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失衡的现象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失衡的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失衡的现象

篇1

关 键 词:草原生态环境;失衡现象;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着生物多样性,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近几年,草原退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加剧了沙漠化,是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草原问题成为目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草原生态环境中失衡现象

1、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经济发展失衡: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使得草原法制系统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不仅要促进以草原为材料的的畜牧业的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要维护好草原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人类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草原法》中明确规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在现实中,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草原法第一条规定: 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 改善生态环境, 维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现代畜牧业,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法。立法宗旨, 说明草原法的价值追求不是单一的, 追求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性。但在现实中,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只是注重了经济的发展,环境权利可有可无。

2、环保倡导力度与投资机制失衡:国家不断倡导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制约保护,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但是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因为投入资金过少,浪费严重,配置不合理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草原环境建设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3、农牧民经济利益发展失衡:经济发展是否平衡存在于两大层面: 一方面, 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草原地区经济发展、农牧民致富的进程相对缓慢和滞后, 这是刺激草原地区靠草吃草的巨大外在力量。这种宏观层面的不平衡, 需要通过有力的法律及政策扶持, 实现草原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去解决。草原环境保护的法治推进, 必须伴随并促进草原地区经济发展, 否则巨大的现实利益必然冲击和削弱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制。另一方面,草原地区内部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利益平衡是采用先进生产方式, 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比如竭草而牧, 超载过牧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但是投资少, 短期收益高; 而舍饲圈养,投放饲料专门饲养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 但投入大,很多牧民承担不起成本。这自然是一种不平衡。同时, 相对较短的草原承包经营期限无形中刺激了这种投入和产出的不平衡。如我国草原法规定的草原承包经营期限为 30 年, 澳大利亚草原租期可达 42 年甚至99 年。显然, 让农牧民懂得并真正拥有草原经济利益的长期平衡, 把草原当成自己和后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利益所在, 这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也是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根本。

4、保护行为与破坏行为失衡:我国草原地域辽阔 ,人口稀疏,资源丰富,为不法行为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违法犯罪问题突出:其中多是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事实表明:破坏草原的速度远远高于保护草原的进程,导致两者之间严重失调,这也是草原环保工作不能取得重大进展的障碍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结为执法不力,一是执法力量相对不足,二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屡见不鲜,最终弱化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效果,此外,身处草原的游客环保意识差,随地乱扔垃圾,加上清理不及时,造成对草原环境的污染。

针对不平衡现象的对策分析

1、在法治层面上, 确定和提升环境权应有的法律地位, 形成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法律意识:严格监督和行政执法,加大对偷牧、滥牧、抢牧、借场放牧和超载放牧等现象的司法监管力度,打击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依法治理,对非法开垦饲料地及改变饲料地用途的现象进行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非法开垦草原行为产生威慑作用,推动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突出表现,提高广大牧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自我约束违法破坏、利用草原的行为产生,也是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提升草原地区农牧民, 依法维护自己的承包经营权、生态环境权, 对抗和制止侵犯其草地使用权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开发和建设行为的法律权力。《草原法》规定的草地使用权对外承包制度、草地征用补偿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等要严格执行。对草原地区的非农开发建设, 相关农牧民可以依法以其经济权、环境权受害为由提讼, 通过法律途径制止对生态环境存在风险或形成损害的非法现象。应当说, 广大农牧民是草原生态保护的最基础的社会力量,要让他们维权和反对违法犯罪的路径畅通起来。从而在法律上, 使农牧民成为草原的主人和守护者。

2、加强对草原生态保护不佳奖励机制执行的行政执法:在对草原实施了一系列的禁牧、退耕还草举措后,对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施减畜和禁牧措施后,草原牧民在经济上做出了较大的牺牲,应该给与生态补偿。充分补偿禁牧休牧给牧民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会鼓励和推动牧民开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积极性,维护牧民合法合理的草原生态环境权益。新建立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强调对实施禁牧和实施“草畜平衡”为超载放牧的牧民给与奖励,是采用经济激励手段鼓励牧民自觉保护草原的重要举措,明确了草原生态补偿主要是针对牧民的具有正当性的生态行为进行补偿,是有效解决草原地区均衡发展问题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强牧区经济生态社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资机制:首先,是国家应加强环保投资机制的宏观调控, 保证当地政府有效行使设施建设的职能, 并对基层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援;其次,是当地政府应严格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定,正确引导和动员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参与草原保护投资, 在减少草原破坏的同时,又增加了资金来源。最后,是当地政府应强化内部财务监督和管理,杜绝浪费,优化资金配置,尽量集中资金用于治理草原污染和普及先进技术等,为农牧民解决成本难题,将环保作业变为现实,同时兼顾改造天然草场、开发区域性资源等项目。

3、抓好人工种草工作人工种草是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稳定畜牧业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因此,一定要把该项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

程上,在国家牧草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全市应出台人工种草相关扶持与优惠政策,在牧草种植、加工等机械的补贴,牧草新品种、草业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工

作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切实保证人工草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保障全市禁牧舍饲后饲草料的有效供给。

结束语

草原是一个生态屏障,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不但是一道绿色的天然生态屏障,而且与生态安全息息相关,并且有防风固沙和涵养水源的显著作用,草原生态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止沙漠化、维持生态平衡、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意义,所以,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每个草原农牧民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俊香.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失衡现象与对策[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Z1:76+80.

篇2

关键词:信息生态学 信息和谐 信息公平 信息失衡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35-004

On the Two Basic Routes to the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Ecologyand Its Reflection

Fu Rongxian(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er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150080)

Abstract:There are two sort of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at present.One routes analyse the phenomenon, the causes and the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of information imbalance which focus on the research that antithesis to the harmonious information ecology, and the other is starting with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right, by the way of information equity leading information ecological harmony, changing the substantial force of information world can only place hope on it is naturally produced from the human moral storage. These two research approaches are all lack of positive exposition and noumenon structure on harmonious information ecology, so aforesaid approaches can not make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information practice step into a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way.

Key words: information ecology; information harmony; information equity; information imbalance

CLC number:G20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35-004

信息生态学研究从“生态”的高度来审度人类的信息活动,追求信息、人、信息环境多种因素的协同发展和动态平衡,从而“突破”了传统信息管理研究的单纯技术维度和效益诉求。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为构建以和谐为取向的信息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然而,在现有有关信息生态的研究中,存在两种简单化的研究取向:一是将信息失衡(如信息污染、信息异化、信息鸿沟等)与信息和谐完全对立起来,从揭示信息失衡的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信息失衡的原因入手,希望通过控制甚至消灭不和谐因素而实现信息生态的和谐。这一认识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上学的矛盾观。二是相信公平能够引领和谐,而信息权利是信息公平的制度保障。由此,把对信息权利和信息公平的追求当作构建信息生态和谐的必由路径,这一认识的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

1形而上学矛盾观视野下的信息生态学研究及其反思

形而上学矛盾观与辩证法有实质性的区别。总体而言,前者只有“简单的正题(统一)和反题(对立),而没有将两者统一起来的合题(对立统一)”;而后者“还有第三个范畴,那就是作为合题的‘对立统一’。辩证法的精髓和最高境界恰恰体现在这第三个范畴上”。[1 ]这就像马克思早年批判蒲鲁东时曾经指出的那样:“(蒲鲁东)从来没有超越过头两级即简单的正题和反题。”[2 ]显见,形而上学矛盾观的要害是把“对立统一”分解成了两种不同的性质,即把“对立”同等于“斗争性”,把“统一”等同于“统一性”。辩证法认为,“对立”和“统一”两者是统一的,“对立统一”不能从“对立”和“统一”的两极片面地分解为矛盾的“两重性”,并对它们作外在对立式的、非此即彼的选择。只有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统一(合题),即“对立面的统一”,或“多样性的统一”,或“不同的东西的共鸣”,才是“和谐理念”的真谛。[3 ]

1.1形而上学矛盾观视野下的信息生态学研究内容

目前有关信息生态学的研究,似乎更多地受到了形而上学矛盾观的规约。集中表现在,把信息生态的失衡与信息生态的和谐简单地“对立”起来,由此形成了从揭示失衡的现象,分析失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的三部曲式的研究路径。首先,学者们相信,“在自然生态中的生态问题主要是生态的污染和失衡;同样,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信息生态问题同样也是信息生态的污染和失衡”,需要“防止信息生态环境的恶化,像爱护自然生态一样爱护信息生态,对其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4 ]由此,信息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便聚焦于“人们通常所公认的信息生态问题”,[5 ]并将该问题具体化为逐条罗列信息生态失衡的一个个现象。总体上,学者们是从质和量两个层面来分析信息失衡现象的。例如,有害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等“主要就是因为信息的品质而导致的信息生态问题”;而某类信息过剩或某类信息不足、信息分布或分配的不合理、不同人群中信息量占有的不对称、甚至信息垄断或数字鸿沟、一些人群或领域中出现信息荒漠化等等,则属于量的问题。[6 ]其次,分析信息失衡现象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包括客观原因(如网络技术漏洞、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主观原因(如信息能力不足、道德失范)。再次,在对现象揭示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诸如,从制度、技术和道德层面提出相应性的解决措施等。

这种将信息生态的失衡与信息生态的和谐简单“对立”起来的认识,与自然生态学的视野有一定的关系。但从深层哲学背景来看,则是由形而上的矛盾思维推动的。它致力于对现实信息生态中存在问题的反向分析,这一思路在具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1.2对形而上学矛盾观视野下的信息生态学研究内容的反思

首先,在具体研究中必然会引导人们去探究哪些因素导致了信息生态的失衡,并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些反面问题才能实现信息生态的和谐。它以消极性的理论前见来预设人类的信息行为和信息成果,信息生态仿佛一无是处,“找茬”也相应性的成为主流研究取向,这就误解了现实中的信息生态条件和实践基础。应该看到,人类社会总体上是进步的,而这一进步又是以相对和谐的信息系统为根本保障的。就中国语境而言,这一思路的必然逻辑推导是,在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信息生态发展的“代价”,由此,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从根本上否定党和国家的现有信息方针、政策。

其次,从对失衡因素的分析入手,简单地强调信息生态和谐与失衡的两重性,这是对“对立统一”规律作一分为二划分的结果。辩证法在强调矛盾对立性的同时,还强调矛盾的统一性。统一性表明,失衡与和谐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它们两者是相对的,各有各的价值,不能用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事实上,正是由于失衡因素的存在,才导致了信息生态的运动和变化。因此,失衡并不只是和谐的对立面,而是和谐的一个内在要素。没有失衡,和谐只能是无差别的一潭死水。例如,数字鸿沟的存在虽然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助于克服简单化的平均主义,有利于培养鼓励竞争、尊重创造之类的积极意识。固然,完全的竞争不能达到信息生态的和谐,但如果没有竞争,整个社会信息生态系统就会缺少活力,因而也没有真正的和谐可言。只有充分认识到和谐与失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才能正确认识信息生态的系统性、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也决定了在信息生态中必然存在价值观的多样性,多样性才是信息生态进化的重要标志。当然,尊重价值观的多样性,并不否认“和谐”作为信息生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而是说,非主导性的其他价值观在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构建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再次,导致问题解决方式和解决过程的简单化。信息生态系统是复杂的统一体,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事实上,存在着诸多矛盾和斗争正是信息生态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似乎认为信息生态系统中只能存在“和谐”的一面,“失衡”作为与其相对立的另一面就不能存在,因此,往往采取强制性的斗争方式来控制甚至消灭与和谐相“对立”的失衡因素。这无疑是典型的矛盾思维的产物,即把和谐与失衡绝对地对立起来,视两者为你胜我败、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事实证明,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也为简单化的矛盾思维敲响了警钟。从逻辑辩证的角度看,差异是和谐得以生成与存在的条件。如果没有差异,和谐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和谐本身也孕育着差异,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差异性的存在,是和谐的前提,“和谐并不消灭差异、消灭不同,而是鼓励差异、鼓励不同的存在。通过差异、不同的比较与交融,以达到新的和谐”。[7 ]无疑,公平与差异、和谐与失衡等范畴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它启发我们在思维方式上需要“从斗争思维转向和合思维,实现思维方式的手段创新”。[8 ]与矛盾思维不同,和谐思维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在承认事物间存在有矛盾差别的前提下,以求事物共生、共处、共立、共达、共爱意识为指导,协调解决各种关系、各种规范的思维方式。”[9 ]

综上,我们在肯定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时,必须充分注意到矛盾的斗争性并非等同于矛盾双方的对抗性。诚如马克思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10 ]对立面同一的根据恰恰在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即非对抗性的一面。可见,“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包含着差异和变化”,[11 ]而不只是旨在破坏对立面同一的对抗。

2抽象人道主义视野下的信息生态学研究及其反思

试图以信息公平、知识自由的名义引领信息生态和谐,是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个主流话语。其基本思路有二:首先,认为以“数字鸿沟”为核心内容的信息生态失衡,是信息不公平的主要表征。事实上,在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表的《梅特兰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信息公平”理念,主要即是针对“数字鸿沟”的现实而提出的。因此可以说,信息公平是“作为对数字鸿沟问题研究反思的结果”。[12 ]其次,信息公平是信息生态和谐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的关键环节,因而成为“信息生态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13 ]换言之,以“数字鸿沟”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不公平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尤其是社会信息生态环境的和谐。正如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指出:“公平信息社会的提法与当前国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暗合。但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严重阻碍着我们建立公平的、充满活力的社会文明,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推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14 ]强调和重视公平,表明在对信息生态相关问题的认识中,增加了对信息活动中有关人的终极价值的反思,效率和发展不再是唯一的致思取向。然而,公平只是人自身的一种道德选择,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构建仅仅通过道德力量的内在提升是难以获得的。

2.1抽象人道主义视野下的信息生态学研究内容

在抽象人道主义视野下,有关和谐信息生态环境之构建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面向。首先,在政治、法律乃至人权层面上探讨信息公平的必要性。“信息公平,应该理解为社会和政府对公众提供最基本的、起码必备的信息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信息权利的实现,信息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1948年联合国将‘信息权利’作为人权的一个方面写入《世界人权宣言》”。[15 ]换言之,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从图书馆学或信息科学的角度给出信息公平之必要性的理由。其次,在信息公平何以可能(即实现路径)的问题上,也存在着对政治、法律乃至人权的路径依赖。所以,“政府”仍被视为实现信息公平的主要、甚至唯一责任主体。学者们普遍认为,“维护信息公平是信息时代的政府责任”;[16 ]“落实信息公平取决于政府是否选择信息公平的制度”,并要求政府在诸如“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弱势人群的信息获取”、“制约商业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17 ]等问题上有所作为。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希望通过政策倾斜,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均衡,甚至提议每年在同级财政列支专项经费中启动“信息资源均衡配置工程”。[18 ]应该说,实现信息公平需要政治、法律乃至人权的参与,因而政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政府无法包揽一切。总体而言,信息公平既取决于有关公平的信念,也跟社会和信息主体的信息能力有关。因此,政府之外的信息提供者和各类信息主体应该肩负起自身的担当。

2.2对抽象人道主义视野下信息生态学研究内容的反思

尽管“公平”概念因内蕴着公正、平等之类的意义而具有正面价值,成为一个“美好的”词汇,但美好的不一定是现实的,甚至不一定就是必要的。例如,倡议所有图书馆的电子文献都应该无条件地为所有读者免费服务,所有图书馆的纸质文献都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邮寄方式)为所有的“地球人”服务,这一理念无疑是美好的。但无论从必要性还是从可能性来说,这一诉求都只具有政治、法律和人权意义的“理据”,而不具有图书馆的现实性。众所周知,“公平是人的内心话语,是人自身的是非功利的道德选择,体现着人自身的目的,具有终极价值关怀的意味。这种活动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左右,完全是自身对自由意志的尊重和认同。这也就是超脱的纯粹普遍的自由理性。” [19 ]因此,把公平正义作为和谐信息生态的基础,将导致在道德价值的单向选择中把握人们的信息实践,在理论上则容易把抽象人道主义设定为和谐信息生态研究的哲学基础。

首先,基于抽象人道主义的信息生态学研究,没有理顺和谐与发展的关系。我们知道,在传统信息管理阶段,发展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生产能力一度成为人们的普遍意识,信息的发展甚至被简单地归结为信息总量的增长,信息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则被简单地归结为信息增长的水平和程度。此时,“人”被设定为信息的主体,完全没有必要对信息的极度增长而感到忧心忡忡。这一认识可以称之为信息的唯发展论。唯发展论在20世纪中后期盛行一时,也是人类信息实践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随着对信息发展的单一向度追求,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唯发展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固然,信息匮乏会使人感到空虚无助,但过量的信息或“数字化泡沫”也会使人因找不到有用的信息而出现和信息荒漠化同样的效果。[20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申克指出:“我们一直以为信息丰富是一件美妙的事情,直到后来才明白,它可能会夺走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权利――安宁。”[21 ]布朗和杜奎德则宣称,当今世界对于信息的“饥饿已迅速转化为消化不良”。[22 ]事实上,达文波特于1997年提出信息生态学的概念,正是出于应对信息发展单一化追求的担忧。信息生态学的出现,标志着“价值”因素的介入,从而也使得信息概念不再固守于“发展”的一隅而显得单薄和片面。然而,指望通过公平的引领而实现信息生态的和谐,似乎又将信息生态学引向了无视“发展”的另一种极端。显见,传统信息管理和现代信息生态理论都将公平(价值)与发展(事实)对立了起来,所不同的是,前者更倾向于发展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公平。似乎可以肯定,在人类信息实践的历史过程中,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和谐的二元分离,正是导致信息生态发展过程和目标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倡信息生态的和谐,绝不能否认“发展”在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中的前提和基础地位。发展既是人的信息生存方式的根本体现,也是人本质力量在信息环境中的根本体现。和谐首先是发展中的和谐,而要发展,必须尊重信息世界的因果变化,探究信息生态发展中的具体法则和客观规律,信息生态的和谐仅仅通过公平之类道德力量的内在提升是难以获得的。

其次,基于抽象人道主义的信息生态学,直接将技术与和谐对立了起来。众所周知,公平作为人类主体精神活动的自由创造,是人的超功利和超客观束缚的道德选择,因而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价值属性的范畴,这就导致了以追求人类价值的道德实践为指向的公平,与以把握外部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技术实践之间的分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认为信息的不公平是由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的。例如,认为正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那些不会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人们造成了信息获取的障碍,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当信息网络传播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时,人们在获取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将进一步扩大”[23 ]。另一方面,认为由技术发展导致的信息不公平问题,又不能通过技术本身来解决。例如,认为“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依靠信息技术来解决数字鸿沟并未达到预定的目标,相反数字鸿沟问题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24 ]。然而,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平台。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构建,并不只是一个信息资源配置的平衡问题,只有充分发展信息技术并合理限定技术本身的异化,才能不断调整和谐信息生态的整体进程。没有技术,信息生态的存在基础就会受到遮蔽,对人类信息实践行为的分析和评估也将失去根据。

3结语

“和谐”作为信息生态的最高境界,包含着人类信息实践的两重内含:事实与价值。事实是自然的因而是有规律的;价值是自由的因而是有目的的。必须从信息的客观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与人的内在本质(尤其是道德尺度)两者统一的角度,才能真正解决信息生态问题。和谐信息生态的构建既离不开人类崇高的目标选择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信息总量的增长,任何一种顾此失彼的二者选一都将陷入片面的深刻。这就需要我们在思维上超越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和谐的二元论。从静态的视角来看,发展与和谐、效率与公平之间是存在差别的,但从其产生和变化的动态过程来看,和谐与公平始终内在地包含着发展与效率等因素。

参考文献:

[1][3][9]萧诗美.和谐哲学的三种诠释模式[J].哲学研究,2007,(10):33-38.

[2][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1,111.

[4][6]肖峰.信息生态的哲学维度[J].河北学刊,2005,(1):49-54.

[5]张新明等.以人为本的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4):531-533.

[7]李明元,陈瑶瑶.“和谐学”论纲[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66-69.

[8]蓝文权,蒙运芳.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思维方式的创新[J].学术论坛,2007,(12):87-9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8.

[12][22][23]唐思慧.信息公平及其产生的背景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5):18-21,33

[13][18]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2):25-29.

[14]王砾瑟.10位专家论“公平信息社会”的目标[EB/OL].[2007-11-30]./301/1951301.shtml.

[15]张照云.我国信息公平问题探析[J].图书馆建设,2008,(9):4-7.

[16]袁峰.信息公平与政府责任[J].政治学研究,2005,(4):75-82.

[17]范并思.论信息公平的制度选择[J].图书馆,2007,(4):1-5.

[19]夏文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79-83.

[20]戴维・申克.黄锫坚等译.信息烟尘: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75.

篇3

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是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联合国的水资源报告指出,全球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因水污染传播的疾病每年致死人数达300万~400万。联合国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引起全人类对水资源环境的关注。

水污染威胁水环境安全,除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平衡外,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危害人类生存,因此,水环境污染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水环境污染与人类生存和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本期拟谈以下三个话题。

一、 水生态失衡危害无穷

所谓水生态失衡,是相对于水生态平衡而言的,是指水生态系统,如河流、湖泊,水量缺乏,没有径流,或水质污染,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的环境现象。

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因水源短缺,多数河流干枯或没有径流,仅存河水也几乎失去自净能力,市区清污没完全分流,雨季向河道排污,使水质较差的水体雪上加霜,水生态失衡问题十分严峻。

水生态系统在自然界大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水生态失衡所带来的生态危害和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会使区域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如河道干涸,使河道功能发生质的变化,仅存的积水使河道黑臭,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湿地日趋干枯,面积减少,功能萎缩;污水灌溉和污水养鱼,造成土壤性能恶化和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植被弱化、土地裸露,使一些地区土地沙化加剧。由水生态失衡涉及到的其他生态环境的不良后果,都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城市品位、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

二、 水体富营养化值得关注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增殖旺盛,从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2007年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影响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人类生活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生长繁殖都离不开水。水体一旦出现富营养化状态,会引起一连串的恶果。其一,水体表现变色、变浊,影响景观。其二,水体散发异味,水中藻类及厌氧菌代谢活动可产生具气味化合物,使水体散发出土腥味、霉腐味、鱼腥味等臭味。其三,由于需氧微生物分解死亡的藻类及其他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其四,由于水中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面漂浮死鱼,腥臭更甚,使水产渔业遭受损失。其五,有些藻类能产生毒素,这些毒素能在蛤、蚌等贝壳类动物体内富集,人们食用这些毒贝之后,可发生中毒症状,重则可能死亡。其六,如果饮用水源地,如水库、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状态,大量藻类可使滤地堵塞,影响水厂生产,为除去水中的气味和毒素,需投加多量的药剂,会影响自来水质量,关系到人们的饮水安全。

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无穷,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应对此高度关注,管理部门更应尽职尽责,动员全社会防范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

三、 水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如前所述,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态失衡,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同时会影响人类生存,危害人体健康。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

1. 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如甲基汞中毒(水俣病)、镉中毒(痛痛病)、砷中毒、铬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铅、钡、氟等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急性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

2. 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a)芘和其他的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可能诱发癌症。美国俄亥俄州饮用以地面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的居民患癌症的死亡率较饮用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的高,这是因为地面水受污染较地下水为重。

篇4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越发广泛,并极大的推动了外语教学理念的外延发展与丰富内涵。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了以“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特别是建立网络化的外语自主学习新模式;2007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新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教育生态学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中明确强调:“要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面对这种大趋势、大发展和大变革,理论学术界有必要采用一种基于生态学理论视阈中的学习环境构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英语学习,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失衡问题,以求构建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背景下英语学习者的生态环境,使之和谐、动态、灵活、良性地发展,重新形成新的生态平衡。

 

1.教育生态学理论

 

教育生态学兴起于70年代中期,是基于生态学相关理论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属于教育学分支学科。生态学关注于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教育学则关注于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生态学基于两者基本原理的交叉融汇,关注研究教学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规律和原理,分析各种教学行为及其成因关系,最终指导教育发展。教育的生态结构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探究。宏观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所涉及到的各种环境系统,分析其功能和与教育主体的关联作用,制定各种有利于教育方式、方法和策略。教育的微观生态则主要将研究视阈集中在教育“软硬件”环境,既包括学校、教室、设备等具体环境布局对于教学的影响,也涵盖课程目标、方式方法、绩效评价等微观系统,甚至要考虑教学主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对于教育的影响。

 

2.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失衡的因素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英语课程后,必然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目标、方法、手段、教材、课程体系等产生一系列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失衡,进而导致教学过程中许多失调现象的发生。本文中笔者主要关注于在教学过程中物质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情感环境四个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失衡的因素。

 

(1)物质环境失衡

 

笔者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教学硬件环境是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语音教室、自修室、图书馆的实施布局会对学生的相互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计算机设备与互联网资源由于各种现实因素无法推广;图书馆电子自主学习室等自主学习平台的维护能力欠缺;学校网络配置难以适应日益提升的教学改革要求;校园网服务器运算能力和带宽有限,同时在线人数受到限制;自主学习中心的机器和教学平台维护,缺乏专门的技术管理人才,教辅工作没有跟上教改进程。诸如此类教学过程中的物质环境失衡,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改模式的推进形成了很多必须重视的干扰和阻碍。

 

(2)资源环境失衡

 

调查发现,很多在线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广泛使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是更多的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造成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资料和优质教材资源的浪费、闲置与损耗;学生还是无法实现教材与技术相融合的素材利用最大化。同时,大量的互联网信息也很容易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良莠不齐的资源信息会让学生选择性迷失。教学平台在使用上也常出现智能化不足,很多教学软件过于“程序化和技术化”,无法满足各式教学需要,不利于培养和引导同学们进行多元化学习和社会认知。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由于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无法完全自动化,导致对于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管理和监督效果有限,教师很难精准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无法实施因材施教。

 

(3)技术环境失衡

 

对于技术环境失衡方面的研究,笔者主要是通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在“您所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知识的程度”这个问题选项上,有26.7%的教师选择了“完全掌握”,45.3%的教师则是“非常熟练的操作文字、图像处理软件”,28%的教师表示能“非常熟练地制作视频、音频的剪辑合成”。但在随堂听课过程中笔者却发现有超过68%的外语教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却多表现出“傻瓜式操作”,很多造价昂贵的智能化教学设备仅仅被当成录音机和播放机,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价值被严重压缩。这说明大多数教师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4)情感环境失衡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笔者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焦虑,很多时候都是源于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和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导致的主体情感波动。很多同学没有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和策略,很容易生成学习“挫折感”。由教师的人工讲授变为教学文本演示,学习的思考变为机械的阅读,种种教学环境的转变很容易导致人文环境的缺失。由于体会不到教师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学习观念、动机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导致了师生的信息交流互动频率日益减少,言传身教式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断,也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3.优化研究

 

在实际的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精读PPT面授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只是局限在多媒体、PPT课件以及光盘的使用,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只不过是基于计算机环境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面对这样的教学现实,有必要采用一种学习环境构建的视角,从生态学视角审视英语学习,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解决存在的失衡问题,以求构建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背景下英语学习者的生态环境,使之和谐、动态、灵活、良性地发展,重新形成新的生态平衡。

 

本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探究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

 

首先,对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宏观生态环境即物质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和情感学习环境进行再平衡。无论是语言实验室、图书馆自主学习中心的设施安排,还是共享机房、图书馆电子自主学习室的广泛开放,或者一系列教学活动配套软硬件设施的应用与服务,都要贯彻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优化的理念,同时充分考虑教学发展现状和学校实际。重点是在物质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情感环境四个领域加强基于计算机网络理论的生态环境构建,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利于师生教学活动,为大学英语教改模式的顺利推进提供一个较为平衡、和谐的物质环境。

 

其次,对微观生态环境中各个单独的子环境内部诸要素进行的平衡。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改善人机关系来达到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英语教学的动态平衡。师生互动具体体现在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阶段。以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为例,要很好的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身为教学的设计者,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将课程的重点、难点相关内容布置给学生,线上上传课文相关的PPT,Word文档,音频,视频,图片,线下分发课文相关文字材料供学生预习,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前预习课上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准备。课堂上教师主要的作用是组织,检查,评价和补充。如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学生线上、线下的预习效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对学生的活动给予指导和评价,对课文相关的重点、难点加以补充说明。课后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指导学生强化知识点,加强其自主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学习的限制。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体现在线上共享学习资料,网上学习资源,线下通过咨询、互助合作降低学习任务难度,减小学习焦虑感,提升自我认同感,提高学习效率,也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和学生的关系是小组活动中组与组的竞争关系,是在一种轻松、健康的环境下,某一小组成员为获得同一目标的相互协作关系,也是相互评价任务结果的同学关系。要改善人际关系,学生和教师应正确认识计算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辅助的作用,不要对其过分依赖从而导致教学中的生态失衡现象。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学校应定期对教师及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指导,最大化地移除技术层面的对教学效果的阻碍。同时,学校要定期丰富和更新自主学习中心教学平台上的各式学习资源,为师生个性化教学需求提供便利的资源条件,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指导。

篇5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越发广泛,并极大的推动了外语教学理念的外延发展与丰富内涵。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了以“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特别是建立网络化的外语自主学习新模式;2007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新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教育生态学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中明确强调:“要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面对这种大趋势、大发展和大变革,理论学术界有必要采用一种基于生态学理论视阈中的学习环境构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英语学习,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失衡问题,以求构建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背景下英语学习者的生态环境,使之和谐、动态、灵活、良性地发展,重新形成新的生态平衡。

1.教育生态学理论

教育生态学兴起于70年代中期,是基于生态学相关理论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属于教育学分支学科。生态学关注于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教育学则关注于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生态学基于两者基本原理的交叉融汇,关注研究教学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规律和原理,分析各种教学行为及其成因关系,最终指导教育发展。教育的生态结构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探究。宏观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所涉及到的各种环境系统,分析其功能和与教育主体的关联作用,制定各种有利于教育方式、方法和策略。教育的微观生态则主要将研究视阈集中在教育“软硬件”环境,既包括学校、教室、设备等具体环境布局对于教学的影响,也涵盖课程目标、方式方法、绩效评价等微观系统,甚至要考虑教学主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对于教育的影响。

2.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失衡的因素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英语课程后,必然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目标、方法、手段、教材、课程体系等产生一系列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失衡,进而导致教学过程中许多失调现象的发生。本文中笔者主要关注于在教学过程中物质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情感环境四个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失衡的因素。

(1)物质环境失衡

笔者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教学硬件环境是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语音教室、自修室、图书馆的实施布局会对学生的相互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计算机设备与互联网资源由于各种现实因素无法推广;图书馆电子自主学习室等自主学习平台的维护能力欠缺;学校网络配置难以适应日益提升的教学改革要求;校园网服务器运算能力和带宽有限,同时在线人数受到限制;自主学习中心的机器和教学平台维护,缺乏专门的技术管理人才,教辅工作没有跟上教改进程。诸如此类教学过程中的物质环境失衡,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改模式的推进形成了很多必须重视的干扰和阻碍。

(2)资源环境失衡

调查发现,很多在线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广泛使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是更多的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造成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资料和优质教材资源的浪费、闲置与损耗;学生还是无法实现教材与技术相融合的素材利用最大化。同时,大量的互联网信息也很容易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良莠不齐的资源信息会让学生选择性迷失。教学平台在使用上也常出现智能化不足,很多教学软件过于“程序化和技术化”,无法满足各式教学需要,不利于培养和引导同学们进行多元化学习和社会认知。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由于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无法完全自动化,导致对于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管理和监督效果有限,教师很难精准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无法实施因材施教。

(3)技术环境失衡

对于技术环境失衡方面的研究,笔者主要是通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在“您所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知识的程度”这个问题选项上,有26.7%的教师选择了“完全掌握”,45.3%的教师则是“非常熟练的操作文字、图像处理软件”,28%的教师表示能“非常熟练地制作视频、音频的剪辑合成”。但在随堂听课过程中笔者却发现有超过68%的外语教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却多表现出“傻瓜式操作”,很多造价昂贵的智能化教学设备仅仅被当成录音机和播放机,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价值被严重压缩。这说明大多数教师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4)情感环境失衡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笔者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焦虑,很多时候都是源于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和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导致的主体情感波动。很多同学没有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和策略,很容易生成学习“挫折感”。由教师的人工讲授变为教学文本演示,学习的思考变为机械的阅读,种种教学环境的转变很容易导致人文环境的缺失。由于体会不到教师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学习观念、动机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导致了师生的信息交流互动频率日益减少,言传身教式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断,也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3.优化研究

在实际的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精读PPT面授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只是局限在多媒体、PPT课件以及光盘的使用,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只不过是基于计算机环境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面对这样的教学现实,有必要采用一种学习环境构建的视角,从生态学视角审视英语学习,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解决存在的失衡问题,以求构建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背景下英语学习者的生态环境,使之和谐、动态、灵活、良性地发展,重新形成新的生态平衡。

本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探究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

篇6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08-03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而提高教学质量重在课堂。英语自被纳入高职必修课以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就一直成为外语教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目前,除了从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视角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之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日益增强,教育生态学也成了人们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新途径。本文将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教育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及其思想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交叉学科,采用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它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定律、耐受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教育生态位、教育生态链法则、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教育生态的边缘效应、“一潭活水效应”等,这些基本原理揭示教育的内部规律。

近20年来,我国教育学者把关系论和系统论作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即既关注教学个体内部的生态结构、教学活动本身的“生态效度”,又关注个体外部的生态平衡,并呈现出由宏观研究走向微观、由理论探讨走向实践分析的特点。由早期研究的宏观生态,到21世纪初转向对班级、教室、课堂教学等具体问题(微观)的研究和学校、班级、课堂、德育方面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这种转变与教育界关注个体生存发展状态的总体趋势相一致。

二、高职英语课堂生态失衡问题

课堂是一种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的实质在于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失衡。主要表现在:

(一)师生主体地位的失衡

课堂教学生态中,教师处在一个与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构成的复杂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课堂教学角色。正是由于课堂生态关系的复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扮演各种不同的生态角色,全面和谐地促进学生发展。由于有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生态链上没有找准自己的生态位,而是把自己定位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其实质起到的是扮演霸权角色,完全操控了课堂。例如,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仍然在大班中进行,所有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学进度、内容、方法和考核要求,没有考虑、顾及高职学生进校时呈多极化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在这种缺乏对学生研究和考虑的“霸权”课堂中,除尖子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他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盲目附和,表现出较强的从众倾向,或干脆懒于回答,在问题、困难面前表现出退缩行为。这种整体划一、“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质量无法保证,难以做到生态化教育要求的“促进人的创生的教育”。

(二)教学生态空间环境的失衡

教育生态理论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指出:教育生态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区间。课堂的个体、群体生态,其承受力和耐受度是很明显的,达不到或超过“度”,就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注重个体实践,适宜于小班授课,公认的最佳规模是15名学生左右。按照这个标准,人数在20人以上的班级就是大班,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班级授课人数一般40人左右,有的甚至高达50~60人,课堂生态空间环境大大超过了其承受力和耐受度,超出了教育群体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的发挥会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学生生态主体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增加,导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班级密度大,缺乏师生互动交流。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交流只局限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中,无形中剥夺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造成学习机会的不公平现象;教师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个别指导,使许多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增加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课堂纪律难以保证,影响教学进程、教学质量,等等。

(三)教学目标的失衡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称之为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人为创造适合其生存的环境。花盆内的个体、群体一旦离开此小生态环境,就难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应试教学、语法教学的影响,出现了“考试情结”和“纠错情结”的倾向。同样地,这也会使课堂教学产生负面的局部生境效应。

1.考试情结。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英语B级或四级考试通过率被很多高职院校作为衡量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这直接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帮助学生考高分、过考试关为目的,出现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为考而教;证书效应也使得高职学生把通过B级或四级考试视为英语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终点,为考而学。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成了记忆考试词汇、训练试题知识点的战场。学生考试可验证教与学的效果,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如果过分重视考试、追求分数,则会驱使课堂教学生态主体――教师、学生千万百计去寻求答题窍门,一味地去做考题来谋取高分与证书,失去了英语学习本身的意义、偏离了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2.纠错情结。纠错与语法往往纠结在一起。由于语法教学会导致语法正确但没有交际意义的英语表达方式的出现,人们现在对语法教学普遍持否定态度。纠错能让人易产生成就感、学知识见效快的错觉。因此,很多教师把纠错看做省时省力的教学方法。如作业本纠错越多、改得越细致的老师越受学生尊敬,学生评教也越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乐用此法,纠错几乎成为师生之间默认的教学方法,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教学效果并不好。尽管教师费力改错,很多学生过后甚至到课程结束还会照犯同样的语误。纠错适当运用会有一些益处,比如有针对性地纠正一些带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很强的语误。如果把纠错当做学生掌握、积累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为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对纠错的承受力和辨识力较差,一味纠错反而使他们更加强了对错误的识记,极易造成错误石化,进入学习误区。

无论是教学中出现的考试情结,还是纠错情结,从目的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偏颇,都是偏执一端的教学,无不与学习急功近利有关。这种心境下的学习可能会取得短期效应,但由于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效果多半是

短暂的。毕竟学好外语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要宽泛和全面得多。“花盆效应”削弱了课堂生态个体、群体的创造性,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肤浅、狭隘、封闭,导致教与学的失衡。

三、构建趋向平衡的生态化高职英语课堂

(一)实行隐性分层教学,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生态化英语教学组织

教学生态学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非线性的、弹性的行为,因而它重在调节而不应是一种控制,这种调节应该有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应该有让学生尽其能、尽其言,并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空间和模式。针对新生人数多,英语水平又呈多层化的特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有针对性的“分级教学”,并将分层教学进行“隐性”操作,分成高、中、初三级,并采用高、中、初三级不同的评价标准分别评价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为了避免“显性分层教学”给慢班学生带来的标签负效应,采取隐性分层递进教学。具体做法是:教师采用“内在尺度法”,“在心底分层”,在课堂教学时不对学生作显性分层编组,而是暗中把相当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组内,学生间只有组的差别而没有类的差别。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感到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分层结果只是教师心里有数,不向班级公布,仅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实行隐形分层设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

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重视生命发展的教学生态观:

1.关注。关注的是每一个人,是全体,包括弱势群体。隐性分层相对于走班制的“显性分层教学”来说比较隐性,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学生比较易于接受,克服了弱势群体自卑心理,改变了传统课堂只抓尖子生的现象;分小组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实践和创造的机会,使高、中层学生的优势也有了用武之地;实行差异教学和多层面教学,“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和不同起点上分别进步。

2.提供空间。隐性分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合作交往的空间、发现探究的空间、展示表现的空间。

3.引导和参与。生态教育观认为每个生物个体(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态位,每个生态位都有一定的优势。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优势。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这种课堂模式中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二)发挥英语大班教学中限制因子的能动作用。提升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任何形式的生态系统都存在相应的生态承载力问题,其承载力都具有客观性、可变性的特征。可变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意义的稳定,不是固定不变,是可以改变的。生态承载力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应按照有利的方式去积极提高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正相关性,一方面,应看到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限制着班级规模;另一方面,应优化课堂资源、教学方式,构建多极化教学内容等课堂环境来提高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目前,由于师资、教学资源等的限制,高职英语大班教学的现实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大班教学仍然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采用的主要的教学形式。大班教学环境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限制因子,唯有通过调动课堂生态系统内部其他生态因子(如教师)的能动作用,把限制因子变成非限制因子,以此提升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课堂资源。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师生比严重失衡,大班授课现象普遍,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其能动作用,开发有针对性、互动性强的课件、网络等教学资源,创建实践性教学平台、校园外语学习环境,并加以充分利用,让英语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能提供大量真实语境的充满互动的平台,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为大班教学创造先决条件。

2.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富有生态性多极性对话为主的教学内容,并注意教法。比如在听力教学时注意播放速度、静动状态和间隔时间等,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让每个学生在资源共享中进步

3.教学方式。实行分组学习,发挥学习小组在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消除因班级人数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焦虑感。

(三)确定使学生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课堂教学目标和方法

教育生态中的“生”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活着的,有生命的”;其二是“学生”。“态”指形态、样子。在教育生态学看来,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课堂教学要达到平衡和谐,即生态化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多方面的、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认知,更不能把学生简单地看成是“知识的容器”。为此,生态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下,跳出应试怪圈,以学生生命发展为课堂主旨,引导学生寻求压倒应试动机的新的、持久的内在学习动机源并遵循英语习得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让英语课堂促进生命实体自由地、全面健康、和谐持续地生长发展。

1.转变评价观念,因为评价观直接影响到教法。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不要单纯以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过级来衡量学生。而要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摒弃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重视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果继续使应试教育成为教学常态,对学生的危害会更大。如试卷中置入语误的客观化选择题,去境化的改错题,虽提高了考试的区分度,却让学生大量接触含有语误的试题,反而深化了他们对语误的识记。应正确对待考试,以考促学,将考试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3.摆脱纠错情结,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大量接触正确的语言输入,减少或避免出现语误,不要等到学生犯错后才去纠正,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语言习得的源头,让语误防患于未然。

有了教学方法,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变单纯一味地灌输为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就有可能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减少自身对外界的依赖,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教育的生命价值。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平衡;教育生态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54—01

一、教育生态学研究背景

国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首次提出“课堂生态学”,建议把课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A·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Leather(2003)出版了《语言习得生态学》专著,标志着生态外语课堂教学正在形成。在中国,陈坚林(2008)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理念“国际化”、多媒体教学“正常化”和教学环境“生态化”;在教学环境“生态化”部分,陈坚林指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课堂系统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系统生态化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教育生态学开拓了教育科学的新领域,从宏观上启迪了外语教学的新思路。

二、基于多媒体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位

1、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是学生和教师,两者处于主要生态位,他们是课堂学习行为的实践者,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是知识的建构者和生成者;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生态位具有教学指导意义;3、教材与课堂的生态位具有支撑意义,对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有支撑作用;4、教学评估体系的生态位对整个教学系统具有引导意义,引导教学活动的实施细节和发展方向。

(二)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经过教学实践的磨合,已经构成了平衡稳定的英语教学环境和内在协调的生态系统,多媒体技术出现以后,基本的传统要素被新的要素替代,英语教学生态环境的平衡被打破,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中存在着一些影响系统有序发展的不利因素,课堂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位在多媒体环境下发生了变化。英语教学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作用方面、学生学习目标方面、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手段方面、教材方面、教学环境方面以及评估体系方面。

(三)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中的失调现象

失衡的教学环境导致了以下失调现象的发生:1、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角色与英语教学实践的失调;2、学生学习习惯和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与英语学习目标的失调;3、多媒体、立体式教材使用方法与英语教学效果的失调;4、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英语教学系统的失调;5、传统评估方式与英语教学目标的失调。

三、如何构建平衡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生态环境

失调现象的产生说明教学的各要素没能在系统中找到其合适的生态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各个生态位处于灵活动态的发展之中,应利用各个生态因素的能动作用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失衡问题,促使整个课堂生态系统达到平衡。针对提出的失调现象,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优化教学生态环境: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论、技术和教学观念,使教师教学理念生态化。在教研活动当中,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既要注重培养提高英语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强化多媒体应用方面的训练和继续学习,又要鼓励教师发挥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势,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习方法生态化。 在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资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如搜索引擎的使用、利用在线外语学习资源等,发挥课堂外信息网络作用,最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优化多媒体教材使用比例和时机,使教学手段生态化。 在授课环节上,选择性使用多媒体教材,开发多媒体化立体式教材的编写和运用,做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与平稳过渡。引进语料库进入课堂,学生直接接触语料库,直接接触现代真实的语言信息,从被动地死记硬背学英语变为主动吸收自然语言,达到学习主体与环境的有机整合。

(四)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生态化。合理地把多媒体网络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把当前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课程)改进为“3+2+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情感、通识+课程),在英语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和情感构建。每堂课分配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能够加强英语学习的实践意义。

(五)用以形成性评估为主的多维评价手段,使教学评估体系生态化。采用多维评价体系,有机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多元的评估结果不仅反映学生对大学英语知识的掌握,更重视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正性养成。

四、结语

本文依据生态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基于多媒体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位的变化以及找到合适的动态生态位,使其与新的教学生态系统达到和谐与平衡,在教学改革当中应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迭,提高教师“信息—教学”素养,完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多维教学模式的运作,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意义,最终在多媒体环境下构建健康有序、兼容和谐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新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5,(4).

[2]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堂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篇8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艺术素质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经济不断发展,科技资讯不断进步,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党的十做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战略部署。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培养人才不是单一的专业教育,更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全面素质教育,即具有创造性的跨学科、跨专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1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

1.1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功利倾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国从1999年开始高校进行扩招、改革,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所显现出来在艺术素质教育方面人均财政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紧张,这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公共艺术课程师资跟不上,导致部分学生没有选修艺术类课程,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难度。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同样存在相适应的承载能力,当高校发展规模超出了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社会需求也呼吁全面的素质教育,但由于文理分科以及高考制度导向作用,艺术教育往往被忽略,必要时被其他课程占用或取代。进入高等教育,专业学习更加突出,学校有时过分追求就业率或考研率,而忽视了艺术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部分高校即使开设艺术类课程或组织艺术团体,也只是针对少数学生的培养,学生一进校就不断挖掘艺术特长生,主要是为了参加比赛,这种仅仅面向少数“天才”的艺术教育观念是极为功利的,并没有达到艺术素质教育的普适性作用。这种矛盾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以人为本,势必会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影响我国艺术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

1.2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定位失衡现象

当下,许多高校对艺术素质教育存在定位失衡现象。艺术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不断转型,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它与系统的专业化技术训练为主的专业性艺术教育不同。而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旨在通过结合艺术实践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审美的感知与理解,促进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美育的重要手段,着眼于普及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力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许多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没有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不合理。有的仅仅涉及到音乐、美术方面,但随着艺术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修自然科学的学生必须要学习人文、艺术与社科课程,涉及面相当宽泛,包括文学、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历史等300多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学习,在我国公共素质课程显然是达不到的。我国部分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课堂中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随意性。公共艺术课进行大班讲授,一味强调欣赏课,学生对艺术课程内容实践机会较少,学习形式上互动性不够,课堂气氛显得枯燥乏味,部分学生认为这些课程与专业无关,可有可无,因此对公共艺术课不够重视;要么把它与专业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过分强调艺术的技艺训练,而忽略了人文教育与情感培养,忽略了艺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将严重制约高校素质教育的生态平衡发展。

2 教育生态观视角下的艺术素质教育

2.1 教育生态观的阐释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综合性地研究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教育生态学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较为著名的论述是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L.A.Gremin)在《公共教育》书中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生态学研究就是各种教育机构与教育结构存在于彼此联系中,并且应当将它们放在与之紧密联系并维持它们的更加广泛的社会联系之中来加以审视。我国南京师范大学的吴鼎福把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进行研究,分析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对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浓厚的生态学色彩。教育生态观是将生态学与教育学紧密联系了起来,艺术素质教育离不开历史文化、教育资源与社会环境。广西师范大学的贺祖斌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发展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模型,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2]。从以上学者的^点可见教育生态观已经融入现代科学教育理念当中,并指导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2.2 教育生态观视角下的艺术素质教育

我国教育家积极倡导美育,认为艺术是使一个民族素质得以提高和民族得以振兴的关键。教育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指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3]在美国高校,艺术教育则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美国对艺术教育非常重视,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涵盖对艺术的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学习。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素质提升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教育部提出:我国高校应当以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艺术课程。在艺术素质教育当中,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吸纳国外的优秀艺术成果,促进文化的多元性与交融性发展。艺术素质教育培养人对审美的感知与理解,促进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对社会文化的识别能力。现代社会讲求创新意识,艺术的熏陶可以促进个性的发挥,激发人创新开拓的潜能。[4]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艺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大的生态系统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生态失衡现象。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根据人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定;其次要注意多元文化的融合性,以及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3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国家教育部.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2002.6.

[4]国家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2.7.

[5]腾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篇9

中医理论中所说的“渣”,即为附着在肠壁上的食物残渣。人的肠道有8~10米长,并且千褶百皱,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个弯折,人们即使每天都排泄,也总会有一些食物残渣滞留在肠道的褶皱内。这些残渣堆积在肠道内发酵、腐败,并不断产生各种毒素、毒气,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继而引发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等病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肠道问题是万病之源。

肠道健康自测

请将您的情况对号入座

常常不吃早餐

不坚持定期服用微生态制剂

比起传统饮食,更喜欢西餐

经常光顾快餐店

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

经常喝酒

经常第二天醒来酒劲未消

头痛、肩膀痛

不坚持运动

经常熬夜

刷牙时有牙龈出血现象

动不动就感觉疲劳

容易便秘、蹲厕时间长

经常憋大便

常常不吃米饭等主食

不怎么吃薯类、豆类、海藻类

皮肤粗糙

容易感冒

有口臭

容易紧张、烦躁

经常放很臭的屁

自测结果

4个“√”以下

恭喜您!您的肠胃状况很好!请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别忘了和您的朋友、家人分享您的健康秘诀。

5~12个“√”

请注意了!您已经出现肠胃问题了!

也许您已经受到菌群失衡带来的困扰,肠内有害菌已经开始增加繁殖。您需要调整饮食习惯,每天摄取有益菌(例如培菲康),尽快解决菌群失衡给您带来的烦恼。

13个“√”以上

篇10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及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问题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将教育教学看做是一种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是主体,其他条件或因素则被称为生态因子。

高职会计专业普遍按校内和校外两个层次,建立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虽然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学生反馈的实际效果来看,仍然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与建设生态型实践教学基地的目标仍然有较大距离。

1.会计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着“花盆效应”。在我国高职会计教育教学中,会计校内实践基地教学通过模拟企业的现场业务场景,将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投射到校内实践基地。目的是突破封闭的教学环境限制,在“仿真环境”下,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校内实践教学仍然没有完全克服“花盆效应”的现象。首先,会计校内实践基地对实际企业环境的模拟存在较大缺陷,缺乏对会计工作相关环境的营造。通常的校内会计实训室只是针对从分录、账簿到报表做单一流程的模拟,而现实的会计工作首先建立在一系列企业规范、财务制度、内控流程基础之上,财务人员必须要熟悉企业相关的经营管理、产品知识等,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会计工作同时要与采购、仓库、生产、销售、行政、人事、管理层等内部关系人进行业务交流;还要与银行、税务、会计师事务所、投资人、债权人、债务人等外部关系人进行业务沟通。由于校内实训基地内这些关键要素的缺失,使得校内实践教学的主体孤立,与生态因子之间信息交流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其次,会计校内实践基地对会计业务模拟,通常是人为对业务预先进行了优化和过滤;在学生动手之前,已经先设了大量的完美的假设条件,业务处理所需信息、条件都以题干的形式单向输出,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业务双方无法进行双向交流。实际财务人员处理业务时,会基于公司规定和专业要求做出职业判断,主动获取有效原始凭据,规范违反财经制度的业务,甄别并提取有用的会计信息,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与业务对象有大量的信息交换和互动。而在校内实践基地中,学习主体缺乏这种信息循环交流的环境,缺少职业思考和做出判断的机会,也缺乏对业务流来龙去脉的摸索和厘清的锻炼。一旦学习主体由校内实践基地转移至实际工作岗位,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学生就会感觉到无所适从。

2.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限制因子”和“生态失衡”现象。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包含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及精神因子三大类,而各大类因子又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如果某个生态因子缺乏时,或低于临界线,或超过生物最大忍耐度,这一生态因子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即限制生物的正常成长。在教育生态系统中这些生态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它们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平衡的,如果主体和生态因子之间生态失衡,系统会自动适应重新调整达到平衡,但是,如果失衡超过生态系统忍耐度,生态系统就会崩塌消亡。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往往投入较多资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却不重视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两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发展不均衡。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部门牵头对企业资源进行开发,也没有安排多少经费用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资源投入少,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主要的“限制因子”。

另外,因为企业财务工作本身涉及到企业核心机密,企业为避免商业机密外泄,本身是排斥校外实践基地介入企业经营的;同时,财务专业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实习,不能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反而可能会导致产生会计业务处理差错,效率降低、增加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量等负面影响,所以,企业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普遍采取冷漠的态度。

校外实践基地实习是打破学校教育“花盆效应”的有效途径。虽然一方面是学校对校外实践教育的急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却是企业冷淡、吝啬的供给。这主要是因为校方通常只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却忽视了对方的需求,校方成为单向利益和信息的索取者,却无法给对方有价值的利益反馈,这种单向的能量流动,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型的校外实践教学要求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其他生态因子之间应和谐相处、合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满足各自的需求。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会计实践基地需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式。生态学认为,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实现其与外部的能量与信息的持续交换,从而有利于生态的发展平衡。各生物体之间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能量流动和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才能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按此说法,要构建一种和谐的生态型的校内实践基地,我们就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

“走出去,请进来”,要求校内建设会计实践基地,要把社会上实操专家请进实践基地内开展培训、教学活动,并给予利益回馈;也可以将会计培训学校、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财务软件公司、实体公司等引入到校内实习基地。实践基地和这些第三方实体进行联合办学或联合经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完成对校内学生的专题培训,也可以对社会人士开展各类职称考试培训、岗前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在联合办学、联合经营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吸收这些第三方的实践经验,将第一手的实践教学资料、管理经验平行移植到校内会计实践教学中去,突破“花盆效益”对校内实践教育的限制,提升教学主体与生态因子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效率。

2.校内实习基地要逐步建立并完善与企业会计近似的经营环境。在学生进入校内实习基地的前期,有必要对其进行该“模拟企业”的材料产品、生产经营、组织结构、财务制度、内控流程等知识的岗前培训;要求使用逼真的原始资料,使学生主动去甄别、规范不完整的业务资料和业务行为;实践基地需要弥补实践教学中关键性的生态因子。例如,可以要求老师或高年级的同学分组模拟企业采购、销售、仓库、人事、行政、总经理等部门角色,驱动实习主体主动与“业务部门”展开沟通交流,厘清业务流的前因后果。还可用一定的空间去模拟企业的仓库、车间、生产线.甚至可以有简单的产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也能让他们在实训中去感知模拟企业的供、产、销业务流程。搭建“银行窗口”、“税务窗口”、客户和供应商平台等,使得实习主体把握与外部关系人沟通的技巧、推动业务的开展,获取有用信息,过滤冗余信息,在更仿真的环境下开展业务。

3.校外会计实践基地建设,需调节生态系统从失衡状态转变为平衡的状态。校外实践基地资源投入不足,就是重要的“限制因子”,要加大对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投入,改善校外实践基地和学校实践教育之间的供需矛盾。首先,着重开发学校财务部、校办工厂、学校附属企业等校内资源,首先将实践基地铺设到这些校内关联方,因为是内部关联方,便于安排学生上岗实习,获取鲜活的实习资料和实践教学经验。其次,重点开发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一次性接纳实习多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再其次,有选择性的开发拥有分、子公司的商贸连锁企业、餐饮娱乐连锁企业、大中型集团公司等,可容纳实习生较多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的第三梯队。对这些校外实践基地,开展订单式学生培养输送模式,签署校企合作协议,聘请企业财务负责人到校内做专题讲座。给予校外实习企业利益回馈,特别要安排给予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荣誉和物质回报。寻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契合点,才能真正建立起富有成效的校外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