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交通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交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调查嵊州市交通安全情况,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提醒大家“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调查方法
街头观察;调查访问。
调查对象
十字路通协管员、交警、 摩托车司机、 的士司机 、街头行人等。
调查小组
应彬琛、梁靖柯
实地观察
1.十字路口行人等待红绿灯时的种种表现,是否有抢红灯的现象。
2.收集整理有关交通安全的警示语、宣传语。
3.观察路口红绿灯变化时间。
调查过程
时间:2009年2月22日14:00
地点:嵊州大道
对象:交警
问:在执勤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哪些有关行人交通的问题,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答: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十分普遍,通常情况下并没有十分严重的伤亡,但是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任何时间都不能排除没有伤亡的可能性。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如你们学生过这个路口的时候,很多都是越栏穿道,很少一部分人能等候。造成这一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造成伤亡有偶然性,而大家的侥幸心理多于安全意识,也就是说只要大家存在这种不良侥幸心理,不去加强安全意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大,事故的严重性也会很大,而违反交通规则,从法律上并不可能将行人完全约束,总不能一穿轨就让行人罚款,我们执法者也只能起到一个提醒监督的作用。
小结: 安全出行的保障是我们行人的一种意识,交通执法者和交通规则也只能帮助我们强化这种意识,最重要的是我们行人自己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认真遵守交通规则。
时间:2009年2月22日15:15
地点:官河横路十字路口
对象:交通协管员
问:行人出行过马路应注意些什么?
答:大家习惯过红绿灯的路口时向右看,忽略了左边驶来的车辆,因此发生交通事故。首先大家就应该过斑马线,注意看红绿灯,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交通安全保护。但是许多行人忽视了这一点,或许中国人的素质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小结: 从这位交通协管员的言语中不难感受到他对交通事故发生是因为行人不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气愤,对有些行人的行为感到无奈。遵守交通规则的确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素质和思想意识,我们始终相信大家都有良好的素质,只不过意识还需要加强,我们会从最基本的遵守交通规则开始,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不足。
时间:2009年2月22日15:45
地点:中医院门口
对象:的士司机(停车于路边。)
问:作为司机,您对我们行人有些什么忠告或者您认为您在驾驶过程中行人不应该给您带来哪些麻烦?
答:……(可能这位司机认为驾车只要注意自己就行了,无须给我们学生提出什么要求。)
小结: 驾驶过程中的司机和横穿马路的行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每一个人都有必须要树立安全意识,无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要将安全牢记心中,时刻遵守交通规则。
时间:2009年2月22日16:15
地点:三江购物中心
对象:行人(一位中年母亲正和她的女儿在等待红灯。)
问:您是否常常叮咛女儿注意交通安全,您是怎样叮嘱她的?
答: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带她出门或让她独自出门时总要提醒几句“过马路要看绿灯再行”、 “一定要走人行道“。大概说得多了,女儿都能很好的注意这些,她上学独自过马路我很放心。
小结: 从这位母亲的回答可以知道,安全意识的树立是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的,这小小的叮咛让这个女孩子注意到安全的小细节,不知不觉中小女孩与危险拉开了距离,原来保护自己,安全出行是这么简单。
时间:2009年2月22日16:35
地点:官河直路公安大楼旁
对象:行人(一位男青年正在闯红灯)
问:您好,我们在做一个社会调查,您能谈谈对违反交通规则现象的看法吗?
答:……(这位行人拒绝了我们的访问,低着头红着脸很快地离开了。)
小结:看来这位行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闯红灯不仅对自己的生命构成威胁,而且给司机造成了麻烦。如果司机不能准确判断行人来去的方向,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就算判断正确,也会因为要避开行人而突然转向影响到其他车辆,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闯红灯、翻越护栏、横穿马路一系列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都是不明智的,都是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的反思
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事故主动防控;行车环境感知;系统联动;交通安全保障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5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10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6.049
隧道作为高速公路交通的咽喉,不仅事故多发,而且隧道交通事故发生后处理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等严重后果。如何利用隧道行车感知网络以及相关集成应用技术,及时了解、处理和隧道运行状态和交通预警信息,提升隧道交通安全的应急联动能力,为隧道监管人员和司乘人员提供快捷的隧道行车安全预警信息服务显得极其重要。
1系统建设需求
1.1隧道数量里程的增多,需要做相应的改善措施
隧道行车安全一直是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在运营管理中面对的一大问题。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里程逐年增长,车流量也随经济的发展在逐步增加,为了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隧道交通事故多发的现象,需要改变过去被动监控的传统模式,积极介入隧道行车行为,主动预防,防患于未然。
1.2交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促使隧道安全预警体系技术变革
高速公路隧道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出行者提供全面便捷的出行服务,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隧道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并推向产业化建设。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应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行驶环境和优质的交通服务,隧道安全预警体系也亟需进行变革,从而提升隧道行车安全与服务水平。
1.3出行信息服务需求的提升,专项化的隧道安全需求的成型
司乘人员获得的有效交通信息越充分,出行就变得越来越便捷,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向司乘人员提供专项信息服务程度较低,缺乏指导性和有效性,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面对隧道这样的事故多发地段,专项化的隧道安全需求已经成型,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2建设目的和意义
2.1可以有效规范司机驾驶行为,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通过建设隧道安全保障系统,及时感知隧道洞内交通状况、感知来车速度,采用警示、诱导等信息提前引导司机规范驾驶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2.2可以有效降低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隧道次生事故
系统及时感知隧道洞内突发事件,与就近的情报板、广播、相关联路段情报板联动,实现与公众服务平动,使司乘人员第一时间获得路况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减少次生事故发生。
2.3提高营运管理水平,提高公众服务形象
以预警识防为主,尽可能将可能在洞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排除在车辆进入隧道之前,防患于未然,提高对隧道交通情况的掌控,及时提供通行信息,提高营运管理水平,提高公众服务形象。
2.4提升隧道科学化管理,实现智慧隧道
通过对交通事件、火灾、能见度、照度、行人、行车低速、行车高速等全方位、立体式的感知,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采取全面的措施,如照明控制、信息、超速警示、交通诱导、低速告警、行人警告等;综合判断预测预防交通事故,实现智慧化隧道。
3关键技术说明
3.1隧道交通事故主动防控技术
在高速公路封闭条件下,针对隧道的特殊行车环境,依据对交通事故发展稳定状况的判断,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发展态势进行过程描述、追踪分析危险源形成和及时警情预报。以主动感知、主动分析、主动介入的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被动监控模式,提升隧道监管者日常与应急状态下的业务能力,减免交通事故以及二次事故发生率,保障过往司乘人员生命与财产的安全。
3.2隧道行车状态感知技术
以基于视频的隧道车辆行车状态感知技术为基础,辅助雷达测速、微波车检等多种手段,实时把握即将驶入隧道以及隧道中的行车状态。对可能影响隧道行车安全的诸多不利因素及时采集与追踪,为建立隧道行车危险源预警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3.3隧道行车危险源预警技术
以隧道行车状态感知数据为基础,从安全的角度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揭示隧道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险导致可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结果,启动相关危险源预警信息措施、应急指挥预案,保证事故的主动防控,以建立隧道行车危险源预警模型。
3.4隧道安全预警联动服务技术
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隧道行车状态安全预警告警数据,及时分析处理,以联动的思想为不同的目标提供专业化的数据服务。调取隧道相关视频以及车辆信息,联动关联设备,为监控人员及时介入提供平台;危险源的提前辨识与评价,为管理人员预警信息服务提供支持;预警信息的及时与警示,为隧道行车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4系统建设方案
安全保障系统将紧紧围绕着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主动防控的思想,通过如下方式主动介入高速公路隧道行车环境,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1)通过隧道行车状态感知技术,实时把握隧道行车状态,采集相应信息通过后台服务辨识各类隧道行车危险源,通过联动服务隧道行车安全警示,实现隧道交通事故主动防控;(2)采用雷达测速与交警测速等警示手段,主动介入高速隧道行车环节,达到让司机在进入隧道前主动降低车速的目的,从而降低隧道洞通事故发生率,实现隧道交通事故主动防控。
4.1隧道行车环境感知
4.1.1基于视频感知。实时感知隧道行车状态,通过视频图像实时采集以及后台数据处理,采集隧道行车安全相关的各类数据:车辆行驶速度、车型大小、超速、低速、逆行、停车、隧道行人状态以及其他异常状态感知。4.1.2辅助感知手段。集成现有的各类感知手段,如雷达测速、微波车检、交警测速、隧道环境检测、火灾报警检测等多种检测方式对隧道行车安全相关各要素,实时感知隧道交通行车安全各类信息。其中雷达测速也可以作为一种警示手段,在隧道入洞前提前规范司机的驾驶规范。
4.2危险源辨识评价
本系统的数据分析处理过程就是一个隧道行车安全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的过程。此过程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4.2.1交通事故主动防控。隧道交通事故主动防控,是指在隧道的特殊环境下,当人、车、路系统的危险状态即将出现却还没出现时,危险因素就被准确识别,系统应以主动的手段及时介入并消除隐患。系统主动防控的评价标准在于隧道危险源是否需要进行处理,并且按危险性大小将各危险源排序,为确定采取控制措施的优先次序提供依据,建立隧道行车危险源预警模型。4.2.2预警服务联动体系。预警服务联动体系是建立于主动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在系统接收到不同的危险源信息时,隧道监控中心系统将实时发出告警信息,并为后台工作人员联动相关的视频信息与隧道相关技术参数,实现隧道行车环境管理主动介入。同时针对告警级别,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综合预警信息服务,从宏观上把握隧道实时行车状况,辅助制定相关预警告警预案。
4.3信息服务
针对于隧道特殊的地理环境,系统可采用情报板与防雾警示灯相结合的方式,为即将驶入隧道的车辆提供预警信息服务。4.3.1情报板。第一,情报板的布设。根据隧道行车限制速度要求,在安全停车间距之外,选择洞外布设一处情报板和防雾警示灯。利用防雾警示灯的高穿透性,在事故多发的恶劣天气下,也能达到提醒司机规范驾驶习惯的作用。第二,情报板内容。情报板内容根据信息等级利用颜色区分前方行车状况,分级预警内容。4.3.2其他信息手段。考虑到国家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在高速公路领域的应用,系统将支持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拓展。系统采集分析的数据,可以通过与车联网车载单元的互动,实时隧道行车状态与预警信息。另外对于提醒车辆注意行车安全的手段还包括采用限速标志、诱导灯、反光标志警示灯等各类信息化技术。
4.4联动服务
系统实行联动服务,将隧道行车的安全、服务与管理三方面相结合。采用24小时事件感知,实时预警告警,及时信息,根据交通状况实时显示各种通告信息,为驾驶人员安全快速行车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联动一切可以使用的监控资源,为隧道监控和管理人员提供主动介入隧道行车环境的平台,实行跨部门联动,当有事故发生时,处警人员以及救援人员可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通行。
5结语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是当前隧道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产物和发展方向,通过不断的系统完善和新知识的输入,隧道交通安全将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也随之会体现出如下好处:(1)隧道交通事故主动防控思想的介入,改变传统隧道被动监控的局面;(2)通过隧道入洞前安全信息服务与警示手段,建立缓冲区,提高隧道行车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隧道交通事故和二次事故的发生率;(3)隧道行车状态的实时感知,提升隧道监管人员对于隧道行车状态的掌握能力;(4)高速公路隧道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提升隧道信息资源的服务价值;(5)隧道危险源预警算法的引入,提升隧道管理系统预防事故发生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隧道安全联动服务模式的完善,及时提醒行车人员规范驾驶行为。
参考文献
[1]巩航军,魏显威.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综合评价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8).
[2]戴学臻.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及管理系统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10.
[3]曾祥平.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篇3
【摘要】高速公路车速快、流量大、承担了全国70%客运和40%货运量,是道路交通运输主动脉。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和道路基建设施不完善、交通管理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近几年来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隐患突出、事故发生率急剧上升、事故造成的损失严重,给辖区内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问题 危害 原因分析 破解对策
20__年全国发生的4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全部发生在高速公路,20__年全国发生的25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8起发生在高速公路,占32%,同比增加两起,20__年年全国发生的25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7起发生在高速公路,占28%,同比减少1起,2013年年全国发生的16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4起发生在高速公路,占25%,同比减少3起,2014年至今发生的6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虽然没有发生在高速公路,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此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下面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来谈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和破解对策的思考。
一、我国高速交通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在群众出行、物流运输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高速公路流量大、车速快等特点,加之高速公路路网密度的不断加大、网格化互通格局的逐步形成,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尽管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交管部门等相关单位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办法,重特大交通事故有所遏制,但交通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给国家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为事故双方造成了身心和财产上的永久创伤。世界上各国也早已对此十分重视,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尽量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率,以及尽量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我国也出台了不少的措施,但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起步比较晚,因此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率和和高速公路事故死亡率方面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数据显示,20__年,汽车保有量达到1.37亿辆的中国,有54089人死于车祸。而汽车保有量在7963万辆的日本,车祸死亡人数只有区区4323人。汽车保有量2.96亿辆,大大超过我们的美国,车祸死亡人数只有4.1万人,照此推算,我国每一万辆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将近4人,而日本是0.54人,美国是1.39人。也就是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大概是日本的7.4倍、美国的2.9倍。
客观上讲,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是多种矛盾叠加、若干因素累积形成的,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缺乏、道路隐患整治跟不上、车流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近年高速公路发生的涉及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40.3%因追尾相撞导致,21.9%为碰撞固定物或静止车辆导致,侧面碰撞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占6.7%,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是肇事致人死亡数量多的交通违法行为,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占高速公路死亡人数的18.9%,违法变更车道、违法超车、违法占道、违反交通标志等违法行肇事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占高速公路死亡人数的5.3%,增幅超过15%;阴雨雪雾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事故上升,造成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0% 。
二、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一)人的因素。
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主要为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所致。引起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驾驶员素质底下、违章行驶、缺乏高速行驶的经验等。
1、中国式走高速。因出行快捷,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但因为某些交通驾驶员和群众的交通意识淡薄,高速公路上也频频上演"高速公路上下客"、"非紧急情况在高速路应急车道停车"、"不按车道行驶"等"中国式走高速",甚至还有在高速路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另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客运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下客"也频频上演,一年之中,客运车辆的主要运营收入就是在春运、黄金假期期间,客车载客满员,而其余时间,客运市场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客车行驶往往都不是满员,而在路上能多载几个客,就能多几百甚至论千元收入,客运车辆车主或驾驶人见到有利益可图,自己不停车上客,下一辆就上了,所以知道违法照样停车。在此情况下,一些客车车主、驾驶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交通安全与经济效益的选择中,让经济效益占了上风。
2、机动车超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业的繁忙,如何预防和减少超载超限引发的事故发生,成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顽症。受市场竞争的影响,车辆经营者之者相互压价,造成经营秩序混乱,形成市场恶性竞争,运输市场不能按市场规律运行,当油价等运输成本上升时,运价上涨,反之,则下降。现实中大家争抢货源,相互降价,但运输成本没有下降,为了维持利润,只有在运量上增加,这样就形成了超载。且一些车主为了超载,躲避检查,擅自改装车辆,加高车辆的边栏、加盖篷布、更换弹簧钢板、加大轮胎,但由于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对这些个别参数都没有记载,对此行为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处罚。从交通安全管理角度来讲,车辆的装载必须在符合车辆设计要求,这样车辆在运行时采取制动措施时,制动力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车辆才能停下来,如果车辆超载势必增加刹车的距离,增加了刹车的距离,就增加危险,成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疲劳驾驶。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事故比比皆是,而且多为重、特大事故。这类事故原因:一是部分驾驶人自控能力较差,明知要准备进行长时间驾驶,仍然照旧打牌、唱k、喝酒等活动,且熬夜后第二天仍正常驾驶车辆。二是按规定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24小时内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中途停车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但是部分长途客运车驾驶人连续开车四小时以上不休息,24小时内驾驶时间超过8小时比比皆是,普遍存在疲劳驾驶现象。三是部分货车驾驶员为生计而日夜兼程,休息睡眠不足货车驾驶人往往白天装货,办事,晚上行车没有休息时间,同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连续驾车过度疲劳酿成大祸。民警在巡逻中时常发现部分货车驾驶人在前方开车时左右游离,经询问后发现驾驶人过度疲劳想靠边停车休息。
4、超速行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八
条的规定,在高速公路行驶的小型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其路面状况好,视野开阔,驾驶人在高速行驶时,不但对所驾车辆速度不能正确判断,而且对行人、非机动车、其他机动车速度也会低估。在超越前车时就易低估对向来车的速度和距离,同时低估要超越前车的相持距离,发现情况时紧急措施过迟,造成车辆撞上护栏、翻车或追尾的事故发生。
5、违法成本低,查处难度大。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力量的薄弱、警力的缺乏以及科技含量低,导致许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无法得以及时查处,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对于超高、超载、超员等明显的违法行为由于其违法的明显性,相对查处简单,处罚也相对容易,而对于疲劳驾驶、行人上高速等相对查处和处罚难度较大。相对国外的执法严厉,我国交通法对于违法行为处罚相对较轻,比如"疲劳驾驶":中国:罚款20元-200元,规定罚款200元。美国:罚款600美元。英国:扣3-6分,处以1000英镑以下的罚款;并被吊销执照一段时间,情节严重者会被。对于行人上高速违法行为的,管理和处罚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能对行人进行规劝和宣传教育,引导其离开高速公路,而且这些行人见交警劝导就假装离开,等交警离开后又重新在原地候,违法成本则基本为零。
(二)车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也不断增加,中国机动化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汽车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驾车出行增多,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增加,客观上增加了交通事故多发的不确定、不安全因素,给事故预防工作带来更大压力。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我国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管理难度大。如外部的环境应力、内部功能应力和运动应力,以及汽车、总成、部件等由于结构和使用条件,如道路气候、使用强度、行驶工况等的不同,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将以不同规律和不同强度发生变化,或性能参数劣化,机动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处于各种各样的环境,承受着各种应力,部分驾驶员贪图外观和价格,而缺乏了对安全的着重性,且在对车辆的保养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常识,一部车是由上万种的零件所组成的。随着使用,功能性组件(包括油)的性能由于磨损、老化、腐蚀等因素而逐渐降低。定期保养的目的就是恢复车辆的性能到最佳状况,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导致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坏,最终成为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因素。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比较快,而车辆性能更新速度还未能跟上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车辆高速行驶可靠性差、安全性差,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
(三)路的因素
道路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建设逐步加大,公路里程增加,高等级公路增加幅度明显,交通客货用量增加,道路结构和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为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打下了基础。但是在雨、雪、雾等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存在危险性较大,驾驶员的视线受影响,车辆难以控制。在异常气候条件下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在雨、雪、雾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发生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除天气因素以外,高速公路道路交通隐患也是道路交通安全因素之一,在一些存在隐患的路段,往往就是事故多发路段高速公路道路安全隐患相当复杂,既有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故意方面、过失方面的原因。道路设计的不合理,道路交通设施欠缺,高速公路基础建设不够完善,软硬件设施不健全,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科学、数量不足、设置不连续;道路周边的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没有与交通安全混为一体,设计标准和实际不协调,所有这些道路安全必然会导致交通事故层出不穷
三、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破解对策的思考
(一)对人的管理
1、注重源头管理,重视驾驶员的教育与考核。截至20__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70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09亿人。 从很多典型的交通事故看,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并不是主要原因,关键在于交通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超载运输、肇事逃逸等现象都属此列,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人命关天"的职业缺乏深刻认识,驾车经历在3年以下的驾驶员,其事故率相对高于3年以上者。这里有技术经验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称这一时期为驾驶员的"多事故期"。另外研究发现,一段时间的事故往往集中在少数驾驶员身上,这些少数驾驶员称为"多事故"驾驶员。对于这些问题驾驶员,可采取针对性教育,主要针对"多事故"或处于"多事故时期"的驾驶员进行教育。统计表明,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的驾车年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遏制住年年增长的交通事故,关键是抓驾驶员,尤其是要抓驾龄在三年以下的新驾驶员的交通法规意识和道德品质培养,并提出"当好司机首先要做好人"的严格要求。各级交管部门对现有驾驶员队伍要进行一次严肃的、扎实的整顿,对交通法规意识缺乏、事故不断、作风不好的司机要分别情况清除出驾驶员队伍。
2、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全社会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高速公路因全封闭、车速快、车辆多、人员杂等特点,交通事故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程度都远大于城区道路。驾驶员是高速交通行为的主体,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与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最直接和有效的措施。良好的道路行车环境并不能保证其安全能效的全部发挥,且驾驶人才是主体,必须通过安全宣传和教育来加强驾驶人的安全意识。因此,首先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严禁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违章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严格按照高速公路上的标志、标线等警告警示标识行驶。养成在上高速公路行驶前对车辆进行车况检查的习惯。以"五进"宣传活动为载体,组织民警定期进村入户、进企业、进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交通安全示范的作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图板、播放典型事故案例光盘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把交通安全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通警务微博、手机短信平台等形式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加强与驾驶员的沟通与交流并及时交通安全提示信息和恶劣天气、道路状况、事故预警的信息,做好与驾驶人的沟通与交流。让全社会共同关注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问题,以预防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加强动态巡逻与现场处罚力度。教育如同一剂中药,温火慢炖,标本兼治;处罚如同一剂特效药,能治百病却也有毒副作用。高速公路交警要将巡逻、教育与处罚三结合,在动态 巡逻中利用单反相机固定交通违法行为,在固定执勤点实施现场处罚,在处罚过程中通过言语沟通实施现场教育,严格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目前,伴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人员素质的逐步提高、社会选人用人机制的完善,我国的交通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执法程序逐步完善,正在建立一种执法与服务并重、执法与服务之中的理念,因此,建立一支业务精、技术硬、作风良、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交通执法队伍尤为重要。长期坚持下去,才会有效减少高速公路交通违法行为,预防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对车的管理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突飞猛进,国产汽车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提高车辆的舒适性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对安全性的提高,使得国产车辆的安全性在逐步提高,但与一些进口汽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改进汽车的安全使用性能作为预防交通事故前置程序也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汽车的安全性是跟技术有很大的联系,汽车的安全性不同于其他,并不是用料很足就可以保证车内乘客的安全。但是,当前国内部分车辆生产企业还无法完全实现与高速公路的合理有效匹配。因此应加大对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国产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动力性、可靠性、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以满足高速公路运输市场不断扩大的需要。
(三)对路的管理
1、加强部门联动与协调,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交通安全的保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社会化工程,单靠某一部门,很难彻底解决,这就需要高速公路各相关单位合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与地方人民政府、应急办、安监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快速反应,才能有效地预防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高速公路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有效地处置,高速各部门既要职责明确,又要加强沟通与相互配合。目前,高速公路白夜班巡逻任务、路面安全隐患排查任务、车辆故障求助与事故处理任务等基本上是由高速交警大队一家承担,而其他部门则承担较少,导致高速交警大队巡逻任务重、责任风险大、防护等待时间长。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社会化工程,单靠某一部门,很难彻底解决,这就需要高速公路各相关单位合力开展道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活动。各单位要细化责任分工和工作措施,对辖区交通安全隐患建立长效排查治理机制,持续排查整改标志标线不全、护网损毁、隔离设施不全和坡道、弯道、桥梁、隧道、施工路段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使各类交通安全设施趋于完善。打破高速交警大队一家巡逻制,制定动态巡逻排班表,明确各部门巡逻时间与里程,形成 "共巡共管"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高速路面交通安全隐患;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及时上报高速公路诸如道路设计、改扩建工程等方面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由政府出面请专家组会审议定。
篇4
一、亲情化安全教育提出的背景
1、铁路基层单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安全生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安全教育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必须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通过加强安全教育,促进安全生产,有效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构建让安全理念成为行为习惯的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对铁路企业的要求;通过安全教育,促进广大职工安全素质的提升,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前提。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安全教育。
2、以人为本的主流理念推动。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对安全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方面,安全生产为了人,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必须依靠人,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的安全意识,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作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探索安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更好地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的目的。
3、职工思想多元化对传统的安全教育手段提出挑战。随着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职工思想向多元化发展。一是形式枯燥、简单乏味的形式容易使职工对安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二是职工的自主意识增强,对不受约束和少受约束的心理期望值高了,容易形成抵触制度约束的问题;三是职工自立意识增强了,要求平等,要求受到尊重,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方法行不通了;四是职工的趋利意识增强了,简单的说教唤不起职工的重视。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职工的思想稳定,导致职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如履薄冰的意识淡了。如何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4、安全教育标本兼育的迫切需求。铁路熟练工众多,作业简单重复的特点,容易使职工思想麻痹,养成惰性,自己对自己打保票,领导在于不在不一样,有的甚至和管理人员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职工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滋长了侥幸心理,对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一定就违章的理解,只偏重于违章不一定出事。传统的片面理性教育和事后追究型处理手段只注重育标,不注重育本,职工对安全教育曲解成了别人得病、自己吃药,安全教育入耳不入脑的现象日趋严重,迫切需要探索能激发职工认可的标本兼育的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
二、亲情化安全教育的具体做法
在对安全教育新方法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人对事物的认知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种,传统的安全教育片面强调理性教育,告诉职工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对职工来讲是要我安全,忽略了感性教育,引不起职工的共鸣,只达到育标的目的,收效不明显。如何挖掘对行为主体人的感性教育,充分发挥亲人、家庭的作用,激发职工内心对安全的重新定位和认识,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的行为意识,达到安全教育标本兼育的目标,成为我们探索的源动力。
我站以亲情为主线,贯穿安全教育的全过程,着重培育职工的四感三力,努力构建单位、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打造亲情化安全教育品牌。
1、表彰奖励送到家,增强荣誉感。职工在安全生产中获得荣誉时,单位领导要将表彰奖励送到职工家中,向家属在军功章上一半的付出和支持表示感谢,让职工和家属共同分享职工的荣誉和喜悦,增强职工一荣俱荣的荣誉感,激发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发生重违请家属,增强危机感。当职工发生严重两违时,车间支部领导要及时请职工家属座谈,当着家属的面讲清违章违纪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对单位对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增强职工和家属的危机感,引发家属的共鸣,争取职工家属的支持,共同担负起安全教育的责任。
3、定期召开联谊会,增强认知感。每季度或年底前,三新人员上岗前,各车间、支部组织职工、家属召开联谊座谈会,自编自演寓教于乐的小节目,向家长、家属宣讲铁路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当前的安全形势和要求,增强职工和家属的认知感,使职工和家属感到企业发展人人有责,个人、家庭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增强职工和家属站兴我荣、站衰我耻的意识。
4、征集亲情寄语,增强责任感。积极在生产一线职工当中开展征集亲情寄语,营造安全教育氛围的活动。引导职工对上班为什么 ?安全与家庭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面向职工家属征集朴实生动、极具个性的亲情寄语。活动得到职工和家属的踊跃支持,安全是天,你就是家中的天,爸爸,儿子盼你平安归,一句句朴实的寄语饱含着亲人对职工的深情厚爱和殷切期望,呼唤着职工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保安全的主动性。
篇5
一,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安全生产体系
一直以来交通局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创新,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及方案预案,逐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成为交通局安全生产工作中战无不胜的法宝.先后制定了:⑴《养护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度包括安全生产学习制度,机械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工地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与奖罚制度等内容;⑵《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规定了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4)《特殊季节施工安全措施》;(5)《安全生产管理考核指标》等多项规章制度,另外还制订了交通公共事故突发应急预案等,做到了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安全的副局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局长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局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日常工作中坚持"五同时"原则,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和同评比,形成了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强化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为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把各项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交通局采取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安全学习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为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实施,交通局从加强职工学习培训,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入手.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每年至少集中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学习培训,定期召集局机关,农村公路管理段,运政所和运输分公司开安全生产会议,传达上级安全文件精神,总结近段时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各部门查找到的事故隐患相互交流,拿出整改意见.同时根据交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时间长了,不仅丰富了职工安全知识,而且营造了人人抓安全,人人学安全,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
(二)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安全责任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交通局与农村公路管理段,各公路建设指挥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对现场施工标志,施工机械,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为不影响正常交通,大部分施工任务需要单幅作业,为确保行车安全,在施工路段两端按标准设立了醒目的标志,标牌,警示墩,要求现场施工人员要戴安全标志服,并指定专人负责指挥交通.所有施工机械进入现场前,由机械维修工先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一律不得进场,使用过程中做到及时检查,保养或维修,保持制动开关,灯光,仪表及技术性能处于良好状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设备,严禁机械设备带病或超负荷运转,对违章指挥,操作的立即停止,确保安全.对用电装置做到经常检查,防止电线接头出现接触不良或短路现象,电器设备一律按标准配置漏电保护器,按用电负荷配备标准保险丝,确保用电安全.为保证施工路段夜间行车安全,坚持当天开挖的坑槽当天回填,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在施工路段两侧悬挂红灯示警,并安排专人夜间值班看守,以防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四)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促进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制度再健全,措施再得力,如没有资金投入作保障,也是无济于事.为保证安全工作资金的及时投入,交通局每年都根据工作实际设立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安全防护设置的购置和更新,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等,另外根据安全生产责任状,拿出一部分作为安全生产奖励基金,极大地提高了各责任人学习安全,遵守安全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大安全工作考核奖罚力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根据平时定期检查与专项检查结果,年底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考核指标》及岗位责任进行综合考核.对完成责任指标的进行奖励,对完不成责任指标的,将根据实际情况从风险金中扣除一定金额作为惩罚.对发生安全事故的,视情节轻重,扣除当年全部风险金,或劝其离岗.严格的奖惩办法,提高了各线路责任人及施工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感,保证了安全工作的落实.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1,在此次安全检查中发现有的道路施工单位安全意识差,仍然存在着晓幸心里,在开山采石时没有戴安全帽.检查组针对以上情况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了教育,并要求立即纠正.
2,道路交通检查时,农用车载客现象仍然存在,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这方面的治理力度.
篇6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山区中修建的高速公路数量越来越多。山区高速公路其线形条件一般比较复杂,和平原区的公路相比事故率普遍偏高,山区高速公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存在急弯、长大纵坡、连续隧道等危险路段[1~2],这些路段的存在使得交通事故频发,并且都是重、特大交通事故,严重危害了公众生命财产安全[3]。本文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交通事故分析
1.1交通事故分布
本文主要分析了某山区营运高速公路交通具体情况,对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及路政管理部门得到的交通事故数据以及路产损失数据信息进行了深入分析。事故统计具体时间为2012年1月~2016年4月。如图1所示为2012~2015年本路段具体的交通事故数量分布情况。
1.2运行速度调查与分析
调查中发现,对于设计速度为100km/h的路段,实际调查中发现大货车的平均运行速度约为68km/h,小客车的平均运行速度约105km/h;和设计时速相比较而言,大货车运行速度较低,而小客车运行速度则高出一点。对于设计速度为80km/h的路段,大货车的平均速度约为47km/h,小客车的平均运行速度约为98km/h;同样是大货车运行速度和设计速度相比较低,而小客车运行速度比设计速度稍高。对相邻路段线形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客车右线速度差超过20km/h的路段一处,速度差在10~20km/h范围内的路段存在5处;左线没有速度差超过20km/h的路段,速度差在10~20km/h范围内的路段存在3处。针对大货车来说,相邻路段线形协调性不是非常好,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本文从3个方面来探讨速度一致性不良路段,分别为相邻路段小客车运行速度差以及相邻路段大货车加速度、相邻路段大小车速度差,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2事故成因分析
引起交通事故的因素是多尺度的,主要包括人、车、路以及环境等方面。根据相关统计表明,由于车辆自身问题引起的交通事故数量大约占全部交通事故量的25%,由于道路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数量占到全部交通事故量的38%,而由于人自身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数量占全部交通事故量的44%。本文主要从道路方面因素进行分析。(1)在整个系统当中“人”与“车”是引起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最关键的因素。调查表明,该路段有两个时间段是事故高发时段,分别为凌晨1:00~7:00和下午12:00~17:00,而死亡事故绝大所数出现在凌晨2:00~7:00以及下午14:00~19:00这两个时间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这2个时段都是人正常生理上较为疲劳的时间段,由于驾驶人员的疲劳驾驶引起重大事故;另外,凌晨2:00~7:00视线非常不好,疲劳极限和视距不足的交叉点,非常容易出现重大交通事故。(2)对事故进行分类发现主要有四类事故类型,分别为多车碰撞占13%、侧翻占16%、追尾占20%、碰撞护栏占32%,总共约占总事故次数的90%。而在每年的4、5、9、12月是事故多发月份。分析原因认为本地区4、5月份气候较为潮湿,导致路面湿滑,出现雾天导致能见度将低;另一方面,这几个月一般交通量和其他月份相比较大,这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关键原因。(3)上文中已经分析,货车与小轿车速度差相对较大。根据对车辆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在总车型中火车所占比例是59.15%。由此可见火车在本路段的比例很高,超载甚至是严重超载问题较为普遍,这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一个核心因素。大小车行驶速度差异引起的频繁变道以及超车是引起交通事故另外一个重要原因。(4)线形设计指标不好,有急弯陡坡以及连续上下坡路段。分析可知,连续下坡路段所发生的事故和其他路段相比明显较多,这和路段货车比例大以及车辆超载问题严重存在较直接的联系。在连续下坡路段车辆制动性能会明显下降甚至丧失,最终引起追尾或者碰撞护栏事故。此外,小客车超速问题较为普遍,外地驾驶员不熟悉路况也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3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分析
3.1交通标线改善
对于磨损较为严重无法符合使用要求的区段需要对车道边缘线及车道分界线进行重新施画,车道边缘线的宽度为15cm,为白色实线,在划线的时候在路侧边缘线上面每间隔15m就预留一个3~5cm的缺口,方便排水。主线车道的分界线宽度为15cm,长度为6m,间距为9m,为白色虚线。利用振动带能够有效避免车辆驶出路外,一旦车辆驶过的时候产生的振动效果以及噪声以提醒司机,尤其是在视线不清楚或者是容易出现驾驶员疲劳的路段,达到的效果最为突出。本实例中,在隧道洞口前、长下坡区段及其它需要减速的路段都设立了横向减速震动标线,振动标线采取的是块状突起振动标线,其中块状规格为35mm×35mm,突起部分其厚度为4.2mm,标线基底厚度范围为1.8±0.2mm。在路侧横向减速振动标线每间隔大约1.1m、边缘线每间隔大约10m就需要预留3cm的缺口,方便排水。对于一些事故频发的隧道出洞口可以增加设置彩色防滑薄层,采取条形铺设的方式,可以提升防滑以及警示的效果;在隧道入口之前的100m以及出口之后的50m范围内不允许变换车道,车道分界线采取白色实线的方式;此外,在隧道入口以及出口50m范围内的右侧硬路肩应该设立斜向行车方向的斑马线,其中线之间的间距为1m,线的宽度为45cm;对于主线小转弯半径区段的车道分界线应该采取实线,以避免车辆发生变道;在护栏迎车面端头、跨线桥中墩以及隧道洞口端墙都应该设置黄黑相间的立面标记;如果路段中的反光突起路标损毁较为严重,则需要在车道边缘线外侧增加设置单面反光突起路标,设置主线之间的为15m,匝道中线间距在6~15m范围内,隧道内线间距为10m。
3.2护栏改善
在以往的数据可知,出现过多起车辆失控之后与路侧护栏或中央分隔带发生碰撞并穿过护栏的事故,这说明本路段中路侧护栏以及中央分隔带的设计防撞等级偏低,尤其是位于连续下坡以及长直线路段,这些路段中车辆比较容易出现超速行驶,当遇到雨天时路面较为湿滑,非常容易碰撞固定物或者发生侧翻事故。本实例中,在挖方路段路侧是矩形边沟并且没有盖板,车辆不能穿越,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根据相关安全评价研究表明,对于纵坡超过4%的下坡挖方路段应该增加设置普通波形梁护栏。对于较小半径曲线、路线起伏较大的急弯或长下坡路段的填方路段、挡墙路段、路侧填方边坡较高路段,都应该设立加强型双波护栏。另外,波形梁护栏起点端头全部采取地锚式端头,并且没有外展,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外展式端头改造。原来的中央分隔带开口处护栏全部采取的是插拔式或者水马进行隔离,其防撞能力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必须要进行强化处理。综合考虑改造成本问题,使用组合式波形梁护栏进行改造,改造之后能够达到A级防撞要求。全线桥梁内外侧所有的混凝土高度都只有大约75~80cm,防撞能力无法达到要求,应该对其进行改造。
3.3防眩设施改善
全线结合夜间事故类型以及路线线形,对防眩板或植物防眩的有效高度以及遮光角进行核查,尤其是对于竖曲线半径不超过一般最小半径的区段要进行重点核查,检查中如果发现存在不满足遮光要求的必须进行整改。本实例中经过核查之后发现发生过多起由于对向车辆眩光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应该增加设置中央分隔带植物防眩高度以及密度。对于没有设置防眩板或者防眩板损失的,应该及时予以恢复或者增设。
3.4其他交通安全设施改善
增加设置老化或者损毁轮廓标。主线轮廓标之间的间距全设置为24m,互通匝道轮廓标之间的间距全部设置为8m。本实例中建议检修道侧壁、隧道内侧墙全都设置轮廓标。对于小半径路段可以采取新型可以反弹的轮廓标。隧道紧急停车带迎车面端头、隧道入口处、主线与匝道分流的三角端头都应该设置防撞缓冲吸能装置,常用主要有防撞筒、防撞垫等。本路段中已经设置防撞桶作为缓冲吸能装置,但是很多已经老化或者损毁严重,应该及时进行更换。建议在隧道入口处、匝道分流处以及互通立交出口三角端设置防撞筒,每处设置1组,每组3个。防撞桶由黄色玻璃钢来进行制作,向内部填充砂子,外面贴上红白相间反光膜。
4结束语
对事故多发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后续的交通安全改造打下基础。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实例,系统的提出了一些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主要就是对护栏、标线以及防眩设施等实施优化改善。实际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提出的措施对山区高速公路相关设施进行改造之后交通事故率明显降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旭,单鹏.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5):155.
[2]王晨.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与设施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
篇7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政府制定的法规,人人都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交通安全法”就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有的甚至还会造成悲剧!
我就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则交通安全事故:年仅9岁的王涛是个小足球迷,在一天放学的路上,他边走边踢足球。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犹如足球场上带球过人。踢遮踢着,来到了十字路口,突然,一辆正常行驶的大卡车开了过来,他只顾低头踢球,没有避让,虽然司机紧急刹车,可由于惯性,卡车仍把他撞出了几米远! 在病床上,王涛痛苦地着,既有病痛的折磨;也有深深的懊悔 !
同学们,听了这则事故,我心中异常沉痛。现在城市交通繁忙了,无论交警在不在场,我们都要自觉遵守集交通法规,例如:过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横道,不得翻越交通护栏;未满12岁儿童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得在马路上三五成群地玩耍和嬉戏!我们小学生不仅自己要遵守,而且发现有人违反了,应及时地批评、劝阻。
在此,我倡议:让我们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争做文明守法的好少年!!!
篇8
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做好安全工作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做好我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项目部扎实履行管理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针对检查内容,精心组织,细致安排,由项目经理直接抓,各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不留死角,形成了上有领导抓,下有人员管理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工程概况
三、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对场地周边临边防护、现场临电设备、消防设备、临时排水、塔吊进行定期检查。靠近公路两头安装了2个太阳能爆闪灯和2个反光安全提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现场安装了监控做到无死角管理,在高压电、配电箱、塔吊、脚手架、基坑等危险部位悬挂了安全警示牌。
2、对现场施工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宣传,进行安全会议10次,安全教育20次,安全技术交底28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60个,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5次,罚款通知单4次,除日常班前教育外,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教育18次,组织观看安全事故警示片6次,组织消防、防汛应急救援演练各1次。
3、材料指定区域合理堆放,设置垃圾池和废料池,现场弃土进行全覆盖,施工现场和大门口公路每天洒水降尘,对容易受潮的模板、木方、水泥进行全覆盖。
4、对参建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提前预防了重大疾病患者带病上岗。
5、对塔吊进行了检测、备案,项目部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对塔吊维修保养1次。
6、安全投入专款专用,落实到位,项目合同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共计**。
四、环水保管理
项目部环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配置专职环保负责人,每天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现场每天不定时洒水降尘,所有建筑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垃圾池定期处理,对现场裸露的土方和白灰进行了覆盖,现场开挖了临时排水沟,在现场的两个最低标高处设置了2个临时排水口用于雨水排放。对有可能造成对环境保护有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前预防,目前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处于可控状态,无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
五、质量管理
项目部始终将质量控制放在一切控制目标之首。项目部从一开始就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质检负责为副组长,其他管理人员为成员的质量领导小组,同时修改完善了项目部的自检体系和自检制度。在质量领导小组、质量保证体系与制度的控制下,以“分部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整体试运行一次启动成功;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工程零缺陷移交”为质量奋斗目标,真正做到了从第一道工序起严抓工程质量。一是根据工程质量达标及现有的资源配置情况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施工工艺;二是强化过程控制,严格实施三检(工前检查、工中检测、工后检验)、三控制(施工工艺、原材料、配合比控制)、三配合(配合监理、业主、上级单位检查),有效地消除各类质量隐患,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三是搞好施工检验与信息反馈,做到施工数据统计及时准确,为质量管理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改变施工工艺及各种参数,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四是严格管理,奖罚分明,质量责任到人,谁职责范围内出的问题就处罚谁,谁干得好就奖励谁;五是注重施工细节,倡导公司提出的精细化施工,使施工质量无论从内在还是外观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向品质工程迈进;六是技术先行,样板引路。项目部在开工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各类专项技术方案,并执行“首件制”,在大面积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现场观摩,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要领,熟悉注意事项;七是强化质量意识和制度落实。定期召开工地例会,适时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的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并制定出详细的预防措施;八是严格进行过程控制。在工程质量控制上注重过程控制,强调“过程精品”,做到边施工,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到闭合处理,按照“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的原则,严把材料“采购、进场验收、复试、正确使用”四个关口,使得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篇9
为做好《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的审议工作,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前介入,认真听取省政府法制办、省交通运输厅立法情况汇报,先后赴杭州、湖州、嘉兴、舟山、丽水市及部分县区开展立法调研,广泛听取市县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和水运企业的意见,实地考察航道、渡口、涉水企业等,征求13个省级相关部门和11个设区市的意见,并赴外省考察相关立法工作经验和做法。省人大常委会冯明副主任参加了座谈和调研活动。在认真梳理研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财政经济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水上交通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省水运资源丰富,沿海航道最高可通航30万吨级船舶,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9762公里,主干航道日均流量超过1000艘次。2014年,全省完成水路客运量3581万人、水路货运量7.3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0.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达到2136万标箱。目前全省95%的外贸物资由水路运输,浙北内河航运一直承担着全社会60%以上的货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分别于1983年和2002年实施,对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和保障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省水运业的迅猛发展和水上各种活动的增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安全监管任务愈益繁重。地方普遍反映,制定体现我省特色、实用性强的地方性法规,以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条例草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吸收总结了我省各地的成功经验,总体可行。根据调研情况,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关于条例草案的适用范围。条例草案第二条规定,在本省沿海、内河水域从事航行、停泊、作业以及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有的地方、部门、企业和人大代表提出,条例草案的适用范围,从管理水域讲,除水运航道外,还应包括湖泊、水库、城市园林等封闭水域;从水上行为讲,除水上交通外,还应包括渔业、旅游、体育等水上活动;从管理主体讲,除政府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外,还应包括与水上交通安全活动有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建议作进一步研究,将涉及水上交通安全的其他水上活动纳入本条例草案的调整范围。
二、关于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体制。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认为,条例草案关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的规定还不够清楚,存在管理边界不清、职责模糊的问题。应该通过立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体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管理职责,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部门主管、海事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安全监管的职责,还要更明确安监、公安、渔政、水利、旅游等涉水管理部门的职责,形成交通行政部门主管和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条块结合、合力推进的监管体制,解决部门边界不清、职责模糊形成的管理盲区问题。建议对此问题进一步调研后,予以修改完善。
三、关于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责任。条例草案第二章对安全责任作了规定。一些地方、部门、企业和人大代表认为,条例草案只规定了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职权,没有明确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同时对经营主体安全管理责任的规定也不够清晰。建议作进一步调研,明确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并设定相应的罚则。
四、关于乡镇(街道)的管理职责。条例草案第六条对乡镇政府职责作了规定。一些地方、人大代表和乡镇(街道)反映,对于农(林)生产自用船舶和长度小于5米的其他船舶,只规定由乡镇(街道)登记,而没有明确具体的管理事项,没有明确相应的处罚权。建议明确乡镇(街道)安全宣传、安全考评、船舶登记和管理等具体的管理职责,并可由县级人民政府委托执法。
五、其他问题。
1.有的地方和人大代表反映,条例草案的转致性规定较多,不少转致性规定(如第四、五、七、十七、十九、三十九条等)来自于政府、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符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要求。建议对相关条款予以研究和修改。
2.有的地方、人大代表和企业提出,对船舶护航是公务活动,条例草案第二十一条不适宜对费用的内容作出规定。建议对条款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
3.条例草案第五章对水上搜救作了相关规定,有些地方、部门、企业认为,应增加关于水上搜救力量的规定。建议对有关条款作进一步研究和补充。
篇10
为加快全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规定》、《市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实施方案》等要求,现制定我镇2012年平安畅通乡镇创建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抓好道路交通安全、保持良好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秩序工作作为实践“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举措,以“降事故、保畅通、保安全”为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整合全社会力量,坚持标本兼治,管建结合,以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为突破口,加快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建设,形成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全力落实预防、压降道路交通事故各项工作措施,竭力为全镇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镇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管理交通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初步形成,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交通安全各项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依法交通、文明交通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普及率达100%;群众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熟知率、依法交通的遵章率达80%;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较上一年相比明显下降,无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发生;交通信息员建设等各项基础工作扎实,信息点的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示范村、学校、厂企、道路”创建合格率达100%,全镇道路交通治安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年不发生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众性堵路、集访、闹事事件;乡村道路建设、养护责任进一步落实,标志线等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无因险桥、险段、标志不全引发各类交通事故。
三、工作措施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全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网络,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村组、厂企、学校“两个文明”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在全镇上下形成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完善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通报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交通事故防范工作。落实重大安全隐患和事故报告制度,加强与上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沟通,向社会分布交通安全群众投诉电话,认真查处群众对交通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
3、加强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落实针对性管理整治措施。协调交巡警、交通、派出所、工商、农机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交通隐患分析、排查工作,及时梳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事故多发的“黑点”、影响交通畅通的堵点,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认真落实事故防范、安全管理和检查、交通安全宣传各项工作措施和责任。交巡警部门重点抓住影响交通安全宣传各项工作措施和责任。交巡警部门重点抓信影响交通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充分运用各种处罚手段和管理措施,坚持依法从严工作,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源头监管机制,全面推进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2、工作目标: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二是集镇道路交通秩序良好。三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公路交通安全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深入推进,交通安全教育网络进一步健全,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五个一”到位率达100%。五是村(居)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进一步加强。六是334省道、新姜八线交通安全形势平稳,确保不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