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战警范文

时间:2023-03-22 19:4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战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战警

篇1

“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值班,不用吃饭不用睡觉,拥有强大的火力、良好的机动性能。”这是《机械战警》中机械战警的“生产商”――OCP(Omni ConsumeProducts,泛消费公司)为解决泛滥的犯罪行为而提出的全自动机械警察ED209的设计理念。

ED209是完全的人造产物,它的智能实际上只是计算机程序对人工预设的逻辑命令的运用,并没有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是纯粹的机器人。在影片(旧版)中,因为程序或硬件上的某种问题,ED209在做缴械演示时未能“听”到对方手枪落地的声音,从而做出了误判,引起惨烈伤亡。

实际上,ED209的失败之处在于设计而非软硬件问题。从形体上来看它的确远不如普通人类警察灵活,可旧版影片中的机械战警的灵活性也很差,每次执法行动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缓慢,其强大之处主要是由坚固性和精准的仪器体现的。可以说,在墨菲装上了飞行装置之前,他真正要去抓贼的话肯定跑不过人类的,最多也只能依靠自身机械躯体的坚固来冲锋陷阵,利用高精度的仪器进行定点狙击等等,而这些ED209也都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在2014年的新版《机械战警》中,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墨菲的装备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其灵活性已经直追钢铁侠,真正可以算得上超级战警了。

相比于火力强大悍不畏死的机器人,普通人类简直就是战斗力为五的渣,那么如果ED209没有出现失误,它做警察就真的会比人类更合适吗?那可未必。机器人相对于人类而言最大的缺陷(或许也是最大的优点)在于没有感情,严格地按照程序的命令行动,并且要求有严格的是非之分,因此是非界限模糊、充满感性的人类社会事务对于机器人来讲就成了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影片中墨菲执法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犯罪行为的判断:什么样的情况属于犯罪,什么样的不属于,比如朋友熟人之间的戏耍。这种判断对于拥有多年经验的警察来讲完全是小菜一碟,但对于计算机程序来讲,就要复杂太多了。它不仅需要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认知科学等等人工智能科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客观环境数据的读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对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科学的理解来决定行动逻辑,这种感性的逻辑处理是基于数理逻辑的计算机程序无法做到的。

相较之下,拥有人类警察大脑的机械战警可谓集人类与机器人的优势为一体,自然成为了机械警察的最佳人选。

人还是机器,谁说了算?

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创作其代表作《我,机器人》时曾为机器人提出三条原则,即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

在旧版《机械战警》中,主角墨菲也被预设了几条行动原则――服务大众,保护无辜,维护法律,以及OCP私自定义后来被清除掉的一条加密原则:试图逮捕OCP高层官员将导致机器失灵。这些“定律”或“原则”的目的在于构成支配机器人行为的道德标准,使得机器人必须按人类的指令行事,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其最终宗旨实际是防止机器人产生类似于人类的独立思想,从而脱离人类的控制,如同影片中机械战警墨菲最终脱离70CP程序的控制。

这就涉及到机械战警设定核心话题:躯体与意识,哪个更重要,哪个才是决定人类之所以是人类的根本所在。机械战警到底算人还是算机器?

机械战警为我们描绘出的人类未来进化的一种可能的方向:人与机械的结合体。将人类的思想植入机器的程序,从而使得机器人拥有人类的思维和智能,这个看似科幻的想法从计算机出现起便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来了。如今安装了智能义肢的许多人,大概可算是这条进化之路上的先行者了。

机械战警墨菲虽然拥有人类的思维意识,但从身体构成来讲可谓是99%的机械加上1%的人体。他的同事朋友仍然将他看做是原来的那个人,而他的制造者OCP则将他定义为纯粹的机器,尽管这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目的。

人,还是机器?机械战警的回答已然十分明显。他只拥有1%的人类大脑,但同时也拥有100%的人类灵魂,那1%的人脑让他保留了生前的思维意识。在他恢复记忆之前,OCP对他的定义没有问题,毫无独立意识的他跟纯粹的机器人没多大区别。然而等他恢复了记忆,觉醒了人性之后,他就是彻底的人类了,他有了人类的感情。

旧版《机械战警》中,墨菲主要是因为对自己“死亡”时的深刻记忆加上同事的不断肯定,从而最终完整地恢复了自己的思维意识,奠定了自己的人类身份。这个过程还是有些牵强的,尤其是墨菲对自己“死亡”情形的不断回忆,对于唤醒自己的人类身份的推动力并不足够。新版影片中对此改善很多,主要通过墨菲与妻儿家人的交流来推动这一方面情节的发展,相较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说服力,毕竟人类内心的最深处蕴含着感情。

机器,人,何去何从

篇2

导演:何塞·帕迪里亚

主演:乔尔·金纳曼/塞缪尔·杰克逊/加里·奥德曼

类型:动作/犯罪/科幻/惊悚

上映日期:2014年2月6日(中国内地)

早在1987年,一部叫《机械战警》的科幻大片就在好莱坞一炮打响,后译名为《铁甲威龙》引进中国内地,影响了一代科幻电影爱好者!此次新版《机械战警》是25年后索尼哥伦比亚与米高梅对经典的致敬之作,故事背景还在底特律,只是年代由原来的2020年变为了2028年,“机械战警”的银色战甲也正式升级为酷黑战甲。经典能否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永不停歇 Non-Stop

导演:佐米·希尔拉

主演:连姆·尼森/朱丽安·摩尔/米歇尔·道克瑞

类型:动作/剧情/惊悚

上映日期:2014年2月28日 (美国)

每隔20分钟的谋杀、即将引爆的炸弹、四万英尺的高空,再加上连姆大叔智斗歹徒的惊险场面,是不是让你怦然心动了?而且从预告片看来,这部由《恐怖蜡像馆》导演乔梅·塞拉执导的高空惊悚片有不少飞机爆炸的危险大场面,连姆大叔饰演的老兵既要与恶势力斗智斗勇,又要安抚乘客情绪,剧情万分紧张!所以,惊悚控和大叔控们,不要错过这部片子哦!

―――――――――――――――――――――――――――――――――――――――

过界 Bends

导演:刘韵文

主演:陈坤 / 刘嘉玲 / 田原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 2014年2月14日 (中国内地)

看看影片班底吧,香港影后人物刘嘉玲,内地最具人气怪美男陈坤,跨界文艺才女田原,还有杜可风的摄影,张叔平的剪辑。虽然新晋导演刘韵文在名气上毫无优势,但大牌云集的演员和制作阵容,和入围2013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大奖,就足以让人期待!剧情上,一个是昙花一现的香港贵妇,一个是想到香港生二胎的青年司机,人文关怀和文艺气息兼备!

―――――――――――――――――――――――――――――――――――――――

乐高大电影 The Lego Movie

导演:克里斯·米勒/菲尔·罗德

主演:克里斯·帕拉特/摩根·弗里曼/威尔·法瑞尔

类型:动画/动作/喜剧

上映日期: 2014年2月7(美国)

对于喜欢动画片和英雄片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结合了二者的创意影片。该影片由华纳兄弟和丹麦玩具公司乐高共同制作,令人惊喜之处就在于,里面除了主角乐高小人艾米特的冒险之旅外,还出现了各路为他打酱油的英雄人物,如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甚至还有林肯总统、忍者神龟。虽然这样的搭配有点奇葩,但的确有不同寻常的笑点,也期待一下吧!

―――――――――――――――――――――――――――――――――――――――

澳门风云 The Man From Macau

导演:王晶

主演:周润发/谢霆锋/童菲/杜汶泽

类型:剧情

篇3

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经济建设。一是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交通运输、大型电力、燃气、水务、石油石化及先进制造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垄断性行业和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重大项目的资金投入。如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签署了总额183亿元等值人民币的一期工程《金融服务合作协议》、3亿美元的《外汇贷款合同》,成为我行迄今为止单个授信金额最大的项目践行“绿色信贷”理念,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国家或省级立项的风力发电、城市污水处理、火力发电环保改造等高新技术项目,通过品种安排、项目预审、“绿色通道”等途径,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控制国家限制的小化工、小化纤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加快实施对落后产能及落后生产工艺企业的退出: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贷款审批的重要参考因素.实行“政策合规”和“环保达标”一票否决制提高“理想之家”零售贷款产品标准化处理网点数量占比.优化“直客式”住房按揭业务流程.与省内12家知名房产中介机构联合营销.有效促进零售贷款快速健康发展.满足居民住宅等合理消费需求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引导企业使用新型金融工具。积极推介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现金管理、企业财务顾问及法人账户透支业务等新型、有特色的融资产品。如为恒逸集团、横店集团发行短期融资券.其中与恒逸集团签订的资金融资顾问协议开创了全国中行系统先河:第一只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信托计划——浙江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信托计划.为该公司筹集资金2.89亿元:与中银香港上海分行开展资产业务合作.由我行为企业出具融资性保函,南中银香港上海分行向企业发放贷款2O多亿元三是充分发挥中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网络和外汇优势.为外向型企业提供全面服务,配合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外汇避险”、“外汇理财”等产品,为企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先后与米兰、东京、卢森堡、法兰克福等海外分行签订海外代付业务协议2亿美元,与米兰、法兰克福、东京分行签订3.5亿美元的“保付达”融资业务合作协议四是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丁程。作为中国银行系统小企业贷款的试点行.我行积极支持省内资金实力强、业务潜力大、产品市场好及信用体系高的优质中小企业.缓解其融资难问题。针对小企业“短、频、快”的特点,创新开展存货质押及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业务。在公司业务部设立了小企业事业部.由专业人员审核小企业融资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融资需求.一般在2—3天内完成审批。截至2007年末.我行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23.30%;外汇各项贷款新增7,5亿美元.列四大行之首。

深化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加强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完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通过制订年度授信政策指导意见.明晰授信业务发展方向和行业风险分析及政策导向;以“实用、适用、实效”为目标,分区域推进辖内授信指引的制订丁作.明确区域内授信业务发展方向和重口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曾小平点。进一步提高集中审批工作质效,制订《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授信集中审批实施细则》.配套制订了评审会实施细则、零售贷款集中审批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优先评审BBB级以上、1亿元以下大额授信客户,保障集中审批流程的高质高效。积极创新授信执行工作,以“固基础、强管理、精细化、促发展”为工作指引,加强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档案、押品的集中化、标准化管理,加大清收处嚣力度,有效防范了授信操作风险、避免了不良资产反弹年末.我行不良资产余额比年初下降7.60亿元,综合不良率下降0.71个百分点.达到了“双降”目标。

完善内控体系.实现安全运营。进一步完善职能管理、合规控制、内部稽核三道防线组织开展“合规建设和风险管理年”活动.积极培育合规文化:在行内7个业务条线试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RACA)的推广工作.对辖内660家基层机构的业务经营权限、经营范围和内控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摸底、风险排序.实施业务经理派驻制,启动基层机构负责人合规履职评价工作.梳理所有业务系统柜员权限.提高基层机构整体内控水平:梳理规章制度3000余份,组织现场检查5000余次,同时加强非现场监控和检查做好反洗钱工作抓好案件专项治理和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做好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的检查评估,构建职责明确的责任追究体系开展网点金融安全评估达标活动.推进监控联网建设:守押社会化和金库集中工作取得了突破。已连续三年无“四类案件”、火灾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提升队伍素质.建设先进文化。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抓好系统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文明优质服务,有力促进了队伍建设和良好风气的形成.辖内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建成率分别达91%和90%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开展“奥运服务月”活动.组织以奥运为主题的服务竞赛,服务改进效果明显.在总行文明优质服务作全面检查中获满分。

2008年.中行浙江省分行将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金融强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加强内部机制创新和业务产品创新,调整业务、客户、货币三三大结构,深化制度化建设、系统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内控、防范风险,抓住机遇、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一、夯实经营基础、完善管理机制,涵育发展原动力夯实产品、客户、网点三大基础。一是完善产品研发和推广机制,夯实产品基础.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开发和推广产品.利用合适的产品去营销客户和抢占市场;二是完善客户准人退出机制.夯实客户基础.巩固核心客户,拓展重点客户,扩大基本客户群.实施客户分类管理和分层服务,实现客户价值回报的最大化;三是优化服务渠道机制.夯实网点基础,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以网点转型为抓手,合理规划网点布局,优化功能分区和服务界面,提高网点的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配置、激励约束三大机制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达到“人尽其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注重文化引导,增强员工投身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物尽其用”进一步探索与创新财务资源配置途径.完善业务激励分配机)制.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机制,推进经济资本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资源使用的边际收益.发挥财务导向作用。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体现“多劳多得”。加大对重点业务的激励力度,充分体现“多挣、多花、多贡献”的原则,强化绩效观念,用机制保障联动营销、捆绑营销.同时关注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防止短期行为。

加强创新实践。抓好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深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抓好内部改革创新,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机制的转变、流程的整合等;抓好业务、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创新。通过理念、管理、产品及营销的创新,推动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协调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今年.我行将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经营计划为:人民币存款增长20.97%,人民币贷款增长13.58%.外汇贷款增长11.98%,中间业务净收入增长39.33%,本外币净利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继续实行“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货币结构”的调整。在公司业务领域.重点服务我行重点支持类行业客户,积极拓展适度支持类行业客户.坚持退出“三高过剩”行业以及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不高的企业:在个人金融领域.以优质客户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行电子银行服务:在金融机构领域.以总行级客户和浙江省内重点法人金融机构为主.大力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做大中间业务和做实负债业务为工作重心.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改善业务结构、平衡风险、提高效益的重要战略予以狠抓。

坚持“四个协调”发展一是对公和对私业务协调发展平稳发展对公业务,改进增长方式和盈利模式:加快发展对私业务,稳步提高对私业务的收益贡献度。加强公司、资金、国际结算、个人金融、银行卡等业务线的联动和交叉销售。二是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稳健发展资产业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积极发展负债业务,正确认识其基础性作用.确保平稳发展;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宽收费领域.提高中间业务的收益贡献度三是本币和外币业务协调发展。既要巩固外币业务这一传统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地位.又要抓好人民币业务这一关键.提高利润水平、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四是各地区协调发展。做大一类地区.提高一类地区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做强二类地区.提高二类地区在全辖的整体贡献率:做精三类地区.注重内涵式发展.以质取胜。三、注重发展质量、坚持从严治行.提升风险控制力

提高授信审批质效.支持业务前端提升市场竞争力。继续动态推进流程整合.加强过程质量效率管理加强政策指导.推进授信结构调整.强化授信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综合收益能力提高加强市场环境研究和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根据经济周期变动趋势,及时调整业务发展重点.提高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贯彻“从严治行”方针,继续强基础、抓基层,持之以恒地抓好内控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全内控长效机制,发挥好一道防线的基础作用、二道防线的关键作用和三道防线的保证作用.把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抓实、做细,打造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识别和防范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各类风险.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和安全稳健运营。

四、加强队伍建设、锻造服务品牌,优化整体软实力

篇4

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与服务。为此,高职教育要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提供人才支撑,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互动、互相促进,最终形成共同发展。

关键词:安徽;高职教育;地方经济建设

政策和资金保障。2003年以来,杭州市政府对学院的投入力度成倍增长。2007年,市政府将投资3亿多元的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建在学院,明确基地性质为公益性、示范性、公共性,基地日常运转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其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学院形成区校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成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委员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等,为学院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三,学院与友嘉实业集团共同发掘校企合作的内在契合点。学院确立主动服务企业、校企文化共融、利益共享与人才共育的办学理念;企业把集团的叉车设计研究所、邮政设备研究所设在友嘉机电学院,双方共同开发产品和技术,形成了共同规划、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发展机制。

实现了资源共享,解决了办学资源的瓶颈问题。友嘉机电学院培养的是机械、数控、电气、模具等第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先进的实训设备,但大批量的实训设备,学院既难以承受,又难以做到及时更新,而“校企共同体”的友嘉模式则解决了学生实习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问题,保证了友嘉机电学院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友嘉集团还为学院提供了先进的实训师资,这些技术人员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为学院教师和学生提供培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友嘉实践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友嘉机电学院的成立,友嘉实业集团也将把总部迁入杭州,并设立3个数控机床制造基地,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引进杭州,对提高当地的制造业水平,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从而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学院依托友嘉机电学院平台,为社会提供培训和科技服务。2008年培训社会人员1000人次,教师主持参与省市攻关项目10多项,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为其他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10多项。

2.友嘉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友嘉机电学院模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友嘉机电学院2008级毕业生就业率达99.16%,企业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同时,2008年招生分数创历史最高,学院大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都高出分数线80多分。数控专业学生在2009年浙江省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数控大赛团体三等奖。同时,友嘉模式在学院进行了推广,按照友嘉模式,学院又组建了达利女装学院、新通国际学院、金都管理学院,从而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我国经济发展将日趋区域化、地方化。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多方支持,特别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当前,安徽正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这为地方经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高职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认真分析研究安徽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使其紧密结合、协调互动、共同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安徽高职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1.专业结构问题。

2007年7月安徽省高职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安徽高职教育布点较多的是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类专业,这些专业占全省高职教育专业总数的46.9%,矿业、材料能源、资源、制造业及交通运输类专业数量较少,只占13.4%。从安徽确定重点发展的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及生物技术工业支柱产业以及安徽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前五位的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和设备制造业来看,安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类型不尽适应[1]。主要是高职院校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是重文轻工。因文科类的专业办学成本较工科类专业低得多,许多院校只顾办学效益,忽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二是专业设置雷同。有些院校不顾自身条件,不顾地方经济特点,一味追求办学规模,缺乏专业整体建设规划,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不明确,把目标瞄准在热门专业上,专业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三是专业设置定位不准确。

只看全国“大市场”,不顾地方“小市场”,某些院校不惜代价在江、浙、沪、深等处设立就业办事处,关注就业“大市场”,却忽视了地方“小市场”。此外,区域经济建设中一些急需专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近几年尽管安徽高职教育增设了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电力技术类、矿物加工类等部分高技术含量专业,但总体来看这类专业成长缓慢,仍处于弱势地位。再者,安徽是农业大省,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发展高科技农业,因此,培养大批从事农业的高科技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高职院校应相应开设一些相关的涉农领域的专业,如农业技术、林业技术、水利、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等,但在安徽64所高职院校中目前真正开设涉农专业的还微乎其微。

2.人才培养问题。

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也有职业教育的特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出现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跳出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仿照普通高校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致使培养出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差,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人才特色。另外,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高职教育看成是单纯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和技术,忽视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甚至删去必要的专业课程,致使学生工作后缺乏发展潜力及转岗的适应能力,仅仅成了一名简单重复的操作工或者“机器人”。

人才培养质量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息息相关,在办学条件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师资和实习实训基地问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是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但目前安徽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政府所办,地方政府多因财政紧张而对高职院校办学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较差,“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业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等。再者,由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不到位,培养的人才在素质、能力、结构上难以满足地方企业的需求,致使一些毕业生因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造成就业和创业难。通过对安徽20所被评估过的高职院校来看,有14所院校“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课教师数量的15%,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有16所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较差,造成实践教学多由理论课代替完成。这种教学条件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制约经济建设和发展。

3.科技创新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挂上大学的牌子,实际上中职教育的痕迹还根深蒂固,尤其是封闭办学思想较为严重,缺乏科研意识,服务社会促进科学技术转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较差。当前,安徽部分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立足地方,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才需求的类型了解不够、把握不准,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造成高职毕业生结构性过剩。由于封闭办学,缺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意识,以致在科技创新中处于被动地位。

高职教育虽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但其科技创新水平与教学改革相比还显得十分薄弱。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科研是高职院校应有的功能,科研除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外,还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上的支持。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科技创新能力,虽然不少高职院校成立了科技处或相应的研究室,但往往是空架子,缺乏足够的设备与人才,再加上封闭办学,当学校面对地方经济建设急需攻破的一些科技前沿课题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职院校是否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是否能够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与支持,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徽经济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地方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高职教育提供技术人才,更需要科技支持与服务,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中小企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

二、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

1.安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近年来,安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发展势头较强。安徽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就是要通过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建设工业强省,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如,汽车产业形成以轿车、商用车、微型车为龙头,零部件配套产业为支撑,在全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钢铁产业形成以马钢为主体,加速企业的重组整合,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短缺钢材品种,等等[2]。此外,预计未来几年安徽的第

二、第三产业还要大幅增长。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将给安徽的城镇、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这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

文化水平同就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从业者迫切需要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对此,高职教育大有作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要靠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来提供人才支撑。

2.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和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需要各类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义不容辞。

安徽正在加快实施“十一五”纲要提出的目标,拓展产业优势,做大皖江工业密集带。充分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皖江产业带,重点培育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精细化工)、电工电器、农副产品深加工、材浆纸一体化等产业积聚区,继续保持钢铁、有色、建材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力求在船舶制造、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使皖江成为安徽最大的工业密集带。做大皖江工业密集带,形成各类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是人才。据安徽人事部门有关资料显示,随着安徽皖江工业密集带及城镇产业群的建设,未来几年将迎来人才需求高峰。2009-2012年,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等重点产业需要45-50万人,其中精细化工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量都在5万人以上。皖江工业密集带、城镇产业群的形成不只是在人才数量上有了新的要求,在人才专业结构上也有特殊要求。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对接,按照岗位人才需求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发挥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3.安徽经济建设需要技术和信息支持,高职教育责无旁贷。

知识经济是以网络信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核心就是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离不开知识性人才,知识的获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工业是安徽发展的差距所在,也是安徽的潜力和希望所在,与企业技术短缺相对应的是安徽高科技人才匮乏,缺少高层次的创新研发人才,它已经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阻碍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要尽快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促进安徽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职院校拥有科技、人才、信息资源,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地方经济建设中,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再者还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计划,加大科研力度和专项经费的投入,争取多立一些产业前沿课题和实用性强的项目,使其更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三、安徽高职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安徽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将达到4500—5000亿,占安徽省GDP的比重达40%以上,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85%以上,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25%,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25%,全省工业企业数量达8万户以上,从业人员增长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等。

安徽将以三大城市建设群(合肥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和沿淮城市)为牵引,积极打造产业带,把合肥、沿江和沿淮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煤电产业基地。安徽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调整以及三大城市群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开发新兴专业,调整优化传统专业,培养“适销对路”

的专业人才。在专业调整改革中,高职院校要始终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认真进行调研,掌握人才市场供求变化,在设置专业时,一是要考虑市场需求,二是要考虑办学条件,二者不可偏颇。

地方政府则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规划、政策引导、质量监控、分类指导,以保证全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更趋合理。

2.强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条件。

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有较好的办学条件作支撑,但从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2008年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情况看,省内一些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一是教师队伍,二是实习实训基地。这两大问题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否则,人才质量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建设。在师资培养方面上,要着力解决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问题,实行与地方、行业、企业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办学模式,选派教师到生产、管理、服务、经营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术管理、组织和开发工作以及任职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培训等,大力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此外,还要加强专业建设带头人的培养,分期评选,滚动发展。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设几个大规模的实训基地,满足省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场地要求。另外,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直接在生产工作现场进行实习实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坚持校企合作教育,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选派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学校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实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针对专业优势,发展校办企业等,形成“校企结合、校企并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等等。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教育,高职院校不仅可以承担企业或相关行业的科研课题,配合企业及行业搞技术开发与创新,还可以对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以极大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的能力及热情,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最终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安徽有很多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如芜湖的汽车工业、铜陵有色金属工业、马鞍山的钢铁工业、两淮的煤炭工业等,安徽高职教育可以与这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着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姬兴华.安徽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08).

篇5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4][5][8]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著.经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

篇6

当上天遁地的江洋大盗遇上才华横溢的“福尔摩斯”,到底谁能技高一筹大获全胜?

影视作品中的超级武器与高科技装备对决,多是编剧和导演天马行空的虚构,却也存在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甚至有些还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方向和灵感。只是,令人好奇的是,如果这些被描述的神乎其神的武器和设备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中时,到底是“矛”能刺穿这坚固的“盾”,还是那“盾”能抵住这尖锐的“矛”?

科幻电影中的超级“矛盾”

战争虽然残酷,但仍是科幻电影导演惯用的场景,炫酷的打斗场面、拉风的武器装备是科幻电影中吸引眼球的绝佳武器。一场拥有炫目效果的超级科幻战争,不仅为影迷奉上一道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更是发动了一场头脑风暴,直接向你的想象力宣战。电影中的超级战士们,要么手握威力强大的攻击武器,要么身着“刀枪不入”的拉风盔甲。借助这些强大的装备,超级战士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成为惩恶扬善威名远扬的超级英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经典的科幻电影中,那些让人眼花缭乱、心驰神往的超级装备,让它们带着你的想象力飞腾起来。

拉风的外形、无坚不摧的威力,科幻电影中的超级武器绝对可以颠覆你的认知,让你对武器有全新的认识。借助鬼斧神工的黑科技,再加上导演令人叹服的创造力,科幻电影中的武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光剑――《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这部由卢卡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科幻电影中,出场率最高的武器便是绝地武士的光剑(Lightsaber)了。这把长约20厘米到30厘米的圆柱体,凝聚了绝地武士对“原力”的控制力。而每一个绝地武士在拥有光剑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将身体的感觉完全交给原力,让原力控制身体,光剑便能随心而动,达到“剑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光剑启动后,会产生一束长约一公尺的能量光束,而这就是光剑斩荆披棘的利刃。它可以轻松秒杀宇宙中的其他所有物质,唯有另一把光剑可以阻挡住它肆虐的脚步。

如果拥有这样一把光剑,能够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那丝瞬间就能翻身把歌唱了。心怀英雄梦的芸芸众生怎么能错过这个当英雄的好机会,于是乎,光剑到底能否成为现实也成了众影迷关注的焦点。网友还有模有样地讨论起了光剑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其中争论的焦点便在于,光剑的光到底是什么――是激光?是离子流?正当大家还争得面红耳赤不分高下的时候,有公司已经高调宣布,将光剑从电影科幻拉到了现实生活。有香港制造商曾宣布研发出了新型手持激光器,还将激光剑的制作视频上传到了网上,星战迷们拥有这款梦幻武器的梦想终成现实。

等离子肩炮――《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讲述了一群考古学家在南极洲考察时,误入异形和铁血战士的战场,并在两种生物之间设法求生的故事。

虽然电影在刚上映时得到了许多的负面评价,但片中嗜血的高智慧地球外生物――铁血战士,却因嗜血成性、作战勇猛而让人印象深刻。崇尚暴力的铁血武士,痴迷于冷兵器博弈与厮杀,但这并未妨碍他利用自己为数不多的热兵器――等离子肩炮给目标“猎物”以致命打击。

等离子肩炮的设计借鉴了古埃及和阿兹克特人的文明符号,将夺目的高科技武器与地球古代文明混搭在一起,也不由得为这部武器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等离子肩炮装配在铁血战士的左肩盔甲上,它不仅可以360度的旋转,并且还可以自动追踪视距范围内出现的移动目标。这款武器体型虽不大,但威力却不小。它会在攻击目标前通过积攒能量来提升攻击的破坏力,甚至可以摧毁大规模的重甲部队。不过,那华丽丽的流星状炮弹每一次闪亮登场前,都需要制导激光来充当报幕员,这便瞬间抵消了铁血战士隐身功能所带来的战略优势,将铁血战士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当真是极其的不用户友好。看来华丽丽的战斗效果与威震八方的杀伤力,也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蝙蝠战车――《蝙蝠侠》

白天是玩乐人间的花花公子,夜晚却化身惩恶扬善的黑衣斗士,单是故事情节的设计《蝙蝠侠》就注定吸引眼球,更不要提蝙蝠侠那些拉风的作战装备了,其中兼具耍帅与攻击功能的蝙蝠侠座驾――蝙蝠战车更是出尽了风头。

蝙蝠战车的设计灵感源自于著名的兰博基尼跑车和以彪悍著称的悍马的设计元素。这款最高时速能达到106英里的战车,配有十分宽大的轮胎,在各种地形行驶都如履平地。同时,它还能借助车尾配备的涡轮增压喷射引擎所产生的6万磅的强大推力实现跳跃。

炫黑色的车身自然是拉风到爆,但蝙蝠侠的座驾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曾经设计的两个20毫米口径的榴弹发射器,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进行了改造,升级成了装配在车体顶部的一门155毫米的榴弹炮,并且具备了发射光学制导导弹的功能,可以有力地打击对手。同时,配备有5厘米厚的防弹装甲车身,也可以有力地保护蝙蝠侠的安全。

这部拉风的“豪车”可不只存在于电影的虚幻世界里。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好莱坞不惜下血本订制了一辆原型车,外形十分惊艳,当然高达数百万美元的价格更是会惊得人目瞪口呆。所以,那些梦想着能开上蝙蝠战车的蝙蝠侠迷们,恐怕得好好盘算盘算口袋里的银子才行!

单兵作战机甲(APU)――《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单兵作战机甲(APU:Armored Personal Units)源自电影《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片中人类便是利用单兵作战机甲对抗入侵的机器章鱼的。APU是一种重型单兵武器,装配有两门大口径机关炮,它并不具备人工智能或电脑控制的功能,因而仍然需要人类来驾驶才能实现作战。

这部强力进攻机器,虽然火力威猛,外形也威武雄壮,但却具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单兵作战机甲正面无防护工具,这便使得驾驶员在外面,很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而使整部机器丧失战斗力。同时,这也无疑让冷冰冰的机器增添了几分血肉感,使战斗更加残酷和血腥。

要知道,单兵作战机甲并不仅仅出现在这一部电影中。2012年风靡全球的3D大片《阿凡达》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武器――单兵移动作战平台(AMP:Amplified Mobility Platform)。有人将AMP视作APU的升级版――它完善了APU的驾驶舱,将其全封闭,使驾驶人员的安全更有保障;同时火力配备自然也更上一层楼,它配备了30毫米口径的速射炮作为主武器,可以发射贫铀穿甲弹,也可以配备火焰喷射器。因而,无论攻击还是防御,AMP的性能都大大超越了APU。

冷兵器时代的盾,是战争中自我保护的工具。但在天马行空的科幻世界中,“盾”有了颠覆性的形态――它可能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盾牌,也可能是帅气拉风的盔甲。但无论形态如何,它们在发挥刀枪不入的防御功能的同时,更是越来越多地在激战中发挥进攻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击败对手的致命武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那些颠覆你想象的科幻超级“盾”吧。

盾牌――《美国队长》

星条旗战衣、星条旗盾牌,《美国队长》恐怕是好莱坞英雄大片中最契合主旋律的一部电影。普通士兵变身超级英雄,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美国队长看起来绝对是正义的化身。但主人公所建立的丰功伟业,都离不开他手中那个小巧轻便的神装备――盾牌。它体积虽然小,但是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美国队长最坚实的保护,并帮助他完成惩恶扬善的目标。

个子虽小,威力却惊人――美国队长盾牌的超强功能来源于制造它的材料,一种坚不可摧的合金――原始艾德曼合金。这种在电影中虚构出来的超级材料,赋予了美国队长手中那枚小盾牌令人惊叹的抗打击能力。

在著名电影《复仇者联盟》中,美国队长凭借这个貌不惊人的小小盾牌,竟然抵挡住了雷神的杀手锏――雷神之锤,其抗打击力可见一斑。同时,该盾牌还是借力打力的最佳工具――它不仅能够吸收能量,还能反射能量,将“以牙还牙”的战争逻辑发挥到了极致。

加速盔甲――《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电影《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讲述了特种部队与苏格兰军火商“眼镜蛇”之间展开激烈战斗的故事。

片中的特种部队成员身上所穿的便是由钢铁制成的加速盔甲。该盔甲具有出色的防弹功能,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撞穿墙壁,在枪林弹雨中保护特种部队士兵的生命安全。除了具备一般盔甲的防护功能之外,加速盔甲还具备许多帮助特种部队作战人员完成作战任务的特殊功能。穿上它之后,飞奔、攀爬、跳跃等都不在话下――身穿盔甲的作战员不仅能够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急速奔跑如同超人一般,同时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像蝙蝠侠一样飞檐走壁。除此之外,加速盔甲还配备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智能显示头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想法进行功能调节,真可谓“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机械盔甲――《机械战警》

1987年上映的科幻经典《机械战警》,让初入好莱坞的荷兰导演保罗・范霍文一炮而红,这部影片也成为了上世纪80年代好莱坞科幻动作大片的代表作。如今,这部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之作将再度被搬上大银幕,而机械战警那身标志性的战衣也将重回影迷视线。

1987年上映的《机械战警》中,主人公身穿的那身机械盔甲,具有刀枪不入的防弹能力和功能齐全的武器设备。不过2014年将要上映的这部新版影片中,主人公的那身银白金属色战衣,将变成当下流行的磨砂黑,外形更加拉风也更具霸气,但也遭到许多网友的调侃,称穿上这身新战衣的机械战警,俨然变成了蝙蝠侠和钢铁侠的合体。虽然外形褒贬不一,但不可否定27年之后再度上映时,机械战警的盔甲在功能上势必会更加强大,更加吸引眼球。究竟新版《机械战警》的盔甲会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超能力,我们等待2014年的电影来为大家揭晓答案。

钢铁盔甲――《钢铁侠》

看过电影《钢铁侠》的人,一定会被片中斯塔克公司所制造的各种新式武器而弄得眼花缭乱。不过,可能很多装备都是一闪而过,不会在影迷的记忆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除了主演小罗伯特・唐尼那身钢铁盔甲。

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钢铁盔甲一共经历了七代的变革。最早的马克一代,是在主角托尼被劫持时,利用破铜烂铁在山洞里制造出的逃生设备。可以说,那时的钢铁盔甲并没有十分有效地保护身体全部的部位,同时虽然也配备了喷火器和响尾蛇导弹作为武器,但是动力输出却只能维持50分钟左右,相比较后面几代的盔甲,马克一代着实有点寒酸。

逃出的控制之后,托尼便设计了马克二代。他改良了马克一代的动力系统和飞行稳定系统,并将外层的防护钢甲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但是盔甲所使用的材料还有未能突破的难关,在飞太高后,盔甲会结冰,从而失去动力支持。

篇7

拥有机械的身躯,人类的大脑,这个几乎让所有人都心动不已的科幻情节,如今科学家们正在朝将它变为现实迈进。

弥补生理缺陷:

半机械让人生活更趋正常

在普通人看来,所谓的“半机械人”更倾向于电影《机械战警》和《终结者》中的造型。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半机械人并没有那么科幻,因为人类一直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善自身的生存能力。例如,一个装有机械义肢的退伍军人,或者一个由于心脏衰竭而装有起搏器的病人都可以称为半机械人。

英国色盲男子尼尔・哈尔比森就是世界上首个政府承认的半机械人。他是一个全色盲,只能看到黑色与白色。科学家在他的后脑安装了一个芯片,它看起来就像是从哈尔比森后脑勺长出来的一个天线,一直伸到他面前。该装置能把颜色转化为不同的音符,通过辨别不同音阶的声音他就能“听到”不同的颜色。为了能正确听懂各种颜色,哈尔比森必须记下不同频率的声音所代表的颜色,譬如红色是最低频的声音。2004年,他得到英国身份管理部门的正式承认,认定该装置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化身半机械人不仅可以使色盲患者“看”到颜色,还可以使残疾人“肢体健全”。士兵贾斯瓦提的右臂在2010年一次战争中被炸飞,科学家成功地将他的神经系统与一个先进的机械手臂连接在一起。他们切开他的右肩重新改变了之前连接手臂和手的神经末梢,通过隔离这些神经组织,他们再次连接神经组织至其胸腔肌肉。大脑信号由发动机触发的电极进行采集,这意味着他的手臂可以完全受自己的意识控制。

目前,这个“机械战士”恢复了他的正常生活。贾斯瓦提表示:“我可以骑摩托、开汽车,可以做我以前从未敢想到的事。像开瓶子或拿刀叉这样的事,现在对我来说都是小事情,我都学会了。”

提升自身能力:

半机械让人突破体能极限

正如锤子可以增加人的力量,计算器可以增加人的计算能力,眼镜则让近视的人们看得更清楚一样。随着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机械的形体和功能也日趋完美,将它们与人体结合打造半机械人,不仅能让有缺陷的人恢复正常人的生活,而且还能显著提升人类能力,拓展人类体能极限,让人跳得更高、跑得更快、看得更远。

一拳砸毁一部汽车,拥有超人力量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就设计了一个以电池驱动的机械手臂,它能够帮助人们轻易举起近40磅重(约18千克)的物体。

该机械手臂就像一个穿戴式设备,背上驱动器并套在手臂上,瞬间就可以变身大力水手――举起一个孩子就如同举起一杯茶水那么容易。

如果说变身大力水手还是小儿科的话,美国军方正在研发的一种机械外骨骼,则真正欲将人打造成“未来战士”。

士兵在战场上常需携带重型武器及战场装备,过度负重的情况容易导致疲劳或受伤。美国一军火公司研制了一种机械骨架,通过在士兵身体下部安置的外置机器腿,将重量分担,可让士兵长期负重高达200磅(约90千克),而且丝毫不影响动作的灵活性。士兵“穿上”这种机械外骨骼后,仿佛变身铁甲战士,除了可以轻松负重之外,还可持续以11公里的时速奔跑,甚至在短时间内产生时速16公里的爆发力。另外,机械骨架的液压传动装置可让士兵随意做出蹲下、爬行等动作。骨架上还安装有一台微型计算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适时调整结构,以保障机械骨骼做出与人体相适应的运动,达到与穿着者运动保持同步的目的。

人机日益融合:

半机械人或主导未来社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半机械人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与半机械人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这样的设想或许并非空穴来风。西班牙国立远程教育大学一项学术研究报告认为,基于目前技术进步的发展速率,预计到2025年,人类的生物器官将可以和人造器官完美融合,人体内开始部分使用机器人机制,成为人造机械和有机体结合的半机械人。通过极其复杂高端的技术手段,人体将与任何一台机器一样可以被拆分、移植甚至重新设计。大部分自然人类将由于传统的生理解剖结构继续承受死亡和疾病的威胁,而那些能够花得起钱使用机械假肢或器官的半机械人将主导人类社会。

无独有偶,《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也为我们描绘了2045年,人类将会通过与计算机结合化身半机械人的未来。这篇封面文章指出,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计算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这一趋势的延续,最终,计算机可能从思想缓慢的人类手中“接管自己的发展”。当人类需要与计算机分享地球时,若想和平共处,就需要与计算机一样聪明。为此,未来人类可能需要与计算机融合,以变身超级聪明的半机械人,利用计算机扩展人类智能。届时,人类也将不再是人类,而是“与机器融合成为另一种物种”。

这听起来有点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假想这种可能性,并将其付诸实践。牛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安德斯・桑德柏格及其同事正计划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绕过死亡,最终实现人类永生。在芝加哥举办的第九届世界超人协会年会上,桑德柏格公布了自己的计划:先将整个大脑的“内存”,包括所有记忆和情感,都下载到一台电脑中,然后利用基因改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加速人类进化,最终让人类与机器结合,并实现“永生”。目前他正在对大脑进行超薄扫描,先把大脑包埋在塑料中,然后用内置激光的相机和钻石刀片在切片的同时获取大脑组织图像,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大脑结构。桑德柏格表示,他的设想可能在几十年后,就会在技术层面完全实现。

兼备人机优势:

半机械人为太空探索出力

一位美国学者称,未来的太空探索必将依赖于人的肉体与机器人金属相结合的半机械人。

篇8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发展;一体化

本文为2015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研究”(201503039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1日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

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013年5月13日,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双城记”。2013年8月9日,在北戴河研究河北发展时提出,应着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1月14日,对北京作了要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破解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批示。2014年2月26日,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2014年4月11日,张高丽主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会议。2014年6月8日,张高丽主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三个率先,即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对接三个领域率先突破。2014年7月8日,张高丽主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会议,研究了区域功能定位和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突破问题,确定由徐匡迪牵头论证区域功能定位和三省市各自定位,由王勇牵头三个率先突破工作方案,由王沪宁牵头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15年3月27日,张高丽在天津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时进一步作出重要讲话。

2015年3月27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梳理出64项重点工作,确定了40个重点承接合作平台。7月31日,河北省与北京正式签署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河北科技园、张承地区生态环境、现代物流园区、市场一体化协议和交通一体化备忘录等“6+1”合作文件,标志着我省与北京的合作进入全新的阶段。河北省目前正在加紧与天津共同起草关于教育、生态、交通一体化(含港口)、产业园区、市场一体化等5个合作文件。

6月28日至29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率领的北京代表团到唐山和曹妃甸进行考察,京冀两地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北京市提出,京冀共同努力把曹妃甸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在曹妃甸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使曹妃甸产业园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唐山市城市发展对策

国家启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唐山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唐山市在未来发展中更应紧抓机遇、全面发展。

(一)政治领域

1、建立一个平等对话、开放的高层峰会机制,设置京津冀政府协调机制的最高决策机构“京津冀行政首长联系委员会”,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今年刚刚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中,提出的第一条就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在这个原则下,应该建立以北京为资源配置中心,以天津为制造业基地,以河北省为产业链上游和下游配套的分工格局。由于产业链布局涉及地方税收利益,合理进行财政税收安排就是一个重要议题。这方面,北京应该有所牺牲,河北能够增加更多收益,天津可以获得更多工业项目。唐山市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城市,应该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准确定位城市功能。

2、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要素自由流动机制。这一条在区域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中户口限制问题恐难以破题。鉴于北京市人口过于集中,北京不可能放开人口限制,现在千方百计将外来人口引导到河北。最近北京清除了大量城市违章建筑,实际减少了外来人口生存空间,目的就是减少流动人口。天津市人口压力虽没有北京大,但天津近来已经开始取消“蓝印户口”,避免人口急剧膨胀。因此,从人的自由流动看,工作地点可以选择,但户口问题仍无法有突破。唯一的可能性是河北省内放开户口,一方面促进省内人口流动,同时将渴望入户北京的外来人口消化到河北。而唐山市应凭借毗邻北京、天津的优势,吸收更多的流动人口。

(二)经济领域。作为京津腹地,河北省想要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单靠自身难度很大。因此,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北京、天津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对接是必然的选择。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只有布局合理、分工协作,形成各自的优势主导产业,才能实现合作共赢。总体来看,河北省各城市的科研力量不如京津雄厚,但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擅长的工业制造业领域,这种差异性为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

唐山市最重要的特色产业就是钢铁业。唐山市的钢铁企业数量庞大,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就有上百家,例如大型国有企业唐钢、唐山国丰钢铁公司、半壁店钢铁公司、津西钢铁公司等。在钢铁产业发展方面,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快钢铁企业的整合重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国内一流的钢铁产业基地。除此之外,唐山的特色产业还有机车制造业和陶瓷业,这两个行业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的前身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陶瓷业更是从明代永乐年间兴起。唐山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力求将这两个产业发展成为自身的优势产业。再有,唐山市有两大港口――京唐港和曹妃甸港,这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契机。京唐港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大北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确定的沿海重要港口,而曹妃甸港也已被国家列入渤海湾地区的港口规划中。在物流业的发展方面,唐山可以和天津进行广泛深入地合作,在港口的发展规划上实现错位发展,天津主要集中在集装箱运输和散货运输,唐山港应主要发展能源、原材料的大宗货物运输,如煤炭、铁矿石、天然气、原油等,这样也符合唐山钢铁业发展的需要。

(三)文化领域。京津冀三地的文化资源丰厚,三地可各自优势,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也可依托各地特点鲜明的文化资源开展旅游业,建立旅游合作网络。

作为环渤海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唐山又有着极为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机械化矿井、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这些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唐山又是中国现代工业发展最具潜质的地方,正在建设的曹妃甸深水大港、中国最大的高炉、10亿吨大油田、中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科学发展示范区,这些又为唐山工业旅游的发展增添了时代气息。目前,唐山市拥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7处,约占全国总量的2%、河北省的50%。唐山市应以此作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契机,大力打造成为工业旅游城市。

(四)社会领域

1、完善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一体化交通体系。当前,京津冀地区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构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与共赢。例如,在港口建设方面,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实现天津-曹妃甸港口的一体化。由于曹妃甸港与天津港在开发条件上有着很好的互补性,所以它完全有条件成为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京津冀三方共同开发建设曹妃甸深水大港,共同建设津冀临海产业带,也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着力点。曹妃甸港口的建设更是唐山市政府的重要工程。

2、实现人才技术开发、应用一体化。京津冀各行政地区人事部门应该在制度层面上展开更广泛、更深入地合作,促进人才开发一体化。同时,京津冀应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厚的科技资源优势,联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原创性技术的孵化与技术应用的推广方面,提升本地区的产业技术能级,以解决技术过分依赖国外的问题。唐山市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更是面临着严峻的任务,需下更大的力气。

3、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统一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社会公共服务力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服务力水平低不仅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利于引进外资,影响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河北省的各城市应加强在教育、医疗上的支出,完善教育医疗体系。在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要建立统一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共享优质教育医疗资源。

4、建立双方利益共享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做好生态协调。整治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尤其需要保护、开发及合理利用好土地和水资源。要通过各种渠道如政府投资和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组建区域联合建设与保护基金等实现地区间的利益补偿。对于该区域内部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防风固沙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与保护的监督。唐山市作为河北省生态环境较差的城市,其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期待以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将唐山打造成为蓝天碧水的胜地。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一、立足内需,拓展外需

中国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后,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和国内需求多元化结构的形成,内需会出现很大的增长空间。当中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之后,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对重要性虽有所减弱,但仍将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国应该采取以内需为主的增长方式。以内需为主可以化解外部经济冲击,还可以扩大未来贸易摩擦不断加深条件下的活动空间,并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障国家安全。

近年来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确实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这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按进出口贸易总量占GDP比重计算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一半,有人据此认为我国的开放度已很高。虽然这种看法带有片面性,但从内外需求协调的角度出发,应考虑进一步扩大内需以及调整外经贸政策如何为扩大内需服务的政策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是鼓励出口和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获得开放带来的经济利益、提高国内福利水平。在这种政策导向下,新增的生产(供给)能力和产业结构主要向有出口需求的部门倾斜。但是,长期使用这种政策有可能使国内供给结构和内需结构失衡,加大未来经济结构性波动的风险。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已经较高,随着新的扩大开放,外经贸政策目标一方面应该转向在重视出口的同时重视进口管理,另一方面应转向为扩大内需、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在配置资源中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发展。

在理论上,内部经济平衡是指国内保持充分就业和一般价格水平稳定;外部经济平衡是指国际收支相对平衡和汇率的相对稳定,其中国际收支的平衡又包括经常帐户平衡、资本帐户平衡和综合平衡三种形式。一个开放经济体的内外部均衡之间往往存在政策矛盾,需要内外部宏观政策的相互协调。从内部经济平衡看,在近年来持续的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我国采取了促进出口、扩大外需的政策,以维持国内经济的平衡。同时,也造成了连续多年的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双顺差以及由此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加,出现了对外经济的不平衡。对外经济不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经常帐户调节。未来一段时间,加入WTO因素和内需扩大将使进口出现较快的增长速度,从而可能导致贸易帐户的大体平稳甚至可能出现逆差,这种趋势今年已经初见端倪;二是资本帐户调节。在对短期资本流动存在较大限制的条件下,资本帐户调节主要是直接投资调节。在对外投资难以迅速增加的条件下,该帐户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主要表现出顺差的结构;三是汇率调节。汇率调节主要是名义总量调节,也是应该慎重使用的一种调节方式。

二、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面临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我们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是利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将会有力地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二是积极扩大进口,通过国际市场更多地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能源、关键技术和设备,国家重点建设所必需的各类物资,以及扩大内需的稀缺资源和原材料等产品,增强国内的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三是进一步协调外资与内资关系,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当前,利用外资主要是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地引入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

由于我国的开放层次由贸易层面向资本层面的纵深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既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也给金融稳定及长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金融开放必须和金融制度的完善程度、政府的管理能力相匹配。在引进跨国金融机构时,必须高度重视金融风险,建立抗风险金融监督机制,更重要的是在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同时,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应当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走出去”,可以缓解国内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可以将传统产业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转移出去,可以带动我国货物、技术、设备和服务产品的出口,还可以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实现富余劳动力的海外转移,扩大就业渠道。

三、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首先,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适时推出扩大对外开放新的战略举措。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产品发展和出口扩大;世纪之交,我国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新的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已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首选之地,新一轮以IT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的正在形成。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通过进一步吸纳国际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资源结构不平衡,人力资源特别充裕,而一些重要资源不能自给。抓住这一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参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可以加快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而且将有力地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推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巨大动力。

其次,要立足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加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从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到举行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从10年内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到亚太经合组织系列会议,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正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一个亮点。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单独的发展,合作已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增长的共同需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提高,我们要更加重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问题。

篇10

摘 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经济协调 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以及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每个区域,实现均衡性增长;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己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重庆市作为一个特大的复合型城市,探讨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差异情况,正确把握其经济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根据重庆9大主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结合不同的地区类型,从区位与自然条件、吸引资金的能力等因素出发,分析重庆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提出适合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推进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以下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地区生产总值(万元)(X1):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这个地区经济活动的价值。

2.城镇化率(%)(X2):城镇化率=本地城镇人口/本地区的总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已经称为评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外研究指出:城镇化率的增加与GDP的增长是成正比关系的。

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3):指各种各样的服务,零售等行业售予居民消费和政府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总量。销售额的提升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

4.工业总产值(万元)(X4):一般以货币的形式表现,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量。

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X5):指在某一个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个人储蓄。

6.公共产品的供给(个)(X6):是由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本地区居民服务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设施及其他机构。该指标反映城市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8):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二、重庆主城区经济差异原因

(一)经济差异原因

区位条件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地理区位看,中心城区有利于吸引全市的资金、人才、物流,在区位条件上有绝对的优势;渝西地区与成都平原的经济联系紧密,与外界交往频繁,拥有广大的市场。这些区域以城市(镇)经济为主体,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形成了大工业大流通的格局,相对于其他区域有较优的发展条件。而渝东北地带由于处在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带上,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加之这些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少人多,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与外界的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不够,其自身经济基础条件较差,自我发展能力很弱。三峡库区,长期受三峡工程争论的影响,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几乎没有什么投入,与巧6项重点项目无缘,三线建设为空白,80年代初开放开发迟缓,不仅与沿海差距拉大,而且与周围地区的差距也拉大了,一直处于相对封闭、落后状态。由于建国以来三峡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的长期议而不决,国家对原万县、涪陵、黔江地区建设投资甚少,致使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断层”,至今仍保留成片的贫困地区。

(二)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协调发展的建议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重庆主城区无疑是重庆市最大的增长极,1997年重庆直辖的一个初衷,是试图以重庆这一特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但目前看来,其扩散效应主要发生在主城区的部分区县,对广大渝东地区的带动作用不足,是在于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布失衡。重庆市在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之间存在断层,并且城市的空间布局过分向西部倾斜,广大渝东地区缺乏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城市,导致了重庆主城区作为最大的经济中心难以通过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发挥对渝东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要加快重庆落后地区中心城市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重庆直辖市成立后,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8小时重庆”工程的实施,明显地改善了重庆各区县的交通条件,但应该看到,这种改善是在交通设施建设起点很低下的一种相对改善,目前的状况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庆市落后区县投资软环境条件较差,例如政府对企业干预严重,行政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吸收外来资金,因此,应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软环境条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极其政策含义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l998.

[3]俞荣根.关于重庆市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的几点思考.改革.2002(4).

[4]陆远权.重庆市的区域差异与发展思考.探索.2004(4).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