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效果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权激励的效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91-02
前言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众多企业往往自身的股权划分性质存在差异,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与民营大股东控股公司就存在直接的差异,大股东在职责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就直接导致了其发挥的作用对股权激励效果产生了具有差异的影响结果。
一、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分析
(一)股权激励效果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部分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多重委托台历、产权不明等相关问题尤为突出,不过大股东自身的监督能力并没有受到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如果需要对国有股进行减持改革,就必须对大股东的监督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不能够片面地实施改革。首先,应该对大股东的股权性质进行明确的认定,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现有国有企业中,中央直属企业大股东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所以,认定国有企业中大股东可以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通过对国有企业大股东与非国有企业大股东进行比较分析后可以发现,小股东的利益并没有被国企大股东及中股东联合破坏,他们更多地是发挥了自己的职能。不仅如此,国有控股上市更加重视审计委员作用的发挥,并更好地发挥了其监督的职能。其次,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过程不仅将经济当作了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将政治与职位晋升作为了发展的目标,所以他们会主动地认可大股东的监督,进而导致大股东所持股份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从而不断提升股权激励的效果{1}。
(二)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受到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受到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影响效果,通过对文献的查询研究,将上市公司数据提取出后进行了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破坏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一些家族企业中手持大股权的股东为了短暂的利益,或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家族企业在市面的影响力,而做出不明智的决定亦或是不够聪明的投资策略。其次,还有部分的民营控股大股东会把持企业内部管理层,并将部分财产进行转移。我国学者通过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现有民营公司经常会通过借贷款的借债方式将部分上市公司彻底“掏空”,由于大股东与其把持的管理层在利益方面存在共同的目标,所以,便会不谋而合,通过非法手段对小股东的利益进行破坏、侵占。因此,通过分析民营上市公司中的大资本家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大股东通过建立多层控制链条以强化控制自己的权利,然后,通过家族成员任职的方式对企业资源进行转移,从而达到目的。这种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而破坏整体利益的行为直接对管理层工作的积极性进行了严重的打击,对股权激励效果造成了巨大的恶劣影响。所以,在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由于管理层矛盾冲突不断加剧的今天,其上市后公司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就始终得不到完善,致使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不断地降低。因此,只有双方的利益冲突及合谋的可能性降低,才能够提高管理层股权的激励效果{2}。
二、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提高高管持有股份比例将有效提升股权激励效果
委托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在这个理论当中所有的股东以及所有的经营者都被确认为一个单一的主题,然后,基于该基础对契约设计的最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可以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进行操作。通过对其理论研究发现,其本质内涵无外乎就是单一的委托关系。由于相关拟定的契约存在一定的漏洞并且人与委托人双方的目标也存在差异,所以,人在实际操作中就不一定会按照委托人的想法进行操作,最终导致双方在目标利益上经常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因此,如果想将股东的利益进行最大优化处理,就应该将部分剩余收益索取权下放到管理人员的手中,让企业的实际收益效果与经营管理者的利益之间关联。与此同时,还应该将管理人员受众的股份进行增加,使委托人的利益受到间接的保障,从而确保公司企业经营的业绩能够得到提升。通过对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直接与整个公司内部所有高管所持有的股份呈现一种正比例函数关系,管理层所持股份越多,该公司的实际经营效益就会越好,其股权激励效果也就会更为突出。
(二)如果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较为集中将直接降低股权激励的效果
通过落实股权激励制度能够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对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由于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状态而应答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对我国民营上市企业公司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企业内部的总经理与董事往往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这就直接导致董事内部管理权力较为集中,委托关系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形成,整个企业将成为大股东收敛利益的重要工具,加之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内部经营的业绩没有形成直接的联系,这就导致管理层人员为了能够得到职位的晋升,就会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利益的不正当获取,并采用不正当权利进行利益的获取。由于这种行为不会受到股权激励制度的约束与直接影响,所以,这种不良状况将会愈演愈烈。因此,一旦整个企业出现了股权的高度集中,其内部人控制结构就会出现失衡,公司所建立的股权激励效果也会丧失作用,最终导致了大股东股权越来越高度集中,其股权激励效果则越来越弱。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国有公司与民营公司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认为在现实的企业发展中,不论是国有公司还是民营公司,都必须处理好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双方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注释
{1}吴洁.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有效性冲击的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2011(7):36-38
{2}陈华.大股东侵占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1(23):51-58
篇2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探讨了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从委托理论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角度论述了对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的必要性,为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企业中的具体实施模式,本文还以2003年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00年—2005年6年的会计资料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我国目前股权激励中各种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和异同之处。
针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股权激励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达到解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对经营者激励机制不足的问题。[1]
关键字: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会计指标,效果
Compare the effect of incentive stock option
in listed corporate by accounting index
ABSTRACT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rights from control rights brings forth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between the tangible assets provides (the principals) and the intangible assets provide (the managers). In general, the owner's objective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nager's. The corporate owner needs to establish the incentive and obligation mechanism, which can align the interests of the manager with shareholders, to supervise and motivate the manager. All constitute the core units of the theory of the firm.
The problem of the operator's incentive mechanism is the core of the theory of the film. First of all,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I resort to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f human capital, which belong to the theory of the modern corporation. So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he operator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our country, supporting in the theo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centive stock option in the listed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the main model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bout the incentive stock option mechanism have been listed. The incentive stock option mechanism make the operator's compensation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ogether,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about the incentive compensation .In this paper,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accounting datum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0 to 2005, find the effects in different incentive models. As stated above, it should be wise to implement the incentive stock option, and to improve the incentive stock mechanism of the operator's of listed company.
Key words: incentive stock option, listed corporate, accounting index, effect
目 录
一、引言1
(一)股权激励的概念和发展过程1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范围1
二、文献回顾1
(一)理论部分的文献回顾1
(二) 实证部分的文献回顾2
三、 我国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3
(一)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种类3
(二)各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分析4
四、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5
(一)实证分析的有关说明5
(二)不同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过程6
(三)实证分析的结论11
五、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的改进建议12
(一)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12
(二)完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12
(三)选择适当的模式和激励对象12
附录12
参考文献27
一、引言
(一)股权激励的概念和发展过程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股权激励机制最早在美国产生。产生之初,它只是一种对付高税率的变通手段。1952年,美国个人所得边际税率升至92%。菲泽尔((Pfizer)公司第一个推出股票期权,以降低雇员收入中的纳税部分。随着股票期权的实施,形式不断发展,其本身的激励作用不断显现。[2]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探索中,也有一部分国有企业以公开上市为契机,设计并实行了针对企业高级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计划。200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启动了事关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并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全面铺开。以此为基础,证监会会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五部委,于2005年8月24日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作为配套法规,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进一步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为在我国推行股权激励政策奠定了必要的法律基础。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范围
现代上市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委托问题,而股权激励,这项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随着《证券法》与《公司法》的修订以及各项有关股权激励办法的出台,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这一机制纳入到薪酬体系中。西方社会对此问题的研究大量集中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相互关系上。在我国,股权激励刚刚起步,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当低,实证研究意义不大。本文选取上市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从会计指标分析目前我国各种股权激励模式的效果。
本文的分析指标分为四大块,分别是盈利能力分析,成长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以及偿债能力分析,选取各公司2000年至2005年共计6年的财务数据,多角度地分析股权激励效果。二、文献回顾
(一)理论部分的文献回顾
1.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的创始人包括威尔森(Wilson,1969)、斯宾塞和泽克海森(Spence, Zeckhayser, 1971)、罗斯(1973)、莫里斯(Mirrlees,1974,1975,1976)、霍姆斯特龙(1979,1982)、格罗斯曼和哈特(1983)等。[3]、[4]、[5]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委托人和人作为追求自身利益和效用最大的“经济人”,彼此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股东)无法准确地知道人(管理者)是否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来经营企业。[6]解决委托问题通常有以下两种思路: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即建立一套符合股东利益的业绩评价体系,并且在管理者的薪酬与这些评价指标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另一种是消除问题根源,即让管理者也成为股东。后者的核心不是监督而是激励,其中股权激励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7]、[8]
2.人力资本理论
如果说委托理论是股权激励的动因,那么人力资本理论就是股权激励的前提。人力资本理论不单纯强调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作用,更突出了人力资本的内在质量。作为一种资本,它的投资效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效率。后天的环境、教育、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核心。[9]、[10]、[11]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知识资本理论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更好地解释了股权激励的重要性。其观点是人力资本与结构性资本之间是互动的,由于人力资本属于个人,但其使用权是可以让渡的,人力资本的使用者必须尊重其所有者。[12]正如周其仁教授说,“人力资本的运用只可激励而无法‘挤榨’”。[13]
(二)实证部分的回顾
1.股权激励具有激励效果
Core和Larcker(2002)分别检验了接受管理层持股的样本在签约前后的绩效变化。这些样本公司在签约前管理者所拥有的股份都很少,公司的股价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也十分糟糕,然而在管理者持有的股份大幅度增加之后的6个月,不仅股价表现良好,公司的实际经营绩效也有显著提高。
美国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的凯西B鲁克斯顿对美国1997年经理报酬的研究表明,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中实施股权制度的比例是89%,在市值小于2.5亿美元的公司中,之一比例是69%。[14]
Hall & Lieman在1998年根据美国上百家公众持股的最大商业公司最近15年的数据,研究了经营者报酬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得出经营者报酬与企业业绩具有强相关特征的结论。[15]
2.股权激励不具有激励效果
詹森和墨非(Jensen M, C. and K.J. Murphy,1990)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美国企业的经理股票期权收入远远高于日本、德国,但是在20世纪70~90年代期间,日本、德国企业及其国家的经济实力增长很快,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却在下降。他们的数据研究发现股东财富每增加1000美元,经理人员的财富才增加3.25美元。因此,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并无直接联系。
斯蒂格里茨(Stiglitz, 1993)也指出,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80年代,公司利润下降了37%,而经理报酬却提高了7%,可见经理报酬增长与公司利润增长并不完全一致。
魏刚对我国813家上市公司的经理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6]、[17]
3.股权激励效果随持股比例变化
Morck等(1988)对美国1980年“财富500强”中的371个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管理层持股比例介于0%和5%之间时,托宾Q(即公司市场价值与公司的资本重置成本之比)随董事会所有权的增加而提高;在5%和25%之间,托宾的Q随董事会所有权的增加而下降;当持股比例超过25%时,托宾的Q又随董事会所有权的增加而提高。[18]、[19]
吴淑琨(2002)对我国1997~2000年上市公司实际数据的研究表明,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相关关系。[20]
三、我国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
(一)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种类 [21]、[22]、[23]、[24]、[25]
作为一种设计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和具有长期效果的激励模式,股权激励在世界知名大公司的公司结构设计和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上市公司的体制和管理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已有相当一批企业实行了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收入在企业员工尤其是经营者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正日益增大。股权激励制度的具体安排因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异,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 业绩股票
业绩股票是指公司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公司预定目标,则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业绩股票的流通变现通常有时间和数量限制。
2.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激励是股票期权概念的一种衍生,是指公司授予高级经理人员或对公司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或条件去认购上市公司股票的一种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公司人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有权选择行使或是放弃该期权。通常情况下,当股价高于行权价时,激励对象会通过行权获得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来获取收益;当股价低于行权价时,激励对象会放弃行权。
3.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是公司为激励对象设计一揽子薪酬收入计划,其中有一部分属于股权激励收入,股权激励收入不在当年发放,而是按公司股票公平市价折算成股票数量,在一定期限后,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据届时股票市值以现金方式支付给激励对象。
4.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是目前通行于国外企业的内部产权制度,它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权,委托专门机构(一般为员工持股会)集中管理运作,并参与持股分红的一种新型企业内部股权形式。
员工持股计划中员工所持的股权是不可以随意转让,只能在员工退休或离开企业时才能得到股票(或由企业购回,得到现金),进行处置。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员工只注重股份转让收益而放松对企业发展的关切。
5.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是国内公司最早采用的激励模式之一,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如果实现公司的业绩目标,则被授予者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但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公司时自动失效。其本质为,通过其持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将他们的长期收益与企业效益挂钩。它实际上是获取企业的未来分红的凭证或权利,其持有人的收益是现金或等值的股票。此外,只要企业在正常盈利条件下,持有人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因为他享有分红的权利。
6.股票增值权
企业授予管理层(持有人或受益人)一定额度的股票增值权,在规定一段时间(等待期)之后,按照约定的指标如每股净资产、股票价格或者某个综合公式等,计算出股票增值权的价值,并将收益支付给持有人。
和虚拟股票类似,股票增值权也是管理层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一种激励模式。不同的是,管理层收益的来源不是分红,而是行权日净资产或者股票价格的增值部分。
一般来说,股票增值权模式是指公司授子经营者一种权利,如果经营者努力经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或公司业绩上升,经营者就可以按一定比例获得这种由股价上扬或业绩提升所带来的收益,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一级市场股价之问的差价或净资产的增值,激励对象不用为行权支付现金,行权后由公司支付现金、股票或股票和现金的组合。
7. 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收购主体即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杠杆融资购买本公司股份,从而改变公司股权结构、资产结构、治理结构,进而达到持股经营和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方式。
由于管理层收购实质上是对公司控制权的转移,而不是激励特定员工增加公司的长期收益,所以本文的实证分析中不包括管理层收购。
(二)各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分析
1. 按拥有的股票形式分类
业绩股票、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以及一部分延期支付中,激励对象最终得到的激励形式是与流通市场并无二致的股票,在到达一定期限或在一定期限内,他们可以任意卖出或持有这些股票。
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授予及执行的都不是真实的股票,不会影响公司股本总额及股权结构,不存在股权稀释效应。
2.按行权的支付方式分类
业绩股票、延期支付、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中,激励对象所得到的股票均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市场风险很小。
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对象需要自行支付价款获得股票。不同的是,股票期权下,激励对象支付的是行权价,而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购买价格则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3.按收益来源分类
业绩股票和延期支付的收益是行权日股票的价格,股价越高,收益越大。
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激励对象的收益是市价高于行权价的部分。同样,股价越高,收益越大。
员工持股计划和虚拟股票,由于前者激励对象所持有的股票不可随意转让,后者不存在真实的股票,两者的收益都来自股票的分红。
四、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的有关说明
在实证分析之前,论文将先从样本的选择以及研究方法等反面进行阐述。
1.实证分析的样本选择
因有些公司2006年年报在本文编写过程中还未公布,因此本文选取在200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采集从2000年至2005年,以保证前后各有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
为保证样本的准确性,论文中的股权激励对象均在其2003年的年报中明确指出其股权激励的方式和时间,计划进行但还未实施以及因为国家政策等原因未能实施的企业不在本文的样本范围内。但是股票增值权中仅中国石化一家上市公司,虽然其2001年上市,为求比较的完整性,仍选取了其2001-2005年的年报数据。另外,用友软件也是2001年的上市公司,选取的也是2001-2005年的数据。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样本的采集是严格按照股权激励的划分标准,挑选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当年上市的公司均被剔除,因上市前后对业绩的影响较大;数据残缺、相关数据变化幅度明显异常的公司也被剔除,主要由于样本量不是很大,个别数据的异常可能会直接影响最终结论。
据此,本文收集了共24家A股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数据,按照股权激励模式进行分类,详见下表4-1。
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业绩股票的企业最多,达到10家,可见其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可操作性较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数目次之,有5家,股票增值权和管理层收购分别只有一家,说明在2003年,这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实施难度和风险还是相对较大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表4-1 2003年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分类表
激励模式 总数 公司名称
业绩股票 10 安彩高科、申达股份、星湖科技、晨鸣纸业、亿阳信通、佛山照明、交大南洋、农产品、巴士股份、浦东金桥
员工持股计划(ESOP) 5 新湖创业、用友软件、ST三木(三木集团)、华立药业、风华高科
股票期权 3 S武石油(武汉石油)、S哈药(哈药集团)、飞乐股份
延期支付 3 宝信软件、北京城建、江苏舜天
虚拟股票 2 巨化股份、厦门国贸
股票增值权 1 中国石化
管理层收购(MBO) 1 伊利股份
注:公司名称中括号内为2003年末该公司的上市名称
2.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本文以2000年至2005年共6年的年报数据为依据,从各项财务指标分析企业业绩的综合情况。分析指标分为四大部分,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成长分析、营运分析和偿债分析。指标中的数据均为样本公司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减去当年全部A股该指标的数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剔除大盘整体的波动对数据趋势的影响。[26]、[27]
(二)不同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过程[28]
1.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中选取了每股收益、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三项指标。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简称 EPS)反映的是某年度企业平均每股普通股获得的收益,它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估计投资风险和回报,判断公司股利政策并预测公司未来盈利水平,从而最终做出“买——卖——持有”决策的重要依据。
每股收益=(净利润-不可转换优先股的股利+约当普通股调整+其他潜在的稀释证券的利润)/(外发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可发行的约当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可发行的其他潜在的稀释证券的加权平均股数)
销售净利率反映的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最终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最终获利能力越高。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运用资产以产生销售收入能力的指标。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则需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
从以上六张图表不难看出,在总体趋势上业绩股票、员工持股计划和延期支付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则在三项指标上大多出现上升趋势。
业绩股票:作为直接以某些特定业绩来决定管理者当年是否能得到股权奖励基金的激励方式,业绩股票在盈利能力分析中的三项指标均为逐年下滑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为此,笔者参阅了2003年这10家实行业绩股票激励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发现了以下可能的原因。第一,10家公司中有7家的年报中明确的公布了当年股权激励基金的提取比例和提取金额,但是只有亿阳信通一家公司公布了激励计划的具体指标,其余公司都是“业绩和股权激励基金挂钩”的笼统说法。在这个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业绩指标的不透明显然是不利于激励作用的。第二,唯一一家有具体激励目标的亿阳信通其指标又过于单一,要求 “公司净利润指标达到1 亿元人民币”。在年报中该公司也称在2004年将采取更加细分的绩效考核办法。
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这两种使用公司最少的股权激励方式反倒在盈利能力分析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趋势。从每股收益来看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股票增值权和虚拟股票方式都不影响股本总额,不存在稀释效应,所以不会造成每股收益的减少。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一种原因,具体原因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分析。
按照定义销售净利率为净利率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在4.2.4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从2003年开始是稳步增长的,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即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则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从而我们可以得出销售净利率的不增长主要是受到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资产净利率中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和股票期权自2003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业绩股票、ESOP和延期支付则略有下滑。因为资产净利率为销售净利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在以上的销售净利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六种股权激励下的销售净利率没有增长,那么,资产净利率的提高直接受到了资产周转率的影响,在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和股票期权中资产周转率逐年提升。
2.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选取了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两项指标。
流动比率表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主要考察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资产负债率则着重于长期的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业绩股票 1.85 1.83 1.67 1.97 1.71 1.59
ESOP 2.24 2.72 2.55 2.55 2.15 1.80
股票期权 1.00 1.14 1.10 1.20 1.28 1.20
延期支付 1.22 2.17 1.71 1.52 1.57 1.42
虚拟股票 1.18 1.16 0.97 1.03 0.98 0.92
股票增值权 0.83 0.82 0.80 0.81 0.85
资产负债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业绩股票 38.71 40.06 38.83 39.46 42.17 43.48
ESOP 44.63 45.09 48.01 46.54 52.48 56.11
股票期权 59.57 53.94 54.38 50.81 44.64 43.59
延期支付 62.96 45.12 54.23 59.43 54.62 58.40
虚拟股票 50.71 50.96 57.93 62.60 62.64 61.80
股票增值权 54.91 53.68 51.56 52.71 52.94
全部A股 56.92 59.40 63.44 88.56 88.09 85.1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2:1的比例比较适宜;1:1则为该比率的下限,此时的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只有所有流动资产都能及时、足额变现,债务清偿才有物质保障。根据上表,除员工持股计划之外,其它五种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在2003年之前流动比率均不到2,有的甚至不到1,如果股权激励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那么,这些企业的流动比率应当是有所提高的。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所以,说明股权激励有效的最佳图表应当是反映流动比率的曲线上扬,而反映资产负债率的曲线下降。
图表中很清楚地看到,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的两张图表中正是一升一降的两条曲线,说明这两种股权激励方式对公司的偿债能力提高是有帮助的。其他四种激励方式,虽然流动比率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但是资产负债率的趋势也是下降的。在财务实践中,由于资产负债率的分母是负债总额而非长期负债,所以资产负债率中的长期负债意味着是偿还了短期负债后的债务,在短期偿债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更加说明了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提高。
3.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选取了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指标来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强弱、存货是否过量和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个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存货周转率(次数)= 主营业务成本(销货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2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赊销收入净额 = 主营业务收入-现销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总资产周转率是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 =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资产平均占用额
如以上六图,除了存货周转率中的延期支付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中的业绩股票,在营运能力上各种股权激励方式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激励效果。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货周转越快,一定时期企业盈利能力越高,反之亦然。从4.2.1的盈利能力分析中,我们发现只有股票增值权和虚拟股票的盈利能力是提高的,和这里的存货周转率的统一提升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正如分析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有股票增值权和虚拟股票两种激励方式下股本总额是不变的,这可能从另一角度证实了我们在盈利能力的分析。
4.成长能力分析
成长能力分析中选取了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净资产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三项指标来分析。
在成长能力分析中,六张图表显得相对凌乱。不过结合附录中的数据仔细分析之后,不难看出,依旧是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的表现较好。具体分析如下: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中,由于全部A股的均值在2004年有了很大提高,所以在剔除其影响后,2004年度的样本指标都出现的明显的下降。相比较而言,虚拟股票在该年的下降幅度最小,实施股票增值权的企业2003年之后的增长率较之前也有显著提高。净资产同比增长率在2003年之后各个企业的增长幅度非常接近,说明股权激励方式对净资产的增长幅度影响不大。最后是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除员工持股计划,另五种股权激励方式下,净利润的增长幅度都远高于全部A股的均值,尤其在2003-2004年出现了相当大幅的提高。
(三)实证分析的结论
1.从能力分析角度
在盈利能力方面,股权激励并没有起到令人期待的激励作用,六种激励方式的三项指标绝大多数都呈现下滑或平行趋势。
在偿债能力方面,虽然在分析中短期偿债能力未出现提升,但长期偿债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股权激励的长期效果。
在营运能力方面,股权激励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三项营运指标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企业在存货管理、资金运营等方面的改进。
在成长能力方面,总体上企业的增长幅度稳步中略有上升。
2.从股权激励方式角度
业绩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是2003年实施股权激励企业最常用的两种方式,其样本数量相对较多,数据分析的可信度较大。从我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两种方式从操作上较为容易,符合国际惯例,但是实施的效果在三年后的现在看依然不能令人满意。在盈利能力的三项指标、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中,这两种方式都是下滑的趋势;在其他指标,诸如存货周转率、净资产同比增长率上,虽然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其他股权激励方式也在这些指标上表现出上升趋势,业绩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并显现不出优势。
股票期权也是在2003年股权激励中使用得相对较多的模式,股票期权计划为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企业股权激励模式,其效果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其一,从各项指标的增长趋势方面,股票期权在资产净利率、流动比率两项其它某些股权激励模式负增长的指标中呈现了持续上升的势头;其二,股权激励模式中各项指标的曲线最为缓和,说明股权激励长期温和的激励效果。
延期支付模式在2003年也有3家上市公司采用。与业绩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基本相同,延期支付也只有在营运能力等个别几项所有股权激励模式激励效果都存在的指标中是有效的,在其他指标中我们并不能看出其激励效果。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至2002年三年中,延期支付的波动较大,但2003年至2005年这三年中,在销售净利率、流动比率等指标中,曲线的震动幅度明显减小,说明延期支付对增强企业的稳定性是有一定帮助的。
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是2003年实施数量最少的两种股权激励模式。尽管应用的范围并不广,但是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选取的四大方面10项指标中,这两种股权激励模式全部是增长的。因为股票增值权只有中国石化一家公司,其代表意义是有待商榷的,为此我们参考了上海财经大学李曜、管恩华对中国石化股票增值权激励的实证研究[29],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股票增值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绩效,改善了企业治理机制,有助于实现管理层和股东利益的一致性,减少管理层的成本。他们还特别提出行权当年的激励效果十分显著。
五、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的改进建议
从前面的实证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在西方使用最广、效果最明显的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而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两种股权激励模式虽然使用范围并没有前两者广泛,但在我们的数据分析中却显示效果是最显著的。由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改进建议:
(一) 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处于弱有效状态,股票价格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更重要的是,我国并没有建立功能完善的期货期权制度,这是的股票期权激励很难在我国推广开来。因此,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是股票期权在我国推广的前提和保证。
(二)完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
无论哪一种股权激励模式,都是以业绩指标为考核对象的。完善的指标考核体系可以真实准确地衡量激励对象的业绩完成情况。中国石化在股票增值权中专门设立了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利润、资本回报率和成本降低额等三方面的有关指标。持有人必须在各项关键绩效指标都达到要求后才可以行权。
(二) 选择适当的模式和激励对象
西方的股权激励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股份制也发展得非常成熟,采用员工持股计划这种激励对象为公司全体员工的方法是合适的。我国的股权激励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激励机制还不成熟,所谓的员工持股计划最后往往变成了全体员工的福利,而不是激励。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面向企业核心人员的激励方式更有效果。[30]
附录
“平均”栏为每一种股权激励方案中样本股票的算术平均值
“全部A股”栏为当年所有上市A股的平均值
“差值”栏为“平均”栏与“全部A股”栏之差,即正文中图表中所使用的数字
有颜色标注的单元格为计算平均值是剔除的极端
资产净利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17.78 4.71 3.11 6.59 5.83 -4.39
申达股份 5.80 6.36 5.37 4.66 2.93 3.01
星湖科技 8.96 6.50 7.77 6.51 3.15 0.97
晨鸣纸业 5.32 2.22 4.73 6.64 3.86 3.56
亿阳信通 13.07 11.84 14.00 15.01 14.04 10.37
佛山照明 8.87 7.85 8.92 9.51 9.38 8.63
交大南洋 7.26 8.92 5.42 4.05 2.78 2.62
农产品 7.01 5.76 7.56 2.72 0.47 0.58
巴士股份 4.72 4.07 3.99 1.65 2.91 2.26
浦东金桥 2.49 3.37 3.45 4.01 4.53 3.98
平均 8.13 6.16 6.43 6.14 4.99 3.16
全部A股 3.84 2.55 2.31 2.62 1.48 1.34
差值 4.29 3.61 4.12 3.52 3.51 1.82
每股收益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1.20 0.33 0.22 0.52 0.53 -0.41
申达股份 0.41 0.44 0.40 0.40 0.24 0.17
星湖科技 0.39 0.23 0.24 0.22 0.09 0.02
晨鸣纸业 0.59 0.28 0.76 0.70 0.56 0.45
亿阳信通 0.65 0.69 0.64 0.90 0.50 0.32
佛山照明 0.52 0.48 0.57 0.63 0.65 0.61
交大南洋 0.21 0.22 0.13 0.15 0.09 0.10
农产品 0.63 0.47 0.81 0.18 0.03 0.04
巴士股份 0.40 0.33 0.28 0.11 0.22 0.18
浦东金桥 0.10 0.14 0.14 0.17 0.23 0.23
平均 0.51 0.36 0.42 0.40 0.31 0.17
全部A股 0.21 0.16 0.16 0.19 0.21 0.19
差值 0.30 0.20 0.26 0.21 0.10 -0.02
销售净利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25.07 10.58 5.47 10.77 8.04 -7.93
申达股份 4.40 4.60 3.50 2.71 1.69 1.57
星湖科技 24.79 15.40 15.98 13.09 8.53 2.17
晨鸣纸业 9.59 5.90 8.55 10.79 7.13 6.20
亿阳信通 13.07 11.84 14.00 15.01 14.04 10.37
佛山照明 23.45 21.04 21.39 22.17 18.97 18.09
交大南洋 7.26 8.92 5.42 4.05 2.78 2.62
农产品 7.01 5.76 7.56 2.72 0.47 0.58
巴士股份 7.35 7.31 6.00 2.62 4.37 3.39
浦东金桥 12.33 24.52 15.91 20.82 28.52 23.10
平均 13.43 11.59 10.38 10.48 9.45 6.02
全部A股 7.25 5.42 4.78 6.44 5.85 5.06
差值 6.18 6.17 5.60 4.04 3.60 0.96
流动比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1.99 2.41 1.91 2.17 1.41 1.39
申达股份 1.27 1.69 1.45 1.48 1.73 1.57
星湖科技 2.09 1.91 2.45 2.65 2.65 1.66
晨鸣纸业 2.16 1.71 1.01 0.91 0.93 0.81
亿阳信通 1.81 1.97 2.08 1.98 2.20 2.04
佛山照明 4.29 4.18 3.70 6.54 5.64 6.14
交大南洋 1.54 1.34 1.38 0.83 0.79 0.82
农产品 0.72 0.50 0.56 0.61 0.51 0.56
巴士股份 0.49 0.45 0.30 0.25 0.20 0.19
浦东金桥 2.11 2.11 1.88 2.29 0.99 0.76
平均 1.85 1.83 1.67 1.97 1.71 1.59
全部A股 1.22 1.13 1.04 1.11 1.06 1.00
差值 0.63 0.70 0.63 0.86 0.65 0.59
资产负债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32.61 28.63 32.36 35.03 39.53 43.81
申达股份 55.68 43.26 47.22 47.59 36.60 36.45
星湖科技 30.61 24.56 18.45 22.78 31.50 35.88
晨鸣纸业 36.17 47.11 50.25 48.21 58.34 59.99
亿阳信通 37.66 33.11 30.94 32.65 35.47 36.40
佛山照明 13.29 14.71 16.27 9.09 10.32 9.12
交大南洋 37.14 47.57 34.15 50.04 51.19 51.56
农产品 47.46 56.09 59.20 51.94 57.03 58.25
巴士股份 59.17 60.32 54.39 60.11 56.56 59.28
浦东金桥 37.30 45.27 45.08 37.11 45.20 44.04
平均 38.71 40.06 38.83 39.46 42.17 43.48
全部A股 56.92 59.40 63.44 88.56 88.09 85.10
差值 -18.21 -19.34 -24.61 -49.11 -45.92 -41.62
存货周转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3.84 2.85 3.94 5.39 4.59 3.38
申达股份 13.18 14.02 16.85 20.37 18.00 19.22
星湖科技 1.79 2.37 2.53 2.54 2.50 3.97
晨鸣纸业 3.04 3.45 6.43 5.30 4.06 4.10
亿阳信通 5.75 4.90 4.00 6.30 4.48 2.72
佛山照明 4.58 4.82 5.64 5.86 5.94 4.75
交大南洋 2.62 1.89 2.95 12.70 8.43 8.70
农产品 6.25 5.23 4.72 4.97 4.11 3.94
巴士股份 31.03 19.95 28.13 57.04 73.27 99.41
浦东金桥 0.22 0.09 0.18 0.15 0.18 0.25
平均 7.23 5.96 7.54 12.06 12.56 15.04
全部A股 3.41 3.64 3.95 4.38 4.74 4.89
差值 3.82 2.32 3.59 7.68 7.82 10.15
应收账款周转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5.39 3.13 5.39 5.95 7.31 5.98
申达股份 11.60 15.47 20.06 21.77 21.21 23.64
星湖科技 3.59 3.57 3.75 5.18 5.38 7.53
晨鸣纸业 3.86 5.68 4.39 5.15 6.62 7.84
亿阳信通 3.91 5.84 5.20 5.72 4.00 2.82
佛山照明 5.42 9.80 9.65 9.20 8.74 6.96
交大南洋 10.66 10.98 16.17 17.47 13.09 15.41
农产品 9.39 14.80 37.70 28.21 22.65 28.08
巴士股份 7.80 10.45 40.58 41.35 59.20 67.54
浦东金桥 6.38 6.37 19.21 443.39 786.23 219.16
平均 6.85 8.86 15.88 15.56 16.47 18.42
全部A股 8.91 17.70 8.90 10.58 12.74 13.98
差值 -2.06 -8.84 6.98 4.98 3.73 4.44
总资产周转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0.71 0.45 0.57 0.61 0.73 0.55
申达股份 1.32 1.38 1.54 1.72 1.74 1.91
星湖科技 0.36 0.42 0.49 0.50 0.37 0.45
晨鸣纸业 0.55 0.38 0.55 0.62 0.54 0.58
亿阳信通 0.55 0.45 0.35 0.43 0.47 0.38
佛山照明 0.38 0.37 0.42 0.43 0.49 0.48
交大南洋 0.86 0.60 0.60 0.71 0.54 0.62
农产品 0.70 0.61 0.65 0.74 0.60 0.57
巴士股份 0.64 0.56 0.67 0.63 0.67 0.67
浦东金桥 0.20 0.14 0.22 0.19 0.16 0.17
平均 0.63 0.54 0.61 0.66 0.63 0.64
全部A股 0.49 0.48 0.48 0.52 0.26 0.26
差值 0.14 0.06 0.13 0.14 0.37 0.38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118.15 -34.04 27.85 20.45 35.69 -20.75
申达股份 16.83 11.38 22.95 29.11 -1.95 1.91
星湖科技 20.26 26.14 11.90 10.84 -16.16 30.55
晨鸣纸业 40.18 -0.25 85.19 30.63 21.40 37.62
亿阳信通 90.41 30.98 -22.08 31.41 18.30 -11.69
佛山照明 14.06 19.85 16.24 6.63 19.48 -0.50
交大南洋 193.33 -15.61 0.22 49.41 2.88 18.54
农产品 109.98 19.35 29.64 26.99 -9.18 6.04
巴士股份 32.74 6.61 25.34 7.06 16.35 6.68
浦东金桥 -9.24 -30.28 70.71 -9.95 1.22 32.79
平均 62.67 3.41 26.80 20.26 8.80 10.12
全部A股 34.43 38.44 37.62 36.39 77.31 22.11
差值 28.24 -35.03 -10.82 -16.13 -68.51 -11.99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16.90 0.97 0.42 10.69 4.29 -12.59
申达股份 11.62 33.80 6.47 11.32 3.43 2.93
星湖科技 6.81 0.13 10.47 8.60 -1.08 -2.03
晨鸣纸业 113.52 10.93 11.29 23.78 10.58 12.95
亿阳信通 800.66 4.43 5.05 9.28 5.18 4.98
佛山照明 58.39 1.61 2.85 11.62 3.05 2.16
交大南洋 3.00 2.98 2.99 16.65 4.20 2.39
农产品 84.50 0.58 13.00 27.56 1.91 -0.59
巴士股份 52.82 7.98 7.33 5.44 7.91 3.57
浦东金桥 4.69 -3.37 6.58 10.86 18.02 6.62
平均 115.29 6.00 6.65 13.58 5.75 2.04
全部A股 47.98 92.25 14.46 20.21 16.34 -19.05
差值 67.31 -86.25 -7.82 -6.63 -10.59 21.09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安彩高科 139.15 -72.17 -33.92 137.21 1.35 -178.15
申达股份 17.93 16.55 -6.59 0.00 -38.93 -4.90
星湖科技 22.51 -21.67 16.11 -9.16 -45.39 -66.74
晨鸣纸业 33.45 -38.62 168.07 65.01 -19.80 19.60
亿阳信通 41.94 18.63 -7.87 40.88 10.64 -34.76
佛山照明 1.76 7.57 18.15 10.50 2.28 -5.14
交大南洋 20.63 3.69 -39.17 11.76 -29.30 11.67
农产品 28.02 -1.95 70.11 -54.28 -84.45 31.26
巴士股份 17.29 6.13 2.83 -53.27 94.31 -17.36
浦东金桥 48.22 38.69 10.74 17.83 38.65 7.56
平均 37.09 -4.32 19.85 16.65 -7.06 -23.70
全部A股 -80.85 -165.61 -92.42 -90.71 -192.19 -226.22
差值 117.94 161.30 112.27 107.36 185.13 202.52
每股收益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0.15 -0.04 0.02 0.08 0.14 0.30
用友软件 0.70 0.92 0.62 0.48 0.57
三木集团 0.19 0.19 0.14 0.15 -0.06 -0.67
华立控股 0.39 0.32 0.28 0.26 0.16 0.10
风华高科 0.69 0.08 0.04 0.04 0.05 0.02
平均 0.35 0.25 0.28 0.23 0.15 0.06
全部A股 0.21 0.16 0.16 0.19 0.21 0.19
差值 0.14 0.09 0.12 0.04 -0.06 -0.13
资产净利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7.83 -0.90 0.26 0.72 1.05 2.11
用友软件 10.58 7.68 5.99 5.30 6.99
三木集团 2.25 1.88 1.19 1.06 -0.71 -7.53
华立控股 6.50 5.79 4.71 4.78 3.27 1.78
风华高科 21.10 1.59 0.75 0.73 0.72 0.36
平均 9.42 3.79 2.92 2.66 1.93 0.74
全部A股 3.84 2.55 2.31 2.62 1.48 1.34
差值 5.58 1.24 0.61 0.04 0.45 -0.60
销售净利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17.91 -3.35 2.74 9.50 7.04 6.02
用友软件 21.11 18.76 12.45 9.57 9.88
三木集团 3.03 3.03 1.69 1.62 -0.71 -8.32
华立控股 5.28 4.63 3.73 4.19 4.62 1.58
风华高科 26.69 4.45 2.20 2.22 1.93 0.87
平均 13.23 5.97 5.82 6.00 4.49 2.01
全部A股 7.25 5.42 4.78 6.44 5.85 5.06
差值 5.98 0.55 1.04 -0.44 -1.36 -3.05
流动比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1.54 2.14 1.93 1.48 1.20 1.34
用友软件 6.60 5.96 6.38 5.63 4.01
三木集团 1.43 1.51 1.49 1.44 1.35 1.16
华立控股 1.38 1.60 1.76 2.06 1.31 1.12
风华高科 4.61 1.77 1.60 1.38 1.27 1.38
平均 2.24 2.72 2.55 2.55 2.15 1.80
全部A股 1.22 1.13 1.04 1.11 1.06 1.00
差值 1.02 1.59 1.51 1.44 1.09 0.80
资产负债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47.55 78.22 85.16 88.30 88.31 84.00
用友软件 13.82 14.67 11.88 13.27 17.46
三木集团 65.17 61.29 69.15 67.87 71.30 80.35
华立控股 51.59 49.79 42.34 32.11 50.49 62.08
风华高科 14.21 22.34 28.71 32.55 39.05 36.64
平均 44.63 45.09 48.01 46.54 52.48 56.11
全部A股 56.92 59.40 63.44 88.56 88.09 85.10
差值 -12.29 -14.31 -15.43 -42.02 -35.61 -28.99
存货周转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1.49 0.84 0.21 0.08 0.13 0.32
用友软件 9.74 15.39 16.15 18.41 31.36
三木集团 1.83 1.46 1.68 1.54 2.16 1.94
华立控股 5.03 4.88 6.69 8.24 4.94 7.88
风华高科 4.13 2.05 1.88 1.92 2.38 2.63
平均 3.12 3.79 5.17 5.59 5.60 8.83
全部A股 3.41 3.64 3.95 4.38 4.74 4.89
差值 -0.29 0.15 1.22 1.21 0.86 3.94
应收账款周转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8.15 21.82 31.74 35.72 177.34 178.66
用友软件 12.37 15.08 13.35 11.93 13.47
三木集团 3.15 14.70 7.67 7.50 15.50 14.62
华立控股 2.89 4.23 4.81 5.01 3.43 4.90
风华高科 5.50 3.34 3.14 2.41 2.76 3.54
平均 4.92 11.29 12.49 12.80 42.19 43.04
全部A股 8.91 17.70 8.90 10.58 12.74 13.98
差值 -3.99 -6.41 3.59 2.22 29.45 29.06
总资产周转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0.44 0.27 0.09 0.08 0.15 0.35
用友软件 0.50 0.41 0.48 0.55 0.71
三木集团 0.74 0.62 0.70 0.65 1.00 0.90
华立控股 1.23 1.25 1.26 1.14 0.71 1.13
风华高科 0.79 0.36 0.34 0.33 0.38 0.41
平均 0.80 0.60 0.56 0.54 0.56 0.70
全部A股 0.49 0.48 0.48 0.52 0.26 0.26
差值 0.31 0.12 0.08 0.02 0.30 0.44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59.89 31.98 -34.52 16.94 136.83 147.82
用友软件 56.65 46.40 23.22 20.66 37.87
三木集团 74.74 4.36 53.56 12.81 60.03 -10.59
华立控股 86.87 18.62 7.66 -2.05 -15.76 128.23
风华高科 54.80 -29.65 5.69 3.71 20.80 10.18
平均 69.08 16.39 15.76 10.93 44.51 62.70
全部A股 34.43 38.44 37.62 36.39 77.31 22.11
差值 34.65 -22.05 -21.86 -25.46 -32.80 40.59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14.58 -4.64 1.85 6.21 9.36 21.75
用友软件 1095.45 3.15 7.74 2.98 5.20
三木集团 0.87 30.26 4.22 3.24 -4.89 -32.70
华立控股 30.27 15.06 13.96 123.55 4.20 2.26
风华高科 203.47 -0.05 0.08 1.83 -0.05 -0.52
平均 62.30 227.22 4.65 28.51 2.32 -0.80
全部A股 47.98 92.25 14.46 20.21 16.34 -19.05
差值 14.32 134.97 -9.81 8.30 -14.02 18.25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湖创业 135.19 -124.65 153.57 305.94 35.87 111.82
用友软件 75.81 30.12 -18.22 -7.30 42.33
三木集团 -33.79 4.62 -14.23 7.96 -170.25 -945.43
华立控股 285.31 4.01 -13.25 9.88 -7.05 -22.17
风华高科 63.17 -88.28 -47.78 4.81 4.96 -50.28
平均 112.47 -25.70 21.69 62.07 -28.75 -172.75
全部A股 -80.85 -165.61 -92.42 -90.71 -192.19 -226.22
差值 193.32 139.91 114.11 152.78 163.44 53.47
每股收益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0.32 0.12 0.15 0.21 0.23 0.19
S哈药 0.51 0.53 0.47 0.35 0.21 0.37
飞乐集团 0.20 0.18 0.03 0.05 0.05 0.05
平均 0.34 0.28 0.22 0.20 0.16 0.20
全部A股 0.21 0.16 0.16 0.19 0.21 0.19
差值 0.13 0.12 0.06 0.02 -0.04 0.01
资产净利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6.09 1.84 2.30 3.32 4.22 4.03
S哈药 5.15 5.56 5.15 5.29 3.74 5.66
飞乐集团 4.80 4.06 0.67 0.96 1.54 1.54
平均 5.35 3.82 2.71 3.19 3.17 3.74
全部A股 3.84 2.55 2.31 2.62 1.48 1.34
差值 1.51 1.27 0.40 0.57 1.69 2.40
销售净利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4.06 1.37 1.87 1.96 1.62 1.02
S哈药 3.54 5.29 4.63 4.78 3.67 5.37
飞乐集团 13.88 17.31 2.48 2.38 4.28 2.85
平均 7.16 7.99 2.99 3.04 3.19 3.08
全部A股 7.25 5.42 4.78 6.44 5.85 5.06
差值 -0.09 2.57 -1.79 -3.40 -2.66 -1.98
流动比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0.84 0.81 0.83 0.86 0.97 1.06
S哈药 1.05 1.26 1.19 1.21 1.29 1.24
飞乐集团 1.10 1.34 1.28 1.52 1.59 1.29
平均 1.00 1.14 1.10 1.20 1.28 1.20
全部A股 1.22 1.13 1.04 1.11 1.06 1.00
差值 -0.22 0.01 0.06 0.09 0.22 0.20
资产负债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60.18 66.88 65.72 59.53 47.70 38.23
S哈药 63.47 53.56 51.65 52.42 47.87 49.10
飞乐集团 55.06 41.37 45.78 40.48 38.36 43.45
平均 59.57 53.94 54.38 50.81 44.64 43.59
全部A股 56.92 59.40 63.44 88.56 88.09 85.10
差值 2.65 -5.46 -9.06 -37.75 -43.45 -41.51
存货周转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6.60 5.38 4.40 6.13 9.72 14.89
S哈药 3.19 2.80 3.31 3.31 3.45 3.55
飞乐集团 1.01 1.04 1.18 1.99 2.03 2.91
平均 3.60 3.07 2.96 3.81 5.07 7.12
全部A股 3.41 3.64 3.95 4.38 4.74 4.89
差值 0.19 -0.57 -0.99 -0.57 0.33 2.23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9.70 27.69 12.63 19.70 43.68 91.91
S哈药 5.25 5.11 7.81 8.18 8.09 8.50
飞乐集团 1.10 1.41 2.35 2.98 2.57 3.61
平均 5.35 11.40 7.60 10.29 18.11 34.67
全部A股 8.91 17.70 8.90 10.58 12.74 13.98
差值 -3.56 -6.30 -1.30 -0.29 5.37 20.69
总资产周转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1.50 1.34 1.23 1.70 2.60 3.94
S哈药 1.45 1.05 1.11 1.11 1.02 1.05
飞乐集团 0.35 0.23 0.27 0.40 0.36 0.54
平均 1.10 0.87 0.87 1.07 1.33 1.84
全部A股 0.49 0.48 0.48 0.52 0.26 0.26
差值 0.61 0.39 0.39 0.55 1.07 1.58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24.76 9.21 -4.33 30.91 31.86 28.30
S哈药 43.63 -16.70 21.36 6.35 3.55 18.38
飞乐集团 3.68 -18.36 36.75 46.85 -14.80 59.69
平均 24.02 -8.62 17.93 28.04 6.87 35.46
全部A股 34.43 38.44 37.62 36.39 77.31 22.11
差值 -10.41 -47.06 -19.69 -8.35 -70.44 13.35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12.77 -4.42 2.91 6.15 5.38 4.27
S哈药 9.67 63.89 6.37 7.99 11.36 13.91
飞乐集团 10.76 72.31 -1.63 0.59 1.92 2.31
平均 11.07 43.93 2.55 4.91 6.22 6.83
全部A股 47.98 92.25 14.46 20.21 16.34 -19.05
差值 -36.91 -48.32 -11.91 -15.30 -10.12 25.88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S武石油 18.24 -63.20 30.80 36.95 9.34 -19.35
S哈药 44.42 24.44 6.36 9.78 -20.64 73.47
飞乐集团 2.16 1.80 -80.39 41.08 53.01 6.43
平均 21.61 -12.32 -14.41 29.27 13.90 20.18
全部A股 -80.85 -165.61 -92.42 -90.71 -192.19 -226.22
差值 102.46 153.29 78.01 119.98 206.09 246.40
每股收益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0.44 0.15 0.20 0.21 0.21 0.25
北京城建 0.37 0.24 0.27 0.13 0.15 0.24
江苏舜天 0.59 0.73 0.41 0.46 0.15 0.08
平均 0.17 0.37 0.29 0.27 0.17 0.19
全部A股 0.21 0.16 0.16 0.19 0.21 0.19
差值 -0.04 0.21 0.14 0.08 -0.04 0.00
资产净利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16.72 7.98 13.83 10.33 8.29 8.27
北京城建 2.61 2.49 2.43 0.95 1.21 2.52
江苏舜天 8.04 8.53 5.48 4.60 2.69 1.34
平均 -2.02 6.33 7.25 5.29 4.06 4.04
全部A股 3.84 2.55 2.31 2.62 1.48 1.34
差值 -5.86 3.78 4.94 2.67 2.58 2.70
销售净利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50.24 9.72 8.24 5.59 4.13 4.88
北京城建 2.04 13.44 9.51 3.59 4.83 8.02
江苏舜天 3.65 4.15 2.80 2.43 1.21 0.56
平均 -14.85 9.10 6.85 3.87 3.39 4.49
全部A股 7.25 5.42 4.78 6.44 5.85 5.06
差值 -22.10 3.68 2.07 -2.57 -2.46 -0.57
流动比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0.88 3.59 2.40 2.05 2.19 1.79
北京城建 1.35 1.44 1.33 1.19 1.17 1.23
江苏舜天 1.42 1.47 1.40 1.33 1.36 1.23
平均 1.22 2.17 1.71 1.52 1.57 1.42
全部A股 1.22 1.13 1.04 1.11 1.06 1.00
差值 0.00 1.04 0.67 0.41 0.51 0.42
资产负债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66.76 17.89 29.25 37.76 37.95 48.73
北京城建 73.79 67.12 79.25 78.25 68.74 63.92
江苏舜天 48.32 50.36 54.20 62.28 57.16 62.54
平均 62.96 45.12 54.23 59.43 54.62 58.40
全部A股 56.92 59.40 63.44 88.56 88.09 85.10
差值 6.04 -14.28 -9.21 -29.13 -33.47 -26.70
存货周转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0.57 1.42 2.71 2.66 2.67 2.11
北京城建 4.34 0.38 0.33 0.30 0.30 0.39
江苏舜天 20.07 24.37 27.85 31.21 34.43 29.31
平均 8.33 8.72 10.30 11.39 12.47 10.60
全部A股 3.41 3.64 3.95 4.38 4.74 4.89
差值 4.92 5.08 6.35 7.01 7.73 5.71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1.49 12.10 6.73 6.04 6.50 5.00
北京城建 3.21 2911.65 394.12 234.97 205.05 305.24
江苏舜天 11.23 32.39 17.02 17.84 22.44 29.53
平均 6.36 22.25 11.88 11.94 14.47 17.27
全部A股 8.91 17.70 8.90 10.58 12.74 13.98
差值 -2.55 4.55 2.98 1.36 1.73 3.29
总资产周转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0.33 0.82 1.68 1.85 2.01 1.70
北京城建 1.28 0.19 0.26 0.26 0.25 0.31
江苏舜天 2.20 2.06 1.96 1.89 2.22 2.41
平均 1.27 1.02 1.30 1.33 1.49 1.47
全部A股 0.49 0.48 0.48 0.52 0.26 0.26
差值 0.78 0.54 0.82 0.81 1.23 1.21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8.10 71.41 61.36 50.81 35.95 1.93
北京城建 22.69 -85.24 57.97 33.49 -18.79 -0.22
江苏舜天 32.52 19.25 8.95 27.58 34.15 16.20
平均 21.10 1.81 42.76 37.29 17.10 5.97
全部A股 34.43 38.44 37.62 36.39 77.31 22.11
差值 -13.33 -36.63 5.14 0.90 -60.21 -16.14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35.22 23.24 15.40 17.92 15.16 3.48
北京城建 -7.48 5.27 5.02 5.00 6.39 8.42
江苏舜天 197.00 3.42 5.70 12.77 -0.32 1.30
平均 51.43 10.64 8.71 11.90 7.08 4.40
全部A股 47.98 92.25 14.46 20.21 16.34 -19.05
差值 3.45 -81.61 -5.75 -8.31 -9.26 23.45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宝信软件 36.44 133.17 36.84 2.26 0.40 20.39
北京城建 -15.60 -2.93 11.80 -49.63 9.32 65.65
江苏舜天 28.16 35.33 -26.51 10.96 -33.22 -46.41
平均 16.33 55.19 7.38 -12.14 -7.83 13.21
全部A股 -80.85 -165.61 -92.42 -90.71 -192.19 -226.22
差值 97.18 220.80 99.80 78.57 184.36 239.43
每股收益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0.32 0.28 0.23 0.31 0.27 0.34
厦门国贸 0.02 0.13 0.17 0.36 0.34 0.39
平均 0.17 0.21 0.20 0.34 0.30 0.37
全部A股 0.21 0.16 0.16 0.19 0.21 0.19
差值 -0.04 0.05 0.05 0.15 0.09 0.18
资产净利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6.54 4.96 3.54 4.35 4.98 5.81
厦门国贸 0.26 1.64 1.70 2.41 3.27 3.51
平均 3.40 3.30 2.62 3.38 4.13 4.66
全部A股 3.84 2.55 2.31 2.62 1.48 1.34
差值 -0.44 0.75 0.31 0.76 2.65 3.32
销售净利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8.87 8.30 5.71 6.27 5.91 6.21
厦门国贸 0.18 1.28 0.98 1.36 1.21 1.03
平均 4.53 4.79 3.35 3.82 3.56 3.62
全部A股 7.25 5.42 4.78 6.44 5.85 5.06
差值 -2.73 -0.63 -1.44 -2.63 -2.29 -1.44
流动比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1.00 1.05 0.81 0.99 0.94 0.77
厦门国贸 1.36 1.26 1.12 1.06 1.01 1.06
平均 1.18 1.16 0.97 1.03 0.98 0.92
全部A股 1.22 1.13 1.04 1.11 1.06 1.00
差值 -0.04 0.03 -0.08 -0.09 -0.09 -0.09
资产负债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46.38 43.89 47.87 48.17 51.25 51.09
厦门国贸 55.03 58.02 67.99 77.03 74.03 72.50
平均 50.71 50.96 57.93 62.60 62.64 61.80
全部A股 56.92 59.40 63.44 88.56 88.09 85.10
差值 -6.22 -8.45 -5.51 -25.96 -25.45 -23.31
存货周转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6.30 6.31 7.31 8.39 7.83 7.25
厦门国贸 3.60 3.64 5.86 5.73 7.93 8.77
平均 4.95 4.98 6.59 7.06 7.88 8.01
全部A股 3.41 3.64 3.95 4.38 4.74 4.89
差值 1.54 1.34 2.64 2.68 3.14 3.12
应收账款周转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10.95 12.65 20.56 24.77 35.35 49.01
厦门国贸 10.05 16.12 55.83 66.18 74.18 63.51
平均 10.50 14.39 38.20 45.48 54.77 56.26
全部A股 8.91 17.70 8.90 10.58 12.74 13.98
差值 1.59 -3.32 29.30 34.90 42.03 42.28
总资产周转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0.74 0.60 0.62 0.69 0.84 0.94
厦门国贸 1.45 1.28 1.74 1.77 2.70 3.42
平均 1.10 0.94 1.18 1.23 1.77 2.18
全部A股 0.49 0.48 0.48 0.52 0.26 0.26
差值 0.61 0.46 0.70 0.71 1.51 1.92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10.12 2.61 19.91 20.85 35.88 23.05
厦门国贸 -2.85 -11.25 69.41 55.55 89.81 33.50
平均 3.64 -4.32 44.66 38.20 62.85 28.28
全部A股 34.43 38.44 37.62 36.39 77.31 22.11
差值 -30.80 -42.76 7.04 1.81 -14.47 6.17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1.70 34.88 -0.71 8.35 6.60 6.56
厦门国贸 -8.47 4.64 2.23 12.92 10.69 12.08
平均 -3.39 19.76 0.76 10.64 8.65 9.32
全部A股 47.98 92.25 14.46 20.21 16.34 -19.05
差值 -51.37 -72.49 -13.70 -9.58 -7.70 28.37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巨化股份 -3.10 -3.98 -17.56 32.86 27.99 29.33
厦门国贸 -92.76 526.35 29.50 115.29 69.26 13.30
平均 -47.93 261.19 5.97 74.08 48.63 21.32
全部A股 -80.85 -165.61 -92.42 -90.71 -192.19 -226.22
差值 32.92 426.80 98.39 164.79 240.82 247.54
中国石化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每股收益 0.16 0.16 0.22 0.37 0.46
全部A股 0.16 0.16 0.19 0.21 0.19
差值 0.00 0.01 0.03 0.16 0.27
资产净利率 4.00 3.88 5.01 7.59 8.07
全部A股 2.55 2.31 2.62 1.48 1.34
差值 1.45 1.57 2.39 6.11 6.73
销售净利率 4.61 4.36 4.56 5.46 4.95
全部A股 5.42 4.78 6.44 5.85 5.06
差值 -0.81 -0.42 -1.88 -0.39 -0.11
流动比率 0.83 0.82 0.80 0.81 0.85
全部A股 1.13 1.04 1.11 1.06 1.00
差值 -0.30 -0.22 -0.31 -0.25 -0.15
资产负债率 54.91 53.68 51.56 52.71 52.94
全部A股 59.40 63.44 88.56 88.09 85.10
差值 -4.49 -9.76 -37.00 -35.38 -32.16
存货周转率 4.96 5.56 7.19 8.44 8.74
全部A股 3.64 3.95 4.38 4.74 4.89
差值 1.32 1.61 2.81 3.70 3.85
应收账款周转率 13.87 29.81 41.82 62.04 65.80
全部A股 17.70 8.90 10.58 12.74 13.98
差值 -3.83 20.91 31.24 49.30 51.82
总资产周转率 0.87 0.89 1.10 1.39 1.63
全部A股 0.48 0.48 0.52 0.26 0.26
差值 0.39 0.41 0.58 1.13 1.37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5.76 6.52 28.69 41.57 35.30
全部A股 38.44 37.62 36.39 77.31 22.11
差值 -44.20 -31.10 -7.70 -35.74 13.19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15.11 5.38 11.21 14.36 15.71
全部A股 92.25 14.46 20.21 16.34 -19.05
差值 -77.14 -9.08 -9.00 -1.98 34.76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13.22 0.73 34.63 69.77 22.57
全部A股 -165.61 -92.42 -90.71 -192.19 -226.22
差值 152.39 93.15 125.34 261.96 248.79
参考文献
[1]F276.6,《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理论与实践》,刘长才,山东大学,2005年
[2]20114203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研究》,肖贤辉,湖南大学,2003年
[3]《委托理论考察与借鉴》,迟学智,《经济学研究》,1997年第6期
[4]《委托理论与经理人股票期权》,许培源,《经济师》,2002年第2期
[5]《委托理论:对构造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启示》,杨浩,肖翌
[6]STOCK MARKET REACTION AND STOCK OPTION PLANS:EVIDENCE FROM GERMANY, Christian Langmann, SBR 59 January 2007 85-106
[7]、[13]《对经理人员实行股权激励的理论与实践分析》,黄慧馨,伍利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7卷第2期,2005年4月
[8]《股权激励在企业中的运用》,刘微芳,《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
[9]《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郝晓东,2006年
[10]《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谢奕,林玳玳,《中国人力资源》
[11]《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及意义》,刘淑波,王伟伟,《前沿》,2002年第4期
[12]《论西方人里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与思路》,杨明洪,《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
[14]《股权激励效应的统计分析》,秦殿军,《科技与产业》,2004年第4卷第1期
[15]、[20]《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的行业性差异分析——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李玲,《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6]《对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经济效果和财务效应的辩证分析》,袁凤林,《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1期
[17]《论股票期权的激励扭曲》,张焕丹,杨洪常,《商场现代化》,2006年4月(上旬刊)
[18]《理论中的管理层持股激励有效性争论述评及其启示》,戴亦一,潘越,《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6年第1期
[19]《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再讨论》,宋兆刚,《西安金融》,2006年第5期
[21]《我国股权激励模式面面观》,凌风,《西部论丛》,2006年第3期
[22]《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彭祥敏,华中科技大学
[23]《股权激励的几种主要方式》,宋占魁,《税收纵横》,2003年第8期
[24]《上市高新技术公司的股权激励效果》,陈树文,刘念平,《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第11期
[25]《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实证研究》,张磊,《特区经济》2006年第3期
[26]《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钱爱民,吴革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27]数据来自Wind咨询金融终端
[28]详细数据参见附录
[29]《上市公司股票增值权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李曜,管恩华,《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十期
[30]G20030104,《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李书,南昌大学,2006年Christian Langmann
STOCK MARKET REACTION AND STOCK OPTION PLANS:
EVIDENCE FROM GERMANY (EXTRACTS)
ABSTRACT
Stock option plans are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ly discussed compensation elements of the past few years. I look at stock option plans issued by German companies between 1996 and 2002. In addition to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44 launched plans, I perform an event study covering 17 announcements of stock option plan adop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findings show significant positive stock market reactions of around 1%on the day of announcement in the press. Thus, stock option plans appear to be an instrument whose effect outweighs its cost of increasing shareholder value. Significant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s in the weeks preceding the announc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timing of stock options coincides with positive market developments just before the adoption of the stock option plans is announced.
Keywords: Compensation; Event Study; Stock Option.
1. INTRODUCTION
Stock option plans are very commonly used as compensation instruments in both the USA and in Germany (Deutsches Aktieninstitut (2001); Hall and Murphy (2002)). For example, the majority of the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DAX 30 and EuroStoxx 50 have implemented an option plan (Wilhelm et al. (2004a, 20046)). The legislation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ransparency (KonTraG), which became effective in May 1998 and that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ock option plans in Germany ha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is respect. In addition, the rise of the New Market at the end of the 1990s led to a further increase in option plans (Bursee and Schawilye (2003)). By introducing a stock option plan, the companies wish to encourage a shareholder value orientation in managerial staff and thereby bring about a harmonization of interests betwee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shareholders (Achleitner and Wichels (2002)).
The plans have been criticized ever since their introduction. The very first option plans met with invalidation suits. Since then there has even been talk of a looting of shareholder assets in connection with stock option plans (Rosengart and Wetzel (2003, 9); Steltzner(2004, 1); WeifBenberger and Weber (1998, 41); Wenger (1998, 19)). Stock option plans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earnings management (Burns and Kedia (2006); Gao and Shrieves(2002); Kadan and Yang (2005)). Perhaps it is this criticism, and perhaps the unfavorable accounting regulations relating to stock options sinc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IFRS) 2 recently became effective, that are making companies talk about phasing out their plans.
Therefore, the question is really whether or not such plans are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for increasing corporate valu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or of the shareholder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I examine the reac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 to the adoption of a total of 17 stock option plans so that I may then be able to say how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shareholders view the plans' adoption. To accomplish my goal, I use the event study method. In addition, I apply descriptive analysis to 44 option plans.
My study expands on previous ones in this topical field in more than one respect. It relates to the German capital market, in contrast to preceding studies that concentrate almost exclusively on foreign markets. Therefore, the study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whether and how the German capital market reacts to the adoption of such plans, as compared with other, foreign markets. Unlike the majority of previous studies, which use other event dates, in this paper I use the date of press announcements as the event date. The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s of the considered compan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announcement also receive closer scrutiny as does the direct capital market reaction to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option plans.
My findings show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apital market reaction of around 1% on the event day the day when the adoption of the plan is announced in the press. Thus, from the capital market perspective, stock option plans appear to be a suitable incentive instrument for increasing shareholder value. In the weeks prior to the event date, I obser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By comparison, th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in the time period after the event date is not significant.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 Section 2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evious empirical findings. Section 3 describes the data used in the study. Section 4 presents the results yielded by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option plans. Section 5 describes the study procedure. Section 6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the results. Section 7 summarizes and concludes.
2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EVIOUS EMPIRICAL FINDINGS
Stock options are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at can provide incentives to increase shareholder value. Stock option plans offer employees, usually executives, a number of options through which they have the right to purchase a number of stocks at a fixed price in a prespecified period of time.
Companies pursue several objectives by issuing stock options. Through such plans, the companies hope for decisive advantages when competing internationally for managerial personnel, and to be able to "bind" such personnel to the company. However, the main objective of stock option plans may be to induce the beneficiaries of such plans to increase shareholder value, and thus to harmonize the interests of the shareholders with those of the management (Achleitner and Wichels (2002); Hall and Liebman (1998); Hall and Murphy (2000); Hall and Murphy (2002); Hall and Murphy (2003); Huddart (1994); Jensen and Murphy (1990))3.
This view of stock options is supported by the agency theory. Divergent interests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managers of companies are a typical case in which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arises. The principal (i.e., shareholder) wants the agent (i.e., manager) to undertake activities that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 Yet shareholders are unable to observe whether the managers' activities are best suited to increase performance, or whether the managers’ act as selfishly focused inpiduals, putting their own gains and costs ahead of the companies' when choosing between certain activities. In such situations, compensation should be designed to mitigate those problems. By paying managers on the basis of shareholder wealth, as stock options do, the managers have incentives to take actions that favor shareholder wealth. In other words, stock options should provide a direct link between the wealth of the executive and company stock performance. What would then follow is the alignment of shareholders' and managers' interests, and therefore a reduction of agency problems between these groups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Jensen and Murphy (1990)). Hall and Liebman (1998, 654) state that `Aligning the incentives of executives with those of owners is the most direct way to mitigate the agency problem."
The question that these statements bring to mind is, generally, to what extent do stock option plans actually help to mitigate the pergences in interests and conflicts of objectives that arise from the agency theory. It is possible to examine this question in different ways. Perhaps the approach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stock option plans is the event study method in which the capital market reactions to any announcement of a stock option plan adoption are regarded as an indication of whether stock option plans are positively linked to shareholder value from a capital market perspective and thus contribute towards a harmonization of interests. If stock option plans have the effects ascribed to them, then the shareholders or the capital market should react positively to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company adopting such a plan.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might be no reaction on the part of the capital market. This missing reaction would mean that the capital market does not think the stock option plan has any effect on corporate value. Other than by the event study method, there are also studies that addr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stock option plans by means of Tobin's Q or the total return on investment within the scope of a cross-sectional approach (e.g., Defusco et al. (1991); Hillegeist and Penalva(2003); Palia (2001)). For example, by applying Tobin's Q the performance impact of stock options can be assessed by measuring their effect on firm value, where Tobin's Q is defined as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firm pided by the replacement value of its assets (e.g., Wernerfelt and Montgomery (1988, 247)). Since my study falls within the domain of an event study the previous studies relevant in this respect are presented.
Besides the well known studies by Briclkley et al. (1985) and Defttsco et al. (1990), there are two more recent studies that examine stock market reactions to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adoption of option plans4. The study by Ikaheimo et al. (2004) examines the stock price reactions to the announcement of stock option plans in Finland. The authors identify the dates of the announcements on the basis of press reports, notifications on the homepage of the Helsinki Stock Exchange, and through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appropriate companies. The study does not determine any significant capital market reaction on or directly after the event day when considering the entire sample (N=71}, i.e., first time and repeat announcements of the stock option plan adoption. However, the authors find a positive reaction of 0.62% on the event day for the part of the sample containing only the first-time announcement of an option plan (N=35).Upon further examination of only the first-time announcements in which there are no overlapping events (N=13}, the study finds a negative abnormal return of一1.94% within a two-day period after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stock option plan adoption. Both finding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tudy undertaken by Kato et al. (2005) analyzes 562 option plan announcements from 344 Japanese companies. The authors use the date of the board meeting on which the stock option plans were adopted as the event date for the study. The authors find a cumulati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reaction of around 2% in the event window [-2; +2]. The finding appli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stock repurchases or warrants were used to finance the plans. Even where the cumulative event windows vary the study invariably arrives at positive cumulative returns that have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studies cited here show a slightly positive, if not alway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ac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 to the adoption of the plans. The studies identify only minor positive stock price reactions on the event day itself. Greater responses are generally identifiable only through accumulation over several days, when there may be the problem of confounding events. If method-related weaknesses are factored out, the capital market ultimately reacts slightly positively to the stock option plans.
3 DATA DESCRIPTION
To conduct the event study, I use all of the exchange-listed companies in Germany that have adopted a stock option plan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constructing my sample. My period of study is from 1996 to 2002. For that period, to determine the event day I use press releases that report the adoption of an option plan, i.e., the date when the first public announcement or notice of the stock option plan adoption appeared. If the publication date of the press article falls on a Saturday then I use the next trading day as the event date.
I use the full-text archive of Borsen-Zeitung and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G to identify the press articles. I initially identify 731 announcements that meet my search criteria. After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announcements, 48 press articles concerning the adoption of stock option plans at companies remained and formed the initial basis for the below-explained descriptive analysis. As other studies have noted, it is only too evident from this examination that press reports about the adoption of stock option plan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company are quite scarce.
Other criteria for selecting the press articles and hence for including them in the sample are that there must be available at least 210 current market prices before, and 60 current market prices after the event day per company; and that on the event day (t=0), there are no overlapping events in the article concerned or in other articles that could lead to possible stock price reactions.
The second condi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no confounding events lead to any price reactions that are unrelated to the stock option plan. This problem i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Jenoptik AG. Although the press announcement carried in Borsen-Zeitung on 12th April 2000 under the heading "Jenoptik raises pidend and plans stock options"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rst-time adoption of the option plan, it also reports on an improvement of the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a pidend increase by 30%. I ignore articles of this type to assure the validity of the study's findings, which depends decisively on the correct specification of the event da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overlapping events (Brown and Warner (1980); McWilliams and Siegel (1997)). After removing the articles that do not meet the above-mentioned criteria, 17 daily reports remain that deal with the adoption of a stock option plan at a particular company (see Appendix I). Table 1 illustrates the sample formation procedure.
4 DESCRIPTIVE ANALYSES OF STOCK OPTION PLANS IN GERMANY
The database I use for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stock option plans in Germany is broader than the one utilized for the event study I evaluate the 48 articles from 1996 to 2002 relating to stock option plans, but ignore announcements concerning foreign or unlisted companies, and reports effectively about the same company.
A total of 44 stock option plans remain as a basis for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a total of 41 companies'0. I consider the stock option plan of the relevant company featured in the reports. I obtain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the analysis from the press announce- menu, the `Bundesanzeiger' (German Federal Gazette), and from the data provided by the companies and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inpidual I also contacted the investor relations departments of the companies. However, access to particular data records was not possible for some of the option plans.
To categorize the companies in my sample, I establish the branch of industry to which they belong. The option plans included in the sample are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method of financing, their vesting period and maturity the existence of exercise windows or blocking periods, and the exercise hurdles".
Table 2 shows, by the first digit of the U.S. SIC code, the branches of industry to which the companies included in the sample belong. the accumulation of compan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ision is attributable to the scope and heterogeneity of this SIC codes and to the size of the fields that this pision encompasses'2. If I extend the categories of companies by industry to include the first two digits of the SIC codes, then there is no industry-related concentration of any kind (see Appendix II). The affiliation of the companies to a particular industry can hence be termed as very largely heterogeneous, thus making a possible distortion of the study findings due to any industry related concentration improbable.
Industry Percentage of sample(N=41)
Construction 7.32%
Finance, Insurance, and Real Estate 14.63%
Manufacturing 56.10%
Wholesale/Retail Trade 4.88%
Services 4.88%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Electric, Gas, and Sanitary Services 12.20%
7.SUMMARY AND CONCLUSION
My study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tock option plans are in keeping with the needs of the capital market or with those of the shareholders. I use the event study method to measure the reac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 to the adoption of such plans in Germany. I find that the reaction of the market to the announcement of such plans is significant at around 1% to 2%. I also find positive capital market reactions prior to the date of the announcement. Therefore, the capital market and stockholders seem to associate effects of this kind with stock option plans, and this association is leading to a change in investment behavior. In addition, I use descriptive analysis to examine 44 stock option plans. In some cases I find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foreign plans.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to this study which might offer a promising area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German stock option plans. First, the use of other announcement dates would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robustness of the findings and in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ock market reactions as a result of the selected date of announcement. Second, my study has only been able to identify a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 in the period prior to the announcement in the press, but it does not fully reveal the reasons for this stock market reaction prior to the announcem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extual variables and determinants that have an effect on the adoption of stock option plans by German companies may yield explanations for issues such as the timing of the adoption and, as a result, provide rich research opportunities. Third, further studies on stock market reactions to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adoption of stock option plans in Germany might yield information on the reliability of my findings.
克里斯丁娜 朗文
从德国公司看证券市场反应和股票期权计划(节选)
摘要
股票期权计划很可能是近来来最具争议的薪酬元素。本文研究了从1996年到2002年公布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在对44个已实施的计划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个覆盖17个此期间股票期权计划公告的事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在公告日会出现1%左右的明显上扬。因此,股票期权计划似乎是一个股东收益大于成本增加额的工具。公告前几周的异常高回报表明股票期权的时机与证券市场在股票期权计划公布前的正向走势在时间上是吻合的。
关键词:薪酬 事件研究 股票期权
1. 引言
作为薪酬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股票期权计划在美国和德国都十分普遍(Deutsches Aktieninstitut (2001); Hall and Murphy (2002))。大多数在法兰克福30指数和道琼欧洲蓝筹50指数中的上市公司都实施了这种期权计划(Wilhelm et al. (2004a, 20046))。于1998年5月生效的关于公司管理和透明度的法规极大地便利了股票期权计划在德国的实施,并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新兴市场也导致了期权计划的进一步发展(Bursee and Schawilye (2003))。公司引入股票期权计划,以期形成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的管理层,从而协调管理层与股东间的利益(Achleitner and Wichels (2002))。
股票期权计划一经推出便受到指责。第一个期权计划遭到了无效的诉讼,紧接着股票期权计划又被称作是对股东资产的抢劫(Rosengart and Wetzel (2003, 9); Steltzner(2004, 1); WeifBenberger and Weber (1998, 41); Wenger (1998, 19))。另外,它还常常和盈余管理联系在一起(Burns and Kedia (2006); Gao and Shrieves(2002); Kadan and Yang (2005))。也许是由于这些指责,也许是由于股票期权计划的会计规范和新生效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的限制,不少公司正考虑暂停他们的股票期权计划。
因此,股票期权计划是否是一个增加公司价值的工具关键在于是从资本市场还是股东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本文正是着手于该问题。本文研究了资本市场对17个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的反应,分别从资本市场和股东角度来看待该问题。本文采用的是事件分析方法并对44个计划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中加入了对德国资本市场的分析,扩展了以往对该论题集中在国外市场的单角度分析。因此,本文提供了德国本土资本市场是否对股票期权计划产生反应,以及怎样的反应,并与国外市场进行了对比。不同于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沿用其他的事件数据,本文采用的是新闻报道当天的数据,样本公司和一级证券市场在公告前和公告后的走势也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本文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在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消息公布于媒体的那一天都有1%左右的上涨。所以,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股票期权计划似乎是一个增加股东价值的工具。在事件发生的前几周,我发现了明显异常的正回报,而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的超额回报相比较却并不明显。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第三部分介绍了研究用的数据,第四部分是描述性分析后的结果,第五部分是研究过程,第六部分分析讨论了研究结果,第七部分是概括和总结。
2.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股票期权是一个刺激股东价值增加的酬劳机制。股票期权计划为雇员,特别是管理层在一段特定时间以某一固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提供了机会。
公司发行股票期权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公司在管理人员的国际竞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优势, 而且能够将这些人力资源牢牢地公司联系在一起。然而,股票期权计划的主要目的可能是吸引该计划的受益人增加股东价值,并以此协调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Achleitner and Wichels (2002); Hall and Liebman (1998); Hall and Murphy (2000); Hall and Murphy (2002); Hall and Murphy (2003); Huddart (1994); Jensen and Murphy (1990))。
人理论支持股票期权的这种观点。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分歧的利益是导致委托—问题出现的典型情况。委托人(比如股东)希望人(比如管理者)采取措施来增加公司的价值,但是,股东却无法监视管理者的行为是否最适于增加公司价值,以及管理者在采取某些行为是否只关注于自身的利益,将自己的得失放在公司的之前。在这种情况下,薪酬的制定应当要缓和这个问题。当管理者的薪金像股票期权那样是建立在股东利益的基础之上时,管理者便有了动力采取行动来增加股东的财富。换句话说,股票期权应当在管理者的财富和公司股票的表现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然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便有了直接的联系,两者之间的人问题得到了缓解(Jensen and Meckling (1976);Jensen and Murphy (1990))。Hall and Liebman (1998, 654)说“将对管理者的刺激和所有者结合起来是最直接的缓解人问题的方法”。
以上这些论述留给我们这样一个问题,股票期权计划在多大的程度上缓解由人理论产生的利益的背离和目标的冲突。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可能最常和股票期权联系起来的方法就是事件研究法:资本市场对任何股票期权计划的采纳所作出的反应都被视为股票期权计划是否与股东利益正相关并统一两者利益的指标。如果股票期权计划真的对其产生作用,那么股东或资本市场应当对公司采纳该计划产生积极的反应;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可能不会产生任何反应,也就表示资本市场不认为股票期权计划在增加公司的价值方面能产生作用。除了事件研究方法,还有一些研究通过在代表性范围里的托宾Q或是投资总回报来检验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性(e.g., Defusco et al. (1991); Hillegeist and Penalva(2003); Palia (2001))。举例来说,应用托宾Q值可以评估股票期权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因为托宾Q值被定义为资本的证券市场价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e.g., Wernerfelt and Montgomery (1988, 247))。我的研究方法主要参考的是之前该方面事件研究的方法。
除了Briclkley et al. (1985) and Defttsco et al. (1990) 的著名研究,最近又有两种研究用来检验证券市场对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反应。Ikaheimo et al.在2004年做的研究表明在芬兰股票价格会对股票期权计划做出反应。作者从新闻报道、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主页的通告以及与公司的直接联系获取数据。考虑到整体71个样本,研究证实在事件当天和随后的时间内(首次和紧随其后的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布)资本市场并没有任何显著的反应。但是,作者发现35支只有第一次公告的样本在实施计划时产生了0.62%的积极反应。进一步对只有第一次公告的13支样本的研究发现公布股票期权计划之后两天出现了-1.94%的异常负收益。两种发现都有统计意义。
另一个研究由Kato et al.2005年从344家日本公司分析了562个期权计划的公布。作者使用了股票期权计划实施当天的董事会议中的数据,发现连续的统计性的2%左右的积极显著反应从事件的前两天到后两天。这个结果同时适用于将股票回购或者认股权证纳入或没有纳入财务计划的公司。具有统计意义的是即使改变积累事件窗口,研究的结果还是不变地停留在积极的累积回报。
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不总是具有统计意义,资本市场对实施计划还是表现出轻微的积极反应。研究发现只有少数股票在事件当天的价格出现积极反应,明显的反应大多在积累了几天之后才出现。如果排除掉和分析方法相关的因素,资本市场最终是对股票期权计划有轻微的肯定反应。
3. 数据描述
为了这个事件研究,本文以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并采取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作为样本的出发点。研究的期间为1996年到2002年,以媒体公布实施期权计划来确认事件发生日,比如说首次公开的通知或公告。如果媒体报道日期是周六,那么以下一个交易日作为事件发生日。
本文以Borsen-Zeitung(德国唯一一家全部报道财经消息的报纸)和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G(德国最好的日报之一)的全文档案为资料选取新闻。最先有731个符合本文研究范围的通告,经过仔细分析,最后由48个有关于公司采纳股票期权计划的新闻报道形成了以下的描述性分析。正如其他研究所指出的,关于某一个特定公司采纳股票期权计划的新闻报道的确非常有限。
其他选择关于样本公司的新闻报道的条件是这些公司必须至少之前有210个现行市场价格,之后有60个现行市场价格,还有,事件当天该文章和其他文章没有其他会导致股价变动的事件发生。
第二个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保证了没有任何和股票期权计划无关的重大事件影响到股票价格。这个问题可以由Jenoptik AG公司的情况来阐明。尽管Borsen-Zeitung报于2000年4月12日打出的标题“Jenoptik公司增加股利并进行股票期权计划”透露出首次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信息,但与此同时这篇文章也报导了年度财务报告的进步和30%的股利增加。本文排除了这种类型的文章以确保研究的正确性,因为研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事件发生日的界定和重叠事件的确定的影响(Brown and Warner (1980); McWilliams and Siegel (1997))。在剔除掉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文章后,共有17篇报道某特定公司股票期权计划采纳的相关文章。
4.对德国的股票期权计划的描述性分析
对德国的股票期权计划的描述性分析的数据库比我进行事件研究的数据库要大。在剔除了外国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以及对同一家公司的重复报道之后,我选取了1996年到2002年48个关于股票期权计划的文章进行评估。
共有41家公司的44个股票期权计划构成了本文描述性分析的基础,用于分析的信息来自新闻报道,德国政府公报,公司提供的数据和可得的公共信息。我还以个人名义联系了这些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门,不过,某些公司关于期权计划的一些数据记录还是无法得到。
为了对样本进行分类,我将它们按各自所属行业建立了一张分类表。样本中的期权计划按照融资方式、期权到期时间、限制行权时间和限制条件为基础进行分类。
如图表2所示,样本公司按照美国SIC编码的首位数字形成以下分类。制造业部分的比例特别大是由于SIC编码在这一部分的范围较大导致的。如果将分类标准扩展到SIC编码的前两位,那么在任何分类中都找不到行业相关的公司。这样的结果是样本公司之间的行业相关性很低,从而很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扭曲。
行业 占样本(41)的百分比
建筑业 7.32%
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 14.63%
制造业 56.10%
批发/零售业 4.88%
服务业 4.88%
运输业、通信业、能源、卫生服务 12.20%
7.总结和结论
篇3
关键词:股权激励;激励效应
一、引言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为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提供了规范和指导,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试行股权激励计划。
股权激励在西方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已逐渐成长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激励制度。《财富》500强90%以上的公司都对其高级经理人员采取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到1998年,经理人员的股票期权报酬占其总报酬的比重为35%。毫无疑问,股权激励制度对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股市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办法》出台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可以说已经步入正轨,但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在《办法》出台以后,针对已经披露了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激励效应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很有意义。本文选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作为公司的业绩指标,采用剔除行业因素后指标的算术平均值来考察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业绩变化,通过纵向考察上市公司在披露股权激励方案前后的业绩变化,横向对比披露与未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进而来考察股权激励的效果。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办法》实施后2006年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观察样本。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剔除以下几类公司:激励标的股票为H股的公司;数据不全的公司。根据以上标准,共有43家上市公司符合条件。
参照前人的研究,在选取对照样本时,以行业相同、公司规模相近作为确定的依据。具体条件如下:(1)公司两位数行业代码相同,且在观察窗口没有发生行业变更;(2)规模相近,将对照样本规模控制在观察组样本总资产规模70%-130%区间内。详见附录A。
2.研究假设
上市公司的业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假设除了行业因素、公司规模对业绩的影响外,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同时,由于《办法》颁布后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仍为数较少,大部分公司只是披露了股权激励方案并准备实施,因此本文只能够把股权激励方案披露后的业绩变化看成是股权激励的效应。
3.省略info.省略)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由于截至研究开始时,上市公司07年年报还未披露,因此本文选择2005和2006两年的数据来研究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前后的业绩变化。
三、数据分析
1.总体分析
由表1可知,观察样本公司剔除行业因素后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对照样本公司的下降幅度更大,这说明股权激励是存在一定成效的,这点从平均每股收益的增长率中得到了佐证。由此可以说明,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方案后的业绩要好于其披露前的业绩,其业绩在总体上来说好于未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
2.不同行业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43家公司涉及到上市公司10大行业,其中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房地产业的公司最多。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后,与对照样本公司相比较,大部分公司剔除行业因素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都有了相对的提升,这说明股权激励是存在一定成效的。其中业绩改善最显著的是批发零售贸易;其次是房地产业;再次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虽然这两个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对照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更多,说明这两个行业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后业绩也相对得到了提升;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和综合类分别仅有一家公司,不具代表性。
3.不同激励模式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由表3可知,采用股票期权及限制性股票的公司剔除行业因素后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但同时对照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降,这说明股权激励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采用股票期权模式公司的剔除行业因素后的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幅度略小于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的公司,并且其剔除行业因素后的每股收益的增长率大于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的公司,由此可以看出,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略好于限制性股票。采用股票期权结合限制性股票模式及股票期权结合股票增值权模式分别仅有一家样本公司,不具代表性。
四、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相关结论:
第一,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业绩好于其披露前的业绩,其业绩在总体上来说好于未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说明股权激励对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其中,批发零售贸易行业的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第三,目前,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比限制性股票显著。采取股票期权公司业绩的提升超过了限制性股票。说明股票期权可能比限制性股票更加适合我国的上市公司。
然而,由于本研究时间窗口短、样本数量少,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2007(2),会计研究.
[2]童晶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2003(5),理论探讨.
[3]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2003(5),经济研究.
[4]于东智,谷立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用及影响因素.2001(9),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篇4
关键词:安全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评估工作不是“事后诸葛”,石油产业的安全培训更尤为重要。企业不能等到整个培训项目完成之后才将效果评估工作提上日程或流于形式。有效的培训评估需要贯穿整个培训项目的始终,随时进行必要的衡量与监控,及时纠正偏差,引导安全培训工作走向正确的方向。因此,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估体系应该由安全培训先期的计划制定、过程中的调查访谈、后期成本与收益分析、安全培训项目结束后的总结分析,以及提交安全培训评估报告等五大环节构成。
一、制定计划,明确责任,有的放矢
要想将安全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做到位,企业首要建全安全责任制度,切实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问责制。同时,管理者需要在安全培训计划制定初期就给予足够的重视。安全培训效果评估进行中可能涉及的所有细节都必须体现在计划方案中。这样,一方面明确了安全培训过程中所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提高安全培训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使得效果评估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
企业可以依据美国培训与研发协会前任会长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项目四级评估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在安全培训计划环节确定“四级安全培训评估体系”。即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方面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其中,“反应”是指受训者对受训项目的主观印象,包括对培训教材、培训师、培训设施、培训方法和内容等的看法,它一般可以在安全培训结束后通过简短的调查问卷来收集;“学习”是看受训者接受安全培训后,对原理、事实、技术或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够提高多少,对这方面的评估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如笔试、技能操作和工作模拟测评等;“行为”是员工的安全培训前后的工作行为对比,通过对受训人员的上级、下属或同事进行调查访谈,可了解受训人员在安全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同时,也可以采用受训者本人自评的方法进行;“结果”指与受训者行为有关的企业产出变化,如对企业产值等评估要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安全培训环节制订计划时,要强调对安全培训项目的相关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做好备案,这对后期所进行的安全培训成本收益分析非常重要,尽量避免由于某些成本项目的漏算而影响分析结果。
二、及时跟进,适时调整
安全培训要想取得良好成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安全培训进行的不同阶段适时开展沟通反馈工作,明确员工的安全培训需求,同事对安全培训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进,了解阶段性成果与问题,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做好安全培训效果的阶段性评估工作。在此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对受训人员及安全培训者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当然,在安全培训的不同阶段,调查或访谈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安全培训前,调查问卷或访谈问题设计
安全培训前,调查问卷或访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了解公司正对你这样的员工有哪些安全培训计划吗?你是否了解企业的安全培训制度?你所在的岗位有哪些任职要求?安全培训时间安排适当吗?……
(二)安全培训过程中或安全培训项目结束后问题的设计
安全培训过程中或安全培训项目结束后可以在调查问卷或访谈中设计这样的问题:此次安全培训讲师的表现如何?安全培训现场、安全培训氛围如何?安全培训内容如何?此次安全培训是否达成了你的预期目标?此次安全培训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此次安全培训中,是否有哪些内容是没有意义的?……
(三)安全培训项目结束一段时间的绩效考核之后,问题的设计
安全培训项目结束一段时间的绩效考核之后,可以按照下列问题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参加安全培训后,你认为你在安全培训过程中的哪些收获对你的绩效有所影响?为什么?如果企业再次组织类似安全培训,你希望自己能够从安全培训中获得哪些这次安全培训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 ……
三、成本收益分析,量化结果
运用成本收益法,通过准确核算培训项目的投资回报率(ROI,Return On Investment)对培训货币收益与安全培训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楚地确定,这是从“结果”这一角度准备把握安全培训项目的成效。
ROI=收益/成本
企业安全培训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不但可以精确地量化安全培训结果,而且通过对投资回报率的分析,还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企业所实施的安全培训项目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
四、总结整理,长期准备
安全培训项目进行到这一环节,重点就在于做好安全培训项目的总结和信息整理工作。第一环节的制定计划与第二阶段的调查访谈相呼应,将计划制定环节与调查访谈过程中所提及要点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整理,总结经验,并分析问题,将有价值的安全培训资料进行存档。这样,在对此次项目进行总结的同时,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从长远考虑,有助于企业建立安全培训项目的数据库。
五、提交安全培训评估报告
安全培训总结完成后,对此次安全培训项目应写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编写评估报告是整个安全培训评估工作的尾声,也是影响安全培训评估结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撰写评估报告,保证评估结果的价值。
六、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教育是一种“机制”,安全培训更需要与HSE体系有机结合。在员工安全培训的过程中,五大环节环环相扣,从安全培训开展前的计划制定到安全培训结束后的评估报告,安全培训结果评估工作对企业的意义与重要性可见一斑。完整有效的评估工作可以提高企业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安全培训价值,促进既定安全培训目标的实现,控制安全工作中的潜在隐患,是企业实现“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山.《中小零售企业培训的几个“怎么办”》 .2008.3.
[2]张小池.《员工培训中的是非之争》.2007.5.
篇5
关键词:股权激励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资产收益率 公司绩效
引 言
科技型企业一般是指在技术能力、知识产权、特许经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较高,可以超常速成长,同时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性的企业。它们普遍具有高收益、高成长、高风险并行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科技型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身效率的最主要动力源。而股权激励是对其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员工等采用的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重要性表现为:第一,科技型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因此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保持人才长期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第二,实施股权激励机制能够降低企业初期的成本,使人才和企业同步成长,共同进步。第三,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自觉形成团队意识,为了达到股权激励目标而共同努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然而,我国股权激励机制不足的问题一直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导致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不够,出现人才外流和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现状。激励机制问题束缚了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国有的科技型企业。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用股权激励方式强化科技型企业激励机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我国法律体制、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监督管理水平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股权激励的实施,是否仅仅是一场管理层自我激励?它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是否做出了真正的贡献?贡献程度又有多大呢?由股东对员工推出的股权激励又对股东利益产生了多大的实质性影响?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国内现有股权激励模式有哪些成功之处、又存在哪些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加以完善?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二、文献概述
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角度来分析,对股权激励与股东投资回报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股权激励的实质所在--提升股东投资回报,分析股权激励与股东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针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Jensen和Meckling(1976)、Mehran(1995)、Kaplan(1989)、Smith(1990)、向朝进和谢明(2003)、宋增基和蒲海泉(2003)都通过实证研究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股权激励对经营绩效具有正面激励效应,也就是说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提高企业的业绩。Fame和Jensen(1983)、朱治龙和丁立权(2003)等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股权激励对经营绩效具有负面激励效应,也就是说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降低了企业的业绩。Dements(1983)、Dements and Lehn(1985)、魏刚(2000)、李增泉(2000)采用会计收益率指标对公司内部人持股比率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有效性从不同的方面作出了深入的研究,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股权激励的作用机理即股权激励--公司业绩--股东投资回报。本文将以股权激励的作用机理为基本思路,收集国内科技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数据,综合运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等业绩指标,排除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甚至业绩造假等假象的影响,甄别获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变动关系的更为真实可靠的数据,然后进一步研究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特点、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全面考察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企业股权激励现状的总体考察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我们以2008年公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标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所有数据及相关财务数据均来源于锐思数据库(resset)。以我国沪深两地科技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2008年到2011年4年间披露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剔除数据残缺、没有公布具体实施股权激励时间和模式的公司,剔除T类公司及个别异常的样本,获得53家股权激励方案已经实施完毕或者正在实施股权激励的科技型上市公司。接下来我们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体分析。
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我国沪深两市A股2008年至2011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资料进行全样本收集、分类、整理、比较。采用统计性描述将现有的相关资料进行加工,对不同样本进行归类,总结科技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特点、及其对上市公司业绩,分析其内在原因及作用机理,探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股权激励方案等方面的途径和对策。
(二)已经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特点、公司治理结构描述性统计
表1 股权激励前样本公司及同期科技型上市公司总体净资产收益率(扣除)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1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06年到11年五年间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科技型上市公司,样本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科技型上市公司总体净资产收益率的1.599886倍,而样本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更是总体科技型上市公司的3.007618倍。样本公司激励前的净资产收益率(扣除)的标准差是同期总体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扣除)的0.474195倍;样本公司激励前净利润增长率(扣除)标准差是同期总体公司激励净利润增长率(扣除)标准差的0.187455倍,这说明选择推出实施股权激励的科技型上市公司业绩比同期科技型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采取股权激励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推出前的经营业绩普遍高于同期科技型上市公司总体的经营业绩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说明,股权激励方案的推出依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偏好,也就是说也计较好的公司比业绩较差的公司更倾向于采取股权激励。这与周建波、孙菊生(2003)的统计结果有较大相似性,较之2003年的情况而言,样本公司与总体公司业绩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有可能是因为,业绩好的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更容易实现并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也有可能是因为业绩好的公司经营管理层更加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科技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普遍以股票期权形式推出(样占本总数的65%),其次限制性股票也是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重要方式(样占本总数的33%)。从激励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来看,科技型上市公司激励股份占总股本比例普遍偏低(样本均值为3.45227%,其中股票期权模式占比稍高,为3.656071%,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比例为3.204481%)。激励股份占总股本比例最大值为9.94%,逼近激励股份比例10%的上限,最小值却仅仅占总股本的0.04%,接近于0。
(三)已经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科技型上市公司业绩变动特征分析
表2 实施股权激励后样本公司与总体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扣除)比较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样本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后净资产收益率(扣除)与同期科技型上市公司总体净资产收益率(扣除)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690952倍,而激励前这一比例为1.599886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变化率仅为5.6920626%)。标准差方面,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净资产收益率(扣除)标准差是同期总体科技型上市企业的0.381636倍,激励实施前这一比例为0.474195倍。可以看出,样本公司股权激励后业绩稳定性有一定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没有显著提升。从这一点上看,股权激励并没有达到提升公司业绩的目的,反而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这很可能是由于科技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目的在于管理层的自我谋利而非真正提升公司业绩及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A股2008年至2011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资料进行全样本收集、分类、整理、比较。发现采取股权激励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推出前的经营业绩普遍高于同期科技型上市公司总体的经营业绩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说明,股权激励方案的推出依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偏好,也就是说也计较好的公司比业绩较差的公司更倾向于采取股权激励。这与周建波、孙菊生(2003)的统计结果有较大相似性,较之2003年的情况而言,样本公司与总体公司业绩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有可能是因为,业绩好的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更容易实现并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也有可能是因为业绩好的公司经营管理层更加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样本公司与总体公司业绩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有可能是因为,业绩好的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更容易实现并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也有可能是因为业绩好的公司经营管理层更加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样本公司股权激励后业绩稳定性有一定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没有显著提升。从这一点上看,股权激励并没有达到提升公司业绩的目的,反而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这很可能是由于科技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目的在于管理层的自我谋利而非真正提升公司业绩及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发现,目前股权激励的实施并没有使得上市公司业绩取得实质性的提升,反而有一定的下降。这说明,现阶段的股权激励并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我们应该谨慎使用股权激励这一激励机制,同时,已经实施或者继续选择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要不断探索真正符合国情和公司实际情况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篇6
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至2013年5月,累计有9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有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撤销或撤回股权激励草案,其中有7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有10家都处于董事会预案并报证监会报备审批阶段,还有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决定终止股权激励方案。
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年份来看,呈逐年递增之势,2010年有2家,2011年全年有21家,2012年全年有39家,2013年初至5月份有23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行业涵盖了证监会规定的行业分类标准中划分的20大行业98类小行业中的9大行业27类小行业。
从实施的地域来分,东部地区有76家,占了总样本的89.41%,中部地区有6家,占总样本的7.06%,而西部地区只有3家,占总样本的3.53%,可见东西部发展极为不均衡,工业发展规模差距较大,股权激励在东部地区推出的更为广泛。
从股权激励方式来看,在85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有2家实施了两期股权激励方式不一样,神州泰岳(300002)和探路者(300005)都是第一期采用股票期权,第二期采用的是股票股权和限制性股票相结合的方式。有61家采用的是股票期权的股权激励方式,占到了总数的71.76%,有14家采用的是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方式,占到了总数的16.47%,有13家采用的是股票股权和限制性股票相结合的股权激励方式,占到了总数的15.29%。在这85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首期已经开始行权,有49家首期尚未行权,而在这49家尚未行权的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还处于董事会预案并报证监会报备审批阶段,另外39家上市公司已经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但是尚未到行权日。
2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的检验
为了检验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来的经营业绩效果如何,本文采用独立样本均值显著性检验方法。
2.1 样本公司和对比公司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由于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样本数太少,所以本文选取的样本是在2011年(19家)和2012年(36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共55家样本公司,选取上市公司2011~2012年之间的财务数据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的效果。
配对样本公司的选取是按照相同的行业、同一年上市,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差异在5%以内(选取时取最接近值,超过5%仍无配对,则剔除该样本)等条件来确定。衡量股权激励公司效果采用的指标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创业板。
2.2 指标选择与对比评价
本文选取了两组指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的方法,对样本公司和配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均值显著性检验。
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公司有19家,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其实施股权激励当年和一年后的相关经营指标的差异。
3 结论与启示
篇7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权激励 净资产收益率
一、引言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了委托问题,所有者与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制度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极大地调动了经理人的积极性,成为众多企业解决委托问题的有力工具。
近年来,股权激励也受到了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2006年开始,陆续有国有上市公司加入实施股权激励行列,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
2008年,丁世勋在《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中指出,我国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股权激励制度供给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现有的股权激励方式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激励作用,表现出短期化、福利化倾向,且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2011年,盛明泉在《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计划选择――基于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后数据的实证研究》中指出,政府干预影响了国资控股公司对股权激励计划的选择,使得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在初始选择环境就收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政府干预不仅削弱了国资控股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意愿,而且抑制了国资控股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强度。
2012年,贺佳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对2006年10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之间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的6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股票来源界定模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股权激励设计和实施受管理层操纵、引发道德风险、导致分配不公以及长期激励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导致这些的原因在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缺乏竞争性经理人市场、股权激励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资本市场弱有效性等。
通过上述文献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国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理想。此外,还有一些文献的研究结论与此相反。本文试图利用近几年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图表对比分析,以得出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效用情况。
二、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效果浅析
为探讨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如何,本文通过wind,提取截止2014年10月31日的证券市场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
截止2014年10月31日,国内A股市场共有2563家上市公司,其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有494家(剔除了只有预案未实施的和实施一年便停止实施的公司)。共有国有上市公司973家,其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有48家(剔除了只有预案未实施的和实施一年便停止实施的公司)。
这些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有效期限多为5年,由于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08至2009年国内企业经营普遍波动较大,因此本文采用2010年度至2013年度作为研究区间。那么股权激励首次实施应在2010年(含)以前,实施停止日应至少在2013年以后(由于国内A股市场实施股权激励从2006年才开始,至今实施的企业不多,所以本文筛选样本的标准尽量宽松)。依据上述样本筛选标准,2010至2013年间保持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有60家,2010至2013年间保持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有15家。
以往研究文献多采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指标,因此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提取上述各样本的净资产收益率并计算平均值,得出表1和图1。
对比①、②曲线,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3年间,A股市场全体上市公司和国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成逐年下降趋势,四年间国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低于全体上市公司,下降斜率也低于全体上市公司。这说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要差于其他所有制的上市公司。
对比③、④曲线,我们得出,2010年至2013年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国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但普遍好于其他所有制的上市公司,而且2011年和2012年的下降趋势也慢于其它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但2013年下降趋势则快于其它所有制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好于其它所有制上市公司。但是,这究竟是因为选择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原本就是那些业绩优良的,原本就比其它所有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好;还是因为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提升效果强于其它所有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我们还需继续分析。
对比⑤、⑥曲线,不考虑最初实施年份和停止实施年份,在2010年至2013年四年间持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国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且普遍低于其它所有制的上市公司,只在2011年的下降趋势慢于其它所有制的上市公司,2012和2013年的下降趋势则快于其它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不考虑最初实施年份和停止实施年份,在2010年至2013年这四年间持续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差于其它所有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因此,我们推断,图二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好于其它所有制上市公司,是由于选择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原本就是那些业绩优良的,原本就比其它所有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好。由此可见,即使那些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原本绩效好于其它所有制的企业,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国有企业的绩效反而要差于其它所有制企业,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理想。
对比①③⑤曲线组合和②④⑥曲线组合,我们发现,两组曲线组合的三条曲线相对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不考虑最初实施年份和停止实施年份,在2010年至2013年这四年间持续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和国有上市公司的业绩曲线在另外两条曲线之间,说明实施股权激励的都是那些业绩优秀的,但实施后的业绩却看不出有所提高。尤其是国有企业,2010年至2013年这四年间持续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国企的业绩曲线出现大幅下滑,说明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较差,且差于其它所有制企业。
三、结论
通过对近几年证券市场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该分析方法下的如下结论。国内A股市场,不考虑实施股权激励与否,全体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要差于其它所有制的上市公司;初始选择实施股权激励时,国有上市公司原本就业绩优良,比选择实施股权激励的其它所有制上市公司业绩要好;不论企业性质,那些实施股权激励的都是那些业绩优秀的,但实施后的业绩却看不出有所提高;选择实施股权激励后,即使那些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原本绩效好于其它所有制的企业,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国有企业的绩效反而要差于其它所有制企业;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理想。
【参考文献】
[1] 丁世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J].中国农业会计,2008(8).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激励效果
一、引言
激励模式的实行是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更努力有效率地工作,将企业最大利润的实现同员工自身需要的实现相一致。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稳定发展,激励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哀。因此,运用优质激励机制也成为各企业和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上市公司激励模式的产生还与一定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出台相关。2005年,我国开始股权分置改革,通过股改来解禁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问题。2006年、2008年相继出台了相关说明,对激励模式、授予数量等也作了进一步规范。这些办法和会计准则以及备忘录的连续出台充分证明了政府对股权激励的重视以及国人对股权激励寄予的厚望,也为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为加快在国内企业中开展股权激励奠定了法律基础和法律依据。本文以2006年上市公司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为研究样本,以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为评价指标,对实施激励模式前后两年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激励模式的效果情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Berle和Means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对于高管人员激励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薪酬的变化与公司绩效变化的关系上,Masson(1971)的研究重点放在对CEO所获薪酬与绩效相关性的研究,得出高层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绩效是正相关的结论。根据Oswald和Jahera(1991)的统计研究都表明,经营者拥有的股权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Joscow、Rose 和Shepard(1993)等还研究了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且证明了经理薪酬和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Jensen和Murphy (1990)在研究了大约7700位CEO的收入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其股东财富每增加1000美元,CEO当年和下一年的薪水和奖金平均增加2美分。美国学者Laiba Niels在1998年指出的,面对技术人才的独立性,美国各公司的对策就是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来同其他公司竞争,吸引更多的人才。
(二)国内研究张维迎是国内研究激励理论并应用于中国改革实践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运用非对称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企业组织内部的非对称契约结构问题。林浚清等(2003)分析了1999年和2000年1111家上市公司年报,发现高管团队成员薪酬差距与公司未来绩效有正向关系;内部董事比例与薪酬差距呈正向关系。刘剑、谈传生(2005)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存在“区间效应”。邱世远、徐国栋的(2004)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股权激励效应,统计了我国截止2001年底,实施了股权激励的86家上市公司,这86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率远远大于全部上市公司相应的指标,其中,每股收益是后者的164%,净资产益率是后者的265%,由此肯定了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
三、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特征比较
(一)股票期权模式与业绩股票 通过回顾国内外企业应用过的各种股权激励模式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最终归纳出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业绩单位、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延期支付几种股权激励主要的激励模式。股票期权模式是国际上最为经典、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的期限内予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具有长期的激励作用,能锁定期权人的风险,降低了激励成本,激励的力度比较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限制性股票在我国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限制性股票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特别合适于对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的股权激励。业绩股票,又称为业绩股权,是企业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度业绩目标,若激励对象经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后实现了股东预定的年度业绩目标,则会赠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票。业绩股票是一种“奖金”的延迟发放,具有长期激励的效果,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约束作用。业绩单位模式与业绩股票模式基本相似,只在价值支付方式上有差异,业绩股票是授予股票,而业绩单位是授予现金,不受股价影响。
(二)股票增值期权与经营者持股股票增值权是一种相对简单易行的股权激励模式,公司给予激励对象一种权利。高管层可在规定时间内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股价上升所带来的收益,但不拥有这些股票的所有权,自然也不拥有表决权、配股权。股票增值权持有人在行权时,直接对股票升值部分兑现,并且该模式的审批程序简单。虚拟股票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最常用,也是高科技企业的常用模式,通常公司予以公司高管一定数量的虚拟股票,对于这些虚拟股票公司高管没有所有权,但与普通股东一样享受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收益以及享有分红的权利,这样其发放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股本和所有权结构,避免因股票市场不可确定因素造成公司股票价格异常下跌对虚拟股票持有人收益的影响,并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经营者持股是指经营者持有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并进行一定期限的锁定。该模式在上市公司高管中广泛采用,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反映出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向市场传递一种良好的信号。员工持股模式是指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模式。上市公司建立员工持股模式可以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完善监督机制,企业和个人都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
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效果分析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现状分析 2006年至2009年,是我国股权激励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和细化的过渡年,是我国股权激励在政策层面上真正进入了成熟的时期。2006年,先后有4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股权激励类公司在方案公布后每股日涨幅为0.58%,为同行业平均涨幅0.27%的两倍多,股权激励类上市公司业绩远超同行业其它公司,“股权激励”已成为二级市场的一大题材。2006年,股权激励为上市公司高管带来觉财富。31家采用股票期权模式的公司中,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激励对象的行权总收益为1.62亿元。2007年,随着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结束,一些上市公司也推出了激励模式。虽然从数量上说2007年推出股权激励方案远不如2006年多,但是质量却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年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加强了对股权激励的监管与指导,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逐步走向了科学规范。2008年,随我国股权激励政策的成熟,股票估值水平回归理性,我国股权激励迎来了转折性的机会。2008年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共58家,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有44家,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以来年度公布数量的新高。2009年,关于股权激励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和细化,我国的股权在政策层面上真正进入了成熟完善期。我国上市公司18家首次公布股权激励模式方案,企业数量是自2006年以来第二低的年份,但方案的质量明显提高,合规性显著增强,11家企业采用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表1)、(表2)体现了我上市公司激励模式具体实施情况,从(表1)可以得出,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采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复合模式五种股权激励模式。股票期权是被比较广泛运用的股权激励模式,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模式中占较大的比例。股票期权是企业赋予高管层的一种选择权,能较好协调高管层与股东的利益,能锁定期权人的风险。股票期权根据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实现收益,因此激励力度比较大,同时股票期权受证券市场的自动监督,具有相对的公平性,因此股票期权成为目前主流的股权激励模式。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采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复合模式五种股权激励模式。股票期权是被比较广泛运用的股权激励模式,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模式中占较大的比例。
(二)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模式效果分析本文选取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采集从2004年至2008年,以确保前后各年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相对于其他主要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的评价模式,本文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出发,结合财务指标分析企业业绩的综合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盈利能力方面,股票期权激励模式没有出现所期待的激励作用,两项指标呈现下滑的趋势。表明企业创造利润不多,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说明公司在增加收入资金使用等方面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偿债能力方面,若股权激励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那么这些企业的流动比率应当是有所提高的。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所以反映流动比率的上升,而反映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是最佳的偿债能力的体现。通过(表3)很清楚地看到两个指标,说明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对公司的偿债能力提高是有帮助的。在营运能力上该激励模式表现出了良好的激励效果,表现了企业在存货管理、资金运营等方面的改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货周转越快,一定时期企业营运能力越高。通过(表4)可以得到,在盈利能力方面,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和企业资产利用效果不佳,在业绩股票模式实施后两项指标没有出现预想的趋势。在偿债能力方面,实施激励模式后企业的流动比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资产负债率有下降的幅度,体现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在营运能力上,企业在2008年营收账款周转率有小幅的下挫,存货周转率上升,这表面企业在实施激励模式后流动性变强,经营相对顺利。分析(表5)得出,在盈利能力方面,在2006年实施激励模式后,两项指标均出现下降的现象,但在2008年两项盈利能力指标出现反弹趋势,说明在2008年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渐找回强势状态。在偿债能力方面,企业实施复合型激励模式后,流动比率上升同时资产负债率逐渐下降,这说明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增强。营运能力上,企业的销售能力减弱,但资产流动加快。(表6)中的各项财务指标表明,在企业盈利能力上,两项指标均有上升的状态,说明企业的创造利润能力及利用资产的效率,在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实施后企业在这段时间内收益水平的增高。而偿债能力方面,流动比率下降同时资产负债率升高,企业在这段期间内偿债能力出现问题,指标的这种体现与良好的偿债效果相反。营运能力上,存货周转率下降,资产流动变强。
(三)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结果分析在盈利能力方面,股权激励并没有起到令人期待的激励作用,四种激励方式的两项指标绝大多数都呈现下滑或平行趋势。在偿债能力方面,虽然在分析中短期偿债能力未出现提升,但长期偿债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股权激励的长期效果。在营运能力方面,股权激励的效果是相对明显的,两项营运指标从侧面表现了企业在存货管理、资金运营等方面的改进。
五、结论
鉴于以上的分析,在2006年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股票期权、业绩股票、限制性股票和复合模式四中股权激励方案中,宣布实施复合模式的企业,在实施激励模式后相对其他激励模式实施效果显著,从企业所需考虑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运营能力方面基本达到了所预期的目标。对于实施复合型激励模式的企业,复合模式综合采用了多种股权激励模式,几种不同激励模式的组合,弥补了单一激励模式在实施中的不足,可行性比较高,可以达到对激励对象中长期的约束效果。不同激励模式的结合,细化了企业对经营者及工作人员长期激励的给予要素及对其的约束细节,使企业的“委托――”关系更加透明化,让委托双方在合作的处理中“有法可循”。这样的激励模式方案及其实施后的效果,对今后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实施激励模式有很大意义的借鉴。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人了资本激励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企业中逐步引入股权激励制度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是初步建立,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因此,现阶段我们应在全面科学认识股权激励制度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逐步引入,稳妥推进。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模式时,要仔细分析企业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选择适当的股权激励模式,沿着正确的激励方案实施路径,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激励目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只有科学有效的激励模式才能有效支撑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与战略发展。
*本文系辽宁省软科学项目“辽宁经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制度创新性研究”(项目编号:2010401029)及2010年沈阳科技计划项目“提升沈阳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资本结构优化和风险防范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10-193-5-5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2]刘剑、谈传生:《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一项基于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邱世远、徐国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分析》,《财经论坛》2004年第12期。
[4]徐向艺、王俊华、巩震:《高管人员报酬激励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5]Masson, R..Managerial Motivations: Earnings and Consequent Equity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1.
[6]Joscow Paul, Nancy Rose and Shepard Andrea. Regulatory Constraints on CEO Compensation, Economic Activity-Microeconomics,1993.
篇9
关键词:股权激励 契约结构 文献综述
一、引言
股权激励机制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股权激励的在各国的运用发展神速,以2000年美国标准普尔500公司为例, 高管薪酬有50%以上来自于股权激励。此时期,国外学者们针对股权激励实施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最初的研究中,学者将股权激励作为一个独立的外生变量,即外生视角去研究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或业绩的影响。Core和Guay(1999)、Jensen和Murphy(2004)的研究均表明,经营者持股水平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利用股权激励,特别是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安排公司高管的薪酬结构,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和业绩。基于此,形成了股权激励效应的利益一致假说,该假说认为经营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会降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成本,因此科学的激励机制尤其是股权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问题的有效手段。除了研究股权激励的对公司价值或业绩的直接效应外,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股权激励对公司的其他行为或高管行为的影响,如公司的投资决策、股利分配政策等。然而,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系列关于股权激励运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安然、世通等公司经营者过高薪酬,尤其是股票期权的滥用引发了对股权激励的广泛争议。理论研究者、实践者与政策制定者等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股权激励及其相关配套制度。人们开始质疑股权激励是否真的能够提高公司的价值或业绩,发挥良好的长期激励作用。而后,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期权这种激励制度存在着副作用(Jensen et al.(2004),Bolton 、J.Scheinkman和Wei Xiong(2006),Kumar和Langberg(2007)等)。特别是2003年美国微软公司和花旗集团先后宣布放弃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把对股权激励效应的质疑推向了。Bebchuk、Fried 和Walker(2003)在质疑股权激励的呼声中提出了经营者寻租论,认为由于公司经营者存在寻租行为,因此股权激励并不能有效解决委托问题,反而会导致或加剧委托问题。股权激励成为高管寻租的工具,反而失去了其激励约束经营者的最初预想。公司高管为了能够实现股权激励的收入,会加重公司信息操作,甚至财务信息欺诈,进行盈余管理。Paul Brockman(2010)指出,当管理层预期将要施行出售(或继续持有)拥有的股票期权时,在此之前的会计期间,管理层会披露更多,更频繁的披露公司的利好消息(或坏消息)。大量的研究结果与股权激励最初的研究结论相背而驰,认为股权激励的实施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公司价值和业绩,反而成为高管人员的福利工具。持此流派观点的学者们,提出了股权激励效应的另一假说,即壕沟效应假说,该假说认为股权激励会增强经营者抵御外部压力的能力, 经营者持有公司大量股份会扩大其投票权与影响力,有可能出现即使经营者的行为背离公司目标,他们的职位或报酬也不会受到任何负面影响的情形。虽然壕沟效应假说与利益一致假说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但是持这两种假说的不同流派学者最初去研究股权激励效应时,均将股权激励看作一个外生独立变量进行研究。
此后大量的研究结果要么支持利益一致假说,要么支持壕沟效应假说。对股权激励效果的争议,至今也没能达成共识与调和这两种假说的矛盾和对立。但是无论这些研究的著者持什么观点,这些研究都没有解决为什么股权激励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是什么在影响不同的股权激励起到不同的效果。国外学者开始探讨股权激励研究的新方法,是否有新的视角能够同时解释利益一致假说和壕沟效应假说的矛盾。学者纷纷转向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研究,将股权激励看作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组成的一个整体,研究这些股权激励内部因素是如何影响股权激励实施的效果。虽然良好的股权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使其更加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 但如果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不当, 则会成为公司高管侵蚀企业利益的工具。学者关注于公司哪些内外部机制会影响到股权激励契约要素的制定。
二、西方国家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研究综述
(一)激励对象
国外已实施股票期权计划,主要是授予公司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其他员工。众多文献主要围绕高管人员,特别是CEO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和行为影响,因为股权激励实施的对象大多数是针对高管人员。如,H.E. Ryan和R.A. Wiggins III(2001),Tom. Nohel和Steven. Todd(2005)均指出实施股权激励会促使高管人员冒更大的风险,帮助管理者战胜保守心态;David J. Denis、Paul Hanouna和Atulya Sarin(2006)指出财务欺诈和高管股权激励有正相关关系;Christian Laux和Volker Laux(2009)研究发现对CEO实施股权激励并不一定会增加盈余管理行为等。总之,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多,而且越来越细化和视角独特,如Balsam和Miharja(2007)研究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自愿换届的影响、Qiang Cheng和David B.Farber(2008)研究CEO收益重溯协议是否会减少股权激励、Paul Brockman(2010)研究管理层股票期权与高管自愿性披露。而Paul Oyer和Scott Schaefer(2005)却认为,更多的公司应该对所有的员工授予股票期权,因为股票期权计划可以为员工提供激励,也可以对员工进行分类以及留住员工。David Aboody、Nicole Bastian Johnson和Ron Kasznik(2010)在研究股票期权重定价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中指出,高管股权激励和非管理层员工股权激励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管理层的股票期权重新定价才会提高公司业绩,对非管理层的员工股权激励却没有这样的效果。
(二)行权价格
行权价格,是被授予股票期权的对象在实现其股票期权时能够以某一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一般而言,公司在确定行权价格时,主要参考授予日的股票市场价格。由于行权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被授予者在可行权时可获得价值,因此,在确定行权价格过程中,高管人员有动机进行干涉影响行权价格,甚至是进行信息操作、盈余管理等。Yermark(1997)、Aboody 和Kasznik(2000)发现,公司在股票期权授予日更有可能推迟公布利好消息,进行信息操作, 这样管理层就可以在低价的时候确定行权价。Chauvin和Shenoy(2001) 发现,在授予股票期权的10 天前,公司股价存在异常下跌情况。Aboody和Kasznik(2000)、Baker、Collins和Reitenga(2003)、Coles、Hertzel和Kalpathy(2006)研究发现在股票期权授予日前期,管理层确实存在向下调整会计盈余,意图降低行权价格的行为。此外,在行权价格确定后,由于市场情况的不利变化,特别是在公司股票价格发生非正常性下跌,甚至低于行权价格情况下,而出现对股票期权的重新定价。近年研究股票期权重新定价的文献越来越多。Brenner、Sundaram 和Yermack(2000),Chance、 Kumar和Todd(2000),Carter和Lynch(2001)均发现,股票期权的重新定价的是由公司的低业绩引起,并非行业或是市场的低业绩。Ittner、Lambert和Larcker(2003)指出,重定价发生的频率在小型、高科技、新经济企业中明显要更高,重定价主要是为了挽留企业人才。David Aboody(2010)发现,相比于已实施期权计划但是没有重新定价的公司,股票期权重新定价的公司在以后年度的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有更大的增长;而且,只有对管理层的股票期权重新定价才会提高公司业绩,对非管理层的员工股权激励却没有这样的效果。对于行权价格的重新定价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重定价为股票期权激励提供了灵活性,Saly(1994)认为允许长期激励契约能够重新定价一般来说是最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重定价并不一定有利于公司,而且得到大量文献的证据支持。
(三)绩效条件
激励条件是股权激励对象得以实现激励的绩效条件,旨在克服股票期权股价与收益挂钩的缺陷,对经营者为私利操纵股价的动机与能力加以控制。国内外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对股票期权契约中激励条件做出规定,因此绩效条件由公司自行规定,如是选用会计业绩还是市场业绩,是多个指标维度还是单一指标,是严格还是宽松的,公司享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来决定。Healy(1985)、Dechow 和 Sloan(1991)认为,仅仅利用会计收益作为考核指标,不仅容易被高管操控,还可能导致高管放弃那些短期降低公司利润但长期会提高公司利润的项目。Sautner和Weber(2006)从最优契约的角度出发,认为对高管薪酬激励的考核应该从绝对绩效和相对绩效两方面同时进行。不管公司规定怎样绩效条件,股权激励并不是可以无代价的行权,需要满足预先确定的市场条件或是业绩条件。但是,当被授予者,特别是授予对象为高管时往往会采取盈余管理修饰企业业绩,甚至财务欺诈,以达到实现契约中规定的绩效条件。Gao和Shrieves(2002)、Cheng和Warfield(2005)指出,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比重越大,则盈余管理现象越严重。Bergstresser和Philippon(2006)在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公司薪酬时发现,CEO的总薪酬与其持有的股票和期权的价值联系越紧密, 盈余管理行为越显著。Burns和Kedia(2006)研究发现,期权激励与报表谎报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其它的激励方式,如受限制股票、长期激励支出、工资、奖金,对报表谎报没有任何明显地影响,股权激励会增加公司修正财务报告的概率,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信号。Efendi、Srivastava和Swanson(2007)研究股权激励在财务谎报中所起的作用时指出,当CEO持有大规模的股票期权时财务报表谎报的可能性大为提高。
(四)授予数量
股权激励数量或比例,反映对激励对象授予股权激励的强度,直接关系到激励对象的未来收益。在外生性视角下,对于高管股权激励数量的激励效果有不同的研究结果。Denis(1995)发现,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提高,个人利益不再是其经营行为的主导,管理者的风险回避偏好也显著降低;而Hermalin和Weisbaeh(1991),Hubbard和Palia(1995),Kole(1999)提出,高比例的管理层持股可能导致盘踞效应,即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时,其对公司取得控制权,董事会的监督力度减弱,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但是基于内生性视角,学者们关注于各种公司机制因素如何影响股权激励数量的高低。Demsetz和Lehn(1985)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水平决定于公司的风险。Himmelberg、Hubbard和Palla(1999)检验管理层持股的决定因素,发现管理层持股水平可以由不可观察到的公司特征决定。DariusPalla(2001)发现管理层持股的工具变量,并且考虑股票期权的影响,发现不显著的绩效影响,并且检验如果不考虑内生性,倒U型曲线依然显著存在。关于股权激励的数量,有学者的研究结果中指出存在着一个最优水平(Core和Guay(1999))。Dittmann和Maug(2007),Armstrong、Laroker和Su(2007)在研究股票期权最有结构中均赞成此观点,认为股票期权存在一个最优水平。Ryan et al.(2001)、Dee et al.(2005)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经营风险、成长机会、自由现金流以及管理层的任期等因素和高管股票期权最优水平有显著相关关系。
(五)激励期限
激励期限,是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有效时间长度。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其激励功能不同于工资薪金和奖金。因此,为了使股权激励能够发挥对激励人员的长期激励作用,激励计划涉及的有效时间长度是其长期性的重要体现。Zattone(2009)对股票期权方案的特点及其效果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激励期限对其实施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股权激励的长期性能够将员工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联系在一起,短期内会计业绩可能会纵,但从长期来看,这些指标纵的迹象最终会暴露,所以高管操纵行权条件的能力被严重削弱。
三、我国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研究综述
(一)国内股权激励机制引进述评
我国对股权激励机制的引进和研究较国外滞后很多,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股权激励制度,以期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完善高管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在此背景下,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越来越备受企业青睐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规范股权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运行),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同年9月, 国资委和财政部出台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专门对境内上市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加以监管约束。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检验股权激励实施后的对公司价值或业绩的影响效果,由于选用样本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对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结论多有不一致,形成三种观点:价值积极论,无关论,消极论。周建波和孙菊生(2003)、徐国栋(2003)、叶建芳和陈潇(2008),得出高管持股对公司价值有正的积极影响。而魏刚(2000)、李增泉(2000)、潘亚岚和丁淑洪(2008)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对实施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并没有使企业的业绩变好,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甚至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出实施股权激励,反而降低了公司价值和业绩。在此期间,也有学者从其他视角对股权激励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采用股权激励的动机、股权激励对公司行为或高管行为的影响,如高管信息操作、盈余管理、择机行为。由于此综述重点关注股权激励契约的结构特征,特别是股票期权计划的契约设计,故在此不做详细论述。对于股权激励的讨论和争议一直持续至今,为了更进一步、深层次的对股权激励进行研究,解决众多不同的研究结果,国内有一些学者开始效仿国内对股权激励的研究方法。即从内生性视角,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去研究为什么股权激励的实施会引起不同的实施效果以及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些要素的设计。目前,国内关于股权激励契约特征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现有的几篇文献都围绕于在我国采用股权激励最普遍的模式――股票期权,分析股权激励计划契约的要素组成及其关键要素。以此来研究不同的要素对公司价值或公司业绩的影响,上市公司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应该如何设计合理的激励要素,以此来达到激励和约束高管的目标。
(二)股权激励契约合理性要素及其制约因素
目前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股权激励契约合理性要素和其制约因素。(1)股权激励契约合理性要素。吕长江与郑慧莲(2009),以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公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司为样本,首次研究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是激励型效应契约还是福利型效应契约。该文认为体现股权激励方案是否合理的关键的两个要素为激励期限和激励条件,以此来划分激励型和福利型股权激励草案。实证检验发现:激励期限长、激励条件严格的激励型公司和激励期限短、激励条件宽松的福利型公司相对,在窗口期有显著的CAR差异。作者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的改善,来增加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吴育辉与吴世农(2010),赞同吕长江(2009)股权激励方案关键的两个要素为激励期限和激励条件这一观点。徐宁、徐向艺(2010)指出,在既定的法律条件下,相对于其他契约要素而言,上市公司对激励期限与绩效条件设置的自主性较大,因此这两者是决定股票期权契约合理性的关键要素。这三人的研究均只选取激励期限和激励条件这两个要素来研究股权激励契约结构。(2)股权激励契约合理性的制约因素。公司的内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会影响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是否合理,即影响公司设计怎么样的股权激励方案,如选择多长的激励期限,制定严格还是宽松的业绩条件等。研究重点集中在上市公司基本特征、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公司基本特征中,尤其是企业的成长性、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对股权激励契约的合理性约束性作用。现有文献已证实,成长性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激励方式安排高管薪酬(王华(2006)等),特别是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主要集中在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也有学者加入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这一变量。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动机和效果可能不同于民营企业。为了研究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对激励合约的设计有不同的影响,有的学者单独研究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或者进行两者的比较研究。此外,为了探讨大股东在契约制定过程的影响,反映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的作用,现有文献一般选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股权集中度)和第一大股东持股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之比或者第一大股东持股与第二大到第十大股东持股之和之比(衡量制衡度)。公司治理,是股东、董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权责分配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已有研究对于董事会的作用达成共识,认为董事会是治理结构的核心机构之一,是防止管理层侵犯股东利益行为的有效环节,是治理结构中影响股权激励制定与实施的最关键因素。主要选取董事会的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非执行董事比例、是否两职合一等变量衡量公司治理机制对股权激励契约要素的影响。王华、王之骏(2003)、周建(2008)、吕长江(2009)、吴育辉、吴世农(2010)、徐宁、徐向艺(2010)等实证检验均证实独立董事比例与非执行董事比例与股权激励水平显著相关。周建波、孙菊生(2003)、吕长江(2009)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兼任也具有显著性影响。现有研究支持,董事会结构对股票期权契约结构合理性的关键制约因素。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研究,特别是股票期权的契约结构,进行梳理和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成果。不难发现,相比于国外研究,我国的研究滞后很多,现有研究成果较少。我国的研究应该学习西方研究的思维,借鉴他们的研究方法。但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时,却不可盲从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能忽视我国的制度背景、市场环境等特殊性。因为契约结构,本身是从制度经济学中产生,那么基于股权激励契约解放的研究就必须考虑契约所在的制度环境。而且,制度环境本身就会影响到股权激励契约的设计与执行,需要对西方模式下的契约结构进行适应中国环境的创新,如此才能使得股权激励在我国的运用能够取得预想的激励效果。另外,从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发现,公司的内外部机制会影响激励契约关键要素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影响股权激励方案是否能真正起到对实施对象的激励效果,以此是否能提高公司价值和业绩。所以,相关监管部门和公司本身应该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约束契约结构的制定,防止激励对象在契约制定过程的干涉和后期的信息操作、盈余管理、财务欺诈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只有将股权激励机制和公司其他机制整合起来,相互融合、互相促进,才能更好的发挥其长期激励作用(Agrawal和Knoeber(1999))。希望本文能为我国相关制度制定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华、黄之骏:《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9期。
[2]刘浩、孙铮:《西方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研究综述》,《管理学动态》2009年第4期。
[3]吕长江、郑慧莲、严明珠:《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会计研究》2009年第9期。
[4]徐宁、徐向艺:《股票期权激励契约合理性及其约束性因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2期。
[5]吴育辉、吴世农:《企业高管自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证据》,《管理世界》2010年第5期。
[6]Jensen M.,W.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
[7]Core J.,W. Guay.The Use of Equity Grants to Manage Optimal Equity Incentive Level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9.
[8]Bebchuk L. A.,J. M. Fried,D. I. Walker.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2002.
[9]Ittner CD,Lambert RA,Larcker DF.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Equity Grants to Employees of New Economy Firm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
[10]Jensen M.,K. J. Murphy,E. G. Wruck. Remuneration: Where We've Been,How We Got to Here,What are the Problems and How to Fix them,Working Paper,2004.
[11]Harley E. Ryan Jr,Roy A. Wiggins III.Who is in Whose Pocket? Director Compensation, Board Independence,Barriers to Effective Monitori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4.
[12]Paul Oyer, Scott Schaefer.Why Do Some Firms Give Stock Options to All Employe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Theor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13]Sautner Z.,M. Weber.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Design of Stock Option Programs,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Amsterdam,2006.
[14]Bergstresser D.,Philippon T. CEO.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
[15]David J. Denis,Paul Hanouna,Atulya Sarin.Is There a Dark side to Incentive Compensation?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6.
[16]Cole J. L.,Daniel N. D.,Naveen L.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Risk taki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
[17]Efendi J.,Srivastava A.,Swanson E. P. Why do Corporate Managers Misst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Role of Option Compensation and Other Facto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18]Armstrong C.,D.F. Lareker,C. Su.Stock options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ompensation. Working paper,Stall ford University,2007.
[19]Dittmann I.,E.Maug. Lower salaries and no options? On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executive pay. Journal of Finance 2007.
[20]Kumar P.,N. Langberg. Corporate faud and overinvestment in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Houston,2007.
[21]Qiang Cheng,David B. Farber. Earnings Restatements,Changes in CEO Compensation,and Firm Performance.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
[22]Alessandro Zattoni,Alessandro Minichilli. The Diffusion of Equity Incentive Plans in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What Is the Trigger.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9.
[23]VolkerLaux,Christian Laux.Board Committees,CEO Compensation,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2009.
篇10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但是,如果委托关系中同时存在人的激励问题和集体决策的协调问题,人的激励与委托人的决策控制权之间就可能出现冲突,这种冲突就表现为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从而影响组织绩效。本文主要基于大股东侵占这一视角分析了大股东与人激励之间可能的冲突,然后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冲突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此为突破口,解释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大多数文献主要是基于理论对经理人报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Jensen和Meckling指出所有权结构、管理者薪酬结构和董事会薪酬的决定受到公司业务性质影响。Hohnstrom和Milgrom指出企业经理人的报酬应当与企业业绩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线性关系。Demset、Demsetz和Lehn分别指出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不相关,并提供了公司股权结构内生性的经验支持。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具有代表性,随后的众多研究结果大致可分为与之类似的两类,一类支持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相关,只是有的研究支持线性相关,有的研究结果支持非线性相关;另一类支持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不相关。
(二)国内研究国内学者关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魏刚(2000)、李增泉(2000)研究均发现,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偏低,管理层持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效应。于东智(2003)从董事会机制对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这一角度,对股权激励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董事会持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王华(2006)从内生性视角研究了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内生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
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是基于分散股权结构下全体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这一理论基础。但是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股权激励是否有效仍有待检验。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具体内容如下:
(1)利益侵占与激励的冲突。在公司治理中,大股东控制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股权结构。在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大股东越可能对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提高公司治理质量,但同时也会更积极地介入公司经营决策,更可能将自己的私人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出现利益侵占行为,大股东利益侵占决定了对股权激励效应产生负面影响,管理者就越可能与大股东的控制权产生冲突。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大股东侵占与股权激励存在冲突,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2)公司成长性对利益侵占与激励冲突的影响。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冲突源自双方对公司重大决策不一致的判断或大股东的私人收益。而在公司快速成长时期,会有更多的重大投资机会或决策,双方冲突也就会越多或者越严重;反之,当公司处于成熟稳定时期,公司经营趋于成熟,相应的重大决策较少,冲突也就会降低,所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公司成长速度越高,利益侵占行为与激励的冲突越强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本文以2006年~2009年为样本期间,利用上市公司连续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样本具体筛选过程为:(1)鉴于同时发行B股、H股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公司价值计算方面的相关问题,剔除相关样本,只保留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以及国家目前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限制,所选样本不包括金融类上市公司。(3)考虑到异常财务状况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剔除了ST类公司、已经退市的上市公司以及财务数据缺失、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4)为了保证样本公司年度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剔除首次公开发行的样本公司。按照上述程序筛选后,最终得到182家上市公司,728个样本观测值。本文所使用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与CCER数据库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库。本文的研究借助了Eviews6.0和Excel2007。
(三)变量选取具体包括:
(1)被解释变量。公司价值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公司绩效。
(2)解释变量。股权激励(MSR)用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代替。大股东侵占程度Z,由于大股东控制强度难以量化,只能采用替代的方法。本文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来表示大股东侵占程度,第一大股东的权力越大,主导公司经营管理的控制权也就越大;反之其他法人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也就越高,“用手投票”的效用越大。
(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企业的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引入了资产增长率(Growth)来描述企业的成长性、企业资产负债率(Debt)刻画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企业资产规模的对数(Size)来控制企业绩效的规模效应。
(四)模型建立在模型I的基础上,为检验利益侵占与激励的冲突,引入了股权激励程度与大股东侵占程度的交叉项MSR*Z;为检验公司成长性对利益侵占与激励冲突的影响,引入了股权激励程度与成长性的交叉项MSR
其中,α代表截面数据的个体效应,基于截面数据的个体效应是系统的、确定的,本文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并运用Hausman检验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MSR*Z前的系数代表大股东侵占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MSR*Growth前的系数代表成长性对利益侵占与激励冲突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描述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L1的分布情况。表2描述了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股权结构特征。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L1主要衡量第一大股东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如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50%,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中小股东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持股比例小于20%,该股权基本上属于分散型;如果持股比例为20%~50%,该股权结构就属于相对控股型。通过表1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描述发现,尽管L1<20%的的企业逐年增加,但是0.2≤L1<0.5的数量超过了一半,能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实施重大影响,而绝对控制(L1≥0.5)的企业数量几乎不变。即在样本公司中,大多数样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有能力实施侵占行为。而且表2中对变量Z的描述发现其最大值达到了222,均值达到了12.87,这也说明在目前股权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中小股东无法对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果有可能对股权激励效应带来负面影响。
(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1)大股东侵占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分析。通过表3第Ⅰ列显示,不引入大股东侵占与股权激励之间的交互项的高管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为0.073439,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说明经营者持股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经营者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引入大股东侵占与股权激励的交叉项后,表3第Ⅱ列的回归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直接效应为正,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大股东侵占程度与股权激励交叉项的系数为负,在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这就解释了在表3中第Ⅱ列比第Ⅰ列中股权激励影响更加显著的原因。对于股权结构过于集中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大股东控制权之间的冲突削弱了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正面影响,使假设1得到了验证。
(2)公司成长性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分析。大股东有可能对上市公司实施利益侵占,而在公司快速成长中,往往伴随着更多重大决策,大股东与管理层更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意见,也就会更频繁地出现涉及大股东利害关系的私人收益问题,从而加剧大股东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降低股权激励的效果。表3列Ⅲ和列Ⅳ报告了公司成长性对控制权与激励冲突的影响。列Ⅲ说明,公司成长速度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列Ⅳ的结果则显示,公司成长速度越高,利益侵占与激励的冲突越严重,且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由此可以对列Ⅲ中公司成长性对股权激励效果的负面影响添加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使假设2得以验证。
五、结论及建议
控制权配置与激励安排是组织治理中的两个基本特征,但本文的理论分析指出,大股东对公司决策的私人收益会导致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大股东控制权越强,就越可能实施利益侵占行为,从而股权激励的效果带来负面效果。本文实证部分对我国上市公司4年的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与股权性质和公司成长速度相关,公司成长速度越快,大股东权威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越严重。
所以,股权激励尽管在国际上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激励方式,但其能否起到预期的激励作用还取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引入股权激励时需要考虑公司的股权结构,要使企业的激励效果达到最优,就要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使股权不要过于集中以对大股东侵占进行约束。只有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真正建立起股东与管理者、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市场化契约模式。
参考文献:
[1]《基于信息结构的内部控制策略与激励机制:企业内生财务体系构建》课题组:《激励强度、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研究综述》,《会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2]潘颖、聂建平:《大股东利益侵占对股权激励实施效应的影响》,《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1期。
[3]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0年第1期。
- 上一篇:小学教育的地位
- 下一篇: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