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范教育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师范教育改革方案

篇1

2021年度本科教学建设与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建设水平,结合财务处关于经费划拨分配方式调整等实际,决定实施2021年度本科教学与综合改革项目,具体方案设置与经费划拨方式如下。设置方案。

 

一、基本思路

1. 2021年学校分类发展定额经费继续支持各院系、教学团队、授课教师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投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用于基本保障,二是用于本科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三是用于标志性成果培育与建设,四是用于开拓创新类工作。

2. 经费的划拨与分配根据学校主导和院系(含没有本科生的教研部、中心,以下略)自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学校定向投入与院系自主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所有经费均以项目建设形式投入。

3. 院系教学日常运行开支如用于教学日常基本开支、实习与一般实践基地建设开支、小学期开展的培养方案内教学工作开支等经费由本科生经费解决,原则上不再从分类发展定额经费专门立项。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图书资料购置等项目,依然通过归口职能部处申报。

 

二、项目设置与经费投入

教学类学校分类发展定额经费投入分为三部分:教务处项目、学校定向投入项目、院系自主项目。

1. 教务处项目

每年由教务处根据学校运行需要设置并组织实施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为教务处人员。

2. 学校定向投入项目

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有校级及以上建设定位的项目以及北京市级以上(含)专业建设项目配套,由教务处经测算直接将经费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包括北京市教委以及教育部评审的各类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团队、教改类项目、专业建设项目,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一流建设专业项目的连续支持经费、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实践训练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市级语言类创新实践基地等)以及市教委2021年由财政专项转入的建设项目等。第二类是经学校评审特别投入的项目,由教务处根据学校评审结果直接将经费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主要有国家一流课程培育与建设项目、国家精品MOOC课程培育与建设项目、国际慕课培育与建设项目、国家精品教材培育与建设项目、首都基础教育大讲堂项目、首都通识教育大讲堂项目、美育课程建设与综合改革项目、体育体质检测综合改革项目、全英文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拔尖人才计划项目、卓越教师计划项目、高水平个性化创新实践项目以及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咨询项目等综合改革项目等(上述项目稍后组织评审)。

3. 院系自主分配项目

前两类以外的经费以院系为单位计算分配总额,由教务处直接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各院系根据学校、院系评审结果确立项目后自行分配项目经费额度。学校制定《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见附件),指导学校、院系确定建设项目。

学校2021年向院系划拨自主分配经费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以在职教师数和专业数为基础,以院系学生数、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教授前一年上课比例、通识选修课开课数量、实施大类培养情况、在线课程开课数、小学期开设等因素为增量。对于重点优势学科所在院系和获得重大教学类成果的院系一般应适当予以倾斜,但对于有高额专项经费支持的国家一流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所在专业和院系,学校投入则宜酌情减少,以利建设经费总投入的适当平衡。

4. 项目评审

(1)校级评审项目。由教务处牵头组织评审,一般为有校级及以上建设定位、院系合作建设、院系竞争性的项目,以及需要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校级教材建设委员会把关的项目。除少数项目由学校确定额度定向投入外,其他项目经费额度由院系确定。

(2)院系评审项目。院系首先应根据学校提出的《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自由选择除校级评审项目以外的项目类别确定建设项目,其次应根据院系建设的具体需要确定自主建设项目。院系要充分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预期效果明确、可考核。院系评审项目需要向教务处报备,教务处有权对院系立项项目进行复核,不符合规范、重复投入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院系评审项目的经费额度由院系确定。

 

三、项目主要内容与具体说明

(一)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1. 项目目标:支持一流专业建设。

2. 项目建设要求:配合教育部专业“双万计划”,根据“双万计划”要求进行建设。申报专业一般应有较强的学科支撑和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3年,已入选“双万计划”者项目终止。

4. 项目结题要求:向教务处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教务处参照“双万计划”建设内容组织验收。已入选“双万计划”的专业免验收。

5. 项目申报提示:2019年已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2020年已申报“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请勿申报本项目,2020年已申报“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最终获批,则不再延续投入,每个院系限报一个专业。

(二)课程建设项目

课程建设项目分为两类:教育部“双万计划”“金课”(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虚拟仿真教学金课、实践金课)、新开在线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每个院系至少立项2项“金课”建设项目(其中至少1项是线上金课)。应努力支持新在线课程建设。

1. 项目目标:培育和产出一批优质特色共享课程。

2. 项目建设要求: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所有课程建设项目均应确立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教学设计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同时还要求:

(1)“金课”:按教育部“金课”两性一度(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要求进行建设。

(2)教师教育类课程:落实师范专业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体系化、特色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师范专业认证要求,服务培育卓越教师培养。

(3)一般在线课程:促进课程教学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范式转型。项目负责人应具有2年以上从事本课程教学的经验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年。

4. 项目结题要求:教务处根据《首都师范大学网络在线课程建设标准(试行)》组织对新在线课程建设的验收;课程建设完成后直接上传到学校在线教学平台。“金课”建设项目、新开教师教育类课程项目须向院系提交建设总结及相关支撑材料,并由院系存档。

(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项目目标:通过开展教改立项,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市级(含)以上的教改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申报打下基础。

2. 项目建设要求:实行本科生课堂教学改革(不包含在线课程建设),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或教学管理改革等,反映当前高校教学改革方向,符合我校人才培养要求。凡我校在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均可申报,但不得与其他课程建设类、教材建设类项目同时申报。每个院系立项数量至少1项,但不超过2项(不含其他认定教改项目的项目)。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年。

4. 项目结题要求:向教务处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教务处组织项目结题验收。

(四)个性化项目

院系可在以上项目之外,根据需求自主设立个性化项目。项目的设计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切合专业发展需求,应重点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教学管理改革以及能为高水平教学成果产出提供支撑的建设项目。

 

 

四、项目评审与经费管理

1. 教务处统筹、计算并下达各院系分类发展定额经费额度,学校、院系项目的设置和经费分配接受教务处的指导。

2. 学校、院进行两级项目评审和管理。所有项目均应有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可供评价的绩效目标。

3. 每个院系自主建设项目中必须包含至少1项,但不超过2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至少2项“金课”建设项目(其中至少1项是线上金课)。

4. 经费的使用需符合财务处、国资处的相关文件要求,科学合理高效。

5. 所有学校评审、院系评审项目一经确定,教务处汇总后统一在全校范围内公示。

 

 

附: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

项目类别

拟立项数

经费

评审主体

备注

校级一流专业建设

5

10万

学校评审

未入选教育部专业“双万计划”者延续投入

课程建设

 

 

院系评审

 

教学改革研究

 

 

院系评审

每个院系立项数不超过2个项目,教改项目应为在线课程建设以外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个性化建设

 

 

院系评审

依据充分,支持标志性成果培育

定向投入项目

 

 

 

教务处依相关要求定向投入

                                            

篇2

我国于20世纪80年末开始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教师教育、教师素质、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了便于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我国政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例如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等。1986年,为解决教师的学历合格问题,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获得《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这一文件的许多具体规定实际上已经开始确认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

1993年10月3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首次以国家法律形式确立了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法》规定了获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的认定和丧失的原则及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基本程序。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同月28日原国家教委颁布《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1年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在制度政策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教师资格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确立了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肯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这一系列制度的出台都是针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严格把关教师准入关口,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整体素质的。

2确立和发展

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了以“教师教育”概念替代“师范教育”,并提出了“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训的统称,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可发展性和一体化。我国在教师教育改革实践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传统的师范大学相继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在教师教育体系、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以及支撑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构建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学校制定的转型目标,研究制定了4+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改革单一的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包括“4+0、4+1、4+2、4+3”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国内率先推出4+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学生无论是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经过四年学习获专业学士学位后,经筛选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两年,获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也推出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2001年,学校在合并原有一系两所的基础上,成立教育学院,为教师养成的大学化、专业化奠定了体制基础,标志着北师大开始实施国际通行的建立在强大学科优势基础上的“大学+师范”的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成立,他的成立使得该校教育学科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纵观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认真的对国内教师教育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未来走向等方面的问题做了创新性的研究。为了给教师教育改革搭建一个完善的制度平台,我们认真整合了校内的各项资源。国内学者如林崇德、申继亮、张学民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知识、教师教学专长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师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20-03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多个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了系列教师教育的改革研究和实践项目,师范生培养标准化、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广西作为后发展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城乡发展不均衡。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高师院校而言,如何既能扩大高等教育受众数量,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也迫切需要高师院校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新路径。

一、校地合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师院校已意识到传统模式、理念和机制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需求,并积极进行新的尝试,探索校地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未能形成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之间联合培养教师的良性机制,面临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广西基础教育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师资配置失衡问题亟待破解。一是广西农村学校“一师一校”、“一师多科”等现象日益突出,优秀的师范生“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二是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广西基础教育教师补充面临着诸如双语教师供给等特殊问题;三是广西基础教育不同学段教师补充问题存在差异性,如学前教育主要是数量不足、小学阶段主要是学科结构失衡、中学阶段主要是新课改教师(如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缺乏、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双师型”师资短缺等。

(二)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不够。许多学校对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延长,但仍局限于以知识灌输为主,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城区优质中小学接纳师范生实习的动力不足,农村学校指导师范生实习的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质量。

(三)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渠道还不够通畅。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及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持续有效的合作培养机制和共建平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不能有效对接,城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有效辐射到高师院校和农村学校。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缺乏开放式的实践平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直接、灵活的培训机制,原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四)教师协同培养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方联动、大中小衔接体系亟待健全。教师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与教师培养所需资源无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高校必须通过提高资源外取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通过组织间协调开展非一体化下的分工协作来实现共赢。

面对新形势,地方高师院校必须立足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及核心竞争力,按照协同育人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城乡联动、校地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并呈现出教师教育开放化、教师发展专业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职业高学历化和教师资格制度化等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开始转向以质量为标准的教师需求,更注重强调人才培养在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城乡联动、校地协同”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资源共享、互补、合作、融合等机制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城乡联动、校地协同创新的过程,也是学校“打破内外部边界,积极参与更大范围的分工、整合和一体化,进入和构建开放性网络,提高资源的易得性、流动性和利用效率的过程,有利于学校打破资源和能力的瓶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持续分享外部协同创新成果,与合作者获得双赢”。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联动、协同”为核心理念,打通职前职后通道,建立“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农村学校”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和沟通,促进三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调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流动与共享,解决高师院校与城区中小学及农村学校多方协同培养和指导师范生的实践教学问题、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衔接贯通的教学机制问题、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共建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问题。

(一)目标。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下移、城乡教育资源有机共享”的城乡联动、校地协同发展新机制。

(二)路径。详见图1。

1.以师范生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建立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机制,推行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农村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顶岗支教―置换培训”的“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训练。

2.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建立城乡师资发展同步提升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实施“陶行知实验班”、“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等项目,培养卓越未来教师;依托“名师工程”、课题联合研究等项目,培育城区中小学教学名师;通过置换培训、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和壮汉双语教师培养计划等,打造乡村教学能手。

3.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关键,建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将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和农村学校三方引入一个循环的变革框架中,形成三方联动机制,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共享和协同发展。

三、广西师范学院“校地协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传承创新以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模式。广西师范学院秉承师范教育传统,坚守服务基础教育的使命,长期致力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师范生七项技能培训模式,到本世纪初的师范生“老三手”(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口标准普通话)训练,再到推进以“新三手”(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心理健康帮手、教育科研强手)为基本内容的技能培养,围绕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和考核体系。2007年学校将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实践成果运用于师范生顶岗实习教育活动中,在广西高校率先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顶岗实习支教与师资培训一体化试点,并很快在全区得到推广。2009年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无力为顶岗支教的师范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指导和城区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辐射到农村学校等问题,学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创新性地提出在民族地区实施“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的新概念,实施了“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城区中小学顶岗实习,农村学校教师到高师院校置换培训”的“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的改革方案,形成了“城乡联动、校地协同”的教师教育模式。

(二)创建以“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为特征的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机制。具体如下:

1.选派优秀师范生到城区中小学顶岗实习。学校每年选派优秀教师教育专业实习生以顶岗的方式顶替城区中小学因教师到农村参与顶岗支教而空缺的岗位。解决以往师范生直接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问题,使师范生在城区中小学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近年来,学校师范生参与顶岗实习支教人数年平均以60%的速度增长,参与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得以在优质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经历全职教师的全部教学工作环节,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2.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每年选派一部分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顶岗支教,有效调动城区优质教师资源流动,发挥了城区中小学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和带动作用。近5年来,先后有24所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将基础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带到农村学校,在帮助和指导当地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对自身职业进行反思和规划发展的机会。

3.农村学校教师被置换到高师院校培训。农村学校每年选派学科紧缺教师“回炉”高师院校深造。置换培训为农村教师提供了更新知识结构的机会,解决了教师教学与培训冲突的难题,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共有全区21个市县的206所乡镇中小学校教师参与了顶岗置换脱产培训。

(三)实施“卓越未来教师―城区教学名师―乡村教学能手”城乡师资培养模式的同步改革。具体如下:

1.启动“陶行知实验班”。学校先后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举办“陶行知实验班”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改革。实验班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双实习”制。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聘请20多位城区重点中小学校特级教师或八桂名师担任实验班学生的校外导师,他们通过指导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工作,参与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师范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推进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持力量。

2.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学校与城区中小学合作,以名师培育为重点,实施名师培育项目和课题研究合作项目,先后承担钦州市名师培养工程、柳江县名校长培养工程、民族学校名校长培养工程、特级教师工作坊等项目,发挥名师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为在职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同时,通过“广西高中课程资源库”、“Moodle和博客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研究”等课题联合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理论资源和基础学校实践资源的整合优势,针对性地开展制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攻关研究,加快成果的转化运用,提升理论水平,反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

3.实施“乡村教学能手培育工程”。学校以培养乡村教学能手为重点,实施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通过承担置换培训任务,先后探索了“二年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五年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二年制农村小学壮汉双语教师培养”等模式,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系统的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长为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乡村教学能手”。

(四)建立“城乡联动、校地协同”运行平台。具体如下: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音乐专业; 就业; 教育改革; 市场需求; 品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5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主力军,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中主要基础教育力量。我国经过十几年倾力支持,迅猛发展,使得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成熟和正规化。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有1246所,占普通高校的52%。辽宁地区现有高职院校四十余所,成为我省重工业基地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基础力量。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近十几年高考“艺考热”影响下,音乐专业成为各类型院校的一个主要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音乐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专业,有着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辽宁省不仅沈阳音乐学院有此专业,几乎所有本科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以及部分高职高专类院校也都有开设。

一、高职音乐专业的现状

辽宁省现有大连、抚顺、锦州、辽阳、朝阳、铁岭等六所高职高专类院校开设了音乐专业。这些院校多为专科师范学校转型的高职类院校,往往带有很强的师范教育传统和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转轨初期,借助师范类专科音乐教育多年的根基和实力发展迅速。

但近几年,在与各类本科院校无形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真正走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第一,生源日趋紧张,学苗整体素质下降,入学率逐年下滑50%―70%左右;第二,就业难。在2007年至2011年的失业率调查中,该专业失业率连续上升,优质就业寥寥无几。虽然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长期存在倾向于自由职业、短期择业的隐性就业现象,但就业难、特别是优质就业难一直就是高职音乐专业的现状。

二、高职音乐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离,不符合高职院校特点

长期以来,本科音乐专业一直以为社会培养高级音乐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出路直接指向文艺舞台、专业的演出团体,以及各类音乐教育机构的音乐教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处于竞争的最底层,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音乐人才。

从辽宁地区这六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基本上是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和实用音乐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结构等方面与原来的专科师范教育基本相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几乎完全沿袭本科师范院校和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体现高职音乐专业的教育特色。而且还要受学制所限,缩减学习时间,降低培养标准。

本科院校高级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显然不适合高职音乐专业。因此,高职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依据社会和市场的真正需求,其定位偏离,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学生的实际发展,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必然会使专业发展步入歧途。

(二)教学模式照搬专业院校,重技能,轻实用

音乐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其注重个体技能培养。因此,专业院校在钢琴、声乐等技能课程方面往往采用一对一的单兵教学方式。高职音乐教师在多年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单兵训练的教学模式理念根深蒂固,而对高职音乐专业技能课程一对二或一对四的小组教学模式产生迷茫和误解。高职院校的生源和学苗的专业素质、基础要远远低于本科生,在学制和教学设置等多方面也逊于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同样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差距。仿造本科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会惨败而终,导致今天的实用音乐不实用、音乐表演无表演的现状。

因此,高职音乐教育教学不能只注重技能训练,更要注重实用与表演等职业教育特色。小组课的教学模式正好可以在集体教学中增加技能类课程实用性教学内容。如在钢琴、声乐、舞蹈等专业方向学科小组课中加入舞台表演、作品分析、教法、伴奏等内容。即注重了技能培训又兼顾了实用技能理论的学习,有效的利用了时间和师资,强化了技能与实用,同时突出了职业音乐教育的高职特色。

(三)缺乏变革与创新意识,制约高职音乐专业的发展

我省高职音乐专业虽然历经多年的改革和实践,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师缺乏行业经验,在职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没有脱离本科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影响。

辽宁省开设音乐专业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由高师、中师、幼师等学校合并而成的,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职称学历与知识水平差距较大。由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养成了固式的教学习惯和教育观念,轻易不愿调整和改变,这一点在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由于钢琴、声乐教师居多,而其他器乐和通俗演唱、流行音乐、电脑音乐、钢琴调律维修等学科师资缺乏,制约了高职音乐新专业的开发和创建。

音乐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也较其他专业教师相对薄弱,而且行业实践机遇和环境较少,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高职办学方式理念认识不足,缺乏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反应的灵敏性。在职业音乐教育中造成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脱节,对人才培养“能力本位”概念不清,造成学生“实用音乐的能力”的培养落实不到位,这些不利因素也都制约着高职音乐专业的发展。

三、高职音乐专业的出路究竟走向哪里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主辅修专业方向打造品牌专业

从高职音乐专业的教育设施、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就业去向等综合方面考虑,音乐专业定位应该牢固树立以服务和实用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实行演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教学模式。针对社会上(琴行、酒吧、婚庆等演艺场所急需的专职演员;少年宫、幼儿园、私立艺校等教育机构所需的音乐辅导教师;厂矿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所需的音乐工作者等)急需的实用型音乐人才实行签约联合式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音乐专业应该从易操作的钢琴、声乐、舞蹈等科目设立学生主修和辅修的专业发展方向,并依方向确定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如钢琴方向定位为少儿钢琴陪练、少儿初级钢琴教师 、钢琴演奏员;声乐方向定位为演艺歌手、少儿声乐教师、音乐辅导员 ;舞蹈方向定位为专职舞蹈演员、少儿舞蹈教师 、音乐辅导员;学生入校后应根据专业考核标准和个体发展实际,确定一门主修专业方向,同时选修一门辅修专业方向。这样分清了主辅、辅修发展方向就会避免师范型的“样样通,样样松”。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就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落实,突出职业音乐教育的特色,更有利于高职音乐品牌专业的打造。

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校特点和办学实力,不断拓展、开发新的专业方向,如电脑音乐制作、钢琴调律与维修、流行音乐演奏等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并可继续发展扩大的职业门类,以及与人才市场需求缺口较大行业对口的专业。高职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不断开拓创新,打造与时俱进、具有高职特色的音乐品牌专业。

(二)全面系统的进行教学改革以适于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按照主辅修专业方向实施专业建设,必须对以往的教育教学进行重新调整和变革。彻底清除师范化、专业化因素影响,体现职业化音乐教育的本色。

首先,要延长教学年限至2年半,增加学生主修专业方向的课时。课堂上不仅要体现出技能训练,还要更多的渗透表演、教材分析、重难点教法、编创等实用性教学内容。如钢琴方向应在教学中增添钢琴表演、和声伴奏、重难点突破方法等教学内容。声乐方向应在教学中增加歌唱表演、作品分析、重难点突破等教学内容。舞蹈方向也可以在教学中增加表演、舞蹈编创等教学内容。

其次,对于学生主修方向以外的辅修方向学科和理论课程应进行适当删减、调整和整合。还可以利用选修课、集体课、讲座等方式实施教学。针对实用及实训性较强的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等课程应适当增加课时或延长学习时间。对乐理、和声、伴奏、音乐史、欣赏等理论课程应适当删减、整合。

第三,高职音乐专业是培养专科层次的音乐实用型人才,课程设置要突出高职特色,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因此还要充分利用汇课、考试、比赛、校内外演出、实习见习等多种方式强化实训,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高职音乐教学强化技能突出实用的需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高职音乐发展的需要

确立了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就需要音乐教师加以具体实施和操作。教师的实施操作过程是能否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转变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音乐专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职业化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还必须具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不仅要有学位证和教师证,还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不仅是合格的音乐教师,还要是音乐专业精英和骨干。在高职音乐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求音乐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多参加本专业行业实践的机会和进修培训,由单一的教学型向“双师型”转变,成为“一专多能”的合格教师。尤其是青年音乐教师,不仅要会教专业,还要会表演,更要能教会学生表演;要主动寻求表演实践机会,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在社会实践与舞台实践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提自身高教学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以适应高职音乐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要打造职业化品牌专业来寻求自身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以服务和实用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音乐教育特色”,会给高职音乐专业带来新的出路和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谢雅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 彭德仙.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 梁慧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9(2).

篇5

关键词:近代学制;近代教育;中日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7.01.013

文章编号:1009-3729(2017)01-0097-07

所谓学制,简单来说,就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是实施教育的组织体系。18世纪中后期,西方近代化浪潮的涌入,使中日传统教育思想和旧式教育体制均遭受巨大冲击,为满足国家近代化对于教育的要求,两国分别出台了新学制作为近代化教育改革的“指挥棒”,以此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发展。

在中日近代学制的比较研究中,学者大多关注其历史背景和对近代教育的作用,没有深入探究学制实施成败的内在原因。本文认为,学制能否顺利推行直接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历史传统的制约,同时与学制内容本身是否合理密切相关。由于中日近代学制在预期目标、内容和实施环境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它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一、中日近代学制产生背景比较

1.中国近代学制产生的背景

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冲击下,清朝末期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和维新运动给中国传统教育带来了很大影响,新的教育思想启发了许多有识之士,近代学堂的产生,以及对科举制度弊端的凸显等诸多因素,共同催生了中国近代学制的产生。

首先,清末留洋官员的积极进言,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出台提供了重要思想准备。从《中国近代学制史料》收录的文献可以看出,自1866年起,从第一个出访欧洲的中国官员斌椿写下的《职方外记》,到王之春的《广学校篇》、张之洞的《劝学篇――学制》等,无不深受西方和日本诸国完善的教育制度的影响和感染。张骞在他的《变法评议》中写道:“东西各国,学校如林,析其专家,无虑百数。前导后继,推求益精。但能择善而从,皆足资我师法。……为中国今日计,不独当师其改定之法,亦当深知其初定之意。”[1]罗振玉的《学制私议》详细论述了教育宗旨、教育阶段、每日授课时数、教员、考试,以及残障人士如何受教等十二条制度。这些表明,最先接触到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官员提出了教育近代化的诉求和实施方案,为中国近代学制诞生做了良好铺垫。

其次,新式学堂大量增加并迅猛发展,为中国近代学制的确立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朝末年,中国各类学堂数量迅速增长,其中包括西学学堂、军事技术学堂和水师、武备学堂等多个N类。截至1902年,学堂的学生数量已达8912人。[2]其中,于1895年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已经有了初步的中学与大学之分,而南洋公学已经有了明确的小学、中学、大学之分,以及师范学校等专科学校之分,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令“除京师已设之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3]。规模和数量日俱增加的学堂需要统一的管理办法,愈发凸显设立新学制的必要性。

最后,科举制度脱离现实的弊病愈加凸显,成为近代学制确立并实施的重要现实原因。清末时期国家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社会现实,与西方坚船利炮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巨大反差。清末时期的科举,科场风气不正,考试内容严重偏离社会发展需要,人才选拔制度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当一种制度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时,必然要有新的制度取而代之。

2.日本近代学制产生的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其成果之一就是日本近代学制的产生。19世纪中期,日本掀起了明治维新运动,确立了国家“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的发展目标。为实现“富国强兵”,明治政府非常注重对西方教育文化的学习和引进,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聘用外国专家和技师并派遣留学生,改革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制定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学校制度,明治三年(1870年)出台的《大学规则》正式确立大中小学学校体系,同时开始着手民众教育。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直接推动了日本近代学制的产生,而且为普及教育、传播知识、推动国民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旧式教育体制不能满足新的人才需要,是加速新学制出台的一个重要的现实因素。长期以来,日本都是沿袭德川幕府时期的教育制度,本质上是以贵族教育为主。大多数教育机构,如“藩校”、“乡校”(针对商人和地主)、“寺子屋”(针对平民)等,严格说来均不是符合教育体制规范的学校,也不符合维新运动所倡导的新式人才教育观,因而创建新式教育制度变得迫在眉睫。明治二年(1869年),地区政府依据教育改革方案,开始设置初等、中等学校,并对旧式学校进行改造;明治四年(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文部省,负责推进国民教育改革;1871年,文部省成立教育专门委员会,负责新学制的编制。至此,日本完成了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比较中日两国近代学制的产生背景,可以看出,其相同之处在于,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旧的教育体制均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改革并制定新的教育体制;其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的教育改革和学制制定有更明确的适应本国国情的需要――富国强兵、普及义务教育。另外,此前日本的教育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果,为其近代学制的产生打下了根基。相较之下,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则显得非常被动。

二、中日近代学制内容比较

1902年,《壬寅学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有了统一的近代学制。两年后又推出的《癸卯学制》,是张之洞、张百熙等人结合湖北实际,将《壬寅学制》加以改良后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新学制。《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学制正式确立的标志,该学制一直沿用到1922年,之后由中华民国的《壬戌学制》取而代之。1872年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出台了第一个《学制》,这是第一个面向全国而制定的综合性现代教育制度,一直沿用至1879年,由《教育令》取代。总的说来,中日近代学制的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指导思想方面的差异

清末《癸卯学制》确立了“端正趋向、造就通才”的宗旨,在《学务纲要》中分别对各级学堂的职责做了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堂培养儿童淑性知礼、化为良善;高等小学堂和中等学堂培养学生的谋生能力,使其掌握必备知识,为其毕业后谋生打好基础;高等学堂(大学堂)的学生主要学习国政民事,使其成为未来国家治理的储备人才。此外,对通儒院、实业学堂、译学馆、进士馆、师范学堂等都制定了基本办学宗旨。总体来看,各学堂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对于各级学堂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基本能力要求较为实际。此外,《癸卯学制》体现出张之洞一贯的“中体西用”思想,学生学习依旧以忠孝为本、经史为基。《学务纲要》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规定:“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端士风”,“中小学堂,宜注重读经,以存圣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经学课程简要、并不妨碍西学”。在各级学堂章程中还明确规定了学习经史的课时和课程内容,同时明确将学生品行的考核作为考试通过的必要条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学为体”的学制指导方针。

日本《学制》的指导思想带有强列的反封建的时代意蕴。首先,它否定了封建教育理念,坚持教育是个人立身、治产、昌业之本的近代教育观,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其次,它提倡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的全民教育理念;最后,它带有实用主义色彩,主张围绕“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国策办教育,强调以个人实业厚生为目的做学问。此外,在学制制定中,日本很大程度上也整合了西方多国学制的精髓,将自身学制打造成为多元化的复合制度,这也体现出日本在每一个领域中采用最好的模式将会使日本尽可能地集各国之大成的民族心理[4]。

相比而言,中国学制的指导思想较为笼统,没有摆脱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子,依然以传统儒学教育为主,突出伦理道德,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此外,中日两国对待西学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异:日本以学习西方制度为主,教育改革从观念入手,因此比较彻底;中国以培养技艺人才为主,教育改革停留在器物层面,这也是我国教育近代化进程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文本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癸卯学制》以《学务纲要》为总纲,共计22个章程,对各级学堂的招生对象、开设课程、入学条件、考试与毕业等都作了详尽规定。日本《学制》的内容由学区、学校、教师、学生和考试、海外留学生规则和学费六部分组成,共109章。作为《学制》的补充,1873年日本了《学制二编》《学制追加》和《学制二编追加》,增添了关于海外留学生规则、神官僧侣学校相关规定、学科毕业证书规定、专门学校、外语学校等,共计213章。为更直观地比较中日近代学制在内容上的异同,笔者将两种学制中关于学区、学校设置、升学、考试、费用、教员、课程设置等内容列于表1予以f明。表1表明,我国的《癸卯学制》更加详尽实际和人性化,可实施性更高,各地区学堂的建设和推行有一定的自由度;而日本《学制》的规定更完备,尤其在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与特殊人群的教育上考虑非常细致。从当时的国情来说,日本学制有些理想化,没有考虑各地区的实情;但从长远角度来说,它是符合国家近代化发展需求的,更能促进教育持续长久发展。

三、中日近代学制对中日两国近代化教育影响比较

1.《癸卯学制》对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影响

《癸卯学制》的产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体系的基本确立。《癸卯学制》对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具体影响是:其一,改变了单一的专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重视发展普及教育和师范教育。由开始的西学,只针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而没有考虑从根基着手以改变国民教育落后的现实。中国近代学制的颁布,细化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办学宗旨,大力推进了师范和实业教育体系和专门学堂的发展,使教育普及有了明确方向。其二,新学制加速了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封建教育制度的最终解体。在《癸卯学制》颁布初期,科举制并未迅速废止。新学制规定的学堂学习时间较长、规章制度繁多,而科举制度虽然由于官员上书逐年分科递减,但仍是步入利禄之途的捷径。在此情况下,选士大多仍抱侥幸心理,舍远求近、舍难求易。由此造成学堂招生困难,即使入学条件宽厚,举荐的学生也不愿意入学堂。这种社会风气导致学堂有名无实,新学制的推行严重受阻。因此,、赵尔冀、张之洞等上书,建议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制由此得以废除,全国统一执行新学制。其三,《癸卯学制》开启了中国现代学制单轨制传统,奠定了现代学制公平性的基础。所谓单轨制就是不分阶级和社会地位,所有的学生用一套教育体系培养,没有特殊区分,这一性质延续至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其四,《癸卯学制》改革了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将西方教育思想融入了教育教学和课程设制中。例如,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提到,教授儿童要循循善诱,不应体罚伤害学生,让学生犯错后有羞耻之感即可,对于记忆力差的学生可让其用自己的话讲解文章,不宜强制背诵经文等。这些规定说明:我国学制已将西方儿童心理学思想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中。

《癸卯学制》出台之时,日本《学制》已出台实施32年。我国虽然也注重学习其学制,但没有看到日本近代教育观念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说,《癸卯学制》在制定实施中依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将教育改革只是当作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此外,在社会环境动荡和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中,百姓也无心学习。这使得学制在推行过程中阻碍重重,流于形式的弊病较为严重。有日本学者曾评论中国在推行学制中的现状:“各省督抚铺排门面,上下相蒙,常怀观望,依违不决,即有末一二学堂,亦不过具文,有兴学之名,无教育之实……财政无统一之制,官吏后公益而先私利,欲兴学堂,无款可筹拨……巨室富人,甘为守钱奴,宁投财于游冶祷祀,而不用之于教育……人民风气感情不一,或有讼言革命变法,自由平等,不受约束,政府辄当罪新学,晋绅章甫惧祸及己,不敢提倡新学。” [7]此评论真切地道出了清末学制在贯彻实施中的实情。

2.《学制》对日本近代化教育的影响

日本《学制》在其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把教育的普及和国家的生存、富强、发展与国民的修身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施促使其国民基本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其一,学制提出教育是立国之本,把教育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很深刻、很有远见的认识。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长期目标,其作用虽不是立竿见影的,而且前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但对国家未来发展可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种新的教育^影响了近现代日本的发展,对于学校性质的规定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生活。其二,《学制》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日本初等教育的普及,为之后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县级政府把平均财政的40%以上用于初等教育,并且为小学提供最好的基础设施。这使得日本的学校数量、教员数量和学生数量迅速增长。明治六年至明治十二年,日本的小学数量由12558所发展到28025所,儿童上学人数从110万增加至230万,教员从2.5万增至7.1万,就学率从28%增加至41%。其三,《学制》在思想上逐步塑造并培育了国民意志,使人们主动参与日本经济建设,由此加速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吉田茂在《激荡的百年史》中提出:“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大概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特点。”

但是,《学制》在日本的推行也引发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学费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另外,这种自上而下的变革方式也使得教育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教育改革中的实用与功利主义心态,导致了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出现与自身改造的不适应性。此外,学制内容也不尽合理,从效果看,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近代学制的制定和实施加速了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中日两国当时都处在从封建社会迈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时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推进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并且都以制定和实施新学制为教育改革的标志。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同时也深刻地印上了现实社会的需求。对比中日两国学制的差异和两国后来的发展实际不难看出,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育理念和制度安排是否合理,同时也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地位、历史变革息息相关。归根结底,教育的发展根本上还是依赖于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9-10.

[2] 王笛.清末近代学堂和学生数量[J].史学月刊,1986(02):110.

[3] 璩鑫圭.学制演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 马立民.日本明治前期的教育改革及其特点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1(12):67.

篇6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新课改 优势 劣势 扬长避短

按照教育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统一部署,我所在地区的高中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这是继初中课改后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教学改革。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青年教师,我再次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

1 理解课改,立足自身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这不仅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专业知识、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在新课改中,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相比,青年教师基于其自身年龄特点存在着一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因此,在准确进入新课改预定角色前,青年教师就必须对自身有个清晰明了的客观认识。

1.1 优势。①一般来讲,当代青年教师学历较高,受过正规系统的高等师范教育,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具有充分的职业准备,对待教学工作能够有强烈的责任感,爱自己的每个学生;②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有广泛的兴趣、相对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识、活泼开朗的个性;③基于现实社会竞争压力和就业对能力全面性的要求,能以发展的眼光要求自己,坚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深造,勇于创新;④教授老教材的时日尚短,受老教材的约束性还不很大;⑤比较谦虚、积极要求上进,能认真听取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与建议;⑥计算机技能普遍较高,能自由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⑦青年教师思维活泼,精力充沛,教学活泼,有的本身就是一个大孩子,更容易让学生们产生类似于“哥哥姐姐”的亲近感,跟孩子打成一片就成了轻而易举达到的目的。

1.2 劣势。①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往往局限于理论水平,容易与实际操作脱节,对于课堂教学,对于如何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最大化,缺乏实际对策;②青年教师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有限,一般比中老年教师缺乏耐心,容易将情绪带入到工作中,不利于工作中发挥教师应有的积极主导作用,不利于客观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甚至产生直接负面作用;③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不够成熟,威信不足,甚至学生气较浓,主要表现在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足和遇到突发状况难以合理应对,有时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显得不够老练,这样会给实际教学以及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家长关系的处理上带来困扰,甚至因此产生职业倦怠、烦躁情绪;④在教学教育实践中也会有反思但往往不深入不深刻,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也不能够及时整理成文,缺乏教育教学经验。

分析青年教师在应对新课改时自身所存在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并不是人为地设置前进中的障碍,而是为了更好更及时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2 探究良策,快速成长

2.1 研习教育理论,打好实践基础。青年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关,或者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有关的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前沿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使自己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方面能够重新认识。要善于了解和捕捉国内外关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理论,用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还要把学习的内容与人交流,在交流中反复咀嚼、品味,以便更好的内化,变为自己的东西。

2.2 夯实专业知识,备好学生备好课。首先,深刻理解新课标,吃透教材内容。教师要通读教材,熟悉教材中每一章节的知识,熟悉内容前后知识上的连贯性,备课时不能随意增加、拔高有关知识。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的内容讲清讲透。教师备课时应有预见性,方能采取措施化解疑惑。另外,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年龄和技术优势,对一节课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要准备充分。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首先从备好课抓起。

其次,教师要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的个体差异,备课时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找好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设置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可消化”,这样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每一位同学都有获取知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另外,青年教师备课时要特别考虑到学生可能在课堂上的 “突然袭击”,有准备应对学生的突发问题。因此,只有备好了学生,才可能促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

2.3 注重教学反思,实现自我监控。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因为它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反思总结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教师自我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经验教训、教学中的灵感、顿悟和自己对教学内容、教法等要素的理解,也可以总结反思同事及他人之间的教学经验与教训,还可以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学实践中的有关事件等,以写出来为主,主要是养成教师勤于思考的习惯。再次,课改促使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使教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两者互为依靠,相互促进,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

2.4 教育科研活动,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的目的与功能正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揭示教育的特征和本质,以利于我们科学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的青年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教育科研的价值不在于出几篇文章,其核心价值在于老师通过教育科研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地能够探索出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使教师确立起正确、科学的教育科研价值观,同时要有问题意识,使教科研融入青年教师生命的过程中,成为生活的习惯,用先进的理论进行反思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解决问题。

2.5 听课评课讲课,提高综合素质。青年教师成长有捷径。首先,多听别的老师的课,可以是同科的也可以不同科,既学专业知识,也要涉猎多学科知识,同时得到更多课堂教学和管理经验,快速有效地汲取他人精华,为我所用。其次,参与评课,听别人评,谈课堂得失,对照自己对这节课的认识,找到关键入手点,找到差距,这对上好自己的课又是一个捷径。再次,无论多忙,尽量不放过一切可以参加的讲课活动、论文写作活动,以此来增加实战机会,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设计,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借此多听别人评自己的课,要有谦虚的心态,即使是最刻薄的评课语言,只要言之有理也要看做是金玉良言。

3 结束语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总还会遇到很多新的复杂的问题,我的建议就是:立足教师和学生自身实际,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遵循教学规律,结合最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这是我的“不变”,以这样的不变来应万变,我自认为可以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新课改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2 段海波.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