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调整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老金的调整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养老金的调整方案

篇1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整指数;消费替代比率

[中图分类号]F320.2;F8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6-0057-06

一、引言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确定了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保障模式,并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在新农保制度中,基础养老金标准主要参考了农村低保的水平、贫困线标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由国务院确定最低标准,将基础养老金定为每月55元,并将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适时调整,各地可视财力适当提高(高帆,2009)。[1]基础养老金的指数化调整即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采用规范的调整指数,让农村老年人口的基础养老金随物价的波动和经济的增长而自行调整。对养老金进行指数化调整是世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普遍建立起公共养老金的指数化的调整机制,但差异较大,其中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德国于1957年对老年人口保障采取按总工资指数建立起调整指数;美国于1972年对老年人口保障采取按照消费价格指数建立起调整指数(韩伟、穆怀中,2007)。[2]德国采取的是一种较高增长速度的调整方案,通过长期的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基于较高的调整指数,德国的公共养老金增长迅速,在职者缴费率过快的上涨,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加重,进而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对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美国采取的是一种较低增长速度的调整方案,通过长期的运行,养老保障制度较为稳定,没有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穆怀中,2008)。[3]日本也于2004年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导入了养老金收支平衡调整机制,利用工资增长率、物价指数和浮动调整率对养老金给付进行动态调整,是一种平衡收支和养老金给付水平的调节机制(柳清瑞,2005)[4]。通过对德国、美国和日本关于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运行状况的简单分析可知,调整指数的设定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养老金调整指数的设计要适度,既要保证老年人养老水平不下降,又要保证养老金财政支撑能力的可持续。学者们关于农民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机制持不同意见,例如养老金随物价指数调整(郑功成,2008)[5]、应根据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调整基础养老金(杨翠迎,2010)[6]建立待遇水平随经济增长、物价变化而调整的长效机制(李珍,2010)[7]等。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不同调整机制方案的选择,体现着新农保制度的不同分享理念,以上分别代表着保证现有的基础养老金购买力不下降、在购买力不下降的同时分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成果、在购买力不下降的同时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可见,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调整指数的设计源于新农保制度的发展理念和理论标准。综上,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进行指数化调整的研究将有利于规范基础养老金的调整行为和调整方向,保证新农保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二、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调整指数建立

1.理论标准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满足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存公平基础上的老年收入扶持制度。生存公平是指社会个体遭遇年老、疾病、贫困等社会风险时,政府为其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社会救助(穆怀中,2007)[8]它是与社会公民权利的“非商品化”相联系的,这种权利的赋予与工作能力无关,而更多地视其能被证明的需要而定(艾斯平-安德森,1990)[9]。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共同替代了用于生存和基本生活的老年消费需要。其中,基础养老金承担着农村老年人生存消费需要的责任。因此,新农保制度的基础养老金目标定位于满足农村老年人生存需求;个人账户养老金目标定位于在满足生存需求基础上提高生活水平;二者共同承担了农村老年人生活平均消费支出。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起因是物价的波动和经济的增长,目的是保证退休人口的公共养老金的购买力水平不下降,保障老年人口的最基本生活水平不至于下跌(穆怀中,2008)。综合考虑,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目标定位是保证满足农村老年人生存需要的消费购买力不下降。

2.模型与实证分析

(1)假设条件

第一,以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依据。

第二,农民的长期消费倾向保持稳定。

第三,建立某年各层次实际消费支出与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线性函数关系式,以1994-2007年各层次实际消费额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为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出保证不同层次消费水平不下降的适当系数。

第四,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的设定:2010-2020年6.6%①。

第五,农村CPI消费价格上涨率的设定:2010-2020年3%②。

(2)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是依据对农户消费层次和水平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农民生活水平、物价变动和财政负担的指数动态调整分析。指标涉及农村居民不同层次消费和调整的相关经济参数。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决定了指数分析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我们选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作为人口预测的基年数据,选取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经济数据作为GDP、财政收入、CPI、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日常消费等数据作为经济指标预测的基年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指标发展趋势的判断进行参数假定和预测。文中原始数据均来源于权威年鉴资料,保证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3)模型与实证分析

新农保试点方案确定基础养老金给付为每月55元,并将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适时调整,各地可视财力适当提高。因此,基础养老金不可能保持55元/月的给付水平不变,将依据一定的调整机制进行适度提高。这里,我们采用一种指数化调整机制来确定2010—2020年期间的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

第一,基础养老金的指数化调整模型。基础养老金的指数化调整,就是对基础养老金采用规范的调整指数,让农村老年人口的基础养老金随经济的增长和物价的变动而自行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指数化调整可以采用多种方案,例如,根据工资增长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调整,根据物价指数调整,还可以根据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调整,等等。合理的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就是调整指数的设计要适度,既要保证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金待遇不降低,又要保证财政的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据此,我们设计如下的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模型:_______其中,____、____为分别为t期和t-1期基础养老金,____为调整指数。

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并借鉴国际经验,设计了三种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

第一种方案:基础养老金根据CPI增长率进行指数化调整,其调整指数为:____其中,____为CPI增长率。

第二种方案:基础养老金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进行指数化调整,其调整指数为:

其中,____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第三种方案:根据CPI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乘以某调整系数)调整基础养老金,其调整指数为:___其中,____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调整系数。

第二,实证分析。为建立基础养老金根据CPI和人均纯收入进行适度调整的机制,必须首先确定调整系数 。首先将农民消费性支出按基本生存消费需要划分为不同消费层次:食品消费性支出、衣食消费性支出、衣食医消费性支出,然后建立某年不同消费层次的实际消费支出与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再以1993-200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此来确定保证不同类型消费水平不下降的适度调整系数 (见表1)。首先利用Eviews6.0软件对被解释变量食品消费、衣食消费、衣食医消费和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采用ADF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在二阶差分条件下都是平稳数列,说明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满足协整关系。然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相关参数估计,Eviews6.0的估计结果见表2。

根据三种不同的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方案及调整系数的估计值,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进行了预测(见表3)。

根据表3,三种方案下的农民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方案一的基础养老金给付增长缓慢,未来给付水平较低。方案二的基础养老金给付增长较快,未来给付水平较高。方案三在不同的调整系数作用下,将产生不同的基础养老金给付结果。当调整系数在0.4-0.5区间内的时候,农民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变动不大,具有一定的财务合意性。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不同,其相应的国家财政负担也不同,究竟选择哪种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基础养老金的合意性、财政的可负担性等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

三、基于财政负担水平的调整指数检验

政府财政对新农保的养老金补贴主要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补贴和个人账户补贴。现阶段,基础养老金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机制,东部地区中央与地方财政各分担50%,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负担。个人账户由地方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元。根据这一政策和上面进行的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预测,可以计算出2010—2020年的财政负担水平(见表4表5)。

从表5可以发现,基于不同基础养老金给付方案,国家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水平不同。方案一最低,方案二显著高于方案一,方案三在不同系数下,财政补贴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三种方案的财政负担相对水平均较低,财政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1.1%以下。根据“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从政策易实行和财政可负担的角度,采用方案一比较合理;但从生存公平、统筹城乡养老保障以及缩小城乡养老保障差距角度,选择方案三比较合理。

四、基于替代消费水平的调整指数检验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目标定位是满足农民基本生存消费需要,因此基础养老金的合意替代率水平应该由所满足的消费水平指标来衡量,而不是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来衡量。国发〔2009〕32号文件规定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月发放标准为55元/人。2009年全国农村低保月平均标准100.84元/人,全国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水平68元。①2009年确定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小于全国农村低保月平均标准。从2009年的55元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与上一年农民不同层次消费水平的比较上看,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标准同样过低,仅能满足农村低收入户用于食品消费的全部现金支出,满足用于衣食消费现金支出的86.12%,而对于衣食医和衣食医住等消费的保障力度不够(见表6)。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目标定位是保证满足农村老年人生存需要的消费购买力不下降。不同的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对应着不同的消费需求,食品和衣着是生活必需品(穆怀中,2008)。因此,新农保调整指数的最低标准应满足2009年55元的基础养老金替代2008年低收入户用于食品消费和衣食消费的比率不下降。

通过对指数化年基础养老金与上一年农户人均食品和衣食消费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出新农保调整指数的最低标准,进而选择出合适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方案。首先,比较指数化基础养老金与上一年低收入户食品现金消费替代比率。不同指数化方案的替代比率差距明显,基于CPI指数的方案一替代比率最低,基于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指数方案二替代比率最高。同时,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低收入户食品消费水平的变化,每一指数调整方案的替代比率均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以满足基础养老金替代低收入户人均全部食品现金支出来判断,2010年方案二和方案三是合适的;2011年方案二和方案三( =0.55)是合适的;2012年—2020年方案二是接近目标的(见表7)。

其次,比较指数化基础养老金与上一年低收入户衣食现金消费替代比率。替代衣食和替代食品的比率变动趋势相同。以满足基础养老金替代低收入户人均衣食现金支出的86%不下降来判断,方案二是接近目标的(见表8)。以上分析表明,选择最高水平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方案是合适的,这主要是因为基础养老金的初始给付水平较低,仅从CPI指数调整无法将基础养老金抬高到满足生存消费需要的水平上来,必须通过分享人均纯收入增长成果,来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的设计源于满足农民基本生存消费需要的购买力不下降。通过对三种调整方案和五种调整机制的设计和检验,方案二和方案三(=0.55)是接近调整目标的。根据“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可以从较低水平起步即选择方案一或方案三(0.4≤≤0.5),随着覆盖面的扩大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步转向方案二或方案三(=0.55)指数。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所带来的政策启发是多元的。首先,“新农保”指数调整机制具有收入再分配效应,在政府财政的可负担范围内,可以依据不同的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方案增量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让农民分享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成果,缩小城乡之间和乡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其次,通过建立基础养老金指数调整动态预警机制适时、适当地变换调整指数,以确保调整后的基础养老金达到合意水平。最后,建立“新农保”财务保障机制,通过分析和研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保障能力,合理确定调整指数的财务承担主体,确保“新农保”调整指数方案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高帆.人社部详解新农保[N].半月谈,2009,(9).

[2]韩伟,穆怀中.中国统筹养老金适度调整指数分析[J].财经研究,2007,(4).

[3]穆怀中.养老金调整指数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9).

[4]柳清瑞.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日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5,(7).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9.

[6]杨翠迎.推行新农保——瞻前顾后很重要[J].中国社会保障,2010,(7).

[7]李珍、王海东、王平.中国农村老年收入保障制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8]穆怀中.社保体系建设应遵循“生存公平”原则[N].中国改革报,2007-9-28日(第4版).

[9]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3.

篇2

北京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细则最新消息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本年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此次调整采取挂钩调整、定额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对企业高龄退休人员适当提高待遇水平。调整后,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养老金水平将提高到3355元/月。1、2月增加的养老金将随3月份养老金同时发放到位。这是本市第23次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惠及本市228万企业退休人员。

挂钩调整 按缴费年限普遍增加

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继续坚持与缴费年限挂钩普遍增加基本养老金。根据规定,缴费年限满20xx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保障多缴多得原则的落实。同时对于缴费年限不满20xx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35元;对于缴费年限不满20xx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52.5元。

篇3

20xx年江苏省最新养老金政策省人社厅养老处处长朱华介绍,20xx年我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办法总体与往年一致。普调仍由固定额、与缴费年限挂钩和与本人基本养老金挂钩三部分组成。这一办法既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又合理控高抬低、防止差距过大,较好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固定额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统一标准,每人每月增加45元。朱华说,这部分将使得基本养老金水平偏低的退休人员的调整数额能得到一定保证。

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采取统一标准,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2.4元,不足36元的按36元发给。这部分主要体现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越长的,增加数额越多。

与本人基本养老金挂钩部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挂钩办法略有不同。企业退休人员统一按本人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的2.3%挂钩,这与往年的做法一致;考虑到过去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基本退休费全省同职务职级的退休人员都是一个标准,为了与原有做法保持适当衔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本人调整前的月基本养老金挂钩比例为1.8%,还有一部分与全省同类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挂钩。

按照20xx年的方案,调整后20xx年全省700多万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将增加6.5%左右,与国家规定的总体水平一致。其中,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增幅将超过7%,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增幅将控制在5.5%。专家分析,这种调整幅度也是为了缩小两类人群基本养老金水平的相对差距。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7%、5.5%不是指每一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都上调到这一幅度。总体而言,基本养老金水平高的退休人员增加的绝对额相对高一些,但调整幅度将相对低一些,而基本养老金水平低的退休人员增加的绝对额相对低一些,但调整幅度将相对高一些。

篇4

2019重庆养老金调整政策

据了解,国家规定,各地区总体调整水平按照本地区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6.5%左右确定。按照该规定,我市养老金的本次调整将从2019年1月1日起算,并于9月底前补发前8个月的调整金额。

政策

调整方案:本次养老金调整总额=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

2019重庆养老金计算

企业退休人员,缴费年限2019年

每月增加的金额为105元

王某1970年参加工作,2019年退休,缴费年限为30年。

60元(定额调整)+30年3元(挂钩调整)+2019年3元(倾斜调整)=180元

由此可知,调整后王某每月可增加180元养老金。

又比如,假设李某是缴费年限为2019年的企业退休人员,也不属于倾斜政策范围。

那么李某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就是60元+2019年3元=105元。

2019重庆养老金调整政策解读

9月底前将前8个月调整金额补发到位

定额调整方面,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统一每人每月增加60元。

挂钩调整方面分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基础上,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的基础上,与养老金水平挂钩,以同类人员2019年12月平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每人每月增加4.5%。

倾斜调整方面,主要是对参加工作时间较早的企业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此外,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继续确保其基本养老金不低于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缴费年限超过20年的,每超过1年增加3元。

另外,所有符合三项倾斜政策的人员,其享受的待遇可叠加计算。

按照国家规定,本次调整从2019年1月1日起生效。市人社局表示,将于本月底前,把前8个月的调整金额全部补发兑现完毕。

篇5

一、引言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除了具有应对长寿风险的保险功能和强制储蓄功能外,还可以通过选择现收现付制的融资方式实现代际收入再分配,甚至通过对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养老保险缴费率或养老金计发办法来实现代际内的收入再分配(Aaron,1966;Diamond,1977;Atkinson,1987;李绍光,1998)。对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收入再分配从经济学理论看可以这样理解:个人通过参加公共养老保险得到退休后获取养老金的权益,形成养老金财产;但在现收现付制下,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金水平是由各个时点的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决定的,因而个人一生中得到的养老金的精算现值与本人一生中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精算现值不一定相等;这其中的差额,即反映个人一生的缴费与受益关系的养老金纯受益就是通过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收入转移。如果养老金纯受益为零,则不存在收入再分配,如果养老金纯受益不为零,则认为存在收入再分配。这样只要估计出某种公共养老保险体系下不同群体的养老金纯受益就可以描述该养老保险体系中存在的收入转移状况,考察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代际间和代际内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在完全的基金积累制下,个人一生中得到的养老金的精算现值与本人一生中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精算现值相等,即养老金纯受益为零,养老保险制度中不存在收入再分配;而在现收现付制或部分积累制下,则有可能存在收入再分配。理论上,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代际间和代际内的收入再分配,不仅有可能改变各代人的消费和劳动供给行为,通过资本储蓄影响未来代际的收入水平;也可能会扭曲资源配置,影响个人的参保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财务可持续性。因此,对某种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收入再分配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不仅可以为考察该种养老制度的储蓄效应和劳动供给效应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以为学术界讨论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机制或融资方式以及抉择机构确定今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为1997年《决定》)中,确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目标,并对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金计发办法。①在向部分积累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保费收缴率逐年降低以及养老金收不抵支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引发了经济学者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注,出现了不少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②对产生“空账”的根本原因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即中国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时,没有采取专门方式处理转轨成本,而是期冀通过提高新制度下的保险费率的方式逐步将其消化。在这种融资方式下,新制度的参保人的缴费不能完全形成本人的养老金资产,有可能一生中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精算现值大于一生中领取的养老金精算现值,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引发收入转移,实现收入再分配。

赵耀辉和徐建国(2001)指出养老保险中存在的收入再分配会影响人们加入新制度的动机和缴费积极性,主张以建立完全的基金积累制来形成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机制。不过该文没有对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收入再分配进行具体的定量分析。任若恩等(2004)利用代际核算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包括事业机关在内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际分配状况,发现未来代的代际账户值比2002年新出生一代高66%到102%。但要考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为今后的政策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显然还需要来自微观角度的验证。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反映个人一生的养老保险缴费与受益关系的终生养老金纯受益这样一个微观角度,分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到底有没有收入转移?如果有,不同群体间收入转移的程度是多少?并以此来定量考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③国外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从这种微观角度估计养老保险制度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收入分配效应的文献(HurdandShoven,1985;Nelissen,1987);近年来,又有Feldstein和Liebman(2002)、Borelia(2004)分别估计了美国和意大利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④这些研究构成了本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的思想基础。

继1997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2005年12月国务院又公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为2005年《决定》)。该决定坚持了1997年《决定》的部分积累制的目标,但对个人账户的比例和养老金计发办法等做了调整。最新改革方案下个人从养老保险制度中获得的养老金纯受益势必与1997年方案不同。那么2005年《决定》的调整,到底是增加了个人的养老金待遇还是减少了养老金待遇呢?本文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回答人们关心的这个问题。因此,本文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分别估计个人在1997年《决定》的改革方案下和在2005年《决定》的改革方案下的养老金纯受益,并比较分析不同改革方案下的收入转移状况。本文的第二部分将介绍分析方法和使用数据;第三部分描述定量分析结果,分析1997年和2005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产生的代际代内的收入分配效应;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二、分析方法与数据

要估计个人从养老保险制度中获得的终生纯受益,需要知道个人的终生养老金和终生保险费。如果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运行几十年,制度趋于成熟,那么就应该存在个人从开始缴纳保险费到开始领取养老金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的数据。利用这样的数据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个人终生养老金和终生保险费的现值,得到养老金纯受益额,并以此比较代际间和代际内的收入转移,考察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不过10来年,还不存在反映个人一生的缴费和受益关系的数据。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虽然有这样的数据,但很难提供给研究者使用。所以国外的研究文献在分析养老保险中的收入转移时,一般是利用一年或几年的个人收入调查数据,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进行估计。本文也是利用国家统计局进行的住户调查数据,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估计个人养老金纯受益额,并以此讨论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

本文的具体估计程序如下: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城市住户调查的微观数据估计个人的工资收入函数,之后根据函数的估计结果得到个人工资年收入的预测值,并在一定的工资增长率和利息率的假设条件下,估计出每个人一生的工资收入分布;再根据养老保险制度对缴费和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规定,计算出每个人的终生养老保险费、终生养老金纯受益额等变量,讨论代际内和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效果。

(一)工资收入函数及终生工资收入

我们以个人工资收入的对数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个人的年龄、学历、职业等个人特征为解释变量来估计工资收入函数。

根据上面的工资收入函数估计结果,我们可以由(2)式得到个人在某一时点的工资年收入的预测值。但这样得到的工资预测值只反映了年龄—收入效应,而没能反映工资收入的年龄群体效应(CohortEffect)⑤,因此在计算个人一生的工资收入的(3)式中,我们加入了每个时点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

(二)终生受益与终生缴费

我国在1997年《决定》中,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了不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对改革前退休的人员即通常所说的“老人”按改革前的规定计发;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即“中人”,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时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即“新人”,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现实中,人们参加工作和退休的年龄有所不同,因而“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与年龄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但如果作为一种标准模式,假定人们20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的话,则2002年时65岁以上的人属于“老人”,26岁至64岁的人属于“中人”,25岁以下的人属于“新人”。本文选取的样本是2002年年龄在20-59岁之间的就业人员,因而“中人”最多,有少量“新人”。本文根据上述政策规定和假设计算个人的终生养老金受益,即“中人”的终生养老金受益额为退休至死亡期间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总和的现值;“新人”的终生养老金受益额为退休至死亡期间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和的现值。这样,根据1997年《决定》的有关规定,我们可以分别由(4)、(5)、(6)式求得个人一生中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在2005年《决定》中,由于调整了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和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所以个人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7)、(8)式进行计算。

1.基础养老金(1997年《决定》方案

4.基础养老金(2005年《决定》方案)

下面我们介绍个人终生养老保险缴费金额的计算方法。1997年《决定》规定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是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为本人缴费工资的3%,以后逐年提高至8%。由于企业缴费部分对企业来讲也是雇员人工费用的一部分,从经济学含义来看这部分成本最终也是由受雇人员承担的。所以本文在计算个人的终生养老保险缴费时,设定企业负担的部分按个人工资水平所占份额分摊给个人,保险费率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8%计算。另外,私营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等的保险费率,根据2004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为本人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的18%。在2005年《决定》中这一比率调整为社会平均工资的20%。同时,1997年《决定》和2005年《决定》都对保险费的缴纳设有上下限,即缴费工资超过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个人,其缴费上限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00%;缴费工资低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个人,按60%计算。这些规定都反映在本文对不同职业和不同工资收入的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计算中。

(三)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2002年对全国进行的城市住户调查。该调查涉及住户成员个人特征及收入、家庭资产等内容;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个人在2002年的工资年收入、年龄、开始工作年龄、就业状态、工作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和行业等信息。本文选取了代表东北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辽宁、广东、四川的样本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三省合计样本数为26072人,实际用于本文的工资收入函数估计及养老金纯受益估计的样本为20-59岁的就业人员,共计8576人。

三、主要估计结果

利用上面介绍的分析方法,我们得到了工资收入函数的估计结果(见表1),(12)并以此得到样本人员8576人一生中各个时点的工资收入预测值的贴现值以及终生养老保险缴费额的贴现值、终生养老金领取额的贴现值,从而可以计算出每个人的终生养老保险纯受益额,描述代际间和代际内的收入转移状况。我们首先用终生纯转移率(终生养老保险纯受益额除以终生工资收入额)这一指标来测度代际间的收入转移程度。

注:1.*、**、***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

2.省略变量分别为女性、高中、个体/私营、一般职员、批发零售餐饮业、广东。

3.下行为HCSE(heteroscedasticityconsistentstandarderror)。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年住户调查数据。

图1给出了在1997年改革方案下的辽宁、广东、四川三省分年龄的终生纯转移率的分布,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所有样本的终生纯转移率的平均值,横轴表示2002年时的年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省都在35岁左右与横轴相交,也就是说35岁左右的人员,一生领取的养老金和一生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基本持平,比35岁年轻的人员则缴费贡献大于养老待遇。这意味着这些年代的人员的养老金内部收益率低于资本收益率,通过养老金制度他们一生工资收入的1%-10%左右被转移给其他人员。从保险精算公平的角度看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对35岁以下的人员的待遇设定不合理,他们逃避加入改革后的养老保险是一种合理的经济行为选择。

图2是对1997年方案和2005年方案的比较。由于从图1中我们已经知道三省的分布趋势是相同的,所以这里我们只选取了辽宁和广东两省作比较。图2的结果表明:第一,与1997年方案相比,各代人的终生纯转移率都有所提高,即在2005年方案下各代人都能领取更多的养老金;但养老金的边际增长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第二,在2005年方案下,一生领取的养老金和一生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基本持平的年代变为30岁左右的人员,缴费贡献大于养老待遇的年代的人员,被转移出去的收入也有所下降,为一生工资收入的1%-3.5%左右。概括起来讲,与1997年方案相比,2005年方案增加了年轻一代的养老

金待遇,但同时加大了中老龄年龄组的收入差距。

表2显示了工资年收入的十等分组的终生纯转移率和终生纯受益额在不同年龄分组中的分布情况(1997年方案)。20-29岁的年龄组和50-59岁的年龄组,按每5岁分组和按10岁分组的结果趋势相同,所以表2中这些年龄段只给出了10岁分组的结果。从表2中我们看到:终生纯转移率的变化趋势三省都是随着工资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终生纯受益额则在不同年龄组显示出不同的结果,即比30岁年轻的人员和70%的30-34岁的人员的终生纯受益额为负值,40岁以上的人员为正值;终生纯受益额的变化趋势在不同年龄组也不同,比45岁年轻的人员,终生纯受益额与终生纯转移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即随着工资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但45岁以上的人员,其终生纯受益额则基本上是随着工资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在1997年改革方案下,在45岁以上的年龄组中存在着由低收入向高收入转移的逆向收入转移倾向,但在比45岁年轻的人群中则没有这样的逆向转移,养老保险制度发挥着由收入高的人向收入低的人转移的再分配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的现收现付制下存在的收入逆向转移的倾向(宋晓梧,2001),通过制度改革得到了改善。

图1分年龄分省份的终生纯转移率

注:(1)终生纯转移率=(终生养老金领取额-终生保险缴费额)/终生工资收入额×100。

(2)终生养老金领取额等为2002年时点的贴现值;年龄为2002年时点的岁数。

图2分年龄分省份的终生纯转移率比较

我们还根据2005年《决定》的规定作了同样的分析,发现与1997年方案相比,通过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逆向收入转移的年龄段降低了,由原来的45岁以上变为40岁以上,而且逆向转移的程度加大了。图3显示了两种方案下逆向转移程度的不同。另外,本文还按工作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分析了不同年龄组的终生纯转移率的分布情况,发现按1997年方案估计的话,在国营企业和三资/股份企业工作的35岁以下的职工以及在集体企业工作的30岁以下的职工,其终生纯转移率为负值;而私营/个体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终生纯转移率在各个年龄组均为正值。只是这样的估计结果是在以下前提条件下得到的,即该人员从1997年起直到退休,一直都按制度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从而可以按制度规定获得各项养老金。如果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话,不能领取到基础养老金,则他们一生的养老负担与受益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我们又按工作单位的所有制性质计算了终生保险费率(终生养老保险缴费额除以终生工资收入额),发现在35岁以下年龄组的私营/个体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终生保险费率为30%-40%,也就是说这些人员为了老后领取到全额养老金,必须把一生工作收入的三到四成用于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种状况在2005年方案下也同样存在。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扩大覆盖面,让城镇各类企业职工都在养老保险的覆盖之下。但从以上分析结果看,如果没有其他再分配制度的辅助,私营/个体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就会发生生活困难,可能即使想参加养老保险也无法参加。

图3(a)工资年收入的十等分组的终生纯受益额比较

图3(b)工资年收入的十等分组的终生纯受益额比较

四、主要发现和结论

本文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收集的2002年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对1997年和2005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性的定量分析,从中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分析结果。其一,在1997年方案下,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基本相等的代际人员为2002年时35岁左右的那代人,比35岁年轻的代际人员是缴费大于待遇,他们一生收入的1%-10%通过养老保险制度被转移给其他代际的人员。在2005年方案下,一生领取的养老金和一生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基本持平的代际人员为2002年30岁左右的人员,他们被转移出去的收入有所下降,为一生工资收入的1%-3.5%。因此,可以说2005年方案提高了各代人的养老金待遇,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代际不平衡。其二,在1997年方案下,改革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逆向收入转移效果得到改善,但在2005年改革方案下,2002年时40岁以上的群体中存在较明显的逆向收入转移倾向,且逆向转移的程度比1997年方案更强。其三,在不同年龄组表现出的养老金终生纯受益的不同,基本上是年龄和工资水平的差距的反映。也就是说越年轻的人员,工薪收入越高的人员,其从养老保险制度中得到的纯受益越小。从终生养老金纯受益的角度看,工薪收入较低的私营/个体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受益最大。但从终生保险费率看,他们的负担也最重,参加养老保险变得不现实;所以要想扩大覆盖面,让城镇各类企业职工都有参保的积极性和可行性,还需要其他再分配措施配套。

篇6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支付期限

我国在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体制以前,没有进本养老金支付期限的相关规定,实施统账结合的制度以后,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储存额,按月计发,支付期限为120个月。2005年12月,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基本养老金支付期限的标准进行了调整。

一、支付期限不合理问题

我国个人账户制度规定,缴费年限(或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月计发,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这项政策看似正确,却存在重要的问题。

首先,包括未退休人员在内的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退休人员平均预期寿命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是前者小于后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预期寿命也呈现增长的态势。如表1,2000年我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9.0岁,而60岁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7.0岁;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2.4岁,女性60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8.7岁,分别差了7.57岁和5.37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所以与旧制度规定相比,新决定中按照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职工退休年龄确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虽然有了一定的延长,但总的来说调整幅度不够,支付期限还是偏短。

其次,养老金的支付还要考虑性别问题,因为不管是退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还是包括零岁人口在内的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一般女职工都要长于男职工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机构做出的预测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不论是处于一定年龄阶段还是新生的人口,我国女性人口预期寿命大于男性,而且分性别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有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男性人口预期寿命已上升至79.0岁,而女性则上升到84.7岁。此外,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女职工退休年龄比男职工小5岁。如果将性别差异忽略不计,事实上等于变相延长了女职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间。

二、支付期限不合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004年5月13日,国务院同时了两个社会保障改革试点方案:国务院文件国函[2004]35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吉林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自之日起施行)、国务院文件国函[2004]36号《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自之日起施行),两省报送国务院审批的文件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有以下两条规定:第一,“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第二,不同年龄退休者,其个人账户基金发放年数不等。

新决定中养老金计发月数也采取了这样的规定,这样做的结果是:养老金支付期限虽然有了一定的延长,但延长期限还不够。只要将基本养老金计发月数与表1的相应年龄的预期寿命相比,这一结论并不难得出:在表1中2000年,男女60岁的一生寿命分别是77.0岁和78.7岁,而60岁退休的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相当于将养老金计发到退休者71.58岁时止。个人账户养老金支付期限偏短造成个人账户基金在参保者寿命终结前支付完毕,其后果是很严重的。

第一,可以假定任意一个退休者累计向个人账户缴纳了8个单位的养老保险费,向统筹账户缴纳了20个单位的养老保险费,即共缴纳了28个单位的养老保险费。然后,按照基本养老金计发月数进行简单推算:男性60岁退休后,每年从个人账户领取0.69个单位的养老保险金,11.58年后,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完毕,(暂时不计算退休期间个人账户的利息,并且这部分利息也没有多少),即领取8个单位的养老保险金之后,还要存活5.42年。这5.42年中,一方面,仍然按照原标准从统筹账户领取基本养老金,另一方面,再从统筹账户领取3.740个单位(5.42×0.69)的相当于个人账户部分的养老保险金。这3.740个单位是8个单位的46.75%,这意味着个人账户缺少了46.75%的基金;这3.740个单位是28个单位基金的13.36%(暂不考虑该退休者实际上从统筹账户领取的基本养老金额,下同),这意味着每一代男性参保者相对于其缴费额而言,在整个统账结合制度中多领取13.36%的养老保险金,统账结合制度每运行一个周期(一代人的退休后余命的时间)就至少要亏损13.36%。

第二,女性个人账户基金亏空得更严重。按照表1简单推算:2000年女性60岁退休之后,要存活18.7岁,即减去11.58年的领取个人账户基金的时间,还要存活7.12年,是11.58年的61.49%。这意味着女性个人账户要从统筹账户中透支4.913个单位的基金(0.69×7.12),是个人账户基金的61.41%;是其在统账结合账户中的总缴费额28个基金单位的17.55%。这意味着每一代女性参保者在整个统账结合制度中多领取17.55%的养老保险金,统账结合制度每运行一个周期(这里是指女性一代人的退休后余命的时间)就至少要亏损17.55%。

综上所述,如果一直保持现行领取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年限规定,男、女退休者的寿命每延长1年,就会造成个人账户基金亏空8.625%(0.69×8),或者统筹账户亏空3.45%(0.69×20)、统账结合的两个账户平均亏空2.4643%[0.69×(8+20)]。

三、解决对策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支付期限的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这一调整的力度和科学性还是不够的。

根据以前面的分析,可以肯定,个人账户支付期限首先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其次应该与个人退休时的预期余命一致,鉴于此,国家应当通过法定的形式,并指定权威机构,定期(比如1年)公布分年龄、分性别的人口预期寿命表,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计算个人账户支付期限服务,使个人账户支付期限的调整当步入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轨道。根据《2000年底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女性50岁时平均预期余命为29.2岁,55岁时为24.8岁,60岁时为20.5岁;男性60岁时平均预期寿命为17.5岁。可以将这些数据作为现阶段我国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期限,指导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工作。

参考文献:

1、曹骑豹,蒋恂等.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按照中央和省部署,今年,我市将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市县两级将通力配合,制定好方案,积极稳妥实施;

将研究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修改完善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准入管理办法,落实全省统一的《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推动多险合一经办,各县(市)区“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3月底前将全部上线;

探索将离退休生存认证、失业人员报到延伸到社区管理,开展退休信息提前认定试点;

鼓励探索柜员制管理服务模式;

完成扩面征缴任务,逐步实现用人单位全险种参保、全员额参保;

篇8

从1995年国家对社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的“统账结合”模式,而此次改革却并未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其中,由此形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使得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持续扩大,养老金待遇的巨大差距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重要来源。鉴于“双轨制”的种种弊端,人社部开始进行养老金并轨的探索工作并着手制定养老金并轨的方案。2009年1月28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发。如今,方案下发已五年有余,改革却进展缓慢。

那么,为什么养老金并轨的试点工作进展缓慢,养老金的并轨是否具有可行性,养老金并轨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可行思路,以上即是本文需要重点讨论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社会交换理论看养老金并轨试点进展缓慢的原因

社会交换理论是由霍曼斯创立,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交换都是以相互吸引、平等交换为基础,社会交换在某些情况下以单方面的形式出现。当出现单方面的社会交换,社会交换中的一方会根据情况调整社会交换的方式。甲方给予乙方提供某种东西,而乙方没有回应。此时甲就有四种选择:(1)强迫乙再给他以回报;(2)从另一个来源获得乙方所能给的回报;(3)寻找没有乙方给予的这种回报也能过下去的方法;(4)服从乙,按照乙方的意愿行事。

如果将养老金并轨这一改革看作一种社会交换活动,那么机关事业单位群体和企业职工群体则分别是参与这一交换活动的甲乙双方。在此次社会交换活动中,之所以要进行交换是因为社会养老资源分配不公,引起了乙方的极大不满。

由于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构成比例与企业职工工资构成比例差异较大,大部分企业职工的基本工资占其工资收入的65%以上,而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地方津补贴、岗位绩效三个部分构成,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要远远低于企业职工。因此,试点的养老金并轨方案使得事业单位职工不仅养老金待遇下降,而且事业单位职工实际得到的养老金与其收入水平不协调,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那么,此次交换活动的实质是事业单位群体让渡其部分养老金利益作为交换筹码,以此来交换企业职工群体对养老金资源分配不公的宽容。这种交换实质上是一种极不对等的交换。首先,对于事业单位群体来说,其让渡的交换筹码远远大于其获得的交换报酬,因为其损失的是实实在在的养老金收入,而没有获得任何物质上的报酬。其次,参与交换的双方中,事业单位群体的交换话语权远远大于企业职工群体的话语权。这样,这种交换活动便成了企业职工方单方面意愿的交换活动,此时事业单位群体愿意而且有能力选择不执行此次交换活动。

二、从社会交换理论看养老金并轨的可行性思路

(一)养老金并轨不能降低机关事业单位群体养老金待遇。从交换理论的交换活动持续的模型可知,在一个社会交换活动中,交换活动之所以能持续下去,原因在于交换双方都对交换报酬满意或者某一方不满意但被迫接受。在养老金并轨这一交换活动中,我们无法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群体被迫接受,则只有让其对交换报酬满意。而且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群体作为养老金并轨的主导者和执行者,让其在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养老金并轨,其毫无积极性可言,必然会使养老金并轨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另外,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群体在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养老金并轨,那么这部分群体会通过其他方式来使这部分利益得以弥补,容易引发新的问题。

篇9

关键词:

>> 国外养老金投资管理研究综述 国外养老金如何投资? 瑞典公共养老金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养老金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浅议国外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养老金投资管理的MOM模式研究 国外公共养老金指数化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未来养老金形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新形势下养老金的转型变革分析对我国养老金制度调整的启示 养老金投资,看看国外都咋做? 国外养老金投资:盈利求稳不求多 养老金投资的“锚” 我国养老金的现状研究 英国养老金改革对中国养老金的启示 美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 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下) 美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上) 关于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的探析 我国养老金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3] 伊志宏/张慧莲,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国际经验及中国的选择[M].2009.

[14] 徐海燕.俄罗斯社会保障方案中的基金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2009.

[15] 封.金融危机背景下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效应及启示[J],2010.

[16] 弗朗西斯・考埃尔.金融衍生工具与投资管理计量模型,2011.

[17] 陈志国/冯梦如.俄罗斯强制型养老基金个人账户投资管理启示[J].2012.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M].2012.

[19] 杨华.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研究[J].2012.

[20] 于阳.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研究[J].2012.

[21] 管益君.境外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多元化制约因素与对策[J].2012

[22]苏卫东.境外养老金入市的几点思考――兼谈对中国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启示[J].2012.

[23] 韩立岩,王梅.国际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2012.

篇10

刘国年并非心血来潮,最近周围的朋友都在热闹地讨论着“延迟退休”。而话题的源起,则是6月5日的一条新闻:人保部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这一表态,随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而强烈关注。尽管在某网站的调查中,有九成的网友对“延迟退休”持反对意见,但相关部委的研究正在抓紧推进。《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围绕延迟退休与养老金领取的议题,全国多家研究机构应人保部之约,都在抓紧制定各自的解决方案并争取尽早提交。

而此番人保部主动公开抛出这一话题,更多是为了“放风试探”,以其在热议中充分听取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意见建议,以便为决策提供民意参考,并在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对于“延迟退休”而言,其根本解决的是养老金的可持续支付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社保入不敷出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全世界国家都在面临的问题。推迟退休年龄即延期支付,或只是解决这一问题一个侧面而已。

多套方案酝酿中

一位与人保部互动密切的研究人士近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相关机构正在酝酿关于“延迟退休”的方案。实际上,关于推迟退休年龄、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提议,在人保部及业内已经达成一致。“这个决策肯定要出台,是大势所趋,现在就是要研究具体怎么出台,和什么时间出台。”该内部人士说。

从2008年开始,人保部在公开场合便时有“延迟退休”的提法。并在2010年引发过一次类似于今年的大讨论。

“养老政策特别不同于其他政策之处在于,其时效性是延后的,所以需要提前很长一段时间做政策准备。现在我们的决策部门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并开始把它形成一个政策议题,进行充分地讨论和研究,以便未来政策的形成。”上述人士说。

人保部从几年前就开始委托自己的部委科研机构进行该提议的研究。承办项目的单位包括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人保部劳动保障研究院等,他们研究的方面各有侧重。

而除了人保部自己的研究院所,多家部外独立学术单位,及国外的研究机构,也在参与做“延迟退休”的方案。该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人保部的思路可能会学当年的“医改”,多家单位各做方案,最后“会师”,择优选取。

不过,对于“延迟退休”政策来说,现在还只是出于各做各方案的阶段,还没到最后汇总阶段。

该内部人士称,现在各家都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案,这个事情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精算,不同科研机构对于具体实施细节还没有形成共识,提出来的方案各不相同。“我猜测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恐怕要经历艰难博弈,短期内难以出台。”

这次人保部通过答网友提问的方式,再度把这个话题抛到公众面前。该内部人士认为,目的就是引起社会的讨论,促进共识的出现。“人保部并不害怕听到反对声音,反而有立场有依据的反对意见会被吸收接纳,而只是凭着一时的感情激愤的反对,就不会去管。”

据悉,该人士所在机构的方案中用了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精算。并且,为了广泛全面地听取不同群体对“延迟退休”的看法,他们选取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进行访谈,做个案测算。

在还没有形成成熟统一的方案之前,“延迟退休”年龄会采取部分地区的部分群体试点的方式。最有可能的是,从公务员及部分事业单位的群体着手,并且先从女性开始,以延长一两岁开始。“高级职称以上,处级以上的女性,她们更倾向于选择‘延迟退休’。上海的试点已经进行了一两年了。”

缺口有多大

人保部力推“延迟退休”,最多的解释是源于中国平均寿命的提高,原有的退休年龄已经不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57年中国人均寿命为57岁,到了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延长到67.7岁,而到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均寿命已提高到73.8岁。

而男性60岁,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女工人50岁的退休政策,是1951年开始实行的。并且,在这几十年中,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提前退休政策。最低标准女性40岁便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加之许多人违规提前退休,我国的实际退休年龄平均只有52岁。”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中提到。

根据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32%,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92%,皆超出上述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过早退休的现有制度与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直接造成“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直接加大了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而养老金缺口是显示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最直接数据。

“实际上,延迟退休年龄的根本动因是为了缓解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都阳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我国退休年龄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因此“晚退”可以说是缓解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的“猛药”。

养老金缺口是显示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最直接数据。

6月11日,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带领的研究团队了一份《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的报告,其中的测算结论是中国养老金缺口2010年为16.48万亿元,而到了2033年将达68.2万亿元。

报告一出,舆论哗然,庞大的缺口向人们展示了巨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业界对于这一数据的态度比较谨慎。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不同的测算基于不同的假定、指标和参数,很难判断这一测算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

西班牙对外银行养老金和保险中国区代表胡玉玮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该报告中精算的“养老金缺口”实际上指的是“隐性养老金负债”。

一般通过隐性养老金负债占GDP的比率来看一个国家养老金的债务问题。该报告测算2010年这一数值占GDP的比率为41.4%。胡玉玮表示,目前在经合组织(OECD)的34个国家中,隐性养老金负债平均在50%左右,因此当前中国的养老金债务还是可以承受的。

令人担忧的还是未来的债务问题,如果这一数值超过GDP的60%,将给未来政府带来巨大压力。

早在2005年5月,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在当时的假设条件下,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为9.15万亿元。

虽然对于缺口数值的认定有争议,但对于中国养老金缺口的不断扩大和未来的支付危机则是业内的共识。

养老金缺口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个人账户的空账部分,另一个是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部分。2010年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为1.7万亿,正在逼近1.9万亿。

目前“做实个人账户”的改革推行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空账规模将不断大幅攀升。

需要更大棋局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思路,就要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这就是“延迟退休”的意义所在,可降低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供养的老年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抚养比”。

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蔡昉的调研,把实际退休年龄从50岁延长到60岁,到了2050年,老年人口抚养比可以从109人降到58人。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中,世界各国正常退休年龄,男性集中在60岁和65岁,女性集中在60岁。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间,有65个国家提高了退休年龄,占38%;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由1989年的60.01岁提升至2009年的61.01岁,提高了一岁;女性由57.87岁提升至59.38岁,提高了1.51岁。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对于空账和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延长,缴费金额增加,另一方面又可以延迟人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减少领取养老金的年限。

普通民众则更关注延长退休年龄对个体的影响。由于中国复杂的养老制度,实际影响不尽相同。

以刘国年为例。刘国年今年1月年满60周岁,从一家国有企业退休。每个月,他从社保基金那里可以领到养老金5615元。

以北京市的社平工资年增长率10%的标准计算,五年后退休,刘国年的养老金粗略估算为每月10170元。

这五年中,他需要多交社保11万5千多元,而他所在的单位要多交36万2千多元。但是如果他不退休的话,以他现在每月的正常工资就已达到13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对于刘国年个人而言,延迟退休看来并不是一件坏事。

全国各地所交的社保缴费基数,都有上下限之分。其中,上限为当地上一年社平工资的300%;下限分为两种情况,养老、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为社平的40%,医疗、工伤、生育缴费基数下限为社平的60%。而各地因社平工资的不同,缴费基础也不同。

对包括刘国年所在的众多国有企业而言,给员工所交的社保都非常“慷慨”,都是按照当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来交。

像刘国年这样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是幸运的,而对于众多社保缴纳偏低而退休时养老金拿的也偏低的群体,还希望退休之后再找一份工作来增加收入来源,无疑盼望着能早日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