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视觉传达设计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

篇1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缺乏

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大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实际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兼具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实践性的教学应当成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甚至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需求面前,实践性教学的地位还应当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很高的要求。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并不多,在已经开设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高校中,实践性教学项目也大多围绕着比赛、虚拟项目进行,真正结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性项目少之又少。只有将真正的符合社会实践性需求的项目引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当中,才能确保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专业性人才。当然,诸如比赛等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竞赛项目大多围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热点进行,比较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但竞赛项目的理想状态与社会的实际情况还是存在一定的脱节,未能全面地反映出社会的真正需求。类似虚拟项目以及竞赛项目也是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必然选择和无奈之举。这是因为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并没有吸引到众多企业的加入,这导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无法真正体现企业的需求,实践性教学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专业化人才还无法体现足够的专业性。

(二)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还面临着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教师队伍的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历史不够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较为年轻。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活力,但是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又有教学经验不足、社会实践互动不够的缺点,无法准确把握社会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脉络,不能够很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第二,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这是与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相对应的。由于教师们社会工作时间不长,实际开展视觉传达设计的时间也不长,对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足够的敏锐性。上述这两个缺点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的重要体现。

(三)专业教材缺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编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深厚的社会实践经验,但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历史不长,目前还没有出现受到各方认可的专业化教材。一本优良的专业教材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一般性的教材往往将教学内容限制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某一方面,视野和角度都比较片面和狭隘,无法从专业教材中窥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全貌。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的编写思路大多依照概论—设计理论—设计技巧—作品赏析等来进行。这种教材编写的思路重在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

二、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兼具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型人才,让本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技能,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当将教学目标与理论研究融为一体,从而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够面向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当开创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合作企业作为实践性教学的平台,实现产学合作,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促进特色教学的开展。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第一,根据视觉传达设计的行业现状,利用当前的研究和理论成果,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将一些符合时展的课程添加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来。例如,添加图形创意的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增加电脑教学课程。电脑课程应当注重电脑的设计技能的培养,将学生从理论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将脑海中的创意通过电脑表达出来。第三,注重发掘学生的设计作品,将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大力的推介。这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大力提倡创新性教学

创新型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性教学则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性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创新性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主动探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精髓。开展创新性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课程建设,通过开展课题设计等教学方式,体现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通过课题设计的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在创新性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起着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通过引导、组织、激发等手段,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可以开展辩论会、讨论小组等形式,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3.加强过程教学。加强过程教学是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当然,加强过程教学并不是意味着对结果不重视,而是指应当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入到对教学过程的开展中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评价环节等内容。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在现阶段应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可以加深学生的主观认识和理解。另外,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联网,可以让学生快速及时了解到国内国外的专业信息,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客观上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首先,教师应当进行知识更新,而且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总是会带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新的研究课题和教学上的挑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进行理论的更新,将会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更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其次,教师也应当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能促进理论的深化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只有将自己投身于实践当中,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才能进一步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和储备,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期望和要求的学生。最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也才能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明天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论

篇2

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专业是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科领域教学质量的重要专业,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当下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专业的现状,并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具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视觉传达;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在培养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也更需要使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如何能有效的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对职业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进行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够很大程度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将视觉传达专业纳入了教学活动的范畴,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视觉传达教育的过程中,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教育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使得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却不能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获得高水平的应用能力,也无法理解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知识中的深层次内涵。还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授课的过程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视觉传达课程的设计,并没有将实践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主体,使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与机器设备的使用能力,得课程的进行的过程中缺乏实践性因素的支持。另外,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方案商合计的过程中,依然根据传统理论性课程的考核依据进行学生考核机制的构建,使得学生依然沿用专业课程的学习思维进行视觉传达课程的学习,造成视觉传达课程的理论知识虽然能够充分的掌握,但是概念知识陈旧,无法将视觉传达工作更好的作为提升基本素质的学习内容。

二、高职院校视觉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虽然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纳入的教学工作当中,但在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效果考核方面,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一些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教学课程不能在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2]。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在课程设计方面缺乏足够的自,只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去对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实施了设计,造成了课程的实际实施效果不能得到准确科学的判断,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的改良机制也很难在后续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必要的提高。一些教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特点,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比于传统专业学科,在高职院校的所有学科当中并没有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相关教学体制也正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使得一些教师在设计课程细节的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

(二)国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国外之间的对比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方面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使得一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理念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贯彻。而同时期的外国高职院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体系方面已经相对完善,很多外国的高职院校根据视觉传达课程的特点,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完善,使得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完善的教学模式推行视觉传达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视觉传达课程的学习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也能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对理论知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提升对视觉传达课程的喜爱程度。

(三)本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国情与特色我国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关联,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实施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都参考了市场经济社会的实际特点,对教学活动的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很多知名设计专业院校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完全按照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案的设置,使得一些学生能够认识到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认同感和后续学习活动的主动性[3]。还有些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同一些当地社会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社会意义,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习。另外,一些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开始开设专业实训工作室,使一些学生能够加强与老师在设计上的沟通,老师与学生都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学生发现自己设计中的优缺点,对实践活动更加重视,使老师也不仅仅“纸上谈兵”,老师和学生共同提升,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此外,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工艺,有些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抓住这一点,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使院校专业建设更具有特点与优势,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

三、结论

在深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的同时,对在当下如何建设与发展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给予我们更加深刻的思考,对于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M].高等农业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毅伟.学生学习状态及其调整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

[3]杨超.高级技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9.

[4]孙燕侠.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

篇3

1.数字化时代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带来的影响

视觉传达就是依靠视觉媒体来显示和传递相关信息给观众,从而进行设计。视觉传达展现了设计者所在时代的特点和对应的文化内涵,视觉传达不但是一门新兴艺术,它更多的功能是承载有设计者和观众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任务。因此视觉传达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艺术。当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学化时代的来临,视觉传达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正在逐渐的扩大,并且同其它行业之间所产生的交集也逐步增加。逐渐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成为了一个同其它视觉媒体专业有着紧密联系并且相互协作的设计行业。视觉传达专业涵盖有“信息的传达”与“视觉符号”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中,视觉符号的意思是人类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全部可以进行表现的事物一定特征的符号;而“传达”指的是,该视觉信息的者使用相关符号给予观众进行信息传送的一个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拥有特殊信息的“视觉符号”在进行“传达”的过程当中,一定需要借助特殊的平台实现这一目标。在全球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进行动态或者静态、抽象或者具象的声音、文字、图像等的视觉传达工作,而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因为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使得作品自身拥有极大的信息量。并且在进行传达的过程当中,受到数字化时代的影响,这些设计往往展现出极强的时效性和交互性,并且依靠互联网,在进行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极低。因此就可以更好的帮助设计者来开展视觉传达工作,并且依靠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用于视觉传达的媒介也从传统的纸媒发展到目前的电脑、手机等数字产品之中,这些都无形的增加了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总的来说,在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之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从内容到形式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2.中国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作者针对中国诸多开设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高校进行调研,发现在整体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构架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设计”三个部分,在该体系之下所开展的专业课程依然是广告设计、CIS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为主的主要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所牵涉到的数字艺术设计教学所占用的课时过少,这让当下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如下问题:(1)部分学校对于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不够充分当下,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进行的教学依旧仍然沿用传统的二维平面化的书本设计方式并进行排版工作,新兴的电子书设计的相关技术理论还没有编入相关的教材当中,传统陈旧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2)人才培养目的有待明确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脚步,计算机、互联网与数字通信行业正在进行高速的融合与发展,同时一项新兴的领域也随之产生,它便是数字媒体技术。它通过使用电脑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字化设备而开展相关艺术设计,属于计算机和艺术专业的结合体。目前该专业的侧重点在于视频的编辑制作、动画设计和游戏设计等,整体偏重于娱乐产业,虽然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二者之间存在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因为二者相互交叉使得高校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定点培养陷入了迷茫,怎样才可以充分发扬该专业现有的特点,并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并且符合社会对于该行业人才的需求,这是当前我国一些高校所共同面对的难题。

3.数字化时代之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性教学研究

作者以某大学开展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性教学方式作为例子,总结归纳出当前我国高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一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1)掌握时间点,将高效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针对目前的状况,作者认为需要重新针对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构架进行重建,并在此基础上,组建高质量课程群。另外,高校还需要按照社会上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不同需求,开设相关的具有时效性的选修课程。作者认为,高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仍需要采用传统课程体系作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基础,但是同时需要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例如,对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大量增加数字设计课程的课时安排。在传统课程是广告设计、CIS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为课程的前提下,增加部分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内容设计,以求拓宽学生的能力范围。例如在广告策划环节,学生不但需要针对广告策划、广告文案以及平面广告设计进行学习,还需要在课程当中加入影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学习,因为在实际情况下,许多产品的销售者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大多数并不是平面广告,而是数字广告。因此,在该大学当中,开设影视广告课程具有实际的意义,并满足了在信息时代环境当中,人们对于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人士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技术类型课程的安排上,增加了对于软件3DMAX的学习课程,以求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三维空间的设计。(2)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改良,力求满足社会要求作者通过对现有高校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的观察,发现目前在我国进行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专业当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已经显得过于陈旧落后。因此,作者认为,在进行视觉传达的教学过程的当中,教学者需要对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进行创新。例如:在某高校当中,率先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开创课程“UI的设计和创新”。因为自200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数字产品开始走向人们的生活,截止到目前,中国针对网站、软件设计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开展该课程能够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视觉传达 人才培养 现状

一、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信息载体,以设计信息组合而成的具有传播性图像的一门艺术学科。根据市场所需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定位于为市场输送一流的,既有艺术知识、又有技术知识的交叉复合型“设计精英”。可对于当前很多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选择方面,问到自己应聘的岗位工作,在设计、媒介、策略、文案、美术、排版等方面,对职位的选择不敢肯定,由于专业涉及较多,很多毕业生面对当前问题无法回复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这样的现状在当前很多。对于当前艺考生的人数不断增多,人数“量”上得到提升,而“质”却没有很大的优势,设计院系往往大多以安于现状来面对,很多学生往往需要在校外报培训班等“二次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有很多学生毕业后由于学艺不精找不到工作“失业”现象大有存在。[1]

二、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方法对策

1.改变教学方法以更新教学模式

如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很多大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设计的教师在这方面要转变以往的经验型教学方式。例如以前多是理论和技术教学,转变后的教学方式要多以开发性来对学生思维起到启发作用,让学生多以主动来参与课堂学习,科学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照明学习的发展方向。[2]

建议:视觉传达教师在设计专业课程时要将理论与专业相结合实施的方法,多让学生来回答相关的问题,以在课堂上演示、即兴表演、小组讨论、单元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并锻炼学生演讲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与此同时也推进了专业创作的实验性,尊重学生个体,展现出多样性的视觉形式。

2.贯穿大学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

经过与各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已毕业学生的交流,本人发现关于视觉传达专业在大二下学期首先还存在很多学生不明白的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对毕业感到困惑;其次,还有许多学生到了毕业前设计创作时,对设计作品才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是错过了最佳学习的时间,很多学生只好通过专业再培训来弥补过失。这两个问题在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普遍存在,虽然这些问题都是在将近毕业学期结束时,发现的问题,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方面还要注重对新生的培养,这方面经常被专业教师所忽视。[3]

建议:在大一时,针对新生,院校专业应开展相关的讲座,如“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优秀校友”讲座,让学生知道他们选择的专业的就业方向,认识到与报纸杂志、广告设计公司、网站策划、个人工作室等相关,让自己有个良好开端,来进入大学的学习阶段;另外在新生入学时,设计系可以开展一些创作性的“视觉传达设计趋势和主题赏析”,“社会职业设计”类似的课程,让新生意识到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将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

3.遵循市场需求以调节课程安排

首先,专业教师在课程安排上要对重复的课程进行调整,增加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区域性的课程。一般高等院校大学四年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四年里非专业课程占有很大的比例,专业课程的学习仅仅一年时间,因此出现很多学生都没有了解如何设计,就蒙混过关毕业了。而高等职业院校是大学三年制,课程设计相对紧凑,但是课程设计安排遵循的路线往往是:“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这样的“拿来主义”的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模块,出现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教师脱离的状况大有存在。[4]

建议:合并课程,对基础训练和专业创作进行有效的过渡,延长课程时间,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课程的深度。例如在“平面构成”和“版式设计”合并成“平面版式设计”,“色彩构成”和“装饰设计”合并为“装饰色彩”,将“立体构成”和“纸盒结构”合并为“三维包装构成”。 对于重复的课程“结构素描”和“设计素描”合并成“结构设计素描”,“海报设计”和“广告设计”合并成“广告海报设计”等等。

其次,从“口头文化”到“读写文化”,到今天的“网络文化”,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不能再依照传统的教育原则,要多贯穿现代科学技术,这样设计教育部门才能做好“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开拓”,让视觉文化跟随时代的发展。诚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大一的课程安排上往往都是色彩、素描、速写,强调手绘的创作,到了大二渐渐步入设计软件相关的课程,相对于在技能和实用性的运用方面没有过多的注重。

建议:在设计软件的课程教学上,要做好对授课时间的合理安排,让学生掌握好电脑技术的学习,以获得更多的创作进度,使学生经过培训练就好一技之长。此外,高职院校要结合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优势,积极开发新的课程,以促进专业发展,努力开展更广阔的前景,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多媒体艺术”等,这些课程处于视觉前列,为学生专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意平台,有利于将学生往新型视觉设计师方向培养。

第三,视觉传达设计整体课程结构,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调“达”的研究。“厚基础,宽口径”是强调设计文化的传承与拓展,“达”是以研究设计行为,为受众传播的最终目的研究。只有着眼于这一点,可以让学生拓展设计思路,并产生有价值的想法,而不是仅仅趋于在设计表面的表现形式。

建议: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将“外国艺术设计史”、“外国平面设计史”、“消费者心理学”、“文案”和“新媒体”等课程作为专业的必修课,“信息学”、“市场营销”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注重对专业的考察和对专题教学的市场实践,例如在“广告设计”课程上,专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设计最初考察好广告目标,拟好广告策略,做好广告调查结果、文案等因素。

4.重视实践,推进“开放式”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最终目标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市场进入“消费需求营销设计决策制作发展生产消费者新需求”这样的循环阶段。然而,目前的设计公司在招聘上,往往是需要有相关两到三年的设计工作经验,这说明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没有信任感。

建议:视觉传达设计系内部各部门成立“工作室”教学实施,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设计技术相关的学习之后,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设计所涉及到的材料和方案进行计划实施;将设计愿景变成现实,解决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巩固学生的就业基地。与此同时,加大学校和社会企业公司的合作力度,以大型设计企业为本来对专业系的设计进行开发,注重“产、学、研”的相结合,实现促进学院的专业课程水平、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拓宽企业设计机构,以此达到共赢;而且在学生学习中,能够过多的意识到团结的合作,了解到前沿的设计观,对就业建立信心。[5]

三、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的资源保障

1.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目前存在一些新成立的院校,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只有两三个专业教师,教师在职位上“身兼多职”,对于全能型的教师,很难保证所授课的教育质量;一些学校,顺着教育浪潮,将一些子虚乌有的教师隔夜间冠以“视觉传达设计专家”的称号。此外,还有更多的高职院校在招生之后,学生过多,由于缺乏教师,以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加入到大学教师中,这些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在教给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上,往往没有真实的专业能力;甚至一些学院将社会上一些低层次的设计人士收入在教育领域进行教学;还有在聘请真实的视觉大师方面,有的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个人艺术项目或其他经济收入方面,对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要狠抓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对人才的选拔、人才的培养,留住人才上下功夫才是艺术院校资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学院应安排他们在假期阶段到一些大型的设计公司进行交流学习,让教师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形势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而一线专业教师,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安排高级课程,增强专业灵敏度。此外,还可以创建开放性课程,扩大校际教师在课程上的交流和沟通,以资源共享;聘请大型设计公司有十几年行业经验,受过高等教育的设计师为客座教授,进行战略经验教学。教研室内部要多以自我激励、自我调整、集体备课,对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互听,对存在的问题敢于提出,集思广益,以达到教学的共同提高。

2.强化环境育人意识

在设计教学中,课堂地点安排除了教室、工作室、画室等教育和资源是必要的安排,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更好地整合有利于教学用书、计算机网络、工具设备等各种物质基础。例如在图书资料方面,高职院校主讲教师往往都是自备教案,但“学高”方能为师,对于设计院系要保证对教师所用教材、教辅资料经费的持续投入,来保证教师自编教案及学生课堂质量,建议建立专业院系的书籍书库,以鼓励教师阅读,并拥有对所需图书的自行购置权,院系买单后,存于系部书库作为通用资料供全系师生借读通用。在“网络”方面,专业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二课堂”,利用网络无国界互动的优势,积极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并在其基础上提高自己专业能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设计部门教师之间也应定期组织内部,与其他大学之间,与业内人士和市场机构之间进行学术方面的文化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聘请设计师、学术专家、视觉大师、美协会员等作出创意设计思路谈要,定期举办设计比赛,如校园内的广告大赛,学校与学校结合的包装大赛,网站举办的设计,企业直接的项目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对得奖的教师和学生以奖励,来不断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造潜力,以促进院校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

1.开设高水平就业指导讲座

例如,邀请大型设计公司设计师到院校做“人才就业”的讲座;以专业系赋有一定造诣的教师联合对毕业生开设“视觉传达设计系就业形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求职技巧”、“大学生就业知识”等讲座。来帮助毕业生充分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深入了解有关国家就业政策,如“大学生创业计划”、“选调生”、“留学海归”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前景。

2.建立与时俱进就业服务网

根据毕业生和企业单位提供合理的信息服务平台。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优秀毕业生就业趋势、毕业生求职信息、单位招聘信息、国家就业政策、创业政策、就业辅导、邮箱文件面试等。高职院校与大型企业、社会中介、知名求职网站做好链接,以便更好地提供快捷、方便的查询,给毕业大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3.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与服务部门及时通过电话、互联网、邮箱、来访等,做好人才市场、当地就业部门、报纸杂志、新闻媒体和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获取招聘方面的相关信息,力争做到“早”、“广”、“实”、“准”,以尽早给学生信息内容。高职院校要加强院系办学特色的大力宣传,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合作,实施“订单式”的联合推送人才。此外,对院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可以选择一部分作为学校毕业生推送就业的“联络员”,以帮助学弟学妹起到“帮传带”的作用,给企业单位也引进了优秀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还是存在一定量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要时刻跟随社会和时代的转变,不断持续对就业市场人才的分析和毕业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视觉传达学科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并完善专业教师教学方法,从而确保高职院校的高就业率,让高职院校在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舒白,视觉传达高等教育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电子测试.2013-07-15

[2]唐倩,视觉传达专业汉字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0-15

[3]张焕芳,新形势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J].美术大观.2013-09-15

篇5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国画艺术;影响

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项发展成果,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然而,视觉传达艺术的出生决定了它与商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时效性和功利性比较强,因此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要有超前的意识观念和引领时尚的手段,从而更新人们的审美观、消费观以及投资意识。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在探索中认识到传统国画艺术的重要性,并且逐渐运用或者借鉴国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使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知识性和拓展性变得更强。而另一方面,国画艺术在当代社会需要有所创新与突破,需要开拓本时代的艺术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国画画家发现了视觉传达设计中可利用的东西,并将它应用到国画创作中。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国画艺术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1.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国画艺术的特性

1.1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国画艺术之间的共性

第一,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共通之处。视觉传达设计是以可视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一定的信息给信息接收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点、线、面、色等要素得到合理的编排[1]。而国画则是用毛笔蘸水、墨、彩在绢或纸上作画的过程,同样注重点、线、面、色的编排。因而它们在表现形式上都属于视觉艺术体系的范畴。

第二,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国画艺术的作品中都带有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个性。就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而言,虽然它的创作考虑客户、市场的因素比较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品中表现出作者鲜明的审美个性,现代的直观“美”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消费者所看中的也是作品中的独特审美表现。就国画艺术而言,国画画家在画作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情操,画面、情感与美融为一体,形成画家独特的审美格调。

1.2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国画艺术顺应时展的特性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是产生于现代社会的一种艺术形式,与数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其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它具有顺应时展的特性。第一,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涉及多门学科,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可见其顺应时展的特性。在舞台设计和影视设计等四维设计领域,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运用最多,且效果很好。第二,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与哲学内涵,能够体现出时代精神。虽然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商业性比较强,但是设计者必须站在比商业更高的角度上进行创作,而这个更高的角度就是对人类的思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2]。而这一点正是每个时代的人都在探索的问题,因而它是顺应时展的。

国画起源于汉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鼎盛也经历了衰落。而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国画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画家积极寻求传统国画艺术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联结点,并对国画艺术加以改进,使得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因此从其发展轨迹来看,国画也具有顺应时展的特性。具体而言,这种顺应时展的特性表现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现代的创作手法,在国画的内容中融入了现代人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生活形态等。

2.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国画艺术的相互影响

2.1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对国画艺术的影响

国画艺术受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国画艺术吸收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空间构成”的构成手法。比如,国画画家在画某一物体时,为了隐去其主体性,而借鉴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法,只用一块颜色来赋予物体以形状,这就是国画借鉴了视觉传达设计中“空间构成”的设计方法的一种体现[3]。第二,国画艺术吸收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重叠构成”的构成手法。“重叠构成”是指利用形态之间的遮挡关系来构成空间。比如国画画家通过在画面中有规律地重叠玻璃的方式来构造空间,就是一种“重叠构成”的应用。第三,国画艺术吸收了视觉传达艺术中“分割构成”的构成手法。“分割构成”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以及秩序来进行划分或切割的构成方式[4]。国画中原本并没有这种切割构成的手法,受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之后,画家开始把这种分割构成法应用到国画创作中来。除了以上几种构成手法之外,国画艺术还吸收了“肌理构成”、“形象的群化”等构成手法。

2.2国画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

国画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丰富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内涵方面。第一,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借鉴了国画的色彩之美。国画的色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黑白色,一种是彩色。彩色在表现情感方面比较强烈,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设计者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借鉴了国画丰富的色彩表现。比如黄色象征着尊贵和疆土,红色象征着喜庆、热情等。而在黑白色的运用上,则借鉴了国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的方法,利用水的稀释作用将墨色调出浓淡。第二,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借鉴了国画的构图之美。构图是指形象符号对空间占有的情况,国画中有散点式、鸟瞰式、边角式、布白等几种构图方法[5]。而视觉传达设计以快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为设计原则,所以它借鉴了国画中的布白构图手法,从而达到增强语境的目的。第三,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借鉴了国画中的诗书画印之美。国画中的题诗、印章等使画的内容更加丰富,画面更具美感。而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受此启发,也将诗书画印融入到作品中,从而使作品能够通过文字来表达深层的意蕴,深化作品的主题,而印章的使用则使作品增添了许多儒雅气息和中国韵味。

3.结语

视觉传达艺术与国画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双方的艺术创作都走向了新的高度,各自取得了新的成果。因此,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要继续吸收国画艺术的丰富内涵,从而使作品更具张力,引领时代潮流与消费风尚;而国画艺术则要在借鉴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的构成手法来使自己的绘画更为挥洒自如,从而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况燧媛.浅谈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状与发展[J].青年作家.2014(20)

[2]仇琛.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3]聂森.视觉传达设计在数码时代的蜕变与革新[J].文教资料.2011(06)

篇6

关键词 视觉传达 假性繁荣 转折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这种状况与美国80年代设计的是高度商业化特征相仿,德国人的现代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运动,设计家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美国的设计家则基本集中于市场竞争,如何通过设计使设计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是他们关心的。因而,设计没有那么观念化、哲学化、理论化,而趋于实用化、商业化和个人化。

1视觉传达商业化

视觉传达设计介乎于商业和艺术,设计师可以不是商人,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为商人工作,因此功利性在现今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题。当今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森林减少、动物灭绝乃至人类的地区不均衡发展、饥饿战争等等问题都成为平面设计关注的内容。视觉传达设计曾经是人类征服自然达到功利性目的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但是当人类开始审视自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失与得时,视觉传达设计也成为人类反思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近年来平面设计内容的转变更多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但是一张好的设计作品却可以将这种反思和警示传达给更多人,起到很重要的媒介作用,这是谁都不可以忽视的。

2国内的假性繁荣状态

所谓“假性繁荣”是指它在一种中外设计观念混杂、设计作风紊乱、美学内涵半缺失的状态下获得本身的自发开展的,缺乏科学美学观的指导。特别是商业视觉传达方面,其商业滋味渐浓,方式感越来越强,内在的文化艺术性则日渐缺失,艺术方式沦为商业目的的载体。

而这些,都是美学观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结果。在认识到并供认这个理想之后,我们需求直面这个事实,既不要埋怨,也不要懊丧,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态承受这个事物开展的必经过程,同时还要以科学的头脑、正确的态度去理清现状,纠正其不良倾向,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美学观。

3“三种风向”

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中广阔受众影响较大的当属熔铸结构形态于其内的应用形态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这些设计形态基于一定的信息传播目的,借助不同的传达方式,普遍而深入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对受众的身心状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诱导作用。

综观以上各种形态的视觉传达作品,不难发现,虽其传达方式和内容不同,但总的作风类型不外乎以下几种:

3.1“中国风”

因循中国传统装饰作风,将中国元素注入各类现代设计之中,使之呈现一种外乡气息的设计相貌。而此类作风的作品中,有些彰显了中国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中广阔受众影响较大的当属熔铸结构形态于其内的应用形态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这些设计形态基于一定的信息传播目的,借助不同的传达方式,普遍而深入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对受众的身心状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诱导作用。

3.2外来作风

外来作风类的作品,吸收自创西方或日韩等国度的设计作风,表现出极强的现代个性。但这类作品中,亦有优质而凝聚着内在设计力度的佳作,和一些仅在画面充满喧嚣着急躁前卫的方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拟之作。

3.3其它作风

其它一些作风的作品群中,其实是孕育新作风的作风的蚌床,充溢着探究和尝试的无限可能性。但也带有一定的含糊性,需求在不时的设计理论中拔高,确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状况的呈现主要是由于视觉传达学科在我国属于一个亦古老亦新兴的行业。如广告、包装等,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已呈现。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酒旗”其实就是我国广告的初始形态。又如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拓本,其实也是我国古代附带商业价值包装的早期形态。

4结语

世纪的转折期,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种种难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及数字文明的新社会,迫切需要创新的设计观念。人们企盼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精神、新艺术、新工具、新空间、新媒体空前发展的情形下,能够展现出神奇的风貌,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对于设计师而言,文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这也将使整个创意产业向着更加漫无边际的空间奔去。在这个思想体系下的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呼唤高素质的全方位设计师,即能够摆脱单一学科的模式,向跨学科、综合型发展的人才。视觉传达设计师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像一个导演,他具有综合各种知识、认识和感性的能力,能够将人体特性、信息空间和环境空间等关系进行重构;能够发现、选择、调动一切视觉元素并通过恰当的媒体创造新形象;他决定由谁来操作,而不是一个熟悉工具的操作者;他具有感性的表现能力和超越一切领域的创造性活力。

篇7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色彩构成设计; 色彩教学; 教学改革; 自主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55-02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内设计界越加感到色彩的重要。事实上色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美化生活、优化产品、启迪心灵,而且在商业时代,色彩还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自然万物,人们往往对色彩的记忆比对形状的记忆更为深刻。从国外,特别是日本近50年的色彩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整体色彩设计水平和国民色彩素质的提高要依赖于色彩教育的普及。为此,中国要想实现一个色彩强国的梦想,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意识到色彩设计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中国自20世纪初期引进西方色彩以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装饰色彩时期(1910年至1980年)、色彩构成时期(1980年至2002年)和色彩实际时期(2002年至今),因此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的研究项目《色彩构成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就是基于以上思考而立项的。

一、色彩教学现状

1.国内目前平面设计作品每年不断增加,视觉传达在设计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所涉及的平面设计作品也日益增多,人们对平面作品的视觉要求也越来越高。

2.我们对国内色彩设计教学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绝大部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教师对色彩在特殊场合的运用还很不到位,民族本土化的色彩设计元素应用不多,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并深及人的心灵,影响人的心理与情感。因此很多设计教师还不能很好的用色彩感化人的生理、心理。不同地域、民族及文化滋养着各自独特的色彩审美趋向,敏锐地捕捉并用自己的心智去感受色彩,才能使色彩成为设计中最美丽的语言。

3.随着我国视觉传达的发展,平面视觉传达色彩设计的应用如:标志设计、产品包装色彩设计、海报色彩设计、印刷样本色彩设计、书籍装帧色彩设计等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传媒视觉传达色彩设计的应用、环境视觉传达色彩设计的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需要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项目的研究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宗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实习、多实践、探索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上的应用,解决具有民族本土化的色彩设计,找出特色,结合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力求在色彩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得到较圆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色彩教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色彩事业发展的牢固基石还是在于色彩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整体上看“普及”可以通过国内一些专业机构、色彩公司等团体来完成,如色彩设计师资格认证、色彩设计培训等形式,主要实现大众化的色彩教育任务。而“提高”则更多地依靠具有教育优势的高校来进行,为社会和行业培养高素养、高技能的色彩专业人才。教改发展趋势就是在色彩教学“自主研究性学习”中实行如何提高色彩教学质量。

三、色彩教学改革“自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讨

1.目前,模仿型的单纯写生教学源于欧洲、俄罗斯,但伴随科学特别是摄影技术的日益发达,这种教学手段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逐渐退出,而我们的绘画和设计艺术教育仍然一成不变,只看重表面而忽略了因此导致的思维定式,墨守成规的模仿教育对社会的危害,偏离了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自主性研究性教育学生“探索”就是教育学生敢于自主创新,敢于独立思考,坚持百花齐放,坚持百家争鸣,首先做到敢于思想解放,学术自由,这样才能奠定色彩运用的思想基础。

2.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上如何应用色彩,是一项的工作量巨大的任务。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各种现代设计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中国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逐步形成平面视觉传达色彩设计、传媒视觉传达色彩设计、环境视觉传达色彩设计三大综合性色彩设计领域。如何使色彩设计的从业人员也从掌握单一的、传统的绘画设计技艺发展成为熟练运用数字技术、电脑图形设计技术、传统绘画技术、现代色彩应用技术的,复合型现代色彩设计专业人才。重点教育学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敢于攀登色彩研究前沿水平,要下功夫认真钻研传统与现代的色彩学术观念。

3.自主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该项目的学习研究,可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兴趣、提高对本国的民族元素的知识了解和深入、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大大加强了自学能力地培养,对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该项目研究为平台,培养我们对专业的热爱,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促进平面视觉传达色彩设计、传媒视觉传达色彩设计、环境视觉传达色彩设计制作水平的提高。通过团队合作、集体讨论,形成相互启发、思维碰撞,激发设计灵感,相互取长补短的学习形式,在圆满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带动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极大提高实践环节学习质量。通过这样独特的创新性实验项目,我们形成的研究团队形式,将给更多的同学提供实践借鉴、实践训练,引导同学们到实践中,到生产一线,直接转化为生产成果,强化色彩在达到设计中的作用与运用,达到从理论到实践,提高色彩运用的能力与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举例:《色彩构成设计》课程教学,根据课程要求,按照“自主研究性学习”方法实行教学改革的方案:

步骤一:调整与明确《设计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实践研究》的研究目标,不断修订、选择、明确内容,做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化、细化,并记录实践过程以及完成需要解决的问题。

步骤二:选择课题中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单元,设计出一个项目研究的系统原型,通过系统原型设计,确定研究的总体构架、界面、素材的规格以及所要设计的内容,同时记录实践过程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步骤三:素材的准备与项目的开发:根据项目制作的要求,准备所需要的素材,包括色彩设计与图形的关系、色彩设计与字符的关系、色彩设计与物体的关系、色彩设计与应用材料的关系、色彩设计与设备工具的关系,进行项目开发,并记录实践过程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步骤四:进行项目中期总结,针对前期的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实践进行调整规划。

步骤五:运行系统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研究性学习。进行问题讨论、疑问及解答,并记录实践过程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步骤六:运行测试与评估,记录实践过程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步骤七:结题、测试,形成色彩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篇8

关键词:情感理念;视觉传达设计;具体表现

在传统模式下,视觉传达设计关注各项平面因素,对此进行全方位的调动,设计者在这其中融入了创新性的感受[1]。然而在全新的设计思路中,如果局限于上述设计模式那么仍然是不足的,这是由于视觉设计容纳了较为复杂的多样化要素。因而作为设计者来讲,针对作品应当突显独特的见解,同时也不应当忽视受众真实的情感体会。只有把情感体会融入全过程的视觉传达设计,才能让受众拥有独特的心灵享受,全面展现情感理念的重要价值。

一、探析具体表现

1.作品的选材从视觉设计角度来讲,针对特定作品有必要进行适当选材。这是由于,作品材质与作品蕴含的深层情感具有直接性的联系,二者应当是不可割裂的。因此可以得知,作品选材不应当局限于表层的价值,同时也蕴藏了特定的情感理念。从视觉的角度入手,就可以探寻作品选材蕴含的情感内涵。例如:如果把水泥材料与鹅卵石材料进行相互比较,那么可知水泥十分冷硬,鹅卵石则给受众带来了温暖朴实的视觉感受。因此在必要时,可以把水泥材料替换为鹅卵石材料,将其运用于新时期的视觉设计,以此来传达亲切与温暖的视觉效应。如果选择了合适的作品材料,就能顺利传递其中潜在的情感要素[2]。

2.作品的色调自然界蕴含了多样化的色彩,各种色彩也渗透于平日生活。因此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作品色调也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项要素。从本质来讲,色彩基调包含了红色、黄色与蓝色,不同类型的色彩传达的内心情感都是各不相同的。具体而言,红色、紫色、黄色与绿色分别可以折射热情、高贵、温暖与生机等各种情感。由此可见,如果能够把多样化的色调搭配运用于视觉传达,就能突显产品中独特的情感体会[3]。人类富于多变的情感,然而色彩可以实现情感的寄托。在视觉设计的领域中,针对富于变幻的内在情感应当加以全方位的描述,确保流动性的色彩能够与受众实现内心共鸣,针对产品也产生了认同感。

3.基本的设计构图从平面构图来讲,作品构图通常涉及到点线面的三类要素。在实现视觉传达时,上述要素应当融入更多的情感,确保作品构图符合人性化的宗旨。在观察作品的外在构图时,受众就能感受到流动性的情感。然而实际上,设计构图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在必要时设计者应当借助忽明忽暗的构图方式来激发受众情感。从视觉设计来讲,通常可以选择流畅的曲线或者富于速度感的直线来描述情感变化。这是因为,线条都是富于生命色彩的,它们并非单调与死板的,而是应当与受众产生多层次的内心互动。

4.编排文字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包含了上述要素,同时还包含了文字编排。除了构图之外,文字同样应当属于视觉设计不可或缺的要素。一般来讲,文字不仅承载了特定的表层意思,同时还可以激发深层次的内心感情。设计者针对作品文字应当予以创新编排,确保作品上的文字看起来不至于突兀,同时又能巧妙融入内在的情感。从现状来看,很多设计者已开始把艺术字运用于新形势下的视觉设计。如果能运用艺术字来描述情感变化,就能激发受众对此产生的独特感受。此外从排版角度来讲,针对排版模式也要突破局限,对此可以灵活选择断点式、直线、曲线或者流线型的设计方式。

二、运用情感理念完善设计的措施

受众在面对特定的作品时,通常都会透过表层的作品外形,进而深入其中的深层内涵。因此可以得知,视觉传达设计的宗旨就在于激发特定的情感效应,引感共鸣并且让受众都能认同作品设计。实质上,视觉传达设计与情感理念并非彼此分离的,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果要设计出优质的作品,那么不能缺少多层次的情感互动。具体来讲,如果要做到视觉传达设计与情感理念的相互结合,那么有必要关注如下的改进思路:

1.在作品中蕴含设计意图进行视觉设计,基本目标就在于传递独特的情感意图。这是由于,受众只有在接受作品外形、作品色彩以及文字描述的前提下,才能感受到设计者在这其中蕴含的深层情感价值。由此可见,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都应当融入最根本的设计意图,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视觉传达手段来体现上述的意图。受众一旦面对了特定类型的作品,就能引发与之相应的情感波动。目前的状态下,很多商家都喜欢借助广告来实现自身的宣传。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营销模式,广告本身承载了多层次的丰富信息,同时也表现为多样化的外在形式与更快的传播速度。但是截至目前,仅有较少数的广告可以做到迅速吸引受众。这是由于,这部分的广告设计者借助了独特的视觉效应来描述自身的设计意图。由此可知,广告形象蕴含了鲜明的色彩要素、图形要素与文字要素,它们都可以超越单一化的语言描述,确保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段里就能实现情感共鸣。

2.融合情感与升华情感进行视觉设计的根本目标应当在于吸引受众,上述要素构成了视觉传达的宗旨与目标。因此可以得知,设计者如果能更加关注受众内心真正的情感,就能做好全方位的情感融合,进而实现了顺利的情感交流。因此作为视觉传达的设计者来讲,应当深入受众之中,确保自身能够了解受众的真实感受。在融合情感的基础上,就要尝试借助视觉设计来升华情感。受众如果能在欣赏某些作品时体会到自身情感的升华,就能发自内心喜爱此类作品。

3.全面实现互动情感本身构成了独特的意识类型,它承载了特定时间段的人类记忆。视觉传达设计实质上并非局限于设计者的单方面,而是有必要致力于实现双向性的互动设计。设计者如果把自身情感融入特定的作品中,受众就能感受到上述的情感要素,进而给出相应的反馈。通过运用上述的双向模式来构建二者互动的桥梁,从而密切了多层次的情感沟通以及情感交流。因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应当超越最终的产品与成果,更加关注过程。

三、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与平日生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作品本身也承载了社会美学与技术美学的两种内涵。在欣赏作品的前提下,针对其中潜在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全方位的挖掘。未来在实践中,作为设计者还需不断的摸索,对于情感理念进行全面的融入,在此基础上获得更高水准的作品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亚洲.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理念的表现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23):43.

[2]周静.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研究[J].艺术教育,2016(11):213-214.

篇9

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本身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实践性特点,若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将在涉及参与设计过程中将无法做到游刃有余,这就要求结合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现状,做好教学改善工作。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弊病以及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能力;培养视觉传达设计

在现行媒介融合环境下内涵逐渐丰富,整个学科表现出多领域、多视角特征。正是这种学科特征,要求在学生培养中,应从全面能力着手,尤其其中的创新能力,是保证学生设计中融入更多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效果的提升。但如何使该目标实现,又成为现行视觉传达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弊病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是现行高校重要学科之一,其整个课程体系可具体细化为基础知识理论、专业核心课、实践设计内容等。尽管从整个课程体系看,学生基础技能与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有较多弊病存在,难以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其中存在的弊病集中表现为:

第一,培养目标模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本身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满足学生就业研究。但由于该学科表现出一定的复合性、交叉性特征,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较为迷茫,难以对培养目标进行界定,更倾向于将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套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上,使学生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第二,课程体系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尤其视觉传达设计更需依托相关的软件,但现行部分高校并未将新媒体、自媒体以及数字化艺术等融入其中,整个课程体系较为陈旧,难以与现代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尽管部分院校将这些技术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但多流于形式,并未做到技术与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第三,教学方法滞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理论讲授内容所占比重极大,教师仍局限在单纯的灌输层面,即使在实践教学方面,如其中的文字、图形与色彩等要素设计方面,也完全停留在讲授与示范的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模仿,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得到培养。由此可见,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成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性因素,要求做好完善工作[1]。

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

1、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的内容集中表现在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形象思维等方面,而这些思维的锻炼很大程度需从实践内容中表现出来,要求在培养创新能力中做到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具体培养中,首先应注意从专业基础内容方面着手,如基本创作设计流程,要求学生对创作设计的基本功能特征、受众心理特征等进行分析,如其中的色彩、文字与图形,应尽可能为受众带来良好的视觉效应。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完成创作设计过程,可有效避免无意义设计、形式创新问题的存在。而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则需注意明确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如在编排设计教学内容上,教师在讲解空间视觉元素、动态视觉元素等编排的基本方式后,可要求学生依次完成平面编排、空间编排与动态编排等设计工作,学生在积极探索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与形象思维都可得到培养。最后,在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可考虑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如对市场中较为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调查,分析作品的价值特性,有利于汲取其中的创新内容。

2、多元化思维模式的培养多元化思维模式的培养是满足个性化设计要求的关键所在。以往教学中,往往在设计中注重统一性,利用统一的分数标准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衡量,直接导致培养的学生具有“无差别性”、“相似性”等特点,更无从谈及培养创新能力。对此便要求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爱好以及基本能力进行分析,引入个性化培养方案,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如部分学生在广告设计上兴趣较为浓厚,能够通过相应影像技术、绘画手段完成设计过程,但其他包装设计等却表现较差,此时教师在挖掘学生在广告设计方面潜能的基础上,并考虑将包装设计等内容融入其中,以此达到扬长避短的目标,且在该学习过程中,容易使学生多元化思维得到培养[2]。

3、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解决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弊端的重要途径。实际改进中,首先要求对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进行改变,可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设计过程中的小组讨论、多媒体手段的融入等,或者考虑将当前市场中优秀的视觉设计作品引入课堂中,由学生对作品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并重新进行设计。同时,在教学方法改进中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在教学内容中融合当前市场需求内容,这样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起到突出作用。除此之外,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也要求教师在综合能力上不断强化,如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且高校需在相关设备方面不断完善,尽可能使硬件、软件等资源可为学生设计提供保障[3]。

三、结论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际培养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弊病,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做到教学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并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模式,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倩蓉.澳维多利亚州与湖南省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马明菲.新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46.

篇10

关键词:视觉传达暖设计

暖设计,即温暖设计,是指能给人带来温暖感的设计,主张设计要超越“形式”,注重内涵,并关注人们的感受,视觉传达“暖设计”不只从色彩和质地上去衡量,更指出设计源自内心感和人性关怀。让我们有意或无意被它的感知力和形象力所影响。

1. 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是包含“视觉符号”和“传达”,可以理解为有效的传达视觉符号的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来表现并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由平面设计演变而来。视觉传达设计师可以利用视觉语言符号进行信息艺术化,使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信息,并留有深刻的印象。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只是平面设计,它与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美学等多种综合类学科都密切相关。例如联通标志的设计,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视觉的表现符号,联通标志首先运用了中国传统纹样盘长纹,形成了现在中国结的符号,寓意着长长久久,路路相通。其次联通的标志还运用了设计美学的对称和平衡的原理,色彩上也运用了中国红。与它的企业文化经济等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视觉传达设计与文化领域和其他综合类学科都有联系,并不仅仅只是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括: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等,设计的作品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多个领域。

2. 视觉传达“暖设计”

“暖设计”即温暖设计,是指带给人们温暖感的设计,注重关注人们的感受,与受众能产生正能量的互动与共鸣。暖设计是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来进行设计表现的,主张要超越“形式”注重内涵。通过“暖设计”的作品给人们心灵产生共鸣,并关注人们的感受,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更强的生命力。视觉传达设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会有意无意被影响,因此“暖设计”建立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之上,通过视觉的表现语言与符号、丰富的图形、色彩崭新的创意,进行有序的排列,给受众带来积极温暖的生活态度。

视觉传达广泛应用在商业领域,能产生巨大的商业利益,但设计不应该只追求经济利益。“暖设计”在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之外,能够将优秀的文化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渗透到设计作品中,通过设计作品与受众产生沟通与共鸣。从而传递给受众,让受众从暖设计作品中获取到了更多的正能量,为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视觉传达“暖设计”的研究,促进了文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3. 视觉传达“暖设计”表现形式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通过文字排列,图形造型,色彩语言等视觉元素构成。往往我们看一个视觉传达的设计作品,往往最先看到的都是图形,最吸引我们视觉的也是图形。色彩和图形一样,都具有直接的视觉表现力。所以图形的语言搭配色彩表现是一种可以比文字更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图形搭配合理的色彩,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给受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刺激。暖设计的表达可以合理运用图形语言和色彩,给受众留有深刻的印象和观感,能与受众产生共鸣与沟通,给受众观后有温暖的正能量感。暖设计的图形语言不仅仅只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刺激,更多的是通过看到图形后引发的思考和感动,能够与受众产生互动沟通的对话,使受众的信息不仅仅是停留在图形的表面,与受众内心产生强烈共鸣。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中,观者视觉首先被图形吸引,其次是文字。虽然文字语言不如图形来的直观,但是在设计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说明性作用。所以暖设计的文字语言设计首先要讲究字体的清晰性,便于消费者易认,易读,易记。主要文字的字数往往不需要太多,可以是对图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也可以是在整个版面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暖设计的语言在清晰简洁的基础之上,需要注意内容性。暖设计语言文字需要能够给观者带来画面感,留有想像的空间,激发受众的正能量,产生美好的联想,激起受众的兴趣,主动去接受文字的传递的信息。

4. 视觉传达“暖设计”的运用

4.1 广告设计“暖设计”

广告就是广而告之,通过广告媒介向大众宣传和传播信息,广告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有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之分。商业广告是广告主通过付费的方式,利用广告向大众宣传和销售商品,从而获取利益。然而公益广告是向人们宣传好人好事等,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广告形式主要有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要注重视觉的冲击力,和宣传的信息内容,尽量简单清晰明了。

一个优秀的广告设计需要好的创意和合适的表现形式,在广告设计中运用暖设计,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特别是运用在商业广告。例如

PromartHomecenter品牌广告“The perfect daughter”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聋哑女儿能够“听到”男朋友在门口按门铃,父亲在Promart Homecenter商店买了电线以及其他工具改造电路,能让女儿通过床头灯闪亮就能知道楼下是否有人按门铃。影片末以Your family is perfect,your home should be too.(你的家庭很完美,你的家也应该如此)结尾,无疑是在为品牌自身宣传做出委婉的呐喊。这部广告全篇没有一句对白和台词,可是无声的画面却更让人心中充满温馨感动。在商业广告设计中加入暖设计,可以使受众不知不觉接受了商品,给人心里温暖的体验和感受,与消费者有了情感的沟通与共鸣。

4.2 包装设计“暖设计”

包装设计主要功能是用来保护商品,销售商品,传递商品信息。在设计时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结合视觉传达元素综合完成。包装设计的材料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纸质,塑料,玻璃,木头等。印刷工艺的进步对包装设计影响很大。

包装设计在保护商品,传递商品的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暖设计”还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温暖的感受。巴西盛产阳光、沙滩和各种帅哥美女,其实当地的巧克力那也是一绝。巴西著名巧克力品牌Folie ,不仅勇于制作各种崭新口味和缤纷颜色的巧克力派,而且也非常注重产品包装。这个品牌推出的crocs 系列的包装,只不过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却在表面手绘了不同的图案和文字,简单又特别,即使看不懂也依然觉得很有趣,爱不释手。手绘图的形式充满童真童趣,更加多了一份亲切感,温暖人心。这个设计师成功抓住了消费者的内心,包装设计中加入了“暖设计”使这个系列的包装设计非常的成功。

在包装设计中,运用暖设计的例子很多.牛奶的包装大家见过很多,但不是每一个包装都能吸引人,都能引发人们喝牛奶的欲望。在牛奶品牌中蒙牛和伊利算是比较出名的,但是包装却不一定深入人心。Milky品牌的牛奶包装在这其中却是独树一帜,喝个这个品牌牛奶的人就会发现,它的包装可爱而且很萌,让你忍不住再多喝一口,仿佛从最新鲜的牛奶取缔而来,每次收集这些可爱的包装都会心里温暖,简单的颜色配色白色的牛奶,令人心情舒畅,或新鲜的绿,或跳跃的橙、或稳中的蓝,让人在五彩中感受牛奶的温暖。

5. 结论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技术和表现形式,但是并没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和幸福感。综合以上可以得出,现在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更具正能量的沟通互动性,能与受众产生共鸣,给受众温暖关怀,让受众更愿意接受,不只是视觉吸引受众。针对受众对设计作品越来越冷漠的现状,“暖设计”通过设计作品中的温暖情感打动受众,赋予视觉传达设计灵魂精神,贴切阐述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意义。

与受众产生共鸣与互动,给受众积极影响是视觉传达“暖设计”的重要功能。先是将“美观物品更好用”的理念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提出美好温暖的设计更容易被接受;其次是超越产品设计的功能性,使视觉传达设计对人们的生活态度起积极地作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加入暖设计,让受众从设计作品中获取到了更多的正能量,将优秀的文化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渗透到设计作品中,与受众产生沟通与共鸣,为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凌浩.产品形象的视觉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6.

[2]阿恩海姆 霍兰 蔡尔德.艺术的心理世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

[3]靳埭强. 中国平面设计与包装设计[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33-40.

[4]张凯 周莹.设计心理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8.

[5][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尹章伟等.包装色彩设计[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20.

[7]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2.

[8]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9]李硕.浅析“情感”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D].科技博览,2009.

[10]陈蓉.广告创意中的情感诉求[D].山西焦煤科技,2005.

[11]蓝蕾.书籍设计的情感互动[D].新视觉艺术,2009.

[12]葛对等.产品的色彩情感与应用[J].装饰,2005.

[13]王国伦.广告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17-19.

[14][美].阿克曼著,王楠崇译. 形象决定命运.中信出版社,2002.8.

[15]张春河. 产品形象形成与线索理论的研究.中国时代经济,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