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教育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安全教育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安全教育报告

篇1

一、xx区中小民营企业安全培训情况与分析

目前xx区有中小民营企业近3000家,其中属于高危行业的有近300家,据统计,企业负责人经过安全培训的有400多个,不到总人数的20%,从业人员6万多人,经过培训的近3万人,接近总数的50%,特种作业人员1200多人,经过培训的1000多人,占总数的80%多。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企业负责人经过安全生产培训的比例很低,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和比例高些,而正是由于企业负责人自己没有受过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重视,埋下生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一)部分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个别企业主不履行《安全生产法》职责,没有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企业工作日程,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不安排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费,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政府部门进行的生产教育培训的宣传无动于衷,甚至对监管部门进行安全培训检查持抵触情绪,认为企业只要把生产搞上去就行了,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没有必要。

(二)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认识不高。由于以前没发生过事故,一些企业产生了严重的麻痹侥幸思想,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技能培训,忽视安全培训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员工流动性大,企业不愿花费成本进行培训;而大部分员工安全意识差,维权意识薄弱,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甚至不愿参加培训,员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的现象尤为突出。

(三)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认识偏差。认为安全教育培训是政府之间的事情。由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加上政府部门经常性地发文,老生常谈地重复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强调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似乎安全教育培训是上级部门的事。持“安全教育培训是上级部门的要求和任务”观点的不在少数,在对待安全教育培训的问题上,往往政府部门很积极,企事业单位被动应付,把安全教育的主次位置给完全颠倒过来了。殊不知,安全教育应该是企业事业单位自己的事情,政府只是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

(四)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投入不够。安全培训需要钱、需要时间,而不少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成本投入的最小化,无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只用工不培训。

(五)部分企业安全培训制度不全。通过调查,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培训部门,在培训制度方面,半数以上的民营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是经座谈和深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相当一部分企业虽然有自己的年度培训计划,但是大部分的年度计划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有的企业每次培训的计划是临时制定的。

(六)政府部门对安全教育培训监管不到位。xx辖区面积82.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0.34万,中小民营企业近3000家,但安监局工作人员只有七个,监管对象过多,监管范围过大,监管力量严重不足,这是监管不对位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现在政府都在强调服务企业,监管多了怕影响单位的评分,有时甚至担心影响与招商引资企业的合作关系或被认为“投资环境不良”,而对安全监管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彻底。

从上述调查情况看,中小民营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负责人法制意识淡漠,不知道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法定要求;安全意识不明,安全培训与保障生产安全的关系没有理顺;企业责任意识不强,企业是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培训情况执法检查不够等等。

二、加强xx区民营企业安全培训的对策和措施

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必须不断地得以强化和提高。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促进和实现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提高的主要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抓好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安全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增强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氛围。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宣传媒体,普及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培养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法》内容纳入普法教育计划,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宣传进社区,进入千家万户,开展全员培训教育活动,使大家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二)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开展安全培训是防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治本之策,重视和加强安全培训是我们安全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将安全教育培训纳入监察执法的重要内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开展经常性安全培训专项督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把安全生产培训责任制度、计划制定落实情况和“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情况作为执法检点,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安全培训的主体责任,从而提高企业开展安全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安全培训工作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

(三)扩大企业安全生产达标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企业员工安全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加强教育培训,进行正确引导。通过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达标活动,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篇2

传统的安全教育主要由施教者将教学内容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授。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教育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从理性的角度,向受教育者传授安全理论和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通常侧重理论宣教,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乏味,尤其是对思想活跃的青年员工来说,这种单调的教育方式越来越难以被接受,教育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新的时代、新的形势都在呼唤更加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方式,高职院校要审时度势,积极介入到安全教育新方式方法的探索、推动工作中,充分发挥院校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拓展企业安全教育的新形式。

一、发挥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全面解读安全教育深刻内涵,研究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

安全教育看似是单一的教育行为,而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学、管理学以及相关行业专业知识等诸多学科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诸多要素集于一身的大学问。如果不能以面对一门大学问的心态来看待安全教育,就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如果不能从这些相关学科的角度来分析安全教育,就无法全面、正确解读安全教育的深刻内涵。拥有这些要素的高职院校,应从立足于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服务于企业生产安全的角度,主动参与到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中,创造探讨研究安全教育新形式的学术环境,积极组织各相关学科的教师像医生会诊那样,对安全教育进行经常性的探讨、研究,从教育学的角度研判其教育手段的有效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育者对教育形式的心理反应,从法律学的角度为安全责任进行细致分解,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安全管理方式的优化更新提供理论支撑,加上各专业教师对不同专业岗位安全特点的针对性解读,必定会拓展出突出行业特点、符合教育规律、顺应受教育者心理、内容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新形式。

二、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代化教学及教科研优势,发挥相关专业技能作用,以高科技手段开拓安全教育新形式

传统的说教式、报告型安全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青年员工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恰恰又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受教育者,改进安全教育方式,不论是对青年员工本人,还是对其所属企业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对于安全教育形式的推陈出新,高职院校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软硬件优势。高职教师仍在不断地做着新形式的尝试和推新。比如,简单地说,将电子幻灯片融入到传统的安全教育报告演说中,利用电子幻灯片的视听多媒体功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配合传统说教式教育,打破传统安全教育的单一乏味局面,其教育成本低,而收效显著。此外,在已经出现的安全教育新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更加符合企业安全教育需要,以及顺应受教育者心理的全新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目前很多企业也都采用了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开展安全教育。比如,以播放安全事故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宣教,以触目惊心的真实现场和血淋淋的事实达到对受教育者的感官刺激和精神震撼。然而,这种教育形式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安全事故具有特有的突发性,这种纪录片很少能够完全展示事故的发生过程,无法深入解析事故原因;另一方面,血淋淋的现场虽然能够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对于某些受教育者(尤其是女性)来说会很不适应,甚至会对其心理造成难以预料的伤害,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为此,曾拓展出多种替代或辅助教育形式进行教育尝试。比如,由专业教师利用专业软件,以三维动画和flas的方式模拟还原事故发生过程,既达到了逐步分析事故原因的目的,又能以较为理智化的画面表现还原事故现场,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安全教育不一定要以严肃的方式进行表达,有时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展示,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院曾尝试过搜集一些带有幽默性质的电影中的事故片段,认真筛选与安全教育主题相符的部分内容,然后用影视编辑软件将其进行剪辑合成,在一些企业单位中为员工播放后,反映强烈,教育效果良好,受教育者们纷纷对这种新颖的教育形式表示喜爱。

篇3

【关键词】义务教育 弱势群体 救助 政策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90-02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普及已获得长足发展,可是在我国仍有一部分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顺利接受义务教育或者接受义务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出现了所谓的义务教育弱势群体,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国政府以及教育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提出改善此状况的相关政策。

一、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受教育现状

教育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障碍或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不能平等享有教育机会或优质教育资源的人群。由于义务教育的免费性,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又是教育弱势群体里极为特殊的一类。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教育弱势群体也在不断地扩大。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义务教育弱势群体,不仅包括原有的义务教育适学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特别是女童,而且包括新出现的义务教育适学的下岗职工子女、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流浪儿童等群体。其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分别表现为:

1.受教育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

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所处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紧缺,基础教育设施薄弱,且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公用发展经费在农村教育里的投入比例偏低,导致其所处地区生均基建经费远远落后于非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所处的地区。

2.辍学率居高不下,流失现象严重。

义务教育弱势群体由于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其监护人曾是之前的教育弱势群体,造成了这一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动机不高,辍学率居高不下,流失现象严重。据报道,河北威县作为一个“普九达标县”,某初中辍学率却近90%。但按照达标要求,其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不应超过3%。更令人沉重的是,威县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如此高的失学率,并不是威县独有。《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也显示,我国2009年流动人口达2.11亿人,其中14岁及以下流动儿童占20.8%,约有3500万人;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那么流动儿童失学人数就有325万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数字将会越来越多。另据调查,已入学流动儿童中约有10%因家庭贫困难以维持学业。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且不稳定

在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所处的地区,师资队伍极其薄弱,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特别在西部地区,教师队伍的数量严重不足,学历水平也严重偏低,教师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和持证上岗制度还没有健全。据调查,相对于非弱势群体所在地区教师,高达42.36%的此类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打算调动工作,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其学校教师短缺的矛盾,降低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是国家提供给适学儿童的免费教育,“教育因义务而变的和谐”的观点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但是,义务教育虽然解决了部分学费问题,但是由于更深层次的原因了导致了某些适学儿童仍然不能很好的接受义务教育,形成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对弱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着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由于受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城乡经济水平、区域经济水平相差甚远。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率1995年是2.79,而2010年达到了3.35。而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为罕见。同时,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尤其是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东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家投入的用于发展义务教育的资源一定且分配平均的情况下,物质的巨大悬殊必然造成投入义务教育的资源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而又由于我国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在社会发展的较长时间内是存在的,导致义务教育中总有接受教育相对弱势的一方,所以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

2.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加剧了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扩大的趋势。

目前,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①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较落后地区之间不均衡。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均衡。③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均衡。正是由于以上提到的不均衡,造成了义务教育群体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困难或弱势群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较少,尤其是义务教育适学的农村儿童、城市外来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统的残疾和弱智人群等,在接受义务教育上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因此,进一步加剧了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扩大的趋势。

3.义务教育弱势群体保障机制缺失,使该群体受教育的境地得不到根本的改善。

我国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义务教育政策法规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某些具体的部门法的缺失现象严重,针对教育弱势群体的法律至今还没出台。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义务教育弱势群体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应的管理职能缺位,特别是基层单位和企业普遍缺乏相应管理机构的支撑,对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开展扫盲、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的指导、监督和服务不到位。③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不善。近年来,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下发了大量的经费用于发展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其经营不善,导致了经费的利用效率较低,甚至移为他用,没能缓解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更好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三、救助义务教育弱势群体的政策构想

如何救助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如何促进我国义务教育更好的发展,成为关注的教育热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救助义务教育弱势群体的政策进行构想:

1.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当前,我国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把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领域的大事来抓。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只有义务教育获得了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得到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才会不“弱势”。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更好的救助义务教育弱势群体,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调整:①明确职责任务,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②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更加关注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尽快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④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⑤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

2.落实扶持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针对义务教育弱势群体适学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应办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各级政府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教育、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整合资源,统筹残疾人教育、康复和职业培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综合效益。②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加强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领导和统筹,建立农民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确立定点学校,加强教育教学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镇就学、升学。做好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使他们尽快与当地儿童一样接受义务教育。③各级政府要协调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实验区,探索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生活、心理和学习问题,保障留守儿童更好地接受义务教育。④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强化管理、责任、制度和教育,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落实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开展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溺水安全教育;健全和落实学校安全预警和应急制度、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学校安全事故通报制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校车的安全管理。

3.促进义务教育弱势群体自身素质的提高,避免教育弱势群体的恶性循环。

义务教育弱势群体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观原因便是义务弱势群体的甘于弱势,不作为。目前,我国针对其弱势群体已开展了一系列救助政策,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与其群体规模相称的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和升学机会,从而改善自身处境。但是大多数的义务教育弱势群体甚至其监护人由于自身素质较低,没有争取摆脱弱势地位的意识,从而代代相传,使这一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素质的改善,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投入,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让弱势群体享受先进的教育资源,尽快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从而避免教育弱势群体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 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19~22

3 郑杭生、李迎生.社会分化、弱势群体与政策选择[A].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C],2003.7

篇4

[关键词]课程内容;发达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方法

高职院校深度内化企业文化就是利用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天然联系,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硬套,而是经过主体的学习、选择、整合、优化等创造性活动,把企业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纳入到高职教育的结构要素中,使高职院校教育处于最佳状态。

一、对企业文化战略地位的认同是高职院校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经营理念、社会责任、团体意识、文化结构、企业精神等,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适、辐射、品牌等功能,并促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动力,竞争发展的灵魂。现代企业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新思维的浸润下,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高职院校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精神是企业精神的前奏,企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精神的延伸,高职院校在努力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找到传统与现实的支撑点,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校精神的同时,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主动吸纳当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企业精神文化,真正触摸到企业文化的灵魂。

二、从课程文化上寻找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突破口

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通过市场调研,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人才预测,了解人才需求趋势,由学校专家、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及企业家组成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为学校老专业更新、新专业设置出谋划策,确保专业设置的新、专、精,使其顺应人才市场需求,贴近企业发展。调整专业的外延和内涵,创建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始终使专业建设处于动态发展中;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技术人员有不同的要求,如经营类企业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市场、创新、诚信、竞争理念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机电类企业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办事精准、思维严密、技术熟练等特质,因此各专业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职业养成教育。

校企共建符合先进企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职业岗位的多变性以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加强课程的整合,适应岗位变化,动态开发课程,不盲目搬用别人的课程模式。如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校企双方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按照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职业道德、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等素质教育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称之为“3456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22个专业共置换课程57门,其中48门课程由企业承担教学,95%的实践教学类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课程体系的优化极大促进了学院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层次,校企合作共建了80门院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联合课程群,9门省级精品课程。开设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培养未来职业人的企业文化素养。以满足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为目标,任务驱动为手段,项目为载体,师生、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将普通话、心理学、社交礼仪、就业指导、管理学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学习情境,布置训练任务,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训练模块可以包括自我认知、沟通表达、体能意志、创新能力、情商管理能力、社交礼仪、择业求职能力训练等形式多样的课堂训练和课外拓展训练。如应聘面试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文书基本格式和面试礼仪,准确收集与整理求职信息,写作自荐书,掌握社交礼仪,恰当地推销展示自我;产品营销训练了解产品策划及营销的相关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服务意识;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训练使学生深感制度文化的重要性。种种训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

三、校企管理互融,在制度与行为上深度内化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化的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建立企业仿真管理平台,把制度文化引进班级管理,将文化建设与行业精神相结合,建立覆盖面广,深入师生观念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在实习实训环节营造企业氛围,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如把实习实训教室打造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员工,统一实训服、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等;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上岗;采用企业模式的师徒制,让高年级学生担任教师助手;每项实习结束进行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认证。二是把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用于实训车间的管理,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凡事认真,革除马虎之心。三是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编制教学质量手册、教学管理程序及执行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等优化教学质量的管理体系,强化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功能;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四是借助管理学中的CI(也称CIS,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战略)理论,培育院校文化。良好的文化行为与管理常规相结合,由浅层向深层,由外化到内化,从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多个方面建立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

四、教师与企业员工角色融通,是保障企业文化深度内化的重要因素

完善教师聘用、培训制度。除了每年的事业单位人才招考渠道外,从企业引进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也是必要的;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立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承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鼓励校内教师有计划、深层次地融入企业的管理层和专业技术层,参与企业科研,共同承担和负责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改造或产品更新工作,提高教师企业文化素养。聘请行业精英兼任专业教师。行业精英掌握该行业的最新资讯,并且对其企业文化理解深入、透彻,聘请行业精英兼任学校专业教师,既能给学生带来专业发展方面的前沿信息,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感同身受,又能促进院校专业建设,不同职业背景的教师还可以给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并且激发院校专职教师的企业参与热情。选聘优秀企业家做大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企业家的鲜明特质———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踏实的处事风格,解决生产、供应、销售、管理、财务等问题所必需的系统的知识素养,坚毅与理智的性格,冷静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豪气,较强的分析、决策、指挥、协调、用人、开拓能力。事实上大部分企业老总及其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精通企业管理,善于塑造企业文化,同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了解大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长处与不足;而且,优秀企业家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可以成为高职学生的榜样和偶像。把优秀企业家聘为大学生校外辅导员,可以让学生接受最直接、最宝贵的企业文化的影响。

五、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借活动促交流。聘请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定期不定期地回母校分享他们的创业体会和经验;举办优秀企业文化展示周,邀请优秀企业到学校进行企业文化、企业良好形象展示;鼓励支持企业承办命名或冠名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科技文化节、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创业者报告会、学生技能汇报展示会等活动。还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里,从简单的学校搞活动商家出赞助,到商家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各种技能培训,使校企建立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院校建筑、景观布局的文化展示。很多高职院校的建筑融合了企业文化的现代元素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并追求模块化、功能化、人工化和高效便捷,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校园的教室、雕塑、围廊、花园都可以营造专业文化和科技文化彰显的企业文化空间,在校内建设具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氛围的实习车间和实训教室,同时,要重视学校文化识别系统,像企业突出行业特色、职业特色那样,突出学校品牌和专业的文化内涵。关注工业贸易举办的各种博览会。

工业博览会、汽车博览会、机械博览会、世界博览会,还有一些社会文化设施,如航天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奔驰汽车博物馆等,也是学习、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场所,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际参观或者视频观赏吸纳其中的文化精华。如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人类经济、文化、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的历史,预示了世界发展的方向。2015年10月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刚刚闭幕,“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的主题,使加强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国际合作成为世界的中心议题。文化艺术产品和宣传媒体等也是弘扬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歌曲《劳动者赞歌》《中国梦》;电视纪录片《舌点上的中国》;电影《创业》;五一特别节目———时代楷模,劳动礼赞。这些形式各样的作品礼赞劳动者、礼赞劳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文化。

六、基于校企无界化合作的企业文化深度内化模式

无论是日本人“企业眼中的教育”,德国人“企业手中的教育”,还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都说明世界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形式。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渗透,院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和攻关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工艺技能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院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合作模式。院校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管理、营销、咨询服务的同时,可获得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专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并且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等提供保障,这是深层次合作,无界化合作。

高职院校与企业战略对话,是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破冰之举。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直接见面、对接洽谈,搭建深度合作的稳定平台。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举办“东部校企战略合作论坛”,努力推动地区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设备资源共享、员工双向交流培训、产品工艺技术协作等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确立长期稳定、畅通、共享的合作机制。新郎希努尔集团、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中国得利斯集团、山东诸城对外贸易集团公司等19家知名企业成为会员单位。校企合作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性,向紧密型、深层次发展。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潜移默化中深度内化企业文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体、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努力争取零距离对接,真正实现校企互融互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有机结合,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在院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育人空间和更优良的育人条件,学生在校园、企业及社会多种文化环境的协调下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全面素质。

合作模式具体体现为“三化”“四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院校与企业相结合,教学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企业文化在校企之间这种全方位、高深度的合作基础上,水到渠成、潜移默化到高职教育中。如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与诸城市昌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省内外25家数控装备企业,共同组建了“数控装备产学研一体化联盟”。该“联盟”集教学、研发、生产、实习、培训、售后服务于一体,全面实施“设备人才同步制造,产品服务捆绑推销”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截至到目前,运用这种模式培养的2600多名毕业生,有36人被机电科技研训中心留用作技术研发人员,2100余人赴苏州、无锡、常州等联盟单位工作,其中70%已从生产岗位成长为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培训人员,30余人成长为企业高管,职业成长率大幅领先于同期同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国教育报》以《设备人才同步制造产品服务捆绑推销》为主标题对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共建职业化的实训基地,是有效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主渠道。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针对行业或岗位的技能培养而设立的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院校领导要积极走访企业,咨询专家教授,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或科研试验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实习实训基地形式上强调技术的工位性,运作上讲求职业性,校内外结合,使校内实验系列化、校外实习实务化、实习单位基地化。通过对设备的动手操作、产品制作、项目试验等一系列模拟或真实生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训练项目,培养协作精神、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等综合素质。职业化的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无界化的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置身企业文化中,真切、客观地体会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尽可能地利用社会企业的资源为教学服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使深度内化企业文化成为主动诉求,我们思考和研究这个课题,无论是对培养能够尽快适应企业所需的职业人的全面素质,还是建立科学、高效的校园文化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来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素质拓展训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韩卫宏.企业文化职业素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程琳.中小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对接的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余祖光.先进工业文化进入职业院校校园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2):5-10.

6.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J].职教论坛,2010(12):57-59.

7.韩佳泉,刘欣凯,隋玉林.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综述[J].黑龙江电力,2005,27(3):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