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要继续发展资本和产权交易市场。完善股票发行管理体制,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全面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做好建行中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完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与银行监管政策的配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日前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 》,对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意见》明确,继续发展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意见》指出,要继续发展资本和产权交易市场。完善股票发行管理体制,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改革企业债券发行审批方式,修订出台《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制定和完善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资产抵押、信用担保等偿债保障机制。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审慎扩大交易品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清理现有产权交易机构,抓紧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产权交易行为的监管。积极探索和完善统一监管下的股份转让制度。
《意见》明确,要深化金融、财税、投资、价格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认真做好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以完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为重点,加快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出台政策性银行条例,合理调整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加快政策性银行改革。完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改进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业绩考核办法,建立科学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机制。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与银行监管政策的配合。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制定配套实施办法;改革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均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意见》还明确,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积极推动企业重组、联合、兼并和转让。对投资、粮食流通、电力、电信体制等改革方案已经明确的领域,要加紧组织实施或进一步深化;对目前难以出台改革方案的,要继续研究、创造条件或通过组织试点等办法,尽力向前推进,争取尽快出台改革方案。对一些涉及面广、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大的改革领域,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 积极组织好各类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篇2
【关键词】欧美;金融;改革;启示
美国、欧洲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集中的地方,每天都有大量的金融交易,金融创新程度十分发达,金融监管水平也相对较高。但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却使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痛定思痛,这些国家对金融监管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虽然我国金融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冲击,但是,欧美国家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金融改革方案
美国是多头金融监管体制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多元化的双轨体制: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是多元化的、联邦与各州实行两级监管。但是这种多元化的双轨体制现在却饱受非议,普遍认为这种机制监管成本过高,且效率低下,容易形成监管重叠或监管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次贷危机上正是由于这种监管不到位导致的,因此,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呼声很高。
2009年6月17日,美国政府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拉开了美国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体系改革序幕。《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涉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多个方面。
首先,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这些改革措施主要强调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促进跨部门合作、扩大监管范围、提高监管标准。美国准备创建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Oversight Council),以监视系统性风险,同时促进跨部门协调合作,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由财政部长领导,还将包括联邦银行监管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联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以及国家信贷联盟署(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这些机构都具有投票权。此外,还包括不具备投票权的国家保险和国家银行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管金融市场,统一监管标准,促进金融稳定,减少系统性风险。美联储监管的范围也有可能扩大,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规模较大且关联程度较深的金融控股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也将被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围。美联储将对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企业进行监管,这意味着美联储将有可能会成为金融改革后的系统风险监管者。但是,美联储的权力也会受到一定的约束,美联储必须通过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获得美国财政部的书面许可,才可以行使其系统风险监管权力。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改革措施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如:对金融企业设立更严格的资本金和其他标准,大型、关联性强的企业将被设置更高标准、成立全国银行监管机构,以监管所有拥有联邦执照的银行、撤销储蓄管理局及其他可能导致监管漏洞的机构,避免部分吸储机构借此规避监管、对冲基金和其他私募资本机构需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等等。
第二,强调全方位的监管。监管的缺位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这次改革强调全方位的监管。改革方案涉及强化证券化市场的监管,包括增加市场透明度,强化对信用评级机构管理,创设和发行方需在相关信贷证券化产品中承担一定风险责任。方案也强调场外场内市场监管的全覆盖,全面监管金融衍生品的场外交易,不留监管盲区。此外,还赋予美联储监督金融市场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权力。
第三,创建更为完善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机制,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不受不当金融行为的损害。次贷危机的爆发体现出了对投资者与消费者保护的不足,因此,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批准创建新消费者金融保护署(Consumer Finance Protection Agency),以保护消费者不受金融系统中不公平、欺诈行为损害。这是一家专门负责消费者金融保护的联邦机构,对消费者和投资者金融产品及服务强化监管,促进这些产品透明、公平、合理,像信用卡、抵押贷款、个人储蓄等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都将受其监管。
第四,赋予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自。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难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维持金融稳定,阻止危机的蔓延。因此,改革方案赋予了美国政府处理危机所必需的政策工具,以避免政府为是否应救助困难企业或让其破产而左右为难。改革方案赋予美国政府处理发生危机的并可能带来系统风险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自。
篇3
2007年4月初,第十次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即将召开。在此次会议之前,电监会主持进行的“920”电力资产拍卖已基本结束,而更受业内瞩目的“647”电力资产的拍卖方案也将在会后出台。
所谓“647”电力资产,是指在2002年以“厂网分离”为核心的电力改革启动时,保留在国家电网公司的647万千瓦发电资产。按照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这部分资产只是“暂时保留”,将出售变现补充电网公司资本金。
《财经》记者获悉,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之上,广受瞩目的“647”资产的出售方案将进行最后一轮讨论。而在此之前,许多民营和外资发电企业从权威部门获悉,他们很有可能无缘此次电力资产大交易――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
“920”出售:多卖了40亿
在“647”出售方案递交到电力体制领导小组会议之时,“920”资产出售刚刚结束。
“920”是业内对“厂网分离”时保留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另一部分发电资产的简称。2002年启动的电力改革中,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成两部分,即中电投、华能、国电、大唐、华电等五大电力集团,以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
按电力改革方案,“厂网分离”后的第二步改革为“主辅分离”,亦即将两大电网公司内的辅企业,即施工、修造企业和勘测设计等辅业集团公司分离出来。为支持未来的“主辅分离”改革,支付届时必要的人员分流成本,厂网“分家”之时预留了一部分发电企业股权,分散于21个省份的38家发电企业。这部分股权均非控股性权益,其价值未经市场评估。按电力行业的习惯,其折合的相应电力资产总计为920.01万千瓦发电资产,故称为“920”资产。
电力体制改革以来,“920”资产主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各省分公司(即省电力公司)持有。2003年后,随着“电荒”加剧,各类电力公司纷纷上马新的机组。与此形势相适,相应的这部分电力资产又有所扩张。即至出售前,“920”项目所涉资产已超过1000万千瓦,但业内人士仍习惯性称之为“920资产”。
按照规定,“920”资产的出售工作应在2004年即启动,但几经延搁。在2005年底召开的第八次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中央明确要加快对电网保留的“920”和“647”资产的处置工作,由电监会主持相关资产的交易。
2006年8月,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公开出售正式启动。电监会面向全社会征集投资者,采用多轮筛选、竞价谈判等方式决定最终购买方和购买价格。电监会专门委托中介机构对资产进行审计,并监督交易过程。
最终,这笔涉及21个省份38家发电企业股权的电力资产经过竞标,有近60家竞标者递交了意向书。经过首轮报价之后,这些资产“肥瘦搭配”分别打包,逐一出售。
由于此次拍卖优先考虑出售给第一大股东,因此,相当一部分股权由相关电厂的第一大股东购得。2007年年初,“920”项目的资产变卖工作已基本结束。
“总体而言,出售情况比预计的要好,下一步‘主辅分离’财政不需要再贴钱了。”一位电监会官员告诉《财经》记者,此次拍卖金额估计在180亿元左右,比预计多出了40亿元,已接近电网企业主辅分离的成本预算。
这位负责人指出,“920”项目出售情况良好,与2006年宏观经济的大环境较好、股市走势较高有一定关系。
此外,近年来“920”项目的资产总量也有所扩张。如浙江嘉兴发电公司,1995年投产的一期工程仅有两台30万千瓦机组;2002年后,又相继上马了二期工程的四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这种情况并不罕见,“盘子大了,卖的价格就自然高了。”上述人士指出。
“647”艰难启动
不过,对很多电厂而言,更令人关注的电力资产交易还在后面,这就是“647”资产。
“647”是电改之初预留的另一部分电力资产,原打算用于未来折合发电能力为647万千瓦,用以“补充电网建设资本金和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
与“920”不同的是,“647”资产所涉电厂股权较为单一,不像“920”一样是散落于全国各地不同电厂的股权。业内公认,“647”资产比“920”价值更高,因此,也更为市场瞩目。
“647”资产拍卖,经过了一波三折。按照当年的电改方案,国家电网公司只是“暂时保留”647.3万千瓦的发电资产,要在两年之内“公开出售”。然而,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只有原则性规定,对于发电资产何时变卖、以及如何变卖,并未有具体安排。
从2005年至今,如何出售这部分资产曾多有争议,其核心在于将其打包还是拆分。
打包出售一度成为选择。然而,在2003年进行的电力资产“分家”之时,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发电资产,有10357.32万千瓦被分拆进入了五大发电集团,在划分资产的过程中,对于五大发电集团的安排具有“均衡性”的考虑――即将当时的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上市公司、水电公司和独立发电公司均衡地划入各大电力集团,各集团的规模和资产质量大致相当,在各个区域电力市场中的份额均不超过20%,每家发电公司拥有的发电装机总量在3200万千瓦左右,以此确立今后电力市场竞争的一个基本格局。
正因为此,如果将这些电力资产整体出售,势必打破这一均衡性的安排。
在各种反对声音之下,整体出售给某一家的方案被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否定。在2006年7月进行的第九次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更将处理“厂网遗留问题”列为“十一五”期间(即2006年-2010年)八项改革任务之一。在“920”项目尘埃落定之际,电改办又紧锣密鼓地筹划起了“647”资产的变卖工作。
争议四起
令很多业内人士感到意外的是,“647”资产的出售工作,目前确定的首选方案是“内部出售”――即直接发售给五大发电集团。
一些原本在积极筹划参与竞拍的地方电厂闻知此消息后忧心如焚,甚至在3月全国“两会”期间已组织起“危机公关”,希望能在“两会”上推动对于“647”资产出售方案的讨论工作。
不过,一位接近出售工作的负责人则向《财经》记者表示,相关方案还需经过电力体制领导小组最后讨论决定,而且,地方国有电厂不一定被排除在外。据悉,根据现在的方案,“647”资产的竞购者很可能会限定为国有企业。其中,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国有五大发电集团均在竞购之列,而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将被排除在外。具体的入围企业名单仍有待最后定夺。
这一拍卖方案传出后,很快引起各方强烈关注。很多地方电厂、上市公司及一些外资电厂和民营电厂,原本希望通过竞购“647”资产在中国发电领域抢得一些市场份额,这一方案无疑使其希望破灭。《财经》记者获悉,此前,已有包括粤电力、深能源在内的多家公司明确表示了参加竞拍的意愿。
一位失望的投资者告诉《财经》记者,“在‘920’资产公开出售之时,电监会明确表示是为了给‘647’的资产变现积累经验。‘920’股权那么分散,都可以在社会范围内公开征集投资者,全国也有50多家发电厂商积极参与了920资产出售,这都预示了‘647’资产出售的市场前景看好。为什么到出售‘647’时,方案又变了呢?”
电监会的一位官员则解释称,“‘647’与‘920’情况不尽相同。在‘920’项目中,原国家电力公司下属的各省(市)电力公司都是参股,没有控股,股份比例从1.1%到48%不等。而在‘647’资产中,原国家电力公司是控股方。”
这位官员列出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职工安排的问题。“‘647’资产牵扯职工安排问题。如果都归属国有企业,可以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如果卖给外资或者民营企业,就很难说了。”
目前负责管理“647”资产的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长崔继纯曾对《财经》记者透露,“920”资产的股东中,很多已经包括了外资企业。“647”资产则不然。
电监会一位官员明确表示:“‘647’的资产均为国有企业。从国有企业出售到国有企业,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这些资产本来就是为支付改革成本而暂时保留下来的。在相关的电改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电监会、电网公司与五大发电集团商议变卖方案。2003年划分资产时,有未能划分均匀的情况,这次处置‘647’资产时会予以考虑,但影响的程度不会很大。”
然而,“五大”之外的很多电力公司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高层认为,这一出售方案严重违背了当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精神。2002年启动的电力体制改革旨在打破垄断,建立一个自由竞争的电力市场,将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发电资产重组为五大发电集团即是走出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在电力行业内引入新的投资者,推动股权多元化。而现在的“647”出售方案却进一步强化了五大发电集团,独立电厂的前景更加岌岌可危。
另一位电力业内分析师则指出,电力体制改革迄今已有四年之久,中国发电市场经历了巨大变化,市场机制已迸发出其自身活力。
五大发电集团中,中电投以外全部实现了装机容量翻番,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的比例一直在37%-40%之间,但其股本回报率和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率除华能集团以外一直在各发电集团中居于下游,其资产总量与质量形成强大反差。
“此次资产出售,应当让业绩优良的投资者得到优良资产,正是监管力量与市场之手合作的完美机会,是以打破垄断为体制改革宗旨的完美延续。”上述上市公司高层告诉《财经》记者。
电监会主持电力资产出售事宜的官员承认,“现在距离较为完善的电力市场还差得很远”,但“如果这些电厂让外资买走,会出现很多麻烦”。“比如,由外资控股的电厂,电价如何确定?”
这位官员认为,目前当务之急,应当是尽快解决厂网分离的遗留问题,启动“十一五”期间电力改革,进行输配分开,电价、电力市场建设等改革。届时,引入外资的市场环境才更加成熟。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改革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大爆发。以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为起点,迅速蔓延到美国的金融、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金融海啸以美国为中心,随着全球经济链条迅速扩展到全世界各地。接下来欧洲,亚洲金融市场也出现严重的震荡,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增长衰退,消费萎缩,失业率大增。全球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以不同方式拯救经济。到2009年第二季度底,全球经济基本止住了下滑的态势,有企稳的特征。此时,各国政府,经济理论界开始从深层次角度研究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各种原因。目前各国公认的是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
因此从2009年初的G8会议、4月份的G20峰会,7月份举行的首届中美经济战略对话,都对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改革,完善各国金融监管体系达成了一些共识。本文试图从当前各国及国际组织对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思路、方案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的现实,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一、美国的金融危机原因分析及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金融系统,无论是发达程度、透明度、监管力度,还是融资规模、金融产品多样化等都堪称世界之最,暴发这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有:
(一)金融监管放松,缺位及衍生品的滥用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开始放松了金融监管。同时美国各金融机构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衍生产品太多,加大了投机风险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却未能跟上,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二)金融大机构产生系统性风险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美国诞生了一大批金融银行控股公司,同时进行投行,商业银行业务。这些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健康。在美国的监管体系漏洞下,大量金融机构均使用高杠杆,高风险衍生品,所产生的风险危及整个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生成了系统性风险。
(三)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针对以上,2009年6月17日美国启动了自大萧条时期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监管改革,以全面修复美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监管大型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及弥补在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漏洞三个主要内容。第一项内容,将授权美联储监管所有可能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风险的机构。美联储将对这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银行控股公司(如高盛公司)、保险公司(如AIG)等实施监管。美联储有权利要求他们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限制做出高风险投资、过多地提高杠杆率等。学界和市场普遍将该项提议视作确立美联储为SRR(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的方案。第二项改革内容是计划新成立一个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A),对按揭贷款、信用卡等消费信贷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对金融机构发行的消费者信贷产品进行监管,有权设立新的标准、行业规则,并对违章银行实施惩罚。第三项改革内容,着眼于弥补监管漏洞,主要是强化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
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表明改革的框架。虽然并没有对金融生态改良方面,评级机构改革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二、G20峰会,欧盟及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G20伦敦峰会在2009年4月20日公告中表示,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业的重大衰退和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监管者没有及时识别风险、金融体系中一些重要环节游离于监管之外,是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深化的重要原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监管合作平台成为应对危机之策。根据G20伦敦峰会的公报,G20峰会中诞生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下称FSB)承担起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造、宏观审慎风险监测等重担。
欧盟委员会2009年4月也出台改革方案,试图设立一套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加强欧盟层面上的金融监管,改变目前成员国条块分割的局面。这套改革方案由宏观和微观两大“支柱”组成。在宏观层面上,改革方案建议设立一个由欧洲中央银行牵头组成的“欧洲系统性风险理事会”,负责监测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在必要情况下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在微观层面上,欧盟将强化现3个专门委员会的角色,以保证各国监管标准一致。这3个委员会均由成员国监管机构代表组成,分别负责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协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金融市场的英国,在10年前开始了一场引起全球广泛注意的金融监管改革,成为全球首个实行统一金融监管的国家。英国金融监管官方对这次金融危机原因分析认为:第一,大型投行在信贷证券化发展下承担了类似商业银行的角色,而监管对与这种新形式的信贷业务未能跟上。第二,投行和从事一些投行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在进行自有交易时,没有足够的资本金和资本约束。并且通过各种表外业务绕过监管。
在英国,英国金融监管局是超级监管者,集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等监管者角色于一身,其优势就是针对某一个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整体监管其风险,针对这次金融危机,作为监管者的英国金融监管局,在以下三方面加强了监管。
第一,对于商业银行的自有交易行为规模和对应的资金储备,直接加以限制和要求。以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达标,尤其是进行自有交易行为的银行,保证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服务的角色不变,而不是变为专门的市场交易者。
第二,在跨境监管金融机构方面,提高国际合作,加强监管者之间更多交流,得出整体结论。地区层面关注当地银行的资本充足与流动性水平。对大型跨境银行总体上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因为这些银行相对于地区性银行,其复杂性以及可能遭遇问题的几率都更大。
第三,在宏观思路上,通过和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共同分析合作,英国金融监管局可以提供对个体机构的了解,央行和金融监管局合作得出整体思路,即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问题,如何反周期的提出资本金要求,在局面失控之前刹车,做出前瞻性监管要求。
三、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
自从我国确立“一行三会”分业监管金融监管体制以来,各监管机构在应对相关业务机构实行“审慎监管”,化解各行业存在的金融风险。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基本原则是严格的审慎监管。在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我国的金融机构没受到大的冲击,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
但我们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在我国以前相对封闭,相对低层次的金融市场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经过近几年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特别是经过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现有的监管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要从现实出发,前瞻性地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完善。
(一)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
以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管制。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限制金融创新,控制金融价格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表面上的金融安全实际上是以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为代价。所以我们要转变思路,在监管部门可控的前提下,即宏观审慎监管,微观上逐步渐进地放松管制,鼓励金融创新。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的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与金融业的发展。在管制逐步放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监管部门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水平,来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
(二)分业监管体制下混业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大体适合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虽然随着全球混业经营和混业监管的趋势,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式开始出现,但规模和比例目前都比较小,较快转入混业监管体制也不符合现实。
从目前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看,现实的方案是改造央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强化央行的金融稳定局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监管。更好发挥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
(三)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强化资本约束的普遍性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形势看,2009年上半年,为了配合保增长,4万亿的刺激内需计划,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造成部分资产泡沫。当前,金融监管机构要对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提高和收紧,特别是银行以发行次级债充实资本金的做法更要收紧,从而控制银行的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因此,收紧商业银行以发行次级债充实资本金的监管措施是为了减轻商业银行对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依赖性,亦缓解商业银行互相持有次级债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四)加强与国际及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合作交流
国际间金融监管部门配合,首先可加强与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的联系,对外资金融机构母国经济状况和本部信息进行交流。其次能够加强与G20峰会中诞生的FSB沟通与协调。FSB将承担起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造、宏观审慎风险监测等重担。还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重点合作,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发出预警,并采取必要行动解决这些危机。
参考文献:
1、赵渤.中国金融监管―风险,挑战,行动纲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李增新.美国金融监管:革命还是改良[J].财经,2009(13).
3、吴莹.先行者的启示:英金融监管局主席谈时下金改[DB/OL].财经网,2009-06-19.
篇5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完全积累个人帐户公营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90年代以后各转轨国家也各自推出了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改革措施或思路都借鉴了现代经济学的新的发展成果,大多数在本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们的经验无疑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要点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的一大社会进步。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这一制度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和社保机构自身的财务危机上。20世纪70年代,各国已经开始酝酿要改革这一制度。
(一)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体的行动可以认为始于1981年的智利改革。当时智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广泛地覆盖了养老金、抚恤金、疾病补助和津贴。随着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到来,加上原有体制存在的不公平所导致的效率低下,社保机构的财务状况呈不断恶化之势,到20世纪70年代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政府决心对原有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经过政府的努力,1980年智利通过改革法案,1981年新体制正式实施。其具体内容包括:政府强制性规定公私单位的所有雇员都必须参加养老保险,每人每月将不少于工资10%的资金存入自己的个人帐户,形成养老基金;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局只负责规范与监督基金的管理,而不具体参与实际管理事务。私营性质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AFP)是法定的经营管理者。基金所有者有权选择和更换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这迫使各个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在价格和服务方面展开竞争。政府对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标准、财务状况、资产结构进行监管,并要求其交纳风险准备金;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严格按照分散化、透明化和独立化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基金可以用于购买政府债券、企业证券和民营化的公共设施;基金所有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从自己选择缴费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领取养老金,或者将积累的养老金连本带利转向人寿保险公司以支取年金。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二)转轨国家养老金改革方案实施
许多转轨国家认为,智利的完全基金化的强制性定额缴款体制对于它们并不合适,因为这一体制存在两个缺陷:该体制没有真正分散风险,比如,一旦出现持续的恶性通货膨胀,或者资本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完全积累的基金制将可能破产。更何况转轨国家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由于存在转轨成本,智利模式难以在具有庞大的现收现付体制的国家内实施。
1994年,世界银行关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个“三支柱”方案。这一方案对于转轨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建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养老金的来源应该多元化,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现收现付支柱、强制性基金化支柱和自愿的辅支柱(即个人的商业保险部分)这三个支柱来保障个人未来得到稳定的养老金。赞成该方案的人士认为,由于该体系的每一个支柱分别是通过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来组织和运行,因此是暴露在不同类型的风险之下,这样,体系内总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分散。
从1998年开始,转轨国家开始纷纷按照三支柱方案来设计本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尽管各国在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制度的侧重点上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这些转轨国家养老金改革方案的基本特征是引入基金化支柱,该支柱将与经过改革的现收现付支柱并存。它们力求形成一种包含了代际联系的优点和强制性长期个人储蓄的优点的混合制度。
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紧迫性来自以下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阶段的迅速来到。由于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特殊的人口政策,2030年我国的退休人员将达到高峰期,根据估算,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比世界上其他大国来得都要快;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城市人口的增加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会非常迅速,而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的是城市人口,这意味着加入到这一制度中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目前许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还多少依赖于原来所在的国有企业,这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下一步国有企业的彻底改革;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向
本文以养老资金的财务机制和养老基金的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讨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取向
(一)养老资金的财务机制
对于我国养老资金的财务机制,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存在三种观点:主张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认为该制度管理成本低,互济色彩鲜明;主张部分积累制,实际就是统帐结合,该制度与世界银行的“三支柱”方案本质上是相同的;主张完全积累制,即社会统筹的部分也要进入到个人帐户。对于第一种观点,除了前面讲到的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原因使之不可行外,还有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即如果提高缴费率来缓解支付压力的话,无疑要增加企业的成本,最终导致国内企业的亏损面大大提高。
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部分积累制,根据这一观点,社会统筹部分通过现收现付制来提供最低养老保障,而个人帐户方面通过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基金积累则既有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又有利于激励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该观点似乎最为合理。但是,国内外学者中对此都有不同看法。费尔德斯坦认为,考虑到我国目前实际上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工资总额的增长率,因此,将现收现付制部分改为基金制,将大大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郭树清则是国内强烈主张完全积累制的代表人物,其理由是:完全的个人帐户制使得养老保险的享用与贡献完全挂钩,可以彻底打破“福利大锅饭”;完整的个人帐户打消了人们的其他幻想,有利于缴费的顺利进行;政府难以挤占;制度透明度高,管理成本低;可以取得最好的积累和增值效果;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不搞个人帐户,政府的养老保险负债会越背越大。他认为,为了体现基本养老金的互济性,可以拿出统筹部分缴费的30%-50%平均化后再记入个人帐户。笔者认为,完全积累制应该是兼顾公正与效率的最好制度。特别是,转轨国家所担心的完全积累制不能分散风险的担忧,可以通过现代金融工程来设计收益和风险水平固定的金融产品来化解。
(二)养老基金的管理方式
不管是部分积累制还是完全积累制,都面临个人帐户中积累的资金如何管理的问题。世界上实行个人帐户制的国家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两种方式,一是前面讲过的智利的私营管理模式,一是新加坡的公营管理模式。对于智利的私营管理模式的具体运做方式及优点,前文已经提及,但是,斯蒂格利茨对私人管理个人帐户提出了两点疑虑:私人管理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要求较高,而许多国家都满足不了这一条件,即使资本市场状况良好,也会存在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不能为个人提供充分的保险以避免通货膨胀这种风险,而定额给付制可能更好。
新加坡的公营管理模式具体为:所有雇员和雇主每月按雇员薪金的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到中央公积金局设立的个人帐户,基金由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中央公积金局按政府规定的利率付给利息,基本上相当于其国内主要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或略高。长期以来,新加坡的个人公积金管理一直非常成功。但是对于这一公营模式也存在诟病,包括:中央公积金局将该笔巨额资金交给新加坡财政部,由财政部进行投资,政府投资难免会降低投资效率;政府掌握这笔资金的使用权进行公共项目投资,这有悖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
客观地讲,两种模式的优劣很难区别,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不完善,而且私人投资管理水平和私人信用尚有欠缺,因此,至少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选择公营模式可能更符合国内的情形。当然,对于具体负责运营的公共投资管理机构,政府应该通过立法来保证其经营的独立性,同时对于其权限和责任,包括投资领域给予明确化。
除了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改革之外,配套政策的实施也是非常重要的。简言之,这些政策应该包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同步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修改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方面的法律条款,以及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
关于体制转轨而发生的隐性债务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愿意承担其补偿问题的解决。总体上看,减持国有股权和出售其他国有资产,或者直接划拨国有股权应该是进行债务补偿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合理的筹资渠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期。通过借鉴国外的改革经验和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建立完全积累型的个人帐户制,社会统筹和企业与个人缴纳的资金都应该进入到个人帐户,同时,现阶段应该选择公营管理模式来对积累的资金进行投资管理。当然,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兼顾公正与效率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我国在今后20年的战略机遇期内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2.李剑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3.郭树清.建立完全积累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最佳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4.郭树清.养老基金的筹集与隐性债务的补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
5.周小川.社会保障与企业盈利能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
6.M·费尔德斯坦.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
7.M·因方特,J·阿里斯蒂亚和J·R·温杜拉加.智利社会保障改革历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
篇6
不久前,一场关于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的座谈会在位于北京的国家电监会举行,参与俄罗斯电改的德勤集团相关负责人应邀到会,介绍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及输配电改革的经验。
“我们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需要借鉴外国的经验,而俄罗斯与中国在这一方面有很多相似性。”4月21日,参加座谈会的国家电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孙耀唯向媒体解释说。
而这仅仅是中国学习俄罗斯经验的“前期工作”。据孙耀唯透露,国家电监会还将组织考察团赴俄罗斯实地考察。
所有这些取经行动,都旨在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电改热身。据悉,由国家电监会、发改委、国资委各自领衔的电力市场建设、电价改革及主辅分离三项改革,均有望在今年获得进展。
电监会北上取经俄罗斯
2008年7月1日,曾垄断俄罗斯电力行业的统一电力公司(RAO)停止运营,旗下火电资产被拆分为6家电力批发公司和14家区域发电公司,参与市场竞争;输电资产中220千伏及以上的骨干电网由新成立的联邦电网公司所有;配电资产除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配电公司外,其余9家跨区域配电公司将在2010年后进行私有化,而电力零售业务仍由配电公司负责。此外,俄政府还成立了独立的电力系统调度公司。
由于体制转轨和金融危机等因素,俄罗斯电改进程较预期有所推迟,但仍坚持完成了既定目标。这引起中国电改规划者们的注目。
孙耀唯用三个“一样”概括中俄两国电改的相似之处――一样是在电力工业需要快速发展、经济改革处于转轨期的背景下进行改革;一样是幅员辽阔,具有区域性电力公司;一样是要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因此,相比其它国家,俄罗斯电改模式对我国更具借鉴意义。
为此,国家电监会正加紧研究俄罗斯经验。一个主要由电改课题组成员组成的考察团近期将奔赴俄罗斯实地调研。接下来还可能邀请俄罗斯电力系统人士来华介绍经验。
借鉴普京电改“四板斧”
在俄罗斯模式中,调度独立设置被作为经验之一推介给中国电改的设计者们。
德勤集团的俄罗斯分部作为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的财务顾问,参与了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有关工作。该集团全球能源与资源行业主席克里斯•尼科尔森认为,俄罗斯在电网重组和调度独立等方面的做法可为中国电改提供参考。
在中国,调度目前仍放在电网内部,电网企业既是买方又是卖方,这被认为不利于市场的公平开放。
而在电监会看来,除改革方案外,俄罗斯推进改革的方法也有值得中国学习之处。
“首先是政府主导,强力推动。”孙耀唯介绍说,俄罗斯的电力改革是自上而下组织和推动的。前总统普京亲自组织电力工业改革工作组,组成6个人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并委托11家代表不同利益的单位提出11套改革方案,以确保平衡兼顾各方利益。
“传统计划经济国家的电力改革涉及面广,问题多,难以周全地照顾方方面面,因此更需要政府的强势推动。”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朱成章说。
俄罗斯电改的另一大特点是统筹规划,立法先行。早在2003年,普京就签署了5项法案,包括拆分RAO、放开电价、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等方面内容。孙耀唯认为,通过立法明确了改革预期,有利于增强改革的信心。
“立法先行是俄罗斯电改区别于中国的一个方面。”朱成章指出,中国虽然在2002年就公布了电力改革办法,但至今未出台支持电改的相关法案。
俄罗斯推进电力改革的目标明确,就是要建立适合电力行业特点的市场运行机制。为此在构造电力市场结构时,明确将高压输电、低压配电和电力调度界定为垄断性业务,坚持由国家所有和控制;而发电、售电、维修服务等则界定为竞争性业务,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此轮改革完成后,俄罗斯形成了合理的市场结构,分别组建了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供电(售电)公司,成立了独立的交易系统管理所和系统操作公司,并鼓励大用户直接购电。“这样就为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奠定了合理的运行基础。”孙耀唯评价说。
此外,俄罗斯的电价改革也引起中国电监会人士的兴趣。
“他们的电价改革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孙耀唯说,一是发电企业与供电企业之间的双边合同可以一年一订,允许根据燃料成本和通胀变化进行调整;二是随着改革推进逐步放开价格管制,适当提高居民电价,减少交叉补贴,由电力买卖双方自由定价、签署长期合同。
电力综改酝酿试点
学习借鉴俄罗斯经验之时,停滞多时的电力体制改革再次悄然上路。积极稳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已被列为电监会近期工作重点之一。
“电监会将继续推进电力市场建设,以大用户直购电试点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规范的双边交易市场。”孙耀唯透露,这项改革前期在吉林及广东进行点对点试点,今年将会在内蒙古进行区域试点。
试点前期为政府主导,而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发电市场平台,允许发电企业和用户进行直接交易。
与此同时,电监会主席王旭东在近期召开的电监会党组会上表示,将推进主辅分离改革,推进电力综合改革试点。
“单项推进改革往往比较困难,选择一些地区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有利于围绕电力市场建设,配套推进输配业务分开核算、输配电价、发电节能调度、农电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孙耀唯告诉媒体。
而推进这项改革需要与发改委主导的电价改革特别是核定独立输配电价相衔接。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此前曾向媒体表示,应当把输配电价分开核定,输电电价独立出来。因为配电网和输电网是两个网,一般大用户不通过配电网,可以直接从输电网走,这样供需双方就有了直接交易的价格基础。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这被视为政府加快电改特别是电价改革的信号。据了解,电价改革正由国家发改委制定方案,其中最为重要的独立输配电价核定方案可能在年内出台。
“电价改革,可以按照成本加收益的原则核定输配电价。”吉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张羡崇向媒体表示,比如投资成本、人工成本、生产成本都是很容易计算,再给电网一定比例收益,主要用于循环再投资。而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则应逐步随行就市。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价格监管者而非定价者。
核定整个电网输配电价的前提在于厘清成本。由于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等改革尚未完成,电网企业的成本难以核算清楚。输配分开目前尚有争论,但主辅分离一直是电改的主要内容,但前几年由于各利益方有分歧而陷于停滞。
篇7
关键词: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美联储;消费者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1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3-9031(2009)10-0060-03
一、引言
2009年6月17日,美国政府正式公布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白皮书,期望以此恢复公众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美国政府对导致本次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反思,并据此提出五大关键目标,分别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对金融市场的全方位监管、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不受不当金融行为损害、赋予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必需的政策工具以及建立国际监管标准并促进国际合作。最核心部分为两项:一是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打造成“超级监管者”,全面加强对大金融机构的监管;二是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赋予其超越目前监管机构的权力。决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弥补金融体系监管漏洞,将那些曾经处于监管盲点的机构乃至具体业务置于公开监管的框架之下;二是提高对消费类金融行业的监管质量,保护在金融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三是提高金融监管效果,特别是改革现有的监管机构框架。本文分析了方案出台的背景,解读了方案要点,讨论了社会各界对方案的争议,最后阐述了该方案所产生的影响及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要点解读
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监管机构,任何单一金融监管机构都欠缺监控市场系统性风险所必备的信息与权威,现有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在应对威胁金融市场稳定的重大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而功能性监管是对证券、银行和保险实施重复的分类监管,也缺乏针对金融活动和金融消费者的统一监管和保护。[1]针对现行监管体系的这些缺陷,此次改革的方案要点如下。
1.美联储将获得新的授权。新授权下,美联储可以对那些一旦倒闭便可能形成系统性风险和危害的大型金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包括所有大型控股公司和金融企业进行监管,同时还拥有监督金融市场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权力。除银行控股公司外,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也将被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围。对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其监管标准将严于其他普通机构,例如实施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和更严格的风险拨备,限制其高风险投资和过多地提高杠杆率等。
金融市场发展至今,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行为,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存续和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健康。金融危机的教训在于,投资银行在证券化的发展下承担了类似商业银行的角色。在信贷证券化出现后,证券业和商业银行业务很难划清界限,分业监管在高度发展的金融体系中难以有效实施。而使金融业重新回到完全分业经营状态,既不现实,也不符合现代金融发展潮流。解决弊病的方法是对混业经营新局面强化跨行业、领全局的系统风险监管。
2.全面监管金融衍生品的场外交易,增强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首先,出售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y,ABS)的机构必须向购买者提供更为详细的产品信息,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所购产品所涵盖的投资内容;其次,对于每份售出的ABS打包产品,出售方需保留至少5%的份额,即在损失发生时承担至少5%的损失,对于这部分产品的风险对冲操作也将受到严格限制;最后,负责发贷的机构员工及承销商不能一次性获得绩效奖励,而是逐渐收取报酬,一旦相关贷款出现违约,则其报酬也相应减少。
3.计划创立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该机构在信用卡、储蓄、房贷等银行交易中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次贷危机暴露出旧的监管体系对消费者与投资者保护不足。投资者对复杂金融衍生品的构造与风险理解不足,从而只能被动依赖外部独立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评级去购买金融产品。次级抵押贷款借款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可调整利率贷款一旦利率重设后可能带来还款压力剧增的风险,从而陷入了“掠夺性贷款”(Predatory Lending)圈套。破解这一难题的要领,就是将目前分散在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机构的监管职权集中到新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CFPA)。该署将拥有与负责监管银行健康的监管机构同样的权力,包括规则制定、从事检查、实施罚款等惩戒措施。CFPA还有权制止那些“不公平的条款和交易”,并对相关违规公司实施处罚。此外,新机构还有权改革美国的抵押房贷法律,确保消费者获得清晰全面的信息,并了解各种抵押贷款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状况;要求所有放贷人必须向借贷人提供标准、简单的贷款合同,应用简洁的语言让消费者明白其投资决定的真实后果;对于那些条款复杂的贷款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4.赋予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必需的政策工具。为了避免政府为是否应救助困难企业或让其破产而左右为难,方案拟建立新机制,使政府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处理发生危机、并可能带来系统风险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但要求美联储在行使紧急授权、提供资金救援陷入困境的银行之前,须获得财政部长书面许可。
5.提高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和改善国际协作。在金融全球化时代,风险可以通过贸易、投资甚至心理等渠道进行跨国传递,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出了问题会影响到其它国家金融系统,因此国际监管合作至关重要。依靠每个国家单独的金融救助很难及时遏制危机的传递与扩展,加强国际金融组织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合监管,以及各主要国家间的危机救援,是抗击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大多是跨国机构,对这些机构实施接管、破产和清算需要紧密的国际合作。具体举措包括制定相似的信用衍生产品监管规定,在对大型跨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方面签署跨境协议,以及与海外监管机构进行更好地合作。
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存在的争议
奥巴马的改革方案,引起美国经济社会两方面的广泛争议:一是对于美联储监管职能的过分授权;二是过度监管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2]
(一)对于美联储的监管职能是否存在过分授权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引发了美国房地产泡沫,进而酿成金融危机。美联储过去未成功担负起银行控股公司监管者的角色,干预房地产泡沫和阻止次贷危机的发生,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难辞其咎。再扩大其监管权限,必然招致反对意见。同时,扩大美联储监管权限会影响其作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美联储保持低通货膨胀的目标发生冲突。此外,美联储和财政部必要时可接管大型金融机构的规定将加大道德风险。一方面,大型金融机构可能不再关心风险、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则可能拼命想做大企业,以求达到“大到不能倒”的境界。规模足够大的金融机构,由于有政府撑腰,可在市场上取得不公平的地位,享有在资金借贷的成本和规模上的优势待遇,不会有彻底破产的风险,从而违背自由和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原则,最终伤害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的运行。
为了形成制衡,政府将设立一个由美国证监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FHFA)及其他银行监管机构所组成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FSOC)。该委员会的主要功能是甄别哪些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全球业务的复杂程度已经“大到不能倒”的规模,并建议监管机构对其实行更严格的监管。然而,该委员会无权反对美联储做出的决定。
(二)过度监管是否会带来消极后果
金融监管是一柄“双刃剑”。金融监管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确保金融和经济安全,但监管过度则会扼制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和金融体系效率,形成新的寻租空间,降低金融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有人担心方案实施后,一些不必要的监管会使已经遭受危机重创的美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一步丧失活力,从而削弱美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衍生品市场最容易成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与放大器,如果衍生品市场能够因此得到规范,重复衍生的现象能因此得到规制,将有助于降低未来金融风险。针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改革纠正的正是目前最突出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相脱节的问题。然而,如果矫枉过正,可能会影响未来抵押贷款及其它贷款的融资流。如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设立虽然受到多数消费者欢迎,但许多金融企业则明确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改革会限制其盈利空间,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索罗斯认为政府不应从放任市场的极端,转变成过度监管的极端。并提出了美国金融改革应遵循的三个原则:防止经济泡沫过大,控制信贷流通程度,重新定义市场风险。
四、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的影响与启示
(一)美国金融监管新方案的重要影响
奥巴马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表明了美国政府堵塞监管体系漏洞、完善监管机构框架、重建美国金融业稳定机制和全球信赖基础的鲜明态度,其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及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不仅着眼于本国,而且旨在推动制定更高的全球性金融监管标准,以确保全球金融监管标准与美国实行的监管高标准相一致。作为金融市场最发达、金融监管制度最完备、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国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特别是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经济组织和本国精英的大力推崇下,美国的制度和方式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建设本国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典范。尽管次贷危机动摇了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业的信心,但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其改革措施自然也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金融当局的高度关注。
在美国推出金融改革方案两天后,即2009年6月19日,欧盟峰会便响应美国通过了一项改革方案,拟成立一个名为“欧洲系统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新机构,负责监测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在必要情况下提出应对建议。与此同时,欧盟还将成立主要由成员国相关监管机构代表组成的三个监管局,分别负责加强成员国在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监管方面的协调。
(二)对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启示
奥巴马方案虽然是针对美国金融业的监管改革安排,但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监管方式应适应市场的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管体制必须与其经济金融发展与开放的阶段相适应。没有永恒不变的最优制度模式,而正是由于经济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才促使金融监管体制不断改革。无论监管体制如何选择,必须做到风险的全覆盖,杜绝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创新链条上的真空,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而带来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在金融业高度混业经营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甚至有可能因为其内部的协调和分工不明确而延误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利时机,致使金融体系风险进一步累加形成系统性风险,最终酿成危机。在混业经营条件下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虽然力度不足,但已经实实在在触及了该问题。从我国现实情况看,目前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混业经营方兴未艾,如果我们不能顺应形势革新求变,仍然固守“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必然会引发风险及导致错配,无法实现金融稳定运行的监管目标。
2.金融监管中应注重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持续购买能力和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金融消费需求,是推动金融总量扩张和金融结构优化的不竭动力。金融监管只关注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而忽视了对消费者利益的切实保护,可能挫伤消费者的金融消费热情,使金融业发展失去广泛的公众基础和社会支持。目前,中资银行消费信贷发展迅猛,信用卡发卡量快速增长,信贷消费的安全与金融稳定紧密相连。因此,必须对消费者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实行严格监管,确保其透明、公平、合理,使消费者能够获得充分的有关金融产品与服务信息。奥巴马方案中建立专门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的措施,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 完全积累 个人帐户 公营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90年代以后各转轨国家也各自推出了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改革措施或思路都借鉴了现代经济学的新的发展成果,大多数在本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们的经验无疑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要点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的一大社会进步。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这一制度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和社保机构自身的财务危机上。20世纪70年代,各国已经开始酝酿要改革这一制度。
(一)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体的行动可以认为始于1981年的智利改革。当时智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广泛地覆盖了养老金、抚恤金、疾病补助和津贴。随着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到来,加上原有体制存在的不公平所导致的效率低下,社保机构的财务状况呈不断恶化之势,到20世纪70年代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政府决心对原有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经过政府的努力,1980年智利通过改革法案,1981年新体制正式实施。其具体内容包括:政府强制性规定公私单位的所有雇员都必须参加养老保险,每人每月将不少于工资10%的资金存入自己的个人帐户,形成养老基金;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局只负责规范与监督基金的管理,而不具体参与实际管理事务。私营性质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AFP)是法定的经营管理者。基金所有者有权选择和更换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这迫使各个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在价格和服务方面展开竞争。政府对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标准、财务状况、资产结构进行监管,并要求其交纳风险准备金;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严格按照分散化、透明化和独立化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基金可以用于购买政府债券、企业证券和民营化的公共设施;基金所有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从自己选择缴费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领取养老金,或者将积累的养老金连本带利转向人寿保险公司以支取年金。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二)转轨国家养老金改革方案实施
许多转轨国家认为,智利的完全基金化的强制性定额缴款体制对于它们并不合适,因为这一体制存在两个缺陷:该体制没有真正分散风险,比如,一旦出现持续的恶性通货膨胀,或者资本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完全积累的基金制将可能破产。更何况转轨国家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由于存在转轨成本,智利模式难以在具有庞大的现收现付体制的国家内实施。
1994年,世界银行关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个“三支柱”方案。这一方案对于转轨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建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养老金的来源应该多元化,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现收现付支柱、强制性基金化支柱和自愿的辅支柱(即个人的商业保险部分)这三个支柱来保障个人未来得到稳定的养老金。赞成该方案的人士认为,由于该体系的每一个支柱分别是通过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来组织和运行,因此是暴露在不同类型的风险之下,这样,体系内总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分散。
从1998年开始,转轨国家开始纷纷按照三支柱方案来设计本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尽管各国在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制度的侧重点上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这些转轨国家养老金改革方案的基本特征是引入基金化支柱,该支柱将与经过改革的现收现付支柱并存。它们力求形成一种包含了代际联系的优点和强制性长期个人储蓄的优点的混合制度。
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紧迫性来自以下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阶段的迅速来到。由于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特殊的人口政策,2030年我国的退休人员将达到高峰期,根据估算,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比世界上其他大国来得都要快;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城市人口的增加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会非常迅速,而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的是城市人口,这意味着加入到这一制度中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目前许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还多少依赖于原来所在的国有企业,这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下一步国有企业的彻底改革;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向
本文以养老资金的财务机制和养老基金的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讨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取向
(一)养老资金的财务机制
对于我国养老资金的财务机制,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存在三种观点:主张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认为该制度管理成本低,互济色彩鲜明;主张部分积累制,实际就是统帐结合,该制度与世界银行的“三支柱”方案本质上是相同的;主张完全积累制,即社会统筹的部分也要进入到个人帐户。对于第一种观点,除了前面讲到的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原因使之不可行外,还有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即如果提高缴费率来缓解支付压力的话,无疑要增加企业的成本,最终导致国内企业的亏损面大大提高。
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部分积累制,根据这一观点,社会统筹部分通过现收现付制来提供最低养老保障,而个人帐户方面通过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基金积累则既有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又有利于激励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该观点似乎最为合理。但是,国内外学者中对此都有不同看法。费尔德斯坦认为,考虑到我国目前实际上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工资总额的增长率,因此,将现收现付制部分改为基金制,将大大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郭树清则是国内强烈主张完全积累制的代表人物,其理由是:完全的个人帐户制使得养老保险的享用与贡献完全挂钩,可以彻底打破“福利大锅饭”;完整的个人帐户打消了人们的其他幻想,有利于缴费的顺利进行;政府难以挤占;制度透明度高,管理成本低;可以取得最好的积累和增值效果;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不搞个人帐户,政府的养老保险负债会越背越大。他认为,为了体现基本养老金的互济性,可以拿出统筹部分缴费的30%-50%平均化后再记入个人帐户。笔者认为,完全积累制应该是兼顾公正与效率的最好制度。特别是,转轨国家所担心的完全积累制不能分散风险的担忧,可以通过现代金融工程来设计收益和风险水平固定的金融产品来化解。
篇9
6月16日,新华际华集团(601718.SH)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称,因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2015年6月17日开市起停牌。新兴际华集团是首批6家改革试点央企之一,虽然尚未公布具体改革方案,但其改革已露端倪。
除此之外,另外5家试点央企的改革进程同样如火如荼。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旗下的万润股份(002643.SZ)、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北新建材(000786.SZ)都处于停牌中,其中万润股份已明确“筹划重大事项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
去年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在至少6家中央企业中开展“四项改革”试点。
所谓“四项改革”试点是指: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其中,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提法由2014年的“推进”升格为“加快”。5月18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并明确指出今年将“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制定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方案。
紧接着,国资委于6月初再度《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央企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国资委有关人士曾表示,试点将坚持顶层设计与先行先试相结合、市场化方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大胆探索与坚守底线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主要原则;通过试点,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模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路径、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机制以及对国企负责人重点监督的纪检监察方式。
搞试点央企的目的是要试出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通过试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努力推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
篇10
问题与难点
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还有不少漏洞。这两方面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政府职能还不能适应新的需要。目前,政府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加政策透明度和统一性、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事务干预、正确行使对经济和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明显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协调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机制很不健全。
二、国有大企业改革难度加大。国有大企业机制不合理、社会负担重、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尚未脱困的大企业尤为突出。垄断行业的大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深化国有经济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关键的环节和最繁重的任务。
三、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投融资活动中的行政干预仍然过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融资领域仍然欠缺风险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导致资金流失和投资效率低下。非公有经济面对的投资审批过于繁琐,制约着国内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国有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不健全。直接融资发展不足,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缺陷突出。金融体系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金融业不良资产比例较高,金融监管比较薄弱。
五、社会信用严重缺损。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大障碍。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六、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的新机制不完善,突出问题是:缴费率过高而影响覆盖面扩大;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不牢固,国家、单位和个人负担的比例不够合理;制度设计过于复杂且不统一,管理成本过高。
此外,城乡分割的体制仍然比较严重。
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难点主要是:
一、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目前,我国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都已完成,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一方面,政府职能转换势必精简机构、人员,削弱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也必然打破一些行业及其主管部门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失业增加,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变化。因此,深化改革面临的难度和阻力无疑也会加大。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注意使大多数人受益。
二、部门自我改革很难彻底,容易引起改革偏离正轨。目前的行政审批制改革,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自我申报、自我清理,往往出现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问题。垄断行业的改革方案和相关法规,也主要由该行业和主管部门自己制定,难以超脱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由于缺乏利益相关方(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利益超脱方(专家、社会公众、舆论媒介)的公共参与和评议,部门自我改革可能流于形式,甚至被既得利益集团扭曲。
三、非经济因素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触及民主政治、政权建设、干部制度、党的领导方式等非经济领域。如果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进程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势必导致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大改革难以推开,甚至产生局部逆转。
四、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然有较强的惯性。一些部门习惯于依赖行政手段对经济生活出现的问题实行禁和堵(如对年年出现的棉花市场波动和涨价现象),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调节。
五、缺乏前瞻性或单纯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某些改革不到位。渐进式改革道路产生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在改革的指导上可能受到原有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局限。此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机制还不健全,也容易影响改革方案的科学性。
目标与重点
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对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加以完善。到2010年,力争建成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内涵是:深层体制矛盾得到解决,新体制的基本制度和机制稳固确立,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基本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稳定化,具有可持续性。
近期改革的重点有三。第一,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一是要进一步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和运行相配合,将有限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资产的增量部分,主要配置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二是加快至今尚未实质性转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三是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就业机制的转换,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提供支持。四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大幅度降低金融风险隐患。五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全面理顺政府、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等市场经济相关主体的基本关系,将着力点放到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民主化。
- 上一篇:股权激励服务方案
- 下一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