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艺术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艺术概念

篇1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多媒体技术;观念

1 多媒体的概念

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

多媒体――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2 多媒体艺术

多媒体艺术是20世纪诞生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的艺术作品,它既是纯艺术的一种,也是电影、电视、广告和音乐画面的常用手段之一。相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多媒体艺术利用了电影、电视、摄影、网络等技术,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形式。

2.1 多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其一,具有强有力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表现为通过多媒体艺术构建非真实的幻象,对当下问题予以非真实的假想、虚构。其二,具有深刻的观念性。其三,具有广泛的公共性与传播性。多媒体艺术利用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之中,走出了个人的私密性与狭隘感,对公共文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其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流行性。多媒体艺术往往善于抓住时髦的话题与文化热点问题,及时有效、快捷地进行报道与传播,它的艺术符号极易与流行文化接轨,从而成为一种带有先锋性与前卫感的艺术样式。

2.2 多媒体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多媒体对于艺术意味着综合性的某种复兴。就像古代艺术中,比如大教堂中,壁画、雕塑、管风琴和建筑空间协同起作用,渲染心理氛围的“场”的工作方式看来可能应该是多媒体艺术的一种雏形。多媒体的特征其实更强调一种混杂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仅只局限于单一的媒体,而是要根据作品表达的需要,用两种或多种媒体混合在一起,起到一种取长补短的作用,但这种混合不代表混沌,这些不同的媒体是通过“合力”为我们营造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这时候艺术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作品的生命力或者观念怎么样能准确地表达。使用什么媒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得准确。如果仅仅是为了多而多,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多种媒体之间互相约束,把作品的力量相互抵消掉了,力量分散了,观众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也会造成一种混沌的状态。多媒体的精髓就在于,当不同的媒体出现在同一件作品中能够相互的激发它们的潜力,从而使自己和对方均达到独自存在时所不曾出现过的状态,形成一种互相依存的状态。而多媒体艺术也将把各种艺术捆绑在一起,营造出不可还原为组合要素的综合体验。

界定多媒体艺术形式这个概念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艺术的功能是什么。艺术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功能。在这种媒体的载体上,艺术家不但要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形式上的探索。同时,还应该对媒体本身产生的文化效应和社会反响进行反思。多媒体作品肯定要有它的创造性,要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提出一种新的思维角度,打开更多的思维空间。

3 多媒体艺术与多媒体技术

3.1 多媒体技术对多媒体艺术的影响

多媒体艺术的出现,其实不是一个突发现象,它是一个历史的自然延伸。“媒体”的概念内含于艺术利用媒体技术的概念里面,从机械技术到电子技术,从摄影到电影,又到20、30年代的无线电通讯,再到60年代的录像,最后演变成今天的多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一直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作为他表现的手段。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的出现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手段,当时很多的前卫艺术家都觉得无线电标志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而到了5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艺术家觉得艺术被重新规范化、形式化。在这个状态里面,有很多逆向的艺术潮流涌现,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互动的概念,就是让观众参与作品,甚至作为艺术作品的直接构成部分。到了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有些艺术家已经开始将电子媒介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引入到一些创作概念中。70年代初的时候,便携式摄像机开始出现,给了艺术家运用媒体传播手段直接介入生活提供了空间。而进入80年代,电脑和因特网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单向传输方式,转为互动性创作,网络上的集体合作和再创作变为可能。信息也从以前的单向性转变为双向性,一个真正的互动关系开始产生了。直到90年代初期视觉化的因特网出现的时候,信息革命才真正产生。它可以使操纵电脑变成一个大众能够企及的方式,使之成为一种视觉化的渠道。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多媒体艺术形态的演变主要是根据科技领域的进展来决定的。多媒体艺术最能反映人类在科技领域的进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最直接的影响。

3.2 多媒体技术不等于多媒体艺术

在多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这种基于技术基础之上的作品,到底仅仅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实验品,还是有着独立的思考价值,有着完整的内在语言逻辑关系的艺术品?当技术还没有真正水融般与艺术整合之前,会不会造成“艺术将会受制于技术”的局面。由艺术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通过技术实现的创作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我们可以把技术作为创造艺术的手段,却不能把多种技术的应用当成创作艺术的方法。

现在好多多媒体艺术的展览,都是科技当头,高端的科技让人进入展厅的同时就好像进入未来世界一样,从视觉,听觉,以及各个感官角度来说,确实是颠覆了传统展览的艺术形态。展厅给人的视觉冲击力超过了以往传统艺术展单一模式,但这种新奇,新鲜感不存在了之后,这种多媒体作品是否还能经得起更深刻的推敲,因为毕竟技术早晚有一天是会普及的,而当人人都熟知甚至掌握了这种技术的时候,回过头来思考这些作品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它简单,幼稚?这就涉及技术性和艺术性观念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应该还是观念更重要一些,艺术家创作作品首先应该先提出艺术家的观念所在,然后再由技术提出最为巧妙和聪明的解决办法,从而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篇2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及重要性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

虽然新媒体艺术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将其理解为先进的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这种艺术是以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表达先进的艺术观念的,现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主要将计算机和电路传输连接在一起的艺术。其不仅包括光盘,还包括网络艺术、数字录像艺术及网络广播艺术等。现在的新媒体艺术是以研究为对象的,其利用的是现代化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电脑、网络广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手段,作为艺术作品主要创作材料,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独特观念,事实上可以将其理解为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艺术作品的总称。因此,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艺术概念还会有新的内涵,同时也会有新的艺术家作品出现,为新媒体艺术增添新的色彩。

(二)新媒体艺术重要性

艺术是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特别是现在。新媒体艺术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同时也将传统艺术和新时期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在融合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其中,使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以新的形势体现出来。新媒体艺术用这种先进的手段展现出来对现在的艺术实践和程序的过程是比较重要的,是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新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的。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的艺术的载体,能准确的反映出现代艺术的特点信息密集、时空缩略、群体作用增强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其不再是一种艺术,也渐渐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成为当代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人们要想更好的掌握新媒体艺术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还需要将其与世界联系在一起。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艺术手段将会越来越发达,与人们日常生活也将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中,文化将会成为人们交流的重点。同时新媒体艺术所担负的使命也将会越来越重,不仅担负着连接现实世界的使命,还担负着与数字世界接轨的使命。只有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新的形势下,可以使人们对新媒体艺术更加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琢磨,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去选择、诠释它。新媒体艺术正以一种新的态势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使艺术和其他领域进行有效的交流,还促进了艺术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将会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对艺术领域有所影响,对其他领域也将会有所影响。

二、人文价值与新媒体艺术的联系

(一)内涵上的交叉与学科体系的相对独立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可以将不同的载体融合在一起,科学与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重要的,当这两种理念共同作用于我生活的同时,科学与艺术的界限变得有些模糊。但是人文观念和技术观念在这一时代却显得相对融洽些,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文观念和技术观念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不确定性的问题,要明确艺术与科学的概念,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只有明确的区分二者概念,并时时关注科技的新趋势,不断的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扎实的人文基本功前提下创作出更新、更优秀的作品来。

(二)二者互为交融和相互促进发展

这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只有融入人的观念及独特的思维方式,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仅靠技术对其进行完善是比较空洞的、缺乏灵魂的作品。新媒体艺术的是艺术家在确定自己风格之后,以传统艺术手段将其表现出来,再用技术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才形成艺术创作。如当代的舞蹈艺术就是通过舞蹈演员用最传统的表演方式进行表演,再通过电视镜头将其保存起来,在满足现实大众影响的同时,也能对后世有所启发。它打破了传统的以书画、壁画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上了现代化技术,使舞蹈艺术更具直观性、真实性。舞蹈的编排是艺术家个性、思维的产物,其所强调的是创作的人文观念性。而电视媒体将舞蹈艺术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舞蹈艺术更加生动活泼,因此,传统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是人文观念和技术的统一。如果艺术家只就传统艺术进行创作,而不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加工修饰,那么这种艺术只能称得上是艺术。如果只是一味的追逐于技术,没有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活动,那么艺术只能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而缺少人文性。在新媒体创作中,人文观念和技术性观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将传统的艺术和新技术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更好的发展。

三、新媒体艺术中的人文价值

(一)人文价值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体现

真正的艺术是思维和技术结合,艺术作品创作蕴含着人独特的思维,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而仅以技术的形式完成的艺术创作,不是真正的艺术。只有将艺术和思维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诠释新媒体艺术。如2010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就使用了新媒体艺术,广州亚运会相关状况通过记者实地采访,通过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以网络的形式传播给大众,真正的实现一人一媒体。以互联网的方式播报新闻和信息传播,不仅信息源广、姿态多样,还能迅速、及时的向全球传播。此外,这种信息传播途径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修改。这种新媒体艺术不仅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亚运会赛事相关情况,还能提高媒体传播效率,同时也能将艺术创作和技术结合在一起,诠释出新媒体艺术的价值。

(二)新媒体艺术中审美人文价值

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文化传媒时代,在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将文化资源跨地区配置和文化作品跨领域的营销态势,是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观。人们常将市场和消费机制也渐渐的融入到审美和艺术领域。在新时期内,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不仅仅是少数的专家和学者的责任,广大的群众有了参与评价的权利,如通过新媒体艺术传播的电视剧、电影,其收视率的高低是需要人民大众参与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可以实现的。但是在评价的过程必须要适度,只有对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能使真正的美学得以实现。以道家学术为例,道家所追求的是一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能够超越现实的美。道家认为现世的美是有限的,无所谓美丑。只有追求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真实的美,才是永恒的美。从中又可以看出道家的审美观是以朴素、不加修饰为审美的价值原则的。常生活审美大众化的今天,审美的视野不应该再集中于事物表面上,而应该向更深层次递进。

篇3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以往常见的艺术呈现与表达是以“波”的传递作为介质而实现的,例如绘画、电影、雕塑、舞台等依靠视觉体验的艺术形式,多是透过可见光波在颜料、墨迹、银幕或视觉造型上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成像以获得审美呈现。再如音乐等依靠听觉体验的艺术形式,源于乐器或声带发出的声波,作用于人的听觉系统而产生审美感受。所以,这些艺术形式都建构在对“波”的雕刻之上。而新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其新颖的媒介性质。新媒体艺术很大程度上虽然也是视听的,并且在视听艺术的范畴内“波”仍旧是艺术表达与呈现的最基本介质,但却经过了对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采样、编码、处理、记录、传播与解码之后的呈现与体验,并经过了数字媒介的整合、过滤与雕琢等加工。这一媒介性质的中间过程产生了变化,应该说以“比特”为单位的数字电信号或以“基因”为载体的生物电信号都是新媒体艺术呈现与体验过程中所普遍经历的新中间状态。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以“延展生命”为题,实际上就已显露出新媒体艺术在生命形态上的新趋向。因此,有机艺术(或称为炭艺术、湿艺术)也是新媒体艺术的存在方式。

这里要指出,无论对“波”的中间处理方式如何变化,“波”仍旧是视听造型艺术的基质,“比特”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而“基因”是构成信息有机艺术的内在源泉。“波”不会因为有数字“比特”的概念而失去在新媒体艺术中参与造型的机会,媒体艺术中的电讯号也不因为“基因”而失去参与信息传递和运算的功用。它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复杂的共生。此外,在我们固有的印象里,艺术始终是在一个空间和(或)时间内由专门的艺术家来创作,而在另一个时空内呈现给受众。这便造成舞台上下、银幕内外、画里画外,作者和接受者之间明显的区分和距离感。身份的客体化无情地将大众与艺术的生成剥离开,转而塑造单向的接受者(受众)。新媒体艺术则不同,它倾向于打破这种传统的时空秩序。随着数字交互与感知技术的逐步普及,新媒体艺术越发体现出其快速传导、即时反馈的优势,继而趋向于沉浸式的心理体验。观众不再是单纯的艺术“接受者”,无须在另一时空中苦苦等待艺术创作的果实,而是艺术生成的“参与者”,甚至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创作与欣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在空间的体验上导致各种交互和虚拟,而在时间上致使艺术的生成在个性化体验与偶发性感触方面显著增强。过程性的沉浸式体验逐渐成为新媒体艺术在展览形态中的重要表达方式。除以上提及的数字性、过程性、交互性及沉浸性之外,新媒体艺术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这其中有一些特点是原有的艺术形态所不具备的。

比如跨越时空的即时性体验,是基于远距离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分隔两地的信息呈现在同一时间中,获得即时性呼应。2004年中国新媒体艺术家金江波创作的《友谊井•第三只眼》系列作品就借助网络实时影像传输技术连通了中国上海与挪威奥斯陆、中国成都与法国蒙特利埃,人们可以通过井中多媒体影像来互动交流,感受的传递就源于跨越空间的惊诧。如果我们把研究视野放大至人类艺术史的全过程,就不难发现,新媒体艺术的上述特性是艺术历史发展中的自然结果,某些要素于艺术审美的原初体验中早已存在,又因造型手段的发展而式微,却又随着新的媒介呈现方式的出现而复兴。例如新媒体艺术的“参与性”就绝非是新媒体所独有的艺术形式或属性。对艺术生成过程的“参与”可以追溯到艺术诞生的早期,原初的艺术创造即使不是大众的,也绝非如今天这般分工明确。没有证据显示原始艺术的创造是由专门的艺术家独立完成的。例如原始部落的舞蹈,本就是大众参与的愉悦性审美体验,辛苦了许久的人们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自发地舞之蹈之,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可见“参与”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接触艺术美的重要方式之一。与传统艺术相比较,新媒体艺术特征的概念范畴也多有延展。即新媒体不仅仅是在传播介质上的更新,它更透过网络、虚拟、互动等一系列参与形式,使艺术“创作与接受”、“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使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间的距离感逐渐消退,从而更多地表现出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性趋向。生活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生活,曾经是对立的两极,而今它们已随市场、消费与日常文化的延展而逐渐趋向融合。简言之,新媒体艺术在造型呈现上亲近于数字虚拟,在艺术语汇上趋向于多媒融合,在行动上贴近于实时交互,而在价值追求上指向平等、参与和共享。这些都与长久以来现代主义艺术及其主体性主张所导致的两极化取向背道而驰。显而易见,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手法的转换,更是艺术观念上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反拨。一场对主体性及其艺术观念的反思渐渐在当下新的艺术实践及艺术思潮中孕育而生。

二、主体性与艺术观念的反思

总的来说,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是以现代主体性(subjectivity)观念为基础的。这种观念自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的方式逐步确立人类自我意识的主体性以来,已成为现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代性无疑同主体性捆绑在一起而对长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态起到决定作用,即以科学精神追求真理、以民主政治建立秩序、以艺术自律呈现审美———这正是构筑在理性基础上的主体性的延伸。现代性的三位一体取决于理智的客观性、合目的性及有效性,知识的客体化必然伴随着现代性树立起自我理解和自我指涉的权威地位。现代世界的原则是主体的自由,这自由完全取决于“思考状态下的自我”———即主观理性与整体同一性在思维主体上的反映。思考的自主性对人类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帮助人们摆脱康德所谓的“不成熟状态”[1](P22);摆脱蒙昧的束缚、破除中世纪神权强加在人身上的奴役与枷锁。主体性成为理性贯穿现代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一条重要线索。然而自19世纪末以降,人们对主体性问题及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普遍理解不断提出质疑。尼采认为,有行动的主体才会有行动发生。这实际上将“存在”问题与主体性并置起来。继而海德格尔将现代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我们称之为现代的时期……是以人成为所有存在的中心和尺度为标志的”[2](P28)。

人取代了自然万物,而成为一般主体,即所有存在的基础。于是,人的自我意识、经验及其延续(再现性地)凌驾于自然万物的瞬息万变之上,成为真理的教条。现代性成为所有对象化和再现的基础,亦即笛卡尔将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确立为所有“再现”的绝对基础。这足以揭示现代性所潜藏的隐患。首先,这隐患来自再现(represent)对在场(present)①的剥蚀。存在最终被转变为再现在主体世界中的客体,真理被转变为主观的确定性。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人类主体性的再现。而再现的统治地位预示着整个现代性及其文化环境正日益陷入一个先验的、单向传导的、教条式的危局之中。先验的主体性已然过时,声讨之声此起彼伏。无疑,今天的新媒体艺术正实践着这样的对主体性的反思。这首先体现在:新媒体艺术试图摆脱传统再现性艺术,打破由艺术家向受众的单向思维传递模式,而建立在场性的艺术交往。再现性,注重表达主体性思维和创作者的权力意志(某种笃信灵魂的历史观);而在场性,注重每一个个体的多元存在。从后现代性的角度看,现代性文艺容易铸就作者权威,将其推向高高在上的话语逻辑顶峰。于是,“审美现代性”变成脱离大众、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笛卡尔对主体性的美好初衷已被现代性演绎为“我思故‘你’在”的悲剧,即以少数人(作者)的思维及其单向传递的再现来左右大众的存在。后现代性恰恰致力于填平高雅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沟壑。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上,一个由澳大利亚和美国联合创作的新媒体艺术品———《无声攻击》①,正好凸显出这种艺术观念的内在趋向。作品将远在澳洲实验室中的鼠脑细胞及其所含神经元阵列放大,通过网络与北京展览现场的机器阵列相连,参观者漫步在这个柱形阵列之中,其位置和移动会透过每根柱子上的传感器(带有机械滑动装置和圆珠笔)实时地反馈给鼠脑细胞,后者根据这些数据发出生物电指令并传回北京,阵列柱子上的机械装置依据这些指令上下滑动并旋转,过程中带动笔在每根柱子上留下一圈圈螺旋痕迹。这个作品相对于传统艺术观念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人不再作为绝对的思维主体对艺术呈现负责,取而代之的是动物神经元细胞的自主映射;其二,打破了再现式的结果性艺术,而提倡实时参与中的过程性体验的生成;其三,人与艺术品的关系由完全的创作者或欣赏者变为置身其中的客体参与者。这些变化本身就是对现代性主体观念的反思。《无声攻击》利用观众在建筑般空间阵列(放大了的“神经元活动”)中的客体存在来激活培养皿中的生物细胞并获取反馈信息,最终实现交互性内心体验。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尕在《延展生命》中写道,“生命不仅受灵魂和理性的支配,也受电脑运算法则和程序语句的驱动。生命的多样化是数字当代中新的主体基础,它摆脱了再现的傲慢。它是一种既不源自文化也不源自自然的生动显现,摆脱了拟人的模仿,摒弃了人类中心论的排他性”[3]。

这是为什么近来“有机艺术”在新媒体艺术中崭露头角的原因之一。与数字化编程操控为基础的“硅艺术”不同,以各种动植物细胞、基因、生物电、生物芯片为基质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找到了人类主体性思维以外的、原生于自然的灵感驱动力。这充分表明,不论是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化,还是从再现的结果到在场的参与,都意味着新媒体在艺术观念上具有反思“主体性”的趋向。其次,再现的背后意味着主体性意志的沉淀,以及随之而来———工具理性的崛起,这是现代性危机的另一个状况。“理性”泄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它一方面彪炳着客观规律与客体存在的重要性,一方面又无可避免地构筑在主体思维之上;这种双重身份使它既是征服的主体(Sub-ject),又可能成为被征服的对象(subject)。现性既然能够驾驭客观事物,就无可避免地通向工具统治,并使人类导向功利主义,进而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不断被物化。工具理性将主体的欲望视为现代性的根本目的,形成工具统治的意志。这种意志不仅控制着物,也囚拘着人。现性日益使人成为世界的中心,油然而生的傲慢强化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体必然性。这使得现代性解蔽(摆脱蒙蔽)的过程受到阻碍,即海德格尔所说,在工具统治的意志下,人依仗自身的中心利益“向自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求它提供可以提取的一切能源……由此自然成为一个采矿区”[4](P14)。而被置于主体性地位之上的人却难以全面审视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责任。因此,想要真正祛除现代性的阴魂,就必须对主体性进行反思,重新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联系。随着数字技术、生命科技的蓬勃发展,新的媒介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延展。新媒体艺术正逐步唤起某种“生态意识”②,这使得当下新媒体艺术观念将不仅是体现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更着重于新技术条件下对生命意涵的伦理思考。

三、“新媒体艺术观念”与中国

有关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研讨对于推动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面向新媒体艺术的本土化梳理,对新的艺术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观念上看,新媒体艺术本无国界。在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它虽不乏本土化的特质与闪光点,但毕竟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论是西方当代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及艺术观念,对中国的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个(在影响的基础上)不断认识、理解、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而从上世纪后15年张培力、王功新等的早期视频作品到2011年的“延展生命”———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就恰恰体现了新媒体艺术观念在中国发生的各种变化。从目前西方艺术观念的某些倾向来讲,它朝着一个“观众解放”的趋向探索。2013年的巴黎艺术双年展中国项目就提出很多设想,例如:放弃“展览”与“艺术品”的概念,拒绝用艺术思考;艺术不应依靠艺术品而存在;鼓励将艺术日常化的行为,任何人可以以任何方式自愿来参加展览,打破“艺术品”由艺术家创造、最终摆进博物馆的固有概念。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不论北京还是巴黎,艺术观念在今天碰到了相似的困惑:一方面,艺术家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权利”让渡给观众(或者叫接受者/参与者);另一方面,我们的受众、我们希望邀请并参与到艺术过程中来的观众们,他们是否具备了这种冲动、愿望、意识或者能力,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由原来的“对艺术的客观审视”顺畅地转换成“主观的参与”呢?当新媒体艺术来到中国,这样的问题(或者说矛盾)就更加突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发达程度与西方是有落差的。当西方艺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已经开始批判、反思电子媒体的时候,我们还处在惊羡并拥抱“新媒体”的阶段。

60年代白南准在西方面对技术“异化”所进行的反思与80年代张培力在中国所尝试的新媒体艺术表达在精神内蕴上或许并不一致。但正是落差如此巨大的两个文化土壤,在今天却面临同样的问题。在西方,自行为艺术起,其观念就着力于摆脱“艺术品”作为某种权力的象征而进入博物馆的固化形式。然而时至今日,很多艺术仍旧以物化的方式依存于画廊、展厅和展品之上,再现性始终难以去除。物化使艺术具有了符号价值、交换价值以及使其最终成为商品的根基。带有社会批判色彩的西方左派艺术家们寄希望于博物馆的取消,以使物化的符号无处藏身,进而彻底铲除交换的、商品的以至于权力的根基。围绕这一观念,近几十年来西方的各种策展制度屡屡提出新的主张和思路,不过每一次都摆脱不了物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展览空间。但无论如何,西方艺术观念的趋向中,主张作者的消匿、受众与作品之间平等交互关系的声音,的确与新媒体艺术的观念有着某种契合。若以此为参照,在中国,我们也感受到类似的状况。从早期流浪艺术家们的个体性反叛到被“招抚”并纳入到体制之中(如从圆明园画家村到798艺术区的全面商业化),继而丧失批判性和创作原动力,成为固化体制的一员,最终被新一轮策展活动和理论探索撇开或批判,陷入不断替代的循环往复之中。简言之,艺术观念在各自的舒展过程中总有着不同的文化诱因、社会背景、创作驱动力及呈现的结果,但它们所面临的问题、所需面对的困境,在宏观上也总有相似之处。其次,作为一种基于高科技手段的新媒体艺术,它的艺术形式是否具有地方性?其民族性又能否得以体现?这些问题还值得不断探讨。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所谓“中国新媒体艺术”就存在伪命题之嫌,而应该改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如果新媒体艺术的地方民族性真的存在,其本土化特色也大多是源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这其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下的西方文化扩张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这个大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地因素包括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国家形态、特定时期的文化语境以及艺术家特殊的教育背景与实践环境。

高明潞在《现代性与抽象》中曾提出这样的质疑:西方的艺术发展及其叙事模式是否适用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在中国现代性开始出现之初,艺术即被看做是中国的整一的社会现代性的一部分……因此,它被认作是人的社会化生活的一种和谐方式,而非异化方式。”即在中国的背景中,“现代性和前卫的概念不是二元的,是时间、空间、价值三位一体的现代性……”,新的民族、国家“更多的是空间意识,而不是时间意识”[5](P18-20)。这种“空间整一”的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的“时间分治”是需要区别考虑的。正是这些特殊性造成了中国新媒体艺术与西方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差异或距离,而这种差异与一个芬兰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和一个巴西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是不同的,后者的差异更多体现出同一文化语境中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表现出的是特定时空下的文化现象———对西方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的吸收与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对文化复兴的幻想之间的矛盾心态。如果说再现性艺术是主体性的艺术,那么新媒体艺术就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艺术,前者所依赖之“作者—作品—受众”的三段式结构与后者探索中的“发起—呈现—参与”的交互式艺术体验截然不同。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由早期的视频艺术发展到现在的更具交互性特征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再现性艺术向在场性艺术的转变。但由于各种因素(主要还是观念上)的限制,这种在场性是不彻底的,主要体现在“作品”意识仍然主导着艺术创作,加之展示场地的特定化(画廊、美术馆、艺术中心等)强化了展品的客体性,从而使参与者成为“被参与”的接受者。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娱乐至上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中国大众与新媒体艺术的“参与性”之间出现了兴味索然的断裂。这为本文开始的疑惑提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新媒体艺术从视频艺术延伸到交互艺术,后来又延展到生物艺术,如果说第一个延伸是由再现性艺术向在场性艺术的转变,也即作者与受众的关系的改变,但还是人际关系的改变,那么生物艺术的延展则标志着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体之间关系的转变,也是对主体意识(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这是就现代性的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而后一个转变较之前一个更具有挑战性。尤其在中国,全面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人们在受惠于这一结果的同时,也会以人文精神(主体精神)去关照被破坏了的自然,以人的博爱去关照其他生命体。这种主体对他者的关照体现在艺术观念上就是“人”与“人的主体意识”始终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的中心,致使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界的观念和认识仍然在传统的再现性、表现性、主体性以及艺术的等级观念上徘徊不前。故此,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更多地停留在视觉、造型阶段,而鲜有超越。2011年的“延展生命”———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中,国内艺术家的作品入选者寥寥也正说明了我们所存在的问题。或许,相当一部分中国艺术创作者还来不及与新媒体艺术参与性背后所折射的对再现性及主体性反思的观念擦出火花,就不可避免地置身于西方全球化所浸染的矛盾语境之中,这直接阻碍了人们对“发起—呈现—参与”过程中艺术生成与交互体验之间的贯通点的选取。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完全领悟到一个新型的、参与式的“召唤结构”的关键和要领,不论是艺术发起者还是艺术过程的参与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发起者早已摆出邀人参与的架势,但参与度是否具有适宜的召唤效果,是否能够长久地维持体验的、提供不竭的审美原动力,进而这样的度可有具体的标准存在?这恐怕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探索和验证的。

篇4

关键词:交互;新媒体;艺术创作;现状

一、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我们所谈的新媒体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首先需要指出其并非指“新的媒体”,而是特指数字媒体类型。数字承接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独特性,并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艺术创作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丰富性,尤其是影像交互的表现方式产生了全新的互动,观者的体验和交互过程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新的介质融合会带来新的语言,对传统艺术进行更多手段的尝试和升华。随着近年来新媒体影像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新媒体创作中的交互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及特征。网络技术和交互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保障,交互特征明确的新媒体艺术不再是为场馆的观众而创作,它更贴近生活,它不仅走向大众,还让大众参与其中。新时代的影像交互作品对大众心理、社会心理、艺术认知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艺术家的创作一方面可以探索更为全面、深入的艺术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为发掘新媒体的特点、传播及特征提供了前沿性的探索。新的形式不但影响着人的视觉感受,还与人的思维意识状态有着直接关系。艺术创作的形式、构成变化也产生了新的理论模式。随着时展,探索新的艺术创作表现理论是新时代的重要内容。

二、交互式新媒体艺术创作发展综述

欧美新媒体艺术家哲学理念基础较为深厚,致力于研究艺术的本体问题,其作品关注探索精神本质,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社会深度。在艺术家的创作中不再仅探索形式的互动,他们还更加关注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美国韩裔艺术家白南准(NamJunePaik)的影像交互作品开创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媒体的先河,著名作品《TVBuddha,1974》中,传统的佛像与摄像机的面对面,体现了无言的,长久的对话;JaumePlensa在芝加哥的电子喷泉实验作品《crownfountain》采集了大量芝加哥市民的面部影像,然后用两块巨大的电子屏展现在广场上,有时微笑,有时会噘嘴向外面喷水,然后真的水就从电子屏流出来;JudithDoyle的交互影像作品《姿态云》用摄像头现场随机捕捉观众的动作,并投射在屏幕上,随着动作形成轨迹影像,呈现一种规则抽象图形。作品通过此种方式和受众产生了影像互动;BillViola1996年的视频装置作品《TheCrossing》除了三维世界,还将时间和感知容纳到作品中;EricWhitacre的网络协作作品《VitualChoir》通过全世界的歌唱者录制其演唱视频上传到网络,合并组成虚拟合唱团;EduardoKac的作品《Uirapuru》展示了远程互动,进一步拓展了互动的时空关系;Mark的作品《网络旗帜》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实验,是交互艺术形式的一次尝试。2015年米兰世博会,德国馆通过叫“Seedboard”的纸板代替显示器,实现了多人与投影的互动过程,而日本馆的“数字餐厅”则可以让浏览者拿起筷子通过影像互动体验虚拟的饕餮大餐。国内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相对晚于国外,因此其发展轨迹也受到国外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早期探索者有张培力、陈绍雄、王功新、宋冬、邱志杰、高士明等。近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转向更丰富的形式,2000年后的新媒体艺术家层出不穷,如徐文恺、曹斐、林科、陆扬等。其中宋冬的作品《抚摸》重新探索了“距离”的概念,他通过用一只录像中虚拟的“手”实现对公共空间的抚摸探索;王跖与周戭的《失眠者的夜晚》是一件装置作品,其影像会随着光线和形状的变化堆衍成图像的改变,并与人造宇宙产生互动。黄心健的《上海我能请你跳支舞吗?》中的互动装置以蓝天白云为背景,随着观众在屏幕前晃动身体翩翩起舞;此外还有徐文恺的《记忆贩卖机》、缪晓春的《变形记》等,近年来大量的新艺术家也进入到新媒体创作的尝试中。近些年随着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影像交互作品得到极大发展。如美国好莱坞新型VR制片人BrianSethHurst的虚拟现实电影作品《MyBrother’sKeeper》中,受众可以体验到沉浸式、交互式的全新影视交互体验。

三、针对新媒体艺术交互性理论的研究

国外的新媒体艺术创作理论也较早,迈克尔拉什(MichaelZush)在《NewMediainLate20th-CenturyArt》中论述了新媒体的艺术类型,描绘了新媒体在影像交互领域的发展趋势;PZioga在《AHypothesisofBraintoBrainCouplinginInteractiveNewMediaArtandGamesUsingBrainComputerInterfaces》中对互动新媒体艺术的形式与神经科学进行了对比研究,探索了大脑不同活动的相互影响。Dietrich的作品《ArchivalScienceDigitalforensicsandNewmediaart》分析并提出了互动关系对数字化产品的重要性。BGraham在《HistoriesofParticipationandNewmediaart》中提出了新媒体艺术的核心是参与,他强调了作者、作品和观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在国内的研究方面,于东兴在《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发展的前景》中认为电影呈现的并非是图像的集合,而是通过图像中介建立起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全新认识,是一种更为可取的意识形态手段;清华的鲁晓波提出了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提出了新媒体艺术是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一种艺术;许鹏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中,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理论范畴进行了定义。

四、新媒体艺术相关研究机构的发展

随着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发展,世界各地相关的新媒体研究机构也逐渐建立。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不少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德国ZKM科技媒体艺术中心是以“互动艺术”为主题的艺术博物馆。旨在探讨科技发展对当前艺术的影响,并致力于推动媒体艺术的发展;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中心研发的互动电子书,将来也可能成为另一种新的资讯媒体;日本东京ICC尝试在新媒体、新技术、新艺术,以及人类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则致力于研发崭新的数字媒体应用工具及软件,有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和课题;荷兰V2媒体艺术中心以策划各类媒体艺术有关的活动而闻名全球;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研究机构在新媒体行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微软实验室旗下的加隆拉尼尔(JaronLanier)实验室,主要研究多人增强现实技术。

五、交互式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1.交互形式更加深入和呈现多样性

作品和观者的“交互(interactivity)”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互过程可以进一步加强作品的体验,使主题得到升华。交互过程不仅是作品和观者的互动,也是观者之间的互动;交互不仅可以通过行为,还可以通过影像、时间以及观者的感知来得以实现。“交互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后现代艺术门类的关键”。交互式新媒体艺术不再只是为走进展厅的观众创作,它走出展厅,成为与大众的体验直接关联的形式。交互性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未来的趋势。在交互形式上,未来也日趋丰富。

2.远程协作和参与进一步加强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新媒体创作更趋向网络化,更趋向大众。互联网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整合平台的功能,其最大的特征是人们可以跨越地理和空间障碍进行交流和沟通。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艺术家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远程协作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艺术家们的共同协作,如《虚拟合唱团》中,几百个身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歌者可以通过平台将演唱视频进行组合,展现出完美的合唱。其次是艺术家和观众的协作,网络平台的交互不只体现为观众的简单选择,而是根据观众的主观意识改变影像程序,引发图像或声音的随机变化。MarkNapier的作品《网络旗帜》中,交互作品内容允许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在作品中留下一面旗帜,随着旗帜的累积分布,作品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发生演变。

3.用户体验成为作品重要环节

交互式新媒体作品从作者为中心逐步转变到以观者为中心,很多创作过程已经延伸到观者体验的环节,观看过程本身及其反应也成为作品内容。某种程度上来看,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性的媒介行为。交互作品一改过去的单向呈现转变为构建作者——观者以及观者之间的交互性方式。甚至以观者为中心的随机影像。因此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进行艺术作品展现方式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如墨西哥艺术家MiguelChevalier的互动作品《超自然》中,他将作品的场景放在公共空间,当观赏者在影像前走过作品时,影像中的花朵、芦苇等植物会随着路人的方向来回摆动,仿佛有微风吹拂,与观众们产生直接的互动。体验者的参与过程构成了新媒体艺术创作本身。在互动关系中,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赏者,他们成为作品的构成要素。在很多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作者只是观念展现的平台搭建者,而体验者的影像互动体验是完成作品的关键。

4.交互性创作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新媒体在影像创作中的应用主要是指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两个重要的影像特征:一是沉浸式全景体验,二是产生交互性。这两点在影像创作,尤其是影视创作中是革命性的。在美国的Hurst拍摄的虚拟现实电影作品《MyBrother’sKeeper》,给观众展现出极为震撼的沉浸感和全新的主动视角;美国加州大学体验科技中心拍摄的虚拟现实纪录片《格陵兰岛》对主动式观影体验进行探索。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交互特性的加入,对导演的作品表现力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全景式的镜头也对影视镜头语言提出了挑战。但长远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将会不断地渗透,并逐步探索出适合的作品形式。

篇5

关键词:数学媒体艺术;展示设计;创新;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成为当下新兴的、广受关注的信息传播手段。其中,数字媒体艺术成为艺术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更好地向受众传达艺术的内涵和思想,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创作者的创作空间,丰富创作者的创作思维,进而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灵感。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新媒体随之产生,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也迅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是借助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的结合作为手段,将人的艺术感性思维与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结合作为内容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不同于其他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数字技术作为主要手段。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它已经成为现阶段世界艺术设计领域最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从平面设计到三维设计、从界面到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媒艺术充分融合。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1.空间展示设计

在展示设计中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有效地拓展设计空间,丰富设计者的思维,更好地赋予展示设计人的思维与情感。提供所要展示的事物与展示场地是进行展示设计最基本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设计是整个展示设计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4D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四维空间的展示效果和受众参与过程的体验与思考效果。在进行空间展示设计时,通过借助多媒体声光电技术,配合各种先进的音效系统与动感座椅,可以提高人们的体验效果。同时,辅以情境需要的雨雪、光电等效果,构建出符合艺术情境的实际空间,通过对受众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直接刺激,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此过程中,时间的流动、受众的活动都可以使空间展示的效果更加明显,将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有效结合,使受众实现视觉等多方面的随意转换,感受设计者的创作思想与主题表达。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更好地帮助展示设计者拓展创作空间,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保证艺术展示的效果,同时使受众的互动体验更加逼真。

2.二维展示设计

借助二维展示可以体现展示设计的优势。随着近年来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二维技术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以静态形式多样化与从静态形式向动态形式变化两种形式最为明显。传统的展示设计主要借助二维展示的文字与图像功能,实现静态的信息传播,而数学媒体艺术通过数字影像、投影艺术等先进的技术形成多样性的、动态的二维展示形式。尤其是运用数字影像艺术可以向受众更加清晰、细致地进行艺术展示,还可以通过漫游的方式进行多空间的联动,借助动画的形式实现对艺术的展示,促进受众对艺术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3.交互式展示

交互式展示关注受众在参与过程中的体验与思考。展示设计通过与受众形成有效的互动,带给受众更为直接的冲击力,从而有效地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交互式展示要借助连续运转的双向电子或通讯系统的硬件设备实现受众与展示设计有效的互动体验。

4.网络展示技术

人员通过借助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展示艺术——网络展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更加成熟。越来越多的展示设计者将数字媒体艺术运用到展示设计中,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展示设计者通过新媒体和网页等平台向受众传达自身的作品。

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字媒体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艺术创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思想等融入艺术创作,同时借助科学技术完成艺术创作,这样的创作过程可以使艺术创作成果更具思想和人性。展示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它是一种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设计类型,它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设计方式和手段。通过在展示设计中创新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才能有效地发展展示设计,凸显其特色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茜.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讨.价值工程,2014(28).

篇6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 艺术与数字技术 新媒体 方法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使各项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同样,在艺术设计领域,作为艺术与数字相结合的产物,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设计亦是如此。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探讨了新媒体艺术设计。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科技的紧密结合已经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亦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获取、处理与传递信息,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新媒体这一全新概念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通常所说的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新形态,其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网络技术、通信媒介、云计算等。同时,新媒体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上亦与传统媒体有着天壤之别,如手机系统终端、数字代码语言、多媒体光碟、虚拟云等新媒介。当然也有一些是从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它们更多地是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后所形成的媒体方式,如电子杂志、数字电视、电子报、数字广播等。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传播速度迅速、范围广泛

新媒体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传统媒体之间的交流障碍,帮助媒体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通讯终端等无线技术,借助高新手段在传播速度和范围发挥拥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传统媒体如需一条新闻消息,往往要通过记者采集、综合、信息转发等多项环节。而新媒体在传播程序上较为简单,只需简单的下载、上传,就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共享,传播形式除文字外,还有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样化优势明显。

(二)传播费用较低

传统媒体在制作、传播等环节往往花费较高,人们获取信息也承担一定的经济费用。而新媒体则较大程度上减少了以上环节的费用,一般都是免费传递信息给人们。

(三)互动性强

传统媒体在信息交流时,受限于时间或空间的阻碍,互动性较弱。而新媒体则在互动交流与双向沟通上拥有较大的优势,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选择的主动性需求,并依靠新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多项交流。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全面的认识

由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包含艺术设计学、现代媒体学、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多方面内容,故对其在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复杂性、融合性等特点。而现阶段国内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上缺乏深刻的思考与吸纳,传统艺术设计理念犹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上的认识程度不够,未能与时俱进追随新媒体的发展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

(二)缺乏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化人才

众所周知,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人才是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基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自身属性,要求艺术从业者既要熟练掌握动画设计、平面设计、美术设计等美学理论,也需对媒体领域的影视创作、视频设计、音频剪接等流程理解清晰。而当前教育架构下的设计人才的知识体系较为狭窄,仅仅熟悉设计理论或设计流程,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缺乏总体的认识,这并不能满足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

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实现

(一)提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

为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相关企业应加大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与重视力度。需要全面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复合型的新兴学科,其在内涵理念、艺术特点、艺术形式、设计要点等方面的新特征、新变化,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并挖掘符合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模式。此外,还应积极走出去,与艺术设计理念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大胆引进吸收最新理念和创新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并积极创新。努力塑造出完美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产品,满足艺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

(二)培养专业化艺术设计人才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高等艺术院校要深入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和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拥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又能熟知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方法,如此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后期的专项培训和辅导下,必然能够成为称职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为我们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此外,艺术领域诸如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书籍编排、装饰设计、摄影摄像等专业学科并不是互为独立的,各学科之间处于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状态。因此艺术高校可根据学科研究与现实状况,努力建立自身健全的动态教学资源体系,为各学科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提供便利,搭建艺术教学新平台,培养学生的设计功底与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

结语

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现代数字科技发展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前,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传播更加全面和深入,成为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存在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完善专业体系架构,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打造成熟市场,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媒体产业与艺术产业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邱志勇.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

[2]曹光辉.数字技术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剑南文学,2011(7).

[3]郑飞.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3(2).

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艺术”思维;培养体系

1 背景研究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招收了首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学生,并提出“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的专业定位,积极在数字媒体艺术这一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这标志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真正开始。发展到现在中国传媒大学终于形成了一种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综合培养体系。

2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内涵

2.1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是“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它解决的是人才培养中的思维理念问题。该概念在《技术-艺术思维》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从思维结构层面来说,“技术-艺术”思维一种将技术思维和艺术思维融为一体的复合型思维。对“技术-艺术”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用技术做艺术。第二,用“技术-艺术”作为手段完成“艺术-设计-语言”三个方面的具体任务。第三,“技术-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面向一切事物。利用技术-艺术合力想问题、做事情,探索事物结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技术-艺术”思维,为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进军人类思维研究的更高境界,增添了新的角度和力量。

2.2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

2.2.1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种将美术类专业培养手段与相关工学培养理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我们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工科知识奠定基础、艺术能力赋予创意、设计能力服务社会”的复合型创造能力。在对国家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服务方面,他们应该既是艺术创意设计家,又是能够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艺术造型工程师。

2.2.2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构成

(1)课程体系设计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是对其最直接的体现,课程体系设计是在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设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课程结构,根据我们“技术-艺术”相统一,我们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四类,在这四个类型中,所有课程都按照课程类型被划分到艺术类、技术类、“技术-艺术”类三种类型中。

(2)知识结构设计

知识结构设计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内在构成,他直接告诉了我们要培养什么养的人才,该人才具有什么能力。按照我们培养“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工科知识奠定基础、艺术能力赋予创意、设计能力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我们的知识结构中包括理论课、艺术类型课程、技术类型课程、“技术-艺术”类型课程、实践类型课程五个层次。

(3)师资结构建设

师资结构建设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支撑,是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核心。师资队伍的机构对专业的培养体系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

(4)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运行的有力保障。在“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有很多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实验室的支持。对于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指的是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比如实验设备、仪器、实验场所等,软件指的是学生进行“技术-艺术”创造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一般情况下学生所学的技术应该处于该技术前沿领域。

(5)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最终实践成果的体现。这里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技术-艺术”作品教学,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以比赛、项目研究、学生素质拓展等为平台的综合实践。系统开展和研究学生就业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素质、有作品的人才”。

2.3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特点

首先,“技术-艺术”培养体系是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身特点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最大的特点就学科的综合性,它是美术学、艺术学、工学、传播学、心理学等交叉而成的一门专业,其中既有感性思维为主的美术学等艺术类课程,又有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工学的技术类课程,而以“技术-艺术”思维为主的这种培养体系就是针对这种交叉学科特点而设的,

其次,“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强调以作品教学为驱动,来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艺术表达能力,技术运用能力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教学特点。我们知道实践教学是巩固艺术理论、提高技术应用和加深对技术-艺术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这种强调作品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混合上,这种混合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要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教室、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作品教学为契机的体系改革。

第三,“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具有强调主体性特点。这里的主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体系的主要实践者,教师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技术-艺术”思维的了解和践行,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安排、对新技术的学习、对艺术现象的评价、对学生“技术-艺术”创作的指导等。二是学生主体。学生在“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的完成是教师教学的最终体现,在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技术特点,创作类型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3 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顺应时展而生的新专业,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在分析专业特点基础上,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等综合考虑,最后制定一套可行的培养方法.“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套还在不断完善的教育教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化,它也会不断更新其内容,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 艺术 教育

艺术规律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派持有这样的美学理论:艺术是依靠数的关系。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这正适合用于数字媒体这门艺术,因为在借助许多数的关系来完成工作时,细微的差错往往造成极大的错误。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体技术与艺术相整合所产生的事物,其核心问题不外乎三个:一是技术融入艺术的途径问题;二是技术存在于艺术活动及其成果中的方式;三是媒体技术与艺术元素在数字媒体艺术形态中的整合方式。这三个问题,不仅关乎数字媒体艺术形态的独立,而且关乎美学当代重构的关键。

数字媒体技术通往艺术的必由之路——情感

“数字媒体艺术”首先是“艺术”,艺术是人类特殊的心理表现活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首先遵循的是最大限度地释放作为本体的人的精神欲求。艺术是人类灵魂的表现,情感的表达,也是人的感性创造能力的调动。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数字媒体艺术”也是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所产生的结果。艺术也好,技术也罢,虽然有着相对分立的存在界面,但它们都属于人类的精神性创造的结果,归根到底它们所赖以生存总要为人所服务。

人类对自然的把握和利用都是以自身的特质和需要为准绳。人的情感需求有很多,除了视、听、触、昧、嗅五种感觉之外,还有种特殊的感觉——直觉。而艺术创作常常基于主体人的直觉的自由性。然而这种“自由”当通过数字技术表达于互联网平台的时候,我们应当看到艺术不是感官刺激或感官的愉悦。因为其“自由”更要有约束,正所谓“艺术的理性自由”,是在我们理性判断和取值的前提下,数字技术所赋予数字媒体艺术先天的自由性格。只有当两者为人的情感而统一和融合的标准的时候,两者才有可能催生出新的艺术形态。媒体技术所蕴含的客观界的必然性与媒体艺术所蕴含的主体界的自由性,虽然是相悖的,但作为掌握两者的同一主体的人却能够以情感为尺度使两者获得双向同构。情感活动的自由属性及其能够被多样化表达与交流的可能,使之成为媒体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根本点。

情感作为媒体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根本点,主要体现在媒体技术进入艺术领域的路径上,即媒体技术从数理领域进入艺术领域,参与艺术创造与审美的必由之路唯有情感,媒体技术只有在表达与交流情感的时候才能够走向艺术。

数字媒体技术实质上本身是一种语言——计算机语言,我们可以用它来传递信息、无限交流,也可以用它来创造利润、生产文化、制造偶像。当它从一种机器语言转化为全能的通用语言后,我们就可以自由地支配和使用它。但是并不是因为我们可以自由的使用它,它就属于艺术。它是一个工具,我们虽然面对的是一个冰冷的机器,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生命的体验,将情感赋予给它,它就不在沉没,不在冰冷。

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中的存在方式——艺术规律

随着新的媒体技术的出现,艺术形态的新名称不断涌现,如:新媒体艺术、多媒体艺术……虽然媒介技术不断发生变革,但是艺术就起形态而言无外乎有叙事、造型、表现、再现、体验的几大类[4]。新的媒体技术并不能改变艺术的本质,它只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流程和传播过程。所以,艺术发展的历史实质始终是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和生产以及传播的再造过程。我们抓住不变的“艺术规律”就可以在大千的网络世界中尽情发挥我们的艺术见解。媒体技术在艺术范畴中的存在,所因循的并非是技术规律而是艺术规律,是合艺术规律的存在。我们不可再盲目的技术崇拜,为技术而技术、为制作而制作、为特效而特效的追求了。这只可能会导致作品审美品质的下降。

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元素的整合方式——从概念走向现实

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媒体技术与艺术元素的有机整合,不仅取决于两者的内在有机联系,并且有赖于数字媒体艺术形态的消费定位。所谓数字媒体艺术的消费定位,即其相关作品或产品未来所指向的行业系统,其关键环节就是明确所生产或创作的作品在艺术消费市场上应有的位置,而这一位置对数字媒体艺术形态而言应该具备相对的不可代替性]。实际上,很多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和产品,目前在市场上一方面缺乏消费的普遍性,一方面还停留在概念消费,它们往往带有手法或形式的推广效果,并不产生市场消费价值。数字媒体艺术生产或创作只有解决了消费定位与时常现实的口径对接问题,才能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度,才能保证其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的和谐。

总之,随着新的媒体技术的出现,艺术生产与传播的流程再造必然发生,媒体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不仅是媒体艺术生产与传播领域里始终存在的核心新命题,并且也是美学研究的课题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亚.毕达哥拉斯美学思想在希腊古典艺术中的应用[J].艺术探索.2011,(05)

[2]包玉姣.艺术:一种生命的形式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美育学,2011.

[3]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2012.

篇9

关键词:时装展览;新媒体装置;展览空间

1 新媒体定义和时装展的背景信息

1.1 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应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等产生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处于一种抽象的动态的概念理解之中。随着信息化技术思潮的发展,国内外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师。例如在马晓翔老师的研究下,她的《新媒体艺术透视》就全面地总结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形势,详细解释了图形图像艺术的价值,重新诠释了新媒体艺术相对于传统的定义,同时提出了互动艺术的概念,是对新媒体艺术的系统性的总结。[1]还有《创意时代演艺空间的疆界与形态》[2]《数字媒体艺术概论》[3]等书,都是在探索不同领域下的新媒体概念价值以及和其他行业融入的可能性和成果。

1.2 主题时装展的背景信息

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是英国最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之一,媒体尊称其为英国时尚界的教父。这次的展览囊括了他从圣马丁就读艺术硕士时候的作品一直到他自杀身亡时还未完成的作品。名为“野性之美”的展览之前曾经在美国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览,采用了多种高新科技的新媒体手段来展示作品。Jean paul guitar是一位以发明了海魂条纹衫而闻名的服装设计师,2015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了个人的时装展览,这也是大皇宫第一次举办的私人时尚类展览。

2 新媒体在时装展中的具体运用

2.1 传统影像投影和新兴的全息投影

投影在现代舞台、展览、演出、艺术装置等方面成本最低,也是最常用的新媒体表现媒介手段。最初的投影只要投影机幕布就能够完成,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投影的交互性不断得到发展,成了策展人用来增强参展者的参与互动性的有效手段。三维空间投影技术的日益成熟,所以在巴黎大皇宫的Jean paul guitar时装展也采用了这一新媒体交互手段,在第二个展厅中设置有六位雕塑模特身穿设计师服装,他们的构造是流畅而又光滑的平面,由展厅中央的投影仪在他们的脸部上投影出五官,再配上现场的灯光、声效和对应的台词语音,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好像他们都在对话的错觉,他们身着华服代表着设计师和他生命中重要的几位朋友。通过这一个媒介可以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设计师的背景信息。此外,在大皇宫从一楼展厅走往二楼展厅的楼梯过道上,有着一面墙的投影装置设备,参观者可以站在指定的地点,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被融入了保罗的设计元素短片中,还可以拍照留念,这无疑对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投影这一种媒介对于灯光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李礼[4]将投影中的光源设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唤起了观众们对于光线造型的审美需求,最终投影展现出来的灯光是要将影像成品的光源和现场其他干扰的灯光都一并考量在内的。从传统的投影发展而来的还有一种叫作全息数字投影技术也是如今时装展览的常客。在亚历山大的展览中,就专门开辟了一个暗室来播放他为世界名模凯特制作的全息投影影像。这种空气成像技术是来源于虚拟现实和交互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成的。运用了光学的基本原理,在暗室中布置了一个类似于金字塔式的三角结构,投影而来的是穿着轻盈羽纱的凯特在空中缓慢旋转,无风而衣裙自然飘动,如同仙子误入凡尘一般不似尘世间俗物的美感震撼到了每个前来参观的游客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地提升,展览的发展需求离不开新媒介提供给世人们的视觉审美享受。

2.2 图像影像式

在展览中,强调的是参展者们有较高的互动参与性,观众需要和展品之间产生互动,从而才能达到展览的目的。例如,在亚历山大麦昆的展览中,最大的一个展厅,是在高达五米的空间内把四周墙壁分割成为格子,放置他时装秀上展演的服饰和显示屏来循环播放当时时装秀中的影像资料。一个展厅内囊括的信息量是传统展厅三四间都不一定能展示完的巨大容量。

2.3 新媒体参与时装展的意义

新媒体媒介参与后的时装展览,首先能拓宽展览空间,赋予参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新媒体媒介创造出来的幻觉空间以“悄然无息,化入化出”为表现特征。这种新媒介方式的运用,一方面交代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另一方面省去了原始展览手段的大量繁杂的体力劳动,传统的展览方式在麦昆展展示每一场时装秀的时候需要运用到更多的布景和展示品。而这些经过新媒体装置的整合在同一个展厅就承载下了在没有新媒介参与下可能需要3~4个展厅才能承载的信息容量。其次,新媒介有助于深化揭示展览主旨,每一场展览背后都藏着策展人或者设计师想展现给世人的创作理念和意图,走在潮流尖端的时尚设计与观展人群的日常审美肯定有着不小的距离,如何让观众们能够在短暂的观展时间内感受到设计师的创作意图,透过极度抽象具象化的服饰细节风格特征来体会不同时期设计师的不同风格取向。新媒介的出现很好的还原了创作思维的结构过程。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体会时装设计的过程。这种通过综合调度声光电等多种科技,将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能够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觉审美体验,不仅拓宽了和观众沟通的方式方法,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展览主旨。最后新媒体的参与还能强调细节。作为个人艺术展横跨了艺术家几十年创作生涯,那些塑造出他个人风格的背景和其他影响着创作的因素在有限的展览空间中很难得到事无巨细的一一展示。但是新媒体自带影像中的特写特征,它能帮助策展人引导观众的视觉路径。

3 结论

新媒体参与展览无疑给策展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他要求策展人不仅熟知他策展的艺术领域知识,同时也需要有着相当的新媒介知识储备从而挑选制作出最适合他所策划的展览的主旨表现。毕竟,新媒体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和展览艺术的融合效果有目共睹,人们期待着他们能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掌握新的高新技术,与时俱进,更全面、更准确的发展相关媒介储备知识,在细节处创新是今后展览工作者的新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蔡体良.创意时代演艺空间的疆界与形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4] 李礼. 戏剧舞台的光的设计[J].大舞台,2012(2).

篇10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特征;影响

新时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主要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属于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艺术形式,涉及虚拟设计、虚拟环境、游戏、广告、动画、数字网络、多媒体、信息传播、人机界面以及视觉艺术等多个领域,是艺术思维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新时期,新媒体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充分融合,是艺术设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手段,更是一种现代化的理念,是对传统理念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可以充分体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设计理念,并且具有虚拟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的特点。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主要特征

1.综合性与虚拟性

数字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虚拟场景,进而为设计师准确表达创作意图提供便利。数字媒体通过魔幻般的软件工具,能够制作奇异夸张、色彩复杂的图形,各种新奇的画面都能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设计师能够充分发挥想象,为观众呈现虚幻而奇妙的世界。在数字虚拟空间中,设计师能够创造出以往媒介难以实现的作品,这种综合性与虚拟性可以提供给设计师更加丰富的元素,挖掘设计师的创意潜能。

2.交互性与高效性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的蓬勃发展,设计师拥有更多的设计选择。数字技术具有容易传播、制作的特点,可以让画面产生更加神奇的效果,任何大胆而新奇的构想都可以呈现给受众。网络艺术具有瞬时传播和无限复制的功能,可以实现艺术设计的群体扩展,取代了以往烦琐而精细的劳作形式,减少了重复作业,提高了设计效率。设计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意构思、概念分析等工作。网络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设计师可以从中任意选择素材,而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设计师能够获取更多的交互式、多元化的资源,并从中获取创作灵感。数字媒体在艺术创作、数据形象方面具有广阔的空间,设计思路也能够随意更改。设计师通过数字媒体可以实现多领域、多层次以及超时空的交流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动。这种具备较强交互性的设计艺术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1.设计思维有效延伸

通过对数字技术的高效利用,设计师能够快速完成相关工作,为设计的表现形式、工作方法、组织方式、设计观念以及造型语言带来全新的改变,对传统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数字时代,人们的心理环境和设计对象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现代化的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传统设计也要积极吸纳信息元素,其产品也更加具有人情味,在科技环境下让人们感觉不再冰冷和陌生。同时,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设计思维的有效延伸,促进设计思路多元化,帮助设计师开启长期封闭或无法触及的灵感边缘。

2.设计内容更加丰富

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型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层出不穷,视觉艺术的内容获得了较大丰富。虚拟空间、交互游戏、互动媒体、数字电视以及网络媒体成为了数字信息的重要媒介和传播方式,以往的设计理念受到冲击,而数字化技术赋予了视觉艺术更加丰富的内容。数字媒体的美学范畴和设计理论在继承传统设计理论的同时完成了拓展与完善,两者在平面视觉设计、审美理论、表现内容方面具有一致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为新时期的科技产物,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具备较强的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其在继承以往理论的同时体现了数字技术的综合性特点,发挥了设计方面的优势。

3.设计手段得到提升

在以往的设计方式中,设计师主要利用双手绘制效果图、大样图、立面图、平面图和创作草图,制造和设计分别由不同的人具体完成。在完成设计产品后,设计师结合静态图和产品图,对设计功效进行综合分析。但是由于产品和使用者是不断变化的,这种设计制作模式导致使用与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出现设计、使用和制造不连续的情况。而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发挥数字技术设计效果优化、图纸修改简单以及保存方便等优势,在完成设计后结合动态图对产品效果进行检验,然后根据使用者的意见和反馈,对设计进行优化,进而防止设计、使用和制造不连续的问题,使设计更加稳定,提高设计和制造的连贯性。

结语

在数字时代,分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实现传统设计方式与数字媒体优势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设计效果,促进我国艺术设计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宏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征及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