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学教育的长远发展以及教育的有效性,对农村学生的人生发展十分不利,也不利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且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1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中,只有10%左右的农村小学配置了齐全的教学设备,如班级级别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学校级别有微机室等,但是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学校并没有这些设备,甚至很多学校仍然在使用投影仪、收录机等电化教学器材,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育与现代化教育脱轨现象严重。此外,从农村小学的图书馆设计以及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很少有农村小学建立专门的图书馆,大部分学校的图书馆都是简单的书籍堆积场所,且书籍数量有限,书籍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时展,甚至有些书籍因为缺乏妥善的管理出现了严重损坏的问题,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1]。对于农村小学的音乐、美术以及体育等器材而言,农村小学教育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和建设也较为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学中由于多媒体设备的不够完善也只能以简单的彩色粉笔来进行替代,体育课只是简单的篮球课、跑操、自由活动等,没有配备多项目的体育场所。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上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外在环境和条件,限制了农村小学教育的长远发展。

1.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是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少青年教师不愿意到乡村来从事基础教育。鉴于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优惠政策,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师主要为年龄较大的、资历较深的教师,以及部分青年代课教师。青年教师数量较少,且流动性较大,这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原因。此外,就教师的综合素质来看,由于学校大部分为年龄较大的教师,而老教师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传统教学方法,即采用黑板、粉笔以及口头表达等形式的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教学,这种新思路与教师的长期习惯相违背,因此在教学中容易出现两种情况[2]。一种是积极接受教育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较差,尤其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掌握不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上遇到了较多的难题;二是干脆仍采用过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形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而青年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也能够灵活使用现代教学器材,但是由于农村教学环境较为艰苦,许多青年教师不愿意来到农村进行教学,而有条件或者教学能力较好的青年教师则会被调往其他更好的学校,使得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不断下降。

1.3家长的教育思想有待提高

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还在于: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成长关注程度不高,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力量,其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家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家长经常以自己工作忙为理由,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甚至不少家长认为读书没有什么意义,读书的消费过多,家里负担不起,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低,这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农村小学教育的对策探析

2.1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并且做了许多投入和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环境建设的工作,但是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政府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而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才是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很显然,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因此,要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就需要政府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2.2完善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无论是音体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图书馆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设都存在较多不足,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新时期要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要求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要求政府能够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针对农村小学学校在基础设施上出现的不足进行改造和充实,确保农村小学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得到完善,并且能够加强对农村小学资金的有效管理,以便充分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资金的利用率,将资金投入使用在应该投放的地方。国家可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的资金管理体系,从学校到政府进行分层资金管理。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政府以及学校能够加强对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重视,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保留更多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例如,学校内部可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在寒假或者暑假为学校的教师提供有关专业教学能力、师德教育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的培训,帮助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促进教师在专业上的更好发展。此外,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可以适当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投入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最后,政府还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政策,如“三支一扶”政府、“教师招聘考试”等来吸引更多的青年优秀教师,调整农村小学的师资结构,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更好发展。

2.4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对于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转变农村学生家长对教育教学的观念,学校教师需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到教育对于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要时可为家长宣传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解除家长对于收费高的后顾之忧。此外,当地政府也可以加强对新型家庭教育观念的宣传和指导,转变学生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促进农村学生的教育发展。为了能够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学校以及政府还可以组织家庭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农村小学教育。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求学校和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实施更多优惠政策,并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来推动教育,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一是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育需求。就目前而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学设备有所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農村都有先进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老化,影响了教师教学质量。相比城市小学教育,农村的教学经费不足,基本教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很多教室中多媒体缺乏或设备不完善。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迁移,在农村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少,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是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依旧薄弱,管理和交流制度严重缺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很多新生教师并不愿意去农村教学,这也就导致教育的不平衡。所以,对教师力量的评估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整体数量,而应该就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综合评价。

三是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模式依然是板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教学知识面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在体育、音乐方面,教师数量少,学生能学到的音乐、体育知识有限,导致学生在这些方面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二、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是提高学校管理者素质,推进学校的创新管理。农村小学教学应该根据现代教育的理念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当前农村小学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教学专长,创造良好办学条件。在农村条件不好的学校,更要克服困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巧,在引进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的同时,改变教学的理论,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和环境。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还不成熟,所有知识和技巧的获得都是通过模仿习得,教师作为学生长期接触的学习对象,教师的言行和思想都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师的教育起点很低,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投身教育事业,以身作则,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形象更加光辉,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受之无愧。学校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又“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加强教学管理,在教改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农村教学质量相对城市而言有很大的差距,这和农村教学管理落后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教学理念落后,面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硬性检查,教师只能选择服从传统的检查模式,按照统一格式备案,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丧失了创新性。因此,必须要加强新学期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实课改制度。

第二,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改革的标准和目的对教师进行深入解读,要求教师积极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四是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师的主导地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下降。因此,应加强对教师的素质教育,提升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营造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是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努力办好学校。随着当前教育教学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管理系统,应该加强和外界的沟通和联系。虽然农村相对城市而言对新的知识接触较晚,但也应该加强与上级教育机构的联系,得到更多部门的支持,这样才能为学校的教学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成长。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单纯做好一方面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必须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因此要不断探索科学管理的新经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J].考试周刊,2011(42).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对策

小学教育是一切高层次教育的基础和前奏,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教育者未来的长远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小学教育面广量大。要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改善和发展好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环节上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有那些?如何改善发展?本文将在下面进一步分析探讨。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一)教育设施不完善。总体来说,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依旧处于落后状态,教学设施的缺乏、陈旧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农村很多地方的学校,学生们甚至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那更不用说“多媒体”了。教学设施少,使农村学生课外知识非常少,基本与外界失去联系,他们所能知道的一切只能来源于老师的“说”和电视里的“看”,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学也只能更是“望洋兴叹”。

(二)师资力量依旧薄弱。要想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是要有一支稳定、健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80%是中师毕业或民办转编,正规师范院校大专以上的教师很少。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育的德、智、体、美的培养中严重缺乏专业型教师,一直是其他科目的教师来上课,严重的会出现一个教师同时上多门课程,专业性不强的教学将 会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从老中青三代所占的比例来看,青年教师人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不足,出现了老龄化问题。

(三)教学方法落后。由于教学条件的有限以及教师知识面的问题,使大多数农村小学的教学方法依旧沉浸在黑板、粉笔、课本三者之中, 而音乐课没有音乐器材、体育课没有体育器材,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教学方式的改进。

(四)教学管理落后。农村小学制订计划时都是以评估标准来确定本校的具体工作,上级评估什么,学校就制订什么样的计划。而评估的终极目标也往往是升学成绩。如教师的工作成绩的评价仍以学生的考分为主,学生的分数高,就意味着这个教师的教学好,许多教师为了追求高分,采用不良的方法,如给学生考试范围等方法,来求得高分,这便给学生从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违背了教育的遵旨。

(五)培训机制尚未建立。贫困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少,培训水平较低。教师的教学能力层次不齐,有高有低,这就很需要专家在业务上加以指导。

(六)生源越来越少。生源少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城市教学环境的优越,使得部分孩子有机会随父母到打工地就读;二是一些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家长,把子女转往条件更好的县城小学或贵族学校就读;三是还存在部分家庭由于贫困,加上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认识不够,导致学生过早辍学,也使生源流失。

据调查,2012年秋季我乡的八所小学,除了乡中心小学招收了30多名适龄新生,另外几所小学一年级新生都是个位数,还有一所小学只收了一个新生,而且二年级到六年级每到开学都有学生流失。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对策

(一)科学合理建设农村小学教学点。从现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兴建中心小学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教育资源,整合师资力量。中心小学设立应该综合考虑,如地理位置的选择应该全面考虑到学生上学及教师上课的交通是否便利、是否能 够全面布设到几个村落小学生教学的同步进行,环境状况是否符合学校建设要 求等。同时,农村中心小学的建设应该合理考虑到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同步建设,从而为离家远的同学提供住宿条件,方便学生上学,也才留得住远方的教师,使他 们安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心小学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师队伍专业化分配。小学教育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给专业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到农村小学任教。发挥他们的特长,在聘用教师不要只聘用语文、数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大量吸收文、体、美专业的教师,在教育上真真形成专业化的教育。同时要加强教师培训,以新课程、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主动联系政府,提出农村教师与县城教师相互交换一段时间的建议,不仅给向农村小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增加了农村小学教师的见识,从而达到取 长补短的作用,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三)加大农村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上级领导应该注重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农村教育资金,从而保障农村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了完善的教育设施才能更新教育模式。同时要多种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就目前农村小学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进行教育投资。有关部门也应该看到城乡差距,少给重点学校一些奖励,多给农村的贫困学校一些鼓励。“锦上添花”固然是好事,“雪中送炭”更是可贵。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21-02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发展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我国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整体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应采什么对策?亟需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教学条件的改善,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致使有很多农村小学基本建设问题突出。比如,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很多乡镇小学除了教室,各种功能室缺少或不足。有功能室的,设备也已经陈旧不堪而无力更新。校园面积普遍偏小,没有像样的动动场、60米直跑道。现在农村小学的收入只有上级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而大部分农村完小学生人数少,基本在百人以内,学校所得经费非常有限,远远不适应办学需要,更何况学校通过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安全设施的投入等需要大量配套资金,学校往往捉襟见肘。因为农村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教师急需的设备、图书等奇缺。无法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也无法派老师外出听课、进修、学习。

2.教师队伍素质欠佳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达一半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多达三分之二以上。自2000年开始,除了个别学科有补充老师外,大部分农村小学极少分配新的年轻教师,就我镇小学而言,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47周岁,导致工作无激情,知识老化现象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的严重的“断层”现象,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坎。二是专业教师不足。农村小学,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信息技术教学都是兼职的,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除中心小学外几乎没有,因此,小学英语根本无法开展教学。三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小学教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他们几乎没有多少外出学习的机会,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四是教师职务评聘分开问题多,现在小学教师中,几乎全是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而小学高级教师岗位职数僧多粥少,未聘教师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学骨干,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觉得自己无奔头,工作起来消极应付。五是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学校的教师编制紧,很多教师不得不担任多学科教学。同时,农村家长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现象严重。流动子女家长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孩子成长发展。这种现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但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普遍偏低,更有部分教师职业素质本身就低,教学积极性不高,对学生责任心不强,造成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越来越大。

3.教育功能不断减弱

农村父母们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跃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点字,就直接去学手艺挣钱。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这类学生的品德个性和文化求知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农村现在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出门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导致孩子缺少父爱和母爱,家庭作业不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甚至沉迷网络游戏。农村家长很多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没有尽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正确,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推给学校。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把本应由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

二 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对策思考

1.端正农村办学思想

要使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地方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和家长学生,都要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而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下基础,才是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灌输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而是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沟通,以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

2.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构建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一费制”的实施,规范了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同时也限制了学校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农村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为此,应通过强化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建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政府责任,重点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改变当前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比例过低、作用过微的状况。国家应制定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低于财政标准的县乡,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上而下地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此外,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要向农村倾斜,可适当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及富裕地区的投入比例,用于增加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二是调整农村山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

3.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学校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数量教师进修培训,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二是加强教师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定期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做到培训学习与教学两不误。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四是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制度,采取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城区教师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偏僻地区支教。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促进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尽量缩小学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差距。五是加大教师考评力度,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好的要给荣誉给待遇,对确实差的要教育要激励,并通过再次培训上岗等手段,提高其从教素质。比如,有的县就给提升学历的教师给予奖励,这的确让老师们感到欣慰,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必定会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通过以上措施,促使全体农村小学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树立教育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现代教育行为。此外,要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篇5

1.镇直中心小学规模小,学生多,留守儿童多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数量的逐渐增多,学龄人口的不集中,和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使农村学校的生源锐减,在资源整合中,部分农村学校被撤并。这样往往一个镇直中心小学的生源开始覆盖十几个村甚至几十个村,学校的覆盖半径越来越大,家校间距越来越远。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对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如今某些镇直中心小学的规模还很小,生源又多,无法成为寄宿制学校,这让许多偏远地区的父母或是爷爷、奶奶带着孩子租住在乡镇中心小学附近,无形中增加了农民家庭的负担。好在国家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中小学生每天能享受4元营养餐补贴,每生全年享受200天,寄宿制小学每生每年享受1000元生活补贴,以保证每个农村中小学生也能健康成长。作为义务教育供给的重要形式,农村小学在农村地区将长期存在,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县镇的中心学校、完全小学在办学条件、师资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但某些方面仍有不足。学校规模小,教学设备不足,学生较多,采用大班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多方长期通力合作来解决。

2.当前留守儿童的安全及其心理健康与性格发展堪忧

镇直中心小学有部分孩子是由校车接送的,但由于校车少,每辆校车往往需要往返十几次,这让每天早晚陪孩子等候校车的家长身心疲惫。孩子早出晚归,让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变少,而更多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难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家庭教育的环节逐渐消失了,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无法得到关注,这种亲情的缺失容易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严重地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也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认识不够深、意识不够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短时间的相聚使父母大多一味迁就孩子,以此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亏欠。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使一些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等不良习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父母关爱不足、与监护人关系异常、行为习惯不良,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对亲子关系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父母的职业特点都有直接关系。

3.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教师队伍严重不足

由于学校撤并,乡镇教师相对集中到了中心小学,学生多,教师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大部分教师是民办转正,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观念守旧、教法单一,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太低,一些师范类大学生不愿应聘到农村当教师,学校新生力量缺失。部分镇直中心小学教师的待遇也不高,小学老师工作在基层,战斗在一线,每年职称晋级指标少,教师工作激情不高。除此之外,教师承载的责任又普遍增加,老师既要上好课,又要负责好每天学生的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的安全、校车接送等等,还要搞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和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在农村,无论怎样提倡素质教育,人们关注的始终都是学生的成绩。有的学生在生理上有缺陷,本来应该送去特教学校,但还是被家长送到了普通学校。这些孩子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学习、生活,学习成绩很不理想。部分镇直中心小学,由于教师及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加上学生又多,这些特殊的孩子一旦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出现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部分家长认为他们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孩子学习不好,便是学校的责任,是老师教学水平的问题。老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得不到支持和理解,达不到校方与家庭对孩子学习、思想品德共育的目的。

二、改进农村乡镇中心小学现状的策略

1.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广泛宣传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校方多多开展活动,如有可能,组织一批由城市退休教师组成的访问团体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访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和智力上有缺陷的特殊学生,鼓励家长送到特教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培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卡,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开设生活指导课,实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导师制”;多开展丰富多样的留守儿童课外活动;通过开办心理健康辅导班、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

2.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教育投入,规划并建设标准化的学校,改变镇直中心小学,规模小,学生多,教学设备不足,大班教学的局面,如有可能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度。同时,学校应多招聘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晋升高级职称适当倾斜于农村教师,让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针对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师资年龄偏大和学历较低的情况,在配备师资方面需要有机动灵活的标准,可采取选派优秀教师到各个乡镇中小学进行巡回授课,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把提高本地区义务教育整体质量当作一项必需的和长期的工作来对待。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父母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否外出务工,父母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必需的指导与关爱。农村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多,若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更多的留守儿童父母就近就业,便能让家长更多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同时,解决乡镇学校校车难的问题,与汽运公司合作,在学生上下学期间增配学生专车,合理收费,让学生上下学不那么辛苦,安全也更有保障,更利于学生的成长。

4.完善校园管理制度

学校要做好家庭学校的联系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的管理,提升经费管理规范化管理,并充分寻求社会各界经费资源。要创建和谐校园氛围,改变只用学生分数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观念,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管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要搞好“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父母和监护人应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时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要建立留守儿童亲情服务热线,让每个留守儿童每月至少能与父母通一次电话,进行亲情交流,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三、结语

篇6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全面强大的基础,依靠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技术生产力为国家的富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70%的基础上,与之配套的农村小学教育却很难与城市的教育相提并论,其在基础设施,教育师资,教育模式以及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农村小学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国家也通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但农村的特殊社会属性使得小学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师资条件与学生评估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甚至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以整合生源组成,这些都需要各家长的教育工作者和农村政府作出更多的努力,以使农村小学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使素质教育在农村得以展开。

1.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农村教育观念与思维的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本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全面深入,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里只希望学生能认识字、能进行数学计算,而如今,社会的需求使得学生必须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我国的部分农村,这种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变,其中就包括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概念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认识,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是小学生必须该受的教育,但有些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文、数学的教育,对其他的素质教育能过则过,没有使教育效果得以体现,比如音乐课的教学依然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模式,而英语教学也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发音上存在方言的因素,使得小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够准确,这都是教师的教育概念没有得到改变的体现。

1.2农村教育设施的缺陷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使得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其主要表现在校园基础设施与教育基础设施,校园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育等相关的设施较为缺乏,比如很多农村的小学体育场还是砂石跑道,足球场也没有人工草坪的铺设,这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受伤的隐患,而至于其他的体育锻炼设施更是没有,影响学生的锻炼方式选择,使得学生课间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而教育当面的设施缺陷是指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不完备。据调查,目前只有10%左右的农村学校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而更多的农村学校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电化教学器材,如收录机、投影仪等,音美体器材也很缺乏,几台简陋的录音机,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农村小学开展音美教学的全部家当。

1.3农村教育师资的缺乏

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种群体组成:一是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二是年龄不等的代课老师;三是为数不多的各方面都合格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年轻教师,但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农村的发展关系难以吸引大量的年轻教师前往教学,教学观念陈旧、知识体系单一、教育模式缺乏变通的老教师依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力量,这种师资现状难以匹配国家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经费及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培训和自我充电的机会较少,更加不利于教师力量的发展。

2.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分析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基础与配套设施,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与观念,需要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这些就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地方政府进行不断的政革发展。首先,需要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现状,修建适合小学生身体锻炼和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础设施,补充音乐与美术教育的设施辅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以标准的听、读、写来为学生提供英语教学;其次,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家长更深刻的理解小学教育的含义,以配合学校教育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同时,需要学校与家长优化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办法,改变过去传统的只注重语文与数学成绩的考核方式,需要同时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兴趣、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从重单纯只是评价转向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评价;摒弃只以分数为主导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改革方面,需要通过平台、专业、特长、发展、薪资等方面吸收文、体、美专业的师范毕业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以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建立长效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市的小学教育相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是先进的,使城市小学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一段时间,农村小学教师到城市小学学习一段时间,形成见习交流制度,以开拓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视野。

3总结

篇7

当今社会,新农村建设正处于非常重要的时期。要想真正向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的 战略目标迈进必须培养大批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因此,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就成了关注的 焦点。然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要想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提高国民基础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深入了解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掌握教育的各方面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并逐步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中小学生教育或许已经不是那么引起现在社会的关注,在如今这个时代,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普及怎么样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组人经过商量,做出调查报告表,准备去岳阳市岳阳市经济开发区周围的农村做相关的调查。

我们调查得知: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十分严峻,例如

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中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刚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经历较弱,待到教学成熟就被调离岗位,从而新教师来临,导致学生一直在适应老师,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无法得以保障。

三、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以上三点还只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几点,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我们的调查报告当中,在填写调查问卷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种种问题例如:我请一位一位家中有辍学学生的家长为我填写时,他三番两次地拒绝。在路上,我拦截了这位家长。在只是简单与他说明一下,他第一次拒绝我那是情有可原。可是,当我仔细与他沟通说明我的来意时,他还是果断的拒绝我,而且显示出极不耐烦的样子时,不免令我有些沮丧。在几天的问卷访谈中,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有热情友好的,又冷酷无情的,有……

的确,人生要因为经历而美丽。因为这次经历,才让我了解到社会的现实,才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我想这次社会调查的经历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的一抹靓丽的色彩。因为它教我懂得了如何去与其他人沟通,如何去处理紧急事件……

经过这次的社会调查,我发现了太多的社会问题,看清了很多社会的现实,也收获了很多,这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积累,更扩宽了我的社会视角,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学生;体育教学; 现状

提高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体育教育的新发展。进一步了解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思想。而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对体育缺乏一个明确认识,呈现出学生对体育课的不重视,学校的体育教学不规范,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等现状,更多的学生由于严重缺乏体育锻炼造成了身体肥胖,体质虚弱,体育技能文盲现象。通过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情况调查进行分析,让社会和学校及家长对小学阶段体育有个重新认识,完善教学环境,规范体育教学内容及常规,鼓励学生上好体育课,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树立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思想,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壮则家庭强。

一、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因素分析

1.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的短缺,为正常的体育课程安排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器械的短缺、场地的匮乏,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多的体育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变的单一化,公式化。学生们面对单一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既无兴趣又没有目标,大大减少了他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失去了孩子们良好的身体发育和学习运动技能的敏感期。

2.教师资源短缺,使体育课不能合理安排。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场地的不标准也局限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实施。由标准的四百米场地缩小到二三百米的场地,学生喜欢的很多项目短缺甚至没有,学生的活动空间小,一节课,一口哨,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简单,使一些体育项目和集体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严重制约了孩子们兴趣的发展和进步,使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受到人为的制约。

3.家长对孩子体质健康重视程度较低。

家长对孩子体质健康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家长只在意孩子的文化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体质健康。过大的压力造成了学生们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把自己的全部时间投入于学习中,根本没有在意自身的体质健康。过大的学习压力,全身心的投入,为自己的体质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以自身良好的行为去教育孩子,懂得以身作则的去教育孩子。家庭的氛围或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一个家庭拥有好的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有意于孩子身心发展。所以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等因素也影响着孩子的兴趣与习惯。

4.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小学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根基。小学教育对于学生在教育方面的习惯培养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候小学教育的好坏,习惯的培养,也会决定以后的习惯。郑寿存等在《沧州市农村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中提到:小学生正处在快速生长和发育时期,健康的身体对未来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而现时代情况是小学生的体质在逐年下滑。一个不健康的身体素质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是非常关键的,以自身为主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有保障。因此小学的体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好多小学只在乎学生的学生分数和考学状况,忽视了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每天面对的只有书本,没有爱好或兴趣,对他们身心和心理的样成是非常不好的,懂得劳役结合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目前,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讲只是一节无人教无人管的自由放纵的课,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主表现为嬉皮打闹。没有正规的上课秩序,没有合理的教程安排,使学生对体育不重视,从而也忽视了自身的体质健康,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现在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甚至是大学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这一状况。

二、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研究方案

1.加强小学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小学体育的师资力量。

全面提高完善中小学教育体系,改善在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现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懂得体育,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转变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改进学校健康教育的环境,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学校健身运动设施,使更多的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用实际行动来完善体育教育的不足。

2.以实际出发,开阔创新,促进体育教育发展。

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学校应该认真贯彻教育大纲,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好的工作计划,树立以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个人的体质情况和体育需要,更好的满足学生们体育锻炼的需求,提高学生们体育锻炼的能力,保证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提高教学理念和质量,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的差异,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技巧、力量和素质上的练习,教师并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检查,测验,再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运动进行改进和创新。更新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树立快乐体育的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小学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少年强则中国强。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重点对策

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数量缺乏,结构失衡

从我所在的县城大部分农村小学来看,一位老师至少要上两门课。语文教师除了任教语文外,还需担任思想品德课;数学教师除任教数学外,还需负责英语和科学科目。仅仅两位教师担任了整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至于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几乎无法开展。例如体育课,只局限在随便跑步和自由活动的范围内。因为教师短缺造成的学生发展片面,根本无法开发学生潜质的现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农村小学生在起跑之时就比县城就读的小学生慢了很多,更无法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同时,音、体、美学科教育资源极度缺乏,素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二)农村家庭教育面临“无能”与“缺位”的状态,给全面素质教育带来困难

由于近几年来农村出外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孩子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家庭教育,在农村,由于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而且孩子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这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容易造成他们孤独、自卑的性格,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这些感情和交流是学校教育无法给的。而且由于没有科技馆、少年宫,也没有什么夏令营,一到寒暑假,学生们大多窝在家里无人管理,陷入‘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孩子本人,这都是极端危险的。

(三)农村素质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差别造成的,短时期内存在诸多矛盾

从我所在县城的农村教育现状为例,城乡教育管理上的差距,使得农村学校的教师更加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城市的管理不同,目前对农村学校的管理主要是由县教育局代表县政府具体进行的,县教育局是最主要的管理机构。由于在农村,村民、家长等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多、很普遍,家长、学生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农村家长对学校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县教育局在农村学校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局对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看升学率;对教师的管理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目前;许多地方对教师实行的末位淘汰制就是典型的表现。这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师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追求。另外,农村教师的流动也进二步强化了教师对考试分数的追求。 凡是教得好的老师即所教学生考试分数高的教师,很快就调入城里,即使本县不调,也会有其他地方来挖,而所教学生成绩较低的教师只能留在原地,甚至还要被调到条件更差的学校,在城市学校中教得不好的教师即所教学生考试成绩较差的教师,也会被“流动”到农村学校。

二、解决农村素质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上述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关爱、关注、关心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真正提高在职教师队伍的素质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改进,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阶段。在教授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也是如此,学生的学法仅仅停留在“听写读背考”的循环中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在职教师的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应深入调查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了解新课标实行过程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制订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途径,使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途径的狭窄,激励机制的贫乏,使得这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团体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促使农村教师在工作中形成职业满意感,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吸引更多的农村素质教育人才

从现实情况来看,应着力应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问题,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学院,或者与各高校教育系等建立互助关系,提供比较可行和效费比高的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机会。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整体提高农村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熟悉和学习,尤其是网络等信息渠道。此外,赠送专业的相关参考书目也是可行办法之一。还可以定期安排农村教师到县城、城市优秀学校观摩优质课程。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应当与思想素质的提高同时进行,这需要教育部等国家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为农村师资注入活力。农村教师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差别造成的,在目前城乡差别仍然还比较悬殊的情况下,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运用国家的法律,运用政策导向,运用人事分配制度的调整,促进城乡交流,促进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轮流工作。使农村教育具有可靠的师资保证。

(三)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教育机制

由学校牵头,建立以学校为主导,联接基层行政单位、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教育网络。学校是联络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支点,在教育网络的各种组织机构中参与领导和决策,宣传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提高素质,主动争取党政领导的和各种组织机构的支持,争取各方面的配合,以此来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和谐互动,形成有机整合的教育共同体。同时,建议社会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多一些关注,尽量给农民工子弟异地入学多一些方便,让儿童真正拥有本属于他们的父母的爱。

(四)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契机

篇10

关键词: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对策;教师;家长;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人们也常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败的催化剂。”人才的培养,一切以德育为根本。德育不仅过去需要,如今仍旧要坚持,未来也应该坚持要这样做。德育如此重要,在小学教学德育工作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的变化过程中,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一、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

1.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有失误之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束缚,智育获得至尊的地位,德育却成了智育的附庸,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完全丧失了育人的本体追求,成了孤寂的“可怜儿”。

一方面,德育教育只是形式化的教育。课表上思想品德课虽然是每周两节,但将“背”作为品德教学的唯一途径,将学生能身体力行的活动变为机械的背诵,学生成了教师思维的附属品,甚至一周一节的班会课也常常被别的课所代替,具体的德育教育成了无根的缺少灵魂的德育,因为教育主管部门要的是学科成绩,逼得老师只有出此下策。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形式有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往往只强调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弟子规》等品德教育的典型机械的诵记、竞赛考试和奉行。教师命令,学生服从。重视了德育的过程却忽视了涵养学生德性的过程;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评评的内容只是学生被班主任看到的一面,自然就不是十分准确了。平时的“好人好事登记簿”上记录的也只是拾到东西交公、帮助他人扫地等,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生明知道是谁的东西还要交给教师,为的就是给教师留下好印象,在“好人好事登记簿”上记录下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德育怎么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呢?

2.家庭教育的误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大多数家长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于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他们并不懂得“全面发展”的道理,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得个高分皆大欢喜,考个不及格或是名次不理想,回家后或打或骂是少不了的,以冷静的态度分析原因或给孩子以鼓励的却是少数。这种“考分至上”的教育观与我们学校提倡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家长改正这种错误的教育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广大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把孩子留在家让老人带,而这些老人经常早出晚归地干农活,一大早把孩子送入学校就,至于学业以及品德教育方面,都推给了教师,而自己只要负责孩子的生活和解决学习中的经济需要即可,更有甚者,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为所欲为。这种放任自流式的家庭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对某种行为的认识不能得到巩固,导致认识与行为的严重脱节,使学校教育成了理论的“空架子”。还有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会使孩子过于“老实”,不利于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这样的家庭教育,教育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家长缺乏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影响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负面因素。一些家庭“封建家长制”的意识十分严重,他们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而不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道理。或有知道此理的,却不愿为了教育孩子,而摒除自身一些对孩子影响不好的不良习惯,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如: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时候,有50%以上的学生写的是父母赌博、吵架等一些家庭中的不良行为。这能算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吗?家长们的这种思想意识显然严重阻碍了家校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3.社会文化垃圾对学生成长的危害。社会是学生成长的一所大学校,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对学校的德育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的一些不良行为会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1)思想内容好而又富有儿童情趣的少儿读物严重缺乏,即使有些合适的,对于农村孩子及其家长来说,也没有要买的意识,于是一些庸俗的、劣质的图片、故事以及言情武打小说流入校园,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2)由于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活也不断提高,电视、电脑、家庭影院相继进入普通农民的家,家长不懂得孩子的精神食粮究竟是什么,任凭孩子一天到晚玩游戏、看电视,使一些不健康的音像文化侵蚀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3)由于农村部分闲散人员和家长酗酒、赌博现象较普遍,孩子们耳濡目染,形成了不良品德。

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对策

1.“育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已经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教育部指出:“教育要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这一要求,这里的人,是全面的立体的人。”“人”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才是德育教育为之奋斗的目标。徐力、刘海洋、马加爵事件让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即真正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出发,深刻了解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积极探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2.学校要利用不同阵地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培养教师具备相应的素质。并且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制度。具体认真地做好家访工作。改变对学生犯错误时的解决方法。发现学生的缺点并帮助学生克服它们,并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让他们发扬优点,争当好孩子。另外,德育在实施的同时,也要强调接受,在命令的同时也要尊重意愿,力争“使学生不仅是在教师引导下,学会遵守社会规范的过程,而且是在教师启发下,追求人生幸福的过程”。

3.重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怀。要让学生知道爱国主义的精髓就是责任和奉献。要爱祖国、爱社会主义,首先要爱家庭、爱学校、爱班级,珍爱自己身体、生命,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国际主义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责任意识和相应的行为习惯,比如学好英语,多了解别国的文化以便,走向世界。

4.重视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从小培养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心胸宽广,勇于交往,善于交往,能主动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和合作。所谓学会竞争,不是要强化人的攻击性,而是指要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竞争。有竞争才有力量,才能开创更大的事业。

5.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生机勃勃的环境能让人心情舒畅。学校是育人的基地,所以要根据自身的不同条件和特点,让学校内的墙壁、花草、树木、宣传牌等都会说话,都富有生机;让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彰显人文气息。尽最大可能树立良好的校容校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