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艺术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艺术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传统思想;技术;心灵

新媒体艺术以多媒体系统为物质载体,以互联网等新兴信息传播工具作为传播媒介。使其塑造了全然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新的表现样式,同时又使其文化定位具有很深刻的不确定性,不仅在表现手法,甚至在自身本质身份的定位上都呈现出一种类似于布朗运动的游离性与不确定性。多媒体技术的可能,使得一切有可能成为艺术表达的素材都参与进艺术的表达过程之中,其外在形式上表现出反叛否定传统秩序的反叛性,同时在审美特征上又表现出贴近草根甚至媚俗的广泛性。也正因为新媒体艺术这一显著特征,使得新媒体艺术产生了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传播功能与审美意义,这也导致了人们对新媒体艺术外在形式与表现手法的过分关注,从而忽略了其内在的精神内核。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在性构建

长久以来,对新媒体艺术所提供的刺激感官体验是我们一直热衷讨论的话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形式也随之不断进步,特别是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一切的互联网不断完善,一方面人类的感知范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却又导致我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少。人类的心灵成为“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流体化和编码化”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变得被动、冷漠,分裂成原子。既无法感知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自主性与能动性严重受限。①当电子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成为艺术创造所必备的工具时,艺术成了一种跟商业价值紧密相连的东西,艺术家在暗房画室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创建艺术世界的活动被转变成为可以批量复制生产的商品。艺术家的主导地位让位于对数字技术的掌握,一方面产生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人人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简单方便的客串一把艺术家,大大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数码技术下的“拟像”生存,产生了一片片独立的虚拟空间,现实与虚拟世界混为一体,历史的地位逐渐被人所把持的媒介所取代。如哈桑所说:“技术把我们的感觉力推到正在撤退的宇宙的边缘或推入物质幽灵般的间隙。”②人类此刻变得异常强大也异常脆弱,而艺术,则在大众的涂抹下丧失了原本的主体性。

一般而言传统艺术总是处在一种静止或缓慢进化的状态,他们带给受众的是理性的思考,而新媒体艺术始终处在一个流动的过程之中,通过一种类似快餐式的感官体验,使受众在极快的时间内感受到刺激与晕眩。在艺术创作失去主体性的情况下,古典艺术中那种通过艺术作品承载崇高理想与伟大情怀的作品就失去了生存土壤,而毕加索之类焦虑荒诞的抽象画作也只能让人陷入更深的焦虑之中,于是,新媒体艺术的着眼点就落在了对感官体验的把握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制造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环境,使得受众获得一种超越真实的感官体验,通过数字的仿真技术,使审美意象直观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化解了传统艺术形式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合理性与存在性的乌托邦式境界追求,使人们更自由的表达超越现实的愿望与思想。尽管这种方式让传统的人们难以接受,认为他使人沉醉其中,在游戏人生中迷失自己,但是其重新构建一切,“心灵在符号中概括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人的智性运用符号和语言干预自然、创造自身的能力”③新媒体艺术的诞生方式,使其具有鲜明的连接性与互动性。通过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连接与互动,使受众在自主的探索与体验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创意,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激发自身内心的灵感火花,从而达成一种顿悟或解脱的。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与新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使艺术的传播与互动过程更加便捷,审美由原来的小范围扩展为在线的集体狂欢。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欣赏的过程由以往单向的接受过程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受众在欣赏的同时融入了创作的体验,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改变和完成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这种新的审美体验,受众也由观察这一跃上升至创造者得身份。这种依靠自身的内在力量获得新生的内在性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与考量的。

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新媒体艺术还有一个显著而深刻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各种审美因素完全调动起来,产生传统艺术形式所无法企及的多样的传播功能。通过多美融合,形成一个完整有机而又全息的审美思维方式。不仅使人在欣赏的时候调动各种感官,还在互动中引发受众的情感交流与活动,使他们成为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最终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在审美意识上的辩证统一。

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历程,在艺术的早期阶段,人类通过诗乐舞一体的形式,朦胧的表现着自己早期的意识形态。随着科技的逐渐进步,各种艺术形式也就以一种比较明晰的姿态向前发展着,虽偶有交叉,但基本上是沿着各自的轨道独立前进,各自以其所对应的感官对象为本,艰难而缓慢的向前发展着。直到二十世纪随着媒体技术的多元整合,情况才有了新的变化。新媒体条件下,各种媒体的融合,产生了全息的审美方式。各种审美思想也一并融汇贯通,技术与艺术,东方以西方,似乎人类的各种思想都可以交汇其中。不幸的是,很多人在新媒体艺术现代性特征的外表下裹足不前,不肯承认期当中蕴含的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这对全面认识新媒体艺术是有着严重不利影响的。在创作实践中,很多艺术家都不同程度的吸收了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优良因子,赋予了多媒体艺术勃勃的生机。如约翰凯奇从禅宗思想中获得灵感而创造的“偶然艺术”。白南准将媒体与器械,音乐艺术与视觉艺术,东方的周易思想与西方电子消费文化融为一体等,多种感官媒介的融合,多种思想的交汇贯通,使得传统艺术美学同新媒体艺术之间达成了一种天然的默契。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有这样一个重点,就是要求“物我相忘”,不论是《周易》之中的观物取象,或是庄子的“物化”,都要求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交融统一。新媒体艺术在生成中不自觉的就唤起了这种对客观事物完整把握与体验店全息性审美追求,形成了现代与传统在艺术领域一次不自觉而又成功的会师。新媒体艺术与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商业领域各种利益竞争的附加产物,但新媒体艺术在事实上却依然关照了数字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这一点上,不论如何古老,传统艺术形式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内涵,都可以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一个参照。

三、结语

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同科技紧密结合,一方面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封闭性,将艺术审美的范围大大扩展,同时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使艺术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街头文化、俗文化、广告语、消费常识、生活指南、设计方案、历史图片、档案、地图等,很多时候人们已经难以明确的将生活中的商业活动和艺术活动区分开来。另一方面,新的艺术创作手段,使得艺术创作变为一个简单而又快速的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艺术的新媒介、新形式不仅改变了当代人的生存体验与文化境遇,改变了公共空间的概念,丰富了当代艺术语言,拓宽了艺术思维,影响了创作的题材、形式和意义,而且也另一个角度为艺术找到新的审美可能性。但回过头来看艺术二字,新媒体艺术从根本上讲还是艺术,不论是在心灵内在性的构建,还是在审美理想与特征上,我们都能从中找到传统的影子。

参考文献

[1]陈敏南.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J].美术观察.2011.02

[2]鲁放、周伯华.中西方新媒体艺术之差异探究[J].2010.23

[3] 张文化,新媒体艺术:建立在主体间性上的审美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4] 王娟、刘子建.传播新视角――新媒体艺术的沟通和发展[J].《电影评介》,2009年19期

[5] 张屹.新媒体艺术:陌生化与日常性的统一[J].《艺术百家》,2009年1期

注释

① 谭旭红.新媒体艺术的“内在性”特征[J].文艺争鸣.2011.06

② 哈桑.后现代的转向[M].刘象愚译.台湾时报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③ 哈桑.后现代的转向[M].刘象愚译.台湾时报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服装;虚拟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79-01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的悄然而至。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新媒体艺术逐步融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艺术20世纪60年代,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而现在,手机的变革与普及使之成为个人电脑的主要设备。以互联网,手机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社交网络、移动设备和各式各样的数字平台,人们的生活理念、消费习惯和日常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服装的销售产生了很大的变革。新媒体艺术不仅仅对服装这一个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影射的行业将会更多,更紧密。

一、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指新媒体的艺术,新的技术支撑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扩展了艺术的内容和外延。20世纪之后出现的除了架上艺术之外的所有的艺术形式都统称为广义上的新媒体艺术。由传统艺术发展而来的新媒体艺术颠覆了传统艺术作品创作者与观看者的关系,使观众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以数字技术核心为基础的新媒体艺术,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交叉渗透多学科背景,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同时包括声音装置、影像装置、数字艺术以及声光电与其他媒介混合运用的新形势艺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技术的革新,建立在数字技术为核心基础的新媒体艺术,随着观念的与时俱进,材料的不断创变,呈现出新媒体艺术的新特点,这些特点也闪现着对当代服装领域更深层次的解读,带给人不同层面的体验,使得服装时尚创新与流行性的表达有了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态。

二、服装会中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声光电艺术效果在服装创意领域还是很广阔的,结合投影科技等数字媒体的应用,新媒体艺术在服装舞台会上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被应用在时装会上,投影科技的应用就是代表。

全息投影技术突破了传统声、光、电的局限,空间成像对比度、清晰度都非常高。高强度的空间感、透视感、立体感对传统的平面舞美审美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感官感受。广大观众开始渐渐腻味起传统舞台的声光电,3D全息投影的适时出现大大缓解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审美疲劳,带给人们的虚实结合的梦幻立体感受,为服装秀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媒体服装秀就是采取服装展示与数字媒体有机结合的表现方式,利用数字媒体和影响、灯光的互动表演,集时装、灯光、舞台布景、音效及交互艺术使服装秀现场的现场感更立体化,营造更丰富的秀场氛围,观众对服装的视觉也感觉更丰满。

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使时装秀变得更加有戏剧性和表演性,并把服装秀营造成为超现实主义的媒体视觉盛宴,成为服装秀制作的里程碑。CHANEL领衔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品牌,用新媒体的形式来展示自身的品牌理念。

三、新媒体艺术服装橱窗

现在服装橱窗的展示艺术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只是商业的意义,融入新媒体艺术的橱窗,在展示服装魅力的同时,也间接的向社会表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风格,更生动的传递社会抽象的积极影响比如文化、生活。巧妙的创意、新奇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谐协调节色彩等,其中任何的一个要素都不可或缺。

橱窗的本质是营销。新媒体艺术的高科技、互动性、趣味性,在几平米的空间中展示时尚服装的美丽面孔,使服装本身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传递给顾客更多的时尚信息,使顾客能够在橱窗中找到类似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方式,消费欲望更强。

运用新媒体艺术制作橱窗的3D效果,利用特殊的光效应运结合新媒体艺术制作的各种3D动态的效果,营造出超现实的气氛,给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把光学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是建立在新媒体技术为核心基础上的。制作橱窗变幻空间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

另外,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殊效果,改变材料的视觉表面,突破传统的二维平面,看上去是不同于普通平面的立体效果。而拥有直观展示效果的服装橱窗,必须有强烈真实性和感染力,才能表现出服装的独特与美,展现服装品牌的文化,吸引行人的目光,拉拢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篇3

新媒体艺术又称 New Media Art,起源于上个世纪 60年代录像艺术的发展。随着大众传媒技术,尤其是商业电视艺术进入到普通家庭,新媒体艺术发展态势迅猛。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开始反思大众电子传媒对我们感受世界方式及艺术可能带来的影响。精英艺术家极力反抗商业资本追求利润带来的对于大众声音的漠视。于是录像技术诞生后,便自然而然被这些艺术家利用起来作为反抗商业电视的武器,此时期他们将这种新技术即如录像技术和媒介命名为“新媒体”,并采用与传统不同的艺术观念来运用这种“新媒体”进行创作,藉此表达这种新的媒体以及新媒体艺术对于影响人类生活的可能性的多方面思考。 [1]

进入上世纪 80年代特别是 90年代之后,随着电子传媒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电子光盘和互联网,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不断变化着创作的媒材和观众。从激浪艺术、前卫电影、视频艺术,到数码和网络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无不彰示着它与高科技的亲密关系。 [2]人们开始把建立在 60年代以来的新媒体概念基础上的以电子计算机为硬件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的带有综合性的多媒介或超媒体称为“新媒体”。这个时期的新媒体由于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全面出新,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艺术观念,也改变了原先的新媒体概念;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带来深刻变革。这种新型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称为“新媒体艺术”。它反映了数字时代艺术家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新方式的不懈努力。 [3]

进入新世纪,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使新媒体艺术也迅速进入大众的审美接受视野,并使艺术家借助这种新型媒体来进一步实现其与大众读者的精神沟通与合作。新媒体艺术家们适应这种超媒体艺术的特征,通过显现作品的形成过程而使观众理解和支持新媒体艺术,也为了吸引观众的接受兴趣,他们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超媒介手段,促使观众积极参与作品的创作过程。新媒体的交互流,把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共同参与美感体验 ,甚至难分彼此。 [4]新媒体艺术对于连接性和互动性的艺术特质的强调、对于观者在艺术作品中是否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和新思维的创造原则的确立,基本上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作品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应该说,新媒体艺术的热潮在世界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已成燎原之势,并不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视觉经验带来变革性力量。

新媒体艺术到底有哪些重要表现?有哪些新的艺术倾向和审美特征?下面就是我们对新媒体艺术现状与发展的一些理论思考。

新媒体艺术的源头包括:受杜尚影响甚巨的 60年代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及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 happening)脱胎转变而成的 70年代表演(行为)艺术,以及激浪艺术运动所倡导的综合行为、舞台、绘画、音乐、身体的互动媒体艺术等,为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同时,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结合工业时代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 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沟通与合作成为在这些范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材料,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促使观众(使用者)和作品进行互动并介入参与作品转化与演变的网络与数字科技当中。对新媒体艺术影响最大的还是技术语言的观念意识,以数理计算为核心的技术化设计,以及创作和放置与环境的关系等。

上世纪 80年代出现的数字技术和录像艺术,开始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尽显风光。它挟现代数字技术之威,以其具有传统艺术媒介不可比拟的敏感性、综合性、强烈的现场感,成为当今国际艺术中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架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而新媒体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互动性,它体现为通过数字手段在观众与艺术家之间、观众与作品之间实现交流,并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崭新的观念来表达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重新理解。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一种以展出为目的的艺术,它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创意手段,它更重视如何挖掘新媒体在运用时的新美学,或是协助传统的艺术家如何运用新技术,期望对原有作品产生变化。

每一艺术门类的特征有本质性特征和功能性特征之分,审美特征属于艺术的本质性特征。而其中造型机制的特征、活动方式的特征和交往机制的特征又是构成艺术审美特征的基本要素。新媒体艺术的这种审美本质特征就集中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第一,近二十年来,新媒体艺术多媒体融合的造型机制实现了艺术表达语汇的变化和综合,形成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我们不妨就将这种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称为“媒体蒙太奇”。它包括共时的叠加和历时的链接,它是最基本的多媒体编辑和艺术语汇。新媒体艺术创作将多媒体进行链接,而后全身融入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从而导致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产生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和欣赏中新的审美趣味。因此,我们可以把新媒体艺术看成:一百年前当电影出现的时候,尽管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新“玩意儿 ”来看待,但实际上,它很快就成为当时既不同于传统的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建筑和雕塑,又融合了这六门艺术形式的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用的材料和形式,就是后现代艺术中有别于传统艺术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数字艺术、影像艺术等具有新观念、运用新材料和新形式的纳入融视觉和声音等综合性的造型艺术。

第二, 20世纪 90年代末,随着 IT产业的发展,个人电脑以及编辑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日趋廉价并得到普及。这种新技术手段带来的不仅是影像艺术日益繁荣,而且更多的艺术家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艺术形式(如超文本艺术形式),这也正在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潮流。新媒体艺术是以高科技数字化媒介为其创作手段的新的综合性艺术,这种新媒体艺术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影像操作工具的出现而产生的新技术条件下的艺术形式。借助于新媒体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可以实时交互的参与式艺术交往机制,如此就实现了艺术生产和传播活动方式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的模式等特征。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造型和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例如,将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互联网的远程传播、实时互动功能有机整合,打造成优质艺术资源共享的远程审美平台—— BBS的网络文学“复调文本”的群体写作、远程现场演奏会、互动式展览会、全球化的网络舞蹈等等。这将引发艺术创作与欣赏活动方式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之一就是随着创作门槛的降低和欣赏者参与性的提高,使得创作与欣赏的界线不再泾渭分明。在互联网世界中,现实可以被虚拟,虚拟的超文本似乎能够被指称为一种准现实或类现实,而且这种新艺术形式依靠观众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其传播和价值。作品不仅需要观众的接受来完成,而且还需要观众来激活它,赋予它实在的内容,进而推动它不断生长和丰富。这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三,新媒体艺术瞬时远程的传播机制不仅造就了新型的艺术交往方式,而且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并将导致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新媒体艺术将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渠道和机制,它有可能带来文化间的相互融会与整合(整合并不意味着同化、同一甚至兼并,它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合而不同);但是也有可能造成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从而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结构以及世界的文化格局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这些作为环境因素必将波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理想,从而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

新媒体艺术的灵魂即在于它能够调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的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作为艺术手段,探索新形式,表达新内容,使得我们的生活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包容。新媒体艺术创作既要关注科技的最新动态,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性观念的根基,要将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形式中努力结合起来,从而祛除一百余年来关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和冲突。新媒体艺术在经历了从单媒到多媒以及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初创探索后,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媒体艺术已经实质性地改变了艺术的思维模式、设计模式、传播模式及欣赏模式:虚拟图像技术创造了魔幻般的世界,超链接的方法带来了完全非线性的作品体验形态,分布式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多人交互参与的创作空间。 [5]新媒体艺术理论上的重大课题包括文化本质的探讨、载体与传播的研究、审美特征的阐释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这些对于今后我国新媒体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空间力量不仅重新型构了哲学美学上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对数字世界艺术创作和消费的观念与实践提出挑战,同时也为研究网络空间或虚拟世界的美感经验,及其与人类思维想象空间的联系创造了更为直接的条件。数字化时代存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空间同样具有美感特质,建立针对数字化审美艺术的新媒体美学已是相当紧迫的问题,艺术家、美学家应面对挑战,担负起时代的责任。

*本文为三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HX201006/Z)。

注释

[1]刘秋娜.新媒体艺术无界限[J].环球,2005,(14),(p70).

[2]段运东.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品格探察[J].装饰,2004,(12),(p24).

[3] 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p105) .

篇4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研究;特殊;内容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6-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领域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信息传播主流行业的媒体也不例外,其发展研究成果显著。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文字信息、网络信息、媒体信息等,都充斥着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

(一)新媒体艺术理论概述

媒体也被称作信息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材料和工具。媒体行业,对媒体艺术的理解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新媒体艺术包括一切反映在信息传播工具上的创造价值,如书籍编撰、报刊发行、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技术等,这些依附在信息传播工具上的软件,都可以被称作是新媒体艺术;从狭义上讲,新媒体艺术是记录、储存信息的资料,如书写文字的纸张、记录影像资料的录影带、播放电视节目的电视、传播网络信息的互联网等。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

通过上文对新媒体艺术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以下三个:(1)艺术要素,随着电视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数字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其直观性和观赏性是增加其关注度的主要原因,而数字节目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的东西都被视为研究对象;(2)负载要素。新媒体技术研发和创办的一系列艺术类节目,其表达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结构丰富且独特,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3)技术要素。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先进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媒体行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还增强了其媒体作品的艺术性,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和审美感觉厚重,观众可以通过视觉感受,体验和思考媒体艺术带来的享受。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当前新媒体艺术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新媒体艺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深化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应用载体的和谐关系,阐释媒体艺术特征和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保证新媒体艺术朝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

(一)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本质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媒体。数字信息与传统媒体信息相比较,其信息结构的虚拟性成分很多,通过网络和媒体的艺术加工,信息在交互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复制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媒体艺术的创造理论。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的拓展,人们关注信息的重点已由信息的内容,转变为信息的艺术表现力。从这一点分析,新媒体艺术的本质表现在信息与观众之间的心灵交流。

(二)新媒体艺术载体与传播

艺术是人类参加社会活动时根据心理活动变化而产生的,所以不同新媒体艺术载体和传播途径表现出的艺术价值不同。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与自身心灵的共鸣上,而观赏者在观赏作品时,作品的艺术价值则体现在作品表面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通过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进行研究的控制,我们发现媒体艺术的传播机制和意向的负载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这种互动关系不仅对文艺社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还会影响媒体艺术作品自身的审美品性和特征。

三、新媒体艺术研究方法

(一)整合方法

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效果不同,所以在审视新媒体艺术特征内容时,应将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从宏观角度看,媒体艺术是借助于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平台而发展起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艺术作品的研究不仅要考虑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的审美价值,还应着重考虑其技术与智慧结合过程中的思想升华。通过内在整合,外在相加的方式,可以还原新媒体艺术现象的多重属性。

(二)比较方法

每个人的艺术的审美指标各不相同,所以在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同种新媒体艺术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人们根据对媒体艺术理性和感性的衡量之后,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当前艺术批评和艺术赞赏之间存在的是一种隔膜状态,研究人员应客观地、科学的比较不同种审美指标对媒体艺术产生的不同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其分析结果会更趋于理性化。

四、结论

新媒体艺术是我国媒体行业跨时展的标志,这样不仅融合了我国古典民族文化因素,还引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以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魅力。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理论内容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知,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内容对应全面考虑必然要参与到这个过程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整合与比较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

[2]王东辉.道是无情却有情――论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历史演进兼析对新媒体艺术的技术误读[J].艺术学界,2013,(05).

[3]肖楠.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篇5

引言

“新媒体”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名词,如移动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户外新媒体、新媒体艺术、新媒体广告、新媒体传播……传媒界将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媒体称为新媒体,艺术界将录像装置、观念摄影、多媒体交互等新兴艺术形式称为新媒体艺术,而高等院校更有众多院系从各种角度出发,设置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方向,培养人才。

应该说,所有的这些关于“新媒体”的运用都不是对其内涵的误读。“媒体”一词本意即“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既可以解释为负载信息的媒介,如甲骨、纸张、画布、录像带、光盘、多媒体等,也可以泛指一切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从传播发展史的角度看,媒体的形态往往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延伸,任何代表一个时代的媒体形态,在后一个时代看来都是“旧”媒体,电视之于报刊如是,互联网之于电视亦如是,移动互联之于PC互联更如是,所以“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是一种常态。

清华大学熊澄字认为:“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中国人民大学许鹏认为:“新媒体指的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信息存储与传播媒介。”这两个定义都明确描述了新媒体的内在特征——以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从表面看,新媒体之“新”主要表现为新技术引领的信息媒介及其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上,如果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还应该涉及由表及里对当代社会生活转型的全面影响。

目前国内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大致有三个阵营,其一在新闻传媒和文化研究领域,主要从信息传播和文化现象、创意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其二是从数字媒体技术架构角度出发进行开发,属于理工科研究范围;其三是在新媒体的视觉艺术方向进行探索,可以从艺术院系的专业设置中略见端倪。

从三个阵营所涉及的领域看,基本涵盖了新媒体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即技术、视觉和文化传播。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有数字化的内在架构;从视觉上看,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依赖视觉形象的展示;从文化传播上看,新媒体能有效促进信息的互动传播。这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无法割裂,尤其是新媒体艺术,既不能回避技术的推动,也无法忽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促进。

何为新媒体艺术?

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定义,艺术理论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新媒体艺术也并不具备确切定义,只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艺术形式而言的概念。因为,新媒体艺术是现代艺术与新媒体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与科技的相辅相成促成了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而当代艺术的边界已逐渐模糊,科技发展的能量又无法估量,由此,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或许是学术界对新媒体艺术的定义至今尚无共识的主要原因。

在新媒体艺术的相关论述中,张朝晖的观点代表了艺术理论界对新媒体艺术的一种主流认识。他将“媒体”理解为“媒介”,并且,从西方又将“媒介艺术”(Media Art)称为综合媒介(即艺术家用传统绘画、雕塑以外的一切工业、商业和技术材料所从事的艺术创作和探索)的传统认识出发,将“新媒体艺术”解释为“艺术家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的新方式”。对于这一定义,从“新媒体艺术”自身发展状况来审视,的确能准确描述其主要特征;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一定义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将新科技作为艺术媒介用于艺术表达,同时,对新科技的采用也会不断更新其内涵与类型。例如,录像装置艺术是早期新媒体艺术的代表,其艺术媒介主要是摄像机、录像机和电视机,而伴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录像装置艺术更多采用前期录像与后期计算机特效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及视频处理技术迅速成为一种新的补充媒介。又如,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媒体交互技术促成新的新媒体艺术形式产生,使作品自身不仅包含了多种媒体与交互技术,而且往往需要让观众参与互动来促进作品的真正完成,甚至衍化为一种艺术活动。互联网这一新媒介的介入,使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得益于新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使传统艺术中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由艺术技巧形成的天然界限变得模糊,科技的介入让“观念”成为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首要特征,新媒体艺术成为一种由“思想观念驱动技术”的艺术性创造。而且,由于新媒体艺术具有容易复制的特性,其传播价值也不仅仅在于登堂入室地进入美术馆,而更多体现在新的展现方式以及与观众的联通和互动这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技术与传播对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影响。

如果说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影响还局限在纯艺术领域,那么在实用艺术领域中,新媒体艺术设计更是风起云涌,大有超越传统设计之势。新媒体对生活的切实影响,理所当然地促进了偏重于应用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十几年前,新媒体艺术设计粉墨登场,如今,已迅速占据艺术设计这个大舞台的中心。

同时,新媒体艺术进一步模糊了“纯艺术”与艺术设计的界限,使之融汇渗透,相互转化助益。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新媒体画卷的惊艳展现,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中那些令人赞叹的新媒体艺术展示,新媒体艺术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以全新的传播方式让大众有更多机会去接触艺术、享受艺术。今天,我们绝不仅仅只能在艺术展览现场看到那些专注于观念表达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我们更是早巳身处于由动画、游戏、新媒体舞台表演、交互网站、电子书、电子杂志、手机APP等各类新媒体为我们创造的不同于以往的视觉生活之中了。简言之,新媒体艺术正在与当代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在技术与传播之间,发挥着视觉的独特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视觉生活环境。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创造新媒体艺术的专业人才?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引导学生适应这个由新媒体所构成的视觉世界?

高等院校的新媒体艺术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100多所本科院校、1000多所专科院校和职业院校设有新媒体艺术或相关专业,基本涵盖了新媒体艺术的现有门类。由于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不一样,对“新媒体艺术”这一专业名称的理解也不一样,导致具体专业方向上有很多称谓,如数字媒体艺术、数码媒体艺术、影视新媒体艺术、新媒介艺术、数字艺术、数码艺术、信息艺术……其中,“新媒体艺术”这一专业名称,由于早期的约定俗成及自身的包容性,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专业名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联合主办的“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就是对“新媒体艺术”这一称谓的认可。无论是在偏重于艺术创作的纯艺术学科中,还是在偏重于应用领域的艺术设计学科中,大多将专业名称归属于“新媒体艺术”之下,再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

在“纯艺术”教育方面,中国美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教育无疑走在前列。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率先成立新媒体艺术中心,开创了国内新媒体艺术体制建设之先河;2003年,该中心又发展为新媒体艺术系,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新媒体艺术专业系科;2010年成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设立具体媒介工作室、实验影像工作室、空间多媒体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同时,还在上海设立一个国际跨媒体艺术中心——跨媒体艺术国际,用于跨媒体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展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将跨媒体艺术学院描述为:这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它将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一个以媒体实验为发动机,全面开展当代艺术教育的学院。

而更多院校,则为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在2000年之后开始设置偏重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方向的系科。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有“数码媒体艺术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有“信息艺术设计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设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有“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设有“影视新媒体艺术专业”,等等。由于培养目标的区别,这些院系的专业课程设置各有特色,但大多以动画、数码影像、摄影、互动媒体艺术等为主流课程。以首师大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其专业基础课程有造型基础、数码影像系统、基础摄影等;专业核心课程有视听语言、动画造型、影像构成、实验短片创作、交互界面、分镜头创作、多媒体艺术、频道Logo、互动媒体等;专业选修课程有水墨动画、MV创作、手机动画、游戏设计等。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高等院校的新媒体艺术学科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学科,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开设时间短暂、师资力量欠缺,需要跨学科合作教学等客观原因,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建设体系。

笔者认为,与前文所述的新媒体研究的三方面一致,新媒体艺术的课程体系应符合其艺术、技术和文化传播三方面的特征。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主要应考虑艺术基础、技术基础和文化传播三方面,专业核心和专业选修课程则可以集中于具体新媒体艺术课程。

艺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除此之外,新媒体艺术人才还应该具备基本的技术素养。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技术是新媒体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先天土壤,基本的技术素养能有效支撑艺术的想象力。而且,诸多艺术实践已经证明,技术正在不断融入艺术之中,成为艺术中不可剥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新媒体艺术中。同时,新的传播方式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完成新媒体艺术创作,应该增设艺术与传播、受众心理与传播等传播方向课程。

文化方面的课程也应当成为新媒体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艺术强调创造性,而创造性的培养与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不无关系,只有在人文的引导下,以艺术创造为主导,才能避免新媒体艺术陷入技术的藩篱,确保其在艺术与技术之间、人文与科技之间、创造与模仿之间都能够取得平衡。

基础教育中的新媒体艺术教育

就新媒体艺术而言,基础美术教育与高等美术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培养的是新媒体艺术专业创作人才,属于职业教育;而基础美术教育中加入新媒体艺术内容,主要是为了中小学生素质的提升,属于公民通识教育。

如前文所言,在这个新媒体艺术切实影响社会生活的时代里,作为未来的合格公民,中小学生需要了解新媒体艺术。而且,伴随着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电脑、智能手机等主要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工具的逐渐普及,中小学生也需要通过与之相关的教育获得新的艺术表达途径。

新—轮美术课程改革开始后,新媒体艺术的教育引起了美术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尤其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设置了“现代媒体艺术”系列,其中包括的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这两个模块课程,成了与鉴赏、绘画、设计、书法等传统课程并驾齐驱的全新的课程。由于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因此,有必要对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进行探讨。

笔者认为,保持鉴赏与创作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新媒体艺术教育应该坚守的教学理念。

1.鉴赏与创作的统一

鉴赏与创作分别指向艺术的审美和表达,一直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基础教育中的新媒体艺术教育应该遵循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并于此体现其独特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而且,由于设备便于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因而其入门的门槛不高,由此造成作品质量往往良莠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取法乎上”的审慎态度,挑选出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并符合中小学生接受特点的作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不仅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艺术作品的内涵、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坚守艺术的人文关杯立场,确定“技术为艺术服务”的新媒体艺术创作理念。

同时,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中,数字影像已经构成我们生活的基本的视觉环境,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优秀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作品进行鉴赏,增强对新媒体视觉环境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享受艺术化的生活。

对艺术语言的分析是鉴赏与创作联结的重要环节。新媒体艺术既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的艺术语言,也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在鉴赏中既要注意其艺术共性,更要注意对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了解。作为以科技设备和技术为支撑的艺术形式,其艺术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许多技术语言,以电脑美术为例,其表现语言大致有拼贴、置换、虚拟、合成、仿真,等等。通过对技术语言和艺术语言的整合,从“思想观念驱动技术”的后现代艺术语境人手,既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教育价值评判的依据,也可以以此为源头来促进学生进入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表达,形成艺术表达能力。

2.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在所有形式的艺术实践中,最有生命力的作品往往是将技术力量和艺术创造完美结合的作品。

毫无疑问,技术是新媒体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等现代数码设备的应用,各类数码影像软件及其他软件也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创作工具。因此,相对而言新媒体艺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更强。中小学生一旦进入新媒体艺术表达环节,就会发现,他们自身对设备、软件的运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做出来的作品水平的高低。试想,若是不了解相关设备和软件,学生怎会有能力进行新媒体艺术表达?而若是不知道如何运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基本的剪切、粘贴、抠图、合成等技术处理,学生又怎能进行拼贴、置换、虚拟、仿真等艺术处理?成功的创意表达就更谈不上了。

因此,技术能力是新媒体艺术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数码设备迅速普及的时代,掌握一些设备和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它以机器的智能来代替传统艺术中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和技巧,所以它能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创造思维领域里驰骋。特别是高中美术教育,由于面对大多数高中生在传统艺术表达技巧方面欠缺的现实,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数码技术,通过具体设备及相关软件的操作,学生的创作意图将相对更加容易实现。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应该谨防学生掉入技术的“魔障”,将艺术探索降格为技术探索。合理的教学策略应当是在了解设备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使用技巧的基础上,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自己。例如摄影课程,在技术上,学生应该了解基本的数码摄影原理,知道如何控制闪光灯、快门、光圈,如何选择在合适的光线下拍出理想的作品;而在艺术上,学生则应该理解如何构图,如何选景,如何拍人像、拍风景,如何进行创意摆拍,以及如何通过后期的软件处理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结语

综上所述,蓬勃发展的新媒体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与设计中色彩最艳丽的一道风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无处不在的新媒体艺术正在改变我们的视觉世界,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教育应当关注的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同时关注到了新媒体艺术的教育,新媒体艺术专业成为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的焦点,基础美术教育中也新增了新媒体艺术方面的课程。

当我们抛开当前高等美术教育那些急功近利的培养目标,转而思考基础美术教育的本质意义时,我们会发现,伴随着平民化的数码设备进一步普及,现代科技已经在赋予我们“艺术平等”的权利。我们寄望于新媒体艺术能够在基础美术教育体系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寄望于不远的将来,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艺术的创造者,人人都是艺术鉴赏者。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

【2】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http://xinwenren.com.2006-04-08.

【3】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4】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J],美术观察.2001(10).

篇6

互动装置艺术因其独特的媒体性、互动性、动力性之优势特点所产生的转换性、渗透性和参与性,打破了传统规则,以全新的有机整合思维与展示方式,将观众直接引入作品的体验之中,使艺术更走近人们的生活,通过直接参与和交流获得心灵触动,让观众沉浸在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探索中。

科学技术、设计艺术的联姻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发展的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很多艺术装置能够达到以往达不到的效果,在技术方面,材料的更新使得以往很多装置不能达到的效果都己经显现出来,而且更好地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包括一些最新的纳米、硅晶材料运用到互动装置设计之中,更好地使得艺术与科技有了进一步的结合。近年来在国内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发展很快,2014年“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由22个国家和地区,65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创作的58件作品,以及2012年“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等,系列探讨在技术时空建构的当代语境下对新型社会文化现象的认知及发展趋势,为国际前沿媒体艺术创作,论述与展示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理性装置艺术家对这种艺术形态未来的担忧;如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而存在的先天不足和许多方面的滞后性、对高新技术的过分倚重导致的作品内涵的缺失;目前国内对交互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做的研究还比较少,装置艺术中的人机交互技术运用欠缺灵活,而在做人机交互科技成果展示时又缺少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还存在理论建设薄弱以及审美传播淡化、互动装置作品耗资巨大与政府、企业对接融合不足等问题。范迪安表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新媒体艺术的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的大系统中所占比例太少,人才培养依然显得单薄;二是社会大众对新媒体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包括新媒体艺术的社会传播、市场效益的获得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有机系统。”人的思想与科学技术之间如何实现相互的转换、科学与艺术之间如何实现双重修养,如何创造出好的作品并得到参与者的认同与专家的认可,笔者认为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存在的缺少艺术表现力以及人文缺失的问题而有必要进行反思。

1.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科学与艺术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两面,科学性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如果缺少了科学性的发展就很难在很长的时间去影响现代社会人类,也很难在这个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领域有所突破,如果没有新意、没有人文体现,这门艺术设计的发展必将会滞后,所以,总的来说艺术与科技不断的结合才能带来跨越式的进步。在媒体时代,特别在媒体软件和硬件不断发展的时代,艺术如何借助媒体科技的力量同时又能体现艺术家的社会关怀,文化关切,能够使媒体艺术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对于社会公众在认知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对这种艺术形式冷静的分析,以及对它的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随着科技手段的多样化,运用软件、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激光、LED、烟雾等科技新成果,能够在展出空间营造出变换的场景、叠化的舞姿、迷幻的影像、充满张力的声音、如梦如幻的“光的现场”……等更新鲜的效果,给人们视觉、听觉 、触觉、嗅觉等感官立体感受。当然,这也导致不少作品几乎成为新技术和媒介的躯壳。如:作品“影子的互动”将人的轮廓扫描后转化成为电子图形,即屏幕上的电子影子,虚拟人影图像可根据电子影子的移动而进行互动了。以及发光交互装置、互动式虚拟水墙等作品,这是虚拟的图像赋予了生命的运动形态。但是,一旦脱离技术的支持或者是技术方面创新发展,作品就失去形式上的新奇刺激,就会变得毫无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高科技对新媒体互动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作品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起到鼓舞人与教育人的作用,避免艺术走向异化,这是当下重要的方面。

互动装置是艺术中一个新兴起的艺术类别,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通过一种科学技术的支持才能够完成,新媒体综合材料语言,在视觉的呈现上是能够超过电视媒介与普通的印刷媒介的,因为具有互动性能够给受众最直观与最直接的感受,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互动装置其虚拟现实空间沉浸体验的艺术特点、感官沉浸体验的艺术特点等,感染参与者或以致沉醉,从这一方面上说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够达到的效果。但是,唯技术统治论,技术被神化和滥用,这必然会导致文化的话语权服从技术的威力。数字技术的本身不具备意识形态的意义,可是在先进的数字技术的带动下,最有可能被广泛传播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流行文化。诚如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的那样:“地球村的村民分享的不是有意义的信息资源,而是豪饮可口可乐、吃汉堡包、穿利维斯牛仔裤的图像。”一旦数字化传播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习俗,强势将借助媒介将无孔不入的影响着弱势文化群体。法国社会学家雅克・艾鲁尔指出:“对于科学技术的执着追求才能够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是一个技术中的佼佼者,但是这样有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一味去追求科学技术,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对于精神层面的忽视。”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够炫够酷的高科技,反而离人的内心越来越遥远,我们必须警惕在物化的催眠中走向自我迷失、人格异化的泥淖。

2.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互动装置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其新、奇、特的视觉冲击比其艺术形式更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反思,对于高科技时代艺术前景的困惑已成了当今时代潮流中人们面临的问题。易英在《西方艺术新论》序言中十分清晰地写到:“某些艺术形式如装置、行为等由于与传统绘画之间存在巨大差别而变得难以理解,看不懂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不接受这类艺术作品。在现实中,常常见到普通观众甚至一些专家学者对某些当代艺术作品进行指责攻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是应该责怪这些观众思想保守、胸襟狭隘、艺术修养差,还是应该责怪那些当代艺术家装神弄鬼、故作高深,对西方艺术不加消化就生搬硬套呢?这当中不仅涉及中国艺术家如何面对西方艺术的问题,还涉及一个更核心的问题,那就是:艺术是什么?不同的艺术观念可以决定一个人对于艺术的形式、内容、功能等方面完全不同的认识与理解。”要想达到文化与艺术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难题。

面对复杂的互动装置现象,更多的艺术学者开始站在文化的立场中重新审视。何桂彦在《什么是雕塑艺术的公共性》文章中强调“审美与思想层面对既有的僵化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权力话语展开批判”,我们可以引申为这里就涉及到互动装置艺术最核心的层面,即自身所体现出的艺术与思想价值。美国学者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指出:“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会性延伸。”丧失生命意义与人文关照的一味官能解放势必带来欲望的泛滥与信仰的消失。诚然,面对新媒介,尤其是跨领域转向的互动装置,我们既对通感时代的加速到来满怀期待,又难免陷入新技术、新观念所带来的人文忧思。例如:德国AOK健康保险公司所做的《吸烟者的肺》,用玻璃制作的透明“肺”里装上了烟头,顶部是一个烟灰缸的造型,同时可以向里面不断投入烟头,不断增长的烟头渐渐填满整个肺,受众的参与共同完成,装置的互动产生了,投烟头的人既是共同的完成者,同时也是受众直接性、感受性、参与性的现场形式,让观式吸烟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投入“透明肺”烟灰缸时,行为与受众者看到了一个吸烟者“真实的”、不断填满的肺,带来强烈的窒息感。又如:互动装置作品《五行》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家熟知的金、木、水、火、土的内容用新媒体、交互艺术与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它的存在方式、表现形式与传统的造型艺术有本质区别。它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艺术造型表现,这种造型的形式不一定是静态的,也不一定能触摸得到,但是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赋予了文化意义上深刻的内涵,艺术效果瞬间实现“情感―意识―认知”的转换,让人们沉浸其中,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价值得以体现。

这是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典例,让我们感到人文精神作为艺术之本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是它的核心所在;这不仅要求创作者拥有专业的技术技能,还要求具有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在科技、艺术创意、思想内涵、受众心理诸多方面有机融合;互动装置不再是一种装饰物品或者是单纯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篇7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创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71-01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各种依赖计算机呈现与传播的新文化形式。这些例子包括:网站、虚拟世界、拟真实境、多媒体、计算机游戏、计算机动画等等。各种依赖计算机呈现与传播的文化形式,在本质上与传统的文化形式有了相当大的差别;随着计算机这个工具硬件、软件的快速非线性演化,被呈现与被传播的文化形式也经历着快速变迁的剧烈变化。

二、新媒体时代的艺术

网络的出现,可以兼容印刷传媒与广播电视传播之所长,既具备广播电视的直观、动感的声园系统,可以毫不影响电视、电影语言的运用,又具备了印刷媒介运用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进行准确的定性的优势,可以同样含蓄、婉约地营造意境。同时也弥补了两大传统传播媒体的不足。

网络既存在着点对面的传播,又存在着点对点的传播,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具个人化的艺术传播方式。个人在网站上可以公初自己的作品,机会与其他任何人均等,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传播者出现,同时,作为传播者个人又可以直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跃过其它对自己无用的信息,大大减少了选择信息的时间。使网络传播既可以成为“广播”,一种大众传媒,又可以成为“窄播”,既可以以广度取胜,又可以以深度取胜。

三、新媒体对艺术创作积极的影响

(一)艺术创作者因新媒体的传播而大众化

大量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将逐渐分裂成具有不同兴趣的团体,人们面对网络,自主性和选择的范围扩大了,受众群体在分化,人际传播在网络艺术传播的过程中成为传播的主流方式,个性化得到极大地体现。传统艺术作品的发表要受到审查,并具备一定的实现接受的条件,如媒体的宣传、适当的空间、时间等,有时接受的范围还非常有限。与此不同的是,网络艺术作品的发表和接受都是无穷无尽和即时的,它基本上是面向全体大众的一种开放式的艺术享受方式。网络的出现丰富丁艺术的传播方式,扩展了艺术的接受群和接受方式,使艺术的传播和接受的自由度增加了,扩大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渠道。

(二)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多样丰富

在中国新媒体艺术运用最多的领域无疑是我们所接受和熟识现代电影中国特效的国产电影《秦颂》的正式登场是新媒体艺术的亮点,这是一部制作精良、面恢弘、明星荟萃的历史大片,其中气势庞大的阿房宫就是由电脑制作完成的。

2002年,张建亚导演的《极地营救》,整个影片设计都是模拟好莱坞大片制作,此片制作过程,配备了国内第一台数字摄影机,聘请了国内电脑图像图形专家,运了计算机相关软件、作了大量的数字特效力,主要三维软件是Maya和3dmax,影视后期合成软件Inferno、Flame、Shake等。而且创新地使用了国内数字特技制作从未使用过的先进技术,如三维人体扫描、动态捕捉、大型的粒子特效等。使该片的视觉效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掀起了中国电影的新革命。还有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中,大量的运用了新媒体艺术形式,那万剑齐发、万马奔腾的壮观画面,其完美的、不寻常以及震撼人心的视觉及听觉效果,带给我们颠覆性的全新视听感受。

在中国新媒体艺术不仅在电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虚拟技术和动画仿真。虚拟设计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虚拟生产”、“虚拟贸易”、“虚拟市场”、“虚拟网络”等等。将在建筑设计、装备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中发挥神奇的效用。

虚拟设计利用3D、CAD建立一个非常完整的模型,加上渲染和动画功能,使模型变成一个形态逼真且具有动画功能的仿真物体,并具有了真实、交互、构想的特点。

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行为活动,实现人与所设计对象的操作与交流。以不断改进设计模型,强调三维图形的立体显示,使设计对象与人、环境更具现实感和客观性。

四、新媒体对艺术创作消极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大信息量使艺术创作成为机械复制艺术

“媒体在使我们的感官急剧延伸的同时,也令我们的感官变得麻木。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总体而言,新媒体在传达给我们大量信息、转变了我们的审美思维方式的同时还占据了我们的思考。

新媒体对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和受众的审美取向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也许在本意上它并不影响美术家创作,但是它能确定哪一种美术作品应该和值得给观众看。在美术市场方面,它们充当着市场品位和趣味的引导者。为了体现自己的一种艺术主张,它们往往会策划或引导一种趣味,以诱导大众的消费欲望。

新媒体艺术使得技术手段运用后的机械复制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仅此而言,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构建了公共性的审美意识。

(二)创作媒介的过于自由陷入的创作尴尬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艺术工具几乎无所不能,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的设想作品的潜在形式,甚至可以强势控制作品的各个表观细节。但这种自由却绝非美事。媒介的无限扩展提高了表现技法的熟练门槛,也导致了艺术创作的情感低落与诉求无力。正如诗歌和词牌需要格律,艺术创作也需要外在条件的限制。面对一个瀚如浩海的创作空间,艺术家会感到茫然和虚无。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明显缺陷,或停留于新式媒介的杂耍式展示,或思想单薄,或言之无物。

这诚然与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有关,但更多却是源于技术思路的桎梏。一味追求媒介以及表现手法的新颖最大化,作品不幸蜕变为炫耀技术的空壳。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缺席导致了艺术性的削弱,过度的媒介自由成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瓶颈。从操作的层面看,信息媒介的万能表象却只是理想中的美丽肥皂泡。脱离了直观真实的油彩和画笔,新媒体艺术作品大多演化为显示器背后的抽象代码和复杂计算。对于普通艺术家而言,繁杂的技术劳作和冗长的程序编写实属难以掌握的高难技术――这直接造成了新媒体艺术的最大门槛――艺术的最终自由实际上建立在创作过程的不自由之上。创作中的艺术家必须和复杂的程序代码谈判妥协,和苛刻的编程语法交涉让步,在艺术和程序的夹缝中进行艺术构思和不断修正,其过程充满了痛苦的跳跃和未知的历险。

这一特殊的创作方式使得艺术思维不得不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来回往复,因而思路中断,方向迷失等问题屡见不鲜。如此一来,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像是某个规划严谨的项目,而非传统意义上随兴而发的艺术挥洒。如不是配合默契有序的团队,最后的作品往往可能流于集体意图的妥协,既非个人情绪的表达,亦非集体智慧的凝聚――集体创作的困境再次成为囚禁艺术自由之魂的高墙。

五、结语

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构建了公共性的审美意识,完成了人的个体性解放。当人类的艺术之树发展到分化的节点,当我们路过历史的这个当下,新媒体艺术正面临着一次次的分化和嬗变。这个瞬间既有茫然和未知,也充满机遇和挑战。当然,人类历史上的各门艺术都如罗马城般非一朝一夕所能建成,艺术的萌芽期必然充满了阻力、未知、挑战和历险。新媒体艺术在历史的阵痛中蠢蠢欲动,呼之欲出。相信不久的将来,当科技进一步发展,信息工具进一步普及之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最终会走向它应到达的顶峰。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象形汉字新媒体艺术设计应用方法

象形汉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成熟的造字系统和美丽的笔画结构,被视为艺术性和使用性兼备的文字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象形汉字在现代艺术作品中存在着相关设计作品数量不多、传播不广、应用水平层次不齐等问题。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体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艺术设计中需要融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元素,以提高新媒体设计作品的文化审美内涵。象形汉字蕴含的独特的结构、丰富的意境、纯朴的视觉语言、神秘的故事都能为新媒体领域提供优秀的设计灵感和素材。

一、象形汉字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古汉字,即指距今两千年至三千年前我国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等处于源头的汉字。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甲骨文和金文是象形汉字中最具文化审美特征的古文字,其中所具有的符号性意义与审美价值能大大地提高新媒体设计作品的质量。

1.提升新媒体设计的艺术内涵东汉文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归纳总结出了六种造字方式,虽然纯象形字的比例并不是最多的,但诸多研究都称象形是造字之本,文化之源。在汉字的造字方法上,象形的造字是更具有意向性,在笔画和构成上都呈现出线条化和图案化的表现①。这种对形态的概括和归纳,形成的既便于记忆的文字,也是具有魅力的符号。象形汉字是东方记录历史、文化的起源,它扎根于三千年前,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它原本在龟甲、兽骨上、在青铜器上被记录。如今进入数字时代,它的呈现媒介更加多样,象形文字具有丰富的元素可以在新媒体设计中应用,它的艺术表现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在新媒体创意设计中形成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2.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象形汉字是目前为数不多可以识别、使用的古文字。利用新的形式,象形汉字能够迸发别样的生机和活力。目前,象形文字的研究集中在识别和勘误,象形文字被发现了四千字左右,可识别的一千四百个左右②,这些字多数是多意字,但有关象形汉字的设计研究不多,象形汉字的使用没有与时俱进,不能随着时空变幻下的审美趋向、社会意识形态而变化③,造成了了解象形汉字人群的断层。在新媒体中的运用有利于象形汉字的传播,进入年轻人的群体视野,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传播=记录=传承,这种“传播”是把过去用甲骨、用竹简、用纸记录的象形汉字,设计在屏幕上、投影中、三维空间等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使其延绵不息的传承下去。

二、象形汉字在新媒体中的设计原则

1.识别性原则新媒体设计要传达信息,即设计的可识别。多数以汉字为主题的新媒体设计都会涉及到识别性,无论是应用象形汉字的字义、字形还是笔画,都要确定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识别。对于观看者来说,象形汉字还是比较抽象的,让观众能够明确地识别出象形汉字元素,才能够帮助建立联想,了解具象的汉字,明确设计的意图,最后引申出观众的思考,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受象形汉字字库的限制,有些字比较相近,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取舍。象形汉字中的月、夕和肉,就只有线条曲折的区别,使用这种能指区别不太明显的字体,就要用笔画取舍以达到准确使用的效果。如在汉仪陈体甲骨文中这三个字的设计(图1),月字选取的是甲骨文中“月”字的写法,夕字是在甲骨文“月”字的基础上去掉一笔,因在甲骨文造字中“夕”代表不全的“月”,所以选取了金文中“月”字的结构,“肉”字则选取了篆文中的结构作为字形,形态上更像隶书中的“肉”字。在甲骨文书法中,已经在字形的处理上达成了共识,在不违反字体的基本结构和造字规律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借用和删减,对不太能区别的字型进行适当地变形,在符合造字规律的前提下增强艺术效果④。

2.交互性原则在可识别的基础上,如果想要受众对象形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可利用新媒体的特征,去设计交互行为,多交互的设计趣味性强,观看者能够直观体验和感受,会调动起来他们的参与感。交互设计里包括沉浸感的体验,利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器官感知一个创造者构建的环境中,增加观赏者的体验感和观赏乐趣。如的设计作品《地书》把参与者输入的汉字变为图形符号,利用计算机的整合把字变成图形,增加了作品的交互性。新媒体注重对接受信息的反馈,这种反馈就把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输”变为信息的互动传播,在象形汉字的设计运用中利用这种“交互”的联系,可以引导受众持续的参与互动。

3.审美性原则象形汉字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其字体结构都具有很强的艺术特征,在运用中要传承下去。但象形汉字在新媒体艺术中运用并不是拿来主义,照抄照搬,而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做到把具有审美意蕴的象形汉字和现代化的形式有机结合。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是为了使用而使用,造成元素的堆积,这样会使受众审美疲劳。在设计时要考虑作品的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从外形、结构、质地、色彩等多元的视觉要素来考虑其艺术性,从而带来观者审美的愉悦。

三、象形汉字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1.象形汉字字义的应用字义,即把象形汉字作为字体使用,可取字的原意和引申义。在新媒体艺术设计领域中,象形汉字包括单字使用和编排使用。就可识别性来说,作为单个汉字使用比组合更易识别,因为作为一种符号,它的意向比较丰富,一个能指符号的所指范围比较广。如汉仪陈体甲骨文的宣传H5《甲骨也嘻哈》作品,就是以字义为主,“汉仪字库”、“可口可乐”等霓虹灯牌,使用的就是甲骨文字体,创新的基础上有民族传统特色。总之,准确了解字的本意和引申含义,取本义和引申含义是合适的,但只取形态上相似的字却不了解其自身含义的生搬硬套就失去的传达信息的意义。

2.象形汉字字形的应用象形汉字的字形具有鲜明艺术特点,字形在设计中多作为图案使用,可对字形进行重构、组合。因象形汉字独特的造字方法和结构,会使设计通俗易懂,简洁明确。选取象形汉字的字形作元素的设计可对字义进行模糊使用,重视图案化的表达。陈楠设计师团队的《生肖甲骨文》表情包设计作品,充分运用了象形汉字的字形(图2),如“牛气冲冲”的设计就是把象形汉字中牛字的结构图案化变成一只“牛气冲冲”的牛头,强化了组合字的图形化和文字图形象征。另外,象形汉字因其载体的不同,字体的形态也有区别,甲骨文的笔画较细,多是生硬的直线,金文却有流畅的线条和笔触⑤。这种字形上的差异,在应用时具有创意空间。如北京奥运的系列标识设计就是以篆文为基本结构,兼具金文字体特征,通过现代图形的设计简化,使标识容易记忆、方便使用,通过特有形态达到形意统一。

3.象形汉字笔画的应用汉字最小的结构单位是笔画,在设计中的应用也很多样,笔画多数是作为零件来组合使用,可以和其它字体相结合使用,进行变形和套用。如日本设计师井口浩太动态汉字的设计中,“布”字中间的笔画就变成了日本象征性的门帘,镜头推进一个个门帘后面。除了对笔画的变形外,还可以进行笔画的组合。如《我执》的字体设计动态海报,通过钢琴键的弹奏,掉落下一个个书法笔画,利用汉字的笔画和无声的钢琴键的演奏,创造出画面的节奏动感。象形汉字笔画的使用不能生搬硬套,太过浅显的使用会造成“貌合神离”,忽略对象形汉字本身的特点和属性的设计,就像是无本之木,缺乏文化深度。

4.象形汉字载体的应用象形汉字的载体大致分为两种:龟甲、兽骨记录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记录的金文,这两种文字的载体,也是象形汉字中所包含的元素,它们很具有标志性,观众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该载体的文化寓意。如顾鹏的甲骨文海报设计,运用了甲骨的载体作为主体,此应用方法也出现在标志和会徽设计中,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把中国传统印章作为主设计元素,利用历史沉淀下来的形式进行新的创作。数字媒体设计可以借鉴这些优秀案例,应用象形汉字的载体进行创意。象形汉字的载体除了甲骨和器皿,甲骨的刻法和金文的铭文排列方式也都适用于新媒体艺术设计中。

5.象形汉字故事的应用象形汉字因其久远的历史感和神秘感,具有一些传播已久的故事,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文字开始萌芽,天地神鬼为之震动。以及在民间流传的故事里甲骨文被王懿荣在中药铺的药材里发现时,文化之火的重新复燃⑥。这些故事在新媒体设计中的应用较少。开发中国传说故事用作交互绘本或者游戏的背景,可以引出庞大的故事体系,如在传说中仓颉有四目,造字时引发奇观,故事保留下来的是寥寥数字,所以尚有许多未知可以创作。故事的应用能够充分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力。如何运用中国已有的故事进行创作和延伸才是输出文化的主要手段,如在妇好鼎上歌颂的女性形象“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统帅和女性政治家,她的故事正是象形汉字记录下来的。许多动人的故事在甲骨卜辞上,在青铜铸成的鼎器上被永远保存了下来,但是却在现代人的记忆中遗失。通过把传统的故事和新媒体艺术进行结合,能使这些动人的故事呈现给观者,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新媒体艺术设计才会更具丰厚地文化内涵。

四、象形汉字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展望

象形汉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设计中,提升了新媒体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扩大了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科技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新媒体艺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体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多元化,从传统媒体静态的传递信息逐渐到注重动态化、交互化的体验,因此象形汉字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也需结合新媒体艺术的特点进行设计。当代文化产业异常繁荣,当代文化产业的繁荣促进了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是我国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找符合精神需求的文化内容。象形汉字本身除了形式美以外,也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意境,与新媒体的结合使新媒体艺术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蕴含了象形汉字元素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不仅使设计的水平提高,更推动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其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单一媒体的设计作品已经没法满足现代社会审美转变的趋势,象形汉字通过利用新的形式,能够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媒体的不断更新发展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用传统文化讲中国特色的故事,能够打破地域局限,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受众,提高中国传统艺术传播的影响力⑦。利用新媒体艺术的多种形式可以扩大象形汉字的传播范围,象形汉字被遗忘了太久,以新媒体艺术作为载体,不仅仅是记录象形汉字,象形汉字也随着被记录能够持续的传播,有记录有传播就能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

结语

篇9

信不过的高科技

展览名为“城市――隐秘的边界”,就像一个人站在桌子边缘,知道新阶段马上要开始,但不知将发生什么。这21年来,柏林重获自由,艺术家尤其是致力于新媒体艺术者拥入柏林。就像马利亚・维德尔的录像《门槛》。柏林独特的结构,让人们在这个大舞台上来来去去,留下足迹。

迈尔斯的《道路尽头》用摄像装置探索未知地带。先是用GPS找到柏林郊外的国际机场,再架着机器探索老建筑、未知空间。机器去哪,他就到哪。他在身后洒下一溜面包屑,为追随他的脚步而来的人留记号。但面包屑也有可能被小动物吃掉。他在质疑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心底到底有多相信高科技的导航。

戴卫・鲍尔的《如何生活》则非常无厘头。他拽着一根柏林人送的香肠,走在柏林街道上感知城市;或是站在火车轨道边,随着驶来火车的颜色,换上相同颜色的T恤,以体现融入。在尼科拉斯・哥德巴赫的《栖息地C3B》中,城市就像复杂的迷宫,一群焦躁不安的办公室职员,跑来跑去,进退两难。

让蜗牛当信使

充满生趣的装置《蜗牛信使》很博眼球。这个多媒体装置有12只真蜗牛,每只都有名字,还有5只是主角。每只蜗牛身上都装了一个微型电路和天线来收集信息。只要你在电脑上写一个E-mail,就会布置在蜗牛上,蜗牛慢慢爬,通过硬件装置把E-mail发到目的地。“用一个幽默的方式,跟现在的通信方式开个大玩笑,有可能蜗牛爬,有可能不爬。”,美拉尼说。

《反射》就是物化声音的艺术。艺术家将平常只能听到的歌,让观众看得见,摸得着。“音乐只有12分钟。在柏林很多人围在旁边。人们就像看风景一样盯着好长时间。有趣处是每一个音都物化,世界会充满什么样的歌。”美拉尼说。

将虚拟的东西物化,将虚拟空间和现实嫁接,无疑更易沟通和互动。而本格特和亚当的《全最无线照相机》则物化肉眼看不见但却存在的无线信号。生活空间中无线设备越来越多,无线信号越来越多。作品展示了有温度的人和冷冰冰的无线的关系。

未来我们如何生活?

艺术家朱利叶斯在开幕式上遥控着他的多媒体装置《环面》从内向外白行转动,《环面》就是他想象的宇宙。“宇宙是有形的,像个I呼啦圈一样。”一年前,德国科学家就认为宇宙是有形的,而且极有可能是环面结构。

篇10

关键词:插画艺术;新媒体;创新

插画原本是指是对正文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附在书刊中的图画,包括一切书刊、印刷品中与文字结合的平面艺术作品。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插画的概念也随之宽泛开来,所有含有叙述思想的艺术作品,是运用图案表现形象的一种艺术设计都可以称之为插画。

随着插画传播媒体的增多,插画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插画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四块:出版物、商业宣传、包装设计、影视多媒体。读图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插画时代的第二次辉煌。在许多的广告中,尤其是户外广告中,多运用平面设计语言,在借助光色本身的视觉特点下,用抽象的和直观的造型,引发消费者对商品本身内在气质的延伸联想。

在我国,整体插画艺术的实力还相对薄弱,没有得到像动漫那样的重视,插画市场的竞争也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相应的专业设立,设计机构的出现,相信插画市场会更加完善。

一、传统手绘插画与新媒体下手绘插画的不同特征

(一)传统手绘插画的主要特征

传统手绘插画以其创作过程中的随意性与不可控性因素决定了其绝无仅有的艺术特征一不可复制性。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传统手绘插画的艺术特征与魅力即在于此。手工绘画不可复制的特征在传统手绘插画中体现得淋璃尽致。例如传统绘画的拨墨创作法,以及写意山水画的墨色晕染法,其艺术魅力的体现正是由于其创作过程中不可预知的随机性。由于传统手绘插画画师的个人技法差异与外在环境的影响,每一幅手绘作品都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样,甚至在创作中出现的一些意外小插曲。

(二)新媒体环境下手绘插画的主要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手绘插画的创作特征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功能性、审美性、原创性。首先从功能性上来看,作为一门大众艺术,手绘插画是有其“使命感”的。仅仅从表面上去欣赏视觉文本,我们无法透过表面去探索艺术家所期待我们能够理解的内在含义。观众必须通过作品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传递的信息,即作品的本身必须有其实用性的价值,在传播艺术文化的同时兼具社会使命。而对注重传播价值的大众而言,功能性是首位的。其次,就审美性而言,手绘插画在艺术形态上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感性思维,即视觉完整与表现形式上的“原汁原味”。而新媒体时代的数字艺术在视知觉的理论基础上给予了我们创作思路上的调整,特别是光影艺术给传统绘画带来了影响。手绘插画的视觉语言要求创作者在单幅或多幅图像中呈现一种比较完整的视觉概念以及达到视觉美的效果,它相比传统绘画更注重于与观众的视觉互动。

二、新媒体环境下手绘插画的主要风格转变

手绘插画在新媒体时代的展现平台依靠主流的视觉媒体,而视觉媒体分为传统的纸媒体与新型的视觉媒体,纸媒体主要指报刊杂志与书籍,这也是传统手绘插画主要的创作发表平台。但随着数字媒体的崛起,人们渐渐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全方位的数字传播媒介,新型的数字媒介有着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即随时性与影像立体性的特征,打破传统纸质媒体只能通过纸张的携带来完成信息的传递的劣势。而在这一革新变化之下,手绘插画向大众所呈现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目前看来,新媒体环境下手绘插画所呈现的风格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类:

(一)流行动漫风格

流行动漫风格是手绘插画现代化后崛起较为迅速一种风格。它因其视觉语言轻快活拨而受到广泛瞩目。20世纪90年代,日式动漫风格开始影响中国,如《圣斗士星矢》等作品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动漫风格的发展深受日本的影响,此时中国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后艺术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的动漫产业的风格受外国影响居多。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崛起,通过吸收外来文化,流行动漫风格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大批优秀的动漫风格作品迅速地崛起。不同时期的动漫风格,随着当下的流行趋势发生着转变,流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可能成为经典,但不变的是它的流行性特征,以及紧贴时代脉搏的视觉表现。

(二)唯美典雅风格

与流行动漫风格形成对照的是唯美典雅风格。它的视觉表现力偏向平和,比较注重作品的装饰性,也更贴近大众的视觉心理诉求。提起手绘插画,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唯美一词。“唯美”一词的含义在今天只是单纯解释领域的形式绝对美,即对美的要求不含其它杂质,旨在追求视觉的纯粹状态。因此,今天我们所指的唯美风格,多数是插画作品在色彩与构图呈现上,表现出一种平和、精致的艺术美感的手绘插画作品。如多数现代手绘插画艺术家,以其线条的精致与画面的优美而著称,作品也因其唯美的创作风格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前卫视觉风格

前卫视觉艺术萌芽于上世纪70年代,之后迅速崛起并成为手绘插画艺术风格中的独特一支,是一种“超前”的艺术风格。前卫艺术创作指代上的概念较为抽象,但总体而言,是指超越了当前时代风格的一种艺术表现。因此人们将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新潮视觉风格统称为前卫的视觉风格。如荷兰的著名手绘插画家LauraLaine便是前卫艺术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超前的视觉语言与前卫大胆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了大众的瞩目。

三、结语

随着数字化创作与传播方式的改变,手绘插画艺术的艺术形态与创作手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通过信息和科技的互联,手绘艺术插画的传播方式变得触手可及,甚至在创作领域也不再是那样的高不可攀,人人都可以拿起画笔,这也使得当今的手绘插画领域发展呈一个良好的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尽管本文提及了目前手绘插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几种主要风格,但是相信伴随着数字化创作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手绘插画将展现越来越多样化的风格。

【参考文献】

[1]李欢.时尚插画风格分类探讨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