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施工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平整施工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平整施工方法

篇1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平整;土方量;方格网法

中图分类号:S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62

引言

随着长期以来积累的人口压力,我国存在着潜在的粮食危机,若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确保国家耕地安全。从而迫使政府部门提出强硬保护耕地的要求,力保耕地面积不破1.2亿hm2红线。为此,国土整治项目成为了许多地方国土部门争相申请的项目之一,他们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项目区五大整治要素是田、水、路、林、村,通过对它们的综合整治是提高土地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此之上,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最终效果。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核心内容是对土地平整进行实施,有利于农田灌溉的实施,农业机械化、高产稳产性的建设,对基础农田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大量的土地平整工作,高投资的特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完成,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土地平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1 原理与方法

1.1 原理

土地平整工程作为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平整规划应与实施相协调与其他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平整的基本原则是获得耕地、道路、防护林、农田灌溉和排水渠、机井、泵站、输线和村等有机结合,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用“运河上的地形,村,平道”的原则,运河路踏石,侧面板。对干、枝、茎、枝、横管的大方、生产方式和点为小党,指导运河,并套小广场,每一个测量的土地形成一个网格。应付排水、道路、骨架,然后平整土地,在党的建设中。

1.2 技术要求

灌溉和排水的要求,并风,以方便现场的运作和管理。农田的大小应考虑地形起伏,对工程领域的困难,有利于农业和灌溉和排水等,确定,运河系统和道路的领域来控制土地的测量的大小和形状。一般测量在平原地区长度控制在800m范围内,宽度一般控制在300m,南北方向。农田设计要建立在能保证畅通的灌溉和排水、灌溉和排水控制方便。在边坡的设计保持一定程度的领域,最好是横、纵坡小于3‰。进行柔和的土壤表层,尽可能在土地平整基础上保存熟土,记得把土块,继续推进,确保养殖场土壤和粮食产量提高质量。在坚持“有机肥、乔速效肥”的原则下,开挖部位的施肥量应大于补部的2倍。在种植方面,抗种植作物:加强田间作业管理。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保持基本等价。填充位置和开挖槽位置必须保持一定的虚高,大多数情况人为高回填厚度保持15%~20%左右。

1.3 基本方法

常用的土地平整工作有“倒行子法”,其次是“抽槽法”与“全铲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拥有各自独有的特点与优势,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们都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时,由于不脱离现实。

1.3.1 倒行子法

倒行子法,平坦地的一种方法,是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步骤是:根据设计开挖线测量,土壤,围绕开挖线进行开挖,顶部和底部分别排lm宽,与地球和填写必须确定。平挖第1个地球带,直到25cm的标准地面,第1个充满将填补,采取了第2个地球约25cm厚的表层土壤肥料,填补在第1个地球或槽年底。然后原土开挖二地球带、带、填写第2填充同时以第3填充表土回转二填补,所以要不断抽生留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平整土地,该方法有2个优点:保持表层土壤,保持土壤肥力均匀;地上深化翻整,可以达到土壤改良的目标。但这种方法操作相对较细,影响施工进度。

1.3.2 抽槽法

抽槽法是一种人运用机械,将两者结合的平整方法。它具有3个要点,其具体步骤是:首先,人们应该对土地进行相关的勘察,并设计出方案,制定好开挖线。然后保持插槽的平坦的和水平。根据设想,划槽土。返回到松软的土槽梁,原土垫层较低。最后找到了根扁梁,进行油箱。

抽槽法是用来平滑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开放,进步很快,工作效率高。缺点是,槽上的梁表面上不易保存,造成土壤不均匀。

1.3.3 全铲法

全铲法是依靠机械铲法进行施工的,它是一种常用的土地平整方法。操作方式时将设计的地线以上的挖到土壤,高垫低。该方法适用于机械调平,拥有较高的平整效率。但缺陷十分明显,生土、土壤肥力容易遭到长久破坏。在人工地面施工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2 平整中土方量的计算

在土地平整中,对于土方量的具体计算有多种方式使用。相对于网格法计算法、梯形法(分割法)、辛布莱体(抛物线法)、轮廓等人工计算方法,当前很多计算机模型也提供了不少计算方式。比如CASS常用MAPGIS制图软件,TFT土方计算绘图软件,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EM),等[4]。利用相关软件,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体积大。但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的计算方法没有实质性的差异,高精度的地形图应是基本的数据。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就是,大多数施工都在平原地区,其地面落差并不超过1m。当然,没有地形图,计算基本数据。必须根据一定的规则采集项目面积的每一个离散点的地面高程,然后到土方量的计算。网格方法c步骤进行了计算依据,有必要在这对传统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网格法计算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基本原则是:平坦的土地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测量格的高度,计算出它们的平均高程,根据平均高程和坡度的设计,和填挖挖几个边界和晶格的两侧,最后挖填土方量的计算。

在定边县北面的一个典型的情节下村土地开发项目(400m×400m)为例,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方法填土方量的简要过程。

2.1 方格网的相关测设

测设的第1步就是在平整的土地设一个正方形网格,和大小的正方形根据地形和冗长的施工方法,一般多用人工建设20m2×20m2,以波动在10m×10m;机械施工多用40m×40m,或100m×100m。由于救灾不大,并以机械施工为主,提出了网格的大小100m×100m,格按横向和纵向的行列数(例如,2.1等),完成布置图的绘制。

2.2 各方格点处的地面高程测量

RTK测量各级格阅读或场(精确到mm)。这时候要注意的是网格点的右上角用来记录每一点的高程值。

2.3 计算方格网的平均高程

由于各控制点的面积不一样,四点和周边的边缘控制要求在各区域的控制面积小,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高程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4的正方形面积为单位,其重量为1,然后每一点,分别是:角点的重量为L = 1)(一个角度,边缘点为两(2)边:中心为4(Q中 = 4)。加权平均法是使晶格的高程分别在动力上,得到组合后,各点按总重量分,加权平均是工程区高度(h)的设计。根据该方法,加权平均高度(h)的典型图为12.584m。

2.4 计算斜平面上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和填挖数

倾斜平面,控制纵向坡度在1/5000,横向水平。由于测量土地的规则形状的重力中心点必须在“工程设计”2的近东西向的直线坐标(2-0),由于平整的东西水平后,线上各点标高12.570m。南北2个网格点的设计高程差为0.02m(5000×1/100),以设计高度为基准的12.570m,格构设计标高为南0.02m,向北递减0.02m。每一个点的设计标高,都直接在草图上,设计的阅读是写在右下角的格子里。

当对格的设计标高进行计算和验证时,可以按各点的按型计算:

填土数=地面标高。设计标高

公式中:填挖数为“+”,称开挖;

填挖数是“-”,表示填方。

每一个点上的填挖次数直接计算在草图上,写在书中的每一个点下的设计标高。

2.5 计算零点位置,画出填挖边界

有一个点必须在开挖和填充网格之间,不挖不填挖边界点(零点),与所有相邻的零相连接,是填充挖边(零线)。零、零线是土方量计算的重要依据和施工。在此基础上,零位的计算方法与三角形关系的比例相似(见图1)。

因为xl/h1=l/(hl+h2),所以Xl=l・hl/(hl+h2)

式中:

l―方格边长;

h1、h2―方格两端的填挖数的绝对值;

X1―零点①距填挖数为h1的方格点的距离。

如在“土方工程设计图”中,0-3点与0-4点填挖数的绝对值分别为hl(0.130)和h2(0.084),方格边长为Z(100),0-3点至零点①的距离为x1,则:

Xl=100*0.130/(0.130+0.084)=60.75m

同理,求出各零点②,③,④,……⑦的位置,在图上连出零线,通过实地根据方格点找到相应的零点位置,然后用白灰撒出零线,施工时以此作为填挖的边界(见图2)。

2.6 计算填挖土方量

根据零位和点对填挖的次数,可以分别计算出双方当事人的数量和开挖量。该算法是准确的,但计算工作量大,设计采用近似算法。在一个正方形中不计算两边的填充和挖掘的零线,但填补挖了4个点的代数和乘以一个1/4的正方形区域,如在网格中的填充量或开挖量进行。通过计算土地的总测量量为5975m3,总开挖量为5920m3(见图3)。

由于理论方式与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填量与开挖量并不一定对等,但为了减少相应的误差应该多次调整相应的程高,在反复测量与计算中实现。另外,也可以借助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计算,这样是减少误差的有效方式。

本文从项目实际研究,以陕西省定边县北畔村土地开发项目区一典型田块土地平整为例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可为提升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效果,并为优化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从而达到提升土地整治项目整体综合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玉珏.耕地面积增减变化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以山西省为例[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廖兴勇.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江平,周连,卓荦,贺申泰.土地整理中土地平整工程的若干方法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5).

篇2

[论文摘要] 笔者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投资 为引线,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现状,主要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角度出发,浅析福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隐患,简明扼要地剖析问题与隐患的成因,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我省是人多地少的省份,人均耕地只有0.6亩,全省47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警戒线,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全省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有限、分布零散,按照“生态省”的要求,坡度较陡的地块不但不能开发,还要安排部分退耕还林,大面积的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土地开发整理是我省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

通过多年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实践,我省已 总结 出一套相对合理、简练的工作机制。然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在国内的进展历程毕竟有限,很多方面的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摸索、实践、总结。笔者曾参与多项省内外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设计,通过自我总结心得,对我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见解,希望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成效。

1 存在问题与隐患

1.1 重点设施无法落实,总体规划缺乏完整性

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省内投资的而言,土地整理亩均投资约为2000元,高于国家投资项目的土地整理亩均投资。但是,项目一旦涉及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型水工 建筑 物,就很可能面临资金窘迫的境况,使得项目的总体规划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2004年省级投资的仙游县大济镇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总面积约为4102.98亩,总投资约为824.39万元。项目区地处木兰溪中游和大济溪下游两侧,以省道242线为界,分南、北两个片区。其中南片区位于木兰溪北岸;北片区则有木兰溪支流大济溪自北而南方向。项目区所涉及的木兰溪和大济溪都是径流较大的两条河流,如果将防洪工程和桥梁工程设计纳入该项目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范围,投资资金明显存在较大缺口。可如果不予考虑,则必然存在一连串与防洪工程密切相关的安全问题;其次,由于河床宽度较大,如将大跨度农桥纳入投资范围,资金更是捉襟见肘。而如果不纳入投资范围,则必造成项目区 交通 系统总体规划上的不完整。

如果说,仙游县大济镇土地整理项目只是特例,那么对于闽西和闽北的项目,类似问题却是屡见不鲜。原因是这些项目区周边大都为被丘陵山地环绕的盆地,或分布在河流两岸的狭长河流阶地,总面积不大,总投资也不过在400~500万元,可又往往很需要建设占投资相当比例的防洪工程。而防洪问题总是项目区农田建设的大前提,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设计单位只能“委曲求全”,强行压缩其它工程投资,从而造成项目区总体规划由于资金短缺而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2 投资重复,规划相异

在省内各县市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踏勘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在项目区内存在几乎同时或者正在施工,由农发办投资的田间设施,或者由 水利 部门投资的防洪排涝设施,或诸如新 农村 建设、村村通之类的道路设施。于是,某些业主单位为了充分“利用资金”,挖空心思将这些设施“融”入土地整理项目投资范围内,从而造成投资重复。

然而,从规划设计角度考虑,这些“已经存在”的水利设施同样可能给新的规划带来一定的设计麻烦。原因很简单,由于资金渠道不同,投资部门不同,规划理念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项目总体规划要求与标准也就必然不同。比如,省内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一般要求排灌分开,而农发项目则大都采用传统的排灌结合设施。因此,如何做到充分利用已有田间设施,合理科学规划,需要设计单位深入项目区,实地认真勘查,实测现有沟渠断面尺寸,才能做到新旧结合,前后一致。

1.3 新增耕地数量斐然可观,耕 地质 量良莠不齐

从我省近五年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中,针对提高新增耕地质量的工程措施有如凤毛麟角。新增耕地面积不大,而且可能散布在项目区各个角落,更是难为人所重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历年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费用表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列入这方面投资的内容寥寥无几。即使存在,也不过是“蜻蜓点水”,仅仅是一些示意性的、简易的措施,比如客沙或客土之类的。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新增耕地”在项目实施前是荒草地,项目竣工后依旧如从前。更有甚者,个别地方的新增耕地完全是为了应付竣工验收,草草翻耕了事。

1.4 预算编制不合要求,投资总额难符实际

2007年5月22日,闽财建[2007]57号文《福建省 财政 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的颁布,标志着福建省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开始正式采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以下简称“国土定额”)。但从笔者近期参加的施工图技术交底会、设计变更会以及2007年省级项目的审查会,许多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反应的问题,大都与预算密切相关。现就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问题,做一些探讨:

(1)人工预算单价滞后。根据闽建筑[2006]24号文,建筑工程于2006年5月1日起已经对人工预算单价做了调整。以松溪县渭田土地整理项目(总面积3220亩)为例,按照国土定额标准的人工费(六类工资区)计算,总投资约为644万元。如果直接将人工预算单价直接由原来的26.40元(甲类工)、15.89元(乙类工)直接增加到31.40元(甲类工)、20.89元(乙类工),总投资则将增加到678.85万元。前后两者比较,总投资增加5%,亩均投资无形中增加了108元。

(2) 材料 预算单价与项目区实际价格差异较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材料大都直接采用信息价,而大部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往往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材料 运输 方面大都存在二次搬运。

(3)定额与施工组织设计脱节。比如,沟槽土方开挖,按照国土定额,除上口宽度超过16m的渠道及上口面积大于80m2基坑土方工程采用人工与 机械 配合施工外,土方开挖都应采取人工开挖,但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法,难以符合预算定额标准。

(4)项目设计过程虽根据设计进展分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三个阶段,但并没有因为设计阶段的不同,对工程量采用相应的扩大系数,这可能造成后阶段的进一步设计内容的调整压缩。

综上所述,由于预算编制的种种不符合标准现象,极可能给项目施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定额本身就是规定必要劳动消耗量的标准,“标准”一旦“失真”,总投资预算过程的重复性差异叠加,势必造成项目总投资与实际投资的存在大幅度的偏差。再加上某些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顾后果地压缩标底,尤其是某些采取最低价中标的地区,对后期工程实施无形是“雪上加霜”,其后果很可能是降低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半途退场、蓄意增加设计变更,等等。

1.5 框定工程费用比例,约束总体规划内容

根据省内外多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查会经验总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费的费用组成结构大致是:土地平整约占20%,农田水利约占40%,田间路工程约占30%,其它工程约占10%。有些省份甚至要求农田水利占施工费的比例不得小于40%。如果土地平整工程或田间路工程比例增大,都可能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因为多数人认为只有农田水利工程才是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部分,大量投入资金在所不惜。而不为重视的土地平整工程,在有些省份甚至被硬性要求不得超过施工费的10%。否则,设计单位将可能被要求重新优化总体平面布局,重新安排资金投入。

而值得深思的是:如果撇开“土地平整”,规范大田块、合并小田块,“田成方”又从何而言?提高耕作效率,均匀灌溉又从何而言?从长远来看,如果不利用当前大好局势,我们的耕作田块又何时才能规范化,下一步土地整理的工作又将如何推进?笔者认为“土地平整”乃是区别于其它类似工程最独特之处。

2 问题成因分析

2.1 程序尚未成熟, 投资 无法放开

实际上,国内土地开发整理真正开展应该是起始于新

2.2 不同部门步调不一,设计理念有待统一

不同部门对相同项目区投入资金,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属正常的现象。首先,投入资金总额的不同,可能就已经定格了不同项目总体规划的思路。根据资金宽裕情况,结合现场实际要求,解决项目区内最紧要的设施,也是每一位设计者、策划者或业主预先考虑的问题。这就基本确定了项目设计方向,局限了总体规划的思路。其次,由于部门职能的不同,对项目建设的出发点不同,或由于不同部门策划者本身对投资项目不同程度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直接影响了项目设计的方向。所以往往形成有的工程内容重复建设,有的倍受冷落或刻意规避。

2.3 重数量,轻质量

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是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因此很多地方单位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数据上的“一本账”,对于后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不够重视,耕 地质 量问题往往不能顾及。与耕地质量息息相关的一些工程措施,比如:土壤改良、地力改善等措施视觉上大都难以辨别,难以技术 检验 ,工程量审核只能通过签证来体现,效果也是滞后的。因此,为了避免投资资金不落到实处,只能“忍痛割爱”,从而使得耕地质量问题遭受冷落。

2.4 定额标准贯彻力度不够,单价高低人为因素影响大

在“国土定额”未出台之前,省内均采用的福建省 水利 水电厅闽水电[1997]计201号文颁发的《福建省水利水电 建筑 工程预算定额》(以下简称“97水利定额”)。因此,很多设计单位、审查预算专家甚至投资审核部门,对新的定额标准理解可能还不是十分透彻,影响项目投资。

此外,对项目总投资影响较大的因素还有投资审核单位。他们可能依据以往审核项目对送审项目的单价进行人为限制,以达到降低项目总投资的目的。

3 对策与措施

3.1 开拓筹资渠道,汇集多方力量

土地整理资金的充足与否是土地整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必要前提。目前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来自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资金渠道还可作进一步拓展,以争取充足的资金:一是组织农民投资、投劳,以及按照“谁整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 社会 资金的投入;二是利用国内 金融 部门贷款;三是积极引用外资、如亚洲 银行 等国际性投资。

为了克服同一项目存在上不同部门投资,不同理念的规划,必须尽快构建起一个将管理行为与跨部门协作联系起来的组织架构,汇集各方有效力量,凝聚各方投资资金,合力攻克诸如项目防洪堤、引水干渠之类涉及项目安全隐患的重点工程,有系统、有保障地全面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确保项目实施后安全稳定地运行。2006年由国土资源部门与农业综合开发办联合建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这一举措,笔者认为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里程上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步。

3.2 规范定额标准运用,实事求是编制预算

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经济 核算的基础依据,因此,规范使用预算定额是编制投资预算的根本。从省内的国土定额运行情况,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以臻规范运用、实事求是的目的:

(1)邀请预算定额标准编制人员或者预算专家,对设计、施工、审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深刻理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内在含义,掌握预算定额的使用条件,从而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2)由土地开发整理管理部门组织各设计单位、资深预算审查专家、优秀的施工单位,以技术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技术交流,并形成定期举办的惯例,逐步规范。

(3)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为 调查 对象,广泛征询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意见,组织预算专家,通过讨论研究,总结并改进预算定额标准中与省内不相吻合之处,循序渐进,提炼出一套符合福建土地开发整理实情的预算定额。

3.3 结合实际情况,开拓工作思路

从土地开发整理定义出发,土地开发整理就是采用工程或生物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或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的活动。因此认为,无论是土方平整、道路工程还是其它工程,均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故应当一视同仁。

当然,借鉴以往项目投资情况,总结投资各组成比例,也是检验项目规划合理与否的传统手段之一,但如果把它当作一个框框来生搬硬套,则不合理。比如,在一个水利设施完善,道路设施缺乏的项目内,投资重心就应该往田间道路工程倾斜,而不是生硬地套用比例框框。因此,笔者认为不论是哪个分项工程,只要情况属实,项目区内确实需要加大投资,都可以大胆投入资金,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合理规划。

3.4 加强资金 财务 管理 ,实现项目“综合治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财务管理的重点是项目资金使用的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控制支出,是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项目“综合治理”(本处指对田、水、路、林、村全方位进行治理)的前提条件。以下就如何加强资金管理力度,提一些浅薄的建议:

(1)划清各项费用开支界限,严格遵守资金支出程序;

(2)认真审核支付凭证的真实性、可靠性;

(3)加强资金支出责任人签字制度;

(4)建立完善的 会计 核算工作制度;

(5)加强工程项目的 审计 力度。

4 结语

土地开发整理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 农村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综合性、复杂性、季节性、区域性等特点,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制度,使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篇3

【关键词】场地平整,露天环境,爆破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blasting as an example,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shallow hole blasting in the open field leveling engineering step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for many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shallow hole blasting in the open field leveling.

【Key words】 field leveling,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blasting technology

一、 前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与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爆破技术也随着这股发展潮流在不断的完善。接下来我们将从各方面了解到浅孔爆破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土地平整的作业的方法和特点。

二 、通过例子了解露天场地平整具体方法

对某市开发区场地平整工程爆破主要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某市开发区内的场地平整工程,该工程主要为土石方爆破,位于某市开发区内,施工地域东面为小隐村,距工地边缘约300米 ,南面距路边约150米,路南侧无建筑物;西面距爆破施工场地边缘约100米,在施工场地边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压输电线路;北面距路边约200米。总面积约700亩。本工程按平整设计要求计划土石方爆破量约为12万立方。

2、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3、爆破方案选择

根据不同的爆破要求确定本工程石方爆破作业方法如下:

(一)工程测量

由业主会同施工方对设计范围内的石方量进行测量,为后续施工、计量等提供原始依据。施工方根据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现场标定出爆破作业范围,并在该范围内按设计要求精确布置炮孔位置和孔深。

(二)爆破方法

设土方剥离后原岩山体的地形高差(以底板标高为参考点)为H,不同高差条件下拟采用如下不同的爆破方法:

(1)H>3.0m时,采用中深孔爆破法。;

(2)H≤3.0m时,采用浅孔爆破法。

(3)对于爆破后的大块,及时采用爆破法、机械法(大型液压破碎锤破碎)进行二次破碎,以便于机械挖运和平整。

4、爆破参数

(一)计算方法

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

式中:v是质点振动速度,cm/s;Q是最大一段药量,kg;R是爆心距,m;,k是与爆区地质地形有关的系数,=1.8,k=200。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允许振动速度取v=5 cm/s,R钢=26.5m;砖混结构房屋允许振动速度取v=2.6 cm/s,R砖=110.3m。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Q钢=39.8kg,Q砖=964.5kg。因此最大一段药量取Q=39.8kg。

(二)浅孔爆破孔网参数

(1)台阶高度:H=1~3.5m,根据现场地形确定,台阶高度以3.0m为主

(2)超深:h=(0.1~15)H取h=0.1~0.4m

(3)孔距、排距、底盘抵抗线

孔距a=0.9~1.7m,排距b=0.7~1.4m,底盘抵抗线W=0.7~1.4m

(4)堵塞长度:L1≥b取L1=0.9~1.4m

(5)单孔装药量:Q=qabH=0.2~2.5kg

(三)装药结构图

(四)不同台阶高度的浅孔爆破主要参数

表1-1浅孔爆破主要参数

(五)浅孔网路图布置

起爆网路设计既要考虑准爆性,又要考虑复杂环境条件下对单段最大起爆药量的控制。此类爆破工程一般采用多排炮孔孔间延时逐孔起爆网路,本工程采用孔内同列同段导爆管雷管,排间5段导爆管雷管延时,同排孔内导爆管雷管与两条主导爆管采用四通连接(详见起爆网路示意图)。

网路激发使用击发枪击发导爆管。

三、露天浅孔爆破相关注意事项

1、爆破飞石的控制措施有下面几种:

(一)对于孔口飞石的控制措施主要是对孔口进行覆盖防护。这样不仅消除了冲孔的隐患,又能防止孔口石块的飞出,同时又有效的降低大块率。

(二)对于前排飞石的控制措施,一方面可采取多排微差爆破,减少前排出现次数。另一方面根据前排抵抗线和结构面的变化情况,在抵抗线薄弱的地方采取间隔装药。当发现有炮孔有贯通缝隙或者与空洞相连,要对该炮孔进行堵塞,不能进行装药。

(三)根据爆破条件变化,合理的确定单位炸药消耗量和爆破参数,保证炮孔的堵塞长度和质量,合理的确定爆破微差的时间。

2、爆破效果及建议

在广乐高速公路高边坡爆破施工中,采用控制爆破方法,边坡得到有效保护,爆破效果良好,保证了边坡的平整度和稳定性,边坡坡度比、超欠挖完全达标。

爆破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严格按综合爆破参数进行钻孔、装药、放炮等工作。实践证明:再好的参数选择,如果炮孔打得不准、不正、不齐或装药量过多或过少,均达不到预期的爆破效果。

3、炮孔间距,排距和孔数

炮孔间距、排距的大小,主要考虑爆破料的最大块度和岩体完整破碎情况等地质因素。在岩石较破碎部位,炮孔间、排距取值较大;岩石较完整部位,取值较小。另外,炮孔间、排距大小也受布孔方式和起爆方式的影响。为达到更好的破碎效果,采用排、间微差起爆,拟定孔距为3.0~4.0m,排距为2.5~3.5m。

4、装药结构和药量控制

为保证爆破能量沿孔深分布适应岩石阻抗的变化,便于装药作业,设计采用连续装药。但在距民房最近区域,最大一次齐爆药量控制在120kg以内。

四、爆破施工安全管理

为确保爆破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我单位将严格遵守国家颁发的《爆破安全规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地方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并采取以下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

1、爆破器材安全管理措施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和当地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对爆破器材的购买、运输、储存、保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临时器材库(炸药库、雷管库)的设立应经公安机关认可后指定搭建,并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制度,专人专管。成立专门安全保卫小组,确保器材库的安全。同时加强对爆破器材的检验,严禁不合格的爆破器材进入施工现场。

2、爆破操作安全措施

(1)制定爆破施工安全管理细则和火工用品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

(2)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爆破设计,并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从技术上保证爆破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3)火工用品的贮存按有关规定执行,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建立严格的入库领用制度,严禁多发乱发,爆破员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

(4)药包制作时,在指定场所进行,不准超出指定范围,制作和装填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5)线路联结时,按规定操作,防止联错、漏接,保证可靠起爆。

(6)爆破必须严格执行警戒制度,设立明显的警戒标志,安全警戒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或袖标;做好爆破时的安全警戒工作。

(7)爆破完毕,经安全检查无误后,方可撤除警戒,恢复施工。

3、爆破震动危害预防技术措施

(1)采用微差起爆技术,控制每段齐爆药量(小于保护附近民房允许的最佳值)以降低爆破震动。

(2)采用低爆速炸药,减少爆破对底板的破坏。

(3)保护层开挖采用浅眼爆破,并采取合理微差间隔和装药结构。

(4)在主体爆破实施之前,先用预裂爆破技术开挖预裂缝降震。

4、爆破飞石预防技术措施

(1)根据施爆点的地质条件,合理确定炸药的单耗,严格控制药量。

(2)设计合理的起爆序列和最佳延期时间,以尽量减少爆破飞石。

(3)炮孔堵塞时严禁堵塞物中夹杂碎石。

(4)根据现场试验结果,正确确定炮孔参数。装药前要认真复核孔距、排距、孔深、最小抵抗线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根据实测资料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修改装药量,严禁多装药。

(5)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爆破作用指数,并选用最佳的最小抵抗线。

五 结束语

要完成一次成功的爆破作业就必须合理选择爆破方式,精确计算爆破参数,斟酌起爆顺序和选好火药用量。场地平整环境多为坑洼相见,这使得在方格布网时的勘测工作变得十分繁琐,并且复杂的计算公式也是这项工作的难点之一。但是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爆破从业人员为爆破行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苑笑然 对某市开发区场地平整工程爆破施工技术的探析字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9期

[2]郑立兵 复杂环境下土石方控制爆破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年5期

[3]陶腾飞 控制爆破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边坡中的应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16期

篇4

【关键词】 土方计算、评价、DTM、CASS

1.土方量计算的原理

求取地表物质体积差是土方量计算的目标,而其关键在于对原始地形和改造后地形的表述。改造后地形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而且往往是规则的,易于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原始地形的表述则存在一个矛盾:地表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表面,而我们所获得的只是离散的有限数据。因此对于原始地形的任何表述只能是模拟和近似。各种模拟和近似的方法,都是基于地表连续和渐变的假定,这也是连续和渐变这一朴素的哲学思想在地理学领域的应用。

2.土方计算方法

现以计算土方流行软件南方CASS 软件里所描述的土方计算方法进行浅析。

2.1 DTM 法土方计算

由DTM 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 X,Y,Z) 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三角网来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DTM 法土方计算共有3 种方法,一种是由坐标数据文件计算,一种是依照图上高程点进行计算,第三种是依照图上的三角网进行计算。前两种算法包含重新建立三角网的过程,第三种方法直接采用图上已有的三角形,不再重建三角网。

对于这种方法笔者以为最好运用第三种,即建立三角网,然后很直观地根据实地情况判断三角网的正确性,通过修改三角形建立合理准确的三角网,最后再通过已有三角网进行计算,从而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2 用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

断面法土方计算主要用于公路土方计算和区域土方计算,对于特别复杂的地方可以用任意断面设计方法。断面法土方计算主要有: 道路断面、场地断面和任意断面3 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2.3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由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 X,Y,Z) 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方格网来计算每一个方格内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系统首先将方格的4个角上的高程相加( 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 ,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方格网法简便直观,易于操作,因此这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

用方格网法算土方量,设计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还可以是三角网。这种方法只限于地势变化平缓、无陡坎、斜坡,高程点密度与分布能反映真实地形条件;或者有陡坎、斜坡,但是地性线处理得当,高程点密度与分布亦能反映实际地形的条件。

2.4 等高线法土方计算

用户将白纸图扫描矢量化后可以得到图形。但这样的图都没有高程数据文件,所以无法用前面的几种方法计算土方量。一般来说,这些图上都会有等高线,所以,南方CASS软件开发了由等高线计算土方量的功能,专为这类用户设计。

用此功能可计算任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但所选等高线必须闭合。由于两条等高线所围面积可求,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已知,即可求出这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

2.5 区域土方量平衡

土方平衡的功能常在场地平整时使用。当一个场地的土方平衡时,挖掉的土石方刚好等于填方量。以填挖方边界线为界,从较高处挖得的土石方直接填到区域内较低的地方,就可完成场地平整。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运距,从而使工程费用最省。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以为土方计算从原理上分为3种:即方格法土方计算、DTM 法土方计算、断面法土方计算。

3.土方计算流程

场地分析―――地形实测资料分析―――设计资料分析―――施工方法分析―――选择土方计算方法―――依据软件设计程序进行土方计算―――设计施工图纸―――土方计算报告。

4.主要应用软件介绍

可以用于土方量计算的软件可以分成两大系列: AutoCAD 系列;遥感和GIS 系列。前者代表传统和成熟技术,仍是主流,这与AutoCAD 图形文件格式是当前国内测绘产品的通用格式文件有关;后者是在土方量计算领域是新兴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4.1 AutoCAD 系列

可以在AutoCAD 中直接编程解决土方量计算问题,也可以开发出计算土方量的应用软件,杭州家园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HTCAD 软件就是其中之一。

专业测绘软件南方CASS 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土方量计算模块,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基于AutoCAD 计算土方量的技术。以南方CASS8.0为例,它提供了DIM 法、断面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和区域土方量平衡计算五种功能模块。

4.2 遥感和GIS 系列

遥感和GIS 软件以ERDAS 和ArcGIS 最具代表性。

利用遥感软件ERDAS的SpatialModeler模块,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基于格网法对土地整理中进行土方量计算。

利用ArcGIS 进行了土方量计算,是从地统计的角度出发,以Geostatistical Analyst 模块为平台,通过克里格法空间插值建立DEM,基于格网法进行了土方量计算。

5.关于传统的方格法、断面法与三角法土方计算方法的比较:

5.1 方格网法

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实测资料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将高程值内插到每个正方形顶点,从而通过计算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求和得出总的土方量。

5.2 断面法

采用相邻两断面的面积和其间距计算土石方量的, 适用于地形为狭长地带的土地平整测量, 特别是线路的土方测量, 但计算的数据格式要符合计算软件的要求, 增加不少工作量。

5.3 DTM 法( 不规则三角网法)

不规则三角网( TIN) 是数字地面模型DTM 表现形式之一,该法利用实测地形碎部点、特征点进行三角构网,对计算区域按三棱柱法计算土方。相对于规则格网,不规则三角网具有以下优点:

三角网中的点和线的分布密度和结构完全可以与地表的特征相协调,直接利用原始资料作为网格节点;不改变原始数据和精度;能够插入地性线以保存原有关键的地形特征;能很好地适应复杂、不规则地形,从而将地表的特征表现得很真实等。因此利用TIN 算出的土方量就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精度。

6.结束语

不论采用了哪种计算方法,只要测量数据能真实反映场地的地形,则用DTM 法计算所得值就是准确的,因此所有计算都可通过DTM 法来检验。

参考文献

【1】汤国安,杨昕编著.ArcGIS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CASS 2008 用户手册[G]. 广州: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08.

【3】赵秉东.土石方计算软件在CAD 下的设计与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05(1):59-61

篇5

关键词:风电场工程;工程建设;造价控制

引言

目前,风电是一种可利用的有效能源,我国对风电场工程建设的大力支持使风电项目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其建设成本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效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投资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提高风电项目的投资效益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而且要考虑生产运营成本,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强化项目管理措施,加强造价控制也能够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一、风电项目工程造价概述

所谓风电项目工程造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机电设备、安装费用、建设工程费用及其它费用。在整个风电项目总投资中,机电设备和安装费约占70%,项目工程费用约占20%。关于风电项目工程的原材料,一般包括钢材、铜材、建材等材料,如果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则会严重影响风电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近年来,由于风电机组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再加上价格不断下降的风电主机设备,这一切降低了单位造价。当然,要想做好风电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不但要控制设备和材料价格,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做好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

二、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护工程的造价控制措施

1、工程概述

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49.5MW 工程,位于吉林省长岭县城西南草原区,距县城12km,距省会长春市120km。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安装33 台单机容量1500kW 的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场地、集电线路、220kV 升压站工程、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等部分。工程建设工期为12 个月。

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护工程防治分区包括风电机组防治区、吊装场地区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道路防治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六个防治分区。项目建设所在区域被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基本要求和规定,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等级为二级标准。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护工程防治主要施工方法包括:①工程措施,即土地平整、土地整治(表土剥离、表土回覆、土地平整),喷洒固化剂抑尘;②临时措施,包括防尘网苫盖,彩条旗限定施工范围,彩钢板拦挡,袋装土压盖。

2、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护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措施

2.1推行招投标制,加强合同管理,选取良好的施工企业

首先,做好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推行招投标制,加强合同管理,推行设计、施工、采购、监理、调试等的全过程招投标制,在择优选择队伍和厂家的条件下,不断促进各个风电企业的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在保证优质的前提下,科学地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其次,重视合同管理,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一定要严密、准确地对待与工程价款有关的合同条款;合同实施中,需要严格执行内容,强化内部审计,创建自我约束机制,全方位地做好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2.2加强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施工中的造价控制

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就是承包合同价,因此,在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并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而后作出分析及预测,对各种干扰因素加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材料、设备费占工程总造价的70%-80%,材料、设各费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一计划一采购一签收一领用一使用一监督一回收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制,落实到人。就风电场工程而言,工程中材料、设备的采购大部分由业主方自行完成。尤其是风机机组的采购管理非常重要。采购前应掌握材料、设备的价格和用量,采购时要及时认真地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采购管理不仅包括选择最佳的材料设备供应商,还要对供应商的供应时间和供应质量进行管理。风电场工程中就因为风机生产厂家供货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工期,给业主方造成了不少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商品混凝土、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货比三家。

2.3强化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工程概算及造价咨询机构

现阶段,风电企业需要增加风电场的初步设计阶段,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编制,分解初步设计概算,以此作为工程造价的最终控制目标。由于风电建设的工期短,且现场人员的配备不齐全,所以要使用“小业主、大咨询”的管理方式,使造价咨询机构来管理项目造价,甚至最终造价也要通过造价咨询机构的现场管理来实现。可见,进一步加强工程概算及造价咨询机构管理工作,对于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具有重大意义,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示范。

此外,工程进度管理、工程结算和决算也是造价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风电场具有场地大,施工作业广,制约因素少,在设备到货及时的条件下,一个200MW 风电项目可以在半年完成土建、安装、调试工作,并投产发电,可以减少建设项目贷款利息一半以上,节约工程投资,降低工程造价。

2.4加强项目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

做好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加强项目造价管理信息建设。积极使用由计算机建立的工程造价资料库,将必要信息提供给投资决策者,杜绝盲目标底和盲目报价。对于类似工程的实际造价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重视其动态信息控制,这就要求各个风电企业推行“三算”控制系统,即概算、预算和结算,同时要将所有造价数据录入“三算”控制系统,以此实现整体和分项的对比控制。

2.5竣工验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必要补充

中电建吉林长岭王子风电场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检验工程前期论证、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重要阶段。投资方应组织编制项目竣工决算,按照核准概算、执行概算逐项进行分析,查找单项、单位工程投资差异,分析总结,开展项目竣工审计和项目后评估工作;同时应对工程项目的投运后实际运行的技术数据与设计是否相符进行跟踪检查,对比分析,总结工程建设经验,总结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提升人员素质,进一步做好工程概预算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管控水平。

2.6加强对非生产性开支的管理和分析节超原因

针对非生产性费用的开支,施工企业管理层应建立有效的非生产性开支审批、报销程序,并结合实际对办公费、小车油料费、修理费及招待费进行包干控制。

结束语

总之,风电项目的概预算管理和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强对项目的科学管理,抓住关键环节,对控制工程造价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对项目实行工程造价的静态控制与动态管理, 使企业投入项目的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项目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韩亮,杨海涛.论风电场的工程造价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23):113.

[2]李银.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及风险分析[D]. 杭州: 浙江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

施工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项目指定的实施方案。其中包括组织机构方案、人员组成方案、技术方案、安全方案、材料供应方案,此外,根据项目大小还有现场保卫方案、后勤保障方案等等。 施工方案是一个施工企业人员、设备、经济、管理、技术经验等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

二、建筑工程施工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中包括很多项目: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分析、工程时间跨度、施工工程成本费用、施工设备配置、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整体的工作效率等方面。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是一个系统、详实的方案,不仅包括理论方面的分析介绍,还包含了具体的执行方案。选择一个优秀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涉及到诸多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这些影响因素不同。

1、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性质来分析,影响方案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定性因素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①对周边人民生产生活和工程管理的便利程度; ②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人财物资源的协调性; ③建筑施工对整个工程主体和工程目标的影响; ④能否满足危机处理方面的要求,如防洪、防火、环保等; ⑤临时建设与永久建设之间的结合。定量因素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物力等对数量上有影响的因素,如①施工地点土地平整所用土石的数量和经费; ②土石开挖和再利用的水平; ③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和资金费用; ④各项物料的物流、存储和调用及费用。对于定性因素,可以根据业内专家的施工经验和专家测评等方法,将这些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专家的经验丰富,知识结构构成元化,可以将主观因素控制较小。对于定量因素,可以根据工程量和资金费用,参照相关文件进行数值的确定。

2、随机因素和模糊因素。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是人们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对施工期间的一段时间内的可能发生情况的推测。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论是定性因素还是定量因素,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很多表形形式: 某个事件是否发生,表现出来的是“随机性”,它是外在因素的不确定性; 某个事件本身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就是“模糊性”,它是内部因素的不确定性。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因素也较多,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仅是考虑到了模糊因素的存在,但是在具体的方案落实中却将模糊性的因素进行了精确化,这样就不能真正地对模糊因素的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对于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来讲,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权重指标,将每项可变因素考虑在内,避免建筑工程施工方案选择上的片面性。

三、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因施工成本优选

1、优化施工方案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必要条件

施工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计划和目标,在合同条件的约束下,依靠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 必须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施工环境、条件、资源等情况全面部署施工任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定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不断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过程中加强成本控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对拟建工程可能采用的几个施工方案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发挥优势,克服和消除劣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控制工程成本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中应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 要有整个施工项目的工程项目内容,材料计划应基本齐全,要有人工、材料、机械费等成本预算。并计算出各工序的工时预算,为施工过程的成本检查与监控打下基础。对总体工程进行垂直和横向分解,确立分项工程及相应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它费用, 以实现对施工过程分阶段发生的费用成本控制。依据分项工程的内容合理确定劳动力、材料、机械的配备, 减少劳务窝工、机械闲置等成本浪费现象。特别是施工组织设计要遵循流水施工的原则, 即根据施工流水作业和资源均衡原则以及价值工程的理论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在各个工序施工过程中, 按照每个施工过程所允许和现有的工作面大小, 合理组织人力进行不间断的施工,避免工地施工高峰低谷跌宕起伏, 造成窝工现象; 施工中材料的均衡性使用, 避免突然增大对材料的使用等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物质、设备紧张。由于施工进度计划的不合理, 会造成周转材料短时间内大量急需, 造成周转材料的浪费。在组织施工中要科学合理、注重实效, 通过用价值工程的理论来分析、评价和筛选拟采用的施工方案, 用较低或合理的施工费用投入, 来达到完成工程项目的目的。还应注意以分项工程为基准, 建立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 确定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基准的成本计划, 以便实施监控找出偏差, 及时调整, 避免浪费; 结合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 以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方法, 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法, 便于控制成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安全质量管理的措施与顺利完成工程项目息息相关, 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 一定要把安全放在所有工作之首。因为,只要安全工作做好了, 作为工程的承建者即工程的施工人员和其他人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而质量工作关系到工程的合格与否及顺利交付使用。所以, 安全质量抓不好, 成本控制就无从谈起。

3、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成本考核

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实施之后, 务必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施工组织设计实施过程进行考核, 对于成本控制措施也应与工程的进度工期完成与否进行分析, 做到分阶段考核。考核时间的选择方法有两种: 一是按日历时间分月份、季度和竣工考核; 二是按分部分项工程的形象进度, 即各分部分项工程结束和总体工程竣工考核。各工程应结合管理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设定方法作出规定, 期间费用的考核应以日历期间划分。

按时间分阶段考核,可根据分析期末成本报表内容进行考核, 考核时不能局限于报表上的数据,要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从而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待工程完全结束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对分阶段考核出现的偏差及时整改。

施工方案是体现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时的符合性与可行性的全面评价。施工单位依据工程项目设计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装备, 施工经验,技术水准,管理水平,控制能力等实际情况,通过施工方案的比选,对实施工程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与条件上的符合性,做出评价, 同时又为施工成本的管理提供合理性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文书。如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J],民营科技,2009年第08期.

篇7

中图分类号:TU113文献标识码: A

一、香港公共住房政策历史演变

香港的公共住房分为出租型公共住房(公屋)和出售型公共住房(居屋)两类。从50年代起主要历经徙置计划、廉租屋和临时居屋计划、十年建屋计划、长远房屋策略、十年房屋计划等阶段,随着居民房屋自由化愿望逐渐强烈,公屋供给逐渐倾向于出售居屋或自主置业,但2000 年受金融风暴影响,香港房价大幅下降,居屋计划的优点与价值逐渐消失,居屋认购率低。为适应市场变化,房委会自2002年起无限期停建及停售居屋及终止私人机构参建居屋计划,同时可租可买计划、租者置其屋计划也停止。此后,除居屋计划的剩余房产外,香港公共屋全部以出租形式提供给有需要的居民。从公屋发展历程来看,香港制订的公共住房计划和策略根据不同时期私人物业市场情况、经济发展状况、住房困难家庭数量与需求等,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二、香港公屋的供地模式

香港公屋计划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土地政策的支持。香港政府对公屋建设最大的资助是免费拨地给房委会。政府定期及准确评估房屋需求,供应足够建屋土地并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香港公屋的供地模式主要三大原则:一是集中较大用地高密度发展公屋;二是避免在贵重土地上兴建公屋;三是

房委会不直接负责土地平整工作。

三、香港公屋的资金模式

充足稳定的资金是公共房屋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香港公屋建设的资金来源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政府通过免费拨地、拨出资本和贷款提供资助;二是房委会通过出租公屋及其附属商业楼宇、出售自置居所单位获得维护及兴建公屋所需的资金;三是成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筹集资金。

四、香港公屋的建设模式

香港公屋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始终坚持三大原则,包括建屋原则、素质监控和环境保护。

1.地尽其用、完善效益、因地制宜、实而不华的建屋原则。其一,为慎用珍贵土地资源,采用地尽其用原则,新的公营房屋继续向高空发展,住宅大厦以40层高为标准。其二,对于现有公营房屋进行全方位维修保养,提升房屋质量并延长生命周期,降低住宅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其三,注重工程效益,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地理环境,灵活融合标准和非标准的住宅设计,令公营房屋更加多元化。其四,全面控制成本开支,选用更耐用、更环保的建筑材料,并推行节约能源的措施。

2. 伙伴合作、采购模式、服务和制度、人才聘用、产品和生产力五方面素质控制。香港房委会在吸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素质监控的方向,同时推出50项优质房屋措施。其一是伙伴合作,与建筑商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减少纠纷、提高工程素质和效率。其二是采购模式,在保证上限价的模式下,通过风险得益、分担风险的方法,在招标阶段综合承建商的专业技能和创意。其三是服务与制度,从1990年起推行表现评分制度,评出承建商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挑选表现优良的承建商。其四是人才聘用,为鼓励承建商、提升建筑素质,政府规定必须聘用通过工艺测试的工人。其五是产品与生产力,为确保做工素质,在1997年推出电子化的建筑工程规格资料库,2001年开始大规模地检讨建筑工程的规格,并更新和加强专业技术内容。

3.运用环境评估、微气候研究、工程新措施的环境保护。为降低新建房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绿化建筑设计和环保施工方法,对每一个公营房屋发展商进行环境评估,确保在空气、水质、噪音等方面符合标准。

五、香港公屋的管理模式

香港政府的总体房屋政策定位是,政府基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而介入,满足那些市场不能为其提供基本住房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要,中高等收入人群的住房需要由市场供应。政府在房屋市场扮演的补漏者角色,决定了其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筛选出有真正住屋需要的家庭作为资助对象,其实现途径就是: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

六、香港公屋对杭州启示

香港的公共房屋制度是世界公共房屋计划的成功典范。香港公共房屋计划的巨大成功,与香港政府的长期积极投入、公屋管理部门高效务实的专业运营和管理、有效的财政资金安排密不可分,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杭州政府保障性住房体系提供了宝贵借鉴,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正确定位政府保障性住房供应

(1)供得巧。重新定位住宅政策,确立住宅以市场供应方式为主,政府供应为辅,尽量利用市场资源满足整体住宅需求,长远解决杭州住房问题。(2)供得准。集中有限资源,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政府保障性住房,适时退出开发商的角色,集中精力做好管理协调服务工作。(3)供得好。强调政府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打造住宅品质,提升生活品质,不单纯追求保障“量”,更应提高保障“质”。

2.强化政府职能,落实目标责任

我们在实践“执政为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政府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1)明确职能部门功能,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和管理实行统一领导。(2)落实目标责任制管理,依托现有管理机构体系,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目标,保证能够切实有效地运行。

3.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借鉴香港加强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拨地和资金政策支持。(1)结合地方政府的经济能力来加强保障性住房供应,同时更加充分利用现有住宅资源。(2)加强土地供应,将保障性住房政策与整体城市规划和土地政策相配合,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发成本。(3)科学选址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避免与市场过分争夺有限资源,并通过大项目建设带动房地产市场。(4)在政府财政预算中设立保障性住房专项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源,有效推进保障制度建立。

4.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

合理规划、完善配套、专业管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进行深入探索。(1)建委要积极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在负责协调内部房屋建设工作进度的同时,与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建立紧密联系,确保建设有效率的保障性住房社区和发达的交通网络。(2)以小户型住宅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适当提高项目容积率,解决人多地少现实问题,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方面降低每套房屋价格或租金,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低收入人群。(3)积极采用环保绿色建筑技术,全面控制开发成本。(4)严格筛选合格开发商,并与开发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高建筑质量和服务质量。

篇8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成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工程造价成本分析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筑行业逐渐步入鼎盛时期,面对公共建筑日趋严峻的能耗形式,国家加大了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关注和投资力度。成本分析作为市政工程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左右和影响着市政工程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但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在侧面也说明了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并不够完善。

2、市政工程造价成本分析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造价事前管理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会采用招标方式来选择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所以在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往往会因为无法确定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而无法对市政工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工程造价事前管理措施,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无法针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通常是由设计企业参考建设单位意见制定的,部分设计企业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市政工程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依据,给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埋下了诸多变更索赔的隐患,一旦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方案不可行的现象,降低了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成本分析的全面性和严谨性,不利于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分析力度不够

当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到真正的施工阶段时,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等相关的市政工程建设单位都以得到确认,而市政工程中的工程造价主要是由建设单位外聘的监理企业和工程造价企业来共同完成的,当设计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就会直接影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的成本分析量,同时监理企业的费用就会相对增加,因此,监理企业和工程造价企业在进行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成本分析的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相对而言比较薄弱。

3、工程造价成本分析的措施

3.1、加大对市政工程招投标的关注力度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关注和投资力度,目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通常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等有关的部分,从而组建专业的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建设团队。因此,国家和当地政府在推进当地市政工程建设和发展和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市政工程招投标的关注和管理力度,组建一支专业的、敢于执法的市政工程管理团队,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相对集中的行政执法体制,重点对市政工程工程造价的成本分析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国家和政府应该尽可能的完善当地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的相关资料,实现对建筑市场的信息化管理,为当地的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造价企业等相关工程企业建立诚信档案,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对参选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审核,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运行秩序。

3.2、实现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成本分析细致化

目前在我国的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成本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单位主要是从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的工程造价成本分析工作,这种工程造价成本分析模式还不够成熟‘相关单位在进行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方面的相关费用,还需要从单项工程出发继续进行细化的成本分析工作。例如某省市的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该项建设项目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以及造价管理等相关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的成本分析过程中,不仅将该工程进行单位的划分和造价成本的分析,同时考虑了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工程成本流失之间的价值关系,充分的将有形的成本分析和无形的成本分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根据市政工程的承建周期,实现了立项一可行性研究一勘察设计一招标与投标一施工整备一施工一竣工验收全过程的造价成本分析和管理。

4、市政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

4.1、市政工程造价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对市政建筑产业影响,对造价控制的管理理念也有较大的延伸和发展,以利于市场化后的科学控制。工程造价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造价控制是全寿命的控制,是按照市政使用的全寿命期的控制,包括市政的建设前期、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生产或施工、维护、拆除全过程费用,是造价控制最大覆盖范围;第二,工程造价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针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从立项就开始全过程的控制,从前期工作开始抓起,直到工程竣工为止;第三,工程造价控制是全要素的控制,是对施工建设需要使用所有要素的控制,也就是对土地、设备材料、技术等要素和风险分析,还要对相关要素对造价变化有影响的要素做出定性和定量预测,以保证造价控制的限额合理;第四,工程造价控制是全方位的控制,针对参建单位对控制不同角度和范围不同,工程造价在建设期各阶段和不同参建单位最后统一在项目建设的造价范围内。

4.2、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4.2.1、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加强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首要基础是工程项目领导具有明了的成本控制意识,并能将成本控制意识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队伍中的所有员工,即使处于不同部门,他们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工程项目领导需将成本控制意识传达给队伍中的每一个人。此举利于科学合理调动所有部门领导与部门员工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时刻铭记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意义与重要性,形成完整的工程项目全局造价控制管理体系。事情不论大小,都应当从自己做起。所以市政项目领导必须先做出表率,带领全部员工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责。

4.2.2、预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工程预算造价时期,监管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市政部门为了省事,就随便排两个员工去做,有的甚至都不明白。这就容易造成失误。另外,搞虚假预算也会在此阶段出现,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此阶段不但要派专业的人才,还要对各个阶段进行监管,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减少在不必要的问题上虚报预算的现象存在。

4.2.3、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由于实际的施工总是会与设计有一定初入,因此在造价上都是留有一定的余地的。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建设地点应力求平坦,土石方工程量较小,减少土地平整的工程量,并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符合要求,尽量减少地基处理的工程量;充分利用以挖作填的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土石方外运工程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充分掌握建设周期和施工季节的有利因素。在决策阶段,如果能更好的考虑好施工方案,工程的造价控制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否则,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结算。

4.2.4、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市政工程造价过程中,许多造价问题是由于设计问题产生的,比如,一条水渠要通过一个马路,是通过地下隧道的形式节省,还是通过地下管网的形式节省资金,这就需要设计时做充分的调研,把各种方案做一个对比,选择最节省和最容易施工的方案去操作。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开支,从而更好的控制好工程造价。

结束语

总之,成本分析作为市政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作。为此,政府部门和相关建设单位必须不断改进市政工程造价成本分析的方法,不断加大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力度,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兆富.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成本分析[J].门窗,2014,02:77+79.

[2]熊蕾.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姜虹.基于改进案例推理的市政工程造价估算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篇9

关键词:土地整理;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土地整理概述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土地整理活动是指综合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在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最小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最大经济收益的一种发展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平整,清除影响土地规模利用的障碍物,建设机耕路、给排水沟和农田保护林网,能有效提高整理区农地的生产性能,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降低土地整理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土地整理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些后果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必须重视风险测定评价,进行后果的虚拟分析,寻求风险最低的土地整理模式。

(三)增加耕地数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机统一

一个土地整理项目不能增加耕地面积,则项目很难启动和运行。为了增加耕地,一些地区经常以减少水域、园地、未利用地或林地为代价,这必然会减少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构成某种影响。因此,可持续的农地整理,必须注重土地数量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

(四)经济上可行

土地整理能使农地利用节水、节能、节劳、提高产量,而且可以通过新增耕地的60%置换建设用地指标获利,其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降低单位面积上的整理费用,创造更多的投入产出比,依旧是评价农地整理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土地整理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目标,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前提下,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区生产效率,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使经济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增长。即增加项目区长期的经济财富和福利是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因此,经济的持续发展状况是判断土地整理项目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土地整理的直接受益者是整理区域内的农户,其对农户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经整理后产量增加与生产成本降低两方面,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产量增加的原因可归纳为三项:一是上地整理后有效耕地数量增加;二是土地整理后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土地整理后农户对土地的投入与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增加。而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因为:一是由于田块集中节约的劳动成本;二是由于田块规整,实施机械化耕作节约的成本;三是通过完善灌溉设施和田间道路系统,降低的灌溉成本和节约的运输时间。

(二)生态环境因素

可持续的土地整理项目是生态、环境、景观保护与项目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平衡,是在不破坏资源环境及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条件下的发展。当土地整理投资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生态效应时,这种效应有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即投资行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带来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所谓正的生态效益;也可能是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即所谓负的生态效益。因此,能否合理地保护资源,维持或改善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景观审美度,提高项目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是判断土地整理项目复合系统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三)组织制度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营运的组织机制及管理机制,是土地整理项目持续经营的保障。良好的土地整理组织机构和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土地整理项目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制度是否健全,组织形式是否符合实际,是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组织制度要素。影响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可持续性的组织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整理组织相关的决策机制、反馈机制、经营管理机制、融资机制等多个方面。

(四)协调性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是一个由工程措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组织制度等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结构组合模式,决定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优化结构组合,能促进土地整理系统的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流动与交换,产生系统协同放大效应,促进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度,影响着土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性,是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应考虑的重要内容。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评价体系能准确地反映土地整理区的真实情况,建立土地可持续地整理评价体系应贯彻以下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科学性是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要能揭示土地整理的效益,又要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但是它并非单纯的理论探索,而是要能发挥实际作用的体系,因此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建立体系就毫无意义。对于不同的土地整理区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生搬硬套。

(二)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要比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区域的发展特征。因此,构建土地整理评价体系时,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整个整理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与其周围环境体系紧密联系的系统。在保证完整性地原则下,充分考虑全局的因素,选取能反映土地整理与社会经济资源结合的特点、能反映土地整理与土地区域、专业化利用相结合的、能考虑到土地整理的广度和深度的各种因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体系真正地反映土地整理带来的各种影响。

(三)动态性原则

动态可持续发展有两方面涵义,一方面是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必须着眼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需要考虑到若干年后对土地整理的不同投入,将会造成不同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针对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言,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城镇建设用地逐渐扩展,进行内涵挖潜,土地整理活动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土地整理情况,选取的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为了能够客观反映问题,把定性指标量化,把数值运用到指标体系中,最终得出定量的结论。

(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同时工程开展能带动各类相关行业的发展,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可见,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它也能改善土地的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因此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必然改变当地的生态结构,进而改变当地的生态功能。因此,在评价时,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的综合效益,才能判断实施土地整理能不能使土地永续利用,能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

(六)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促使事物(项目等)的相关群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事物过程(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等)的一种方式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运用,使当地人和外来者(专家等)一起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对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对计划和实施做出监测评价,最终使当地人从项目中得到收益。有效的公众参与,会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完整和更具有针对性,并使得所提出的评价行动建议更易于被当地人民所接受,为项目的成功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庆日,农地整理工程措施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2

篇10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全过程

1、计划阶段

1.1搜集大量项目基础资料

首先,要做大量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收集大量通水、通电、通气、土地平整情况,还有工作需要的建设材料、装饰材料的价格和预期及替代资料的情况。其次,从经济价值上评估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收集项目设立地经济发展预期、城市规划资料情况、未来发展的前景等,最后,造价人员要核实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保证该项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1.2认真研究市场项目建设

保证项目建设能够提供的经济价值能够合理的分析,保证未来项目能够盈利,保证项目拟建的产品合理。充分做好市场研究,造价评估人员要会同有关经济人员通过调查统计资料,综合分析和处理资料,充分论证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合法的为市场预期做充分的论证。

1.3投资估算必须合理真实

工程造价的投资估算必须集体决策,保证投资合理真实,设计方案一定要符合经济原则,充分的论证发挥集体决策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合理节约的重视项目在市场的领先地位,这样编制的项目投资估算才利于开发企业的盈利和日后的发展,减少运营成本,最大化且实事求是的编制标准利于企业日后的健康发展。

2、设计阶段

2.1推行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

积极推行工程施工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设施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2.2推行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因此,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突破。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

当前普遍存在设计不精、深度不够的情况,这是增加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设计频繁变更,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依据建设经验和投资估算的要求,必须有效地确定设计限额(造价、三材消耗指标等),并建立奖惩考核激励机制。对哪个专业或哪一段突破了造价指标,必须分析原因,用设计修改的办法加以解决。克服那种只顾画图、不顾算账的倾向,变“画了算”为“算了画”,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地比较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2.3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

针对目前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心所欲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 “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等相关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一定比例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3、招投标阶段

3.1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项目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应注意加强以下三点:一是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二是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三是合理低价者中标。作为建设单位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

3.2做好合同的签定与管理工作

目前,部分设计公司过于艺术化、理想化,设计方案随心所欲,没有考虑项目的设计经济性,除了增加设计种类也没有考虑到设计变更或者修改设计方案,还有部分公司夸大新材料、新技术在施工中的作用,造成了有限的工程资金浪费了大量的工程量和预算资金,导致了造价管理困难,这样不能有效造价管理,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管理,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约定。在签定合同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4、施工阶段

4.1抓好安全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及工程的安全模式进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各个角度充分审核工程变更;针对工程量进行详细规划安全措施,进行施工中安全教育充分让工人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的材料和违约成本进行控制,降低项目施工的风险,提高履行月底的补偿。

4.2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控制系统

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必要的建设监管和监理队伍,追求全方位的项目投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充分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积极落实个人责任制,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4.3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用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用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4.4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以达到降低造价之目的。甲供材料须根据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5、竣工阶段

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