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艺术;科学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89-0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气韵流动的中国画卷徐徐拉开,伴随着舞蹈家轻盈优美的舞姿,一幅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写意山水画展现在世人面前,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之惊艳,完全陶醉于高科技与中国古典艺术完美结合的魅力之中。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与诠释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正以其巨大的渗透力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正在兴起和壮大的新媒体艺术诞生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有别于传统艺术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表达媒介,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表现出了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和信息文化特征。那么,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有哪些特征?在明显带有高科技特征的新媒体艺术中,艺术与科技是怎样的关系?
一、关于新媒体艺术
(一)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艺术本身的发展不可分割。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及其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等。同时,20世纪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了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上述艺术形式已经具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新媒体艺术的一些特征,如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的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成了许多艺术家的兴趣所在,新媒体艺术也由此产生。
要了解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就必须先对新媒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新媒体的范畴是很难确定的,新与旧本来就是相对的概念,有新就有旧,更新的东西出来的时候,先前所谓的新媒体就会退化成旧媒体。油画相对于西方古代的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是新媒体,印刷术的产生使版画成为新媒体,随之而来的摄影、录像技术又一次刷新了新媒体的概念,而现代的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产生,再次给艺术家的创造和表达提供了各种新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不能用新媒体来涵盖任何一种或具体的艺术形式。新媒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延伸的概念,是对艺术边界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拓展的媒介。
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目前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创办人马克•崔波,在1996年将新媒体界定为光盘、网络艺术、数字录像艺术、网络广播等艺术作品的统称。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提出,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
清华大学鲁晓波教授是这样定义新媒体艺术的:以信息技术、知识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一种艺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强调观念性、艺术性、思想性的探索。
新媒体艺术包含的类型有摄影与数码摄像(含图片装置)、录像艺术、录像装置、声音、声音装置、实验动画、网络艺术、多媒体互动等。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的类型划分也和它的概念一样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新科技的采用会不断地更新新媒体的内涵与类型。
(二)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观众通过和作品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作品的形式、结果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如触摸、移动、发声等。用户的参与,即交互性是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特点,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观众的反馈也被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因此,观众必须参与其中才能完成作品。
二、艺术与科技的联姻
艺术和科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互补的。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并促进了艺术的生成和发展,艺术的发展和成果同样也推动并影响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曾做过这样的比喻:“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一)科技发展对艺术进步的推动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艺术的进程,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早在1392年,意大利建筑大师让•维诺特就曾提出:“放弃科学等于失去真正的艺术。”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色彩关系;摄影术的发明对架上绘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给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更加强烈,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新媒体艺术也由此产生并迅猛发展。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思维,而且还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的表达形式,创造了前代艺术所不具有的新的物质条件。
(二) 艺术对科技的反作用
人类对于艺术美的追求,往往是科学创造的前奏。欧洲的近代史开始于文艺复兴,它以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家为领军人物,随之而来的才是科学的空前繁荣。艺术能够激发科学探索的激情和动力,艺术的思维方式可以为科学的思维提供创造灵感。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
(三)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
科学技术为艺术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建筑物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必须含有审美因素,艺术的进步能够赋予科技以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没有艺术,科学会变得毫无生趣;没有科学,艺术将变得无所依托。因此,艺术与科学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全新的艺术手法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其创作不仅涉及到复杂的科技手段,而且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艺术家、计算机专家、科学家等紧密合作,跨越了艺术与科学的界限,通过对全新的表现手法的探索,创造出各种令人震撼的视觉影像和交互装置。
福楼拜曾经说过,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事实上,无论是“艺术科学化”还是“科学艺术化”,所体现的都是当代艺术与技术之间的深度契合。如果说前者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技术的作用得到了更加突出的表现,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忽视、无法穿越的现实存在;那么,后者则是在当代艺术活动中,技术已经不是在替人言说什么,它已经走到了前台,直接向观者诉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技术本身已经具备了艺术的基本特征:它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不听命于任何实用目的,表达是它此刻的惟一使命。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整合必将是新时代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是艺术本身的内在要求。
如上所述,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那么,究竟是技术还是观念更为有效地确定和影响了新媒体艺术的创作?
英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新媒体部主任本杰明认为,艺术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艺术家的观念,然后再由技术提出最为巧妙和聪明的解决方法,将其完成。艺术作品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通过技术实现的创作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这恰好阐明了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创作和技术应用的关系问题。
新媒体艺术要依托于媒体技术,当然也会受到媒体技术发展的制约,但既然被称为艺术,就应该能够对人们的心灵起到一种审美的提升的作用。科技在艺术创作中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艺术的目的,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艺术家的观念或艺术构思。
当然,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论是古今中外,都要先过技术这一关,否则再完美的思想也表达不出来。艺术家不光要深刻地把握艺术观念,同时也要研究媒体技术本身。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艺术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新技术,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
概而言之,在新媒体艺术中,技术固然可贵,但是艺术观念更加重要。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丰富的审美体验,改写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文明步入了一个新纪元。
[参考文献]
[1]鲁晓波,黄石.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13).
[2]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
[3]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潘倩,刘子建.浅谈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性观念和技术性观念的问题[J].艺术与设计,2009,(2).
篇2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艺术作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正悄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艺术创作者开始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取代传统时代的颜料和纸笔。如今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众多艺术研究人员的重要探索领域,也是未来艺术学术理论探索和发展的趋势,目前全国大量的艺术院校已经陆续开设了新媒体艺术专业,刘旭光编写的《新媒体艺术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一书是紧密围绕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结合了编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呕心之作,也是全国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研究领域中为数不多的重要参考资料和教科书。全书从新媒体艺术的标志、新媒体艺术的轨迹与变迁、新媒体艺术的D像方式、新媒体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对物质性的探索、新媒体实验电影、新媒体艺术的交互与生成、新媒体艺术的鉴赏与审美等七个方面展开概括和论述。该书从一开始即明确了新媒体艺术诞生的重要意义,帮助研究者界定了新媒体艺术研究的范围,把握新媒体艺术的框架,进而从前沿性、实验性、当代性、综合性引导读者理解和认识新媒体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紧接着编者以时间为脉络,从艺术与科学、工业革命的曙光、数字的革命、媒介的变革、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的雏形等六个不同的维度对新媒体艺术的轨迹与变迁进行诠释和解读,丰富了读者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历程的认知。
该书内容详实丰富,逻辑结构严谨,全书重点介绍了新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拓宽了以往对现当代艺术范畴的理解,为了充分说明新媒体艺术的具体概念,全书对其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程、自身的特点都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对艺术自身的意义进行了自我探索和解读,通过作者对新媒体艺术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介绍,为读者打开了对新媒体艺术的时代性的理解,呈现了艺术与新媒体科技结合的样式和案例。艺术的语言方式是多样的、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需要既结合新媒体自身的艺术形态,也要保留其自身的创作思想和内容。因此,这种内容与技术、虚拟与现实、互动与参与、知觉与体验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将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科学技术有效结合和有效表达,这既可以展现新时代的艺术理念和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又可以为新媒体艺术领域拓宽创作思维空间,探索未来全球化的新媒体艺术视野,刘旭光的《新媒体艺术概论》可以说对上述内容做了完整的诠释和概述。
新媒体艺术最早源自欧美,在20世纪60年代,电视机、录音机、摄像机成为最早的新媒体艺术的载体,受科学技术落后的影响,加之设备简陋,因此当时的新媒体艺术也被戏称为“录像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引入新媒体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批以音频、摄像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开始诞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90年代中期的作品已经开始熟练地运用媒介开展创作,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作品已经开始呈现一定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具有了初步的新媒体艺术代表作品。互联网的发展预示着新媒体艺术的真正来临,大量的网络技术、数字编辑等新兴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艺术的发展历史,新媒体艺术可以真正从不同的角度为观众呈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真正走向了成熟。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会直接改变艺术作品的特征和特点,进而对大众审美的观念和理解产生深刻影响。以往的传统艺术都是单向传播,创作者可以凭借自身的天赋向受众输送自己的艺术灵感和创作内容,但受众很难通过信息反馈进行互动,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界限,观众对作品的认可度、参与度,甚至理解程度都会影响创作者的创作意识和表现手法,这种新颖的方式有益于创作出更加符合精神需求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体现了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和传播艺术。新媒体艺术不但传承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也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它代表着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有利于加深人们的认知,为今后更好地发挥新媒体艺术优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篇3
新媒体艺术又称 New Media Art,起源于上个世纪 60年代录像艺术的发展。随着大众传媒技术,尤其是商业电视艺术进入到普通家庭,新媒体艺术发展态势迅猛。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开始反思大众电子传媒对我们感受世界方式及艺术可能带来的影响。精英艺术家极力反抗商业资本追求利润带来的对于大众声音的漠视。于是录像技术诞生后,便自然而然被这些艺术家利用起来作为反抗商业电视的武器,此时期他们将这种新技术即如录像技术和媒介命名为“新媒体”,并采用与传统不同的艺术观念来运用这种“新媒体”进行创作,藉此表达这种新的媒体以及新媒体艺术对于影响人类生活的可能性的多方面思考。 [1]
进入上世纪 80年代特别是 90年代之后,随着电子传媒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电子光盘和互联网,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不断变化着创作的媒材和观众。从激浪艺术、前卫电影、视频艺术,到数码和网络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无不彰示着它与高科技的亲密关系。 [2]人们开始把建立在 60年代以来的新媒体概念基础上的以电子计算机为硬件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的带有综合性的多媒介或超媒体称为“新媒体”。这个时期的新媒体由于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全面出新,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艺术观念,也改变了原先的新媒体概念;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带来深刻变革。这种新型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称为“新媒体艺术”。它反映了数字时代艺术家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新方式的不懈努力。 [3]
进入新世纪,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使新媒体艺术也迅速进入大众的审美接受视野,并使艺术家借助这种新型媒体来进一步实现其与大众读者的精神沟通与合作。新媒体艺术家们适应这种超媒体艺术的特征,通过显现作品的形成过程而使观众理解和支持新媒体艺术,也为了吸引观众的接受兴趣,他们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超媒介手段,促使观众积极参与作品的创作过程。新媒体的交互流,把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共同参与美感体验 ,甚至难分彼此。 [4]新媒体艺术对于连接性和互动性的艺术特质的强调、对于观者在艺术作品中是否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和新思维的创造原则的确立,基本上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作品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应该说,新媒体艺术的热潮在世界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已成燎原之势,并不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视觉经验带来变革性力量。
新媒体艺术到底有哪些重要表现?有哪些新的艺术倾向和审美特征?下面就是我们对新媒体艺术现状与发展的一些理论思考。
二
新媒体艺术的源头包括:受杜尚影响甚巨的 60年代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及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 happening)脱胎转变而成的 70年代表演(行为)艺术,以及激浪艺术运动所倡导的综合行为、舞台、绘画、音乐、身体的互动媒体艺术等,为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同时,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结合工业时代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 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沟通与合作成为在这些范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材料,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促使观众(使用者)和作品进行互动并介入参与作品转化与演变的网络与数字科技当中。对新媒体艺术影响最大的还是技术语言的观念意识,以数理计算为核心的技术化设计,以及创作和放置与环境的关系等。
上世纪 80年代出现的数字技术和录像艺术,开始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尽显风光。它挟现代数字技术之威,以其具有传统艺术媒介不可比拟的敏感性、综合性、强烈的现场感,成为当今国际艺术中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架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而新媒体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互动性,它体现为通过数字手段在观众与艺术家之间、观众与作品之间实现交流,并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崭新的观念来表达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重新理解。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一种以展出为目的的艺术,它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创意手段,它更重视如何挖掘新媒体在运用时的新美学,或是协助传统的艺术家如何运用新技术,期望对原有作品产生变化。
每一艺术门类的特征有本质性特征和功能性特征之分,审美特征属于艺术的本质性特征。而其中造型机制的特征、活动方式的特征和交往机制的特征又是构成艺术审美特征的基本要素。新媒体艺术的这种审美本质特征就集中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第一,近二十年来,新媒体艺术多媒体融合的造型机制实现了艺术表达语汇的变化和综合,形成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我们不妨就将这种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称为“媒体蒙太奇”。它包括共时的叠加和历时的链接,它是最基本的多媒体编辑和艺术语汇。新媒体艺术创作将多媒体进行链接,而后全身融入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从而导致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产生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和欣赏中新的审美趣味。因此,我们可以把新媒体艺术看成:一百年前当电影出现的时候,尽管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新“玩意儿 ”来看待,但实际上,它很快就成为当时既不同于传统的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建筑和雕塑,又融合了这六门艺术形式的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用的材料和形式,就是后现代艺术中有别于传统艺术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数字艺术、影像艺术等具有新观念、运用新材料和新形式的纳入融视觉和声音等综合性的造型艺术。
第二, 20世纪 90年代末,随着 IT产业的发展,个人电脑以及编辑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日趋廉价并得到普及。这种新技术手段带来的不仅是影像艺术日益繁荣,而且更多的艺术家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艺术形式(如超文本艺术形式),这也正在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潮流。新媒体艺术是以高科技数字化媒介为其创作手段的新的综合性艺术,这种新媒体艺术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影像操作工具的出现而产生的新技术条件下的艺术形式。借助于新媒体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可以实时交互的参与式艺术交往机制,如此就实现了艺术生产和传播活动方式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的模式等特征。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造型和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例如,将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互联网的远程传播、实时互动功能有机整合,打造成优质艺术资源共享的远程审美平台—— BBS的网络文学“复调文本”的群体写作、远程现场演奏会、互动式展览会、全球化的网络舞蹈等等。这将引发艺术创作与欣赏活动方式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之一就是随着创作门槛的降低和欣赏者参与性的提高,使得创作与欣赏的界线不再泾渭分明。在互联网世界中,现实可以被虚拟,虚拟的超文本似乎能够被指称为一种准现实或类现实,而且这种新艺术形式依靠观众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其传播和价值。作品不仅需要观众的接受来完成,而且还需要观众来激活它,赋予它实在的内容,进而推动它不断生长和丰富。这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三,新媒体艺术瞬时远程的传播机制不仅造就了新型的艺术交往方式,而且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并将导致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新媒体艺术将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渠道和机制,它有可能带来文化间的相互融会与整合(整合并不意味着同化、同一甚至兼并,它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合而不同);但是也有可能造成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从而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结构以及世界的文化格局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这些作为环境因素必将波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理想,从而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
新媒体艺术的灵魂即在于它能够调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的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作为艺术手段,探索新形式,表达新内容,使得我们的生活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包容。新媒体艺术创作既要关注科技的最新动态,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性观念的根基,要将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形式中努力结合起来,从而祛除一百余年来关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和冲突。新媒体艺术在经历了从单媒到多媒以及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初创探索后,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媒体艺术已经实质性地改变了艺术的思维模式、设计模式、传播模式及欣赏模式:虚拟图像技术创造了魔幻般的世界,超链接的方法带来了完全非线性的作品体验形态,分布式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多人交互参与的创作空间。 [5]新媒体艺术理论上的重大课题包括文化本质的探讨、载体与传播的研究、审美特征的阐释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这些对于今后我国新媒体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空间力量不仅重新型构了哲学美学上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对数字世界艺术创作和消费的观念与实践提出挑战,同时也为研究网络空间或虚拟世界的美感经验,及其与人类思维想象空间的联系创造了更为直接的条件。数字化时代存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空间同样具有美感特质,建立针对数字化审美艺术的新媒体美学已是相当紧迫的问题,艺术家、美学家应面对挑战,担负起时代的责任。
*本文为三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HX201006/Z)。
注释
[1]刘秋娜.新媒体艺术无界限[J].环球,2005,(14),(p70).
[2]段运东.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品格探察[J].装饰,2004,(12),(p24).
[3] 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p105) .
篇4
关键词:大众化;抽象艺术;新媒体艺术;差异
由于新媒体艺术是现当代艺术的重要形式,不仅体现出新的审美观,还打破传统艺术所无法体现的新领域范围,形成一种新的创新审美体验模式,推动了当下艺术文化的发展。因此,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大众化和现代化的交融和互动,提升了大众对于艺术的审美需求,有效推动了抽象艺术的发展进程。所以,本文从大众化角度出发,分析抽象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抽象艺术的含义
抽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在很多时候,抽象艺术的概念指的就是抽象画。当然,除了抽象画以外,抽象艺术还应该包括更多的艺术领域、抽象雕塑、抽象装置、音乐、抽象诗歌、抽象摄影、建筑、抽象舞蹈等。抽象是外来语,在艺术中的抽象最初只是对具象的概括和提炼,使得画面消解了具体的轮廓和细节,变得高度象征性。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牛》和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来理解西方人的抽象概念最初的含义。后来,抽象走向了极端,彻底摆脱了具体的形象和物象,画面必须没有任何我们的视觉所熟悉的物体,纯粹由色彩、构成、符号、点线面、肌理构成的画面,才称为抽象画。
二、新媒体艺术的含义
新媒体艺术(computer graph)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已经发展成单频录像带作品、录像装置作品、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艺术的大家族。从新媒体艺术在欧美的发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开始就与商业利益紧密地挂在一起。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
三、从大众化的角度,分析抽象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差异
(一)抽象艺术的大众化理想
不少研究抽象艺术的学者认为,抽象艺术一方面所体现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价值和纯粹性,另一方面所强调的是艺术的大众化,将一些比较隐秘的知识转化为平常人能够理解的内容。所以,抽象艺术就是将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以及欣赏者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感情的沟通和交流,将普通的大众化得到升华,从而上升至精神生活的层面。只有这样,艺术家和欣赏者才能根据感情的变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些早期的抽象艺术家认为,艺术是集体的,而非个人,它能够改变人类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实现精神的净化,因此,抽象艺术蕴含着独特且具有普遍性的艺术美,其抽象绘画的过程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平行和垂直两条直线的直角对抗的二元论,进而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自由。通常情况下,抽象艺术并非要脱离大众,拒绝和大众的交流,其实质上是将社会大众和整个人类世界作为服务的对象,通过相应的教化来将艺术的大众化特点展现出来。所以,抽象艺术是实现大众化理想的重要内容,不仅将大众社会精神价值的构建包含在内,同时也将社会生产实用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加快了服务和大众生活的现代设计形成速度。尽管抽象艺术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其本身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和大众化的含义依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保留下来。
(二)新媒体艺术的大众化现实
随着媒介的不断改变,使得艺术形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基于这种条件,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得到迅猛发展,新媒体艺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并受到众多人士的喜爱。由于新媒体艺术主要是借助电脑、电视以及数字成像技术等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术形式,继承和发展了抽象艺术的优势,其中包括包装艺术和观念艺术等,从而使新媒体艺术散发出独特的艺术品质。这和大众传播媒体呈现出各自的优势,通常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体一方面主要是通过自身的选择来实现对于自身的教育,而另一方面则长期受到传播媒体的控制,使得大众艺术无法真正得到自发的以及自娱自乐的艺术,而是由商人和媒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对大众艺术进行操控,这些无不成为大众主要的艺术经验来源,进而实现对大众欲望的操作和异化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富有抽象艺术且极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逐渐想要将大众媒体和艺术创作以及大众生活等相互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功利性媒体文化,实现集科技、生活、艺术等融为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但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追求纯粹性的抽象艺术相较而言,新媒体艺术形式具有更加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具有观赏的开放性和复制性等特征,大大增进了新媒体艺术和大众艺术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在艺术中发挥着重要角色,不仅促进艺术大众化的发展,还符合了艺术本身演化更新的时代要求,最终使其处于时代领先的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抽象艺术还是新媒体艺术,它们都离不开大众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才能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新媒体艺术通过和大众传播媒体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将大众艺术有效融合在一起,呈现给人们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因此,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抽象艺术所体现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大众化特征。所以,任何形式的艺术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以大众化艺术为基础前提,从而将抽象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各自的艺术魅力展现给大众。
【参考文献】
篇5
新媒体艺术具有实验性、综合性和当代性的特点,它是探究思想理念与科技最前沿问题的学科;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今最先进的科技、媒体手段,对哲学与文化提出问题,是对当下美学、社会学、观念、现象与存在等问题的探究。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新的学科方向,重新探索建构新的教学体系是我们的任务。
新媒体艺术是美术学范畴学科,但是以往的国油版雕等教学体系已经不再适合新媒体艺术专业的需要,因为时代和媒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建构的新媒体艺术教学体系是以造型语言转换为主体,对素描、色彩、雕塑、综合材料、装置与公共艺术以及互动媒体艺术等课程为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研究。我们的教学中心是实验影像,其中分为影像艺术和新媒体实验电影课程。影像作为流动语言的视觉方式具有独特性。
从我们的总体教学体系中,装置、互动媒体艺术、综合材料与流动影像的结合之后,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概念“新媒体实验电影”。这样一来,流动语言中的影像、电影和互动、装置的结合,将出现新的可能性:一是视频与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二是装置与视频相结合;三是多屏与多维画面以及虚拟画面;四是为视频加入了参与和互动的元素。
实验影像教学的基础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最大的培养电影艺术人才的基地,我们的新媒体艺术专业在这样的电影教学平台中,所以我们的发展定位偏重“实验影像”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影像艺术和新媒体实验电影。
对实验影像的教学,我们有针对性的安排了基础课的训练,例如“造型语言转换”、“综合材料实验”、“装置与公共艺术”和“互动与媒介艺术”等课程。
造型语言转换
造型语言转换,是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一个出发点,此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考方式,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技能。在美术学范畴面临着数字与信息时代而迎来的新媒体艺术,我们从传统的国油版雕等造型语言中走了出来,今天的当代艺术主要通过造型语言的转换把传统的媒材以及视觉符号转换成当代的语言方式,从方法上入手,如:大与小、形与型、凹与凸、内与外等的转换;从材质入手,分为:自然物质和工业产品等。它不仅局限于视觉,而是通过人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的体验与知觉发现一种新的审美视角。所以,在造型语言转换概念中,我们涉及到装置与公共艺术、 互动艺术、 影像艺术以及新媒体实验电影等等。
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各个课程里都将造型语言转换这种创作的理念融入进去,试图将学生们的基础训练和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造型语言转换”不只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的名称,更作为教学的理念深入到每一门课程中,就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新媒体艺术造型基础(素描)”来说,同样利用素描这种传统的手段,训练学生对“型”的认识方法,要求学生理解“型”本质问题,将创作的观念融入到绘画中,使作品从形式到内容具有全新的面貌。
例如:07级新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姜海洋的静物作业“新媒体造型基础素描课程”,他在静物素描中,利用造型语言转换的方法,将静物中的一个造型元素“陶罐”在素描中通过各种材质进行转换。如果按照传统素描静物写生的方法,我们在画面里看到的,会是在光源照射下的静物上,着重刻画物体的形态,并注重它的质感、体量感以及空间感。而姜海洋的作业,却是从观念上去进行创作,画面中的陶器与金属材质互换,在视觉上产生了既有质感,又将形体进行了表现。在理念上,画面反映的是时间上错位,也是时间、空间上的一种转换,两者都代表着时间的痕迹,一个是社会的,另一个是文明的,让陶器与金属互相转换。这样的素描作业,与传统的素描写生相比较,不仅融入了作者的创作观念,而且又使画面多了生动感和趣味性。
陈艺轩同学的新媒体造型基础素描课程作业,利用“造型语言的转换”的方法,将人物素描作业中的“人”作为一种创作的素材,作者在仔细观察模特的同时,考虑到创意上的表达和构图的需要,最终只选择了画人物的头像。在对她头部不断深入刻画的同时,虽然看起来有温柔唯美的一面,但生活在今天的信息与高科技时代,也可以说人也有机械式的一面,比如在生活节奏的一面,人们如同上了弦的机器一样忙碌。在作品表现中,既表现机器的冰冷一面,又表现了女人脸上的温和,它们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性。这种训练将在今后的实验电影以及电影的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电影的视觉语言。
这样的作业训练既解决了素描基础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头部的体量感、比例、质感、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以及空间感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又使作品在创意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活跃了学生的思想。
综合材料实验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循序渐进的掌握不同材料、材质的特性,比如:自然物质中的石、土、木、水等材质,以及工业产品的素材,研究它们在视觉中的应用范围的可能性。举个例子,宋冬的行为作品《哈气》;哈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现象,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哈气产生的水分子也可以成为一种视觉表现形式,比如它在不同的温度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温度足够低时,呼出的哈气可以慢慢形成固体形态――冰;可当温度稍微升高,固态的“哈气”又转换成了液态,并最转换为其原始形态――气态。通过这样对物质、材料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学生们掌握它的性质。这样在新媒体实验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既能够将当代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加入到电影的创作中来从观念上提高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能够利用不同材质的物质,充分发挥其特性,为电影前期拍摄制作相应的场景和道具。研究生丁怡和马忠统共同创作的作品《墨相》,将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作为其影像作品中的主要元素进行表现,这正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特性;本科生张懿的作品使用空气的运动“风”作为其影片中的主要造型元素,甚至是影片的“人物”来帮助自己对主题进行烘托来表现作者东方理念的阐述。
装置与影像
在通过造型语言与综合材料的训练之后,学生们从思维上已经完成了转变,对各种材料也具备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在作品的创作上,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装置作品的能力。装置,是当代艺术中最常见,所占比重较大的艺术表现方式。装置艺术作品是利用空间,通过形态延展出多元的时空,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装置作品不但要考虑作品本身的观念性与创作材料的结合,还要考虑装置与空间的关系、装置作品与人的关系。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从静态到流动(影像到视频)语言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的创作将正式过渡到影像创作阶段,在进行影像创作的时候,能够用基础课学习到的方法来思考问题,甚至将“装置”的概念和方式同时引入到影像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使影像艺术更在连续与流动画面中,用独特的形态与视角充分的表现创作意图。
实验影像教学
实验影像教学分两个大单元完成,一是影像艺术(Video Art);二是新媒体实验电影。前者解决流动的视频语言方式,后者是在掌握流动语言之后对更高要求的视频语言的内在关系和它与装置和多屏的展演以及与观众的参与
和产生互动。
影像艺术
对影像艺术的研究应当首先了解影像艺术的基本创作语言和实践类型,同时了解和掌握影像艺术的历史、发展、流派以及重要艺术家和作品。只有经过这个阶段,才能在强化艺术理论常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和眼界,并且在作品实践过程中去坚实自己的艺术技能。
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视频艺术,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步入了数字图像时代,数字图像制作技术已逐渐成为当代视频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数年来的视频数字制作技术的实践和发展,特别在今天的创作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数字图像制作体系。如数字平面制作、数字视频合成、数字视频剪接、3D数字图像技术、3D接景绘画、3D视频特效、数字视频调色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软硬件知识,以及采用数字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进行影像艺术的创作,还要掌握影视后期的剪辑与合成技术,同时具备非线性的思维方式。
8
新媒体实验电影
传统的电影或影像艺术,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单一屏幕对视觉的作用。装置艺术和影像装置艺术的兴起,也使多屏幕展示成为一种可能。多屏幕,让我们创作作品时具有了更多表现的可能性,将影像的内容和空间一同作为创作的元素,融入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多屏幕的视频展示方式,扩大了视觉的空间,并丰富了人类对多屏带多维的思考方式。
互动媒体艺术与新媒体实验电影是集影像与交互手段于一身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互动媒体艺术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当今社会在信息传达领域向简洁化、高技术化和更加人性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江扬创作的作品《延承》,是在人的参与中实现声音与影像的互动的作品,通过人的参与使图像产生变化。将来在实验影像艺术中,交互的元素语言方式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存在,从而成为促进实验影像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体验与知觉
传统的电影欣赏方式只是被动的看,被动地接受导演带给我们的视觉信息。然而今天的艺术创作中,互动的要素已经开始应用与媒体艺术的创作。观众在观看互动媒体艺术作品的时候,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成为了引发作品开始运行的关键因素,甚至观者成为了艺术家作品的一部分,有些作品还会因为观者的行为而随之产生不同的变化,或者是作品完成的“终结者”。不久的将来,我们预测互动的要素将会介入电影的创作当中去,通过观众自身的体验,从而带来不同以往的单一视觉体验,而达到全方位的知觉的体验。
艺术家Rafael Lozano-Hemmer的作品“Body Movies”(身体电影),利用投影仪投出的大型画面,在日本ICC媒体艺术中心与人互动。当人们走近投影灯装置区域,人的影子在屏幕中出现。这种特殊的拍摄与投影技术使影像中既有真实的人物形态,也有超大的虚拟影像,使影像具有特殊的魅力。巨大的人影使人获得和空间对话的权利。
新媒体实验电影的可能性
篇6
一、媒介理论是理解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核心
从媒介演化史上看,数字媒体艺术应该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mediaart)的一种。媒体艺术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雅明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西方现代主义的诞生。区别于传统绘画、雕塑等手工艺术,媒体艺术依附于技术、商品和传媒,通过摄影、电影、海报、招贴、广告、印刷图像、机械装置等非传统艺术形式,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也由此启发和影响了近百年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未来主义招贴(见图1),杜尚的动力装置,罗钦可、汉密尔顿的摄影拼贴,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的丝网波普以及白南准的录像装置等都是这种艺术形式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战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的兴盛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媒体艺术无论是基于印刷媒介、光学媒介、电子媒介或数字媒介,通常都蕴涵了机械、技术、大众、民主、传播、通俗、解构、恶搞、拼贴、时尚、商业和娱乐等要素。因此,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必然要追溯媒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史。曾经撰写过《电影的虚拟生活》、《数字的解读》和《新媒体诞生后的哲学》的新媒体研究知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大卫·罗德维克认为:“从当代的角度来看,电影应该仅被作为源自19世纪的媒体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复杂的各种媒体技术发展的整体历史中的一支。它包括计算技术的系谱学,以及扫描、电子记录和传输的系谱学。”他进一步指出,“每一种艺术的媒介都是不断创新的,我们就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材料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艺术媒介。”同样,我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邱志杰等人也从艺术媒体演化史的角度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他通过考察录像艺术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乌托邦到语法阶段,再从诗学阶段到它的边缘化时期,由此归纳和暗示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媒体艺术发展规律。邱志杰指出,新媒体艺术产生于现代主义对技术的矛盾:一方面,现代主义对于新技术、新世界充满着乌托邦的热情,由此产生了未来主义、构成主义和立体派的技术崇拜美学;另一方面,出于对机器的恐惧和对原始乐园的怀念,则产生了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梦魇。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MarshalMcLuhan)关于新旧媒体演化的观点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技术都要改变人的整个环境,并且包裹和包容老环境。它把老的环境改变成一种艺术形式。”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既排除(新媒体使旧媒体成为老旧过时)但又包容(新媒体以旧媒体为其内容)的演进历程,从口语、书写、印刷到电子媒介莫不如此。麦克卢汉的这一贡献使人们认识到:“媒介即讯息”,所有媒体的“内容”便是另一个媒体。借用麦克卢汉的思想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数字媒体正是在利用、改造、解构、拼贴和重构传统媒介(如文本、影像、图像、版画、电影、动画、音乐、戏剧或表演)的过程中,将旧媒介作为内容或艺术形式,并由此建构出自身的“数字化”媒体艺术特征和体系。因此,媒介理论是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本质的钥匙。
二、符号学和语言学是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工具
人们对当今时代有着形形的命名:全球化时代、消费时代、后现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读图时代、影像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或许可以概括地说,这是一个数字媒体文化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和跨国资本主义语境中,电子传媒和数字媒体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凸显与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新特征导致一种迷宫式、镜像式的“碎片文化”特征的浮现,传统的文化传媒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后现论
先锋”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ard)指出的那样:当代的社会是一个“拟像的社会(societyofthesim-ulacrum)”,其文化特点就是传媒符号的激增,其结果造成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鲍德里亚借鉴了索绪尔语言学和符号学,并对媒介符号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鲍德里亚认为,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对于产品或艺术品的复制,现代社会的复制则是一种无本无源的符号意象的增殖;艺术和传媒用符号来使实在消失并掩盖它的消失。在他看来,“在符号统治一切的社会中,一切存在应该是符号物的存在,真实、原件和原初都已荡然无存,虚拟是这个社会真实的存在。”数字媒体艺术正是当代社会“虚拟化”的写照。这种艺术形式(如虚拟现实、多媒体互动装置、软件艺术和网络艺术等)无一没有虚拟、沉浸的美学特征和超现实体验,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构建符号或虚拟的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了艺术再现的议题,使艺术创作不仅不再局限于“再现真实”,甚至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语境。例如,2010年的电影《阿凡达》凭借强大的数字建模、数字3D虚拟摄影和“表情捕捉”创造了潘多拉星球美轮美奂的奇观和异族纳美人的形象,这种完全凭借概念设计和数字技术创造出的虚拟存在,恰恰说明了数字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符号学与虚拟美学上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艺术理论家列夫·曼诺维奇(LevManovich)指出:“在计算机时代,数据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起作用。被某个程序所使用的信息就是使用者认知过程的输出。”
他还提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质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存在。非物质性(nonmateriality)或符号性是这种存在方式的基础。从这个最基本的性质又可以推导出数字媒体物质层面的其他一切特性(图像思维模式、非线性表达、正在进行时的时空特性以及交互性的艺术体验)。曼诺维奇进一步认为,数字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和编码译码。其中数值化是首要的原则。数字媒体可以描述成数字函数,可以用数值来计算或编程。而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正因为这种数字特性,使得数字艺术的虚拟存在和交互成为可能。正如大卫·罗德维克在《电影的虚拟生活》中指出的,虚拟的含义远远超过了人们在一般语境下认为理所当然的意义。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必须理解虚拟的含义,而符号学和语言学正是人们借以理解虚拟世界的工具。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
根据媒介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艺术学的原理和观点,可以进一步梳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其内容应该包括:①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研究。包括该学科的界定、门类、特征、美学、交叉领域、表现规律等内容。数字艺术发展史的研究。包括历史、事件与发展趋势研究,探索媒介和“媒介艺术”的演化规律。③数字媒体艺术创意方法学的研究。包括广告、影视、媒介公司的案例研究,创意思维、作品分析、调研与统计、受众行为和心理研究,以及设计步骤与流程研究等内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领域研究。其重点在于理清学科与就业的关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要注重其交叉和重叠的应用领域的研究。此外,国内的一些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如许鹏教授等还建议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民族特色内容纳入研究范畴,提出“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新媒体艺术理论。”该建议从另一个视角拓展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方向。
为了进一步梳理和归纳数字媒体艺术在应用领域中的分支和相互关系,结合目前国内外高校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设置的资料,本文通过信息视觉化的方法归纳和总结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学科内容如下。
(1)时基媒体领域,数字电影、电视广告、动画、动态媒介(片头、栏目包装、MTV等)、Flash、DV等归于此。按照新媒体研究学者、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兰迪·克鲁福的观点,该领域属于叙事逻辑的领域,与视听语言、蒙太奇理论、戏剧结构、角色造型、场景、表演、剪辑、媒介艺术史等课程相联系,它们同样具备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并更侧重观赏性。
(2)交互产品领域,包括网站设计(博客、购物网、体验馆、视频网、SNS社区、游戏社区等)、
手机软件设计、iPad内容设计、电子出版物、多媒体产品、交互设计、信息设计、UI界面设计等。其知识体系属于数据库逻辑,克鲁福认为:“在叙事逻辑中,控制权在讲故事的人手里;在数据库逻辑中,控制权在接受者手中,……所以是用户控制导向的。”因此,该领域更侧重用户的需求性以及交互性的研究,包括信息架构、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和社会学-人类学方法等。
(3)互动娱乐领域,主要指电子游戏、网络游戏、装置艺术、交互动画、虚拟漫游、交互墙面艺术等,既有“时基媒体”的特征又有“交互性”的特征,并属于更侧重观众或玩家“体验性”的艺术。这部分内容同样与上述两个领域存在相互重叠区域。
(4)传统媒体延伸领域,主要指基于纸媒或户外展示的平面设计、摄影、广告、插图与漫画设计、
信息导航设计等。该领域往往更强调数字设计工具的高效率和丰富性。此外,在图2中,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中的计算机创作语言、工具或平台用虚线表示,其与媒介产品设计的重叠可以表示这些创作工具所涉及的领域。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教育;创新
一、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和概念
艺术的特点在于多变,而新媒体的到来给予艺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新媒体艺术包含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甚至还包括哲学。新媒体艺术是一种由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并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型艺术形态,属于一种全新的艺术创造活动。相比传统的媒介艺术,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丰富多样,但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一)结构相对开放。传统媒介的作品往往都体验单一,相比新媒体艺术,与普通大众交互起来难度较高。而新媒体艺术拥有开放性这一特征,由于作品处于动态,使大众参与其中相对容易,并以此呈现良好的互动性。(二)体验丰富多样。新媒体艺术在展现的途径上也远远多于传统艺术,比如传感器、投影仪、计算机等,借助这些设备,在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刺激上是多层次、多形式的。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现,艺术的表达方式将更宽广,给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2]。(三)内容涉及宽广。新媒体艺术并不拘泥于单纯的艺术形式,涵盖的内容广博。新媒体艺术将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后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进行表达,不光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的多元化标准,也体现了社会发展需要融合的一种趋势。
二、新媒体时代给艺术教育带来的变革
新媒体的出现的确给传统的艺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革新,使当代艺术教育工作不得不顺势改变策略,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进行传统教育的变革。时代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才是传统艺术教育的出路。艺术是不变的,但是可以发展、进步,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课程设计具有开放性。有人曾说科技改变了艺术,艺术融入了科技,但二者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并没有高下之分。两者的侧重不同,艺术讲究的是熏陶人类的内心,用美填充人类的感受,而科学是把重心放在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中,为人类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和捷径。表面看来两者截然不同,但是艺术和科技有内在的沟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往往都是由艺术体现和保存,科技推动艺术,艺术展示科技。因而我们常常可以在科技中发现艺术的身影,在艺术中也能发现科技的痕迹。(二)艺术具有交互性。这个特点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被放大,从而决定了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必须兼备开放性、多元化、动态性等特征。与此同时,学生的个体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反向决定了艺术课程对多样性的态度。(三)新媒体艺术需要创新。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经过加工和修饰,艺术才能高于生活,给人们带来启发。艺术的题材是有限的,叙事的手法、加工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将创作者的情感、对现实的体会、对生命的感悟完整展现在艺术作品中。但是随着各式艺术作品得到展现,越来越多艺术作品变得同质化,风格趋同,内涵趋同。这无异于杀死了艺术的生命。而唯一的解救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艺术的窘境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三、教学与思政一体化措施
在现代化的教育制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主流。如何将高校的思政教育和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了新的难题,解决的办法分三步。第一步,教学与思政并不矛盾。首先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两者共同提上章程。第二步,改善和创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既然将创新能力放在首位,那么加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就需要受到重视。教师作为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监督和评价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对学生的关注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成就及时嘉奖,为创新提供温床。第三步,当制度遇到瓶颈的时候需要构建教学和思政的一体化平台。通过新媒体渠道,建立教学与思政的一体化平台可以更有效的建设学风。
篇8
一、交互媒体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新媒体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陈玲教书在《新媒体体术史纲》中指出:“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新媒体艺术。”书中的媒介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词汇,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的。它包含了各种技术和各种新的材料,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门以综合性和跨学科为主要特征的全新学科。因此。新媒体艺术具有不确定性,是利用相对于传统艺术交心的媒介,与时代科技相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和艺术形式。
(二)交互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交互媒体是新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主要包括交互媒体和非交互媒体。一般信息理论中,交互媒体的定义是能够建立用户双向沟通的媒体,是指用户能够主动并积极参与的一种媒体形式,被定义为一种协同媒体。交互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开放、共享、兼容的特征,其设计是针对交互式的数字媒体产品、软件、服务而进行设计的活动,交互媒体对传媒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现代网络系统中,交互媒体具有虚拟性,能够借助声音、音乐、光线等,打造出数字化的虚拟时空,同时要能借助电子影响、机械互动装置等,通过“虚拟展厅”的形式,呈现出虚拟的空间和环境。其次,在现代网络系统中,超链接和搜索引擎的出现,扩大了受众浏览的自由度,使大众不再受制定的反馈信息和浏览路线的限制,使交互媒体具有了不受限性的特征。同时,由于交互媒体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体来说,受众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具有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这与传统信息使用的模式不同。
二、数字媒体科学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关系
科技和艺术的发展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科学是为了揭示自然和客观规律,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属于理智型活动。而艺术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活动,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认知的同时评价生活和表现情感。两者虽有不同,但艺术和科技两者都是在揭示人类进步的真理,不能相互取代。互为矛盾体的艺术和科技可以共同带来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的前进。
在新媒体中,数字媒体技术是为了使信息图、文、声并茂,能够输入、输出、传输、存储和处理多种文字、声音和多种图像信息,更加具有可视性。数字媒体技术具可以将人的理性思维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可以作为数字技术的表现手段。在表现形式、内容、传播形式上二者融为一体,都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以艺术学、设计学、视觉艺术、数字媒体文化以及传播、数字媒体的技术系统相互交叉的学科,数字媒体是它的表现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传播形式主要借助数字媒体进行的,如:互联网、手机等交互媒体。其内容主要是数字媒体形式下的美术作品和设计产品。
三、交互媒体应用下的科技与艺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传统媒体设计中,艺术的表现只是为了单纯的装饰。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人们想赋予艺术更新的高度,开始批判这种矫揉造作的艺术。其次,虽然交互媒体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用交互媒体设计的科学技术来支撑,但是,它会把受众带入一个混乱的状态中,不能光依赖于技术的本身。另外,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体中的交互媒体设计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如:软件界面设计、手机界面设计以及艺术馆、博物馆等触摸屏界面设计等等。
(一)交互手机媒体
早期,交互手机媒体是一种便捷的语言通信工具,而目前,交互手机媒体已经成了一种新型的媒体样式,如:apple把网络、购物、电影等集成一体。2009年,我国正式上市了3G技术,更加方便了多种媒体形式,如:图像处理、视频流、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2013年我国进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中。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手机层出不穷,手机已经成了一种消费符号。从传播学角度上来说,交互手机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受众角色地位变得模糊,但是却具有及时、定向、分众、互动的特征。同时,也使传统的大众传播者变得模糊。手机屏幕和分辨率可以与计算机和电视屏幕不相上下。但是,交互手机媒体的吸引力最终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够把购物和旅游更加完美的结合,如何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情感体验,需要用户某种精神上得给予,如何能够把娱乐和移动更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用户愿意为这类服务买单,是交互手机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根据计算机的程序处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实景技术、多通道交互,通过眼、数字摄像头、红外线感应等多种采集工具,借助机械数控装置打造出沉浸环境,将手中的语言、表情、动作或其他肢体语言等,实现与受众的对话。虚拟现实技术是以生产一个具体逼真的三位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综合了多个领域的新成果,如: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模拟的现实环境。为了构成三位信息的人工环境,它以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各种传感器,使用户投入此环境中,即可与之交互作用,是可实现和不可实现的物理和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即虚拟环境。虚拟现实艺术常用于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艺术场馆等,是一种新兴的沉浸式交互设计。为了使受众沉浸于虚拟计算机交互环境中,达到情感交流的用户体验活动,它通过计算机捕捉人的多种感觉和动作通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手段,借助接触式,通过智能化艺术作品,实现即时交互。
(三)网络媒体
篇9
一、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作用
新媒体艺术主要是通过视听觉、触觉等身体感官的刺激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视觉和听觉是一个整体性的联觉,没有听觉,视觉便不完整;只有听觉信息没有视觉信息,新媒体艺术也不能全方位的模拟真实的世界。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刺激
新媒体艺术通过背景音乐、声效、语声等给受众提供符合客观现实的听觉信息,缺少了这些信息大脑便不能恰如其分的“感知”现实与虚拟的世界。正是由于新媒体艺术中一些逼真的音效设置,比如,虚拟坦克训练中的爆炸燃烧音效,才使被训人员如同身临其境地处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中。达到其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高的训练价值的目的。新媒体艺术中的阶段性背景音乐还可以缓解受众的压力,增加其参加训练的兴趣和乐趣,对失败者还有一些鼓励性的音乐。
(二)结构性作用
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结构作用主要借鉴了影视艺术中声音对画面的结构功能。声音的熟练运用使得新媒体作品在结构上更加的完整。比如,在当前比较流行的“坦克世界”游戏中,每一场战斗开始时,都有不同的开场白:“好戏开场了”、“开始吧”等。在任务结束后,还会有人声无奈地表示:“任务失败,我们撤吧!”在游戏中间会有:“打中了”“我们击中了他的履带”“再来一炮他们就完蛋”等诸如此类的提示性或者鼓励性的语音,都很好的把整个训练过程贯穿成一体,仿佛置身真实、客观的战场。
(三)塑造环境,创设环境感
新媒体艺术要模拟不同的现实环境,而这些不同的现实环境,又有各自的环境声音特性,这就要考虑采用设置与环境相贴切的声效,否则,便不能营造真实的环境感和现场感。声音是我们判断方位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耳正是通过声源到达两耳时间差来判断音源的位置的,因此,良好的声音有助于新媒体艺术营造真实的空间感和环境感。(四)提高新媒体艺术的艺术表现力新媒体是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领域,也有人称之为虚拟现实艺术。为了提高其艺术表现力需要从画面和声音两个方面入手。声音包含音乐,音乐不具有造型艺术的直观性,音乐和其他艺术手段的结合,可以直接表现具体的客体形象和概念思维。比如,在“坦克世界”的“荒漠小镇”战斗中,就运用了具有伊斯兰教风格的背景音乐,充分体现了异域文化的特点,辅助人们建立身处异域战场的先行经验,提高了游戏参与者的融入性和积极性。
二、不同层次的新媒体艺术产品对声音的要求不同
按照互动程度划分,新媒体艺术可以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只有人机互动的新媒体艺术,这个技术实现比较简单,比如一些教育类的游戏程序,训练人们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二个层次是能实现人机、人人低水平互动的游戏。比如坦克世界。此类虚拟现实的特点是主要依靠发送文字信息实现成员间的互动,信息传递的效率比较低,成员间的呼应较困难。第三个层次是能够实时的进行成员间的对话的高级虚拟培训系统。比如飞行员模拟飞行驾驶训练、核电站维护操作训练等。很显然,针对不同的新媒体应用系统,需要设置不同的声音。比如,寓教于乐的人机互动游戏显然比飞行员模拟飞行系统需要更加具有艺术性的音乐,但是,后者对音效的要求显然比前者更高。
三、新媒体艺术中声音设计包含的内容
新媒体艺术的最主要特征是其对现实的模拟,而要真实地模拟客观世界或者意念中的世界,最主要的是体现新媒体作品的环境感和沉浸感。不管是交互性的设计、画面的设计,还是声音的设计,都必须从这两个特征出发。新媒体艺术的声音设计不同于其画面和互动性的设计,画面的设计目标是真实的再现客观世界中的具象“物体”,比如树木、山水、沙漠等,这些可以借鉴艺术领域中的构图、色彩、明暗等被“复制”到数字世界中。而声音(尤其是音乐)则不同,我们前面说过音乐要靠与其他艺术手段的结合才能表现客体形象和概念,因为它不具备文学的描述性,也不具备造型艺术的直观性,因而它不借助其他艺术手段,很难直接表现具体的客体形象和概念思维,这就决定了音乐审美具有非具象、无语意的审美特征。因此,在新媒体艺术中,音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辅的视听联觉上,比如,在高级的虚拟现实中,音乐的作用则相对小一些,现场感很强的音效(比如背景环境的声音)则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5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仅仅通过视觉画面的呈现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对其中的声音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通过视听两方面综合性地展现虚拟场景。新媒体艺术中的声音主要通过音效、音乐、语声来表现。音乐是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是数字化声音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抽象的概括艺术,它的作用是表达情绪和情感关系”,新媒体艺术中的音乐使用可以借鉴影视音乐理论,主要指新媒体艺术中出现的机器提示声、互动对话声等。所谓音效,即是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各种环境噪声(背景声音)和人为设计的各种音响效果。比如,发动机的声音、各种碰撞的声音、虫鸣鸟叫等,这些都会增加新媒体艺术的真实感和环境感。
四、新媒体艺术中声音设计的实施途径
声音包含音乐、音效和语声3个方面,相应的新媒体艺术声音设计也要从这3个方面来探讨。
(一)音乐的设计与选择
影视片音乐主要包含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两种,有源音乐即客观音乐,音乐的原始声源存在于画面中。例如,画面中有一部唱机正在播放一段交响乐,而此时的背景音乐正是这段交响乐。无源音乐即主观音乐,在画面上看不到或者感觉不到发声源的存在,是创作者根据主题需要为画面专门配置的音乐以渲染情绪和情感。对于新媒体艺术来说,音乐的创作途径主要有3种。第一,在考虑版权问题的前提下,从现存作品中选择。比如,“坦克世界”中的一个湖边战斗场景就选配了“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鼓舞身处其中的玩家们的士气,感染其情绪;其他场景还会间歇性地出现中国国歌的某一段旋律:|1.35.565|,以及其他一些背景音乐。第二,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的前提下,邀请音乐制作人为新媒体作品专门创作、编配音乐。这一过程包含诸多程序,主要涉及音乐创作中的各个环节。比如,编曲、乐队(指挥、各个声部等)、现场录音、混音、合成等。这一种方法不仅资金需求量大,而且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其间还包含着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等工作。所以说,对于一般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来说,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以及可行性上的问题。第三,采用数字化的制作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个人电脑(PC)硬件和软件技术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音乐的飞速发展,在个人计算机上组建一支像样的管弦乐队已经不再是梦想。在个人计算机上,可以完成编曲、混音、配器、录音、合成等一系列的技术过程。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音乐制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音乐制作中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许多部门合作去完成的一部交响乐或者流行乐,只要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在个人计算机、MIDI接口、键盘合成器、软件音序器等工具帮助下就可以完成。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目前,许多大师级的音乐家都开始尝试使用电子音乐来创作,比如,于2001年获得格莱美奖的日本音乐家喜多郎(MasanoriTakahashi)在其音乐作品中大胆使用混响器等电子音乐创作工具进行作品创作。对于新媒体艺术音乐创作来说,数字化的音乐创作可以说是“小成本,大制作”,而且,数字化音乐与数字化的新媒体艺术和技术兼容性更加完美。
(二)音效的创作
生活中可以找到没有音乐的地方,但是找不到没有声效的地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山川河流、家居环境等无处不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噪声)存在,作为对现实有所反映的新媒体艺术也必须考虑到声效对真实感的影响。声效的创作主要以传统的拟音———录音方式,在录音棚中完成。当然,在声效创作方面,还需要一些想象力,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声音,和画面配合以后便会产生十分形象的声画效果。比如,动画片里人摔倒的声效采用的是保龄球瓶倒下的声音。声效的创作和一般的艺术创作大致相同,首先有一个创意阶段,分清楚场景的声效有哪些,需要哪些道具完成,是否有现成的素材库,声音和画面的关联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就是拟音阶段,即使用人工发声器模拟影片中所需要的音响效果,本过程主要在录音棚完成。第三阶段就是合成,运用各种软件或者硬件合成器(根据资金和个人兴趣)对声效的声速、声调、音色等进行综合调节,最终完成音效创作。
篇10
关键词:时装展览;新媒体装置;展览空间
1 新媒体定义和时装展的背景信息
1.1 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应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等产生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处于一种抽象的动态的概念理解之中。随着信息化技术思潮的发展,国内外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师。例如在马晓翔老师的研究下,她的《新媒体艺术透视》就全面地总结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形势,详细解释了图形图像艺术的价值,重新诠释了新媒体艺术相对于传统的定义,同时提出了互动艺术的概念,是对新媒体艺术的系统性的总结。[1]还有《创意时代演艺空间的疆界与形态》[2]《数字媒体艺术概论》[3]等书,都是在探索不同领域下的新媒体概念价值以及和其他行业融入的可能性和成果。
1.2 主题时装展的背景信息
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是英国最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之一,媒体尊称其为英国时尚界的教父。这次的展览囊括了他从圣马丁就读艺术硕士时候的作品一直到他自杀身亡时还未完成的作品。名为“野性之美”的展览之前曾经在美国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览,采用了多种高新科技的新媒体手段来展示作品。Jean paul guitar是一位以发明了海魂条纹衫而闻名的服装设计师,2015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了个人的时装展览,这也是大皇宫第一次举办的私人时尚类展览。
2 新媒体在时装展中的具体运用
2.1 传统影像投影和新兴的全息投影
投影在现代舞台、展览、演出、艺术装置等方面成本最低,也是最常用的新媒体表现媒介手段。最初的投影只要投影机幕布就能够完成,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投影的交互性不断得到发展,成了策展人用来增强参展者的参与互动性的有效手段。三维空间投影技术的日益成熟,所以在巴黎大皇宫的Jean paul guitar时装展也采用了这一新媒体交互手段,在第二个展厅中设置有六位雕塑模特身穿设计师服装,他们的构造是流畅而又光滑的平面,由展厅中央的投影仪在他们的脸部上投影出五官,再配上现场的灯光、声效和对应的台词语音,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好像他们都在对话的错觉,他们身着华服代表着设计师和他生命中重要的几位朋友。通过这一个媒介可以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设计师的背景信息。此外,在大皇宫从一楼展厅走往二楼展厅的楼梯过道上,有着一面墙的投影装置设备,参观者可以站在指定的地点,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被融入了保罗的设计元素短片中,还可以拍照留念,这无疑对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投影这一种媒介对于灯光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李礼[4]将投影中的光源设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唤起了观众们对于光线造型的审美需求,最终投影展现出来的灯光是要将影像成品的光源和现场其他干扰的灯光都一并考量在内的。从传统的投影发展而来的还有一种叫作全息数字投影技术也是如今时装展览的常客。在亚历山大的展览中,就专门开辟了一个暗室来播放他为世界名模凯特制作的全息投影影像。这种空气成像技术是来源于虚拟现实和交互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成的。运用了光学的基本原理,在暗室中布置了一个类似于金字塔式的三角结构,投影而来的是穿着轻盈羽纱的凯特在空中缓慢旋转,无风而衣裙自然飘动,如同仙子误入凡尘一般不似尘世间俗物的美感震撼到了每个前来参观的游客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地提升,展览的发展需求离不开新媒介提供给世人们的视觉审美享受。
2.2 图像影像式
在展览中,强调的是参展者们有较高的互动参与性,观众需要和展品之间产生互动,从而才能达到展览的目的。例如,在亚历山大麦昆的展览中,最大的一个展厅,是在高达五米的空间内把四周墙壁分割成为格子,放置他时装秀上展演的服饰和显示屏来循环播放当时时装秀中的影像资料。一个展厅内囊括的信息量是传统展厅三四间都不一定能展示完的巨大容量。
2.3 新媒体参与时装展的意义
新媒体媒介参与后的时装展览,首先能拓宽展览空间,赋予参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新媒体媒介创造出来的幻觉空间以“悄然无息,化入化出”为表现特征。这种新媒介方式的运用,一方面交代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另一方面省去了原始展览手段的大量繁杂的体力劳动,传统的展览方式在麦昆展展示每一场时装秀的时候需要运用到更多的布景和展示品。而这些经过新媒体装置的整合在同一个展厅就承载下了在没有新媒介参与下可能需要3~4个展厅才能承载的信息容量。其次,新媒介有助于深化揭示展览主旨,每一场展览背后都藏着策展人或者设计师想展现给世人的创作理念和意图,走在潮流尖端的时尚设计与观展人群的日常审美肯定有着不小的距离,如何让观众们能够在短暂的观展时间内感受到设计师的创作意图,透过极度抽象具象化的服饰细节风格特征来体会不同时期设计师的不同风格取向。新媒介的出现很好的还原了创作思维的结构过程。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体会时装设计的过程。这种通过综合调度声光电等多种科技,将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能够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觉审美体验,不仅拓宽了和观众沟通的方式方法,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展览主旨。最后新媒体的参与还能强调细节。作为个人艺术展横跨了艺术家几十年创作生涯,那些塑造出他个人风格的背景和其他影响着创作的因素在有限的展览空间中很难得到事无巨细的一一展示。但是新媒体自带影像中的特写特征,它能帮助策展人引导观众的视觉路径。
3 结论
新媒体参与展览无疑给策展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他要求策展人不仅熟知他策展的艺术领域知识,同时也需要有着相当的新媒介知识储备从而挑选制作出最适合他所策划的展览的主旨表现。毕竟,新媒体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和展览艺术的融合效果有目共睹,人们期待着他们能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掌握新的高新技术,与时俱进,更全面、更准确的发展相关媒介储备知识,在细节处创新是今后展览工作者的新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蔡体良.创意时代演艺空间的疆界与形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4] 李礼. 戏剧舞台的光的设计[J].大舞台,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