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小组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7 06:3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习小组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习小组意见

篇1

关键词:小组合作;实践;意义

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概念中强调:它是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或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中,所体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所以,我们的教学过程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中,同样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伴的合作学习中。通过小组内部的争论、研讨、磋商等方式,从而找到某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倡导合作型学习方式,构建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体系,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自信心和成功心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操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在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团结合作的意识大大增强。其次,促使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生掌握管理权的同时,自主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群策群力,积极激发自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后,塑造学生的成功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质的竞赛、动态的管理、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处于被激励状态,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操作实践如下: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分组的基本原则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即按照学生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为特优生,B类学生称为优秀生,C类学生称为待优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异组同质即分组要尽量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公平竞争和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二、选拔和培训小组长,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要选拔小组长,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可以规定每组的A1、A2、B2、B3、C1、C3六位学生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的作业收发员,各作业收发员要对本小组的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要检查别人过关,自己就必须要先过关,无形中就给每个组员都提出了要求。

三、合理安排座位,适时调整坐次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要想达到这种最好的效果,就要注意课桌椅的排列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六人小组前三后三的方式,或采用六人小组前后一列的方式,但都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合理搭配,以方便他们互相帮扶。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出现不平衡,这时就要根据测试成绩,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四、动态管理,量化考核

量化考核或评价对于班级管理十分重要。每学期初,可以带领学生讨论制订《班级管理公约》,按照公约规定,每天对各小组的个人和小组集体表现进行量化打分,由各小组的记录员负责记录在案,分数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班级公约中,量化计分应该包括多项内容,如完成作业、纪律、卫生、体育等方面都应该确立具体的奖扣分细则。这些分数都会将计入小组量化管理中的“测试”一项中。年级统考,个人的成绩上升或下降位次都有奖扣分,小组成员的总平均分上升或下降位次,也都应该有奖扣分。

五、班级评价,重在激励

没有奖罚的分数量化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利用好量化分数表彰先进和惩罚后进。例如,小组成员定期开展互评活动,互相找出其他伙伴的优点、缺点,并由小组长进行点评,找出本组好的典型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被授予“进步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等称号,适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二是在每月最后一周的班会课上评选出优秀小组长,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学习标兵,根据评选标准选出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三是小组量化总分倒数第一的小组成员每人买五元的文具,在下一周的班会课上,亲自送给量化总分第一的小组成员。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种服务,面对这一群单纯而又有思想的青少年学生,班主任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班级小组管理也应随着学生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不能推陈出新,这种管理制度也必然会不适应学生和班级发展的需要。

篇2

中山市三角中学 赵怀兵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创新教育等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我校在进行“双体互促”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尝试采用了分组教学、合作尝试学习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对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了巨大作用。

一、运用分组合作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尝试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于改变了传统班组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其教学步骤基本如下:

第一步 教师创设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 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教师给与必要的提示与辅导。

第三步 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

第四步 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开讨论。

第五步 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适当讲解,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

在这五步过程中,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第二步和第四步。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生当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要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学习的成果,只靠个别优生唱戏,这样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例如在上初中第一册《〈咏柳〉赏析》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示由“吹面不寒杨柳风”给人的联想时应抓住哪几个关键词并能想象到有何感觉,然后出示《咏柳》诗,并提出问题:每一句分别抓住哪个关键词并是什么大意,你分别联想到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出来,然后同小组讨论交流,后抽一小组代表提问,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初步掌握了“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自读课文,比较与自己的赏析有何不同。学生不但诗歌赏析,而且锻炼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二、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 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 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2.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合作学习小组是由4-6人根据性别、成绩、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集体,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而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这种原则一方面使得各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牌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3.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变传统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合作型目标结构,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变个人之间的竞争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动力。

4.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经常、更亲切、更丰富多采,它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理解存在差异,通过学习合作,将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战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三、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席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

当今世界三大教学理论学派之一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结构描述是:(一)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二) 带着问题观察思考(三)解决问题的假设(四)组织材料(五)分析材料,引出结论(六)检验假设。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主要教学环节与此相类似。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既不是“满堂灌”也不是“满堂问”。其教师的活动方式为讲和示(明示和暗示);学生自学的方式为听读说

写观思练做;学生互动的方式是互查互议互评;师生的相互活动为谈启研。而尝试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尝试解决问题时,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创新的意识,能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学会了如何学习。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这是创新的能力的基石。

四、分组合作尝试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素质和思想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能力

语文教学是学科教学,只是知识群体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学生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不仅仅追求的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效果,它还追求学习中思维的、情感的、思想的、心理的等等综合效应。

首先是激励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跃创造了条件。讨论不同于物品交换。合作学习交换的是思想。必定产生1+1>2效果。

其次是语言的高效训练。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动口,是老师又是听众,无论是从语言信息的提取迅速性还是保持的持久性上,合作学习都比传统的老师讲授要高明得多。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使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每个学生独立地在课堂上表情达意的训练次数和时间都比传统的老师与学生单向教学的问答式要多得多。

篇3

关键词:紫砂雕塑;削足适履;艺术鉴赏

1 前言

紫砂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作为雕塑的一种,紫砂有属于自己的造型语言。紫砂雕塑随着历史的步伐应运而生,在经历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有了自身的定位和文化依据。雕塑的材质是石、玉、木、陶还有其他材料等,技巧娴熟深谙此道才是关键,只有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才能将陶塑技艺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2 紫砂雕塑作品《削足适履》的艺术鉴赏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

论起紫砂雕塑,一是没有茶壶那么风光;二是不如茶壶适用性广。不管是论产生时间,还是规模资质,似乎紫砂雕塑与茗壶都难以相提并论。论宗说派,紫砂雕塑没有时大彬、徐友泉、邵大亨等名家压阵;说款论式,它没有茶壶中光货、花货、筋纹之名目分类。在紫砂历史上,紫砂雕塑不过是从花货茶壶派生而出的,论宗当推陈鸣远。作壶之余,他制作的饱含田园风味的豆架瓜棚类紫砂器,堪称开了紫砂雕塑之先河。

笔者运用独特的思维模式设计制作了《削足适履》紫砂雕塑作品。这跟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照本宣科的典故一样,都是说明不从实际出发,做事死板,典型的教条主义等特点。

笔者美术功底扎实,是艺术上的多面手,紫砂、书画、雕塑等都有涉猎。《削足适履》以手工完成雕塑人像艺术,栩栩如生人像塑行,细致塑行,维妙维肖,也因紫砂泥触摸富有弹性感,富有一番逼真性。人物面部形象生动,宽阔丰满,敦厚温和。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袒露的胸骨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雕塑是三维空间造型的艺术,它不仅有着丰富的立体感、真实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紫砂陶塑运用紫砂的特殊泥性,却别于其他泥塑,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装饰性,以紫砂泥料进行塑造。笔者创作紫砂陶塑多(下转第70页)年,对于陶塑有着自身的理解。一块泥要打造怎样的塑像事先都要做好功课,对于草稿,比例分析等都要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拍打、捶捏泥料都是为了让塑像更加结实。

紫砂雕塑近几年来,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吸引收藏家的原因很多。首先,紫砂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材质是主要原因之一,以泥片成型为基本技术手段的紫砂工艺使其作品运用特殊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这种特殊的紫砂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相对来说,国内艺术院校和国外陶艺家更欣赏和重视运用这种紫砂语言,还有就是紫砂雕塑作品的结构特点,肌理效果呈现的美感别具一格。

紫砂雕塑属架上、陈设类雕塑,它适合置于室内、案头,或放于掌中摩挲,造型以精致秀雅为上乘。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自秦汉以来风格由雄浑逐渐向瑰丽精巧发展,至明清更是纤巧繁复有加,这种欣赏口味的变迁一直影响至今。紫砂雕塑的繁荣应该呈多风格、多题材,艺术样式有抽象、有具象,有传统、有现代的百花纷呈的局面。要创造一种相互宽容、学术民主的氛围。应该培植一支富有个性、有探索创造精神的陶艺群体,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不为功利所左右,潜心钻研紫砂技艺,尤其难能可贵。创作精品是笔者所追求的目标,与泥为主是一种选择。

篇4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民族特色;实训体系;创新

近年来,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很快,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也比较注重实践。但是与其它省的高校一样,广西高校对于艺术设计实训体系的建立还不完善,艺术设计的教育中,很多高校忽视了对民族特色的传承和保护。有的高校也建立了相关的实训体系,但是相对与其它专业的实训体系,民族特色设计实训体系并不完善。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实训体系对于培养新一代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非常重要。因此,高校在建立艺术设计实训体系的时候,必须将民族特色的内容纳入其中,建立健全具民族特色设计的实训体系,承担传承和保护民族特色的重任。

1、广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族特色实训体系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当前热门专业,大多高校都增设了这门专业,广西高校的艺术生源也不断加大。然而,与此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艺术设计专业本是一个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大多高校盲目的扩招以及课程设计的混乱、盲目的模仿教学,导致无法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更谈不上民族特色设计教学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建立了,这样就使本来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跟社会严重脱节。其中,特色课程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并已成为制约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瓶颈。其实,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八桂大地孕育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高校大可以利用这种优势来建立艺术设计的民族特色实训体系,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实践课程,还能从教育方面继承和发展广西的民族文化特色。

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在美术设计中民族特色设计的实践和运用,使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民族特色的能力得到限制,对于艺术设计中注入民族特色的尺度把握能力也较薄弱,这就使学生的实践目的与民族特色设计实训的目的相背离,使学生忽视了对民族特色设计实质、表现、组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由于学生对相关传统元素的了解并不全面,导致在设计中有抄袭、提炼的现象,忽视了对传统元素、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等的自主应用。

2、广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族特色设计实训体系建立的建议和措施

2.1注重本土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民族特色设计实训中,并不能只用传统的实训课程进行实践,要将本土的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实践中的自主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民族特色设计的实训不是单纯的挪用和拷贝传统的民族工艺,而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去全面了解和认识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在艺术设计中学会挖掘、改造民族特色,使这些特色成为他们艺术设计中的创新点,通过注重对传统民族特色的挖掘和运用,从而使现代的艺术设计更有文化感和厚重感,使设计作品体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比如,广西的少数民族都保持着他们纯朴的民族习俗,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不可不看的四绝,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广西少数民族的风俗、特色,使学生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将这些特色融入到设计中,进行相关旅游产品的设计实践,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2.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艺术设计的民族特色设计实训体系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需要将民族特色设计与其它的设计学科交叉融合,使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掌握民族特色的实践方法。总之,创新是民族特色设计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体现出一个作品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只有创新才能迎合市场的需要,为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就业未来提供保障。

2.3明确实训体系的目标,强调与教学课程相衔接

在民族特色实训的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不但能在实训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设计能力有所提高,还能使学生加深对艺术设计相关设计方面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组合能力以及构建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亲自体验广西红水河流域各村寨的风俗,体验壮族自治区的铜鼓歌舞艺术,并在这些风俗艺术氛围中进行实地写生,将人们的一犟一笑、一言一语等都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同时加入自己的元素,使设计更加具有生命力,也使这些文化特色在学生的笔下显得更有活力。为了做到实训体系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民族特色设计的实训体系要与相关艺术设计的课程充分衔接,保证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实训的过程中得到完美的发挥。

2.4打破传统的实训模式

民族特色设计实训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实训模式,做到与现代设计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比如:对于实训教师队伍的组成,可以由民族特色设计的专业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组成,这样能使学生同时接受艺术和技术的双重知识,既能提高学生民族特色设计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术表现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受到双重的影响对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实训的方式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写生实训与考察区域的特色文化、特色古建相结合,让学生思考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并找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不同设计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作业成果的展示除了通过现有的展示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实地的测量、考察、图纸资料的收集、制作等方法来提交实训成果,这种多种展示方法相结合的作业展示手段能激发学生民族特色设计实践的创新和创作,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市场等对艺术设计色设计的需求。

3.结语

总之,艺术设计教育中,应强调人文内涵和民族特色,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挖掘,因此,在民族特色设计实训体系的建立和实训考察的过程中,要注重融进民族特色相关的元素,同时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理念相融合,以更好的追求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使高校在艺术设计承担传承和保护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更好的融入市场,迎合市场和社会的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石钧,赵晓彦.对高校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25(11):84-85.

篇5

一 实践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育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是寓教于“行”的教育过程和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实践教育具有主体性特征,注重过程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是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灵内化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具有开放性,它提供了开放的教育环境、开放的教育形式、开放的教育内容、开放的教育过程、开放的考核评价方式,这种身临其境的开放式教育具有理论教育无法替代的功能;实践教育具有综合性,它能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结合,实现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实践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个体内生、隐性渗透、启发诱导、感染熏陶、体验反省等功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内化过程 ,从教育学角度看 ,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处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形成有关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性分析、理解、判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斗争、自我监控,经过自觉地选择、消化、同化、吸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修养及立场、观点、方法。

实践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和强调实践体验、情感渗透、信仰确立对德性成长及价值观生成的重要意义,具有隐性渗透、启发诱导、感染熏陶、体验反省等功能,对受教育者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产生综合影响的教育过程。能够促使学生从“知”到“信”,使理性化的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信仰,能够促进发展学生遵从核心价值观的内源性动力,建立自主性的情感体验、精神归依和内在的德性生成过程等。[1] 在实践教育中,学生通过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能够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 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自我修养和自我测试能力, 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亲身经历并加以体验的事情往往会刻骨铭心,甚至终生难望。

二 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实际,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体系

(一)构建以三个结合为基础的实践教育组织体系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但在课堂上也可开展一定的实践教育活动,主要有如下形式:主题讨论、问题辩论、社会热点焦点分析、情景模拟实践性教学、学生尝试讲课、播放影像资料片等。

在课堂外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要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如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感言博客、微信大赛,积极鼓励、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理论研究会、哲学兴趣小组、儒学会 、学习小组、 伦理学学习小组等,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

2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与校内的教学实践活动相比,校外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更有吸引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更新鲜,他们希望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他们充满了好奇,学校不仅要开展校内实践教育,还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校外实践教育。

有效开展校外实践教育,创建优秀的实践教育基地非常重要。必须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特色教学实践基地, 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渠道。我校立足湘西,依托湘鄂渝黔边区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了故居、周逸群故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芷江日本受降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实践教学基地、德夯苗寨民族文化及德育实践基地等。

3 集中组织与自主分散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参加,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因素的制约,有些集中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便多开展,就必须与自主分散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组织主要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情况下,学生则可采取自主分散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灵活机动地参加实践教育活动。

(二)丰富四个层次内容的实践教育活动体系

1 开展认知性实践教育

组织学生到土家苗寨参观、考察、采访,圩场赶集,了解民意社情,邀请地方政府人士做区情报告,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发展,认识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体会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拥护党的领导,认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激发他们毕业后报效家乡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举办“科技文化月”活动,组织科技展览、科普讲座,编写发放简单明了又生动有趣的有关宗教知识、民族知识、人文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等,通过科学文化和无神论教育,帮助他们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可邀请地方“特定阶层”的宗教人士、族长、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学生做报告,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宗教文化、人文风情、民间习俗,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宗族观、文化观,用指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讲坛”,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民族地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分析问题。精心设计“民族团结教育周”活动,举办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专题讲座,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在实践教育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民族地区特有、学生又喜闻乐见的传媒形式,如民族节庆活动、民族山歌、民间故事、打油诗、顺口溜等,进行教育宣传,化抽象为生动、化枯燥为神奇、化呆板为活泼,起到寓事明理、褒善贬恶的作用。

2 注重情感体验性实践教育

依托本土教育资源实施情感体验性实践教育。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贫穷落后,但有许多地方是革命老区。湘西自治州,大革命时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成为今天我们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祭拜悼念先烈、民族先烈,使学生身临其境,实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请老做报告,让学生体验穿衣,扛抢,回味过去革命岁月。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去苗寨民族文化实践基地,尝试操作苗族先民的劳作方式(推磨、石碾、榨油、打谷等)、观赏他们的造纸技术、蜡染和刺绣工艺、花鼓表演,深切感受他们的艰辛磨难,也感叹他们的聪慧与伟大,真切实在了解璀璨的民族文化。

3 坚持行为养成实践教育

坚持长期组织开展学雷锋月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品格,树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体验价值,提高认识,锻炼意志。我校文学院学生李正龙,利用节假日到高寒缺水、贫困落后的民族山村――凤凰县腊尔山拉忍村,坚持长期义务支教,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进行养成教育。我校先后编写和出版了《景色人生――吉首大学优秀校友奋斗辑录》《大学生行为规范读本》《大学生怎样做人》《漫谈养成教育》《新时期女大学生成才漫谈》等20余部书籍,拍摄了《使命》等10余部电视专题片、用生动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运用校训、校歌的魅力教育学生,使学生从进校第一天接受校训、校歌的熏陶,勉励自己积极进取。我校凝练“以业报国,以人名校”的校训,实施“以人名校”的特色教育,教导学生以自身的价值而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并最终以学生出名而使学校影响扩大。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事业成就感,将学生热爱吉大,为母校争光的思想与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以业报国的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

4 加强综合性实践教育活动

学院、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单位联合举行寒暑假大型实践教育活动,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重走路” “扶贫帮困支教”“老区慰问演出”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尝试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让大学生到乡镇(街道)、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实施了“立人教育”工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开辟了富有吉首大学特色的“立人大讲堂”,校领导亲自授课。

举办大型学生社团活动。如我校的“健强社”学生社团,在校团委、学工部的领导支持下,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关爱贫困生的“八心”(信心、诚心、爱心、暖心、舒心、交心、热心、贴心)工程。对于贫困生,坚持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在经济上帮助、生活上关心,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引导、精神上鼓励、心理上抚慰,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自强成才。

举办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创业设计大赛、各民族同学大型联谊会、红歌赛、演讲赛、辩论赛、革命故事会,特色纪念活动、仪式教育等。使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受到感染、震撼、启迪,进而反思、判断、选择,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三)形成“一分、二级、三式、四一”的实践教育实施体系

“一分”, 对学生分层次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根据研究生、本科生高年级学生、本科生低年级学生年龄层次,按照文理科所学不同专业层次,依据学生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层次,分别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特长,施展各自的才干。

“二级”,设立校院两级领导工作组。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指示,加强对实践教育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成立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吉首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再成立学院院长为组长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小组”。

“三式”,采取三种模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即假期集中式、课余日常式、周末重点式。利用寒暑假时间长的有利时机,可集中学生组织大型综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突出社会影响。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强调保持实践教育活动的常态化、长期性。利用周末相对集中的时间,精心设计几个重点实践教育活动项目,强调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典型性和创新性,注重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

“四一”,即每学年制定一份实践教育总计划、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实践活动校级协调会议、每学期编辑一本学生实践学习文集,每学期召开一次实践教育总结表彰会。

(四)实施以两个机制为关键点的实践教育保障体系

1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有效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前提。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实践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保证实践教育活动有计划、方案指导,行动有组织,过程有监控,成果有考评。内容包括实践教育的岗位责任制度、实践教育内容选定制度、实践教育课时学分分配制度、实践教育活动实施制度、学生实践管理制度、跟踪调查制度、考核制度、财务制度、学校各职能部门会议联系制度、校地会议联系制度等。

2 健全完善的考评机制

评估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对实践教育进行客观评价,既有利于教育实践的常态化,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调整策略,改变时间内容和方式。

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实践教育评估机制,建立规范、合理、客观、公正的考评体系,对教育效果和成果、产生的影响进行规范、科学、公正的考评。确定评价指标内涵及标准,分级设立指标,考核内容立体化、全方位,考核方式做到开放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动态与静态有机结合。把考核结果与老师晋级评优、职称评定,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直接挂钩。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实行“院校二级考评、定期轮评”的考评制度,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考评。院级一年、校级二年一轮评,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特别是各项核心指标,首先各学院每一学年对实践教育效果和成果评估,在此基础上,由“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每二学年对各学院再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即把学生在实践教育中的表现和成绩纳入到学校对学生综合测评的大体系之中,纳入到学校宣传部、团委、学工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拓展教育的大考核体系中,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

篇6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 在给中小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甚至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和危害。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这个社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出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基本对策。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真正戒除网瘾,以促进我市中小学校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伊宁市第七中学、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的学生和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310份,有效回收288份。访谈的对象为上述三所学校的部分学生。

2.研究方法

“伊宁市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调查是一项实证性的研究,在研究中主要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开展了集体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等。

二、调查内容

“伊宁市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以访谈作为补充,就课题关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家长隔阂;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上网情况;上网对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影响;网络成瘾的特征。

三、资料的统计分析

问卷经过整理后录入计算机,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

1.被调查青少年的基本信息

(1)性别

在本次调查的288人中(按有效收回的调查问卷人数统计),初中生(男生)84人,初中生(女生)110人,高中生(男生)46人,高中生(女生)48人,上网人数率91.6%。初中生上网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8%,上网的女生仅占女生总人数的72%,高中生上网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9%,高中生上网的女生仅占女生总人数的72.9%,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上网成瘾。

(2)父母的文化程度

调查表明,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有10.35%,初中的占40.3%,高中的占37.6%,大专的占14.4%,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23.3%。相对比而言,未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有16.5%,初中的占38.6%,高中的占33.0%,大专的占9.1%,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2.8%。上网同学和未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别,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上网的比例也就越高。

(3)家庭收入

在家庭收入上,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500~1000元和1000~2000元,有效比例分别为8%和8.7%,而未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200~500元和500~1000元,比例都是16%。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明显高于未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

2.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

(1)上网青少年家中的电脑和联网情况

在家里已经配电脑的青少年人数率较多,其中家里配置了联网的青少年较少,而在家里未配电脑的青少年的人数率较多。

(2)上网时间

青少年每次上网的时间多集中在一小时左右和两到三小时,每次上网时间非常长和非常短的青少年比例都不超过10%。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少年上网的时间比较合理。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为两到三小时。

(3)上网地点

被调查的青少年中,11.3%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45.3%的青少年在网吧上网,9.2%的同学在学校上网,在同学家上网的占5.2%。可见网吧是青少年获得网络资源的重要场所,它对青少年接受影响产生作用,因此如何处理网吧建设和网吧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家庭排在青少年上网的第二场所,证明家庭也是青少年获得网络资源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的网络状况以及家长对网络的认识会对青少年接受网络的影响发挥一定作用。主要在学校上网的青少年比例较小,说明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作为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在为青少年提供网络资源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4)青少年上网的目的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依次为娱乐放松、查询信息、与人交往、辅助学习、了解社会和学习电脑技术。这反映出被调查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寻找信息。

五、讨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健康心理日趋成为二十一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作为时代的新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进而能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显得越发重要。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仍不成熟,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均不稳定,甚至有的中学生的心理年龄表现得要小于他们的生理年龄。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和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对于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中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相对比较狭窄,涉世不深、阅历较浅,鉴别力、选择力、自控力不强,对一些不良事物缺乏免疫力,加之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在变化万千的各种社会环境中,容易受到诱惑,容易上当受骗,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根据2008年5月伊宁市3所民族中学调查报告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集中在角色扮演、游戏、信息聊天上。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使用上的内容有显著差异。男孩们更喜欢在电脑上玩网络游戏,而女孩们更喜欢在网上和朋友聊天,发e-mail。

从整体情况看,中学生的网络应用情况较好,主要表现为:学生上网的时间较为合理;多数人能正确对待网上交友;善于利用网络这种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从调查数据看,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和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对网络成瘾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共24人,成瘾率为9.4%。

中学生在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状况上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角色差异。

上网时间、上网动机、上网地点与网络成瘾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在上网活动方面,与非网瘾群体相比,网瘾群体的活动有一些明显的特征。网瘾群体上网活动更倾向于娱乐性。

网络成瘾学生与未成瘾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差异。网络成瘾学生主要表现出高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人际关系敏感,有明显的敌对倾向。成瘾者的这些心理障碍使他们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很容易受到挫折和失败。由于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矛盾或压力时,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很少得到家人、同学、教师和朋友的关照和帮助,因此就转而求助于宽松、匿名、互动、开放的网络。在网上可以轻松、随意地与他人交谈,建立自己的网络人际关系,这种宽松、互动、开放的网络成为网络成瘾者建立网上人际关系,逃避现实,发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场所。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复杂的,有自身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从自身原因看,很多是因为心理因素引发的,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与社会教育要求也形成了矛盾,这些都会使青少年难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难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使青少年产生各种心理困扰,以上问题都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当他们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其个人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启发学生认识信息时代的特点,使学生站在立志做时代新人的高度,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网上行为不可避免地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逆反心理使教师不能仅仅依赖简单的说教,只有通过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明辨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我们可以通过认真授课,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与学生谈心,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提高认识并走向成熟。但学习是中学生主要的生活内容,是他们最为敏感、最易于受到良性或非良性刺激而引起一系列心理效应的重要的生活内容。教师应抓住解决有关学习的心理问题,通过帮助他们体验战胜学习困难,缓解学习压力,进而获取良好的成绩,促使学生体会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从中悟其规律,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总之,网络是信息的基础,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打破网络的神秘,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正确处理好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趋利避害,掌握上网的正确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选择信息,就能经受住网络时代的挑战,使网络发挥真正的作用,让全社会联起手来,共同创造。同时,开展各种科技兴趣活动、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等会将一部分青少年从网络中吸引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其充分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对青少年教师及其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培训,及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从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给网络成瘾者提供关怀与心理支持,尽早帮助其摆脱网瘾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林绚群.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

篇7

关于同意组建红谷区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的批复

你局《关于组建红谷区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的请示》(安教发〔2018〕425号)收悉。根据《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申报资格审核权和评委会管理权的通知》(甘人社通〔2018〕32号),经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同意你局组建红谷区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范围如下:

红谷区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全区中小学教师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评委会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评委会人数不得少于15人,除特殊情况外,成员必须由在职专家组成。取消评委会任期制,对组成评委会专家实行动态轮换,每年更换评委数不少于30%,在每年召开评委会前3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委更换,并报区职改办备案,并做好更换评委材料记录归档,以备核查。

篇8

1.1构建实习管理体系

第一,组建毕业实习管理小组。由分管实践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实习学生所在系分管实践教学的领导、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以及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小组中各个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确保实习工作顺利进行。第二,制定毕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及实习内容。实习计划应包括实习进程安排、经费使用计划、实习学生及指导教师、辅导员名单、联系方式等内容。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在上期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计划,使计划更加条理,更具有可执行性。第三,制定并完善相关实习管理文件。制定实习管理细则以及实习报告格式、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相关文件,用于规范本次实习工作。

1.2选定实习单位,确定毕业实习指导教师

一方面,学院举办大型毕业生双选会及小型企业招聘会,同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公室的作用,帮助学生落实毕业实习单位,尽量让学生进入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实习,确保实习单位质量。对于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应提交相关证明文件,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另一方面,系部应选取责任心强、专业能力扎实、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同时明确每一名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建立实习信息反馈系统。

1.3动员培训阶段

此过程主要是面向学生进行一系列实习前教育,一般包括实习动员、安全教育、书面考试三个阶段。实习动员应由实习管理小组成员共同承担,严申实习纪律,总结前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旨在从思想上疏导学生,以期其能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由辅导员、班主任等对学生进行防盗、防抢、防骗、防传销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也可组织实习学生观看安全生产教育片,强化学生的安全理念,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之后进行安全考试并与学院、就业单位签订三方安全责任协议书,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书的学生方可参加实习。

2D阶段—实习具体实施

实习过程应采取动态管理方法,首先,确保指导教师与学生信息沟通常态化。可采用电话、飞信、微信等信息手段联系实习单位及学生,并将每次联系内容记录和整理,了解学生实习表现,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对实习情况进行监控、协调。同时,实习管理小组应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检查与督导,确保其与实习学生的沟通联系。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学生以专业知识和心理上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各种压力,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实习环境。积极鼓励学生,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使其能愉快、主动地跟紧实习进程,以实习为契机,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及实践技能,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如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指导教师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实习指导教师应及时将问题反映至实习管理小组,由小组研讨提出最佳解决方式。其次,系部应积极联系学生实习单位,对于实习学生较多的实习单位,在争取学院经费支持的基础上,积极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员工作为学生毕业实习的兼职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与管理,形成师徒结对传帮带、言传身教助成长的良好氛围。

3C阶段—实习效果检查

这一阶段主要是检查实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并分析导致出现偏差的原因。实习检查包括两个阶段:实习过程检查和实习成果检查。实习过程检查在第二阶段实施过程中已经穿行。实习成果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习报告完成情况、实习过程学生考勤情况、实习单位实习鉴定情况等。通过对学生提交的实习成果的考评以及实习过程检查考评来完成对学生的毕业实习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更能真实科学地反映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同时,学院应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使企业员工、指导教师、实习学生都能参与实习效果评价,确保毕业实习的各参与主体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对象,这样评价结果较为客观、真实,使学校可以全面掌控实习情况,及时纠正指导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和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从而为改善毕业实习管理、提升实习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4A阶段—实习结果反馈处理

篇9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实习模式的利弊和剖析我院教师教育专业实习过程中的具体环节,认为“集中混合型实习模式”是教师教育专业有效的实习模式。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取长补短,做到专业优势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取得迅猛发展,各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也逐渐深人,对教师教育专业而言,如何组织教育实习工作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有些院校习惯采取“放羊式”的单一分散实习模式;有些院校把实习任务推给家长,要求学生回家乡实习,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开展实习;有些院校采取“游击战”形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年换一个实习点,原因是担心实习学校无端挑刺,给实习工作带来障碍。这些实习模式的效果值得商榷。第一种实习模式缺乏管理,学生在校外所作所为无从了解;第二种模式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家长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地位,无法进行指导;第三种模式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深人开展。结果,实习工作形同虚设,毫无效果可言,也给学生安全带来隐患。因而,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对实践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有一定帮助。

我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集中混合型的实习模式,该模式符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是教育实习的有效模式。所谓集中混合型的实习模式指不同专业学生融合在同一个实习点进行实习,目的在于不同专业学生在共同下作、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了发挥集中混合型实习模式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取长补短,最后做到专业优势互补,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一、建立稳定的实习蓦地.确保实习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出“优秀”的指标是:“多数专业都建有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效果好。”为了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我院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学院前身原广东外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就因为没有实习基地导致实习下作难以打开局面。原广东外语师范学校长期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有些学校实习次数多了,把接收实习生的工作当成累赘,不愿意继续接收实习学生,只因是教育行政部门分派的任务,而勉强为之。结果,实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实习一个月才上几节课的情况比比皆是,而班主任工作更无从插手,学校派出的指导教师也得不到尊重。原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则长时期采取“放羊式”的分散实习方式,实习学生分散在全省各地,不但给教育实习巡视检查带来诸多困难,而且许多实习生不在岗,实习效率极低。

在总结了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土,我们认为只有建立和依托实习基地才是开展实习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在建立实习基地过程中,要以协议书的形式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把双方责任、义务和受益面在协议书中体现出来,使实习成为一件“双赢”的工作,比如:根据学院现有专业情况,把“帮助对方建立英语和艺术特色”条文写进协议书,同时举行挂牌仪式,以正式规范的形式确立双方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成功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101所中小学实习基地,为保证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明确实习要求,引导各专业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学生是实习的真正主体,任何一种实习模式只有实习学生接受了,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因而,实习前学院、教务处以及各相关系领导应利用各种集会(班会、年级会、实习动员会等)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集中混合实习模式的益处。比如:要求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在实习中教会其他专业学生制作课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含舞蹈)教会其他专业学生创编儿童舞蹈和编排音乐节目;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会其他专业学生简笔画和制作教具,同时辅导其他实习生设计宣传板报等活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帮助其他专业学生开展班英语角活动。实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共同体验和参与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英语课程标准,2002)。由于在实习培训中让学生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们在实习中能做到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通过实习,学生们无论在专业水平、教学技能,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和联络,认真听取实习基地反馈意见

学院虽然建立了101个实习基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实习学生派往实习基地,实习基地领导容易对实习工作产生厌倦心理,把接收实习生作为一项例行公事,重视程度大打折扣。为此,学院特别注重加强与实习基地领导、教师的沟通和联络,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听取实习基地领导对实习下作的反馈意见.改进实习工作。2004年12月,学院召开了实习基地领导座谈会,邀请了20多名实习基地领导到校座谈,他们对实习生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2006年10月学院召开了首届“实习论坛”,邀请了30多位实习基地代表就如何搞好实习工作进行研讨,聘请他们担任学院实践指导教师,他们中不少人提交了论文,这无疑对搞好学院实习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各高职院校“要建设好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络以及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合作是学院建设好实习基地的重要步骤。通过这些活动,学院实践教学更贴近一线基础教育,学院与实习基地关系更加密切,接收和指导学院实习学生已成为实习学校常规工作计划的一部分。

四、充实实习指导队伍,加强实习工作指导

安排好实习指导教师是搞好实习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而,教师参与实习指导是教师评优及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在过去单一实习模式中,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一般是本专业学生;在混合集中型实习模式中,摆在指导教师面前的难题是在实习过程中需要指导不同专业的学生,指导难度比以前相对增加了,需要调派责任心更强的专业教师参与实习指导工作,而且指导教师需要参加培训,学会指导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实习,明确具体要求。比如:2006年学生实习前,学院多次召开实习指导教师工作会议,给他们提出实习指导的具体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指导本专业学生,还要指导其他专业学生,同时就如何指导实习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交流,教师们意识到搞好实习首先要指导好各实习小组长开展工作,要协调好与实习学校的关系,在指导其他专业学生时要充分信任和依靠实习学校任课教师等。

五、挑选实习小组长,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混合实习集中了不同专业的学生,若管理不善,不同专业学生容易互不搭理,滋生不满,产生矛盾,从而在实习集体中出现离心力,给实习学校留下不好印象。对学院声誉造成损害。比如:学院第一次实行集中混合实习时,在佛山三水河日中心小学派出了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三个专业的实习学生18名,由于经验不足,只挑选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当实习小组长,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均不服领导,他们各自为政,互不交流,结果给实习学校的印象是:兰个专业的学生仿佛是来自三所不同的学院。之后,学院认真总结经验,在挑选实习小组长时特别慎重,挑选小组长的总体原则是在实习人数多的专业中挑选小组长,在人数较少的专业中挑选副组长,组长、副组长挑选出来后由教务处组织培训,给他们工作提出更详细的要求。比如:要求组长、副组长每天要开碰头会,研究实习工作的开展情况;每天给实习指导教师汇报本组实习情况;组织好试讲评课工作;写好本组学生的实习小组评语等。通过实习小组长富有成效的工作,各专业学生在实习中真正做到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树立起学院大集体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实习过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实习工作是学院教学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学院每期的实习都涉及近千名学生,他们的工作和学习难以监控,意外情况易于发生,这就需要组织干部定期对实习下作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几年来,学院成立了各级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实习巡视检查小组,定期到实习点进行检查,对搞好实习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及时解决了实习中的一些棘手问题。比如:顺德北沼城区小学一段时间没有给实习学生提供热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学生还得用冷水洗澡,非常难受,由于怕给实习学校增添麻烦,一直不敢向实习学校提出问题,学院领导在巡查过程中了解到有关情况,立即与实习学校进行沟通,热水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又如:在深圳燕山小学实习的学生上完课后喝不上饮用水,院领导在巡视检查时,通过与实习学校沟通,饮水问题也立即得到解决。实习巡视检查不仅可以使学院及时地掌握学生实习情况,为实习生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通过多年的实习巡视检查,100多个实习基地一直与我院保持着良好关系,很多实习基地的领导和教师已被学院聘为专业顾问和实践指导教师。

学院集中混合实习模式的实行至今有两年多时间,开始出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各方面反映良好。

从实习基地反馈情况看,它们非常赞同这种实习模式,认为效果好,可以带动学校的整体工作。比如:顺德北溶坤洲小学郭沛汉校长已赋诗多首,欢迎学院各专业学生前往实习,他认为不同专业学生集中混合实习,除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外,还对小学各方面工作带来一定的促进。坤洲小学利用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学校网络管理,利用英语教育专业学牛辅导学生日语,利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举办元旦晚会,利用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布置和美化校园环境。番禺石基实习学校利用学院实习学生辅导的小学生在英语口语竞赛和合唱比赛中均获大奖。中山黄圃镇实习学校利用实习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篇10

临床实习是课堂教学转入全面系统学习,理论联系实践的新阶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临床实习当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贯彻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加强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了解护理专业的新发展及医院的各项护理措施,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为学生过渡为称职护士奠定基础。

二、实习学生人数

级护理学专业人,女生人,男生人。

三、实习周期

**年月日—**年月日(共36周,不包括返校2周),可根据各医院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四、实习时间分配

建议:1、内科护理学实习8周:心血管内科实习3周,呼吸内科实习3周,消化内科实习2周。

2、外科护理学实习8周:普通外科实习4周,骨外科实习2周,神经外科实习2周。

3、妇产科护理学实习4周:产科病房2周,产房1周,妇科病房1周。

4、儿科护理学实习4周:新生儿病房2周,儿科病房2周。

5、实习时间分配,可根据各医院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五、实习组织领导

1、在实习医院和学校双重领导下(以医院为主),成立实习医院领导小组。

2、组织计划的实施和定期检查实习质量。

3、对学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

4、审批学生请假事宜等。

5、各科实习结束前夕,进行出科考核。其内容和方法见《毕业实习指导》。《毕业实习鉴定表》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填写,学生负责填写的内容应规范、真实,鉴定栏由带教老师填写,《临床实习表现考核表》出科前由各科考核组填写。实习结束后,由实习队队长收集交学校存档。

六、对学生要求

1、服从医院领导,尊重带教老师和医院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社会风尚。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要仪表端正,衣冠整洁。

3、在实习期间,遵照各科室的实习计划,完成实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轮科实习,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4、爱护医院财产,如有损坏,应按医院规定赔偿。

5、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爱护关心病友,全心全意为病友服务,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6、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如有特别情况需要请假者,三天以内由实习医院领导小组批准,三天以上要经实习医院领导小组签示意见,报学校批准后,方可离开实习医院,否则以旷课论处。

7、凡在实习期间因病、因事请假累计超过2个月者应予休学或退学,凡旷课累计一周者,给予纪律处分。

七、对实习医院要求

1、实习同学进入实习医院时,请医院领导、各实习科室主管人员介绍本院、本科的现行组织制度,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2、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实习生的基本技术操作,对护理病历的书写、护理计划以及新的护理技术等工作要严格要求,并督促其认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