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21:0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化

篇1

1.1育秧硬盘准备

育秧塑料硬盘内尺寸为58cm×28cm,按常规粳稻大田用300只/hm2、杂交粳稻用225只/hm2进行准备。

1.2秧田准备

按秧田∶大田=1∶100的比例确定秧田面积。选择排灌和交通便利、高爽、无沙石田块,提早10d耕整秧田,按秧板宽1.6m、沟宽0.4m(沟泥先不起)放好样,秧板必须平整,育秧硬盘排放2排,沿沟边空0.2m。

1.3种子准备

常规粳稻选用秀水09、秀水128等,杂交粳稻选用秀优5号、嘉乐优2号等。常规稻大田用种量45.0~52.5kg/hm2,杂交粳稻大田用种量15.0~22.5kg/hm2。播前晒种1~2d,用18%稻种清浸种48h后,用清水冲洗后催芽,一般要求根的长度为谷种的1/3,芽长为谷种的1/4即可。

1.4播种准备

1.4.1摆盘。秧板两头中点拉好绳子作基准,在绳子两侧各横向摆放1行秧盘,秧盘宽约1.2m,摆好后用手轻按一下,使之平整接触泥土,秧盘之间注意不留缝隙。

1.4.2铺土。用土取自秧沟,在秧沟里将未烂尽的稻草或稻茬移去,在铺土时捡出小石块,铺好后用木片或泥隔抹平秧盘,厚度2cm,铺土后应沉淀半天,不能直接播种,以防闷种。

1.4.3秧田基肥。有2种施用方法:一是结合耕整秧田,施入45%复合肥225kg/hm2、尿素225kg/hm2;二是秧板定好后,按45%复合肥150kg/hm2、尿素150kg/hm2的标准施到秧沟里,然后用脚踩踏均匀。

1.5播种

常规粳稻每秧盘播芽谷190~200g(折干谷150~160g),杂交粳稻每秧盘播芽谷90~100g(折干谷70~80g),每次称好20个秧盘的种子放在簸箕里,用手工均匀地播在20个秧盘中,杂交粳稻称好15个均匀播种。播种后用木板轻轻压一下种子,使着床良好。提倡拌种,将浸种后的稻种在催芽晾干后,用35%春花(丁硫克百威)6g拌种1kg,边加药剂边翻动稻种,直到所有种子表面均匀附着药剂为止,晾放20~30min后播种,可以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在选择药剂及浓度时要慎重)。

1.6秧田管理

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一是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不缺角;二是秧龄适中,一般单季晚稻适宜秧龄15~20d,掌握叶龄3.5~4.0叶,苗高15cm左右(不超过20cm);三是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

1.6.1水浆管理。秧苗二叶一心期以前,沟中灌水平秧板下,保持秧板湿润,秧盘中泥土不发白,促进秧苗扎根竖芽;二叶一心期后间隙灌水,遇暴雨、施肥要灌水护苗;移栽前3~5d排干沟水,以便起苗、炼苗。

1.6.2施肥。一叶一心至二叶期,早施断奶肥,移栽前5d施好起身肥,施用尿素112.5kg/hm2(每次施肥时,灌水护苗,防止肥害)。

1.6.3防病虫害。播种时做到用药剂拌种,秧苗期主要防好灰稻虱、稻蓟马,并做到带药下田。

2机械化插秧大田耕整

机械化插秧采用小苗移栽,对大田的耕整和基肥的施用要求相对较高,提前10d打草甘膦除草,提前7d打第1遍,提前2~3d结合施基肥打好第2遍,要求田块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cm,耕好后沉淀1~2d再插秧,插种时保持水层1~3cm。

3机械化插秧大田管理

3.1适时移栽

5月底播种,6月15~20日移栽,面积大,可分批播种。栽插规格:常规粳稻行株距30cm×12~14cm,栽插27~30万穴/hm2,基本苗60~90万株/hm2,杂交粳稻行株距30cm×18cm,栽插16.5~19.5万穴/hm2,基本苗45万株/hm2左右。

3.2科学施肥

做到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一般要求基肥施腐熟有机肥7.50~11.25t/hm2,冬闲田施入磷肥375kg/hm2、春花茬田磷肥可不施,钾肥施112.5kg/hm2左右,氮肥用量折尿素约450kg/hm2。在施用方法上采取“平稳促进法”,基肥30%(打底135kg/hm2),苗肥25%(112.5kg/hm2)、分蘖肥25%(112.5kg/hm2),穗肥20%(90kg/hm2),各地根据田脚作相应调整。因机插秧苗小根少,缓苗期较长,前期氮肥不可过量,一般栽后7d施苗肥,栽后15d施促蘖肥,8月初施穗肥。新晨

3.3合理灌溉

机插秧移栽时苗小根少,前期灌水要采取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管理,栽后保持水层护苗,4~5d后灌浅水,傍晚和阴天落干,以促进根系生长,分蘖期以浅水灌溉为主,促进分蘖早生、稳长。7月中旬,当苗数达到够苗期开始搁田,轻搁,多次搁。孕穗、抽穗、灌浆前期,田间保持浅水层。抽穗后15d,以湿润灌溉、干湿交替为主。后期防止断水过早。

篇2

关键词:化肥;机械化深施;技术

中图分类号:[S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095-1

1 化肥机械化深施技术的优点

1.1 提高化肥利用率

化肥的机械化深施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试验证明,机械化深施可将氮肥的平均利用率由30%提高到40%以上。同时磷、钾肥采用机械深施还可避免风蚀损失,从而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平衡吸收,延长肥效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1.2 增加作物产量

机械化深施化肥可以促进作物的根系发育,提高其养分、水分吸收的能力,从而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作物产量。

1.3 使种、肥定位隔离,避免烧种

种、肥混施时,如果化肥与种子直接接触,种子和幼苗根系极易受到化肥的腐蚀侵伤,发生烧种烧苗现象。机械化深施能将化肥施于种子下方3-6cm,侧面4-5cm处,因此,在种肥之间有厚约3cm的土壤隔离层,从而避免烧种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苗,增加作物的产量。

1.4 施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节本增效

化肥的机械化深施效率比人工施肥要高出10-20倍,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此外,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可以有效降低施用化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因此,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具有显着的节本增效的作用,

2 化肥机械化深施技术实施要点

2.1 底肥深施要与土壤耕翻相结合

目前,底肥深施有两种方法:一是先撒肥后耕翻,但要求尽可能缩短化肥在地表的暴露时间,尤其是在空气中容易挥发的化肥,应做到撒肥后立即耕翻深埋入土,采用这种方法施肥可在犁前安装撒肥装置,也可选择专用撒肥机,要求肥带的宽度同后边犁耕幅基本相当;二是边耕翻边施肥,这样基本上可以做到耕翻与施肥同步作业,能够有效避免化肥在露天环境下的挥发损失,采用此种施肥方法可对现有耕翻犁进行改造,加设排肥装置,一般情况下是将排肥导管安装在犁铧后面,随着犁铧翻垡将化肥施于垡面上或犁沟底(根据当地农艺要求进行调整施肥深度),然后犁铧翻垡覆盖,达到化肥深施的目的,此法也叫做犁沟施肥。

2.2 种肥深施

种肥机械深施必须与播种同时进行,一般是在播种机上安装肥箱和排肥装置。要求机具不仅能严格按照农艺要求作业,保证种肥的用量、施肥深度、播种的株行距等方面的准确性,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可以在种肥之间形成一定厚度(一般为3cm)的土壤隔离层,这样既能为作物苗期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供给,又能够隔离肥、种,避免烧种、烧苗现象的发生。种肥机械深施要求应土壤耕深必须一致,并且无漏耕现象,同时要做到田平土碎,土壤虚实得当。

2.3 追肥深施

追肥机具一定要按照农艺要求的追肥量、施肥深度和部位等严格作业,要求一机完成开沟、施肥、覆土和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追肥机械深施与人工地表撒施和手工工具深追施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追肥机具要求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追肥后对作物的后期生长没有伤害(如导致作物伤根、伤苗和倒伏等)。追肥深度(一般将植株同地面的交点作为基准)多数为6-l0cm。追肥部位应在每行作物的两侧10-20cm之间的地方(视作物品种定),肥带的宽度在3cm以上,且没有明显的断条,施肥后要用土覆盖严密。

3 化肥机械化深施的机具

3.1 底肥机械化深施机具

一是犁底施肥机。是将现有犁耕、旋耕机具进行改装,加设肥箱、排肥器、传动机构和输肥管等装置,将化肥随犁耕、旋耕作业深施到土壤中。施肥作业完成后可将施肥装置卸下,不会影响原机具的继续使用;二是垄体施肥机。属于联合作业型机具,可随着玉米等垄作作物的播种起垄作业,分两层将尿素等颗粒状化肥施入垄体,并且化肥层与层之间有5-8cm的土层相隔,使肥料能够在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都具有肥效,上层肥料施入后可以起到种肥的作用,下层肥料可以作为底肥,所以垄体施肥机是同时具有种肥施肥机和底肥施肥机作用的施肥机具。

3.2 种肥机械化深施机具

生产上通常将施肥播种机作为种肥深施机具,是在同一个机架和传动机构上并列着两套机具,一套用于播种,一套用于施肥,可边播种边施肥,这个机具是化肥深施机具中应用最广、型号最多的机型。

3.3 追肥机械化深施机具

篇3

一、抓好宣传发动工作

今天参会的报社记者、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要让老百姓明白机械化插秧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的一个好事情。我们给老百姓算了一个帐,就拿插秧这一个环节来说,人工插秧每亩花费210元,机插秧每亩60元,可以节约150元/亩。目前我们老百姓认为机插秧很麻烦,新闻媒体更要大量报道、宣传这种好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农机部门作为本职工作,也要加大宣传力度。

二、做好农机大户培养工作

目前我市机械化插秧只有0.6%,才刚刚起步,我们要把机手和农机大户培养起来,积极参与,带动提高全市机械化水平。各区县要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做好大户的培养,动员鼓励支持大户踊跃购买,让他们知道农机化大有作为,有钱可赚。

三、搞好指导服务工作

农机大户、机手发展起来了,他们要作业、要赚钱。作为农机部门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技术上给予支持,切实搞好服务工作。

四、落实好购机补贴惠农政策

全市今年560万购机补贴,目前只用了159万,还有401万没用出去。国家补贴30%的政策很好,农机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给农民把政策讲清楚,鼓励农民积极购买。要把大户培养起来,有了他们,我们的农机化事业才有支撑。

五、部门协调配合,找准结合点

篇4

宁国市是安徽省中药材生产重点县市之一,是野生白花前胡的自然分布中心,所产前胡以具有“个大、皮黑、条长、内黄、香味浓”等优点著称,清代就享有“宁前胡”之称。宁前胡虽是宁国市特色优势农产品,但目前其种植主要依赖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特别是除草、收获环节,平均每亩年请工费用高达2200元。加速推进宁前胡种植机械化,对提升宁前胡综合生产能力,缓解规模化种植请工难问题,促进药农增收和宁前胡产业更好发展意义重大。

1加速推进宁前胡种植机械化的必要性

1.1加速推进宁前胡种植机械化是种植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的迫切需要。因为目前其种植主要依赖人工,导致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低,费用支出大。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种植管理能力有限,且在市场价格高时由于受人力限制不能及时收获,导致效益受损。

1.2加速推进宁前胡种植机械化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宁前胡种植机械化的推进,可以逐步破解除草、收获等关键环节的瓶颈制约,逐步解决请工难、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对稳定宁前胡种植面积和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3加速推进宁前胡种植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逐步推进宁前胡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加快先进科技在该产业转化应用,可以加速推进宁前胡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转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发展宁前胡种植机械化的市场环境分析

当前,宁前胡年总产量占全国前胡市场需求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当地宁前胡种植的区域化已初步形成,以加工企业及合作社基地示范种植和农户集中连片种植为主,部分村种植的宁前胡均在1000亩以上,成为户户种药的药材村。2015年,全市人工种植宁前胡面积达2.36万亩,年产量2836吨(干品),产值1.02亿元。目前,全市有以种植宁前胡为主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3个,面积1000亩左右的种植基地6个,已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中药材产业化格局。药农们对宁前胡种植机械化的需求迫切,也只有在机械化生产上取得突破,才能带动新一轮的增收。农机部门及一些宁前胡合作社正在引进中药材种植机械进行作业试验,相关机械生产企业正在根据试验、示范效果不断完善产品性能。随着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宁前胡种植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必将越来越高,种植效益也会大幅提升,宁前胡产业将会更好发展。

3推进宁前胡种植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宁前胡属特色产业,仿野生种植有自己的种植标准和要求,目前市场上基本找不到宁前胡种植专用机械,适用机具引进推广难度大种植区域多在偏远乡镇,田块较分散,坡度较大,这些自然条件限制了机械化发展;接受先进科技知识意识不够,农机具操作、保养维护能力差;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力度不够,宁前胡种植农艺技术推广与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发挥合力;政府及农业部门支持发展力度不够,投入科研、项目等发展资金规模较小。

4推进宁前胡种植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4.1地方政府应出台加快宁前胡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并配套落实有关扶持奖励政策;农业部门应将宁前胡种植机械化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整合多部门力量共同推进。

4.2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根据现有宁前胡仿野生种植技术标准,强化农艺技术要求和农机技术相适应,当前应以突破除草、收获等瓶颈环节机械化为主,种植要求做出相应调整,以实现整体效益的大幅提升。

4.3加强政产学研推协作。相关部门应发挥其服务职能,使公益性技术推广单位、宁前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与农机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机构之间形成政产学研推协作机制,使宁前胡种植机械实现从论证、设计、制造、试验、应用、改进……示范、推广各环节良性循环,最终使相关机械不断成熟、完善、更新、普及应用,为宁前胡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装备支撑。

4.4相关部门应以项目实施为重点,打造宁前胡种植机械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当地宁前胡种植普及应用相关机械化技术及装备。首先重点示范解决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的瓶颈环节(除草、收获环节)机械化问题,再考虑逐步推进宁前胡种植生产全程机械化。要通过对比试验,展示人工与机械化作业效率、效果对比情况,要对新技术、新机械、新的种植模式进行广泛宣传。要根据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宁前胡种植机械化路线与作业机械配置方案,并最终形成宁国特有的宁前胡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规范(标准)。

5关于当前建设宁前胡种植机械化示范基地的构思

5.1示范基地选择在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沟渠、机耕路等配套基础设施较好地方,示范基地规模控制在200亩左右较好。

5.2示范基地建设期限应为当年10月至次年12月。主要示范应用大中型耕作机械、中耕除草机、割灌机、施肥机、杀虫灯、静电喷雾机、前胡收获机等,示范推广宁前胡种植耕整地、除草、施肥、植保、收获等机械化技术。

5.3项目资金预算为20万左右。资金主要支持环节放在示范基地建设,相关机械的研发和改制,作业机械租赁,以及宣传培训、关键环节作业补贴等方面。

5.4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需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服务专家组。示范基地最好依托宁前胡种植合作社进行建设管理。机械化技术示范应用应当逐步突破重点、关键环节为主,可以分重点推广、试验示范、多种模式、对比选型等来展现新技术、新机具的不同作业效果。

篇5

关键词:中草药;生产;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1

我国是中医药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天然药物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种植中草药将成为广大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中草药的机械化生产却发展很慢、水平低。目前我国中草药种植从种到收仍沿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播种、移栽和收获等机械化作业还是空白,严重制约了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如何实现中草药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农机部门亟需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1 中草药土壤耕整机械

土壤耕整机械可以完成耕翻、深松、碎土、耙细、平畦等联合作业。一机多用,根据需要进行加减作业部件,完成不同农艺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成本,还能够适应垄作和畦作。土壤通过耕整后,将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为培育优良种苗,提高中草药的品质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耕翻深度一般30cm左右,生产率0.4~0.5hm2/h,畦作时工作幅宽80~110cm,畦作比垄作单位面积产量提高60%。

2 中草药播种机械

中药材机械化播种技术就是使用满足中药材播种作业要求的机具进行播种作业。播种使用的大部分机具是通用机械,基本上能满足生产要求,播种机械可同时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五道工序,通过更换工作部件能够实现畦播和条播两种作业。由于中草药种类的不同,其种粒形状各异,需要研究能满足不同品种、株距、行距、施肥量及施肥深度的排种器和排肥器,进行精密播种,侧深施肥,达到省种、省工、增产和增收的效果。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充种性能好、发芽率高、不烧苗以及适于高速作业的特点。工作行数一般2行(垄作),行距20~25cm(畦作),株距一般3~5cm。对于一些特殊的种子,要采用高精量的播种机,例如:直径小、外部带颖壳的。另外,如果播种深度要求较浅的,也需要用高精量的播种机。中草药的机械播种要根据种子的实际情况选用具有不同排种器的播种机,并要对排种器和开沟器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种子播种的需要。种子主要的参考性状包括:千粒重、形状、播种株行距、播种量、亩保苗株数、播种深度等。播种方式不同,排种器的选择和调整方式也不同。条播时,选择外槽轮排种器的播种机,如果中药种子特别小,则可以适当改变外槽轮的槽数。穴播时,为了满足不同种子对不同株距及每穴粒数的要求,可以通过调整排种器星孔轮的孔数和星孔孔径大小来实现。由于中草药种子的特殊性,例如:种子价格高、播种密度大、播种深度浅,因此,要引进高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

3 中草药移栽机械

中草药材生长周期一般为两年左右,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秧苗质量,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保证药材的品质,通常采取营养钵育苗,育苗成功后移栽于露地的种植工艺。采用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移栽,从而导致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下,制约了中草药生产的发展,所以实现移栽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国中草药种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移栽机械作业可以将开沟、植苗、覆土和镇压等作业集于一身,集机械和光电控制于一体。具有适合长短苗顺垄平放、成活率高、作业效率高、可靠性高和铺放整齐的优点。

4 中草药中耕植保机械

中耕培土机械化技术是采用拖拉机配套机具进行松土、除草、施肥、培土作业的技术。机械中耕培土可使土壤松碎透气,去除杂草,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中药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田间植保机械主要用于喷洒药液、除草剂、叶面肥和苗期施水等作业。植保机械悬挂在拖拉机的后方,监控系统可控制机组前进速度、喷杆的倾斜程度、喷洒流量、喷洒压力以及液体存量等指标。系统可以根据喷洒液体的种类选择不同流量的喷头,调节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如喷洒药液灭虫时,尽可能采用低量喷雾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农药残留。

篇6

陕西省佳县自2008年起实施陕西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现已累计实施面积3400hm2,涉及3镇65个行政村,6100户23200多人。其中在这三大区域的窑湾、王寨、柳树会、中沟等16个村推广实施核心示范面积680hm2,其余村推广辐射面积2720hm2。核心示范区基本达到了整村推进,辐射区也基本做到了集中连片。几年来,用于保护性耕作资金259.61万元,推广购置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372台(件),其中旋耕播种机13台、旋耕机11台、多功能穴播机135台、机动喷雾喷粉器34台、施肥器160台、新增动力机械19台。

1技术模式

根据自然条件、气候特征及农民种植习惯,佳县重点推广了陕北长城沿线玉米一年一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少耕、覆盖技术模式。

1.1工艺流程

该技术模式工艺流程为:玉米收获留高茬—覆盖表土—休闲越冬—均撒农家肥—表土处理(选择性作业)—少免耕播种—杂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机械或人工收获。

1.2操作规程

该技术模式操作规程为:玉米成熟后进行人工摘穗或机械收获,留高茬30cm以上,实行免耕不犁翻,保留秸秆根茬。休闲期表土不做任何处理,实现农田覆盖越冬,有条件时可冬灌1次,冰冻硬化地表。春季播种前施入农家肥500~1000kg/0.067hm2,用专用的旋耕机进行表土浅旋作业,旋耕深度8~10cm,将秸秆根茬粉碎,使农家肥、秸秆和土壤均匀混合,再用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复式作业,同时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士、镇压作业,也可用2BR—2B型多功能穴播机直接播种。播种深度4~6cm,施肥深度8~10cm,播种量3~4kg/0.067hm2。播种时要保证种子覆土好,镇压要适度,化肥侧位分施,不漏播、漏施,不重播、重施,播后测试地表残茬覆盖率达30%以上。出苗后无明显缺苗断行现象。根据玉米各生长期特点适时进行化学或人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搞好田间管理。在播种前进行地块喷药除草、种子拌药防虫处理。

2技术规范

2.1留茬处理

留茬处理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关健步骤,必须保证玉米秸秆留茬高度在30cm以上。

2.2表土作业

结合当地群众施农家肥的习惯,播种前撒施农家肥后,必须及时进行机械浅旋(旋深不大于10cm),尽量搅拌入土,防止土壤养分流失,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

2.3少免耕施肥播种作业

旋耕作业深度8~10cm,施肥深度8~10cm,侧位深施肥,播种深度4~6cm,玉米种子品种以沈单10号、沈单16号、永玉3号、宁单10号为主,种子纯度在97%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作业后地表覆盖率不低于30%。

2.4化学除草

播前对种子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穴播后2~3天内待地表潮湿用机动喷雾喷粉器喷洒封闭型除草剂;田间有两叶令草长出时,喷洒封杀结合型除草剂。喷洒除草剂时,要求药剂搅拌均匀、喷洒均匀、重喷漏喷率不大于5%。

2.5田间管理

2.5.1杂草防治

在佳县项目区主要有藜、狗尾草和打碗花等杂草,采取化学除草措施处理,即用41%玉农思兑水90~100L/0.067hm2,采用机动喷雾喷粉器进行喷洒。

2.5.2病虫害防治

在佳县项目区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花叶病、黄斑叶甲、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采用菌毒清600倍喷洒防治瘤黑粉(用药量为200g/0.067hm2,兑水100~200L/0.067hm2),采用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喷洒防治大斑病、小斑病(用药量为100g/0.067hm2,兑水80~100L/0.067hm2),采用800倍的病毒A喷洒防治花叶病(用药量为100g/0.067hm2,兑水80L/0.067hm2),主要采用辛硫磷或氯氰菊脂800~1500倍防治黄斑叶甲、玉米螟(用药量为200g/0.067hm2,兑水160~300L/0.067hm2),采用100倍的蚜虱净喷洒防治蚜虫的效果最佳。

3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实施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的生产耕作方式相比,平均节约作业成本64.4元/0.067hm2,节支10.75%;增产粮食34.9kg/0.067hm2,增产6.53%。

3.2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表现为:①减少劳动用工,促进劳动力转移。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一般每0.067hm2可省工1~1.5个。②减少消耗,节约资源。平均每0.067hm2比传统耕作方式节约燃油约0.4kg,节水约50m3。③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调动了农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3.3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表现为:①改善了土壤结构。②改善了大气环境。③改善了自然环境。

4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措施与建议

4.1强化组织领导部门通力协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必须在当地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相关部门、单位通力协作下才能实施好、见成效。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按照业务分工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各行业的资源优势;要成立专家技术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研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方案、年度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2加强宣传工作搞好技术培训

在实践工作中,要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农村庙会、乡镇集市,开展科技赶大集、广场科普等形式宣传;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动;要根据耕作、种植、田间管理等不同农时,召开现场观摩会进行宣传培训。通过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通过宣传培训,使农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系统地掌握保护性耕作,农机户较为全面地理解保护性耕作,实施区农民群众认识保护性耕作,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4.3优化技术模式强化示范推广

要通过组织专家组、课题组等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力度,组织农机生产企业开发研制保护性耕作机具,以适应黄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条件下玉米、大豆、谷子以及小杂粮、薯类等农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机具,探索完善一套符合黄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生产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要强化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通过对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强示范田及核心示范区建设,用试验示范数据、效果等实例来调动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p#分页标题#e#

4.4农机与农艺结合搞好机具选配

要始终坚持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配套选择农艺措施和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作业。在选择机具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既注重先进性,又注重实用性及经济性,优选具有多种作业功能的复式作业机械,确保大中小型配套合理。

4.5争取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

篇7

    1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通透能力,提高作物综合抗性

    田间试验表明,深松后的土壤容重降低,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深松作业地块较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240m3/hm2左右,并保存在0~50cm土层中,0~100cm土层中可多蓄40~55mm的水分,0~2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4.8%左右,从而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确保播种墒情,提高作物抗旱性能;机械深松深度可达35~50cm,机械深松只松土、不翻土,可提高雨水下渗速度,提高土壤排涝、除渍、除盐碱能力。2012年6月上中旬及2012年秋种期间,蒙城县出现持续干旱天气,2012年6月下旬及7月上旬,该县出现洪涝灾害,实施土壤深松的田块,土壤抗旱性、抗涝性、抗倒性等均比对照田块显着提高,减少了浇灌次数,降低了倒伏、干旱、涝灾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2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

    通过2011—2012年田间对比试验,实施土壤深松的田块,小麦根系发育良好,根系下扎较深,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的土层内,0~20cm土层内的根系占总根量的60%~70%,20~40cm土层内的根系占20%~30%,40cm以下土层内的根系占10%左右,同时,作物次生根发达,颜色鲜亮,根系活力强,根壮苗旺;玉米气生根发达,茎秆粗壮,抗倒性增强。

    3防止水土流失,增产效果显着

篇8

    铁路应以新线、新站建设和既有货运站改造为契机,提高装卸机械配备标准,以适应铁路货物运输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的关键环节。

    1合理配置装卸机械数量

    装卸机械配置数量应根据设计货运量和装卸机械作业效率,并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不均衡特点进行确定。根据理论计算,计算公式如下。X=m/(ab)式中:X为轨行式装卸机械每条装卸线配置的数量;m为装卸线一次作业车辆数;a为允许停时所确定的该线的生产率;b为所选机械的生产率。轮式装卸机械的数量,由该型机械日平均装卸搬运作业量除以该型机械的生产率确定。考虑铁路运输的不均衡性,实际配备数量应在理论配备数量基础上增加20%余量。各类型装卸机械的配置应与实际货运量的发展同步进行,如某货运站2020年前(近期规划)设计运量200万t,2030年(远期规划)400万t,装卸机械的配置也应分阶段实施,避免一次将装卸机械全部配备到位,而造成闲置浪费。

    2科学进行装卸机械选型

    货源稳定的货运站应优先配置门吊、卸煤机等轨行式装卸机械,运量较大的专业货场或物流基地可以配置固定式装卸机械(如漏斗仓、翻车机);对运量较小、装卸机械区域调配频繁的货运站,应以配置装载机、叉车、扒料机等流动式装卸机械为主。为适应铁路货运集装化和发展大吨位货车的需要,装卸机械起重能力应同步提高,新建门吊应在40t以上,并增加50t、60t门吊的比例。新配轮式装载机应以8m3及以上铲斗、加长工作臂为主。装卸机械动力首先应优先配置电力(或电瓶)驱动,其次采用内燃驱动。固定式(轨行式)装卸机械应以电力驱动为主;流动式装卸机械应以内燃驱动为主。叉车优先选配电瓶叉车,推广应用技术经济性能良好的电控系统及节能环保、易维护的蓄电池。

    3提高专用装卸机械配备比例

    近年来,在新线、新站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货场和大型综合性货场中专业货区的划分。为此,装卸机械的配备应与货场及货区的功能相匹配,加大专用装卸机械的配备比例。如在集装箱专办站和大型综合性货场的集装箱装卸线应配备集装箱专用门吊;在港口装卸线等作业场地特别开阔且流动性要求高的场站配置正面吊;装卸成件包装货物,配备叉车、托盘等;装卸棉包、卷纸类货物配备带夹包器的叉车;在办理危险货物的货运站,应配置与危险货物性质相适应的专用装卸机械。

    4提高装卸机械的科技含量

    为提高装卸机械稳定性,改善操作人员作业环境,新配置的门吊应全部采用变频技术。在装载机、叉车、正面吊等流动式装卸机械上应采用防刮碰车辆、过道口防撞、站台作业防掉落、可视倒车等安全和预警装置。

    二、既有装卸机械的改造升级

    目前对既有装卸机械进行改造升级,优化装卸机械功能,是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的迫切需要。

    (1)在办理集装箱业务的综合性货场,对既有普通门吊进行防摇技术改造。近年来,上海局对闵行、北郊、合肥北、苏州、无锡等站的门吊进行防摇技术改造,配备集装箱专用吊具,既提高了装卸机械性能,又较新购装卸机械节省了大量资金。

    (2)扩大流动装卸机械作业范围。根据货物品类的变化,在现有装卸机械设备基础上,推广应用抓斗、卷板夹、钢坯吊具、电磁铁、叉车抱夹、叉车配属铲斗、电动卷板翻转夹钳等属索具,充分发挥装卸机械效能,扩大作业范围。

    (3)积极推进装卸技术革新。如上海装卸集团公司常州分公司将叉车叉刀改装为小铲斗进入棚车卸生铁;绍兴分公司将装载机铲斗改装为开放式直铲,在低货位可卸棚车内生铁;衢州分公司将叉车叉刀改装成管状排列,加装液压推力器,装卸成件包装货物时直接卸载,节省人力搬运。

    三、加强装卸机械运用管理

    当前,铁路部门应加强装卸机械运用管理,提高装卸机械利用率,为进一步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创造条件。

    1加强装卸机械的日常管理

    认真落实装卸机械日常管理、保养、维修、使用制度,坚持把机械管理的重点落实到装卸机械的现场使用环节上。目前有些车站在机械管、养、修、用的执行上还不平衡,管理人员往往着眼于“修”,操作人员着重于“用”。事实证明“以管促修、以养保用”是远远不够的。根据长期实践,搞好装卸机械运用管理应做到以下方面。(1)切实落实机械的交接班检查保养制度,按规定认真检查各部位情况,尤其是安全装置和运转部分的情况,核对交接记录,交接双方当面签认。管理人员应对交接班质量组织检查考核。(2)强化操作人员每日例行保养制度,按机种、机位、机点落实到人,各负其责。(3)严格兑现机械的一、二级保养计划,保证检修时间、检修内容,应特别重视内燃机械的保养质量,对内燃机械三滤装置的检查保养实行档案化管理,一机一档。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装卸机械月度检修计划的落实和检修质量的检查监督,确保检修计划兑现率100%、检修质量100%达标。(4)建立装卸机械安全装置、重点部位的巡查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应立即处理,将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故障扩大,确保在用装卸机械100%安全可靠。(5)规范装卸机械操作人员的作业流程,对各类机械故障应建立分析考核制度,对装卸机械故障、事故苗子、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严格按章操作,确保装卸机械安全运行。

    2提高装卸机械安全保障能力

    (1)应在装载机上安装电子秤,在通用门吊上安装钩头电子秤。针对有些门吊因超载限制器不灵敏、不可靠,曾造成装卸作业过程中发生货物坠毁事件,上海局自2009年起逐步在门吊上安装钩头电子秤,有效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连云港墟沟铁路物流基地12台装载机全部安装电子秤,自基地开通运营3年多来,日均装车散堆装货物3列,未发生一起超偏载事件。(2)在门吊上应全部安装防撞限位装置、防雷击装置、起重量(力矩)限制器、防风制动系统等性能可靠的安全装置。上海局在宁波、温州、连云港等沿海城市的大型露天装卸机械上全部配备了二级防风、夹轨器、钢性地锚等防风装置,确保了台风季节装卸机械的安全可靠。

    四、大力发展集装化运输

    大力发展集装化运输,是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的前提条件。上海局集装箱和重件货物装卸机械化比重已达到100%,散堆装货物装卸机械化比例在90%以上,而占装卸总作业量40%的化肥、粮食等成件包装货物,主要依靠人机配合或纯人力作业,其装卸机械化比重不足50%。其中,成件包装货物规格包装各异、集装化程度低是制约装卸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推进袋装货物集装化运输

    2010年起,上海局先后试行化肥、水泥、塑料粒子集装化运输。如“金华南—温州西”的水泥带托盘运输,在长达半年的试运及总结提高的基础上,目前方案比较成熟,装卸方式由“纯人工”作业改变为“机械+人工辅助”作业,运量为日均40辆车左右,装卸车效率由原来6人×3h/辆,提高到现在的3人×1h/辆。呼和浩特铁路局乌西站发上海局仓前站的塑料粒子,自2012年起实行带托盘运输,装卸车效率提高1倍以上。化肥集装化运输工作近年来在淮南、常州、徐州北等站也得到较大发展。

    2推进箱装、包装货物集装化运输

篇9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

农业的机械化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抗旱抗涝、翻整土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设备替代畜力和人力,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复种指数,从一年一熟升级为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播种、喷洒药剂和施肥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化提供了基础,有利于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其次,表现为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单位生产的机械作业量,把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先进的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相辅相成,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配置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把农村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小了对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由于脱离了农业土地生产,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附加值更高的非种植农业活动和养殖业,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这既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和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这样就变相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

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业机械更好的融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充分结合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机械化从业创新体系人员,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开发与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引进技术协调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机生产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及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如果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些倾斜政策,可以成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给农业机械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广大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补贴,提供稳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也要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格局和不同生产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气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提升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各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最后,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引发了农村社会的技术水平、社会发展态势劳动力等方面的变化,并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活动中占的比重,这样才能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因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导致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因此要考虑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力输出机制,防止农业机械化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后,能够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增加农民的收入。管理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推广过程,建立规章制度,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管理的混乱状态问题,从而提高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机械化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机械化知识的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从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机械的操作水平和认识程度。

作者:李小卫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沙河街道办事处

篇10

关键词 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042-01

花生栽培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是用机械完成耕整地、覆膜、播种、植保、收获等农艺过程的技术。花生全生育期栽培环节多,播种和收获是花生生产过程中的2个重要环节,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而且作业效率低。因此,花生播种联合作业机械、花生收获摘果机械是目前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的核心。花生是泰兴市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逾6 666.7 hm2。近年来,泰兴市与山东、南京等地有关企业合作,进行了花生播种联合作业机械、花生收获摘果机械的示范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花生联合播种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20倍以上,机械收获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40倍以上,同时在耕整地环节推广适度深耕、深松技术,对花生有着明显的增产效果。大力推广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对于提高花生种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促进泰兴市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花生生产产业化,从而拉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泰兴市根据引进机械作业的要求、当地土壤结构特点、推广种植花生品种的特性,对花生生产的产前准备、田间管理、农艺性状等统一要求,规范花生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业质量要求,形成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1 播种前准备

1.1 机械与人员准备

机械耕整配套机具为多功能灭茬旋耕机、耕整起垄一体机及耕翻起垄播种覆膜一体机等。与之匹配的拖拉机分别为动力36 750、51 450 W中型拖拉机及13 230~18 375 W小四轮拖拉机,并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技术性能良好,液压悬挂机构操纵灵活,位置准确,性能可靠。配套机具必须经过技术鉴定,有产品合格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等。拖拉机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证照齐全,农田作业技术熟练,经验丰富。

1.2 轮作换茬

花生忌重茬,夏花生以三麦、油菜茬为主。轮作周期为2~3年,轮作方式小麦(大、元麦、油菜)—花生、甜豌豆(大板蚕豆、蔬菜)—花生等。

1.3 地块选择

选择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排灌良好、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砂土、砂壤土田块。

1.4 施肥

前茬收获后立即灭茬,随后施优质有机肥22.5~30.0 t/hm2、45%复合肥(15-15-15)525~600 kg/hm2,有机肥不足的田块增施尿素75~90 kg/hm2。

1.5 耕翻起垄

采用耕翻起垄一体机进行田间耕翻起垄。耕深20~25 cm,垄宽75~80 cm,高12~15 cm,垄面宽45~50 cm[1]。要求翻垡良好,土壤疏松细碎,地表平整。垄高、垄宽均匀一致,垄沟笔直。

1.6 覆膜

人工耙平垄面,清理垄沟,用72%都尔乳油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后覆膜。膜宽90 cm、厚0.005~0.006 mm。

1.7 种子准备

剥壳前晒种2 d。选同品种中均匀一致的双仁饱果、饱粒作种。播用高巧种衣剂40 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g对水150~200 mL拌种仁12~15 kg,晾干即播,避免堆闷。

2 播种

露地栽培可直接播种;覆膜栽培田块采用4~5 cm宽的小锹垂直打孔播种。每垄播2行,每行距垄边8~10 cm,穴距18~20 cm,每穴2~3粒相间播种。

3 田间管理

一是提苗查苗。覆膜田块齐苗时注意提苗,将不能自行钻出膜外的幼苗人工辅助提至膜外,确保幼苗安全;露地栽培田块注意清棵[2]。缺苗较重的田块立即补种、补苗。二是捉黄补瘦促平衡。出苗至初花期,田间生长不良或不整齐时,用稀粪水或0.5%尿素水11.25~15.00 t/hm2点浇促平衡。花期采用惠满丰、健生素等叶面肥喷施促生长。三是中耕除草。露地花生苗期进行人工除草松土1次;中后期拔除田间杂草[3-4]。四是化控防倒保稳长。株高33~35 cm时,用花生超生宝900 g/hm2,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750 g/hm2对水600~750 kg/hm2均匀喷雾控旺防倒。五是清沟理墒,能灌能排。苗期、中期、后期均需做好清沟理墒工作,并根据田间墒情进行合理排灌,保障土壤湿度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0%、60%~65%、50%~55%。

通过田间管理,使花生植株直立,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株高35~42 cm,无倒伏和大面积倾斜。花生田间生长平衡,无杂草等其他杂物,以适宜机械收获。

4 耕整机械与技术

依照机械使用说明书及田间茬口实际进行田间操作。不同茬口田间耕整技术不同,三麦茬花生田间耕整在三麦收获后进行,田间秸秆还田量较大,将秸秆撒匀,施肥后选用耕翻、起垄一体机操作,再进行人工耙平、化除、覆膜、播种。油菜、豆类、蔬菜茬花生田间耕整在油菜、豆类、蔬菜茬在田作物收获后进行,宜选用耕翻施肥起垄化除播种覆膜一体机进行田间操作。

5 植保机械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5.1 植保及病虫害防治配套机具及方法

植保机械为中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喷杆式喷雾机,也可以为机动弥雾机等。作业时按农艺要求、农药品种稀释药液,按照不同机型的使用说明进行花生病虫害防治,喷头与作物距离调至工作高度40~50 cm,以低速、匀速作业。

5.2 病虫害防治

往年地下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用40%辛硫磷乳油4 500 mL/hm2对水60~75 kg/hm2,拌入300~375 kg/hm2细干土(沙)制成毒土(沙),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耕耱整地,翻入土中,实施对虫害的预防处理。苗期注意防治蚜虫,用2.5%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10%吡虫啉乳油15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中期密切关注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可在1、2龄幼虫高峰期,用3.2%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L/hm2对水750 kg/hm2,或15%安打悬浮剂24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结荚期注意蛴螬的发生与防治,特别是未用种衣剂田块,更需高度重视防治,采用40%乐斯本乳油3 750 mL/hm2对水22.5 t/hm2逐穴点浇。

5.3 病虫害防治作业质量标准

药液浓度配比正确,喷雾均匀、适宜,药液雾化良好。各喷头喷量均匀一致,有效覆盖密度雾滴不应少于20个/cm2。药液在植株上的覆盖率达到100%,杀虫率90%以上。

5.4 农药安全间隔期

花生收获前25 d停止使用任何农药。

6 机械收获技术

6.1 收获作业机具及方法

根据经济等条件,可选择分段式收获模式或联合收获模式。分段挖掘收获时,可选用4H-800型、4H-1500型分段收获机或者4H-2型花生收获机,完成花生挖掘、清土和铺放工序;然后可选择4HB-2型半喂入花生摘果机进行鲜摘作业,亦可选择将花生秧在田间或场地晾晒干燥后,选择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进行摘果作业。土壤湿度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以下、经济条件允许时,可选用国内自主研发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包括4HLB-2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4BHL-2A型 和 4BHL-4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等。

6.2 机械作业质量要求

对于适时收获的花生,采用分段挖掘收获时,作业质量应满足《花生收获机作业质量(NY/7502-2002)》要求;采用鲜摘或全喂入干摘时,作业质量应满足《花生摘果机作业质量(NY/T 993-2006)》要求;采用联合收获时,应要求总损失率≤5.0%,其中摘净率≥98%,破损率≤2.5%,含杂率≤3.0%。

7 参考文献

[1] 王宇先,刘玉涛,赵士宽,等.寒地花生大垄机械化覆膜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47-48.

[2] 齐建英,王启芝.花生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4(6):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