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政策的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政政策的运用

篇1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作出的选择或决策。其中,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公债;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种财政政策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将二者作为影响宏观经济的变量,调整这些变量来达到政府控制经济的目标。

一、财政收入

1.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手段是通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来实现的。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减税或降低税率的措施刺激消费和有效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起到阻碍经济衰退的作用。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采取增税或提高税率的措施抑制总需要过度增加,起到反通货膨胀的作用。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赋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负担,同样可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程度。因此,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活动的有力手段。

2.公债

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债权欠下的债务,包括内债和外债,内债是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外债是向外国举借的债务,包括向外国借款和发行外币债券,公债不同于税收,税收是强制的,无偿的,公债是自愿的、有偿的,是政府运用信誉筹集财政资金的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券和地方政府的债券。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政府就会发行公债,使公债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个组成部分。现代西文经济学家认为,公债的发行既可以为政府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又能影响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货币流通,对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影响货币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或抑制效应。因此,发行公债也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活动的有力手段。

二、财政支出

1.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支出是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是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包括购买军事物资、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以及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薪金。政府购买支出中,发生了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了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社会总需要水平,对整个社会总需需求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直接对产品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增加社会总需求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反之,当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购买支出水平,如减少军费开支,实行裁员等,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活动的有力手段。

2.政府转移支付

篇2

在当前国内外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继续有效地运用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其中宏观税负水平的合理确定则是关系到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运用的重要环节。在确定宏观税负水平的适度合理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到国际经济因素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应对当前世界新一轮减税浪潮所引发的国际税收竞争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政府在运用宏观政策管理经济过程中,必须面对变化的社会、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国际税收竞争,它的存在使得国家自主改革税收制度和运用税收政策的能力遇到新的挑战。国际税收竞争的一个直接效应就体现在对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上。当前国际税收竞争已出了不少新动向,而这与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与国际经济形势日趋严重这两方面密切相关。最近几年,国际资本流向最突出的特征是全球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美国,导致美国金融市场长期繁荣,并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但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出现了许多变化。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市场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在谋求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国际资本,刺激国内投资和需要,拉动经济增长。而税收工具则成为各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重要组织部分。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大规模减税运动。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税收竞争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我国应积极应对国际税收竞争挑战,合理适度地运用税收竞争政策,也包括应加快税制改革与完善的步伐,合理地确定宏观税负水平。结合轨迹税收竞争的新态势,从税收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运用中的内在作用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国际财税背景这一新角度,来研究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

从总体上说,我国自1998年以来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在这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或已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完善。其一,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是有目共睹的。这既表现在我们对这一政策实施对当时形势的准确判断,又表现在政府执行中对政策取向与政策组合的合理选择。其二,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控制,这几年的实践也已证明是成功的。中央对于这种带有阶段性、应急性特点的财政政策,已经明确指出并充分考虑到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财政风险,在发债空间的把握、国债项目建设质量的保证、抑制通货紧缩趋势与防范通货膨胀新苗头并重、短期财政政策运用与财政资源长期可供给性的协调等方面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其三,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是一政策持续成功的重要方面,这几年成功的实践包括了对这一政策力度的控制、具体措施的选择、与稳健货币政策等相关政策的配合等。在充分认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也应看到从如何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这一特定角度出发,特别是随着积极财政政策运用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现有的政策组合选择中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只有充分发挥税收作用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可持续性才是完备的,因此应将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内在化于积极财政政策之中,并结合税收这一内在因素的外部环境变化来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应该说,税收在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宏观调控中已经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收入稳定增长为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提供了财力支持,我们实行了鼓励投资于消费的一系列税收措施,出口退税体制的不断改进与运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并论证了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暂时不采用减税手段作为积极财政政策方式之一的客观性。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从税收角度来考虑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我们要充分注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清醒认识以举债为主要手段的积极财政政策可能积聚的财政风险,认真探讨宏观税负水平进行必要调整是否会有助于积极财政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篇3

一、宏观调控

(一)何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对国民经济实行的调节与控制的过程,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行政管理的职能。由于只有中央政府才能反映运行总的经济需求,所以宏观调控的权利只能属于国务院。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动态平衡。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来调节这种总的平衡。一旦市场因为供求关系失调等原因发生问题或者产生了混乱,政府就能够通过出台相关的专门针对该类问题的经济政策来在宏观上调节市场的运行,稳定经济的发展趋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均衡增长。

(二)为什么要宏观调控。

1.市场不能够调节所有的经济领域。像枪支弹药等武器,公共产品等涉及到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领域就不能让市场去按照市场的规律调节,而应该根据有关情形,由政府来调节。

2.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市场也会失灵。如: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市场垄断,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信息,收入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等。

3.宏观调控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市场的弱点和缺陷。

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进而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最终使社会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的手段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一般是通过经济政策来实现。而行政手段一般通过政府的有关命令实现;法律手段则主要指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宏观调控,要将这三种手段综合运用,要使这三种手段之间达到相互适应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坚持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调节方法,并以间接调节为主。直接调控一般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实现,比较生硬而不缓和。而间接调控则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一般会利用价值规律,并且顺应了市场规律,更为缓和,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直接调控可能见效更快,有利于快速解决当前问题,但却很有可能治标不治本,而间接调控恰好弥补了直接调控的缺点,尽管间接调控产生效果会慢一些,到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远来看,对解决问题更为有利。因此,要将这三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运用,发挥出宏观经济调控的最大功能。

二、财政政策

(一)何为财政政策。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社会经济稳定,促进公平和效率相协调的任务,通过税收、公共支出等方法来分配社会财富,而制定的财政政策和策略。另外,要注意财政政策有阶段性和相对稳定性,有导向,协调,稳定的功能。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财政政策由于其分类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由于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不同,可以把财政政策划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二是依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这样就又可以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是根据财政政策发挥调节作用的地方不同,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应用。如果供大于求,可以选择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样就能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来拉动社会总需求,刺激消费,进而消费掉多出的社会产品。但如果当供小于求时,就可以使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国债发行,减少投资需求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刺激生产,适当减少社会总需求,这样就可以缓和社会总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矛盾。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搭配使用积极和消极这两种财政政策,要增加财政补贴减少国债发行等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另外,还要抑制社会总需求,使二者逐渐趋于平衡。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战略。通过缩减财政开支,缩减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减少居民消费补贴等方式来缩小社会总需求。另外,也要刺激社会总供给的增加。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仍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一)何为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调节货币的总量和利率以实现某些特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管理的基本准则。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不是绝对的,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经济运行态势作出合理的搭配和选择。一般情况下,当经济过热,总需求又过于旺盛时,应该采用双紧政策。在当市场疲软,经济过冷时,要采用双松政策。在结构失调但是经济又有一定热度时,应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在经济下滑时,应采取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绩效 政策搭配 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实现一国经济稳定发展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学界长期论争的焦点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运用各种模型和实证方法,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绩效及其搭配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国外研究情况

经济学文献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定量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IS-LM模型(又称希克斯一汉森模型)。根据该模型,希克斯和汉森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在短期能够影响产出,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产出都没有影响,它们都是无效的,除了提高价格之外。之后,经济学家在其基础上,将视角延伸到对开放经济的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Mead,1951)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即“米德冲突”。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况。而支出转换政策包括汇率、关税等的实质是在总需求结构内部进行结构性调整,使需求结构在国内需求和净出口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从而开创性地提出“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Tinbergen,19521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即“丁伯根法则”。若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政府至少具备n种独立的政策工具,工具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蒙代尔(MundeB,1960)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指出将每一政策工具分配给它能发挥最大影响力和具有绝对优势的目标。斯旺(Swan,1960)用图形说明了支出增减政策f财政货币政策1和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各自的功用,提出了用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的模型。蒙代尔(1963)与弗莱明(1962),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用于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经不断完善而成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fMundell-Fleming Model),并由此得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fPaul Krugmanl根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他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fTheEtelnal Trianslel,从而清晰地展示了“蒙代尔三角”的内在原理。这三个目标之间不可调和,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这就是著名的“三元悖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将以上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对我国经济的分析,研究结论不尽相同。马拴友(2004)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在我国IS曲线较为陡峭而LM曲线较为平坦,说明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对治理通货紧缩具有更大的效能。张学友、胡锴(2002)运用修正的MF模型,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进行比较,得出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安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要优于货币政策:当前我国的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施建淮(2007)运用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产出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人民币升值在中国是紧缩性的:相对汇率变动的其他效应,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是支配性的,因此运用传统斯旺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是有效的。徐长生、刘士宁(2006)根据斯旺模型政策搭配理论,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模型中的内部通胀、外部顺差的区域,因此对内可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抑制投资过热,采取结构性的财政政策着重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对外通过本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改善国际收支顺差,以实现内外均衡。

也有学者通过计量建模,实证研究了近年来我国两大政策的搭配,但大多集中于对内绩效的研究,鲜有在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兼顾内外综合绩效的系统研究。刘玉红、高铁梅、陶艺(2006)实证研究了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较弱,这是由于我国利率管制严格、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缓慢等原因所致,而中国的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显著,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应该继续实施。王文甫(2007)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有一条真实变量都以相同的比例增长的均衡增长路径:在均衡增长路径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财政政策对经济有影响,货币呈非“超中性”。刘斌(2009)基于我国的实际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的政策体制主要表现为主动的财政政策和被动的货币政策组合体制的结论:这种体制实际上是物价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的充分体现:因相机抉择的政策会产生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对社会福利水平产生影响,这种体制在今后是否一定要继续保持值得商榷:他强调今后我国应该从现行的体制向主动的货币政策和被动的财政政策组合体制转换。黄志刚(2009)将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fM―F模型1拓展到中间汇率制度下研究发现,不管资本流动性如何,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有效,其效应介于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之间: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最应该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方法,此时政策效果最好。

三、总结及启示

篇5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的复合性

    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一)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二)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三)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四)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五、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上的投入应逐步由扩张转为适度调整。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财政政策中以反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扩张功能应当淡出。

    (二)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快向体制性、结构性政策转型。积极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为体制性、结构性政策后,为保证政策调整力度,仍有必要在一段时间保持一定规模的赤字,来达到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攻坚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的公共保障能力之目的。

    (三)积极财政政策在机制上应逐步由应急性决策转向“规则化政策”,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是财政风险、国债投资效率以及公共财政的功能性改革等问题。要防范财政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反周期扩张性财政措施淡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资源引导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强财政政策的规则化管理,制定并遵守国债投资进入、退出的标准。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坚持法治和依法行政,提高财政资源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效能。

    (四)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领域应缩短战线,并按照贯彻“五个统筹”要求调整投向。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使命,是逐步把扩大内需的主角让位于消费和民间投资,公共投资的范围是不与民争利,在建立公共财政的体制框架的同时,扫除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的相关障碍。因此,适度规模的国债投资只可能有限解决目前最紧迫、最根本的发展问题,而把其他的发展问题留给市场和民间投资。

    (五)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从中长期看,我国社会保障压力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保覆盖面将大大扩展,不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后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且社保范围也应该延伸到农村:二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社保压力也相应增加;三是我国在人均收入较低,养老保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特别是一部分退休较早的职工没有交纳个人保障基金的背景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重点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篇6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的复合性 

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一)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二)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三)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四)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五、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上的投入应逐步由扩张转为适度调整。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财政政策中以反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扩张功能应当淡出。 

(二)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快向体制性、结构性政策转型。积极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为体制性、结构性政策后,为保证政策调整力度,仍有必要在一段时间保持一定规模的赤字,来达到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攻坚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的公共保障能力之目的。 

(三)积极财政政策在机制上应逐步由应急性决策转向“规则化政策”,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是财政风险、国债投资效率以及公共财政的功能性改革等问题。要防范财政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反周期扩张性财政措施淡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资源引导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强财政政策的规则化管理,制定并遵守国债投资进入、退出的标准。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坚持法治和依法行政,提高财政资源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效能。 

(四)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领域应缩短战线,并按照贯彻“五个统筹”要求调整投向。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使命,是逐步把扩大内需的主角让位于消费和民间投资,公共投资的范围是不与民争利,在建立公共财政的体制框架的同时,扫除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的相关障碍。因此,适度规模的国债投资只可能有限解决目前最紧迫、最根本的发展问题,而把其他的发展问题留给市场和民间投资。 

(五)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从中长期看,我国社会保障压力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保覆盖面将大大扩展,不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后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且社保范围也应该延伸到农村:二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社保压力也相应增加;三是我国在人均收入较低,养老保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特别是一部分退休较早的职工没有交纳个人保障基金的背景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重点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篇7

关键词: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它可以用来调节总需求,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避免经济周期出现较大波动,在不同经济时期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能起到保持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明确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对当前我国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关文献综述

财政政策是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积极干预,在总需求不足情况下,如果增加政府支出总需求就会增加,突出了政府赤字支出对总需求扩张作用。萨谬尔森在该理论基础上, 强调税收既是经济的“自动稳定器”,又是政府掌握的稳定经济的“人为稳定器”,他认为财政政策是一种管理和控制税收及公共开支的政策。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对我国财政政策提出了独到见解。樊纲(1998)强调,应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变化,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经常性适时微调。陈松青(2001)认为,制定财政政策,要立足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国情,公共支出应投向农村和农业,其“乘数效应”才是最大的。但邱华炳、蒋经法、李齐云等(2002)指出: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没有预期那样大,乘数效应较小。滑冬玲(2010)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不足问题,建议谨慎使用财政政策,同时结合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实证研究方面,李永友(2006)的研究表明经济波动和财政政策波动之间存在不完全双向因果关系。王树华、方先明(2006)经过分析后得出:总体来看,中国财政政策从其宏观效应来分析是有效的,但存在挤出效应,且时滞较为明显。钟永红(2007)检验了1978~2006年间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差异性特征,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仅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内呈现负效应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显著。

综上所述,大多数文献只注重财政政策有效性研究,或者是比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差异,而很少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因此,本文正是在该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得出相关结论。

实证分析过程

(一)变量选取及样本来源说明

财政政策主要调控手段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但税收本身并不能准确反映财政政策松紧程度;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能够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GDP,所以它能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很强的扩张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一直被当做宏观经济调控重要工具之一,有分析指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实际GDP之间体现出较强当期相关性,它仍然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所以本文将财政支出(GE)和固定资产投资(FAI)作为财政政策代表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代表变量。样本区间为1990~2009年,采用年度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异方差现象,分别对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处理后的时序变量分别记为LGE、LFAI、LGDP。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1.数据的ADF检验。为了证明所用时序数据是平稳的,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在进行协整分析前,需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样本数据和其一阶差分项的ADF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变量LGE、LFAI、LGDP都为非平稳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分别在1%、5%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故上述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记为I(1),所以可以运用协整方法进一步检验这些变量之间协整性。

2.数据的Johansen检验。协整检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阶单整非平稳时间序列线性组合是平稳时间数列,则这些变量之间关系就是协整的。上述检验结果显示三组时间序列是一阶稳定的,故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线性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第一个似然比统计量大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LGDP与LGE、LFAI之间在5%显著水平上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协整关系式为:

et=LGDP-0.5124LGE-0.2857LFAI-3.5544

(1)

则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为:LGDP=0.5124LGE+0.2857LFAI+3.5544

(2)

(0.1580) (0.1525)

以上协整关系式中,两个解释变量弹性系数都为正值,说明在长期内GDP与GE、FA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GE、FAI对GDP具有明显正向推动作用;且GE影响力较大(弹性系数为0.5124),而FAI影响力相对要小些(弹性系数为0.2857),说明GE对GDP贡献率要大于FAI。

3.Granger检验。经过上述协整关系检验,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且因果关系方向也不明确。为此,本文运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分析GDP与GE、FAI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王文博认为,Granger因果检验对滞后期长度较为敏感,最好是多选几个不同滞后期进行检验,若结果一致,则认为检验较可信。本文将以该原则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具体过程如表3。

由表3可知:除滞后期取3时,GE都是GDP的Granger原因;而滞后期取1~4时,GDP都不是GE的Granger原因。当滞后期取1~3时,FAI是GDP的Granger原因,取4、5时,FAI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此时说明FAI对GDP影响消失;GDP始终不是FAI的Granger原因。综上,GE、FAI和GDP具有正向变动关系,但GE对GDP影响时间更持久。

4.脉冲响应函数。接下来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GE、FAI对GDP动态影响,图1、图2分别是我国GDP增长对GE、FAI脉冲响应函数图。

由图1可以看出,当本期给LGE一个冲击后, 会引起GDP迅速增长,并在第6期达到最大(0.044),持续时间较长,随后效果开始逐渐减弱,但减弱速度较慢。由图2可知,当本期给LFAI一个冲击后, 也会引起GDP迅速增长,并在第5期达到最大(0.11),持续时间较短,随后效果开始逐渐减弱,但减弱速度较快。综上得出,GE、FAI对GDP动态冲击影响存在明显差异:GE对GDP影响速度相对较慢,效果较弱,但持续时间较长;FAI对GDP影响速度相对较快,效果较强,但持续时间较短。

结论及启示

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体现出较强相关性,三者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而且驱动机制主要表现为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对GDP拉动作用。虽然财政政策效应发挥具有一定时滞性,对经济增长正向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具有影响关系上的非对称性,财政支出对GDP具有单向强Granger因果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则与GDP之间存在单向弱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投资率增长率来引导未来经济走势,但同时需注意遵循适度原则。

我国当前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尚未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从趋势上看,财政支出对GDP贡献明显大于固定资产投资,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影响速度明显快于财政支出。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注意合理优化财政政策结构,使政策各要素之间互相适应和协调,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财政政策短期调控效果显著,但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够深远。从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脉冲作用并不持久,说明经济自身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所以当前财政政策并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亟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君昌.对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若干看法—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在财政政策上的分歧及其启示[J].当代财经,2002(1)

2.庄海燕.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3(7)

3.樊纲.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J].宏观经济研究,1998(1)

4.陈松青.二元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1(8)

5.周洪,马栓友,马 .“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及可持续性高级专题研讨会”综述[J].财贸经济,2002(1)

6.滑冬玲.后金融危机时期提高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0(12)

7.李永友.我国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波动的关联性分析-兼论我国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自动稳定机制[J].财贸经济,2006(4)

8.王树华,方先明.中国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检验:1978-2004[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8)

9.钟永红.中国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作者简介:王银枝(1963-),女,河南荥阳人,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金融理论。

中图分类号:17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132-03

收稿日期:2008-09-02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学者的研究早已形成共识,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协调配合。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利益,必须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发挥货币政策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并且在协调配合的各个领域,提高协调配合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开拓协调配合的广度和深度。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应注意的问题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配合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确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从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不存在固定模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和组合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两者要在一致的宏观目标下,相互配合与协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启动经济的扩张性政策中,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同时应注意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但在经济增长偏快和过热时,应以货币政策为主体,同时要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充分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的特点和优势,并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当前,我国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适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最佳配合。

(二)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政策性金融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政府银行,以比市场或商业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为需要国家支持的特定对象提供信用支持。政策性金融既有较强的财政性,又有明确的金融性,具有财政资金“无偿拨付”和金融资金“有偿借贷”的双重性机制;既有政府的优势,又有银行的优势,既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又遵循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它是财政货币政策的巧妙结合体。除了直接提供资本金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借款、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多种形式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和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是贯彻实施国家经济政策的机构,一般要以政府经济职能和政策为依据,按照政府的意图来安排其融资活动和资产负债结构。

大量财政直接投资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但容易对市场机制产生冲击力,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8)。当前,为防止我国宏观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控制通货膨胀,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总需求的同时,应加大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让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更多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加大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来增加短缺商品的有效供给,如通过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支持农业生产、生猪生产,以增加农产品等人们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三)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部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虽然覆盖不同领域,使用着不同的政策工具,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在某些领域存在天然的结合点。例如国债和国库存款领域,而在有些特定领域,通过政策制定者的主动设计,也会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部。可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购买超额储备的外汇建立基金。

1、国债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协调配合。作为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切入点,国债既直接制约着财政发行,同时又是影响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的重要工具。如短期国债具有利率低、流动性强的特征,非常适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操作的对象,为中央银行票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奠定基础。因此,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债管理制度,切实推行国债余额管理,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丰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把国债作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领域。2007年下半年,财政部发行了15 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国家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超额储备,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商业银行买入这些特别国债,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数额,为其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载体。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用这些特别国债作为质押通过正回购业务回收流动性,从而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成本。这一举措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国债这个结合点上进行合理协调配合的创新性做法,为货币政策进行紧缩调控提供了新的工具。

2、财政存款领域的配合。财政存款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结合点。财政存款是指各级政府在人民银行账户上的预算收入与支出的余额,体现为央行的负债,起到了收缩基础货币的作用。随着财政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日益增大,对货币政策必然也会产生复杂的影响。

3、外汇储备领域的配合。近年来,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并已经超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央银行要使用大量的政策工具来对冲。这种被动式的货币投放使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增大了难度。与此同时,外汇储备资产变动的不可控性与波动性也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构成了较大的干扰。

三、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现实选择

(一)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改变货币政策独木撑天的局面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7年以来,为了避免经济增长由过快走向过热,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货币政策频繁动用,包括利率、准备金率等工具多次登上舞台,货币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但从目前的经济运行现状看,政策效果并没有大家预期的那样好,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结构失衡没有完全得到矫正。比如由于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使得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间接导致投资率不断攀高、消费率不断下降、贸易顺差和外汇积累持续

走高,流动性过剩趋势不断加剧,且过剩的流动性伴生出资产泡沫化问题。显然,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要采取更大调控力度进行总量调控面对目前经济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经济问题对总量调整越来越不敏感,已成为经济趋热难以达到平衡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结构比总量更棘手。这样,要改善调控效果就必须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更需要注意结构调整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2008)。而在目前结构化调整时期,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将成为未来可能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面对我国当前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应在反通胀中担当关键角色。具体来说,第一,中央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要提高,以增强其宏观调控的资金实力。这从根本上要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增加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管办法,增大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的范围,坚决堵住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逃税的漏洞;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严格代扣代缴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第二,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统一财政。现阶段,我国的财权相当分散,各级政府部门都可以凭借职权进行各种各样的摊派和集资等。因此,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把较多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童兆坤等,2006)。第三,完善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补贴农业,以增加农产品供应。第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民生供给型财政”转变。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建设财政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重点用于解决由于“市场失灵”而出现的资源配置失效、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问题,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第五,加大保障措施,补贴低收入群体,使其生活水平不因通胀而下降等。

总之,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不能单靠货币政策来实现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还需要加强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运用价格杠杆配置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作用。“光靠货币政策,中国经济面临的粗放式发展矛盾无法解决”(吴晓灵,2008)。为了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必须合理搭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节奏出台政策。

(二)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中的角色要各有侧重

当然,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的同时,也千万不能忽视货币政策的作用,不能顾此失彼,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在协调配合中使其角色各有侧重。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显著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变动因素特别强烈,问题十分突出,涉及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诸多领域的矛盾,而且在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环境中,这些结构性问题更容易传递总量问题。例如,在总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比例偏低是导致出口压力大的重要原因,而出口快速增长又是诱发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对此,财政收支可以成为非常重要的操作手段,财政政策可以积极发挥其结构调整功能的优势,以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流向和流量,达到促进结构优化的效果。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调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宜实施过多差别性的调控措施。因此,两大政策在我国结构优化调控方面的协调配合,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近期,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生态保护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出,同时积极探索有关税制改革和推进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贾康等,2008)。

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虽然属于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结构问题造成的,但毕竟通货膨胀的表象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表现为经济的一个总量问题。所以,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人手,结构治理是根本,总量控制是必要手段。所以,由于货币政策对于总量调控的功能更为显著,效果更为直接,尤其长于通货膨胀时期的总量紧缩,所以,货币政策应在当前担任总量调控的主力。而财政政策的总量调控效果具有间接性,并且我国财政政策需要在较长时期内承载优化结构和为改革提供财力保障的历史任务,不到非常时期,不宜实施过分紧缩的财政政策。因此,近期在紧缩总量的调控方面应以货币政策从紧为主导,财政政策发挥适当配合作用。财政政策要在调整需求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纯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就要求两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张晓莹,2006)。

(三)对当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具体配合的建议

1、围绕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稳定总需求中的作用。合理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完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政策工具的组合。适当调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预期调控目标,加强“窗口指导”,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的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2008年我国加息空间受到国际主要经济体减息的制约,为防范国际热钱流入中国套取利差,货币政策宜更多依靠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考虑到加息又是改变目前我国实际负利率、稳定物价预期的实实在在的措施,因此适时适度地加息也是必要的。在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让汇率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适度扩大汇率浮动区间,逐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同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严格控制国外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维护金融的稳定和安全。

篇9

回望1998年的财政政策,起码凸现三大思考。

一为积极是可以预见的。

2008年8月4日。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谈到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由来。“我接班后,提出发行适度的国债,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当时部里给我提出这个建议的最主要是三个人,第一个是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第二个是现在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第三个是现在的财政部经建司司长王保安(现财政部部长助理),这三个人给我提出建议:现在货币政策不行了,该由财政发债发挥作用了。现在看来他们都是有识之士,我没什么‘识’,只是把这些建议汇报给了中央。”项怀诚当时如此回忆道。

由此可见,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是由财政部门主动提出的,财政部门也提前预见到了积极财政政策。

因此,亚洲金融危机狂澜下j中国政府的CFO是淡定的。

积极是可以预见的,这应是1998年那轮积极给我们的一大启示。那么,未来下一次危机如果来临,我们是否可以事前预见到积极昵?

另一大思考则是:积极。如何让政府理财与公司理财实现双赢。

1998年如何积极?我们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搞了众多基础设施。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特意与几位企业家和市长进行了探讨。

企业家表示:那时外需没有受到影响,积极财政把路修通了,我们企业就可以在路旁办厂生产,然后再出口。企业的盈利模式很清晰。

市长们则表示:大家现在对“铁公机”争议很大,但当时路修通了,等于是把企业的社会成本这块降低了,企业更容易赚钱了,经济自然恢复起来,财政收入也最终上去了。政府理财与公司理财由此实现了双赢。

可见,积极财政,应把握政府理财与公司理财的本质,套用公司理财的术语,叫“战略财务”、“管理会计”等。

1998年的那次积极,也有不足,笔者认为是当退难退。

印象中,财政部门的主政者在2002年就公开宣传: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步淡出。

但是,很难。当时的主政者后来曾对本刊记者袒露心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后,会形成一大批利益集团,他们,宁愿晚退一些也不愿当退则退。因为,“长期使用国债的人觉得这个钱好花,形成对国债的依赖”。

甚至,积极财政政策曾经的倡导者此时公开放出“狠”话:“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也没有一个国家的财政部长能够长期地执行积极财政政策而不出问题。”

直到2004年,上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历时6年才艰难退出。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特殊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运用。或者说,积极财政政策,只有在经济生病的特殊时期才可使用,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之策、特别之为。

篇10

关键词:“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3-0016-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3.03

一、引言

2006年初,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面临过度的能源消耗问题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也提出了中国的新节能减排计划,在2020年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1]。“两高一剩”行业是指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包括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炼焦业和印染业等行业。目前,学者主要是基于节能减排问题对“两高一剩”行业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基于如何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和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两方面。本文探讨的是信贷与财政政策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主要从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和信贷与财政政策协同效应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财政政策主要分为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税收政策方面,贾敬全(2010)论述我国运用财税政策节能减排的不足之处时,提到促进发展节能减排的相关税制设计存在缺陷,如资源税调节功能不合理、营业税阻碍了节能减排技术转让、消费税设计滞后于节能减排发展需要等问题[2]。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2015年4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关于落实煤炭资源税优惠政策若干事项的公告》,资源税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衰竭期煤矿开采的煤矿资源税减征30%,对充填开采置换出来的煤矿资源税减征50%。消费税制度设计从2015年开始对电池(铅蓄电池除外)征收消费税,其中对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节能环保电池免征消费税。我国正在从税制改革角度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学者们也致力于相关税制研究。苏明(2010)等人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碳税政策设计与构想,其中涉及碳税目标、原则和税制要素的初步设计[3]。杨志勇(2011)等人认为与环境收费即“排污费”相比,环境税将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功能[4]。环境税具有“双重红利”,一方面,增加排污成本,从外部性理论来看,环境税是一种弥补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差值的“庇古税”;另一方面,环境税收入为节能减排财政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从公共产品理论来看,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企业不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动力,因而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财政支出政策方面,雷明(2013)等人运用基于动态Malmquist-Luenberger -DEA方法,测算我国1998―2011年各省域经济的碳循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发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效率低下[5]。彭月兰(2015)等人运用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DEA-Tobit研究方法测算2007―2012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发现,省级政府节能财政支出效率普遍不高[6]。申亮(2011)认为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关键因素,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经济行为发现,地方政府节能减排投资力度不够[7]。黄国宾(2014)等人运用迪茨和罗莎提出的STIRPAT模型研究财政分权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发现,地方政府没有节能减排的动力,财政分权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正向作用[8]。

我国企业主要融资渠道还是通过银行信贷,信贷政策对“两高一剩”企业节能减排有重要影响。黄海峰(2010)分析了绿色信贷的项目贷款运行模式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利益冲突问题以及监督问题[9]。陈柳钦(2010)总结了全球银行业绿色信贷产品情况,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商业建筑贷款、房屋净值贷款、汽车贷款、运输贷款、绿色信用卡和项目融资等,并介绍了国内外绿色信贷实践情况[10]。陈海若(2010)总结了国外一些机构构建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如道琼斯可持续性群组指标体系(DJSGI),欧元区企业财务绩效指标体系(ASPI Index)、评估企业社会与环境方面表现指数(FTSE Domini 400 Social Index)和评估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指标体系[11]。

信贷与财政政策协同作用于“两高一剩”行业的节能减排过程中,帮助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张国兴(2014)等人运用政策协同理论,讨论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协同现状及效果评估、国外协同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最优协同方式探寻、国际协同模式和最佳协同程度分析、避免协同失败和负效应的途径探索、非节能减排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间协同分析、协同机制构建等内容[12]。张国兴(2014)等人还构建政策效力和政策协同度模型,利用1978―2013年间量化数据分析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演变过程发现,2003年以后节能减排政策数量增加,政策总效力增加,政策协同状况逐渐增强[13]。我国针对信贷与财政政策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节能减排问题研究不够充分,本文试图通过2006―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信贷与财政政策协同效应对“两高一剩”行业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解决企业负外部性问题,如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如信贷与财政政策影响特定产业的发展。

(一)信贷政策

政府针对“两高一剩”行业制定的信贷政策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学者将“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政策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限制“两高一剩”行业从银行借贷的行为;二是支持“两高一剩”行业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以及技术改造、设备升级的积极信贷政策。本文主要采用第二种解释。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信贷政策对于“两高一剩”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实现预期将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包含各种税收约束和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增值税的减免、返还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包括财政拨款和污染治理投资等方面。本文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指财政补贴以及各种税收优惠和税收补贴。2007年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设备投资的10%可以从企业所得税额中扣除。政府污染治理投资状况也影响“两高一剩”行业发展。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12年环境治理设施直接投资比上年增加20.3%,直接投资总额为3702.1亿元。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都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着“两高一剩”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三)信贷与财政政策

在政府对“两高一剩”行业实施宏观调控时,有时信贷与财政政策相互协调配合,如财政贴息政策。财政贴息政策是一种比较隐蔽的补贴政策,其实质是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者全部贷款利息来给予企业补贴。政府财政贴息是一种兼具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的投融资政策,政府运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支付贷款利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升级投资。一方面,政府只承担利息,减轻了财务负担;另一方面,政府引导民间资金进入“两高一剩”行业来推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向银行申请的贷款有利于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与变量选择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我国六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本文以我国2006―2012年这六大行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数据非常不完整的公司后,共225家,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8家,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3家,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7家,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8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0家,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9家。公司能耗和排放方面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保部网站以及证监会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等。信贷、政府补助和其他变量的数据来自万得数据库以及公司年度报告中财务报表及附注。

2.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由于“两高一剩”行业存在严重的高能耗问题,本文选取能耗指标作为两个被解释变量中的一个。能耗指标是把企业所有的能耗按万吨标准煤进行折算再取自然对数。排放指标是以万吨为单位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再取自然对数。这是因为六大高污染行业的减排目标主要是用二氧化硫排放量进行描述。

(2)信贷政策。信贷政策是用企业节能减排方面的银行信贷(即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自然对数来表示。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用政府补助(包含财政拨款和税收返还)的自然对数来衡量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

(4)交叉项。本文引入交叉项,用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额的自然对数和银行信贷额的自然对数的乘积来表示“两高一剩”行业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同效应。

在收集上述数据的基础上,为了减少异方差给回归结果带来的有偏影响,并便于观察变量之间的弹性大小,笔者将原始的政策变量数据取对数处理。取对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二)模型构建

模型中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信贷与财政政策的交互项取当期值和前一年的值,这是因为政策具有滞后性,需要先通过政策影响“两高一剩”行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然后才会有企业能耗和排放指标的改变。另外,由于前一期能耗和排放往往也会影响后一期的结果,因此在模型中增加前一期被解释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三)描述性统计

表1是样本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作为被解释变量的能耗指标和排放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较大,表明各家公司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表2是被解释变量的分行业描述性统计,容易发现,能耗最高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排放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因为严重的内生性问题会导致OLS估计结果产生有偏影响和非一致性。政府通过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影响企业的能耗和排放水平,同时企业的能耗和排放水平会影响下一步政策的制定。GMM模型估计方法有助于解决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并且两步估计量会更加有效,两步估计量的标准误差可能存在严重的向下偏倚,但这种偏倚按照Windmeijer(2005)的方法调整后会减小。故本文采用两步系统GMM模型估计回归,通过建立多模型的估计来比较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和信贷与财政政策协同效应对企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采用的计量软件为STATA12.0,回归结果见表3。回归结果中的sargan统计量估计结果显示估计结果不存在变量的过度识别问题,工具变量是有效的。

在表3中看到,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对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在能耗模型的模型1、模型2和模型3中,能耗一阶滞后的自然对数的系数均趋向于1,表明企业过去一年的能耗对当年的能耗影响很大。类似的,根据排放模型的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企业排放水平也与上一年的排放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在实际节能减排过程中,“两高一剩”行业企业往往缺乏降低能耗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动力,因而更需要信贷与财政政策的引导。

在能耗模型和排放模型的单一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中,信贷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企业能耗和排放的单一政策效应影响更显著,并且当年信贷政策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1767和-0.0755,表明加大对用于节能减排的银行信贷政策支持能减少企业的能耗和排放,但上一年用于节能减排的银行信贷资金数量对企业能耗和排放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在能耗模型中,当年财政政策变量系数为负,具体为-0.0134,这表明财政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刚颁布实施之际,对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降低能源消费量具有促进作用。

在引入信贷与财政政策协同效应的分析中,信贷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对企业节能减排有一定的影响。在能耗模型3和排放模型6中,当年协同效应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0095和-0.0144,也就是说信贷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帮助减少企业能耗和排放,从而帮助实现政府节能减排目标。但在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时,当年财政政策变量系数为正,这表明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2006―2012年信贷与财政政策协同效应对“两高一剩”行业企业的影响,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政府制定、实施信贷与财政相关政策,降低企业能源消费量和污染物排放量需要一定的时间。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时间依赖于粗放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一直走着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只重GDP增长率、不考虑环境承载力的道路。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应更加注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信贷政策对“两高一剩”行业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实证分析结果中发现,当期信贷政策变量与能耗变量和排放变量负相关,滞后一期信贷政策变量与能耗变量和排放变量正相关,这可能是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绿色信贷评估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赤道原则或者陈海若提到的其他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但在贷中对企业技术设备改造升级等节能减排项目可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标准。

三是总的来说,财政政策节能减排效果不明显。实证结果与雷明、彭月兰等学者对财政政策节能减排效率研究结果一致。地方政府具有过度投资的冲动,财政分权也使得在地方政府补贴“两高一剩”行业企业行为上具有更大的自。总理认为地方政府腐败、行政审批繁杂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能过剩问题。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能更好地净化财政政策的实施环境。

四是信贷与财政政策对“两高一剩”企业节能减排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对节能减排项目进行“隐性”担保或者财政贴息都体现了信贷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2014年6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财税政策和绿色融资支持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编制了“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和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未来“两高一剩”行业会更多地体现信贷与财政政策协同支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诗一.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

9[J].经济研究,2010(3).

[2]贾敬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财税政策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0(6).

[3]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新形势下我国碳税政策设计与构想[J].地方财政研究,2010(1).

[4]杨志勇,何代欣.公共政策视角下的环境税[J].税务研究,2011(7).

[5]雷明,虞晓雯.地方财政支出、环境规制与我国低碳经济转型[J].经济科学,2013(5).

[6]彭月兰,迟美青.省级政府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8).

[7]申亮.实施节能减排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经济评论,2011(2).

[8]黄国宾,周业安.财政分权与节能减排――基于转移支付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6).

[9]黄海峰,任培.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现状研究[J].中国市场,2010(27).

[10]陈柳钦.国内外绿色信贷的实践路径[J].环境经济,2010(12).

[11]陈海若.绿色信贷研究综述与展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