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古代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古代教育的认识

篇1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 王力《古代汉语》 《报任安书》 释义 句读

人教版语文课本是我国高中通行的教材,王力《古代汉语》是我国许多大学通用的古代汉语教材,二者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六)和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校订重排本)第三册均收录了《报任安书》一文。然而,两书对《报任安书》一文的释义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同时二者在文本的断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这些差异主要有:

一、释义方面的差异

两书在对《报任安书》中的重要词语进行注解的时候,存在许多差异。总体来看,大致有以下注释不同:

1.慎

《文选》作“顺”,今从汉书。(王力《古代汉语》909页)

慎重。(人教版教材98页)

按:王力《古代汉语》此处的注解,指出了《昭明文选》和《汉书》中的一处不同。而人教版教材已经说明,该文选自《昭明文选》(卷四十一)。查《昭明文选》李善注(宋代淳熙年間尤袤所刻之李善註本),笔者方发现,《文选》中此处确为“顺于接物”。①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人教版教材在将《报任安书》选入教材时,所依据的《文选》版本的可靠性有待商榷。

2.为过

见责。过,责备。(人教版教材98页。)

王力《古代汉语》未进行注释。

按:李善注与五臣注本,以及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均未对“为过”进行注释。见,在古汉语中一般为谦辞,“见+动词”一般表示“别人对我(自身)施加某个动作或行为”,如“有何见教“意思是:你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吗?”另外,“过”本身是一个名词,但是往往做动词使用。此处,如果将“为”训为“进行”,将“过”训为“责备”,更符合古代汉语的习惯。同时,笔者认为,人教版的注释“见责”一词中,“见”仍为文言词语,还需要进一步将“见”转化为现代汉语。

3.卜祝

掌管占卜和祭祀的官。(人教版教材98页)

卜,卜官。祝,祭祀时赞辞的人。(王力《古代汉语》918页)

按:如果单看注释,而不看原文,就很难发现这两种注释之间的差别。如果说我们将这两种注释分别和原文联系起来进行的注释的话,就会发现问题。“近乎卜祝之间”这个短语中有“之间”一词,“之间”一般用在两个并列的短语之后,因此,此处王力《古代汉语》将“卜祝”阐释为两个词语“卜”和“注”,更为贴切,更加符合我国古代的礼制。

4.用之所趋异也

因为所追求的不一样。用,因为。(人教版教材98页)

应用死节的地方不一样。(王力《古代汉语》919页)

按:文选《李善注》:“《燕丹子》:荆轲谓太子曰:‘烈士之节,死有重于太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②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同时《燕丹子》的成书年代要早于司马迁生活的西汉,因此,“但问用之所在耳”当为“用之所趋异也”的来源。“只问用之所在耳”可直译为“只问把它用在哪里”。“用之所趋异也”中的“用”如果训为“因为”,那么“之”将充当代词,“用之所趋异也”只能翻译为”因为它在的地方不一样”,且不如“用其所趋异也”更加符合古代汉语的习惯,这与《燕丹子》中“用之所在”的含义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此处王力《古代汉语》中的注释较为贴切,与该句的出处吻合。而人教版教材的释义,则有待进一步商榷。

5.诎体

诎,通“屈”。诎体,指被系缚。(王力《古代汉语》919页)

卑躬屈膝。(人教版教材98页。)

按:从上文来看,“不辱先”“不辱身”“不辱理色”“不辱辞令”都含有被动义,其中的“辱”皆为使动用法,因此,“诎体受辱”同样应该具有被动的含义。“卑躬屈膝”是一个主动性质的词,同时,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与本文的主旨不合。“被系缚”的意思是“被抓捕”。从下文看,“易服”“关木索”“被箠触”等,都与刑罚或牢狱有关,因此,此处王力《古代汉语》的注解更符合常理。查《文选》李善注本,“诎体”之义,正是“谓被缧系”。③

二、句读方面的差异

1.“无益于俗,不信”和“无益,于俗不信”

两教材对“今虽欲自雕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的断句存在差异。人教版教材为:“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王力《古代汉语》的标点为:“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汉书》(中华书局版)作:“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今虽欲自雕,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可以翻译为:“现在(我)即使想雕琢言辞,用好听的话来掩饰自己,对世人没有好处,不能被信任,只会自取其辱”;“今虽欲自雕,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可以翻译为“现在(我)即使想雕琢言辞,用好听的话来掩饰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世人也不会相信,只会自取其辱”,用花言巧语掩饰自己,很少能直接给别人带来好处或者坏处。将这两种翻译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今虽欲自雕,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一句的标点有待商榷。正确的逻辑应当是,用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没什么好处,人们也不会相信。因此,王力《古代汉语》的标点较为可信。

2.“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与“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两教材在断句方面,还有一处差异。人教版教材作为:“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王力《古代汉语》则为:“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李善注本和五臣注本均没有对该处进行注解。

在古汉语中,“然后”一般翻译为“这之后”。“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可翻译为“在他去世的这天对他进行总体评价,这之后(所有的)是非才能确定”。“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可翻译为“对他进行总体评价,他去世的这天以后(所有的)是非才能确定”。

对一个人进行总体评价,应该是截止到某个具体的日期,比如在学期末,学校会对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做出一个总体评价;在年末,公司往往会对工作人员的表现做一个总体评价。而做出总体评价的日期,往往是确定、具体的,如“2012年3月13日”。因此,从逻辑上看,人教版教材此处的断句较为合理。古语有云:盖棺定论。在某人未去世之前,对他的一生进行的总体评价,往往缺乏科学性。查《文选》(国学整理社版),其句读正为:“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④

从上述例证来看,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六)和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对《报任安书》一文的断句和注解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两书的编委在下次进行修订时,应当进行适当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

注释:

①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574.

②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575.

③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577.

④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M].(影印圈句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8:580.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7,1,第2版.

[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三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第3版.

篇2

为了解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我地三所中学的10个教学班共632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所知举出中国古代对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知识的总结及运用的实例或故事、记载等,并指出自己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调查表明:(1)中学生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总体较少,特别是热学、光学;已知部分较为集中且限于历史常识,如乐器、指南针的应用。(2)知识的来源单一主要靠课外阅读及对历史的学习体会。

2“现状”探因

当代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呈现出内容少、了解来源单一等特点。造成当前现状的原因除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外,应有以下两大因素:

2.1教材编写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重视度不够,轻描淡写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首要资料,被师生视为教学之纲,学习之本,在教学活动中有重要的导向性。在许多学生的心中这样认为“课本中没有的就是不重要的”。尽管是错误的想法,但足以体现课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现行中学物理教材虽然突出了许多好的新理念、新思想,但是在涉及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方面却给人惜墨如金的感觉。以下是对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涉及情况统计:统计表明,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总共引入中国古代物理知识13处,平均每册4.33处,而人教版高中教材总共引入7处,平均每册1处,且一些引入只是一笔带过而已。不难理解,中学生为什么觉得学习的都是外国人的物理知识,我们的教材对祖国古代物理应用史是有些忽视了。

2.2课堂教学缺乏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在中、高考的无形指引下,多数老师只讲考查内容,在课堂上渗透中国古代物理知识被视为浪费时间。因而,课堂教学忽视中国古代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是普遍现象,当前的教学模式也是导致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缺乏了解的主要因素。

3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倡导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培养,重在探索精神的培养。

3.1加强德育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全民族奋力拼搏的强大动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加强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引以为豪的五千年历史文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而非科技。事实上,我们的祖先在物理学的发展上,有许多成就都领先于世界。如:早在《墨经》中就已记载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及小孔成像的科学论述;春秋末年《考工记》已准确描述了惯性:“细登马力,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也。”这种认识早于亚里士多德100多年,且亚里士多德对惯性的错误论断影响欧洲近2000年。《考工记》《论衡》《梦溪笔谈》等历史著作对物理知识的记载涉及力、热、光、电、磁等各个领域。加强古代物理知识的教育必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施。

3.2用先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一次讲授磁现象的课中,笔者介绍了我国北宋时期沈括对指南针的特性进行探究的经历。他曾将指南针浮于水面(水浮法),放于碗边(碗唇法)及悬挂起来进行观察,总结其特点并记录于《梦溪笔谈》一书中。在得知沈括对指南针进行了世界最早、最全面的研究,且在磁偏角的观测中早于哥伦布400多年,学生的探究精神被调动起来,不少同学找来指南针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还发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现象。在教学中加入民族科学史,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其中的故事性、科学性为中学生所喜闻乐见,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实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4.1教材应突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尽管现行教材中已涉及一些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但这还远远不够。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应不吝笔墨,浓墨重彩地加入民族科技知识部分。可以举例、阅读材料、物理学史、科学漫步、历史人物、插图、说一说、做一做等形式,灵活多样地展现出来。增加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在教材中的内容,突出其学习的重要性,可有效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学习与了解。

4.2将渗透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引入教学三维目标

教师在备课与上课环节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引入三维目标中,使之成为教学常规行为。有效地将古代物理知识引入课堂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如:张衡运用惯性知识设计候风地动仪;古人运用杠杆原理捣谷、汲水、制作杆秤等;《吕氏春秋》记载“磁石招铁”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4.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古代物理的博大精深

在教学中适时开展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将更有利于加强祖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的普及给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习某部分物理知识后,可让学生亲自查阅资料,寻找与当前所学知识相关的古代史料,在筛选甄别过程中既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又能感受中国古代物理的广博。

4.4历史教材应增加科学发展史

在我国,中学生毕业后回顾起来的主要是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也表明,历史教材没有重点突出科学发展史。加强古代物理知识教育,应从全方位,多角度加以实施,历史教材也应起到应有的作用,适当增加科技发展史内容。

5结语

篇3

关键词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60

1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课题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实践是一切知识获得的前提。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应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2]

实践教学是教育体系范畴的一个重要組成,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3]实践教学力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结果表明,单一的知识教学不可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同的活动与不同的素质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对应性。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验、体验、实习、课程设计、论文、调查等具体的实践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个人潜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应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在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主要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分析研究在上古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古代书面语言,以及东汉以来所发展而成的古白话。虽然古代汉语课程本质上属于语言学课程,要求学生认知汉语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但从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看,现在的学生普遍接触古文很少,基本上对古文没有太多感性认识,毫无古文功底可言;另一方面,从课程本身来看,汉语的历史发展演变问题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理论问题,本身既涉及普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又要求对汉语历史演变特征细致描写,对于古文阅读能力薄弱的本科低年级学生,课程难度极大。鉴于此,要求古代汉语课程具备较强的理论性,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教学目标。王力先生曾指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便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4]当前,古代汉语课程工具性特点和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已取得学界的普遍共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一目标的设置也是可行的。

古代汉语课程所涉语言时代跨度大,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学难度大。当然,本科阶段的古代汉语教学,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能够一定程度上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并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修养,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古代汉语课程的这一目标就要求在教学上要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充分提升古书阅读能力,牢固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

2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实施原则

2.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古代汉语课程为语言学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理论性。考虑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又必须以古代汉语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为工具,以此指导学生的古书阅读,帮助学生从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知,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实践教学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在基础理论的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展开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古代汉语方面的实践能力服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古籍作品,并在阅读中对其殊句式表达、虚词运用等语言现象作出某种程度的总结概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古书阅读的实践中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并进一步指导古书阅读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古书的阅读能力。从近几年的教学情况看,不少学生能够自发地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并能在读书笔记中整理出质量较高的课程作业。理论和实践结合,大大加强了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和现象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养成了学生自觉观察古代汉语现象、搜寻古代汉语材料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2.2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相结合

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与前提,而发展能力则是掌握知识的目的与归宿,而能力的提升又可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掌握与深层次理解。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明确指出,人的知识存在两种类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5]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二者共同构成个体总的知识体系,而显性知识又植根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体获得显性知识的背景与向导,支配着个体的认知过程。而隐形知识的获得,并不能仅靠理论教学,必须以实践为途径,在实践教学中获得隐性知识,从而提升能力。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学生的隐性知识的获得显得更为重要。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将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内化为阅读古书能力的提升。这一过程离不开实践活动,只有学生亲力亲为,在对相关古文一定量的研读练习过程中,才能系统构建起自己古代汉语完整知识体系,促进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

2.3信息反馈与课程调节相结合

教师在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从教和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古代汉语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利用练习、作业、见习等环节,建立并疏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渠道,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自主性等方面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与通畅性,在实施实践教学的环节中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与古代汉语能力的发展。

3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实现途径

3.1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调整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构建起以文选、通论、常用词三要素相结合的内容体系,给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堅实的基础,也给建国后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体系建构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虽有各类古代汉语教材不断面世,但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古代汉语教材,经过不断修订,仍然是当前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教材之一。该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至今仍具有经典价值,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从当前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及当前古代文献研究现状来看,完全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就容易忽视专业特点和古代汉语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对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非常必要。

(1)增加有关汉字方面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要能胜任面对国外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汉语教学的任务。而汉字历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构形特点,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往往对汉字的兴趣极为浓厚,这要求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扎实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理论,能对一批常用字的构形以及字形的发展演变做出正确的分析。汉字构形多与意义相联系,加强汉字教学也能促进古代汉语词义方面的学习,可以提高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水平。

(2)调整文选部分的篇目。古代汉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古代文献的阅读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无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合适的。因此,文选部分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的古代汉语教材文选部分,所选篇目较为丰富,但内容以文言文为主,并主要按时代编排,虽自成体系,也颇能遵循汉语发展的时代顺序,但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如教材将《左传》《孟子》等先秦部分难度较大的文言文置于初始段的教学中,无疑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对自主性学习有一定的障碍。故在不破坏汉语时展的顺序性的同时,有针对地按照文选的难易程度很有必要。如将相对较容易的《战国策》以及学生较为熟悉的《论语》中的一些章节置于教学前期,学期后段再学习《左传》《孟子》等,由易而难,有利于学生学习。

(3)增加古代汉语的练习部分。当前的《古代汉语》教材并未设计练习部分,学生无法在预习中充分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后也无法通过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这不利于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可以在教材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后思考与延伸学习的设计。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思考练习环节,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自主性更高。并且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问题,专门列出有关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供学生按图索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拓展学生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3.2课堂教学方法的借鉴与革新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多以讲授法为主,通过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讲解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学生互动较少。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无法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更无法真正应用,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借鉴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如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可以结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要求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准确地揭示课程学习目的,通过适当引导,使学生围绕学习目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进行个体探究,经过类比、分析、归纳等,得出初步结论,并完善结论。教学中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通过课堂讨论、合作交流发现新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如在教学文选时,可将具体章节落实给每一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研、小组讨论,对文选中的重点句式、重点字词加以研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相关句法特点、词义演变规律,以获得并巩固新知。这样既凸显了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也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3实践环节的优化设置

首先要优化设计好练习环节。利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加强学生实践。如阅读训练、课程论文、文言文创作等,尤其是要加大文言文的阅读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大学相关社团、系、院乃至校级平台发起并组织一些有关古代汉语方面的活动,如有关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识竞赛,汉字听写赛,词语理解赛等,这些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古代语言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再次,可以充分利用好系、院的学生实践基地,如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孔子学堂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古籍形态,熟悉古代文献,感知古代文化,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热情。还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文献,帮助教学的完成。如嘉兴南湖景区的揽秀园,荟萃了文徵明、何绍基、董其昌等历代文人所书碑刻九十余块,可让学生利用课余,走出校门,研读并整理这些珍贵的古代碑刻文献,标点翻译其中的一些篇章。通过辨文识字,离章析句,感知古代文献的整理方法,加深对古代汉语课程的认知,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2] 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J].2006(4). 

[3] 封传兵.实践论: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 

[4] 王力.古代汉语(一)[M].北京:中華书局,1999:1. 

篇4

【关键词】高职语文;文学作品;审美观;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的构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审美素养,情感得到升华,并为学生人生感悟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据。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在作品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就应该在文学作品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学生情感的提升,并对形象及思维的情感设定进行有效分析。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其专业性的基础能力相对较弱,所以缺少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学生在作品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审美的认知存在偏差,会严重影响教学审美的整体效果。因此,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文学作品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并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作品欣赏的同时对内容探究,从而形成正确性的思维能力,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为高职院校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

一、高职语文文学作品审美观念形成的价值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核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用型的专业人才,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存在着“功力性”的思维模式,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选择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关联的课程,而对于基础课程却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审美课程的构建,可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共鸣,并将学生带入的到人文情怀的世界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高职教育中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人才教育的核心目的之一,通过作品的解读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基本的价值情怀。与此同时,在审美教学氛围营造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通^学习与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并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及道德品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健全的人格得到提升,实现高职教育中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3、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课程而言,通过对文学作品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逐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实现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如果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会使学生在面临纷杂社会的过程中,迷失自己。因此,通过审美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对美的追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语文文学教育视野中的审美观培养的基本现状

1、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通过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课程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基本的教育现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只是向学生讲解教案中的内容,而且每堂课程的模式固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激发兴趣;另一种是教师在课前会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在课堂上运用多样化的语言,使整个课堂的形式过于丰富,虽然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双赢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分清主次,呈现出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优化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就应该在教学的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

2、教学过于偏重技能

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实现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目标存在着层次化以及专业性的特点。但是,对于一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会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技术教学中,导致学生较为缺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他们认为文学作品过于枯燥,而且,在整个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内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注重程式化教学,使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形成出现了严重的制约。

3、教师及学校因素的限制

对于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通过作品的分析,认识到审美观念的重要性。而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会将句、篇作为主要内容,很少将提升学生的审美作为重点,而且,高职院校中学生生源的差异性相对较大,专业的语文素养存在偏差,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由于接受的语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其专业性相对较差,而且在整个高职阶段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如果这些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也就会为高职院校语文审美教学造成影响。

三、高职语文文学教育视野中的审美观的培养策略

1、高职教育中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

首先,在古代文学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古代汉语是审美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古代汉语》专门讲述了古代汉字、词语以及基本的句式手法,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古代文字的认识,实现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有《左传》、《论语》、《孟子》等,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应该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使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身素养以及审美观念。例如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倡导者,他所创作出来的文章充分彰显了“仁爱”的思想,并在《天时不如地利》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了仁爱对领导者的重要性。又如孟子所著的《舜发于畎亩之间》,分别阐述了舜、管仲、孙叔敖等人在治国中的思想,并阐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理念,因此,通过这种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语文知识文学作品分析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其次,在高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古代的诗歌中的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古代诗歌的意象美。诗歌中的意象美主要是诗人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统一融合所产生的美,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这一诗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充分彰显了一种凄凉的画面,通过这种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实现对作品的综合性鉴赏。第二,古诗词的意境美,对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而言,其中的《古代文学作品选》介绍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小说以及经典的戏曲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的创造充分中彰显了古代人的高尚情操及人格之美。例如,在古代文学作品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屈原的《国殇》及《哀郢》中充分感受到屈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亡国之后的痛苦心情;而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可以体会到曹操的豪迈思想;在诗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李白的爱国主义情怀、李煜成为亡国君的悲壮等,通过这些诗歌的讲解,可以激发高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的同时充分彰显自己的鲜明特点,从而为学生个性的形成提供有效依据。第三,古代诗歌的形式美,对于我国的古典诗歌而言,其汉字形式的读音都具有四声的特点,而且词汇中的相近词语相对较多。所以,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也就出现了对仗、押韵等工整性的艺术之美,例如,韦应物所创作的《滁州西涧》,虽然学生们对着这些诗词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对已潜在的形式美并没有明确性的认识,所以,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入多样化的教学元素,通过对作品节奏感以及静谧感的分析,强化学生的分析及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从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与此同时,诗歌中的对仗主要讲究虚实的结合,并通过一些叠词的运用,充分彰显诗歌作品之宗的形式美。例如,王实甫所创作的《西厢记》,在作品创作的^程中,其语言的形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在这一段内容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彰显叠词之中的韵律美,并通过叠词的排比使用,充分体现了崔莺莺当时的复杂心情。

2、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教育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语文审美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系统的提升其潜在的审美意识,可以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多文学作品的认识,并逐渐提升审美观念。对于《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的内容而言,其基本的内容是上世纪之后所出现的小说、散文及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语言与当代汉语相同,学生在阅读及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拉近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并更好的认识到作品创作中的时代背景。而《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的现代部分,其基本的作品充分彰显了我国由封建社会转向民主生活的时代变化,例如,鲁迅作品中阿Q、孔乙己等人物形象,由于其思想较为落后,会使学生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可怜、可悲的情感,但是在同一时期沈从文的笔下,当代人们生活友好、善良与世无争,当一个人出现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充分的体现了沈从文“颂美”的情感。因此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的作者而言,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将当代文学作品作为教育中的重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时代背景以及不同作者笔下的创作美,从而使学生在作品鉴赏的同时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实现高职语文教育中忧国忧民的审美性教育。

3、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

在高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汉语言课程教学构建的同时,会收集《外国文学作品》中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作者的文学作品,其中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将外国的文学发展作为基础,使学生在这些作品学习的同时,对外国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并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而言,其课程内容的构建主要是将外国流派的形成以及各国文化的发展作为基础,使学生在作品学习的过程中对外国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的过程中,会将欧洲的文学发展作为基础,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希腊戏剧逐渐发展到文艺复兴以及批判主义,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以及创作思想得到更为全面的认识。在外国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批判性的审美认知,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为高职语文文学教育视野中的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提供解决策略,实现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核心目的。

篇5

从孔子兴办私学,为门徒讲授《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开始,中国古代的优秀典籍就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发展成一个专门的学科。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辈们积累并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体现了这一学科最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学思并重”“传习结合”的教育理论,提出“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的精辟见解,还指出教学中应遵循“有教无类”“循循善诱”的教育原则。中国古代文学在以后的岁月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始终遵循着这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于这些行之有效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我们要很好地继承。但我们又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急遽发展,时代环境、社会环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各种新信息、新思潮、新理念的冲击,而且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代文学,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历程后,如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去熏陶、感染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知识的启迪、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爱国激情、艺术才情、美善感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学者化

古代文学教师应是“学者型”教师所谓“学者型”教师,是指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就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教育专家。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他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学者。教师学者化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重要而深刻的体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学家们纯心灵、真性情的抒发,还是担负着“载道”重任的言志之作,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一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生动、真实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作为“学者型”教师,应该全面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并对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征、走向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深刻理解影响文学走向的文化动因和文学得以生成的文化土壤。例如,如果教师不深刻领会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分化、大瓦解所导致的“士”阶层的蓬勃兴起,就很难使学生理解何以在那一时代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学现象;如果教师授课时不联系魏晋士风的变化、魏晋玄学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就很难使学生理解“竹林七贤”的怪诞、正始文学隐晦曲折的特征和玄言诗的风行;如果教师不结合宋代“理学”进行讲授,学生就难以理解中国文学的风度气韵何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会由唐代的雄浑、壮阔而转向了宋代的内省、自敛。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文学与科学、宗教、哲学、艺术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在研读文学史、涵咏文学作品的同时,去探寻古人与今人心灵相通的东西,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古代文学不是故纸堆,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比如在讲到《史记·货殖列传》的时候,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司马迁的经济观点,之后又结合现实,将20世纪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政策做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经济政策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他们对司马迁的经济观和对现有经济政策的认识与感受谈出来。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以自己学者的风范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不只是读几首诗、背几篇文章那么简单,古代文学中别有洞天。

“学者型”教师还应该具有前瞻的眼光,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他不应该只沉浸在旧纸堆中去考据、索引,而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学中那些与现实人生联系密切或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能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格的人文色彩浓郁的文化精髓上。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把当今科研领域的新观点、新理念、新动态及时介绍给学生。这样使教学始终与现实接轨、与时代同步。

(二)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所谓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作为“学者型”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与指导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导他们去尝试学术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可以在课外搞一个有教师参与的学术论坛,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论坛这个平台表述出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知识的良性循环。

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但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时,注意张扬个性。近年来,随着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研究视角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观点和新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能一味因循传统,要具有创新意识。同时,新的师生观也要求教师重新审视传统的师生关系,即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应该是知识的权威,但不应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讲授知识或以挑剔、审视的眼光去面对学生,而应该是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

(三)教师应该是美、善的传播者和塑造者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体验。研读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的审美意识的培养、道德情操的树立、心灵世界的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形象、深刻的理趣、丰富的想象和高超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感,使读者在阅读后产生或轻松、或愉悦、或超脱、或悲哀、或感叹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和真正的审美享受。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怡情作用,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和塑造,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发扬真美,以娱人情”①,要将美育融于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可感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如屈原那为了实现“明君”“贤臣“”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孟子那“道不同,不相为谋”“辞万钟”的优厚待遇,“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志节品格;杜甫那“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精神品格;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等都使同学受到极大的精神震撼,同时也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雄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淡静;“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飘渺朦胧,使学生在对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的鉴赏中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从而生发出对自然人生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课堂,在本学科领域进行多媒体教学实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制作出不同风格的,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使古老的教学内容借助现代化的手段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样就会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学信息量,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古代文学教学的需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达到如下教学效果:

(一)使复杂的事件图表化如《秦晋之战》,讲述的是秦、晋、郑三方的军事、外交冲突和纠葛。其中重要的情节有“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郑皇武子辞杞子“”先轸论战”“秦师败“”文嬴请三帅”等,事件复杂、关系错综、头绪纷繁,叙述起来,须费很多口舌,可学生理解的效果并不好。但如果运用电脑课件,将其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且避免了繁琐的叙述。

(二)将相关的背景材料文字化在介绍古代作家、引证材料、相互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如果运用电脑课件直接提供给学生,再辅之以简单的阐释,即可节约教学时间。

(三)使熟悉的内容新颖化笔者在讲授中学课本中就已出现的《陌上桑》时,主要针对其侧面描写的手法。这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创意,但笔者借助多媒体的手段,为课文配上深情的朗诵,同时为突出侧面描写的妙处,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李延年的《佳人歌》、《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与《悲惨世界》中冉阿让走出采石场时的画面用课件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去体悟侧面描写的妙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此诗有全新的审美感受。

篇6

摘要:由于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对物理的学习多为定性分析、相对简单等特点,将中国古代物理适当地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可行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现代物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物理并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引入中国古代物理,并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文化素养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物理;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初中阶段。学生由于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的有限,不要求物理学习过程中过多运用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曾指出,研究自然界中的力现象、声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电现象和磁现象等物理现象,找出其中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阐明其原因,这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1]初中物理较高中物理简单,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现象注重定性分析,对定量计算要求不高,到高中物理才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先辈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中不但获得了物质财富,而且也对各种现象从熟悉到渐渐地有所认识。这种认识活动最终形成了古代的科学知识。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几乎全是中国人自己独自创造出来的,最著名"四大发明"为大家所熟知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古代科学知识。公元132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发明用以测定地震的震源方向;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有"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叙述了起电现象,既看到静电闪光,又听到放电声;《宋史・僧怀丙传》记载宋僧怀丙曾于宋治平三年(1066)左右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铁牛,"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这是现代起重浮艇原理的最早应用。在明代及以前中国古代物理学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欧洲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它才显得落后了。

二、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理科学科,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只有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会自觉地、主动性学习物理。现在有许多古装剧、穿越剧影视作品流行,在教学中不仅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问题与教材中的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还可适当地把中国古代物理引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方中国古代物理科学方面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讲滑轮知识时可以讲下我国古代使用的辘轳,古人用辘轳这种简单定滑轮打井水,即联系实例又联系了中国古代科学智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有些中国古代物理本身具有其神秘性和趣味性,学生在生活中自然会接触到的一些历史、人文知识,其中就有涉及到中国古代物理科学的。如:在北京天坛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所以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相助一般,加之祭天时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其实这是明代建造天坛的工匠利用建造在周围的石栏,将声音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合使听到的音量增大。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是表现曹操儿子曹冲才智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而真正理解其中物理知识的同学可能很少,曹冲曾经提出"以舟称象"法,正是浮力原理的具体运用。教师结合这个故事讲授浮力知识,在讲故事的同时用浮力知识分析曹冲称象的物理原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逻辑性严密的物理过程中有愉快的感受,又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怎不使学生感到物理的乐趣呢?

三、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引入中国古代物理到物理教学中,寻找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近代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这是我国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所需要跨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学生对待物理学的认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4]而中国古代物理不乏实证、逻辑思辨,如《墨经》是科学、逻辑学和哲学著作,其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现代物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物理并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引用,更贴近我国学生学习物理的文化环境。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成功的现代民族教育不仅要善于克服传统文化中的因素对现代改革的阻力,而且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教育革新的力量。[5]

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学科,古代物理知识同农、医、天、算比较要分布零散得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虽然受到封建制度带来的中国的物理学停滞性,但仍然能处在当时的世界前列。

古代中国形成了独创独特的实用物理体系,这是中国古代的古代物理学的发展的其显著的优点也是明显的不足,这也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趋势。西方物理学的发展善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数学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形式逻辑等应用到物理学中,在注重实用的同时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将将中国古代物理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明白前人研究物理的优点和不足。"古代中国物理"和"西方物理"在物理课堂上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不能像只是对物理现象经验性的描述与研究,学会运用数学工具、逻辑思维等方法学习物理。

四、有利于中国文化弘扬和传承

中国古代物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民族文化烙印,古代物理科学中蕴含传统的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传统的变化是微弱的、渐变式的,然而,中国物理教育的内容、方法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西化了,中国物理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完全运用了西方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心理上却在不自觉的运用着中国传统的物理文化观。中国物理教学,无论是大学里进行的物理教育,还是中小学进行的物理教育,都已经在百年来的进程中完全放弃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物理文化。[7]

参考文献:

[1]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5:11

[2]刘树勇白欣.中国古代物理学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朱瑞丽,刘磐修.中国古代物理学史与当代爱国主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21-126.

[4]张晓灵.物理文化与中国传统物理文化的边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5]徐丽丽.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2011.

篇7

关键词:音乐文化哲学;音乐教育哲学;哲学思想

一个广泛的哲学含义主要是指对宇宙包括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中国古代对于哲学的理解注重“人”,着重建立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历史变迁,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思考方向和力度不不同的,因而哲学也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追寻哲学的定义和思想,可以将其放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时间空间中,从社会文化哲学、民族文化哲学以及历史文化哲学三个方面去入手。

一、社会的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

随着社会的变迁,当代社会已经从工业文明逐渐过渡到生态文明中。工业社会的文化哲学主要是由近代笛卡尔到康德以及黑格尔的传统认识论哲学所奠基的,美学于是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主导性精神。在我国近现代社会中出了“美育代宗教”的,而他的观点也是从康德美学中衍生出来的。当西方的音乐脱离了宗教的囚巢,音乐也会因此获得世俗的特征。像西方的歌剧院会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及影响力,在歌剧院中所演唱的一些音乐作品在后期也会成为经典流传,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工业时期的音乐文化哲学是受到了相应的精神引领从而形成了当时的音乐文化哲学形式。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影响是通过生活方式提供或者展示的一种思维方式。西方对于音乐的审美论,包括了音乐的自律论与他律论都是建立在西方传统哲学主客观认识论基础上。音乐的精神以及文化哲学对于社会时代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民族的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

中西方对于哲学的定义和内容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概念,这正是由于地域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思想差异。中国哲学中主要的核心概念就是“道”,讲究“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人道”与“天道”两者所强调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古代乐曲中对于音乐哲学产生的定义源自于“身心合一”,要求中国哲学主客合一的特征。例如古代《乐记》中“凡音之起,人心生也”,这也代表了中国古代通过音乐表达出对哲学的看法,而西方强调的是“身心相分”,在音乐方面的表达形式是书写的“作品”,因而对于中国而言,哲学是“真善美”的结合统一,与西方的批判式精神不一样。在中国哲学的含义和本质可以通过中国各种影视作品以及音乐作品展现出来。中西方在哲学的理解和定义上之所以有这么多差异,主要在于西方强调的是一种纯粹的哲学,但是中国哲学中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哲学观念,在其中还参杂了美学观念及其他。

三、以往的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

在古代西方的哲学理念中,哲学家将其分为了三个不同阶段:分别是古希腊本体乱阶段;始于笛卡尔的认识论阶段以及语言学转向阶段。在古希腊本体论阶段中强调音乐是建立在音乐的总体文化功能;始于笛卡尔的认识论阶段是将文化哲学建立在认识论哲学的基础之上;而最后一个阶段语言学转向阶段则是强调自然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分别界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探索的是人的生命实践哲学,儒家讲究“成德”,道家讲究“任自然”,佛家讲究“离苦”。不同的学派所偏重的防线和重点是不一样的。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儒学、新道家以及新佛家的概念。这些新的概念的产生并不是在完全已有旧概念模式的前提下,新的理念只是因为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融合碰撞以及时代的变迁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而产生的。

四、音乐教育哲学的音乐文化哲学属性

音乐教育哲学并不是科学领域,而是人文科学的领域或者说是文化的领域,因此具有文化属性。近几年,北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已经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且被国人所熟知。第一位荣誉会长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社会的音乐教育正在被现代化技术所控制。他曾经提到,音乐教育之所以可以成功并被人所接受很大的原因在于对于音乐技巧的要求,而不同的国家对于音乐技法要求标准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第二位荣誉会长则提出音乐是普遍人类知识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少了这方面的知识则是有缺陷的人,是不完整的人。而在音乐教育的初期,最合适人们学习以及最有价值的音乐教材内容应该来自于民间,最好是在民间传统中去发现。第三位荣誉会长提出“音乐教育的意义不是教育成为音乐家,它教育的本质是首先教育成为人”,艺术不仅仅是参与到人类的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深入到人的心灵处,成就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第四位则坚持音乐教育定位于教育与人文科学两者中的学科。在上述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后工业社会文化人文哲学的思潮中所隐含的重点特点,这是我国在今后的音乐文化哲学的形成和探索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来源。

五、总结

本文通过社会的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想、民族的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以及历史的音乐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想三个方面来探索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而言,其中包含的学科以及内容不仅仅是音乐知识,还有音乐教育、音乐学等,因而在哲学、音乐学、社会学中多元化的文化必须引入我们对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解,如果不综合考虑这些最终会影响我们对于文化整体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刘绪源,著.该中国哲学登场了?[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周山等,著.中国哲学精神[M].学林出版社,2009.

篇8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种文化模式,反映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域的人群意愿,是联系传统和现实的重要纽带。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源,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和行为特色,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和信仰。因此,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民俗文化教育。

一、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内容是由形式多样、经典生动、意义深刻的文学作品构成的,所以说民俗文化作品一直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其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字资源,经典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许多文学作品都是来自与民间,在民俗文化的历史沉淀中诞生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作品《诗经》,其根据西周时代民间文化采集而成,其内容反应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年的民俗文化风貌,根据所记载的民俗文化类型分成了《风》、《雅》、《颂》三大类。发展到汉朝,《诗经》更是成为当时文人学士必学的经典。再如唐宋的诗词以及元的戏剧、明清小说等许多都是有民俗文化登堂入室成为经典作品的。

纵观中国文学史,无不证明文学的基础层次就是民俗文化,即便是高雅文化也是需要建构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失去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究其根源都包含了民俗文化,如果语文教师忽略了民俗文化教育意义,只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高贵典雅”,而不去深入挖掘作品所具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势必会导致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缺失,使得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作品中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培养学生通过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来提高审美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不同年代和地狱民俗文化的描写鉴赏,分析人物的艺术形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培养浓厚的人文气息。由于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所以只要教师深入挖掘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就能有效地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二、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首先,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比如谚语、节日、李易制毒等等民俗文化知识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合理地利用这些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底蕴,丰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会涉及到关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古代“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在封建礼教制度下人们的思想被深深束缚,从而形成当时特点明显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具有极深的教学价值,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封建礼教制度的弊端,体验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意义。

在《边城》教学中,文章提到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端午节属于我国特色民俗文化,教师要利用传统节日的学习来为中学生传承民族文件夯实知识基础。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也包含了民俗文化。在《兰亭集序》中关于“癸丑”一词的讲解,学生了解到古古代的年月日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古代计时方式,积累古代历法知识,这样都丰富学生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描述了古代以“右”为尊,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无出其右”、“旁门左道”、这些成语都是古代文化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民俗文化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历法、礼节等方面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拉近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距离,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甄别民俗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育承担着弘扬您在文化的重任,同样作为中学生也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高中语文课程在高中所以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而民俗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民俗文化有着时代性和地域性,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而且,当期社会的民俗文化内容也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对社会有益。比如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恶俗陋习就应该坚决摒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掌握,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民俗文化,以此来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共建文明社会。

例如鲁迅在《祝福》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认识到封建恶俗对整个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伤害,认识到祥林嫂真正死亡的原因。而鲁迅也是希望借助祥林嫂悲剧的描写来揭示当时恶劣的民俗文化,让人们从封建陋俗中醒过来。再如《边城》中关于端午节小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纯美的民俗风情和人性的善良,有利于学生传承美好的民俗文化。另外,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民俗文化的认识,提高甄别民俗文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民俗文化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去丑留美”,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广大。

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元文化意识;实践

历史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但文化的多元性,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统一性早已渗透进了历史教育,因此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尊重他人,在交流合作中创新发展,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实践。

一、正确对待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重在引导学生在认同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尊重和欣赏多元的文化,认识到非主流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对各种文化进行比较、选择,寻找文化的共性,学会与不同文化价值观进行友好相处、取长补短。由于历史教科书中表现非主流文化部分的内容比较贫乏,对该部分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在重视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适当补充非主流文化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

文化具有多元性,不同的学生可能对不同的文化内容感兴趣,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建构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二、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多元文化意识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而体现在历史教学中就是通过历史教科书中民族文化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了解本民族文化和外民族文化,认识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个性差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认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在历史文化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开放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

以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中国的古代艺术》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中国古代的艺术有不同的类型,汉字文化、书法、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的智能以不同的形式组合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学生所擅长的领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艺术方面的潜力,利用讨论、分组表演、自由创作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首先将本课分解为三个探究主题: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要求学生介绍汉字的由来,探究中国古代书法发展的过程,对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赏析);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要求学生探究中国古代绘画形成、发展的相关内容,对我国古代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赏析);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艺术(要求学生介绍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戏曲的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古代的乐器,对著名的乐曲、舞蹈、戏曲进行赏析),有条件的还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向同学即兴展示。其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主题,每组选定一个组长组织该组成员围绕主题进行学习,组内成员各有分工。最后由各组派出代表展示小组劳动成果。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合作意识A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的能力。

三、体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从一个地方的建筑特色、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地方方言等方面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因此对地域文化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体验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都可以用来帮助学生体验感受、深刻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后现代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和对事物的多元化理解。对地域文化的教学应着重于真实生活情境的运用,强调体验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地域文化,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用语言、图像、声音或者带领学生参观游览的途径来营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地域文化。如学习历史必修二专题五《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航海家,体验航海的艰辛,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哥伦布及其随从的船员刚登上美洲时,与当地土著人交流过程中遇到问题,体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交流沟通遇到障碍时要急切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心情。通过角色扮演这种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学会相互尊重、理解、合作,使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交流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涵有丰富的多元文化素材,如果教师不仔细挖掘就很容易忽视这些资源,学生眼中的历史就是不完整的、片面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词涉及自先秦的《诗经》至晚清的名家名篇,绵延数千年,内容广博。古代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然而却往往被很多老师轻视。

一、初中古代诗词教学现状

首先是认识肤浅化。提及初中语文教学,比较焦点的话题往往是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原因几乎众口一词:难;而极少有人抱怨古诗词教学,似乎都觉得古诗词教学很容易。为什么?因为很多教师判定一个教学板块的难易常以学生该板块考试的分数为参照标准,而阅读和写作的得分率通常比较低。对于古诗词教学则认为读读背背考试能得高分就行了。这在根本上是没有明确古诗词教学的终极目的,没有意识到诗词教学之于学生个体乃至民众整体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而仅仅是把追求指向考试。

其次是教学方式简单化。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讲得多,读得少;背诵得多,理解得少;识记得多,品味得少。结果是考试分数胜于能力提升,获得知识强于素质培养。教育的主管部门一方面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另一方面又紧握考试的指挥棒不放,这就使得教学者总是难于割舍因袭已久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之于“人”的教育则更多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再就是考试形式程式化。我们来看某市中考中的诗词考试:一部分是默写,通常是填空型默写,缺少理解型默写;另一部分是阅读,包括词语解释、诗句翻译,这仅限于教材注解,以及内容、情感、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的理解,这常限于教师用书上的阐释,且是简单的判断或选择。考试素材均来自教材,且以客观题型为主。

不难看出,这样的考试重积累和知识的掌握而轻素质培养,只要肯死记背诵就基本能应付,而且得分率比较高。难怪很多老师觉得古诗词好教了。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正确认识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我们应该看到古诗词教学不仅是“教书”,更大程度上应该是“育人”――这里的“育人”不应该有太浓的政治色彩,是文化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情致情操教育的交融,是一项塑造人的综合工程,而绝不只是知识教育。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淡化功利色彩,也就是不能单纯地热衷于考试的高得分率,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识记获取知识的层面,而应追求一种学生整个“人”的提升的理想境界,在注意到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也许就是要有所谓“大语文”的理念吧。教材中的古代诗词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论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咏史讽今皆承载了无数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特质,为我们进行“人”的教育提供了的绝佳便捷,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却要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呢?

力求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多样性。诗词教学总体上应该是略讲解重诵读,略识记重感悟,略技巧重语言,略知识重情感。讲解和识记只能解决掌握知识的问题,诵读感悟、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才能解决“育人”的问题。当然,适当的精讲和训练也是必要的,因为掌握知识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况且师生最终都要面对考试,而分数则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是不容逃避的。囿于认知水平、人生阅历和时空落差,初中学生要领悟古代诗词的韵致往往比较难,这就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

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期对施教者的教学水平形成补益。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将课例教研与主题教研结合起来,实现教师个体成长与教研组(备课组)力量予以整合。而观课议课就是一种绝佳的教研活动平台。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调查法。

对参与课题的班级进行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作为理论指导、过程调控的重要依据,使课题研究始终植根于教学服务于教学。

(二)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中学语文记叙文文本解读相关的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如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王荣生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以及钱理群、孙绍振、王荣生合著的《解读语文》等论著,《中学语文教学》等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述。查阅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课例,如于漪、钱梦龙、余映潮、韩军、李镇西、郑桂华、李海林等。

(三)课例研究法。

课例研究是案例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对一节语文课进行研究,由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制定新的方案、行动跟进等步骤组成,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