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改革资金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改革资金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拉动林业产业投资
吉林省林业产业专项资金投入,有效地拉动全省林业产业项目投资。两年来,全省林业产业专项资金投入5000万元,带动全省114个林业产业项目投资28.77933亿元,从而促进了全省林业经济发展。
1.2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
通过产业专项资金投入,调整了林业产业结构,林地经济项目带动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林产品加工项目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科技推广项目使林业产业通过科技创新转型,一、二、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通过投资拉动,充分调动企业和民众投资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性,林业产业发展已向林地资源、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及林区多种资源开发方向转变,林业产品由木材向终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转变。
1.3扩大林业经济总量
自2010年设立林业产业专项资金以来,林业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2012年全省实现林业产业产值1150亿元,是2009年1.8倍,成为近年来全国林业产值增速最快省份之一。
1.4开辟林业职工和群众就业渠道,加快林区群众增收致富步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林地经营权全面放开,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群众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性。林业产业专项资金不仅为林农发展林业产业提供资金扶持,而且创造了1.5万个就业岗位,全省林区人均林业纯收入增长了35%。
1.5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最适合国有林业局
和国有林场发展林业产业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可充分调动国有林业局和国有林场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性,在现有林地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扩大林业产业规模,即解决了部分林业职工致富问题,同时也有效地扩大了林业经济总量。
2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
由于林业产业专项资金设立时间较短,资金管理还存在漏洞。产业项目在每年上半年已经确立,省财政在6月末前已将资金拨付到县级财政,有的县财力有限,不能马上拨给项目实施单位,影响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还有个别县(市)当年专项资金到第二年才拨付到位,使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不能正常开展。
2.2个别项目承担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
按照《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但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发现,个别项目承担企业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问题,诸如没有实行专账管理、专款未专用、会计核算中原始发票不符合规定等现象。还有一些单位没有实行项目单独核算、封闭运行等情况。
2.3有些市县对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不到位
按照《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要求,市县林业财政部门要加大林业产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从全省林业产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情况来看,有些市县林业财政部门对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缺乏有效监管,没有及时上报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发现不及时,当专项资金项目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纠正,影响林业产业专项资金使用效果。
2.4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国有大型企业对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重视程度不够,积极要项目要资金,却忽视了林业产业专项资金管理,由于这项资金额度较小,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存在可有可无现象;个别民营小企业管理还存在争取资金积极而忽略实施问题,绩效目标完成不理想。
3加强林业产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对策
林业产业专项资金是实施林业经济强省战略重要措施之一,充分发挥林业产业专项资金作用,必须加强林业产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解决林业产业专项资金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1严格设定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
市县林业财务部门要按照绩效管理办法,合理制定共性指标,有针对性地确定每个项目个性目标。财务部门要深入基层考查项目实际情况,按照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标准,严格审核,选择经济效益好、投资标准高、技术先进、规模符合要求的项目确定为申报项目,并对项目真实性负责。
3.2认真落实林业产业专项资金各项管理制度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林业产业项目申报与资金使用制度。按照《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专账管理,实行专款专用,项目单位要对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单独立账,对绩效管理发现的不具备规范核算条件单位可以采取报账制,以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合理、核算规范,避免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3.3项目承担企业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项目实施企业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林业产业资金使用制度,以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合理。按照林业产业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核算,不准超范围使用产业专项资金,不准超限使用大额现金;同时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教育。财务部门领导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认真执行财务资金管理制度,积极支持项目实施,为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献计出力,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4加强林业产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各级林业财政部门要认真按照《吉林省林业产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要求,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市县级林业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当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时要及时上报,进行必要调整;绩效完成后要及时上报绩效评价结果。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全省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每年要进行抽检,通过绩效管理保证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在实施中得到全面监控,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林业产业专项资金项目达到绩效目标。
3.5加强林业产业专项资金审计监督
篇2
关键词:林业 专项资金 管理制度 绿色资金 阳光工程
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大力开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科学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对林业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特别是林业自身的特点,造成林业需要国家投入相关的资金支持以及专项资金的投入。由于林业肩负着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责任,特别是在新时期,这一点更为国家和政府部门所重视。几年来,国家为了加速林业和我国生态建设的步伐,全面启动了林业发展的六大重点工程。这六大工程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这一系列工程的启动就是为了帮助林业的跨越式发展。随着这些工程的启动,林业发展的资金得到了补充,而真正要利用好这些专项资金,就需要我们林业财务部门做好相关的资金管理工作,而对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是这些工作的重中之重。
简单来说,专项资金是用于专门用途的资金。而林业的专项资金一般包括中央专项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两个大的方面。中央专项资金一般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补助资金和林业有害生物重点工程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中央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充资金。而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主要包括: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充基金、绿化基金、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基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基金、农业良种工程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龙头企业财政贴息资金和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林业专项资金的设立、分配、使用和监督。从这些资金的分类和用途可以看出,林业专项资金的用途比较广,应该来说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但实际上以上每一项的投入都不是短期内就能获得成效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资金的利用效率并不是很好,而在具体工程中的成效也不是很好,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认真地考虑传统的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了。
专项资金的设立。在林业项目的设立和申报上,在实施管理上不够规范。项目申报常常缺乏前瞻性,有的上年没有纳入预算,到下年由于急需申报,重新改了项目名称后再次进行了申报,导致财政预算追加项目过多,而项目的审批上又不够规范,常常造成资金无故使用在经济效益较差的项目上。这就要求我们,从项目的设立上,就要把握好,专注于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要做到前瞻性和实效性。
专项资金的分配。在专项资金的分配上,传统的资金分配一般以行政区域的方式进行分配,类似于撒胡椒面的方式,这种方式很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结合经济的特点,打破传统的专项资金的分配方式。作为财务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交出分配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专家评审机制,以确保资金的高效、安全使用。在对分配机制进行革新上,要对重点领域或重点项目有区别的对待,对于林业发展的薄弱地区或欠发达地区要做到有所偏重。这样的专项资金的分配机制对欠发达地区的林业发展来说,也是一次迅速腾飞的契机。当然,我们在引入新的机制的同时,仍然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三公”原则,注重效益同时也要兼顾公平。
专项资金的使用。在专项资金的预算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预算工作做的不够认真,在预算流程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
往往很多预算工作在制定时,不够细化,有些条目常常过于笼统,模糊不清。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注重预算的细化和规范,对每一笔预算都要做好预算工作,每一笔钱怎么用,怎么转移分配都要有记录、有计划,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方案。专项资金使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决算。在决算这部分,同样也需要完善相关制度,结余资金的管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以及资金的绩效情况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和完善的。项目的结算要结合预算,对于没有做好的或绩效较差的项目要分析原因,并作出总结,进行备忘纪录。
专项资金的监督。在以往的专项资金的监督上,由于监管不力和制度的不完善,常常会有莫名资金流失的情况,然后在落实具体项目上却出现了资金不到位的情况,这时这个项目就无法或难以正常开展,造成林业发展的阻滞。因此,在传统的监管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引入媒体和监管部门,以充分体现公平、公开。为此我们可以在监管上实施资金“阳光工程”,任何资金投入的项目都要“宁可在强烈的阳光下,也不要留下任何暗影”,通过流程制度的完善以体现公正。这样,专项资金的监督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整个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实现。
认真学习和落实各种资金管理办法是做好专项资金管理的关键所在,只有深刻领会了资金管理办法中的资金投向、使用原则、申报程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是我们工作上的重要指南和基本方针政策,同时国家的相关法律如《会计法》和《预算法》都是我们做好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笔者认为,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就应该像森林一样绿色,阳光,生机勃勃。在这里,笔者提出了“绿色资金管理”方案的思想,用于作为一项标准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来描述一种较好的专项资金管理方案。对于资金的管理,不仅要保持它的阳光,也要保持它的健康,每一项资金的使用都应该确实是为了林业的发展,确实是为了环保生态效益的提高,确实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做资金管理,不只要正确的使用它,更是使用在正确的方向。这些可以向社会舆论公开,以保证监督和健康。同时对资金不能一经发放就不管不问,更要时刻保持关注,关注这些资金的动向以及它的具体的落实情况,并可以动态的做出调整,以实现最好的使用它,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于项目的结余金,也要做到“绿色化“,单纯的积累起来作为部分的经费可能不适合科学发展管的要求,我们可以用它做些公益上的项目、比如自筹的绿化建设,可以考虑和社会公益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利用这些资金。还可以自营经济绿化林,以带来环境效益的兼得经济回报。其实,这所有的一切核心还是资金的健康化和可持续化,就是要在新的形式下实现转型资金成为真正的绿色资金,这也是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所要得到的结果。
完善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也不是财务部门单方面就可以做好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组织的协调配合,需要所有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完成,才能发挥出一个组织的效能。当然这是自身方面,还需要各级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这些外部的监督是必须的,不仅是对项目实施的完善,同时如果项目得到很好的落实,也是一种激励。我们希望我们的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就像我们的绿化那样,保持绿色,保持健康,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也需要我们脚踏实际、实事求是地来做好每一步工作,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重点是要落实。
总体而言,对于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绿色资金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制度的完善方案,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扩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秦丽芬.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完善[J].现代商业,2008(27).
[2]金延宁.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9(1).
[3]刘洪凤.对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7,(12).
[4]刘欣.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
[5]郭英姿,杨玉玲.林业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2005.
[6]王桂华.浅谈林业部门基层财经管理的环节[J].现代经济信息.2010(17).
[7]尉春华.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9).
[8]冯平.建立林业资金绩效评价探讨[J].云南林业.2009(03).
篇3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 政策 补偿机制
1 森林分类经营理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Classified forest management),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所产生的“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的不同,相应的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按各自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2 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和经营体制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森林分类经营牵涉到林业发展的方向,牵涉到林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牵涉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和国家财政经济利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保障,经营体制改革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但目前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还存在有如下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2.1 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尚未出台 公益林的补偿问题是制约公益林建设和实行分类经营的关键。长期以来,因公益林具有效益外在性和受益对象广泛性的特点,造成公益林“少数人负担,全社会受益”、“相对不发达地区负担,相对发达地区受益”、“上游负担,下游受益”、“林业部门负担,全社会受益”的不合理局面。再加上其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未对国家公益林的补偿程序、补偿办法、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筹资渠道等方面制订出明晰的政策。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省、地方政府也未对地方公益林制订明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是关系到森林分类经营尤其是生态公益林发展和林区社会稳定的关键,实行分类经营,关键看能否建立健全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机制滞后,已成为制约林业分类经营实际运作的瓶颈。
2.2 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林业经营一直担负着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木质产品及其它林产品;二是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但事实上,我国林业几十年来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模式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等影响,一直奉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几十年来,整个林业的基础几乎完全建立在森林采伐工业上,大规模开采国有林区与天然林区,造成天然林面积的剧减。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就必须要进行森林的分类管理。
2.3 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矛盾依然存在 分类经营实施之初,将现有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品林则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的重任。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分布、结构不均衡性及对天然林过量采伐,在分类经营实施之初所区划的商品林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供给;同时,对森林分布较多,并以木材生产为财政和林农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冲击,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已成为制约重点林区尤其是生态地位特别重要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2.4 林产品税费比例过高 据对部分省(区)调研,林产品税费征收比例占销售价的比例偏大,尤其在商品材上表现较突出。商品材平均税费比例占商品材销售的40%~50%,特别是农业特产税在商品材生产和销售环节双重征收8%,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农对商品材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商品林的发展。
2.5 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问题 各省在分类经营区划中界定的生态公益林有许多人工林,这些划入公益林区域内的人工林除部分为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营造的如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草)等国家生态工程林外,尚有相当部分是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速生丰产林和群众自发营造的用材林。据对湖北省调研,湖北省划入天保工程区的人工林面积为106.5万hm2,加上区划时未成林人工林地3.8万hm2,实际为110.3万hm2,直接划入禁伐区的人工林成林面积为7.3万hm2。这些已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区的人工林尤其是世行贷款造的人工林和农民自发营造的用材林全部划入禁伐区势必影响世行贷款的债权和债务偿还,影响林农的经济利益而挫伤群众造林积极性,除天保工程外,其他生态公益林区也有类似情况。
3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有关对策和建议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并不在于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在于围绕分类经营这一个基本要求必须进行的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弊端愈发凸显,恢复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是现今发展中的重点之一,在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中,林业经济的发展可以维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平衡,而对林业的有效利用则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来规范,因此提供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是解决林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林业工程技术发展意义
1、采用以林养林的方式,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杨林、有的发展林木加工养林、还有的发展苗木养林。农民还可以采取林果结合、林菜结合、林禽结合和林苗结合等方式,从而通过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林业工程发展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2、引进先进品种,促进林业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各个领域中去,林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使用。在国内的林业生产中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成果,吸收其中理论知识,结合国内林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生产活动。以林为主,通过林农结合,多种经营方式相结合,建设具有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林业发展新模式。推行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生态兼作,使调整后的农村产业结构为退还林,从而创建更多可以增加收入的机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果。
3、实行工程实施地方负全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中推行工程实施地方负全责的原则,受国务院的委托,国家林业部门具有监督管理权力,主要负责林业工程实施中的监督、指导、检查、调控和协调工作。指导是指林业部门根据国家各项政策,对林业工程实施相关法规、原则、办法、政策和规程等进行指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确保林业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检查是指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和一定的标准和办法对林业工程实施任务完成的资金、质量和数量等问题审核与检查,一旦发现林业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要及时的纠正,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推广。地方主要负责工程实施的各项组织工作,其中包含工程实施的规划、任务、落实以及完成项目管理等等,地方工作的方法、态度和方式会对工程实施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工程实施主要责任主体的地方,要对林业工程项目实施负全部责任。
二、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
林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从而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引进先进品种,促进林业工程发展。林业工程的宗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工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发展对于林业产品的需求;林业发展的措施是以重新分类区划天然林,对森力资源的经营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第二,植树造林,恢复被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遭到破坏的植被,对毁林开荒的行为采取法律政策去约束,根据地理条件进行适当的树种选择,适地适树进行造林活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坡耕地退耕还林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三,建设重点的防护体系工程。第四,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我国虽然在不断的进行林业建设,但同时我国对资源的需求也非常大,建设相应的用材林来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森林资源的供给,这对于林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林业工程建设。
三、林业工程具体管理工作
林业工程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发展规模与投资力度都在不断的加大,林业工程内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因此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上相应的就需要进行调整来适应林业生产的需求。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林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因此以下介绍几点加强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方法。
1、建章立制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林业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规章制度更加的完善,各政府部门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法律法规,其中包括林业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林业项目管理办法等等。建立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规章制度,使内部管理机制更加规范,明确林业工程项目的相关监督检查权力和决策权力,林业工程建设中要对项目事项全程的跟踪建设,通过跟踪建设时刻林业工程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互相牵制、相互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出高品质的林业工程。
2、实行项目责任制
林业工程项目在实施前,项目的负责人一定要明确,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项目行政领导制,落实各相关负责人的工作范围和责任。例如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工程项目责任法人是不可缺少,其对整个林业工程项目起到总负责的作用,其所负责的内容有项目前期的项目策划和资金筹措,中期的建设实施,后期的管理、债务偿还和资产增值等等。
3、实行招投标制度
根据我国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林业工程建设前,可进行招投标管理,这使得我国林业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的现代化、规范化。在林业工程项目中引人招投标竞争机制,对招投标负责人要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优秀的承包单位更利于林业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优化配置各个生产要素。从而减少了林业工程实施中各消耗费用,将林业工程总造价降低。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有利于林业工程项目吸引优秀的施工队伍。
结语:
从上文可以看出,在现今的林业生产中,传统的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林业工程建设工作中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对林业技术进行研究与创新,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林业建设活动创造经济价值,使林区居民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刚.浅谈林业生态工程的技术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10).
篇5
关键词林业;成效;问题;发展对策;青海湟源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230-01
湟源县林业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围绕县经济建设的大局,林业生产步入了正规快速发展轨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公益林补偿办法的稳步推进,为湟源县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1湟源县林业发展成效
1.1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四旁”植树工作成效显著
截至2000年底,湟源县林地总面积为4.13万hm2,其中有林地3 333.33 hm2,灌木林地3.47万hm2,未成林造林地3 333.33 hm2,四旁植树1 153万株(其中林网288万株)。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17万hm2、封山育林成林面积1.47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2.0%提高到现在的24.75%,全县森林蓄积量为50万m3。1996年被全国绿化委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同时全县涌现出了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1个、“千佳村”5个、部门造林绿化“四百佳”单位2个,为全县的林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1.2村办林场在造林、营林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建国后,为了适应造林绿化和营林事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在10个乡建立了133个村办林场,占全县总村数的90%,使大部分村都有自己的育苗、采种、造林、营林基地。各基地安排村级林业管理人员,在全县造林、育苗和护林管理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1.3城镇园林建设和道路绿化得到发展
在原有基础上先后建成了湟源县人民公园、北极山绿化风景区等县城园林景点,为全县人民提供了休闲、游乐活动场所。国道109、315线,在县境内里程分别为34、21 km,现已分别绿化29、18 km,公路绿化率达85%;县城主要街道已栽植各类绿化观赏树种和花灌木5 000株(墩),城镇绿化率达20%。
1.4森林“三防”建设得到加强,林业基础建设初具规模
全县相继建立了林业公安派出所,森防站、森林防火办公室等县级森林“三防”机构,各乡成立了基层林业站、森林病虫灾害预报和防治体系基本形成。通讯、交通、防火设施等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有所改善。县、乡、村3级林木管护网络已形成,使全县乱砍滥伐、森林火灾、林木病虫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5林政资源管理取得成效
一是加强了林政资源建设,建立健全林木管护制度,完善了林政管理机构,目前配备专职和兼职林政人员32名,依据《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湟源县实际,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湟源县关于加强林木管护制度通告》《湟源县城市园林管护制度》《湟源县国营林区管护制度》《湟源县封山育林(草)暂行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二是加强了林木采伐管理,把林木采伐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严格实行依法申请采伐许可证制度,在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强了林地、林权管理,认真开展了林权登记及《林权证》的发放工作,规范了林地、林权管理机制。
2存在的问题
一是荒山造林遵循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的原则组织进行,致使现存的宜林荒山不仅离村庄远,而且坡度陡、土层薄、雨量少、海拔高,造林难度相对加大,并且造林投资增多,国家造林投资较少,加上气候干旱,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二是由于受种苗价格等因素影响,苗圃地逆转现象严重,造林苗木短缺,供需矛盾大。三是由于气候干旱转暖等原因,湟源县林木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四是由于营林生产科技含量不高,使抗旱造林系列技术推广应用不广。
3湟源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在林业生产中充分发挥和利用乡村“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优势,大力推进全县的造林绿化进程。二是实行集体林木资源统一管理,鼓励群众多栽树、多育苗,国营、集体、个人一体上,在增加集体资金积累和群众收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林业发展速度,制订林业短期计划和远景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地分析湟源县林业发展的利弊因素,为湟源县林业发展规划确定一个合适的起点和发展速度。四是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着重林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湟源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处,生态系统脆弱,生态体系不完备,生产力不高,搞好生态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生态效益,形成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是林业建设的根本目标。五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以营林为基础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稳定和扩大人工造林规模的同时,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1]。六是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国家投资和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加快林业生产建设步伐[2]。七是坚持林业经济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搞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和林业生(下转第234页)
(上接第230页)
态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八是坚持与各专项规划相接衔的原则。湟源县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编制了《湟源县森林经营方案》《湟源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规划》《湟源县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实施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这些规划已经批准实施,是制订长、短期规划的重要依据,要充分注重与这些规划的衔接,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连续性。
4湟源县林业发展对策
4.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组织领导
增强全民绿化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造林绿化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各级党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出发,把湟源县的造林绿化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继续落实林业目标责任制,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领导办绿化点制度。树立起全社会办林业、全民义务绿化的良好风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投身到湟源县的造林绿化事业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湟源县的绿化进程[3]。
4.2实施优惠政策,调动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造林绿化中要始终坚持“谁造谁有,荒山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收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转让”等政策。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应结合湟源县退耕还林(草)实施办法,落实政策,完善措施,针对退耕还林(草)的具体情况,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好农民种树种草中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种苗、地块、技术,正确处理农业与林业、牧业与林业、退耕与还林(草)的关系,把退耕还林(草)与农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4]。
4.3重视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推广工作
结合生产实际,大力开展试验示范活动,及时推广适用技术,增加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推广力度。
4.4加强林业项目的计划管理
本着宏观控制、微观放开的原则,全县在中长期林业规划的基础上,搞好年度计划,根据工作实绩,实行计划调控。
4.5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林业执法水平
依法治林,进一步抓好森林“三防”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三防”工作依法,从严治林,继续抓紧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网、护林、防火网络及林业公安体系建设,改善基础条件,增强“三防”能力。
4.6健全机构,强化职能
为使规划顺利实施,健全林业机构,理顺管理渠道,强化基层林业组织,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维护林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各级林业机构和队伍的相对稳定。充实力量,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林业职能作用。
4.7 加强造林质量管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造林质量管理就是对造林的每一道工序提出质量指标和要求,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动态的跟踪控制和监督,最终达到提高林分质量的目的。也就是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应用系统工程的办法,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模式,对造林每一个环节提出质量管理要求,对造林工作进行有效、动态的跟踪控制,从而实现对各个造林环节的高效质量控制,实现由传统的事后控制、统计质量控制向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转变,最终达到提高林分质量的目的。
严格执行《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提高生态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保证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监理制度。为确保造林质量,应严格资金管理,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实施招标制、合同制、报账制,建立生态工程新造林地的管护承包责任制,明确管护的责任目标和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保障措施到位、管护人员到位、管护经费到位、管护责任到位,实现造林质量的精确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使湟源县的林业建设上水平、出实效。
5参考文献
[1] 阿日古娜.现代农业发展对策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68-70.
[2] 张引,张国良.基于生态文化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29-231.
篇6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Classifiedforestmanagement),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所产生的“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的不同,相应的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按各自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森林分类经营并不是近年才提出来的,在18世纪形成的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理)理论中就有组织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例如,在地域上把相互连接的、具有相同经营方向的块划分为森林经营区,与此同时,把地域上不相连接,但在森林经营目的、经营周期、森林经营方式上相同的小班组织成森林经营类型比如用材、防护、水源涵养、特种目的的森林经营类型合并建立起相应的森林经营体系,甚至直接以小班作为经营类型,这就是典型的分类经营。问题是传统的这种分类经营有以下的缺点:第一,突出了木材的利用忽略了其它各种效益;第二,只强调了经营的生物学和技术方面,忽略了经营的社会经济方面和林政管理方面;第三,只从自然和生物物理方面,而没有从事理和人理的互为储存关系考虑;第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体现为就林论林,没有与其它各部门、行业有机地结合,因而没有跳出行业的局限。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问题,国际上对其方式和目的要求,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在一定地域上,划块分类经营利用根据森林的主要功能划分为用材、防护、游憩、放牧等,发挥各自功能。国外称之为“邻接式多元化利用”。另外一种经营模式就是在一块森林中同时产生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这叫做“同步或多元化利用”。这两种方式的讨论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争论的实质是对森林利用是否存在着效益和功能上的互斥和兼容是单目标与多目标上的差异,也包含着对森林经营上的理解。在我国,对生态与经济是否一致的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在促进木材和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自下而上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强调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而另一学派则强调“……紧紧抓住解放和提高林业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突出效益原则,强调结构效益,对林业实行分类指导,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对林业经营格局进行大调整,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重点林业的高效益带动全局的发展”,认为“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林业难以实施”。从目前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后一种观点是严格的分类经营观点。但是这种分类经营应强调的是主导功能上的分工,是一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是互相对立、排斥(商品林与公益林),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林业是一个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特殊行业,两大效益的建设有完全不同的经济属性。为了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对市场机制失灵的方面加以克服,必须实行整个林业的分类经营。国家体改委和原林业部颁布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正式推出以分类经营改革为主题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1992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分工论》一书提出一种分类经营的模式——“林业分工论”,即从发展战略和经营思想出发,接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目的,将林业分成商品林业、公益林业和兼容性林业三种。认为“林业分工论”是森林多功能主导利用的分工,是林业的分工,而不是林种的进一步划分。
自1995年原林业部颁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以来,根据原林业部下发的《关于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林策通字[1996]69号)精神,各省(区)相继于1996年选择2~4个县(市)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林策发[1999]191号)和国家林业局《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林策发[2001]88号)文件精神,各省(区)相继启动了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省(区)已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并将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上报到国家林业局。其间各省林业厅(局)也同时制定和了本省的《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分类区划界定工作。
二、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和经营体制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森林分类经营牵涉到林业发展的方向,牵涉到林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牵涉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和国家财政经济利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保障,经营体制改革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但目前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还存在有如下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2.1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尚未出台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政策,但是我国一直为建立生态公益补偿机制,这势必导致公益林经营主体不明,或经营主体无力正常地对其进行经营和管护,甚至会发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掠夺。经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①人们的生态观念不强,对林业的三大效益认识不到位。虽然我国在历史上就有植树种竹的优良传统,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森林中的木材、薪材及林副产品等林产品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农业、水利、旅游等行业长期以来形成认识上的严重偏差,弱视甚至无视林业所带来的各种生态、社会效益,人们享受这种效益成了理所当然,而补偿却成了盲区。林业部门,特别是营林业承担了繁重的造林、育林任务,而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经营困难成为必然。如一些森林公园、水利设施的经营中,森林的管护和抚育等任务属林业部门的“分内事”,而经营收入却进入了旅游部门、水利部门的账户。这种投入和产出脱节、剥离的现象应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②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计算困难。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问题的提出,已为时不短,并早已载入《森林法》中,但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且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和补偿办法。
公益林的补偿问题是制约公益林建设和实行分类经营的关键。长期以来,因公益林具有效益外在性和受益对象广泛性的特点,造成公益林“少数人负担,全社会受益”、“相对不发达地区负担,相对发达地区受益”、“上游负担,下游受益”、“林业部门负担,全社会受益”的不合理局面。再加上其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未对国家公益林的补偿程序、补偿办法、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筹资渠道等方面制订出明晰的政策。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省、地方政府也未对地方公益林制订明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是关系到森林分类经营尤其是生态公益林发展和林区社会稳定的关键,实行分类经营,关键看能否建立健全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机制滞后,已成为制约林业分类经营实际运作的瓶颈。
2.2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林业经营一直担负着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木质产品及其它林产品;二是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但事实上,我国林业几十年来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模式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等影响,一直奉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几十年来,整个林业的基础几乎完全建立在森林采伐工业上,大规模开采国有林区与天然林区,造成天然林面积的剧减。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就必须要进行森林的分类管理。但在目前分类经营实践中尚未有完善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办法,而传统林业经营模式混淆了作为商品产业的林业和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经济属性、经营利用目标、经营方式、管理要求、社会实现形式以及价值利益补偿等方面的差别,而统一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之下,按同样的体制、同样的模式与方法去经营建设,带来的问题也很多:(1)大面积的天然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中的原始林被采伐后,被林相单一的人工林取代,造成生态危机的潜伏。天然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人工林不可比拟的生态价值。(2)因缺乏科学的价值利益投入补偿机制,国有林区和各类防护林经营单位面临沉重的困难。因无林可采,或者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生产经营难以为继。(3)林业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让位于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目标。
2.3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矛盾依然存在
分类经营实施之初,将现有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品林则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的重任。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分布、结构不均衡性及对天然林过量采伐,在分类经营实施之初所区划的商品林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供给;同时,对森林分布较多,并以木材生产为财政和林农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冲击,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已成为制约重点林区尤其是生态地位特别重要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林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也阻碍了林业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每年用于治山造林的投资不及水利投资的十分之一,随着两大生态林业工程的相继提出和推行,林业的地位和投入均有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阴影的影响,更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时至今日,部分行业、部门对狭隘利益的维护和部分决策者的短期行为,以及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淡薄等现状仍令人忧心忡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因生产周期长、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态及社会效益表现不很直观等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市场中成为一个弱势行业,且国家和地方在税收及现行的林政管理等方面,扶持发展的力度和营造有利于林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等方面还远远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林业分类经营的实际运行和健康发展。
2.4公益林建设与林农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
国家对重点公益林的区域布局政策及公益林的补偿政策不明确,让一些既得利益者坐享其成而未付出相应的代价。同时,也使一些地区在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过程中埋下伏笔,以便将来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政策上靠。另外,处于山区、重点林区的公益林,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农的生计问题,。生态公益林建设区大多为贫困山区,林农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和期望值很高。林农在能源、建房和自用材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耗森林资源,经济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森林。政府若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控手段对林农及其利益从根本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将很难得到较长期的保证。
2.5林产品税费比例过高
据对部分省(区)调研,林产品税费征收比例占销售价的比例偏大,尤其在商品材上表现较突出。商品材平均税费比例占商品材销售的40%~50%,特别是农业特产税在商品材生产和销售环节双重征收8%,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农对商品材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商品林的发展。
2.6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问题
各省在分类经营区划中界定的生态公益林有许多人工林,这些划入公益林区域内的人工林除部分为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营造的如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草)等国家生态工程林外,尚有相当部分是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速生丰产林和群众自发营造的用材林。据对湖北省调研,湖北省划入天保工程区的人工林面积为106.5万hm2,加上区划时未成林人工林地3.8万hm2,实际为110.3万hm2,直接划入禁伐区的人工林成林面积为7.3万hm2。这些已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区的人工林尤其是世行贷款造的人工林和农民自发营造的用材林全部划入禁伐区势必影响世行贷款的债权和债务偿还,影响林农的经济利益而挫伤群众造林积极性,除天保工程外,其他生态公益林区也有类似情况。
三、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有关对策和建议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并不在于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在于围绕分类经营这一个基本要求必须进行的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1)尽快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管理办法。
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十分完善,正在积极探索之中。建议国家林业局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法规,如“公益林管理办法”、“商品林管理办法”、“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森林分类经营的法规法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森林分类经营的管理和公益林的补偿、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除了国家要增加对公益林的投资外,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森林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根据“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生态公益林的服务对象明确的,由其受益者补偿,服务对象不明确的,由政府补偿。征收的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林培育、经营管理和新的公益林工程建设。我国已有部分省、市在尝试采用一些方法开展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州市流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保护管理的规定》,规定每年筹集1800万元作为流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补偿费。各级财政都从年度支出中拿出不少于1%的费用作为公益林的投入;湖南资兴市按水库灌溉田亩面积每亩每年收取20元人民币作为生态补偿费;广西金秀县的大瑶山水源林使下游一些县受益,这些县每年给金秀县的水源林建设补偿费达数百万元。作为“全国森林分类经营试点县”的河北省平泉县根据补偿要素和实际情况,提出补偿标准,并把补偿渠道分为自我补偿、外部受益者补偿和国家政府补偿等三个方面。四川省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难将公益林的经营投资完全交由政府或者社会去承担,但却可以本着向社会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的思路,对一些事权比较明确的部门和单位,征收生态林的建设补偿费。只有将这个“瓶颈”尽快打开,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才有物质基础。
2)成立公益林、商品林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应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将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行为范畴,实行事业化管理,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国家公益林建设,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以免互相重迭,避免重复建设。各省(区)、地(市)、县根据其生态区位重要性,也应成立相对应的管理机构,统一组织本地区的公益林建设,实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制。而商品林建设商品林建设和管理可沿用原来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推向市场,作为企业行为,在市场上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改进在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公益林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营林方式,实行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对于商品林建设,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高投入(包括高科技的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模式的集约化经营。
尤其要调整商品林布局和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对林产品的需求。商品林发展中应根据本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在自然、社会条件好的地方,以工程形式营造速生丰产林,并根据速生丰产林资源布局,重新调整林产工业布局,形成资源——产业——效益良性循环。
4)帮助生态公益林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生态公益林区群众在不破坏环境建设的条件下发展经济,解决林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广节能技术,发展沼气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发展林下养殖、种植业,开发新的产业,让林农增加收入,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农生活提高的矛盾。
5)适度调整林产品税费,让利于民,促进林业发展。林产品尤其是商品木材在上缴税费方面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省反映比较普遍,特别是商品材在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重复征收两个8%(贵州省为两个8.8%)的税问题,林农和林区干部意见较大;其他地方性附加税比例也不少,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适度调低商品材生产和流通领域农林特产税及其它税费征缴比例,废除地方性搭车性收费,让利于民,促进森林资源发展。
结束语
森林分类经营作为我国林业改革的关键一环,要走的路还很长,在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分类经营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建立完整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是当前工作的重心。林业部门都应该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找到适合本地区林业发展的分类经营办法。森林分类经营实施的关键问题是统筹安排,分门别类。难点在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关键是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现阶段我国财政状况持续紧张,资金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就是当务之急。
篇7
关键词:退耕还林 问题 对策 建议
1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观念问题
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扶贫措施,当之为“唐僧肉”,扩大范围,利益均沾,争夺退耕还林指标。
1.2政策解读不准
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1.3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1.4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
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1.5地方财政面临的挑战
退耕还林(草)农民的利益就算得到了保障,但由于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减少而使财政状况本来不好的西部地区各级地方财政受到了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的退耕决心,从而影响这项政策有力地贯彻实施。
2对策与建议
2.1关于生态林补助到期后的问题
一是把退耕还林全部纳入国家公益林,享受国家公益林补助。但按目前公益林补助标准与退耕还林补助标准相比显然是太低了,不足以解决退耕还林农户的生计问题,要提高国家公益林补助标准,地方财政也配套一部分资金等;二是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各地方政府号召、扶持退耕还林农户在不影响退耕地林木生长的情况下发展种植业,如种植药材、茶叶、花椒、种牧草养畜和其他适合当地条件的经济林木等,以提高退耕还林农户的经济收入;三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退耕农户人均留有0.5亩以上基本口粮地,保证退耕还林后农户用粮需求;四是从实际出发,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薪炭林、小水电、小光电等,解决好工程区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五是积极探索对生态地位重要、生态脆弱和不具备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民实行异地安置,实施生态移民;六是在实行封山禁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发展林草牧模式,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壮大畜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退耕还林成果;七是切实抓好退耕农户劳动力转移工作,搞好就业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户从事多种经营和实现非农就业,逐步减少对退耕地和政策补助的依赖;八是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退耕还林地的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合理流转;九是鼓励和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业主和专业大户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后续产业开发,带动退耕农户增收致富。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示范引导,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地的集约经营和精细管理,大力提高退耕林地的生产力;十是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工作中,将退耕还林户优先纳入低保范畴,使他们享受到低保,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当然,这些都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扶持措施。
2.2扎实做好政策兑现工作
在每轮政策兑现之前,各乡镇都要组织人力,对所有退耕还林地块认真进行核查验收,县上抽派技术干部深入地块进行逐块复核,为政策兑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各林业站对检查验收确认的退耕还林面积、栽植树种、钱粮补助、是否套种和管护等内容张榜公示,公开办理程序,接受群众监督,严防村组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现象发生,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群众反映有问题的退耕还林村组,暂停政策兑现,并组织人力实地调查处理无误后再予兑现。为切实搞好政策兑现,确保应兑现的粮钱及时足额兑现到退耕户手中,严禁搭车扣款,对群众拖欠款应采取收、付两条线,该收的加大催收力度,该兑现给群众的政策兑现款分文不少地兑现到群众手中,决不允许抵扣银行贷款、拖欠款、车船使用税等费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
2.3加大执法力度,确保退耕还林成效
退耕还林已接近尾声,2000年的经济林兑现已经结束,下一步的管理难度会更大,今后的工作重心应从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向依法管理转变,加大退耕还林稽查执法力度,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出现的(间作套种、平均分配、虚报冒领、毁林复垦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查处,决不姑息迁就,确保调查到位,处理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退耕还林成果。
2.4加强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要坚持工程建设与工程管护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原则。一是切实搞好补植补造工作。因此,各乡镇务必在秋冬季造林季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筹集种苗,组织群众,抢墒造林,抢墒补植,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0%以上,实现退耕一片,造林一片,成活一片;二是狠抓幼林抚育。在秋冬季节要组织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地块进行割草扩盘管护,确保幼苗健壮生长;三是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地块有人管,林木有人护;四是加大对工程区的封禁管护力度,防止人畜破坏,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
2.5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模式,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管好用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设施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工程运行管护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2.6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各级筹集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资金,由财政部门设立专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财政局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管理办法,制订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国家、省、地补助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严格进行管理。加强项目审计监督力度,项目完工后由县(市、区)审计部门及时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严禁挤占、截留、挪用、转移项目建设资金。
参考文献:
[1]姜雪城.生态经济应在西部率先突破[J].半月谈,2003,(4).
篇8
(费县国有林场总场财务审计科)
2018年,在总场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人员的共同共同努力下,创新思路,转变工作作风,规范会计行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财务、审计人员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财务、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财务、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多次组织财务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2018年6月、11月专门组织总场及各林场财务审计人员,分两批参加了山东省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内部审计业务培训班;2018年8月至10月又多次组织各场场长、书记、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内控业务、内控制度的学习;2018年11月至12月又组织各林场财务人员在网上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通过学习,全场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更新理财观念,完善管理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夯实基础工作,加强队伍建设、落实监管措施,实现管理机制科学化、基础工作精细化、财务队伍专业化、财务收支规范化,全面提升全场财务管理水平。我们根据费办发(2018)2号文《县委办公室 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先后制订了《费县国有林场财务管理规范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及《费县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规范提升实施方案及财务制度的建立及实施以及四级连签制度(经办人、业务分管负责人、财务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四级连签)的实行,使林场的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让制度管人、管事,财务审计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实行收支两条线,强化预算约束
国有林场按照预算法的要求,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各场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及时入账,不得坐收坐支,更不得设置小金库或帐外帐。实行了月初编制用款计划,月末对照执行,建立重大资金支出书面报告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公用经费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理顺了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紧张有序开展,为林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视,各级财政对林业的投资越来越多。为了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让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对于各项资金的管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及总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制定的《费县国有林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专项资金实施方案,采取事前计划、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的管理模式。属于政府采购的项目,严格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手续。建立追踪问效考评机制,任何人不得截留、挪用专项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
五、做好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各林场今年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多,其中上半年扶贫资金项目共150万元,包括青山林场良种基地管护房、生产业务用房两处,涉及资金 50万元,塔山林场牛岚护林房一处,涉及资金100万元,现工程已全部竣工验收,并已审计结算完毕;下半年扶贫资金项目共120万元,其中许家崖林场80万元、老虎山林场40万元,共建护林房6处,已完成设计、预算、招标、合同签订等工作,现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省级改革资金建设项目共136.4万元,共建设完成护林房六处,水电项目三处,为监督扶贫资金及专用资金的使用,总场财务审计人员先后参与了项目建设的监督及审计结算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防火工作,总场组织人员成立了防火督导巡查组,财务审计科人员按照领导的要求,积极做好塔山林场、青山林场、许家崖林场的防火巡查督导工作。
2019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监督参与工作,配合各林场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做好工程设计、预算、招标、验收、决算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工作。
三、继续加强财务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审计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四、继续做好总场的收入、支出及财务管理工作,做好总场及各林场支出报销单据的审核工作。
五、做好各林场的财务审计检查工作。
六、做好总场及各林场2018年度决算和2010年度预算工作。
七、做好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篇9
国家出台的每一项强农惠农政策,下拨的每一项专项资金都明确了资金的管理原则和使用范围,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都能严格按照国家所规定的管理原则使用各项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但极少数仍然出现滞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白条列支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其根本还是由于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等因素造成的,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抑制上述问题的出现,构建有效的专项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就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强农惠农政策落实
在过去经济体制框架下,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面窄、量小,仅局限于民政救灾救济,其它项目资金很少涉及到村民个人,而现在的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财政专项资金已向多元化、多方位扩展,既有私有股份制企业、个体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又有政府性的公益事业等众多方面,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范围越来越广泛,资金投入量越来越大,监督和管理越来越复杂。我们已不难看到,当前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基层的很多单位和部门要求财政解决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特别积极,一旦得到财政的扶助支持后,就不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能把项目资金落实到实处并发挥资金应有的效应的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观念不强,对国家的扶持政策认识不到位。因此提高落实政策意识是重中之重:一是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和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政策宣传领导,要把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列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单位的分管领导要重点抓,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二是要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简报、报刊、杂志、有线电视和新闻媒体以及单位的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和各种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全面提高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之形成上下联动做宣传,人人参与抓监督;三是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针对强农惠农政策要求,制定出学习计划,经常组织本部门的干部职工学习强农惠农政策等规章制度,研究资金管理办法,促进管理措施落实,形成一个共识,明确一个道理,强农惠农资金是民生工程、阳光工程,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实好每一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二、健全制度,促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
健全制度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规范管理的关键,作为县一级财政部门在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措施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1)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实行专项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及按管理级次实行报账制。(2)明确专项资金管理范围。(3)明确资金的拨付渠道、拨付程序、拨付时限。(4)明确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在构建管理机制上要加快改革力度。(1)对支农项目建设资金要全面实行报账制和招投标制,从制度上和源头上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2)对社会保障资金、涉农补贴资金,凡是发至个人的资金要全面实行“一卡通”直补制,实行专户直达直付制度,并由银行受益人专用存折;(3)为有利于财政专项资金统一核算管理,要全面推行乡财县代管的管理体制,并健全核算管理制度;(4)要建立专项资金质效评估制度,明确财政部门与项目主管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行评估验收的责任,并对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进行张榜公布,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5)要建立专项资金动态管理制度,明确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项目主管单位,时刻关注人员变动情况和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下年度资金的落实掌握第一手资料,进一步促进落实党和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应付过关,真正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
三是有关涉农资金项目主管局和镇(乡),应根据各自主管的项目资金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之形成制度管理网,在各个系统、各个口子、各个点都能得到有效落实,使每一项专项资金都能在制度的监控下做到政策公开,程序公开,标准公开,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全程监控,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各种违规的问题出现。
三、构建监督机制,促进专项资金安全运行
构建财政专项资金全程监控体系是财政部门切实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行为的一项重要手段,如何构建一道有效监控机制,必须要把握好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监督检查三个关口:
一是要把握好事前项目申报审核关。项目申报是从下而上,每一道关口都有自身的局部利益,为了规范这一行为,财政部门必须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印发的《财政专项资金申报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出《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申报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申报管理要求,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有关程序和有关基本原则进行择优选项,科学论证、合理排序、滚动管理和项目申报前应做出的项目规划、项目选择、现场查核和项目评估,特别是项目评估这一关尤为重要,必须严格依据上级财政立项指南,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业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确定申报的项目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论证,出具专家评估意见,取得第一手资料,对民政等涉农补贴资金要从上而下认真通过审核,逐一核对,努力从源头上制止虚报,抑制那些申报项目动机不纯的单位与人违规骗取财政资金行为。
篇10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 政策 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完备的生态体系作保障。随着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调整,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森林分类经营改革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基础工作。
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改革的主题。分类经营能否顺利地实施和推行下去,关系到我国林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林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生态功能的良好发挥,关系到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关系到林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所以分类经营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概况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Classified forest management),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 ,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所产生的“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的不同,相应的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按各自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
森林分类经营并不是近年才提出来的,在18世纪形成的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理)理论中就有组织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例如,在地域上把相互连接的、具有相同经营方向的块划分为森林经营区,与此同时,把地域上不相连接,但在森林经营目的、经营周期、森林经营方式上相同的小班组织成森林经营类型比如用材、防护、水源涵养、特种目的的森林经营类型合并建立起相应的森林经营体系,甚至直接以小班作为经营类型,这就是典型的分类经营。问题是传统的这种分类经营有以下的缺点:第一,突出了木材的利用忽略了其它各种效益;第二,只强调了经营的生物学和技术方面,忽略了经营的社会经济方面和林政管理方面;第三,只从自然和生物物理方面,而没有从事理和人理的互为储存关系考虑;第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体现为就林论林,没有与其它各部门、行业有机地结合,因而没有跳出行业的局限。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问题,国际上对其方式和目的要求,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在一定地域上,划块分类经营利用根据森林的主要功能划分为用材、防护、游憩、放牧等,发挥各自功能。国外称之为“邻接式多元化利用”。另外一种经营模式就是在一块森林中同时产生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这叫做“同步或多元化利用”。这两种方式的讨论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争论的实质是对森林利用是否存在着效益和功能上的互斥和兼容是单目标与多目标上的差异,也包含着对森林经营上的理解。在我国,对生态与经济是否一致的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在促进木材和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自下而上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强调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而另一学派则强调“……紧紧抓住解放和提高林业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突出效益原则,强调结构效益,对林业实行分类指导,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对林业经营格局进行大调整,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重点林业的高效益带动全局的发展”,认为“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林业难以实施”。 从目前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后一种观点是严格的分类经营观点。但是这种分类经营应强调的是主导功能上的分工,是一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是互相对立、排斥(商品林与公益林),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林业是一个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特殊行业,两大效益的建设有完全不同的经济属性。为了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对市场机制失灵的方面加以克服,必须实行整个林业的分类经营。国家体改委和原林业部颁布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正式推出以分类经营改革为主题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在1992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分工论》一书提出一种分类经营的模式——“林业分工论”,即从发展战略和经营思想出发,接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目的,将林业分成商品林业、公益林业和兼容性林业三种。认为“林业分工论”是森林多功能主导利用的分工,是林业的分工,而不是林种的进一步划分 。
自1995年原林业部颁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以来,根据原林业部下发的《关于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林策通字[1996]69号)精神,各省(区)相继于1996年选择2~4个县(市)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林策发[1999]191号)和国家林业局《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林策发[2001]88号)文件精神,各省(区)相继启动了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省(区)已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并将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上报到国家林业局。 其间各省林业厅(局)也同时制定和了本省的《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分类区划界定工作。
二、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和经营体制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森林分类经营牵涉到林业发展的方向,牵涉到林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牵涉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和国家财政经济利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保障,经营体制改革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但目前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还存在有如下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2.1 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尚未出台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政策,但是我国一直为建立生态公益补偿机制,这势必导致公益林经营主体不明,或经营主体无力正常地对其进行经营和管护,甚至会发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掠夺。经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①人们的生态观念不强,对林业的三大效益认识不到位。虽然我国在历史上就有植树种竹的优良传统,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森林中的木材、薪材及林副产品等林产品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农业、水利、旅游等行业长期以来形成认识上的严重偏差,弱视甚至无视林业所带来的各种生态、社会效益,人们享受这种效益成了理所当然,而补偿却成了盲区。林业部门,特别是营林业承担了繁重的造林、育林任务,而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经营困难成为必然。如一些森林公园、水利设施的经营中,森林的管护和抚育等任务属林业部门的“分内事”,而经营收入却进入了旅游部门、水利部门的账户。这种投入和产出脱节、剥离的现象应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②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计算困难。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问题的提出,已为时不短,并早已载入《森林法》中,但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且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和补偿办法。
公益林的补偿问题是制约公益林建设和实行分类经营的关键。长期以来,因公益林具有效益 外在性和受益对象广泛性的特点,造成公益林“少数人负担,全社会受益”、“相对不发达地区负担,相对发达地区受益”、“上游负担,下游受益”、“林业部门负担,全社会受益”的不合理局面。再加上其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未对国家公益林的补偿程序、补偿办法、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筹资渠道等方面制订出明晰的政策。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省、地方政府也未对地方公益林制订明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是关系到森林分类经营尤其是生态公益林发展和林区社会稳定的关键,实行分类经营,关键看能否建立健全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机制滞后,已成为制约林业分类经营实际运作的瓶颈。
2.2 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林业经营一直担负着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木质产品及其它林产品;二是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但事实上,我国林业几十年来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模式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等影响,一直奉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 。几十年来,整个林业的基础几乎完全建立在森林采伐工业上,大规模开采国有林区与天然林区,造成天然林面积的剧减。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就必须要进行森林的分类管理。但在目前分类经营实践中尚未有完善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办法,而传统林业经营模式混淆了作为商品产业的林业和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经济属性、经营利用目标、经营方式、管理要求、社会实现形式以及价值利益补偿等方面的差别,而统一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之下,按同样的体制、同样的模式与方法去经营建设,带来的问题也很多:(1)大面积的天然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中的原始林被采伐后,被林相单一的人工林取代,造成生态危机的潜伏。天然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人工林不可比拟的生态价值 。(2)因缺乏科学的价值利益投入补偿机制,国有林区和各类防护林经营单位面临沉重的困难。因无林可采,或者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生产经营难以为继。(3)林业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让位于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目标。
2.3 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矛盾依然存在
分类经营实施之初,将现有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品林则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的重任。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分布、结构不均衡性及对天然林过量采伐,在分类经营实施之初所区划的商品林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供给;同时,对森林分布较多,并以木材生产为财政和林农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冲击,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已成为制约重点林区尤其是生态地位特别重要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林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也阻碍了林业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每年用于治山造林的投资不及水利投资的十分之一,随着两大生态林业工程的相继提出和推行,林业的地位和投入均有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阴影的影响,更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时至今日,部分行业、部门对狭隘利益的维护和部分决策者的短期行为,以及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淡薄等现状仍令人忧心忡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因生产周期长、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态及社会效益表现不很直观等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市场中成为一个弱势行业,且国家和地方在税收及现行的林政管理等方面,扶持发展的力度和营造有利于林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等方面还远远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林业分类经营的实际运行和健康发展。
2.4 公益林建设与林农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
国家对重点公益林的区域布局政策及公益林的补偿政策不明确,让一些既得利益者坐享其成而未付出相应的代价。同时,也使一些地区在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过程中埋下伏笔,以便将来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政策上靠。另外,处于山区、重点林区的公益林,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农的生计问题,。生态公益林建设区大多为贫困山区,林农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和期望值很高。林农在能源、建房和自用材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耗森林资源,经济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森林。政府若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控手段对林农及其利益从根本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将很难得到较长期的保证。
2.5 林产品税费比例过高
据对部分省(区)调研,林产品税费征收比例占销售价的比例偏大,尤其在商品材上表现较突出。商品材平均税费比例占商品材销售的40%~50%,特别是农业特产税在商品材生产和销售环节双重征收8%,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农对商品材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商品林的发展。
2.6 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问题
各省在分类经营区划中界定的生态公益林有许多人工林,这些划入公益林区域内的人工林除部分为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营造的如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草)等国家生态工程林外,尚有相当部分是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速生丰产林和群众自发营造的用材林。据对湖北省调研,湖北省划入天保工程区的人工林面积为106.5万hm2,加上区划时未成林人工林地3.8万hm2,实际为110.3万hm2,直接划入禁伐区的人工林成林面积为7.3万hm2。这些已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区的人工林尤其是世行贷款造的人工林和农民自发营造的用材林全部划入禁伐区势必影响世行贷款的债权和债务偿还,影响林农的经济利益而挫伤群众造林积极性,除天保工程外,其他生态公益林区也有类似情况。
三、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有关对策和建议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并不在于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在于围绕分类经营这一个基本要求必须进行的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1)尽快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管理办法。
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十分完善,正在积极探索之中。建议国家林业局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法规,如“公益林管理办法”、“商品林管理办法”、“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森林分类经营的法规法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森林分类经营的管理和公益林的补偿、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除了国家要增加对公益林的投资外,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森林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根据“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生态公益林的服务对象明确的,由其受益者补偿,服务对象不明确的,由政府补偿。征收的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林培育、经营管理和新的公益林工程建设。我国已有部分省、市在尝试采用一些方法开展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州市流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保护管理的规定》,规定每年筹集1800万元作为流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补偿费 。各级财政都从年度支出中拿出不少于1%的费用作为公益林的投入;湖南资兴市按水库灌溉田亩面积每亩每年收取20元人民币作为生态补偿费;广西金秀县的大瑶山水源林使下游一些县受益,这些县每年给金秀县的水源林建设补偿费达数百万元 。作为“全国森林分类经营试点县”的河北省平泉县根据补偿要素和实际情况,提出补偿标准,并把补偿渠道分为自我补偿、外部受益者补偿和国家政府补偿等三个方面 。四川省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难将公益林的经营投资完全交由政府或者社会去承担,但却可以本着向社会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的思路,对一些事权比较明确的部门和单位,征收生态林的建设补偿费。只有将这个“瓶颈”尽快打开,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才有物质基础。
2)成立公益林、商品林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应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将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行为范畴,实行事业化管理, 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国家公益林建设,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以免互相重迭,避免重复建设。各省(区)、地(市)、县根据其生态区位重要性,也应成立相对应的管理机构,统一组织本地区的公益林建设,实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制。而商品林建设商品林建设和管理可沿用原来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推向市场,作为企业行为,在市场上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改进在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公益林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营林方式,实行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对于商品林建设,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高投入(包括高科技的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模式的集约化经营。
尤其要调整商品林布局和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对林产品的需求。商品林发展中应根据本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在自然、社会条件好的地方,以工程形式营造速生丰产林,并根据速生丰产林资源布局,重新调整林产工业布局,形成资源——产业——效益良性循环。
4)帮助生态公益林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生态公益林区群众在不破坏环境建设的条件下发展经济,解决林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广节能技术,发展沼气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发展林下养殖、种植业,开发新的产业,让林农增加收入,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农生活提高的矛盾。
5)适度调整林产品税费,让利于民,促进林业发展。林产品尤其是商品木材在上缴税费方面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省反映比较普遍,特别是商品材在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重复征收两个8%(贵州省为两个8.8%)的税问题,林农和林区干部意见较大;其他地方性附加税比例也不少,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适度调低商品材生产和流通领域农林特产税及其它税费征缴比例,废除地方性搭车性收费,让利于民,促进森林资源发展。
- 上一篇:小学考核方案和考核细则
- 下一篇:农村土地承包法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