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环境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生态心理学倾向
以生态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重视在实际生活中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这一倾向有三种理论观点,一是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行为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后期实践表明,该理论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二是生态心理观,认为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互相作用的系统中,因此应注重对行为背景(包括时间、空间因素等)进行整合,该理论强调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存在着一种动力关系,行为则是发展平衡中的一部分。三是维度理论,主要用来解释空间与心理的关系,认为独处的空间太少造成拥挤。以上几种理论倾向,有的把重点放在刺激,有的把重点放在行为,有的寻求人与环境的关系,但都只能部分的说明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因此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可以有效的解释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机制。
二、生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
(一)生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心理学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多年来在心理健康标准的问题上,不同学派从不同侧面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不同的界定。20世纪初期,帕森斯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提出,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的知识可为心理咨询提供满意的解释,这种观点被视为生态心理健康概念的最早来源。当今,随着生态心理学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因此,“生态心理健康”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反映出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更会推进对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二)生态心理健康的内容
(1)自我的平衡。个体心理过程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组成的,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互动并保持平衡状态时,才能认为个体的心理可能是健康的。
(2)自我与环境的平衡:该平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通过自我调整来主动适应环境;二是个体通过改变环境来使环境适合自己的需要。就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而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导致人类的生存家园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人类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模式,实现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
(三)生态心理健康观与传统心理健康观的区别
传统的评价心理是否健康的做法是罗列几条标准,看自己是否符合,符合标准者就是“心理健康者”,不符合者则是“心理不健康者”,但无论提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评定标准,都只是一个暂时的、静止的状态,一个人现在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他以后都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因此,生态心理健康不仅包括人自身内部的平衡,更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传统是“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修订为“生理—心理—环境”模式,不仅关注到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关注到与人类关系更为密切的自然环境。这使得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全面。
(四)生态疗法
研究者们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之后,又把生态心理学的思想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创设生态疗法,进一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1)森林疗法
利用森林所散发的植物精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被称之为森林疗法。植物的油性细胞不断分泌出来的一种“气”,散发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和人体皮肤表皮进入体内,最后为人体所吸收。森林植物的绿色,对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视网膜神经组织具有调节作用,可减少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的强度,消除杂乱纷繁的色彩对眼睛的刺激。绿色还能维持血压,减缓血流速度和心跳频率,平静情绪,消除疲劳,焕发精神。而树林又有减少噪声对人的干扰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心绪平静,神情安宁,自然有益于身心的康复。
(2)荒野疗法
荒野疗法是心理医生带领人们备以最简单的物品走进荒野体验自然。所谓荒野是指受人类干扰最小或未经开发的地域和生态系统。在深层生态主义者看来,只有荒野才是真正的、自在的自然。因此,荒野在培养人与自然的认同意识中,具有重大的价值。生态心理学的第一个步骤是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走进自然是体验大我的最直接方式。
(3)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是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园,接触自然环境而纾解压力与复健心灵。园艺疗法的功效主要有:
(1)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
(2)增加活力。
(3)张扬气氛。
(4)培养创作激情。
(5)抑制冲动。
(6)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
(7)增强行动的计划性。
(8)增强责任感。
(9)树立自信心。
篇2
关键词:国库;自然环境;保护
人民银行国库业务是围绕税收与财政支出等一系列收支活动而开展的业务,有其独特的特质,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历史进入20世纪,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自然环境污染不断,以此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从而直接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人民银行国库业务角度出发探讨当前我国自然环境的资金投向,促进自然环境发展。
一、人民银行国库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民银行国库业务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人民银行国库是反映财政的预算收支状况的,也就反映了国民经济的预算收支的方向。因此国库业务中显示自然环境的预算科目,反映和监督了预算收支的方向,具有可用性与可分析性,对自然资源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提供分析与建议。同时在自然环境保护里有的项目而在人民银行国库业务里没有的科目也可以随着国家对自然环境的重视,随着财政与人民银行国库业务的不断地发展得到充实。
二、人民银行国库业务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分析
人民银行国库业务涉及的面较广,既涉及微观面,也涉及宏观面。以下我们以人民银行的预算收支特点来分析自然环境保护,也可以了解到人民银行国库业务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特点。
(一)预算收入
在预算收入中,自然环境科目没有被单独列示,而是在资源税科目与非税收入中的各别科目列示,因此分布的较为分散。
1.中央级预算收入。中央级预算收入关于自然环境的科目有海洋石油资源税、中央森林植被恢复费等。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并且自然环境科目多以费形式缴纳,而费多为地方征收项目。因此,关于自然环境的中央级预算收入较少。
2.地方级预算收入。地方级预算收入关于自然环境的科目有其他资源税、地方森林植被恢复费、水资源补偿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等。地方预算收入多以费为主,税收项目很少。
3.中央与地方共享预算收入。包括资源税税款滞纳金、排污费收入、油污水化验费、林地补偿费、水土流失费等。由于中央与地方共享预算收入结合了中央与地方两级的优势,所以是三级预算收入中所含的科目最多的,但由于在兼顾中央与地方时,分成比例较难确定。
(二)预算支出
在人民银行国库预算支出中,自然环境科目被作为一个大类科目单独列示出来,从这一点来说明了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宏观治理的重视程度。自然环境预算支出科目共包括环境保护管理事务、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其他环境保护支出等15个大类。
三、存在的问题
1.相对国际上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研究较早、法制健全,我国在对自然环境的研究上的起步较晚,自然环境法很不健全。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发展期,出现过以自然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事例,所以就谈不上研究企业的自然环境,更别提对国库业务关于自然环境这个宏观层面上的研究。目前人民银行国库业中关于自然环境的收入在非税收入领域中占比很小,近几年财政与人民银行国库加大了非税收入的重视,但是财政与人民银行国库在非税收入上的计算口径不一致,导致人民银行国库对非税收入很难跟踪与管理,关于人民银行国库业务的自然环境预算收入的跟踪与管理也就会出现一个瓶颈。所以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加快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与规范同时,要加大财政与人民银行国库在非税收入的沟通与合作力度。
2.人民银行国库业务中关于自然环境的预算收入没有对自然环境单独分类,支出科目不够细化,过于简单,没有自然环境保护的特色,这就使自然环境概念模糊,不利于相关数据分类与监督。
3.人民银行国库业务中关于自然环境的信息披露尚难真正实施。目前,我国企业在自然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上正进行艰苦的探索,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许多企业对自然环境信息披露是零散的和不系统的,自然环境信息在可靠性上不符合要求等。国库业务中得到的企业自然环境的信息披露几乎为零。
四、对策
1.完善相关的环境法规制度。细化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制度,提高环境保护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国库业务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国库业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
2.利用现在与国际差距不大的机会,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环境科目并运用于国库业务中。首先,相应增加国库业务中自然环境收支科目。其次,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税)的形式。再次,应形成合理的自然资原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国库的监督与协调作用。
3.进一步细化各预算收入与支出科目,加深人民银行国库与财政、税务、自然环境保护机构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对关于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进行沟通协调,对人民银行国库业务进行补充、改进。
4.在加大自然环境预算收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然环境预算支出。自然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具有长远的重要的基础,一个国家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体现了对经济的驾驭能力。而对自然环境预算收支的控制是尤为关键。因此,不能使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过多,出现供大于求的方面,也不能使预算支出过大,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要使自然环境预算收支达到平衡。
篇3
原则。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建筑外部环境涉及内容宽泛,从宏观到微观涉及地球环境、地域环境、地方环境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其内涵涉及文化、社会、心理、行为、生态、美学等领域。因此,深入地研究建筑外部环境的构成及其规律,有助于我们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环境认知更具清晰性和条理性。建筑是始终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与之不可分割的。
人是环境和建筑相联系的媒介,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与环境的联系也 就是人的需求与环境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因此人对环境的需求也决定了建筑的特征。建筑离不开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同时或轻或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心态和审美情趣的。建筑与自然环境是通过人的因素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反过来建筑又将人和自然环境联系在
一起。
建筑的功能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其次是人的生理要求,最后是人的活动对空间的要求。环境对建筑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生理要求的影响。
在对待建筑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建筑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筑是人创造的产品,不应该模仿自然,而要和自然形成一种有机对比。
其两种观点我认为是可以并存的,莱特说过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最终目的是是建筑和环境统一。其不同的是一个通过调和达到统一,一个通过对比达到统一。尽管他们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都肯定和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都不否定建筑应该与环境共存。
每一个城市都是在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体现其独有的特点;而依托自然环境而建的人工建筑与原有景观相融合,构成了城市新的环境风貌。建筑是城市的基本元素,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到城市风貌、人民生活质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原则性问题。
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与环境它们在层次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原始人类的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农耕经济时代,建筑与环境仍然保持着蒙昧的平衡状态;近几百年来,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时期,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中大量应用,破坏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研究不同国家和建筑设计中,可以发现建筑空间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尺寸感和生理学之间的关系,而是受到其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差异。
环境造就了建筑,建筑物是否与环境和谐共存,主要视其能否充份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筑环境本身是实体存在的东西,因此从视觉的角度来看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作用是很直接的。
篇4
1. 加强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
小学生思想是逐渐走向成熟阶段,思想比较幼稚、单纯,接受事物比较快。因此,在小学生阶段进行环保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我们说,环境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在人类的衣、食、住、行等过程中都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人类的环保素质,势在必行,所谓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整体,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里的自然因素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卜社会因素是人类集体因素。自然环境是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客观属性与人类的主观要求之间,客观发展过程与人类无计划的活动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因而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利用的对象,而且也是被人类改造的对象。自然环境在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过程中,才逐渐被转变为更合适于人类活动的生存环境,而新的生存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由此看来,在反复曲折的过程中,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了自己本身,所以说人类生存的环境,即不是单纯的自然因素,也不是由单纯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而是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改造和加工形成的,它凝聚着自然与社会两大因素的交互作用。体现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性质和水平,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以说要加强环保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作风。
2. 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然知识的学习,把学生引入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所居住的地球,自内而外是呈带状构造,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地表几个圈带,它包括岩圈、水圈、气圈三个基本带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又产生了土圈和生物圈,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人类的发展,人的活动远远超过了地理圈和地理环境,向下已深入到地壳,向上已进入近地空间,至于影响它的因素,那就是广阔和地理环境,其核心依然是地面几个圈带。因为只有这里才同时存在着人类所必须的空气、饮水、食物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所必须的社会条件。所以说人类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自从有了人类之日起,就开始了人类与环境辩证发展的阶段。
要经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介绍自然、介绍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好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3. 加强人口与资源教育,弄清两者的辩证关系
篇5
关键词:生态走廊;空气过滤;模式
城市生态走廊是城市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过渡的地带,是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地带,它具有空气过滤、增加氧气含量、降低气温、保持水土等作用,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作用认识的逐渐加深,对城市生态走廊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很多地方将城市生态走廊建设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科学研究,在城市生态走廊模式选择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不适应、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走廊作用的发挥。研究城市生态走廊建设模式及要点,对于当前的城市生态走廊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城市生态走廊建设的主要模式
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走廊建设也有不同的模式,目前来看主要是山水式、林区式、环河式这三种。区分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城市周围生态环境的主要属性的不同。
(一)山水式城市生态走廊
山水式城市生态走廊主要在一些依山伴水的城市,如,山城重庆、宜宾、绵阳等。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主要构成是山区,多分布在江南一些山地丘陵等地区。其特点是城市生态走廊是依据当地地进行规划建设,在保持原有自然环境风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城区周围的植被、利用自然水源兴建各种自然保护区等方式构建城市生态走廊。这一种方式充分尊重原有自然环境属性,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城市生态走廊建设模式。
(二)林区式城市生态走廊
林区式生态走廊建设主要分布在一些平原地区,甚至在草原地区都是可以。林区式生态走廊建设虽然也尊重原有的自然环境属性,但是却对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大量引进了一些新植被、建设了一些人工湖等。可以说林区式生态走廊建设,是对城市周围自然环境的一种改造,改造的结果就是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减少城市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一种生态走廊建设模式投资比较大,见效叶曼,但比较适合我国的草原和平原地区。
(三)环河式城市生态走廊
环河式城市生态走廊主要分布在河流比较丰富的地区,不仅在南方,在北方很多城市的城市生态走廊也是环河式的,如,北京、天津等。环河式城市生态走廊模式主要利用了城市周围的河流这一环境要素,通过河流周围进行各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包围系统。环河式城市生态走廊建设中,是在充分尊重和保持河流本身的自然属性和弯道的基础上进行,生态隔离效果非常好。
二、城市生态走廊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那些要点
城市生态走廊规划建设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生态走廊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一)不能把城市生态走廊建设与绿化等同
城市生态走廊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建设措施,包括绿化、植被的科学管理、生物物种的繁衍与生殖等,绿化措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城市生态走廊建设规划中不能将城市生态走廊与绿化措施等同,在规划设计中一味的追求植被覆盖率,而忽视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如何去保持整个城市生态走廊环境、物种、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在保证人类需要的情况下在城市生态走廊内形成一个科学循环的生态系统。所以,在城市生态走廊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安排绿化措施,使得城市生态走廊能够自然的向自然环境过渡。
(二)与城市生活相适应
城市生态走廊规划建设必须与城市生活相适应,在此基础上追求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具体要做到一下几点:一是尊重自然。城市生态走廊建设将自然融入城市,尽量减少对自然的改动,“天人合一”;二是合理的设计城市生态走廊规划建设空间。城市既是生活空间又是生产经营空间,它的空间是有限度的,因此城市生态走廊规划建设必须结合城市空间情况,要有一定的集约程度,注重空间价值、空间成本、空间效率,要善于利用城市周围的空间,合理安排生态系统;三是人性化建设,城市生态走廊建设规划、建设都要考虑人的需要,如,留出社区人际的公共空间,要注意人文景观建设,休闲设施建设等。
(三)合理使用各种植被
通过对植物意境、文化内涵、季相色彩、形态组合、体量、高低、疏密来创造独特的园林主题风貌,同时强调植物配置形式的多元化,如,花境、疏林草地、树阵广场、密植型背景林、大树草坡和滨河水生湿生植物群落等。在植被选择上尽量考虑使用色叶、开花、芳香和保健类园林植物。根据当地生态换进高的特点选择树种和园艺新品种,充分体现植物的季相色彩变化,使得整个城市生态走廊规划符合自然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植物品种不低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种类。其中无患子、马褂木、北美枫香、黄山栾树、红枫、鸡爪槭、斑叶芒、金山绣线菊、欧亚活血丹等品种都是可以利用的。
总之,城市生态走廊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作为一项生态措施必须尊重自然换进高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合理规划生态环境要素,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篇6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组织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仔细查阅《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如:1-2-2 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1-2-9描述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比较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等。1992 年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中也指出学习地理主要有五个核心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并在地方这个核心概念中提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态度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
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战术上灵活。开始时,应着重分析自然环境,但分析时需要注意方法。首先应对自然环境的概念进行解释,可以运用概念之间的比较法,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比较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深化学生对概念以及不同概念的区别的理解,在这里可以将自然环境与环境和人文环境加以比较分析。还必须引导学生利用他们手头的资料,如各种地图和文字等提取信息,要让学生知道本课要了解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这几个基本要素出发,另外,再及时补充自然环境的其他基本要素。接下来,在关于其他区域的学习时,都提醒学生要先分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有能力分析区域中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篇7
1、城市与自然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化的大发展。在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世界湿地急剧减少、沙漠化问题严重、土地流失与侵占严重。据统计,1900年世界可用耕地为3亿多hm2,到2000年下降到了2.7亿多hm2。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丧失的耕地为600万~700万hm2,流失速度为过去300年来的2倍多。而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城市工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却不断增加。据推算,每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占地,美国约为600多万亩,意大利为70万亩,相当于罗马失去的面积。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市的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人类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选择建造了城市,工业化又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确定无疑地造成了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
1.1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发展是通过对稳定的自然演化进程的改变来影响自然环境的。虽然单一的城市所产生的自然环境改变是局部范围的,但是,随着世界城市不断向乡村蔓延,正有无数个城市在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同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叠加起来的效应却足以在我们所能预见的范围内引起地球环境的剧变。这也是当前环境危机的真正原因之所在。现在,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遭受了自然的困扰之后开始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墨西哥由于没有认识到水体与地表的关系,在地面沉降了25ft(约7.62m)之后,重新恢复地下水的供给。洛杉矶和香港在山体大面积滑坡之后,再次考虑城市与山脉的关系,休斯顿和哈里斯堡在饱受了上游城市化所造成的洪水危害之后,对本城市和上游城市进行改造,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在垃圾污染和人为破坏之后得到恢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当前的中国同西方城市化发展之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化﹑污染﹑自然衰退……那么,同样处于自然衰退和城市发展之中的我们又应当怎样认真思考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1.2城市和自然应和谐发展。“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理想城市环境的美好追求。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市设计到中国“天人合一”的城市建设理念﹑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到沙立宁的有机疏散城市﹑从奥姆斯特德的城市公园体系到中国的山水城市概念无不体现出人类这一美好的愿望。但是直到今天,大多数城市也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土。相反,城市的自然环境却不断退化了,“逃离城市”“城市空心化”日渐成为社会进步﹑城市发达与否的代名词。城市与自然已经成了只能任选其一的矛盾体。于是,回过头来人们又试图重新恢复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城市铺上草地﹑增加城市绿化率﹑控制污染,使空气和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城市的这些环境建设并不能等同于自然,已经被城市所填埋了的河道﹑改变了的地貌以及缺失了的湿地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也很难得到恢复,城市与自然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从自然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自然界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更次一级的系统所组成,直至单一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体而稳定的自然环境。而当前环境的恶化正是整体被割裂的结果。这是机械主义还原论的代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回复人类以及城市发展所切断的自然动力过程,或者按照自然的动力过程建设城市,按照《老子》所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自然环境的建设同地球自然界的环境改善是统一的。它们统一在自然演化的规律——“道”之上。那么,什么是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呢?我们知道,自然是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它的发展、演化与稳定与否的客观规律都发生在土地之上,而城市发展的根本也在于土地。土地是城市与自然共同的基础。在土地之上,城市的每一次发展必然要改变一部分自然环境,并且创造出新的人工自然——城市的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等。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城市对于土地的利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城市的运转过程符合自然的运作规律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2、土地自然
现代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的整体,它有着自己演化的客观规律,因而也有它内在的土地自然功能,其中,有对自然平衡起关键作用的土地,而且土地自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稳定的动力过程,而以往以经济利益、GDP的发展指标为准绳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不能正确反映土地的自然要求和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并且往往人为切断土地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自然系统的衰退。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土地内在功能的正确认识,来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在城市的发展中按照自然演化规律来建设城市,在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这是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界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见图)。因此,不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面去着手,不去考虑自然演化规律的客观要求,单纯的强调城市本身的环境建设,或者单纯的强调地球环境的改善都不会得到完美的结果,我们已经从西方那种“建设城市——环境恶化——向乡村蔓延——再恶化——再蔓延”的发展模式中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人们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既会得到充满自然生气的城市,也会得到完美的地球自然环境。反之,文明古城衰亡的历史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重演。城市的发展是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单纯的以自然主义的热情来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但是自然环境的急剧衰退已经刻不容缓,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主义、环保主义……已经呼吁我们对“唯一的地球”的重视,城市建设在这场“地球保卫战”中更是责任重大。
3、生态、城市与自然平衡
3.1城市建设所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生态学认为,当前城市建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破坏了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王如松在《城市生态调控方法》中把它总结为:
(1)“流”或“过程”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没有“垃圾的”系统,自然本身以及它的排泄物通过系统的循环得以充分的利用。在城市的建设和运转过程中,城市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排放不能像自然系统那样得到循环利用,过多的物质、能量滞留在环境之中,自然生态系统得不到足够的补偿、缓冲和保养生息,从而造成“流”和“过程”的失调;
(2)“网”或结构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系统元素间形成稳定的关系,而城市的发展不仅破坏了已有的自然网络结构,而且由城市构成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生态网络极不均衡,土地配置、资源利用、城乡关系、供需关系、代际关系不能协调发展,从而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尖锐矛盾;
(3)“序”或功能失调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的功能体,它的环境容纳能力、自然缓冲能力、持续供给能力、自主组织能力等大欧式功能协调有序的结果。城市发展在注重生产、生活的同时,忽略了能源、环境、自然以及人的供需、接纳、缓冲和调控功能,从而造成“序”的失调。
3.2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城市的合理发展应当顺应自然生态的过程,协调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
(1)循环再生原则:自然界是不断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循环来得到发展的,这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稳定和再生的根本。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也必须加入到自然的循环当中,并且保持自然循环的稳定与畅通;
(2)协调共生原则:单一的生物是不能生存的,它们必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来协调共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就如同沙丘中的单一植物终究会趋于灭亡,而复杂的森林系统则会保持稳定和持续的繁衍。在城市中也必须要保持各种自然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确保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
(3)持续自生原则:只要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畅通,且具有足够的多样性,那么该系统就会通过负熵流的不断输入来保持持续自生。在一定的生态门槛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的城市生态系统也会维持其自生能力。然而同自然系统不同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有人来控制的,如果认为的决策失误,就会导致自然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双重破坏。要想维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使城市的运作顺应自然生态的运作过程。生态的运作过程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和自然演化的基本原则,城市的生态化运作过程也就是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化过程。
4、土地自然系统
篇8
环境对运动的影响
人体在体育活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加快,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受环境的影响就更大。例如,普通成年人每分钟吸入空气约9升,而在进行运动时,每分钟吸入的空气可增加3~8倍,甚至更高。若空气中含有害成分,运动时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就比平时多得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再如,人体有维持体温恒定的机能,它是通过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增强或减弱来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的。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耗散热能约1.56千卡,而在剧烈运动时可达几十千卡甚至上百千卡。因此在高气温环境下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要注意预防中暑。
此外,运动场地的硬度和平滑情况,对人体在进行运动时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因为人体在进行跑跳活动时,踏地的力量很大,如起跳时的踏地力可达几百公斤,踏地力越大,受地面的反作用力越大;地面越硬,其反作用力也越大。若场地过软,反作用力不够,就会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跑不快,跳不高:相反,若场地过硬,反作用力过大,则容易造成下肢的应力性损伤(如腓骨与胫骨的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场地不平或过滑则易使人摔倒而发生损伤。
可见,环境对人体在运动时的影响比平时大,因此,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和保证运动能力的发挥,必须注意运动环境的状况,而对于运动场地,越来越多的专家建议进行绿色运动。
绿色运动及其意义
绿色运动,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身体活动,而此处的自然环境多指的是周围有绿色植物的地方或空间。绿色环境中运动不仅能避免健身者吸入过多的有害物质,而且由于其含氧量丰富,对健身效果和改善身体状况都有较多好处。
美国研究者朱尔斯・普里蒂等的研究显示,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能减少精神疾病发生的风险,改善幸福感。他们分析了英国1252名不同年龄、性别和精神状态的人,这些人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散步、园艺、骑自行车、钓鱼、划船、骑马和耕作等活动,结果不同年龄和社会群体的人都改善了健康,其中改善最大的是工作压力大的人和精神疾病患者。
所谓的自然环境并不完全局限于郊区野外,哪怕是人们在嘈杂城市中的公园进行“绿色运动”也会受益。如果自然环境中存在水资源(如小溪、河流、江海)、蓝色的天空和茂密的绿色植物,那么“绿色运动”的效果会锦上添花。健康学者还发现,“绿色运动”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每天5分钟就足够,当然时间越长效果会更明显。
如何选择运动环境
由于运动时需要通过呼吸从外界摄入大量的新鲜氧气,以满足健康的需求,所以运动场地以平坦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为优。
1 公园内无论是大型的国家公园还是小巧的街心公园,树木花草种植均较多,且道路修整的比较平坦,是较佳的运动场所。
2 绿地周围城市绿化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周围(小区内或小区周围)的草坪绿地也多了起来。作为绿色植物,草坪同样能够起到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在其周围进行运动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3 郊区野外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空气污染,到郊区野外钓钓鱼、放放风筝,爬爬山,在健身的同时还能放松心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风景胜地许多风景胜地有山、有水、有森林,富含对人体有众多好处的负氧离子,在浏览美景的同时可促进身体健康,同样是较佳的选择之一。
可供选择的运动环境很多,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环境,平时可到距离较近的公园内或绿地周围进行运动,有条件者可选择到郊区野外远足或风景胜地旅游。但以下地方尽量避开:
1 高楼大厦周围由于楼房林立,楼群之间往往容易形成忽强忽弱的风,称之为高楼风,容易使人受凉感冒。此外,楼群之间也非安全之地,楼上坠落的物体可威胁到锻炼者的安全。
2 空气污染区域如工业区、化学气味较浓的场所、烟囱、餐馆附近等,有害气体与浮尘污染空气的情况十分严重。在这些地方,吸入有害物质增加,运动不但无益甚至有损健康。
3 电磁波干扰严重的区域诸如高压线、变电站、广播电视发射塔、卫星通讯及导航系统附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电磁波辐射,并形成一种“无形烟雾”,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景观设计;人工环境;自然环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89-01
建设生态城市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在生态城市景观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的环境风貌设计中应确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规划设计思路,从人本出发,充分考虑人的生存需求、活动需求、精神需求等因素,努力创造自然环境优美。计成的精妙总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生态环境与人工景观建设有机结合,造就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居环境。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至今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但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这是“生态城市”概念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寻求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新秩序。
我们所追求的生态城市不仅是城市生态功能的健全、建立一种良性的生态机制,还应该是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天蓝、水清、地绿”这些形态上和形象上的目标。使城市的人工形态和自然形态统一起来,协调一致,从而使城市真正走上绿色、美观、社会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广义上讲,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后者也称为社会环境。从狭义上讲,是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等需要而创建的环境空间,如各种建筑,园林等。人工环境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之上的,为自然环境如虎添翼。
三、景观设计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关系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东方人对人与自然和谐态度的凝炼表达,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虽然它在当时还仅仅是一种学者们的思想理念,但在今天看来,它却可以与现代人的生态文明观耦合一起,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指导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
(二)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互融性的案例
1.悉尼歌剧院与周围环境互融性设计
悉尼歌剧院的特殊位置也强调了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在海上好象一个大贝壳一样与周遍的环境融合的十分完美。众所周知,悉尼歌剧院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地标性建筑,提起悉尼歌剧院悉人们就会想起像风帆一样的建筑,静静的躺卧在海上,徐徐的海风,无比优雅壮观,尼歌剧院就充分说明了与周围环境互融的重要性。但是试想一下,悉尼歌剧院是坐落于城市的内部,会是什么样子?在建筑林立的都市中心赫然的出现一栋白色的庞然大物,悉尼歌剧院还会文明于世间吗?
2.石家庄地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缺失
石家庄地区干晒情况比较严重,城市景观设计中并没有做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在人工景观的建设中疏忽了自然景观,以至于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脱节。
四、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景观指由西方传入的,主要采用与现代建筑相匹配的形式,以注重理性和科学为特征,讲究人工改造的景观理论和实践。中国现代景观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相比之下,理论性和系统性就不够强,国内的景观设计存在以下几点缺陷,那就是急功近利、攀比气派、注重表面人工等,而忽略了自然、朴实这些景观固有的特点。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国人对景观的领悟会逐步提高,追求自然、朴实、美丽和谐的景观效果,最终必然是中国景观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多向西方景观设计行业先进的国家吸取经验,中国的普遍设计水平会提升一个很大的台阶。
五、总结与展望
山林、水体等自然环境要素在决定城市特色方面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城市中的建筑更大。因而我们设计城市景观时,不仅布置安排好建筑物,而且要安排好山林、水体等自然风光的观赏视线,使它们得以充分融合,达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完美融合。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人们日益追求的完美境界, 随着人类质及精神需求的提高.创造怡人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着重解决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尊重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好意境。
篇10
关键词:环境融入;幼儿园;建筑设计
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给养,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因此,在研究幼儿园建筑的自然环境处理前,有必要对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用于指导幼儿园建筑设计。
2建筑自然环境处理的技术策略
2.1低技术处理手法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观。民居在选址上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最佳选择。具有上述特点的自然环境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小气候。传统民居普遍采用的四合院的布局形式也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院落空间可以很好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微气候”调节能力。传统民居均是就地取材,应用自然材料进行建造,如的碉房、云南的竹楼、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帐篷等。它这些传统的建筑理念和低技术处理手法都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低技术的应用要求不高,易于掌握,在局部受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的地区,由于建筑功能简单、结构型制不复杂,采光、通风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沿用传统的低技术处理手法就能经济、简便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幼儿园设计中,低技术的处理手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因为幼儿园的建设量大,无论城市或者乡村都需要给3~6岁儿童提供一个学前教育的机会,而因为各地经济因素的限制,使得被动适应自然条件的低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低技术的处理因地制宜的取材,很好的与周边环境融合,这是低技术处理的优点所在,同样的,因为其受到经济因素很大的制约,导致这类幼儿园普遍条件比较差,一些细节处理上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安全的需要。
2.2高技术处理手法
高技术建筑环境处理手法不同于早期的“高技派”建筑,两种是不同建筑理念指导下的建筑。早期的“高技派”建筑强调建筑自身结构、功能和形式的完整性,而漠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高技术建筑环境处理手法则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共生,利用先进的结构、设备、材料和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形成舒适的建筑“微气候”。高技术建筑环境处理手法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生态学、生物学、气候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支持手段,从生态策略入手,强调建筑的灵活性、低能耗,强调较强的空间适应性,使建筑与环境有效地呼应起来。这些高技术包括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一些新的生物技术,防污染技术,再循环和资源替代技术,生态式的能量供应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等。虽然这种建筑的造价比较昂贵,但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却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的运行费用。因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还是相当经济的。
目前国内的幼儿园设计中相关高技术处理手法的运用还十分罕见,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主要还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因为高技术处理手法是以先期经济投入为依托的。国内幼儿园的建设虽然投资主体不同,但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幼儿园的投资建设方更注重眼前利益,所以不愿意在幼儿园建设初期投入较多的资金是共同的特点。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幼儿园建设又不是以投资回报为根本目的等因素,就导致了我国幼儿园设计中基本上没有应用到相关高技术的处理手法。
在一些发达国家,高技术处理手法已经在一些幼儿园设计当中应用了。丹麦阿尔博隆德幼儿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幼儿园由Box25事务所设计,幼儿园的平面设计采用较为规则的矩形布局,这样以减少建筑的表面积,为其节能设计提供了前提。两个锥形空间设有高出屋顶的斜天窗,将大片的阳光引入建筑内部,并在四周的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使幼儿在玩耍和学习的同时又感知到天气的变化和一天中太阳的运动。建筑入口处设有水道收集雨水,幼儿通过两座小桥进入幼儿园,这样的设计在增添了趣味性的同时也为幼儿展示雨水的回收过程,启发了幼儿的思维,同时,这个雨水回收系统也是高技术运用的一个体现。这个幼儿园还有展示物质循环过程的透明式设计,将高技术的运用与幼儿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幼儿可以亲眼看到它们产生、使用、废弃和再循环的全过程;除此之外,阿尔博隆德幼儿园的所有水和相关能源都通过相应的高技术处理,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这样的设计虽然在前期一次性的投入比较大,但是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却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行费用和能源。
2.3适宜技术处理手法
所谓适宜性技术处理手法是针对地方气候条件,融合生态建筑创作原则,运用现代生态技术与传统节能技术相结合而创作的建筑。相比传统地域建筑被动地应对自然环境而言,适宜性技术处理手法则是被动应对自然环境和主动维护自然环境相结合。适宜技术处理手法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各种经验与技术策略,在积极利用先进科技的同时,并不排斥“低技术”,而是将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走以适用为宗旨的“适宜性技术”之路。
在幼儿园设计中,由于适宜技术对经济条件的要求不是太苛刻,而且在设计考虑充分的前提下,实施起来难度也不是太大,所以在国内的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园设计中都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这些幼儿园设计中,适宜技术的应用都是作为整体设计中的一小部分体现出来的,比如有些应用在通风设计中,有些应用在遮阳设计中,有些则是应用在微气候环境的营造上。
3总结
本文通过对建筑自然环境处理方法和幼儿园建筑设计分析和总结,最终形成了可以指导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融入自然环境处理方法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策略,分别为低技术处理手法、高技术处理手法、适宜技术处理手法。
参考文献:
[1]方海. 寓教于乐的功能空间[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