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 问题
实验室是生产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行使检验职权的技术职能部门。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能削弱。实验室在企业内部,将按标准进行样品分析,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把关;而企业外部,则代表企业向顾客提品合格的质量证据。因此实验室具有鉴别、把关、预防和报告的职能。
1.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
1.1实验室管理者重视不够
在IS09001: 2008标准的精髓中明确指出,要重视领导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涉及实验室的各个部门,如果实验室的领导和管理者不重视,实验室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协调,质量管理体系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既要有很高的认识,又要有足够的重视。
1.2职责分工不清和内部沟通不畅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种分工必须明确到具体的责任部门或人员。很多实验室因为人员紧张,职责权限规定不清而且相互间缺少有效沟通,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工作差错。所以实验室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在体系文件中将质量活动的各个过程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人员,明确规定职责和权限,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沟通机制,及时进行情况交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1.3质量方针、目标问题
质量方针是实验室的工作准则,它体现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和持续改进。质量目标要切实可行,不能过高或太低。实验室每年要定期统计目标完成情况,然后根据上一年的绩效制定下一年的质量目标,目标完成情况可以反映质量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存在质量目标设定不合理、不全面和不够细化的问题。
2实验室资源提供不足和管理问题
2.1人力资源不足或管理不到位
产品实现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人的参与,如果人力资源不足,就不能保证整个体系的所有过程完全受控,体系的执行就不能落到实处。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人是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将直接影响实验室的整体绩效。尤其实验室技术员是一线的操作人员,是体系中核心因素检验质量控制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将直接影响数据和报告的准确性,影响客户的满意度。
2.2员工意识和技能培训不足问题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的管理的重点内容。但很多实验室存在体系宣传贯彻不够、全员参与意识不强的现象。实际上只有一个部门或一两个人在运作体系,多数人只是旁观者,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IS09000体系标准宣传、贯彻、落实不到位。质量管理原则要求全体人员都要充分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理解IS09001: 2008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明白每一个岗位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和作用,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参与到质量活动中,将体系要素的实施过程变成自觉行动。实验室还要建立员工的业务培训,并要做好培训效果评价,通常企业实验室存在培训都不充分,而且缺少效果评价的问题,不能提供人员素质和技能完全胜任的证据。
2.3硬件设施资源提供不足
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是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有效运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实验室除了需要有满足要求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之外,还应该有满足要求并适合本实验室特点的分析设备和信息系统等。在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实验室需要在保证准确性和效率的基础上,进行硬件资源的建设和提供。仪器和管理设施先进性需要与实验室的体系要求相匹配。另外,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何建立适合的系统来保证体系的各个因素受控,从而全面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也是资源提供的重要问题。只有借助先进的管理系统,软件和硬件密切配合,才能将体系的要素控制措施完全落实。
3产品实现方面的问题
3.1体系文件的管理和执行不到位
实验室通过对产品实现的策划来确定文件需求,包括文件的数量和类型等。文件是策划的结果之一,文件的管理和执行是关键。实验室在编写质量体系文件时,应根据本实验室检测的实际情况,“写自己所做的”,并按照体系要求识别所有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分析后取措施加以控制。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需要员工按照文件的要求去执行,即“做自己所写的”,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真正实施到位。但实际运行中,通常会出现在现场的文件版本不是最新版本,员工对更新后的文件不能及时不知晓,文件生效前没有及时沟通和组织学习,缺少文件管理监督机制,导致文件的执行不到位。一旦存在执行无效文件的情况,文件管理的有效性就受到挑战,质量管理体系的漏洞就出现了。
3.2检测过程的策划问题。
体系要求对包括采样、样品准备、检测质量控制、检验原始记录和报告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策划。样品采样是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实验室需要制定详细的《样品采样及检验计划》,规定样品的采样点、采样频率、采样时间、分析项目及指标范围,提供了采样和检验任务执行的标准和分析结果判定的技术依据;实验室应对样品的保存和处理进行严格管理,原材料和产品的留样作为处理客户抱怨或投诉时复测的客观证据,所以必须确保样品不污染、状态完好。需要做好留样记录,超过留样期限的样品需要按规定及时处置;实验室人员进行检测工作时,检验员完全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记录,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做好监测结果的记录,对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应查找原因,不能处理时,立即向实验室管理者汇报。如果上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策划不全面的问题,都将对产品实现或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3.3测量和监视设备的控制问题
实验室应保证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运行状态良好,为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设备进行监定和校准,并做好标识,同时应该做好维护,保证测量的结果有效。在很多实验室中,存在没有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缺少仪器的维护保养记录的问题,也经常会缺少对仪器状态进行有效监控的措施,所以仪器状态出现异常时,操作人员难以及时发现,甚至会提供不可靠的分析结果。
4测量分析和改进措施有效性差
4.1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质量低
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应按照体系要求组织内审员对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从而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是否符合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我评价和完善的一种重要手段。实验室要做好体系内部审核,关键在于领导对内审的重视和自身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最高负责人要亲自来抓内部审核工作,尤其重要的是充分运用内部审核这个重要的管理手段和改进机制,来保持和改进体系。评审是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所取的措施。
4.2缺少纠正和预防措施
如果不合格产生,首先应该进行纠正,纠正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然后找出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最后为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针对潜在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但这样的程序在生产企业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中通常存在问题,缺少制定有效合理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3数据分析问题
实验室应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但很多实验室只是进行样品检测,却没有进行数据分析,或者有分析,但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温韧钢;质量管理与企业管理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篇2
【关键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测绘产品
引言
随着测绘行业逐步走向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为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各测绘单位都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另外建设部颁布了强制性标准,即“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中涉及的质量管理原则与‘ISO9001标准的原则相一致,是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低标准,不执行者资质年检会受到影响,2005年5月国家测绘局在资质换证工作中,甲级资质换证要求必须通过ISO认证。
我院于2001年按照ISO3001:2000标准,在单位原有的管理经验、规章制度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在我院的各受控部门有效运行,建立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GB/TI9001:2000标准,确保我院管理体系的系统性、适宜性和有效性,使质量管理体系更好地贯彻落实。
实践证明我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测绘产品的实现完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对保证产品质量并进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只有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1 总原则
向顾客和第三者证实测绘单位有能力稳定提供满足客户要求和适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增强客户满意度。
1.2 基本准则
1)系统性
在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要覆盖体系中采用的全部过程与子过程、要求和规定。所有文件要按规定的方法予以标识,各类文件要分布合理、相辅相成。
2)符合性
结合本单位业务流程的实际情况,依据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能够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不是越严格越好,要适度。
3)协调性
文件和文件之间要相互协调,整体结构严谨,紧扣文件的主题和范围。.体系文件的所有规定应圬单位的其他管理规定、技术标准和规范相协调,要认真处理好各种过程的接口,避免不协调或职责不清。
1.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
1)纲领性文件(即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明了组织的质量宗旨,明确方针、目标、组织构架和程序要求,并为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持续改进的控制方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要求的连续性,以实现其对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的可信性。它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对其引用;管理体系对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的表述;组织内职责、权限的规定和沟通;资源管理和产品实现。
2)程序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是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涉及的质量职能活动如何组织、控制和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管理审评控制程序;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与客户有关过程的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3)过程文件
通常质量管理体系包括4大过程,即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监视测量的有关过程。过程文件包括测绘单位的管理手册;各部门的工作手册;技术性文件;管理性文件和记录。
2 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实践中的有效性
经过多年贯彻执行Is∞CXl1质量管理体系,我院测绘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获得客户的好评。主要从以下方面完善测绘产品的管理过程和生产过程。
2.1 生产管理工序的调整
针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了重点跟踪管理,首先对生产任务书进行调整。“任务书”实际是我院的生产计划,也是对客户的承诺,我们将原任务书中缺少的项目进行了补充,如增加客户要求项,明确了生产过程的质量目标,修改了工程工作量一览表,完善了工程作业过程记录表。通过修正后的任务书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该工程的目的与完成的结果。对工序管理方面也进行调整,齐齐哈尔市位于东北地区,施工旺季短,每年的春夏两季施工期客户迫切需要勘测资料,用于报批、设计、施工和办理开工手续,缩短工期是客户的最大期望。通过对现有工序进行检查跟踪,找到可缩短工期的重要环节,测绘产品资料在实现运行中要外业测量,内业做图,由两个生产部门完成,当内业做图发现问题时,外业人员不能马上处理。针对由于沟通困难影响工期这个因素,采取的纠正措施是:调整工序过程,将内外业改为由一个部门来完成,同时实行工程负责人责任制,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工程负责人对每项工程负责到底。通过对生产管理工序的调整,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缩短了工作周期,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2.2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管理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人员深人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测绘生产的实际情况,识别关键过程。针对测绘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造成生产周期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有返工率,对返工因素进行分析,重新制定预防措施,对作业指导书即勘测纲要进行重新编写。
过去一般工程的勘测纲要主要突出与该工程项目有关的内容及工作量,没有体现质量目标、设备要求及计划工期等要求。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勘测纲要的核心内容要描述如何完成测绘生产和管理活动,重点阐明过程该怎样进行,具有指导性和确定性),重新编写勘测纲要。将工程概况、质量目标、依据的法律规范要求、利用的基础资料、测绘产品生产的作业方案、生产组织的分工细则以及计划工期和安全措施补充到勘测纲要中。另外还要求勘测纲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2.3 质量记录
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性文件。质量记录是提品、过程、体系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性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为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实、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活动的有效评价提供证实、为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提供客观证据、为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的重要作用。
质量记录根据其载体的不同,可呈现为多样化,记录方式可以以表格进行记录、以书面文字进行记录、以电子媒体进行记录、以文件的批示进行记录等。
我院通过三级检查、两级验收制度测量监控生产过程和测绘产品,虽然做了监控工作,但检查记录和签署不全,不能很好地识别产品的检验状态。针对这一情况,着重明确了重要环节的监测点,如外业记录必须签署齐全,由检查人员校核,测量产品由工程负责人检查,主任工程师检查验收,技术部审定验收,做好检查记录,对不合格项及时制定纠正措施。
编制客户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多种渠道收集客户满意度信息,建设单位对院工作提出的一些看法和好的建议和从联审大厅、质检站等方面反馈的信息,以往是没有记录的,在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后都做了相应的记录,为持续改进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3 结束语
经过多年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我院不仅提高了组织管理水平,测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均有了明显提高。实践证明,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实能够帮助单位取得好的业绩和效益,并使之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果冻 食品安全 ISO22000
1 前言
果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下方面:一是标签不合格现象较为突出。有的产品的标签不符合标准要求,主要原因是产品类型和反映产品真实属性的名称没有标注、产品中检出甜蜜素但没有标注、着色剂没有标注具体名称。二是规格要求不符合新果冻标准的规定。产品规格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其内侧最大长度为2.92cm,而《果冻》标准规定,杯型凝胶果冻的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最大长度不得小于3.5cm。三是甜蜜素超出标准要求。有的产品甜蜜素超出标准要求。
2 果冻的生产工艺
2.1 生产操作要点
2.2 配料
配料时要注意原料的搭配要得当,一定要能使其完全溶解,并使所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该应有的色、香、味。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3 过滤
用来过滤糖水的过滤网过滤目数≥40目,且无破损,消毒并且要保持其清洁。
2.4 杀菌
杀菌温度≥84℃,杀菌时间按规格不同。
2.5 金检机检测
铁质金属镀铝盖膜直径≤2.6mm;非镀铝盖膜直径≤2.2mm。
非铁质金属镀铝盖膜直径≤5.0 mm;非镀铝盖膜直径≤4.0mm。
2.6 包装
必须按照产品质量判定标准进行判定后,符合要求的正品果冻方可进行包装。
果冻通过原料、配料、过滤、充填、杀菌、金检机检测等生产出的每个半成品果冻,通过包装员工的精心挑选,把每一个合格的半成品果冻包装、装箱等最后检验入库,成为果冻成品。具体工艺如下:
3 质量安全控制方法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在保障食品生产质量、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体系以GM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标准卫生操作程序)为基本保证,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纠偏措施,克服传统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将潜在的危害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从而达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目的。
3.1 果冻生产过程中危害分析及CCP的建立
见表1。
3.2 果冻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
果冻生产流程中的CCP及临界限量、监控程序和纠偏措施,见表2。
3.3 果冻生产过程中质量的预防措施
其它环节的HACCP计划表,见表3。
4 结语
在各类休闲食品中,果冻可以说是一种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健康食品,果冻不仅外观晶莹、色泽鲜艳,而且口感软滑、清甜滋润,因此深受众人的喜爱。果冻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白糖、卡拉胶、甘露胶及一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等,而卡拉胶、甘露胶都是天然植物多糖,因此,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
利用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对果冻加工过程中原料、配料、过滤、充填、杀菌、金检机检测等关键控制点的有效控制,既可使产品的危害性减少到最低水平,又可避免单纯依靠终产品检验进行质量控制而产生的问题,从而在不改变产品的感观性质、风味特点和营养特性的前提下,使其达到国家食品卫生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树南.食品生产卫生规范与质量保证[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66.
[2]姜南,张欣,贺国铭等.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及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
[3]曾庆孝,许喜林.食品生产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与应用[M].第2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9.
[4]朱蓓薇.实用食品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戴维.麦克斯万,希R.鲁,理查德.林顿,食品安全与卫生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6]李怀林.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通用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7]田惠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江汉湖.食品安全性与质量控制[M].第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9]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1]卫生部.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
[12]钱和.HACCP原理与实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3]臧大存.食品质量与安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4]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5]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6]陈家道,刘金福,陈绍军.食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17]张建新.食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法规应用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18]吴岗等.食品科学[M].1998.
[19]欧阳喜辉.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通信电子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发展战略;应用
通信电子质量对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也会对诸多行业生产发展效率具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各项科技全面进步,人们更注重电子产品的质量,开始拟定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基于ISO9000发展而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主要覆盖了多个行业经验管理经验,属于相对科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全面选取先进度较高的质量管理体系属于重要的战略决策,能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综合效益,为今后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1.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战略发展中的意义
1.1保障企业朝着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是ISO9000,当前诸多国家将此类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参照文件。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背景下,有诸多跨国公司对此质量标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保障此质量标准体系能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应用标准。在当前多个行业以及企业发展中对此类体系全面实践,能保障企业朝着标准化方向全面发展。通过行业改造的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能保障通信电子趋向于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其中标准化以及国际化更多是展示更高的质量标准,由此也能全面提升我国通信电子整体质量水平[1]。1.2促使企业实现有效的发展定位。企业在长远发展阶段,制定多类型战略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企业发展实施有效定位。注重对行业中企业发展有效识别,对企业发展实施动态化调控。在规范化的企业定位中能保障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发展竞争力,突出自身竞争优势。企业在拟定完善的战略目标基础上,要注重突出质量战略重要性认识。企业战略实施与战略目标全面实现均要突出质量战略支撑地位,提供更多高质量产品能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全面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当前相关管理部门要注重对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拟定,有助于企业全面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要求。对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框架进行有效补充,做好生产过程有效控制,对开发设计等环节集中控制。这样能全面提升企业综合质量效益,实现企业有效定位发展。1.3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目前对通信电子产品质量进行集中管控,主要是提升产品整体质量,为产品以及企业市场发展竞争力提升提供动力。产品质量控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紧密联系,在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深入分析,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有效的质量保障。企业在各项战略目标制定中,要注重合理应用不同策略。有部分企业在战略发展目标拟定中,对企业发展成本片面关注,在全面追求较低的成本基础上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此类战略目标实践主要目的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有部分企业在战略规划拟定中更注重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此类战略计划实施主要差异性表现在低成本战略规划中,更注重对产品质量进行关注。以顾客满意度为重点,为更多顾客补充更多新颖度较高的产品,因此来提升市场销量,创造更高的经济发展效益[2]。
2.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依据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国质量管理标准体系逐渐完善,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标准的出现,为我国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标准指导。从我国部分企业发展现状中能得出,有诸多企业在质量管理实践中未能获取良好的建设发展成效。其中存有较多客观要素影响,但是也受到市场制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企业规章制度方面影响,主要是表现在以下方面。2.1没有找到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特点。企业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未能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要求有效对应,未对企业发展现状集中分析,随意照搬套用。这样难以从本质上对质量管理体系深刻内涵进行理解,将会导致企业生产发展优势难以集中显现。这样在企业长远建设发展中,将难以突出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作用,多项建设要素之间缺乏有效配合度。2.2没有做好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审核工作。有部分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初期关注度较高,但是在后续实施与执行中,未能认识到质量管理本质价值。将其片面融入到审核活动中,对审核中存有的各项问题未能实施针对性处理管控措施。这样各项事故出现以后,会组织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展开集中处理,未能对企业质量管理以及相应生产活动有效处理。2.3没有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根源问题分析中能得出,存有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于企业发展战略中,质量管理体系多项作用不能得到全面发挥,在企业各项发展战略制定中质量管理体系价值难以集中展示。由于此类问题存在,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难以实现其有效完善,对质量管理工作整体成效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3.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策略
3.1注重研制过程的可靠性设计。在通信电子产品研制可靠性设计活动开展中,其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通信电子产品元器件选取、市场化采购、软硬件模块设计、组装调试、试验管控等方面,要保障各项操作均能满足通信电子产品可靠性指标要求。比如存储稳定、工作温度、电磁兼容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维护时间等,规范化制定通信电子产品质量可靠性方案。做好规范化论证与评审等,还要注重选取科学化方式强化电子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常选取的方式主要有电路容差设计、软件容错设计、降额设计等[3]。3.2建立管理体系问题解决方案。企业管理部门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关注度,组织更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人员。在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对新版质量管理标准要求,如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图1)的集中分析,判定内外部影响要素以及多方发展需求。管理部门要注重对PDCA循环以及风险理论集中判定,做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策划、实施与维护跟进,将其与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全面结合,这样才能突出通信电子产品管理特色,有助于质量管理体系与通信电子领域统筹发展。基于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相关人员要注重全面执行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要求,突出管理体系在产品质量监督、审核中的重要作用。在质量管理实践中,要注重强化企业发展战略与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契合度,企业在多项战略目标拟定中要注重强化质量管理。基于高效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能全面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要求。3.3做好电子产品“三防”保护。在各类通信电子产品生产研发、性能试验、开发生产等各个阶段均要全面落实三防保护措施。首先要注重做好材料防护,选取更多耐候性较高的材料,选取冷加工、热加工处理操作方式。对金属材料整体结构、运用性能等集中优化,这样能为电子产品高效化生产研制奠定良好基础。在结构防护中,相关技术部门可以选取ATR机箱全密封结构,防止内部材料受到腐蚀作用影响。要注重规范化应用钣金结构、整体浇筑机箱结构,对通信电子产品结构针对性保护。相关技术人员还要注重选取工艺技术防护措施,基于喷、浸、刷等覆盖技术工艺运用,能对通信电子产品表面实施有效保护。目前要注重对三防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有效运用,这样能全面提升各类通信电子产品整体生产质量。在新技术运用中,目前可以选取科学性较强的真空镀膜应用技术,对镀膜设备合理运用。对镀膜材料运用有效分解,促使其均匀细密度较高,还要具备较强的粘合力、耐磨作用。在新材料运用中,要注重在通信电子产品中规范化运用纳米新型材料,突出材料防护运用作用,全面提升电子产品综合抗菌以及抗紫外线能力。在各项新技术工艺实践中,要注重对天线设备、印制板在高低温、潮湿、盐雾等恶劣环境下的三防新工艺有效应用,全面提升通信电子产品自动化生产程度与持久作用力,提高电子产品整体质量稳定性。3.4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企业要注重提高重视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要与企业发挥现状有效对应。企业生产阶段,要注重突出质量管理监督、审核作用。从整体发展现状中能得出,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效结合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要注重将企业发展战略全面融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有助于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质量管理作用有效发挥。管理人员要注重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积极组建通信电子产品质量体系队伍。在电子产品管理体系组建中,要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综合分析外部影响要素以及多项需求。结合过程方法参照PDCA循环以及相关风险思维,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策划、实施、维护以及改进优化,促使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有效结合。集中突出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特色,保障质量管理体系与通信电子行业稳定发展。要注重建立科学化的电子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管理人员要注重规范化执行,突出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与审核作用。在具体质量管理中,要注重强化质量管理体系与各项发展措施的契合度,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设定中提升质量管理关注度,基于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全面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4.结语
企业发展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企业应当明晰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要获取顾客认可的重要性,注重对供应链以及价值链的有效运用,并不能片面基于企业管理成本、耗费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对定价有效叠加,应当从顾客价值观出发,对原材料供应链有效分析,判定各类产品对应的市场价格,促进客户认可度的提升,为企业长远建设发展提供消费群体支撑。
【参考文献】
[1]邓丹花.谈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8):71-72.
[2]胡建霖.浅谈通信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J].通讯世界,2018(1):55-56.
篇5
关键字测绘ISO质量管理体系
1 测绘单位贯彻ISO9001-2008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一系列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从1987年问世以来,由161个国家和地区等同采用ISO9000族标准为本国或本地区标准。标准适应了组织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体现了当代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成果的精华。
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9001-2008国际标准,表明组织已达到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这是获得顾客信任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认真、有效贯彻ISO9001-2008标准,不仅确保组织具有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还可以持续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包括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减少风险;表明组织的质量管理已和国际标准接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如今测绘单位贯彻ISO9001-2008标准已经由原来的市场推动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引导。因为建设部颁布了强制性标准,即“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中涉及的质量管理的原则与ISO9000族标准的原则相一致,是工程勘察企业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低标准,不执行此标准,资质申报和年检会受到影响。
同时各测绘单位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必然。为此,几年来各测绘单位正纷纷按照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建立符合本单位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 对ISO9001-2008标准的正确理解
2.1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一个组织是否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作为一项关系组织全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因为它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组织的整体业绩,关系到全体员工的活动和利益,所以单位是否采用,最高领导者应当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仔细研究、慎重决策。要做到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后,真正能够帮助单位取得好的业绩和效益,并持续改进。
由于ISO9001标准是通用的,适合于所有行业和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因此,测绘单位采用该标准时,必须和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实施要求。一个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要受到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单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能否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单位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体现。
2.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组织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并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要求,这种要求是通用的,适合于所有行业和经济领域;但产品要求,对于测绘单位来讲,就是各种测量规范、制图规范等,具有鲜明的个性。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能代替产品要求或行业规范,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因此测绘单位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要识别、整理、补充各种业务范围内所需的各种适用的技术规范。
2.3 与单位原有质量管理体系的继承关系
可以说,一个已经成立多年并进行测绘生产的单位,即使没有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可能是不系统的、不规范的、不完整的。但任何单位在其长期的测绘服务实践中,也完全可能形成了适合其单位的各种管理经验。因此在进行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设计时,一定要体现继承性,要将单位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规章制度加以选择和吸收,而不是全部重新编制。
3 按照ISO9001-2008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策划
3.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策划
⑴ 质量方针要和单位的宗旨相适应。方针要包括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因此测绘单位的质量方针策划,首先要识别顾客需要,包括当前和期望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还应体现如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质量方针对内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关注点,明确了奋斗方向;对外为顾客信任的重要形象。
⑵ 质量方针应具有测绘行业的特点,体现单位追求的方向,简洁、明确、直观、易懂。如某城市勘察测绘单位的质量方针为:依科技、创精品、提高勘测科技水平;守法规、重信誉、建设顾客满意单位;人为本、严管理、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某测绘单位的质量方针为:测经天、科技领先;绘纬地、真情实意。
⑶ 质量目标的策划。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的落实提供支持,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并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展开与分解。如某单位的质量方针为:所提供顾客的勘测成果合格率100%,优良成果≥80%;顾客满意率≥90%。
3.2 对过程的策划
⑴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识别
识别过程,即识别与测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过程,如果某个与测绘服务有关的过程没有包括在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对这个过程没有控制,则势必影响到测绘服务的符合性。
通常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四大过程,即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监视测量的有关过程。其中产品实现过程与产品性质有直接影响,因此不同的单位,不同测绘产品的实现过程是不一样的。典型的测绘产品实现过程包括:识别和评审产品要求、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与开发、采购、测绘生产等。某些测绘单位可能没有其中的某些过程,如某小型的丙级测绘单位,仅仅是承揽常规业务,没有设计和开发过程。同时还要识别是否由外包过程,如城市测绘单位在完成航测数字化成图项目时,通常将航空摄影测量任务进行外包。另外,不同的测绘单位对相同的测绘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方式也不尽相同。
⑵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根据识别出的各过程,进一步识别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识别出与该过程有关的接口关系。要明确:谁是该过程的顾客、顾客的要求是什么、谁为本过程提供输入产品(相当于供方)、对供方的要求是什么、对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的表述,通常的方法是建立流程图。
3.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策划
⑴ 对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理解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过程以及活动涉及的部门和场所。单位由于其利益、风险和投入等多种因素,在对外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信息时,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产品、部门、场所和过程,也可以只覆盖部分产品、场所和过程。如一个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中可以涵盖很多测绘业务,但在日常的生产中仅涉及部分业务,有些业务基本没有开展或几年内没有开展;有些单位为了方便承揽外地市场项目,在外地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而在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策划时要确定是否包括所有产品、是否包括分公司。
⑵ 对质量管理体系删减的策划
主要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删减过程的策划,是过程策划的一部分。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要仔细分析有无删减的条款。
由于测绘产品的质量都可以由后续的质量检查进行验证,所以可以删减标准中的7.5.2条款,即特殊过程。
而对标准中的7.3条款,即设计与开发的删减,不同的单位却有不同的理解。实际上,标准中所说的设计与开发是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一个单位若在测绘产品生产制作过程中存在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开发新的产品或系统,则存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而并非指根据顾客的要求及工程的特点,编写技术设计书。所以,7.3条款是否删减,则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而定。
3.4 职责和权限的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这是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运行和持续改进的组织保证。体系中的每个过程是否得到有效实施,首先是职责是否得到分配并落实。单位内任何一个部门、机构均负责相应的业务,也负有相应的职责。在进行体系策划时,要将每一个过程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子过程,进而确定整个过程的管理部门以及配合协同部门,做到分工明确,则权对等、有效沟通。
3.5 资源的策划
资源是质量管理体系得以实施和运行的必要条件,一个单位仅有好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而没有或不完全具有与体系和服务提供相关的资源,这个质量管理体系是不可能做到有效运行的,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进行资源策划时,需要确定如何提供如下资源:
一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相关的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如质量管理体系需要那些类型的文件?与质量活动有关的人员是否符合要求?为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对不同岗位的人员需要进行哪些培训?
二是为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测绘单位需要哪些与测绘生产有关的资源?如甲级测绘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所必需的硬件和软件。
3.6 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是文件化的,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单位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单位在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策划时应当确定: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单独形成文件或包括在质量手册中?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关系?需要多少程序文件?如何区别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对记录的要求?其他文件要求。
篇6
1.1现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涉及的范围、内容广泛,且强调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计划和协调,使企业能有效地、有秩序地开展各项活动,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1.2强调坚持定期的审核和监督,通过企业的内部审核和认证公司的外部审核,促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1.3强调管理层的参与和决策,明确要求最高管理层直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由管理层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及目标,并通过内部审核了解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并通过管理评审最终决定企业的战略决策。
1.4强调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通过质量体系运行中的自我审核,寻找企业产生不合格的因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不断地持续改进,从而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1.5强调全体员工参与到整个质量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持活动中,并从教育、培训、技能等各方面明确员工能力要求,使每一个员工都有较强的质量意识,保证质量体系各环节的顺利运行。
1.6强调要坚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连续性和正规性。
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必须严格执行标准管理,严格按照企业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度,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企业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企业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认证,取得认证证书,一方面证明企业具有符合质量保证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企业可以优化内部经营环境,增强外部竞争能力。
2.1可以改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经营环境
2.1.1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通过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由专业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取得认证证书,这标志着企业运行的管理体系科学有效,有能力执行合同,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从而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企业信誉。
2.1.2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通过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自我审核和自我完善,企业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管理效率等方面都会得到持续提高和加强,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1.3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降低生产、经营的环节的不合格率,达到减少物耗成本的目的。
2.1.4促进企业产品的技术改进。
遵循ISO9000标准设计要素的控制原则,企业可以建立较完善的产品技术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运行机制,缩短从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的周期,增强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
2.1.5提高企业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定期的内审工作是通过自我诊断的方式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解决问题、防止同类问题的继续发生,增强体系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力,使质量体系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一直处于动态的更新中,保持持续的有效性。内审工作能够保证企业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内审报告结果将成为领导层针对企业进行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信息。企业领导层将根据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对企业的经营做出重要决策。因此,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自我能力评价和自我完善机制。
2.2可以增强企业外部环境的综合竞争能力
2.2.1提高企业信誉。
企业通过取得认证资格,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完善服务形式,提高产品实物质量,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誉,树立品牌形象。
2.2.2增强市场竞争力。
由于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内部设计能力、产品的生产组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销售、用户服务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和增强,从而促进企业扩大销售量,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更大利润。
2.2.3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基点。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科学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树立全球经济意识,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基点,抓住机遇,赢得未来。
2.2.4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篇7
关键词:食品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八项原则
一、引言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它不仅涉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还与人类健康与种族繁衍息息相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遭到曝光,从化学药物残留,如植物产品中农药残留和饲料中抗生素残留等,到波及全球的疯牛病和禽流感等,使人胆战心惊。震惊的背后,我们也不得不好好地反思一下怎样避免这些问题,怎样改进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让食品更安全一些。
二、我国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1.质量管理体系定义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有效运行是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顾客放心、满意的关键,也是企业能够长久地运行,为社会输送正能量的前提。《GB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这样定义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戴明博士认为,质量须由三方面的互动来保证的,第一是产品本身;第二是顾客;第三是服务、以及被引导的顾客期望。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自然也不例外。
2.食品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许多企业、尤其是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实施ISO9001认证,使企业的食品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其有效运行仍遇到很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多个体系,互不兼容。在食品生产企业中,为了符合很多官方要求,有些企业同时建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卫生质量体系、HACCP体系等,但同时运行的这多套文件很多时候是互不兼容的,另外由于企业很多管理体系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不透明,使得质量管理体系难以运行。
二是单一体系,落实不力。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质量是第一要义,因此在建立和运行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在取得 ISO9001 体系认证后,很多企业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有所倒退,而且不断面临其他的问题,企业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就有了犹豫。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最终被抛弃。
三、质量管理体系理论与原则
1.PDCA循环理论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质量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理论。
P:计划阶段(plan),根据顾客要求,确立管理项目,制订活动计划;
D:实施阶段(do),即实施计划;
C:检查阶段(check),即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A:行动阶段(action),总结成功经验,找出漏洞所在。
在项目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做好PDCA循环的推进工作,就能极大地提升项目的质量。
2.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了出来。
以顾客为焦点,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发挥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明确的宗旨及方向;全员参与,所有人员都在质量管理中举足轻重;强调过程,过程是提升质量的最大空间,狠抓过程管理;应用系统的方法,质量管理中必须应用系统的方法,先进的理论;持续改进,质量改进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基于事实,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我们需要实事求是;互利关系,在项目的运行中,组织与供方是互惠互利的。
四、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空间
1.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
从食品生产到消费,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击溃整个大坝的蚂蚁。为了避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悲剧,我们必须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全方位地监管食品质量。我们将食品安全质量的影响因素归纳生产因素和运作因素。
其中,生产因素包括:产地环境污染、生产过程污染、食品添加剂、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等。
运作因素包括:企业领导的政策方向、 企业对员工的聘用机制、企业所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政府和群众的监督等。
2.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的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我们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首先从大方向上把握好食品质量发展的方向,其次从小处落实,在细节上让质量管理没有瑕疵。
3.质量管理与法律法规相结合
从国际上看,一般而言,人们将食品标准分为强制类和非强制类两种。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茶叶进口法》、《婴儿食品法》等,都是法律法规,被要求强制执行,但其都是以质量管理标准为基础转化而来的。在西方,由于国外的市场是经济市场,他们的企业必须依赖高质量才能生存,而且消费者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因此消费者质量意识也较强。在市场经济下,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优胜劣汰,因此,食品的非强制性标准在国外都能被自觉执行。
但是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很多企业也正处于兴起阶段,很多非强制性标准很难被自觉执行。在很多关键问题上,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与法律法规相结合,强制执行,而且执法必严。
4.硬件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全方位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局限在程序中徘徊。很多情况下,必须从硬件基础设施上进行更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如果厂址的选择不合理,附近有污染源,有污水、被污染的气流、土地等,就很难保证食品的质量。另外质量是与食品厂的规划、车间的布局、废弃物和不合格品的控制、生产员工的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意识等因素,是与生产密不可分的。生产车间的硬件基础设施,以及车间内的作业环境、人员的素质是企业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长期工作。
5.全员与全民参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任何一项目标和活动都是通过员工来完成的,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须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的标准和考核标准,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保证员工能胜任工作。
质量的最终评定者是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有享受高质量的食品的权利,但同时也应该监督企业和政府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只有全员与全民参与质量管理,才能给我们带来食品质量的多重保护。
五、结束语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企业只有在各个过程中保持 PDCA 的无限循环,才能使企业从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中获益,才能持续地为社会输送正能量。当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自觉的质量管理风气时,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菁.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分类监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周海霞.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篇8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科研 高校
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不足等问题,从理念和运行形式上都需要改进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从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促进“全员参与”的团队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提升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水平。
1 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在创新体制下,面临着科技发展、顾客压力、管理创新、科技竞争等问题,高校急需进行管理上的变革,建立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1.1 改变科研管理方式,完善科研管理环境
高校科研管理在项目管理上,通常采用目标管理,在整个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关心的重点是结果而不是任务的执行过程。面对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鉴定结项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这种管理方式已经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性。
高校科技管理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人为因素决定过多,科研管理工作质量较难控制[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有序、正规的科研管理环境,能够让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科研管理人员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1.2 规范科研项目管理,保证科研质量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校承担科研生产项目的资质和项目的完成质量。而高校科研项目和成果管理作为科研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科研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失误,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类科研项目,提高科研产出成果的质量,特别是在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新产品的可用性、可靠性以及其完善程度[2]。
1.3 满足顾客要求,挖掘潜在客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在科研工作的输入和输出端均与企业走入了共同的市场,这为高校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3]。高校取得了和企业平等推广科技成果的机会,但是需要满足顾客的需要,就要和企业一样为满足顾客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科研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特别是在在承担军工项目上,表现尤其明显。
同时,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高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参与重大项目研究上,能够实现与产业界的良性对接,使科技成果得以顺利转化,适应社会需求。良好的科研资质,稳固的社会信誉,将使得更多的企业顾客能够将资金投入到高校科研中来。
2 深刻理解质量管理原则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工作普遍采用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其精髓就是8项质量管理原则,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民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应方互利的关系。建立并有效运行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充分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原则。
2.1 强化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和关注焦点
组织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应把关注焦点放在顾客,特别是不满意的顾客身上,组织的目标应定位于不断提高本组织在顾客心目中和在市场上的地位。高校所面对的“顾客”简单地概括,就是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以及科研成果的直接生产客户。
*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JA09057S)。
高校“顾客”对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信任和满意度是建立在科研成果质量的基础上的,顾客满意度直接决定了高校科研管理成果能否得到认可,因此高校展开的所有科研工作都应该以顾客的需求为主,增进顾客满意度也成为了构建高校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目标和焦点。
2.2 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
领导重视是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学校各级领导要解决好观念上的问题,思想上要重视质量管理,重视并参与质量战略与规划,在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中坚决杜绝和避免管理者缺位,造成质量管理的“有名无实”。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群众行为,其内容必须被全体成员周知并熟悉,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并在全校范围广泛宣传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及质量方针和目标,使体系内的人员了解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意义、方法以及各自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体系外的人员了解体系的大致功能和作用,并给予大力支持。
2.3 强调过程方法以及过程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按照PDCA(戴明循环)闭环管理模式加强对科研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即科研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
全方位管理要求在日常管理中无时无刻、无所不在体现质量管理,在科研、生产、后勤工作等方面具体体现。全过程管理包括科研规划、合同制定、项目论证、采购、成果整装、归档报奖以及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相关过程。
质量记录是科研过程控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求质量记录必须具备及时性、准确(客观)性、系统性,在记录过程中要做到“想做的事要写出来,写出来的要做到,做到的事要有记录”。对科研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有效控制是科研成果质量满足顾客要求的最有力的保障之一;同时,对质量记录进行系统地分析,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质量记录要点,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又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健康、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2.4 自我完善机制与持续改进
科研质量改进活动是针对影响科研过程、科研体系和科研产品的一系列因素而进行的改进活动[4],其目标在于增强科研服务对象和科研相关方的满意度,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科研产品的质量,使其更符合对科研产品本身的要求。
科研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坚持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持续改进”的要求。只要体系持续改进就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就能说明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有效的,当然,这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和实践的验证的。
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阶段
参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阶段(PDCA),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原则,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设计阶段,即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贯彻学习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各类培训,领导动员,统一认识,拟定计划,分工落实。要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根据科研组织的实际情况、科研产品的特点、预期的发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科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表达科研质量追求和承诺;确定实现科研质量目标必须的过程、明确责任部门和相关负责人以及其职责、确定实现目标必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等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阶段,即执行阶段。这个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要遵循“最简单、最易懂”的原则,结合科研机构内的质量职能分配进行。按所选择的质量体系要素,逐个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将质量职能分配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第三个阶段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阶段,即检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是考验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并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措施,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的目的。
最后一个阶段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阶段,即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验证和确认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内部审核主要是科研管理部门自我诊断和评价,管理评审则是侧重诊断体系的现状是否适应体系方针的要求、方针、目标贯彻落实情况。
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学者提出,目前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的是源于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因此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暴露出自身的很多不适应之处,例如:高校学科众多,承担科研任务的范围广泛,科研布局比较分散,试制的产品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相对于企业单一而集中的科研生产任务而言,其难度会成倍增加;科研队伍流动性较大,产生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差、培训工作量大等成为影响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一系列不利因素。
因此,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4.1 参照企业标准,而非“生搬硬套”
高校科研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质量管理的复杂性,首先,科研成果是知识性产品,它的质量特征具有隐含性;其次,科研工作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影响科研质量的环节和因素很多,可控制性相对较低;第三,科研工作具有探索性,科研管理部门只能对确定性的工作和因素实行过程质量控制;第四,科研成果质量评价需要根据其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新颖性及其科学、技术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来衡量,比一般产品质量评价更为复杂。这些特点也决定了科研管理质量体系的建立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做法。
4.2 强化科研质量管理意识,全员参与并广泛宣传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强化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及质量方针和目标,使他们能够置身于质量管理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投身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力争通过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真正运作起来。
4.3 坚持预防为主的科研过程管理
我国大多数高校引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时间并不长,有些高校还没有涉及到,在科研管理中习惯依赖检验成果,然而好的产品质量依赖于产品生产过程的高质量管理工作,因此在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加强科研活动过程中指挥、控制、组织、协调等系列活动的有效管理,创造出好的科研项目管理质量,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对质量体系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主动适应质量管理要求。
5 结束语
高校通过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对科研管理过程起到推动和控制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科研项目的质量信誉,取得科研“顾客”的信任,提高重大工程类和军工项目的竞争力。但是,在实际运行和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应该引起重视,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要根据工作实际和保证满足“顾客满意、过程管理、持续改进”三大要素的要求,对体系内部的组织结构、体系文件等进行不断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科研工作才能运行在一个平稳、可控的状态下,真正实现持续有效。
参考文献:
[1] 赵玉索.科研过程质量管理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5(3):113-115.
[2] 廖政权.科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5):115-118.
[3] 董成文.浅析创新体制下高校引入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127-129.
篇9
关键词:内蒙古;中小企业;ISO9000;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30-02
引言
1.内蒙古中小企业的状况概述。2005年内蒙古中小企业占内蒙古企业总数的99%。从行业来分,内蒙古中小企业主要是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最后是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到2007年,内蒙古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 900亿元,同比增长47.8%。成为全国第一位。截至2009年7月底,内蒙古中小企业共计79.13万户。因此,通过SWOT分析来了解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情况(见表1):
表1 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情况
2.质量管理体系的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是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在质量方面的控制和监管企业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过程管理,它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相关的过程、活动和资源。目前,质量管理体系以ISO9000族标准为主流。质量管理体系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为实现某一确定目标,把管理要素或管理活动组成有机整体,形成能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通过其有效实施,最终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中国对口ISO/TC176技术委员会的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CSBTC/TC15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正式成员,参与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际指南的制定工作。2000年12月28日了2000版的GB/T19000
idtISO9000族的三个核心标准。
ISO9000标准的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组织或企业。它强调的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实施ISO9000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形成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所遵循的是持续改进,预防为主的思想。本文按照ISO9000标准对内蒙古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提出建议和构建的模式。
一、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初期的关键要素
基于ISO9000和内蒙古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的SWOT分析,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初期实施方式:
1.树立质量观,加强质量文化,前期硬件与软件的准备。建立从领导到员工有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的方式,这是合作共事的基础。在SWOT分析中,管理的成本低,是由于内蒙古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都是直线式,其有助于上级领导身体力行的教育员工建立科学质量观,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并且告诉员工要以顾客为中心。因为内蒙古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间互相学习质量文化,取长补短。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应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每一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如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等。而质量文化的宣传从领导到员工积极的响应也是直接的。
随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期构建,物质基础的准备也是必须的。因此企业质量管理运作前期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如计算机、数据库等开始不断购买;运作所必需的条件,如网络系统、通讯设施;质量评定的设施和计算机软件;运作和技术文件等用品,如标准文件、管理制度等。
2.明确管理职责与权限,科学评审。ISO9000标准要求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权利以及工作义务,应与标准化产品或服务质量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相一致,并能有效地保证这些措施的实行;同时,它还要求企业的优质服务是以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有效合作。内蒙古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有限和人员素质低,在前期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领导在为员工分配工作时要以文件的形式记录。首先对招聘的员工进行前期培训,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岗位。同时,要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权限。虽然按部就班的执行了,但对后期的审核是不可缺少的。审核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领导亲自面谈等科学的评审,来确定这种方式的有效性。而内部审核的人员主要的任务包括:员工的胜任度,产品质量的情况,员工工作任务量及创新能力等。
3.企业产品实现过程的影响因素要明确。SWOT分析中,创新能力低,而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SPC,六西格玛等,来改善创新能力低的现状成为可能。这就需要中小企业重视产品的过程控制。而企业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这主要包括几个因素,消费者信息反馈的收集过程;产品设计的过程以及企业产品质量改进的质量检查结果所反馈信息的影响等。在构建的初期,每一道工序安排一个质检员,用文件的形式记下生产过程的问题。逐步的积累就会形成适合本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
4.测量、分析与改进要普及。测试、分析与改进是一种用理性的方式来对待产品的生产过程,用数据来说话,改变经验的方式来判断产品质量的问题。测量的方法包括运用质量控制图(SPC)方面的工具,质量检测的工具。但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要用理性的方式分析,分析方法就是运用抽样检验等方式来找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哪一个程序上出现了问题。这种测试、分析与改进的循环过程称为自我完善机制。这种机制要贯穿于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初期的每一过程中。这种自我完善机制可以不断增强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提高其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本身的有效性和生产效率。这种机制还应发挥持续改进功能,为消费者创造更高的使用价值。
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策略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初期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为中小企业实施ISO9000标准做好了铺垫。
1.规范员工培训程序,构建质量信息化平台。对于中小企业,也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从意识深处来理解质量管理标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员工培训手册遵守ISO9000标准的要求来写。比如加强对ISO9000等标准的宣传贯彻,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依据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自觉地进行执行,真正形成质量文化的氛围,最大程度地维护已建立的质量体系。培训手册的建立也是在“上下同心”的经营理念基础上的,注重“现场、成本、效益”这一求实思想来形成文件。
质量管理、实施质量控制都是依据质量信息。利用构建初期准备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来构建质量信息化平台。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构架在全面的客户数据基础上,以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和客户服务为主体,以生产的运作管理为中心,通过核心业务流程与各管理部门的衔接,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控制文件为具体的信息管理内容,实现在内部网络信息平台的数据库中记录,并形成质量管理的电子数据。
2.规范招聘流程,做好职责分配的标准化文件。把日常的工作用文件的形式规范,可以有助于企业更加具有条理性。文件的编写一方面要参照ISO9000标准,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SWOT分析把企业的情况考虑到文件的编写上。招聘的规范化,一方面是为了人才的竞聘,另一方面是帮助领导看清企业需要哪几方面的人才。职责分配的文件编辑,一方面需要员工信息反馈的归纳,另一方面需要领导从企业整体的情况来考虑去编写。
3.坚持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全员要普及。在构建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期,对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已经有了注意,在逐渐形成习惯,这对建立规范化的过程管理已是水到渠成。而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就是坚持PDCA循环。无论从员工到领导,都要坚持PDCA。在ISO9000中,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原则中之一。也是企业从学习到逐步习惯。过程管理需要普及。无论是在员工的培训中,还是在领导之间。
4.认真考虑质量管理审核机构,完善质量奖惩机制。对于中小企业,一方面,建立日常生产检查与内审两者结合的监控机制,通过内审,进行自我改进。另一方面,建立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评审监控机制。事实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管理评审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可以是专职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进行评审,也可以是领导层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质检部门向企业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
据了解,不少公司曾经向全体员工宣布,要重视产品质量,甚至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还鼓励员工全力合作。然而奖励制度却不进行调整,仍然是以产量高、营业额高,便可获得奖金的方式。这是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相背离的。因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审视现有的奖惩制度,包括薪金、福利和升级等。否则,质量工作的推行不但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徒劳无功。
结束语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在开始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不可以把过去积累的生产方式全部摒弃,而是要在自身的特色上一点点改良,逐渐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当然,从确立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到完成建设过程,再到企业通过认证,也只是质量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开始。在良性发展的开始后,采用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是有效运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节约资源,最核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基于SWOT分析的内蒙古中小企业战略选择[J].科学与管理,2010,(4).
[2]庄志杰.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9,(9).
[3]李慧滨.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
篇10
关键词:ISO/TS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工具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7-0156-02
1 ISO/TS 16949 产生的背景介绍
ISO/TS 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是针对汽车行业的特点制定出来的,其主要是对汽车生产件和相关服务件的质量进行管理,并通过ISO/TS 16949:2009认证来保证汽车生产的质量。ISO/TS 16949是基于ISO 9000 标准而产生的。ISO 9000标准是最初的一个质量评定准则,其成功颁布使得世界各国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都得到了统一,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将其作为质量评定的唯一准则。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ISO 9000统一标准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因此很多有心人士都开始研究建立一个符合自己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从而满足客户对于自己企业产品的需求。
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都领先于其他的行业,汽车在不断更新,技术在不断更新,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而汽车与消费者的安全息息相关,其产业特殊性要求其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具有核心竞争力并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随之而来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浪潮,让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汽车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994年,QS-9000在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三大汽车行业巨头的联合研究下应运而生,这是汽车企业第一个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而与这三家公司合作的供应商都必须通过这个准则的认证。
1999年,第一部全球统一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TS 16949:1999正式,这是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又一大进步,随后几年,各国对于这个标准进行了修订,让其更加能适应社会,满足实际需求。到了2002年,一部以ISO 9000:2000标准、美国QS-9000和德国VDA6.1为基础的ISO/TS 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建立,ISO/TS 16949:2002吸收了这些标准的成熟理论和好的经验,然后根据实际得到整合,其标准远远高于汽车行业其他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权威的标准。而到现在,最新的ISO/TS 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被提出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关注缺陷预防,通过这方面的质量管理减少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之间的
浪费。
2 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汽车企业的作用
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是现在汽车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最佳标准,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1)使得汽车企业成为汽车消费者的直接供货方。在汽车企业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汽车主机厂,而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取得认证后,其就可以直接进入到国内外的汽车市场,与汽车消费者建立直接的供购关系。
(2)使得汽车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对于汽车生产配件和维修做出了一个标准,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对于企业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使得汽车企业更加地关注客户需求。众所周知,企业都是以顾客的需求为自己的标准,因此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相结合,将与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素质进行培养提高,让其产生以顾客所要求的质量为关注点的意识。
(4)使得汽车企业顾客满意度得到提高。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生产中的不合格产品,将其隔离,同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及时纠错,这样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顾客满
意度。
3 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工具的应用
(1)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是ISO/TS 16949标准惯用的一种策划产品质量的方法,在汽车行业进行前期策划时经常使用。APQP就是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最主要的关注点,然后通过前期的策划加强产品与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从而让产品达到ISO/TS 16949标准。APQP包含了计划和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五个过程。每个过程的工作性质和职责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的时候,每个过程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工作人员要正确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这样执行自己的职责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标准和方向,从每一步抓起,这样就可以从质量管理体系的细节中将质量做到最好,给汽车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2)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是ISO/TS 16949标准中的预防缺陷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对于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FMEA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评定产品或过程中存在的失效的可能性和其会产生的后果,然后制定预防失效的措施。FMEA强调的是事件发生前的一个预防,在缺陷发现前就对其有一个预估,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改正,从而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FMEA分为设计FMEA和过程FMEA。设计FMEA是一个动态的文件,强调的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缺陷评定和改正,在设计稿没有最终生产出产品前,其都是可以修改的。设计不一定都是完美的,因此在生产前就必须对设计进行一个缺陷评定,了解设计的缺陷,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与生产和使用是结合在一起的。过程FMEA是指零件已经批量生产但还没有进行完整的组装这之间的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要检查出每个零件的缺陷,并且了解其失效的原因,对其进行一个严重度的评定,对于那些风险高的产品必须进行有效的纠正,这样才能让其去参加汽车的制造。
(3)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是ISO/TS 16949标准最常利用的质量管理的工具之一,其内容包含了提交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的记录和批准。虽然在APQP中对于每个项目都进行了批准,但是PPAP在产品完成后进行提交的时候会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严格的批准,保证每个出厂的零件都是满足客户的需求的。
(4)SPC——统计过程控制。SPC是ISO/TS 16949标准最为推荐的分析和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其是利用统计技术完成的。SPC利用控制图对产品生产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其分为分析验证用的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质量的控制用控制图。两者方法的结合,可以及时地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性,并通过判断其为普通问题还是特殊问题从而来制定解决的措施,这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给汽车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作用。
(5)MSA——测量系统分析。MSA是ISO/TS 16949:2002标准下最为常用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其数据主要是用于对测量系统输出数据的评定。MSA通过测量数据的收集可以了解产品是否合格,了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用于生产方法选择和更改的依据,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了解产品某些变量之间的联系。测量系统贯穿于汽车企业生产的每一步,这是对于企业生产产品和维修的质量的一个有效监测。
4 结语
本文从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出发,结合汽车企业的现状,阐述了ISO/TS 16949体系在汽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这项体系对于汽车企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分析了与这项体系有关的五个质量管理工具,这对于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也是运用最普遍的工具。ISO/TS 16949现在是比较适合汽车行业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其对于汽车生产的质量监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汽车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也许会有更好的体系出现,但这也需要大家努力的探索才会有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景祜.ISO/TS 16949——汽车行业最新的国际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J].上海汽车,2004,(8).
[2] 汽车认证全球一体化——ISO/TS 16949新标准简介
[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0,(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产成本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