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劣势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村官的劣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17-02
什么是大学生“村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定义。通常认为,为了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为农村带去新的观念和技术,以促进农村事业的发展,国家定期从各高校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深入农村,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协助当地村干部,帮助和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效地灌输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而这部分驻扎农村的高校毕业生,被称为大学生“村官”。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村官”面临着现实的流向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了“五条出路”:一是鼓励留任村干部;二是推荐参加公务员考试;三是扶持自主创业;四是引导另行择业;五是支持继续学习深造。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些政策和措施显得过于宏观。因此,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流向问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现实难题。
一、流向现状
第一,通过假期的实地调查,我们得知: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流向主要是考公务员,其次是政府推荐工作(主要是去企事业单位工作)或另行择业,继续留任或提拔为村主任或村支部书记等职位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小,而考研和创业的比重很小。显然,这与我们国家提供的“五条出路”基本相吻合。
第二,我们小组的实地调查数据如下:
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找到足够的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因此,我们主要对在职的大学生“村官”的出路意向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得知,在服务期满后,大学生“村官”主要选择考公务员,其次是自主择业。
第三,我们通过网络资源查询到的一份2009年服务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的去向调查表:
二、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现象严重
服务期满后,大学生“村官”存在着明显的流失。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的隐性流失(即:“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失职现象)较为严重,服务期后,大学生“村官”则存在很大比例的显性流失。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以河南信阳市商城县为例,该县共计88名大学生“村官”,其中隐性流失55人,流失率高达63%,他们经常待在家里或从事其他的兼职,根本没有从事大学生“村官”应该做的实际事务;显性流失为15人,占17%,在服务期满后,他们都选择“另行择业”。此外,续签、继续留在原岗位或者被提拔的比例很小,很多大学生“村官”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
(二)服务期满后,大学生“村官”的流向比例不协调
1.两年或三年的服务期满后,考公务员的人数比较多,这成为期满后流向的“主流”。其中,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起初选择这项“职业”的时候,就认为这是他们以后顺利考取公务员的一个有利跳板。很显然,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考取公务员的一些优惠政策对某些大学生“村官”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2.大学生“村官”进行自主创业(包括在服务期间创业和期满后创业两种情况),以此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很小。由于大学生“村官”自身缺乏一定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加之,相对落后的农村缺少强大的创业物资条件和良好的创业环境,这都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之路举步维艰。
3.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自主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占有一小部分的比例,同时,他们面临着较大的“瓶颈”——没有显著的就业竞争的优势和学习深造的优势。
三、制约因素
(一)不留任的原因
1.角色认知模糊。一是大学生“村官”的动机不纯、态度不正,一些人把大学生“村官”当成了自己将来就业的一个“跳板”,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无法正确把握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进而导致我们前面所说的大学生“村官”“隐性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期满后则会选择不再留任。二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村官”容易受到当地村干部的排挤和当地村民的轻视,进而导致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他们会在期满后选择离开农村。三是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得知: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得不到周围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常常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误解甚至是蔑视,这就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更不会在服务期满后选择留任。
2.培训措施不完善。一是当地政府没有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使得大学生“村官”对本职工作认识不清,对当地农村的基本事宜了解甚少,工作的顺利展开存在一些阻力。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没与农村的实际治理要求完全吻合,加之缺乏必要的培训。因此,在实际的乡村治理过程中,大学生“村官”往往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与国家和政府的初衷脱节,久而久之,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会被逐步消减。三是一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措施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帮扶机制,使一些有经验的干部积极地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掌握相关的乡村管理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活。
3.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缺乏明确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不能和当地的村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不能协助当地的村干部处理乡村事务,整天无所事事,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当地政府没有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乏有效的外在约束措施,这使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存在着严重的“隐性流失”——“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4.激励措施不到位。一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差一点,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备,加之,当地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基本生活的保障措施做得不够完备,这使得在大城市生活习惯了的他们一时难以较快地适应乡村生活,进而无法安心继续在农村工作。二是各地的工资待遇不是很完善,一些当地政府没有很好地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各项保障措施与优惠政策,这导致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不高,因此也就缺乏足够的留任动力。
(二)其他出路不畅通的原因
1.考公务员。虽然担任大学生“村官”使得他们拥有了2—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因此,任职期满后,很多大学生“村官”选择考公务员。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任职期间经常从事一些冗杂的事务,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考试,相比之下,他们缺乏一定的竞争力。此外,由于农村的环境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他们缺乏一些相关的考试培训和及时的考试信息。
2.创业。尽管国家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扶持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在职创业,进而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地政府的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扶持资金不到位和创业项目缺乏,信息渠道不畅通;此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缺乏创业必要的启动资金,存在融资难、担保难,而通过当地农信社贷款、政府创业基金支持等方式,他们筹得的资金也大多在5万元以下,创业本金不足直接导致“村官”们不得不选择投资规模较小的基础农业项目,有时即便有很好的机会也只能选择放弃。加之,一些大学生“村官”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以及当地村民不能积极地配合他们的创业行动,因此,大学生“村官”无法真正带领当地村民致富。
3.考研。与考公务员相类似,由于大学生“村官”要再当地农村从事2—3年的基层工作,在此期间,他们缺少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学习热情,并且缺乏一些相关的考试培训和指导,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这使得他们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因此考研的比例很少,即便是选择考研,他们能成功考取的几率也比较小。
4.另行择业。国家和当地政府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流出机制,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再就业”问题,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期满后的“另行择业”存在很大的阻力;此外,尽管2—3年的服务期让大学生“村官”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一些社会成员以及工作单位对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认知不正确,在招收员工的过程中会对他们存在一定的偏见,这就不利于大学生“村官”的“另行择业”。
参考文献
[1]郭淑敏.北京大学生村官调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01).
[3]林善炜.大学生“村官”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9,(01).
[4]米寸美.“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滑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09).
[5]林善炜.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2).
[6]吉蕾蕾,吴国清.引导大学生“村官”走创业路[J].江苏高教,2010,(06).
[7]王艳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2009,(05).
[8]刘满喜.大学生“村官”机制与新农村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2008,(04).
[9]翟纯纯,庄建国.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O10(08).
[10]申建军,周永华.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退出机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03).
篇2
望,即善于观察。通过查阅办公室的档案、工作记录等资料来熟悉工作内容,通过学习党和政府关于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文件进一步把握农村工作动态。
闻,即善于倾听。倾听别人的谈话,许多的村情民情都包含其中,要做个有心的人,多留意各种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归类。
问,即善于征询。要虚心请教,不懂就问。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没基层经验难以工作。平时应该主动地多向村里老干部、老党员学习、请教。
切,即善于接触。要主动地去寻找工作,别等工作来找自己。无论工作大与小,都要努力做好。多做事,多帮忙,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钥匙。无论是协助村委调节村民矛盾,处理村务,还是协助村主任编写资料,整理档案,甚至于打扫卫生,端茶倒水等,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漂亮地完成。只要多听,多问,多看,多做,不怕吃亏,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于刚来新区,还不熟悉情况,整天只能埋头于办公室抄抄写写,感觉工作很空洞,但是偶尔的外出,和主任到各村察看基础设施的进展情况,走入农民群众中间,工作一下子就丰富、生动起来了,充满了乐趣。我们认识到,农村的工作细碎繁琐,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激情和耐心。激情会使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为完成目标奋斗不息,耐心会使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精益求精。
篇3
摘要:倡导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伟大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才,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自觉扎实地掌握所学专业,牢固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字:大学生 农村 工作意愿 对策
一、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意愿不强的原因
大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去农村就业,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发展潜力小、专业不对口、收入低、环境差、交通不便利、家庭不支持、面子过不去等等。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原因存在差异,其趋势是:选择收入低、工作潜力小、面子过不去和家庭不允许四个选项的男生比率高于女生比率,而选择专业不对口、工作环境差两个选项的女生的比率则高于男生,这充分反应了当今社会男女职业选择的现状。
户口不同的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原因同样存在差异,其趋势是:选择收入低、发展潜力小两个选项的农村户口学生的比率超过了选择此选项城镇户口学生的比率,显然这是由于农村户口的学生对农村的感受比城镇户口的学生更加深刻所致;选择专业不对口、面子过不去、家庭不支持、环境差,生活不便利四个选项的城镇户口的学生的比率要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亦符合城镇户口的学生择业的实际情形。
在当今找工作日趋困难的情况下,已经有不少的学生能够认识到主动改变就业方向,积极到农村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在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最看重的因素中,有一大半的学生选择了“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另外,有少部分的学生选择了“授予荣誉称号或精神鼓励”;极少数的学生选择了“有丰厚的薪水”和“考研或公务员加分”选项,这种功利性倾向也值得关注。
二、政策不到位的方面
1、选任政策的偏颇
国家对于支农大学生的选任政策还有一定的偏颇。具体表现在:广播宣传和现实生活之间有落差,容易引发志愿者的失落情绪,不能端正工作态度、国家对志愿者的选拔方式存在纰漏,对志愿者的真正意图无法准确把握、志愿者到农村后的工作没有被明确定义,受多头领导,盲目混乱,最终失去工作的信心、志愿者到农村后不被当地政府重视或者被过度使用等。
2、帮扶政策的偏颇
大学生去农村,政策要先行。国家看重大学生的不仅仅是他们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更包括善于创新的品质和敢为人先的朝气。因此,国家必须在政策上对支农大学生给以优惠,财政上给以扶持,切实地给他们创造一个成就理想、施展抱负的大舞台,使大学生们开展工作时不至于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从而按照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带动农村的发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使大学生的效用最大化。
三、增强大学生农村工作意愿的对策
增强大学生的农村工作意愿,要从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两个主体和大学生受体两个角度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考虑政策的适合性,政策的中层执行者教育部门要思索教育的目的与功能,政策的基层执行者要为大学生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三方需要层层配合,密切协作,保证政策传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学生既是政策的受体,又是积极主动的个体,一方面要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另一方面要主动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开拓自己的事业。
(一)对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建议
1、国家应该大力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活动、认真听取支农大学生的反馈意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切身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宣传。
2、国家应该制定一套专门针对支农大学生的选拔考试,根据支农大学生的实际能力提拔到乡镇或者县上工作,能让支农大学生真正的成为村班子成员,完善和健全大学生村官制度。
3、制定有关政策的政府部门能考虑到地区贫富差异的因素,协调工资,让大学生能主动到比较贫困的乡镇去工作,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使当地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安心在农村工作,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农民服务。
4、大学生在农村工作,各级领导应该充分支持他们的工作,应该给予大学生发挥知识和能力的平台,让大学生们发挥他们自己的优势从事一些村民走访、农业科技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而不是仅仅从事组织档案材料撰写整理等“秘书化”工作。①
5、乡镇及村上的领导能给大学生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权力,适当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开展工作,协调关系,处理问题。经常与大学生村官交心谈心,听取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区别不同情况适当给予采纳。
6、乡镇政府应该实事求是地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劳保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在农村工作,尽力的发挥才能,这样才能把高素质的人才长期留在农村。
(二)对政策的执行者---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建议
首先,教育部门要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奉献精神。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的独立性。从小学做起,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作为重中之重狠抓务实,大力弘扬社会美德,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质量。
其次,学校在开展社会活动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多组织在校大学生到附近的村庄去开展扶农务农工作,大力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争取让大学生接近农村、感受农村,只有让大学生真正的了解农村,才能激发起他们自觉到农村工作的热情。
再次,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文件,明确支农大学生应当被授予的荣誉和奖励,提升支农大学生在社会、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积极激发大学生支农扶农的意识。学校对于支农大学生也要体现出政策的优惠,在评奖评优方面必须有所体现,确保支农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重视和尊重,让支农大学生能够切实感到自己的付出所带来的回报。
此外,学校要对国家和教育部门的政策及时进行宣传。加强宣传力度,开辟新的宣传途径,通过在校园内积极开展持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宣传力度大政策宣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提前做好自己的志愿规划,思想上早作准备,有计划、有目的的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明确支农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对国家界定的支农大学生的工作范围要明确传达、如实传达,避免在宣讲和现实工作中出现大幅落差,从根本上保证支农大学生做好吃苦的准备,从而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最后,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提早组织支农大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缩短磨合期,尽早完成角色转换,争取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三)对政策的接受者――大学生的建议
大学生既是政策的受体,又是积极主动的个体,大学生去农村工作是痛苦的磨合过程①,因此,支农大学生首先要有服务态度和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明确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当前由于农村正处于一个改革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村的发展潜力被逐步挖掘,孕育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时机,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目的是让他们在农村一线发挥聪明才智,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村干部的整体活力和工作热情,深化改革,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因此,扎根农村的大学生要有一种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把自己的远大抱负与到农村一线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基层工作者,做到身处基层的同时更要心系基层,真正做到服务农村、服务农民。
其次,支农大学生要主动为自己创造机会,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开拓自己的事业。大学生要明确自己到农村究竟要去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出一番成就,要积极深入农村第一线,加强对农村状况的了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发扬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农村广阔的天地为依托开创自己的事业。在创业的过程中要主动向农民群众学习,谦虚谨慎,不能讳疾忌医,认真地发现问题、总结得失,在事业取得成就后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保持大学生的本色。
最后,大学生要树立良好精神面貌,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大学生服务农村讲究“三正”。首先是个人心态要放正。大学生对农村要有正确的认识、端正的工作态度,以实际行动展示当代大学生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其次是工作态度要端正。要想在农村开创一份事业,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这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积累,要杜绝好高骛远的急躁情绪和得过且过的敷衍情绪,谦虚谨慎、不断提高。最后是为人处事要公正,支农大学生要心系“三农”,切实为农民服务,在人际交往中妥善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给自己营造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氛围、团结和谐的生活氛围、奋发有为的创新氛围,保证圆满的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52页
[2]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98-99页
[3]乔德宝.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2:77-78页
[4]斯宾塞.教育论[M].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5]江西省教育厅. 历史与现状:我国独生子女的优势与劣势[J].教育学术月刊,2010,(3):16页.
[6]巢晓. 涉农专业叫好不叫座[J].信息时报,2009,(11).
篇4
望,即善于观察。通过查阅办公室的档案、工作记录等资料来熟悉工作内容,通过学习党和政府关于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文件进一步把握农村工作动态。
闻,即善于倾听。倾听别人的谈话,许多的村情民情都包含其中,要做个有心的人,多留意各种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归类。
问,即善于征询。要虚心请教,不懂就问。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没基层经验难以工作。平时应该主动地多向村里老干部、老党员学习、请教。
切,即善于接触。要主动地去寻找工作,别等工作来找自己。无论工作大与小,都要努力做好。多做事,多帮忙,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钥匙。无论是协助村委调节村民矛盾,处理村务,还是协助村主任编写资料,整理档案,甚至于打扫卫生,端茶倒水等,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漂亮地完成。
只要多听,多问,多看,多做,不怕吃亏,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由于刚来新区,还不熟悉情况,整天只能埋头于办公室抄抄写写,感觉工作很空洞,但是偶尔的外出,和主任到各村察看基础设施的进展情况,走入农民群众中间,工作一下子就丰富、生动起来了,充满了乐趣。我们认识到,农村的工作细碎繁琐,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激情和耐心。激情会使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为完成目标奋斗不息,耐心会使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精益求精。
在这半个月的实践中,领导还专门安排了我们到各个部门学习实践,安排各部门工作多年的老书记主任等主要负责人向我们传授宝贵的经验。填补了我们部分知识的空白,提前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的情况,为工作做好了思想上充分的准备,使我总结出就在基层如何做好工作,怎么做好工作展开,要做到三点:1.“坚定信念,善于团结、顾全大局”2.“戒娇气、戒懒惰、戒骄傲”3.“不断学习,勇于实践,拼搏实干” 。我永远会记住我们*主任所说的话,只要多听,多问,多看,多做,不怕吃亏,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社会发展局*局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将农村基层工作讲述得淋漓尽致,从“坚持”、“能力”、“腾飞”三个词语展开,分别分析了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一些存在的优劣势,到村任职的为人处事,如何正确的关于村官的定位等相关的经验。
范文二
护士实践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我转到了眼科,这是我实践的第二个科室。虽然已经实践了一个科室,但由于性质完全不一样,所以对于我来说仍然是陌生的。刚刚熟悉了一个环境,熟悉了科室里的老师们,现在又要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了。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学习与锻炼,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护士,医.学教育网不仅要学会最基础的扎针技术,还要学会其他的各项操作,例如:导尿、灌肠、吸痰、鼻饲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等很多东西。所以,学习是贯穿整个临床始终的一条主线,我们不仅要学习各项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还要学习怎样去沟通,怎样与人交流。以前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的学习是在课堂中完成的,现在我们已经步入社会,生活将会是我们成长的最好的导师。
篇5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就业;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 F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3-0082-05
一、表现:农村籍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校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l展。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人,到2016年增加到765万人,15年间增加了5.71倍。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青年就业群体规模增加。2016年高校毕业生比2015年增加了16万人,加上非升学的中等教育毕业生,青年就业群体总共1500万人左右[1]。不仅如此,近年来,由于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失业,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加入到求职的行列,所有这些给整个劳动力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看,经济下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用工需求不旺,影响其对劳动力的吸纳。
在大学生总体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困难。已有的研究表明,从就业群体角度看,农村籍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显示,2013年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巨大的差异。来自城市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72%,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69.51%[2]。另据《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失业率高达30%[3]。如果农村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就业难”形势中的“特殊困难群体”的状况不能得到很好改变,那么作为社会流动重要途径的教育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势必造成阶层固化,而且不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和社会的稳定。
二、原因:资本贫乏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较为集中。有从宏观方面分析,认为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由国家总体就业形势、高校扩招等因素引起;有从中观方面分析,认为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造成;也有从微观方面研究,认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不合理、个人自卑以及家庭等原因影响了就业。这些分析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释面临同样的宏观和中观环境,为什么农村籍大学生较城镇大学生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就业难?本文认为,除了所有大学生都面临的宏观和中观的问题外,资本贫乏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这里的“资本”包括三种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一)农村籍大学生经济资本贫乏影响求职
经济资本或称物质资本,是指可以用货币形式呈现的资本和财富,通常可以用收入和财产衡量。由于大学生还处于就业前阶段,几乎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家庭支持,因而其经济资本可以看作由家庭经济资本决定。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和制度性的原因,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自然存在差距。2009年,我国的城乡收入之比为3.33[4],近几年这一数字虽然有所缩小,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较大的城乡差距持续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农村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求职需要一笔不小的花销,主要包括职业搜寻费用(简历制作、资料打印、网络和电话等通信费用等)、外形包装费用(服装及配饰、发型等)、异地面试差旅费(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等)等等。并且随着物价上涨,求职费用也在攀升。求职越难,求职的范围就会越大,求职成本也会越高。农村大学生由于受到经济资本缺乏的约束,往往求职的难度就更大。有实证研究表明,家庭经济资本因素在大四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作用明显[5]。
(二)农村籍大学生人力资本相对较弱影响求职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研究之中。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人们花费在教育、健康、职业训练等方面的投入本身都是一种有意识的投资,这些投资最终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都能给资本的所有者带来收益。此后,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受教育水平、培训等人力资本因素在个人职业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的获得和职业地位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6]。
那么,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相对于非农村大学毕业生存在差距吗?答案是肯定的。二者的差距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读高校的层次和专业的差距。由于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加上家庭对孩子教育投入能力(如课外培优、补课等)的差距和父母辅导孩子学习能力等差距,使得农村孩子在教育方面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农村高中毕业生很难享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他们很难进入重点大学,很难就读高校的热门专业。近些年来,在重点大学的招生学生中,农村籍大学生所占比重有下降的趋势。在当今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学校背景和专业背景的情况下,农村大学毕业生自然就处于劣势。第二,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的差距。尽管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应试教育”无论在城乡都广受诟病,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素质教育”方面,农村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其原因不仅在于城市学校具有更好的师资条件和硬件,还在于城市家庭更加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更有经济能力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相对于城市,农村家庭的孩子更少有机会接受诸如琴棋书画和体育类的兴趣培养、特长教育,而具有这些方面特长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却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三)农村籍大学生社会资本贫乏影响求职
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7] 76。早在1967年,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就在其《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分析了父亲教育与职业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虽然有学者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成熟,社会资本将逐步让位于人力资本。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社会资本网络也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其影响甚至会超过教育等其他结构性因素[8]。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和“人情社会”,在市场机制尚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之中的今天,社会资本在人们职业的获取方面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社会资本比人力资本对人们职业的获得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甚至连他们拥有的人力资本也要依靠其社会资本才能充分发挥作用[9]。
社会资本的内涵包括社会网络中信息与社会网络中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前者可以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信息资源;后者则可以直接动员社会资源提高求职的成功率。有研究将家庭背景因素作为社会资本变量,发现社会资本水平越高,毕业生付出求职的努力相对更少,单位落实概率却越高[10]。也就是说,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求职成本,还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或者说,社会资本不仅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而且还通过影响其他资本的动员能力和动员效率间接影响其就业。
对于农村籍大学生而言,由于其父母的职业地位一般较低,社会网络的等级不高,这种家庭背景的特殊性造成其社会资本占有劣势,进而,在就业过程中,农村籍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比城市大学毕业生更大的困难。
三、对策:针对农村籍大学生资本拥有特点的就业促进途径
近年来,学者们在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中提出许多建议:通过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协调推进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施大学生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改革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促进人才供需协调等等。这些措施无疑在促进所有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基于上述资本视角的分析,笔者认为,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城乡差距。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差距),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其就业状况。但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近期我们可以努力的是:
(一)提升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存量和效度
首先,农村籍大学生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毕竟,专业水平是大学生求职中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农村籍大学生要参加各种大学生协会和竞选学生干部。通过协会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
最后,适当调整发展目标以提升人力资本效度。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和农业有相对多的了解,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加以引导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回乡发展或在涉农部门就业,如政府可以在培养乡镇干部和村官、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等方面,以及在农村自主创业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这样一来,不仅农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促进其就业,同时也可以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二)缓解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经济资本束缚
第一,高校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通过勤工助学弥补农村大学生家庭经济资本的不足。
第二,政府应为贫困大学毕业生提供求职资助。现在政府已开始为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建议政府为贫困大学生(不单单是农村籍)就业设立专项扶助基金、无息贷款等,以缓解这些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经济资本束缚。
(三)降低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作用
第一,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就业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就业制度不够完善,就业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如“萝卜招聘”等)时有发生,这就更加剧了社会资本贫乏的农村籍大学生的竞争劣势。政府应当通过法律和政策建立公平秩序,强化大学生就业中的市场作用,弱化社会资本的权重。
第二,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政府和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就业信息平台的打造和财力投入,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网上就业服务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其中主要是信息服务。如政府或高校通过就业服务平台向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的各方面真实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农村大学毕业生减少求职搜寻成本,弥补其经济资本欠缺的不足,而且,能够很大程度抑制社会资本的“定向信息供给”的作用,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参与职场公平竞争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 就业压力大[Z].中国教育在线网站, http:///html/c/2016gxbys/index.shtml
[2]索文斌,宋 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 2015,(3).
[3]徐月红,储 杨.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 江苏高教, 2014 ,(6).
[4]郑小平,侯 臣.转型期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J].农村经济,2016,(4).
[5]刘德才,罗良针,游圆圆.非人力资本因素在大学毕业生求职中作用的实证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6]王 晶,舒张伟,米 鸽.人力资本在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中的作用[J].经济师, 2012,(8).
[7]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8]边燕杰,张文宏,程 诚.求职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检验关系效应假设[J]. 社会,2012,(3).
篇6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02-02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1.一些长线专业就业比较难。我国的高校目前的一些长线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汽车工程、金融学、国际贸易、法律和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大,而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2.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难。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种用人的怪圈,各个用人单位普遍把眼光盯在985或211大学的毕业生身上,造成一些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3.高学历毕业生比专科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就业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迫切需要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毕业生,所以就造成了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业比本科生难、本科生比专科生难的现象,而我国的高校却都热衷于升本、创硕、招博,直接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局面。
4.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弊病很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关系”几乎是人所共知的现象,谁的关系过硬谁就在就业中可以化解种种不利因素,而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就业就比较困难了。
5.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比较难。长期以来,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存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比较难,有些用人单位排斥录用女大学生。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比例的严重失衡。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的急剧扩招,导致了这几年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而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就业的需要,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状况,这种状况造成了一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困难。
2.高等学校的发展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滞后。这几年高校追求规模,导致一些学校盲目进行学科的拓展,使得原来的一些单科学校的办学特色都不复存在了,再加上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目前有的高等学校一味追逐学科的大而全,追求上层次、上档次,追逐一些热门专业,但是由于忽视了师资的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条件的滞后,培养的学生能力比较差,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造成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4.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缺乏正确的引导。首先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把薪酬、待遇和工作地区看得很重,不切合实际,把工作的重点过度集中于东部大城市,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一些二线中小城市却对毕业生有着大量的需求,而大学生们却不愿意去。其次是社会的一些偏见和毕业生父母对当今就业形势的认识也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很多父母不切实际地希望孩子的就业岗位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5.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目前我国的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等要求比较高,或者是对毕业学校要求比较高,普遍要求为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些人为的壁垒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6.一些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没有把就业和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师缺乏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些学校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往往是在毕业前才匆匆忙忙进行,因此他们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指导也就缺乏针对性。
7.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不完善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家出台的大学生中西部支援计划,支援偏远落后农村的教育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自主创业方面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国家在自主创业审批、创业资金援助、税收减免等诸多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尽管如此,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还缺乏一些政策和措施,诸如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大学生就业的岗前培训政策,对就业中的一些歧视现象还没有相关的制约措施,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1.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国家还应尽快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到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就业和创业;各级政府要把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安排,要提高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认识,努力创造条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2.高等教育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的力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彻底改革高等教育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使其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把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3.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理论研究,还要把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列入学校的教师管理范围。要对从事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拨付专项资金选派他们到各级人事部门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吸收一些具有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和创业指导队伍中来,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合力,确保学生充分就业。
4.大学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和转变自己的就业和创业观念。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自己对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只有掌握了过硬的业务本领和专业知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同时也要求高校教师要教育大学生能够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缩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同时要把就业的着眼点放在基层一线。
篇7
关键词:就业服务智囊团;创建初衷;构成;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97-02
一、“就业服务智囊团”的创建
1.创建的初衷。通过对近四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调查研究,观察到毕业生、招聘单位、辅导员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每年毕业生平均250人左右,人数较多(见图表1),通过对其中500名毕业生抽样调查,并与他们近1500次的深度谈话,发现毕业生择业价值观多元,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笔者根据不同时期毕业生表现的特点归纳、概括为以下五大类,每大类下又细分若干小类(见图表2)。②单位招聘信息资源较丰富,每年学校、学院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老师为毕业生推荐就业信息多达30余条。③辅导员就业事务性工作冗杂细致。
基于上述三个特点,如何深入了解每位毕业生,在他们面临就业困惑时,真正给出个性化、针对性的建策?如何充分整合用人单位资源并与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辅导员怎样从事务性工作中“抽身”,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是创建“就业服务智囊团”的初衷。
2.“就业服务智囊团”的结构。“就业服务智囊团”由两个团队构成,一个是就业服务团队,即辅导员、研助管、勤工助学的学生、班级党员骨干组成的以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就业服务团队;另一部分是由用人单位、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智囊团队,详见下图。
二、“就业服务智囊团”的作用
该团队的作用在于将冗杂、细致的就业工作剥离为事务性工作和建策指导工作两大部分。事务性工作由辅导员指导,研助管、勤工助学的学生、班级骨干为主体共同完成,辅导员和智囊团队负责建策指导工作,最终达到既要向上对资源管理,又要向下对学生负责的效果。
1.向上对资源管理。向上对资源管理主要由“就业服务智囊团”中的服务团队完成。通过帮助学生扩大人脉、了解行业、整合招聘信息、拓展职业机会,有效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桥梁”。这里的资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人脉资源;另一方面指信息资源。人脉资源的管理指以学院为平台,全面整合、挖掘学校、学院自身、兄弟院系、校内外导师、行业及用人单位、校友等人脉资源。通过对这些人脉资源的联络、整合,及时掌握行业的相关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供职业机会提供信息资源、应聘平台。信息资源管理指服务团队的成员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上述人脉资源提供的大量信息分类整合为电子资源库,并随时做好数据的更新和维护,既为下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起到铺垫作用,还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提供大量翔实、生动的数据和案例。此外,团队还要借助网络平台,如人人网、QQ群、飞信群等,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平台,管理、过滤并及时校内、外的各种信息资源,如就业相关政策信息(签约落户信息、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入伍、社区工作者等)、学业信息(清考信息、讲座信息、毕业审核信息等)。既能帮助毕业生信息资源得到畅通,还为低年级的同学及早将学业与职业规划联系。
2.向下对学生负责。向下对学生负责主要指:加强自身学习、增加深度谈话、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给出针对性建议。首先,辅导员在从事就业工作中,会面临大量的就业法规、时事政策、求职技巧,辅导员自身只有加强学习,并将这些内容熟悉掌握,才能针对学生的困惑给予建策指导,面对毕业生千变万化的“活思想”、“游刃有余”,否则向下对学生负责就成了空谈。其次,增加深度谈话的次数、拓宽深度谈话的内容。在调研中,通过深度谈话,一位“清考”未通过的毕业生的改变令我印象深刻。“清考”前,谈话的重点是鼓励其“两条腿走路”,即工作、复习两不耽误,当得知“清考”仍未通过后,该生自信心受到了打击,此时深度谈话不仅要帮助该生重树信心,并推荐更多的招聘信息,鼓励其降低标准,先就业再择业,经过多次深度谈话,该生抱着“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不断尝试,最终走上了工作岗位,后期通过跟踪,了解到该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很好。最后,在充分了解、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心理需求、择业要求后,对不同需求的同学,进行转介,专业教师来拓展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结合,通过用人单位的职场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总之,既为学生研究就业出路提供参考和意见,还从学生入手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使他们面对瞬息万变的职场,能够随时做好自身调整,突破局限,自我选择。
通过创建“就业服务智囊团”,一方面使学生骨干得到充分锻炼,也为就业工作融入了朋辈指导,真正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使学生自我成长;另一方面通过对就业工作中事务性工作的剥离,使辅导员可以在深度谈话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真正地了解、走近学生,为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建议和指导,就业可行性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卫嵘.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篇8
关键词: 农林院校 毕业生 就业
中国是一个农林业大国,农林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农林业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从而大大增加了对农林人才的需求。目前,中国农林院校发展迅速,农林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林学子就业,是农林院校发展的重大挑战。
如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林院校毕业生更是成为就业难的一个团体。农林学子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以农林院校毕业生自身性格特点,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农林院校毕业生也有自身的就业优势,他们的专长是社会所需,因此,挖掘农林院校学子专长,是促进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农林院校毕业生性格特点与就业表现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和影响,农林院校学生正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林学子生源地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学生自身存在朴实、稳重、不骄不躁的性格优势,但也存在自卑、消极等不良心态,如何挖掘性格中的优势,弥补性格中的劣势是当前农林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自身性格优势。
农林学子出身贫寒,从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养成了他们朴实、稳重的性格优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较早地为家庭出力。在学习时,认真刻苦,能考取大学是他们不懈努力的成果。在就业时,他们不怕吃苦,愿意走向基层,踏实专注,学习能力强,且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性格,这些都将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
(二)自身性格缺陷。
然而,也有部分农林院校学生性格中存在孤僻、不善与人交际等缺陷。他们受生活的环境的影响,缺乏与人交际的场合。就业时,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产生自卑、怯弱、焦虑等不良情绪。
另外,农林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择业认知有误区,盲目跟风,缺乏自我规划,空想大于实际,只求眼前利益而不看长远发展,期望值过高,从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三)受家庭观念影响显著。
家庭的期望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林院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小城镇,因而,父母都对子女有较高期望,希望他们从事安稳、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工作行业,这些期望会给毕业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择业时往往依据家庭的意愿,而忽视了自身的喜好和选择。
二、发挥农林院校学子专长,扬长避短走好就业竞争路
农林院校学子较普通高校学子而言,具有独特优势,一定程度上将成为农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筹码。因而,挖掘优势,扬长避短是农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手段。
(一)发挥基层优势,培养基层观念。
中国是一个农林业大国,农林业产业蕴涵着巨大潜力,而这种潜力的开发,需要大量合格、高素质的农林业专长人才。在目前农林业产业还未完全开发,农林业市场建立尚不完善导致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下,社会各界都有责任给予农林院校毕业生更多关注和关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基层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发展潜力巨大,为了能获取更多就业机会,许多人转向选择到基层就业。“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所需人才主要来自农林院校,因而农林院校学子到基层就业具有显著优势,应该充分鼓励农林院校毕业生走到基层,充分发挥农林学子专长,实现自我价值。
(二)抓住实习机会,深入学习本领。
实习能很好地弥补农林院校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帮助农林院校大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专业技能,为其提供进入社会前的最终淬火加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缩短岗位的磨合期,使学生在毕业时拥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为例,为提高农林学子毕业求职竞争力,学院努力探索构建起以“暑期职场体验计划”为补充的职场职业培训体系,每年争取到15家左右的企业提供100多个暑期实习岗位。“职场体验”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不同的社会角色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必然会产生一些思想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企业方面,除开展日常的理论学习之外,还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学习活动更加充实,针对性更强。学校方面,积极动员,开展相关企业座谈会和暑假实习安全交流会,确保顶岗实习的学生思想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通过交流座谈等多种途径和专题活动,有利于双方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
(三)珍惜资助环境,不忘坚持初衷。
用人单位在高校对应学院、专业设立企业奖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林高校学子,奖学金条件中要求:有企业实习经历的学子优先,有意进入企业工作的学子优先。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在同学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择业时,相应企业成了大家的首选。
2015年动物科技学院,全年共认定贫困生437人,占学生总数的43.22%;发放奖助学金200.7万元,受资助学生616人次,受助覆盖率达到60.93%;全年共发放企业奖助学金32.3万元,资助学生118人次。
(四)认清社会变革,实现自我规划。
刚入高校,很多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茫然不知所措。这时,需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所要遵守的准则,从而让规划合理可行,符合自身实际。如今,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职业也不断产生。所以在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的发展方向,并由此作出选择。
三、总结与体会
在我国,“农”就意味着“脏”、“累”、“苦”,这种偏见根深蒂固,这是农林科类毕业生不愿去基层的一个客观原因。更有部分农科类学生,是入学时因为分数不高被调剂过来的,或者是错误理解了专业而选择了农林科类。因此,不少同学就以就业为契机,为自己换一个领域,而不愿意从事与“农”相关的工作。
事实上,农林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较为全面。在校时,应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妥善规划,培养“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品质,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时,农科类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知,避免从众心理和攀比现象。要从职业的需要、自身的优势和性格具体分析,找准自身职业定位,这样才能准确抓住自己想要的职位,很多适合基层锻炼的同学才不会错失机遇。同时,农林院校学子的所学贴近基层,充分发挥专长,实现基层就业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目前,各大高校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定位不准确,对工作地点及待遇要求较高,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坚持一次就业定终身,不敢接受先就业再择业和勇敢创业的观念。有些毕业生对行业有偏见,对业务员等职位存在明显的歧视情绪。另外,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勇气和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较少。
综上所述,挖掘农林学子专长,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克服就业期望过高、观望等待、被动依赖的现象。全面了解就业工作程序,促进毕业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总之,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应充分发挥挖掘农林院校学子的专长,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挑战,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屈婉婷,林恒进.发挥农林高校专长,提高涉农领域就业率[J].时代教育,2015(21).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10―0046―06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失业的影响
大学生失业有被动型失业和等待型失业两种。前者源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供过于求”;后者源于大学生的工作期望值过高。金融危机对这两类失业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
(一)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
1.金融危机会减少大学生的需求量
劳动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金融危机会通过产出下降来压缩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劳动力的需求。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已回落至9%,出现了4年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率,2009年第一季度更是跌落至6.1%。经济加速下滑给就业带来了很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及预测”项目组认为,2009年中国调整后的失业率可能会攀升至9.3%的历史高点。形势的变化会对各类劳动力产生影响,但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严重,因为大学生就业属于新增就业范畴,而周期性失业所冲击的主要对象就是新增就业。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出于对各类人力资源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首先考虑减少新雇员的招聘量,然后再考虑解雇现有雇员。因此新增劳动力是周期性失业的第一波冲击对象。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冻结了招聘计划,就大致说明了这一点。
2.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供给压力
这主要源自金融危机对大学生的非就业通道的挤压。在往年,大学生毕业后有相当部分会选择出国或考研,尤其是选择出国发展的人数连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供给压力。然而,在本轮危机中欧美国家也伤痕累累。大凡经济不景气时,欧美大学生也会回炉充电,读研比例大升,这对申请留学的中国大学生构成激烈竞争。另外,由于经费减少,欧美大学对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会减少,这又会遏制中国大学生申请留学的动力。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大学生出国可能会遭遇寒流,更多的会选择在国内发展。他们要么加入读研大军,要么加入求职大军;考虑到研究生招生名额的限制,读研人数的增加有限。从出国通道上退出来的毕业生很多会涌入求职通道,从而加剧供给压力。
(二)金融危机会减少大学生的等待型失业
1.金融危机使大学生的工资预期下调
斯蒂格勒在他的开创性论文中曾指出,职业搜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求职者的工资预期,不切实际的工资预期,通常会导致漫长的搜寻过程和等待性失业。世界各国都存在这类问题。比如,美国大学生的工资预期通常比实际高10%。中国似乎更严重,据称,在2002年之前大学生工资预期比实际工资至少高30%,这通常被概括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人们为如何降低大学生工资预期而绞尽脑汁。殊不知,工资预期来自于市场,劳动市场的内生变化是驱使工资预期做出更现实调整的一剂自然药方。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会自动矫正工资预期。最近一项调查数据表明,近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低迷,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工资预期不断降低,最低已逼近1500元,就说明了这一点。
2.工资预期下调有利于减缓等待型失业
发展经济学中的哈里斯一托塔罗模型曾指出,当就业形势转坏时,对工作前景预期的下降,会使农民更加务实,并放弃寻找高收入工作的幻想,更安心于务农工作,结果城乡失业率反而会下降。这个看似奇怪的命题,为人们理解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如果说过去大学生工资预期过高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症结,那么,今天工资预期的下调恰恰会成为消缓这一问题的剂。最近有媒体报道,面对就业市场的低迷,一些大学生已经主动调整心态,放低姿态去应聘一些过去根本不屑一顾的工作,比如,服务员、洗脚工。大量的过去处于沉淀状态的就业岗位会被激活,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的等待型失业。
总的来看,金融危机既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也会减缓等待型失业,它对大学生失业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失业的比重。一直以来,有人坚称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因为大学生不是就业弱势群体,只要想,他们总能就业。其潜台词是,在大学生的失业中,等待型失业占多数,而被动型失业占少数。按这种逻辑,金融危机反而会减少大学生失业的程度,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局势可能不会这么乐观,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是确实存在的,尽管等待型失业会减少,但不一定能弥补被动型失业的增加,因此,大学生失业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不过加剧的程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二、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一)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专业错位的矛盾
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高等教育是应产业发展需要而生的,在专业设置上必须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相对应。在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则违背了这一规律。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金融、贸易、经济、管理、法律等热门专业,仅法律专业就有在校生近40万名。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种产业格局要求高校输出大量的生产领域的技术型人才,而高校提供得更多的是服务领域的管理型人才。这种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中“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金融危机中将会进一步加剧。众所周知,金融危机对金融、房地产、贸易等产业的创击程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产业,社会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也会急速下滑。另一方面,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会率先精简管理类岗位。总之,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是当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长线专业。面对就业形势的恶化,很多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很可能要面临改行的无奈选择。
(二)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素质错位的矛盾
目前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主要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只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输出的大学生很难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实现“惊险的一跳”。素质结构失衡可以通过岗前培训等方式来加以矫正,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途径可能被堵塞。因为企业迫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会大幅度减少员工培训的投入。相应地,在人力资源的招募程序中,也会增加对应聘者经验和技能的要求。这样,求职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求职者已有经验和技能状况。这对于经验欠缺、技能匮乏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2008年以来,很多企业减少校园招聘计划,除用人需求减少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用社会招聘来代替校园招聘,以减少应届生的雇佣比例。
(三)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就业中二元分割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主要有两类去向:一是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内部门;另一个则是以民营
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外部门。近年来,政府不断提高公务员工资,国有企业也凭借行政型垄断和政策倾斜,大幅提高职工待遇。与此相反,民营企业的境况一年不如一年,就业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了德尔林格等人所描述的二元分割的情形:体制内部门成为大学生梦寐以求的首要部门;体制外部门则沦为鸡肋般的次级部门。根据明瑟・格莱姆里奇-韦尔奇模型,基于市场力量的二元分割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劳动者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当就业形势差时,求职者可先委身于次级部门,等就业形势好转时再转入首要部门。但在中国现有的用人制度下,毕业生如果毕业后不能立即进入体制内部门,今后再进入这些部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因此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都很看重,为找到一份体制内工作,往往错失体制外部门的就业机会。现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营企业已普遍感到压力,裁员、降薪行动已经拉开序幕。而体制内部门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可以预见,二元分割所造成的差距很可能会被进一步强化,这将进一步扭曲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并使体制外部门的自愿性失业增加。
(四)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内部的就业差异和不公平
社会资本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威望、社会层次和经济收入,对毕业生就业去向及薪酬会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政府官员和高收入阶层子女的就业状况就要明显好于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如果把人力资本视作一种后致性因素的话,那么,社会资本则代表了先决性因素,是一种不公平的资源配置机制。自从1974年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以来,许多走后门、托关系的寻租行为都被披上了一层“资本”的外衣,粉饰了其背后不公平的实质。在大学生就业领域,所谓的社会资本所带来的,只能是不公平的加剧及其在代际间的传递。金融危机造成了就业资源尤其是高质量就业资源的匮乏,面对汹涌如潮的毕业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又会上演,对公务员等炙手可热的就业资源的竞争将达到白热化程度。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资源稀缺是催生寻租行为的温床,所以竞争的公平性会遭遇强力瓶颈。强势阶层在这场竞争中,可以继续凭借社会资本的优势来分割优质就业资源,但对于来自社会底层的毕业生来说,没有社会资本的强力支撑,就只能接受市场风潮的荡涤,他们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难点。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治理的战略性调控政策
1.加强并优化宏观调控,将保增长与保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
要从根本上缓解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就必须通过调控政策来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通过保增长来保就业。目前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对保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投资方式上,似乎仍在延续1998年的财政投资模式,投资重点仍是以铁路、机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甚至标志性工程,这些项目的就业弹性小,也不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太多岗位。目前,调控政策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民营企业的减压相脱节,民营企业举步维艰。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场所,2007年吸纳了34.2%的大学生就业。民营企业困境必然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度。当前宏观调控除了要保增长外,更重要地是要发挥对民营经济的扶持作用。
2.反思高等教育扩张模式,调整大学生培养机制
按马丁・特罗的总结,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高等教育扩张也应渐进推进。只有遵循这一规律,高等教育扩张才能获得社会经济支撑,才不会生产出过剩的“产品”。纵览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扩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一般都要经过几十年,而我国只用了四年。这种忽视客观规律的扩张模式必然会招致惩罚。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不足25%,大学生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渐进的扩张模式下,大学生培养模式也要进行调整,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环节上沿袭传统的计划模式,而在就业环节上又按市场经济模式运作。这种体制上的错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中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培养模式改革,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以专业设置为例,可以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企业界意见来进行。
3.打破二元分割,减少行政力量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会产生非均衡力量,扭曲大学生对体制外部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的评价,降低就业供给的有效性。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地域辽阔、结构繁杂。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多渠道疏散压力,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体制内部门、中心城市以及东部地区,引向体制外部门、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而要矫正他们的择业行为,就必须打破二元分割,缩小部门间的收益差距。要打破二元分割的制约,就必须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减少对体制内部门的保护以及对体制外部门的压制。减少政府干预的另一个议题就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少户籍对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束缚。毕竟,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是缓解就业难题一剂药方。
(二)大学生就业的临时性促进政策
1.调整劳动管制政策,降低大学生雇佣成本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对劳动市场的管制,特别是新《最低工资规定》和《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劳动力成本产生了明显压力。雇佣成本高企不仅危及企业生存,也直接威胁到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最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文,要求各地暂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有利于遏制雇佣成本过快上涨的,但实践中,还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一些专门的政策。比如,可以参照美国经验,对处于见习期的大学生实行豁免条款,允许企业对其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
2.实行灵活的毕业管理制度,平衡大学生供给压力
就业的实现,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匹配,而我国现行的大学生毕业管理制度是不利于这种匹配的,它很容易造成供求双方在时间上的错位。按现有制度的规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要在7月份统一毕业,因此,毕业生是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抛向社会的,供给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但企业的劳动需求不一定呈周期性变化,即便有周期性,也不一定与大学生的供给周期相吻合,因此结构性失业在所难免,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实施灵活的基于学分的毕业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修够学分,大学生可以随时毕业,这样供给压力可以得到稀释。
3.增加公共岗位的供给,并扩大非就业通道
以公务员招考为例,目前一半左右都要求报考者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实际上把大学生排除在外。政府应根据形势变化,适当放宽限制,增加大学生的报考机会。当前增加公共岗位供给还应注重挖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潜力。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提供的工作岗位逐年增加,但相对于近600万的毕业生基数,还有很大空间。为提高这些岗位的吸引力,政府应动用财力,加大对这些岗位的补贴力度。美国政府为了增加特殊教育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以豁免贷款的方式来增加实际的岗位补贴,就可以为我国政府提供一定的借鉴。除增加就业岗位的供给外,还可以考虑扩大非就业岗位的供给,以分散就业通道的压力,比如,加大研究生的扩招力度。
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做好毕业生培训
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减少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根据国外经验,有效的就业指导应当是全程式的。它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从纵向的维度,它要求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启动就业指导程序,并随着学业推进,有步骤地实施就业规划和辅导。从横向的维度,它要求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内容,比如,就业形势分析、职业分析、应聘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和见习机会等。除就业指导外,对于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政府还应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在日本,对那些一年内仍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政府会提供就业补贴等一揽子援助方案。就业援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做好大学生培训,在金融危机中,很多长线专业的学生将面临改行的选择。对这些学生来说,做好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三)大学生就业治理的保护性政策
1.保护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平等权利,杜绝就业不公平
为防止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性的扩大,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权贵家庭大学生对稀缺就业资源的掠夺,为弱势大学生群体提供庇护机制。保护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需要在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工作,比如,在用人信息的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电子公告牌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公布,防止信息截留。在招聘环节,则需要规范招聘程序,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
2.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避免就业质量恶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使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雇主逐渐居于强势地位,而大学生趋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格局下,容易滋生侵害大学生劳动权益的行为,比如,聘用中的欺诈行为、恶意解雇行为就时有发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顾全大学生就业的大局,可以适当调整劳动管制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纵容雇主的侵权行为。相反,从维系和谐的劳资关系、提高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的角度讲,仍应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对策
随着整体社会形势及就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困难学生更是毕业生就业的弱势群体,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对此有所重视,教育部于2009年6月19日下发了《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但是目前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就业特点和相应帮扶对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还比较缺乏。本文尝试探究困难毕业生面临的困难,分析原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帮扶对策和措施。
一、高校困难毕业生内涵界定
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中对高校困难毕业生的界定,即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结合实际工作和研究需要,笔者又对其中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了细分,现将高校困难毕业生内涵界定如下。
困难毕业生是指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就业竞争力较弱,从而无法获得足够择业机会的毕业生。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看,困难毕业生可以分为三类:
1、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主要来自农村困难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等,由于得不到家庭经济上的有力支持,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资金受限等原因而错过经费要求较高的就业机会。
2、专业水平或实践能力不过关的毕业生,由于大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倾向于以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为选择标准,部分学习和实践能力较差的毕业生,因为没有其他能够打动用人单位的优点或特质而在求职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3、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受到天生条件的限制,一方面择业方向很窄,加之很多用人单位对这类毕业生的排斥,使他们在择业时难上加难。
二、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分析
在多次的学生摸底和调研中,笔者发现高校困难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出一些类似的就业特点,现逐条梳理出,期望据此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困难毕业生顺利求职。
1、就业期望相对矛盾
大部分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就业前都对自身条件、家庭环境等有一定的权衡,大都青睐于相对稳定的工作,虽然对薪酬会有一定的要求,但不会过度攀高;在就业地的选择上,多数就业困难毕业生(尤其是第一类和第三类就业困难毕业生)倾向于回自己家乡工作以照顾家庭或获得家庭照顾。但同时,就业困难学生又会不自觉地受到周围其他同学的影响,在工作岗位、薪酬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形成一种矛盾的就业期望和自我定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顺利求职。
2、求职途径相对闭塞
在求职途径上,一方面由于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大学成长过程中相对比较封闭,在信息的获取、渠道的开拓方面主动性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在可以帮助其就业的社会资源方面也相对较少,因此,求职渠道相对闭塞,大多集中于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等。
3、求职竞争力明显不足
在同样的求职市场上,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明显低于其他学生。但三类困难生相比较而言,第一类和第二类毕业生的压力相对较小,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求职技巧,或调整求职方向和目标来提高自身就业力,但第三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则很难缓解,是就业市场上最困难的群体。
4、自身及家庭、社会压力凸显
就业困难毕业生还有一个突出的就业困境就是面临自身和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自身方面,由于自身能力或专业素质的不足,对自己成功就业缺乏信心,同时担忧自己毕业后无法顺利求职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或影响,心理上会比较敏感和脆弱;另一方面,家庭对其又给予了一定的期望,会无形中给这些毕业生带来心理负担;但同时,社会对这些毕业生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在买方市场凸显的就业市场上,雇主们更青睐于各方面能力和素质优秀的毕业生,从根本上给这些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压力。
三、加强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支持的对策建议
针对困难毕业生的以上就业特点,要提高其就业效率和质量,应从学生、学校、政府和社会多个层面共同着手。
1、学生层面,提高自我成长主动性和求职积极性
要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质量,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学生自身提高其竞争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自身适应社会,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并培养自己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化劣势为优势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就业期望是否合理对毕业生求职能否成功有着重要的理念引导作用。困难毕业生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好自我认知,以调整就业期望,端正就业态度,提高求职成功几率,而不能盲目和周围其他同学攀比。自我认知需要困难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根据实际成长情况不断调整个人定位和生涯发展规划来确定。应树立主动竞争、服务基层、多渠道就业的观念,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
求职途径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求职效率。困难毕业生应在整个大学生活阶段扩展视野,积极参与社团或相关实践活动,扩大交际范围;在毕业期,应主动关注校园宣讲招聘会等相关信息,有意识地去积累、搜集就业信息,拓展求职渠道;同时应注意了解相关政策,如“三支一扶”、村官计划等,多渠道就业,而不能局限于事业单位等某类岗位。
求职竞争力是毕业生求职的核心要素。困难毕业生只有提高求职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而竞争力是长期的综合素质积淀而成,而不是一蹴而就。困难毕业生群体应在加强日常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意培养沟通、表达、协调等多种能力素质,以提高就业市场适应能力,弥补不足之处;同时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实习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在毕业期,还应积极参加校内外职业发展规划指导课程和活动,把握相关职业能力培训或指导机会,提高简历制作及面试技巧,提高求职成功率。
求职心理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困难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压力一般要大于其他同学,而且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所以,这部分群体的毕业生应适时调整心理动态。一方面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不断提升各种求职技能;同时还应坦然面对就业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就业机会。
总之,就业困难学生和未就业学生应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地关注相关就业信息、把握就业机会,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2、学校层面,分类提升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求职竞争力
要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质量,高校相关部门和教师应当发挥导航作用,引导、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求职竞争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提升的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短期来看,学校应当在了解学生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就业便利及推荐,但从长远看应该在学生入校初期即及时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在学习和生活中提供有力帮助。另外,针对这一类型的毕业生,学校还可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如提供求职路费或求职物资准备补贴,提供一些必要的求职技能方面的考试补贴,以免其因为经费有限错过求职机会。
针对专业水平或实践能力不过关的毕业生,短期来看,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提高应聘成功率的讲座和培训,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面试、应聘的技巧。但从长期角度看,学校应当注重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虽然在一定的人群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有不平衡,但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应当达到单位应聘的一般性要求。
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毕业生是情况较为复杂且难处理的群体。短期来看,学校应当在学生开始着手就业时期帮助联系对这部分学生有就业优惠及倾斜的用人单位,并组织学生参与面试。从长期来看,学校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并掌握他们该方面的需求信息,建立稳定、定期的供求关系,以减小毕业时间苦难学生的就业压力。
另外,学校还应开设个性化指导,加强对困难毕业生的心理引导和个性化咨询,以提供进一步的人文关怀;困难学生的辅导员也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并做好日常安抚和关心,以缓解其心理压力,防患于未然。
3、政府和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支持氛围
在学生和校方积极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体的保障机制也应该列入重点建设范畴,帮助学生在面临就业困难时,长期和短期帮助并举,以帮助学生缓建待业的焦躁情绪,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就业。困难群体的保障机制离不开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策具有保驾护航作用,尤其是对于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各级政府应当考虑到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困难和特殊性,提供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扶助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对社会上某些用人单位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不公正招聘进行体制机制上的合理引导和规范,以营造良好的就业市场氛围和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都面临着或即将面临社会群体对自己的评判和眼光,社会的支持抑或是歧视都会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和就业实际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就业困难学生,校方和政府、用人单位都有义务在社会上宣导平等、关爱的扶助意识,正确看待这部分人群暂时的、有一部分客观原因的就业困难,而不是一味的责备甚至歧视,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关注这个群体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支持的社会氛围。
总之,要切实提高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毕业生自身、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内外联动的合力作用下才会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完善其职业生涯发展,促进整个就业市场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