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8-0086-04

数据显示,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200万,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时代背景下,肯定中职教育“成才”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应该从“成人”的视角关注职校学生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这一视角出发,作为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哪些不足,可以有哪些作为,何种模式更有利于职校生的生命发展,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载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依据与目标追求。探讨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首先要厘清心理健康与生命的逻辑关系。

(一)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内在关系

人的生命有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两个层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系统,它们之间不是分离和对立的,而是充满着“二律背反”式的矛盾,在冲突中实现生命的否定性统一,构成了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1]。这种完整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个体生命既是独立完整的,又与周围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周遭生命、所处环境的共在。人的自然生命与超自然生命(超自然生命又包括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两重性决定了这种共在,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生命的完整性和共在性共同构成了人的基本属性。心理健康作为人对自身的一种生命认知,从属于生命,内在于生命,是人的精神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实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内在动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存在的意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实现生命整体的和谐与人生的价值。所以,心理健康植根于人的生命性,是生命成长本身所具有的内涵。

(二)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

基于上述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内在关系,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其模式是以职校生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该模式具有三层涵义:第一,作为“教育取向”的模式,更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性,强调要回归生命,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共在性,关注每一个职校生的生命,注重引导职校生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以成全生命为旨归,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机能的训练等消极层面上。第二,作为“教育内容”的模式,强调将生命的核心议题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为向度,围绕职校生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生命问题和生命现象,进行“知人”、“知己”、“知物”等多层次的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情绪情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学会心理调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悟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进行人之为“人”的深层次教育。第三,作为“教育方式”的模式,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多的用“属人”的方式,如体验、反思、对话等,以增进对生命的理解,丰富生命的情感,而不是单一地借助科学的手段、对象化的方式来认知生命。

二、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自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从生命的视野来看,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教育取向还是内容、方式上,都与职校生生命成长诉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背离。

(一)教育取向:过多凸显工具价值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这使得职业学校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技能训练和就业准备上,只教给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却忽视了“为何而生”的思考,不能让学生从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生活在这种教育背景下的当代职校生,年龄大都在16~18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初中生、普高生相比,他们更早地开始思索生活的目标、未来的发展,内心极其渴望找到生活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职业学校在这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职校生这种内心的生命困顿,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则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冲突,进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目前,作为直面学生心灵世界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受职业教育功利化观念的影响,被赋予了更多的工具性意义,不是被作为单纯解决职校生心理问题,加强职校管理的“灭火器”,就是被作为职校德育改革创新的“兴奋剂”,抑或是充当了职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价值与人性意义被遮蔽、被忽视[2]。

(二)教育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

现行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脱胎于普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学科视野和理论基础几乎完全心理学化,在内容的组织上则以心理学学科知识为逻辑,对职校生心理特征、生命特性的关注远远不够。有些职业学校更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心理学概念、方法和技巧。无论是通过课堂教学,还是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或是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其强调的都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这其实是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异化。心理健康不单纯是心理学概念“心理”的健康,心理问题也不是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问题,而是作为生命整体表现出的状态与问题。因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强调学科知识的倾向是背离学生完整生命的,是不完整、不合理、不科学的。

(三)教育方式:过分依赖技术手段

工具价值取向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心理问题的发现和矫正。现代心理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技术对人的“控制”。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有些职校过分迷恋心理学技术,无条件地使用心理学的方法手段。在职校生踏入职校大门的那一刻起,职校管理者就企图运用心理健康量表侦查、鉴别哪个学生心理有问题,哪个学生是“重点保护”对象;有的职校购置心理学专业设备,聘请心理专业人员,开辟专门的咨询室,试图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隐患。殊不知,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是有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退一步讲,即使再先进的心理学仪器也不能百分之百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心理。因为人不是机器,不是纯粹的物质,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人还有那些无法用科技量化的思想和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对心理学技术的过分推崇直接导致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的忽视。因而,认识生命、认识心理、认识自我应该更多地用“人”的方式,而不是仅靠技术。

三、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策略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困境呼唤着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出现,而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内涵的揭示又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实践的模本。

(一)关怀精神生命的成长

当代职校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双重转型、价值多元、科技至上的时代,他们有一种严重的无方向感,不确定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这种茫然感和无助感恰恰反映了职校生生命意义的缺失。因此,给职校生存在以理由或意义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要在初级层面上帮助职校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还要在更高层面上促进职校生生命的成长,引导职校生追寻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重视生命议题的探究

生命的完整性和共在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职校生调适心理,被动地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就业、交往等浅层次上,必须以积极的眼光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展到生命的层面上,引导职校生探究生命的最核心议题,如生命的本质、特性、意义、价值等。具体来说应包括三个层面:珍爱生命教育,通过生命特性、生命关系、生命死亡等教育内容,加深职校生对生命的认识,端正对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命的情感与责任,从而形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生涯发展教育,通过自我认知、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生命挫折等教育内容,提高职校生对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生涯规划的能力;生命价值教育,通过对职校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使职校生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在不断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三)关注生命体验的获得

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觉悟、领会、关照与慎思状态,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是一种内化了的经验体验。“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3]生命本身是一本无字的“天书”,其蕴含的智慧、意义、价值不会自然显现,也不可能由别人代劳发现,它只能通过个体生命的体验而获得。体验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人的生命领域,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除了运用共情、宣泄、疏导、倾听等心理学方法之外,更注重通过积极的生命体验,消除职校生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择业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避免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进而体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注重生命潜能的开发

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特定化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潜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有多种智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4]。人的生命不但有“智商”、“情商”,而且有“灵商”,即心灵智慧[5]。个体生命怎样实现这些生命的潜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生命潜能,取决于后天外界环境和个人的努力。因此,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帮助职校生深刻认识生命潜能,在生命体验中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

(五)强调生命主体的对话

“对话”体现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强调生命主体的平等,强调生命的在场性和生成性。从根本上讲,对话是生命存在、发展完善的一种方式。个体的生命存在投入在对话中,并通过对话而展现出来,个体获得了对自身生命存在以及生命存在的世界的重新发现、认识。对话之于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强调的是师生生命间的平等交流与视界融合,强调把生命当作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官能的训练,更不是“价值中立”式的倾听,而是用对话的方式与职校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生命的议题,发现生命的美好,寻找生命的意义。如是,学生才可能作为独立而完整的人投入到对话过程之中,敞开个体的内在世界,与教师积极交流,并从内心深处认可教师,自觉建构自己的生命观、价值观。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现实的一面,也有理想的维度。现实的一面是,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理想的维度则让人心生期待,期待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别样的形态。正如康德说,“对一种教育理论加以筹划是一种庄严的理想,即使我们尚无法马上将其实现,也无损于它的崇高[6]。从这个意义上说,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也不是为了建构而“建构”,而是基于职校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为了职校生生命的成长与人性的提升,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回家”之路的一种深切关照。

(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青年重点项目《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编号:KYY12061,主持人:郝永贞)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8-11.

[2]崔景贵,等.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3.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6.

[4]施凤江,郑俊乾.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2):43-45.

[5][英]达纳・佐哈,伊恩・马歇尔.灵商:人的终极智力[M].,兆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

[6][英]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Reflection on the Life-emphasiz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HAO Yong-zhen1,CHEN Li-na2

(1.Jiangs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2.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篇2

关键词:口语交际;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求;可行性;途径方法

小学阶段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探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责无旁贷的要求。

一、整体把握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小学教改逐步深化的标志,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需要。

我国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层次:第一,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第二,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第三,开发小学生心理潜能。与国家教育的总目相一致,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正在日益受到重视,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误区:

首先,缺乏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缺乏,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次,心理健康教育重知识,轻经验,重讲授,轻活动存在着学科化倾向。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德育化倾向。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片面化倾向。如有人过多地关注各种心理测验;更关注中学生,忽视了小学生和毕业班的学生;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偏重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偏重学生个体、忽视学生群体,重视调适性心理咨询、轻视发展性心理辅导,这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1]

三、小学阶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可行性

(一)基于特点的可行性。

口语交际,是凭借口头语言进行人际沟通交流的方式,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具有建构型、全面性、生活情境性,层次性的特点,也同样注重情境性、趣味性,注重培养合作能力。

(二)基于途径的可行性

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但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单凭一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是远远达不到目的的,它不应拘泥于单一的传统教学形式,必须与各育紧密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渗透。

(三)基于指导方法的可行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的培养方法:“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的指导方法主要有模仿法、示错法、表演法、对话与讨论法、演讲与辩论法、接龙与擂台法、内容填补法、技巧点拨法八种方法。 [2]

在行动研究倡导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心育八法”较具代表性,即故事启迪法、心理咨询法、分题讨论法、设题展示法、小品表演法、设境讲解法、社会活动法、热点引导法。 [3]

由此可见,在指导方法上,两者具有共通之处。在实际教学中,可多运用表演法情境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口语交际的技能,并得到心理健康辅导。

四、小学阶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及方法

(一)通过教育科学理论学习、“行动研究”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教师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为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研究者的角色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审视教学中的各种价值,并随教学过程和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 [4]只有在行动中研究,才能不断摸索并总结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口语交际教学的新途径。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在口语交际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积极采取“和谐原则”“兴趣原则”“成功原则”创设学生乐学、好学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 [5]二是充分挖掘口语交际课中潜在的心理教育内容,进行方向性、目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可以利用口语交际课开展的活动来塑造学生的学习心理。

(三)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境,注重趣味性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活动作为课程的基本实践形式。只有亲身参与各种活动,学生才能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才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情感与行为进行重新审视,不断内化在活动中形成的正确的自我意识,最终达到人格和谐发展的目标。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如“打电话”指导,要指导学生打电话时要语气平和,语速要均匀,让别人听明白;同时,要简明扼要,不浪费时间。“讲故事”指导,要教学生想好故事的起点、经过、结果,按一定的顺序讲述出来,让别人听明白。指导学生与父母谈心时,记得交代学生感情要真挚,态度要诚恳。学生明白了口语交际的“游戏规则”和“动作要领”,才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并能使学生适应人际交往,培养学生乐群、开朗的个性。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要围绕本节口语交际课目标和内容,按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历程(感知实践参与体验感悟内化),逐步深入地涉及、安排各个活动环节。比如,《感受快乐》一课,围绕“引导小学生发现和感受快乐情绪,学会做一个开心快乐的人”的目标,设计了“幽默短剧录像导入笑话擂台赛快乐传真开心锦囊歌曲结束”五个活动环节,通过这五个活动情境的创设,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快乐,并学会使人快乐的方法,这有利于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层次二的实现。

3.利用讲故事、做游戏和角色扮演,创设交际情境。

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心理体验,克服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养成真诚、宽容、谦让、合作、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角色扮演,即根据教育内容,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借扮演一定角色来认识、理解某种行为方式,训练行为能力,之后再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协助和相互激发,宣泄压抑的情绪,学习合理有效的行为方式。

目前,关于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只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途径和方法需要探索,许多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使口语交际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其今后踏入社会做好交际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日昌,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5.

[2] 王松泉,韩雪屏等.语文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5―197.

[3] 杨忠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0(4):55.

篇3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深深感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二者的结合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渗透策略:

一、认识明理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美丑观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靠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达到教学目的。可以派生出阅读,听,讲故事,看幻灯,图片,录像,电影,欣赏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品,案例分析,判断和评价等形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首先得让让学生懂得道理,,然后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建立健康的完善的思想品格。角色扮演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激感,让学生带着感情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游戏时根据课本中提供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一些学生担任角色,并出场表演。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同样可以使用。利用短剧、空椅子技术等,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既丰富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又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表达、表演、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走出教材的局限。

二、交流讨论

讨论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的交流。真正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包容、接纳、开放、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它能让每个个体体验到我的重要,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大家就会在这个互动中,真诚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既分享自己的简介同时也在他们的表达只能得到反思与启发。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广泛,激烈而深入的思想交流,引导积极思考,步步深入,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掌握有效地行为模式。可书面交流,口头谈论,全班讨论,辩论,小组讨论,脑力激荡,配对交谈,等多种方式。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心理发育还不完善,一个很好的安全的氛围会给孩子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到经验,从而也陶冶学生的心灵。

三、角色实践

人的心理素质要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磨砺,才能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纯真、直率,有较强的开放性,他们的心理发展有较大的可塑性,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处理形成和发展时期,所以更需要重视在生活实践中训练道德行为能力,健全人格,并使他们原有的某些心理困扰,在客体的作用下得到清除。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绎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的目的。让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认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就应该走向生活,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体验和实践,学习到生活的规则。

四、行为改变

以班杜拉的强化学习理论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通过奖惩,模仿学习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某种良好的行为或消除,矫正不良行为。此法有代币法,契约法,自我控制法等多种形式。这些模式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一些类似生活中的情景,让孩子角色扮演,或者以心理剧的形式,让孩子在体验中引起情绪变化,从而影响你行为。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困难和挫折,常常失去进取心和勇气,如不及时疏导,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在实施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加深理解、认识、讨论分析,归纳遭受挫折后的种种表现,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运用典型形象,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策略培养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小学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关注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所谓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较为狭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虽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别,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它们的联系性,其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一致的,他们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其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同,教师在这两方面的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无外乎课堂讲说、课外实践,单独谈话等,不会出现实验、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得到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学校里,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某个角度说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然而,我国的学校目前在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上,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区分度并不大,学校用高年级的标准对待低年级学生,使得他们出现较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教师为实现规范性和纪律性,设置了许多条例,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易使学生产生叛逆、抵抗的心理情绪。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发展入手,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分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决定,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教学中,要一视同仁,不能一味地偏爱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反而忽略了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发现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要及时地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其次,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班风,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鼓励学生像自己一样充满自省精神,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减少矛盾,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升华思想的主要场所,在小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从教材中不断的挖掘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堂教学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完善学生道德品质。例如,在讲到“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阐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还应该将这个道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举出现实例子,从情感上帮助学生理解谦虚的道理,让学生真正做一个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

四、在课外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外活动比沉闷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外教学活动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教师可以采取心理健康知识问答,好人好事评比,道德之星等多种课外活动形式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课外活动中考验学生的道德感,树立学生乐于助人的心态,让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例如,班主任在召开班会的时候,可以评选每周的“道德之星”,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助人为乐,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课余时间,使学生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难免溺爱了一些,从而滋长了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对待长辈不够尊重,不会将心比心,任性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毕竟学生的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与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存在不良家庭因素(如单亲,留守等)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积极与学生监护人沟通,让学生家长在最大限度上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这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有积极的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关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的课上课下,从家庭、社会、全校等多方面关注学生的性格养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完善学生的性格特征,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霞.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

[2]李桂萍.如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2(93).

篇5

关键词:小学;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08-04

一、前言

朋辈是“朋友”和“同辈”的合称,朋辈心理辅导是由一种受训和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过程,或者是同质团体在指导者的带领下通过共同的探索和训练,促进成员共同成长的过程。一项关于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找同伴的占70%,找父母的占10%,找老师的占8%,其他占12%。这表明朋辈群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今,不少中小学将其心理健康教育受众狭隘化,往往只侧重于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朋辈心理辅导所关注的。

综观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可见,美国在朋辈心理辅导方面已走上专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其朋辈心理辅导组织覆盖面广,同时有较为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而我国的朋辈心理辅导发展时间较短,专业性和规范性不强,服务的范围和对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近几年才进入我国高校,更鲜有服务于中小学的。然而,将朋辈心理辅导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既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助人效果,切实给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小学,如果把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定位只局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治疗和干预上,活动将难以开展。因为要求小学生掌握专业的心理辅导技巧是极其不易的,也是不现实的。基于此,我们把研究视角聚焦于如何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小学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并设计较为完善的朋辈辅导培训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检验其有效性,为小学朋辈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和可操作的方案。通过朋辈心理辅导,改变,只有专业心理教师才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状况,让更多学生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朋辈心理辅导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横向发展,更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解决小学专业心理教师缺乏而不能满足心理咨询需求的问题,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心理辅导机制。

二、小学朋辈心理辅导的意义

当今小学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与小学生对心理援助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朋辈心理辅导既能弥补小学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又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心理辅导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将朋辈心理辅导引入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缓解小学专业心理辅导力量需求的压力

专业心理辅导教师配备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小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两者间的差距,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断彰显的问题与矛盾。小学心理辅导老师往往会把视角局限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无力或很少有精力顾及大部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心理品质的培养。然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其次才是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助力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能够起到预防、发展和干预的作用,从而弥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不足。

(二)满足小学生多样化心理发展的需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对心理援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当学生出现心理发展需求或者遇到心理问题时,多数会选择向朋辈倾诉。朋辈心理辅导能以同伴互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建立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可满足小学生多样化心理发展的需求,有助于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朋辈心理委员在为同学开展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周围同学舒缓心理压力,解除心理困扰,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一个彼此沟通、交流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机会,有助于促进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良好人际环境的形成。心理委员在助人的同时使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当自己碰到心理问题时,也可以自己帮助自己,达到“助人自助、双向受益”的目的。

三、小学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施

2013年,我们将小学朋辈心理辅导研究申请课题立项,根据课题研究的操作构思,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总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施程序:一是甄选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心理辅导技能;二是组建心灵成长小组,规划常态工作内容;三是开展朋辈心理互助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一)甄选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心理辅导技能

每学年开始,全校倡议、发动、招募班级心理委员。根据自荐及他荐原则,增补人员。原则上,每班限定男女同学各1名。选出的班级心理委员经过心理教师面试后,通过活动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班长,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再由心理辅导教师按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内容对他们进行培训,传授必备的心理专业知识和行之有效的实操技能。其主要有: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怎样调适情绪、怎样控制行为、适当的宣泄方式、怎样寻求心理帮助、怎样寻求合适的求助对象和适宜的求助方法;掌握一定的辅导原则,如尊重、同情、倾听,在需要自助和助人时,能够胸有成竹、理性应对;选择科学的心理读物,推荐有益的心理网站;收集典型个案,完成同伴辅导工作记录表;发现同学中的情绪异常情况及时向心理教师、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反映等。

(二)组建心灵成长小组,规划常态工作内容

为了提高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与实效,学校还组建了由部分班级心理委员构成的心灵成长小组,并研制整套切实可行的自我培训学习方案,促使他们自主进行心理健康理论与技能学习,由心理教师在实践活动中随机引导其改进与完善。

每学期初,心灵成长小组利用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对全体心理委员开展为期六周的专业技能培训。随后,每两周组织一次工作能力提高培训活动。心理委员在班级中的角色地位很重要,但他们的工作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实战演练中得到提升,才能获得同辈的认可与信任。因此,尽可能多给他们创设交流的机会,以从中汲取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在每次的提高培训活动中,培训的主题是依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展和各班学生的心理状态而择定的。如期末考试月份,对心理委员进行考试心理辅导的技能培训,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和同伴相互学习,使他们能帮助、辅导同学缓解考前焦虑,从容应对考试。

每两周召开一次工作规划与布置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于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整体配合才能使其具有实效性和生命力。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月”期间,要求心理委员组织全体同学参与心理漫画赛、心理书签制作比赛等各项心理竞赛,倡导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宣讲心理健康知识,达到广泛的宣传教育目的。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使心理委员明确近期工作,找准方向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形成良好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效能感,并不断地积累经验,尝试创造性地开展具有年级或班级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心理委员经常会碰到受自身经验与能力局限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每学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一次同伴心理互助案例督导。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督导,既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灵成长,消除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畏难情绪。在定期督导中,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及时调整心理辅导方案,以提升心理辅导的实效。要让朋辈心理辅导员明确地意识到,助人活动基于自身的能力,如果自身未达到帮助别人解决某一问题的能力时,切勿强求自己,而作出另请高明助己应对的选择,才是对来访同学负责任的表现。

(三)发挥心理委员作用,开展朋辈心理互助

1.组建“阳光小队”,搭建心理沟通桥梁。“阳光小队”,寓意为同学带来积极、正向的心理能量。碰到心理委员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阳光小队”在督导过程中及时向其他心理委员请教,或者及时转介给心理老师。“阳光小队”定期开展“请到心灵葵花园来”的活动,每名心理委员向班级同学发放邀请卡,打破同学对心理咨询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让同学了解心理咨询,为心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搭建桥梁,并引导同学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心理咨询,必要时能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2.策划“相约心灵葵花园”,宣传心理保健常识。每周五大课间,“相约心灵葵花园”进行专题广播,使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信息。心理委员定期在学生群体中搜集他们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共同困惑的话题,并和心理老师一起撰写广播稿,编排演播程序,使20分钟的广播能集专业性、趣味性、实效性为一体,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发展的职能。

3.结对“心灵伙伴”,携手共促心灵成长。学期初,学校分发给每个学生《心灵伙伴谈心本》,这本谈心本将记载学生在心灵成长方面的体悟,也成为同班同学与心理委员谈心的对话本。每周一,各班心理委员收齐“心灵伙伴”谈心本,通过书面沟通,走进每个同学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助人成长。

4.组织“心理游园会”,互助激发心理潜能。学校德育室和心理咨询中心每学期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举办心理游园会活动。举办心理游园会前,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心理委员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需求,为活动收集同学身边的素材,以详实的案例提升活动的实效性。心理委员作为心理游园会各个“关卡”的策划人与主持人,设计菜单式心理普识内容,学生通过挑战各种“关卡”,了解心理保健知识,激发心理潜能,完善心理品质。

5.编演“校园心理剧”,化解一般心理问题。以校园心理剧的编演促进同伴心理互助,使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心理互助的过程中学会自主解决常见心理问题。在前期的预研究中,我们对校园心理剧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总结出校园心理剧编演“五步骤”:第一步,从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过程中搜集、积累素材;第二步,筛选、提炼素材,编写、生成校园心理剧;第三步,编排、完善校园心理剧;第四步演出心理剧;第五步,总结成果分享感受。心理委员携手同伴编演校园心理剧,展示了通过同伴互助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过程,不仅宣传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也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理念。

四、对小学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反思与前瞻

以往的朋辈心理辅导研究与实践,都倾向于将其定义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心理辅导工作,以致要求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辅导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妥善地处理接收到的“心理垃圾”。这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我们的研究更侧重于预防和发展,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围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设置活动;让朋辈心理辅导员成为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心理游戏的演示者、心理知识的传授者、心理老师的小助教等。这些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却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其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此外,心理辅导老师要建立起健全的成长反馈机制,定期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展清理心理负能量的活动,保障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从事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依然保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防其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诚然,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探索层面,对小学生的朋辈心理辅导迄今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朋辈心理辅导的非专业性特点使其难以避免人们对其科学性与有效性的质疑。只有充分把握朋辈心理辅导的特性,结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拓展和创新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的实施方略、渠道,才能使朋辈心理辅导真正地解决学校心理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并有效地促进、充实、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昌盛.高教园区内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问题与对策[J].水电教育,2012,(2).

篇6

心理健康课对小学生心理机能的提升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其实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对影响心理健康课实效性的问题及实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分析,对教师团队建设、教材的完善、教学目标的制定等几方面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以期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思考

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对小学生个性、意志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更多重视,通过适宜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下面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的实效性提高策略进行研究。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方面的问题分析

1.未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足够重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应试教育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教学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和走形式的情况,若过于追求形式多样化便会导致教学内涵及目的的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无法在教学课堂中获得更多收获。此外,教学方式的单一同样对其实效性产生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学工作集中于学校,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所忽视,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社会及学生家庭之间的脱节、对立等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产生影响已经成为需要研究的重点。

2.师资短缺问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专业性,对教师活动组织、应变、专业知识等方面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实际教学工作中师资力量有所不足,教师大多由思想品德教师兼任,并且未能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教学实效性产生影响。

3.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需要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进行明确,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更好的培养,但是实际教学工作中未能围绕心理学理论知识及“人际交往”“学会学习”等主题及目标进行教学,教学工作偏离教学重心,存在走形式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性产生不利作用。

4.教材方面的问题

教材可谓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基础,但是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存在价值取向侧重学科知识、社会需求的情况,未能对学生主体地位产生更多尊重,并且其内容系统性及学科性较强,活动内容的操作性及可行性较差,编制过程中未能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实效性的提升产生一定阻碍。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高方法

1.对教学观念及模式进行调整

教学模式的创新可谓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先决条件,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性进行提升,需要结合新时期课程改革工作要求对教学观念进行调整,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在相关部门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及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小学校方及教师能够被其带动对己身观念进行转变,进而更好的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产生更多重视。此外,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是教学模式的构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升同样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教师需要使社会及家长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校方及教师的工作,需要依靠社会各界和家长的配合支持。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对学生校外及校内生活进行结合,使校方和家长之间建立更多沟通和联系,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借助家长会、家访、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教师能够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朝着综合化、生活化的方向转变,在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支持下,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大幅度提升。

2.对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工作进行完善

为了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升,改善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师团队建设工作进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教师专业心理健康教学能力、教育观及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校方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且对引进机制进行健全,使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前往学校任教。此外,需要对人才管理及培养机制进行健全,通过教育及培训的方式使教师掌握更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将其应用至实际教学工作中。最后,需要对考核及评价机制进行健全,通过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监督管理及考核方式对教师进行考评,在多元化考评内容的支持下,能够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热情、教学效果及师德等方面进行了解,并且借助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够对教师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教师发展及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

3.对教学目标及主题进行明确

教学目标及主题的明确,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为教学工作按部就班的开展提供更多保障。以“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为例,教师设计“七彩糖”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对学生间主动交流意识进行培养和提升,减少与其他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并且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2组,为每组学生发放七彩糖,并且将写有词语的卡片发放给学生;然后教师对游戏规则进行说明,要求两组学生进行比赛,学生需要在本小组学生中找到和自己卡片词语连成短语或词组的学生,如每组共有18名学生时需要组成9个最佳词组或短语,两组学生中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最后,组成短语的两位学生为合作伙伴,彼此之间对自己喜欢的书籍、动画片或是游戏等进行分享和交流,并且分享七彩糖果:教师设置“七彩问题”,如红色问题:最喜欢的书籍是什么?学生与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流,之后共同品尝红色问题相对应的红色糖果。在活动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消除和其他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有所增加。

4.对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完善

教材质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需要对教材设计及编写方面的工作产生更多重视,教师需要结合新时期特点及素质教育要求进行编写和设计,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充分尊重,并且对教材价值取向、内容失重、特色缺失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提高教材开放性、反思性、时代性、针对性及可读性,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5.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和丰富

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讨论、游戏等均为常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形式,而常见教学方法则由情景教学法、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法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使用,并且对多媒体手段进行更多的应用,通过图片、声音及视频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媒体对有趣的活动过程进行展示,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结全文,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增加,其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等方面更加复杂,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面的工作提高重视,从教材、教学模式观念、团队建设等几方面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效性进行提升,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雪萍.探索有效的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24):18-21.

[2]赵雪.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5,(27):113.

[3]陈维森.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教师,2014,(02):57-58.

篇7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设计

(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贴近生活,目标具体而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贴近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面对的不同心理问题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小学生的感恩父母,入学新生的环境适应,以及初中生、高中生阶段的人际交往与恋爱问题等。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使这门课更有吸引力,更有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具体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从而避免大而空的目标和内容。

(二)精心设计活动,使活动形式多样,且具有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应避免过多的说教,多以活动为主。但活动内容不宜过多,要做到“精”。活动整个过程及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要有所考虑。活动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形式过于单一,比如,只是写或是说,这样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应多种形式相结合,各种形式之间紧密相连,且具有层次性,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从而达到活动目的。活动形式设计应适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比较适合以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而不适合辩论赛的形式。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避免活动的时效性,又要避免活动的单一性。要考虑学生是否做过,以及是否对活动感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年龄特征,在原有活动设计上进行创新,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活动设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活动的认同感与参与度,同时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设计备用方案。在活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突发因素的出现,如室外活动的设计则要考虑天气因素的变化,如果下雨则应采用第二套方案,使活动设计方案具有灵活性。如实施一个活动方案时,在发现有不足之处时,则可以用另一个活动方案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整体效果,实现预设目标。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注意事项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和体验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做好这两个因素的最大体现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师应摆正自己的角色,在心理活动中是参与者、引导者与启发者。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活动前参与设计,活动中担任主角,还体现在活动后参与评估。教师积极接受学生在评估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心理活动课程。

(二)合理分配时间,讲好规则,做好示范。教师在控制时间上应灵活把握,不要在某一活动中浪费过多时间,而影响下一个活动,导致整个活动无法完成,无法达到应有的活动效果。在讲解活动规则时,要思路清晰,语言简明易懂。可以自身做示范或请学生示范,这样,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多进行开放式提问,减少封闭式提问。心理活动课注重的是心理体验与自我表达,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感受,而封闭式提问,其答案具有固定性,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表达。在学生不断地表达与倾诉中,可以不断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

(四)多关爱鼓励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甚至自卑,在言语表达中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与支持。提高其自信心,使其敢于表达自我,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在活动中多用表扬与赞美的语言,使学生增强愉悦感与自我效能感。

(五)教师将积极乐观的情绪带进课堂。心理健康活动的活动气氛对于整个活动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将积极乐观的情绪带到课堂之中,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从而避免消极的情绪对活动氛围的影响。同时,教师应注意在活动氛围出现压抑时,及时调整,促进良好活动氛围形成。教师的言语应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使课堂气氛更愉悦。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讲笑话、演小品的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篇8

【关 键 词】英语课堂;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57-02

一、在学科教学中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关注,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小学阶段,还很少有专职的心理教师和专业课程。那么,小学阶段要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以各科教学为依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课课有心理,人人是心理工作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所以积极的课堂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创设学习语境。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邱勤,2004)。设置教学内容时要面向全体,既要重视“优秀学生”的渴求心理,让他们“吃得饱”,有满足感,又要考虑“困难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够得着”,有成就感。

在课堂上,英语教师应多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成就感。如,在学习 Shopping for food, Dinosaurs, Eating out, At Animal Land等内容时,可以分别设置超市、博物馆、饭店及动物园这样的情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扮演售货员、解说员、服务员、导游等角色,进入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英语。这样不仅能完成教学目标,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学习,重现生活体验,收获知识。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环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人际关系的质量。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积极课堂环境的关键。那么,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

(1)尊重、理解学生。小学生虽然年龄比较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尊严。教师要想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就必须尊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

另外,教师要理解学生,理解是爱的一种体现。教师要能包容学生学步的蹒跚,并关注他们“摔倒”时的恐惧与困惑,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产生的原因。比如,课堂上有学生发音不准,回答问题不准确、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出现时,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学环境及内容难度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而不应该粗暴地批评学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流。英语教师要用简易的语言、豁达的心境、关爱的眼神不断地感染学生。学生在老师积极心态的带动下学习英语,能感到安全、有信心,才有胆量“一显身手”,这样每一个学生才能学得更快,心理也才能更健康。

(2)肯定、赏识学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教师在课堂中肯定的、鼓励性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对学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会产生喜悦、积极向上的情绪。运用表扬等赏识的方法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使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鼓起勇气,并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也能使程度好的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一声“Very good”、一颗“星星”、一个“苹果”,甚至一个赞赏的眼神,在成人眼里也许一文不值,却能让小学生从中找到乐趣(张俞,2010)。“洞察学生优点”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多运用“赏识教育”,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对学习的热爱。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及时用简单的英语给予肯定,如Good/Well done/ Good job/Wonderful/Excellent/Perfect等,都能让学生即刻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还喜欢物质性的,能感知得到的东西。所以,除了语言激励外,我还将表扬的话语制成小卡片、荣誉卡等,这样看得到摸得着的小东西能激励学生取得更大进步。

图1

3. 开展合作学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人们沟通的一种工具,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作用也在于交流。这决定了在英语学习中要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group-work和pair-work。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安全、宽松的氛围。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敢想、敢说、敢于与众不同,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有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李徇馥、许树新,2006)。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容易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孤僻,难于和他人合作沟通。在合作学习中,优秀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帮助同伴,增强责任感;困难学生又能及时得到帮助,重拾信心。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马淑卿、尹学民,2008)。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4. 巧妙处理特殊情况及突发事件,化解学生的心理窘境。教师不管多么精心备课,在课堂上仍会遇到各种不曾考虑到的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能够巧妙自然地进行调节,活跃课堂气氛,否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有时还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遇到特殊情况,教师应该适当调节教学内容,改变课堂教学形式,顺着学生的兴奋点和情绪来组织教学,这样师生感情融洽了,课堂气氛也能活跃起来,效果也会特别好(邱逸飞,2000)。

有一次,英语课的前一节课是体育课。因为是炎热的夏天,预备铃打响了,许多学生还满头大汗。我在板书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报告:“Miss Chen,Tim上课喝水!”教室里紧接着出现了骚动。我不禁板起了脸,转过身,严肃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教室里很快安静了下来。我看了一下Tim,Tim是班上的体育健将,应该是上体育课时运动量太大,口渴难忍,一时控制不住才这样做的,我相信他不是故意要捣乱。理解了学生,心境也就平和了,一条妙计随之而来:这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对a lot of(很多)和a little(一点点)的理解及运用,何不现在就让学生自由地喝水,让瓶子里的水从“很多”变为“一点点”呢?可想而知,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我的允许下大口大口地喝水,不仅解了渴,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a lot of和a little这一组词,还运用了学过的知识“no, still”等。

一个偶发事件,一个难堪的局面,反而成了这一节课的剂,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知识。课后反思,如果我当时严厉斥责Tim,可能表面上课堂秩序恢复正常了,但有很多学生实际上也想像Tim那样喝上一口水,学习的心情也被破坏了,心不在焉地听课,甚至整个课堂会出现非常压抑的局面。可见,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要沉着应对,运用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处理意外事件,活跃课堂气氛,化解学生的心理窘境,让他们轻松愉悦地学习。

三、结语

综上可见,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有极大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每一位教师都要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认识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仅仅是心理教师的事,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更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各学科教师都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从多方面、多层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勤.英语教学中应实施学习心理的辅导[J].青海教育, 2004(7).

[2]张俞.消除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3]李徇馥,许树新.关注心理状态,促进英语教学[J].学科教学探索,2006(9).

篇9

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育心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着力班级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为此,我加强了班级环境建设,优化了班级文化氛围,对教室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布置。

1. 我在班里悬挂名言警句、文明用语、图片等,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2. 教室门口,是我与全班学生的合影;合影上,写着“学知识,懂道理,争当班级小主人”的班呼。这样的布置,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让全班学生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3. 开设“荣誉栏”。在我班教室前面的墙上,醒目地张贴着“荣誉栏”三个字。每周,我都在班里评选出“纪律之星”、“助人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并将学生的照片张贴在墙上,以资鼓励。同时,他们为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

4. 鼓励学生写日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也希望学生们每日“一省”。为此,我建议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不需要很长,有时甚至是一两句话。每天,学生们都将自己对生活的点滴感受记录下来。这样,孩子们就会在每天学习思考,并在思考中不断进步。

以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环境育心,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活动育心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在各科教学中,都能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热情;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可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美术、音乐的教学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和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体育课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

2. 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活动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我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且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中队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仅提高能力,同时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教育。我在班里开展的“阅读之星”评比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在与书本对话的过程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明白事理;针对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参加学校组织的唱“三歌”(国歌、队歌、校歌)比赛、毽球比赛、文艺表演等竞赛活动;针对学生从众心理强、热情大方的特点,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修养,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3.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经有多年了。其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包括团体心理辅导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会课等。我不但积极参加了在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积极参加了各种相关的讲座、观摩课、评课活动。2011年6月,我执教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做一个快乐的人》,为我校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也受到市领导及同行的好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当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下面四点:(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2)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3)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环境;(4)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以上“育心”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班级文化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集体、善于合作、讲究卫生等品质,学生的文明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实现了活动育心。

三、开展假期读书活动,渗透书本育心

开展假期读书活动以来,每位学生都能读一本以上的书本。学生读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的书目:(1)世界名著,如《爱的教育》、《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上下五千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等;(2)历史书籍,如《资治通鉴》;(3)作文选;(4)励志书籍,如《名人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5)科普类书籍,如《神奇的动物世界》、《神奇的植物世界》、《十万个为什么》等。

假期里,学生不但主动制作了读书卡片,还写下了读后感。每学期开学后,我都会开展《一路书香伴我行》、《我读书,我快乐》、《我与书本交朋友》等读书交流活动,并在课堂中对孩子们的交流相机进行引导,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通过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读书,让学生对生命有所感悟,从而学会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启迪,于“润物无声”中丰富了精神世界,塑造了美好人格,实现了书本育心。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交流育心

我利用学校开放了“心理咨询室”的资源,鼓励学生前往心理咨询室释疑解难,让他们将自己成长的烦恼向值日的教师倾诉,及时疏导他们的思想。作为班主任,我定期对全班孩子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孩子们内心的烦恼、需求,集体进行心理疏导。另外,我尤其重视对班级小团体的引导。我利用班干部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经常向他们了解班级小团体的心理及活动情况,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能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由于我长期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因此我班一直呈现出一种稳定、健康的状态。

篇10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的体系,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而且与他们要从事的教育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应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这就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师心理学教材应全面改革教材体系,删减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压缩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生理基础等内容,以摆脱普通心理学体系的限制;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健康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存在的理论知识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是高师生必须具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帮助高师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解决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关调查都显示出中小学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应对高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当、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有效对抗由于职业倦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损耗。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时便难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学生最后只记住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名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让高师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为其以后的教学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范式。也就是说,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心理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对认知过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应在理论学习后利用心理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如记忆广度、注意的分配、错觉等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个性心理的内容,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如何解释隐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现象,如何利用所学的心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见习。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教育见习,不仅是让学生真实体验教学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察每个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对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非言语信息影响学生等。利用课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模拟教学法。这是根据角色扮演的方法,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如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等,设计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再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使高师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

5.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可适当观看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大夫》、《第六感》、《美丽心灵》等,通过撰写观后感引起学生思考。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悦纳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总之,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如何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规范下,进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英。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100—101.

[2]钟贞,谢龙华。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