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

篇1

(宿迁学院五系,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宿迁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环节,科学地进行学生职业规划测评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依据朗途职业规划测评系统,组织宿迁学院五系新生在接受系统教育与提示之后进行测量,并以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精神为指导进行的一次报告分析。一方面,这些分析会为系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关键词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31—02

收稿日期:2014—01—10

作者简介:高雷(1986— ),男,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五系专职政治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分析报告依据的理论预设、分析的维度以及数据源都取自于朗途职业规划测试系统。朗途职业规划测试系统可以对学生个体稳定的性格特质以及创业的深层次动力进行测试,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测试情况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从测试的指标项目来看,该系统设计了岗位与学生特长、与学生的动力驱动类型之间的匹配参考。通过综合的测量结果,可以让学生个体发现自身职业获取的短板以及具体的改进方略。

学生个体在获取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参照系之后,也懂得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现实途径。同时,我们应该提醒每位参与测试的学生:无论是自身稳定的性格特质,还是个体的动力类型,都是具有“先赋”意味的。它的稳定与独特只是相对的。随着生命成长历程的延续与生活情境的变迁,个体的知识库和经验都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并影响学生的个体性格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动力类型。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结合宿迁学院五系新生在朗途职业规划测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统计规律,我们尝试着分析本届新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状况,并期望分析过程能够为我们之后的具体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参评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五系新生的性别分布比例为女生占71%,男生占29%,女生的数量几乎是男生的3倍。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成长环境、社会角色期望以及个体层次心理因素的影响,性别因素在职业规划中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五系新生年龄分布范围是19~20岁的区间范围,这与全院新生的年龄段分布是一致的。

二、与个体职业规划测评相关的指标维度分析

(一)性格特质类型维度

从数据显示来看,学生在职业规划受性格类型影响的元素中,“内向感觉 情感 判断”与“外向直觉 情感 判断”的两端分布较为均衡。一方面,证实了新生对本次测评的参与程度比较高,而且在填报测评报告时价值比较中立;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每一位指导教师要在这两种类型性格匹配的职业种类中做好指导,并兼顾到其他性格类型的职业匹配,帮助学生发掘资源,整合有益信息,针对学生个体性格与职业的匹配衔接,做好进一步的指导工作。同时,通过分析得知,男生与女生在性格特质普遍分布情况上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也就告诉我们,除了在性格特质整体分布上要综合关注与学生相匹配的职业规划路径,同时,也不能忽略性别因素对性格特质的影响。当然,这一过程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成长环境、社会角色期望以及个体层次心理因素对性格特质的影响。

(二)职业规划的深层次动力源维度

1.成功愿望指数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五系新生有职业获取成功强烈愿望的,只占学生总数的1/5,如果将这部分学生的过往经历与学生的成功愿望指数相关联,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是否具有积极主动、努力进取的相关因素就可以从其过往的生命成长历程中窥探一二,这也为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分类教育提供了可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涵盖着学生职业目标设定、新情境的驾驭以及自身位置的定位等指标体系,而这些也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育与指导提供了维度参照。

2.挫折承受指数

挫折承受指数是指针对受测者在面对挫折、失败与困境时的心态、情绪与行动的可能性的测量。调查显示,宿迁学院五系新生中有近半数的学生在面对失败与困境时表现出的承受能力较低。这也就提示我们要在学生的抗压能力方面进行有益的引导与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移情体验与想象获取的技巧,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将这方面的引导与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与案例中。

3.人际交往指数

人际交往涉及互动过程中的“镜中我”的内心认知与对互动本身的意义的界定与意识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五系新生中有超过1/3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境,表现出与人交往的动力不足、与人交往的技巧不够、与人交往的程度不清等状况。人际交往是个很传统的社会心理问题。职业规划专项测试中所显示的学生人际交往系数分值只能作为一种参照。但交往也是有基本准则与要求的,如从容的心态、道德的规范、民族的风俗与地域的特点等,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地把握与有针对性地对待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4.影响愿望指数

影响愿望指数反馈的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状态,即要求或希望别人按照自身想法行事的愿望程度。这类动力指数在五系新生群体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95后”学生的群体特质,也给了每位教师一个提示,即要适当地引导他们学会积极地与人交流互动,懂得“谦让”、“团队”与“包容”。“谦让”会让自身变得懂礼节、明事理;“团队”能汇聚众智,成就事业;“包容”能体现涵养,彰显气度。而这些都是我们职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以上四个方面的动力类型源构成了影响学生个体职业规划的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它的具体体现是动力类型归类,如向着职业目标努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主宰型、寄托型、满足型与自强型;在面对挫折、困境时所体现的承受类型(这是逆向的动力),有开拓型、坚守型、安定型与尝试型。

这些性格类型与动力类型测试分类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职业规划中进行职业定位。而这一过程的具体依据是学生在这些指标体系中所集中体现出的个体职业规划的长处与短板。因为这些长处与短板的形成是基于具体性格特质测试与动力类型归类的,反映的是个体情况,这是提供职业规划个别化指导的重要基础。长处与短板最终又成为职业选择与规避的重要参照,显得直接明了,为学生在自身的职业定位与今后的职业角色扮演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技能储备指引了方向。这正是职业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3]初宇平,姜鹤,孙云龙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 职业指导 工作单元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41

Abstract Career guidance of college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 is the support and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uide th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urrently university employment guidance curriculum into the symbol of the new stage, it is because the new, so need to be innovative and pioneering in many way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base unit, hope to be helpful to this topic.

Key words career guidance; work unit; professional ability

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是集教学、训练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实验基地,它的基本职能是:“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强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指导与职业培训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促进就业和探索学校职业指导的新经验”。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的建立可以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①强化职业指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和就业率。

1 职业指导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

根据《大学生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的要求,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整合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资源,开设有以下教学实验项目。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内容共分为5个模块。模块一,职业规划能力训练与指导。模块二、通用职业能力训练与指导。模块三、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与指导。模块四、创业素质测评与训练指导。模块五、职业培训项目开发与实施。

1.1 职业规划能力训练与指导

(1)人格测评训练。在职业规划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北森职业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倾向性测评。包括:霍兰德职业兴趣、MBTI性格测评、职业价值观测评、职业能力测评。帮助学生客观、真实的了解自己所适合的职业,从而拟定职业群。(2)职业探索训练。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拟定的职业群进行深度体验。通过CETTIC就业服务平台的职业图谱或其他评估办法,分析职业特点,缩小职业数量。(3)决策技术训练。在职业指导师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掌握CASVE决策循环技术并将此技术应用于职业抉择之中,最终确定职业方向。

1.2 通用职业能力训练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界定,通用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结合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实际,将以上内容归纳为3个训练项目。

(1)沟通能力训练。通过系列团队活动,如:通过无声传递情报、盲人走路等,并对活动加以辅导,使学生体验人际沟通与交往技能和技巧。帮助学生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和人际沟通的基本规则,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合作能力训练。通过对系列集体活动项目的体验,如:相互支撑、蜈蚣行走等团队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掌握团队合作的技能和原则,体验组织管理和解决团队问题的方法。体验团队合作中组织管理、问题解决和分析判断等技能,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原则。

(3)创新能力训练。通过一系列游戏,如:火柴难题、扑克宝塔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

(4)求职技能训练。在求职体验中心,进行招聘信息查询、求职简历制作能力训练,通过对比分析和专业人士评价等方法,提升大学生制作简历的能力。同时,进行个人面试训练和无领导小组面试训练,借助微格教学设备、眼动仪等对面试过程逐一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面试技巧,提升大学生应对面试的能力。

2 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的单元架构

高校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应紧紧围绕“科研导向、服务教学、突出内涵”的原则,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目标。②因以上功能所致,高校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应该具备以下9个工作单元:

2.1 人格测评中心

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和创业素养的测评。人格测评中心主要功能有:性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价值观测评、职业能力测评、创业素质测评等,为大学生合理制定职业规划和自主创业提供帮助。测评采用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在正式评估中,使用北森职业测评系统、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CETTIC职业测评系统等;在非正式评估中,采用北森职业测评分类卡、结构化工作表等进行测评。③

2.2 职业体验中心

职业探索是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深度地职业体验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体验中心主要功能有:一是满足大学生对职业的经济环境、人口环境、科技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组织环境的探索,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体验方法包括:视频观察、网络查询、职业人物访谈、查找资料库等。二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状况进行测评:借助CETTIC就业服务平台中的职业图谱测评法进行正式评估;采用职业分类图、JobSoSo职业分类信息技术等进行非正式评估。④

2.3 素质拓展中心

素质拓展中心是提升大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训平台。其功能:一是通用职业能力训练与测评。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界定,通用职业技能包括: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8项技能。二是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与测评。自我管理能力(品质)包括:自信、自立、责任心、诚信、时间管理、主动等。在职业评估中,采用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进行正式评估;采用无领导小组面试等方法进行非正式评估。同时,针对测评后发现学生技能上的不足后,采用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就业能力训练课程系列教材中的训练方案进行针对性训练。

2.4 求职体验中心

求职体验中心具有三个职能:一是搜索招聘信息。借助招聘信息搜索软件,根据学生求职意向,能够快速查询到招聘信息。二是训练学生制作求职简历的技能。通过比较训练,使学生能够制作出规范的、个性化的求职简历。三是训练学生面试技能。借助微格教学设备和眼动仪等相关设备,分析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训练改进,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

2.5 企业咨询中心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的99.6%,就业人数占就业总量的71.2%,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58.8%。⑤面向中小企业就业已成为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由于这些单位缺乏必要的用工经验,存在盲目招聘,造成“招不去,留不住”,“用工荒”现象十分严重。企业咨询中心的主要功能:一是对来校招聘单位的资质、信誉进行审验,保障学生就业安全。二是对企业招聘进行必要的指导,包括招聘专业、层次、待遇、上升空间等进行协商,帮助企业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实现“招得去、留得住”,以缓解中小企业“用工荒”的问题。三是对中小企业开展企业诊断和EAP服务等。

2.6 创业指导中心

创业指导中心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引擎,引导大学生做好创业的前期准备。创业指导中心功能主要有:一是创业心理测评,确认创业特质。二是创业能力测评,对大学生创业准备程度进行评估,降低盲目性创业。三是采用ERP综合系统、企业运作电子沙盘、电子商务模拟、市场营销等仿真软件,⑥对创业项目进行集成化模拟管理,使大学生体验创业全过程,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降低创业风险。

2.7 职业信息分析中心

职业信息分析包括对就业失业、职业供求、工资价位和社会保险等在内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等,从而为社会求职者择业、就业和用人单位择优招用人才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也可为高校专业建设和招生提供指导。职业信息分析中心利用专门的统计工具:一是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二是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三是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是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的信息中枢。

2.8 职业培训项目开发中心

培训项目开发中心重点围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项目开发课程和教材,对培训进行指导和评价,对培训合格的学生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审核后,颁发《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同时还承担教师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组织工作。

2.9 首席职业指导师工作室

职业指导作为一个技术团队,实施首席专家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带头作用,提高工作质量。首席专家主要任务:一是利用专用的测评工具,对有异议测评结果进行最终测评;二是利用专门训练方法,对其他专门实验室训练效果不佳者,进行新的矫正训练。三是对职业信息分析报告、创业计划书等进行必要的最终确认。四是对团队人员实施技术督导。五是组织团队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科研工作。六是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者进行必要的技术帮扶。

注释

① 姜献群.校企对接条件下职业指导工作的新变化[J].南都学坛,2012.2:86.

② 韦华.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11.5(2).

③ GCDF中国培训中心.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6:59-60.

④ 钟谷兰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2-83.

篇3

“以专业的考评能力驱动学习成效的教育公司”的新定位,标志着专门从事考试服务的在美国上市的ATA公司正式挺进2.0时代。

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考试制度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人才对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考试也是选拔人才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早在上世纪末,美国从认证到考试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商业机构提供服务。而作为应试教育国家的中国,每年参加付费考试的人已经超过1个亿以上,但在这个领域里都是政府或者是教育机构的事情,它的商业化程度很低。大家没有觉得考试是一个生意,中国几乎没有独立的公司为考试提供商业化服务,虽然也有像新东方这样做考前辅导的,但不是做考试。ATA公司董事会主席马肖风正是看到了这个空白市场,抓住机遇——成为中国智能化考试的创始者,决定开始为中国的考试主办方政府和教育机构提供这样的考试服务。

1999 年ATA成立,年底开发出1.0版本的动态操作试题考试技术,而且签到了第一个客户——劳动部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合同为期十年,ATA正式进入了中国的考试市场。凭借长达十五年的考试运营和管理经验,以及遍布中国的3043家自有考站,400多个科目鉴定和考试项目,15000多家考站的客户自有鉴定考试渠道,自主研发的DST动态模拟技术、ETX考试系统、Mobile Testing System等世界领先的考试技术,ATA已经成功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和数千万考生提供了专业化的考试和测评服务,成为中国智能化考试的创始者、操作类考试技术的领导者。尽管ATA公司服务过的考生已超过2500万人次,但是ATA公司只是考试背后默默无闻的服务机构,不为大众所知,因为ATA的初期定位“以机考系统服务于主办方的考试公司”决定了它不需要有品牌,而且也不应该有品牌。

彼此借力 共践理想

孙振耀,一位不在江湖,却仍有其传说的人物。曾经的IT行业大佬——前惠普全球副总裁、惠普中国区总裁,在惠普的25年里,从半工半读的学生做到惠普公司的全球副总裁,这一经历足以羡煞旁人,也令其欣慰满足。但在他的内心世界却有一个多年的愿望——从零开始创立一家公司,这个梦想从未改变。从惠普退休后,孙振耀先是担任扬智科技董事长,接着又担任海辉软件(国际)集团董事长,并于2010年带领其在纳斯达克上市,然后又从联发科的顾问变为联发科的董事,并一直担任董事职位到今天。对于孙振耀而言,这些经历不仅仅单纯的是工作变动,更是对创业的一种探寻和尝试,体会做职业经理人和做经营者最大的差别。

“这三十年间,我不管做什么业务、经营什么公司,最关注的是教育和人才培养。”孙振耀这样总结自己过去的三十年。据悉,孙振耀在2000年担任惠普中国区总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惠普商学院。到今天为止,该商学院对行业的影响还很深远,很多早期企业家都曾经到惠普商学院接受过培训。“在惠普,我设立的狮子计划,是现在很多企业在用的方法,进行所谓的干部培养;在海辉,我成立了项目经理学院,服务海辉的IT外包业务;我还在领教工坊担当领教,这是一个用私人董事的背景创建的学习模式,培养企业家,它是一个社会公益群体,2012年成立的第二组,到今天为止我一直没有放弃担任他们的领教,和大约18位企业家在一起,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很多东西。”可见,孙振耀对培养人有极大的热忱。这些都无疑为孙振耀自己创立致行教育科技奠定了基础。

由于教育培业的碎片化,传统的人对人方式到今天都没有突破性改变,老师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大大制约了教育培训的发展速度。具有“跨界”思维的孙振耀看到了机会,也找到了符合自己创业原则的事情,用IT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教育培训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国企业职业人士的绩效。2011年8月28日,在第一次筹备会上,孙振耀向大家阐述了自己创业的四个理想。“第一,我要做喜欢做而且可以做的事情。因为有时候喜欢做不一定可以做,可以做是有市场机会,有商业价值的事情;第二,希望聚焦的是过去30年的积累,要培养职业人士;第三,发展一个可以成为大体量的非线性商业模式;第四,用科技手段改变传统教育行业非常依赖于人的模式。”2012年9月,孙振耀创办的致行教育科技正式成立,积极倡导教育培训的知行合一。

ATA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NASDAQ: ATAI)考试测评公司,与5家全球知名考试机构并列为国际考试行业协会核心成员。其创始人马肖风“用科技手段改变考试测评行业”的理想,与孙振耀创业四理想中的“用科技手段改变传统教育行业非常依赖于人的模式”不谋而合。经过多次深入的沟通,孙振耀明白自己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阅历丰富的他深知自己寻求的早已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加速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而ATA正是这个平台。于是,2013年9月26日,孙振耀创业一年后,宣布致行教育科技正式与ATA合并,并出任ATA公司CEO。

新定位 新方向

2013年10月8日,孙振耀正式接任ATA公司CEO后,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高调、迅速的与媒体见面,而是开始了长达五个多月的“沉默期”,在这期间,他不仅了解了考试测评这个行业、了解了ATA的团队,还深入研究了该公司的未来发展潜力,以及在将来自己会做哪些可操作性的决定。深思熟虑后,今年3月26日,孙振耀选择性的邀请了若干媒体举行了媒体见面会,正式公布自己和ATA在未来的战略发展和方向。

“以考评驱动学习成效的教育公司”,这是孙振耀在媒体见面会上多次强调的一句话,也是ATA的新定位。ATA将从之前的只提供考试服务延展为考试服务、备考服务、测评服务、能力发展四大类的服务。“中国的考试文化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种能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根据今天互联网特别是在线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用这个方式驱动学习的成效,这就是ATA 2.0的新定位。ATA从原来唯一的服务主办方、提供考试服务,可以被放大到职业人士考试,可以继续延伸到备考、测评,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核心能力的延伸,变成一个专业考评驱动学习成效的教育公司。ATA的所有专注点都是非学历,ATA不专注学历考试。ATA的手段也是要通过考试促进个人发展。”孙振耀表示。

新的定位,必然会引发新的改变。ATA2.0时代的开启,注定其需要从B2B服务主办方,转变为“B2B+B2C(考生和职业人士)”,由原来主要专注考试实施服务,扩展到做考试驱动学习的服务;在考试技术方面,ATA不仅要做前所未有的考试技术,同时还要有在线考试测评的学习。孙振耀表示,将强化考试测评研究院的专业能力和资源,这也是未来ATA 2.0要做更大投入的方面。据了解,ATA在2002年成立了考试测评研究院,现在有45位专家。一个测评需要三类专家:心理测量专家、命题专家、内容专家一起提供测评的专业考试内容和所需要的分析。ATA从全面到精确、创新到权威,都是过去建立的,并且只专长考试业务。在ATA进入2.0时代后,新技术应用于考试与测评,将使考试与测评变得更人性化、更简单,并且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考试,不仅让考试方便,而且让考生方便。

随着ATA的定位升级,作为广大考生自然也会有所受益,首先是ATA一直在做的考试导航,即考试资讯,其次是备考,最后是考试社群。非学历考试是没有竞争关系的,是一种大家互相协作的关系,所以可以从考生社区中得到大量信息。这三件事情是ATA想做的事情。ATA可以对考生进行模拟考试分析,并输出分析报告。考生也可以根据报告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和学习。

应对互联网学习

近两年互联网思维的蹦出,对传统企业的“颠覆”有目共睹,互联网企业YY把互联网思维烧到了教育业,要端掉新东方的饭碗。接着学大教育也站出来参加了这场由互联网引发的战争。这家以中小学教育为业务核心的培训机构(NYSE:XUE)3月20日宣布其研发的个性化智能辅导产品“e学大”上线,正式开始对在线教育业务的布局。

面对这一局势,孙振耀认为,内容是最重要的,在互联网时代有太多的轻公司没有内容,YY要做教育一夜之间就可以做教育,但是内容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有的。ATA也成立了考生事业部,专门针对考证群体,通过社区促使他们相互进步、相互学习。同时,ATA成立了职业能力发展学院,第一要做的培训就是销售能力。“现在中国有六千万的销售人员,他们有受到过有系统的、好的培训吗?这个资源太有限,我们会通过这个方式来放大ATA的价值。”

据孙振耀透露,职业能力发展学院会从培训销售开始,以后会进入管理等其他方面,销售方面不是最终的内容,而是模式建立的开始,用测评分析、用线上的方式,专注地做培训模式。“我们发展自己的测评题目,把销售培训变成好几个模块,用于持续学习,而不是上两天的销售课就结束了。我们会采用在线的、模块化和考培一体的方式。纵观所有的培训,不管什么内容,注意到几个问题:第一,所有知识型的东西都变成在线,所有的培训都有知识点,互动尽量利用社区和线下方式解决。但是很多培训是有知识点的,我希望变成很多模块,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第二,一定有考试测评决定学习的成效和学习的过程;第三,一定有最后的线下互动强化效果。这三个模式是我们职业发展能力上要证明的,我把整个致行教育科技的团队带过来,还加上外面的人,都放在发展职业能力上了。”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 类型 成因分析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人数连创新高,加之大学生分配制度由国家统分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变革,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这样一群人――“就业困难群体”。这个群体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缺乏就业竞争力,无法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这部分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

1.1大学生自身条件影响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

1.1.1学习成绩差形成的困难群体

这部分大学生因为补考、重修科目较多,不能按时毕业或不能获得学位;还有一些大学生勉强毕业获得学历学位,但学习成绩不好,专业素质较差,面对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的专业要求只能望而却步。

1.1.2综合素质差形成的困难群体

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要求。部分大学生自身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能力不高,参加应聘时没有自信心,不敢与招聘人员交流和沟通,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就业竞争砝码大打折扣。

1.1.3报读专业冷门形成的困难群体

近年来,由于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逐年猛增,就业市场对各专业之间的需求不平衡,而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滞后于市场,导致很多冷门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尤为困难。

1.1.4家庭经济困难形成的困难群体

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里低收入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他们平时承受的经济压力要比一般的同学大,而非专业教育层面的知识又往往较低,在就业阶段尤其明显。一方面毕业在即,花费在求职应聘方面的费用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贫困家庭对孩子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

1.1.5形象因素形成的困难群体

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比较看重外表形象,把部分可以胜任工作却因为形象不佳的学生拒之门外。

1.1.6性别因素形成的困难群体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时,社会对女生的需求信息大大少于男生,有些单位不论女生的条件多好也一概拒收。因此,高校女大学生成为就业工作中的困难群体。

1.2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影响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

1.2.1自卑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

有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就业条件评价过低,择业信心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

1.2.2自负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

有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就业的条件评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由此导致他们错失很多良机,最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1.2.3依赖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

部分大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和家庭,缺乏择业的主动性,这种消极的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使这类大学生经常不能顺利就业。

1.2.4盲从心理形成的困难群体

部分大学生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因而在就业时产生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他们在求职时,瞻前顾后,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并没有根据自身去就业,最终导致错过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2.以广东某高校某学院为例看未就业大学生的主要类型分布

2.1针对已就业群体的调查

2010年4月对我校某学院2011届毕业的7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740份,收回701份,其中有效问卷687份。在有效问卷中,已就业的392人,未就业的295人。在已就业的392人中,对现已找到工作很满意的69人,满意的108人,不很满意的126人,不满意的89人。从数据上看,已落实就业满意以上的只占全部落实工作总人数的45.2%,未能达到半数,因此有一半以上虽然工作不是很满意,但仍然可以就业,可见就业心理对其找工作的影响很大。

2.2针对未就业群体的调查

在尚未就业295人中,已有就业意向未签约的有201人,未有就业意向的94人。其中未有就业意向的94名同学中:成绩差忙着考试无暇关注就业的34人,准备出国者4人;家庭经济困难的37人,占未就业总人数的39%,而就该院贫困生数据来看,贫困生占的比例只有20%,可见在未就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会显著增大;家庭经济优越的有16人,经单独了解,虽未有就业意向,但表示父母有能力为其解决工作的有13人;综合测评的班内互评分数在后30%的占28人,可见人际关系等软素质对就业困难群体影响也较明显。

3.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

3.1自身方面的影响

现在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即使孩子生理上已经成年,但还是事事由父母包办,这些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较差,心理上并未成熟,遇到一些困难无法应对,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以广东某高校某学院为例看未就业大学生的主要类型分布的调查中显示,由于种种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和自身条件的不同形成的能力差异性现实存在,这些差异成为影响其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的原因。

3.2高校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方面的影响

3.2.1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性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但目前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上仍没有真正实现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仍然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偏重于知识量的考查,忽视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

3.2.2高校的部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高校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部门专业设置雷同严重,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脱离实际,市场滞销的人才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人才又不能及时提供。

3.3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不完善方面的影响

3.3.1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执行效果不佳

以我校某学院为例,在2010年9月曾对700名07级本科生的就业能力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显示,80%的人表示对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要求了解的程度很少或不了解,60%的人表示进入大学学习以后,没有明确制定自己的职业(学业)规划目标并按照目标要求努力奋斗,只有20%的表示有一点明确,表示很明确的仅占20%。关于明年即将毕业找工作方面的问题,仍有5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干什么,他们的就业心理只能用迷茫来形容。

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而且都设有就业指导课程,但是从相关调查情况来看,学生从中收效不佳。

3.3.2高校的职业指导与帮助工作针对性不足

就业指导课和相关的讲座等指导形式,其显著特点是集体教学,缺乏互动交流,缺乏对学生个体化和个性化的教育与辅导,尤其是对就业困难群体不能够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与帮助。

经了解,我校及广东省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工作,以校为例,每年都针对各年级贫困生开设素质能力提高班和强化班。大四上学期针对大学生的困难群体开设就业训练营,内容包括职业心理素质训练、求职面试辅导、职场礼仪及办公技能辅导、职业素质强化训练等内容的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此种分类指导仍为大班上课,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班内人员的选拔多数以自愿报名择优选拔为原则,对于一些内向消极不主动寻求帮助的就业困难同学不能深入挖掘,实行针对性指导与帮助;由于就业指导人员不足也给针对性指导的执行造成现实困难。

3.4社会和用人单位方面的影响

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显示:75.7%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9.9%,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35.8%。另外,从某高校招聘信息来看,70%以上的招聘信息对身高有明确的要求,60%以上标明了容貌好、气质佳等字样。而且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条件越来越苛刻,除了性别、相貌等因素外,他们对学校的牌子、学历层次、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等因素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大学生能够一专多能,在专业技能强、外语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前提下,还要求具备其他辅修专业知识、社会经历,等等,希望大学生一到岗位就能发挥作用、独当一面;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只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等情况屡见不鲜。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与成因分析是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证,而在此基础上同样更需要个人、家庭、高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认清实际,有的放矢,齐抓共管,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培养和大学生就业的全面落实,贡献一份应尽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淑玲.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招生与就业,2005,(2):45-46.

[2]许爱华,张月铭.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探析及就业指导对策――以南京部分高校未就业学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2010,(7):16-17.

[3]周锋.关于构建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队伍培训体制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0,(1):39-40.

[4]高永新,包伟等.关于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思考[J].科教论坛,2010,(2):140-141.

篇5

为了调查目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总体满意度情况,我们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对象为武汉某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管理类本科生。此次问卷调研总人数为154人,回收150份,有效问卷96%。

问卷问项的设计主要借鉴了市场营销中关于产品质量满意度测评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主要包括4个指标“学生期望”、“教学质量感知”、“教学满意度”与“教学忠诚度”,各指标的问项均采用7点李克特量表((1表示最低;7表示最高)。

“学生期望”指标主要从个人需求与能力提升两方面设计问项,包括“你预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充分的白由表达空问;轻松活泼的互动氛围;发人深思的案例等”;“你预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显著提升你的团队协作能力;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等”。“教学质量感知”包括1个问项:“你觉得案例教学课堂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你的个性需求和对白身能力提升的预期”;“教学满意度”包括两个问项:(1)实际的案例教学在多大程度上超出了你上课之前的预期;(2)想象一下你理想中的案例教学课堂,你觉得实际的案例课堂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你心目中的理想和完美?最后,“学生忠诚”指标只有1个问项,即“如果没有任何学分的压力与选课的限制,你还会在多大程度上因为案例教学而选择某一特定的管理学课程”。

通过计算各指标的均值,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总体上的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期望高达6.73分,这一结果说明在学生心目中,对案例教学是寄予厚望的,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案例教学这一模式,能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包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等),以及强化集体合作意识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等个性需求满足方面产生积极的效果。然而,当学生实际经历了案例教学课堂之后,其感知到案例教学质量却与之前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质量感知指标的均值为5.27。预期与现实感知之问的差距必然导致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评价的降低。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满意度指标均值为4.41,说明实际的案例教学课堂与学生们心目中理想的案例教学课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导致案例教学忠诚度较低的关键性原因之一。结果显示案例教学忠诚度指标的均值只有3.97,说明如果没有任何学分的压力与选课的限制,学生们并不会因为案例教学而选择某一特定的管理学课程。现实中的调研结果,对于我们有志于通过案例教学打造课程特色的教师敲响了一记警钟。同时,我们开始不得不关注一个关键性问题,即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只有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才有可能找到真正提升案例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利器。

二、高校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调研对象与方法说明

本文采取学生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具体选择上过“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同学为受访对象,因为这二门课题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中运用到案例教学频率最高的课程,学生在进行案例教学质量评价时的主观感受是最深刻的。

然而,由于本文主题涉及教师日常教学评价等敏感性话题,从而导致明显的社会期望偏差问题(So(ial Desirability Bias。当人们在回答问卷时感到社会压力而给出能被社会认可的答案时,就形成了社会期望偏差。为了减少这一潜在影响,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降低社会期望偏差的干扰。事实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进行访谈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进行个人深度访谈,而不是焦点小组访谈,将受访者的白我表现以及周围人“言行一致”价值观压力等因素的干扰降至最低;第二,尽量将被访者引到比较安静的地方,让他们感觉更加白在。采取半结构式的访谈形式,营造放松、信任的氛围,鼓励被访者更加放开,更加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第三,对于一些特别微妙的问题,研究人员采用投射法,让被访者评价其他的相关行为,比如我们尽量不提到某某老师的营销课或战略管理课。共访谈了38名受访者,有效受访者为36位。

2.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我们最后梳理出了五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案例选取”、“案例课堂建设”、“案例教学师资”、“案例教学与能力培养”,以及“案例教学考核”。

(1)案例选取。研究结果显示,案例本身的选取是影响案例教学满意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接近94%的受访者认为相对于“洋案例”而言,本土案例在案例课堂教学中更受欢迎。同时,还有近88%的学生认为案例的预测性很重要。因此,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开放性的案例内容对于提升案例满意度尤为关键。另外有8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注重内容的实践性,不要过分地强调理论;同时,时效性(74% )与关注度) 64 %)也是受访学生经常提及的两个方面。很多案例选择集中于沿用已久,已经不符合当前市场形势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可能经典,但由于重复了太多次,对其分析形成了套路,甚至网络上或教科书中已有很多格式化解读,更可能教师的讲解也会沿用这些标准化分析思路。这样缺乏针对性的“老面孔”案例无疑会削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白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最后,有61%的学生还提到了案例的真实性,因为现实中有些教师为了配合理论教学,会对案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编甚至于完全虚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案例的教学满意度。

(2)案例课堂建设。事实上,选择了一个好的案例,只代表案例教学成功了一半。因为案例课堂建设是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质量感知的重要因素。我们有可能选取了一个恰当的案例,但有可能学生实际经历了案例课堂以后,并没有达到他们的初始预期。期望与实际感知之问的差距,将导致案例教学满意度的降低。研究发现,93.17%的受访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课堂应充分调动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思考者、讨论者、表达者;而教师则应作为引导者、聆听者,沟通者。然而现实是有的课堂设置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在案例选取、讨论、总结中过多干预,挤占了学生的能力发展空问,削弱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最终导致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的降低。事实上,这样的互动模式扭曲了案例教学的初衷,使得案例教学形同虚设。

另外,有88.14%的学生认为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影响学生案例教学课堂体验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三五个同学说完之后就无话可说了,即所谓的“思维定势”现象;同时,有些同学案例讨论时只能就事论事,无法联想类比,也很难说出白己独特的观点;而且,当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时,总觉得案例分析让人感觉无所适从,无法投入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有时案例课堂中经常是有同学说无同学听。以上种种现象充分说明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影响学生案例参与体验的重要因素。这种准备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提前了解案例材料,还有要提前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实中,我们经常面临的困惑是在实际的案例课堂教学中,是案例穿插理论还是理论讲完之后再呈现案例或者案例先于理论?我们的研究中似乎更偏向于先理论阐述后案例讨论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激起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案例讨论的深度。因为如果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将会造成案例分析跟着感觉走、即兴发言或发言时不着边际。

我们还发现案例教学氛围也是重要的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有74.2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氛围提到了这一因素的价值。比如很多受访学生认为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氛围,案例课堂规模最好是小班上课;同时认为案例课堂的桌椅摆放应该更灵活随意,要体现讨论的氛围(比如圆桌式等);而且,老师与学生之问应该是平等式讨论,然而现实中有些案例教学形式缺乏合理的设计,甚至将案例讨论环节省去,把讲案例教学等同于案例讲解,使得本该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的教学变为老师“一言堂”式的案例灌输,学生变为被动的接受对象。另外,有54.11%的学生还提到了案例课堂节奏的重要性,也就是教师应该提前有一个案例讨论主题的推进顺序,这样才能提高案例课堂时问利用的有效性。因为现实的案例讨论中,有些同学发言的过程中太面面俱到、忽视重点;甚至有些同学通篇念稿;同时,对于复杂的案例,案例介绍加课堂讨论的方式有时就演变成了混沌无序、离题较远的胡聊闲扯。事实上,还有35.47%的学生提到了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的价值,认为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比如如果我是总经理我会怎么办?)应该加入到案例课堂中,这样能深化学生的情景体验,促进思考问题的聚焦性;同时,有29.18%的受访学生认为多元案例教学平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认为案例教学仅仅依托于课堂不够,还应该拓展到实习基地、企业、虚拟平台等模式中去。作为案例教学,如果能将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案例企业有关人员请到课堂中来进行现身说法,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案例讨论时思路的拓展。

(3)案例教学师资。教师作为案例教学中的设计者与主导者,对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调研结果发现,有96.23%的受访学生提及到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经验是会影响到他们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另外,有94.33%的学生提到了教师的案例点评技巧,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均提及到教师点评一定要实现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的结合,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同时,教师点评除了应该给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外,还要有详细解答;另外,教师的点评要有可执行性。总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充当的是精神导师的角色,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案例教学对于培养白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意义,而不只是机械地布置任务。最后,还有89.74%的学生提到了教师的理论视野问题。事实上,学生们并不否认教师们的理论功底,只是在案例教学中,能做到真正“活学活用’,的教师并不多,有些教师很难做到案例教学点与理论知识点的有效融合。因此,此处所提及的理论视野更多的是强调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与价值。

(4)案例教学的能力培养导向。正如前所述,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如果学生在经历了案例课堂后,感觉这些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则会降低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们试图通过案例教学期望得到提升的能力分别为:独立分析与质疑能力X95.33%)、团队协作能力(94.33 % )、实际管理与操作能力(91.02%)、沟通协调能力(87.74%),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85.33% ) ,决策能力X79.25 %)与资料查阅能力(74.32%)。实质上,案例教学是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讨论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综合分析、判断决策、口头表达等能力等。案例教学对学生来说比理论教学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而理论教学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快速性方面具有案例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一味地偏重于案例教学,可能会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一味地偏重理论教学,又缺乏对学生能力应有的锻炼。因此,正确的平衡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的关系,是广大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和课时安排上所必须考虑和重视的。

(5)案例教学考核。正如前所述,在实际的案例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小组讨论中的“搭便车,,现象,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时三五个同学说完之后课堂就变得鸦雀无声了。这种结果将造成一种课堂互动程度的进一步降低,让本来对案例讨论有着较高兴趣的同学们也产生了负面情绪。因此,我们经常在思考,是否可以进行一定的制度设计以防止此现象发生?应如何设立一个规范的案例教学评价体系?怎样评分是公平客观合理的?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发现案例教学考核也是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实上,由于案例分析结论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不能按照客观题一样的标准予以评判,而应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95.33% )、判断决策能力X94.27 % )、创新能力(91.87%)、团队协作能力084.37%)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能力(77.28%) o对学生在案例课堂中思维品质的展现给予全面的考量,比如分析过程是否恰当,结论依据是否充分合理,结论推断是否符合逻辑,思维有无创新的方面进行考核。

另外,使用小组内匿名互评(61.27% ),可以从制度设计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减少“搭便车”者的数量。而且应将案例课堂的表现纳入到学生总成绩评定的框架内,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其更加重视。当然,在评定方式方面,有近97.76%的学生还是认为教师评定应占主导;其次是组问互评(84.23% )。以上三种评定方式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地提高案例教学评定的科学性,从而保证评定结果的有效性与公平性。

三、对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建议进行科学的案例选取

目前而言,教师在选取案例时,经常犯“崇洋媚外”、“事后诸葛亮”、“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内容老套”等问题。

一是本土案例与西方案例并重。案例由于继承于西方,案例教学模式在案例的选取上多注重欧美国家。然而,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活跃的本土市场上也有着层出不穷的案例。反映中国经济与市场的案例,也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的。对本土案例产生的特殊环境的理解、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制度和市场的特征解读都是我们仅仅讨论西方案例所不能获得的。因此,重视本土案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本国企业面临问题的能力。当然,案例选取一味的本土化,可能使学生缺乏国际视野。因此,应适当地保持二者的平衡。

二是强化案例的预测性。现有的很多案例都是马后炮似的“以成败论英雄,,式的案例,学生们很质疑其实际的应用价值。因此,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开放性的案例对于提升案例满意度尤为关键。这也对我们的教师进行案例库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这种案例是立足于未来的,是对未来企业运作的一种分析与预测,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增强案例的现实性。案例选取也要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好是学生切实感受或经历过的情境下的案例。案例设计者可以从各种媒体中、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生活场所中搜集最新的典型案例。身边的案例往往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因为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提。相比于传统的经典案例,这样的新鲜案例由于没有固定的解读和评价,往往也更能提升学生的白主创新意识。在一个新鲜案例的分析中,学生思维训练的密度和深度比在传统案例大得多。

2.改进案例课堂建设

案例课堂建设是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质量感知的重要因素。要改进案例课堂建设,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应通过组织、引导,使学生在比较宽松的前提下深入探讨、辩论,从而实现由个案到理论、理论到现实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而且,教师要摆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角让位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白己的观点和看法。当然,由于学生对问题讨论面的控制能力不强,有时可能会偏离主题目标的探讨。所以教师提纲挚领的有力组织是保证案例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案例教学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的组织协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只有双方的共同参与、有机配合,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既定目标。

二是应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条件进行案例课堂前的相关准备。因为课前准备是影响学生案例参与体验的重要因素。这种准备包括对案例材料的熟悉、相关理论背景的学习、讨论小组成员之问的充分沟通与交流等。学生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将会造成案例分析跟着感觉走,案例讨论最终只会流于形式。当然,教师还要善于营造一种有效的案例教学氛围,这种氛围的创造包括环境与气氛等方面,比如案例课堂规模以小班为主;案例课堂的桌椅摆放应该更灵活随意,比如以圆桌式为主;而且,老师与学生之问应该是平等式讨论,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不能将案例教学等同于案例讲解,否则使得本该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的案例教学变为老师“一言堂”式的案例灌输。

三是走出课堂,丰富教学形式。案例教学中,要善于对具体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比如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平台等。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比如如果我是总经理我会怎么办?)能深化学生的情景体验,促进思考问题的聚焦性;同时,案例教学仅仅依托于课堂不够,还应该拓展到实习基地、企业、虚拟平台等模式中去,进而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案例讨论时思路的拓展。

3.强化案例教学师资

现实中,很多教师白身的成长背景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学术背景深厚,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受到白身经验的局限性,很多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对案例的认识也多基于白己的理论知识,很难引导学生把握案例的实质,使案例教学流于肤浅,大大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因此,工商管理专业院系在案例教学的师资配备上应予以重视。不要一味以学位论高低,而应该让有过实践经验或与企业联系紧密的教师担负案例教学的任务。这样,他们的指导就不会只流于理论层面,而是具有深刻的实践、经验意义。另外,教师也应通过实习和调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丰富白己的实践经验,提高白己的实践能力。

4.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研究表明,学生们通过参与案例课堂试图提升的能力包括独立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际管理与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决策能力与资料查阅能力。因此,教师在案例的选取、案例教学课堂建设与案例教学考核等方面均应体现能力培养这一主要导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案例讨论最好以团队/小组形式进行。由各案例小组白行推选一位团队领导,由团队领导根据团队成员的素质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分工应尽可能模块化,比如资料收集、PPT制作、案例陈述等。然后,教师在进行学生综合成绩考核时,除了应考核团队的总体表现外,还应对各个成员所分工领域的表现进行评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搭便车”现象,同时还可以促进各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与集体精神。

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对案例进行点评时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反应见缝插针适时提问,设置悬念,可留出思维空问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形成白己的观点。例如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提出种种观点,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5.规范案例教学考核

由于很多教师只是将案例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所以缺乏对案例教学考核的重视。很多课程的考核方式只是集中于理论知识的考察,忽略了案例教学中学生表现的考核评价。这种合理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学生也对案例教学不够重视,甚至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从而使案例教学不能发挥原本期望的效果。即便是有相应的评价方式,大部分考核方式仍然是把学生划分为小组,以组为单位打分。但在现实中,往往有些学生并没有认真参与,只是坐享其成,这样的欠公平、过于主观的打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要让案例教学的考核更科学规范,应该同时从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着手,具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