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环境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组织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仔细查阅《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如:1-2-2 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1-2-9描述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比较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等。1992 年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中也指出学习地理主要有五个核心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并在地方这个核心概念中提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态度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
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战术上灵活。开始时,应着重分析自然环境,但分析时需要注意方法。首先应对自然环境的概念进行解释,可以运用概念之间的比较法,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比较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深化学生对概念以及不同概念的区别的理解,在这里可以将自然环境与环境和人文环境加以比较分析。还必须引导学生利用他们手头的资料,如各种地图和文字等提取信息,要让学生知道本课要了解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这几个基本要素出发,另外,再及时补充自然环境的其他基本要素。接下来,在关于其他区域的学习时,都提醒学生要先分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有能力分析区域中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篇2
关键词: 生态奥运;体育生态学;核心价值
现代奥运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科技、文化等其他社会因素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有力的支撑,现代奥运会才能逐步走向繁荣。但是,也正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其它社会因素的强力渗透,使得奥运会的发展举步维艰,也是这些因素使奥运会成为了人们反思和批判的对象。从总体上看,现代奥运会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两难”、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紧张、道德理想与功利追求的冲突、文化自主性与文化工具化的矛盾等[1]。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己经成为引爆全球的重大问题,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内在联系,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重视,从而思考和探索如何使体育与环境密切地协调起来,促进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2]。因此,国际奥委会开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上的一直处于被动态势各奥运会申办国,也力求在环境问题上做到更好,以求赢得各方面的支持。由此,现代奥运会开始踏入了“生态奥运”的征程。在这一时期里,奥运会的人文生态和环境生态同时受到了关注,开始从整体上来思考奥运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在处理奥运会与环境(包括人文和自然环境)问题上逐步制度化,初步形成了奥运会的生态理念。同时,开始注重奥运会的生态环境建设对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注重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北京奥运会上提出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三大理念,是对现代体育的内涵作出了全新的解读和意义前瞻,即体育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加广泛的作用,它应该起到促进自然与人文的和解、调控科技与人文的张力、推动自然与科技的协调,在此前提下传播新的社会价值理念,发挥自身强大的教育、引导和示范功能[3]。它为生态奥运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生态奥运的理论基础
体育生态学是生态奥运的理论基础。体育生态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体育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是体育科学与生态科学相互结合和渗透的结果。体育生态学研究体育生态系统与各种生态环境及其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考察各种体育生态环境及其构成因子对体育生态系统和体育生态系统中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种体育生态环境因子与体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有机的关系,揭示体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体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4]。因此,生态奥运必须以体育生态学为基础来处理奥运会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等之间的关系,运用体育生态系统与各种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如体育生态系统自身联系与平衡;体育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影响;体育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和社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体育社会环境与其他环境的关系;体育制度、法规与体育生态系统各因子的相互关系;体育项目及其设置在整个体育环境中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来全方位构建生态奥运。
2.生态奥运的概念及内涵
2.1生态奥运的概念
关于生态奥运的概念至今还并没有十分完美的定义。国内学术界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曾提出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授王如松曾指出,“绿色奥运十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生态奥运(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这个阐述,揭示了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间的关系,并把它看成是一个大生态系统,为我们研究生态奥运问题开创了先河。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界有关生态奥运的观点还存在着不足:只是简单的指出生态奥运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之和,并没有给生态奥运以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对生态奥运的内涵做出进一步更加详尽的阐释,也没有揭示生态奥运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更没有探讨生态奥运的核心价值。李宏斌博士在其《现代奥运会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中把生态奥运界定为:所谓生态奥运,就是指以生态的思维方式和生态的基本原理,把现代奥运会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旨归而进行的奥林匹克运动。
2.2生态奥运的内涵
根据体育生态学的内容以及对生态奥运基本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奥运的内涵具有以下两点:
一、自然生态。即奥运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谈论的奥运会与自然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在于奥运会的举办不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着重于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应加强对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资源,使开展奥运会成为了可能,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是保证奥林匹克运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奥运会的举办应该解决好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着重于奥运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奥运会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的道路。
二、社会生态。奥运会的人文生态包含了两个生态结构系统。一个是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内部的生态结构系统,另一个是奥林匹克运动生态系统与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生态结构系统。奥运会自身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奥运会的思想道德、文化结构系统,组织结构、管理结构系统,运动代表队之间关系系统,运动员心身生态系统等等。奥运会与其它社会关系的结构系统包括了奥运会与政治之间的政治生态系统,奥运会与经济之间的经济生态系统,奥运会与科技之间的科技生态系统,奥运会与艺术之间的艺术生态系统,奥运会与文化之间的文化生态系统等等。这些生态结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们与自然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现代奥运会的生态系统,由此,生态奥运才得以完整并成为可能。现代奥运会己经不是一项独立的、单纯的体育活动,它除了和其它体育组织有着紧密的联系外,和人类社会其它社会现象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现代奥运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3.生态奥运的核心价值理念
对生态奥运的理论基础以及内涵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生态奥运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和谐”。对于生态奥运中的“和谐”,我们应该结合体育生态学来分为两个层次去理解和分析。
3.1奥运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
大自然为体育的生存与发展提供适宜的自然空间和各种自然资源生物圈,很多体育项目就是依附自然环境开展的。人与自然环境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在享受自然环境所给予的同时,又不断地向自然环境排泄废物,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和恶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往届的奥运会有许多为了举办奥运会去破坏自然环境的反面教材,因此,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能超出生态系统所能够承受的阀限,要在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来组织安排奥林匹克的各种活动,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去开展奥林匹克运动。这就要求,奥运会的开展应以对自然环境的最小破坏为目的,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对废物要进行循环利用和有效管理,保护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环境,从而使奥运会举办的整个过程中,举办国的生态系统不会因为奥运会的举办而被破坏,并且要努力通过奥林匹克的实践活动来修复破损的自然环境,真正实现生态良好和运动良好共同发展的局面。
3.2奥运会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
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因子很多,如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口、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社会思潮等等。它比自然生态系统先进得多、高级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层次性和复杂性。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类一方面在创造和推动其自身活动的社会领域向更加美好、健康、和平与进步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有意或无意地吞噬着其自身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不断工业化、机器化背景下,现代社会生态环境的也遭到破坏。出现了人口膨胀、能源危机以及“文明病”的蔓延等等。这些社会问题同样波及到了奥运会。兴奋剂、黑哨、体育运动场馆场地的建设与布局、运动员的培养平衡、体育人口的流失以及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体育社会环境的危机和恶化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奥运会不得不努力促进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各个因子的和谐。以社会关系为出发点来看,奥运会的社会生态问题,其根本就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是牵动奥运会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的根本所在,所以要从根本出发协调和理顺奥运会与各种社会利益关系,从而构建真正的生态奥运。
[参考文献]
[1]唐盛. 生态奥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D].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2009.
[2]田洪霞,张向乐,白婕,. 认识生态体育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J]. 内江科技,2009,(5).
[3]李宏斌. 现代奥运会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D].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2009.
[4]许传宝. 生态体育: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
[5]郁震,. 生态奥运: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新路向[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
[6]刘煜,龚正伟,. 生态伦理学视野下的绿色奥运[J]. 体育学刊,2006,(4).
[7]郑晓祥. 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8]邓跃宁.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J]. 体育学刊,2002,(6).
[9]史俊伟. 奥运大众传播的生态系统[J]. 体育科研,2007,(6).
篇3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外围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外围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外围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
[3]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 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 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篇4
论文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它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本文对绿色建筑的概念、意义与价值观进行了阐述,对建筑设计中如何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建筑物内外的自然采光系统、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从供暖、供冷的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来节约能源,建立水循环系统等环保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环境保护;自然环境
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建造绿色家园”的呼声日益高涨,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展开。“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概念在建筑行业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人类为了达到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然而,光有索取而没有回报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人类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
二、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生物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三、绿色建筑在设计中的体现
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衡量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原则不会改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
(3)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
(4)面向未来发展要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一)关注与尊重自然环境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
(1)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其内容有:建筑物的朝向、方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
(2)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
(3)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地源热泵)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控制等。
(4)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
(5)尽可能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二)对使用者给予更多的关照
作为人类每曰起居、生活、办公的微观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质量。绿色建筑在注重环保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以足够的关注,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宜人的温度湿度环境.在尽量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甚至提高其舒适性。
(2)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工作环境。
(3)良好的照明系统、合理的房间进深、宜人的光环境。
(4)合理的空间布局、宜人的空间环境。
(5)对不同使用者的全方位考虑。包括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心。
(6)提高安全性,增强防灾能力。
(7)完善的通讯系统。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与外界沟通。
(三)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该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绿色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里建筑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空气来自树林与花园而非风扇与风机盘管:光线来自天空的太阳而非从各种发光顶棚与荧光灯管中洒落;人们耳边萦绕不绝的是鸟儿的啼鸣与泉水的流淌.而不是镇流器与各种马达的轰鸣。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对于自然元素的引入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绿色建筑追求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它的原则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建筑物内外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
(2)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
(3)建立水循环系统,尽可能将水引入~些容易让人疲劳的环境中。
(4)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
(5)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
(四)具有足够的弹性空间来满足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绿色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这就体现在对建筑的结构、设备等灵活性的要求上。
(1)楼体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地板对承重的预考虑以及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
(2)预留的管道空间.包括给水、排水、强电、弱电、采暖、通风的发展空间。
(3)依据上述绿色建筑在设计中所体现的四条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建筑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绿色建筑的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的构思:
一是处理好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以及地形地貌的特点.给自然环境予。二是为建筑内工作的人员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建筑项层设计屋顶花园。其他工作层的共享空间集中设置阳光室并引入植被.建立高品质的绿色工作环境以及立体多层次的绿化系统。三是为了减少对能源的浪费与消耗,而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顶层设置太阳能吸收板。实现太阳能庭院灯及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墙面在符合规范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窗面积,建立良好的建筑内外采光系统。四是最大限度控制水资源的消耗,在建筑内部设置中水设施,对各类废水进行处理,处理之后的中水用于冲厕和绿化灌溉;在建筑外部铺设透水性强的广场砖。同时对雨水进行有组织收集。五是利用自然冷源(地球)设置地源热泵,在大片的绿地中打百米管井.建立冷源场地.为建筑夏季提供冷源。六是建筑内部设置冰蓄冷系统,用电削峰填谷减少电网负荷和装机容量。七是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以及低辐射的玻璃进行外墙维护。
篇5
【关键词】大自然;活动;亲近
如果有人问,还记得你的幼儿园生活吗?答案肯定五花八门,然而我相信,这答案肯定和我们的大自然相关。在幼儿园的大树下捉迷藏,趴在泥地上拍洋画、在草地里翻滚、捉蝴蝶。我们的幼儿园生活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展开的。然而,现在的孩子呢?
一、幼儿园生活需要亲近自然
福禄贝尔将自己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儿童的花园”,他使园内的孩子尽情与大自然的接触:孩子们可以在花园里种花植草、观察昆虫和小鸟,还可以在户外尽情奔跑和玩各种游戏。
但是,现在幼儿园儿童活动大多在室内进行。即使儿童在户外游戏,其游戏场地也是人工设计的、并充斥着人工制造的游戏器械。现在的很多幼儿不喜欢树,害怕虫,不喜欢下雨,不喜欢晒太阳,玩过家家都是现成的塑料玩具,他们不敢挖泥土,不敢在地上打滚,害怕弄脏自己的新衣服。这样的孩子让我们吃惊,我不禁要问:是什么改变了现在的孩子,是什么隔断了孩子与大自然的亲密?
现在的幼儿园追求现代化,在建设或修整儿童游戏场地时,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成套的现代化游戏设施。实际上,这样花费庞大却并不能给幼儿游戏带来真正的好处。人工草坪或塑胶场地,单调和浅薄,远不如那野草铺就出的生机和厚实;那些人工的成套游戏设施,大多由钢铁和塑料制成,僵直而固定在游戏场地上,更无从产生天然物体的雄浑与灵动。也许你会反驳说,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玩大型玩具啊?是的,相对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大型玩具是最佳的选择。然而,你会发现,只要时间一长,孩子们便对滑梯失去了兴趣,而躲在某些小角落独自玩耍,或挖着沙子、或摆弄着树叶。孩子和大自然之间的联系是无法被阻隔的。
二、亲近自然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很多老师不是不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只是怕孩子们在野外磕着碰着了,这对家长不好交代。其实,亲近大自然不仅不会伤害到儿童,反而会保护儿童身心安全并促成其健康成长。人类的进化是在适应大自然的变化中得以实现的。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阳光、空气、食物、遮蔽物等等,这些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就让我们熟悉和喜爱了。当然,自然界也充满了危险,我们就是在和大自然的交往中,学会如何避开危险。真实的例子也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受到昆虫的惊吓,他们会愕然片刻,然后就是惊奇和恐怖过后的兴奋。如果孩子在攀爬树木的过程中掉了下来,除非是受到成人的禁止,他们会在以后尝试着再去攀爬。正如孩子们蹒跚学步时摔倒在地一样,没有哪个孩子会因此拒绝继续学走路。
大自然是很仁慈的,她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保护着我们的孩子。举个例子,孩子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是很强的。比如石头或树木,并非是儿童游戏的不安全因素,孩子们在攀爬过程中,因为这些东西是不规则的或凹凸不平的,他们反而会集中注意力、小心从事,不易出现危险,即使真发生了意外,松软的泥土、厚实的草地也会保护他们。
在国外的幼儿园,到大自然中开展各类活动变得很流行,儿童在户外或郊外的自然环境中度过整天或一天的大部分时光。这是因为各种研究证明了自然环境下的游戏对儿童发展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幼儿对粗糙不平、变化多端的地形适应很快,他们善于利用场地上的斜坡、石头、树木和灌木丛,开展自发的各种游戏。一般情况下,那些在自然环境下活动的儿童,其体能和运动技巧的发展明显优于在传统的户外游戏场地游戏的儿童。崎岖不平的地形使儿童的体能得到锻炼;枝桠丛生的树木给孩子提供了攀爬机会,改善着他们的运动技巧;灌木丛给孩子提供了隐蔽的个人空间,刺激着孩子的想像力。他们在游戏中变得更有创造性,游戏活动次数和形式都有明显增加。
三、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活动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喜欢想像的,喜欢变化的。幼儿园的一些自然环境如泥土地面、石头、水洼、野花野草、灌木丛会让他们兴奋不已。毫无疑问,这些自然环境,有生命及其生活过程的奥秘和新奇,有天然的刺激和变化,儿童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感知春夏秋冬,它吻合儿童的天性,从而更加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刺激儿童想像力,给儿童的游戏留下充分的想像性和真实性的空间,使孩子的游戏更加丰富化。
现在,《新纲要》指出要保持幼儿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然而这2个小时是打引号的,就算在户外,孩子们也被安排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活动,自由活动的时间微乎其微。其实,儿童活动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比如说是教师组织活动,为什么不可以在大自然中讲故事呢?让孩子坐在草坪上、花坛边、池塘旁听老师讲故事,实在是可能而可行的。再比如,为什么不能在大自然中开展教学活动呢?儿童需要多方面地使用和锻炼自己的各种感官。在大自然中,不只是如同房间里只听到教师和小朋友的讲话声或钢琴声,还可以听到其他各种声音如小鸟的歌唱、昆虫的鸣叫、微风吹拂着树叶的飒飒声。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下,儿童能看着、触摸着、闻着各种花木虫草,幼小的心灵会萌发感受自然美和生态美的嫩芽,培养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大自然是最好的户外活动场所,是一本最生动的教科书。亚里士多德说过:“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在这个物质富足的年代,希望我们能让我们的孩子精神也富足。
浅议中学生物概念教学
董桂春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五中学(723500)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总结。生物学概念是人们对生物及其生理现象本质属性的认识,是生物知识体系的基础,是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石,成功的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生物的兴趣。在生命科学中的许多规律、原理和方法都得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才能得以正确表述。事实上,生物学概念教学贯穿于整个生物学教学的始终,讲授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和做练习,都离不开生物学概念。所以,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必要条件,更为学生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扎实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概念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应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
事物是发展的,反映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属性的生物概念也是发展的。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讲清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与它们相联系的重要实验是哪些,这实际就是了解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如基因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①1865年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其发表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中首次提出基因的雏形概念―“遗传因子”,指出生物的每一个性状都是通过“遗传因子”来传递的;②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在其《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基因”概念,以此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③1926年摩尔根在他的巨著《基因论》中建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④1944年艾弗明用实验证实DNA(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⑤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证明基因成分就是DNA,它控制蛋白质的合成;⑥20世纪60―70年代,科学家揭示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心法则等。这方面还有酶、光合作用、DNA、遗传规律等,都是经典的范例,从这些实例中让学生明了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同时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启迪。
二、通过探究实验进行概念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以课本概念为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然后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这是学生理解生命本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本中的“渗透模拟装置”、“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和“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都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渗透作用这个概念,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材料完成相关的实验设计。
学生可以利用鲜嫩的马铃薯块茎做下面2个小实验,理解渗透作用的内涵和外延:① 将鲜嫩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放在浓盐水、清水中,一段时间之后测量长度,理解渗透作用的内涵;② 将鲜嫩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盐溶液中,一段时间之后测量长度,通过与实验前比较,找到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的范同,从而理解渗透作用的外延。
三、通过模型、课件等辅助教具进行概念教学
丰富的、典型的、准确的感性材料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支柱。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提供一定的辅助教具,如模型、标本、图像等,能直观形象地把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在讲授质壁分离和复原、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概念时,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这样可以使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了学习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构建。
四、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要记住所学的知识,并理解其意义,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整合和内化,就能改善学习质量,使知识系统不断生长。在生物学概念学习中,这种“整合和内化”可以通过绘制概念图来实现。概念制图是一种将概念的各种本质属性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在一起形成的图示或流程,也可以是将一个概念和与其相互关联的其它概念按照概念之间的并列,包容或其它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在一起形成概念网络。其目的是使粗象概念直观化、形象化,使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过的概念,建立良好的概念体系和知识结构。
五、使用比较、图解、表格等方法进行教学
生物学中有许多字面相近、含义相似或属性相关的概念,由于它们之间互相对比度小,往往会相互干扰,容易出现概念间本质属性的混淆。比较的目的是掌握同类概念的共同属性和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的重要手段。
如生长素和生长激素虽只有一字之差,都有促进生物的生长作用。但生长素(IAA)是由植物的分生组织产生的植物激素,化学成分为β―吲哚乙酸;生长激素(GH)是由动物脑垂体分泌的动物激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它们有本质的区别。
篇6
关键词:现代园林;城市森林;关系;
0.引言
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入手,论述了园林建筑塑造现代园林主景,观景、组织游览路线、构造空间、导向等功能作用,同时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亲近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建议应把握园林的内在规律,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游憩、娱乐等综合功能相结合,更好发挥和运用园林建筑的作用,同时对现代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介绍了园林和城市森林的概念、发展及意义,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的关系,并以常德市为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建设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作参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简介
1.1园林的定义
对于“园林”的定义,学术界一个统一的观点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称为园林。简而言之,园林就是一个人工制造出来的、模拟自然环境的休息游玩的地方。
1.2中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园林的建成和发展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曾经对中国古典园林作出评价:“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园林发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被赋予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服务的对象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封建社会,园林只是对一些达官显贵和文人骚客开放的,并作为他们的一个平时游憩的场所。官僚人士当园林是身份的代表,当作居住的别苑,文人在园林当中尽情地舞文弄墨,纾解才情。
园林建筑也是有极大的地域文化差异的。比如,北方的园林多是黄红色彩,既显示尊贵,也是和北方的自然环境色调相一致;而在南方,园林多是一些青砖绿瓦的小桥流水建筑,透露出的是一种清新雅致的风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地吞噬着自然和生态环境,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的环境也愈发地恶劣起来。渐渐地,园林成为了城市居民寻找自然的唯一去处。人们觉得园林就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当中的唯一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园林就不再只是供人游玩的场所,也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场地,而是担负起了一个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任。人们也逐渐了解到,城市的生态不能光靠绿化草地这样一些小的范围,还需要扩大绿化的面积,将自然森林搬进城市环境当中。所以,园林的具体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变化着。
1.3城市森林概述
1962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城市森林”这样一个概念,后来城市森林的概念迅速扩散到全世界。人们对城市森林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对于城市森林还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定义。人们对于城市森林的概念还存在着矛盾,未达成一致的想法。不过有一个一般性的说法是:城市森林是坐落在城市当中的特殊森林,其功能是给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提供生态服务,比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比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比如改善局部的气候条件等。城市森林这一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有着迫切的愿望,同时也表明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而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功能是被广大学者和民众所普遍认可和推崇的。
2.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间的关系
相较与古典园林,现代园林不仅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还兼具有大众性、开放性、生态型以及节约性的特点。关于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之间的关系,说法不一,没有一个固定的表述方法。有的说城市森林是园林的一个扩展和延伸,是将园林从城市搬进了郊区;还有些人认为园林是包含在森林的概念里的,是将大自然的环境呈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的状态;还有的人虽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明确的阐述,但是认为城市森林和现代园林的本质是相同的,是不同形态的同一种东西。在这里,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去界定和区分,重要的是将这二者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最大的裨益。
现代园林和城市森林之间既有相同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第一,二者开始的方式不一样。园林是在古代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包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城市森林则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才提出的,是包含在森林的概念当中的;其次,二者的大小和组成的部件不一样。现代园林在大小上没有严格的限制,不管是街边一隅还是建筑物的边角,或是天台屋顶,墙面的垂直绿化,都可以划分在园林的概念当中。组成园林的除了有乔木、灌木、花草等自然植被,还有人工建造的小桥流水,假山怪石。而城市森林作为是一种特殊的森林,要符合森林的基本定义,要有一定的面积,并且当中的组成要素必须是以乔木为主的绿地;再次,二者发挥的主要功能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园林的主要作用是观赏和休憩,然后才是生态理念的要求,但是城市森林和园林则恰恰相反,城市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然后才是用于景观需要;最后,管理的方式不一样,园林的管理需要专人进行精心的照料,但是城市森林基本上不需要照料,而是以一个自然的状态生长和存在。
3.园林和城市森林建设案例分析
以常德市为例,常德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在园林建设和城市森林的建设工作上先占据的一步地利的优势。常德市创建城市园林的基本路线是: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主题,用洞庭水乡作为特色,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呼求,再结合国际相关的要求,从高端出发,建造出一个高水平的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常德市的园林按照着一个“三山环抱”和“两线一湖”的总体建设框架,从市中心向城郊的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多合一的城市园林,使得整个城市都是园林,园林和城市融为一体。城市森林的概念也和现代园林进行了一个较好的结合,不仅城市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也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起着一个共同承担着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目标是和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一个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的关系,人工建造模拟自然环境,用最少的投入达到一个利益最优化的效果。在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的时候,城市渐渐将森林绿色给取代了,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寻求与自然的亲近,呼唤绿色,呼唤自然。人和自然本就是和谐相处的,人类的发展和活动只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杨玉萍,周志翔,吴银莲,李景中. 近自然园林――现代园林与城市林业的共同追求[J]. 生态经济,2010,07:191-195.
篇7
郑廷斌:事实上现在环保的观念在台湾一般民众已经较普及了,例如垃圾带下山与垃圾分类,尊重野生物及尊重他人等,民众可能不一定知道这就是LNT,但是整体状况还算不错。一些台湾山友即使对LNT的部分内容有疑虑,但是也认同某些部分,或许可说生态环保等概念已经逐渐内化到愈来愈多山友的行为当中,较大的问题反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登山,这部分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问题较大。
:在大陆,近几年爱好户外远足的人群数量迅速发展,但有许多爱好者的环保意识却没有跟上。很明显,这两年北京周边登山径和露营地中遗落的垃圾量剧增,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冲击。请问在台湾或美国有这个阶段吗,他们是如何改进的?
郑廷斌:是的,台湾及美国也是经过此阶段,户外人口大量的增加造成严重的土壤流失,湖泊水域受到污染,遗留下来大量的垃圾与粪便。管理者面临两难的局面:既要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要设法保护自然环境,除了关闭过度使用的区域与进行承载量的管制之外,发现教育才是最好的方式,观念来影响,因此积极推广LNT无痕山林的环境伦理。
:您在台湾长年研究高山原住民,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吗?
郑廷斌:原住民长久生存于一地,为了能够可持续地使用一地的资源,因此代代相传以神话、传说与种种的禁忌规范来约束着部落人士。神圣空间的概念如圣山、禁忌之地,是被认为超然于俗世生活以外的土地,造访圣地会带来赞叹、敬仰与畏惧。这些神圣空间就变成类似现代的生态保护区。祖灵与泛灵的概念,让部落子民知道一言一行都有灵在监视着。
原住民更视土地为生养万物的母亲,山、河皆有神,万物是我们共同的兄弟姊妹,获取任何的猎物与采集都要存着感恩的心,同时要谦卑地回馈祖灵与大地。够用就好、分享的概念、猎区的概念、不能浪费生命,随时进行仪式与重大日子的祭典,以及各种的占卜,一切都是在提醒与规范人与土地及自然万物的关系。
:这给您带来了什么启迪?
郑廷斌:我发现传统原住民的文化与规范就是现代所谓的生态保育,他们的规范与禁忌甚至比现代社会还要严厉,而背后土地伦理与环境伦理的概念都是一样的。感恩、敬畏与谦卑,那是面对自然万物所必须抱持的精神与态度。西方白人与东方汉人经历过环境破坏的恶果,反思之后才发展生态保育,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却是千百年来一直在做。
:各国的自然环境有很大不同,我们在运用LNT原则时,怎样才能做到放之四海皆准?
郑廷斌: LNT的基本精神就是环境伦理,概念则为尊重与最低冲击原则,事实上这些精神与概念跟世界各地传统可持续的文化与生活方式都是相通的,只要抓住这些概念,并能够因地制宜与在地化,是可放诸四海皆准的。
:很多人对LNT理念中细致入微的环保要求有些不解,比如露营之后的恢复植被。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些规定的必要性吗?
郑廷斌:LNT的七项原则与许多做法只是建议,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或要求,在尊重野地的生命及避免冲击自然的前提之下来思考,LNT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或好与坏,只要多思考一下、多做一点就已经符合它的精神了。露营之后的恢复植被,重点就是恢复露营地的原状,除了感恩与尊重土地与植被提供给我们露营外,也是尽量让露营地可持续使用,让其它生命也能够和我们共存。
:其实,LNT的概念不止于户外和山野,在日常生活中,斌哥对我们读者的低碳环保生活有什么建议吗?
郑廷斌:LNT的原则是事前充分的计划与准备,在食衣住行各层面,进行之前先想一下如何做较能低碳环保,此外尽量过简朴生活,在地消费等,更重要的是心灵环保,对自然万物行善与爱,LNT与环保、保育的极致也就是如此。
篇8
关键字: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理念应用;分析探讨;作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7-0178-0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这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进行能源消耗的控制,将会给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建筑领域中也在开展生态建筑的探讨。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有效提升。
1. 生态建筑的概念探讨
生态建筑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建筑学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生态建筑主要指的是在建筑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建立起人类和自然环境以及建筑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生态建筑的理论是比较抽象的,它主要是从建筑学的理论和生态学的理论相互结合产生的建筑的实物层面,进而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实践过程中,构建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和周围的环境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和建筑之间的和谐,从而更好的降低对于资源的消耗,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建筑的主要特点研究
生态建筑是在重新的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的基础之上而提出来的,生态建筑在建设和设计的使用过程中充分的考虑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指导,综合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建筑学的理论,实现建筑环境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建筑的高效使用。生态建筑是以自然为基础,另外要科学合理的人工创造,创建统一的和谐环境,进而实现人和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主要应用思路分析
3.1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就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来讲,无废弃物和无污染是最终要回归自然的核心内涵,也是生态建筑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生态建筑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有机体,这要求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要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到生态建筑的有效实现,所以在生态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生态建筑的理论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受到经济环境水平的影响。在经济水平发达程度比较低,且相对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就算是生态建筑的理论被引入,有了比较好的建筑生态化的设计,但也会因为缺少相应的经济发展环境,造成建筑的生态化很难得到有效的实现。
再次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社会环境。众所周知,高污染和高能耗是生态建筑的一大特点。这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科学合理的设计更加的重视,建筑设计过程中生态理论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社会发展下的一种必然趋势。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使得建筑成为了涉及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生态学的各种理论贯彻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领域之中,生态建筑的作用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实现。
3.2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的策略分析
3.2.1建筑材料应当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做好各项工作
在生态建筑的实现过程中可以选择生态建材,选择建筑材料改善群体节能节约的过程中,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因地制宜的开展就地取材,可以广泛的使用本地的一些建筑材料,有效的实现建筑的地域化和生态化建设。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建筑都坚持了就地取材的基本观点,通过使用当地的一些农作物废弃物来建设房屋,以达到废物利用和冬暖夏凉的目的,这是建筑生态化开展地域性设计最为重要的典范之一。
3.2.2实现优势能源在建筑中的高效利用
作为一个生态建筑的设计师,在强调建筑使用过程中环保节能的过程中,还应该在设计中将不同地域的各种优势能源充分的整合起来,。比如临海的一些建筑群,就可以充分的利用风能的优势开展设计,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屋顶设置多晶硅面板来吸收利用太阳能发电,另外也可以配备智能电网,使得电能能够被很好的利用起来,最终使得能源能够被高效的利用起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小结
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建筑生态理论和发展和研究都比较晚,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用生态理论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建筑设计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生态建筑理论开展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各地的气候和资源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实现生态建筑材料能够就地取材利用,在建筑合计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融入生态化的建筑设计技术,以此来实现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的理论能够被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梅琳,朱明健. 谈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地域性”危机与“多元性”发展[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03).
[2] 陈燕菲,苗宁会. 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交通建筑――凯里公路枢纽管理信息指挥中心设计[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4).
[3] 王宝荣. 浅谈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7).
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指的是生态而健康的城市,总的来说是指展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的空间。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生态化城市的发展才能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然而目前我国城市面临所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给市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缓解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绿色发展的理念被引用出来,并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思想。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概述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简单的来说,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对城市进行设计,建立高效、和谐而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聚居环境。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深刻的认识基础上一种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关系,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 生态城市理念的内涵
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y在1984年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他认为生态城市属于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通过技术与自然的融合,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保持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城市”与普通意义上的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其中“生态”的含义已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学的含义,而是一个综合和整体的概念,蕴涵着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的复合内容,成为经济、文化、政治与自然的载体。
3. 生态城市的标准
生态城市的创建的标准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社会生态方面,要在以人为本同时满足人类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创造自由、平等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是经济生态原则,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能源的再生和利用。最后要注意自然生态的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的最大限度的保护措施,使一切开发和建设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
4. 生态性城市规划的总原则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所提出的重要想法,旨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在该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五项总体原则,分别为生态保护战略:即加强自然保护措施、动植物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以及腹地对城市持久的支持能力;此外还包括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和将自然融入城市的原则。
二、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1.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协同性原则
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将协同的理论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系统中来,对现有的城市整体发展以及演化的规律做出系统的评价和综合研究,就能科学而快捷地解决城市建设协同性的现实性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要在动态中寻找平衡点,同时在协同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协同性原则要求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以及环境的保护三者之间的协同,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
2.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平衡性原则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的统一体,要建立在区域的平衡基础之上,而且城市与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规划才有平衡的生态城市的规划。区域建设与规划是城市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如两者相互背离,则城市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人口、信息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就没有了畅通的渠道,城市的生态系统也难以进行,这样的城市是无法实现生态化的。
3.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开放性原则
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在接纳周围环境的时候也不停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的影响,它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影响着外部环境,两者之间不断交换着能量、物质和信息。城市属于地球环境中的开放系统,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中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无法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而自然界的演变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生态城市的设计要求
1. 城市空间结构设计
城市空间结构设计要结合自然资源的特点,建构出现代化的山水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架,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环境与远郊的山、水、林的绿化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此外要充分利用水系的自然格局,营造一定的水景,形成水景与山景相映的城市景观格局,并有效营造城市的人文意境。
2. 城市交通设计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要把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与交通环境组成一个生态型的复合交通系统。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要素,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交通设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整体的设计要求是资源高效、能源清洁,同时保持秩序良好,行为文明和景观的美化。城市道路的设计要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域,道路要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同时大力采用公共交通,推广地下轨道交通,同时限制私人汽车在中心地带的使用,注意交通车辆要采用环保车。
3. 城市生态建筑设计
建筑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元素。在设计成熟的建筑时,要注意推广各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其中包括节水、节能的建筑技术,例如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方法等,同时注意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选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也要使用节能型的电器,广泛设置屋顶、墙面等立体植被。
总之,低碳而生态型的城市规划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虽然现阶段,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局部地区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仍然无法改变生态破坏的现状。要遵循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使城市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忠玲 江林忠.试论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与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05.
[2] 刘达光 张红娟.浅谈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和要求——以东营市为例[J].住宅产业.2011,08.
篇10
地理原理主要指“为什么”的知识。地理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广泛、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解释地理现象,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指导我们适应、合理利用、改造自然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地理原理有助于我们运用普遍存在联系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和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认识世界。
地理规律主要指地理分布规律。它是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必然联系的地理知识。根据空间范围及方向可以将地理分布规律分为三类:一类是地理事物的水平分布规律;一类是地理事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如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等;一类是地理事物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学习地理分布规律有助于我们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并可以利用该规律分析一些地理现象。
一般来说,地理概念如同金字塔的基石,没有明确的地理概念,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通过实践得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1.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三种树木的叶子属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的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和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了。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1)近似概念。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2)矛盾概念。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分析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
(3)包含关系的概念。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其最大的特点。可见以上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
(4)概念的广义和狭义。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利用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