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体系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体系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体系核心

篇1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10日。

简答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这一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还包括在宪法统帅下形成的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

(2)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治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等,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民商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有力武器。

篇2

关键词:信贷合同:利息

JEL分类号:K12 中图分类号:D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10-0093-06

一、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利息

按照经济学的传统定义,所谓的利息是指借取货币的一方向出借一方支付的超过本金部分的资金。这一定义能够反映利息相对本金的附从性质。从现代金融学的角度来定义,利息则指货币的时间价值。这类定义是市场化过程中银行利息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的写照,并着眼于利息在银行货币学中的独立性。

从民法视角来看,传统的民法理论将利息归为消费借贷合同中本金的“孳息”,即用款人在一定时期内使用货币需支付的合同对价。以合同债务的分类来讲,利息则属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下需承担的从属性债务。

二、银行信贷业务中与利息有关的法律实务问题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作为信贷专营机构的银行在信贷业务中收取利息的权利得到《商业银行法》和《合同法》等的明确保障。实践中,与利息有关的争议问题不是银行能否收息,而主要在利息的计算方面。

不管从理论上如何界定,利息的构成是不变的.包括了本金、利率和时间三个方面的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利息计算结果的变化。加之信贷实践的复杂性,上述三个方面的认定在实践中都会产生一些争议,以下笔者分别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利息计算的本金问题

本金的确定是利息计算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本金数额都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对于用款人需归还的本金一般不会产生争议。但是,由于信贷合同约定不明或者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双方仍会就本金数额的认定产生争议。

l、不足额信贷时的本金确定问题。

用款人实际能够使用的本金少于合同约定的数额时,本金应按合同约定的数额计算,还是以用款人实际使用的数额来计算?对此,实践中遵循的一般原则是,按照银行实际给予的信贷资金来计算本金。我国《合同法》借款合同部分第200条规定正是上述原则的体现。该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但信贷实践中还存在另外一类约定,对于是否属于银行足额支付本金的判断则会比较模糊。即。银行未将利息在放贷前预先扣除,但银行要求本金放贷后短时间内一次性收回整个借款合同期内的全部利息,或要求借款人将借款本金中一部分存入银行指定账户,作为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的保证金。从形式上来看,尽管银行在上述情形中按照借款合同支出了约定的本金,但从借款人的角度而言,其实际可使用的款项并非全部本金,这一点与银行预扣利息的情形并无不同。那么,在借款人使用借款本金的权利受到合同约束的情况下,是否同样适用上述《合同法》关于以实际使用款项为本金的法律规定呢?

如果考察《合同法》第200条词句的文意,我们会发现,其针对的是银行在本金交付之前的扣除行为。因此,对于本金全部交付的情形,上述规定并不能直接适用。于是,这就需要我们回到合同法的立法层面,来探寻银行信贷合同权利义务规则的价值导向。查《合同法》第200条之立法目的,其意旨在于确保借款人的主要合同权利,防止出借方利用缔约优势地位来订立不公平合同条款,从而维护借贷双方的利益平衡。而不管是放贷前扣除利息,还是放贷后立即收回利息,或是放贷后限制借款人使用借款,均属出借人利用其优势地位排除借款人行使其使用全部借款的合同主要权利。按照《合同法》第40条关于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格式条款无效的规定,此类条款应认定为无效。在事后认定上述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况下,对于借款人未能支配使用部分的借款,当可类推适用《合同法》第200条的规定,以实际使用的款项为计息本金。即,在放贷后立即收回合同期内全部利息时,应将按正常信贷合同属未到期部分的利息,认定为提前扣除的本金;在限制借款人使用部分借款时,则直接以实际使用款项为计息本金。

2、借款人提前归还部分款项时的本金确定问题。

实践中,借款人在还款到期日前提前归还全部或部分款项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全部提前还款的情形,合同不再继续履行,自无再谈本金之必要;而借款人部分提前还款时,合同继续履行的利息计算以何为准,是还款前本金还是还款后的本金?

实践中,银行往往会以借款人提前还款造成银行利息损失为由,要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本金支付利息。对于此类主张的合法性,银行往往以《合同法》第72、208条以及《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第26条。的规定为依据。对此笔者认为.如果从上述条文的文意以及各自前后法律规定的体系解释角度出发,《合同法》第208条以及《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第26条应适用在借款人提前全部还款的情形,而合同法第72条则仅规定了债务人部分履行的情形,并未涉及提前履行对之后履行的影响。因此,上述法律规定无法解决借款人提前部分清偿时本金的确定问题。那么,如果信贷合同约定部分提前还款时仍以全额本金计算利息,该约定是否有效呢?对此笔者认为,部分还款后本金减少是一个客观事实,还款日后应以实际使用的资金为继续计算利息之本金。信贷合同的此种约定实际上将借款人提前还款视作违约行为,并以提前还款部分继续计算形式上的“利息”,来弥补根据原合同履行时银行的可得利益损失。从法律属性上来讲,此部分“利息”并不是我们讨论的利息,而属于违约金范畴,可参照合同法关于违约金的相关规则处理。

3、展期合同或借新还旧合同中的本金计算问题。

实践中,为了在形式上减少不良贷款数量,将到期不能偿付的借款进行展期或者借新还旧,成为银行粉饰资产负债表经常采取的方式。一些借款展期合同或者新订立的借款合同中,银行会将前一合同期内借款人欠付的本金、利息甚至复利等,一并计人作为展期合同或新合同的本金,并以此在新的合同期内计算利息。对于此种安排,各地的司法实践一般以系银行与用款人的意思自治而予以认可。而考察我国现有之法律规定,不管是《合同法》还是其实施之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和《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均确认合同经借贷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展期的原则。但对于展期合同中的本金能否将前合同期内的利息及复利等一并计算在内的问题,则都没有涉及。

对此笔者认为。如果不论用款人的偿债能力而普遍化地将延期支付的信贷合同予以展期。将会掩盖银行贷款的真实质量,并直接影响银行贷款分类管理制度的功能发挥,甚至引起金融体系的风险。因此,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单个合同的展期属于银行与用款人之间的意思自治,但基于贷款分类管理制度对于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笔者建议有条件控制借款合同展期。从信贷管理的角度,确定有偿还能力的合同才能

延期.即不存在欠息和逾期罚息的用款人才能享有合同展期的权利。也就是说,展期合同的本金只能是原合同的本金,如果存在原合同期内的欠息和逾期利息。双方也应当在展期合同订立前结清,而不得计入展期合同之本金,由此也能倒逼银行严格按照不良贷款分类进行贷款管理。

同样。尽管现有法律和银行监管规则对于借新还旧并无规定,但此种形式之操作在掩盖贷款质量方面的消极影响更甚于合同展期,应从监管方面严加控制。如实践中确实产生了此类合同,尽管不能从民事法律关系上认定其为无效,但亦可参照与合同展期相同之处理原则,确定合同中的本金和利息等。

(二)利息计算中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之间的转换问题

实践中,对于合同期内的本金借贷利率,几乎所有的信贷合同都是以年利率或月利率的方式来表达的。在信贷合同以完整年度或月度为借款期限且正常履行完毕时,直接适用这种利率即可得出相应利息。但在银行提前收回全部贷款或借款人提前归还全部贷款时,利息将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就会产生部分利息必须以日利率来计算的情形。由此就涉及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间互相转换的问题。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计量的认识有所不同,我国目前的银行实践所指的利息计量一般是按目前国际通行的年为360天、月为30天为标准的’因此,当在完整年度或月度之外存在需计息的天数时,应以年利率除以360或月利率除以30得出日利率,再乘以完整计息期外的使用借款天数,即可得出完整计息期外需收取的利息金额。

(三)利息计算的时间(期间)问题

利息计算的时间,即指利息计算的起止日期。利息计算的起止日期均属相对客观的事实,但在合同未明确约定或实际履行与合同约定不同等情形,仍会发生争议。

1、合同没有约定借款起止期限时,如何确定利息计算时间?

对于此种情况下合同的到期日,《合同法》第206条的规定可资适用。该条规定:“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即,在贷款人主张合同到期时,以贷款人通知借款人之后的合理期限届满日为贷款合同到期日;在借款人要求还款时,以其实际还款日为合同到期日。对于信贷合同未约定利息起算日的情形,笔者则认为可参照《合同法》关于事实合同法律关系的相应规则来处理,即以银行将相应本金实际划付用款人之日默认为利息开始起算之日。

2、实际放款日期与合同约定日期不同时,如何确定利息起算日?

实践中,出现信贷资金发放日期与合同约定日期不一致主要是:一是银行未依约放贷,二是用款人未及时收款。笔者认为,对于前者,用款人当有权提出同时履行之抗辩,以银行将本金划付用款人控制之日开始起算利息;对于后者,则本金闲置之责任在用款人一方。其应当自银行确认可提供信贷本金时开始起算利息。在某些信贷合同中,会约定由用款人通知后银行放款。而计息则按合同确定的特定日期起算。如果履行中因用款人未通知导致银行未放贷,则与前讨论的用款人未及时收款有类似之处,即只要约定的特定日期是在用款人可行使通知放款权之后,则应以约定之特定日期为利息起算日。

3、银行提前收回全部本金时,如何确定利息计算的到期日?

笔者认为,在银行因用款人违约提前收回全部本金的情形,应以银行提出提前收回本金后的合理期限届满后为合同到期日。对于合理期限的确定,同样可参酌《合同法》第206条的规定,如合同存在约定则应遵循约定,无合同约定可补充约定,如合同无约定,则由法官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裁量。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我国《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尚在履行期内的信贷合同,在借款人的破产申请受理之日提前到期,相应的利息至该日起停止计算。此情形下利息计算期限的确定直接由法律确定。

4、用款人提前归还全部本金时,如何确定利息计算到期日?

对此.1999年4月开始实施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与同年10月实施的《合同法》采纳的原则有所不同。前者认为,此种情况下应遵循银行有权按原合同收取利息的原则;后者则认为,应以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为原则、以当事人约定为例外。问题随之产生:如果合同中没有特别约定时,应适用上述何种法律规则计算借款人提前还款时的利息?笔者认为,根据立法相关规定,就针对同一事项存在内容冲突的不同层次法律规则时,应遵循适用高阶位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因此,上述问题应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即,应以借款人还款日为计算利息的到期日。唯需注意的是,当银行怠于收取用款人提前还款时,应以已满足实际还款条件的用款人提出还款主张之日为信贷合同到期日,而非实际还款日。

在借款人全部提前还款的情况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讨论。如果从《合同法》第208条规定的文意出发,当借款合同约定提前还款时贷款利息按原贷款合同计算。把“利息”计算至原合同到期日似乎理所当然。但是,此种情况下计算到原合同到期日的仍然是我们讨论的借款“利息”吗?我们认为,在用款人清偿全部信贷本金后,作为主债务的本金债务就消灭了,此种情况下作为从债务的利息是不可能继续发生的。换言之,在本金清偿完毕的情况下,借款合同到期,利息计算所需要三要素中的“本金”和占用本金的“时间”不再继续存在,根本不存在计算利息的基础。实际上,与我们前文讨论的部分提前还款时计息本金问题相类似,全部提前还款后用款人根据约定仍需支付的并不是信贷合同中真正的利息,而是借款人需为提前还款承担的违约金。

三、信贷实践中的违约“利息”相关实务问题

所谓违约“利息”,包括了罚息及复利。从信贷合同对于罚息和复利约定内容的性质来看,此类支付都是用款人未按信贷合同履行时需要承担的一种违约责任,在本质上不属于前面讨论的利息范畴,最多可称为违约“利息”。

(一)罚息相关问题

罚息包括了挪用罚息和逾期罚息两类。作为银行实践惯例形成的概念,挪用罚息适用于用款人私自变更信贷本金用途的情形,逾期罚息则适用于信贷本金逾期未清偿的场合。

1、挪用罚息。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和银行信贷监管机制的完善,对于贷款本金用途变更的事实,在实践中认定起来比较简单,碰到的问题相对较少。在本金方面,挪用罚息以变更用途部分的款项为本金;挪用罚息利率自2004年1月1日起在借款合同载明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计算的起止期限则以挪用之日开始至实际归还之日为止。对于同一贷款既有挪用又逾期的情形,现有的监管规则规定罚息“不能并处”,且要求“应择其重”,基于挪用罚息利率高于逾期罚息的规定,现实中即以挪用罚息论处。

2、逾期罚息

如前所述,逾期罚息以未偿之到期本金为计算之基础,则本金还款到期日的确定,是认定应否计收逾期罚息以及逾期罚息何时起算的事实前提。对此,在

合同明确规定借款期限时,借款期限截止日即还款到期日,到期日之后未清偿的贷款即成为逾期贷款。在合同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时,可以《合同法》第206条规定的贷款人催告的“合理期限”截止日为贷款到期日。同样,当银行因借款人违约提前收回全部贷款时.信贷合同因银行依约主张权利而提前到期。此时银行确定的还款日为贷款到期日。上述情形下到期日的后一天,借款人即应开始承担支付逾期罚息的责任。而根据利随本清的清算规则,逾期罚息应一直计算至本金清偿完毕为止。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如贷款逾期后借款人进行部分清偿时,需要计算逾期罚息的“本金”会随着清偿金额的变化而减少,逾期罚息的计算需要分段进行。

对于人民币贷款业务的罚息利率确定.前述央行规定确立了罚息利率与贷款利率联动的机制。即,自2004年1月1日起,逾期罚息利率在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对于上述规定中的逾期罚息计算方式,信贷合同当事人能否通过约定来改变呢?对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法》明确授权央行有权规定贷款利率。并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业务需遵守央行规定利率的上、下限。同时,在央行行使上述职权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中,逾期利率以及利率浮动幅度均属央行制定的法定利率。因此,央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确定的逾期罚息利率属于法定利率,银行与借款人不能通过自行约定来加以排除。

在实践中,对于用款人未按期还款的行为,一些银行贷款合同除规定借款人应按央行规定支付逾期罚息外,还规定借款人需另行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这种约定名义上没有以违约金来取代逾期罚息,但两者适用顺序如何或者是否同时适用,同样涉及合同约定优先还是法律规定优先的问题。对此有观点认为,应当尊重当事人双方的约定及银行提起权利主张时的选择。笔者认为,对于借款人未按期还款的违约行为,银行业务实践以及特许监管部门已经以“逾期罚息”之名确立了借款人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方式。因此,信贷双方再就同一违约事项约定违约金,就存在了重复约定的问题。基于前段关于逾期罚息属于法定利率的论述,此时如果合同约定的逾期罚息利率已达目前利率政策的上限,则应当以逾期罚息约定优先,银行不得在逾期罚息之外另行主张违约金;如果约定之逾期罚息利率未达现行利率政策之上限时,则可考虑在现行利率政策规定上限以下,准许银行要求适用违约金条款补足逾期罚息约定不足部分。

(二)复利计算的相关问题

与普遍支持银行主张逾期罚息不同,各地法院对于复利的态度则各有不同。对此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未能准确认识复利的法律属性。如前所述,复利系针对信贷业务的未偿利息而产生的一种“利息”,从民法理论来分析,此种支出属于用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利息时向银行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在银行监管实践中,中国人民银行曾以银发(1995)49号、银发(1995)237号以及银发(1999)77号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定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时银行应当收取复利。因此,从民法理论和银行监管实践规定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合同有无约定,借款人在拖欠利息时应支付复利属理所当然。

在复利的具体计算问题上,首先必须明确复利计算的本金系信贷合同期内应付未付的利息,而非信贷合同中出借的借款本金。其次,关于复利的利率,《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区分了贷款期内和贷款逾期后两个不同阶段:在贷款期内的复利,按贷款合同利率计收:对于贷款逾期后的复利,则按罚息利率计收。再次,关于复利计算的期间,按其对应的应付利息结息时间。以利息的应付未付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一直到实际清偿日为止。

实践中,当借款人既未清偿已到期的利息,也未清偿合同约定的按月或按季支付的复利时,有些银行会在要求借款人清偿利息、复利的基础上,向借歉人主张复利到期后的“复利”。对此请求,法院能否支持呢?笔者认为,复利已属信贷合同中未偿付利息的违约金,在此基础上再次加收复利,有违复利作为违约金的性质。同时,正如前段中提到的,复利的计算截止期间应该以实际清偿日为止,信贷合同中将复利支付期间约定为特定期限,亦与复利作为违约金之性质不符。因此,此种复利的“复利”,法院不应支持。

四、与利息问题有关之余论

(一)利息清偿规则

借款人向银行所作支付未能覆盖其拖欠银行的借款本金、利息、逾期罚息和复利时,如何确定所作支付的清偿顺序,会直接影响双方的利益。最高院在万通实业公司与兰州商业银行借款合同一案中确立的规则是.双方对债务清偿顺序的约定属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的处分行为,双方均应信守。在合同对此没有约定时,又该如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一条规定,债务人除主债务之外还应当支付利息和费用,当其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并且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抵充:(一)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二)利息;(三)主债务。在借款合同的情形,如作一定的扩大解释,则逾期利息和复利即可涵盖在“利息”范围内;而如将利息严格限定为期内利息时,因该规定从保护债权人利益角度确立了先清偿附从性债务的原则,则举重而明轻,相比期内利息债务更具附从性质的逾期罚息及复利。理应在期内利息之前进行清偿。即,除实现债权的费用外,复利应予最先清偿,其次为逾期罚息,之后为利息,最后为本金。

需要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法释[2009]6号)对于执行程序中债务人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存在特别的规定。其明确规定,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应当根据并还原则按比例清偿。按照上述规则,当强制执行生效文书是借款合同且项下包括了本金、利息、逾期罚息甚至复利的金钱债权时,该部分金钱债权被作为数额已经确定的一个整体,与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后产生的迟延履行利息相对应,以债务人变现财产按同比例清偿。

(二)利息处理在裁判文书主文中的表述

司法实践中,信贷合同纠纷裁判主文对于利息处理的表述不当,往往是导致此类案件裁判差错或无法妥善执行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在利息或者逾期罚息等作为当事人诉讼请求的一部分时,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中一并处理,并在法律文书判决主文中予以明确。在具体的主文表达方面,还应掌握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分项表述。即按照主债务、从债务和违约金的顺序,先处理本金返还,再确定支付的期内利息,之后处理债务人未按期履约的逾期罚息及欠息的复利,在判决主文中一一分项表述。

篇3

第一,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保障。确认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是宪法存在的重要价值和功能。宪法的基本理念是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使公民在宪法的调整下获得幸福生活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各国宪法在文本中普遍规定了基本权利,并确立了具体的保障制度。基本权利一般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行使的最重要的权利,宪法同时赋予国家保障基本权利的义务。我国宪法的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宪法是约束国家权力的根本规范。宪法的核心精神之一是约束和保证国家权力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宪法约束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是: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主体与具体行使国家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宪法同时规定了国家权力的行使程序,防止国家权力可能的滥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规范与制约国家权力活动的有效制度安排是通过宪法进行的,公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应当受到宪法的约束。

第三,宪法是公民的基本生活方式。通过宪法的确认,公民获得了宪法地位并成为基本权利的主题,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公民维护其权利的重要保障。宪法具有合理性与得到实施的力量,在于公民掌握宪法、运用宪法,善于通过宪法途径表达自己的意志,使宪法的发展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当公民感受宪法精神、自觉地维护宪法时,宪法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第四,宪法是维护社会共识与国家核心利益的根本保障。国家核心利益体现在宪法上,通过宪法确认、巩固和实现社会共识,形成宪法共识,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宪法能以合理的机制平衡利益,寻求多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规则,以此作为社会成员遵循的原则。对于少数人利益的保护,宪法也规定了相应的救济制度。

第五,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法律体系是按照一定原则与标准建立起来的有机的整体,反映了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状况与实际水平。我国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七个门类、三个层次:七个门类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三个层次指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从宏观角度看,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发挥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首先依赖于宪法的基本原则。作为法律体系的核心,我国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性质,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的基本目标。

其次,宪法提供了立法的统一基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统一的、有机的整体,一切法律、法规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都以宪法为基础,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凡是与宪法相抵触的任何规范性文件都是无效的。除此之外,宪法对于法律体系的建构还具有效力上的最高指导作用,是法律体系的效力基础。

再次,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宪法实施的基本形式之一。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和重大问题,具体的问题南普通法律调整。宪法条文中的规定通常要由法律规定、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条文有30多处,涉及各个方面。依照宪法规定,制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是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中,宪法影响着国家立法的总体格局。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法律意识

近年来,以《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出台,给人力资源管理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给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新劳动法律体系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规范化操作和合法化流程,通过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流程表单来实施具体的劳动关系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调整、适应和接受这种影响,学习各项劳动法规,不断增强和培养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和正确执法。

1.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意义

1.1 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能深化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在

2.1 从法律的认知层面

以《劳动合同法》为核心的新的、较为健全的劳动法律体系已形成,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就业促进法》、《工伤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等,以及本地区的相关劳动法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采取以下方式去熟悉和掌握:其一,通过业余自学并参加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国内知名咨询公司组织的专项培训,深刻领会其立法精神,了解立法背景,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其二,组织案例分析讨论会。收集并研究案例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案例分析讨论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最直观的方式,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促进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从案例中吸取教训,受到启发。其三,聘请劳动关系专家或专业咨询机构作为法律顾问,通过分析专家、咨询机构对复杂事件所提的参考性意见和建议,加深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

2.2 从法律的遵守、运用、评价层面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还应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强化和深入。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基于新劳动法律背景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新梳理和完善:其一,以新劳动法律体系为基础,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和企业实际,依法制定、修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用工流程,以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做到制度标准化、执行流程化、管理柔性化。其二,建立反馈和评价机制。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持续、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旨在从管理理论、法律理论和实践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使人力资源管理在新劳动法律体系下得以不断调整、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因此加深对劳动法律法规及其执行原则的理解,其法律意识将大大增强。

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监管部门;协调;标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00102

1 前言及概念说明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安全是食品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三鹿毒奶粉”、“地沟油”、“毒胶囊”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冲击人们的心灵;《2010-2011年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94.5%的人认为食品安全有问题,67.9%的人对食品安全现状缺乏“安全感”;2012年两会代表热议食品安全问题……总之,食品安全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涉及到的概念如下:

(1)食品和食品安全。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是指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一定主体依据法律等规则,制定规格、标准,对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进行管理的活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法律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等多个相互独立且紧密联系的体系组成。根据多年来的食品安全工作实践和学者们主流的看法,对食品安全监管影响最大的是前三个体系。故本文将从法律体系、组织体系(行政组织体系角度)、标准体系三个方面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

2.1 法律法规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台了众多包括《食品安全法》在内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下表是其中几例:

包含食品安全标准、生产、流通环节等内容在内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也存在如下问题:

(1)法律法规之间协调性不足、配套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

《食品安全法》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法律,确实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规定,但多为原则性、方向性规定;其配套法律也不完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是定性条文多、定量规定少,仅有吊销许可证年限、罚金范围等,且不够细化。针对食品生产链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不同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足。《食品安全法》第98条规定违反食品安全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配套条例中也找不到什么程度算构成犯罪。(《刑法》自然对犯罪有规定,但明显针对性不强)。

(2)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大,执法成本高,但处罚力度不足。

2004年广州白云区黑作坊毒酒事件致使55人中毒,14人死亡;2006年上海瘦肉精事件,300多人中中毒住院;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造成29万余婴幼儿患病,6死亡……。然而处罚力度不够:

对相应的事件责任人。《食品安全法》规定,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在行政处罚方面:“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以及十倍以下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民事责任方面规定除一般民事责任外,消费者可向违法经营者收取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对刑事责任的规定则不明确。如此惩戒难以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违法者有二次犯罪的可能性。而执法成本却不低,尤其是小作坊生产,以其流动性,隐蔽性使得执法难度很大。找到一个黑工厂、黑作坊的成本和这类行为造成的危害比,这样的处罚微不足道。

对监管不力人员的处罚。照《食品安全法》第95条规定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对相关监管部门责任人“记大过、降级”处分;最严重也不过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撤职或开除”;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这还是建立在监管过程中“未尽职责、、、”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基础上的。姑且不论什么是严重后果,没有刑事责任的规定就很令人费解。

2.2 行政组织体系

自2003年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局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就形成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督机制。从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新的调整阶段。按其规定: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2010年2月成立)是“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性、统筹性工作,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工作,是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核心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分别负责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另外,农业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商业部也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管理工作。铁道部、公安部、交通部、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粮食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也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总之,在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协调下,突出了卫生部的核心作用,其他各部门协同监管,使得“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都有相应部门来监管,这就分散了监管压力并发挥了各部门本身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整体监管效果。然而这样的监管组织也有不合理之处:

篇6

【关键词】法律监督 监督机制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法律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能,发挥监督主体作用,形成监督合力;二是不断督促监督客体履行监督义务,提高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针对性”。

法律监督运行机制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法律体系的科学实践起到保障作用,健全法律体系与完善监督运行机制之间已形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构建具有时代色彩,随着新事物与新领域的诞生和发展,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完善正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民主法治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础。

立法机关立足法律监督主体,体现监督“针对性”

贯彻科学发展观,强调法律监督主体的“代表性”。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构建与“科学发展观”理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体现法律监督主体的“代表性”,最终为我国法律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重要前提。法律监督运行机制与立法机关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立法机关作为法律制定的主体,通过构建法律体系对监察机关法律监督过程进行科学引导,立足于对监督机制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构建法律监督运行机制,对其监督范围及监督实质进行引导;立法机关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促使监督主体展开科学实践活动,最终有效调整法律监督运行机制,充分体现监督主体的代表性,促使法律体系的构成与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统一,满足时代对法律体系构建的创新发展要求①。这是立法机关体现法律监督主体“代表性”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监察机关切实履行监督义务的重要依据,对建立民主法治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时展,强化法律监督主体的“针对性”。立法机关作为时展的“引路人”,是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重要“执行员”。时展过程中,新事物与新领域的出现与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体系作保障,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立法机关应结合社会和时展方向,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科学调整法律监督运行机制,使各构成元素协调发展,促使监督主体之间默契配合,最终使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监督主体的“针对性”,明确其监督职能,最终提高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权威性”与“作用力”,这是我国立法机关的核心功能在法律运行监督价值方面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加快法治社会进程的立足之本。

监察机关深入法律监督客体,体现法制建设新水平

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主体作用,提升法律监督机制的内在价值。监督主体是指实施法律监督职权的机构总称,行政监察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也是国家机关内部监督的重要形式。监察机关对监督主体的“作用力”不断加强,监察机关自身的责权范围进一步明确,为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充足的动力。从监督主体的作用层面对监管机制有效创新,促使法律监管过程逐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格局。以检察机关为主导,充分研究权力、职责的行使范围,同时对监督机制的构成因素进行创新探索,以此提高监察机关的主体监督作用②。这是我国社会从依法治国逐步走向法治社会的重要路径,对民主法治国家的构建产生积极影响,为提高我国法律运行“权威性”提供了有力依据。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不同责权部门共同探索,要以监督形式及监督手段对监督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及引导,以此提高法律监督机制的内在发展价值。这是监察机关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为社会发展环境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落实监督客体“主体义务”,不断提高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监督客体实质是受到法律监督的人、事和组织的总称,是履行法律监督过程的“义务主体”,以接受法律监督为根本义务,有效保障其自身发展。我国法律监督客体包含的范围十分广阔,涉及到不同行业中的各个领域,也包含了政府各职权部门,因而监督客体具有较强的“普遍性”③。通过不断明确监督客体的“主体义务”,将监督范围逐步扩大,最大化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环境的优化提供有力保障。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以监督客体“主体义务”的深入落实为基础,促进社会法制观念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提高了法律监督运行机制“有效性”,促使法治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使法律自身的存在意义不断加强,进而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体现监察机关“规范性”与“权威性”。监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运行机制实施过程的主体部分,不断加强其监督职能是监督机制完善的重中之重。法律监督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履行的职责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审判监督、检查监督等几个部分。在监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强化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其监督方向,使监督范围逐步扩大,并不断扩展其监督职能。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日益变化,监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也在向“全面化”的方向迈进,加强侦查监督、判罚监督,以提高监察机关法律运行的“规范性”与“权威性”④。这是优化社会发展环境的首要环节,也是保持法律运行过程科学有效的根本所在。从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长久发展角度看,监察机关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我国法律制定与运行的重要参考,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构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构建法律监督长效机制

探索法律监督规则,切实提高法律监督机制的“实效性”。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以监督规则为基准,对监督机制进行创新发展,从而提高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有效性”,确保对监督客体形成“针对性”监督。法律监督规则主要包括民主原则、公开原则、法治原则、独立原则、协调原则等。民主原则与公开原则是根本,使我国法律监督过程“透明化”,切实加强了法律监督过程的“公正性”⑤。法治原则与独立原则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监督手段及监督形式“多样化”,保证法律监督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切实可行。协调原则是促使法律各监督因素之间协调发展,突出了监督过程的“针对性”。

以执法实践为根本,提高监督机制建设的“准确性”。法治建设作为我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元素。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强化与完善,应以执法实践为根本,提高监督机制建设的“准确性”。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构建应以法律的实际运行为依据,以执法实践过程为基础,对法律效益进行准确评估,不断提高监督运行机制的“适用性”。法律监督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法律的运行过程起到的保障及反馈作用,通过法律监督机制,捍卫法律的尊严和地位,提高法律运行的“权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制对社会和谐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提升法律监督机制的“长期性”。内部监督机制泛指法律监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内部监督过程,以监督评价为基础,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形成科学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机制作为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核心构成部分,从监督主体的角度而言,其完善体现了“示范作用”,进而对法律监督机制的运行产生积极影响,为法律体系的形成与构建提供有利因素。从监督客体的角度而言,内部监督机制的强化充分展现了法律监督机制的法律效益,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内生动力⑥。内部监督机制的“保障性”作用,捍卫了法律运行的“权威性”,促使监督机制各构成元素之间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法律监督机制的“长期性”。

增强法律监督能力,不断提高法律监督的“针对性”。法律监督是法律效益充分体现的基础条件,从监督机制的角度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构成完善的监督机制,能有效提升监督能力,促使法律实效有根本改观。从监督过程而言,“系统化”的监督流程是不断拓宽法律监督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监督形式及监督手段“多样化”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法律监督的“针对性”,促使法律监督能力不断加强。这是从根本上对我国法制体系进行科学优化的重要前提。社会和谐发展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标志,而法治社会的构建过程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体现。以增强法律运行监督能力为侧重点,不断明确法律监督目标,为法律监督对象提供科学的监督环境,促使法律监督过程“多样化”发展,是法律监督运行机制助力“中国梦”建设的重要价值。

构建法律监督运行机制新思路

强化刚性监督措施,提高法律监督机制“强制性”。刚性监督措施主要体现在法律监督与管理过程的硬性标准不断强化,以硬性要求作为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主体部分,将严格规定作为法律监督过程的基本途径,结合监督机制的理性要求不断完善。在此之中,以法律监督机制的“强制性”作为重要体现部分,通过监督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使监督机制“透明化”,为法律运行的“权威性”提供有力基础。随着时展,新领域的法律运行与监督机制已逐步完善,其中法律监督主体的刚性监督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我国法律运行的“强制性”,这对公平、公正、客观的社会发展环境的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捍卫了我国法律尊严⑦。从法律监督主体的发展角度而言,刚性监督措施体现了法律监督的硬性标准,为法律体系的科学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展现了法律监督机制的“强制性”。

立足法律监督客体监督义务,拓宽法律监督道路。法律监督客体作为监督主体实施监督过程的主要对象,体现了监督机制自身的存在价值,为我国法律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监督客体应不断明确自身的监督义务,以提高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针对性”,使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构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监督客体的监督义务泛指接受监督主体监督过程的根本义务,以监督客体自身发展为根本,不断完善监督过程,拓宽监督手段,提高监督要求。以监督客体监督义务的落实为切入点,充分体现法律监督运行机制自身的“优越性”,为拓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扫清障碍,实现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之间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我国法律体系的科学构建,并能推动法律监督机制的过程走向科学。促使法律监督机制以监督客体义务的深入落实为根本,能提高监督机制构建的“创新性”与“科学性”。

深入探索法律监督规则,体现民主法治的主体地位。法律运行监督规则是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构建的核心环节,其立足于公平、公正、公开三项基本原则,对“独立性”、“协调性”、“民主性”进行广泛研究,体现了我国法律运行监督原则的思想。“民主性”原则作为民主法治社会构建的核心元素,以监督主体与客体的民主发展为“侧重点”,对监督机制进行有效“转型”,将评价机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突破了传统法律监督运行机制构建存在的束缚,突出法律运行监督规则的“民主性”思想⑧。以“独立性”发展原则为基础,充分体现监督机制的“权威性”及“示范性”。以“独立性”、“民主性”原则为根本,使法律监督运行机制协调发展,促使法律监督运行机制形成灵活发展趋势,满足时展的新要求,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供重要的动力源泉,体现民主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构建舆论法律监督体系。大众传媒作为重要的监督手段,对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构建起到重要的信息反馈的作用。从法律监督机制“全面性”的角度而言,大众传媒作为广阔的传播媒介,促使监督机制中各因素与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为法律监督机制构建提供有力依据。而从法律监督构建的价值方面,大众传播媒介注重监督机制的运行效果反馈,为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建立有积极意义。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构建,目的在于为法律维护与保障提供有效动力,以监督机制的科学构建为根本,促使监督过程与监督形式可持续循环发展。大众传媒手段作为维护人民法律监督权的必要环节,是法治社会构建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法律适应时展具有积极作用,展现了法律监督运行机制构建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

科学构建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关键在于创新思想,以科学实践为指导,不断强化内部监督机制,提升我国法律体系的“权威性”与“示范性”。发挥“中国梦”的目标引领作用,深入探索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构建原则,以此对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产生积极保障作用。这是我国社会环境优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注释】

①宋小海:“论‘法律监督’的概括性意指”,《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第33~39页。

②童建明:“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和谐河北提供法洽保障”,《人民检察》,2013年第4期,第41~41页。

③崔智友:“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法律监督”,《人民检察》,2013年第4期,第49页。

④蒋德海:“我国的泛法律监督之困境及其出路”,《法学评论》,2013年第4期,第84~91页。

⑤马韶:“探讨检察权对行政权的法律监督作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17页。

⑥卞建林:“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45~51页。

⑦张朝霞,林晶晶:“从依法治国看法律监督与社会管理创新”,《法学杂志》,2012年第6期,第130~136页。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5.16.07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是法律的有机统一整体。生态文明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要从纵向和横向的不同视角来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1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应的法律规范,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

1.1 循环体系建构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距离

在建构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要内容的立法理念。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突出对循环经济某些领域的“行政管理”,而不是以法律、经济、技术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在立法上呈现明显的“行政管理”法倾向,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下对立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促进性要求。二是以部门立法和利益分割为主要程序特征的立法理念。一些循环经济立法并不是从循环经济本身固有的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出发,而是从部门角度和利益出发,设计立法的结构和逻辑,各个部门都试图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来为本部门争取更多的管理权限,有利益的事情各个部门争着做,没有利益的事情各个部门则互相推诿。这一立法程序特征显然与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不相符合。

1.2 循环经济纵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纵向来看,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相关配套立法缺乏。《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基本法已经实施,但是发展循环经济仅仅靠这一部法律还不够。从法律体系构成来看,某些领域还是立法空白,无法可依。二是地方立法明显不足。我国各地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不同地区的数量、质量和层次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地方性立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立法用语不规范、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从立法层次上看,一些地方立法形式为政府或部门规章,而由地方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为数较少,而地方政府又一般委托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工作,由于在起草工作中没有行之有效的立法监督,受地方部门利益的影响,往往使这些规章烙下地方部门利益的痕迹。因此,地方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明显不足。

1.3 横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横向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除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外,还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生产、流通、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法律。这些法律与《循环经济促进法》之间的相互重合和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某些方面的规定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循环经济促进法》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其他法律法规的不协调体现在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的不协调;与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领域立法的不协调;与清洁生产领域立法的不协调;与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立法的不协调。而不同部门出台的规章、政策或文件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循环经济立法的协调性、统一性及有效实施,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措施

2.1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纵向体系的完善

健全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从纵向的效力等级看,要建立和健全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立法特点所决定,无论是《清洁生产促进法》,还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均具有原则性特点,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加强配套立法成为落实基本立法中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的重要途径。在循环经济配套立法方面,要加强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立法。要抓紧制定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原材料、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节约能源等专门法规。第二,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是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工作。通过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资源节约、污染预防、废弃物减量化措施的贯彻实施。第三,加强地方立法。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法律公布后,各个地方根据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或者实施细则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地方立法,必须在国家立法的框架内,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

2.2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横向体系的完善

从横向领域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需要完善几个方面的立法:其核心要求是循环利用和无害利用。该思路是以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规律为标准并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重点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指针,协调好相关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关系问题,适时修订相关立法,使各项立法相互协调配套,发挥整体合力。

篇8

[关键词]大陆法系;起源;特征

大陆法系是世界法律发展史上的五大法律体系之一,是现今使用较为广泛的法系,又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源久远和影响力较大的法系。在当代世界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现今大陆法系国家大部分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尤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最能代表这一法律体系;所以大陆法系大体又可分为法、德两个支系。现今所谓民法传统既来自于古代罗马社会的市民法,由于它与罗马法历史渊源的关系,而且还大体上以罗马法的制度、体制以及诸多法律原则为模式,故又称其为“罗马法传统”或民法传统。同时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成文法系等。近代法国采纳了罗马法之后,制定出自己的近代成文法律体系,并将其强制推行到自己的殖民地,或者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鉴于法国法的优点因而模仿法国的模式制定自己的成文法典。又因其产生与发展及至后来的“继受”都发生在欧洲大陆,所以人们大多习惯把它叫做“大陆法系”。

一、大陆法系的渊源

大陆法系起源于古代罗马法,古代罗马法反映和调整了罗马奴隶制社会高度发达的简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法律关系,以完备的法律形式维护私有制。但它真正形成是在中世纪日耳曼各部族“继受”罗马法之后,这种“继受”的主要基础是公元6世纪是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的《民法大全》。11世纪以后,欧洲在经历了中世纪早期的长期战乱纷争之后,各民族国家已相继大体完成了封建化过程。新的历史条件所造就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生活关系,要求一种与其相适应的新的社会行为规范制度,罗马法的复兴成为必然。特别是中世纪中后期,罗马法在欧洲传播较广,从而产生了一些熟谙罗马法的学者和官吏。近代资产阶级在封建制度以后,比较完整地采纳罗马法的体系、概念和原则,加以修改和发展,以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1804年拿破仑按照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以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亲自指导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是这一法系中最典型的立法。这些都是以保障私有制为前提条件的,这一点就是罗马法最重要的立法原则之一,而当时的欧洲正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时期,单就这一点不难看出大陆法系的国家许多的原则和制度是在罗马法规定的基础衍生而来的,与罗马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可以说大陆法系是全面“继受”罗马法的,如罗马法的法人原则、私人权利平等原则和法人制度、物权制度等。使用大陆法系的国家在继受罗马法原则和制度的同时也接受了罗马法学家的思想学说和技术方法,如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法律术语、法律概念等。

大陆法系虽“继受”于古罗马法,也做了许多符合社会发展的调整,追根溯源大陆法系还是以罗马法模式为其发展的基础。

二、大陆法系的特点

1.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成文法典的权威性。在法的渊源中,制定法具有优先效力,只承认制定法、条约和习惯是法律渊源,具有真正法律效力并强调立法是议会的权限,法官只能适用法律,法官解释法律的任务只限于阐明法律的“真意”,大陆法系的法官判决案件必须援引制定法,不能以判例作为依据。从而强调制定法的权威,以禁止法官“造法”的行为,判例在大陆法系中只具有“说服力”不具有正式法律渊源地位,所以有“法官是制定法仆从”一说。大陆法系从制定法这一制度着手使法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程度上杜绝个体对法律公平的干预和影响。

2.比较强调国家的干预和法制的统一,尤其在程序法上如此。例如,许多法律行为需要国家的鉴证、登记,检察机关垄断公诉权,庭审时采取审问制,以及法院的体系统一等。

篇9

法律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只不过是经济关系的记载和表述,是直接将经济关系翻译为法律原则。这是一种经济法律观。我们要坚持,但更要与时俱进地发展,这才是更好地坚持。其实,并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相对于经济来说,自然资源环境更为基础,它是经济基础的基础,对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资源环境是体,经济是用,经济只不过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占有、开发、转化和利用。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自然资源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没有自然资源环境作基础,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经济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应深刻地认识到自然资源环境这一终极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包括法律等的决定作用,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念变革为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经济法律观,片面地强调经济对法律的决定作用。它把自然资源环境简化为经济,把经济视为唯一尺度,目中无它。只有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环境才值得考虑,舍此,都是毫无经济价值的东西而不屑一顾。如此势利地看待自然资源环境,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短视性,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无价值的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并非人们认为其没有经济价值就真的没有经济价值,也并非它们在当下没有经济价值就永远没有经济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歧视破坏了自然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和谐性,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其不能内在平衡、生生不息。这种经济观貌似经济其实很不经济,是竭泽而渔、釜底抽薪,严重地损毁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源。

由于现代经济主要是市场经济,所以现代经济法律观主要是市场经济法律观。市场经济是一种逐利经济,它追逐利润的极大化,极大化的普遍方式常常是对自然资源环境只索取不保护,或者采取排污等方式把成本转嫁给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使人更加见钱眼开、利令智昏,更加无视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在优胜劣汰的铁律下,不进则退,它迫使人们永不知足、永不停歇地去开辟市场、创造市场,商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有的是“换汤不换药”,导致物事频仍,快速折旧,未尽其用,如电子产品等就是如此。这不仅很不经济,而且严重地危害自然资源环境,既浪费自然资源环境,又污染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它使人大干快上、急功近利、甚至揠苗助长。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自然资源环境的自然进程,超过了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程度和修复能力,直接导致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对立和矛盾。这种经济效率导致自然资源环境的衰退、枯竭,看似效率实乃速朽。市场经济是一种科技经济,与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等相比,它最具科技含量,也最有威力征服和改造自然资源环境,它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前所未有,自然力量已不敌科技力量。严格说来,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就是从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开始的。

这种无视、破坏自然资源环境的经济观,与生态观是严重对立的,不但很不经济,而且从根本上侵蚀了经济的基础,使经济发展不但不可持续,而且前功尽弃。必须实现从经济观向生态观的变革。生态观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提供了持续的源泉。目前,人们不仅认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且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人们的世界观从经济观向生态观的变革,相应地也要从经济法律观向生态法律观变革,对法律制度不仅甚至主要不是经济分析和效率追求,而是生态评价和生态预防,为此需要对法律制度进行全面和重大的变革,让法律制度生态化,用清新空气驱逐法律身上的铜臭气味。不是经济观而是生态观才是科学的法律世界观。

二、从见人不见物到见人亦见物

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关系时见物不见人。①但庸俗的者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在分析经济关系时,甚至在分析一切问题时都见人不见物,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人的根本,才是深刻入理。但任何极端都是片面的,真理往往在两极中间,分析问题的真确方法是见人亦见物。因为人是一种物质性存在,根本就没有无物之人和无物之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独立平等、权利自由等都建立在物的基础之上。物之如何直接决定着人之如何,物之不存,人将焉附?物之不见,焉能见人?不见物,就不能见人。由于见人不见物,目中无物,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无物的世界,只剩孤零零、光秃秃的人,不依于物的人;人是万物之主宰,自然资源环境只是人所主宰的对象;一切为了人,为了人,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人定胜天。但“物极必反”,人怎样对待物,反过来物就怎样对待人。人们没有把自然资源环境放在眼里,自然资源环境又怎么可能把人融入其中?人不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又怎么可能尊重和保护人?可以说,目前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及它对人类的报复,正是源于长期以来的见人不见物、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极端漠视。

要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就必须实现从见人不见物到见人亦见物的重大变革。物是人之所依,物是人与人之间的牵线人和黏合剂,人与人的关系,几乎都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关系,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几乎没有无物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物的丰富发展而丰富发展的,由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物不同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这直接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后者之物远比前者之物丰富复杂,从而决定了后者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远比前者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丰富复杂。要认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能就人论人,而应透过物去看人,以物度人。物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基本视角,一面镜子,见物以见人,这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物不是一般的物,而是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的栖身家园、衣食父母、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提。自然资源环境的上述性质决定了,一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都是在自然资源环境中得丧变更的,立足其中才有客观真实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类根本不可能无视自然资源环境,充其量只是对它熟视无睹。无视、破坏自然资源环境,人类就会迷失家园而无家可归,就会无处安身立命,就不能生存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不是一般的物,它不仅是先决性、客观性的存在,而且是拟人化、意志化的存在,因此人们不能像对待一般的物那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人怎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反过来自然资源环境就怎样对待人,这种反作用力使得理性的人不敢慢待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认识自己和检讨自己的一面镜子,人怎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是人性、人的德性的试金石,自然资源环境演化史构成了人类的道德谱系。自然资源环境教育了人,教育人类必须善待自然资源环境,善待自然资源环境正是善待人类自己。人们正是在不断改善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态度和关系上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的,如从“天人相参”到“天人相斥”,再到“天人相睦”,最后实现“天人合一”。①在这些演进过程中,人才真正成之为人。见人亦见物,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环境法的最终目标———天人合一。

三、从部门法到基础法

自然资源环境法作为一个部门法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在我国直到不久前才刚刚将其忝列为十六门核心课中的最后一门,这还得益于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我国的“五大建设”之一的基本国策。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自然资源环境法仅仅是一个法律部门,并且是一个新兴的、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只是随着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严重起来才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法律部门。这是对自然资源环境法的极大误解。其实,自然资源环境法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部门,它还孕育着、体现为一套与传统法律部门及其所构成的法律体系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调整原则,集中地说就是生态观。哲学的意义在于其普遍性,法哲学的意义在于其普适性,自然资源环境法哲学的意义在于它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值得广泛借鉴和普遍遵循的生态观。生态观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所面临的自然资源环境困境的理性反思、时代精神和必由之路。生态观已成为当代人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也应是当代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正因为自然资源环境法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生态观,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许多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的共同基础,所以自然资源环境法已由部门法升华为基础法。

篇10

【关键词】法律要素;秩序;正义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82-01

现代社会,法律一方面深入到了社会这个组织体的每一个细胞里,影响着这些细胞的分裂,生长;另一方面,也构建了社会这组织体得以运行的基本框架。在这个大框架下得每一个成员如果超越了法的必要的束缚而得以恣意行事的话,对于整个社会组织体来说,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恰如无限分裂的癌细胞突破了肌体对于细胞只能分裂50代的限制对于生物体的毁灭性的后果,而在此种情况下,对于癌细胞的处理,我们是越早清楚越好,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对于所有突破法律规则的行为都要一棒子打死而且越早越好吗?

我想答案并不会是都是肯定的。

区别在于,人体自从与母体相分离后,其身体潜能已大致确定,其生存最高年龄,其肤色,其双手有几个手指等已属命中注定,从生物学角度讲不太可能发生某种“进化”。但社会却不大一样,社会自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其“进化”过程就从来没有停息过,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到封建到资本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初始容颜早已是面目全非,毫无疑问,这种改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更为强大的力量,让社会中的人们更能随心所欲地生存于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之上。这种改变一部分是于规则之内的改变,而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更为深刻影响的另一部分改变则是突破了规则或是在规则之外的改变。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何种改变我们的社会最好要适当容忍,而何种改变又要一棒子打字而且还要越早越好呢?而法律作为现代社会规范我们每个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又应该构建何种体系去保障我们的社会平稳地朝着目标改变和发展呢?

对此问题,我们可能可以在对法律是什么的思考中找到些许答案。

博登海默说,法律是正义与秩序构成的一张网。

法律内在地蕴含着两个极其重要的要素,一个正义,一个秩序。

先来看秩序,秩序分为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是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的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

自然世界五彩缤纷,千变万化,人类目前为止认识的自然还只不过是自然冰山的一角,但是自然也是有一定的连续性,确定性和一致性的,也就是遵从着自然法则。脱胎于自然世界的人类社会自不待言更有其内在的秩序,这种秩序不管在哪种社会都不曾缺席过。有人说人类对秩序的喜爱有四个心理上的原因,第一,人有重复早期经验的先见取向;第二,秩序要素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第三,人倾向于对于受瞬时兴致,任性和专横力量控制的关系作出逆反反应;第四,人类对秩序的追求根植于人的思维结构之中,无论如何,人类对秩序的需求构成了法律得以产生和运行的基本生存土壤,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法律只要产生出来就能形成秩序。要形成秩序法律还需具备一定的特征那就是普遍的适用性,独立性,以及规范性。据此,我们所要构建的良好的法律体系必然要求我们的法律是对法律所应当覆盖到的所有人适用,而不是避开达官显贵或是遗漏掉了社会底层民众;必然要求我们的法律规范地存在,而不是各人版本不一;必然要求我们的法律独立地适用于社会,而不是依部分民众情绪或是政治需要进行有差别地适用,简而言之就是法律应以法律之本意进行适用,而不应以各种原因对其进行干预。再来看正义,如果说秩序是法律的外在形式,那么正义就是法律的内核。

如果说法律这颗大树缺失了正义的内核,那么,不管其有多庞大多健硕的身躯,其干枯倒下也必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正义人人都可以有直观的印象,但它却是很难确切去定义的,原因在于它不仅会随着时间历史改变而有所变化,而且时常让人很难用理性去确定什么是正义,又什么不是。从理性的角度上看,我们可以从经验事实和其是否符合人类过更好生活的价值判断去思考正义,但仍有很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边沁说“正义就是为了最大数人的最大利益”,这显然有失偏颇。比如说刹不住的车到底是撞闯红灯在马路中央的一群人还是撞等候在路边的遵守交通规则的一个人呢?正义不单单应是人民福祉的最大化,也应是一个关乎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尊重――绝对主义正义观如是说。正义是如此的让人琢磨不透,那么法律又应怎样内化正义这个内核呢?黑格尔说,法律是自由精神的定在。法律除除确保“各人应得的归于各人”这个正义以外,还应体现其对于自由精神的保障。我以为社会中的人其核心的自由精神不在于其想要自由地吃什么,穿什么,而是在于人是否能自由地去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能否自由地追求他自己所希望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在于社会是否提供给他以这个渠道或者是机会。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需要去保障这个自由精神,也只有保障了这个自由精神的法律才称得上是正义的法律,奴隶制,封建制度下得法律其正义性的缺陷也正在于其对于这个自由精神的限制,正是这种限制导致了各阶层流动互通的匮乏而最终导致了暴力革命的到来。

通过对以上法律要素的分析,让我们知道,法律的目标是要构建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如何让法律紧紧抓住正义这个随着时间会不断有所变化的内核并将这个内核用法律条文阐释进而形成一种秩序是我们在构建法律体系时要着重思考的方向。因为也只有这样的法律体系才是一个良好的稳固而能长久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