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其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还为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信息提供了途径。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技术这一名称从出现开始,人们便开始探讨它的定义。诸多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被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04新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应该包含教育理念和技术,是教学硬件、软件和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共同组成的系统。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整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力素质、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教育效果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大力地促进创新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各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都必然会考虑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投资,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变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越来越先进,使用越来越广泛,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正有效地推进着素质教育进程。
1 现代教育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支持作用
学校教学往往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支配下进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有效工具。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双主”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景的创设、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的构建都完全与人的认知特性相适应。两种教学理论与模式的教学过程有助于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出现,这就激励着人们要不断地学习进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完善自我,丰富和提高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教育在理念、模式,对象、主体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教学建立在简单教具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上,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则是以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依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学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黑板讲台,出现了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维展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还为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信息提供了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2 合理完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为现代教育提供技术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硬件资源为条件,也离不开软件资源的支持。但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设备齐全且装备精良,然而却常常忽略教学软件、师资培训等软投资方面的建设。如今一些学校购置诸多的多媒体设备却没有适当的软件教材可用,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脱节。更有许多教师不了解操作硬件设施的技能和相应的软件教材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术。事实上,硬件设备如果没有人的恰当运用就只能形同虚设。因此能够灵活、恰当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设备运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软环境方面的投资其实更为重要。学校在购置设备之前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以防在设备购置后出现不能使的闲置,在硬件投人时,更应注意软件建设,加大各种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开发、利用、网页的制作,网上教学资源的维护与更新。
所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纠正重硬件不重软件,尤其不重视人的培训的偏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投资中软件、硬件和师资培训的比例关系,是保障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而且是需要从教育技术的理论深层进行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
3 加强师资培训,更新观念,提升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
教师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只有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让教师从本质上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才能使更多的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学校在为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需要为教师能够合理、正确、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促进教师自觉运用,并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动更新观念,跳出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更多地去考虑辅助“学”而不是辅助“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优势。
教师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推动和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帮助教师尽快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教室等资源优势,让现代化的设备充分运转起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音乐教学 发展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15-01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世界各国都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学不断进步,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经费逐步增加,在重视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推动下,音乐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等各方面,所有这些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又反作用于音乐教育,冲击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促使音乐教学进行改革,音乐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音乐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从以上的科学定义可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既有理论层面,又有实践层面。其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其核心为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在各领域和各学科的发展进程中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各国各地都越来越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美国在1994年制定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指出:“技术的力量拓宽着今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对各种条件的利用及选择的范围。新的技术使学生能够尝试大量解决问题的可能和途径;发展中的教学技术在艺术教学中显露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电脑在教学实验中可以创造出无法想像的效率和机会。这些技术应该立即投入使用。人机声像对话如果得以恰当运用,可以对创造性思维技巧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明确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纳入艺术学科的创作、审美及教学活动中。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并能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及道路。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文字和教师的课堂讲课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被灌输对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教师的作用被任意扩大,再加上教学用具,教学资源的各种局限性,无法多感官地体验音乐,只能听和依照教师的思维去感受。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长期来抑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想和能力的培养。比如一首乐曲,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接着就是乐曲体现的是什么,第一段表现的是什么,第二段表现的是什么……学生的审美被强行地固定,情感体验也已经被预先告知,剩下的就是按照教师说的东西去套音乐。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理应被改善。
因为“音乐”本身的特殊性,音乐学科与其它认知学科有很多不同:首先,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技能教育”,而是审美和育人,是“情感教育”、“素质教育”,知识和技能是渗透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之中的。其次,音乐和其它学科的认知途径不同,其它学科主要依靠视觉完成认知,音乐则全部以声音为载体,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传达方式决定了其认知主要靠听觉。再次,他们的主导思维方式不同,音乐通过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基本要素传达作者要体现美的情感,以形象思维感受音乐的运动形式,其它学科则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来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不适宜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来进行音乐教学,而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既可以拓宽活动范围,又可超越时空限制,改变了传统教学局限于教师讲课和文字教材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在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要适当,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单纯追求课堂效果,把课件做得华而不实,没有体现课件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甚至为了课件而课件。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并不是使用了现代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现代媒体教学,而不对教学内容深入钻研,细致分析。多媒体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多媒体的元素种类和表现形式很多,教师要注意对不同媒体的综合运用,合理选择,必须建立在对音乐教学目标与过程设计的基础上。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运用不当、喧宾夺主,就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根据音乐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是音乐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从音乐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音乐教师自身所必需的素质。各级音乐教师应当全面地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刻内涵,深入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在合理、适宜的教学设计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发展其最大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传、裴芳、宁佐良编著. 《实用现代音乐教育技术》.2003年.
[2]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篇3
所谓德育的“拿来主义”,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一些“现成”的教育材料经过教师的加工、组合、提炼后提供给学生,以直观的形式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受到教育,也就是以现代教育手段之玉,攻学生德育之顽石。
德育的“拿来主义”,之所以能够极大的提高德育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德育的“拿来主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中学生特点之一就是注意的不稳定性,而注意又是思维的基础,是受教育的开端。而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育以其先进的技术、崭新的模式,使教育教学具有图、文、声、情、动、乐并茂的特点,创造出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的教育教学空间。这些教育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对教育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他们潜在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学生在环环紧扣的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使大脑在轻松愉快中自行达到思维高度活跃.。科学实践证明,人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0%左右,听觉获得的知识占11%,也就是说通过听、视觉手段的充分利用,对开发学生大脑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现代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充分刺激人的感官,使大脑皮层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注意力长时间保持在教育材料上,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了智力基础。
2. 德育教育手段能充分唤醒教育主体的自觉性
德育低效,究其原因,在于在德育这个最需要唤醒主体自觉的领域里,却无视学生的主体自觉,从而导致对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的轻视,导致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的背离,加剧了学生对德育的顽强的疏远性。①在德育方法选择与应用中,之所以要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因为道德与主体实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没有主体,没有主体的参与,便没有道德,而且即便有了主体,但如果没有主体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②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抹杀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一种教育,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先认定一种道德规范,然后通过灌输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并错误地认为只要将之教给学生,学生就会全盘信服和接受并会自觉地去行动,完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和创造精神。造成了德育效果的低下。
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能够培育受教育者道德上的自觉、自律。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不仅希望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提高教育效果,更希望自己能亲自去操作、应用。特别是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 、计算机等已走进家庭,学生对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非常熟悉;再加上各种教育和练习软件的不断涌现,给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可能,这些都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创造了物质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根据自己认知结构、实际需要,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过程由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确立,其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内因是变化的决定因素,启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内驱力,所产生的强烈的自我教育需求是任何外部因素很难诱发和达到的。
3. 现代教育手段是弥补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不足的重要途径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道德个性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人格力量直接影响、熏陶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与道德行为的持久。但是由于教师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人生阅历、工作方法等等方面的差别,教师的行为方式、语言表达、教育技巧、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及教育时机的捕捉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德育的效果上就是德育效果的差异,就是育人质量的差异。这是客观现实。而弥补这一差异的有效途径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可以利用“现成”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这些内容经过他人的加工,其语言的丰富性、逻辑的严密性、手段的多样性、思想的深刻性、影响的长远性是大部分教师很难达到的。不必说现代教育手段能如何创设教育的情境,不必说现代教育手段能如何激发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也不必说现代教育手段能如何如何,单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将一些过去的、现在的美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背诵中接受教育这一点就是任何平淡的语言难以做到的――试想,一个沉浸在优秀范文中的学生,一个背诵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学生,一个吟咏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学生,他能不爱国、爱家?能不积极进取?能不心理健康吗?而这些如膏的精华随着时间的推移仍会长久的释放这它们的能量。――而这一效果,是那些空洞的说教能达到的吗?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仅仅是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的工具,在教育这一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教师是工具的使用者,因此劳动者的作用是任何工具所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以身育人、以德育人更重要,不能因为现代教育技术能提高德育效果而否定教师的重要作用。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应对内容进行取舍、提炼、组织。
德育的“拿来主义”拿来的毕竟是现成的内容,不一定适合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运用时应根据需要对内容进行加工使之实用,并提炼出其中内含的教育因素,使之升华并引导学生实践之。这正是教师主导性的体现。
(3)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应防止其副作用。
篇4
1 对教育体制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体制目前分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学、高等教育四大块。当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现代教育的受教育者可能根据学习的目的自由地选择学校。随着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重要物质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的延伸,整个社会逐步联成一体。课程和老师的选择,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界线会变得模糊,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部分将趋于融合。
2 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传统教育限于围墙内的学校,而广播电视等教育技术,突破了有围墙的学校教育模式,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习可以摆脱学校课堂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21世纪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建成地球村学校,教师和学生可用视频电话上课,每位学生都能看到和听到老师和其他同学们的言行,使远距离教学正规化,这将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3 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网上通信、远程通信等。把这些技术引入学校的教育过程后,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当前这个知识迅速增长的社会里,教学效率尤其显得重要,可以说,没有高的教学效率就不可能有高的教学质量。
4 对教师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确实可以加速学生的感知过程,促进改革的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应用能力。但是,现代教育媒体的发挥离不开教师这一主体。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教师与现代教育媒体的关系实质上是人驾驭物,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不能只依赖媒体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4.1 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教师只是高高再上的传道者的意识,而是要努力去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找到他们恰当的学习起点和创造一种他们能适应的教学模式,以使每个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4.2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引人课堂的同时也使教师处于了一个陌生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何况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快,周期短,这就更要求教师要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4.3 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改变教学过程的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它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较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手段、方法和技巧,否则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必需掌握各种现代教育媒体的原理和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
5 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者,而现在改变了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方便,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学习的进度。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现代教育水平要求学生必须提高信息意识,培养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
6 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篇5
论文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更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把那些学生还未认识到的或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自学能力等都得到增强。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与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具有组织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是人们进行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新颖巧妙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第一桥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场景,从而达到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的目的。
例如,在上《黄河颂》一文时,课前配乐《黄河大合唱》,同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色图片。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这种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感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为了很好地展现这一情景,从网上下载了Flas课件,形象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生命礼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教学重难点更加直观地呈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便于学生观察、比较,从而能促进和启发学生思考,一些教学的重难点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认识、理解。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再配以适当的音乐,使学生看得直观、听得悦耳,得到一种美好的视听享受,就能营
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
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加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个性。
如在《绿色蝈蝈》一课的教学之前,花了不少时间去网上寻找蝈蝈。在大量的图片中筛选出一只浑身翠绿,有着鼓溜溜大眼睛的帅气蝈蝈,还有一只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冰糖蝈蝈。当制成的课件一展示出来,就赢得了学生们的一片喝彩声。他们戏称大眼睛的为蝈蝈王,一看就喜欢上了,自然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学有余力的除了仔细观察蝈蝈的外貌外,还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它的生活习性、嗜好以及科学工作者们对它的评价等。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集体的、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个性的、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教学《绿色蝈蝈》一文时,请同学先观察图片,然后回答: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蝈蝈的外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蝈蝈的外形描写的语句。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感受。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增强
现代教育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讲授《月亮上的足迹》,课前安排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搜寻人类宇航发展史、当代宇航发展现况,以及登月全过程图片资料、登月火箭升空录像资料等,并整理成文,制作成视频、ppt。学生在品读课文精致描述的同时,观赏着飞船升空的影像视频、登陆月球的现场图片、地面指挥中心的热闹景象以及踏出人类第一步的宇航员的光辉形象等与之相关的丰富图片与视频,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掌握这些本来繁琐和枯燥的知识。通过课前资料搜集及课后相关宇航兴趣活动的开展,全面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增强。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特点 教学 运用 体会
基础教育是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遍文化教育。基础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产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考虑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对人的素质要求,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时就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掀起的这场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跨入崭新的信息时代。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公民,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这一重任无疑落在基础教育上,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信息技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可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等。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体会。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有的科目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学科兴趣淡薄,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突破重、难点
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很难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数学效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理科学科的特点是逻辑严密、抽象思维,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尤其是计算器即将走进考场的今天,纯计算的问题被逐步淡化,重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的特点显得越发突出。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然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作用是为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设置的。有时过多的作业让学生不堪重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使得知识直观形象了,课堂信息量加大,交互性更强。于是,抽象的概念容易理解了,教学的内容巩固及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了。这样,深化训巩固新、及时反馈、发展思维等主要任务在课堂这个主战场完成,真正步入“教师善导,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
5.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篇7
关键词:教学新理念;多媒体英语教学;英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104-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也走进课堂,成为辅助教学和帮助学习的手段,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着人们业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教学开辟又一博大的空间,给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使教学内容更富表现力,更加生动直观,使课堂效果大大增益,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使教学所涉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任务。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不但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后天精心的培养。刚刚学习英语的学生常常不能被教材上的英语内容和静止的图画所吸引,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静”为“动”,变“单调”为“丰富”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更加活跃,才能使他们全身心的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去。课堂教学才会达到最佳效果。比如英语词汇教学可以说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单靠死记硬背不仅枯燥而且效果不佳,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图画、卡片、按单词拼读规则对单词进行归类,英汉对照、文字、声音、图象交替出现,训练方法灵活快捷,充分调动了学生眼、耳、脑、口、手各种器官,这样使学生得到了直观、形象生动的印象,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和巩固,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对有些概念、原理的学习理解困难问题,使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样的教学情景,不仅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快乐乐学英语,而且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一、多媒体技术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变革传统教学
语言最高效率的用途是听和说。有统计资料表明,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语言的听、说、读、写各功能的分配比重依次为:45%、30%、16%、9%。因此,客观上要求中学英语教学首先要使学生会听。目前大多数英语教学实践中,还没有把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变成教学的中心环节,还没有真正把教会学生会听作为英语教学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标。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且大部分教师用汉语,学生练听机会较少。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突破了这一传统局限,改变了传统授课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授课由静态的教师灌输变为动态传授,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听说、讨论全面开启的生动局面。面对统一设计的画面、音响及交互选择方式,教师个人因素所占的比重下降,学生以往心理上的被动感和被支配感减少,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听”转变为“我要听”、“我要说”。
2、设计课堂教学
做听力练习前,要呈现听力目标和听前问题,使学生明了听力任务。可将故事性材料绘成连环画,边看大屏幕,边倾听,或给出重点提示后再听;做听力练习题,可将答案及时呈现,循序渐进,根据听力材料难易,控制速度和呈现内容,化解难度。进行听力测试,除了课本提供的测试外,还可将英文歌词以句子为单位撕成条状,请学生排列重组,进行听歌词练习。还可用录音机剪辑一些去机场、到机场登机的注意事项以及问路、看病、打电话等内容,让学生判断录音中的人物、所在场所及谈话内容,为学生奠定学习交际的基础,体现实用性。
3、突破教学难点
运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帮助教学数、理、化、生物、地理等科目中某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同样,用多媒体技术来突破重难点英语语言知识也要容易一些。英语学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某些词、短语所表达的意义上,以及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上。如将听力学习内容在大小、动静、虚实、远近、快慢和局部与整体、外表与内里之间转化,加大教学密度,能辅助突破教学难点。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作用
1、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大容量、全兼容、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各种教学信息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能培养学生的表述力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指导英语听力教学,由情景的帮助而听懂理解一句话和辨识一个词时,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现代教育技术能提供地道的标准的英语语音和语调,便于学生听音、辨音和模仿,学生不仅提高听力水平,发音也可以较快地接近标准音的水平,因而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3、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动用视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语言实践,有利于学生识记所学的英语材料。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言语操练和开展英语听力课外活动。实践过程中,出现听力―视听―视听说―影视听说的发展态势,说明在技术的支持下一堂课呈现的信息量有倍增之势。
4、能扩大学生的想象力
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学习英语的交互环境,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快速,全面补充英语教学资源,使学生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想象空间,满足听的欲望,最终学到真实地道的英语。
篇8
一.现代教学挑战传统教学
美术是一门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学科,因此直观的感受,欣赏美是教学进行的必要手段.在传统教学中,只能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或挂图等形式来实现,不乏觉得机械,呆板,再加上资源的有限和匮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使现代教学具备了很多优势,伴
随着资源共享,互联网的建立,网络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宝库,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匮乏,交流的问题,加之内容充足,运用方便快捷,通过软件的加工还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另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欲教愉乐,快乐教学的宗旨。传统教学在现代教学的挑战中,渐渐败下阵来,现代教学的发展必然成为未来教育的总趋势。
二.多媒体在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绘画的能力,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及创造能力,提升对美的感知品位,俗话有言:见多则识广。可知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梅洛·庞蒂(法国)认为:“艺术创造是一种运用物质媒介进行创造性知觉的活动。媒介的运用,带来了知觉的形式化,从而使知觉的意义得以扩展和丰富化的表现。”而多媒体在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能充分调动人的视听感受来接受信息,可突破传统教育媒体线性特点,而以全方位立体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教育信息的内涵。同时,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大,这诸多优越性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中作为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这些教学技术手段,配合“看,想,画,做”等教学方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从中受到艺术没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辅助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看”中欣赏美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让学生多看帮助他们欣赏美术,提升审美能力。在教学中,首先,运用多媒体放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展现过去,现在的美好生活,比如在《多姿多彩的包和袋》一课中,通过幻灯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各种包和袋,再现了包袋的发展历程及社会的进步,直观的“看”到了物象的形态特征。同时利用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增强自信心,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看”的因素,边看投影边讨论,加深学生记忆培养分析,观察能力。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多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了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在“想”中理解美术作品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情感,苏藿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美育因素,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感受画中人物的心情,画家创作时的感受,优美的线条,和谐的色彩,时代的变迁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毕家索名作《格尔尼卡》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再现了当时战乱的场景,飞机的轰炸,倒塌的楼房,混乱的画面,逃生的人民,火灾,一幕幕凄凉,悲壮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对战争愤恨的情感,再回到画面中来感受那种灾难,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加上对于战争的理解,也让同学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另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在“画”中感受美术
学习绘画是很多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初中美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美术的绘画内容主要以手绘线条图象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迅速扑捉事物特点的能力及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准确把握,正确表现的能力,然而如何观察,如何抓住事物特点,成为了初中美术绘画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象进行归类,并将其概括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如: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并以这些几何形体的形态要素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描述,或者说,生活中的物象均是由基本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由此,将复杂的形态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于现实生活复杂形态的把握,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体现的直观感受。其次,在一些以设计创造为主绘画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所描绘对象的基本结构,及利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段及丰富的色彩搭配对它进行重构,形成新颖有创意的作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等能力,成为这类课程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多彩多姿的包和袋》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形态,造型,风格的包和袋,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将不同时代的包袋放在一起比较提出设计作品是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这样给予了学生一个设计是所不容忽视的概念,适时提出作业要求,以环保袋为设计内容,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信心及创造欲望。多彩的画面,学生在创造时有了多角度,多种方式的表现,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四)运用多媒体逐步培养学生在“做”中表现美
初中美术中,除绘画以外,用于培养动手能力的就是“做”,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手工,合作表演。许多学生对于动手制作都是非常感兴趣,因此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展示,将所要做的物象运用多媒体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有了绘画的观察基础,加上引人入甚的动画效果和优美的旋律,加深印象,通过“内在感受,外在表现”感受内容及色彩的变化,通过有节奏的“变化组合,多变多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集体参与,调动全体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在进行手工课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多媒体直观的讲解,音像结合的方式,在讲解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主要以激发创作灵感为目的。
篇9
1.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程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能进行互动式的分层教学模式。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现代教学呼唤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历史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各种活动。
3.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能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二、初中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原则和方法
1.自主性原则。根据心理学理论和初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结合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及历史教学的要求,教学设计,首先应该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
2.启发式原则。设计历史教学软件应特别注意教学内容的启发性,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去思维。例如,学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以画一个简单的表让学生填写“二战的爆发、扩大、转折、胜利”。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察图表以及在网上与教师同学交流,学生不但能填充课本上学了的知识,还能填出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3.合作性原则。运用计算机教学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也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因此,围绕一些历史问题展开师生间、学生间、小组间以及班与班之间的网上讨论与交流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优势互补。
三、初中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滥用现代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走入了这样的误区:即现代现代教育技术成了课堂的中心。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无所不包,学生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学生就像一台机器,被动地接受现代现代教育技术这台“机器”的“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明确整合点,不要让教学目标在追求浮华中迷失。
篇10
关键词: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空间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能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何谓制高点?站在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控制大局。现代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育体制和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制高点乃兵家必争之地。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引起学习方式的改革
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引起人类学习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资源的变化
学习资源载体多样化,教学信息显示方式多媒体化,学习内容的组织结构以非线性方式链接,形成超媒体结构,学习信息的传输网络化并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使教学过程智能化。
2.学习方式的变化
学生学习感知对象具有多样化和生动性,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学生知识的建构具有个性化等特点。
3.学习空间的转变
把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为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全球教学资源可以高度共享,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异地之间的师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咨询,学校与家长可以保持密切联系。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多样性、资源共享性、资源开放性、内容生动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运用独立性等。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异、丰富联想、综合融化、知识构建等良好的思维习惯,训练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工具创作作品。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定理证明”这一个教学环节,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则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与空间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从中学生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并不需要由教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