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艺术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

篇1

关键词:新媒体;自媒体;关系

引言

随着互联网与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与自媒体在21世纪的风头已经盖过传统媒体,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两者却存在令人尴尬的局面:新媒体与自媒体混淆。因此,对自媒体与新媒体的定义进行梳理,辨析两者的关系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对新媒体与自媒体显示作用的发挥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的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

新媒体比自媒体出现的更早,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研究有很多的说法,在传媒界也没能够对新媒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因此认为通常将新媒体成为“一个混乱的概念”。随着新媒体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逐渐出现,而当自媒体出现后,新媒体与自媒体概念的较差使得混乱新媒体概念混乱现象更加突出。为此,通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概念的梳理,希望可以对两者之间的界限进行划分,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两者的效益。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当时,戈尔德马克将新媒体制作电子录像,随着美国传媒界对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继续研究与深入,新媒体在全美乃至世界广泛流行。

我国对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根据现有最早的英译译文,推测我国最早出现新媒体这一概念是在1978年,此后,关于新媒体的译文以及研究受到传媒行业的普遍关注。90年代后,我国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传统传媒业依托网络技术的便利,也逐渐朝新媒体方向迸发,新媒体因此逐渐成为潮流,而后,我国传媒界也尝试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界定,在2000年,吴征就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可以将新媒体定义为交互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进入到21世纪,各传媒学界与传媒领域的领导者也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与概述,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所谓新媒体就是一个新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广播相对报纸就是新媒体,而电视相对广播也是新媒体,我们今天所接触的新媒体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形式传播的一种媒体形态”。而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吴征则认为,新媒体只是在表达形式上与旧媒体不同,其实在本|上新媒体与旧媒体没有什么不同。其中对新媒体概括比较全面的是宫承波在《新媒体概论》中的阐述,他汇聚了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是目前国内比较认同的有关新媒体概念的阐释,文中对新媒体的界定为:所谓新媒体,指的是利用现代数字基础、网络基础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并借助现代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卫星的渠道进行信息传播,而以电视、电脑、手机为接受终端,向用户传播视频、音频、连接游戏等的信息或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的总称。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媒体的观点,可以发现,虽然学者所给出的新媒体在角度上有很大的区别,使得概念的形式多样,但是都指出新媒体是继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新的传播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借助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形成新的传播手段。

从旧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上来看,如果将新媒体的作为区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显然在概念上会显得比较宽泛与粗糙,但是由于新媒体本身发展的较快,且各方观点不同,因此将其定义进行统一规范也就无从下手。所以,传媒工作者为了充分利用新媒体,就将以互联网与手机为载体的媒体形式。

(二)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博客”形式创始人丹.吉尔默与2001年9月提出,在自媒体博客中,吉尔默提出了“新闻3.0”的想法,在他的理解中,将新闻1.0概括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新闻2.0则可以称作为新媒体,新媒体3.0就是以“博客”等互联网传播形式为趋势的自媒体。从这一概念上来看,自媒体出现的比新媒体晚。此后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自媒体”报告。

吉尔默在博客中对自媒体的定义分析中,将自媒体称作草根新闻,并对自媒体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阐述,2003年,博客这种形式在互联网上出现,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文字、图片,并且能够将其分享给他人,因此,博客也风靡全球,受到人们的追捧,媒体研究人员对自媒体这一概念谈论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在不断发生改变。

我国对自媒体的研究也出现的比较早,但是大多数都是根据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的研究报告进行的定义拓展,在自媒体定义的认同上,传媒界普遍认可一种观念,那就是自媒体是具有交互性的,也就是在自媒体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通过现代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二、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关系辨析

通过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新媒体是继传统媒体之后的一种新的传媒形式,是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新媒体与自媒体由于都是借助现代互联网与高技术手段进行传媒过程,这导致在实际使用与研究过程中出现两者定义混淆的局面。所以,为了更好的区分新媒体与自媒体,根据两者定义上的差异,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辨析,有利于两者更好的发展。

(一)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接续关系

接续关系,指的是将自媒体定义为继新媒体后的有一种新媒体类型,关于自媒体是新媒体这一接续关系最早的认可者就是“自媒体”概念提出者丹.吉尔默,在其“新闻3.0”的想法中,提出媒体发展的趋势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过程,在这一发展链条下,自媒体显然作为新媒体的接续。

在自媒体刚提出的一段时间,这种观念比较流行,很多研究者也将吉尔默的新闻发展方向作为思路,并且人们也认可当时比较流行的博客形式,将其作为新媒体的接续。但是从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发展上来看,两者显然不是接续关系,因为新媒体是以现代互联网为基础的传媒形式,涵盖的传播面非常广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也逐渐出现,两者在信息传播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是借助现代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进行的传播活动,吉尔默所阐述的自媒体与新媒体是接续关系事实上只关注了两者的差异,却没有认识到两者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具有的共同属性。

此外,从本质与技术背景上来看,新媒体与自媒体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不管是自媒体还是新媒体,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媒体类型的一种,都注重对受众的主观质量感受,并且都希望通过挖掘受众的需求来不断提升自我吸引力,两者同属一个传媒背景,并且在资源挣脱方面日趋激烈。此外,新媒体从报刊、电视、广播等演变之路可以发现,新媒体的出现不依托传统媒体,而是现代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因此人们很容易区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而自媒体却不同,它和新媒体产生的条件相同,其演变并不是跨技术的,而是在新媒体的基础上衍生的,为什么现代传媒人员会将新媒体与自媒体两者混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新媒体与自媒体两者都是在互联网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媒体形态,两者不存在技术鸿沟,因此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继续关系。

(二)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等同关系

将新媒体与自媒体等同,事实上就是将两者概念混淆,既在定义上将自媒体看作新媒体,这也是目前传媒界混淆两者的原因。例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编在有关自媒体的研究报告中,将新媒体的定义归纳为“反思利用最新的鞑ナ侄危尤其是现代互联网、收集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形式,都是新媒体”,这一概念阐述事实上将新媒体与自媒体进行混淆。然而事实上,两者却存在清晰的界限。

从上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定义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却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第一,传播主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主要施工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演变而来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仅仅是“点到面”的传播过程,并非针对某一个体。而自媒体却更加大众化,传播者与接受者由于都可以是普通民众,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既可以是“点到面”的传播,也可以是“点到点”的传播,比如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人们可以将信息分享给制定的好友,因此在传播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然而,这种变化也并不能理解为自媒体是新媒体的一种接续,因为两者虽然在传播主体上有所不同,但是新媒体与自媒体却都是依托互联网这颗大树进行散枝的。第二,自不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不同,但是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手段却相同,然而由于两者传播主体不同,所受的约束也不同,与传统媒体相同的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与传统媒体有着同样的约束,这是因为新媒体的传播者主要是正规的传媒结构,并且其“点到面”的传播方式要求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向民众传播错误的观点。而自媒体却不同,由于其亲民化的特征,因此比新媒体拥有更多的自与话语权,民众可以通过构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来张扬自我个性,并且还能够实现传播者与接收者的互动,因此,在自方面,自媒体要比新媒体有更大的自。

通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的描述,可知两者有并非等同关系,而是存在个性上的不同。

(三)自媒体与新媒体是从属关系

自媒体既非接续关系,也非等同关系,究竟两者存在何种关系?笔者认为,自媒体与新媒体是从属关系,既自媒体是新媒体大树上的一个树枝,并非全新的物种。对两者关系进行具体分析,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媒体属于新媒体,两者在技术背景上无区别。和新媒体演变方式不同,自媒体的演变更加顺利,自媒体的演变充分接触新媒体演变的经验,在数字科技与网络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壮大,并且每一次互联网革命都会形成新一轮的自媒体形态。吉尔默所阐述的自媒体实施上都是建立在新媒体所依托的网络技术背景下,当时将博客视为自媒体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互联网以及手机通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降博客蚕食殆尽,从博客到微博到微信,虽然自媒体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所依托的技术背景却是永恒不变的。

第二,新媒体概念中涵盖自媒体,但是两者不等同。在所有关于新媒体概念的定义研究中,有几个概念是被公认的,比如美国《连线》杂志提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又如“数字化、互动式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而如果将自媒体的定义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新媒体的定义中其实涵盖了自媒体的定义,在区分两者的定义中,传媒学者往往认为两者只在传媒主体上有所不同,既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主体由传媒机构变为普通大众,然而这种主体变化并不意味着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只能说两者是一种涵盖关系。随着传媒行业对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媒体在概念上既包括专业传媒机构“点到面”的传播过程,也包括普通大众主导的“点到点”的自媒体形式,因此将自媒体作为新媒体大树上的一个枝丫,两者属于从属关系。

三、结语

新媒体与自媒体作为当前广泛使用的传媒形式,使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由于两者在技术背景与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实际使用上两者经常会出现混用的情况,但是从两者的定义以及媒体属性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有清晰的界限,只是一种从属关系,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辨析,能够使两者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锦宣. “新媒体”的定义及其内涵探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28-29.

[2]张美玲,罗忆.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45-49.

[3]邓新民. 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02:134-138.

[4]张骁. 自媒体的分类和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

[5]吴潮. 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及二者关系辨析[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5:33-37.

篇2

当今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即教学以学生的先导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作为切入点而展开。以接受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传统音乐教育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时,不能只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去传输计算机音乐的知识,而需兼顾学生的艺术特点和计算机的技术特点,以数字化的理念指导教学,以媒体的视角检验教学。

本文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底蕴,合理运用计算机的智能化,使学生在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的同时,能遵循艺术规律,灵活创作艺术作品。

一、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音乐是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提出与普及,软件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计算机音乐亦是如此,合成器、采样器、音源等诸多重要硬件因素的软件化使得计算机音乐逐步走向通用和自由。

软件教学是计算机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计算机绘谱软件能够将乐谱由纸媒介输入到计算机中,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到磁媒介上,继而可以对乐谱进行编辑修改、MIDI回放、输出打印、联机等处理,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重复利用,因此,计算机绘谱软件常被作为计算机音乐的入门级软件,以及作曲、配器等课程的先导课程。许多艺术专业教师对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法进行了相应研究,也有许多软件工程师对软件技巧进行了探索与总结。然而,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侧重的是音乐织体、曲式特征等专业因素的考量,忽略了软件本身的智能化;而软件工程师则注重软件技巧的运用,忽略了音乐的视听规律。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学生对于软件的学习止步于打谱、改编、输出、回放等与音乐相关的片面功能;二是学生对于软件技巧的关注过度,而不能从音乐的角度激发灵感、创作作品。这些都不是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所追求的效果,因为绘谱软件是音乐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化结合使用的工具,故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单方面传输知识都是不科学的。

如果从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念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做到艺术数字化,便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绘谱软件,并合理利用软件进行艺术创作。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指导理念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是以数字科技作为必要的创作手段、以数字媒体作为传播途径、以数字媒体用户作为传播对象的艺术,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艺术性、多样性以及大众化等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核心是艺术创作和设计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交叉,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运用数字艺术创作工具(如数字图形、图像、音频等采样、创作工具和软件等),根据人们的使用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艺术创作和设计规律,来创造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说是在艺术构思与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其结果是促成了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效应于一体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出现,引导了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创新思维模式的改变。李四达先生曾撰文论述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即借助现代逻辑符号学,将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过程进行分解,定义为由元数据经过模块化、数字化、语法表现到交互艺术的过程,进而阐释了在符号学分解的情况之下对元素经过剪切、拼贴、扭曲、重组、合成而得到新型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的可能性与具体构想,这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创作的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计算机音乐是影音艺术与数字化科技相互交叉融合的数字媒体艺术,同样具有数字媒体艺术的全部内涵和外延,因此,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设计理念应用于计算机音乐软件教学是科学合理的。特别是计算机绘谱软件作为基础软件,如果其教学理念渗透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思想,便能够将这一理念延续下去,体现于后续其他软件的教学当中,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创作。

三、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法

本文讨论的是音乐院校(或专业)计算机公共课中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作为计算机音乐课的先导课程,计算机基础课担负着多重任务,并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即必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而又不拘泥于软件的操作技巧,其教学重心应定义为在艺术的层面讲授技术层面的内容,这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教育理念的宗旨,具体表现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1.教学目标的定位

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艺术的一种非线性表达,具有即时性、时空性、交互性、多样性、数字化和虚拟化等特点,由此分析,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目标势必要顺应其自身的特点及内涵,第一,使学生在学习软件之初理解软件在处理乐谱中的数字化与非线性表现;第二,使学生在简单使用软件时理解软件在设计编排乐谱中的即时性与多样性表现;第三,使学生在深入掌握软件时理解软件在作曲、配器中的时空性与交互性表现。

如此定位教学目标,既可以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软件的功能与数字化技术,又抓住了学生对计算机音乐的研究和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内容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技术能力和音乐情感。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李四达先生在数字媒体艺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他论述的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是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一种精髓式的分析,也是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全新解释。计算机绘谱软件作为借助计算机处理乐谱的工具,具有很强的符号学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之初的内容可以类比“语法、表现形式”的认识,采用发现法与讨论法,使学生在掌握乐谱导入导出、MIDI回放等基本功能的同时通过讨论加深对绘谱软件操作手段的认识,同时发现绘谱软件的强大功能,并培养起对计算机音乐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意向。

其次,乐谱深度处理的内容可以类比“元数据、模块化”的理解,采用演示法与实验法,使学生在观看演示的同时掌握软件的相关功能和操作方法,随后在主题实验中练习软件的操作,并运用专业知识合理改造编排乐谱,加深学生对计算机音乐及计算机辅助处理功能的理解。

最后,乐谱创作及配器作曲的内容可以类比“数字媒体与交互艺术”的定义,采用互动法和开放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激发音乐创作灵感,借助绘谱软件,在设定的主题和曲式范围内进行音乐创作。

3.教学评估的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结合的体现与产物,新技术、新媒体带来新思维,这就意味着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评估不能只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去片面地进行,而应集中考察教学在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交互层面的效果,因此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在不同阶段进行评估。在教学初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功能的熟悉程度和对计算机音乐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对乐谱处理的感知水平;在教学末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作曲配器的艺术设计与创作水平。

结语

计算机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为音乐领域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研究方向,计算机公共课也肩负着普及音乐软件的重要使命,如何向非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学生恰当地介绍音乐软件成为一项急迫的研究课题。本文以绘谱软件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当前绘谱软件的教学现状入手,讨论了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对计算机音乐教学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法,对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的教学法兼顾了绘谱软件教学的艺术与技术两个属性,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完备的绘谱软件操作方法,培养基本的计算机音乐素养,适用于音乐院校(或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注:本文为沈阳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kyb083)

参考文献:

[1]林贵雄,吕军辉.计算机音乐与作曲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2]唐霁虹.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3]黄志鹏.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上)[J].音乐研究,2008(2).

[4]黄志鹏.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下)[J].音乐研究,2008(3).

[5]孟繁,张晓峰.浅谈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音乐的结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6]侯蕾.浅谈我国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2).

[7]徐德雷,高金香.从琴房到机房――谈计算机音乐对音乐教育的意义[J].艺术教育,2009(1).

[8]赵欣.电脑音乐与电脑音乐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

[9]翟沁.计算机音乐教学法研究[J].发展,2008(2).

[10]冯杰.高师计算机音乐教学模式之探究[J].歌海,2009(2).

[11]徐恩平.计算机软件辅助音乐教学[J].科技信息,2009(2).

[12]林贵雄,吕军辉.计算机绘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13]谢键铨.Finale 2004绘谱软件快速攻略(一)―(八)[J].乐器,2005,(4―11).

[14]电声研究所.Sibelius 5来了[J].乐器,2008(10).

[15]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16]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体系的探索[J].装饰,2011(4).

[17]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篇3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感知;认知;接受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8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多地接受丰富的社会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不仅依靠个人间的人际传播,更多地则来自于大众传播中的多种媒介,像广播、电视等。媒介也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出现了信息随时共享的开放式文化状态,从而也产生了与传统媒介不同审美形式的艺术形态。基于现代社会数字技术下,区别于报刊、广播和电视传统意义的媒体的新媒体就承载着多元化的信息传播,而且以其独有的虚拟性、视听性、自由性、综合性等,成为大众狂欢的平台。“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把主体构建在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①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孕育着新媒体文化的艺术形成,更使受众面对这些纷杂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产生了新的审美认知。

一、追求技术本位中“大众狂欢”的感知

黑格尔指出:“艺术美是诉之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的……我们在艺术美里所欣赏的正是创作和形象塑造的自由性③。”受众在对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接受中,会受到技术变革的深刻影响。技术之于艺术就如同鸟之双翼一样,相互承载,相互促进,技术是承载着艺术的表达,新媒体艺术更是凭借着技术随时代的进步而形成了新的感知方式。

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新媒体形式,如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博客、微信、易信等都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无论信息的背景如何,我们都会先去从看得到的和听得到的艺术作品中感知创作者的心声。新媒体艺术充分调动着主体的情感、知觉等方面,让受众主体充分感知艺术作品表达的内涵。像3D画展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平面中的立体,而且充分感知立体下的平面,而且画展中会充分调动所有多媒体元素,让我们听、看、内心感知于一体,充分让受众感知新媒体的艺术表达魅力。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那样:“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④。

二、数位艺术下“娱乐至死”的被动认知

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运用对内容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对其受众的接受方式起着不可置疑推动作用。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迎面袭来,随之超链接的无所不能,我们进入到各个神秘界面中,并沉浸于其中快乐的自我满足并被信息被接受过程中,恍然间发现自己要在网络上寻求到的信息还没有找到,这种被动接受,使我们还沉浸其中,不为所然。在餐桌上的两个人没有语言交流,而是在彼此在手机上寻找着快乐,晚上临睡前多数人也都会拿手机翻看各种信息,我们的受众被包围在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播客、视客、维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下新媒体艺术所传播的内容中,每一天都是被娱乐着。“用一种隐蔽但有利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⑤,尼尔・波兹曼提出了媒介即隐喻,实际上我们进入新媒体技术包围下的新媒体艺术象征符号的被动接受中,它的隐喻功能已完全超越了自身存在的技术涵义,而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

三、虚拟的“民主”和“自由”下的强制性接受

在新媒体技术下新媒体艺术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早已打破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传者,也都是接受信息的人,同时更成为了虚拟空间中完全具有“民主”和“自由”精神的个性,但这确是相对而言的。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中,强制性让受众接受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更加广泛,受众不得已已习惯于这种新媒体艺术的接受方式。因此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强制性传播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如何辨别与接受它。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欣赏美应该具有“美学情感”,如果只是一味地“用脑子去感受艺术,而没有心灵的参与”,那就“几乎比用脚去理解艺术还更坏”⑥。

新媒体艺术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变化,使受众能够从感知、认知再到接受过程中渐渐找到自已的小众化娱乐,并产生了新的文化传播空间。新媒体艺术以其虚拟性、交互性、动态性、大众性和公共性等在“地球村”中被受众所认知和接受。每一种媒介的发展,都会对社会环境起着很大的影响,都会对其文化,艺术形式、和思想进行重构,在人们的消解中又不断在割裂,从而带给受众全新的体验。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040

注释:

①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83页.

②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体艺术?.美术观察,2001年第10期,66页.

③[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页.

④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论人体的延伸.商务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3页.

篇4

关键词:时装展览;新媒体装置;展览空间

1 新媒体定义和时装展的背景信息

1.1 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应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等产生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处于一种抽象的动态的概念理解之中。随着信息化技术思潮的发展,国内外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师。例如在马晓翔老师的研究下,她的《新媒体艺术透视》就全面地总结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形势,详细解释了图形图像艺术的价值,重新诠释了新媒体艺术相对于传统的定义,同时提出了互动艺术的概念,是对新媒体艺术的系统性的总结。[1]还有《创意时代演艺空间的疆界与形态》[2]《数字媒体艺术概论》[3]等书,都是在探索不同领域下的新媒体概念价值以及和其他行业融入的可能性和成果。

1.2 主题时装展的背景信息

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是英国最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之一,媒体尊称其为英国时尚界的教父。这次的展览囊括了他从圣马丁就读艺术硕士时候的作品一直到他自杀身亡时还未完成的作品。名为“野性之美”的展览之前曾经在美国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览,采用了多种高新科技的新媒体手段来展示作品。Jean paul guitar是一位以发明了海魂条纹衫而闻名的服装设计师,2015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了个人的时装展览,这也是大皇宫第一次举办的私人时尚类展览。

2 新媒体在时装展中的具体运用

2.1 传统影像投影和新兴的全息投影

投影在现代舞台、展览、演出、艺术装置等方面成本最低,也是最常用的新媒体表现媒介手段。最初的投影只要投影机幕布就能够完成,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投影的交互性不断得到发展,成了策展人用来增强参展者的参与互动性的有效手段。三维空间投影技术的日益成熟,所以在巴黎大皇宫的Jean paul guitar时装展也采用了这一新媒体交互手段,在第二个展厅中设置有六位雕塑模特身穿设计师服装,他们的构造是流畅而又光滑的平面,由展厅中央的投影仪在他们的脸部上投影出五官,再配上现场的灯光、声效和对应的台词语音,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好像他们都在对话的错觉,他们身着华服代表着设计师和他生命中重要的几位朋友。通过这一个媒介可以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设计师的背景信息。此外,在大皇宫从一楼展厅走往二楼展厅的楼梯过道上,有着一面墙的投影装置设备,参观者可以站在指定的地点,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被融入了保罗的设计元素短片中,还可以拍照留念,这无疑对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投影这一种媒介对于灯光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李礼[4]将投影中的光源设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唤起了观众们对于光线造型的审美需求,最终投影展现出来的灯光是要将影像成品的光源和现场其他干扰的灯光都一并考量在内的。从传统的投影发展而来的还有一种叫作全息数字投影技术也是如今时装展览的常客。在亚历山大的展览中,就专门开辟了一个暗室来播放他为世界名模凯特制作的全息投影影像。这种空气成像技术是来源于虚拟现实和交互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成的。运用了光学的基本原理,在暗室中布置了一个类似于金字塔式的三角结构,投影而来的是穿着轻盈羽纱的凯特在空中缓慢旋转,无风而衣裙自然飘动,如同仙子误入凡尘一般不似尘世间俗物的美感震撼到了每个前来参观的游客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地提升,展览的发展需求离不开新媒介提供给世人们的视觉审美享受。

2.2 图像影像式

在展览中,强调的是参展者们有较高的互动参与性,观众需要和展品之间产生互动,从而才能达到展览的目的。例如,在亚历山大麦昆的展览中,最大的一个展厅,是在高达五米的空间内把四周墙壁分割成为格子,放置他时装秀上展演的服饰和显示屏来循环播放当时时装秀中的影像资料。一个展厅内囊括的信息量是传统展厅三四间都不一定能展示完的巨大容量。

2.3 新媒体参与时装展的意义

新媒体媒介参与后的时装展览,首先能拓宽展览空间,赋予参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新媒体媒介创造出来的幻觉空间以“悄然无息,化入化出”为表现特征。这种新媒介方式的运用,一方面交代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另一方面省去了原始展览手段的大量繁杂的体力劳动,传统的展览方式在麦昆展展示每一场时装秀的时候需要运用到更多的布景和展示品。而这些经过新媒体装置的整合在同一个展厅就承载下了在没有新媒介参与下可能需要3~4个展厅才能承载的信息容量。其次,新媒介有助于深化揭示展览主旨,每一场展览背后都藏着策展人或者设计师想展现给世人的创作理念和意图,走在潮流尖端的时尚设计与观展人群的日常审美肯定有着不小的距离,如何让观众们能够在短暂的观展时间内感受到设计师的创作意图,透过极度抽象具象化的服饰细节风格特征来体会不同时期设计师的不同风格取向。新媒介的出现很好的还原了创作思维的结构过程。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体会时装设计的过程。这种通过综合调度声光电等多种科技,将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能够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觉审美体验,不仅拓宽了和观众沟通的方式方法,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展览主旨。最后新媒体的参与还能强调细节。作为个人艺术展横跨了艺术家几十年创作生涯,那些塑造出他个人风格的背景和其他影响着创作的因素在有限的展览空间中很难得到事无巨细的一一展示。但是新媒体自带影像中的特写特征,它能帮助策展人引导观众的视觉路径。

3 结论

新媒体参与展览无疑给策展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他要求策展人不仅熟知他策展的艺术领域知识,同时也需要有着相当的新媒介知识储备从而挑选制作出最适合他所策划的展览的主旨表现。毕竟,新媒体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和展览艺术的融合效果有目共睹,人们期待着他们能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掌握新的高新技术,与时俱进,更全面、更准确的发展相关媒介储备知识,在细节处创新是今后展览工作者的新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蔡体良.创意时代演艺空间的疆界与形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4] 李礼. 戏剧舞台的光的设计[J].大舞台,2012(2).

篇5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艺术形态发展及互动审美的本质,对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内涵进行研究及阐述,进一步从互动审美对新媒体艺术形态的解构与重构两个角度,阐述互动审美对于新媒体艺术形态的重要性。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互动审美为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建构新鲜而实在的视觉文化和美学观念。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互动审美;互动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降,在国内外新媒体研究报告中,许多交互设计学者的专著及访谈中,都认为各类新媒体艺术所呈现的形态构建是最直接与人们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互动审美所带来的功能及影响直接拉近了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距离,这种更为直接的互动形态使艺术更加亲近大众。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不仅仅是将其定义为简单的理论性研究,而是将它放置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视角下,从精神文化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综合建设。同样,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跳出了原本单向叙事结构的框架。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即使是简单的元件,也可以体现最基本的互动理念及其可行性,体现“人机互动”“人机共栖”艺术空间的理论意义与应用思路。

1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内涵

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形态丰富多彩。从早期利用触摸装有高压气体的瓶子、通过像头跟踪视线完成交互的作品,到借助物理媒介驱动虚拟世界并与其中的人物动物共同行动的虚拟现实艺术;从检测人类的大脑并利用脑电波驱动图像和声的作品,到具有人类生命特征的植物与动物的出现;从利用网络和机器人技术互不相识的人一起灌溉千里外的花园,到体验千里外的触觉的遥在艺术。[1]目前,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不但远远超出了影响人类视觉和感情的范围,而且更多在观众的感官作用下,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甚至大脑等全身心的活动与作品进行直接对话。

工业社会和商业经济所代表的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更强调“互动”审美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早期计算机与人的互动是通过扳动开关、更换穿孔卡等方式进行,对于编写程序与指令极不方便。20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如马克斯・马修(Max Mathews)等研发出几个计算机程序装置,使得计算机输入和读出可以在屏幕或阴极射线管上观察到。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伊凡.苏泽兰1963年开发的“素描笔(Sketchpad)”程序,改变人们与计算机交互方式,被看作是现代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CAD)程序的祖先和计算机图形史上重大突破之一,开创人机界面设计历史。随着字符型人机界面和计算机键盘的出现,以 DOS 为代表,特点是为了执行指令,用户必须逐一输入字符。之后随着鼠标、非线性、苹果(Apple)开发的软件界面、GUI、SUI社会用户界面等,人机互动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

互动审美的技术本质是人与世界、自然,以及一切事物的互动过程。在原始社会,与人们互动的对象是树木、陶器,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互动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主流互动对象。科技的发展,互联网、PC、MP3,游戏机这类“数字化”产品的不断出现,产品功能的实现通过人和机器的互动完成。目前可分为综合媒体设计和交互式系统设计。综合媒体设计数字技术主要是将硬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多媒体信息,实现远程传输的主要途径,如互联网、传播系统等多媒体。相对来说,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审美内涵离不开新媒体技术,构成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复合电子技术,它具有高度系统化以及和人类的感官非常相似的各种感应功能,可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温度和湿度感应器等高精度的仪器,实现获取人类大脑无法感知的外界信息的目的。

新媒体艺术是借鉴了传统设计和工程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一个具有独特方法和实践的综合体,其互动审美不只是部分的叠加,其内涵基础规则包括伦理的互动设计,有意图的互动设计,注重实效的互动设计,优雅的互动设计等等。所以说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通过表达最简单和直接的完整方案,但使艺术形态本身又拥有内部的一致性,合适的包容性,并能刺激受众的认知和感情。

2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

互动性使新媒体艺术的流动性大为增强,在计算机出现之后,提供给新媒体艺术,复制、粘贴等技术操作手段,使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审美增加了合成与拼贴的额外维度,分离的要素能够被重新整合,出现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包含了解构与重构的统一。解构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化解,而重构是建构,是各种形式及元素新的联系和统一的建立。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审美也是后现代语境中传承与创新的隐喻。

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一方面表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并存与融合,甚至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互动性是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对于新媒体而言,这也意味着它与传统媒体的差异,突出表现了它在媒体史上革命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但是新媒体的互动特质有自身的历史来源,传统媒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新媒体;新媒体特有的互动审美也可以在较早的传统媒体中发现。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彼此联系,由传统媒体承接而来的多媒体、跨媒体的表现形式,带来表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传统媒体的技术技艺经验,表现形式的结构逻辑以及相关审美趣味,与不断发展的数字艺术、产生新鲜的视觉经验已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界面。由此带来的互动审美表现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空间化,从单一画种走向媒介的混合性过渡。伴随着静态与动态的光效应、肢体语言和观念交流等非传统的艺术出现,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已将视觉图式的共性特征进行个性化解构。互动审美的设计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直观准确、控制性好、成本低、应用生活广、与观众进行直接交流的特点。艺术专业与业余的价值观已被抛弃,艺术与技术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新媒体艺术的“复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思考艺术形式。在西方,本雅明敏锐地觉察到技术复制对于艺术的影响,在其所著的《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强调大众媒体社会中获得的艺术生产与欣赏的新条件极大地改变了艺术的本质。[2]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则以“信息”和“界面”为主要表现形式,取代了传统媒体中的“形式”与“内容”,将抽象宽泛的艺术表现进行具体和实际的结构。可以说,互动审美所创造的是一种体验美学,可以将其与“体验设计”、“体验经济”相互关联。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不仅仅是麦克卢汉的“媒体即信息”的观点,也不仅仅意味着媒体即传播信息的工具,而是更加重视用户的互动交流与体验。在工业领域,技术人员更热衷于用于支持创建具有体验友好性、灵活性、功能性、明确性、一致性、可靠性等特质的用户界面,加强人们工作效率,丰富人们的交往方式。互动审美将艺术形式由用户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转换为淡化经验世界的感觉和认知界限,转而成为一种全新主动认知体验,并让用户融入其中。例如苹果公司的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运用人机交互技术、同时音乐播放、方位传感、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应用程序,并切换、剪辑,超越WIMP的交互风格,使用户体验“信息就在指尖上”。

3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重构

互动审美的重构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起到整体性的统一作用。解构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化解,重构则是经过重新整合进行重新组合。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凭感性认识见出事物的完善,称为“感性的审辨力”,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即凭感官认识到的美,这种美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3]由此引申,互动审美的重构首先表现在互动信息的反馈与交流上,在媒体美学的层面出发,它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强化和阐述人类互动体验。

从广义上来说,互动信息的反馈可以理解为机器对输入和输出的反应能力。而在新媒体艺术中,机器的互动对象是人,是作品参与者和受众,与作品参与者和受众互动的机器,即使是很小的传感器,依然会产生感情和机器作用的感觉,在互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产生与人接触和交流的能力。

众所周知,新媒体艺术作品形态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是双向甚至多想的信息交流,即关注受众的理解和互动的可能性,提供并生成多种意义的感官与精神层面的交流。正是因为互动审美特性,新媒体艺术形态将多个可用或适合的多媒体进行整合,鼓励创作者或艺术家承担作品推动者而不仅是作品唯一决定者的地位,也赋予了受众及作品参与者个人思想和创造能力。受众或参与者的行为由新媒体艺术形态来决定,创作者或艺术家则通过互动审美创造交互性的参与模式来塑造艺术作品形态的特殊体验――这对于受众及参与者来说是不同于任何其他艺术类型的体验。新媒体艺术形态是交互性的,受众或参与者可以选择通过不同的途径,生成不同的作品形式和结果。

其次,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重构则表现在将“混合”作为艺术内容的特点,对艺术形态进行重构。“混合”即文化和艺术、技术的双向互动。在信息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跨媒体、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媒体艺术为人们不断认识与接受。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多技术风格广泛应用于人类各领域。全球经济发展及技术语境的逐步同步,同样促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向规模化、标准化、网络化。在这种背景下,文化、艺术与技术同步促进,技术与技术之间又相互促进。

新媒体艺术形态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门类,技术则集合了以计算机图形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艺术、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运动表现形式,是跨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应用技术的艺术。这更体现了互动审美理念与技术的使用趋于多元化,又在多元化的“混合”中趋于统一和构建。互动审美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决定了新媒体艺术形态面对市场设计并运用不同技术,实现不同审美风格的作品。“参与和互动”文化已呈现从个性逐步走向共性,共性中包含着个性的激情与理性、愉悦与变革。共性与个性,个性与共性的互补中,后审美范式,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数字传媒时代必然延伸,审美意识与情趣互相发生潜移默化作用。

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多学科的融合表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这一必然性也表现在互动审美,在重构新鲜而实在的视觉文化和美学观念。应用新手段和新技术条件创造直接的、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语言,技术地传达自我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将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始终不渝寻找和挖掘的追求――以互动审美和交互理念为前提,技术统一、标准、定型为基础,追求艺术独创性、个性化,求新求异,构成新的艺术创意形态。

参考文献:

[1]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6147.

[2] 黄鸣奋.西方数码艺术史:3、数码媒体的艺术功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677.

篇6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舞台设计运用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存在于艺术和科技之间。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激发了舞台设计的思维,将更多地活力和创作灵感注入到舞台设计当中。在21世纪,多媒体艺术不断发展,开始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舞台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必然也要与新媒体艺术发生融合,所以舞台设计在今天也不断打破传统,不断革新,新的舞台艺术也将现代科技和新的艺术媒体相融合,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一、新媒体艺术和舞台设计的概念

舞台是演员进行表演的空间平台,在舞台上,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演员的表演上。所谓舞台设计,就是在表演中一切围绕着演员所展开的造型处理。舞台设计又被称为“舞美设计”和“布景设计”,但是这些说法都仅仅代表了舞台设计中的一方面,布景设计只是舞台设计手段中的一种,而且有些舞台在设计时也并非一直运用布景因素。舞台设计是区别于“舞台”的概念,舞台设计包括了多种因素,舞台、道具、灯光、空间、光色、活动等,这些所有的因素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综合就是舞台设计。

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新媒体化的时代产生了新媒体艺术。但是人们对于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是众说纷纭,而且还经常将二者混为一体。任何事物在诞生之时都是新的,然而当时间流逝了,新的会变成旧的。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依靠互联网、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出现的技术向人们所提供的一种新工具。澳大利亚先驱艺术主编认为:新媒体艺术所包含的的范围非常广,主要特点是在艺术作品中使用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了计算机、互联网、视频技术等产生的虚拟艺术、多媒体互动设备和行为。虽然当前新媒体艺术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而且对概念的界定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定义,前者属于技术,而后者是依托着前者表现出的艺术形态,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是否有艺术性。

二、新媒体艺术特征及对舞台设计的影响

1.新媒体艺术特征

随着全球文化艺术的融合,各种文明在相互碰撞中不断交融,而这种艺术与文明的融合环境下,人的审美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新媒体艺术的产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包含了各种视觉形象艺术,比如数码摄影、声音表演艺术、影像艺术以及网络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传达方式是多样性的,能够通过听觉、视觉和感觉,让观众全方位的体验到现代感的艺术,同时,这种新的艺术传达方式也与当前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相符合,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需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具有了多维度的特征,观众在欣赏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再者,新媒体艺术的载体是新媒体技术,所以它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新媒体艺术因为科技的进步不断体现出生命力。

2.新媒体艺术对舞台设计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艺术让演员和观众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在新媒体艺术当中,由于使用到了多种新媒体技术,比如音频、视频以及网络技术等,观众与演员角色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限,两者的角色有时能够实现互换。比如观众能够通过网络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分享与他人,而这里的观众角色就发生了转变,而原来的演员则成为了台下的观众。其次,新媒体艺术中的虚拟性使得舞台得到延展。在传统的舞台设计当中,表演平台都是物理空间,是实实在在的平台,比如剧院、戏台、影院等,而新媒体借助更加先进的遥控传感技术以及影像技术等,观众无需进入剧院就能够欣赏到舞台表演,同时,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舞台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创造出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还让表演更加真实。再者,新媒体艺术改变了舞台表演的创作方式,新媒体语言在表达上具有灵活和随意的特点,表演的设计者可以更好的针对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行设计,在舞台设计当中融入更多现代化的内容,并且体现出娱乐、戏谑和集体狂欢的元素,这样就是得舞台上表演的内容不再单一,变得更加丰富,贴近现实生活,愉悦观众的身心。

三、新媒体艺术在舞台设计中的运用

1.新媒体动态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新媒体艺术中的动态技术运用到舞台设计当中,让舞台表演显得更加真实。舞台表演如果缺少了背景的辅助,就会显得十分无味,而通过新媒体艺术中的动态技术,则能够将表演的背景还原,给观众真实的感觉。比如在《班昭》这部话剧当中,当舞台表演进行到班昭书写《汉书》时,背景则同步的转换到古代书写的场面,观众如身临其境,对于舞台表演的领悟更加透彻。其次,新媒体艺术中蒙太奇的运用也提升了舞台的表现力。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蒙太奇运用到舞台设计当中,能够对主体概括,将情节集中,通过组接以及分切,能够强调出重点,吸引观众的注意,让观众产生联想。在采用蒙太奇手法时,要把握好舞台装置布景的切换,根据舞台表演中的情节、气氛和感情,有序切换和组接各种场景,比如在《红楼惊梦》当中,通过“整齐书法”转换为“残碑破字”将封建社会以及文化的没落表现出来。蒙太奇在舞台设计上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布置场景之外,还可以将新的技术运用到其中,如使用网络技术、媒体技术以及投影技术等。

2.新媒体艺术中的LED增强了舞台色彩

当前,LED背景屏幕在舞台设计中被广泛使用,由于该手段具有功耗低、亮度高,而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所以在舞台设计中使用LED能够丰富舞台颜色。首先,LED背景屏幕能够影响到舞台的光和色彩。在表达艺术的手段中,色彩的表现力非常强,快速切换色彩能够激起观众心中的情感变化,同时也暗示观众节奏的变化。不用的颜色和光在舞台上所表达的情感往往不同,比如蓝色代表着宁静和希望,红色代表着危险以及革命等,白色则传达出纯洁的含义。LED所展示的影像能够实现光和颜色的变换,对于舞台的气氛起到了烘托作用。比如《雷雨》这部舞台剧,在上海某剧场表演时,就将LED的艺术效果融入到了舞台设计当中,对于烘托剧中悲剧气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LED灯光配合现场的背景灯光,能够让气氛变化多样。如在《梦归琴岛》这部大型的舞台魔术剧当中,在表演内容不断变化时,LED灯光也配合着内容不断变化,这样不仅提升了表演效果,而且还符合了观众的审美特征,可谓是一箭双雕。

3.新媒体艺术中的多声道在舞台设计中的运用

在舞台艺术的展现中,声音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而通过新媒体艺术将声音结合到舞台表演当中,不仅增加了舞台设计的纵深,同时还是得舞台表演立体感增强。影院与舞台表演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我们以影院为例来进行说明,当前,多数影院所用的均为立体声环绕声道,使用这种类型的声道后,后部声音绵密度和连贯性得到加强。在设计舞台时,运用多声道能够形成立体的声音场,而观众在观看表演时,能够置身于声音环绕当中,比如在表演海上的内容时,观众能够通过声音听到海浪袭来的声音;当表演内容位于山谷的环境中时,观众通过多声道能够听到山谷的回声。如在《新白蛇传》当中,有一幕场景是白娘子和许仙在西湖相遇,而享誉之前是一片晴朗,相遇时则是大雨倾盆。通过这种声音的变化,让观众感受到了非现实的魔幻世界,很好的延展了舞台,也使得观众彻底地融入到戏剧当中。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也不断进步,在各个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舞台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不断吸收新媒体艺术的精华,改变原有的舞台设计原则,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工具,将舞台表演的效果不断提高,才能给予舞台艺术更多的生命力和现代感,推动舞台艺术的发展。(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黄鸣奋.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J].东方丛刊,2009,(01).

[2]潘倩,刘子建.浅谈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性观念和技术性观念的关系[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2).

篇7

新媒体艺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之上,表现手段主要为computer graph,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等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新媒体艺术已经慢慢深入到了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

新媒体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并不仅仅是指其中某一种艺术形式。并且,伴随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一个外向的系统,新媒体的定义和其中囊括的艺术形式也将不断地得到开拓。新媒体与传统艺术的差别有很大,例如传播媒介、审美方式、表现空间等方面均不同。传统艺术是静止、单向的表现,而新媒体艺术则是流动、交互的。对受众来说,传统艺术充满了束缚,它要求受众专注地欣赏艺术品,而新媒体艺术则比较开放自由。传统艺术在形式上相对过时,如今已然无法满足观众在审美上的高要求。如今,艺术在新媒体的支持下有了更为宽泛的视野,并且不仅仅受制于传统的观念和体会。本文拟从舞蹈、音乐与绘画三个方面讨论当今时代环境下新媒体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新媒体舞蹈基本有以下四大组成要素:首先,是沉浸式的多媒体表演空间,即新型的表演场所,亦可称为多媒体“洞穴”。其次,是指新型的舞蹈编排者,即具有传统编舞技术、多媒体表演设计和网络编舞软件应用等能力的新艺术设计师。如果可以,这些相关人员还会具有相关软件的开发设计技能。再次,是指新型的舞蹈表演者,在多媒体“洞穴”中沉浸过的“电子人”舞者,“为镜头而舞”和“与鬼影共舞”是它们必须拥有的基本功。最后,新型的观众,是指具备相关的鉴赏能力与经验和参与性意识的交互性受众。此类交互性观众也有可能变为舞蹈作品的演出者。

在2006年,由北京舞蹈学院制作的新媒体舞蹈作品《北京影像》是中国大陆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互动式多媒体舞蹈作品。它的互动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首先,舞蹈的左右两侧都有不同形状的投影,在舞蹈表演时,在后台控制投影已经拍摄并且剪辑好的影像,这是预知的投影内容之间的交互。其次,是舞台上的演员和上述的舞台屏幕投影之间的交互。最后,也是此新媒体舞蹈作品的段落,由软件操控的舞蹈表演带动了屏幕投影的内容和声音之间的变换。

技术是新媒体舞蹈的根本,不仅是新媒体舞蹈艺术存在的基本媒介,是基本的,物质的,它还是新媒体舞蹈艺术发展的精神来源。舞蹈艺术的改革需求,使得舞蹈这种传统艺术拥有了发展新媒体艺术的先天条件。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音乐得以跳脱现场演奏的局限性,不仅能够记录、还原音乐,还能创作音乐作品。新媒体技术的出现首先对受众的观念形成了侵蚀,它可以任意模仿乐器的声音,如小提琴、钢琴、鼓声等,甚至是模仿一般乐器都无法发出的声音。其次是带给现代受众全新的欣赏模式,特别是给音乐的传播带来了无比重要的意义。

如今很多的新媒体音乐的题材是选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源于传统的民族乐器,或者是从文化层面切入。例如吴粤北的《长言之,嗟叹之》是采用了双簧管的演奏技法,使之和电子音乐融合,并且形成交互。朱杰的电子音乐《马远水意》,从南宋马远的《十二水图》取材,而采用小号作为声音的来源。杨丽萍的歌舞《云南印象》、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等。诸如此类的新媒体音乐作品均利用新媒体作为语言形式,却又充分彻底地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新媒体时代的气息呈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音乐是音乐发展的基底,对弘扬民族文化有着巨大的意义。新媒体的积极发展对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既要将传统音乐艺术继续流传下去,还要不断开拓,将瑰丽的音乐文化迈入世界的舞台。

传统绘画的存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媒介为基础,从竹简到纸张,从胶片到显示器,工具的不同意味着艺术思维和作品表达的差异。传统绘画需要借助笔、墨、纸、砚等工具来传达。数字艺术则是以虚拟的工具,而并非实际存在的画笔来表现,不同的思维所带来的绘画作品的呈现方式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

我们一般所说的新媒体绘画艺术是指以网络为载体,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合成、制作等,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的新型的绘画艺术形式。首先包括将传统的绘画艺术作品上传到网上,使得它们在网络上传播。其次,越来越多的绘画展览在网络上举行,区别于以往的传统绘画展览,将观众限制在既定的空间、时间内。再次,表现为网页形式的设计、创意等艺术作品。最后是指电脑绘画,即指使用电脑软件进行的绘画创作。

新媒体形式下的绘画艺术具有组合性、简易性、准确性和可复制性这几大类特征。具体来讲,绘画利用电脑技术,经常使用已有的材料进行各种组合和修改从而得到新的绘画作品。其次,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电脑软件给绘画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可以记忆每一步操作步骤,更有复制、撤销等功能。最后,任何信息在电脑中都是以0和1的形式存在的,所以电脑绘画的信息都是可以准确计算的,尤其是色彩的表现。

新媒体作为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拓宽了绘画的表现领域,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创作者的工作效率,给绘画艺术的传播也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新兴的艺术从来到中国到成长,都是离不开与本土文化的融合的。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必然是新媒体艺术的基础与根基。经历初期的模仿与探索后,新媒体艺术要开始回归传统文化,并不断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整合的全新模式。新媒介和技术不断介入传统艺术,直接催生了新型的艺术思维和审美取向,为传统文化的承载延伸出新的思维模式。(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汪代明.数字媒体与艺术发展[M].四川出版集团

[2] 张朝霞.新媒体舞蹈概论[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科普教育;艺术创新;信息传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科学和科学技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以新媒体(数字媒体)为内容的产业在现代信息化需求中得到快速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前进为当代知识型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优势逐渐占据传统媒体的位置。正如我们所知,新媒体(数字媒体)是以现代艺术为指导,以数字化的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作为信息载体,从而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于人文、教育、管理等相关领域使其功能融合交错。如立体模型、互动装置、网络游戏和在线视频交叉使用的网络媒体,其中还包括电脑动画的制作、视频的拍摄、数字音乐制作以及播放。在本文中,对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特点,在科普教育基地网站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科普教育事业如何在新媒体技术时代更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着新媒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新媒体在行业的繁荣,也使研究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对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是在今天的网络的基础上的另一种延伸,但也不断产生其他新的媒体形式,与计算机相关的,这可以说是新媒体技术。

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与传统媒体之间有区别,可被视为新媒体。否则,这是原来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的基础上。目前应该定义新媒体出现在电信网络中基于媒体的形式――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的信道模式。

新媒体的学者被定义为“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旧媒体和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化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的国家之间,社区消化之间的边界之间,产业,消化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边界之间的信息,等等。真正与观众建立联系才能称为新媒体,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传媒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更强市场转变。

目前艺术的新媒体研究,经历了从现象的关注和跟踪、领域的提出和讨论、理论的探索和结构建设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媒体对于艺术而言,是跟随时代要求而发展的。艺术对于媒体来说,又是和媒体不断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种新艺术形态。

首先,我国新媒体艺术研究是从对新媒体艺术现象的关注与跟踪开始的;人们首先注意到了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明显不同的现象功能:新的载体、素材、技术手法、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以及新的感觉和新的体验。在这些新功能内,人们最先注意到的是创新的载体和技术,电视和视频设备作为传统媒体传播工具而被直接用来形成新的媒体艺术品;如,在传统媒体艺术中,传统音乐以使用乐音创作,而这些传统声音材料(乐音创作)是由人声或器乐演奏构成;而在数字音乐中,大量使用非天然音乐声音合成非音乐的声音素材作品。

随着素材和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在接受的行为方式和展现相较传统艺术,也产生了日益鲜明的独立特色。

新媒体艺术中的象征性艺术语言的逻辑有两大突破突破:首先,时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呈现突破三维空间的限制;其次,图像成像技术的传播和有效的模式与以往的视觉形式截然不同。

在此基础上,不只是新媒体技术,概念艺术作品都表现出了形式上、观念上的多种表达意义,对作品解释的隐喻表达和改变作品模糊解构概念取代了直观的、感性的表达形式,甚至审美方式亦将相对粗糙、直观的形式所覆盖,转而代之的是更为完整、精致、有美感的创作方式。

在以视觉艺术为领先的新媒体艺术中,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现象和问题为主要表现对象,形式上以无剪辑风格的纪录片;第二类是以纯粹的概念形象为表现对象,通过设置场景或看似毫无意义的动作镜头来进行表现的形式。在数字新媒体技术的作品特点中,前后两者的变化程度是不同。在牵涉的情况下,主流仍然是叙述故事,但那样的作品是被文化关注的,大多是由特定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作为切入点的文化符号抽象的概念转向特性和功能。利用虚拟的文化情景拍摄或者准备采取的信息来完成虚拟性质的电影叙事结构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运用到类似的创作过程中,当代新媒体艺术家引入叙事结构到创建电子技术的空间,如动画片、闪客、网络阵地等,一些艺术家结合传统水墨画的造型元素,创造出一个供水墨动态语言的动画作品空间;一些艺术家继承日本成熟的漫画语言,热衷于用符号的虚拟虚构叙事;让数字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呈现出更多样化的艺术语言形式和更多的娱乐、优雅的趋势。对于后者,计算机技术利用三维空间穿插介入重叠空间的转换成为可能,将类似的光学技术和技术语言插入其中,更丰富了纯概念性作品的语言形式,但数字概念型作品也产生炫耀浅表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先前拍摄的影像是纯粹意义上的概念。类似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技术参与作品制作,使新媒体艺术本身似乎超越时代,而另一边向着电子艺术前进的新媒体艺术,正日益成为一个容纳架,雕塑,装置以外的其他形式,或者说包含不止一种形式,但在使用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艺术作品的集合。

新媒体技术为科普教育带来重要机遇,使用互联网网络提供各种服务创新的形式随着因特网的发展,面向公众的网络环境,科普创新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着眼于如何利用网络媒介传播的优势,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普及创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的开展科普教育和新媒体技术运用院也是非常有益的和必要的。科普创作是普及科学技术和创造性的活动。这是科学服务的本质特征之一。

其次是创意。科普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它着重于运用逻辑思维,写作,设计,绘制或采取某种形式的科普作品,作者应该使用自选正确的主题和形式,提炼主题,内容和材料选择。明确结构安排,生动的叙述,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通俗易懂,呈现出一些他对于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独到见解。表现方法有创新的思路,又有其独特的创作能力。科普创作应该是科学的]有思想的和艺术的。

科普创作的中心是其严谨的科学性,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准确的、成熟的、全面的。科普作品在思想上要体现其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科学的精神,道德和其他方面。科普创作的艺术性可以被分解为两个方面:通俗性和趣味性。通俗性是使用可理解的方式来介绍科学,使其生动,易懂,这也是科普创作的普遍需求。

经常需要使用的文学艺术形式来表达科学是科普工作的通俗性。创作过程中不仅使用逻辑思维推理其要达到的效果,还采用了形象思维,以情动人,需要以“身临其境”来使观众便于理解。故艺术性写作技巧是科普创作中与其他科学知识材料所不同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中国的科学教育网站以及与科普相关的网页数量日益增多,使互联网功能开发的科研工作与创建工程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科普网站内容备受关注与追捧。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篇9

“人是不是天文学家所看到的那种样子,是由不纯粹的碳和水化合成的一块微小的东西,无能的在一个渺小而又不重要的星球上爬行着呢?”

――[英]罗素

人类对于世界与自身的拷问从没有一刻停止,而艺术,或许正是哲学与宗教之外的第三条出路。艺术家借“灵感”的帮助化身“上帝之手”,使刹那变为永恒,阐释他所见到的上帝创造的人间。而设计师本身即是方寸间的造物者,以自己的意愿创造万物的上帝。新媒体艺术究竟是基于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而诞生的商业怪胎,还是人类对未来的究极华丽的浪漫想象。这始终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我们无可否认的是新媒体艺术与创意设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艺术本身而言,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达达式行为70年代的表演艺术等。“新媒体”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最广泛的艺术表达方式,它源于欧洲二战时期的达达主义,并由于杜尚的影响。在美国和欧洲蓬勃发展。新媒体艺术本质上要突破传统的架上绘画、雕塑、建筑的艺术表达形式。采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影像、网络、动画等等。

事实上,诸如“新媒体艺术”、“信息艺术设计”、“数字娱乐”、“交互设计”等等这些名词,都是在近些年兴起并渐渐风靡起来的。自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发明以来,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艺术设计”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网络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设计者而言,科学技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设计渠道和条件,设计对象由物质向非物质转化。“新媒体艺术设计”以信息技术、知识为依托,以文字、语言、图像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艺术,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数据与信息。从狭义上来说,它是对信息的组织、感觉、传达方式等进行设计;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联的文化。“新媒体艺术设计”突破了狭义的传统艺术的桎梏。拥有着广泛的应用方向:信息设计(信息产品、环境、网络界面、虚拟现实等)、视频艺术设计(数字3D动画、影视广告、MTY电视特技等)、数字娱乐等。它具有数字化、虚拟性、交互性、全球化的特性,因此沟通与合作成为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企图发觉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作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在决定于他的实体形式,更多在于他的形成过程。总之,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和生物学大大地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然而从新媒体艺术在欧美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开始就与商业利益紧密地挂在一起。所以它更多的不是展示艺术而是展示新技术产品参观这种新媒体艺术展往往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参观商品展销会,而非艺术展。

但创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由于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与技术紧密联合。然而对于从艺术道路走进这一领域的我们来说。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等等是几乎不可能的或者说是十分艰难的,这就不得不引入另外一个名词一创意产业。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学科交叉性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在传统的行业或领域中,创造性只是一种附属品而不具有产品的核心地位。而现在在一些特殊领域,如电影、广告、软件等。创意或创造性成了市场趋向的产业方式的核心。在这些行业中,设计者提供自己的策划或想法,然后通过多领域团队合作的方式付诸实现。当然,这依然要求设计者对于应用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不需全面掌握。这也是社会分工愈细致化的具体表现。

篇10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造就了数字媒体艺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在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立就是为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而成立的新兴专业。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阶段,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现状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各个高校都是在自身特点上摸索出来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是艺术学科背景,有的学校是工科背景,有的学校有综合学科背景,因此在不同学科背景和特色下筹建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呈现的特点和问题也是不尽相同的。由于大环境影响和社会所需对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需要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数量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无法用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不能仅仅只看到实用表面的需求,也不应当单单从自身条件出发草率设置新专业,因为如果单纯的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为转向,容易导致专业的简单膨胀,引发教育模式中的一系列问题。教育的潜在价值体现在学生的质量方面,深层价值是还要让高校培养的人才到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学生无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从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及其社会价值来重新思考。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体系建设要求

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来看,它是专业的突出特点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而工科大学的多学科背景使其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有许多优势。多数工科院校一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学科综合实力雄厚,师资力量雄厚,资金和设备大量的投入和发展,为学科发展有效地积累了资源;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分析,并考虑工程、艺术学校、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有着良好的基础,有数字媒体设计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建立了适用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一)优化教师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

把培养具有良好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复合应用设计人才,熟练掌握和创新应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创作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围绕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各种软件和数字媒体技术的能力,同时具有扎实的编程能力。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必须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设计和生产能力,以满足社会和竞争人才的需要,必须有一个“设计”为中心的教材。从艺术与技术的视角看学生的系统教育与设计创新,使其在了解和掌握设计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创造和具体的生产过程、方法、工具和技术。

(二)产业链对接教学链的课程体系设置

随着高校艺术教育中“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市场应用的人才。传统的办学模式的专业和市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差距,导致“知识劳动力过剩”,使一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充分说明了原有的培训模式是不适合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也背离了原有的“公共教育的意图”。因此,带领企业进入学校,建设“实验室课堂”或“教学工作室”等模拟教学,让学生在一体化的教学实施,在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做中学”;让学生在实际的企业项目开发或建设中“学中做”。同时,改革评价模式,专业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学生的指导和评价的教学中,将课堂、学校、企业形成开放式课堂。在课程设置、内容、方法、手段、评价,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产业链对接链工程背景的教学实践,实现专业的企业教育对接。

(三)项目导人式的教学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