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物流的运输范文
时间:2024-01-31 17:5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物流的运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运输企业;现代物流;转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的改变,传统运输企业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对运输服务的要求。传统运输企业具备组织运输的经营经验及服务网络密集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也有必要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而传统运输企业应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采取积极应对策略,转变经营观念,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能,成为探索运输企业转型的关键。
一、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国内几家比较成功的现代物流企业中,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主营快速物流服务,广州宝供物流集团主营供应链物流服务,中国远洋物流公司主营国际物流服务。从国外的运输企业来看,日本的大和运输株式会社原来以道路货运为主营业务,日本1973年陷入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运输企业接受委托承运的大宗货物大量减少。这对完全依赖于承运大宗货物的大和运输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对此,为增加业务量,大和运输采取了“小宗化”的经营策略,1976年根据需要开通了“宅急便”,即户到户特快递送服务业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1995年大和运输株式会社已经占据了日本快递业最大的市场份额。
从以上国内外运输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总结出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模式:
1、进化型。广州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原来从事传统的铁路货物运输,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下,逐渐转型为供应链物流企业。在进行业务转型的过程当中,企业并没有事先制定物流服务发展的方向,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改进物流服务项目,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中的核心竞争力,确定企业的战略服务定位,该模式称之为进化型转型模式。这种转型模式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企业,其要点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市场的需求,并适时顺应市场变化,不断提高服务,形成竞争优势从而达到顾客满意的目标。
2、转基因型。北京双臣一城快运公司定位于快速物流服务,企业首先就确立了战略目标和明确的战略定位,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案,并在战略执行中按照预定的目标逐步推进,称之为转基因型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刚成立的企业。对运输企业来说,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选择嫁接型或再生型模式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转基因型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模式的要点在于,战略目标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而且在体制上、机制上要保证战略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3、嫁接型。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原来主营传统海洋运输,慢慢向国际物流服务转型。这家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在传统海运业务的基础上开拓了物流增值服务,使它成为能够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这种模式称为嫁接型转型模式。它适合于目前具有一定规模并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且与公司长期战略相一致的运输企业。
4、再生型。日本大和运输由传统的道路运输转向快递物流服务,在此转型过程中原来的道路运输业务服务流程、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按照新的要求重组了物流服务项目,并成为新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该模式称之为再生型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目前具有一定规模,但运输服务的项目没有竞争优势或者前景很暗淡的企业。这类企业拥有现代物流所必须的一些资源,经过重组和重新定位后,能够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果再导入新的现代物流理念,就可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
二、传统运输企业转型的基本对策
物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企业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广开门路,选准服务目标市场、寻求战略性合作伙伴,加强物流研究、努力培养和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为企业稳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创造有利的条件。
1、转变经营观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当中,先进的理念往往比丰富的物质资源更重要。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就没有积极的实践,如果没有积极的思考和率先的行动就必然会失去先机和优势。因此,运输企业首先应该转变经营的观念,能够去打破多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经营格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形成强大的综合运力,更好地组织货源和货物运输过程,并衔接好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其他重要的环节,如: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以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减少货损货差等,尽量为客户提供到位的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以较低的物流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服务企业自身能够获取满意的利润额。在发展物流业务中,应尽量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地配备各类物流设施和设备。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可控物流资源与可利用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特色鲜明的物流服务和经营理念。并找到适合本企业的核心业务,创建企业的核心产品,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广开门路,提升企业形象。品牌是一种良好的无形资产。较好的企业外部形象,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企业一方面要拓展业务市场,另一方面应广开门路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形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型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决策的基础上,兼顾短期经营与长远发展,把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
(2)加大宣传力度。物流既要体现社会效益,又要体现经济效益,要建立和开创一个良好的物流氛围,就离不开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研讨会、培训班或者新闻媒体等形式,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尤其要提高货主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在经营管理中,要采取多种方式扩大物流的影响,来获取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3)建立物流企业信息平台。信息已经成为物流科技化的先导,因此,物流企业要及时进行市场调查,掌握物流需求的分布结构和流向规律,适时地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力争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进行网上交易,同时通过物流信息系统调配物流资源,提供信息公告、单证传递等服务项目,使物流过程尽在客户掌握之中。
3、选准服务目标市场,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物流企业的服务宗旨应该是“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足”。在转型中企业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以为”市场和用户会需要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必须把客户作为服务的目标,清楚地解决“用户是否需要”、“用户需要什么”、“用户要求什么”等问题,根据用户的需要和要求来构建用户需要的业务流程。在确定和明确用户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提供运输服务,对主要用户,还可提供“量体裁衣”的定制式物流服务。
可见,发展物流服务,企业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要明确自己的客户在哪里,必须去寻找自己的服务对象。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提是要有客户,要对客户的服务要求和标准有透彻的了解,要根据用户的经营规模、经济性质和所处行业等情况,初步确定出目标用户对物流服务需求的程度,为不同用户提供局部的或整体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采用优质服务为用户市场营销战略提供支持,并能够消化掉一部分用户自营物流成本,同时自身还能获得足以维持发展的利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企业要发展物流服务,不但要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转型企业还应积极与名牌企业结盟,为该企业提供包括运输在内的多个环节的物流服务,甚至可以延伸到合作企业生产环节的物料采购与供应环节,与其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商家们开始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主营业务,而将自己不擅长的运输业务交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完成。如果物流企业与名牌用户结盟,则可以达到“双赢”。名牌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利于为物流企业提供稳定的货源;名牌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和效益,能及时清算费用;名牌企业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提高素质,以取得更大的发展。
4、加强物流研究,培养、引进物流专门人才。物流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随着运输集装箱化和现代信息系统化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涉及仓储、运输、信息技术、公关谈判、政策法规等广泛内容。它不仅吸纳和使用着许多代表当今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技术,其运作模式也在创新。因此,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努力尝试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多方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开展现有物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开展好此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摸索出第三方物流服务业所需知识体系结构。
(2)定期选送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学习。培养具有全新的现代物流理念、熟悉物流政策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专门人才。同时,应有计划地引进从大专到研究生多学历层次、复合型的物流人才。
(3)由于现代物流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开放性、国际化的特点。因此,物流企业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吸取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总之,传统运输企业要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业务范围,从而全方位地为制造企业或服务企业提供更贴切的物流服务。
作者单位:熊青,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贺美兰,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索沪生.关于物流的译法―谈“PD”与“Logistics”的不同[J].汽车运输研究,1997(1):47-49.
[2]唐纳德.鲍尔索克斯著.林国龙、宋柏、沙梅译.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2-105
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运输与仓储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农产品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业开始实现转型优化,积极应用各种新兴技术实现突破和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效改善了传统农产品运输与仓储方式,带动农业经济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
1现代农业物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1改善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
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应竭力解决农产品物流问题,营造良好的农产品流通环境。自2004年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断在政策、金融、设备上对农业发展予以支持和保障,从外部政策支持到内部制度保障,指引现代农业发展与前行的方向,并在现代社会物流的快速发展之下,实现了新农业和旧农业的共同发展。所谓的新农业正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下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农产品运输与仓储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农产品实现更加快速、安全、新鲜的运输、仓储与流通加工。从生产的角度进行分析,现代农业物流本身属于生产性物流的一种,能够完成农产品整个生产加工全流程的运输与仓储任务,不同于传统的运输与仓储方式,现代农业物流不仅能够实现对一般农产品的运输、存储和配送,同时还能够具备一般物流运输不具备的农产品价值增值服务。在整个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发展过程中,冷链物流始终都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推广冷链物流的广泛应用,各种从事冷链物流产业链的企业也不断增加。而现代农业物流借助其独有的性能优势,实现了冷链物流中的智慧化运输与仓储管理,采用包装加工一体化的方法,促使农产品从原有的传统运输向冷链运输有效延长发展,并不再仅限于传统物流运输方式的地区变化,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还能够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拿到购买的新鲜农产品,极大便利人们的实际生活。2020年国家物流信息中心等部门联合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达到300.1万亿元/年,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已经达到4.6万亿元/年。未来将坚持以新动能带动旧动能的方式,促使现代农业物流开始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和升级,由此推动和促进农产品的产业结构的不断地进行产业优化和升级,现代农业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与便捷方便,建设和应用也更加普遍。冷链物流近些年来受到了普遍关注,在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以及零售各个环节都将会运用到冷链物流的方式,整个冷链物流过程将会涉及冷库、保温盒、冷藏车等多个设备仪器。冷链物流运输与仓储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实现恒温处理为核心,以消费者的实际生活需求为宗旨,竭力做到物流不会造成农产品质量的损耗,保证发出的农产品和消费者收到的农产品拥有一样的新鲜度。与此同时,将现代农业物流中经常采用的冷链与仓储同一般的物流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冷链运输与仓储无论是在应用效能上,还是在应用要求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变化,对现代农业物流工作人员的运输与仓储要求更高。在整个冷链运输与仓储过程中的技术复杂度更高,资金投入更大。与此同时,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之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以强有力的姿态投身于现代农业物流中,使现代农业物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也使得现代农业物流进而焕发出巨大的能量。将大数据应用于农产品的冷链运输与仓储过程中,能够极大优化冷链物流过程,使得农产品运输与仓储能够更加安全可控,建立并实现了农产品运输与仓储的全流程追溯机制。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与仓储过程中,智慧冷链物流拥有自主化的应用能力,在整个农产品冷链全链条中拥有信息交互、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共享等能力,不断优化冷链物流的农产品全过程运输与仓储管理,将生产、保存、运输和经营结合为一体,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减轻农产品物流运输与仓储工作人员的压力,节省农产品的经营成本,带动农产品冷链利润率的提高,促进现代农业物流信息化进程。
1.2增加消费者效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每一个农产品消费者的生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要食品满足饱腹需求,也希望保持新鲜、保证健康。现代社会冷链物流的加速发展过程,不仅能够普遍满足城市人群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小城市中的下沉市场用户,让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更佳,更愿意主动购买农产品,带动现代农业经济增长。传统农产品物流方式难以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者多元的购买需求,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代农业物流中农产品的冷链运输与仓储方式的普及与推广,打通了整个农产品的流通链条,实现了社会各个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近些年来广受欢迎的直播电商,将电商和现代农业物流相结合,利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有效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利用冷链物流将更多新鲜的农产品卖给不同地区,实现从农产品产地、供应、订单体系、生产、包装、上市等工序的智能化管理,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对农产品需求,也能够切实形成新型的农产品竞争性优势,有效保证售卖、仓储与运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除此之外,现代农业物流冷链运输与仓储方式也可以实现将大型卖场、连锁超市以及物流企业进行有机相连,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省去,实现物流的高效运输与仓储。比起以往繁琐的农产品运输与仓储流程,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性能优势,切实解决农产品运输与仓储难的问题。现代农业物流中还有一种物流园区模式,同时具备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以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基础设施,能够顺利将农产品从供应方传送到需求方,并可以借助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实现不同农业产品的集中展示,采用丰富多样的结算方式完成双方交易。我国农业农村部在每年全国两会上都会指出,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各级工作人员都应当不断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加强“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推动现代农业物流发展。
1.3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将其与农产品相结合,促使现代农业物流开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降低在农产品运输与仓储方面的资金投入成本,推进现代农业物流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具有多方面的性能特点和优势,基于传统物流原有的运输与仓储的功能,在质量和时效上得到突破和升级。一方面,现代农业物流可以采取集中化的经营方式进行统购统销,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现代农业物流利于将各节点物流信息进行整合,避免分次农产品运输与仓储所造成的压力,进而实现降低运输成本压力和节省过多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物流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力量,使得农业物流运输与仓储充满科技含量,冷链运输与仓储通过使用专业的运输与仓储设备能够极大优化农产品质量,能够帮助企业减轻在农产品运输与仓储过程中造成的质量损耗问题,确保农产品质量不会因为物流运输与仓储受损。正是因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促使现代农业物流呈现出更加高效、快速、简单的特点,确保现代农业物流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众多农业企业都能够通过合理地使用冷链运输与仓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的动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可以通过优化农产品包装和农产品运输与仓储方式来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损耗,进一步降低企业在农产品运输与仓储方面的物流费用。现代农业物流要秉持农产品物流综合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在最大限度上帮助企业减轻农产品运输与仓储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物流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物流思想,激发农业发展动力、节省经济支出,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产品运输与仓储过程始终,进而带动农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1.3科学保障农产品供给目前农业物流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物流方式,实现产品的运输、储备和配送等工作环节,在此情况下,并不会增加农产品本身的价值,是一种纯基于流通的物流方式,只能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成本。另一种是现代农业物流方式,它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成本,还会通过农产品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和配送等环节增加农产品的附加服务成本,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这也是现代农业物流的主要应用特点,使得农产品能够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实现应用发展,科学保障农产品供给。现代农业物流以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为宗旨、以客户需要为建设目标,充分考虑每一个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商家的效益目标,充分应用各种智能化技术手段,将农产品运输与仓储变得更加简单、系统,并通过合理组织和控制现代农产品运输与仓储环节,将智能化应用于农产品运输与仓储过程始终。在智能管理平台处理和应用物流信息数据,保证农产品运输与仓储质量。除此之外,现代农业物流采用信息链采集数据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的科学预测和准确衡量,科学保障农产品供给,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4加快农产品运输
现代农业物流与传统的物流方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将买卖双方进行连接,促使我国农业能够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产品运输与仓储组织能够将原本分散化的农产品进行集中整合,实现农业物流交易信息的共享共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产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农产品物流点多、面广。农业产品运输与仓储本身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至少需要两个以上存储点进行工作,整个运输、装卸任务也十分困难,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对农产品运输与仓储实现科学规划,才能够实现现代农业物流的科技化和科学化,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现代农业物流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加快产品运输与仓储的效率,促使农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安全保管、输送和销售。现代农业物流要求积极构建更加科学化的物流管理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我国农业物流中的瓶颈。更新农业物流运输与仓储中需要应用的工具和技术,使得农业产品能够更加新储存和运输,进一步降低农业物流成本、加快物流效率、节省物流时间。我国农业通过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打破了农产品的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与销售障碍,能够有效加快农产品的运输与仓储效率,带动农业经济提高。
1.5降低经营风险
现阶段现代农业物流采用的冷链物流方式与一般的农产品的运输与仓储方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不仅能够予以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感,也能够有效地带动农业经济效益提升。自从我国开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的农产品生产和经营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我们应当不断加快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全方位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不断简化农产品运输与仓储流程,实现农业运输与仓储的上通下达,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促进农产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降低农业物流风险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2如何借助现代农业物流推进农业经济增长
2.1优化冷链物流技术
冷链物流在现代农业物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有效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而实现农产品的保质保鲜、快速运输。但是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相关法规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引导,冷链信息化覆盖率较低。许多冷链企业将重点关注于能够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环节的信息化监控,导致冷链物流出现运输与仓储产业链断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借助现代农业物流推进农业经济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应当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冷链物流的智能化应用水平,积极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带动农业物流实现突破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物流不仅能够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品质,也能够保持农产品运输与仓储安全,确保在整个运输与仓储过程中不会发生不必要的资源损耗。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应当不断加快技术应用步伐,构建现代化的物流冷链系统,通过监控系统环境的变化,促使内部技术能够得到自身的突破升级,确保新鲜农产品在每个运输与仓储环节都能够处于科学合理的环境下进行,保证各个物流环节分工明确,有效提高冷链物流运输与仓储效率。
2.2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运输与仓储效率和运输与仓储水平。今后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应当不断提高农业物流信息化水平,以技术化手段带动现代农业物流的优化。首先,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采集和处理机制,将各类产品信息全部传送到数据平台上,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查询。其次,搭建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流运输的全流程监控。最后,加强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监督和查询系统,呈现透明化管理。
2.3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型人才。与既往的农业物流运输与仓储方式相比,现代农业物流以技术为支撑,需要工作人员不仅能够使用运输与仓储等物流技术,还要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各种新知识,将农业物流成本降到最低。这些都需要企业不断加强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引入,促使企业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2.4推进现代农业物流和电子商务的结合
电子商务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将电商和现代农业物流相结合起来也成为农业升级的重要方式和发展趋势。建设农业电商零售供应链体系,完善农业物流基础公共设施,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推进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完成多电商平台农产品资源的统一调度。将电商和现代农业物流相结合,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企业资金投入成本的降低,鼓励市场消费,使得原本滞销的农产品能够流通出去,促使现代农业能够实现健康发展。
3结论
篇3
论文摘要:探讨了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航空货运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变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的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的几种模式。
0引言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并被看作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挖掘的“第三利润源”。企业生产在降低制造成本(第一利润源)与增加销售额(第二利润源)的挖掘已日渐枯竭时,“第三利润源”则成了现代企业日益关注挖掘的重点。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物流业务的中心环节。而航空运输又是5种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所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航空运输。而传统的航空货运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必须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综合的航空物流发展。这无疑对中国的航空运输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航空货运业必须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步伐,通过资源整合,逐步使传统的航空货运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成为我国综合物流系统的中坚力量。
1转型必要性
1.1外部环境变化需要
在航运方面,中国远洋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伟龙在综合物流系列研究中,发表了“中国航运企业迈向综合物流服务的思考”一文,阐述了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开展物流服务的优势,同时为中国的航运企业向现代航运物流企业转化制定了相应的方针和策略。在公路运输方面,承耀荣博士也发表了“传统的道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研究”,杨兆升博导在“2000年中国工程院深圳现代物流论坛文集”上,发表了“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行业转变的分析与对策”一文。该文认真分析了现代物流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和突破点,探讨了交通运输行业如何向现代物流行业转化。由此可见,几种主要的运输方式都已经考虑了如何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不能很好的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就会失去很多的发展机遇。
1.2内部环境变化需要
据统计,目前已有约60家外国航空公司分别在中国开放的近40个城市机场经营国际货运业务,外国航空公司运送的份额高达70%以上。虽然中国近几年改变了过去那种重客轻货思想,成立了单独的货运航空公司,航空货运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内地航空公司只能分享余下的30%份额。自2002年岁末中国民航成立6大集团的重大重组之后,内地专营货运航空公司成立了3家,分别是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另外还有邮政航空公司加盟的南方航空公司货运)。从目前情况来看,3家专营货运的航空公司在竞争手段、经营模式上都没太大的区别,只是互相之间通过压低价格来增加货量,还只是停留在价格战的阶段,由此导致了航空货物运输的实际收人增长低于业务量的增长,收益水平也在不断下滑。据了解,中国即将成立3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奥凯、春秋、鹰联),其中奥凯是以经营货运为主的,毫无疑问,它的加盟会使这几家货运航空公司的价格战更加激烈。随着国外航空巨头进人中国的脚步不断加大,留下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国内的价格战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减小,国内货运航空公司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观念,不能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来,就会不可避免陷人到无休止的价格战中去。
从理论上看,可以将航空物流系统视为一条价值链,用价值链管理理论来解释从传统航空运输业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必要性。价值链管理理论认为,价值链管理(VCM)指对企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其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找出各专业市场的信息需求,运用信息技术增大现代航空物流系统整体的附加值。航空企业可以运用价值链识别增加总价值过程,并找出减少价值链中附加值小的过程比重,通过价值链识别增加附加值大的过程比重来增加总价值的方法、减少价值链中附加价值小的过程比重的方法来达到增大整体附加值的目的。此外,增加总价值可以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积极塑造企业的服务品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帮助航空运输企业按照顾客的要求,在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新物流服务中,提高总价值,增加附加值,利用信息及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高值的物流服务,提高现代航空物流系统中运输、保管、搬运、包装、加工等作业的效率,实现省力化、合理化,并降低物流成本。
2主要区别
2.1企业与客户关系不同
传统航空货运公司只能为客户提供机场到机场的一次性空中运输服务,通常的客户为各家货代公司,然后各家货代公司再为他们的客户(即真正意义上的客户,一般多为生产厂商)提供机场到门的公路运输服务或配送服务;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则是提供一种长期的具有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的是门到门的一站式服务,注重了生产厂商供应链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效益,直接面对的是真正的客户,而不是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做出及时的调整。
2.2扮演角色不同
传统航空货运企业只注重短期或是一次性的经营效益,在货运淡季时,往往容易受制于公司;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与客户之间是长期战略同盟的关系。
2.3利润基础不同
传统航空企业看重的是一次性的经营效益,提供的运输产品价格单一;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它的利润基础是它与客户的一体化。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航空物流公司与客户共同努力降低成本,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3运作模式
3.1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中国的航空物流企业,要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可能是企业自身无法完成的,需要将部分服务项目委托给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公司来协作完成(比如说,海运、铁路运输、包装等)。中国的航空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托于空中运输,借鉴跨国物流公司成熟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经验,对各种资源优化重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设计出自己特有的物流服务。鉴于国内航空货运企业目前的现状(严重的与真正客户脱离),最好能够谈判或者协商,控制一到两家航空货运企业(规模不要太大,否则难以控制),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与客户良好的关系和能够提供机场到客户之间运输车辆,使他们能够满足航空物流企业的需要,弥补原先航空货运企业脱离客户的不足和运输车辆资产的投人。
3.2以国内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模式
中国的航空货运企业和国外的物流公司相比,无论在资源方面还是在经验方面,差距都很大。比如说在中国能够飞国际航线的全货机只有20架,但是UPS(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公司里面,有600架这样的飞机可以进行飞行。从飞机的数量上,就看出实力上有悬殊的对比。国外的优势在于能从全球的角度整合资源,拥有庞大的全球网络,而国内的优势在于本土化的网络,这可不是国外公司能在较短时间建立起来的。如邮航、国货航在国内都有很强的网络。可以以己之长克别人之短,在国内物流的各个环节上做强做大,与国外物流公司在国际网络上进行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6个环节。
运输 航空运输企业原本的业务就是运输服务,这是国内的优势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先提供什么样的运输产品,客户就要接受什么样的服务,改变成现在客户有什么的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航空物流企业会根据客户对货物需求情况的不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有些货物对时间要求很紧迫,则以快递方式运输,但也有的并不急需运达,而是希望花钱最少,则可以普货方式运输或者采用海运。航空货运企业还可以在自己原有运输业务的基础上拓宽经营范围,发展以空运为主的运输物流服务,即通过多种手段,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立体的物流运输网络,采取委托、外包、特许经营等形式,与从事铁运、水运、汽运的公司携手,双方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建立综合的运输物流网络。
仓储 随着以日本为主的just-in-time生产管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使得以时间为中心的竞争愈益重要,并且物流的行为直接决定了生产决策。所以,航空物流企业应本着从生产企业成本的角度考虑库存管理问题,尽可能的实现“零库存”,把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时运出,同时建立起具备调节供需、调节货物运输能力、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的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起着供应货物的组织协调作用,不仅具备存储保管货物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现代化的分拣、配送、捆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服务。航空物流企业应对物流中心的库存货物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以保证能够畅通无阻。
包装 现代物流要求客户把货物的包装交给物流公司,为了便于运输,要进行一定的包装。航空物流企业如果不具备包装的能力,可以委托专门的包装公司。
装卸 装卸过程也是产品最易损坏的过程,装卸作业的合理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物流系统的整体合理化。Fedex使用的是集装箱单元化,有利于发挥机械效能,提高作业效率,便于搬运,有较好的灵活性;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作业的标准化,避免货物的损伤。
流通加工 航空物流企业要在物流中心提供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等服务。提供增值服务既是航空物流自身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条件。如英航设在希思罗机场的货物配送中心,不仅可以为货品包装贴上标签,然后配送到不同的国家和销售渠道,还可以根据超市需求,在机场内完成鲜活食品的分拣,直接把货品送到货架上。中国的航空货运服务体系中几乎不具备类似的增值服务。
配送 从一定意义上说,配送是运输过程的末端,对于整个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科学的配送同样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大大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和产品供应的保证程度。航空物流企业应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设计出最佳的配送路线,同时要运用系统的观点,协调好配送网络中心与各个节点的关系,使整体效能达到最优。
3.3以个性化物流服务为目标的物流运作模式
航空物流企业应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结合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配合生产企业设计出“一站式”的物流解决方案。不同的客户对物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自身的能力有限,需求更具特殊性。为这些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各类商务附加服务在内的物流活动,如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协助客户进行促销,对储备产品提供特别介绍,在销售点进行广告宣传和促销材料的物流支持等,同样是航空物流企业可选择的模式之一。
篇4
关键词:物流、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1电子商务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帐等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1.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然而,它在中国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好,其中物流能力的滞后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过去,人们对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发生变化也认识不足,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但是电子商务与物流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目前对这个关系把握最宏观的一个观点是“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确切。这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电子商务最本质的成功是将商流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电子商务简而言之,就是在网上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这种买卖,是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买卖,也就是商流。有的观点认为商流要靠物流支持,所以说“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和商流之间并不只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像废弃物回收与退货就是两个例子。对于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可能这样说更好一点:物流与商流,即电子商务的本质内容,是相对应关系,换个说法,就是物流和电子商务是相对应的关系。
第二,网络经济将商流、资金流信息化,将信息流电子化,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可以说是虚拟经济。而物流是实体的位置转移,说“实”是“虚”的组成部分,怎么看也是不恰当的,而把这种关系说成是“虚实相应”可能更为合适。
这里补充一点,商流可以包括服务(此处的“服务”不包含物流服务)所有权的转移,而服务的真实“交付”,即消费,并不是物流的内容,但这也是一种“虚实相应”关系,把服务消费与实物位移合并在一起,与电子商务称“虚实相应”才真正恰当。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极为密切。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肯定极为巨大。物流在未来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关系:物流本身的矛盾促使其发展,而电子商务恰恰提供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反过来,电子商务本身矛盾的解决,也需要物流来提供手段,新经济模式要求新物流模式。
2.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与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2.1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
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
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2、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在传统的供应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虽然目前很多非生产企业的商业网站继续充当了传统经销商的角色,但由于它们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互连,只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与组织中介,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与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传统的供应链由于供销之间的脱节,供应商难以得到及时而准确的销售信息,因此只能对存货管理采用计划方法,存货的流动是“推动式”的。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第一是缺乏灵活性,销路好的商品,其存货往往可得性差,销路不好的就积压;第二是运转周期长,等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鉴于目前第三方物流在实践中的成功发展,有人预言它将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方面最大的变化。
第三方物流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极大发展,因为:
(1)跨区域物流。电子商务的跨时域性与跨区域性,要求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或国际化特征。电子商务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B2C和B2B。在B2C形式下,如A国的消费者在B国的网上商店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卡购买了商品,若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对于小件商品(如图书),可以通过邮购;对于大件商品,则是速递公司完成交货。目前,这些流通费用一般均由消费者承担,对于零散用户而言流通费用显然过高。如在各国成立境外分公司和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由用户所在国配送中心将货物送到用户手里,可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速度。在B2B形式下,大宗物品的跨国运输是极为繁复的,如果有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则可大大简化交易,减少货物周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
并且,网上商店一般都是新建的企业,不可能投资建设自己的全球配送网络,甚至全国配送网络都无法建成,所以他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迫切要求是很容易理解的。
(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地位将大大提高,而未来物流企业的形式就是以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雏形,第三方物流将发展成为将来整个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第三方”。
2.2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
1、采购
传统的采购极其复杂。采购员要完成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检验产品、下订单、接取发货通知单和货物发票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的公司己在专用网络上使用EDI,以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劳务、印刷和邮寄费用。通常,公司可由此节约5—10%的采购成本。
因特网与之相比可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与专用增值网相比,大公司能从因特网的更低传输成本中获得更多收益。因特网也为中小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因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应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2、配送
(1)配送业地位强化
配送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作用。据有的学者研究,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才是推行和发展配送的适宜环境。这说明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配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促销。配送建筑在这样的层次上,地位并不高,发展也不太快。我国推行配送制的过程就不很顺利,如试点城市之一的无锡市,物资配送的总金额,1992年和1993年分别达8亿元和10亿元,1995年则降至8亿元,1996年不足8亿元。
而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会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也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的命运与配送业联在了一起。同时,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仓库。由此可贝”配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实际上,对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本身来说,买方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购买,买方势必要把货物配送到家,否则买方选择这种交易方式的意义何在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方式就是配送方式。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
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2.3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1、物流网络的变化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对物流网络的影响,一个方面是和信息直接相关的物流网络,另一方面是实际的物流网络。
(1)物流网络信息化
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里指的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第二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
(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
物流网络可划分成线路和结点两部分,其相互交织连结,就成了物流网络。我们知道物流结点设施的设置,将确定如何进行存货、交付,还融合进运输能力。电子商务会使物流网络产生那些变化呢?
首先,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
其次,将来的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现在,仓库的专业分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
第三,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物流中心被认为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货站、货场、仓库、转运站等演变和进化而成的一种物流结点,主要功能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综合物流中心一般设于大城市,数目极少,而且主要衔接铁路与公路运输。配送中心是集集货、分货、集散和流通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结点。
物流结点的设置与运输是有密切关系的。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的货运己被划为“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由中央仓库到配送中心的运输,“二次运输”是从配送中心到用户的末端运输。这也是运输的一个发展趋势。
结合运输来考虑,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都处于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的衔接点(物流中心衔接了不同运输方式,也同时衔接了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都具有强大的货物集散功能,因此综合物流中心与大型配送中心很可能合而为一。
目前在实践中,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筹建已经开始,它是上述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城市综合物流中心将铁路货运站、铁路编组站和公路货运站、配送、仓储、信息设施集约在一起,可以减少必须经过大规模编组站进行编组的铁道运输方式,实现各城市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直达货物列车运行,使“一次运输”顺畅化;又可以利用公路运输实行货物的集散、完成“二次运输”;还可以实现配送中心的公用化、社会化,并使库存集中化。物流中心己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
2、运输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运输的原理并没有改变,但运输组织形式受其影响,却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1)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
物流网络由物流结点和运输线路共同组成,结点决定着线路。传统经济模式下,各个仓库位置分散,物流的集中程度比较低,这使得运输也很分散,像铁路这种运量较大较集中的运输方式,为集中运量,不得不采取编组而非直达方式(只有煤炭等几种大宗货物才可以采用直达方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库存集中起来,而库存集中必然导致运输集中。随着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建成,公路货站、铁路货站、铁路编组站被集约在一起,物流中心的物流量达到足够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城市之间的铁路直达运输,运输也就被划分成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指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运输,二次运输是指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运输。一次运输主要应运用铁路运输,因为运输费率低,直达方式又使速度大大提高了。二次运输用来完成配送任务,它由当地运输组织(即运输组织人员、运输范围,服务对象都在当地区域范围内)来完成。
(2)多式联运大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将得到大发展。这是由以下几条原因所导致的:第一,电子商务技术,尤其是Extranet使企业联盟更加容易实现。而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可扩大多式联运经营。
第二,多式联运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方式,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在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与其说是一种运输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组织方式或服务方式。它很可能成为运输所提供的首选服务方式。
3、信息的变化
物流信息在将来变得十分重要,将成为物流管理的依据。
(1)信息流由闭环变为开环
原来的信息管理以物流企业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功能环节为对象,以自身企业的物资流管理为中心,与外界信息交换很少,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
现在和未来的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以顾客服务为中心。它通过加强企业间合作,把产品生产、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产品销售等环节集成起来,将生产企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销商(零售点)网络等经营过程的各方面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此时,信息就不是只在物流企业内闭环流动,信息的快速流动、交换和共享成为信息管理的新特征。
(2)信息诸模块功能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例如:
①采购。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采购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可以利用网上产品目录和供应商供货清单生成需求和购货需求文档。
①运输。运用GIS、GPS和RF等技术,运输更加合理,路线更短,载货更多,而且运输由不可见变为可见。
②仓库。条码技术的使用可以决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流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④发货。原先一个公司的各仓库管理系统互不联系,从而造成大量交叉运输、脱销及积压。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发货由公司中央仓库统筹规划,可以消除上述缺点。
发货同时发送相关运输文件,收货人可以随时查询发货情况。
⑤交易过程无纸化。
篇5
摘要:物流、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
1.1电子商务和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摘要: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帐等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和传统情况有所不同。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非凡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1.2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然而,它在中国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好,其中物流能力的滞后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过去,人们对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熟悉不够,对于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发生变化也熟悉不足,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重。但是电子商务和物流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目前对这个关系把握最宏观的一个观点是“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确切。这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摘要:
第一,电子商务最本质的成功是将商流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电子商务简而言之,就是在网上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这种买卖,是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买卖,也就是商流。有的观点认为商流要靠物流支持,所以说“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和商流之间并不只是支持和被支持的关系,像废弃物回收和退货就是两个例子。对于物流和商流的关系,可能这样说更好一点摘要:物流和商流,即电子商务的本质内容,是相对应关系,换个说法,就是物流和电子商务是相对应的关系。
第二,网络经济将商流、资金流信息化,将信息流电子化,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可以说是虚拟经济。而物流是实体的位置转移,说“实”是“虚”的组成部分,怎么看也是不恰当的,而把这种关系说成是“虚实相应”可能更为合适。
这里补充一点,商流可以包括服务(此处的“服务”不包含物流服务)所有权的转移,而服务的真实“交付”,即消费,并不是物流的内容,但这也是一种“虚实相应”关系,把服务消费和实物位移合并在一起,和电子商务称“虚实相应”才真正恰当。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关系极为密切。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肯定极为巨大。物流在未来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关系摘要:物流本身的矛盾促使其发展,而电子商务恰恰提供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反过来,电子商务本身矛盾的解决,也需要物流来提供手段,新经济模式要求新物流模式。
2.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和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2.1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
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
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摘要: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给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给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给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2、供给链管理的变化
(1)供给链短路化
在传统的供给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新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和最终用户之间供给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和客户直接沟通。虽然目前很多非生产企业的商业网站继续充当了传统经销商的角色,但由于它们和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互连,只是一个虚拟的信息和组织中介,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和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给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传统的供给链由于供销之间的脱节,供给商难以得到及时而准确的销售信息,因此只能对存货管理采用计划方法,存货的流动是“推动式”的。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摘要:第一是缺乏灵活性,销路好的商品,其存货往往可得性差,销路不好的就积压;第二是运转周期长,等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给链实现了一体化,供给商和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给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把握产品销售信息和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鉴于目前第三方物流在实践中的成功发展,有人预言它将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方面最大的变化。
第三方物流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极大发展,因为摘要:
(1)跨区域物流。电子商务的跨时域性和跨区域性,要求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或国际化特征。电子商务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B2C和B2B。在B2C形式下,如A国的消费者在B国的网上商店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卡购买了商品,若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对于小件商品(如图书),可以通过邮购;对于大件商品,则是速递公司完成交货。目前,这些流通费用一般均由消费者承担,对于零散用户而言流通费用显然过高。如在各国成立境外分公司和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由用户所在国配送中心将货物送到用户手里,可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速度。在B2B形式下,大宗物品的跨国运输是极为繁复的,假如有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则可大大简化交易,减少货物周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
并且,网上商店一般都是新建的企业,不可能投资建设自己的全球配送网络,甚至全国配送网络都无法建成,所以他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迫切要求是很轻易理解的。
(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地位将大大提高,而未来物流企业的形式就是以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雏形,第三方物流将发展成为将来整个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第三方”。
2.2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
1、采购
传统的采购极其复杂。采购员要完成寻找合适的供给商、检验产品、下订单、接取发货通知单和货物发票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的公司己在专用网络上使用EDI,以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劳务、印刷和邮寄费用。通常,公司可由此节约5—10%的采购成本。
因特网和之相比可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和专用增值网相比,大公司能从因特网的更低传输成本中获得更多收益。因特网也为中小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因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给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2、配送
(1)配送业地位强化
配送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功能。据有的学者探究,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才是推行和发展配送的适宜环境。这说明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配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促销。配送建筑在这样的层次上,地位并不高,发展也不太快。我国推行配送制的过程就不很顺利,如试点城市之一的无锡市,物资配送的总金额,1992年和1993年分别达8亿元和10亿元,1995年则降至8亿元,1996年不足8亿元。
而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会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也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的命运和配送业联在了一起。同时,电子商务使制造业和零售业实现“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仓库。由此可贝”配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实际上,对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本身来说,买方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购买,买方势必要把货物配送到家,否则买方选择这种交易方式的意义何在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方式就是配送方式。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
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2.3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1、物流网络的变化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探索电子商务对物流网络的影响,一个方面是和信息直接相关的物流网络,另一方面是实际的物流网络。
(1)物流网络信息化
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里指的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摘要:第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和供给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和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第二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
(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
物流网络可划分成线路和结点两部分,其相互交织连结,就成了物流网络。我们知道物流结点设施的设置,将确定如何进行存货、交付,还融合进运输能力。电子商务会使物流网络产生那些变化呢?
首先,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和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和用户的实物供给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
其次,将来的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现在,仓库的专业分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
第三,综合物流中心将和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物流中心被认为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货站、货场、仓库、转运站等演变和进化而成的一种物流结点,主要功能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综合物流中心一般设于大城市,数目极少,而且主要衔接铁路和公路运输。配送中心是集集货、分货、集散和流通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结点。
物流结点的设置和运输是有密切关系的。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的货运己被划为“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由中心仓库到配送中心的运输,“二次运输”是从配送中心到用户的末端运输。这也是运输的一个发展趋向。
结合运输来考虑,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都处于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的衔接点(物流中心衔接了不同运输方式,也同时衔接了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都具有强大的货物集散功能,因此综合物流中心和大型配送中心很可能合而为一。
目前在实践中,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筹建已经开始,它是上述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城市综合物流中心将铁路货运站、铁路编组站和公路货运站、配送、仓储、信息设施集约在一起,可以减少必须经过大规模编组站进行编组的铁道运输方式,实现各城市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直达货物列车运行,使“一次运输”顺畅化;又可以利用公路运输实行货物的集散、完成“二次运输”;还可以实现配送中心的公用化、社会化,并使库存集中化。物流中心己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
2、运输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运输的原理并没有改变,但运输组织形式受其影响,却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1)运输分为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
物流网络由物流结点和运输线路共同组成,结点决定着线路。传统经济模式下,各个仓库位置分散,物流的集中程度比较低,这使得运输也很分散,像铁路这种运量较大较集中的运输方式,为集中运量,不得不采取编组而非直达方式(只有煤炭等几种大宗货物才可以采用直达方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库存集中起来,而库存集中必然导致运输集中。随着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建成,公路货站、铁路货站、铁路编组站被集约在一起,物流中心的物流量达到足够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城市之间的铁路直达运输,运输也就被划分成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指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运输,二次运输是指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运输。一次运输主要应运用铁路运输,因为运输费率低,直达方式又使速度大大提高了。二次运输用来完成配送任务,它由当地运输组织(即运输组织人员、运输范围,服务对象都在当地区域范围内)来完成。
(2)多式联运大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将得到大发展。这是由以下几条原因所导致的摘要:第一,电子商务技术,尤其是Extranet使企业联盟更加轻易实现。而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可扩大多式联运经营。
第二,多式联运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方式,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在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和其说是一种运输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组织方式或服务方式。它很可能成为运输所提供的首选服务方式。
3、信息的变化
物流信息在将来变得十分重要,将成为物流管理的依据。
(1)信息流由闭环变为开环
原来的信息管理以物流企业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功能环节为对象,以自身企业的物资流管理为中心,和外界信息交换很少,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
现在和未来的物流企业注重供给链管理,以顾客服务为中心。它通过加强企业间合作,把产品生产、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产品销售等环节集成起来,将生产企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销商(零售点)网络等经营过程的各方面纳入一个紧密的供给链中。此时,信息就不是只在物流企业内闭环流动,信息的快速流动、交换和共享成为信息管理的新特征。
(2)信息诸模块功能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例如摘要:
①采购。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采购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可以利用网上产品目录和供给商供货清单生成需求和购货需求文档。
①运输。运用GIS、GPS和RF等技术,运输更加合理,路线更短,载货更多,而且运输由不可见变为可见。
②仓库。条码技术的使用可以决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流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④发货。原先一个公司的各仓库管理系统互不联系,从而造成大量交叉运输、脱销及积压。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发货由公司中心仓库统筹规划,可以消除上述缺点。
发货同时发送相关运输文件,收货人可以随时查询发货情况。
⑤交易过程无纸化。
3.结束语
电子商务和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物流组织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对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虚实相应”的关系。然后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产生的影响,从物流业这方面得出了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供给链短路化、第三方物流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的主要形式等结论;从物流的两个作业环节——采购和配送——的角度分析,采购将更方便、价格更低,配送的规模和地位将大大提高,并且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从物流的各功能环节看,库存集中化得到实现;库存集中导致运输集中,运输被划分为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更为方便的“多式联运服务”被广泛提供;开环流动的信息成为物流作业的主要依据。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其中涉及物流业各方面、物流各作业环节和各功能环节,并对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摘要:物流、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
1.1电子商务和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摘要: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帐等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和传统情况有所不同。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非凡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1.2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然而,它在中国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好,其中物流能力的滞后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过去,人们对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熟悉不够,对于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发生变化也熟悉不足,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重。但是电子商务和物流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目前对这个关系把握最宏观的一个观点是“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确切。这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摘要:
第一,电子商务最本质的成功是将商流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电子商务简而言之,就是在网上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这种买卖,是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买卖,也就是商流。有的观点认为商流要靠物流支持,所以说“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和商流之间并不只是支持和被支持的关系,像废弃物回收和退货就是两个例子。对于物流和商流的关系,可能这样说更好一点摘要:物流和商流,即电子商务的本质内容,是相对应关系,换个说法,就是物流和电子商务是相对应的关系。
第二,网络经济将商流、资金流信息化,将信息流电子化,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可以说是虚拟经济。而物流是实体的位置转移,说“实”是“虚”的组成部分,怎么看也是不恰当的,而把这种关系说成是“虚实相应”可能更为合适。
这里补充一点,商流可以包括服务(此处的“服务”不包含物流服务)所有权的转移,而服务的真实“交付”,即消费,并不是物流的内容,但这也是一种“虚实相应”关系,把服务消费和实物位移合并在一起,和电子商务称“虚实相应”才真正恰当。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关系极为密切。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肯定极为巨大。物流在未来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关系摘要:物流本身的矛盾促使其发展,而电子商务恰恰提供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反过来,电子商务本身矛盾的解决,也需要物流来提供手段,新经济模式要求新物流模式。
2.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和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2.1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
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
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摘要: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给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给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给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2、供给链管理的变化
(1)供给链短路化
在传统的供给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新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和最终用户之间供给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和客户直接沟通。虽然目前很多非生产企业的商业网站继续充当了传统经销商的角色,但由于它们和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互连,只是一个虚拟的信息和组织中介,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和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给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传统的供给链由于供销之间的脱节,供给商难以得到及时而准确的销售信息,因此只能对存货管理采用计划方法,存货的流动是“推动式”的。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摘要:第一是缺乏灵活性,销路好的商品,其存货往往可得性差,销路不好的就积压;第二是运转周期长,等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给链实现了一体化,供给商和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给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把握产品销售信息和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鉴于目前第三方物流在实践中的成功发展,有人预言它将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方面最大的变化。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a、电子商务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商务活动,它为物流创造了一个虚拟性的运动空间。在电子商务的状态下,人们在进行物流活动时,物流的各种职能及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虚拟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的组合方式,寻求物流的合理化,使商品实体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省、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的功能。
b、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管理的运作方式。首先,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管其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虽然也有依据计算机对物流实时控制,但这种控制都是以单个的运作方式来进行的。
c、电子商务拓展了物流空间,促进了物流和商流的融合,并大力促进物流信息化。物流空间,即物流网络空间,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网点或物流环节,而是虚拟物流或称为数字物流,它将是物流发展的方向。现实物流与数字物流将日益走向融合。这种融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过程中,商流和物流的界限将日益淡化,而不象传统的物流业,严格地区分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
d、电子商务更新了物流配送的过程。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是由网络连接的,当系统的任何一个终端收到一个需求信息的时候,该系统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能够拟定出详细的配送计划,通知各环节开始工作。即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业务可以实现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并且这一切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根据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管理的要求。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市场要求。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物流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电子商务对物流提出了现代化、高效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1、市场服务一体化。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管理等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多目标函数、动态的、庞大的、人机结合的复杂系统。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集中度较高、诸多功能协调较好、各行业相互联系的网络化的物流市场的一体化服务,才能提高物流效率。
2、市场服务信息化。电子商务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以及传输能力。它能及时收集、整理、反馈货物市场商品的供应状况及发展态势;它能将收集的信息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以及数字化;它能保证物流信息传递标准化和适时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拥有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定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并能熟练的运用条形码技术、电子资料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
3、市场服务化。综合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是指由一家公司负责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实现商品使用权转移的全部物流业务活动。由于公司在服务经验,服务能力,服务理念,服务成本上的优势,能保证整个物流的优质、高效,从而不仅使供需双方摆脱了烦琐的多方委托的物流业务,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
(二)电子商务对货物运输的要求。运输是物流服务的基本服务内容之一。物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客户在时间和地点两个条件下对一定货物的要求,时间的变换和地点的转移是实现物流价值的基本因素。运输主要有两大功能:产品转移———通过运输解决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在同一地点的问题,创造了“空间效应”;产品储存———临时储存是一个不太寻常的运输功能,即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产品储存设施。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主要使用汽车或其它车辆(如人、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铁路运输(要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水路运输(主要使用使用船舶运送货物和旅客)、航空运输(主要使用使用飞机或其它航空器进行运输)、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这五种方式。
(三)电子商务对货物质量的要求。物流生产主要在于转移和保护这些质量,保证最后把商品完好地交给用户。在当代风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对用户的质量保证不可能完全依赖于生产,而且也依赖于流通。然而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影响货物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时间,保质期就是时间的限制。此外就是在流通环节中有震动、挤压、碰撞、污染、水浸等。因此,商品质量必须要有好包装。
三、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协同发展。
(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1、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
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
3、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环节、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二)、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协同发展策略。
1、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建立新型的物流管理体系。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体制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物流主体的物流企业体制僵化,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彻底改变体制,建立新型的物流管理体系。a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TPL、城市和区域物流的发展,提高物流的规模化成效。b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设施,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c充分发挥物流体系的中介环节作用和基础先导作用,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物流公司或集团,发挥规模经营优势。d积极开展与国际物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和竞争,学习到这些企业的先进物流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
2、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不仅仅是物流体系重构的起点,也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配送中心的建设应以原物流企业为基础,吸收商业连锁配送企业和电子商务公司参股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业务专业化的配送公司,以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需要,而不能由电子商务公司独家经营物流。首先在大中城市建立区域性配送中心,经过经验、渠道和市场运作上的积累后逐步推广到地区性城市。如果大部分区域性配送中心能成功运作,全国性的配送网络就形成了,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的重构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区域性配送中心的建设要与电子商务的需求特点结合起来,要与物流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结合起来。
3、在物流技术上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物流经营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立足之本,这主要体现在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上。例如为方便、快捷地满足客户需要,运输技术涉及到条码技术、EDI、RF等,INTERNET网上每天大约有3万多人在信息,有多达100万人在此阅读信息,数据流量达数百兆,网络新闻多达2万种分类信息,因此,如何充分利用INTERNET获取物流信息是一个现实问题,也为物流发展提供无限商机。
4、建立完善的法规及配套政策,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为了使物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及配套政策。首先,加强物流业法制建设,尽快制定《物流法》,以便达到物流法制化、规范化。其次,物流必须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再次,对规模化经营的物流企业,制定车辆通行、土地使用、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个企业采取不鼓励或限制性政策。
5、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a高校应增设现代物流专业,培养即懂得计算技术,又精通物流工程的专业化物流人才;b对商贸、运输、仓储、配送中心、大型企业的人才需求,可进行短期强化培训;c引进国外高层次的物流专门人才;把国内优秀人才送到国外去培训。参考文献:
[1]李刚.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6,08
[2]柴旭萍.浅谈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年01期
篇7
关键词:铁路物流;发展现状;解决对策;稳定发展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35—02
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铁路货运不仅仅是站到站的服务形式了,面对社会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要。物流的服务本质应该是商品的生产在进行流通的延续,不仅使商品的空间与时间效用均有所增加,同时还使商品的现有价值提高。因此,铁路物流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是确保铁路运输事业逐渐向现代的物流领域扩展的进步标志,研究其的发展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的铁路物流之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物流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物流成为铁路创收经济当中最具有潜力的业务和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现代物流的货物流通全过程通过应用现代先进技术方式,使物流的流通过程效率得到提高,减少货物的在途时间。铁路物流的货运结构也有所变化,但是大宗商品所占的运输比重仍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在2008年,我国的干线铁路中煤、石油以及矿石的发送量比例很大,为总发送量的百分之六十五,而其周转量也占到周转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三。由此可见,在铁路物流的发展中,市场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铁路物流应该积极开展适应不同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服务,以便更好地适应客户的需求,确保铁路物流的快速与准时原则,使我国的铁路物流发展更加健康。
2 铁路物流的特点
我国的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普遍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与交通工具之一。因此,铁路物流具有大众化、基础设施以及大动脉的特征。铁路货物送达的速度比较慢、准时性也相对较差。加上货物的装卸、车辆的中转、或者是和客户的沟通信息不准确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货物的达到时间与运输的费用更加复杂。
3 我国铁路物流面临的问题
3.1 优 势
①信息网络具有较大的优势。在现代信息与技术的支撑之下,使得铁路物流供应链中的点于与线联结成为网络系统。铁路物流拥有最大的信息网络,全国的各车站也均与TMIS系统连接,不仅可以提供调度、指挥、票务、管理系统,而且还提供了货运的营销以及生产与供应链管理等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备、优势较大的信息网。
②运输网络的优势。全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估计为十万km,重要的繁忙干线可以实现客货的分线;复线率与电气化率均达到百分之五十,铁路的运输能力大致可以满足社会经济与发展的需要。铁路物流的运输网络,其覆盖范围较广,且运输成本较低,比较适合进行区域性的物流活动。铁路的不断完善与扩展,不仅使铁路提速了运输网络,同时还加快了三流(商流、物流与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相互结合,进一步使地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物流空间与时间效用的提高。
③运输的优势。铁路交通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比较具有经济优势,由于铁路运输的低能耗、低成本与高效率等特点,运输具有污染少、运量大等经济优势。与此同时,在长距离或者是大宗物资等运输方面,铁路还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其仓储能力大、适用于不同要求装卸机具以及仓储设备的运输。
④物流的配套资源较为丰富。铁路物流拥有约八十六万km的营业线路,各线路与水、陆、港口等连接,并形成线长、点多及面广的资源优势。物流的配套资源几乎覆盖了我国铁路的运输网络,铁路还拥有较多的货场、货运站以及仓库,并且已经具备了包装、装卸、仓储、配卸及中转等物流的基本功能,有利于发展铁路物流。
3.2 劣 势
①铁路物流中的服务水平不高。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运输市场与对物流的服务要求日益提高。现有的铁路物流服务水平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表现在:当前我国铁路物流的运输方式仍然比较单一、运输的时间长、效率待提高,货物的运输不够集中、未能有效满足物流的及时性要求。
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铁路物流行业缺乏较为专业的管理人才,物流从事者的总体专业素质不高,这会对铁路的物流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铁路物流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对人员的物流培训与上岗资格的认证、考核等方面的工作落实不足,培训的力度也相对薄弱,员工的专业知识、能力有限;面对突发事件时,员工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因此使得铁路的物流管理发展缓慢、效率也较低。
③部分铁路物流企业信誉度不足。我国的铁路均为垄断性地位,因此,导致了市场的竞争、意识较为淡薄,铁路物流从事者对市场的需求缺少全面的了解及分析。加上部分铁路物流者的服务态度与意识不强、水平不高等,使我国铁路物流的信誉受到影响,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④管理体制缺乏创新。受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影响,在市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仍保留计划经济的意识,由此一来,不仅制约了我国对物流经济的合理规划与统筹活动,而且还阻碍了物流的发展进程。铁路物流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沿袭落后的管理制度,制度与实际的情况不相符、缺乏创新机制,部分铁路的货代企业也未真正认真的从事物流的运作及延伸服务工作,使得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与运作效率降低。
⑤信息化的程度发展不均衡。铁路的TMIS系统虽然已有所发展,对铁路物流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在铁路系统中内部的各站段点的物流信息发展的程度方面,仍然参差不齐。部分站段仍使用传统手工的作业方式,部分站段虽已引用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辅助管理,但未形成规范的网络体系,与外部的经济信息缺乏沟通与共享,导致了铁路失去较多的盈利的机会。
篇8
关键词:公路货运;物流
1物流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现代物流业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兴起的新兴行业。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看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润源
泉”。现代物流业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传统的运输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
2物流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物流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它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美国的物流总成本为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0.6%.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其社会物流总成本,虽因国家不同而忽略有出入,但一般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1%—14%。现在尚无确切数字来说明目前我国的物流总成本究竟有多少,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但是大家都有共识的是,我们在运输和物流的各个环节,有待提高效率,进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从原料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最后到用户的物流供应链中还有大量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和积压,同发达的国家相比,比例肯定比较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我们能在物流合理化方面进行改进,降低物流总消耗,对经济的贡献将是非常客观的,所以现代物流被称为创造价值的“第三利润源”。
3公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现代物流与公路货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物流涵盖了现代经济生活中有关商品空间转移的各种经济活动。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空间转移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很多许多行业,如运输、仓储、流通、金融、信息服务等。公路货物运输是商品实现空间转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依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各种公路运输工具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的服务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物流活动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需要利用和整合相关行业资源来进行。而公路运输是物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活动最为基础且最为繁多的服务活动,因为大量的物流都必须依托公路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来完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的公路运输设施和良好、高效的公路运输服务,是物流活动开展以及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好的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物流活动就无法进行。4公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物流行业的出现实际上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许多物流企业都是从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演变而来的。如马士基等国际知名的大型运输企业,依托其规模庞大的客户资源和运输网络,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通过物流服务的创新,提升其在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所有大型国际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之一和主要利润来源,并在企业的组织框架下形成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目前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国外的物流企业来华开办的分公司;二是新兴的民营物流企业;三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网络延伸、业务重组等途径转变形成的,如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等。这类物流企业数量较多,比例较大。可见,运输企业通过自身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提升、服务范围的扩大、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实现从传统公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升级和发展。
5公路货运企业进入现代物流领域的途径
(1)公路货运企业依托客户资源及其需求提供物流服务产品,而逐步进入物流服务领域。在计划经济时代,公路货运企业只需要简单地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包括制造企业、零售和批发企业以及其他服务企业,对商品物流活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公路货运企业只是简单地从事运送商品的服务,可能就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并在竞争中失去客户和市场。因此,公路货运企业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的提升,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2)大型公路货运企业通过内部业务整合、服务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而进入物流服务领域。成为物流企业。
(3)大型公路货运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以及联盟等方式。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进入物流服务领域。一些运输企业在规模扩张、提高竞争能力的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利用资本手段收购、兼并物流企业,或者加盟物流企业以及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达到迅速获得物流服务资源、形成服务能力、进入新市场的目的。
总之,公路货运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等方式,实现向现代物流的升级和发展。
6以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公路货运企业的发展能力
目前,公路货运行业的自身优势仍集中在运输设施和整体运力方面,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强,,散、小、弱特征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行业集中度不高,运输行业缺少产业组织,还有为数不少的运输从业者是个体户,能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竞争的大型龙头企业还很少。二是行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公路运输行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三是缺乏支持行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和能力。如人力资源,当代企业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交通运输业的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四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比较重视车辆、装载等运输和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现代化,而对运输的管理技术、组织技术、服务流程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及技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交通运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不高和发展能力的不足。是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不仅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而且也难以应对曰益开放、全球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挑战。公路运输行业这些瓶颈问题,已经使得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公路运输要加快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提升运力、增加投入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寻求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方式,以实现传统公路货运行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和升级,是公路运输行业加快转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引入现代物流的服务理念、运行方式、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推动传统公路货运运企业的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创造新的运输和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能力的现代化企业,以带动运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是分割的,在运输业欠发达时期,作为大型企业的铁路有较大的生存空间。随着航空、公路运输业的大规模发展,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日趋下降,为了生存和发展,铁路逐渐由单一的货物运输向货运业发展,但这仅仅是建立在铁路延伸服务业的基础上,并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的跨国财团大举进入,国际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将直接参与物流市场的竞争,甚至涉足于铁路运输领域,这对刚刚起步的铁路货运业将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且不断壮大既有规模,是铁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代物流先进的理念,决定了作为传统运输服务提供商的铁路运输企业必然要向现代物流领域融入与拓展,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服务是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自身优势的发挥,不仅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且拓展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功能,把运输企业的物流组织工作向生产与消费的两极延伸:一方面渗透到生产领域,提供包装、流通加工等生产范畴的现代物流服务:另一方面不断向消费领域拓展。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参与整个供应链管理,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其它相关服务提供商的密切配合。例如,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中心,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经常与工商、物价、计量、税务发生工作往来,铁路运输企业作为经营者需要与上述职能部门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协作关系,以便改善企业服务环境,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创造条件。此外,铁路自身的资源往往不足以独立承担委托人交付的全部物流服务,有时部分(甚至全部)物流服务外包对铁路运输企业更为有利,这样就需要与其它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协作。
二、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要服务是运输,这正是物流服务中最重要的功能和服务环节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与物流服务其它功能的联系日益紧密,以运输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铁路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1、有利于铁路运输行业自身的发展进步。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货物的位移。因此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将会使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职能有一个质的转变和飞跃,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全新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2、现代物流将推动铁路的产业进步和产业升级。现代物流是一个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技术产业,它所要求的物流管理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库和装卸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讯系统、条形数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技术,将极大地推动铁路运输尤其是货运组织工作的进步。
3、有利于解决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求,铁路车务段产生了大量的富余人员,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是解决富余人员的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手段。
4、有利于增强铁路的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国内不少大型的海运、民航、公路运输企业、货代企业、仓储企业较早地认识到拓展现代物流的战略重要性,积极实施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变,新兴的现代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迅速地拓展其经营网络,为中国现代物流经济的起步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中国铁路参与运输物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而铁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领域的融入拓展却比较滞后和缓慢。铁路若贻误当前拓展现代物流极为有利的机遇,待第三方物流有了长足发展及国外运输物流企业大举进入我国物流业市场,铁路再想介入这一领域将倍加困难,铁路运输的发展将面临来自国内外日益强烈的市场竞争而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而对中国的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铁路必须不失时机地抓紧调整并实施积极地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发展战略。
5、有利于铁路车务段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作为传统产业,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是铁路货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为铁路货运既有资源的利用提供新的天地,而且可为铁路货运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提供广阔的空间。利用枢纽内及口岸有条件的铁路货运站,建设发展各类现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及配送服务;通过合理的组织与协调,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和综合物流服务;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等等。新的资源利用方式与新的业务活动拓展将为铁路货运开辟新的增值服务领域和利润空间,在拓展现代物流服务过程中,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铁路运输业能主动适应外部经贸环境和运输物流市场需求变化,实现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二)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能性
1、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优势。与公路、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以运距弹性大,连续性强,规模集约等特性,可以满足不同距离的运输需求。当然,铁路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加之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等因素,铁路运输在我国一直是比较理想的运输方式。
2、铁路企业具有坚实的信息网络基础。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在现代物流活动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铁路企业己建设多年的TMIS、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DMIS(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这将更易于实现运输过程中物流活动的安排,进行运输组织优化,巩固铁路运输企业的优势地位。
3、庞大的客户资源优势。对企业而言,拥有了客户便拥有了一切,铁路与公路、航空、水运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客户资源的竞争。尽管在激烈的竞争之下,铁路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在绝对份额上依然占据优势。
4、现代物流与传统铁路货运在业务功能上有继承性。现代物流体系在业务上包含了多种行业和环节,但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功能环节是运输和仓储。交通运输业是物流的基本载体,运输费用在总的物流费用中占有很大比重,对于一般制造业来说,运输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45%左右。组织合理运输,以最小的费用、较快的时间、及时、准确、安全地将货物从其产地运到销地,是降低物流费用和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方面之一。运输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心所在。在业务功能上的这种继承性,使得传统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化的进入“门槛”较低。其实现代物流本身就是在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行业,美、欧、日等国家一些著名的物流公司也大多是从运输企业演变而来的,物流业与运输业之间有着割不断的姻缘关系。
三、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从根本上来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铁路车务段发展物流的水平不断在提升,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目前我国铁路车务段物流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现在物流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
1、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在经营上,目前的信息系统尚不能有效地搜集、分析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信息,并以此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在管理上,目前的信息系统尚未有效实现运输信息在企业内部以及兄弟运输企业之间的集成共享,从而影响了运输计划与控制的水平,进而导致了铁路运输服务时效性差的“顽疾”长期存在。
2、运能不足。目前铁路运输总体能力紧张,受分界口和一些特殊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和制约较大。使得企业及货主有货装不出去,装好的货运不出去,使货主及企业选择其他的运输方式,意味着部分运输市场将会丢失。由于铁路运输受地区经济影响较大,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运的货物大多以原材料、半成品为主,而到达的货物以成品为主,所以装车大于卸车,造成空车长期严重不足,造成大量货物积压,许多企业为寻求利益,决不会长期坐等,势必选择公路运输,许多高附加值的货物重新被公路运输争去,从而导致铁路运输收入流失,部分运输市场被瓜分。
3、物流设施的标准化程度低。目前,国内海运与铁路集装化标准存在差异。如现有的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设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降低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各种运输设备、装卸设备、仓储设施相衔接的物流单元化包装标准比较欠缺,对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的利用率方面影响较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海铁联运的规模,也给铁路运输的发展带来局限性。
4、物流人才匾乏,设施落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顾客特定的要求。[不悔论文]
(二)解决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问题的措施
1、完善内部管理机制。(1)转变观念。市场需要就是生产的需要,铁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满足货主的需要作为最高准则,加强对市场研究分析,主动寻找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2)整顿收费。整顿行业收费是铁路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因此,铁路必须加强运价管理,坚决杜绝各种乱收费、乱加价行为,建立一种既简单明了便于计算,又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运输成本,体现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铁路货物运价体系是时代和市场的需求。(3)提高素质。企业素质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对铁路员工的职业培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营销意识,自觉将自己的工作与市场需要联系起来,与企业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4)改善运输质量,抢占运输市场。铁路货物运输质量集中体现在安全、快速、便捷和经济这4个方面,对于铁路本身而言,安全、快速、便捷的具体体现就是服务,只要与货主签订了铁路运输合同(非现行的运输合同),按合同规定交付了运费,剩下的包括各种手续在内的所有工作均由铁路货运营销人员来完成,直到所运输的货物按合同规定时间、地点,完好无损地交付给收货人。’在运输过程中,任何一方有违约行为都要严格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罚。
2、加快铁路的基础建设投入。基础设施的水平直接决定物流的流转速度和效率。(1)合理规划运输网。一个四通八达、通畅快捷的运输网是发展物流的基础。合理配置运力资源,加大对能力紧张干线的改造,确保运输畅通。(2)加快车站的建设。货运站、编组站、分界站作为铁路物流的结点,结点的能力大小直接影响路网的能力。(3)加强行车组织的科技含量。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加大重载、直达、“五定”列车的开行量,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减轻编组站的负担。(4)内部挖潜提效。提高货车的使用率,压缩中停时,提高货车静载重,及采用车种代用、顺路稍脚等方式解决铁路空车不足的问题。(5)提高集装标准化程度,统一各种集装设备,确保与公路、海运的接轨。
3、加速铁路信息化进程。运输信息化对铁路物流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速铁路信息化进程,是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应对WTO挑战的重要措施,也是现代物流企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全路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建设,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TM工S也已进入收获季节。但与国外铁路现代化管理状况相比,与加入WTO后的形势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存在不少堕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抓出成效。
4、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发展战略。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切忌头脑发热、跟风,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准确进行目标定位,找准进军物流的切入点,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科学预测,制定长远行动计划,这一切都要求各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发展战略。正确的战略制定与实施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实现企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步骤
目前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与现代物流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逐步推进,有序进行。
1、货运转化成专业的铁路第三方物流公司。(1)首先将目前的货运部门进行整合、重新规划,推行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机制,然后再在整个铁路货物运输中全面推广现代物流服务的质量标准。(2)铁路货运组织方式应该首先完成由货主直接托运制向运输制的转变,然后再向现代物流的方向转变。(3)加快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现代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中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商品物流技术,这些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日趋完善。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物流和配送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技术等。我国铁路货运应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步伐,以正在研发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为基础,对己开发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建成和使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并在集装箱运输和中铁快运公司中率先尝试和探索集装箱、行包、仓储的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模式,从而为传统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融合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前提
2、建立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构建铁路物流中心,铁路运输业在实施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扩能改造既有货站,优化配置现有资源。一直以来,铁路货场都偏重于其内部作业功能完善的要求,而忽视了外部社会所需功能特别是社会所需的物流服务一体化功能方面的需求。今后乃至将来,为适应社会化生产以及物流业的发展,铁路货场的社会属性必将愈发突出。铁路货场不应继续囿于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的节点功能服务的范畴,应充分利用其各项资源为社会提供所需各种物流服务,以发挥铁路在社会物流体系中的应有作用。(2)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重新修订或颁布新的政策性文件。作为现代物流的主要组成部分,铁路必须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当前仍生效的一些规章和制度带有浓厚的行业特色和计划经济特征,己与时展相脱节,应尽快组织相关机构、人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铁路积极融入现代物流为导向,对有关货场、专用线、货物运输管理等规章加以修正,补充或编写新的指导性文件和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3)考虑新增物流功能,重新修订铁路货场设计技术规范。铁路货场由原来局限于铁路运输职能的专业经营场所向综合物流服务经营场所方向拓展时,必将在功能、作业、设备配备、布局等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在重新修订铁路货场设计技术规范时,应考虑这些新增物流功能的因素,在不同功能区的设置和划分,以及货区划分、场库面积的计算、装卸机具的确定和其他配套设施等方面制定新的规定和标准。
3、建立完善的铁路车务段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经过10几年的艰苦奋战,以TMIS为核心系统的铁路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TMIS建设正处在战略转变时期。由以工程建设为主,正转向系统的深人应用;由单项系统建设向综合应用转变;从以建设为重点转为以运营、维护、运用为重点;信息化建设正在从以TMIS为主向全面建设铁路信息化转变。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要以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以适应各信息系统需要的网络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以运输收人清算和电子商务系统为突破,带动铁路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车务段应利用这次机会建立起较完备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促进车务段物流业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现代物流;货运;铁路运输;虚拟企业
1.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物流过程是企业产品制造、流通链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被公认为是继制造商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1]
在加入WTO以后,由于物流业的市场准入,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根据我国在WTO协议中的有关承诺,国外运输可以直接进入我国从事铁路集装箱、冷藏、快运、特货和多式联运等专业性运输。中国铁路只有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迎接来自国际的外部挑战。同时国内的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发展迅速,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将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以及部分传统工业运输、仓储、批发企业(如中外运集团),在其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成为物流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面对国内物流业的竞争,铁路也必须加快向现代物流转换的进程。
2.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契机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已势在必行,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化的条件和优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抢占物流发展先机,加快铁路物流的发展。下面对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几个契机逐一作出客观地分析。
2.1垄断与竞争问题
一方面运输市场存在着5种运输方式,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另一方面,在铁路行业内部,铁路的经营大体仅限于国铁一家,因此,将铁路行业定义为:“外部的非垄断性与内部的垄断性并存”是比较合适的。[2]
外部的非垄断性问题。运输市场的完善意味着各种运输方式间替代性的增强,这其中包含了其它运输方式对铁路运输方式替代性的增强。如在我国的运输市场上,公路运输已延伸至长途;而民航在发挥超长距离运输优势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服务向中长途、城际间延伸。在各种运输方式间替代性已经日趋强化的状况下,铁路外部的垄断日益淡化。
其次,铁路内部的垄断性问题。迄今,中国铁路的主要经营者基本国铁一家,尚未出现第二个主体可以与国铁进行对等或平行地进行竞争经营。虽然中国铁路网中已出现了一些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但这些铁路大体上分布与铁路网的末梢或支线,基本与国铁不构成竞争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铁路行业内部,确实存在着国铁一家垄断性经营的问题。
社会运输形式的多样化促进了铁路观念的改变,只有主动地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铁路才能成为现代物流寻求社会运输力量的首选。为了解决内部的垄断可以通过组建若干铁路路网集团公司,增加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因此,观念转变是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化的第一个挑战,同时第一个契机。
2.2政策与法规
“十五”规划中,明确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货运物流化。建立综合的物流体系,为铁路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铁路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运输资源的重新配置。
党的十六大以后,铁道部提出了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作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铁路分离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推进主辅分离和改制,必须解决辅业发展的体制,从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实施突破。政府必然会在铁路创建现代企业的过程中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这就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另一个重要契机。
2.3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以及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软件的开发,同时最优化算法和模拟预测算法的应用等,对各子系统的信息加以综合利用和处理,优化了决策支持系统,为客户提供了安全、高速、可靠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构造了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运输全程的实时监控信息,使物流中心实时的掌握所托运货物的运行路线、到达时间、装卸搬运情况已有无货损货差等意外情况。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铁路从传统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的转变提供了第三个契机。
3.铁路物流企业建设
3.1发挥铁路自身优势
一方面,在现代物流运输中,可分为干线运输和集散运输两类。在国内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大宗物资、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运输在时限、价格、服务的综合优势上应比公路、航空运输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中国特定国情的背景中,其他的运输方式在若干方面对铁路不具有替代弹性,从而决定了铁路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较之公路,铁路运输有更长距离的经济辐射性。公路运输的经济辐射作用一般以短距离最优,在短距离内可以最大限度的覆盖区域经济。由于铁路运输的连续性、直通性、最优的全天候性、陆路中长距离物流的规模不可替代性,使其较之公路运输具有更长距离的经济辐射作用。
较之航空,铁路运输有更大空间的经济辐射性。铁路运输在所经过的区域可以集散物流,可以将偏僻区域的物流输送到铁路网络的任何一点。
较之管道,铁路运输有更多样化的经济辐射性。管道运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只能运送油类或经过液化处理的物品。铁路运输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物品。
较之水运,铁路运输有更密集的经济辐射性。水运只能在极少数同行的水系对经济发生辐射作用。而铁路将一国所有的区域联结起来。
3.2建立铁路物流企业
铁路物流企业完全独立于铁路运输主业之外,一般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法人治理机构。铁路物流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货运物流化。所成立的物流企业是在发挥铁路干线运输优势的前提下,将铁路货运由传统的承运、交付组织方式,向储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务的方向转变;将铁路货场传统的计划管理、作业方案和设备管理向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方向转变,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企业良好的经营利润。
货运多样化。改变货运产品单一的局面
,形成满足不同客户运输需求的系列产品。货物运输的营业办理也向多样化转化,整车,零担和集装箱已初具规模。
产权明晰化。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采用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法律制度,促进铁路物流企业经营者职业化,以满足现代企业运行的要求,规范经营者行为,督促经营者尽心尽责的工作。
服务综合化。发挥货运站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改革传统的货运站和货场的管理,将铁路货运作业、装卸、包装、保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进行整合,将单一的、各自分散的、断续的业务整合成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确定每个货场、货运站的物流服务特性。对于中小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技术层次较低的简单物流服务;对于大型枢纽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需用电子化、信息化、机械化装备的现代物流服务。进一步可与公路运输货站、港口码头、航空货站集约成为有综合职能和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中心,并与城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很好地衔接、沟通、协调,分工协作,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物流服务综合化。[3]
货代第三方化。目前铁路多经货运企业为数不少,经过几年的发展,铁路货代企业已逐步拥有一定的设备和人力,但货代企业的业务基本停留在铁路运输的延伸服务上。因此,将铁路货代企业发展成第三方物流企业非常必要。铁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把来自各种顾客手中的小批量货源整合成大批量装载,利用铁路进行运输。其优点是:(1)使铁路货运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小批量货物可以集中到达发运地,便于整合运输。(2)节省了托运人的发货时间,减少了货物在途停留,提高运输效率。(3)收集的大量货物可以集中一次发运到目的地,不用中途倒装,减少作业量,减少了货物的破损率。由于以上优势,可以为主业吸引更多的货源,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从中获得利润。
3.3铁路物流企业的虚拟化
现代物流之所以有别于传统物流,在于它将从未有过的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用于物流管理和运作,最大限度地协调与调动地区或全国的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以获得整体效用的最大化。在IT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不能单独打拼,而必须在竞争中求协作,在协作中求发展。任何一个企业部同时处在多条供应链和超时空的增值网中.为了从中获取最大的能量,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立体化、网络化的虚拟系统,进行信息集成和管理,发挥系统内的自有资源和系统外的社会资源的总体效用,增强竞争力。[4]
(1)虚拟物流企业的建立。现代综合物流的虚拟化是指物流经营人将他人的资源为己“所有”通过网络,把他人的资源变为自己物流的一部分,借助他人的力量突破有形界限,延伸、实现自身的各种功能,进而扩展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以,物流的虚拟化是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动态联盟形式的虚拟物流。现代综合物流的虚拟化,以电子通讯技术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以机会为基础,以参与成员的核心能力为条件,以协议目标和任务为共同追求,把不同地区、国家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挥的虚拟经营实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2)虚拟企业的特征。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松散性——由独立企业自愿为某一目标暂时结合在一起,完成某一要求。2.灵活性——随时根据市场反馈信号调整组织结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加盟的人数不限,加盟的方式不限,完成任务便宣告解散,再进入下一个虚拟组合;3竞争力强——可通过分享高技术、分担成本费用的手段迅速融资和提高综合技术实力,实现优势互补,集中竞争优势,形成规模效益。
(3)铁路物流企业的主导作用。在现代物流条件下,商品运输由单一的传统运输方式变成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为此,铁路必须改变服务理念,仿效其他行业组建虚拟企业的成功案例,与基于其他运输方式的物流企业建立虚拟物流联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在利益上实现“双赢”或“多赢”。铁路作为物流联盟的主导核心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合同体系实现对成员企业的监督以确保联盟的运行绩效。此外还要有激励机制以鼓励成员之间的协调和信任行为。
综上所述,面对国际、国内物流给铁路运输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铁路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契机,建立铁路现代物流企业,增强铁路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铁路现代物流企业的建立,也是落实铁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智文.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的若干建议[J].铁道货运,2004(1):4-7.
[2]恒舆.构建铁路运输企业集团的战略思考[J].综合运输,2004(1):45-47.
[3]黄鹤群.铁路开展物流化服务的思考[J].铁道货运,2003(2):1-2.
[4]李宗豪.现代综合物流及其“虚拟化”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01(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