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物学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与农业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物技术、现代种子种苗学、现代农艺学、植物育种学等。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推广、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以及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新能源、教育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新能源;
3 教育/培训/院校;
4 农/林/牧/渔;
5 建筑/建材/工程。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代表、销售工程师、农业技术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代表;
2 销售工程师;
3 农业技术员。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农业、园林、林业、食品、医药、畜牧等行业从事与植物科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同时去国外相关研究领域深造的机会较多。往届报考研究生的考研率均在56%以上,该专业属新兴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在考公务员或企事业机关单位时,往往受限于专业限制,出现无法报考的情况,本专业相对其他传统农林类专业而言没有任何优势,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专业毕业生质量社会普遍反映较好。
篇2
一、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泗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一年4季均以偏东气流为主,尤其冬季最为明显(见表1)。风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整体输送和稀释作用。某一风向频率大,对污染物的输送作用就较大;某一风向的风速愈小,愈有利于其下风方位污染物质的积聚和停留。因此,可用污染系数计算公式[2]I=M/N间接反映空气污染浓度的水平分布情况,应将工业区布置在I值小的上风方向。公式中的I为污染系数,M为风向频率,N为平均风速。由泗水累年各季及全年各方位污染系数(见表2)看出,偏西方位对泗水的污染扩散最有利。实践证明风速≤1.5米/秒是空气中污染物质有利的积聚和停留条件[3]。从统计的泗水累年各季及全年各风向,0.0米/秒~1.5米/秒风速段联合出现频率(见表3)可见,东北方向有利于泗水的污染物质积聚和停留。
综合分析可知,泗水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居民生活区以安排在东南方位的上风方比较理想,而工业园区的安排则以西北方位为佳。若在原有工业园区内拟建新厂,应选择在园内累年污染系数较小的下风侧,并且尽可能选择在较低的地方,避免工厂之间的重复交叉污染。在山区建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与盛行风向相一致或接近(交角≤45°)的山谷,以便通风稀释[4]。空气中污染浓度的垂直分布是由贴地层风的垂直分布所决定的。但由于泗水站缺乏贴地层各高度的实际风速资料,这里不具体探讨泗水风的铅直分布特征及影响,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小气候观测来分析。
二、降水、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影响
降水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有明显的稀释清除作用,雨量大小与稀释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5]。泗水整个地势为东部高,西部低,东北部和西南部多丘陵、山地,降水自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增多。泗水县累年各月降水量及降水变率(见表4)。降水变率Q的计算公式:D=Ri-R式中D为降水绝对变率,Ri为第i年某时段内实际降水量(i=1,2,3,…n),R为同时段内几年的平均降水量。Q=(D/R)×100%式中Q为某年的降水相对变率,D为降水绝对变率,R为同时段内几年的平均降水量。典型的高污染天气过程,出现在冬季冷空气入侵以后,冷高压开始变性到完全变性之前,大气层结出现较高的稳定概率[6~7];夏季气流强、降水多、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湍流扩散条件好,加上降水变率较大,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稀释和扩散;而在秋冬季节,受副热带高压、北方冷高压脊控制,降水少、大气层结相对稳定、湍流扩散条件差,所以,泗水县空气污染监测防治的工作重点应在秋冬季节。
三、结果讨论
篇3
1 进行物理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和基础
物理学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贯穿其中的物理学思想方法构成,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循序渐进地将物理学思想方法植入到概念、规律的学习以及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概念与规律中体验方法,实现物理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内化,建构概念、规律、方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正如粤沪版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所述“我们不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来源,经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还要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并会运用它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一表述显现了物理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
1.1 掌握物理学思想方法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学思想方法贯穿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各个环节.不同的概念或不同的物理规律的产生可能源于相同的思想方法基础.可见,虽然有些概念和规律描述的对象不同,却有着共同的思维本质.这些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可以将不同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在共同思维框架下的知识体系.初中物理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比值定义法等融入在学生建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应用物理知识的每个过程.缺乏物理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就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好物理将无从谈起.
1.2 掌握物理学思想方法是建构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
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探究无不经历了科学的方法过程.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学习无不建立在一定的思想方法基础之上.虽然学生学习的是前人的研究成果,但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还需利用前人的思想方法重复前人的探究活动,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比如建模思想.人们为了方便研究事物及其系统的本质而建立突出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的模型.为了研究液体的压强,建立液柱模型;为了研究光的传播,建立光线模型;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建立了匀速直线运动模型;为了研究磁场,建立了磁感线模型;为了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建立了光滑表面模型等等.这些模型的建立,方便人们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又如教材中许多的探究实验,都建立在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基础之上.典型例子有: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欧姆定律;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如果没有控制变量的思想基础,就没有实验探究的意义,更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又如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没有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的蜡烛去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没有等效替代法的巧妙运用就很难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大量事实表明,物理知识建构在物理学思想方法基础之上.
2 进行物理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物理学科能力的形成源自对物理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及对物理学思想方法的融会贯通.其中知识是能力基础,方法是能力的核心.物理思想方法是形成学生学科能力的必要因素之一.
2.1 学习物理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其实就是能力生成的过程
物理知识和物理学思想方法是相辅相成、合为一体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躯体”,物理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的“灵魂”,“灵魂”统领“躯体”.学生学习概念,进行探究活动及得出结论都要用到各种思想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推理、假设、建模、控制变量、等效、转换、类比、比较等.学生对物理学思想方法的体验感悟和内化加工及应用,都要经历大脑的一系列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能力的不断提高.
2.2 学习物理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而物理学思想方法就是获取物理知识的知识.学生掌握了物理学思想方法,并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应用它们去建构新的知识,这就是能力的形成过程.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方法研究新的问题,取得研究成果,或在研究过程中感悟出新的正确的思维方法,这就是能力的发展.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3 进行物理学思想方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长期以来,部分老师重知识传授,轻科学素质培养,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束缚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巴甫洛夫曾说过:“有了良好的思想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做出许多成就.如果思想方法不好,即使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进行初中物理学思想方法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方法,并用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发展、创新和创造中.
3.1 物理学思想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素养包括三个基本维度: 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思想方法、科学精神.物理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其思想方法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思想方法具有其它学科方法无法代替的特殊意义.可见,缺少物理学思想方法教育就无法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篇4
【关键词】杨干象;发生;防治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chi linne属鞘翅目,象虫科,隐喙象亚科。国内分布于在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河北省、 、 甘肃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列为国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以幼虫为害枝干皮层和木质部,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对产量影响较大。 据在舒兰市七里乡、 作业区调查,15 林班 ,10年生杨树,最高虫口 24 头/株,最低虫口 2 头/株,平均 5.9 头/株,而有虫株率高达 95 %,有近40%的树被风拦腰折断(见表1)。
表1 杨干象虫口密度调查表
1 生物学特性
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及初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越冬卵也相继孵化幼虫。于6月中旬幼虫老熟化蛹,蛹羽化成虫期为12天左右,8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交尾和产卵。9月中旬为盛期,10月底为末期。幼龄幼虫开始活动时、从树皮表面针状小孔排除黑褐色丝状物。随着虫龄增长,虫道增长增宽,同时又咬出较大的孔,从此孔排除粗且多的黑褐色丝状物;虫道表面颜色变深呈油浸状。幼虫进入木质部向上钻蛀时,树皮表面的孔最大,从此孔排出木丝,落于根际处,被害严重的树干周围堆积成很高的木丝。
老熟幼虫进入木质部后,向上开凿10-20cm长的羽化道,并推出木丝,最后做一椭圆形蛹室,其上下两端塞有木丝,这过程需要30天。然后化蛹,蛹期12天左右。成虫羽化后,顺原道将木丝用足从腹部扒向后,即从树干爬出,从羽化到爬出树干需时10-15天。
成虫行动缓慢,善于爬行,在嫩枝或叶片上取食,在叶片上取食时使叶片成网眼状,很少飞行,趋光性不明显,有假死性,一受惊扰便收缩肢坠落地面不动。交尾和产卵多在早晨进行,卵产于叶痕和树皮裂缝中,多产于5年生以上幼树上,产卵时先咬产卵孔,然后插入产卵管产卵,每孔产1粒卵,并排泄出黑色分泌物将孔口堵好才离去,每雄虫产卵40余粒,卵期14天左右孵化成幼虫,所以卵期的长短差异很大。成虫寿命一般为30-40天。
2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1 与温湿度的关系
杨干象成虫活动喜中温度湿的环境,据观察,在温度15-20℃、湿度60%-90%的条件下成虫取食、交尾、产卵的活动性最强。
2.2 杨树品种的影响
由于杨干象成虫对食物选择能力较强,不同的品种对其发生发展产生不同的结果,据观察,加拿大杨、北京杨系列、白林2号等品种受灾害重,双杨轻、大青杨、小城黑基本不受害。
2.3 天敌影响
杨干象的天敌蟾蜍取食成虫,棕腹啄木鸟取食幼虫及兜姬蜂等天敌。此外,球孢白僵菌、线虫、枝顶孢霉菌、镰刀菌也寄生幼虫,对杨干象发生起到一定控制作用。
3 治理方法
3.1 加强检疫
杨干象是我省主要的国家级检疫对象,要广泛地向群众宣传杨干象危害的严重性及传播途径。对调入调出的杨树和柳树苗木、小径木、原木实行严格检疫,一经发现,立即消灭。
3.2 营林措施
对被害严重,树势衰弱的林木,要在春季进行平茬更新,栽植新的抗虫树种。砍伐下的原木,小径木必须进行剥皮处理才可使用,枝桠要立即烧毁。
3.3 药物防治
在幼虫2-3龄时,采用2.5%的溴氰菊酯或20%氰菊酯30-50倍液点涂枝干受害部位防治,或用100-200倍液喷干防治。对老龄幼虫采用磷化铝颗粒剂堵排粪孔防治,计量0.05g1孔。在成虫期可用25%灭幼脲油胶悬剂、1%抑食肼油剂进行喷雾防治,可以降低产卵量。
表2 化学药剂防治杨干象效果
篇5
一、教师应调整教学思想
1.转变教学观念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人们一提到“教学”,似乎都会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师“授课”,导致了重教轻学的思想。其实,这是对教学的一种误解。教师应该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把学法指导提到应有的高度。
2.学法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方面的载体
“教应是主导,学当为主体”已被广大教师认同。那么,要怎样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地结合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呢?学法指导就是承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最好的载体。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具体的体现就是学法指导,而学法指导的结果,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的具体做法是:
(1)教师认真仔细地钻研教材;
(2)依据教材内容,考虑学生实情,充分做好学案,于上课的前一天发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
(3)上课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大约10分钟后,各组小组长把大家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起来,由小组长作代表进行发言陈述,陈述完毕以后,小组长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并负责解答;
(4)各小组长发言结束以后,教师引导同学们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剖析和讲评。
3.注重教师的教法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法的观念
我认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这样就不能简单地用说教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对教师要求就提高了,教师必须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学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二、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必须掌握的几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1.从实验中认识问题的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已经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由实验得结论的认知方式,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去掌握这种认知方式,并贯彻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便可使学生养成从实验中探索知识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2.激活思维,参与研讨的方法
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不在于教师的自我感觉,而应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扬民主,提倡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风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一言堂,课堂气氛过于严肃而紧张,这样的教学只能压制学生的情绪,束缚学生的才智,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生物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布置练习题等等。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
3.自主学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所以学生在独立完成教师印发的《每堂课的学案》以后,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积极而活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总结的方法
生物学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内在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图,形成知识体系。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归纳方法,如,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
5.科学记忆的方法
生物学的一些概念和专业术语比较难记,而基本的知识记不住就无法把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更不要说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学习的兴趣受打击、学习的效率变得低下。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方法一:采取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方法二:编制记忆口诀。如,脊髓前角、后角的神经纤维类型经常搞乱,编成一句话“前运动,后感觉”一次记住,长时不忘;再如,蝗虫的口器,我编了几句顺口溜“上唇下唇各一片,上腭下颚各一对,中间还有一个舌”。方法三:联想记忆法,就是引导学生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方法之四:形象记忆法: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像大雁塔内盘旋而上的楼梯――台阶相当于碱基对,扶手相当于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长链。生动而形象,便于记忆。方法五:利用“凝固理论”进行记忆。根据大脑在接受外来信息时会发生信息间干扰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接受信息后及时休息,就会使信息在大脑中“凝固下来”。因此,要让学生把记忆难度较大的知识,在临睡前去记忆,像放电影那样从脑海里回放一遍,能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篇6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存在问题 整改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以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 ,教育行业等各单位、各行业面临到 一次全面性、深入性的大检查。无疑意外,职业技术学院也受到了一次洗礼性的全面性的大检查,先是自查,后是财经检查,最后是纪律检查,我们的财务人员也受到不浅的教育和警示,对我们的财务工作也是一个大检阅、整改。对我们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向也是起了一定的新作用、产生了一种新方向。那么面对财务检查我们有哪些认知上和整改上问题呢?
1财务管理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后勤的保障
它是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具有导向作用。是协调学院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它具有激励作用。是激励全体成员的力量源泉,每个职工只有明确了学院的目标才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能力,尽力而为,为学院创造最大财富。它具有凝聚作用。只有增强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学院才能发挥作用。它具有考核作用。是企业绩效和各级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因此财务管理在学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当前职业技术学院财务检查存在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仅影响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必将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影象。对会计知识一知半解,不能按会计制度建账,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如编制记账凭证无原始单据或单据不全,凭证填制项目不全;经办、复核、验收,审批签章不全;会计科目使用不当;没有内部稽核制度;账簿记录摘要不清;不顺时记账;不结帐、转账;不按规定改错等等。
(2)取得发票不规范。会计核算应以经济活动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依据,而目前,有一些单位为了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的需要,对一些不合法的开支,用假发票或原始凭证来处理,再加上单位对凭证审核不严,个别单位还有原始单据和记账凭证金额不符,有虚报冒领现象,明细科目记载不清,财务混乱,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会计核算不规范。比如课题租车费物租赁合同;参加会议无会议通知。报销餐费无明细,无公务接待函。报销差旅费无审批单。这些都存在于会计核算中
(4)账务处理不规范,甚至出F错误。比如有的会计账务处理时,面对“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没有记入固定资产。这是不可以出现的问题,会带来财务工作的不真实性。
3面对如此多的财务问题,如何整改是个大问题。我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
3.1要求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提高财经纪律意识
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利用巡视成果和审计意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财会人员应认真学习《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依法建账,算帐和记账。《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基础工作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是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广大财务人员应当认真学好,熟悉和掌握其中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各类规定,扎扎实实的依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3.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各种财务规章制度
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制度保证。依法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一是要求各单位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具体要求,建立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各类账目,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凭证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各项内部财会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单位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各种财会规章制度能否落到实处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关键,因此,应建立必要的检查和奖励制度。三是要根据各单位内部管理的发展变化情况或趋势以及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使其建立在科学、合理、使用的基础上。
3.3应网络经济的新需求,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注重财务分析。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发展方向
目前,中职学校图书馆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层面,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以几方面:一是服务形式的单一性。传统的服务模式主要是“面对面”、“一对一”的借阅服务方式。图书馆所有的工作以图书馆的馆藏为轴心而展开,以有限有形的文献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和传递为主要内容,即以收藏,加工和保存图书服刊,资料等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等较低层次的服务。二是服务工作的被动性。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有的馆员以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和主人,而不是服务者,简单地将图书馆看成本校师生的图书“借阅室”,习惯于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三是服务工作的封闭性。由于中职学校图书馆发展历史短,外部联系少,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内向型服务模式,大多局限在图书馆之内。四是服务对象的固定性。由于条件限制,图书馆的活动少,影响小,读者少服务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本校部分师生。
中职学校图书馆要想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构建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向。
一、更新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首先要改变以收藏文献种册数为衡量图书馆规模、等级、服务能力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信息利用效果作为标准评估图书馆工作的观念,大力倡导开拓进取,无功是过的观念,将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引向深入。广大的信息服务人员要自觉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效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自觉运用新观念去指导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这样馆员才能从陈旧落后,保守的管理模式中跳出来,图书馆才能逐步形成新的管理机制。
二、重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一般是以文献管理为中心,按文献类别或工序来设置部门,如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期刊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等。这种模式将采购、加工、整理、服务相分离,部门划分过细,不利于信息时代的高效管理。重组管理模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市场运作方式。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在分类编目工作上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实这些工作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来完成。把采购、分类编目、数据交换合为一体,组建信息整理部,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可达到相同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其二,建立流通、期刊、咨询部门一体化管理方式。流通、期刊、咨询一条龙服务,为读者提供中外文图书,期刊一次性信息管理服务,减少读者查找信息的盲目性,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这就需要馆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文献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上来,将分散的文献信息集中起来变为有序信息,按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总结、概括、加工提炼,二、三次开发文献,达到文献深层的利用,使流通及期刊管理的档次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建立馆员继续教育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质量
现代图书馆必须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外语水平及计算机水平。信息时代掌握现代技术,提高服务技能,是馆员的职责要求。加强对馆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也是图书馆在新形式下的重要工作。图书馆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装备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带有特色,富有个性。但事实表明,还有些馆员没有意识到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图书馆要打破陈旧、落后、保守的管理模式,在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订出具体详细的馆内培训计划,设专门的监督检查人员,督促每个馆员达到要求和目标。强化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思想意识,使馆员清晰地意识到接受继续教育势在必行,从而主动利用自学、培训、专题辅导、进修学习、脱产学习等形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圈书馆网络阅谈导谈作用
网络阅读导读是图书馆馆员借助一定的手段,以帮助网络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阅读品质,形成较高的信息素质为目的,面对学生网络活动所进行的有效的引导、辅导和指导行为。
(1)强化信息导航功能,培养读者网络阅读能力。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超文本,图书馆要当好信息的引航员,推荐专业站点和热门网站,有针对性地引导读者掌握鉴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和方法,使之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防止网络迷路。图书馆可以在校园网开展“读书咨询”、“新书介绍”等活动,组织有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和学习,促使学生的网络阅读在浅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另外,图书馆应借助社会力量,采取新方法、新手段、新模式,积极开展各种展览、讲座、阅读等活动,创造性地发挥以收集、开发利用馆藏文献资源,传递知识情报为主要特征图书馆功能。为校园精神文化系统输入了新的信息,为中职师生丰富完善自身文化修养、创造科技文化新成果提供了重要场所,
(2)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确保阅读效果。日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为网络读者提供获取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在滋生着许多负面影响。图书馆应借助计算机的分级审查制度控制,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减少网络对学生的毒害,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确保积极,健康的网络阅读效果。
(3)重视阅读的品位与质量,做好导读工作。导读在我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图书馆要有一批具有丰富网络阅读知识和较高信息素质的图书馆员,他们有充分的条件和能力承担网络阅读导读任务。结合学生的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等因素,可编制推荐书目或导读书目,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篇8
关键词:合唱与指挥;教学方法;授意;仿像;自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43-05
收稿日期:2014-04-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模式创新研究”(12YJA760028)
作者简介:李爱华(196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艺术教育、合唱指挥、钢琴等方面的研究。
一、授意、仿像与自悟的诠释
(1)授意。授意是教师通过唤醒、帮助与微调,调动学生能量,激发学习者意识和注意的技巧。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传达教学信息、技术或专业思想,以便学生主动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概念与思想,明了所学课程的思想、知识、技术原理。授意,使不同学能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第一,授意是唤醒。授意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独立思考并做出决定。它不仅要让学习者掌握知识,而且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态度、能力与精神融化为自己的人格。正如蒂克森所说,学习包括“学习的态度与独立学习的能力两个方面”,“态度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1]。第二,授意是帮助。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自身学习独立地做出选择,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事情作出计划,并进行实践经验的归纳、扩展,将实践经验内化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智慧。第三,授意是微调。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一般只提宏观的要求,不给具体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现其才华,创造性地完成工作[2]。其实质就是激发学生共鸣,淡化学生的“心理抗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取代仅仅是为修取学分的功利性学习动机,避免“饕餮盛宴”一转而为“鸡肋”[3]。
(2)仿像。“仿像”是以光、影、声的“超真实”存在的媒体时代的拟像形式。“仿像”不再与现实相关,而是一个脱离客观真实而又独立存在、自主运行的符号系统[4]。仿像是当代教学生活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形式。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生动的模仿与建构的学习活动。第一,仿像能够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其教学艺术的感染力远远大于传统课堂教学。它成为学生摆脱按部就班与繁琐无趣的日常课堂生活,成为第二种生活的狂欢广场[5]。第二,仿像作为一种“超真实”教学场景使教学具有逼真性,它不仅以极度逼真的视听方式彻底替换现实事物,而且还以大量复制和现代传播的方式,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真实,创造出一种比真实更加真实的“超真实”。第三,仿像使教学内容具有开放、共享与生成性质。在获取优质教学资源上,它具有信息的海量性、时间的自主性和空间的开放性、诸多用户共享性等优点[6]。仿像具有便捷性与高效性,学生可以通过仿像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学生和教师可以快速地相互交流信息。仿像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的无限可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3)自悟。自悟本属禅学的要义之一,具有领悟、开悟、顿悟与渐悟之意,它是生命内部力量的流动、变化与显现。自悟乃自主学习之精髓,有自主、体验、冥想、尝试的实践意韵,具有生成性、发展性、自我建构性等特点。第一,自悟是生命能量的自然绵延。它使教育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的意韵。让学习者生成更有力量、更生动的学习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能够“决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术、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习得的结果等内容”[7]。它使学习者将专业能力与生命运动融会贯通,无论在心理层面上还是专业的深层次领悟上,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第二,自悟是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在教育实践中,自悟的发生,因个体的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和思考习惯而异,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随自我实践与时间的推移,一般经过感知、理解、明白、觉醒、大彻大悟的过程,也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深化,最终打上思考者真实性格和心灵创造的烙印。第三,自悟是真正的教育形式。它脱离教师干预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习者专业信念与兴趣的养成,而且有助于学习者对专业知能的体验与感悟,形成默会知识与实践智慧。
二、授意、仿像、自悟与“合唱与指挥”教学
“合唱与指挥”是一门实践艺术,也是一门不断融入新思想与新方法的,具有开放性与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在普通高校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合唱与指挥”课程,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但是仅仅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从授意、仿像、自悟三个方面入手,即通过授意以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与创造想像,通过模拟“合唱与指挥”的现实场景与相应的训练技术,通过自悟以获得“合唱与指挥”的实践精髓,扩展其认知,形成其技能,并且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合唱与指挥”课程独特的教学方法。
授意能传递“合唱与指挥”的知能信息,并唤醒学生在“合唱与指挥”学习中的创造意识。“合唱与指挥”教学的目标并非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帮助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创造是“合唱与指挥”教与学的根本动力,是“合唱与指挥”教育功能和价值的体现。授意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对合唱的音色、音量、音高之细微差别的感知、调控与协调,还要使他们在听觉的感受性、敏锐性和审美力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授意的关注点,在于调动学生的内部能量,激发他们对“合唱与指挥”学习的热情、兴趣与自信。授意“是师生不断激活生命、丰富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与价值的过程”[8]。自悟,需要学生修习经验的绵延、创造力的提升和自信心的发展,需要系统、严密的组织能力做保证。这就是“授意”在教学中体现出的重要性。
仿像能为“合唱与指挥”教学提供超真实学习场景与训练技术。仿像技术的进步及其被大范围地应用到“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之中,使乐感分辨率高,模拟场景“超真实”,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感染力强,训练错误及时得到反馈,合唱的呼吸、共鸣、音准、节奏和多声部的训练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仿像运用于“合唱与指挥”教学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对模拟“合唱与指挥”现场认知的监控学习,将想法及时付诸于行动与效果的检验之中,并不断地反思与修正不足之处。
自悟能使“合唱与指挥”教学演化为学生的体验、冥想与实践的自修过程。自悟是一种主动学习,把学习看成是“我要学”,让学生体会到“独立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即为“我能学”。合唱与指挥是用嗓音与肢体语言塑造音乐形象的艺术,也是一门群体艺术。它不仅是作品的演唱和表演,还包括教学的组织、学生的管理、演唱的协调、师生的配合、活动的开展等。自悟“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和生产性具有重大作用,帮助学习者更深刻地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9]。在学习和训练中,自悟能“让学生自己在演唱中寻找各自声部的音准及和声关系。用这种方法训练,可以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到作品本身所设置的音乐环境和技术环境中”[10]。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这就不可避免地拔高了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学习在很大程度上看起来不是学生在学,而是教师在学,学生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权利被剥夺了。“合唱与指挥”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冥想、反思、体验等自悟活动,避免出现只注重师生间的教与学,而忽视学生自身“消化”的现象。所以,通过自悟,提升“合唱与指挥”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冥想与实践品性,是实现其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关键。
三、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面临的问题
频繁的国际、国内合唱赛事、互联网的信息沟通以及多层次合唱组织的发展壮大,既为学习“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有利条件,同时更多地是面临授意缺乏、仿像辅助缺罕与自悟意识不强的严峻挑战。
(1)缺乏唤醒生命潜能的授意方法。在“合唱与指挥”的教学中,离开授意,仿像以多媒体为依托的现代教学,极大地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并使课堂教学生动直观、有声有色。然而,如果那样,学生的学习就避免不了被动学习,无法调动学生生命潜能,无法使学习成为一个自主、协作、冥想与思考的自悟过程。就“授意”的理念而言,目前“合唱与指挥”教学的问题是:一方面,缺乏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关注。教师仍然拘泥于“传道授业者”的角色,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发挥出教师“指导者”、“朋友”的角色,缺乏唤醒生命能量的授意,无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与热情的点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生命本能冲动的存在,失去了生命的自由敞开与个性潜能的释放。
(2)缺乏“仿像”技术合理开发与运用。第一,学习场景建构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更新,跟不上“仿像”技术的发展速度,没有充分利用“仿像”技术,作为虚拟“合唱与指挥”教学场景的教学文本。第二,缺乏仿像软件开发。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前端性把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间的选择、合作与对话,教师也很难全面真切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仿像技术没有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仿像技术对于拓展师生之间的交互渠道没有发挥恰当的功效两个方面[11]。第三,缺乏仿像模拟平台。没有“合唱与指挥”仿像技术的教学平台,教师难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难以恰当地做到“合唱与指挥”的“超真实”、“现场”的感染力等综合因素的把握。因而,教师无法”为教学提供多通道、全方位、整体化的教学信息加工和传输模式,促使教学过程多样化、社会化和主体化,增强教学的实效性”[12]。
(3)自悟没有融入教学的过程与品格。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一直缺乏体验与冥想等自悟的意识与能力。第一,从内容上看,“合唱与指挥”的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声乐教学上,忽视了合唱指挥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不到位。第二,从过程来看,合唱教学在曲目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保守性,倘若放任这些行为的持续,将使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第三,从方法上看,合唱教育普遍存在我教你唱、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注重教学的外在形式而忽略教学过程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由于选学该课程的学生大多专业知识欠缺,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若是一味地只关注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技术的传授,只注重师生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审美价值,忽视了学生想象、情感的体验,忽视学生间的配合协作、忽视了学生自悟品质的培养,那么,自悟的教学品格将一如既往的贫乏。
四、改进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针对“合唱与指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唤醒学生自悟意识、开发仿像教学的技术元素、授意具体的学习方法三个维度探索合理的教学改革策略。
(1)借授意助“合唱与指挥”之美。德国指挥家温格纳曾说:“一个指挥,不但要将作曲家的意志表达出来,而在音乐里面,还要有一种神秘的创造力量,这种力量的大小,关系到他的成功与失败。”[13]第一,理论与方法暗示。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暗示的方法,对丰富学生的实战技巧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是深远的。杜威说:“教学的目标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主动地探求并思索明智地驾驭实践的态度和方法,掌握有效地、适当地解决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14]第二,技能示范。教师要勤于利用仿像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不断学习网络应用技术课件的制作技巧,并利用这些技术,对网络课程做调整的完善[15]。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提高教师的网络资源重构能力,使之从教育观、素质观到掌握计算机操作与教学软件使用能力等得到提升。
(2)凭仿像扬“合唱与指挥”之长。合唱与指挥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领域,其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积累均需要讲究针对性。第一,自主创造。在进行“合唱与指挥”仿像软件开发与利用时,需要良好的自主创造、合作探究、实践摸索等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效协调。利用国际先进的Finale音乐打谱软件作为工具平台,编写“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辅课件,通过有声的音乐视频,辅助解决和提高学生读谱、音高以及多声部合唱训练的能力[16]。仿像教学这一技术行为,使其具有教学意义和知识意义的同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形式与生存实际,具有生命意义。第二,合作探究。Gilbert和Moore认为,运用计算机媒体进行教育的交互作用是指学习者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换,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反馈[17]。及时的、高质量地交互传递,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单一教学模式向虚拟学习社区的转变提供现实的可能性。第三,实践摸索。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18]。教师除了对作品有更客观、准确的把握,还需要引导学生把音乐学科的相关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如建立“合唱与指挥”教学课程网站,把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合唱与指挥理论基础知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辑后放在课程网站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唤学生自悟意识之醒。自悟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学习过程,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悟生成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他们胜任建设社会的任务[19]。第一,自知之明。苏格拉底曾告诉我们,人最宝贵的态度是“知己无知”。只有秉怀这种态度,我们才领着自己去思考、体验和冥想。因为只有崇尚虚极,谦虚慎独,才能达到与虚静相反的“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王道》)的状态。第二,自信之力。培养自悟意识,唤醒学生的自主活动意识,通过从合唱与指挥中获得自我满足与自尊。建立学生课外独立组织、分组训练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机制,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建立指挥轮换制、声部长制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充分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使生命的能量得到发挥和提升。叶澜教授认为,完整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完成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任务,还要尊重师生的生命,使师生生命的意义都得到提升[20]。第三,自由之境。帮助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特别是人际关系环境,给学生一些空白的思考时间。让其学习充分的自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探索课内外教学互补的方法,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学生课外独立排练活动从选曲到排练,从歌唱的发声到歌词的咬字吐字方法,从指挥的手势语言到整体音乐风格的处理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21]。这种无声自主学习其实算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表面看起来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实际上学习者在默默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积极配合,努力完成目标任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富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美感。第四,自省之习。学生课外独立排练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习惯,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教师及父母的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或需要外界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内容。这充分诠释着“生命化教育”,即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22]。
参考文献
[1] 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m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12-13.
[2] 张战卫.做一个“零授意”领导[J].领导科学,2009(9):17.
[3] Herkert,J.R.Continuing and Emerging Issues i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J].The Bridge,2002( 3):8-13.
[4] 高.当代文化视域中的仿像理论[D].沈阳:辽宁大学,2012(5).
[5] 唐松林,曾琦.消弭与重建:拟像时代的教学形态[J].高等教育研究,2010(2):69-73.
[6] 张萍,吴秉会.网络辅助教学:意义、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7] 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44-45.
[8] 王桂龙.大学教育的境界:主客体的充分融合[J].江苏高教,2005(1):71-73.
[9] 何芳.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共生关系――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之行动研究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5).
[10] 张彬.关于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的若干思考――音响概念、教材和方法[J].中国音乐,2003(10):80-82.
[11] 胡迎宾,黄少颖.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思考――基于首都师范大学网络辅助教学的案例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6(9):29-32.
[12] 唐松林,曾琦.消弭与重建:拟像时代的教学形态[J].高等教育研究,2010(2):69-73.
[13] 陈殆鑫,龚琪.外国著名指挥家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89.
[14] [澳]W.F.康纳尔.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M].孟湘砥,胡若愚,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132.
[15] 赖鹤,衷明华.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化工,2009(12):201-202.
[16] 李爱华. 打谱软件在《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13(4):123-125.
[17] 钱万正,李艺.远程教育课程的交互性评价[J].开放教育研究,2002(4):39-40.
[18] 梁云.校园网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39-240.
[19] Barry J. Zimmerman,Sebastian Bonner Robert Kovach,等.自我调节学习[M].姚梅林,徐守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8-79.
[20] 邓惠明,缪剑峰.构建生命化课堂的误区分析及策略探索[J].教育评论,2014(2):100-102.
[21] 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5.
[22] 冯建军.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25-28.
Inspiration, Simul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A Study on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Major of Choral and Command
LI Ai-hua
篇9
关键词:学生体质测试 测试方法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67---03
1 研究目的
我国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研究颇为重视,诸多学者也通过历年来我国对学生体质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横向比较与我国同处亚洲东部,在人种条件、生活习俗、教育体制等方面与我国较为接近的日本同年龄段学生体质,找出两国学生体质的差异,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经过翻译和整理发现,中日两国的体质测验方法多样化,其中有五项指标的测试方法雷同,即身高、体重、握力、50m跑、立定跳远。所以关于中日青少年体制对比类的文章中大多以这五项指标的值作为对比数据。
本文通过翻译和对比两国这五项指标,希望更客观的给中外学者研究中日学生体质提供建议和意见。
2 中日两国五项指标的研究方法
2.1身高与体重
身高与体重的测试方法两国基本相同。
2.2握力
2.2.1我国握力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场地器材:电子握力计或合格的弹簧式握力计。
测试方法:被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此时握力计不能接触衣服和身体),记下握力计指针的刻度(或握力器所显示的数字)。用有力(利)手握两次。取最大值,以kg为单位,测试时保留1位小数。
注意事项: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势,手心向内,不能触及衣服和身体。
2.2.2日本握力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测量方法:握力计的带有指针的一面向外,如图所示,手指的第二关处保持直角握着握力计的手柄,身体保持直立,双脚开立,胳膊自然放在体侧,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握力计不能接触身体和衣服,在测试过程中手臂不能摆动。
记录:右左手交换做两次。记录以公斤为单位,不足1kg的不予计算。左右手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取较好的一次作为最后结果。
注意事项:测试的顺序按照先右后左的顺序进行;同一受试者只能测两次,结果不好也不能重复测,最好使用儿童专用握力计。
2.350m跑
2.3.1我国50m跑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场地器材:50m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晰。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标准秒表的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
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并记录之。
注意事项: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2.3.2日本50m跑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准备:如图1所示,需要长度为50m直道的场地,发令旗和秒表。
方法:起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受试者先在起跑位置站好,当听到“预备”口令后发令旗由下至上挥动的同时开始起跑。
记录:从通知开始时到受试者躯干部分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为止,记录时间,(头部,肩部,手脚先到达不算)。记录单位为0.1s,不足0.1s忽略不计。
注意:跑道必须是直道,不能是弯道。受试者不能穿跑鞋,不能用起跑器。受试者必须跑过终点的5m后才能减速停止。
2.4立定跳远
2.4.1我国立定跳远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场地器材:沙坑、丈量尺。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cm。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cm为单位,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再跳至取得成绩为止。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2.4.2日本立定跳远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准备:如果选择室外场地,则需要准备一块沙坑,卷尺,扫帚,平沙坑道具。距沙坑前沿30cm-100cm处设置起跳线。如选择室内场地则需要将垫子置于墙边,一端紧靠墙壁,另一端30cm-100cm外利用胶带做一条起跳线。
方法:受试者两脚开立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超过起跳线前缘。两脚原地同时起跳。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cm为单位,不计小数。记录:丈量受试者身体最近着地点后缘与起跳时两脚中点的直线距离(参照图2)。记录单位是cm,不足1cm的忽略不计,测试两次,选择最佳成绩记录。
注意:起跳线距离沙坑或垫子的距离视被测者能力决定。起跳时两脚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在室外场地保持沙面平整,室内场地要用胶带固定垫子,尽量选择不滑的垫子。测试前应先确定起跳线中点位置,这样便于测量。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测试两国的测试方法相同,测试仪器原理,记录单位均相同。
测量握力的时候,日本规定测量顺序是右手一左手,求平均值,每个受试者可以测两次,取较好成绩记录;我国是用有力(利)手握两次,取最大值。这样我国的测量结果一定程度上比日本占优势。
比较两国50m跑测量方法发现:我国测试50m跑的场地规定是,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晰。日本测试50m跑的场地规定是,50m直道的终点处延伸5m,受试者必须跑过终点的5m后才能减速停止。日本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受试者提前减速,保证50m测试距离内是全速跑。测试方法细节的不同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日本测试结果必然比我国占优势。
在立定跳远的测试方法比较发现,虽然两国在测试用器材原理上基本相同,但在测量方法这一细节上发现,如图3所示:图中①表示我国测量距离,②表示日本测量距离。日本为了方便测量在起跳线上规定了一个中点,受试者两脚站在中点两边,承预备姿势,受试者跳出后,丈量距起跳线最近落地脚后缘与中点间的距离作为成绩。而我国测量成绩是丈量起跳线至最近落脚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日本的测量方法较为简便,测量结果更客观的反映了受试者跳的能力。这样的测量结果对于测量目的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项目更有说服力。如国图3是同一受试者用两国不同测量方法测量,众所周知,两点垂线段最短。而日本测量方法上这一细微之处恰恰在测量结果方面较我国占优势。
篇10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炎性标志物; IL-6; 假体周围感染
如今,人工关节置换术已逐渐成为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因其具有显著的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且能够帮助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1]。当患者出现感染类并发症时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康复,甚至延误了疾病治愈的进程,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的关节出现功能性损伤,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2]。但此项手术的广泛应用,并未使术后假体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出现下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防止术后假体感染已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3-4]。现本院通过对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假体出现感染患者血液中炎性标志物IL-6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进行穿刺液细菌培养后确认假体感染51例(42.50%),未出现假体感染69例(57.50%)。确诊假体感染组(感染组)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23~67岁,平均(45.8±2.3)岁;疾病类型:28例髋关节(54.90%),23例膝关节(45.10%)。未出现假体感染组(无感染组)中男39例,女30例;年龄26~69岁,平均(43.7±1.7)岁;疾病类型:36例髋关节(52.17%),33例膝关节(47.8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1.2 实验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血液采集并送检,对患者术前、术后1、2、3、5、21 d的血清IL-6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另外,其中80例患者的IL-6诊断感染例数与穿刺液细菌培养确诊感染例数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IL-6变化情况 两组术后1、2 d的血清IL-6水平较均明显升高(2 d>1 d>术前),术后3、5 d呈下降趋势(5 d
2.2 IL-6含量与穿刺液细菌培养诊断结果的比较 选取的80例患者中,血清IL-6的含量在正常范围的有48例(无感染),高于正常水平的有32例(感染),其灵敏度为86.67%(26/30),特异度为88.00%(44/50),假阳性率为12.00%(6/50),假阴性率为13.33%(4/30)。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控制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病率[5]。但由于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的出现,使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患者数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由于该项手术诱发的感染为深部感染,在诊断时较难被发现,甚至有误诊及漏诊的可能[6]。IL-6为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且可以诱导产生包括C-反应蛋白的急性期蛋白质[7]。另外,由于IL-6能在感染发生后,迅速进行患者血中,对于表达感染状况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因此,可将其作为临床上用来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是否存在假体感染的可靠标志物[8-10]。
IL-6正常值范围在0~7 pg/mL,本研究中,表1结果显示,无感染组血清IL-6术后3 d达最高水平,术后5 d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感染组血清IL-6术后5 d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表2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血清IL-6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8.00%,假阳性率为12.00%,假阴性率为13.33%。结果可见,血清IL-6在诊断人工关节置管术假体感染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血清IL-6对于人工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由于本次试验的样本数量较小,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1]。而血清IL-6的局限性还包括所花费成本较高等,且对于其他类型急性期的感染仍无法做到精确排除,但由于血清IL-6的检测具有连续性检测的特点,仍可作为一项可靠的指标[12]。因此,对于经济条件上允许的医疗机构,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减少IL-6的检测成本,以此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3]。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出现无菌性松动时,同样可造成IL-6水平的增高[14]。因此,要求临床工作者能够做好相关检测工作[15]。
综上所述,IL-6在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时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可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中一项可靠的辅助标记物。
参考文献
[1] Ong K L,Kurtz S M,Lau E,et al.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risk after total hip arthropalsty in the medicare population[J].J Arthroplasty,2009,24(6):105-109.
[2]张德刚,于腾波.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青岛大学医学学报,2010,46(1):90-94.
[3]孙国荣,肖四旺.桃红四物汤对膝关节置换后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3):32-34.
[4] Bongatz T,Halligan C S,Osmon D R,et al.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after total hip or kne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2008,59(12):1713-1720.
[5]吴文明,周勇刚.白细胞介素-6在初次人工关节置管术后的变化规律及意义[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5):710-715.
[6]高玉贵,尹庆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临床诊治的进展[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4):643-646.
[7]吴杰,王迪凡,王志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1):815-816.
[8]王敬博,金鸿宾.损伤控制理论在创伤骨科救治领域的应用[J].中国骨伤,2009,12(11):563-566.
[9]谢强,雷光华.血液炎性标志物用于关节假体感染诊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4):689-691.
[10]付有伟,张前法.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7):833-934.
[11]朱晗晓,蔡迅梓,严世贵.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1,11(5):73-74.
[12]黄强开,杜少华,卫小春,等.白介素-6对于早期诊断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意义[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2,6(3):452-453.
[13]李铁军,张东虎,刘宝平,等.“三腔管”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909-910.
[14]董文君,胡三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1):567-568.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