污82万元。趁辜小明的反侦查心理防线还未完全建立的时机,办案人员向其讲明了法律政策,希望她争取宽大处理。辜小明很快讲出了一切。

与远房亲戚的合谋

2010年年初的一天,当地拆迁村民李建明得知其远房亲戚辜小明系征地拆迁小组的工作人员后,与其四兄弟商议后决定:由李建明代表全家去找辜小明帮忙为五兄弟的房屋虚增面积,事成之后,五兄弟将多领的征地拆迁补偿款分一部分给辜小明,剩下的补偿款由五兄弟平分。

此后,李建明按照兄弟五人的商量决定,找到了辜小明,并说明了“心意”。起初,辜小明不敢答应李建明的要求,但因与其系亲戚关系,又不好拒绝。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辜小明经不起李建明的软泡硬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测量李建明五兄弟房屋前,辜小明分别给拆迁小组组长徐某、工作员杨某(均另案处理)讲明,李建明五兄弟系其亲戚,希望他们“关照”,徐、杨二人表示“理解”,并爽快答应了。在测量时,徐杨二人故意拉松皮尺,虚增了部分附着。

李建明五兄弟的房屋被丈量以后,辜小明又在测量数据的基础上,为提高赔偿金额以达到自己多分拆迁款的目的,利用其绘制房屋草图和制作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职务之便,分别为李建明五兄弟虚增了房屋面积,制作了五份虚假的征地拆迁补偿协议。

拆迁补偿款很快就下放下来了,由于有11万余元尚未领取到,李建明五兄弟实际套取了拆迁补偿款49万余元。根据辜小明与李建明等人的约定,李建明从上述拆迁补偿款中拿出12万元送与辜小明,余下的37万余元由五兄弟平分。案发后,根据相关部门的重新测绘,确认辜小明伙同李建明五兄弟共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60余万元。

2011年 5月28日,检察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陈淑霞、李根、李兴华以涉嫌贪污犯罪补充立案,并展开了进一步侦查。办案组很快查清了辜小明、李建明分别伙同陈淑霞、李根和李兴华等拆迁户共同作案的事实。这几名拆迁户得知李建明与拆迁小组成员辜小明系亲戚关系后,托李建明与辜小明暗中沟通,采用虚增房屋补偿面积的方式,共同套取征地拆迁房屋补偿款,然后给李建明和辜小明一大笔“回扣”。在具体测量时,辜小明又利用其绘制房屋草图和制作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职务之便,分别为三户拆迁虚增了房屋面积,制作了相应的征地拆迁补偿协议。

根据辜晓明制作的补偿协议,陈淑霞伙同李建明、辜晓明共同套取征地拆迁房屋补偿款共15万余元,按照约定辜小明应分得6万元,但答应先给辜小明4万元,尚欠辜小明2万元。李建明代辜小明从陈淑霞那里领走4万元后,称手头经济拮据,向辜小明借用了此款,剩下的11万余元归陈淑霞所有。李根、李兴华伙同李建明、辜晓明共同套取征地拆迁房屋补偿款共18万余元,辜晓明分得4万元,李根、李兴华各分得5万余元。

最对不起奶奶

事实上,精明能干的辜小明并不满足当一名小小的村官,她只是想通过村官这个平台,多学习和积累一些管理经验和生活阅历,通过考上公务员,到更广阔的天地和平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她的提包里随时都装有公务员考试的书籍,在繁忙琐碎的基层工作之余,她会随时把些书拿出来学习。

每被提及此事,她都认真地说:“那是我的梦想,我正准备参加全市公务员公开招考呢……哎!哪知自己走上了这条道路。大学毕业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可是现在,我也许是同学们中最不幸的人……”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就业;现状;成因;推进措施

课题来源:保定市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市大学生社区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002090)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社区就业作为基层就业的有效形式,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0年4月,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提出实施“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力争全国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高校毕业生,指明了社区就业工作方向。为此,笔者选取保定市为调研目标,在2010年暑期带领学校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访在校大学生、社区就业学生、街道办(社区)主任、人事局负责人等,对保定市大学生社区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一、大学生社区就业现状

(一)在校生了解程度低、积极性差。虽然国家已经推出大学生社区就业政策,但了解这一政策的大学生并不多。通过对8所驻保高校的调研,对该政策比较清楚的大学生人数仅占20.28%,58.43%的大学生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还有21.29%的大学生表示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该项政策。调研中,有49.49%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毕业后有可能会选择去社区就业,剩余超过半数的被调研大学生表示没有到社区就业的意向,其中有39.66%的在校大学生没有考虑过社区就业,还有10.85%的在校大学生不会选择到社区就业。仅有不到10%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愿意到社区就业。当被问到对社区工作的了解时,被调查学生更是知之甚少。可见,社区就业是在校大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的盲区。

(二)招聘岗位数少,专业限制高。河北省自2007年开始招聘社区就业大学生,2007~2010年共设置大学生社区就业岗位210个,保定市招聘49名,占到了近1/4。无论是河北省还是保定市,招聘的岗位数和庞大的社区数量相比,无疑是鲜明的反差。招聘专业上有严格限制,集中在中文、医学、经济等少数几个学科,更多的学生被挡在了社区就业的大门外。

(三)社区工作当“跳板”,频频跳槽成普遍。“目前全日制大学生到社区工作的不太多,真正干下来的人则少之又少。”在采访过程中,保定市红星社区韩丽萍主任明确提出,大学生进社区无疑是给社区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水”,这说明社区建设工作非常需要大学生这样的人才。然而,选择并留在社区就业的大学生多因出路不明确、待遇水平不理想等原因最终离职跳槽。

(四)“社区时代”来临,社区呼唤大学生。自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以来,社区迫切需要一批年轻的、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以适应“社区时代”的到来。通过调研走访保定市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大学生到社区,优势很明显,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对推进社区建设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社区就业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到社区就业,原本是一个双向共赢的举措,但大学生不知道、不愿意去,社区需要人才而要不到,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因: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贯彻落实不到位。目前,河北大学生社区就业主要是附加在“三支一扶”计划来实施,但与大学生村官单列计划、单独组织考试相比,大学生进社区就业工作的实施开展显得有些底气不足。通过实地走访红星路街道办下属的红星社区、四中社区、东胜社区中,仅有四中社区有2008年、2009年毕业大学生,其他社区本应到位的大学生都以高层次人才身份留在了上一级街道办。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保障政策不到位。调研中,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录用调配处的工作人员针对当前大学生社区就业的选拔等做了详细介绍。随着到社区就业大学生的数量逐步增多,在有限的条件下,大学生社区就业基本上都是通过考试考核来进行选拔。对于进入到社区就业的大学生,日常的管理及服务期满后的去向没有明确规定。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是由民政部门发放的“生活补贴”,只有975元,仅仅能满足大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大大降低了大学生进社区工作的信心。社区工作发展空间有限,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培训及进修的机会也是大学生不愿到社区就业的一个原因。

(三)个人期望与社区现实需求“落差”大。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缺乏处世经验,实际协调能力不强,缺乏与居民认真沟通的耐心,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的问题,这些现实情况与大学生的工作预期相距甚远,导致大学生产生茫然和难以施展自己抱负的负面情绪。

(四)现行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了社区发展。目前的社区工作,大部分还是执行政府指令,“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本应得到强化的服务功能不能被很好地发掘,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局面尚未成熟,缺乏可借鉴的成功模式,直接导致了社区工作服务内容单一、受益面窄、岗位数少等结果。

三、大学生社区就业推进对策

为切实保证大学生社区就业政策的落实,必须克服影响社区发展制约因素,集“政府、社区、高校”三方合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

(一)国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通就业咨询热线电话、编写有关社区就业指导宣传材料、开设职业专题讲座、进行个案咨询等有效手段,使大学生对社区就业政策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要注意挖掘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在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先进事迹。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推进“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全面深入实施。

(二)完善政府保障政策。各级政府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很多,贵在落到实处,方能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可以适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社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确保提高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就业的比例。例如,增加工资补贴、加强保险范围;各种福利政策增设专职专人落实到位;推荐公务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有社区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对于表现优异的大学生,服务期满时可以优先考虑转正或者纳入正式编制,充实社区工作力量,解决后顾之忧。以此来达到大学生社区就业的“一条龙”保障体系。

(三)多举措放宽大学生社区就业的门槛。就社区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反映,专业对口与否并不影响其在社区工作。各社区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明确岗位要求,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为社区建设服务。政府部门在招募时适当放宽专业要求,加强岗前培训,并通过社区工作资格考试等帮助社区就业工作人员增强职业技能,促进社区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毕业生应认清社会形势,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社区工作作为一种国家鼓励性政策,大学生应当积极响应。要端正思想态度,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富有热心、爱心和足够的耐心,真正深入基层,融入到群众中去,在社区工作中寻找自身价值。

四、对于大学生社区就业问题的思考

(一)大学生进社区就业压力重重。毕业生刚刚走出大学的象牙塔,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想象,志存高远,往往不愿接受类似在社区服务的基层工作岗位。即使选择了进社区,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害怕被外界误认为是没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心理负担自然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孤立无援,若不能及时端正态度,再加之初期的工作压力,很多人会选择退缩。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有关方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会认可度。

(二)大学生到社区,定位很重要。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大学生真正走进社区之后所参与竞争的不该是所有岗位。对于一些对能力要求相对不是很高的职位,应该留给合适的年龄、教育水平的人群去做。这样才会使整个就业环境趋于稳定与和谐。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在制定招收大学生进社区的计划时全面考虑与衡量,将真正合适大学生去做的岗位留给大学生。而不是单纯地响应国家政策,挤占了原本就有限的基层工作岗位,同时又给大学生定错了位。

(三)社区岗位分工,亟待规范。实地走访中,通过切身感受社区工作,发现社区工作分工不明确,职责划分不规范。若想切实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强化管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接纳大学生,与时代接轨,社区服务站就应该积极引入管理模式、借鉴管理经验、创建高效的工作氛围。而大学生在这一方面无疑存在优势及可发挥特长之处。可以鼓励大学生将所学、所想积极投入实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在提高社区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大学生学有所用。

(四)完善社区功能,增设专岗。众多社区的功能有待完善,在健全社区功能的同时,开设适合大学生工作的岗位。例如:增设社区文化员,负责社区图书馆图书的阅览、借阅、查询等工作;增设社会保险管理人员,负责社区保障室、低保、失业保障等工作;增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负责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保健、教育等工作;此外,还可以增设法律咨询师、老年大学活动负责人、就业培训教师、老年公寓全托护理员等。既可以完善社区功能,又可以吸纳大学生来尽己所能。

(五)鼓励大学生创业进社区。随着“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被点燃。结合社区人口密集、人群稳定等特点,大学生进社区创业不失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一条不错的路径。早在2008年3月,信阳大学生就曾启动家教进社区的活动,法律进社区也不再新鲜,还有杭州女大学生针对百姓对网上购物的不放心,走下网络进社区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宣传。因此,鼓励大学生进社区创业也为大学生创业方向提供了新方向。

(六)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加快社区就业步伐。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加快大学生社区就业的基本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社区基本建设和管理者的素质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仅靠政府财力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持续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因此,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增加对社区工作资金支持是改革方向。要通过各种方法壮大政府财力,引进社会资金和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帮助社区服务实现产业化和社会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推进社区就业。

总之,保定市大学生社区就业工作有一定的典型性,认真总结推进落实这一基层就业政策,方能真正做到帮助大学生在基层得到锻炼,推进社区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0.4.

篇7

【关键词】全球化;青年创业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66-02

“全球化”,顾名思义,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加、人类的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变迁、全球意识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的互相依存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疆域界限和各个国家的制度差异日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整个世界无论是在政治领域、文化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都紧跟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世界日益演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全球化的的特点

“全球化”是一个长时期、大规模、十分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科学知识和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世界各地的知识和信息。2.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区域化,随着各个国家贸易的开放,各个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被加大。3.国家与国家之间在金融投资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化,使得各国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在共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与机遇。

二、全球化对青年创业的影响

自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产业的分工和结构调整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都为青年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在全球化条件下,青年跟随材料、信息、市场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这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变迁,国际社会中的种种因素都对青年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化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广阔,思维更加开放,头脑更加灵活,更加加乐于接受新鲜观念和新鲜事物,更加向往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和环境。

三、全球化与我国青年创业的有利条件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并行发展,为青年的创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在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趋势大背景下,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年,尤其是高学历毕业的大学生与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的农民,他们怀揣着梦想与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而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青年创业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支持:

1.在政府方面。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助青年创业的政策及措施,鼓励有创业激情和创业能力的青年自主创业。政府不仅为青年创业提供包括无息贷款在内的资金的支持,还聘用专业导师指导青年进行企业管理,甚至对快速崛起、在社会上具一定声誉的青年创业家及其企业给予一定的表彰。

2.在学校方面,国内各高校积极向在校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还开展诸如“挑战杯”创业大赛等一系列锻炼青年学生创业能力的比赛,部分高校还建立学生创业中心及创业基金,鼓励在校学生创业并提供一定的场地与资金支持。

3.在社会方面,尤其是非政府机构(NGO)方面,南都公益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国内外知名的非盈利组织都为青年创业设立了专项基金,而除了为青年们提供创业的资金支持以外,广大社会还为青年们提供了诸如公益创投、中国青年创业计划等等许多有发展前景的公益创业创投项目,推动青年的社会参与,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四、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青年创业支持模式

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过程,近年来,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各国信息与文化的交融,市场对劳动力的高要求使得人才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青年的创业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其为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查阅了部分资料,归纳出了我国现行的几种兼具本土化与国际化的青年创业培养模式。

青年创业培养模式中最经典的一种模式是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的培养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有SYB(START YOUR BUSINESS)创业培训模式。2001年,我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将SYB项目引进我国。SYB创业培训模式主要培养微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其培训的过程中实行小班教学,培训模拟创业实际过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到目前为止,SYB创业培训模式向全国百多个城市进行了推广,有数百万人参加了培训并实现了创业或自谋职业。

另一种广受欢迎的模式是政府与学校相互合作的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竞赛模式。此模式起源于美国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是由与全国学联等共同举办的。竞赛时采取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报名,参赛团队由来自本校的一名指导老师和四名在校学生组成。大赛分为:校内选拔赛、省市预选赛、区域半决赛以及全国总决赛四段赛事。“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新方式,在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及推动国内教育行业和创业行业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方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而近年来在国内流传最广的当属中国国际青年创业计划(YBC)模式,YBC(Youth Business China)是我国公益机构扶持创业的基本模式,它是在总结了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的帮扶创业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做出调整,动员我国包括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公益机构机构等各界的力量,设计出的一套扶持创业“资金支持+导师辅导”的基本模式。YBC目前已有包含校区扶持模式、灾区扶持模式、大学生村官扶持模式等在内的多种模式。这些创新型模式有利于推进我国扶持青年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指导青年走出一条崭新的创业路。

五、我国青年创业面临的困境

一直以来,“资金、技术、社会经验、企业管理经验”被人们看做是青年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四把金钥匙,我国青年的就业创业虽受到了各方的支持,但青年的创业仍存在重重风险。青年在创业方面都遇到了以下几个困难:

1.创业的资金渠道不畅通。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诸如银行的商业贷款、小额贷款、自主风险投资资金、创业基金等这些从外部获得资金的方式都没有成为青年获得创业资金的主要渠道。许多青年的创业路都因资金问题面临困境甚至走到尽头。

2.扶植政策未落到实处。政府虽出台了各项有助于青年创业的政策,但各级政府部门宣传没有到位,没有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导致创业的青年们对各项优惠政策了解不够,难以获得政策实质性的优惠。同时,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也才刚刚起步,有志创业的青年们缺少专业有效的创业教育及培训。

3.青年本身的不足。敢于创业,敢于冒险的青年少,经济市场缺乏新型的企业的支撑,无法快速向前发展。而敢于创业青年大多只抱有满腔热情,没有直面困难的勇准备和决心,缺乏系统的培训,创业计划存在不足,在面对问题时,创业青年无法提高自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六、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应如何走好创业路

全球化时代下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青年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走上创业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青年要想走好创业路,首先必不可少的是社会各界综合性的有力支持。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劳动、财政、银行、等政府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整合资源,将各种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以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正确的看待创业问题,培养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公益组织、社会团体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青年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社会助力青年创业,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全面提高当代青年的创业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走上创业路的青年们也要正确的看待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锻炼自己,把握好“资金、技术、社会经验、企业管理经验”这四把被称为青年走好创业路必不可少的金钥匙。对我国立志创业的青年而言,青年应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制定具体的职业规划,勤奋努力,遵纪守法,拒绝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抵制不良诱惑,成为真正符合全球化时代需求的新型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天华.当代青年创业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11).

[2]李耀珠.我国青年群体创业态势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

[3]李一中.国内外创业研究教育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09(2).

篇8

关键词 烤烟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对策;湖南桂阳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23-01

湖南省桂阳县是全国第三大产烟县和浓香型优质烟叶开发基地,也是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示范县。2012年烟叶种植面积1.73万hm2以上,收购烟叶37 500 t,烤烟专业合作社层出不穷。桂阳县烟草分公司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烟农自发组建合作社。目前,桂阳县通过政府引导、烟草扶持,创新烤烟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在各烟区建立以烤烟合作社为载体、烟农为主体的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烟农”的烤烟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目前,全县已申报的合作社有52家,完成工商注册的有38家,覆盖所有产烟乡镇。

1 烤烟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1 建立健全对烤烟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领导

桂阳县委县政府对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烟办、县农经局、县烟草专卖局为成员单位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并根据实际,制定了《桂阳县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实施方案》《桂阳县烟农专业合作社启动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桂阳县烟农专业合作社宣传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提供业务指导和相关技术培训。坚持“规范运作、民主管理、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着力于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建设:一是依法登记、手续齐全。二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积极引导、科学监督、落实普惠,坚持“投入到社、普惠全员、资产社营、烟草监督”的扶持理念,体现行业投资普惠制,实现行业“2个有效掌控”。

1.2 注重烤烟专业合作社运作实效

积极引导烟农自发组建合作社、承担烤烟生产专业服务和资产管护工作。2012年县分公司将育苗及生产服务业务外包给各合作社,为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和烟农素质,合作社服务队对烟农进行了全面培训,目前共开展培训75期,培训人次达7 500人次以上,全县合作社专业育苗面积达到1.8万hm2,实现合作社集中机械化翻耕98%以上。合作社开展烤房综合利用方面,在技术上主要是与长沙致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沟通协调,确保技术指导到位、产量和质量优良。在销售上,引导、协助合作社开辟市场。在机械配发方面,2012年共发放播种机、剪叶机、东方红拖拉机、耕田机和起垄机等402台套(播种机33台、剪叶机77台、东方红拖拉机42台,耕田机150台,起垄机100台),配发盘拖120余台。在经费保障机制上,为加快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组织,县政府制定了配套政策,在科技支撑、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收政策、用地用电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1-2]。县财政每年预算50万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烤烟专业合作社2012年度收入、成本、利润核算和盈余分配来看,基本做到了财务管理规范、盈余分配合理。

2 烤烟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统一

许多农民对合作社的性质及组织形式缺乏认识,对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管理形式缺乏了解,同时种烟村多数无其他产业,产业比较单一,即使成立烟叶合作社,也只是烟叶1项收入,多数烟农认为自己的烟叶种植水平很高,不愿加入合作社,或者认为加入合作社会使自身利益受损。

2.2 缺乏高素质领头人

合作社是一种具有法人的经济组织,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因此担任理事长和财务管理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群众威信和奉献精神。目前农村缺乏有文化、有威信和懂经营管理的人员,即使有这样的人才,也不愿意担当合作社责任,认为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合作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导致大部分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无长远规划。

3 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烤烟专业合作社是家庭小生产与国际大市场联结的桥梁和纽带,是现代烟草农业自我完善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加大对合作社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农民中广泛深入地宣传有关合作组织的知识及发展合作经济的好处,积极推介国内外的先进典型,使广大烟农重新认识合作组织,充分认识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产生对合作组织的强烈需求,自愿参加合作组织,并积极参与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探索[3]。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烤烟专业合作社,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烟草部门的扶持。政府和烟草部门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合作社提供各种服务。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配套水池、沟渠、引水管道、机耕道路等设施,设立购置农用机械补贴、受灾烟农补贴、技术培训补贴等项目,解决烤烟专业合作社基础薄弱环节等问题[4]。

3.3 挑好带头人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牵头领办人必须明确创社目的,具备亮剑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同时合作社的理事会、

监事会以及其他骨干成员也应具备以上3种精神。在合作社的建设进程中,要重视物色和引进素质高、潜力大的经营管理人员,逐步将其推到合作社的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充分发挥人才、利用人才才能将合作社做大做强。

3.4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为确保专业合作社良性运转,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是政府部门加强外部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地派人对合作社的运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有关财务进行审计。二是合作社要定期召开社员大会通报合作社的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广大社员的监督。广大社员也要积极进行咨询,并随时对合作社的政务、财务进行监督。

3.5 完善合作社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根据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合作社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一是通过鼓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到合作社任职,吸引大学生村官和邀请退居二线的行政领导和农技人员加入合作社,以发挥余热等方式改善合作社的人才结构;二是统筹利用社会培训力量,强化培训来提高合作社成员的整体素质;三是根据发展需要,适期组织示范社的理事长及相关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少走弯路,促使烟农专业合作社较快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王旭玲,赵宗云.浅析闹店镇寺坡烟叶生产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8):30-31.

[2] 杨志刚.专业合作社促进保山烟叶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篇9

【关键词】区域创新 创新阻力 创新对策

一、引言

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相结合形成新产品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等众多领域。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企业是该区域创新的主体,政府是创新的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中央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落实,河南省在实施“十二五”计划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求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这在全省农村地区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河南省农村地区一方面在努力脱贫,另一方面也在寻找跨越式发展,无论是脱贫还是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都需要结合全省农村地区实际开展区域创新。

二、河南省农村地区区域创新背景及意义

河南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农村居民占全省人口的60%。201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04.03元,低于全国6977元的平均水平,同样低于全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194.8元,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6.1%。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农村居民的吃穿花费占比高,这些都是省内各地区存在着的事实。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村地区必须探索区域创新对策。同时,河南省农村地区实施区域创新战略,对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和更好的实施全省“十二五”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三、河南省农村地区区域创新阻力

(一)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市场范围较小

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城乡二元结构很明显。并且对于多数农户,衣食方面支出占了绝大部分,其他娱乐性支出甚少。河南省农村产品消费对象是农户自身和周边县区居民,国内和海外市场对本地本村某些特色产品的需求,由于信息交流不畅、交通不够发达、远距离运输保鲜技术差等原因不能成为有效需求。

(二)生产要素水平仍需提高

现在河南省多数农村及农业劳动者基本上是靠祖传及自身积累的劳动经验从事简单农业劳动或简单建筑、搬运劳动。农村地区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仍然偏少,2011年河南省农村地区平均每百户农民拥有收割机1.43台,农用机械12.64台;技术人才的短缺,使农村生产率水平难于提升。

(三)缺乏先进的产业组织

2011年,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512.24亿元,占GDP的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6218.6亿元,占全国的7.65%。2011年,河南省的农业劳动力为5353万人,占全社会劳动力60%以上,过多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从事低效的农业;河南省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农民创建自己的企业,已有的农村或乡镇企业多数都是家族企业,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河南省农村企业多为小食品加工和简单的手工制作等初级阶段生产组织,缺乏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四)软硬环境有待改善

河南省农村地区的软硬环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缺陷,硬环境可以从农村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来看,软环境又包括行政制度、组织方式、法制环境等方面。

从基础设施方面说,村镇建设普遍缺乏全面规划,绝大多数居民住房杂乱无章,乡镇道路、废水垃圾处理、公用文体设施和商业设施等等几乎都处于无序状态。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严重,主要包括使用化肥、农药而致的土壤污染和生活、生产垃圾乱倒乱放而导致的居住环境污染。

在软环境上,从行政制度来看,河南省农村基本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农民自行改造住房,使得乡镇缺乏统一规划,并且很多村干部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办事过程中显现官僚作风。从土地承包制度上来看,缺乏对高度分散的承包农户的有效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农工商组织未能发挥力量。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等已具雏形,但是由于这些制度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从法制环境上来看,多数农村居民迷信守旧,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和法制观念。

四、河南省农村地区区域创新对策

河南省农村地区由于存在产品需求、生产要素、产业组织和软硬环境等方面的阻力,决定了河南省农村的区域创新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在对河南省农村地区实施区域创新的过程中,由于有些地区的特殊条件,需要实行差异化处理。比如,对于大中城市的远郊农村、小城市的近郊农村以及资源禀赋较好的中心乡村等重点区域,需实行优先创新。整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创新对策:

(一)市场需求方面:开发城市和外地需求,扩大农业产品市场范围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对当地农产品的需求;优先发展连通城乡的交通,比如河南省每个乡村都要保证到达就近市区的公路里程数达到一定标准,政府应该承担乡村公路的维护和修缮;积极扩展农产品、农村特色产品、农村手工艺品的外地市场,盯紧离本地区较近的大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生产和及时供应城市居民所需的新鲜农产品和农业休闲服务;在当地和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可以举办和参展农业、农产品博览会,及时将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全国和国际市场。

(二)生产要素方面:培养农业高级技术人员,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使百户农民拥有的农用机械数量更多;保证在每个行政村都能够有就近的技术推广中心和良种供应合作社等,大量引进国内外成熟的农业技术,引进优良的生物和作物品种;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和农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从根本改善农村劳动力质量;鼓励本土高学历人才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这些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在重点农村地区率先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和提高这些地区的大学入学率;建立与附近城市的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密切联系,创办流动大学,开展高水平文化及新技术的培训;采取多方出资方式,在新城区率先建立现代农业基地。

(三)产业组织方面:发展特色优势农村产业和与城市配套的延伸产业

积极发展利用当地资源的加工业,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特色中药材和特色矿产品的深加工,提高本地资源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针对城市居民需要的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根据河南某些农村地区的悠久历史,开发文化旅游村落或特色乡镇;对重点区域,率先全面规划建设具有中原特色、人文特色、生态特色的新城区。

在重点区域,将已有基础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以适应本地、外地、海外的市场需求;同时,积极发展都市农业,为附近的大中城市服务,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工厂化农业。主动建立与本地区及外地大中城市的经济合作关系,发展大中城市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从而形成配套产业集群。

(四)软硬环境方面:合理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规范农村法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

政府投资建设和改造河南省农村生活用水管道工程,保证农村生活用水安全;进一步改善农村电网、路网改造,使农村居民在用电高峰期不至于拉闸限电;统一规划乡村排水、排污设施,建成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站,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农村一个或多个行政村建设城镇标准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相应的文艺、体育、教育和娱乐设施。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乡镇政府的管理权威和管理质量。鼓励和吸引当地大学生回乡当村官,增强乡村干部服务意识,用所学知识为当地寻找创新发展道路,带领当地农民致富。

建立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为村民的生存解除后顾之忧;维护农村治安管理,向村民宣讲法律,鼓励村民树立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黄志亮.区域创新阶段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2):1-4.

[2]杨凤阁.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发展策略[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1):24-29.

[3]黄志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8(08):21-25.

[4]郑广华.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选择[J]. 现代管理科学,2010(08):79-81.

篇10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务院确定实施的一项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缩小城乡差別、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帮助农民科技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家书屋既面临着重要挑战,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为当地村民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当前农家书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建好农家书屋不易,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体制,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则是文化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型平台,正逐步成为农民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和科技致富、学法普法的重要阵地,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各地也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实施这一民生工程。为了解农家书屋在福建省武平县农村及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探索农家书屋在闽西农村获得更好的发展途径,充分发挥其各项作用,更好地服务村民,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我们开展了这项调查活动。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从2014年6月5日起至2014年11月30日)旨在了解福建省武平县农家书屋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农家书屋的硬件设施、图书管理员情况、书屋利用情况、书屋经营模式和经费状况等,为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式,最深入分析现有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内容详细的武平县农家书屋状况问卷调查表,对该县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武平县农家书屋建设现状与发展动态。

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之前,查阅了农家书屋建设的相关文献及政策文件,针对农家书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对农家书屋的硬件、建立时间、管理、利用等5个方面的38个问题开展调查,通过在农民培训现场和进村入户、联系各乡镇书屋负责人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后汇总分析,以期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县级农家书屋的具体情况。

2.抽样调查样本选择

首先从武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及其领域,收集各乡镇已有建设农家书屋的相关信息。接着,组织图书馆的员工,对典型村庄的“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开展详细的问卷调查。农家书屋调查范围涉及武平县17个乡镇、街道214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2个社区图书室。共发放问卷214份,收回有效问卷175份,回收率81.8%。从这些农家书屋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各乡镇均有覆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误差验证

为确保问卷调查的准确性,集中参与调查的项目组成员,对调查表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讲解,要求调查表上要填上调查人的名字,被调查书屋管理人应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核实。同时,随机抽取23份问卷表进行核实,情况基本属实。作者利用调查研究及图书馆协助配合“农家书屋”建设的机会,多次实地考察了武平县七坊村等12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听取了平川镇文化站负责人对该镇5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概况,访问县文体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对武平县农家书屋建设的设想,实地了解各地对农家书屋建设与发展的意见与建议,获取的信息与问卷设计统计出来的情况基本相符。

二、武平县农家书屋建设现状

武平县为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南与广东梅州相连,西与江西赣州接壤, 是闽西、粤东、赣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全县总面积2635.2平方千米。辖6镇、11乡,人口37万。通行闽西客方言武平话。农村人口占比达60以上。

(一)农家书屋基本情况

武平县农家书屋创建始于2007年,之前在部分村庄建有农民图书室、小书屋等。由表1可知,农家书屋主要成立于2008年至2012年间,特别是2009年后得到了稳步发展。现有农家书屋214所。

表1   农家书屋建立时间与数量

2007年以前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合计

1

21

46

49

50

47

214

关于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的必要性,问卷设置了“有必要”、“没必要”、“无所谓”3个选项,仅有2为图书管理员认为无所谓,1位认为没必要,可见多数认为农家书屋的建设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书屋硬件设施

农家书屋面积、消防设施、电脑、书架、桌椅等调查情况见表2。多数农家书屋建设按照规范统一的标准执行,严格把握书屋选址,按需配备书柜、书架、阅览桌、椅等硬件设施。农家书屋基本配套设施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有些农家书屋配置水平远超出标准。

武平县各乡镇农家书屋的硬件设施统计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现有农家书屋的平均面积35-60平方米,均配有桌椅多数;绝大部分乡镇的农家书屋配备书架及阅读灯,多数乡镇配有消防设施和电脑。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农家书屋可供借阅的图书能达到国家规定的1000册的要求。

乡镇

书屋平均面积(m2)

消防设施

电脑

(台)

书架

(个)

阅读桌

(个)

座椅

(把)

平川镇

60

6

10

25

30

120

城厢镇

45

5

4

35

32

124

万安镇

50

2

4

17

12

48

永平乡

47

2

5

33

30

120

东留乡

38

3

4

41

36

132

桃溪镇

37

1

4

34

30

120

大禾乡

35

3

29

26

92

湘店乡

40

1

2

15

12

48

中山镇

45

2

6

27

22

84

十方镇

40

5

6

48

38

136

武东乡

35

3

41

40

160

中堡镇

37

2

4

49

42

168

岩前镇

50

3

4

37

32

124

象洞乡

45

18

16

64

民主乡

35

13

12

48

下坝乡

37

18

18

72

中赤乡

40

1

4

14

14

56

表2  农家书屋硬件设施

(三)图书管理员情况

农家书屋管理员作为图书室的负责人,其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培训状况关系到农家书屋的建设质量与成效,相关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全县农家书屋共配备管理员214名,以村文化协管员、村会计、妇代会主任、青年民兵负责人等村干部和农村退休教师为主要构成,占管理员队伍的绝大多数。从管理员年龄上看,21到40岁的青壮年98人,占图书管理员总数的46%,41至60岁的中年106人,占管理员总数的5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75人,占图书管理员总数的35%。

由表3得知,武平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均在上岗之前得到培训,但以兼职人员为主,有薪酬的仅占1%。从管理员的文化水平来看,尚无大专以上人员。

表3  农家书屋管理员基本情况

管理员编配

管理员文化水平

管理员薪酬

管理员培训

专职

兼职

本科

大专

高中

初中

其他

10

204

75

80

59

3

211

214

5%

95%

35%

37%

28%

1%

99%

100%

(四)农家书屋管理情况

农家书屋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在各级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来的,能否得到长期发展,真正服务于农,关键在于管理。有关武平县农家书屋的管理状况,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为保证建成后的农家书屋规范运行,全县大多数乡镇已建立《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办法》、《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规章,为农家书屋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通过调查表明,各农家书屋均挂有牌匾,开展了图书财产、借阅登记,向村民办理借阅卡,并免费借阅,方便了村民。单从书架等摆放程度看,多数还不能做到整齐有序,卫生状况多数中等偏差。

表4  农家书屋管理情况

村民是否办借阅卡

借阅是否收费

图书财产登记

图书借阅登记

家具摆放

程度

书屋卫生

状况

书屋门牌

规章制度

整齐

一般

19

195

214

214

214

15

199

19

69

126

214

214

(五)农家书屋开放与运行情况

为了解农家书屋的运行情况,从书屋的开放频率、开放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从表中看出,武平县不同书屋每周开放的时间有差异,每周1次到5次都有,其中每周开放1次和2次的居多。从具体开放时间来看,全天开放的较少,多数是选择开放半天,没有晚上开放的。

调查中发现,多数农家书屋均能做到有序开放,但进行图书流动与更换的书屋极少,有不少书屋常年未进行图书流动与更新。从接待读者的数量来看,从100人次到1000人次不等,以年接待量在500人次的书屋居多。

表5  农家书屋开放运行情况

周开放频率

每周一次

每周2次

每周3次

每周4次

每周5次

书屋数量(所)

40

36

18

16

12

开放时间

全天

上午

下午

夜晚

书屋数量

20

15

62

 三、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武平县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拓宽工作思路,探索工作载体,不断加大基层文化建设力度,用健康有益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推进全县农家书屋规范建设。

(一)农家书屋建设的主要特点

从调查情况看,武平县各乡镇都按照县里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       在场所设置上,坚持量力而行和便民实用的原则,突出可行性和实用性

主要有六种类型:一是建在村委会办公室或会议室的村委会主导型,约占60%。二是建在村文化活动中心的综合利用型,约占15%。三是建在村小学,既是学校图书室,又是农民阅览室的共享型,约占15%。四是建在农家文化大院的文化娱乐型,约占5%。五是建在零售店的便民型。六是新建书屋的专用型。

2. 在图书配备上,以捐赠为主,充分发挥了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帮扶援助作用。

一是我县政府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支付了2000万码洋的图书,包装、运输等费用300万元,为“农家书屋”充实了大量的图书资源。二是武平县发出倡议,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捐赠图书,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大中小学校学生、街道社区群众等都积极参与到捐书活动中来,形成了一个全市上下齐动、捐书献爱心的热潮。县直挂钩单位投入40万元,为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呵呵4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充实了25万册图书。

3.在书屋管理上,强化制度建设,初步实现了规范管理

武平县结合实际,以县区或乡镇为单位,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是配备兼职管理员,主要是村文化协管员,选派农民信任、有责任心的村干部,威望较高的中心户等进行管理;二是制定了管理、借阅、岗位责任制等项制度。设有财产登记、群众意见、借阅登记、读书心得、读书典型等详细的记录本;三是建立台帐,书架全部做了编号,图书加盖了印章,建立了包括书架个数、图书数量和种类在内的管理台账。

4.在读书效果上,注重发挥阵地作用和活动引导,取得了一定成效

发挥了“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很多村不仅把书屋作为一个就读书而读书的地方,而是与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科普培训室等结合起来,共同开展活动,提高了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

(二)主要经营管理模式

1.以政府为主导,多方位实施网格化联动式的运行管理模式

专门建立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县文体广新局指导,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具体负责。各村专门落实管理员负责管理及日常运作。由县图书馆协助登记、分类、编目、上架、培训同步进行,将具有完整基础模式的农家书屋交给管理员接管。

2.全力拓展业务,多角度发挥灵活化参与式的农家书屋效能

开展活动引导农民读书。以全民读书月为契机,开展好“好书进农村”活动、村民读书征文活动、全民捐书日活动和青少年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3.立足持续发展,多系统实行日常化标准式的监管督导模式

建立镇、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三级包、保责任制。镇、村负责包基本设施完整,包房屋、供电、电脑、书柜、桌椅等设施的维护更新与管理;书屋管理员要保证书屋向村民开放时间;保证图书及音像制品的不流失。逐步形成以镇村为单位的农家书屋管理与发展的长远机制。同时,制定统一的管理借阅制度,建立健全并严格实行借阅登记与财产管理等制度。镇政府每年对各村农家书屋进行绩效考核;镇人大、纪委负责对村级组织的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进行督察、督导;镇村建站、文化站等部门负责对全镇农家书屋的检查验收;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负责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严格镇、村、农家书屋三级包、保责任制,环环相扣,保证农家书屋建设的管理“四要五规范”。“四要”即书室要清洁整齐,书刊要分类上柜,桌凳摆放要有序,制度装裱要上墙;“五规范”即规范图书分类,规范标签张贴,规范借书证发放,规范借阅薄使用,规范制度执行。

四、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平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在提高农民素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认识问题没有完全到位

部分乡镇领导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害怕一阵风、不长久,存在消极应付思想;对农家书屋建设的可行性本身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是出于“做秀”,不得不做,也不得不去敷衍。受经济条件影响,无论是在场所设置,还是在图书配备上,重点扶持的村均好于其它村落。利用书屋开展活动还不是很多,书屋在农民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还不是很大,这既与农民缺少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关,更与缺少农民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活动载体有关。

(二)管理体制有待理顺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各级文化新闻出版部门一项重要中心工作,乡镇党委、政府也都把该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但在实践中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牵头部门管理,也没有相关法规、政策、文件明确职责与工作关系。在书屋的日常管理中,各级基层组织还没有参与日常管理,也无监督权。对于建成的众多数量的书屋,其巨额资产与设备由谁监管,由农民自我管理,会不会出现资产流失。若由政府部门管理,那么,由哪一级主体负责等一系列问题,让县级文化新闻出版部门既感到责任重大,又感到工作压力、工作协调难度太大。个别书屋管理制度还不健全,执行过程中有流于形式的现象。有的书屋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的书屋即使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执行的不好,许多书屋不定时开放,影响了农民借阅。

(三)书屋功效有待充分发挥

部分书屋存在选址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屋设点的位置不合理。武平县是劳务输出县,作为阅读需求最旺盛的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小孩。老人们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很少光顾农家书屋,加上成天劳作、抚养小孩,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哪有读书的兴致?如果书屋设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员稀少的地段,这个书屋就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二是书屋无屋可居。有的村委会自身没有办公楼,村民又不愿意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造成书屋无处安身。

   由于书屋选址、日常管理、图书配备等因素,影响到了书屋功效的发挥。调查中发现,一些书屋选择在村委会办公楼上或比较偏僻的地方,不方便群众借阅。加之书屋多由村干部负责日常管理,不能正常开门借阅,使用效率较低。虽然我们在选书的过程中下了很多功夫,但有的村图书还是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加之目前政府牵头组织开展的活动较少,指导老百姓学习不够,大多数农家书屋建成后,依赖老百姓自发地前来读书,而广大老百姓因为农事繁忙,加之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农家书屋存在闲置现象。

(四)运行经费无法得到保障

建设农家书屋正常运行经费无保障,农家书屋建成后,尚需要一定量的维护资金。书屋管理员的报酬补偿及其他软硬件设施的更新维护也需要一定资金。但目前农家书屋的后期使用维护资金没有明确的来源渠道,基层政府及村居对书屋后期维护存在观望心理,影响到农家书屋工程的巩固和发展。

一是购书经费问题。“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建设时主要由政府投资,建成后由农民自我管理,没有资金再投入,仅靠社会捐助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二是图书管理员补偿问题。作为一项“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农家书屋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书屋业主除了无偿提供房屋之外,还要例支包括水、电、卫生等费用。更重要的还要有专人管理,势必花去大量的时间,他们不能外出务工挣钱,甚至还要耽误自家的农活,这就使得书屋业主顾虑重重,影响书屋正常运行。三是工作经费问题。书屋建设工作往往要经过初选、确定、配送、验收等过程,每个书屋至少要进行四次现场勘验,按市场价格计算,仅用车油料费,加之对书屋管理员的培训、书屋建设过程中的业务指导等工作产生费用开支,足以让县级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背上沉重的包袱。部分书屋图书总量不足,农村实用书籍相对较少。尽管县里捐赠配备了一些图书,但总的看总量仍然不足,尤其是农民普遍欢迎的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科普知识、少儿读物等书籍还很缺乏。

(五)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农家书屋建成后,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书屋良性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管理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员以村居委会干部兼职为主,他们平时忙于招商引资、扶贫济困、计划生育等地方政府中心工作以及自家的生产经营,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很难保证。二是规范化管理水平不够。图书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现有的书屋管理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业务水平很难适应需要。三是管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按照农家书屋管理的相关规定,书屋管理员需要付出较多时间进行归类整理及登记造册,由于没有相应的待遇补偿和考核奖惩制度,部分书屋管理员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农家书屋工作要正常开展,必须落实好管理员。人员落实到位的,工作做得一般较好,人员落实不到位的,基本上无法开展工作。武平县214家农家书屋的管理员绝大部分是兼职人员,有专职管理人员且坚持每天开放的农家书屋只占极少数,这就造成书屋基本上处于关停状态。书屋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了管理乱、读者少,甚至基本上就没有读者,一年四季不曾开放的状况,“书屋”实际上成了“书库”,长此以往,“书屋”将难以生存发展。加上现有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大多从未接触过图书的管理工作,在图书的登记造册、归类整理、保养、借阅等方面的管理经验缺乏,极易导致图书损耗、丢失,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图书管理存在隐患,在图书使用过程中,因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场所迁移等原因容易造成遗失毁损。在农家书屋走访中我们发现部分农家书屋没有严格执行借书手续,借后不还现象较多,也没人追要。

 (六)农家书屋图书种类的配置不尽合理

1.书籍内容缺乏针对性

从各地农家书屋的图书种类看,目前农村书屋的图书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接受实际和现实心理需求等复杂因素,和农民的阅读能力、阅读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差距,和农民现实境况对接度不足,对农村读者缺乏持续的吸引力,而且大部分书屋图书种类偏少,内容广度不够。

 2.配置结构缺乏合理性

从各地农家书屋的配置标准看,一般都是图书的配置数量达到了总数的要求,而音像类、报刊类产品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配置难度较大,落实比例低。配置结构存在重图书,轻音像、报刊的倾向,较少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如在本次调研时发现农民对报纸、期刊更加“情有独钟”,尤其欢迎时政新闻类、实用技术类和生活保健类期刊。

 3.书本更新缺乏时效性

从农家书屋的书本更新看,书屋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图书的更新工作却迟迟跟不上,况且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更造成了一些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内容更新速度慢。

   五、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按照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农民的原则,加大投入,优化配置,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图书,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打造成服务“三农”的品牌工程。

(一)建全长效工作机制,规范农家书屋管理

农家书屋工程,不仅要重视建,更要重视管。不加强建成“农家书屋”的管理,就会形成“建时一阵风,建后无人问”的状况,久而久之,建成了的“农家书屋”这个阵地就会丢失。所以,建议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用行之有效的制度方法来管理农家书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自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

1.完善书屋考核评比机制

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考核,要特别重视基层群众的评价。制定农家书屋考核标准,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年度考核。

2.完善书屋多元管理机制

在管理模式上,探索实施书屋管理员由村干部担任的兼职模式,由乡村农户无偿管理的志愿模式,由农村各类协会支撑的协会模式。优化管理员队伍,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这支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抓住当前大学生村官大量配备的有利时机,将管理农家书屋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学习锻炼岗位,使他们在引导农民读书学习中发挥自己在知识和管理方面的优势。

3.完善书屋建设帮扶机制

推进全县企事业单位、各级文明单位与农家书屋结对子,在场所设施完善、图书更新配备、组织读书活动等方面进行长期帮扶。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教育培训,与县图书馆等相关单位联合,定期举办学习班、培训班,不断提高其管理图书的专业技能。

4.健全各类规章制度

以乡镇为单位,加强对书屋财产的统一管理和制度管理,加大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工作,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使用情况及农民群众对书屋的反映作为一项考核基层干部的指标长期执行下去。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农家书屋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图书使用效率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一是建立图书捐赠制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捐书活动,为书屋提供书源。二是建立农家书屋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明确捐赠资产的权责关系,强化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制定可操作性的图书资源共享制度,利用县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源,建立联合图书目录,定期组织在各书屋间循环交流,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服务农村的职能,加快图书周转流速,提高图书使用率。四是建立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制度。利用各县级图书馆的资源对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与平时的业务指导,使之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业务能力,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五是建立滚动管理和激励机制。对已验收合格的“农家书屋”,要以县级文化部门为主,实行一个年度一考核的方式加强管理。对合格的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每年按整个书屋建设的一定比例给予书籍报刊更新费用。对在书屋运行过程中,管理有成效、有影响的图书管理员给予奖励。让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摘牌,取消每年度书屋更新费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读书活动引向深入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体现了中央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体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所以各级政府一方面应强化领导,把农家书屋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农家书屋的宣传力度,营造创办书屋的社会氛围。把农家书屋与普及文化知识宣教活动有机结合,让农民充分认识农家书屋建设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培育与提升农民群众学文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农家书屋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村。

(三)是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扩大农家书屋的社会影响。在新闻媒体开辟专版专题专栏,搭建一个展示“农家书屋”建设成果的平台,深入报道各乡镇农家书屋建设的经验作法、实际成效,报道“农家书屋”里发生的读书故事、农民读书的切身感受和读书的成果等。在各村庄,发动农民群众自创、自编、自演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农民读书氛围。在农家书屋采取悬挂农民书法字画、张贴名人名言、布置文化长廊等形式,精心装饰书屋,提高书屋格调。

在高效利用中提高效能。农家书屋建设好是前提,使用好才是最终目的。为切实发挥书屋的效能,建议坚持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我县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如果能将农家书屋建成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丰富其业余生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读书开启智慧,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是一项功系千秋的德政。二是结合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在农闲时节和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寓知识于娱乐之中,让群众在休息的同时获取知识,增长智慧。三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农家书屋的未来,绝不仅仅只是图书、报刊等文献载体,数字化和网络化应该是推进的方向,农家书屋工程还应在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上寻求突破。

(四)加大典型挖掘选树力度,增强示范引导作用

一是集中选树一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利用率高的星级书屋、示范书屋。二是评选表彰一批支持“农家书屋”建设的基层领导。三是评选一批靠读书成才、走上致富道路或靠读书改变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的新型农民典型。四是选树一批热心支持读书活动的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五是评选一批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农家书屋建设现场会、组织记者采访团等形式,广泛宣传典型的建设经验和先进事迹,树立良好的学习导向,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氛围。对运行效果好的农家书屋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

(五)加强基本建设,努力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建议再追加制作一批书架,重点武装那些基础好、见成效的书屋,支持各示范村、重点村的书屋建设向,在农家店、销售点等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增设图书角,进一步扩大工作外延。二是采取政府投入购买一部分、组织相关单位编印一部分、社会捐助筹集一部分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图书投放力度。针对农民实际需求,建议编印一批养殖、农村法律法规、果树栽培、良种选育、农村常见疾病防治、农村民俗礼仪、中草药种植、农用车修理、花卉瓜果栽培、沼气池建造等类图书,有效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三是逐步引导各书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把“农家书屋”打造成集阅览、培训、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站室。

(六)合理布局,重视图书类种配置

前期农家书屋选址以各行政村(居)委会所在地为主,覆盖所辖自然村,随着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和持续开展的村部更新改造,农家书屋在布局上也应适时进行调整。农民集中居住点建成后,势必吸引大量的农民入住,应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超前考虑农家书屋的设置。在村部更新改造、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农家书屋工程也应作为重要职能板块予以重点关注。

政府相关部门在拟定农家书屋图书书目时,一定要先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后再制定。同时还应适当减少统一配备的比重,留一部分资金,作为地方自选图书书目的经费,以满足不同群众的多样化阅读要求。

1.针对村民阅读需求,科学实行多元配置

“现在农民的闲暇时间多了,喜欢故事、小说等文艺类读物。新时代的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也爱幻想,也有浪漫情怀,也希望有生活情趣!”在洋桥村农家书屋调查时,从借阅记录发现,借阅较多的图书集中在小说类和农业科技类方面。可见,在配置图书产品时,我们要调查研究农民的需要,不但要讲科学性、实用性,而且要讲娱乐性、信息性。具体而言,在配置农家书屋的图书产品时,应该将适合农村读者阅读的农业专业类、大众类、教育类图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这样可以兼顾多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增加农家书屋的人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针对村民阅读能力,适当调整配置比例

目前农民的阅读水平相对而言较低,良好的阅读习惯尚待养成,“在农村,农民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还是电视,其次是期刊,最后才是图书。农家书屋建设,图书是必要的,但是期刊和音像制品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时也证实了这一点。从这样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农家书屋的受众最易于接受的出版物是电子音像类产品。各地在配置农家书屋的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实际文化水平、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有区别地配置产品,而不是一刀切地按照新闻出版的总体部署原则上规定的出版物比例去配置。

3.针对村民阅读受益,全力加大更新速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家书屋对受众的吸引力在于有无“活水”上。从农家书屋建设者的角度,必须要高度重视内容的更新问题,一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不是一次投资就能长期受益的,而是必须不断投资,可以通过政府投入,每年按照比例来增加农家书屋图书的存量,可以通过社会捐赠来增加农家书屋的存量,也可以利用农家书屋之间不同的书籍相互流动,来实现定期更新书刊,从而有效推动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七)整合资源,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属公益性、非营业性质,建设进度,与村集体经济实力有关,也与上级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关。现有政策是“农家书屋”工程建成后再无资金投入。因缺乏资金支撑,难以激发村级建农家书屋的热情,影响建设进度,导致书屋无法发挥其正常的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全省统一制定农家书屋运行经费标准,并要求纳入财政预算,提高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书屋正常运行的必要经费,解决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报酬问题,建立起一支长期从事书屋管理的队伍,有了真正的专职管理员,农家书屋才能正常开放,发挥作用,推动书屋良性运转。此外,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在“农家书屋”建设中,除了新闻出版部门发挥主要作用之外,可以与农村文化活动室、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建设相结合,采取知识扶贫、技能培训、送书下乡、读书猜谜、文艺调演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来活跃农村读书氛围,提高群众文化品位。老少边穷农村由于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读者有限,同时这些地方人口居住都较分散,在这些地方一刀切按村建设书屋会造成资源浪费。建议集中资金将书屋建在人口较多的中心集镇,以免一刀切建设造成浪费。

要多方并举进行经费投入。农家书屋的建成使用,离不开经费支撑,保证书屋正常运转要有稳定的经费保障。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建议省财政继续加大投入,设立农家书屋专项维护基金,确保农家书屋既建得好又运转顺。二要动员社会投入。农家书屋工程面广、量大,持续周期长,仅靠政府投入还远远不够,需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采取企业或企业家以及有志于此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冠名捐赠”的方式,或机关事业单位定点挂名帮扶等形式,多方筹集运转资金。三是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扶贫项目。每年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都要以各种形式开展扶贫济困,建议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扶贫项目,从扶贫资金中切出一部分用于书屋的更新维护,扶资与扶智并举。

武平县自2007年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将农家书屋的建管用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推进,农家书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一项创新型的工作,正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把对工作的热情与科学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努力完善软硬件设施,不断研究新机制,探索新方法,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连.农家书屋建设调查分析报告.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72-75

2.于蓓莉,张仙.近年来我国“农家书屋”研究综述.图书馆学研究,2010(9):18-22

3.李英.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图书馆工作研究,2010(1):104-107 

4.井继龙.农家书屋建设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2):30-35

5.李中香.影响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科技,2009(11):29-30

6. 龚杏娟.绍兴地区农村公共图书馆调查与思考.图书馆杂志,2007(8):15-17

7.牛振恒.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图书馆杂志,2008(10):24-26

8.杨鹏星.农村文化建设新平台-----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浅谈.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3):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