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8 08:1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实习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佩珊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师范专业的支持力度,也愈加重视教育实习,再加上高师院校师范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一不争的事实,教育实习已成为高师院校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做好教育实习,如何做好与实习学校的联系接洽工作等成为了高师院校所要学习研究的课题。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三年系统学习的一个全面检验和考察。通过教育实习,加强了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摆脱只会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加深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向教师岗位,教育实习的质量好坏更是未来教育能否发展的很快很好的前提条件。
教育实习工作牵涉面很广,会涉及两所学校即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而在教育实习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实习学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调查实习学校对于教育实习的意见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对调查内容的分析整理,本文主要从师范生素质、组织模式及三对关系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键:师范生素质
教育实习是高师各专业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大学课堂学习之后,为承担中学教师职责而准备的最后阶段。通过教育实习,实习生将在中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受到全面检验和锻炼。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能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使知识成功转化为能力,形成中学教师的个性品质,为今后胜任中学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但是,从实际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实习校方对实习生素质要求较高,并针对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其中包括对实习生师范技能、专业技能、一专多能上的要求。
(一)对教师师范技能的要求
柳中校领导指出: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使命,而今师范教育正被迫接受竞争的考验和威胁,各中学对教师的需求已由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他们最期盼的是有事业心、责任感、有新教育理念和过硬的师范技能、具有熟练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型的教师。而从高师教育的现状看,身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师范意识不强,师范生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培养师范技能。值得欣慰的是,校方肯定了此次实习学生良好的自身素质,不过也同样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就实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结合校领导、指导教师、学生等多方面意见得出的如下结论。
1.普通话和口语表达
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国家规定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二甲。但即便符合等级要求,如何把水平发挥出来,看的就是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的实习生在课堂上欠缺的就是这种能力,因而出现了讲话疙瘩、忘词、死记硬背、语速过快等现象。讲课是教学的主要环节,语言又是讲课的最基本的手段,所以,讲课语言的基本任务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思想,培养能力”。因此在平时就应该有效地进行讲课语言训练,这是探索师范技能训练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对教师讲课语言提出的意见:
(1)我首先希望能听得清楚。声音悦耳好听当然更好,但首先是要听清楚。声音不要太小,吐字不要含混不清、速度不要太快,但也不要太慢。太快了,来不及思考;太慢了,听不上劲,心里发慌.
⑵我不喜欢老师不停息地讲,不断地重复,而且重复的说法前后又不一致。解释了又解释,愈解释愈糊涂。
⑶我希望老师讲课能引起我的兴趣,亲切和蔼,使你有心情去思考,也有可能去思考。我不喜欢经常训斤人的老师,带着压抑的心情听课,别说思考,就连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了.
⑷我希望听老师讲课时,能弄清条理能边听边思考,这样心里才踏实。我不希望老师把什么都讲,更不喜欢讲得乱糟糟一团,理不出头绪。
……
根据以上这些意见,指导老师对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创造条件开设国家教委要求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程。
(2)上语文课时,教师注重对语言的精练、准确、规范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文表达方式。
⑶在学校里多举办一些演讲活动,加强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书写规范文字和书面表达技能
能否写一笔规范的好字,是否具有过硬的书面表达技能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通过此次调查,指导老师和学生指出我们实习生的板书书写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对师范生应进行书写规范和书面技能的训练。可采用以下措施:
(1)校内、系内要创造使用规范汉字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以身作则,各科齐抓共管,如各科学生作业、论文、实习教案中的错别字和不规范字都要给予纠正。
(2)从大一开始,加强三笔字的训练,其中重点是钢笔字、粉笔字。
(3)定期举办多种多样的有关书法的课外活动,如观摩、展览、比赛等等,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3.教学工作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是指: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的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是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提高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内容。实习阶段,对听课、备课、讲课和评课我们都实打实地进行系统化、章程化处理。
特别表现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编写教案;严格执行上课前试讲及
篇2
[论文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做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 针对当今高职教学普遍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新理念。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尝试将理论融于实践、课堂融于实践的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高职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就是学习落实教育部关于“若干意见”的精神,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要探讨与实施理论与实践有机相互融合,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在真实环境里,教师讲述理论的同时,讲解实践操作、工艺和技巧等。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动手操作及亲身体验,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彻底改变教与学分离的现象。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集中讲授,分别指导。教学中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锻炼,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
高职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就是要开发制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标准;组织开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材;探索建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场地和资源;加强建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师资队伍等。围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发性和职业性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1、开发制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标准。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组织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材。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3、探索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场地。要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建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4、加强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要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的专职课程教师和兼职教师。要注重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试验过程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电气系按照高职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标准,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学团队教师自行开发设计制作实验、实训装置200多台(件),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学团队教师结合专业需要与特点,编写实践教材和讲义,将最新的材料、工艺和技术及时编入教材中,供学生学习与参考;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学习,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省级、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奖;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学生在生产一线真实环境下得到锻炼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宏.谈高职教学创新职教论坛2003.(10)
[2] 都本伟.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丽能. 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4] 訾贵昌.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 各界2007.8
篇3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师发展;教师成长机制;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74―05
追求人的发展是的精华,也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关注入的发展是当代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理念,由GDP增长至上的“物本”主义转变到注重人的发展的“人本”主义,已成为社会发展基本趋势。
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与训练,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发展的内在目的是完善教师的个体人格,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外在的目的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远程教育是主要面向在职成人开展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成人高等教育被“边缘化”。从事成人继续教育的远程教育教师,从其地位、作用、特点到其成长机制,许多基本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大批的远程教育教师肩负着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任务。因此,关注远程教育教师发展,探索具有远程教育特点的教师队伍成长机制是当务之急。为此,对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加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和excel数据处理工具,对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共有36个题目,回答方式以封闭式为主,开放式为辅。其中1-8题为收集基本资料的封闭性试题,9-34题为调查教师发展现状的封闭性试题,35、36两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收集促进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压力与动力情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和自我提升的方式以及对于教师评价方法和参加培训的状况等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本研究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将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样本
广播电视大学是远程教育的主力军,本研究选取了江苏省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教师,包含省级电大、二级学院和市县校电大的远程教育教师。样本容量为200,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样本总体男女教师比例合理,以最后学历为本科和研究生的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样本总体的任教年限分布符合问卷要求,能够通过对样本的调查,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学历职称及不同任教年限的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情况,并由此推断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总体的发展现状。样本的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三、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现状
(一)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
在自我工作状态定位方面,总体来看,有52%的教师处于动机阶段或者动机增强阶段,也即是说,处在积极进取的发展阶段;而另外的48%的教师则处于观念困惑或是缺乏动力的阶段。在近两年的发展目标方面,有52%的教师有计划并正在实施自己的发展计划,而另外48%的人则是要么没有具体的发展计划,要么不知道怎么确定或者没有想过发展计划,处于比较不积极发展的状态。这与上文自我工作状态定位的数据基本吻合。
(二)远程教育教师目前面临最大的困惑或发展需求
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多数教师已经把“最大限度提升职业幸福感”列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惑或者是目前最迫切的需求,这说明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非常重视职业幸福感,并且在努力寻求突破。教师们其次关心的是“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与水平”和“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技能”,显示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仍然很关注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而选项“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必要再提高”的结果是0,显示没有老师认为自己不需要再提高。联系表2中关于教师自我职业状态的描述,可以推断,处于“停滞一缺乏动力阶段”的老师,并非不想要发展,而是没有适时的、恰当的推动力,所以仍处于停滞阶段。
(三)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动因
发展动因是一个教师关注于自己发展的重要起点。超过70%的教师把自己发展的动因定位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是要获得职业成就感以及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而“教学评比”与“环境压力”等已经不再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动因,也即已经不再是教师发展的推动力。
在“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发展机会或条件”的调查中,70%的教师都希望学校“鼓励教师学历提高、业务进修、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其次是希望学校“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业务培训”与“组织专题报告、教学成果评比、教学观摩、赴企业参观访问等活动”,而“与学校签订发展合同”应该是教师最不希望的方式。
(四)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
1 外部因素
在影响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外部因素中,“组织保障、制度建设”被列为第一重要因素,其次是“专业发展资源”与“资金投入”。由此数据来看,资金投入并不是限制教师发展的最大瓶颈。与增加资金投入相比,良好的组织制度保障应该更能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
2 学校因素
在影响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学校因素方面,“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被列为第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激励机制”和“评价因素”与“教学资源”,而学校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影响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
3 个人因素
在影响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个人因素方面,“学习能力”被列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知识基础”与“时间和精力”。而“家庭负担”与“情意因素”则是最不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随着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加快,教师所储备的知识已经不再能满足长久的教学需要,而不断的学习能力才是立足岗位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更多的教师不再以自己曾经拥有更多的知识而自我满足,而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进步,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
(五)远程教育教师培训
在远程教育教师培训方面,90%以上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所参加的教师培训或进修对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有帮助,且“作用较大”。调查显示,广大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进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内容僵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其次是
“培训机会有限,并且限制性条件多”,多数教师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尽管如此,在调查教师“五年内接受过哪些培训时”,60%以上的教师还是选择五年内参加的培训主要是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与教育技术培训,而教师五年内接受的长期培训非常少。这说明,教师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短期培训,没有其他进修发展的机会。
至于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近90%的教师都认为是为了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与“教师发展的主要动因”一题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而其他的几个选项,如“评定职称的需要”、“知识面窄”和“缺乏科研意识”,都远远落后于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等得到满足之后,才能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表明远程教育教师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他们更多关注于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需要。
关于“当前最需要得到培训提高的项目”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扩展专业知识”远高于其他选项,是最需要得到培训提高的项目。
(六)远程教育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并非短暂的情绪体验。”教师发展中的幸福感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教师良好的职业状态很重要。调查显示,远程教育教师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有“愉快”感,“很愉快”、“较愉快”和“一般愉快”的比例分别为26%、40%和32%。教师读书、学习及成长中的愉快体验,表明远程教育教师乐于发展,并且在发展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而对于发展过程中愉快体验的原因,主要的回答集中于“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水平”、“通过读书学习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这两个方面,表明教师发展中的愉快体验主要来自自身以及职业的提升,而非外在的评价或奖励。对于教师不愿意自觉学习的原因,更多的人认为是由于“激励机制不完善”、“已有的惰性”和“学校没有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
四、促进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建议
远程教育教师是远程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电大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如何促进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是所有从事远程教育事业的人都关心的问题。根据调查问卷所显示的目前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现状以及其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四点促进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构建有效的教师成长机制
从上文对远程教育教师自我工作状态定位以及近两年的发展目标规划来看,有近一半的教师没有积极的发展态度、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这显然会影响整个远程教育教师群体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状况也从另一方面表明,推动和引导远程教育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帮助教师制订合适自己发展的可行性计划,已经是十分必要的事情。高等教育是对人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人才;二是对教师的培养,只有拥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显然,对教师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管理者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及时了解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需求,制定促进教师发展的制度,从政策层面保障教师的职业发展
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已经被广大远程教育教师认为是最影响教师发展的学校因素,而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方面。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不少学校管理者只重视教师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教师的精神需求;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却忽视了对教师成长的规划和培养。因此,管理者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了解教师的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政策,在组织层面保障教师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前进。如针对远程教育教师希望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科研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推动教师科研实力的提高。
(三)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尤其是长期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扩展教师的专业知识
调查显示,尽管教师培训中存在“培训内容僵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等不足,广大教师参加最多的培训项目还是学校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教育技术培训与假期短期培训,并普遍认为“培训机会有限,且限制性条件多”,没有更多的机会外出与同行交流和学习。因此,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的机会,尤其是长期的业务培训。给教师提供更多外出考察、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使培训制度规范化,培训形式常规化,培训时间确定化。如支持教师的学历培训,并尽量减轻教师在学习期间的教学任务;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深入企业实习、观摩,提供充裕的进修实践机会;适当提供教师出国访学的机会,多给教师提供与同行专家交流的机会,在拓宽教师视野的同时,提升教师参与外界竞争、提高业务能力的进取心。
(四)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升职业幸福感
良好的激励机制是教师发展的助推器,不仅让教师感受到成长的愉悦性,而且能够让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主动学习。而目前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不愿意自觉学习的主要原因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无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随着教师地位和经济状况的改善,教师们更关心的是工作的成就感,更关心自我发展需要,学校管理者应顺应教师对事业、对成功的渴求,把教师发展纳入学校的规划之中。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因此,学校应建立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及个体需求差异的激励机制,使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增强远程教育教师的开放教育理念,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创新,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给教师创造更多的自我提升的条件和机会,让教师在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增加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调查显示中国人幸福感仍在下降没有10午前快乐[EB/OL],http://www,china,corn,cn/info/2010―10/21/con,tent 21171034,htm,2010―10―21,
[2]林 慧,林 沛,基层电大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1t,2007,(6):22―24,
[3]于 玲,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层面的几点思考[门,中国外资,2009,(3):211,
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 小学职前教师教育 教学方式 改革
[作者简介]张岚(1970- ),女,山西万荣人,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小学教师教育与物理教育。(宁夏 吴忠 751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宁教高2012-336-142,课题主持人:张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87-02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目前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对各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建构主义提出的许多富有创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设想,如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建构性和主动性,提出情境性教学、合作学习与交互式学习等学习理论,对于深化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建构意义的过程,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吸收,只能被建构。但是,这种建构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每个人对于外部世界建构的理解也是迥异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来建构知识;学生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要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是对自己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因此,学习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建构完成。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改变。第一,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教师从传统的传递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的角色从供给式的教育者转变为激励式的学习帮助者。教师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开发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任务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成学生的认知向意义建构方向发展。第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会主动参与管理自己的学习,学会主动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运用探索、发现的方法建构知识的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知识与能力将不再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应该由学生主动地建构。在这一教学理念的启迪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教学方式改革也应向建构式教育理念方向发展。
二、建构主义与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
1.教学方式改革是小学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为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培养优秀的小教师资,对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明确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师范生培养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孤立等问题成为小学职前教师教育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所强调的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对于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教与学的理念更新与转变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改革。自主学习――基于学生个体的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对学习负有责任的是学习者本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小学教师是小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中,要引导师范生主动构建教育知识,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师范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学能力,这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条件。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中,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标地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查找自己所需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再在训练任务中去证明和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让每一个学生都动了起来,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与探究中,产生学习的需求,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中,教师作为师范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可以有意识地支持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通过设置训练任务、模拟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新内容、积极进行意义建构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引导学生对已有经验和目前所学的知识技能间的矛盾进行反思并积极调整,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合作学习――基于学生间的建构。建构主义重视教学中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所建构的理解也不同。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身的认识,看到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不同的侧面。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使学生相互沟通,了解彼此间对事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侧面认识事物,从而形成更丰富的理解,因而,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合作学习被广泛采纳。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合作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可以有多种体现,如基于问题解决的合作学习,基于概念理解的合作学习,基于实验设计操作的合作学习,基于专题研究的合作学习等。在合作中,同学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使得学生的学习思路、想法被明确和外显化,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概念建构新的、更深层次的、更完整全面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从深度到广度也有差异,必然要通过相互的讨论、争议澄清概念,得出结论,这就可以使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在协作中平等借鉴、相互弥补,有利于各自知识概念的良性建构,既使教学更能适应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又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
交互式教学――基于师生间的建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始终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关注。交互式教学是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的。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的参与者,教学以教师和学生间的对话为背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一系列对话中来,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听话者到对话者,通过参与和介入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建构,达到自我发展。交互式教学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提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的口语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具备语音规范、逻辑清晰、表达流畅、情感自然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作为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语言类课程(如语文和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活动以对话形式展开,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及时做出评价;或者教师设置任务,让一位同学提出问题,另一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对此做评价;或者一位同学做出总结,另一位同学评价其总结,其他同学又帮着修改总结。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来共同形成概念与理解。交互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接收信息反馈和学习活动自适应的方式。教师要保证学生有效参与对话,悉心引导学生介入,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及时鼓励并表示理解和赞赏。这样,可以营造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为师生交互创造条件。在交互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更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判断、理解及所提出的问题,有时还要作为一个成员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实践教学――基于社会群体的建构。建构主义者在强调学习者自主建构的同时,重视个体与社会间的密切联系,认为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意义跟社会“相适应”时,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中,参与社会环境的实践与协作是不可缺少的。对师范生的培养,更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感、触”教育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是促进师范生掌握教育教学实际技能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教学,才能胜任教师岗位。在师范生培养中,实习教育是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实习教育是教育专业知识学习的继续和延伸,能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获取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要凸显教师教育课程的实习实践特质,可以利用校内实习试讲来模拟现场教学、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校外(小学实习基地)见习、实习,开阔师范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促进学生建立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社会发展间的联系,在实际小学课堂教学情境中强化小学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在师范生培养中,不仅要多进行校内实训,开展各项教学技能达标、备课、模拟试讲;还要把学生送出去,到小学教学现场进行见习观摩,并指定专门教师跟踪实习,指导师范生在小学进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多途径、多角度的培养与锻炼,促进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保证师范学生在进入小学教师岗位后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指导和培养师范生学习体验自主、合作、交互式与情境实践等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提高学习效果,使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小学职前教师的培养工作与基础教育紧密相连,从而形成小学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德)埃瓦尔德・特尔哈特.建构主义与教学(二)[J].张桂春,译.外国教育资料,2000(4).
[2](德)埃瓦尔德・特尔哈特.建构主义与教学(三)[J].张桂春,译.外国教育资料,2000(5).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4]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5]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篇5
关键词:法学教育实践平台;卓越法律人才;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02-02
法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学生具有直接去解决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问题能力和水平,而且要求绝对的准确、无误。法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如果想找到本研究领域的工作,其首要的前提是成为社会需要的优质法律人才,这正是国家卓越法律人才项目建设提出的根本原因。
一、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目前法学教育存在职业和教育脱节的现象,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塑应有的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如下。
1.面对实例没有思路,很多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没有办法把所学习的法学基本理论进行应用。即理论回到实践缺少连接的纽带。面对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案例时大脑没有思路,找不到法律上的解决办法和路径。
2.思路偏离实际,离正确的解决路径相去甚远。也有部分学生,面对案例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都是法律上的,但是多集中于理论上的构建和设想,离现实的司法实践操作相去甚远,其想法无法对操作具体的案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帮助,更无法完成就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司法实践中其想法根本行不通。
二、实践平台的作用
实践平台能够使学生面对案例全面掌握案情,结合对方提交的证据,深入分析,课题式操作。只有深入分析案例,才能让学生全面深入的研究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并掌握所学知识,这一过程即是知识运用过程,更是理论研究的过程。应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及教师的辅助下完成。实践平台能起到如下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法律思维的分析方式和方法,并成为一种习惯
法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方式及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可以把实际案卷材料交给学生后,先让学生把解决案例所应用到的最基本的理论、观点进行罗列;让学生通过自我质疑、相互讨论、师生互动的方式排除不正确的观点,进而确定正确的思路,排除过程可以找专家进行询问、可以查找资料,这一过程可以给同学时间相对充分的时间,学生通过充分准备然后在课堂上阐述其观点和理由。最好全班同学都要阐述。针对同一案件,学生可能会形成几种不同的观点,可以组织不同观点的同学相互对决,阐述自己的观点理由并对对方的观点进行驳斥,最后确定正确观点。通过这一环环相扣的步骤,使同学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案件的分析过程、解决方法的质疑、所涉法学理论的思考及立法的欠缺与完善都会起到作用。最后通过庭审实践,使认识进一步成熟和升华。
(二)通过使学生全程介入实际案件,培养应诉技巧及庭审技巧
实践平台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有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所以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因为我们要培养立足于现实生活的法律工作者,法律的意义不是束之高阁让人无法触摸的法律条文,更非常人不可企及的海市蜃楼,法律的意义在于其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并解决现实生活中常人因衣食住行所发生的纠纷。因此,在教学中采纳与应用鲜活具体的案例,而不是法学家构想出来的案例,更不需要脱离中国实际的案例。因为法律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挥它的效率。法律脱离了现实,也就成为无源之水。而且对于所选案例要让学生全程跟进,这样才能深入了解掌握案情,并把思考深入下去。学生参加法庭审判,就会知道对方的观点,因为庭审之前自己准备的意见只是自己凭借基本功的“预期”,并非是对方的真实观点,这一预期在庭审中会有变化,因此必须让学生参加庭审,才会有本质的提高。并且,庭审后要进行总结,让学生找出自己欠缺之所在及应向对方学习之所在。对于律师来讲,每一次庭审都是一次凤凰涅■的过程,每一次庭审都会觉得不完美,有欠缺,只有对这种欠缺和不足进行及时总结并记录在案牢记于心,下次才会有进步。这些缺欠包括理论上的、应诉技巧上的和庭审技巧上的,总之应是全方位的。
三、实践平台的模式与路径
实践法学教学平台的创建是响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从目前学校的教学资源来看,可以采取如案例研讨、模拟法庭、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进行义务咨询、法律诊所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司法实践,解决法律实际问题,进而形塑法律素养。以下用实例加以说明。
(一)案件事实
2006年黑龙江省宾县某村20户农民购买了黑龙江省谷粮复合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粮复混肥料(BB)玉米专用肥。但到秋收时农户玉米减产,农户认为是其购买的专用玉米肥养分不够用,遂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双倍返还购货款的诉讼请求。在诉讼过程中,进行了两次鉴定,但两份鉴定报告结果不同。
(二)学生面对司法实践应思考的问题
1.原告的损失与被告生产的谷粮复混肥料(BB)玉米专用肥(含氯)是否有因果关系的问题,如果无因果关系则被告黑龙江省谷粮复合肥料有限公司不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按照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理论,原告只有举证证明其损失是由被告生产的谷粮复混肥料造成的,被告才对原告承担法定的赔偿责任和义务,但是在本案中,原告并不能举证证明其粮食减产的损失是由被告生产的肥料造成的。原告提供的应该由被告对其损失承担赔产责任的证据是吉林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关于被告生产的谷粮复混肥料的检验报告和东北农业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关于玉米平均每亩减产267.2公斤的检测报告。但是原告并没有出具玉米减产与其使用的化肥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任何证据。
玉米减产了是事实。但玉米作为一种普通的农作物,产量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减产的因素很多,比如气候、种子、农药、化肥,化肥的使用方式、方法等都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在出现秧苗长势不好的情况后,各农户应首先对长势不好的原因进行查找,比如土质、种子、化肥等各方面的原因,对造成长势不好的原因进行鉴定,然后提起损失的赔偿。在秋后粮食减产后,同样要对减产原因进行检测,而后提起赔偿的诉讼请求。但是,在本案中,原告首先主观地认为化肥有问题,对化肥的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进行了鉴定,然后对每亩减产的数量进行了鉴定,把二者主观的联系在一起,提起了赔偿的诉讼。但是原告忽视了一个提讼、能够支持其诉求的最基本的、关键性问题,就是要对造成其玉米长势不好及减产的原因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而不是主观臆想一个原因,并把臆想的原因和结果主观的联系在一起。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2.关于两份鉴定报告应如何采信的问题在本案中,目前存在两份结果不同的检测报告,分别由吉林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和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出具。吉林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出具的检测报告表明被告生产的谷粮复混肥料总养分含量为46,小于表明的含量51;有效磷为11.2,小于表明含量标准15~1.5。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出具的检验报告各项指标均为合格。在出现两份结果不同的检验报告的情况下,应对两份报告均不采信或从形式和证据上综合考察后对较科学的予以认定。因此,原告据以提求的吉林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出具的检验报告由于其与被告出具的检验报告存在差异、不能据此证明被告生产的化肥不符合质量标准,而不应作为证据予以采信。
3.原告依据消法提讼是否正确的问题。原告提出的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双倍返还购货款的观点是不成立的。消法第2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做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保护。而本案中涉案标的是化肥,是用于满足生产需要的产品,并非是用于生活需要的产品。因此,原告方适用销法因欺诈销售伪劣产品双倍返还购物款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综上,学生通过对案件涉的理论知识的深入综合思考并结合相关证据,形成办案思路及观点,逐渐型塑法律思维。
四、实践法律平台的意义
(一)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整合
学生日常学习的学科知识比较孤立,没有形成融会贯通的思维,这一问题通过单一的案例教学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真实案例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不仅理解本单一学科的知识点,还要在立足单一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将实体法和程序法联系在一起。比如民事法律规范之间,刑事法律规范之间,以及刑事、民事之间等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联系等。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实现教师的知识整合,形塑“双师型“教师
目前法学院的教师,特别是学者型的教师,只是对所教学科和所研究的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如果没有从事实务操作的话,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不具有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应即是教师,又是律师,即对法学基础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又有实务操作经验。
律师这一职业不仅需要职业人员掌握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对相关的法律规范有着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对现行法律规范存在的理论渊源、经济基础有着很深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在司法事务中游刃有余的去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职业律师而言,只有丰富的理论功底还不够,还需要对现实的司法实践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因此,这一职业素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是高校教师形塑自身职业素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锴.律师谋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王宇,邱旭瑜,吕良彪.从实习律师走向大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篇6
现阶段,我国医院的药学服务模式正向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治疗与服务模式转变,在此种药学工作模式下,必然要求药师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和技能。医院药学实习是培养药师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创立和应用,目前已广泛用于行政管理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典型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要求学生去分析案例,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医院药学实习带教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将近年来对案例学教法在医院药学实习教学实践的体会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1.案例教学在医院药学实习实施中的问题
1.1 药学生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习生对即将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充满了期待,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工作技能和经验,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当前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还是刚刚起步,医院药学工作大部分还是以药品供应和调配为主。因此,实习生认为药房工作只需要记住药品位置,对着处方拿药,正确发出去就行,认为医院药房工作没有挑战性,没有前途,因而学习热情不高。其次,我国现行药学专业偏离医学背景,目前我国还有大量药学专业是以化学、化工、生物科学、农学、海洋科学为学科支撑,远离医学背景的现状。培养出来的药学生医学相关知识都相当薄弱,临床思维方面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药学服务工作需要扎实的药学知识、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因此,在医院药学实习中,在遇到现实药学服务方面的问题时很难发现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很困难,这样对其积极性形成一定打击,逐渐失去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作者在实习带教中,发现这方面情况在本皖临床药学科实习是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都反映临床药学作较困难。最后,药学实习生的实习周期普遍偏短,一般只有3~5个月,没有真正接触医院药学工作。因此,在短的实习时间内如何让层次不同的实习生快速地进人、适应医院药学的工作角色,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药师打下坚实基础,是医院药学教育工作亟须探索的课题。
1.2 药学带教师资力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以现实中存在的个案为教学材料,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特定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目前我国药学专业教育课程仍以化学学科为基础,医学课程相对较少1我国高等药学教育重研究轻服务'导致进入医院工作后药师临床知识的缺乏,也就是药学带教教师医学知识薄弱。因此,医院药学的案例教学给药学带教师资力量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带教教师结合病例中的情况,加以分析,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适当地结合病例介绍药物治疗学上的一些新进展,可使学生逐步建立起临床用药思维。因此,在医院药学的案例教学中,不仅要求带教教师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并且能够将临床知识和药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合理运用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2.案例选择、准备与教学实践
案例选择与编写是最关键的一步,好的案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实施教学的案例都要选择典型案例,并经过精心的编写。现在本文主要以处方点评案例、用药咨询服务案例的教学实践谈谈案例教学法在医院药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2.1 处方点评案例 在教学中所采纳的处方为经本院处方点评小组点评结果中的有问题处方。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在教学中由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合理处方,向学生提出问题:此处方是否合理,如不合理,主要问题在哪方面,原因何在,依据是什么。先由学生寻找问题,并分析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与点评,查资料,对问题加以理解和巩固。(1)不规范处方案例,如处方药名使用不规范名称的(如书药品名称写克林霉素针)、处方开具药量书写不清楚的(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钾胶囊0.1g×2盒,具体1盒是多少粒没有书写)、处方用量不符合规定的(急诊处方超3d用量,普通门诊处方超7d用量)、处方修改未签名或未注明修改日期、医生未签名或签章,处方临床诊断只有中医学的诊断名称而处方给予抗生素(如:带下过多,处方给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伊曲康哇胶囊),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知道开具西药要有相应的西医学临床诊断,这样在处方调配中就能提醒医生及时修正处方。(2)不适宜处方案例,如临床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给予阿莫西林,但病毒性感冒无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临床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处方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天1次,静脉滴注,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首选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药物,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其特点是抗革兰阴性菌作用强,抗革兰阳性菌作用远不如青霉素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宜每天2~3次给药,且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含酶抑制剂,在门诊处方中感染不是很重使用酶抑制剂抗生素属于选药起点过高、药品选择和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处方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属于用药配伍不适宜处方,注射用炎琥宁剂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与其他药品配伍容易引起物理化学变化,容易导致药效降低和引起用药安全问题,药品说明书特别强调该药不宜与其他药品配伍使用。(3)超常处方案例,临床诊断为眩晕,给予头孢克洛缓释片,属无适应证用药。支原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和克拉霉素分散片,属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
2.2 药学服务案例 患者,女,45岁,诊断为尿道炎,医嘱: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0.1g×21片,0.3g,口服,每天1次。患者拿药后,直接向药师抱怨道:医生怎么还给开这个药,吃了又不好,家里还有很多医生开的这个药。
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查资料,学习左氧氟沙星的药理作用和抗菌谱以及适应证,尿道炎一般主要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一般的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再让学生分析此案例中药物治疗是否合理,包括选药及用法用量,患者为什么家里还有好多药,最终分析患者治疗不成功的原因。
教师分析:(1)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的拓扑异构酶活性,而达到抗菌效果,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谱是包括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衣原体等,另外乳酸左氧氟沙星在人体内主要是经肾脏排泄,在尿道中浓度高,适合尿路感染的治疗。(2)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引起,属革兰阴性杆菌,为左氧氟沙星覆盖。本案例患者,女,45岁,尿路感染,医嘱: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0.1g×21片,0.3g,口服,每天1次。分析处方,根据《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11月1日印发),尿道炎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另外根据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药品说明书,用于尿路感染用量为0.25g,每天1次,疗程为10d。因此,处方是合理的。再分析患者提供的信息“医生怎么还给我开这个药,吃了又不好,家里还有好多医生开的这个药”。经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患者是尿路感染反复复发;医生都对症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好,每次都不能把医生给予的足疗程药物服完。当班药师当时推测该患者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治疗失败。于是药师经过上述思考后就和患者交流,耐心地询问患者:您是不是来本院几次了,是不是每次你都是吃了几天药物后,感觉病情好了很多,没有尿频、尿急的症状,又因为吃这个药有点不舒服,就不能把药服用完。当时患者听后,十分惊讶:你怎么知道,这时药师就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测是对的。于是接着说:尿路感染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现在医生开的是抗菌药物,就是用来杀死细菌的,当用药几天后一部分细菌被杀死或抑制后,病情就会好转,甚至让患者以为病已经好了,其实细菌还没全部被杀灭,假如这时停药,那剩下的细菌又会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又引起疾病。所以这次回去后要坚持把医生开的药服完,这样你的病才会治疗彻底,达到痊愈。患者听后连说:“谢谢,一定按你的意见执行”。患者拿着药满意地离开了医院。
3.案例教学法的优势讨论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案例教学自引入中国以来,已经在各领域教学中得应用。从本院临床药学教研室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药学实习学生的带教中可知,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出现成效。
本教研室应用处方点评案例教学后,经过学生积极查阅资料并对处方进行点评,教师再对学生的工作加以补充和点评,使处方点评教学变得生动和易懂。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查阅《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点评制度》中相关内容及合理用药知识,并积极收集药品说明书等药品信息,掌握了处方点评的技巧,对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知识加以延伸和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经过案例教学后,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已经基本上能独立完成门诊处方和抗生素处方点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药学服务案例教学中直接引入门诊药房工作中的现实案例,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的药学服务教学案例中,需要用到病原微生物知识、药效学知识、药动学知识,药物治疗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在本案例的学习中,经过教师的补充分析以及情景再现,学生了解了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在提高医疗效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本案例中,学生必须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去综合分析案例问题意,教师引导学生培养临床思维和获取临床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病例药物治疗和患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训练学生用药分析基本技能,使其能正确选择并合理用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提高临床实际工作技能。另外,经过药学服务案例教学,学生了解到药学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平时的药学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要积极收集患者的信息加以分析,选择可行的切入点,主动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这也是以后药学工作的主要模式。
篇7
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我们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个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由于还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所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现阶段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过于关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经常以辅助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因此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系统性而后连贯性,教学目标比较模糊。基于此,本文就将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上对专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起更适合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教学体系,希望为今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更多有效地的意见和教学方式[1]。
一、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点
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实际上也是教学内容进行衔接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递进,整体的教学结构也很明确。通过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开展,我们能更好的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同时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我们在进行实践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按照实践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和理念,我们才能更好的对实践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重组,从而形成最好的教学形式和状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整体目标体系的实现。
二、旅游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涵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时主要采用的方式仍然是传统模式,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的思想上,都没有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将实践教学当成理论教学的依附存在,因此十分缺少相关的计划好和安排[2]。在实践教学的环节配置上来讲,我们在实践环节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铺垫或是教学连接,在很多时候都是受到专业技能简单模仿和学科理论重复式验证的影响,设计型、综合型、应用性的训练过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起到足够的帮助和影响。在这些前提的影响和作用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建立起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方式,旅游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对实践内容和方式的整合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同时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全面落实来完成实践整体的目标。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又将二者进行了单独的发展和考虑,这样在教学中不仅能建立起有效地联系,同时二者的独立对教学的开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真正的实现具备验证、训练、综合和探索为一体化的专业教学体系[3]。
三、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目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系的实施和开展:
1.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对实践课程进行优化
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实践教学计划是整个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行动方向[4]。所以,我们?榱烁?好的满足和实现实践教学的开展,我们在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制订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来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保证目标和实际情况相符,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正常开展。其次在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时,要保证贯穿于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使得教育的时间和内容上能做到更好的做到相互衔接,内容上也能起到互补的作用。最后我们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难度上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实际教学情况,适当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合作
在进行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就是说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这些企业需要和学校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保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场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保证校外实训基地的旅游企业有着稳定的客源,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场所,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有效地社会资源,帮助学生、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起更好的联系。在今后旅游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了更好的使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学生适应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在旅游发达的国家或是地区将实践基地进行开设作为今后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5]。
篇8
1钳工实习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从媒体上报道的山西某某煤矿瓦斯爆炸,造成几十人死亡;长沙某建筑工地升降机超载,造成升降机高空坠落,导致十几人死亡,使长沙市当年被取消评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衡阳11?3特大火灾造成十多位消防官兵死亡;学院内91年一批学生在衡阳市柏坊煤矿机修车间实习时,一个女同学工作时一不小心头发转进机床内,最后将头皮从后面翻到额头;97年钳工15班学生进行钻孔实习时,一位学生怕脏,戴手套去钻孔被铁屑给挂住了,把大拇指给拉断了,成为四级残废;2009年3月,一批学生在湘潭水泵厂工作,前一个月内,学生就出了三次安全事故,其中一个同学手指压断了。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故后,必定会触目惊心。然后让学生共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让他们知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多数是由于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不重视安全生产,不重视老师的教育,管理混乱,违反国家政策,违反规章制度,违章作业,安全意识不强,国家工作人员严重失职造成的。一桩桩惨痛的教训会自然而然的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让他们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1.2了解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
“加强劳动保护,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惯方针,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让学生知道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它代表着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同时安全生产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企业高效益、高效率的前提。安全工作搞好了,不仅可以减少物质消耗和劳动力的消耗,还能减少发生事故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让学生知道每一次事故的发生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而间接经济损失往往会大好几倍。让学生明白安全生产对于国家来说,是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的。而对于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来说也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我们的教师责任心与安全意识不强的话,教出来的学生安全意识也不会强,这样很可能在未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实习中,就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影响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即使在工作之后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将它强化为意识,并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去。
2学习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我们每次讲工艺之前都把书上每小节后的“安全生产”、“工厂提示”先给学生讲透,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一个意识。如钻孔:①操作钻床时严禁戴手套,清除切屑时必需停车进行。②开动钻床前,检查是否有钻夹头钥匙或斜铁插在钻轴上。③操作者的头部不准与旋转的主轴靠得太近,头应高于钻夹头。④钻孔不准用手和棉纱头或用嘴吹,来清除铁屑,要用毛刷清除,钻出长长切屑用铁钩等拆断清除。⑤工作必须夹紧,特别在小件上钻大孔或钻盲孔,要尽量减少进给量,常退刀等保护措施。⑥清洁钻床或加注油,必须切断电源。⑦停车时才准变速。又如刮削:①刮削时,工件的锐边、锐角必须去掉,以防伤手。②刃磨刮刀时,应站在砂轮机的侧面或斜侧面,且压力不能太大。③刮削大型工件,搬动要注意安全,放置要平稳等等。我院按模块式进行教学,教师边讲理论边指导学生实习,学生不一定能将这些安全知识牢记于心。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动作示范,手把手地边操作边把安全文明生产的规范一一讲解,让学生明白,如果不按规范操作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我们在钻孔时,停机再用手制动而违反操作程序,就可能产生下列后果:钻夹头上的棱角或贴着的铁屑,容易把手划破。更重要的是,人如果养成这个不良习惯动作,有时精神状态不好,一时糊涂,机还未停,手就去刹车,那就很危险。变速时,应先停车,后变速。有时不注意,不停机,就给机床变速,里面的齿轮一下给打掉了,机器就会严重损坏。在学校学习时还好,因专门有老师讲解、示范、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当学生进入工厂,虽然师傅会教你,提示你,但他也要完成工作任务,有时没时间去监督你,而有些学生又很好奇,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一点,不在师傅的指导下就好奇而又盲目地去操作,结果就出问题了,轻则损坏工件,重则造成人员伤亡。
3加强监督检查
另外,作为教师要强化责任心,不但自己要提高安全意识,教学生学好安全技术措施,而且在实习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学生的行为是否规范。
①检查学生衣着打扮。要求学生必须穿上工作服,不准穿拖鞋、凉鞋、背心、裙子等。女同学还要注意自己的头发都必须扎在工作帽内。
②在上岗之前老师先讲工艺,讲规范,讲安全,让学生在操作之前脑海里有一个印象。或对前段实习工作做个小结,对好的进行表扬,对不好的一定要进行批评,不能含糊,对安全问题更不能马虎。
③所有工具必须齐全、完好、可靠,才能开始工作。并严格遵守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④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正,哪怕一点点违规动作,我们老师也不能放过。如锉屑时,同学有用口吹铁屑,经常用手摸毛坯件的不好习惯。看见学生用无柄或手柄开裂的锉刀,应叫学生更换;錾削时不应对着人錾,应对防护网錾以防切屑飞出伤人;錾子头部有明显毛剌,应叫学生去磨掉;发现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有破损,应马上制止其工作,把电动工具应送交有关责任电工检查。
⑤学生在实习中不准窜岗,不准打闹,不准动别人的机床,更不许恶作剧,要态度严肃。
⑥作业完毕或因故离开工作岗位,必须设备和工具电、气、水、油源断开,工作完毕必须清理工作现场,将工件和零件整齐地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篇9
关键词:艺术教育 艺术行为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一、艺术教育现状
艺术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1)艺术理论知识;(2)艺术专业技能;(3)艺术行为。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机构大概有师范类艺术院校、专业类艺术院校和综合类艺术大学等。不同的艺术教育机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强调艺术理论知识的,有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还有理论和专业相结合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针对艺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专业技术要求,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艺术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为目的。过分强调技能训练,最终可能会过分依赖技能手段而丧失艺术创作的真实感和纯粹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教育如果没有技术含量作为保证,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必然导致低水平的艺术创作。就算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运用。
二、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过程中更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的教育。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必须通过“艺术行为”来体现。艺术教育的现状往往过分强调理论或是过分强调技能,从而将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与艺术对于个人的要求(个人艺术素质)分离开来,忽略了艺术行为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的价值。前文所述的两种观点,无论是重理论还是重技能,笔者认为都忽视了以下问题:首先,艺术教育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其次,艺术教育应该是以艺术为前提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即一种更加强调自我的、开放性的、非形式规定的教育。在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保障下,我们更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的教育。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解决艺术对于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及个人的艺术素质。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艺术行为就是通过艺术的各种实践来实现的。艺术应该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所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方面。
当然又会存在一种观点,艺术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不就是艺术实践么?比如声乐练声、绘画练习素描、演员练习形体台词等等。但是这种“实践”其实是片面的。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技能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像普通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而是通过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鲜活的事物,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变为自己的艺术观点、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所以光靠着学生闷在房间里苦练声乐、绘画、形体台词,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求学生把审美的思想,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思维方式、观察角度与自己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相结合,明确技能和自我的关系、自我和艺术的关系、自我和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等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个人艺术素质的目的。因此,艺术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三、艺术实践深入分析
为什么要提出艺术实践这个问题呢?笔者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艺术实践不单纯的是一种机械的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或者对专业技能的反复熟练,而是必须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带着一种艺术的审美,对视觉、形式的思考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冲突等。现有的艺术教学方法一般是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艺术理论知识和美学概念,或者是教师传授的一些艺术创作经验。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艺术的兴趣和艺术本质思考的过程中。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学生或者艺术创作者,每个人都要有强大的艺术感受力。这种来自内心的对生活对自我情感的一种表达就要靠艺术实践来实现。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
的谋和。艺术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表演艺术的学生之所以从声台行表学起,不仅是为学习基本的表演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用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等多种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应该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专业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答案就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得到确立,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艺术洞察力、艺术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创作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艺术教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艺术教育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更加全面的艺术实践的过程。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会独立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会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文化源心的人才。在艺术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美、感知艺术,特别需要通过艺术实践从各方面用多样化的形式创造和表现生活。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园艺教学 课程实习 实践能力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130-0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其教育观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都将进行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教育质量问题更显重要。[1]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向纵深发展,园艺生产呈现新的发展趋势,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新水平,并向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推进。与此同时,这种大环境对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我校和我院长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本文以园艺专业课程实习为例,分析和探讨园艺实践体系的改革。
一、加强实践教学是园艺等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园艺专业具有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涉及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景观园艺、设施园艺等专业基础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到田间现场观看,现场操作,参与生产管理工作,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我院一直把实践教学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根据园艺的专业特性,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教育部16号文件为标准,以园艺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课程的设置、教学进程的安排、教学方法手段上实现三个对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人才素质规格对接;教学进程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教学方法手段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探索“教、学、做”一体化,逐步提出和完善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化技术”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强化通识教育成分,探索和实践专、通互补。[2]
二、教改的内容与做法
如何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这是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注重教学改革,加强实践创新一直是我校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立校内基础理论学习阶段――校外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挖掘学生兴趣和潜力。[3]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园艺人才。
通过集中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了扩展实践教学,强化教学实践功能,园艺学院2008级园艺专业128名学生,于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4月17日~4月30日集中外出课程实习,此次实习涉及《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学》三门主干课程。4月17日~4月22日由教师指导,让学生收集与实习相关的资料及作业,做实习前的准备工作。4月23日~4月30日由6名任课教师带队,长途外出8天,参观实习点23个。此次实习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实践操作、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并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现代社会及现代农业需要的高素质农业研究、技术与管理人才。
实习的具体安排:老师根据园艺学科的特点,针对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景观园艺、设施园艺的不同特点,选择了福建省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科研场所,让学生感受学科的魅力。
果树学实习:让学生参观三明三元回遥早熟油桃栽培基地和列东设施避雨葡萄基地、永春猛虎柑桔场和吾峰柑橘无病苗圃、南靖天宝香蕉园和万桂果蔬保鲜库等。见习果树无病毒苗木的繁育到贮运保鲜的整个生产过程。
蔬菜学实习:永春白皮黄瓜生产基地、泉港利农公司的蔬菜基地、莆田的胡萝卜生产企业、福清的嘉叶公司和三华公司等去实习。学习蔬菜栽培设施的建设及设施内大棚蔬菜的栽培技术。参观蔬菜生产企业,参与蔬菜的采收,了解蔬菜生产栽培、市场价格、销售流通等的情况。
花卉与景观园艺实习:要求学生学习花卉种类识别、栽培技术和销售策略,了解景观园艺及现代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让学生参观漳州南靖国兰场、百花村花卉市场、马口花博园、台湾钜宝花卉公司、厦门万石植物园和园博苑等。学生们学习了观赏植物种类识别、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立体化种植等,了解了花卉产业的经营、销售和物流情况知识、景观园艺及现代观光农业园区的相关知识。
三、教改的成效与创新
(一)增加见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老师根据园艺学科的特点,针对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景观园艺、设施园艺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学科魅力。通过见习园艺无病毒苗木的繁育到贮运保鲜的整个生产过程,学习园艺产业的经营、销售和物流情况、景观园艺及现代观光农业园区的相关知识,增加了学生知识的系统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整合了教学实践的时间,避免资源浪费,将三门主干课程共3周的教学实习整合成8天集中外出。
(二)增添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在企业、田头的现场教学和学生的动手操作,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如在胡萝卜生产基地帮助企业收获萝卜;在嘉叶公司参与蔬菜产品的分级包装,在百花村花卉市场进行实地调查等。学生真正参与生产销售第一线,不仅巩固了课堂上的知识,也增加了许多实践经验,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给学生的实习生活带来了不少动手乐趣,加深了对专业的热爱。
(三)加强了学生与园艺企业的联系,促进交流沟通
在每个实习点,我们都安排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与企业主、技术人员交流。学生的提问涉及广泛,包括生产栽培、企业管理、人员配置、政府资助、就业信息等,还对课堂知识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目前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和企业主们进行了咨询讨论。从开始的青涩腼腆,到积极踊跃,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对外交流的能力,而且学习了课本以外的许多实践知识,了解了福建园艺产业的最新情况和企业需求,真正认识到了企业家们的辛苦和对本专业美好前途的憧憬。同时,对学生毕业实习点和项目的选择以及就业,都有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四)外出实习拉近师生距离,为师生交流提供新平台
在集中外出的8天时间里,师生们同吃同住,直接进行专业教学和咨询活动,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学生反映很好。几天的相处让学生跟老师更亲近了,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得到提高,在为人处事、生活自理、办事能力等社会生活方面也受益匪浅。同时,教师也有机会能更多地接触、了解学生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直接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四、存在问题
(一)教学经费
此次教改虽然效果较好,但开支较大。由于专业人数较多,交通、食宿等占用了相当大的经费。原来在校内及市内实习每周的经费仅1~2千元,本次课程教学实习集中外出学院开支的经费61903元。经费远远超过了校内的实习费用。加强实践教学,解决经费问题,是今后考虑的一个重点。
(二)校外实习安全问题
实践教学工作繁重、压力大、困难多。大规模学生长期校外实践教学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如:长距离的交通安全、在外饮食卫生安全、住宿安全、学生统一管理安全、行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因此,老师专门进行了学生实习前的安全辅导、实习教育,并且购买了意外险,师生们同吃同住,要求晚上11点以前学生回住宿地点,并且老师到住宿点名查铺,把实习的安全隐患消除到最低。实习点、交通和住宿的联系,学生集体外出的管理,行程中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 参 考 文 献 ]
[1] 楼林燕.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0(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