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制度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制度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制度的作用

篇1

关键词:地理标志 文化保护 茶产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识别技术与区域经济贡献评价方法研究”(编号:201210010-3)研究成果之一。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区,具有一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本质,并与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重要联系的产品。文化保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核心属性之一,理应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地理标志产品中,知名茶品的质量和声誉特征,深受当地自然或者人文因素的浸润和影响;同时,其发展和受众的接受度也以茶文化为主要载体,因此,茶叶的地理标志特性对文化层面的连带影响尤其显著。

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文化保护作用机制

(一)地理标志保护与文化保护具有一致性

地理标志保护强调对于产地特定地理空间环境的保护。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积累等成为文化产生的原因和文化发展的载体,共享的特殊地域,成为地理标志保护和文化保护的一大联系,且这一特点在茶产业中显得更加突出。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所具有的独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社会声誉等等,都带着浓厚的历史积淀。在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中,品牌和声誉的形成中有较大部分源自产品背后的传统文化特质,如传统的制茶工艺、传统茶文化和茶叶传播历史等。一方面,茶文化有必要依附于优质茶叶,以便更好地实践茶文化、宣传茶文化,需要对茶叶进行地理标志保护;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维护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特点,也需要加强对茶文化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使得文化保护在地理标志保护的同时得以实现。

(二)地理标志保护有效改善文化保护氛围

地理标志保护的一系列标准对产品生产的环境、工艺、数量、质量等都有较为严格的制约和规范,有效监督和约束产业开发行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现实生活的需求,大多数生产者往往不能够有意识地按照保护古茶的要求合理采摘,也不按照古法的生产方式进行加工生产,而是以高产量换取高收入,这种简单粗放的种植加工方式,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动摇了产品地区优势,更不利于传统茶文化的保留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能为传统工艺的存续提供经济诱因与制度保护,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能够带来激励效应

以原产地命名带来的是产品高度的地域排他性。如果将地理标志保护广义上理解为一种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则地理标志保护带来的是区域较为清晰明确的私有权益形式,能在市场力量下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效避免“公地悲剧”。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可以激发区域相关利益主体对于区域产品文化保护更高的积极性,有效统一自身效益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推动文化保护的执行。同时,可以使产地民众对本地区的文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文化观念上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形成对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积极社会氛围。

(四)地理标志保护对文化保护产生集聚效应

地理标志保护有效集中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并吸收外部资金和人才,增加所在区域经济实力以及就业机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资源的大量集中又能够将原本散落各地、影响范围小的分支文化积聚到一处,由此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由经济集聚带来的文化集聚,对文化的存续以传承能够起到良好的正向作用。

二、大陆与台湾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对比

大陆和台湾在茶叶地理标志保护过程中存在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文化保护氛围的方式不同

大陆主要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等资格认证,从制度上肯定文化存续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为文化氛围的形成提供制度诱因,同时能够从正面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等资格认证仅相当于一个准入平台,获得认证之后具体如何维持认证并获得持续发展,强化对相关文化的保护力度,各地均尚未形成明确有效的机制。

台湾主要通过将茶文化的传承推广与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结合的方式,以观光旅游业发展为抓手强化相关文化保护。具体实施过程中,则是将游览观光与茶叶种植,茶文化展示推广,茶道普及,茶叶食品加工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销体系,以旅游景点为切入点,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条件吸引大量观光客,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茶叶销售、茶文化展示,获取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化相关文化保护。

(二)提升文化保护成效的方式不同

在大陆,政府主导通过制度制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确保文化保护具备现实基础。出于对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等因素的考虑,在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上,大陆并没有将传统生产工艺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纳入生产流程。

台湾地理标志保护因素在产品竞争力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其制度设计更加注重私人权利,通常由相关权利人或者集体自行寻求保护,经由消费者的集体行动构成对实物产品与文化产品市场的监督,确保文化保护的品质和成效。通过普及电子化认证查询系统以及网上公示等方式,强化信息透明度,发挥消费者对茶产业发展的强大外部影响,为产业文化传承与保障建立重要基础。台湾各茶叶生产地设立茶艺协会来研究制茶古法与茶道技艺的传承,并将散布各县市的同类协会联合起来,构建覆盖全台的信息网络,营造出重视制茶古法与技艺的氛围,借由民间的力量推动古法的保留。这种文化氛围也在价值观上将利润与文化传承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使保护制茶古法被纳入生产流程的考量,为文化保护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撑。

(三)促进文化对外推广的方式不同

大陆的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依托政府的力量向外推广。即使是西湖龙井等知名茶种,也往往由政府主导,通过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以旅游带动茶产业发展的方式向外推广。另外,随着国际市场日益增长,部分茶叶产品依托政府对外签订的贸易协议,实现打开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

台湾以消费者需求作为市场导向,在产品包装方面迎合消费者的爱好与习惯,并引导出“全民品茶”的风潮,增强茶产业在各个年龄层次的影响力,开拓市场空间。同时,通过建立品牌,发展连锁企业,引导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倾向性,再以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服务促成购买行为,保证了经济效益,巩固了茶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物质基础。

三、台湾地区经验对于大陆的借鉴意义

(一)深度挖掘休闲茶业的资源潜力

休闲茶业在台湾茶商的运作下逐渐成为台湾休闲产业中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的观光休闲茶业主要是以自然生态资源集合茶叶产业文化,利用经营理念营销休闲茶业,将茶业从第一产业产业提升到与第三产业结合,并通过这种有效整合多种资源的模式,使得文化保护能够长期持续的进行。大陆有良好旅游资源的茶产地,可效仿台湾发展架构,推动形成适合当地的具体作用路径。

(二)充分发挥文化研究的引领作用

台湾本土茶文化源于闽粤工夫茶之好客随俗风尚,融入江南文人茶之风雅。20世纪70年代,台湾在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突破,引导、兴起“茶艺馆”的卖茶、饮茶模式,引导年轻人喝茶,并把喝茶、斗茶、品茶作为一种流行时尚,同时带动了民俗艺品、陶艺品、国乐及仿中国古典建筑之怀古风潮,拓展了茶器艺术的视野。台湾茶文化的研究积极引导了茶叶消费、刺激了茶叶生产。借鉴此,大陆应加强文化保护的成效,明确该文化的鲜明特性,以确定正确的保留方式和发展策略,形成联动效应,而不是把各产业作为独立个体来看待。

(三)积极拓展激励机制的作用空间

台湾的原产地产品发展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强调文化影响力的普及力度,注重全民参与。通过将茶叶产品与茶文化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在茶产品市场竞争镇中,相关利益者充分认识到文化带来的茶品竞争力,将茶产品利润和文化价值等量齐观,使得经济利益相关体在对利润的诉求中,更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发挥市场经济对个人行为的激励作用。借鉴于此,大陆应在政府主导推行文化保护的同时,加强拓展激励机制的作用空间,通过强化相关利益者的文化保护意识,发挥民众自觉参与文化保护的主动性。

篇2

关键词:旅游景区;知名度;层级评价;人文因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在物质财富得到满足后,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在工作之余,人们会选择一些娱乐活动,很多的人就会选择去旅游。现在旅游消费的人越来越多,发展旅游也可以到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很多的地方便加大对景区的开发力度。各地的大小景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我们在旅游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景区还是排名的,有等级高低之分的。那么旅游景区是怎么划分的呢?

一、旅游景区等级的划分

关于旅游景区知名度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存在着非专业和专业之分。按照前者的标准可以将旅游景区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三个等级;按后者可以分为“优秀旅游城市”和“A级景区质量等级制”。 优秀旅游城市主要针对那些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富于历史文化遗迹或文化传统的城市。A级景区质量评选制度是对全国的风景区进行评定的制度,有从1A到5A五个等级。除了这些评判标准,我们经常听到的还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的“世界遗产”,按这种标准又可以将旅游景区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文化景观”四个类别。我们从景区评定的标准名称来看,文化旅游景区的比例是占多数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旅游文化人文因子在景区开发的重要作用。

二、旅游文化人文因子在景区等级排名中的决定因素

1.从已经得到评价的景区中看,到现在全球的世界遗产总共有936个,在这之中有725处是是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化景观遗产),28项同时包含文化和自然两因素的遗产,而自然遗产却仅仅只有183个,只占了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在看国内的情况,现在景区的开发十分强调人文因素的作用。政府加大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开发和建设的力度。中国近年来对景区进行了多次评价,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在A级景区评选中,以人文旅游因素为主的景区占90%,而自然旅游资源只占10%。从而我们可以推断出,人文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对景区的等级排名很重要。

2.从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标准来看,在景区等级评选要求中,强调参加评选的城市要具备这些条件:文物的数量要多而且还要保护的很完好;历史遗存下来的建筑物要聚集成群;城市的古代建筑格局没有明显得大变化,要求保持原有的风貌;城市在古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交通枢纽或者是军事要冲,或者是发生过能够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或者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等。而在其它评判标准下,也越来越重视和强调人文文化在景区开发中的作用。而且很少有纯粹的自然景区,各大景区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人文的因素。纯粹的自然景区大多存在于那些偏远封闭的不发达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和交通的不便,这些地方很少有人的痕迹,更别说开发了。没有经过人的开发,所以便没有历史文化的遗迹。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不曾经人类涉及和开发的地方很少,因而纯粹的自然景区自然就少了。而且现在出于对历史文物古迹和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国家越加重视对具有文化人文因素旅游景区的建设。

三、如何开景区中发旅游文化人文因子

1.旅游文化因子的开发应突出中国特色,凸显中国文化传统,发挥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经过近代的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现在很多的中国人认为西方文化的优秀的而忽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所以在现在的旅游景区开发中要发掘中国特色,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景点,这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当人们走进富含中国文化的景区中游览时,既娱乐身心,又引起了对快要被遗忘的中国文化的重视,增强民族优越感,还可以把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2.在景区的开发中要有集中明确地主题,有独特的创造。无论是开发那种景观,都必须有明确的能代表本地特色的主题。有了自己的主题,在进行开发时,有的放矢景区建设的内容就会更丰富,特色就会更鲜明。比如在黄州的旅游景区开发中,就是以历史文化名人,宋代的传奇人物坡为主题。有目标的进行东坡文化开发,这样景区不但有了聚连成群的主题景点,而且有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不致给游客一种重复模仿其它景区和景点单一散落的印象,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3.景区打造的内容要有正确的文化内涵。自从旅游事业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后,各地争先恐后的建设开发新景区。于是出现了各种怪现象,竟然有的地方建立了西门庆故居。不说西门庆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单就西门庆在中国历史上的形象所代表的意义而言,就是应该要摒弃的。我们说旅游文化建设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应该是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是要有引人向上的作用的。而西门庆所代表的的荒的享乐主义与我们所倡导的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这些景区的建设者纯粹是为了获取高额经济利益,完全不顾它所产生的坏影响,是不应该提倡的。

4.对那些拥有丰厚历史文化遗迹和历史传统的城市进行开发时要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在开发这些城市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使其原有的特色更加鲜明,对其原有文化应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不能仅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毁坏了珍贵的文物。

四、总结

旅游文化人文因子在景区知名度评价中起着决定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要注重对旅游文化因子的开发,但在开发中我们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建设独特的有应影响力的优质景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4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Z] .国务院,2008.04.22,第二章第九条.

[2]胡幸福.中华旅游文化[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岩峰.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篇3

“做人不能言而无信!”这位校长一句朴实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读到这里,我的脸阵阵发热,我不禁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那天中午,我正在家里吃午饭,一位老奶奶在敲对门李伯伯家的门。“他们不在家。”我想起李伯伯一家回李市老家去了,就打开门对那老奶奶说。“噢!”老奶奶转过头来,满脸的失望。“我能帮您什么吗?”我问,“孩子,我不识字,你能帮我写张字条留给李老师吗?”“好嘞!”我爽快地答应着。

我连忙拿来纸和笔,帮老奶奶写留言条,可是她年纪大,又是外地人,说话不大清楚,我写了十来分钟还没写完,可急了——我和同学有约在先,下午一点十分到教室下飞行棋。这时已是十二点四十六分,我的午饭还没吃完呢!

“孩子,等一下,我有事下去一趟就上来。”说完,老奶奶扶着楼梯栏杆颠颠地往下跑。天哪!等一下?这“一下”是多长时间?五分钟?十分钟?还是二十分钟?我的时间多宝贵呀!和同学的约会,一个练习的数学课外作业,英语课前的单词复习……呀!没时间多说了。我冲进家门扒下最后两口饭,飞奔下楼,推出自行车向学校奔去。

今天想来,我羞愧难当。为了在同学面前守信,为了快乐的飞行棋,我曾毫无歉意地丢下无助的老奶奶!不错,和同学有约应该守时,可我也诚心地答应帮助老奶奶呀!

篇4

关键字:班级文化;物质;制度;精神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马卡连柯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应从建立班集体开始。”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的形成受班级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行为的重要资源和途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最直接的受他们所学习、生活 “小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就是一个班和谐的班级文化。实践证明: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来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

一、构建激励成长、全员参与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就是班级所在教室文化设施的建设。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按照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思想布置、装点起来,具有非常强的引导性,对于学生而言有很强的感染力。物质文化虽然是显性的班级文化,但它却是班级文化中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磁场”,这种“磁场”的形成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与点缀,营造具有文化品位、时代气息、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班级物质文化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要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就要着力美化教室环境,教室环境的美化不仅要体现班级的精神面貌,还要体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创设了如下班级文化景观:站在教室前门看到的是教室的后墙主文化区,最上面是我们的班训:“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十二个大字阐述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在班训的下面设置了“雏鹰争章、你追我赶、智慧大比拼、友情提示、班级公约”五个栏目以及班歌、班风栏目。雏鹰争章依据学校管理思路和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争章栏目,以此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你追我赶是“每月明星”的照片张贴区,张贴着每月评选出的优秀学生的照片,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欢乐;智慧大比拼分学科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进行相互比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友情提示旨在让学生把班级同学需要规范的行为找出来,填在上面,提示同学进行注意;班级公约有学生讨论形成,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北面墙壁是班级辅助文化区,一是设置了“瞧,我们多棒!”的班级荣誉张贴区,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二是设置了优秀作文、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张贴区。

总之,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力求“面面墙壁会说话”,使教室充满活力、潜力,充分体现凝聚、和谐的教育资源。

二、构建民主和谐、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规范学生的行为,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建设不等同于制度的健全,要着重看师生参加制度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要看师生是否对班级制度有了深刻认识和充分的理解;要看是否形成了在制度约束下的自觉行动。只要各项制度建设符合学生实际、得到学生认同、真正发挥了作用,才能堪称制度文化,才具有育人作用。在班级制度的建设方面,应该制定什么制度、如何执行制度、怎样保证制度实施的实效性,都要采取民主制定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班级成员对制度制定的目的、实施、作用、内容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增强对制度的认同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同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样,班主任既能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积极性,发挥了制度文化的建设意义,形成特有的班级制度文化。

例如:为保证学生的路队安全行为,我提出制定路队安全班级公约的建议,全体同学在班会上提出的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我将同学们的建议进行整理、规范、修改后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最后逐条进行了全班表决,这样通过学生参与制定并表决的《安全靠大家》的安全班级公约就形成了。①人人戴小黄帽,注意上学放学的安全。②走路靠右行,家长接送不要进学校,不要影响交通。③横穿马路要注意行人和来往车辆。④放学要排好路队,由队长带队一路纵队行走,听从队长指挥,遵守交通规则。⑤以上规定有各路队长负责监督实施,每周反馈一次,评选优秀路队成员。

这样的制度建设充分考虑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体现了对班级成员的尊重和关爱,突出了班级制度的精神风貌,赋予了制度灵魂,使班级制度富有灵魂和可操作性。

三、塑造和谐人文、富有追求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师生认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实质,是深层次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班级管理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要渠道,塑造学生自律、勤奋、向上、诚实的精神风貌。

我新接手班级后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学习、生活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受到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赞同?通过充分的酝酿、讨论、提炼,形成了我们的班训:“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全班同学认为这十二个字能充分的凝聚班级精神,他们对班训不仅有着字面意义上的解释,更有着充分的理解,其指向性是明确的,约束力是无穷的,推动力巨大的。现在“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已经成为我们班级同学的共同追求,是我们班级的精神文化灵魂,对每一名成员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

班级精神文明不仅要有活泼向上的班级风貌,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每一位学生感觉到在班级中、家庭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义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班级内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开展“感恩父母”活动,让学生懂的感恩;开展 “我的名人名言”活动,引导学生的共同追求……。

篇5

中学校园文化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也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引领作用。本文主要从中学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中学;校园文化;德育;引领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为中学生的身心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也能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因此,如何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实现德育功能,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中学校园文化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方面,本文对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进行探讨。

一、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外层部分,也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包括学校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物质文化能有意、无意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并且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持续的,比教师灌输式的德育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引领德育工作的发展,实现德育功能。主要可分为两点:首先,要合理布置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硬件设施的布置要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既能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有舒适感,又能让学生受到持续的熏陶。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位置都要精心研究,烘托出知识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例如要把校园公共区域进行责任划分,保持校园的整洁、干净,在显眼的校园文化墙上要张贴出学校的文化或规章制度,而在校门口可以用大理石突出学校的校训等,通过硬件设施的合理布置来对学生进行品德的熏陶,实现德育功能。其次,要有意识的利用硬件设施为德育提供服务。学校的有些硬件设施本身就包含德育功能,如图书馆、校史馆等,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实现德育功能。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有意识的利用硬件设施为德育工作服务。例如学校建立文化长廊,宣扬国内外优秀人物和事迹,也展示学校内优秀学生的事迹,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同时,可以在教学楼、宿舍楼和图书室的走廊上张贴国内外杰出人物肖像和简介。除此之外,可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因为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因此可以为每个班级制作一个班牌,里面的内容包括班级概况、班风等,以良好的班级舆论引导学生。

二、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理念、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对于德育功能的实现有重大的影响。要通过校园制度文化实现德育功能,首先必须要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的规章制度体系。其次,要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并促进制度的落实,实现制度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基础,然而若不能保证制度的落实,必然会大大削弱德育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有的中学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体系,然而教师却不能认识到严格执行制度的意义,在学生违反制度后不能按制度进行惩处,在学生的行为应该受到奖励时也是一带而过,长此以往就造成学生对制度的忽视,认为制度可有可无,制度中规定的内容也无需重视,这样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就被破坏。例如学校制度规定要按时上课,对迟到的学生要给予批评,但很多教师在学生迟到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按照制度规定办事。这样,学生就认为迟到不是什么大事,就很可能养成不守时的不良品质。因此,制度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制度的落实,保证制度执行的公平性。最后,校园制度中要突出育人的功能。通过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其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规章制度要凸显出育人的功能,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制度的权威性,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内容的正确性,主动遵守制度。例如在制定班级制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可度,并结合班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实用的班级制度,实现德育功能。

三、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里层,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因此,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以实现德育功能。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弘扬校园精神。要通过集体大会、班级会议等方式向学校师生宣扬校园精神,使学校师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中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师生紧密团结起来。其次,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利用校园主题活动来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德育功能。可以通过雷锋月、爱心捐献日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品德,也可以开展司法报告、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来引导学生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最后,要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很容易去模仿教师的言行。若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不好的表现,就会为学生提供错误的示范,不利于德育功能的实现。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提供正面的示范。同时,对学生中品德突出的事例进行宣传,并可以邀请一些品德高尚的成功人士来为学生讲课,通过模范的作用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品德。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上各种思潮已经影响到中学校园。因此,中学生德育教育在这一时期就变得异常重要,学校要积极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提高中学生的整体品德。

作者:殷会玲 李目坤 单位:金乡县化雨中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精神;隐性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86-03

近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支持和各大学主体的自我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纵观大学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各方努力,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使得其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问题百出。原因之一,可能是隐性因素本身难以被觉察和引导的特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有哪些显性因素,有哪些隐性因素?显隐又该如何判断?隐性因素本身具备哪些特点?明确上述问题,有助于全面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文试图努力对以上问题做一简明分析。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及其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1]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挥辉教授认为,我们倡导的大学文化就是以追求真理和培养人才为主旨的维系大学存在和促进大学发展的精神、制度、环境和校园文化的总和。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体现在学校的校训、制度、行为中。[2]大学精神的突出作用在于对大学文化的标志性概括与引领。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等多个层面。[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文化的载体是大学,创建的主体是历届师生;大学文化本身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包含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其含义极其广泛。

二、大学校园文化中隐性因素的判断标准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中所谓“隐性文化”主要是指观念和风气,而“显性文化”则是规章制度、标志性建筑等,[4]这种划分不无道理,这是以可视(visible)与不可视(invisible)为标准来判断其是显性因素或是隐性因素。笔者认为,无论是物质、行为、制度或者是精神气质,都有可视与不可视的成分。比如对标志性建筑,显然能够看出其高度、颜色、造型、位置等外观因素,但却难以理解其内涵,或者说其与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的关联及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大学建筑文化具有显隐并存的特点,这种文化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无形精神文化与有形物质环境的复合体。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物质主体是大学建筑及其营造的校园环境空间,为大学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大学建筑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能陶冶情操,是大学师生的情感依附,它对大学的文化品质、理想追求、历史风格、声望形象等具有表征作用,是大学文化的物质环境依托。[5]所以,大学建筑的外观易见,但其所寄托的文化品格、历史记忆等因素却难以将其定义为显性。从大学制度文化的角度,可以看到规章制度的存在形式,比如学校文件、宣传标语等,这是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通常来讲,透过制度本身还可以探寻到制度建设背后的力量。制度的形成过程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均会发出自己的呼声,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保证在新的秩序规范中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各方力量的内部较量却很难从学校的文件和标语中体现出来。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在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显性的制度化和隐性的制度化两个方面。显性制度化即正式的、通过明确的公开的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即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到正式的制度体系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中国,它是由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在形式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市场体制的推进中,随着交往的扩大,新领域的出现,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社会产生了新的交往、交换需要,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力量分化的趋势。这些力量及其交往的需求和利益需求成为隐性制度化的动力。”[6]同时,李金教授指出,这种隐性制度存在普遍性。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隐性制度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或为学校发展文化进步提供着隐形动力,或不经意间起着反作用。当然,观念与精神从通常意义上讲是不可视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再抽象的精神也必须由其物质载体,否则又如何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们呢?

鉴于以上分析,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隐性与显性因素,非仅以是否为视觉所见为标准,不能以物理角度上的存在称之为显性或隐性。大学隐性文化更多地表现于非物化的文化和物化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样的大学受过教育的人,会长久地怀念它。”[7]这种难以言说又具体可触的精神,堪称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内涵。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考量不能忽视以下两类因素,一方面即大学中含蓄与隐含(implicit)的文化力量,应该将其纳入到隐性因素中来,与其相对应的是显著的外在的(explicit)文化因素;另一方面,还应该有非正式的物质因素、行为因素、制度因素和精神因素(informal factors),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式组织因素(formal factors)。隐性文化的考量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而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评估和衡量。这三个维度:可视与不可视(visible or invisible)、显著的与含蓄的(explicit or implicit)、正式的与非正式的(formal or informal),使用不可绝对化,应该视衡量对象的特点具体加以应用。

通过以上论证,结合大学文化分类的四个层次,可以得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大致对象:从物质层面讲是:大学建筑风格和历史渊源,情感依附和表征意义;从行为层面讲是:大学师生的行为背后的力量,如动机、目的等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校面临重大选择时的决定;从制度层面讲是:大学当中所隐含的非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则;从精神层面讲则是:非口号性制度性精神,更重要的是隐含在大学精神之里的内涵,其中包括师德、学风、管理理念和校史发展进程等方面。

三、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的性质分析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隐性文化不但具备大学文化的共同特点,而且本身具有鲜明的性质。梳理大学隐性文化的性质,厘清大学校园隐性文化的特点,继而分析几个特点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文化,具有重要要意义。

1.存在形态的弥散性与聚合性

大学校园隐性文化脱离正式组织模型,因而具有了比显性文化更为突出的弥散性,充斥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整体上呈现出不规则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弥散性赋予了大学校园隐性文化因素细微但整合的力量。隐性因素存在于校园文化各因素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伴随着影响学校发展各方力量的博弈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学校综合实力表现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学校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都弥散着隐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外化于正式组织和成员的行为表现,内在于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聚合于各个行为主体(既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组织),在不同主体身上表现不同的特点,发挥不同的影响力,也呈现出自然而然的聚合性。聚合性制约着隐性因素的作用对象、呈现方式和力量大小。隐性文化的聚合性特点是正式组织结构和显性组织文化力量场干预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打上显性文化的烙印。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场域中不断较量,对隐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即是其弥散性和聚合性特点的相互迁移与转化。

2.功能指向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校园隐性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是把双刃剑。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者一提到校园隐性文化都将其称之为推动力量,这是不妥的。一方面,校园隐性文化给实践者提供一个中介或平台,这个平台由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优势,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时无刻地发挥作用,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包容性,如初春之细雨,漫洒于天地之间,浸润万物。但是,这只是隐性文化所具备的特点,至于发挥何等性质的作用,还应该视隐性文化本身的属性来定。隐性文化本身是正向力量,具有积极作用,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起推动作用。倘若隐性文化本身不具备这种正向的推动力,反而会借助其强大且无处不在的力量场域,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不能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不应该笼统地将隐性文化看成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全面客观地看待隐性文化,有利于深化对其功能上双重作用的认识,也有利于在文化建设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

3.作用发挥的无形性与有形性

隐身性是隐性文化因素固有的本性,隐性文化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无形性缘于其本身的隐身性。文化存在本身就难以视觉可见,隐性文化这一特征则更加突出,从而使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加隐蔽地发生作用。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在无形中影响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作用难以估量。正式组织框架下的文化体系,以组织框架内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受到隐性文化的影响。隐性文化因素能够干涉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再隐蔽的力量都会从其作用对象的结果上看到痕迹。虽然隐性文化因素很难从过程中把握其作用的发挥,但就结果而言,大学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其踪影。简言之,隐性文化因素悄无声息地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乔树桐.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2]周挥辉.大学文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3]张路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培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4]韦良.大学隐性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5).

[5]王露.显隐并存,与时俱进——我国高校建筑文化初探[D].重庆大学,2003.

篇7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

图书馆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图书馆管理学者作为一种新兴管理哲学率先提出的,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它是图书馆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馆员所公认和共同遵循的工作目标和宗旨、价值标准、基本信念、理想和行为规范等。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建设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同时图书馆文化也是社会亚文化的一种,在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文化的建立中发挥着重要的宣传、推广的作用。

一、文化的概述

1、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来说,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来说, 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式,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另一种定义是, 文化泛指一般知识。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例如技术、设备、媒体等。非物质文化有制度文化, 例如道德、风俗、法规等, 还有精神文化, 例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还可分为外显文化和隐型文化, 亦称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 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 主文化和亚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且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文化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健康、优秀的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动力,非健康、落后的文化是阻碍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绊脚石;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丰富、健康、 绚丽、多彩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组织, 处于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涵盖之下,是社会文化的构建的软组织。

二、图书馆文化的概述、作用

2、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图书馆是传统文化的集散地, 科学文化的前沿窗口, 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 是一个国家、地区文化发达的产物和标志, 是人类为保存文献资料、传递情报信息、进行社会教育、推广科学文化知识而建立起来的文化机构。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馆员所公认和共同遵循的工作目标和宗旨、价值标准、基本信念、理想和行为规范等。优秀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构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馆员凝聚力、促进读者成才、提升图书馆竞争力、推动图书馆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物质层是图书馆文化的表层, 是形成图书馆文化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包括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文献资料等, 它往往能折射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力, 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制度层是图书馆文化的里层, 主要是指对图书馆员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作用, 在图书馆管理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包括图书馆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 制度层起着规范和制约物质层和精神层的作用。精神层是图书馆文化的深层, 主要是指图书馆员应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等, 它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形成图书馆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 精神层的强弱是衡量图书馆文化建设好坏的主要标志和基本标准。

2、图书馆文化的作用。

图书馆文化属于社会大文化,是全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社会文化的软组织。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 是一种亚文化, 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指导作用、内驱作用、感染作用、规范作用。

(1)指导作用;

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建设、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的组织建设中始终处于核心部分,是图书馆的精华部分,图书馆文化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这三个层面分别对图书馆的藏书资料、科技信息系统使用,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惩奖力度,图书馆的内在品质、核心指导思想等各个方面起着指导作用,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指明方向。

(2)内驱作用;

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建设、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着内驱作用。图书馆文化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着精神的支持,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可以更好的指导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这种发展源于图书馆文化的内在驱动,它是驱动着图书馆主动、自觉的利用已有资源,依托良好的环境、政策来不断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来驱动自身的螺旋式向上发展。

(3)感染作用;

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建设、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着感染作用。“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开展一流优质服务”是图书馆的工作目标和宗旨。图书馆文化不仅仅是渲染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更大程度上会感染图书馆的每一位在职的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将其体现在实现图书馆工作目标和宗旨的各项活动中。同时图书馆文化的感染作用还可以感染到百姓、大众,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宣传优秀图书馆文化,并且为和谐社会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

(4)规范作用;

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建设、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着规范作用。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是会将图书馆的文化理念牢牢树立于工作人员的心中,使这种文化理念体现在以良好服务和品质的工作中,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各项行动开展,进而辅助各项图书馆制度,使图书馆规范化、高效化管理更为有效。

三、图书馆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1、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

图书馆文化发展的现状主要有,对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知,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没有摆到战略位置,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的系统性差,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内容单一、形式片面、手段落后,以上几点就是在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

(1)图书馆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知;

部分图书馆在建设中并没有真正理解、认识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整体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其简单地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图书馆业余文化活动或CI(Corporate Identity,企业识别)战略。同时部分的图书馆领导也没有认清自己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处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再加上对图书馆文化浅显的认知导致图书馆文化在规划过程中就“迈错了”步伐,“走错了”方向。

(2)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没有摆到战略位置;

图书馆文化本属于图书馆的精神支柱、内在发展动力,是图书馆软硬实力的支撑,在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但是在图书馆文化的实际建设中,其并没有被摆到战略位置,没有把图书馆文化战略编入图书馆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没有用长远的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图书馆文化的作用,进而导致图书馆文化发展缓慢、层次零散、影响微弱的现状。

(3)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的系统性差;

由于在图书馆整体建设发展规划过程中,图书馆文化没有被正式的列入到发展规划中,使得其在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中,对图书馆文化的作用及定位不明确,缺乏系统的建设目标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同时没有准确的定性于图书馆文化的方向,使得图书馆文化出现“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现象也是图书馆文化系统性缺失的明显表现。

(4)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内容单一、形式片面、手段落后;

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将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这三个层面有机的结合,均衡的发展,在绝大多数图书馆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中只着力于物质层和制度层,将基础设施、内在装修、外在形象、制度建设、规章管理等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发力点,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精神层,导致了内容单一、不协调,追求片面而不注重实质的现状。并且在图书馆文化宣传的手段上不能将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如微博、微信、电子阅读等大众喜爱的方式,继而导致手段落后,效果差的效果。

2、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的内在灵魂,优秀、健康的图书馆文化会驱动图书馆更好的向上发展。建设发展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图书馆结合和谐社会发挥文化“基地”的时代要求,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注重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将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置于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核心位置。

四、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的原则

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是图书馆现在、以后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核心领域,由于文化建设的周期性长,影响力广,持续性强,因此在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将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放到战略高度、核心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严禁形式主义,坚持建立系统化的图书馆文化组织体系,坚持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的协调发展,从以上五个坚持着手进行图书馆文化有效建设发展。

1、坚持将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放到战略高度、核心位置。

正确认识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深刻理解图书馆文化三个层次在图书馆建设发展期间的核心地位和指导作用,从认知上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在图书馆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将其放在战略高度,核心位置。只有这样图书馆文化才能作为一颗强有力的“心脏”,在图书馆建设发展中提供最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2、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在图书馆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物质层的建设、完善过程中要本着“方便读者,满足读者,读者第一”的“人本”理念开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在制度层必须也将“人本”的理念体现,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遵守职业道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及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将物质层和制度层俩个层次的内容统一于精神层,形成“以人为本”为主基调,独具特色的图书馆文化。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严禁形式主义。

图书馆文化三个层次的建设发展都要以图书馆当下的实际情况为基本出发点,在拟定发展方向、规模、程度等的相关预案时必须以实际出发,切不可“盲目追风,胡乱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才是最优发展;同时还应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要求及时调整文化发展方向,防止文化建设出现“跑偏”现象;在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提倡创新,在各个文化层次加强创新,不“人云亦云”,建设独具一格的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发展必须要落到实处,严禁各种形式主义扰乱图书馆整体的发展。

4、坚持建立系统化的图书馆文化组织体系。

从战略的角度定位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整体规划建设中,图书馆文化必须从整体上处于精神指导的核心地位,在整个图书馆文化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从三个层次上系统的规划图书馆文化其别是精神文化的部分。使图书馆文化形成系统的组织体系。

5、坚持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的协调发展。

在构建图书馆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协调发展,要做到循序渐进、合理推进、深化创新、不断发展的文化建设发展模式,完善图书馆文化的物质层建设,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加强图书馆文化的制度层建设,以灵活有效的制度保障图书馆运行;创建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共有的图书馆文化价值体系;最终实现层次清晰、路线合理、发展长远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模式。

五、关于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的总结

图书馆文化的大力建设不仅是为了提升图书馆的价值,培养图书馆独特的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实现“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开展一流优质服务”, 的图书馆的工作服务目标和宗旨,同时发挥图书馆在和谐社会文化宣传过程中的“前沿阵地”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出力。在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理解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坚决做

到“五个”坚持,建设独特的图书馆文化、弘扬发展和谐社会文化,结合时展要求,采用更为便捷、普及的方式来宣扬图书馆文化,使之不断地适应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图书馆公共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君, 荀昌荣. 图书馆文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4-8.

[2]杨学泉, 汤黎光. 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 图书馆论坛.2003(6):70-72.

篇8

1.企业文化的理念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本源,企业通过自己的组织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确保企业健康发展运行;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永恒发展,促进企业发展;对企业发展的经营哲学的探索,为今后企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培养企业精神风貌,来弘扬公司正气精神;创新管理、经营理念,维系企业与国际社会接轨。

2.企业文化的制度行为层

在各个企业中都要建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销售管理制度等一般管理制度,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及外资企业也根据自己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相应地建立员工阶段性比赛(或考核奖励)制度、交流等等。这些制度都是用来约束组织成员的组织规范和行为,以保证整个企业有序高效地运行。

3.企业文化的符号层

企业要将自己的基本标识、组织的徽标及歌曲等、自然环境和建筑、技术及工艺设备特征、文体生活设施、建筑物以及造型、文化传播网络等收集整理,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也是前两个层形成的有力保障条件。总之,企业文化是逐步形成的,也是始终处在变化和运动之中的。人们要将这些文化逐步加以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编研,有利于更全面透彻地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的文化资本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也在各种资本中处于决定性作用的地位。

二、档案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1.文化价值作用

档案是记录、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载了人们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了最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使先进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只有档案资料,才能为现在研究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等提供各种具体和典型的史料。所以,档案具有与文化等同的价值和意义。

2.文化创造作用

在档案的文化资源中,记载和存储了大量的人类在已往的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们可以利用档案中丰富的具体素材,以开发思维,启迪心智,从而创造先进文化,推动和促进企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文化传播作用

档案在企业文化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企业家及其管理者团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心态、品格、气质等,即他们的个人示范和对下属的要求,往往也是企业文化传递的重要渠道。企业文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社会中传播、扩散,极大地推动档案在企业文化中的社会传播力量。伴随着企业个性、企业经营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扩散,企业也在进行着自身形象的社会传播。

4.精神价值作用

人与动物不同,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档案的存在,详细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创造历史和先进文化的曲折历程和奋斗足迹,真实记载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光荣业绩,它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珍贵。所以,通过企业档案的的保护和传承,可以激活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传承民族精神,巩固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5.制度创新作用

档案对企业历史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等情况的记载,让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式方法更加多元化。企业为了更好地探索出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往往从企业文化入手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的方法,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

三、总结

篇9

1.1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校园环境为载体,有广义的校园文化和狭义的校园文化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指的是由师生、后勤行政人员等校园主体共同形成的校园价值观,并反映在认知或实物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具体文化形态。狭义的校园文化由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部分构成[2]。校园物质文化以物质形态直观表现出来,如校容校貌、校园建筑、校徽、校旗、校园标志、校园雕塑等,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育人观、治学观等内容,是校园群体的主导意识形态,以校训、校风等方式表现出来,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包含教学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惩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校园内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规范和约束作用,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德育

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教育活动,学校将被社会所肯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意识传递给受教育者,并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优良素养。学校需要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渗透特定社会或阶级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施教传道,所以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的特点。从德育的基本内容来看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部分[3]。

1.3校园文化和德育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校园文化建设展开的依据,德育工作反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开展得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展开。

2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教育作用

2.1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生活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这些思想观念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在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下,学生的得到素养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迷茫、道德标准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应侧重于学生人生价值和生活追求的引导上,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德育是人才培养深层次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的作用,既不是被动的,也不是传真式的中介,而是需要校园师生的主动参与,要靠长期的影响来实现。

2.2激励作用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反映校风、校貌和师生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意识形态。当学生置身于洁净优美、高雅怡人的校园环境中,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沉浸在崇尚美德、朝气蓬勃的精神氛围时,心态会受到影响,心灵会受到净化,情操会得到陶冶。所以说优秀、高雅的校园文化反映的是健康向上的校园整体意识,在尊重理解师生的基础上,学校的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可以有效地激励全校师生,正是校园文化“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魅力所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健全学生的人格。

2.3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学校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校园文化犹如磁场般对学生产生向心力、凝聚力,这就是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凝聚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富有内涵的校园标识、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是连接学校与师生的纽带,唤起师生共同的情感归宿,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也是学校与学校间的重要区别。空洞的说教不能代替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情感归宿,如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是我校的校训,反映了我校立信求实、勤奋努力、崇尚美德的校园风貌,是“立信人”的精神标志,对师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体现校园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传统风格。

2.4规范作用

篇10

随着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可操作性已经获得普遍认同,组织已经不再满足于文本式、口号化的文化宣传和思想工作层面的文化形式,而是期望能够建立一套能够支持组织战略和实践的企业文化体系。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探讨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推广问题:(1)提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原则、步骤、影响因素以及策略方法等,此类研究虽然为组织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战略指导和实践标准,但大多不能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往往不能实现文化构建框架的完善和统一;另一方面,此类研究倾向于从静态的角度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则、步骤、影响因素等问题,往往忽略了体系中各层面、因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而动态的循环互动关系是文化系统整合、统一机制的形成基础。(2)探讨某因素或某些因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关系,例如制度、信息技术、人力资本等与文化之间的耦合互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概念,因此需要从系统角度全面探讨文化的建设和推广问题。圣吉强调:“只有建立起系统性思维技巧时,才能看到和应付各种问题的相互依赖性以及深层原因”[1]。因此,此类研究虽然从深刻分析了不同要素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影响关系,但其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实践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将结合自组织理论的竞争协同机制构造出企业文化5S的框架体系,并应用自组织理论中的超循环原理探讨5S各因素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同时构建企业文化的推行体系,为组织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战略指导和实践帮助。

2自组织理论中的竞争协同机制

耗散结构论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ogine)最早准确地提出和使用了“自组织”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自发出现或者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2]。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aken)则准确地定义“自组织”为: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这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体系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体系的[3]。人性的自主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自组性。杰夫•卡特赖特(2004)提出,一种组织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具有自组织性。虽然变化常常需要来自外部力量,变化的动机和变化过程必定来自自身内部,文化系统一个自组织系统[4]。由于自组织系统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了系统演化,其演化动力在于系统内部,因此系统整体和各个要素都具有适应性。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可以归纳为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和协同。在这里“竞争”指的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角力、较量并力图取得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活动与过程,并强调竞争的规范性,主要表现为同等约束性和竞争的公平性;而“协同”则指系统中的诸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统一步调、相互合作、实现共赢的行为和过程。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而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优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5]。企业文化的自组织性,决定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企业文化的自组织机制,企业文化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竞争与协同,使企业文化在自组织机制的引导下进入良性的超循环过程。

3企业文化5S

3.1企业文化5S的提出

结合传统5S的核心思想、分析框架和自组织理论中的竞争协同机制,本文提出的企业文化5S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协同(Synergy)、竞争(Strug-gle)、学习(Study)、制度(System)、素养(Style)。其具体内涵总结如下:协同———以组织目标为基准,促使企业文化子系统中的诸要素或子文化之间统一步调、相互合作、实现共赢,也是子文化或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竞争———考察组织中不同的文化形态与潜在的文化模式,培养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其,彼此尊重,促进子文化之间合理、适度、有序的竞争机制的形成。学习———学习是产生变革的动力和源泉,学习可以激发系统的涨落,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协同实现系统演化。因此,文化系统的发展源于组织学习,唯有通过学习,才能展开组织思维的宽度,提升组织思维的高度,增加企业文化的响应能力,为创新积蓄能量。制度———制度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亦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通过制度来程序化、标准化和巩固上述3S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并定期考察。素养———通过协同、竞争、学习制度四要素之间的交互循环作用,最终形成组织员工的文化习惯和素养,塑造积淀出组织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文化在上述4S的耦合循环过程中实现动态的演化与升华。

3.2企业文化5S各要素之间的自组织机理

根据自组织理论,系统子系统间的竞争和协同构成了系统演化的动力。企业文化5S中的“竞争”强调培育多种形态的文化模式,促进不同文化模式间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形成,最终实现文化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合理有序的竞争。与此相对应,“协同”强调围绕共同的目标,建立组织的协调与沟通机制,使其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实现系统的“和谐”效应。协同、竞争形成了文化系统最核心的动力要素,并且在二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通过企业子文化间的竞争协同,最终产生适合组织系统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由于竞争与协同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竞争中有协同,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下实现着企业文化系统的演化发展。“涨落”是自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涨落是由组成系统的的大量微观元素的无规则运动及外界环境不可控制的微观变动引起的[6]。涨落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基础,是系统演化发展的诱因和原初动力,当外界条件或系统内部的某些因素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由随机涨落触发突变,自发地形成新的宏观有序结构和功能,并且不断进行优化[7]。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学习是创造性因素,相当于组织系统的涨落力,它为文化系统向更高层次有序状态发展提供了发展变化的诱因和原初动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学习是推动竞争的重要手段,而组织学习,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是实现协同的关键,自我提升的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是促使协同竞争和子系统相互作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的涨落力作用预示并决定了系统发展的可能方向,并且与协同、竞争构成了完整的自组织核心体系,即在学习的涨落力作用下,企业系统通过子要素/子文化之间协同竞争的动力学机制实现向更高层次有序状态的演化。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它提供了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行为,减少不确定的风险,建立起人们可以依赖的规范。制度是企业文化5S中的又一核心要素,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竞协同、竞争、学习的作用和发展确立了方向和标准,另一方面对以上3S的的成果加以标准化和巩固,同时随着前三者的变化发展做相应的调整。在协同、竞争、学习、制度四者的交叉催化,共同作用下,最终培养出组织成员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与价值标准,即员工理想的素养的形成。同时,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又会反作用与以上的文化4S。协同、竞争、学习、制度、素养,企业文化5S之间的相互关联互动与协同作用促进了它们的共同进化。综上所述,企业文化5S之间的作用机理可用图1所示的“钻石模型”总结如下。学习形成了系统的涨落力,协同、竞争为文化系统的演进发展提供了动力,学习、协同、竞争3S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自组织动力体系,它们的交互作用,是实现组织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层次有序向高层次有序的演化的基础,因此3S构成了“钻石模型”的三角型“基座”。制度是围绕企业文化系统的自组织机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起来的,它一方面为系统自组织规定了发展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又对3S成果进行巩固和保障。素养的形成是4S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素养的形成又塑造了组织整体的价值环境和改善氛围,使5S构成的文化系统能够进入良性的循环之中。图1企业文化5S钻石模型

3.3企业文化5S之间的超循环动态演化

由以上对企业文化5S自组织机理的分析,可以看出,5S各要素不仅可以实现自复制、自优化、自适应,还对其它要素的提供支持和催化,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相互嵌套,动态演化的循环系统。这一动态的循环过程即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的动态优化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在本质上,企业文化5S构成的体系是一个超循环系统,超循环机制可以更深入地阐释这一体系的动态演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ManfredEigen于70年代创立的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The-ory),是从生物进化演变机理中研究得出的一种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自组织理论。超循环系统中的每个元素即能自复制,又能对下一元素的产生提供催化支持。超循环理论认为,循环并非总是周而复始地在原地刻板运动,也不是同一个过程的简单重复,而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有等级性地向前不断发展,在循环中发展,在发展中循环[8]。结合上节对5S各要素之间自组织机理的分析,协同———竞争构成了最为核心的超循环关系,二者在自创生、自完善的同时,相互促进与协调,为彼此的发展提供催化支持。在由协同、竞争、学习、制度这四个要素构成的循环网络中,前三个要素构成了完整的自组织系统,而制度一方面为系统的自组织机制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随着协同、竞争、学习网络的演进发展,制度同时也在做相应的调整与变化,因此制度与协同、竞争、学习3S之间也构成了交互作用的催化循环作用,制度保障了文化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机制也推动了制度的适应和发展。沿用以上分析思路,可以发现协同———竞争、协同———竞争———学习、协同———竞争———学习———制度、协同———竞争———学习———制度———素养共同构成了一个四层次的超循环系统,而后一层面较前一层面依次形成更高一级的超循环网络,各要素的运行不仅包含自稳定、自维持、自创立、自学习、自复制等多种形式,还依靠要素之间相互催化、相互支持的超循环机制,实现把复杂与变异、分解与合成、耦合与隔离、竞争与协同,稳定与不稳定统一起来,从而积累起大量的信息和能量来促进共同的进化。由这四个层面循环网络构成的企业文化5S超循环系统,在关联耦合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一种动态的非线性反应体系,不断地进行自我选择、自我优化,向更高的有序状态演进。企业文化5S的超循环机制可以用图2表述,这里围绕5S各要素的箭头表示要素的自复制、自稳定、自学习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双向箭头则体现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催化、支持、耦合的关联关系。

4企业文化5S的实施策略

企业文化5S是在自组织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自组织体系,也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完善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考虑5S各个因素的具体实行方案,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使其符合自组织的竞争协同机理和超循环的动态演化规律,这是企业文化5S成功的关键,也是以下构建实施策略的立足点。

4.1培养促进子文化间竞争协同的交互作用

竞争的关键要求培养不同的文化模式,促使子文化之间和系统内各要素产生更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鼓励竞争,另一方面要为竞争营造一个公平、宽松的环境。而协同则要求围绕组织的共同目标,使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成员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目标一致、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需要强调的是,竞争与协同相互贯穿相互依存,培养文化模式的差异性和目标一致的文化整体的思维应该随时结合在一起,使协同竞争展开有效的交叉催化,以实现它们共同进化的目标。

4.2鼓励学习和创新,建立学习机制促进巨涨落形成,并为竞争协同的提供能量

学习形成的对组织系统的“扰动”,相当于是系统的涨落力,促使符合文化系统发展目标“微涨落”成长为的“巨涨落”,就需要在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在企业内部强调鼓励学习和创新,建立学习反馈机制,并且从组织层面上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4.3建立制度保障巩固3S成果,并形成制度与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制度作为一系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需要在其建立之初规定文化系统的发展路径和目标,并在企业文化5S的实施进程中,保障其它要素的实施成果,另一方面,制度的变迁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它必须随着其它要素的变化而变化。

4.4促进素养的形成并增强其与4S的互动关系

将素养的形成与竞争、协同、制度四要素结合起来,在这四个环节中培养积淀员工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同时良好的素养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前4S的实施和完善,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的交互循环作用,是企业文化策略实施的核心。以上企业文化5S的策略虽然是针对5S要素分别展开,但可以看出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贯穿的关系,并且策略构建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促进竞争协同和超循环机制的基础上,围绕着这一核心,要求构建企业文化5S时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视角出发把握制定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