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下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互联网金融定义及本质,界定了对各互联网金融创新方式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对网络借贷、众筹等创新模式给予了合法地位、明确了监管的原则、监管目标、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方式和规定了由银行进行第三方存管。
互联网金融“基本法”出台后,更多只是指导性作用。细则执行,让很多业内机构胆战心惊。而出台的时间表,也一直成谜。
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大白话版(作者不详):
1.互联网金融大家都说是个好东东,我们也要支持发展,支持产品创新,并提供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2.无论你们马甲和名字多花哨,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还是有风险的,要加强监管。
3.互联网金融你们再多花样不过是支付、网络借贷(P2P)、众筹、基金销售、保险、信托和消费金融等这几类。
4.分了类以后,这几个野孩子一人领一个回家管去,这些熊孩子出了事找你们的妈去。势力范围大致的划分是:央妈管支付;银监会管P2P和原来沾亲的互联网信托和消费金融;证监会管股权众筹和基金销售;保监会管互联网保险。
5.支付你个狼崽子,以后不要抢银行的生意了,以后你就做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托管也不要做了,给银行。
好贷网创始人兼总裁李明顺:我觉得是一件大好事,有一种“终于来了”的喜悦感。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一个金融模式,借助互联网+本来可以发展得非常顺利,但是近来却被一些业内投机者和不怀好意者过度“消费”,逐渐偏离了本来的价值取向,一些好公司也不得不加入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让行业风险累积。现在阶段相关监管部门出台了行业规范和准入机制,有利于提高P2P和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健康发展。
篇2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博弈模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1 引 言
2012年,谢平等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2014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金融机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等方面.在互联网支付领域,截至2015年8月,已有 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许可,仅2015年上半年,支付机构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349.42亿笔,金额总计达到20.17万亿元.在P2P网络借贷领域,截至2015年8月,P2P网络借贷平台已有3 259家,累计成交量已经达到8 635亿元.在众筹融资领域,截至2015年8月,全国正常运营的众筹融资平台已达到230家.在金融机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领域,以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交通银行“交博汇”、招商银行“非常e购”以及华夏银行“电商快线”等为代表.第一家网络保险公司“众安在线”也于2013年9月开业.互联网金融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与创新型业务处理模式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潜在风险,比如P2P平台出现了包括以P2P名义的恶意诈骗、经营不善而倒闭、实际控制人跑路、平台提现困难等四方面问题,从2013年截止到2015年8月底共有26家平台实际控制人跑路.因此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待于金融监管部门立法整顿并规范其运营.-
互联网金融是国内目前的学术研究热点之一.谢平、邹传伟等(2012)[1]认为:互联网金融会冲击现有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理论,并提出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监管部门应聚焦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以及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等,而监管的形态有审慎监管、金融市场与行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冯娟娟(2013)[2]认为:发展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推进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金融监管部门面对如何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的新挑战,从金融监管的视角,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多层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建议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张芬、吴江(2013)[3]通过对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的分析并结合国内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认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做到创新金融监管思路以提升监管质量和效能、完善行业监管措施以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等.胡晓炼(2013)[4]认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增强,金融机构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的内在驱动,金融创新和新的金融业态和经营方式的不断涌现,使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对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张晓朴(2014)[5]在肯定互联网金融对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外的监管模式,提出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当体现开放性、包容性、适应性.魏鹏(2014)[6]通过分析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风险特征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认为国内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从确立监管原则、敦促行业自律、加快法律建设以及明确业务范围等四个方面着手.杜杨(2015)[7]通过建立创新路径和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复制动态进化机理分别分析创新与监管模型中的群体博弈局势的变化形态,并从创新及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苏颖、芮正云(2015)[8]从演化博弈视角证明政府监管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自我规范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政府应从完善风控体系、加强信息安全以及建立监管机制等三个方面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国外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及其监管的研究起步较早.Nicholas Economides(2001)[9]认为:科技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发展必定会对金融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超过预期,在分析互联网对金融领域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存在着个人信息泄露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Syed Ali Raza, Nida Hanif(2014)[10-] -通过分别对210名本国消费者和151名外国消费者的调查发现,影响外国消费者使用网上银行的因素主要有网络银行的作用及风险感知、信息了解和安全及隐私保护等方面,而影响本国消费者使用网上银行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支持;以及银行应该在简化信息披露渠道、提高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以及客户隐私保护.金融互联网化的创新性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加深了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依赖.René Bohnsack,Jonatan Pinkse,Ans Kolk(2013)[1-1]认为:现代企业正在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演化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企业最终会借助电子媒介综合发展.因此,未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会从线下转到线上,而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正是大势所趋.Emanuele Brancati(2015)[1-2-] -通过研究发现,在传统业务中,对资金需求最大的中小企业却获得了较少的贷款供给,因而迫切需要金融创新来满足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Antoine Martin, Bruno M. Parigi(2013)[1-3-] -从风险、成本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及监管的负面性,提出政府应采取激励性监管措施,促进金融的健康发展.
国内外学者都对互联网金融及其监管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讨,但大都是对现有经济现象的描述及现有监管措施的补充.虽然有学者从模型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新及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之间关系,但并未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引入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动态博弈过程,并结合监管条例的出台过程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新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边界.
2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边界的博弈行为分析
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业务游荡于监管体系之边界,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就会冲击现有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对互联网金融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是必要的.如果监管部门因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风险而监管过于严格,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就会可能受到限制过多,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可能因为创新风险与成本过高而放弃金融创新,从而不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与金融监管部门都会考虑对方的决策行为来制定各自策略,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因此引入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行为.
作为博弈参与者的金融监管部门目的是维持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并不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即金融监管部门并不完全符合理性人假设.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创新金融业务的动机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也不会主动或完全向市场以及金融监管部门披露自身经营信息,从而产生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由此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不满足传统博弈论分析的假设条件,因此引入并不要求参与者完全理性、信息完全对称的演化博弈模型来更为准确的反映两者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
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为:1)行为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即博弈双方并不是或者并不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2)行为主体的博弈是一个相互认知的过程,博弈双方会因对方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直到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3)博弈过程是动态的,并且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4)对于策略空间,金融监管部门选择监管或者不监管,如果监管部门选择进行一定的力度来监管,将会产生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及外部性收益;金融监管部门若不监管,则不存在人力物力成本并且可以使社会享受由创新型金融所带来的收益,但可能产生一些潜在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对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内容及其监管力度,结合利益最大化原则来选择是否接受监管.如果以一定的概率接受监管,则相对于没有监管时存在一定的损失,但由于监管可以规避一些风险,从而也产生一定的收益;反之,若不接受监管,就会在享受创新业务带来收益的同时承担一定的风险损失及监管部门的处罚成本.
3 博弈模型构建及其求解分析
3.1 模型建立
博弈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监管部门,另一类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的主体.金融监管部门的策略选择有监管或者不监管,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的策略选择是接受监管或者不接受监
3.2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演化博弈分析
如果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与金融监管部门都满足理性人假设,在互联网金融出现时,假设金融监管部门能及时觉察到金融市场的变化以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那么在完全理性的状态下,政府会对监管与不监管之后的收益进行衡量,如表1所示,若R11--C1>R12--S1,则金融监管部门会选择监管;反之则会选择不监管.当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监管后,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在完全理性的状态下也会对自己接受与不接受监管后的收益进行衡量,若R21--C2>R22--S2-F,则接受监管,均衡结果为(监管,接受监管);反之,则不接受监管,均衡结果变为(监管,不接受监管).当金融监管部门在衡量得失后决定不监管时(如果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在无监管的条件下意识到无限延伸业务领域可能带来的风险后果时,会主动减少风险领域的创新,为方便起见,假设其效果同接受金融部门监管一样,为R21-- C2,此时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会对自己接受或者不接受监管后的收益再次进行衡量,若R21-- C2>R22--S2,则会主动接受监管,此时的均衡结果为(不监管,接受监管);反之,则不接受监管,均衡结果为(不监管,不接受监管).但在现实情况中,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而非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也可能考虑到若不接受监管可能遭受的风险冲击而会有一些非理,用简单的传统博弈模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博弈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因此引进演化博弈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与金融监管部门在博弈中不断优化的演变过程.
假设金融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力度为p,其中0
3.2.1 金融监管部门行为的演化
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监管的期望收益为E11-,不监管的期望收益为E12-,平均期望收益为E1-,分别由如式(1)~(3)计算:
3.2.3 金融监管部门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动态
稳定性分析
上述分析可以发现,p0=0,q0=0和p0=1,q0=1金融监管部门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的均衡状态.如图4的动态图(g)中表现为B和C两个区域是演化稳定区域,而A和D均未达到均衡状态.
在B区域中,由于p>p0,所以q会逐渐增大到稳定状态q=q0=1,;而由于q>q0,所以p会逐渐增大到稳定状态p= p0=1.即随着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有效性增加,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发现在更为规范的金融市场中受益更多,因而选择接受监管;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主体选择接受监管,金融监管部门也意识到有效的监管措施能为金融市场带来较大的收益,因而选择监管,博弈的最终结果是(监管,接受监管).而在C区域中则正好相反,p
在A区域,由于pq0,所以p会逐渐增大,最终的博弈结果是进入到B区域或C区域.若q减小的速率大于p增大的速率,那么博弈最终会进入到C区域;反之,则进入到B区域.在D区域中p>p0,所以q会逐渐增大;q
在金融监管部门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的演化博弈中,博弈的最终结果取决于监管部门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收益的大小.一般来说,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创新产品良莠不齐,金融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信用风险及其他系统性风险频发,此时金融监管部门会加强监管,从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保障公众的利益.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对完善的成熟期,整个金融领域的法制体系比较完善,各种金融机制趋于健全,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的运营及其业务的开展都比较规范,此时金融监管部门会选择放松监管,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3 案例分析:监管条例出台的动态博弈过程
从前文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在确定金融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力度以及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接受监管的概率之前,博弈双方会根据各自所代表的利益关系进行一个动态的演化博弈过程.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其他相关部门拟定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金融监管部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
第一阶段(2014年之前)没有监管边界: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部门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1998年11月北京市政府与中央部委共同确定首信易支付为网上交易与支付中介的示范平台.在随后几年时间内,相继出现了P2P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电商小额贷款等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2013年,阿里巴巴通过余额宝涉足互联网金融,腾讯、百度、京东、苏宁等企业也陆续推出了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传统金融服务通过20%的客户来赚取80%的利润,互联网金融则利用新的思想和新的技术来服务80%的该被服务好而没被服务好的企业,并发掘并开辟中国金融行业巨大的增长前景.而监管部门则肯定并鼓励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创新.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在扩大微型金融服务供给,拓展投资渠道,丰富投资产品,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互联网金融业务是新事物,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
第二阶段(2014年至2015年7月8日公布《指导意见》)双方博弈边界:互联网金融风险暴露与监管部门开始拟定监管计划.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监管部门还未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高利润与低市场准入使得互联网金融进入了一个野蛮增长的阶段,伴随同步增长的是潜在的风险因素.以P2P网贷为例,截至2014年12月,全国累计问题平台数量367家,而截至《指导意见》印发之前的2015年6月,全国累计问题平台数量达到786家.仅半年时间,问题平台数量新增419家.出现问题平台集中在跑路、停业以及提现困难等方面,且多数问题平台涉及人数都在千人以上,涉案金额动辄上亿.宜信创始人唐宁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良莠不齐,使得整个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用风险、欺诈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事件在让大众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让各界对其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于是纷纷提出监管部门应该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谢平(2014)[1-4-] -在论证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之后,提出监管要把握必要性、一般性、特殊性、一致性以及差异性等五个要点.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在支持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的同时,将适当采取措施对可能产生的流动性、价格波动等风险加以引导和防范.周小川也表示,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互联网金融进行适度监管.
第三阶段(《指导意见》出台至今)确认监管边界:监管部门出台监管政策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接受监管.在历时近两年的调研评估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其他相关部门拟定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7月18日正式印发,初步确立了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的框架.《指导意见》的总要求是“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原则是“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监管方案是人民银行负责互联网支付业务、银监会负责包括个体网络贷款和网络小额贷款以及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证监会负责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基金销售以及保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等.鉴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给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表示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意见》.玖富创始人兼CEO孙雷表示,《指导意见》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玖富与央行意见高度一致.就业贷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耿欢欢表示,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推动P2P加速净化,引导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人人贷董事长杨一夫在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之互联网高层年会上也表示合规可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逻辑.
监管部门对经济金融市场稳定目标的设定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对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催生了《指导意见》,双方的博弈结果是监管部门适度监管,互联网金融企业接受监管,与上文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的逻辑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 冯娟娟.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 2013(10):20-24.
[3] 张芬,吴江.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3(11):53-56.
[4] 胡晓炼.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J]. 中国产经,2013(10):32-33.
[5] 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J].金融监管研究,2014(2):6-17.
[6] 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 2014(2):3-16.
[7] 杜杨.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路径与监管策略[J].统计与决策,2015(17):37-41.
[8] 苏颖,芮正云.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政府监管体系催生――基于演化博弈视角[J].财会通讯,2015(11):19-22.
[9] Nicholas ECONOMIDES.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financial marke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2001(1):8-13.
[10]René BOHNSACK, Jonatan PINKSE, Ans KOLK. Business models for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exploring businessmodel evolution in the case of electric vehicles[J]. Research Policy, 2014(43):284C300.
[11]Syedali RAZA, Nida HANIF. Factors affecting internet banking adoption amo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customers : a case of pakist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Finance, 2013, 7(1):82-96.
[12]Emanuele BRANCATI. Innovation financing and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lending for SME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5, 44(2):449-473.
篇3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涉及P2P网贷行业的监管政策四箭连发,被业界称作“史上最严监管办法”,引发安徽P2P网贷行业对未来之路的热烈探讨。
“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互联网金融,遵循服务好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徐亚平看来,《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策空白,随着行业门槛的逐步提高,未来会有更多有实力企业和金融机构进入互联网金融业务。尽管未来P2P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指导意见》与当下P2P网贷行业的实际情况有一些出入,令许多平台经营者们无所适从。
安徽省盐业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总经理谷新生举例,《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P2P的民间借贷范畴和信息中介的角色,不得参与借贷、提供增信、非法集资等。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
“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与现实情况大为不符。”现实中,除像“拍拍贷”等极少数平台坚持完全的单纯居间服务外,绝大多数平台提供了额外的增信措施,如建立风险准备金,引入第三方机构担保、资金托管等。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托管,担保垫付模式、风险准备金模式等当下大多数平台常用的信“利器”面临挑战。
此外,政策并没有将个人对企业、企业对企业的网络贷款行为纳入定性,只是将个人(个体)对个人(个体)的网贷行为纳入其中。
他透露,事实上安徽P2P平台中90%以上都有企业贷产品,即个体和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这不是安徽P2P网贷平台的区域性特征,放眼全国,绝大部分网贷平台都开展企业贷业务,这也正是网贷平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顽疾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
“由于目前大部分P2P平台都不符合这个条件,未来这些平台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徐亚平表示。
“当务之急,P2P平台要提高自身的实力迎接政策变化。”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导张晨表示。保护投资者利益需要风控硬功夫,为投资者所带来的可观收益应基于平台强大而稳健的安全体系,需要平台建立完整科学的组织架构、专业有序的风控体系、强大的客服系统以及稳定成熟的平台技术等。
此外,要积极探索网贷平台资本市场化的路径。张晨表示,去年年底美国P2P网贷平台Lending Club对国内P2P平台上市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估值参考。“这是债权证券化的趋势,利用市场的流通来形成良性发展,P2P债权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
篇4
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它的闯入,搅动了原有的金融生态,裹挟着资金技术一路攻城掠地,随之也出现了泥沙俱下。
2015年以来,各路资本加快布局P2P网贷行业,风投入股、上市公司控股等利好消息层出不穷。截止2015年6月底,共计55家平台获得风投,上市系平台增至42家,国资系平台数量达59家,银行系平台数量达13家,其中部分网贷平台为复合背景。数据显示陆金所、红岭创投的贷款余额超过了100亿元,宜人贷、向上金服、你我贷、翼龙贷的贷款余额超过了50亿元。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8月底,中国P2P网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上升至2238家,上半年,新上线网贷平台数量接近900家,随着新平台不断上线、资本积极涌入,使得平台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加速P2P网贷行业洗牌。今年以来,新增问题平台976家,占比29.9%。其中6月份新增问题平台125家。
随着问题平台不断出现,P2P网贷运营平台数量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截止2015年8月底的全国网贷贷款余额前六的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六省累计平台数达1955家,占全国累计平台总数的67.88%。
在新增平台方面,8月六省新增平台46 家,环比下降25.81%,新增问题平台21 家,仅占全国问题平台总数的54%,环比下降70.42%。六省成交额达862.92 亿元,占全国成交额的88.95%,环比增长24.20%。六省在运营平台数占全国在运营平台数约67%。其中,广东在运营平台数最多,有394家,浙江和山东分别为259 和228 家。
结合平台失联、停止运营等类型的问题平台,8月六省终止运营平台数量占到总问题平台数的81%。
就算整体运营良好的浙江省,民营基础雄厚,积累了一批运营时间久,运营和管理经验良好的民营平台,虽然相比于其它民营系省份,浙江行业自律水平较高,但依然存在着大量民营系平台共有的弊端――经济疲软,借款人资金紧张,逾期、展期现象频繁。
不久前,国家十部委联合出台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属性和风险特征。第一次从政策上明确界定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并明确相关监管的职责划分、业务边界。
指导意见的出台,是针对互联网行业目前混沌不清,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状态下的题中应有之意,意味着P2P行业的野蛮生长的年代宣告结束了。
那么,接下来,如何营造互联网金融的新生态,在平台监管压力邹然增大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何去何从?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创新是救赎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道路。中国要真正成为创新国家的话,需要从改革教育体系和金融体系两个层面努力。金融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应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
那么,针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出现的问题,马光远说,“如果监管是一头狼,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要学会与狼共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吴庆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有2000多家P2P企业,然而我们市场真正需要的最多也只有100多家。我们希望通过市场竞争来决定谁能活下来。这可能不是最坏的情况,而是最好的情况。如果没有监管,整个行业会死掉,这才是最坏的结果。”
站在政策的角度,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文海兴认为,应鼓励和保护利用新技术开展适应互联网特点的、依法合规的金融创新活动,规范和引导从业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激发市场活力;应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完善信息披露,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好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作用,并坚决打击以互联网金融为名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注重保护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升其风险认知水平,增强其风险责任意识。
行业自律,应当是行业的自觉,但在野蛮生长时代,自律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爱君表示,只有服从现有的法律制度,才能消解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改革作为金融改革的一部分,必须依法改革。
监管的实施,真正波及的是企业的发展。
对于在监管中如何发展这一命题,点融网业务拓展部副总裁丁锐认为,监管和发展并不是零和博弈,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最直接的意义在于会加快行业的淘汰赛。
积木盒子首席风险官谢群则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留出了空间,二者可以联手开拓新的方式来满足P2P平台的需求。
监管就一定会影响效率?那么效率和安全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来说孰轻孰重?
人人贷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杨一夫认为,对于年轻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强调“在资金流动的过程中计量监控风险”这一金融本质更重要。
“企业发展过程中,先有贷款,再做投资,可以发展得更稳健”,壹理财董事长王柱全说。理财范创始合伙人、CEO申磊则表示,互联网金融企业最欠缺的是承担责任的能力,当欲望大于能力时,就会存在风险。e租宝高级副总裁杨晨则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建立客户关系,了解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投资者进行教育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支付
一、互联网金融步入蓬勃发展阶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从最初的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到近年来兴起的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理财等业务,受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并逐步向传统金融深层渗透,为传统金融注入活力,对金融市场格局产生了广泛影响。可以预见,传统金融将逐步与互联网金融实现深度融合、优势互补。2015年5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2014年,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215.30亿笔,业务金额17.05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52%和90.29%,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53.31亿笔,8.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5.9%和592.44%。支付服务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支付清算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行业,是以通讯技术对传统支付结算的丰富、以“大数据”应用对传统金融产品(服务)的补充,使得交易更便捷、信息更对称、成本更低廉、普及更广泛。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涌现,但无论演变成什么模式和类型,互联网金融对现代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统的依赖程度只会是越来越高。支付是交易的核心环节,支付清算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根基。随着各种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畅捷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对便捷民众生活、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支付系统建设近年取得显著成就,已经建成大小额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为中枢,银行业金融机构内业务系统为基础,行业清算组织和互联网支付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如何把握住未来机遇,控制风险,保障新兴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于探讨和解决。
三、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业务量快速增长,业务模式不断的创新,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子商务平台、P2P公司、银联等都是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者,每一方都在产业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现有支付服务基础设施中,可供支付机构接入并使用的有限,市场迫切需要提供效率多样化、低成本的清算服务支持。建议搭建为各参与方所共享的基础设施,鼓励参与各方有序的健康稳健发展。同时,采用安全可控技术有效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特别是填补农村及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空白,让社会公众享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普遍性、安全性和便利性。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和立法工作
传统金融业务在机构准入、新产品报备、跨业产品销售、客户风险偏好评估、敏感信息披露等等方面受到现行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的监管较为宽松,创新层出不穷,变化快,形式多样,其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比传统金融产品更高;部分客户规模庞大的机构,募集或管理的资金已经到了千亿人民币的级别,同时关系到亿级客户的投资收益水平,如管理不善或对风险事件处理不到位,会导致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包括了网络支付、网上小贷、P2P、股权众筹等多种业态,由于各种业态的内容不同、特征不同、风险点不同,在我国目前分业监管的背景下,应当由不同的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监管措施并实施监管,既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壮大,也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方面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金融服务提供者充分披露产品和服务信息,充分揭示风险,增加透明度。另一方面必须引入结构性保护措施,要求对消费者的资金进行监管和稽查,落实第三方存管制度,杜绝平台自身建立资金池,以有效控制消费者风险损失,防止欺诈。
(三)落实支付账户实名制,规范虚拟支付账户管理
网络支付发展之初,自然人客户在平台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时,网上商家没有强制要求进行实名身份信息核实,双方都以虚拟昵称登录网络支付平台系统,非实名支付账户比例较高。2012年,《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网上支付账户的开立应实行实名制,要求支付机构应登记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址、联系方式以及有效身份证件等身份信息,并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核。《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指出,目前完成实名认证的支付账户共有9.45亿个,占支付账户总量的43.07%,占比较低。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第三方支付用户的虚拟账户可以和任意一家签约银行账户相关联,只需通过虚拟账户就可以转移资金。在提供便捷支付的同时,其也带来了网络黑客盗用资金、信用卡非法套现、洗钱等风险。建议进一步落实虚拟支付账户实名制,实现对虚拟资金帐户的资金往来、交易记录的可追溯性,引导虚拟账户向小额、便民、风险可控的方向发展。
(四)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鼓励创新
创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市场主体应深入研究,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驱动,通过改进技术,在支付工具、支付方式以及支付环节等方面进行突破、整合或重组,逐步减少或消除原有业务环节上存在的约束、不足或缺陷,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用户体验。2015年2月,人民银行《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是央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明确给出的移动金融发展业务流程标准、技术创新规范和市场导向原则。参与各方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遵循安全、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展合作,支付技术创新、移动应用创新、平台服务创新,逐步建立互联网支付生态圈,构建竞争优势,给终端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捷和更优惠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 2013(7).
篇6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政府的包容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互联网金融市场蓬勃发展,总体上呈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更多元、更繁荣。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均在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有的还申领了银行牌照,创建了纯线上的互联网银行新业态;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也在传统电子银行业务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推出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等创新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旭日初升的新行业,产生了成百上千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肥沃土壤。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更加繁荣。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迅速延展至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P2P、众筹等多种新业态,未来还将更加百花齐放。
更规范、更健康。为鼓励金融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明确监管责任,规范市场秩序,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7月18日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意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互联网金融,遵循服务好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互联网行业管理,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者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反洗钱和防范金融犯罪,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以及监管协调与数据统计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更普惠、更融合。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普惠金融,使金融服务以操作简单、体验便捷的方式服务于普罗大众。如全流程在线的网络贷款改造了传统信贷的模式,使消费者和经营者更方便地获取信贷服务。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断跨界融合,共同拓展电商、支付、P2P、征信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形成了“互联网+金融”的良好格局。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为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代潮流,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大资源投入,在强化传统电子银行优势的基础上,多维度、多层次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强化传统电子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传统电子银行业务仍然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抓手,包括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内容。
国内最早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是商业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业务。网银由于其灵活、便捷等特点,受到用户的好评,迅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传统网银更多是作为银行柜面服务和产品销售的线上延伸,服务于商业银行原有客户,不具备获客的功能。因此,各商业银行纷纷对网络银行进行升级改造,从原有封闭形态向开放的生态圈模式转变。一是积极打造应用场景,增强电子银行的获客能力;二是借鉴互联网思维,简化电子银行的操作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三是开发专门针对性产品,打造多层次产品线。例如,推出专属渠道的理财产品,丰富电子银行产品线。 移动金融也是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一。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是商业银行积极拓展移动金融的主要目的。在具体做法上,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推出手机银行客户端,将传统网上银行移动化,打造“移动银行”;二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出定制APP,融合各类娱乐、消费、金融等服务,积极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三是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NFC-SIM卡”模式的近场移动支付;四是以移动社交平台基础推出微信银行,实现网点查询、转账支付、交易提醒、无卡取现等功能;五是在客户业务办理流程中加入智能元素,如移动营销PAD的使用,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体验。
民生银行将发展手机银行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的重点布局领域之一。民生银行手机银行围绕客户需求和自身业务特点,围绕小微金融的客户需求特点进行创新。为方便客户,民生银行在手机银行中开发了公私账户集中管理、大额汇款、乐收银账户管理、小微贷款、回单验证等特色功能。同时还提供在线打车、交通罚款缴纳、微信微博分享、主题换肤等增值服务,这些功能使民生手机银行的便民服务和交互功能持续增强。截至2014年12月末,民生手机银行客户数超过1300万户,年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位居同业前列。
搭建开放平台积极获客。从2012年开始,五大行就先后进军电商行业,工商银行“融e购”、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交通银行“交博汇”、农业银行“e管家”等平台陆续上线。银行热衷于发展电商业务,重点不在于从商品交易中获利,而是在客户的交易过程中嵌入银行服务。在互联网时代,大量客户的购物行为发生在电商平台上,如果商业银行搭建电商平台,便能掌握并充分运用这些交易数据,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在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中,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体现了客户的真实需求和行为模式,是商业银行未来开发相关金融产品的基础和实现差异化经营的保证。商业银行搭建电商平台,能够较好地整合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掌控客户交易信息,为后续大数据融资等各项业务创新奠定基础。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搭建直销银行平台是较为可行的平台发展策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末,已有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包商银行等2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自己的直销银行。在已经上线运营的直销银行中,均将货币基金理财作为主打产品,体现了互联网理财注重简单、安全、便捷的特点。从总体上来看,推出直销银行的商业银行大部分属网点数量有限的中小型商业银行。这类商业银行通过直销银行平台开展金融服务,能够摆脱网点数量不足的限制,扩大服务的地域覆盖范围。
开展互联网融资业务。各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利用自身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多层次线上融资服务。一是通过推出网络贷款业务,实现全流程的线上审贷、放款,大大缩短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具有代表性的银行网络贷款产品有浦发银行“网贷通”、建设银行“快贷”等。二是搭建P2P平台。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较强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和信誉保障,建立P2P平台来撮合投融资双方的交易,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具有代表性的有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该平台2013年10月上线以来,聚集的小企业、小微企业客户迅速增长,获客效果突出。
商业银行积极抓住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需求,通过深入开展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提高融资的便捷性,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包括:一是与第三方合作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代表性的有中信银行与海尔“日日顺”平台合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1号店”合作,为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便捷融资和支付服务;二是商业银行自主开发相关产品服务,具有代表性的有招商银行专门面向物流和电商行业推出的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银行业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在金融领域有着深厚的经营积淀。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种类齐全,产品线广泛,风险控制能力也经历了历史的检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具有如下优势。
客户基础和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同样拥有规模不小的客户资源,多年来积累了一定量的客户数据,并建立了科学、成熟的客户分层服务与经营体系,对客户的金融需求比较了解。商业银行具有较完善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服务体系。在线下,分布广泛的银行网点在建立客户信任、提高服务体验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实现将客户从线下引流到线上的最佳载体;在线上,已经构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丰富的电子渠道体系,浦发银行已有近90%的交易通过电子渠道完成,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也称之为O2O)的服务模式方面,具有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金融专业能力。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金融的专业化能力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金融全牌照优势,建立了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拥有良好的经营传统和稳健文化。这都将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的先进工具,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
商业信誉和品牌。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和品牌形象,并且始终都致力于打造金融的“百年老店”,重视对客户服务的价值传承,有利于快速建立客户信任和认同。
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弱项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变化转身相对较慢。
创新需要兼顾存量业务的稳定运行。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业务范围相对单一,没有历史包袱,而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包括公司、个人、同业、金融市场等在内的成百上千项业务,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更大,因此在创新决策上更审慎,业务创新实现的速度上相对偏慢。
管理模式影响决策效率。互联网企业的更多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强调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建立快速响应的机制。商业银行所建立的“总――分――支”分级管理,同级横向部门之间的公文流转机制,在确保执行力、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保障作用,但也导致决策链条相对较长,灵活性相对缺乏。
企业责任不同导致的经营理念差异。商业银行做为经营性企业,需要以实现盈利为目标,但作为支撑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还同时具有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保障民生、促进金融普惠的社会职责,企业发展需要与股东的经济效益、民众的服务效益、社会的示范效益等因素相结合考量,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把稳健经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互联网企业则强调以风险投资、高薪、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以扩大市场盈利为主要导向。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思考
商业银行具有特许经营、资本雄厚、客户资源丰富、风控体系完善、物理网点广泛等可利用的传统优势,完全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劣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第一,注重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商业银行应从自身组织结构的顶层设计开始,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构,建立便捷、快速、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新形象。一是以业务电子化、网络化为手段重构服务体系,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加强沟通效率;二是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减少用户申请到审批的各项中间环节。
第二,整合相应资源,打造平台经济。整合内外部资源,面向客户需求,打造产品、服务、场景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可以选择搭建网上商城,或者与电商、物流等拥有一定客户资源的企业合作,实现客户流量的导入。在服务方面,打通物理网点、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不同服务渠道,形成渠道优势。在产品方面,除实现线下产品线上化外,更加大力开发推出面向互联网客户的金融产品,形成一站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品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商业场景,打造融合生产、消费、生活、投资、娱乐等全方位的平台,增强用户与商业银行的粘性。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互联网金融
占中国企业总数98%以上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不仅是纳税主体,还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有不可忽略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和管理模式的粗放使得其信用风险较高;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狭窄,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投资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随着第三方支付技术的日渐成熟,互联网金融衍生出了众筹、P2P网贷、虚拟货币、金融网销等多种金融模式。仅在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的总投资规模就达到695.1美元。互联网金融爆发式的增长,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能性。
一、降低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差异化较大,信息的披露缺乏规范和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提供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对于投资者而言,审核中小企业的资质,需要更大的时间和财务成本。投资者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和对风险的规避,往往会减少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或者要求较高的投资报酬,这就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然而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的应用,革新了传统的信息交流结构。首先在信息的披露上,数据平台的统一口径保证了信息输入输出的规范,信息系统的运用大大简化了信息披露的流程,大规模的集成运算可以对企业的历史信贷行为进行追踪和评级。在信息的使用上,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向投资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更通过大量数据模型保证了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快速地对不同企业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以阿里小贷为例,阿里小贷利用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资信调查模式,将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转换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从而向这些在传统金融环境下难以提供资信证明的企业和个人发放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次跨越性的革新。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不断加强,数据的进一步整合和共享,信用体系将会不断地完善,从而根本性解决企业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互联网金融降低融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降低信息的收集和审核成本。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够迅速地向投资者提供不同维度的企业信息,同时利用信用评级体系帮助投资者对于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合理预估风险。而在传统金融环境下,投资者为了了解被投资企业,尤其是信息披露不健全的中小企业,有时甚至需要审计、咨询、资产评估、担保等第三方服务,这就大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第二,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投资与融资活动都是在在线系统上自助完成。客户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进行联系和沟通,通过电子化的方式签约,和传统交易相比,成本是非常低廉的。互联网金融极大地降低了融资成本,从而满足中小企业低成本融资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高效,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在传统融资方式下,企业首先要进行贷款的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资信证明。银行收到申请后,往往要经过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对申请进行审批,最后才能发放贷款。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系统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很高,一天或者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贷款审批,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短、频、急”的特点”。
三、庞大的资金规模
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在于受众的广泛性。随着智能手机、第三方支付和各种理财APP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实时地了解各种投资咨询,管理自己的资产,进行投资活动。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使得普通群众能够非常容易地参与到投资活动中。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较低,投资形式多样,能够满足小到几十元几百元的零散投资大到数百万的投资需求。以余额宝为例,普通人可以将钱转入余额宝即购买了天弘基金,从而获取投资收益,操作非常便利。并且资金没有门槛限制,即使几块钱也能进行投资。便捷的操作和无准入门槛的优势,为它吸引了广泛的用户,截至2015年6月底,余额宝用户已增至2.26亿,成为全球第二大货币基金。互联网平台拥有广泛的的受众,而大数据金融又能将碎片化的资金整合起来,汇集成庞大的资金规模,为资本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2015年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指导意见》一方面强调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截止目前,已经有近100家上市公司宣布自设、控股或参股互联网金融公司。国家政策的关注和扶持,资本投入的不断加大,会迅速推动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建立更加完善安全的投资融资体系,而中小企业将会是这一轮融资热潮的直接收益者。
参考文献:
[1]毕晓煦,李东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4(12).
篇8
2013年7月以来,互联网金融呈爆发之态,并已在传统金融机构诸如银行、券商、保险领域内崭露头角。目前,其运行模式主要由阿里京东电商平台金融生态圈、网上金融超市、P2P、第三方支付以及众筹等五种。互联网为传统金融带来挑战,也带来新的思维,从政府的角度看,随着互联网支付的日益广泛,货币流动性及其规律将与以往会有所不同,互联网金融所媒介的融资交易,基本都游离于金融管控外,对传统的数量调控方式会形成挑战。从行业企业的角度来看,相关管理文件和准入限制缺失,行业参与者良莠不齐,竞争无序,征信体系不完善,征信机构服务范围有限。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为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优化金融产品结构,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体系风险,我们建议:
1.完善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预警。市金融办等监管服务机构,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类金融机构等创新型金融组织的调研和监管,及时全面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既要做好引导、服务工作,更要健全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如可建立金融服务机构备案制度,对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范围以外的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统一在市金融办进行备案,并要求相关企业对其金融产品进行相关信息报送,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定期风险评估等。
2.研究制定创新型金融服务机构的优惠扶持政策。创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应当享有的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相应的税收待遇,降低其税收成本;研究制定金融服务企业支持政策,对于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型金融企业,可参照战略新兴产业的标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针对金融类企业数据传输量大、网络稳定性好、实时性高等特殊要求,在金融业服务集聚区加强相关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相关优惠。
篇9
究其根本原因――互联网时代,金融领域没有防火墙。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涉及10个部委的文件迅速出台。
这是金融回归本位的必然之举,金融是风险控制与管理,无论是中世纪的荷兰还是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本质没有发生改变,对风险的监管是必需的。
互联网金融仍然受到支持,但不再野生野长,各项业务有了对应的监管者,并且开始划分业务边界。有几条边界非常清楚,第三方支付是支付的中介机构,不得夸大支付服务中介的性质和职能。
P2P是个人对个人之间的网络撮合平台,也是中介机构,不允许提供增信服务,如果直接插手信贷,向200人以上融资就叫非法集资了。
P2P平台性质明确,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借贷属于民间借贷,个人在P2P上发生损失,对不起,那不关平台的事儿,属于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
股权众筹融资服务小微企业,尤其是创业、创新企业,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应向投资人如实披露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财务、资金使用等关键信息。基金销售收益、佣金、补偿等必须区分。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最重要。
互联网金融性质是普惠,面向小微企业,不能把手伸得太长,这会导致期限错配、加长杠杆形成的赢利点收缩。
有两大管理杀手锏。一是建立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意见》要求“建立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除另有规定外,要求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
这意味着挪用预支客户资金等很难操作,切断庞氏骗局资金流。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P2P网络借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发案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分别是2013年的11倍、16倍和39倍。今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会下降。
配资公司所进行的资金滚动操作、加长杠杆也不可能完成。《意见》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只能用于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不得用于垫付基金和其他理财产品的资金赎回”,备付金与基金、理财产品之间的通道被关闭,一刀切断了配资公司通过HOMS等系统加杠杆的行径。
并且,客户资金与机构资金分账管理,客户资金要审计,结果要公开。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结果。证券账户首先被严管。
篇10
《中国证券期货》记者 雒招霞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网贷监管办法近期就要出台,资金存管将成监管核心。此外,除负责牵头的银监会外,网贷监管办法可能还将得到包括公安部、工业信息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内不少于三个部委的会签参与。
之前央行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这意味着此前P2P 平台要求第三方资金托管的业务或将被终止,未来P2P 的资金或许只能存放在银行。
据网贷之家消息称,目前与P2P 平台签订资金监管协议的银行,至少已有6 家,并形成了银行资金账户体系+ 第三方支付、银行资金账户体系+ 支付两种模式。 但由于监管细则还没出来,银行现在的布局都还是试探性的,合作平台的准入标准、业务模式等都还缺乏统一标准和规则。
对此,中国最早研究互联网金融的资深专家向隽表示,“毫无疑问,第三方支付与银行联合托管P2P 资金,是国家出台P2P 资金银行存管制度后,第三方支付主动寻求与银行合作的结果,也是在现有政策框架下的一种制度性创新。
专家认为,国家在正面是支持P2P 发展的,这从政府多次发声支持网络借贷就可以看出。但是国家更希望给P2P 的发展制造一个有序的环境。鉴于以往的虚假标、资金池、平台跑路等教训,监管层不希望第三方支付形成资金沉淀。随着监管细则的逐步临近,对于大量P2P 平台来说,资金存管将是一场巨大考验。
P2P 监管办法酝酿在路途
据网贷之家预测,截至2015 年8 月底,2015年内的网贷成交额已达8635 亿元,而全年达到万亿规模或指日可待。但在P2P 行业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与之相关的监管边界也正在加速构建。
记者从北京一家规模中等的P2P 平台负责人处了解到,针对P2P 行业的监管办法的草案已初步形成,其主要内容仍是对《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下称《指导意见》的贯彻和细化。
据媒体报道,此前监管层早在今年上半年就网贷监管形成一份草案稿。该草案曾明确提出P2P平台将实施各省协会备案制监管,并罗列了类证券化、资金归集、关联方融资等十项禁止行为。然而,该草案最终或因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公布的延后而并未落地。
7 月18 日,央行等十部委会签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后,P2P 的监管办法酝酿落地的制度障碍已然扫清,与之相关的意见征求、修订和会签流程也正在加速完成。
“大方向上还是要按照《指导意见》来。”知情人士透露,“比如明确信息中介定位和要求必须由商业银行担当存管行等措施不会发生变化。”
而与此前预期有所差别的是,虽然《指导意见》已明确P2P 监管由银监会负责,但记者了解,在网贷办法的酝酿中亦有其他部委的参与。
“办法的最终形成可能不光要靠银监会,公安部、工信部也来参与了会签。”西南地区一家接近监管层的P2P 人士透露,“因为央行是牵头起草《指导意见》的,所以央行也要参与会签,但是由于( 央行) 部门比较多,所以流程可能还在走,未来针对P2P 的监管思路可能也是多部门协同式分工监管。”
多部委协同监管预防“执行难”
针对多部委共同参与网贷办法意见征求与会签的可能,有业内人士认为P2P 尚属新生事物,因而不宜实施过多监管。
“P2P 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形态,在行业规范未清晰情况下,从业者认为监管不宜过多。”易通贷CEO 康文表示。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P2P 行业涉及领域较多,而公安部、工信部等部委的参与,有利于落实和明确各部门在网贷平台监管上的分工与权责,在适当时为相关部门介入监管留下制度空间。
“一般多个部委联合会签,更多是一个明确分工的过程,如果这项业务涉及到这个部分,就要有部门来认领相应的权责。”一位地方银行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意味着监管层对P2P 的监管思路更清晰。”
“P2P 从借贷业务看归属银监会监管,但这类平台本身还牵涉许多问题。”一位地方网贷协会人士表示,“比如P2P 平台自身筹集资金或设立虚假融资标的,很可能涉嫌非法集资,这个打非办可以进行专业认定,但处理往往需要公安部门介入。另外募集过程是在线的,必然涉及到网站系统搭建,这个规程可能也需要工信部等部门参与规范。”
“多部委联合会签参与,说明监管层对P2P 的监管非常重视、谨慎,总体希望做到大而不密,密而不漏,监管松紧有度。”中信麻袋理财总经理黄海旻表示,“目前来看,应该会对P2P 采用分维度联合监管,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统一管理办法,其他部委、地方部门分别进行备案、核准及准入调查等不同管理办法的实施。”
事实上,在针对P2P 行业监管的执行层面,部分地区的公安系统似乎已经走在前面。此前有报道称,包括国湘资本、融金所、富达亚、合利在线等多家深圳地区的网贷平台员工被当地经侦部门带走协助调查。而与过往警方介入P2P 案件调查有所不同的是,前述被查平台并未出现卷款跑路或对投资人大范围违约的负面情况。
- 上一篇:农村合作社的作用
- 下一篇:土地评估的假设开发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