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环境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环境的定义

篇1

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后,于11月10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10月中旬,由袁荣祥副主任带队赴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征求意见,10月下旬又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2003年我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来,先后实施清洁空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专项和新一轮治气“三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有所提高。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负荷仍然较高。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9个县以上城市中,仅有9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很有必要重新修订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环资委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修订草案针对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特点及监管需要对上位法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必要的创设,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时,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问题。法律的有效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具体可行的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上。修订草案第四条第一、二款和第五十七条虽已依照大气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对部门职责及追责作了规定,但由于部门监管职责不够明朗以及问责追究相对较轻,这不仅容易造成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及不作为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降低法律的适用性。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对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都作了较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把“对监管者的监管”落到实处,同时又考虑到与长三角地区的法律衔接,建议修订草案鉴借兄弟省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条款,切实达到部门监管职责清晰、问责追究有章可循。

二、关于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问题。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上位法对未达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作了规定,本修订草案对此没有涉及。但由于目前多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使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草案除上位法规定外,应进一步明确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因素分析、阶段目标以及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好地贯彻实施。

三、关于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问题。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对整个大气污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修订草案第九条对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作了规定,但由于我省“低小散”的“块状经济”明显,区域性污染相对比较突出,加上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省的大气环境质量。如果只按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就容易造成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变相转嫁或被平均的现象,从而规避法律对其总量控制及削减的要求。因此,建议修订草案除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外,应重点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及削减指标,从而实现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一般排污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双控”的目的。

四、关于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责任问题。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是确保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而企业监测实时数据又是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修订草案第十三条虽对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作了规定,但由于目前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时有发生,给环境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及时查处带来难处。为强化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保护责任,建议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的责任,并辅以明确、严厉的违法惩罚措施;同时,将企业监测实时数据作为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以确保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举证有据、环境执法部门监管到位。

五、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问题。秸秆处置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修订草案第四十一条对秸秆处置尤其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目前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都有靠露天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它既可烧死害虫及虫卵,又可肥地。偏远山区集中秸秆处置成本很高,具体实施比较难。为使秸秆处置更切实际,建议修订草案依据上位法第七十七条授权条款,在城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干道以及大气环境特殊保护区附近,可以先划定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区域,以确保这些区域真正做到有令禁止、有令能止。

篇2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的繁荣,消费者拥有了比以往更多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选择。但是,与物质丰富伴随而来的是消费者越来越难以进行合理的产品选择,从而对身体和精神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最新一期国民体质监测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各年龄段人群均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其中,中小学生、成年人、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而造成这些结果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很多时候没有进行合理的消费选择。例如,许多消费者大量食用短期享受的垃圾食品,花费大量时间观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而不愿意坚持长期有益的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

正因为这些不合理的消费选择会造成严重后果,营销学术界近年来也对这类消费选择进行了积极的研究。针对这一现象,韦滕布罗赫(Wertenbroch ,1998)给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有害品(vice)和有益品(virtue。具体来说,有害品虽然能在短期内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享受,但是长期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损失,而有益品与之相反,虽然在短期内带给消费者的收益低于有害品,但是长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收益。消费者短期内会觉得有害品更有吸引力,但是为了长远,有益品是更合理的选择。而当人们持续将时间和经济资源投人到有害品消费而忽略有益品消费时,就会造成以上提到的不良后果。

除了相关的定义,过去的研究也指出了许多影响消费者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重要因素。但是,过去的研究关注的都是较为短期的变量,很少关注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对这类产品选择的影响。而过去的很多相关研究证明,消费者的价值观会对他们的消费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顾客关系、感知产品意义、信用负债、感知价值和决策风格等。

本研究将关注一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自然环境价值观对消费者有益品和有害品的选择。在经典的施瓦兹(Sehwartz)价值体系中,自然环境价值观包含于普适主义(universalism)价值观中,代表的是“人们对自然利益的理解、认同和保护”f87。相比即刻的个人利益,在这类价值观上得分较高的消费者更关心自然的长远利益。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正确对待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政府和社会都在致力于引导人们建立起正确的自然环境价值观,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些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社会开始产生积极影响,例如更多的人采用循环使用的购物袋来代替一次性的塑料袋,采用更环保的出行方式来取代车辆出行等。但是,前人的研究仅仅关注了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于与环境相关的消费行为的影响,而没有关注这一价值观对于消费者其他类型消费行为的深远影响。

因此,本研究关注的是自然环境价值观对消费者(与环境不直接相关的)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通过直接测量消费者的自然环境价值观和提升消费者对自然环境价值观的认同度,检验自然环境价值观对消费者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从而为相关管理机构和企业如何通过培育人们的自然环境价值观来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自然环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形成的一种对于目标重要性的持久信念,在个人认知系统中具有核心的位置,指导人们的具体行为[97。而在个体层面上,施瓦兹的价值观分类体系被学术界广泛接受[al。该体系认为价值观主要来源于人类的三种普遍需要:作为生物个体的需要,社会交往中的合作需要,以及组织生存和福利的需要。根据这三种普遍的需要,它归纳出了个人价值观十种基本的普适类型:权力、成就、享乐主义、刺激、自我导向、普适主义、仁慈、传统、遵从和安全。以往研究证明,施瓦兹价值观体系的价值类型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涉及政治态度、专业选择、消费行为、唯物主义、顾客创新等领域。

在施瓦兹价值观体系中,普适主义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追求社会的平等与正义、保护环境和与自然的统一。根据其定义,普适主义价值观可以划分为两个子维度:社会价值观和自然环境价值观,前者关心人与社会、与其他人的关系,而后者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前人的研究,这两个子维度中,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人们的具体消费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具体体现在自然环境价值观得分较高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有机产品、节约用水和避免使用塑料购物袋等。但是,前人研究主要关注有益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而缺乏关于自然环境价值观对环境无关的消费行为影响的探讨。因此,在本研究中,笔者将着重关注自然环境价值观如何影响与环境不直接相关的消费行为。

(二)自然环境价值观对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

巴泽曼等(Bazerman et a1.,1998)提出,每个人都面临两个自我,“想要自我”( want self)和“应该自我”( should self) 7227。前者集中于短期利益,能给人带来短期的情感或体验上的享受,但是不符合人们的长期利益,甚至会给人们带来长期的损失,例如酗酒、抽烟和冲动性购买等。而后者虽然短期内不能带来与前者相当的享受,但是符合人们的长远利益,例如辛勤工作。结合前文提到的韦滕布罗赫(Wertenbroch ,1998 )中关于有益品和有害品的定义,如果人们是理性决策者,对未来的收益有理性的期待,他们会选择有益品[‘〕。但是,因为人们并不是完全理性,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有益品和有害品的选择,如努力或者优异的表现、金钱概念或时间概念、选择产品或者放弃产品,以及之前自我控制的成功等[z3 -za }。但是其中仅仅有很少的研究探讨了价值观对人们这类消费选择的影响[z9},而价值观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因素,既是激励人们行动的目标,也是人们产生行动的动机,而强制的动机可以促进自我控制的实现[30},因此价值观在消费者对于有益品和有害品的选择中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前人的研究,如果想要在有益品和有害品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人们需要为了长期利益牺牲短期愉悦。而根据自然环境价值观的定义,它主要关注自然的整体福利,追求与自然的统一,必然强调自然的长远利益,放弃个人的短期利益。正因为两者具有这样的共通点,选择长期利益,放弃短期利益的思维方式除了会影响与环境相关的消费行为,也会传导到与环境并不直接相关的行为中,对消费者做出合理的产品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相关学者发现持有自然环境价值观的消费者更有可能控制自己食用肉类制品的数量,秉持自然环境价值观的消费者购物频率更低,更少进行享乐性消费,生活更节俭。

根据前文提到的有益品和有害品的性质,如果消费者想要做出正确的产品选择,也必须学会放弃短期利益,追求长期利益。例如,科维茨和郑毓煌(I}ivetz & Zheng , 2006)发现,当消费者意识到不同的产品对自己的长短期利益有不同影响时,更容易进行自我控制,从而选择有益品而放弃有害品[35}。他们在研究中采用了“感知冲突”这一概念测量消费者感知到的有益品和有害品的利益冲突。消费者在有益品和有害品的选择中感知冲突越强烈,越有可能选择有益品。因此,当人们将自然环境价值所倡导的利益权衡方式传递到有益品和有害品的选择中时,人们会感受到更高程度的感知冲突,从而更可能选择有益品。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自然环境价值观使得消费者更有可能在有益品和有害品中选择有益品。

假设2:感知冲突在自然环境价值观对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与此同时,前人的研究证明感知冲突的影响大小会受到很多消费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者的年龄[36]。随着年龄的增长,忽视长期利益产生的后果会越来越明显(例如长期不健康饮食、不积极锻炼的后果),感知冲突对消费者的冲击也会越大,消费者也会越来越认为长短期利益的矛盾与自己的决策更相关。因此,相比年龄较轻的消费者,感知冲突对年龄较大的消费者影响更大。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消费者年龄在自然价值观对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三、实验研究

(一)实验一

1.实验设计

实验一的目的在于检验消费者的自然环境价值观与产品选择的关系。实验的参与者为位于北京的某综合性大学的356名学生(18 } 25岁,男性150名)。课题组告知被试自己未来计划进行一些重要的消费者调查,并赠送参与者礼品,所以现在想了解哪些礼品更受欢迎,然后邀请他们在两种礼品中选出自己更喜欢的一种(两种礼品市场价格相同)。可供被试选择的礼品包括:一盒费列罗巧克力或者一盏飞利浦小台灯。

随后,为了排除产品选择的影响,被试回答了一些与本实验无关的问题(用做填充任务/filler task。填充任务之后,课题组测量了被试的自然环境价值观。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使用两种量表对施瓦兹文化价值观进行测量,分别是施瓦兹价值量表(schwartz values survey, SVS)和肖像价值量表( portrait valuesquestionnaire,PVQ) }3'}。而现在的研究使用得较多的是PVQ量表。该量表在超过60个国家15万以上的被试中进行过广泛测试,信度和效度良好。在该量表中,被试首先阅读一些关于他人的简要描述,然后评价被描述者和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相似(1=完全不像我;;6=完全像我)。例如:“他坚信人们应该关爱大自然”,“爱护生态环境对他来说很重要”(测量自然环境价值观)。通过被试人员的评分,可以测量出他们的基本文化价值观的情况。在本研究中,笔者选用了肖像价值量表(PVQ)中测量自然环境的条目来测量被试的自然环境价值观(a=0.70)。

在测量完被试的自然环境价值观之后,课题组要求被试对巧克力和台灯的产品类别进行打分(1 -7分量表,1代表完全有害品,7代表完全有益品)。被试随后回答了人口统计变量和实验目的等问题。

2.结果分析

操纵检验:所有被试都没有猜出实验的真实目的。相比巧克力,被试更倾向于认为台灯属于有益品(1代表完全有害品,7代表完全有益品;M巧克力=4.20,M台灯=5.62,t(355) -43.94,尸<0.01) o

主效应:以自然环境价值观得分为自变量,以对礼品的选择(0为选择巧克力,1为选择台灯)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证明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产品选择影响的主效应显著(B = 0. 095 , lkald ( 1) = 3 . 579 ,P <0.05)。这说明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产品选择的影响显著,自然环境价值观得分越高的消费者越倾向于在有益品和有害品中选择有益品。

实验一通过直接测量消费者的自然环境价值观,初步验证了消费者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产品选择的影响。为了检验自然环境价值观影响的内在机制,在实验二中课题组将通过测量被试的感知冲突来验证其对价值观对产品选择影响的中介作用,以期检验研究假设2。与此同时,为了拓展本研究的营销实践指导意义,在实验二中课题组将采用企业绿色营销信息来操纵消费者对自然环境价值观的认同度。再者,为了控制不同产品品类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实验二也将采用同一品类(软饮料)中的有益品和有害品作为产品选项。

(二)实验二

1.实验设计

实验的参与者为网络招募的100名被试(男性42名)。在本实验中所有被试被随机分到自然环境价值观组或控制组。在自然环境价值观组,被试看到关于Nike品牌“旧鞋用起来”(回收旧鞋,利用可回收材料创建高质量的运动场地)环保项目的简要介绍,并被要求对此发表自己的感想[38}。控制组被要求回忆和描述最近一次购物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并发表感想。所有被试随后进人产品选择任务。

在产品选择任务中,课题组告知被试自己未来计划进行一些重要的消费者调查,并赠送参与者礼品,所以现在想了解哪些礼品更受欢迎,然后邀请他们在两种礼品中选出自己更喜欢的一种(两种礼品市场价格相同)。可供被试选择的礼品包括奶油蛋糕消费券或者超市牙膏类产品消费券。在所有被试做出选择之后,课题组借鉴科维茨和郑毓煌(Kivetz&Zheng,2006) }3s〕中测量感知冲突的问题,测试了被试在两种产品选择中产生的感知冲突。量表包含8个问题,例如:“吃奶油蛋糕能让我立即感到很愉悦”;“使用牙膏刷牙能给我带来未来收益”。

之后课题组询问被试对自然环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a=0.72),以检验实验对价值观认同度的操纵是否成功。在被试回答完产品类别操纵检验、人口统计变量和实验目的等问题之后,实验调查人员收回问卷,并对参与者的帮助表示感谢。

2.结果分析

操纵检验:所有被试都没有猜出实验的真实目的。相比奶油蛋糕,被试更倾向于认为牙膏属于有益品}4代表完全有害品,7代表完全有益品;M蛋糕=4.21 ,M牙膏=5.67;t(99) -9.25,尸<0.01)0

与此同时,自然环境价值组(M白然组=4. 88)明显比控制组(M控制组=4. 48)对自然环境价值观的认同度更高(t(99) -2. 18,P <0.05)。

主效应:以组别作为自变量,以对消费卡的选择(0为选择奶油蛋糕消费卡,1为牙膏消费卡)作为因变量进行逻辑(Logistic)回归,结果证明自然环境价值观主效应显著(world (1) = 4. 76 , P < 0. OS )。这说明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产品选择的影响显著,相比控制组,自然环境价值观组的人更倾向于选择有益品(牙膏类产品消费卡)。

中介效应:根据之前理论的推导,自然环境价值观使得消费者更容易意识到有害品和有益品在长短期利益上的冲突,从而更愿意选择有益品。将被试在8个冲突问题上的得分两两对应相减,然后相加得到被试的感知冲突。然后,采用索贝尔(Sobe1,1982)的方法检验感知冲突在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产品选择影响中的中介作用fs97,如图1所示。首先将产品选择作为因变量,组别作为自变量做逻辑(Logistic)回归,结果证明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产品选择的影响显著(P<0.05)。然后,将感知冲突作为因变量,组别作为自变量做线性回归,结果证明组别对感知冲突的影响显著,即自然环境价值观组相比控制组产生了更高的感知冲突(t=2.46,P<0.01)0最后,将感知冲突和组别同时作为自变量,以产品选择作为因变量,得到的结果是:自然环境价值观的影响不再显著(P >0.09),而感知冲突的影响仍然显著(P<0. OS)。

参考普雷切和海耶斯(Preacher &  Hayes,2008)进行自举分析(bOOtStrap,用5 000个bootstrap)发现[40}将感知冲突放在中介变量位置时,模型95%的置信区间为[0.081 0,0.959 4],不包含0,说明感知冲突在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产品选择的影响起中介作用。因此证明,当消费者对自然环境价值观的认同度提升时,更能感知到有益品和有害品在长短期利益之间的冲突,从而更加偏好有益品。

四、研究结论和未来方向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自然环境价值观对消费者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即自然环境价值观使得人们更容易感知到有益品和有害品在长短期利益上的冲突(感知冲突),从而更有可能选择有益品。其中,在实验一中,直接测量了消费者的自然环境价值观,发现自然环境价值观高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有益品。实验二通过介绍企业绿色营销行为提升消费者对自然环境价值观的认同度,验证了感知冲突在自然环境价值观对产品选择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本研究发现的自然环境价值观对消费者产品选择的影响,拓展和丰富了关于消费者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因素的探讨。过去关于消费者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短期环境因素[23 },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揭示自然环境价值观影响的结果和作用过程,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人们对价值观深远影响的认识[37}0

第二,前人关于自然环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与环境相关的消费行为的影响,而本研究拓展了学术界对于自然环境价值观影响范畴的认识,将其拓展到与环境不直接相关的消费行为中。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价值观的影响不仅体现为直接相关领域的行为,还会作用于人们内在的思维方式,从而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

第三,前人的研究主要采用直接的价值观测量来检验价值观的作用,而本研究在测量的同时还采用了提供特定信息这一方式提升消费者对特定价值观的认同度,证明了外部环境可以一定程度影响价值观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因此,未来的研究者可以考虑通过一些外在线索提升某些价值观的认同度,从而增强这些价值观的作用。

(二)对管理实践的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在实践层面,本研究的发现对相关管理机构和营销者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随着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和各种民间力量也开始致力于培育人们尊重并维护自然长远利益的价值体系,即本研究中所关注的自然环境价值观。例如,自然环境价值观中实现人和自然共同发展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和谐”价值观相一致。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自然环境价值观的倡导不仅会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促进个人进行理性消费,对实现人们长期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倡导自然环境价值观利国利民,值得长期坚持。

篇3

关键词:以数为纪 操作定义 决策模式 传统

中国人办事常说“心中有数”,是指未来成功的概率。“概率”在汉语中被称作“把握”,原本是指算筹计算结果所得筹码的多少。算筹筹码的形制是一种细小的竹、木棍,以形制或颜色区分正算和负算,正算和负算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这些竹木棍不大,因此,若干筹码可以握在手中。古代汉语是单音节词,但“把”、“握”两个单音节词的连用很早,取“一握”之义,后来成为双音节词。如果计算后握在手中的正算多,说明肯定或成功的概率大;如果手中的正算少,说明肯定或成功的概率小,这是“把握”之说的由来。“心中有数”与“把握”的说法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数量决策模式特点。

一、能掐会算

民间传说姜太公、诸葛亮、刘伯温等人“能掐会算”。若说他们能预卜未来吉凶,那是神话;若说他们善于决策,这是可能的,他们是数量决策的高手。《尚书》中《洪范》篇的“稽疑”部分有一个使用掐算或筹算方法决策的例子。《洪范》篇的“稽疑”以6件事的决策为例,说明龟占官、筮占官、王、卿士、庶民5种人意见的权重值分别是3比2比1。这些权重值是有方向性的,持赞同意见(从)用正算,持反对意见(逆)用负算,最后作负数加法的运算 。5种人意见的权重相加,总加结果为正数时意味“吉”,总加结果为负数时意味“凶”,总加结果为0时意味“做内(事)吉,做外(事)凶”。用±3±3±2±1±1的式子可以计算出5种人意见所有32种可能的组合样式。为什么龟占官和筮占官意见的权重值大于王者呢?我们知道,在早期社会分工中,龟占官和筮占官是披着神道外衣的科学家,也是为国家决策服务的咨询专家。虽然他们在计算“把握”过程中的权重值大于王者,但决策的拍板权掌握在王者手中,最终还是王者说了算。掐手指是计算的简易形式,筹算才是古代计算的正式形式。汉语中“筹策”、“庙算”、“投算”、“决策”、“运筹”等说法,都是古代运用算筹决策的语言痕迹,掐算与筹算决策是中国特色的决策形式。

二、概念的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

掐算与筹算决策的核心技术是把决策问题分解成若干要素,将概念的抽象定义转换成操作定义。如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管理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自然环境“是指围绕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包括空气、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水系、动植物、各种矿藏资源等等,”这是自然环境的抽象定义。《洪范》篇将行政管理的自然环境称为“五行”,其内容包括水、火、木、金、土5个方面,这是行政管理自然环境的操作定义。中国古代是农业经济,五行的定义反映了农业社会行政管理自然环境的特征。作为生产要素,水是农业的命脉;火是烧荒垦辟手段;木是制材料;金属是冶铸材料;土地是农业生产资料。作为生活要素,水煮盐入食;火烹饪煮食;木(梅子)以酸入味;青铜冶铸器具;土地生长五谷,五行中缺少任何一项都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五行”的操作定义被类推到各个方面,与五德(历史观)、五官(生理)、五脏(病理)、五音(乐理)等类比,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与抽象定义相比,概念的操作定义更便于完成决策过程。概念的抽象定义主要从性质上加以界定,虽然有利于加深对事物或现象本质的深入认识,但对决策过程来讲,更需要通过概念的操作定义认识事物或现象在当前的发展程度和数量差距。如《逸周书?大武解》认为,发动军事进攻要依“四攻”标准:一是“天时”(时机有利);二是“地宜”(地理条件适宜);三是“人德”(人心向背);四是“行利”(能从行动中获取利益)。很显然,如果军事进攻具备以上全部四项条件,军事进攻的胜利把握就大;如果具备的条件少或不具备,胜利的把握就小甚或导致失败。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早熟的行政管理型文化,要求决策者沿宗的决策制度,“议事以制”,以“典常”为师。所谓“议事以制”,包括对国人的民意征求、对龟占官、筮占官的决策咨询,也包括采用前人制作的操作定义作为决策的数学模型。

三、“以数为纪”的数学模型

“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就像计算机运算所需资料必须在输入计算机之前经过数学机械化处理一样,中国古人对需要决策的事物或现象施以数学机械化处理,设计出操作定义的数学模型,这种操作定义在《逸周书》中叫“数为纪”,后世称作“以数为纪”。“以数为纪”的操作定义是将概念要素以其“数”(个数)的特征联为一组,是对概念构成要件作量数定义而不是逻辑学上性质的定义。操作定义用来“纪”物的数字有大有小,没有一定之规,主要取决于事物和现象的自身特征,如二纪(日月)、三才(天地人)、四夷(蛮夷戎狄)、五德终始(解释政权嬗代)、七出(遗弃妻子的借口)、八卦(乾坤离坎震巽艮兑)、九品(职官品阶)、十天干、十二地支等。操作定义从其应用功能分为三类:一是描述性定义,二是解释性定义,三是解决性定义。

1.描述性定义的判断功能。概念的描述性定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具有判断功能。在用人方面,男人应具备士之“百行”;在择婚方面,妻子应具备德、言、容、功“四行”标准。东晋时许允娶妇,因新妇貌丑打算离她而去,当新妇挽留他时,他问:“妇有四德,卿有其几?”暗指她不具备妇容的标准。新妇说:“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劝喻他在“德”与“色”之间作出正确选择 。

2.解释性定义的推理功能。概念的解释性定义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具有推理功能,如《逸周书》讲到管理国家要做到“七顺”:“顺天得时”、“顺地得助”、“顺民得和”、“顺利财足”、“顺助得明”(原文错为“顺得助明”)、“顺仁无失”、“顺道有功”,分别回答了“得时”、“得助”、“得和”、“财足”、“得明”、“无失”、“有功”的原因。

3.解决性定义的谋划与决策功能。概念的解决性定义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具有决策和论证功能,如《孙子兵法》对“五事”作“七计”计算,可以“知己知彼”。“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句中的“计”是动词,意为计算。《说文解字》说:“计,会也,也,从言从十。”将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研究道、将、天、地、法5个方面的条件,通过对主孰有道(±2)、将孰有能(±2)、天时与地利孰得(±2)、法令孰行(±1)、兵众孰强(±1)、士卒孰练(±1)、赏罚孰明(±1)七个方面的权重值作总加计算,可以比较分析敌我双方胜负的情形。其中的“‘计’是‘五事’的重复,而不是另提新的内容”。

今天,古代的算筹计算工具虽然已经被算盘、计算器和计算机取代,但“以数为纪”的思维模式仍然具有生命力,“三大作风”、“十大关系”、“四项基本原则”等都是传统决策模式在中国现代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当前搞经济建设,仍然离不开“以数为纪”的方法应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所形成的一系列指标、系数、指数,如4E指标、基尼系数、物价指数、失业预警线等,也都具有“以数为纪”的特征,我国这一传统决策模式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天地。

参考文献:

[1][曹魏]刘徽注,李淳风,注释:《九章算术》,:中华书局,1985。

[2]左丘明:《国语》,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

[4]王乐夫、许文惠:《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5]〔晋〕皇甫谧著,〔清〕宋翔凤、钱宝塘编:《帝王世纪・山海经・逸周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

[6]吴文俊:《东方数学的使命》,《光明日报》2003.12.12。

[7]赵伯雄:《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J/ OL] .文献》1999.4。

http://省略/data/2006/0501/article_486.htm.

[8][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99.2。

[9]《四书白话注解》(新式标点),:长春古籍书店影印,1982.4。

[10]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1。

[1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63.12。

篇4

绿色理念在不同的学科与范围中有着不同的界定概念。单就建筑学与建筑设计来讲,绿色理念在两者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一门分支,在这个范围下,若要使绿色理念运用其中,必须抓住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与设计原则,再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主要有两点。

1.1资源能效型理念

资源能效型,顾名思义,即为资源的有效性利用。一栋建筑建造在自然环境中,周围有许多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倡导绿色理念,就要努力做到各种资源能源在建筑中的有效利用,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可以建筑形体与建筑立面的整体把握,做到在日间的时间里高效率的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有效的节约使用电能等耗能的能源。

1.2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建筑为人类所提供的居住空间也应当与大自然密切结合在一起。我们倡导让建筑融于自然,让建筑回归自然,将自然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引入建筑构建的内部空间中,同时也让建筑所营造的内部空间作为自然整体空间的一个序列,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做到建筑与自然的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理念在建筑中设计的原则

在任何时候,人都是社会的主体,正是因为有着人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社会才会一直向前发展。因此,在建筑设计伊始,就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诉求性,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注重人的话语权的营造。在绿色理念的倡导下,在保持以人作为主体的前提下不能忽视了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当今时代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在绿色理念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

(1)共生原则。

黑川纪章提出的新陈代谢与共生原则是建立在哲学视角下的空间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共生理论能够较好地诠释空间的物质属性,空间属性,精神属性以及文化属性。在绿色理念的倡导下,共生原则同样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运用。绿色理念下的绿色建筑要做到人与环境共生,建筑与周边环境共生,人与建筑共生这三个最基本的共生原则。不能单单只是将人作为主体,人,建筑,环境三方是互为平等的关系,要尊重三方最基本的诉求。

(2)渗透原则。

绿色元素是绿色理念中提取出的重要的设计元素。若要使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能够充分体现,必须要重视绿色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各阶段渗透。所谓渗透的要领可以总结为设计刚开始的理念渗透,方案设计中的语言渗透,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渗透与技术渗透,建筑建成后的建筑外立面元素渗透等等一系列完整的过程。一栋好的绿色建筑必须是承载着从设计开始到最终建成后的整体绿色渗透原则的。

3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对可再生资源的高效能利用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理念中,当前主要倡导的即是“节能”,节能意味着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利用的同时,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还可以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在当今公认的可再生资源中,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是三种主要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在建筑界中,对太阳能与风能的利用较为普遍,当前建筑普遍采用大型落地窗,就是为了能最大限度的采光和利用太阳光;我国知名建筑学者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就是依据自然环境充分利用风能的典范。同等条件下,当前我国对地热能的高效利用较少,目前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建成几个地热能校小区,但收效甚微。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成地热能供暖系统如今已经建成并且高效运行中,是充分利用地热能源的典型案例。

3.2新型材料结合绿色元素

在进入高科技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创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新型材料的运用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施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种高新技术材料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木头,砖等原始材料。在新型材料的辅助下,一些新颖的充满想象力的绿色理念得以实现。例如,“屋顶花园”是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典型案例,在建筑的楼顶加注高级防水隔绝材料,通过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这样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在保温隔热的同时,又能美化建筑立面。

4结语

篇5

--------------------------

①DonMd Worster,“Do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in D.Worster(cd.),The ends of the eaah:Perspectives on Modem Environmental History,p.306.

②Michael Williams,“The relations 0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0.1(1994),pp.3--21.

地理学在东西方都是古老的学问,无论《禹贡》还是《奧德赛》,都反映了人类先民的地理意识。地理学又是复杂的:从横向上看,这一学科存在着文化区域的差异①;从纵向上看,该学科从近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的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②由于其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因而与环境史学的联系十分紧密。人文地理学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③,依笔者的专业和目前的学识很难全面地把握它,因此拟选取某一方面来具体认识它与环境史学的联系。在选择过程中,我们的目光集中在了法国人文地理学大师阿·德芒戎的思想上。这么做的考虑,是出于德芒戎对20世纪史学或历史学家的不容置疑的影响。这从法国年鉴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创作的《地中海和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一书中可窥见一般。布罗代尔在开列需要感激的名单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他在巴黎大学时的老师阿尔贝·德芒戎,我们从布罗代尔对地中海周围山区的描写中,很容易找到德芒戎笔下的“利穆赞地区的山地”④的影子。鉴于地理学对于环境史学的贡献以及环境史学同年鉴学派

----------------------

① 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创始人赫特纳(1859—1941)在论述西方地理学史时指出:“若是我们也把中国的地理学,我们的文化区域以外最重要的地理学,牵连在一起,这对于理解现在的科学,至少是现在的地理学,恐怕没有多大的帮助”。[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王兰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页。

② Hum01 Geography在中国还被翻译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尽管译法各异,但都涉及“人”。而“人文地理学”法语词为Gé0graphie humaine,德语词为Geographie des Menschen,其中也都有“人”。

③ 关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变化,参见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 [法]阿·德芒戎著:《人文地理学问题》,葛以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25--248页。

的学术传承关系①,我们认为,在沃斯特和威廉斯所开列的地理学家名单中加上阿尔贝.德芒戎,应该是恰当的。②

一、定义问题

人文地理学是当前西方学界基本区分的地理学两大类别之一,另一类是自然地理学。《大英百科全书》2002年版则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三支,其中人文地理学包括了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和社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医药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因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解释人类的分布及其特点,这属于人口地理学的范畴。但是不对以下问题予以重视,就不能理解人类的分布:人类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如何谋生,属经济地理学范畴;人类的文化、社会价值观、劳动工具等,属社会和文化地理学范畴;人们在城市和大都会的聚居,属城市地理学范畴;人们的政治机构,属政治地理学范畴;人们的健康和威胁他们的疾病,属医药地理学范畴;当前的分布方式如何演进而成,属历史地理学范畴。”③

------------------------

① 有学者认为环境史的学术渊源之一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参见Char Miller & Hal Rothman,Out of the Woods:Essays in Environmental Hitory,Pitts— brgh:University 0f Pittsburgh Press 1997,Introduction,p.X Ⅱ.

② 不知何故,沃斯特和威廉斯在各自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到德芒戎。

③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2002, v0L. 19.p.882.

面对人文地理学的如此繁杂而又密切联系的分支领域,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和把握它呢?对于人文地理学问题,阿.德芒戎于20世纪初所做的论述,被视为是“指明了正确的道路”①。从德芒戎的论述中我们了解到,虽然西方人很早就看到了地表上人类习俗的差异,但是直到18世纪以前,“对那些被我们现在归人人文地理学名下的事实,即地球表面上人类生活方式和聚居方式的研究,只是一种单纯的描述……实际上它们只是一堆未经整理、未加解释的,也就是没有科学性的杂乱无章的知识。科学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起始于18世纪进行的发现航行和殖民活动所导致的我们对地球知识的增长:主要由科学家或具有科学好奇心的探险家进行的航行。”②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德芒戎强调不能泛泛地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因为“它包括不了整个关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这些关系中有许多肯定不是人文地理学者所能研究的,它们属于别的研究部门。”③于是,他将人文地理学界定为“研究人类集团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④。他之所以用“人类集团”和“地理环境”概念取代“人类”和“自然环境”概念,是因为他认为,首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我们不再把人类作为个体来考虑。通过对个体的研究,人类学和医学可以取得科学的成果;而人文地理学就不能。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是作为集体和集团的人:是作为社会的人的作用。”第二,“地理环境这个词组比自然环境的含义更广;它不仅包括可以表现出来的自然的影响,还包括一个有助

-------------------------

① 见“阿尔贝·德芒戎”,载[法]阿·德芒戎著:《人文地理学问题》,第10页。

②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3--4页。

③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5页。

④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7页。

于形成地理环境,即整个环境的人类自身的影响。”①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定义以及他所运用的定义逻辑对于我们如何界定环境史学富有启发意义。

环境史学自诞生至今,对于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新的史学理念和视角,在学术界尚存歧义②。近30年来,在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环境史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其作者都在按各自的理解具体地研究和诠释环境史,因而关于环境史的定义是见仁见智③。在美国,虽经多次讨论,学者们基本上认定环境史就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史,但是对于“人类”、“环境”等具体内涵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明晰和丰富的过程,对此,大家的理解还是不太一致的。

-------------------------

①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6--7页。

② 譬如沃斯特倾向于认为“环境史并非新的分支学科,而是对历史及其核心问题的广泛的、新的再想像”,见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4期,第103页;包茂宏在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环境史的发展时认为又诞生了众多的次分支学科,见包茂宏:《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进展》,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③ 迈克尔·威廉斯在“环境史学与历史地理学的联系”一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纳什(Roderick Nash)、比尔斯基(L.J.Bilsky)、泰特(Thad Tate)、沃斯特等人关于环境史的定义,参见Michael Williams,“The relations 0fenviron— ment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Journal信/Historical GeograpAr,20.1(1994),pp.4-9;此外,包茂宏在“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一文中还进一步介绍了贝利、克罗农和麦茜特等人有关环境史的定义,参见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而麦茜特推崇的是沃斯特、克罗农、克罗斯比以及她本人关于环境史的解释,见http://www. cnr.berkeley.edu/departments/espm/env-hist/studvguide/chapl.htm.

20世纪80年代末沃斯特提出环境史研究的农业生态史模式,认为环境史是研究“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强调环境史学日益摆脱了初期的道德诉求和政治信仰,主要目标是为了加深我们对历史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即在时间长河中人类如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类又如何影响自然环境,并产生了什么结果。在沃斯特心目中,这个自然仅指非人类世界。这一世界在原初意义上并不是我们人类所创造的,因此,它不包括社会环境(the social environment,只是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舞台)和人工环境(the built environment,无处不在,成了“第二自然”,这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表现)①。应该说,沃斯特关于环境史研究中的“自然”的界定是清晰的,它特指自然环境——非人类世界。沃斯特的有关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的美国环境史研究。但即使在那个时候,尤其是到了90年代,关于环境史的理论还是有着不同的声音和争论,其中最突出的,是乔尔·塔尔等人认为环境史研究应该包括城市或人工环境,并提出人工环境通过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成为地球环境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论断②。当然,沃斯特本人的这方面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③。

笔者认为。上述争论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影响着非人类世界的人类,以及人类到底怎样并在哪里影响着自然环境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辨析“人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① Donald Worster,“Do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in D.Worster(cd.)’The endds of the earth: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pp.290--291;pp.292--293.

② Christine M.Rosen & J0el A.Tarr,“thc Importance of Urban Perspec— tive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Journal of Urban History,(may 1994),p.307.

③ 见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4期,第102—103页。

对于历史研究中的人类概念的认识,我们应该回到的原点上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①。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考察人类历史开始点的总体假说。马克思提出从人类社会整体出发的假说后,具体考察历史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生活在一定的具体社会环境之中,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的统一构成了“人类社会”②。环境史学中的“人类”,也只能是结合着现实的社会环境,并进行对象性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其内涵是指具有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社会组织程度的人的群体或集团,可以简称为“文化人”、“文明人”或“社会人”;其外延是由人类的生活活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各类实践活动构成的环境,包括由人所建造的房屋、道路、城市和各种设施组成的人工环境,以及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组成的社会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界中的人类子系统。与此相对应的,是由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土壤一岩石圈和生物圈所构成的自然子系统,即环境史学中所运用的“自然”概念。

-------------------------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9页。

② 参见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13页。

至此,我们可以借用德芒我的定义逻辑来对环境史学进行界定。环境史学包括不了人类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各自内部或相互关系的全部内容,其中有许多方面肯定不是环境史学所能研究的。譬如,自然子系统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演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能属于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学科的范畴。环境史学则是研究由人的实践活动联结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过程的历史学新领域。

这样来辨析,就可以明了环境史研究是否包括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问题了。作为环境史学中“互动”一方的“自然环境”不包括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是互动的另一方——“人类社会”囊括了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正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实践活动,在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创造着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或者在创造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并使原生的自然环境逐渐地改变了模样①。

————————

① 原生的自然环境又被称为原生环境或第一环境;被人类活动所改变了的原生环境,如被绿化的山野、被污染的大气和水体、被破坏的森林等又有第二环境、次生环境和“人工-自然环境”等称谓。

转贴于 二、研究对象问题

长期以来,不同学科的学者都有兴趣于人类与环境之关系的研究,各自对这一“关系”的具体把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环境史学与人文地理学在这一问题上同样如此。

这里仍以德芒戎的思想为例。德芒戎从他的人文地理学定义出发,对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抽象问题进行了具体阐释,由此构想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了其范围和界限。他认为,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包括四大组,即:1)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人类社会对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所作的不断演进,即文明类型的演化;3)随着自然条件及被开发利用的资源而变化的人类分布;4)人类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集群或定居的方式①。德芒戎强调,这些就是人文地理学专有的内容;人文地理学的全部研究工作和著述都不出这一广阔的领域。不过,从他之后的学科发展来看,不仅人文地理学本身研究的问题随时展在进一步拓宽,而且他界定的内容也并非只为人文地理学所专有。譬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环境史学同样致力于对人地关系的思考与研究。

在抽象意义上,环境史学是“关于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历史”②。而如前所述,环境史学家对于相互关联的“人类”与“环境”涵义的认识是逐渐明晰和不断丰富的。从目前欧美环境史学家关于环境史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种种规定来看,我们认为沃斯特关于环境史的三层次分析模式比较典型:

第一,对自然本身的理解,因为在各个历史时期自然是充满生机并发挥作用的;这包括自然的有机体和无机体,当然少不了人类有机体,因为人类是自然的食物链中的一环,他时而是子宫,时而是胃,时而是吃客,时而又被吃,时而是微生物的寄主,时而又是一种寄生物。

---------------------------

①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8页。

②Mart A.Stewart,“Em4ronmental History:Profile 0f a Developing Field”,The History Teacher,v01.31,no.3(May 1998),p.351.

第二,引入社会经济领域,因为它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这儿我们关注的是工具和劳动、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所设计的从自然资源中获取产品的各种方式。一个被组织起来在大海捕鱼的村社与一个在高山牧场养羊的村社,其制度、性别角色和季节周期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决策的权力,无论是环境方面还是其他方面,在一个社会内几乎不可能完全平等地分配,因此对权力结构的探寻是该分析层次的组成部分。

第三,独特的人类经历的象征一一纯粹的精神或思想层面,其中,感知、伦理、法律、神话和其他意识结构成为个人或组织与自然对话的组成部分。人们不停地描绘他们周围的世界,界定资源是什么,判断哪些行为会导致环境的退化,应该被禁止,并且对他们生活的目的做出选择。①

这三个层面即三组问题,是沃斯特构建的环境史研究纲要,他自己认为“这个模式仍然是好的、有活力的”②。笔者大体上赞同沃斯特的研究架构,因为其他学者提出的分类大都是这一基本框架内的局部调整。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一框架的基础上比较和认识环境史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

①Donald Worster,“Doing Enviromnental History”,in D.Worster(cd.),The Ends 0f Eanh:Perspectives on Modem Environmental Hiaory,p.293.

② 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4期,第103页。

就沃斯特的环境史纲要和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对象来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叉域。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可归结为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生活、生产、居住和迁徙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为环境史学所看重,沃斯特的第二个层面与之联系最为紧密,而这一层面正是目前环境史研究的重点所在。已出版的关于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著述大都属于这一层次①。由此我们可以领会二者间的关联和环境史的学术渊源。然而,环境史学和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之间又有着显见的不同。这突出表现在它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路向和研究目的上。

------------------------

① 譬如:唐纳德·沃斯特著:《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Eli— nor c.K.Melville,Plague of Sheep: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he Conquest ofMexico,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英]克莱夫·庞廷著:《绿色世界史一一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止于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利用方式与地域的变化等。这些问题所折射的有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观念,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的认识,即局限于人类在不同的时空中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德芒戎的思想是一种“可能论”(possibilism)的论点,这种论点是他的老师、法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维达尔·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来的。“可能论”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因此人在与环境的关系中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力量。“可能论”虽然是一种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的人地关系观,但它与决定论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认为,人类处于一方而环境处于另一方,两者不相容;二者的目的是要确定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或影响。可能论与决定论的这一共同之点被称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亚里斯多德学派的观点”①。这类论点的提出和持续,与直到20世纪初的科学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当时发展中的科学方法还是以探索简单的、单线的因果关系为标志,即A引起B,B引起C,如此类推,而尚未认识到形成当今科学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②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文地理学家在探求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原因时,做出的大都是与线性科学相一致的简单的、直向的解释——要么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性作用,要么侧重人对环境的改造与适应能力③。

---------------------------

① 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② 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生态人类学》,第2页。

③ 当然,人地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思想、理论在人文地理学领域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继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之后,又出现了“适应论”、“生态论”、“和谐论”等。参见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第40--42页。

环境史学恰恰要从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止步的地方起步。它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开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探讨人类如何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类又如何影响了自然环境,并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等问题,以此来再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环境史研究使得历史学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超越了固有的抽象的历史观层面,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达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一方面,环境史学不同于政治史、经济史、社会文化史等史学模式,而重新界定了环境因素在历史解释中的地位,认为“环境”是历史中的一个活跃要素,而不只是人类活动的前提或工具;其他生物、大自然发展进程等都与人一样具有创造历史的能力。环境史非常明确地将自然要素纳入历史写作的范畴,从而拓宽了历史研究领域,丰富了历史思考。这正如海外中国环境史研究专家伊懋可(Mark Elvin)在论述人与疾病双向互动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对这种社会与自然间因果回馈循环之发现和阐明,正是环境史相对于其他历史分支最重要的特征”。①

另一方面,环境史学反对将人与自然割裂的机械自然观,强调世间万物的有机联系,证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始终不断地发生的是相互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分野是不明确的,要理解一方就要了解另一方。这显然是一种关于人地关系的双向认识,因而有别于上述人类与环境之关系的亚里斯多德学派的观点。当然,环境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双向认识也是随其研究的发展而逐步明晰的。欧美环境史学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片面狭隘的污染或灾难史到全面宽广的环境史的转变,其研究日趋成熟,标志就是认识不再片面,也不再受到政治动机的影响②。这反映了环境史家从对紧迫的环境问题的关切转变到对人类与环境关系史的全面审视。

--------------------------

① 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版,第10页。

② 参见K.j.w.Oosthoek,“Environmental History’’,http://forth.stir. aC.uk/~kJwol/essays.html.

以英国环境史为例,在1970--90年代初,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或城市化与工业污染等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彼得·布林布尔库姆、比尔·拉金和劳伦斯·布里兹等人先后发表了诸多专题性成果①。及至90年代中后期,有关的研究从污染史拓展到环境史,其中戴尔·波特的《泰晤士河河堤: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环境、技术与社会》是这方面的佳作。波特认为:“泰晤士河与伦敦的关系并非自然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简单对照。一千多年来这条河与这座大都市共同将自然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的事业调和起来。人因为对食物和原料的需求而以他们的建筑物和周围的乡村发展了城市。人们通过堤岸、码头以及他们对清洁水的需求和废弃物的排放而塑造了河流……泰晤士河河堤作为一项公共工程,展示了技术在以文化价值观、社会组织和制度为一方,以自然环境为另一方之间的调节作用……当然,技术作为一种分界面,其本身受环境条件和使用技术的社会的态度与习惯的制约。它充满了变数。泰晤士河河堤既

-------------------------

① 布林布尔库姆的有关著述是空气污染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其中,《1850—1900年约克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 in York,1850—1900)、《伦敦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 in London)和《19世纪苏格兰的黑雨》(Nineteenth Cen— tury Black Scottish Showers)等文章,是将现代气候研究与历史档案研究融合起来的佳作;而《大烟雾:中世纪以来伦敦空气污染史》(Peter brimbleeombe, The Big Smoke:A History 0f Air Pollution in London Since Medieval Times,lon— don and New York:Methuen,1987)一书影响了许多后继的环境史家。比尔·拉金和劳伦斯·布里兹的著作则是关于英国河流污染的代表性成果:Bill Luckin,Pollution and Control:A Social Ifistory 0f the thames in the 19th Centu- ry,IOP Publishing Limited,1986;Lawrence Breeze,The British Experience with Rwer Pollution,1865--1876,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3.参见Matt Osbom,Sowing the Field of British Environmental History,http://www.h—net.org/~environ/historiography/british.htm.’

“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建构’,并且它还要因应意外的气候、、流沙和这一地区可资利用的原料的质量而作变更。”①波特的研究从一个具体的方面既展示了人类如何塑造了自然环境,又展示了自然要素在影响和改变人类文明中的作用。这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双向互动观,它凸显了环境史学的目标,即“认识人类如何受自然影响,又如何影响自然,以及影响的结果。”②

环境史学的这种双向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学科发展的态势。20世纪中后期,不仅地理学本身在努力克服过去只重视研究“地”对“人”或“人”对“地”单向作用和影响的局限性,开始全面地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且诞生了数门以“人类一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如环境科学、人类生态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等,它们一致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并对其进行综合研究③。环境史学从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学科汲取了大量的养料,其中生态学尤为重要。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集中体现在环境对生物的生态作用、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对环境的改造等方面④。环境史学受到了生态学的巨:大影响,较某些前辈学者而言,“环境

---------------------------

①Dale Porter,The Thames Embankment:Environment,Technology,and Society in Victorian London,Akron,Ohio:University 0f Akron Press 1998,p.4; pp.8---9.

②T.C.Smout(cd.),Scotland Since Prehistory:Natural change and Human Impact,Aberdeen:Scottish Cultural Press 1993,p.xiii

③ 参见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著:《人类一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第6--32页。

④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首先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详见周鸿编著:《人类生态学》,第1--2页。

史学家更看重自然的作用,并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视为一条‘双行线’(two-way street)”。①这一分析非常适合于就德芒戎的思想与环境史学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所作的对比。

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同相联系,环境史学又具有不同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目的。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的学科,其目的是要“阐明各国、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预测其发展的趋势。例如,为什么当前世界上有的国家工业高度发达,有的国家工业依然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②这显然是对地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作客观的描述与探讨。德芒戎对法国农村聚落的类型、法国北部与美洲的联系、北海的渔业和渔港、尼日尔河流域的土著殖民和整治工程等问题的研究即是如此。与之相比较,环境史学作为历史学中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史的新领域,除了要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因果律外,更主要的,是为了比较和反思人类对自然的历史认识和态度,尤其要检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对待自然的种种方式。环境史学要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来探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不同人群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比较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文明中人们关于自然的思想、概念和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此

------------------------

① Mark Cioc,Bjsrn-Ola Linnér,and Matt Osborn,“Environmental Histo— xy Writing in Northern Europe”,Environmental History,V01.5,No.3,July,2000,p.397.

② 辛润田主编:《现代人文地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来认识人们对待他们周围环境的不同态度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结果。由于历史上自然曾以各种各样的灾变对人类有悖于自然规律的开发活动予以了报复和惩罚,因而透过各种各样的灾害而揭示人类对自然的毁灭性开发和戕害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探寻人类合理地利用自然以使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途径,必然是环境史学的主要任务。由此,环境史学持有鲜明的批判立场。它反对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观,提倡网开三面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试图通过对人类与自然关系史的反思和评析,来寻求人类与自然互惠共生之路。沃斯特的环境史纲的第三个层面突出地反映了这一诉求,《尘暴》一书则是他从文化批判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典范。沃斯特认为,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发生的尘暴,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谦恭荡涤殆尽,并以人类对自然的极端狂妄与自负取而代之。它与北美大陆的土著印第安人的敬畏草原、感激自然并自我约束的环境伦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①,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沃斯特提醒第三世界国家不要迷信和盲从美国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以免重蹈美国的覆辙②。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国际背景之下,他的这一“盛世危言”是发人深省的。

-------------------------

① 参见高国荣:“对环境问题的文化批判——读唐纳德·沃斯特的《尘暴》”,《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第94--97页。

② 沃斯特著:《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第316--334页。

与沃斯特的作品一样,欧美环境史学界的其他著作大都饱含着对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的机械自然观、科学与理性崇拜、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等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如麦茜特的《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该书从性别的视角描述了人们关于自然概念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麦茜特将以往科学史中许多被忽视的问题突出出来,尤其是通过对科学革命及其背景的考察,发现在产生近代科学革命的16、17世纪之际,“一个有生命的、女性的大地作为其中心的有机宇宙形象,让位于一个机械的世界观,这里,自然被重新建构成一个死寂和被动的、被人类支配和控制的世界。”①由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人类怎样将自然概念化,以及有机的自然观如何转变为机械的、死寂的自然观的历史过程,从而加深了对人类“合理地”支配自然并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根源的认识。像这样的对现代文明及其对自然之态度的评判,正是环境史学有别于人文地理学的重要之处。

因此,从研究对象来看,环境史学与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基础在于二者都在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区别的原因则在于它们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和研究目的的不同。从这种联系与区别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界定环境史研究的对象与侧重点,以把握不同时代学科发展变化的脉络。今天,环境史学已表现出更全面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合理地解释有关问题的能力,但环境史不能自诩解释了所有的问题并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也不应被视为“至今所有的编年史的逻辑发展的一个顶峰”。②因为历史学研究的问题像任何其他学科一样,也是变化的、不断发展的,并需要多样化的解释。人类行为如此复杂,以至不能靠简单的因果分析来解释。同样,对人类与环境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也不应采取简单的、一对一联系的取向。

-----------------------------

① 卡洛琳·麦茜特著:《自然之死一一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吴国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3页。

② [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一一生态学研究》,第112页。 三、方法原则问题

关于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原则,德芒戎是这样规定的:

第一原则 不要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一种粗暴的决定论,一种来自自然因素的命定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因果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具有意志和主动性的人类自身,就是搅动自然秩序的一个原因……第二原则 人文地理学家应当依靠地域的基础进行研究。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不论何处,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总是包含着他们与地域基础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使人文地理学不同于社会学的,正是这种对地域联系的考虑……第三原则 为了全面地说明问题,人文地理学不能局限于只考虑事物的现状。它必须设想现象的发展,追溯过去,也就是求助于历史……

德芒戎规定的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原则对环境史研究同样具有启发。尽管如前所述,他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上是单向的,但他关于“人文地理学中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的提法依然值得我们注意,而他将人类看成是影响自然秩序的一个原因,由此而否定环境决定论,这种看法本身在今天尤其值得环境史学家所重视。由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已有千万年之久,其中的因与果事实上乃是相互纠缠和渗透的。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沃斯特纲要的第一个层面“对自然本身的理解”即包括对人类有机体的理解。

人类是生态圈中颇为独特的物种,一身兼具三重身份: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成分,又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和创造者①。因此,人类既具有自然禀赋,又具有社会与文化属性。人类的捕食、生殖、与其他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等基本生物功能,属于自然秉性。就此而言,由于人在体力和许多器官的功能上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人甚至比许多其他生物更不能适应环境。但人有思想意识,有发明创造能力,并组成了一种社会和不断完善这个社会,这是人的社会与文化属性。人的这种属性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为了得到足够的资源(食物、衣物、居所、能源和其他物质材料等)来维持生存,可以发明各种手段和方式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去获取,这使得人类成为了惟一能够威胁以至于摧毁自己生存所依赖的环境的生物,而且是惟一的进入了陆地所有生态系统,并通过技术的使用来支配它们的生物②,因此,人类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全面的干预和极其深刻的影响。

------------------------------

① 参见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著:《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第49--54页。

② [英]克莱夫·庞廷著:《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第20页。

即使如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所作所为仍不得不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这是因为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节律和功能,人类的作为必须符合自然的规律,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要归结到一点,即地球能否承担和接受人类的发展速度,或人地关系是否统一这个问题。一方面,地球上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方面,人类将从自然索取的物质消耗以后,又会将废弃物归还自然。人类与自然之关系的本质即在于相互之间进行的这种物质、能量乃至信息的交换。由于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同时期人类的技术水平、组织规模和文化程度是很不相同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关系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总的来说经历了人类从诞生之初的完全依赖自然并敬畏自然,到利用、改造、破坏与藐视自然,再到今天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强调保护与亲近自然等阶段。这一历史进程表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并在对立统一中前进和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的问题已成为如何遏制人自身种种的超越了各类生态系统能力的需求,以缓解乃至消除由此而造成的种种压力的问题。由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人与自然关系中因人而起的不和谐及其消极后果的认识与研究。

由于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由此引起的问题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之上,并往往会超越领土、领空的界限,如跨境的水体污染、沙尘暴、酸雨等,这样,德芒戎提出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应当依靠的地域基础,也是环境史研究应当依靠的基础。

德芒戎特别强调人文地理学不要忘掉人和土地的关系,不能离开人所居住的土地去研究人。他说到:“为了清楚地看到一般现象的全貌,最好从特殊的、局部的现象开始去观察这个区域内包含的特殊植物、居民……,去明确某种由一片土地和一群人类的结合而产生的有活力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回到对世界认识的起点,回到我们的物质存在的直接基础上。人们常常要在对组成一个区域面貌的各个特征进行分析以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把人类和环境结合在一起的那些关系。”①德芒戎的上述思想和认识方法也可以为环境史学所遵循。环境史研究同样要回到“对世界认识的起点”上来,这即是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原貌的认识。因为自然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今天我们眼前的山川大地和气候条件远非其原貌。只有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原貌,我们才能找到衡量其变化的基准或坐标,弄清其变化的幅度。这也符合关于历史记载的出发点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②当然,自然基础或自然环境的初始状态是相对的,其时间断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有别的,这由文明出现的早晚而决定。即使在同一国家,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不同地区的初始状态,有的早就被破坏了,有的在不久以前尚可以见到。③这样,在具体研究中必然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而选取不同的地域单位。明确地说,环境史学除了继续运用传统的国别研究单位外,还要加强区域研究(Regional Studies)。这是一种方法原则。

----------------------------

①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11页。

② 在马克思、恩格斯笔下,自然基础包括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见:《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4页。

③ 此处得益于中国文物研究所的景爱先生的指教,谨致谢意。

至于如何确定所研究区域的范围,则要视研究的问题而定。区域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以小见大,化整为零,而是为了获得对一个区域的人、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全面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对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将涉及到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尤其要注意联系社会文化环境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它们往往是通过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来体现相互作用的。这样,突破学科界限,将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各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融人具体的研究过程,是环境史研究的必然要求。

由此我们看到,环境史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环境史学家尤其需要运用生态学、生物学、林学和地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来理解自然界在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但反过来,作为地理学家的德芒戎则强调入文地理学必须“求助于历史”。他说道:“人类在时间中发展,为了理解这种发展,历史的证明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对我们同样是必要的。”①这一思想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历史研究在一切学科研究中的基础地位。这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环境史研究中应如何处理历史学与其他需要借鉴的学科的关系。环境史学的跨学科性质并不意味着历史学的学科特征的泯灭,因为其本质上仍然是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史料的发掘、整理和解释来再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并理解其现;伏。环境史学家也不必成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们要做的只是跨越学科边界,熟知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术语、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

------------------------------

①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13页。

理解历史上的环境问题。①不仅如此,由于环境变迁具有长时段的、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一变迁本身及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影响并不是计算机模型或实验室的实验可以完全地模拟或实验出来的,因而就愈发需要深入有关的历史变迁之中去梳理、归纳和认识,从而为现在和未来提供有意义的启示。此外,如前所述,环境史学具有不同于人文地理学乃至其他研究自然与人类关系之学科的目的,因而不要充当自然科学或别的什么学科的婢女。环境史研究者不要东施效颦,而要清楚自己与自然科学家的不同。这样,环境史学应是以历史学为基础和主体的跨学科研究。环境史学家要做的是在固守历史学阵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拓宽知识结构,扩大史料收集的范围,并提高处理各类资料的能力。

今天,人类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远离了自然,却又越来越剧烈地干预了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是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原生自然,而是愈来愈深刻地融人了人类活动的意蕴。同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弥散于诸如技术体系、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意识、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等各种人类事象之中,成为社会分化和文明演进不容忽视的动力之源。”②因此,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现时代,我们认识和研究自然环境在什么程度上并以什么方式参与了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人类社会又在什么程度上并怎样干预和影响了自然环境,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途径,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而贡献史学的智慧,是非常必要的。国际史学界已表现出对环境史研究的浓厚兴趣。从中国环境史学的发展来说,笔者认为,我们应摈弃中国世界史学界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宏观中文话语处理的一贯做法,弘扬并改造中国学术界历来重视灾害史研究的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开展精细深入的理论建设和问题研究。我们既要研究他国以及世界性的问题,更需要研究中国自身的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分析模式和理论框架,实现学术创新,以对国际环境史学和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

篇6

关键词:可持续;生态建筑;太阳能:未来趋势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77-02

引言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建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运用而生。

1 生态建筑的定义

生态建筑即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平衡建筑环境,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它是基于生态良性循环的原则,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生态社会为内涵,生态技术为支撑,生态环境为目标和方向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

2 可持续生态建筑的独特性

2.1地域上的自然环境性别

生态建筑是在纯自然的环境中运行的,它是由生态环境决定的,而且受气候条件以及自然地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现代的生态建筑在光、声、热、气候以及室内的空气质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传统四合院天井建筑设计,就是根据各地气候特征,从热,声,光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形成的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创造出建筑适应自然,舒适的微气候居住环境区域。当今世界,有很多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已注意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不断地探索能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建筑形式。

2.2层次上的高品位性

生态建筑是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做出相应的贡献,它是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的建筑。所以要求:

(1)建筑师不但要对建筑环境有高要求,也要保护自然环境,追求生态平衡;

(2)一个生态建筑包含了很多内容,如动物、植物、人文、地貌、气象、环境、水文等,具有高含量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加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就能打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态建筑系统,创造高层次的品味,不但能继承传统的环境状态,还能发展与改善,使其适应现代社会。

2.3利用上的可持续性

生态建筑是在自然规律环境中以生态系统为对象所进行的一种建筑形式,其目的是在于缩小人们主观愿望与实际行动对环境所造成影响之间的差距。努力寻求环境建设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促成环境更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现实情况表明,生态建筑设计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文化特色和传统习惯通常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获得较良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2.4内容上的专业性

生态建筑属于高层次跨世纪的,具有较强烈的时代感的专业建筑形式或类型。70年代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带来商业建筑,旅游建筑,文化建筑,工业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蓬勃发展,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期望着我们的建筑设计师承们具有现代浓厚的环境意识,进行专业项目的设计。对一些有独特价值的生态建筑示范,可组织进行科学的调查或考察。

3 从合理利用太阳能建筑看可持续生态建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太阳能建筑,即建筑物通过设计,能够高效、优化地对太阳能加以利用,根据建筑物捕获、利用太阳能的系统不同分为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特朗伯集热墙、水墙是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中重要的两种类型:

3.1特朗伯集热墙

特朗伯集热墙是一种集热墙体,它是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是其主要的特点。特朗伯墙会因为季节以及白天黑夜的不同,工作要求以及运行原理也有所差别。图1就展示了特朗伯集热墙的主要工作原理。

(1)冬天白天,通过太阳的照射,在外层玻璃和集热墙之间产生了温室效应,所以中间的空气就被加热,通过集热墙把热空气流向室内用来供暖。

(2)冬天夜晚,要关闭集热墙的上下通风口,为了防止墙体在向室内辐射传热的时候也向室外传热,需要在墙体和玻璃之间设置绝热的百叶或者窗帘。通过辐射加热的热量靠近墙面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形成对流,从而达到为室内供暖的目的。

(3)夏天白天,把绝热的百叶或者窗帘设置在玻璃和集热墙之间,为了达到反射太阳辐射的目的,百叶或窗帘的外表面要用铝箔或者浅色。开启玻璃窗底部和顶部的通风孔,这样,绝热层和玻璃之间的空气在收到太阳辐射的时候能加热上升,热空气从顶部的通风口流出来,而冷空气就从底部的通风口流出,这个空间的空气要保持流动,避免积聚热空气。

(4)夏天夜晚,保持开启玻璃上下的两个通风口,一开墙体外挂的活动的绝热窗帘,是墙体向外辐射散热,室内就能得到冷却。而且墙体可以不断地从室内吸取热量。当集热墙的上下开口同时打开的时候,室内的热空气从上口排出,室外的冷空气从下口进到室内,夜间的冷空气与室内的热空气交换。

3.2水墙

水墙是用薄壁的塑料管或者是钢桶作为储蓄热工具的墙,一般的建筑材料,比如土坯、砖、混凝土等的比热都不如水的比热高。所以,想要贮存一定的热量,用水比用其他材料的重量要小很多,同样的,想要贮存同质量的材料,水比其他材料的贮热量多得多,所以水墙才能得到广泛利用。把外部有黑色吸热层的钢桶装上水,放在向阳的舍友绝热盖板的单层玻璃窗后面,冬季白天打开放平可作为反射板,将太阳辐射能反射到钢桶水墙上去,增加吸收热,冬夜则关上,减少热损失。夏季则相反,白天关上,以减少进热,晚上打开,以便向外辐射降温。图2就为水墙的工作原理。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设计

Abstract: the green building in saving energ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role. Green building is a brand new design thinking and mode, it provides the user healthy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maximum protection environment,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are also discussed, for we exchange.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我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步伐的加快,国内建筑市场的规范化进展也日益加快。经济竞争的激烈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建筑设计行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形势下的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更多的设计师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因此加大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能源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以自然为本的绿色设计思想正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体现,并已成为现代文明和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下了清楚的定义。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即节约能源及资源,在满足功能需求,布局合理的基本要求上尽量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1 节能: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产节约型材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就地选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2.2以合理的设计达到建筑建造过程中材料的节约。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2.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绿色建筑要根据地理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需要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思传统的建筑理念走低能耗、高科技为手段的精细化设计之路;注重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应特别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3.1节约能源。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建筑节能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遵循节能的原则,即节约对能源及自然资源的消耗,尽量做到无害化、无污染及其可循环。建筑材料方面,应该尽量采用可以易降解、可再生的材料,如竹制品等。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无污染、无辐射。绿色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来创造出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还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3.2生态和谐。

绿色建筑设计,第二个原则就是生态原则。生态原则要求绿色建筑设计时要注重对建筑物周围的植被、树木以及水资源等与人关系的分析,要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建筑物周围植被多样化、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来实现,而且生态和谐对提升住宅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3.3“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最终使用者是人,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应该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基层、最根本原则。因为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在追求节能、生态化时绝对不能以牺牲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等为代价。

3.4从实际出发,适度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也需要从实际出发。有些小区建筑设计时照搬盲从一些国外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使得成本大幅度增加,也有违绿色建筑设计的初衷。绿色建筑设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成本,但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来看,经济效益还是可观的,绝不是以牺牲经济利益来换取“绿色”,绿色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域条件等因素。

4.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4.1 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

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篇8

关键词:生态休闲;生态伦理;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信息化及现代化的逐步实现,使各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缩短了人类生产生活需品的时间,拉长了人类的自由时间。在我国,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5天工作周制及三个节日长假制度,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经济能力和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用于休闲,并且开始发展高品味、高层次、高质量的健康、向上、轻松、从容的生态休闲。对于生态休闲的定义和生态休闲的本质问题,尽管目前也有学者提出,但很少有人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行深入地研究。生态休闲是建立在休闲的基础之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融入自然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或者可以说,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暂时放弃人类特有的、以人类为主体的观念,接受自然和感受自然环境,使身心处于“无为”或零度心态的状态。生态休闲的实质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态环境的体验,作为休闲的一种特殊形式。

1 生态休闲的伦理属性

生态休闲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休闲、绿色休闲、原生态休闲,同时也是一种高质量休闲。因此,生态休闲应当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兼顾休闲相关利益群体。伦理属性是生态休闲的本质属性,这一属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生态休闲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生态休闲作为大众休闲的更高级形式出现,所反映的是对传统大众休闲批判反思的结果。人的休闲活动有着多种价值取向,诸如以解除体力上的疲劳为价值取向,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为价值取向,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价值取向,以追求享乐为价值取向等。但只有建立在使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的休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态休闲。杰弗瑞戈比曾把人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重新定义休闲”的基本方面。那么,人怎样才能获得这种自由发展的条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关键。尤其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消耗,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困境的今天,保护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就越来越成为人们满足休闲需要,提升休闲质量,并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前提。生态伦理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指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休闲中的道德价值意义。

其次,生态休闲概念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描述性的事实如何的概念,而是一个应该如何的伦理概念,这是生态休闲与其他休闲形式如艺术欣赏、聊天谈心、旅游、娱乐、购物、园艺、阅读、健身锻炼等传统概念的重要的区别。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休闲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自中国古代,休闲就“崇尚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推崇静观、独处等宁静的状态”。但中国古代休闲对人与自然交流与融合的追求,与今天可持续休闲方式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追求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追求修身养性,“人依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而后者则是社会迈向后工业阶段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是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自觉要求。

最后,生态休闲是对传统休闲的道德修复,或者说是休闲者和休闲利益相关者义务和责任的追加。在社会迈向后工业阶段的急速变迁中,影响休闲质量的诸因素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置换,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自然环境因素在休闲质量结构中的地位突出。休闲的可持续伦理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为人们认识休闲质量,确定追求高质量的休闲目标,评价并规范休闲行为,提供了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我们应该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生态价值、存在性价值,即在维护整体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多样性与不断优化中的作用。这种内在价值是自然界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在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依靠自身创造出来的,它对于维护整个系统的存续、演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正确定位自然界价值的基础上,可持续伦理进一步要求人们珍惜和爱护地球上的生物,尊重并维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因此,人类必须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协调出发,自觉承担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义务;自觉担负起保护自然界,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的生态责任。

2 生态伦理道德观为生态休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伦理支持

生态伦理的道德观念体系包含和谐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消费观,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而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又将驱动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它对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培养人类对后代的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伦理观有引导作用。因此,生态伦理道德观对生态休闲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1 生态伦理包含的和谐自然观有利于确立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生态伦理的和谐自然观要求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破坏大自然,浪费自然资源,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人们秉承一种生态危机意识,才能担负起保护地球、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

生态休闲提倡回归自然,因为人类的生存从物质到精神都离不开自然,而今天的人离自然越来越远。在无知和贪婪之下,人拼命掠夺和滥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匮乏,生态退化,环境恶化,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化。大自然中体现生命力的“绿色”正在丧失,环境意识觉醒的人们渴望到原始优雅的自然中,享受生命的绿色之美,绿色化。杰弗瑞戈比认为,“从美学的角度上看,如果空气更加清新,树木不再被砍作木柴,机动车和大货车不再制造大量的噪音和尾气,环境不再因为人类的能源消费而发生大的变动,那么社会休闲活动的质量将在这种环境下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今的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在回归自然、涵咏自然中体悟宇宙之道和人生至境。近年来不断呈现的农家游、郊区游等生态休闲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即便是一些现代人造新景观,也都在不同程度地着意营造人与自然相谐的环境和氛围。例如上海郊区最大的旅游度假区太阳岛,高尔夫球场、室外网球场、田园式度假村等一流的休闲娱乐设施,与鲜花、绿树、流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因此,休闲者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尊重大自然的价值,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确立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调节功能,合理协调旅游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使休闲活动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进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2.2 生态伦理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建立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承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生态系统的规律性,摒弃以往那种只顾产出、不顾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方式,在求得发展以“满足需求”的同时,要顾及“限制”因素,即“发展”的概念中蕴含着制约因素。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即自然资源与环境。不言而喻,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要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指导使人为干预自觉地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之内。

生态休闲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体现,强调整体和全面的理念,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过程中,人们应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维,即人与人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当前与未来的协调。休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关注人、关注人的祖辈传流的历史文化,也关注人类未来的走向,人们应该增加对休闲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生态意识和伦理观念,建立起对休闲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休闲管理者以整个地区协调的区域规划为基础,对休闲地区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在保护当地厚重的自然遗产和优美的人文景观的基础上,适度发展休闲资源,保持休闲地的绿色生机;同时重视生态环境承载力,自觉将游客限制在承载范围内。因此,管理者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经济社会问题,还要关心生态环境问题,即要实现该地区的生态化发展。此外管理者还应注重培养游客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美,使生态休闲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 生态伦理的生态消费观有利于树立生态休闲的生态消费观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消费问题很少被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来加以重视。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人们充分意识到,正是由于在消费问题上缺少规范和约束,才使得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提倡合理的、健康的消费是生态休闲环境伦理的重要规范内容。

生态休闲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既有物质消费的内容,又有精神文化消费的内容。生态休闲提倡合理、健康的消费,反对奢侈浪费:一是以精神消费为主,适当辅以物质消费活动。在生态休闲中,参与该项活动的人群主要以获得生态感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境界为目的,因此其消费活动主要把满足精神需要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要与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要求相适应;二是生态休闲者在参加生态休闲消费活动时,不应把这种消费仅仅看作是个人的爱好,进而尽情地大肆消费或奢侈浪费,而应遵守“绿色”消费的行为准则,将生态休闲视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手段,努力使休闲消费行为不破坏生物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真正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

总之,生态休闲必须建立在生态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要求休闲的参与者包括开发者、经营者与休闲者都能在享受环境、认识环境的同时,共同开发其内涵的、丰厚的道德底蕴,为生态休闲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伦理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59-64.

[3]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

1智慧生态城市的定义

智慧生态城市是在建设数字化、现代化的智慧城市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两者作为一个同等重要、密不可分的整体协同推进,按照生态学原理,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核心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宜居城市。一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以过分强调规模和速度,以大量掠夺自然资源、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现在,随着自然资源的日渐减少、枯竭,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日趋加剧,各种垃圾等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侵占,自然环境早已不堪重负,并开始出现各种负面影响,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借助智慧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为改变当前现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推行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在推进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使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高效、便利的同时,将对自然环境、资源消耗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发掘生态建设和智慧建设的结合点,形成新的产业模式,继续推动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智慧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2.1规划建设未融入“智慧生态”理念。过分追求城市化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把完成大量建筑和工业体系建设作为重点,甚至大力发展严重破坏环境、消耗大量资源的产业以拉动GDP,完全没有将智慧化、生态化理念融入到规划和建设中。2.2智慧和生态建设不均衡。在进行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时,虽然有这个理念,但是依然有失偏颇,通常以智慧化为建设重点,过多重视城市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方面的建设,虽然能够对公共安全、环保、交通、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进行快速智能反应和管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高效,但是在保证人民生活健康、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环境破坏方面作为不大。2.3没有形成智慧生态建设产业。当前很多城市的智慧生态建设,大多是先进行智慧化建设,再牵强附会地引入一些生态建设,如先进的垃圾处理厂、绿化工程等,没有找到生态建设和智慧建设的结合点形成产业,没有对拉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如果在建设和改造之初就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推动智慧生态建设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建设效果,而且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3推进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措施

3.1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基本理论发展。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一个较新的理论和概念,大多数人对其还比较陌生或不得要领。甚至有人认为推进生态建设会导致经济衰退而怀有抵制心理。所以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基本理论发展对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具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意义。智慧城市的建设在进行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地理、人文、气候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的规模和功能,结合智慧产业的促进作用,合理协调对自然生态的索取和补偿关系,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提供的优势,建立最适合的智慧生态产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利益,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从法规、道德层面入手对人民的生活方式、经济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科学利用理念。努力提高自然环境质量,为人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确保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和自然地和谐相处。3.2进行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1)城市发展应重视生态环保。城市建立的初衷是推动经济发展,并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引进先进科技和设施保证人民生活幸福的同时,城市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完全可以利用科技优势,加速城市经济转型,建立最适合当地自然特点,对自然环境消耗最小、破坏最小的产业。同时加速对自然环境的补偿和修复,如植树造林、土壤修复、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防沙治沙、退耕还草、湿地恢复、固体垃圾治理,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倡导和推行节约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通过对自然的保护形成新的产业,拉动经济的发展。(2)科学的城市定位规划。在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良好的顶层设计比其它建设都要重要。要结合当地特点进行全面的、有远见的城市定位,强调土地/资源的混合利用、综合开发,将工作、生活、消费、环保等活动场所有机结合,将智慧和生态结合,科学划分合理的功能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协调发展各种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加强功能区之间的沟通,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型城市。(3)大力发展智慧生态产业。城市依托的传统工业体系对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消耗和破坏。而智慧生态城市为保证经济发展,需要建立适合城市自身的智慧生态产业、通过智慧信息流引领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积极创新,通过高新技术推进生产业,如保险、商务、科技等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通讯、新能源、集成电子、大数据、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未来优势产业。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的同时,通过先进技术带动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创建宜居的生活环境。

4结束语

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已经逐渐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长此以往,不论是对人类还是对自然环境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作为解决之道,建设智慧生态城市任重道远,目前理论和建设方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按照科学的观念建设智慧生态城市与经济发展并不冲突,当形成智慧生态产业,其也会为经济提供强大的拉动力,使环境更宜居,使城市更智慧、经济更发达,也使人民生活更美好。

作者:窦宝仓 郭雯 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5):48-57.

[2]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

篇10

【关键词】生态环境;旅游业;衍生思考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框架

在旅游业的各种概念中,生态旅游无疑是最多被提及和应用的一个,但在这众多的概念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误用和滥用。生态旅游已慢慢偏离其原本的目标,而只是成为一种招徕游客的“诱饵”。众所周知,旅游业的产生、发展是社会化大工业的产物。工业化的结果刺激了旅游业的需要,但同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旅游企业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式的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都无疑给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久居城镇的人们更加渴望那种回归自然、天地人和的旅游状态和环境。“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替代旅游”应运而生。

首先提出生态旅游概念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特。他在1983年赋予了生态旅游一个清晰而权威性的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1]

此外,还有一些国外学者也提出了自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生态旅游是环境敏感的旅游和设施,它所提供的宣传及环境教育使旅游者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同时不对生态系统和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和损害。生态旅游是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将游客数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和环境教育的旅游(Buckley 1994年)。

随着我国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一些旅游学家也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王兴斌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影响和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吴兆录则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走进优良生态环境的一种活动。

上述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各不相同,反映出理论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尚存在较多的分歧,生态旅游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统一和规范。

二、我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黑龙江省是全国生态示范省之一,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16个,以及3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以冰雪、森林、湿地等风光著称[2]。但是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没有遵循良好的生态发展规律,大量的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一些生态资源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濒临绝迹。我省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我省部分生态旅游景区由于追求短期效益,不顾及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为了片面追求经济经济效益,对景区的生态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许多游客缺乏足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观念,旅游景区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又不足。垃圾遍地、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濒临绝迹,使原本就有限、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最新统计,我省现有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13%存在噪音污染,7%有空气污染现象。

2、缺乏专业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才。我省生态旅游开发时间尚短,又缺少生态旅游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缺少大量的即懂生态学又懂旅游学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生态旅游的开发依托的资源分属不同部门,这些部门即是开发部门又是管理部门,这样无论从专业背景还是经营管理上均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3、生态旅游的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力不高。区域旅游品牌是指将某一个区域当做一个旅游产品,它能给旅游者带来某种独特的精神享受。区域旅游品牌建立在该区域旅游资源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是由该区域的多项产品组合而成的精粹。而我省尚还没有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品牌。

4、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近些年来,我省针对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制订和实施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出于一些客观原因,对一些违法行为没有进行及时和严厉的惩处,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法制环境。

三、建议

1、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生态旅游规划

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并在其中充分贯彻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首先要确定自然环境的保护范围,尽可能地减少生态旅游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到“天人合一”。其次,生态旅游景区应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区划为原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接触区、生活服务区。以景区特定的生态环境资源特色为基础,合理布局景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尽量做到规划设计的生态化,减轻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压力。

2、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在旅游区,对旅游者的教育是生态旅游与一般自然旅游的不同特质之一,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相应的宣传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取生态知识。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为自觉的行为,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造成负面影响。

3、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实践证明:生态的开发和管理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制度和规则。确立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地位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那些打着生态旅游幌子,却行破坏生态环境之实的行为一定要予以严厉制裁。将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