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金融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金融理论

篇1

关键词:金融积聚;政策倾斜

根据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目前广西提出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但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现状,单纯依靠自然渐进模式必定是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倾斜、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促进金融积聚。

一、金融积聚动因分析

关于金融积聚的动因,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较好地解释了金融积聚的现象。

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积聚。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解释金融聚集现象。韩国学者Pak(1989)认为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某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冯德连、葛文静(2004)均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例如,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等等。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风起云涌。例如,北京云集了国内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深圳通过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金融积聚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同时,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区域金融政策倾斜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形成与产出能力给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省区层面上,如陈莹(2002)、黄湘雄(2004)、曹廷求(2006)分别对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都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和稳定的宏观政策等一整套区域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得它们采取有社会效益的行为,弥补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及市场本身的缺陷,实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表明,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指出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

三、促进金融积聚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等多层次发展区域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和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吸引金融积聚的根本因素,也是金融政策倾斜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初期,如何通过金融政策倾斜加速金融机构聚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金融机构设置倾斜

1、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蒋升湧(2007)主持的课题“建立北部湾银行问题研究”中提出,参照徽商银行模式对广西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兼并重组,在其基础上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北部湾银行。作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北部湾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应以支持环北部湾经济圈特别是北部湾三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应是北部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有利于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此外,就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北部湾银行应重点吸收境外、东部资金,在成熟时,应将业务和分支机构延伸至国外特别是东盟国家,使之成为一家国际性银行。北部湾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尽可能多元化,多元化体现在行业、地域(包括境内外)、所有制成分(包括自然人)等方面,多元化的好处是分散风险、保障资本金的长效稳定,并且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今后引资多元化奠定基础。资本金可以采取阶段性扩充办法,在建设初期可以考虑只吸收境内资金,后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针对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北部湾银行应该承担起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或担保的责任,通过争取国家给予类似渤海银行的新业务试办权,例如开办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避免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机会,彼此形成合作关系,以利于资本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差别地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完整的金融产业链,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和分散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发展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约束较少,可以通过专业投资方式改变社会资金结构,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企业或项目。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二)金融业务管理倾斜

1、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根据规划,广西将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壮大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海洋等产业。对资金投向广西上述产业的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财政补贴等予以优惠,同时,允许贷款利率适当浮动。

2、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聚集。对于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这样有助于该区域的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吸纳来自全国的资金,促进资金向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可以将北部湾经济区列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点区域,允许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存贷利率,或者对本地区以外的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的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及地方政府担保,以保障重点产业的资金来源。

3、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投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因此在资金额度分配方面,跳出西部大开发的限制,从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增加原来的额度,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银行贷放的专项资金所需的配套资金实行差异化待遇,例如,对来自北部湾经济区及广西本土金融机构的部分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利差及地方政府担保的双重优惠政策,带动商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北部湾经济区。

四、金融政策倾斜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政策倾斜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色彩,对于金融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经济起步有着刺激作用。但是,政策倾斜往往以牺牲国家或地方财政为代价,并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因此,金融政策倾斜应该考虑时效性,防止微观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过分依赖。并且,金融机构积聚、资本流动最终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金融倾斜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为微观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于金融产业积聚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动活跃的热土。

参考文献:

1、姜爱萍,武晓斐.金融企业集群:金融地域运动的新动向[J].西部金融,2008(6).

2、李成,郝俊香.金融中心发展的理论、总结与展望[J].上海金融,2006(11).

3、隋庶.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2007(2).

4、左科华,实行倾斜性金融政策,促进西部开发[J].贵州商专学报,2001(9).

篇2

[关键字]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金融政策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地方金融以其定位于区域、服务于微小、成长于地方的特点而受到当地政府的特别青睐,各地相继成立专门机构,出台相应法规推动其发展。在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壮大的同时,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对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区域金融政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区域的金融政策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从区域金融政策的角度研究,以期探寻出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工具,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健全区域金融管理制度

针对区域金融快速发展的局面,首先,国家应出台区域金融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地或各区域发展重点,加强对地方金融发展的引导,防止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完善区域金融机构管理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标准,加强对区域准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的管理,规范区域金融机构

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政策理论分析

1、区域金融政策的概念及目标

区域金融政策是在坚持国家金融政策整体目标的前提下,由政府、中央银行和其它相关金融部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从地区实际出发制订和实施,通过影响区域金融主体行为选择,借以平衡区域金融差异,促进区域金融结构优化和区域金融发展,使金融政策在各区域的传递效果达到均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突出特点是以区域为调节对象,它的出发点是区域差异,它的必要性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不足。

2、区域金融政策工具

区域金融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借助于一定的策略手段,即区域金融政策工具。区域金融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或授权下一级央行使用的调节区域货币量或区域信贷活动等的政策手段,分为四类:一般性区域金融政策工具(三大法宝)、选择性区域金融政策工具、直接区域金融政策工具、间接区域金融政策工具。

3、区域金融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缩小区域金融差异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引导金融资源重新配置;二是依靠政府的“有形之手”,实施区域金融政策,市场不完备性和资本逐利性决定了市场出清机制不能缩小区域差异,政府干预是有效的、必要的和可行的。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金融政策因素分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实际利率差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利息是实体经济创造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的高低最终受制于实体经济利润率的高低。因此,实体经济对银行贷款利率、贴现率的承受能力受利润率的制约,央行对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贴现率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差别很小,并且在事实上形成了实际利率和官方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格局,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实际利率已基本市场化,而西部仍严格执行统一的官方利率。

第二,统一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统一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因货币乘数差异导致货币供给区域不均衡分布。由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货币化水平、资金周转率、现金漏损率、资金外流率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因而货币乘数也存在区域差异。

第三,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效果受区域货币市场差异的制约。公开市场操作为统一货币市场和多样化的市场工具为基础,但我国目前区域货币市场深化程度的差异使公开市场操作效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同。

第四,统一的再贴现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再贴现政策效果受票据市场区域差异影响。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再贴现利率体系,且未实行差别利率。这种管制性较强的贴现利率体系要求有统一票据市场与之适应。但目前票据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隔断性,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票据市场发展滞后,使再贴现政策鞭长莫及。

第五,金融资源配置区域差别。区域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使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也呈现明显的二元格局,国家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设置上都采取了非均衡的、向东部倾斜的政策。东部建立了具有较高效率的金融组织体系,较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工具和投资渠道多样化,金融效率不断提高;而中西部地区仍然以信贷配给机制为主,信贷资金价格受国家严格控制,金融资源匾乏,金融组织体系单调,金融效率低下,导致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向东部地区流动。

第六,金融监管的差异。对东部地区金融监管的重点在市场准入层面,对金融机构业务运营的监管有所忽视,而西部地区金融监管则侧重于经营的合法性和风险性等方面,监管的手段侧重于行政性,这为东部金融机构的违章拆借、乱回购、广揽资金提供了机会。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工具

我国正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消除和缩小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区域金融政策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

1、建立和完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金融组织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西部地区的筹融资能力。因此,应积极着手建立和完善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首先,应加大政策性金融对落后地区的扶持。政策性金融是实现金融公共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干预金融体系的重要体现。其次,有差别的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区域性金融机构。多方面鼓励各金融机构进行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建立多元的区域性商业银行。此外,应鼓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2、 发展和完善西部区域性金融市场体系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由于发展滞后、投资环境差、投资回报率低而难以吸引外来资金,资本形成能力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迫切要求发展西部区域性的金融市场体系。

首先,应加强西部区域性的金融市场建设。其次,加快西部企业改革的步伐,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此外,应发展和构建西部基金种类,设立西部地区发展基金。

3、发挥和完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我国资本市场要对区域经济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树立新思维,放宽直接融资限制,建立为西部大开发直接融资的区域性资本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资本市场在西部开发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可以通过五种途径来发挥:第一,引导证券市场体现国家的西部政策。第二,争取更多的西部企业上市,推动西部地区股票市场的发展。第三,积极推动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第四,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拓宽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第五,提高筹资能力。

4、建立和完善西部金融保障机制,制定西部优惠的金融政策

第一,要实行有效投资决策。将金融决策与西部地区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将投资决策与金融政策结合起来,将金融决策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整体规划、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结合起来,把金融决策与地区经济的特点结合起来,筛选出支持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体现扶优限劣、主次有序的金融措施。

第二,选择支持重点,优化投资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不合理的分工格局;加强微观经济基础,培育合格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通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第三,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和投资机制。资金投入方式上要转向协合性的多渠道投入,要对区域内建设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并对资金流向、运用情况进行严格监控;要严格执行建设项合法人制度和资本金制度,建立企业投资决策责任制、企业资金融通责任制和企业资金运用责任制,强化投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从而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第四,我国东西部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间非均衡增长与央行高度统一、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相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央行的金融政策目标与实体经济的波动趋势在区域间发生背离,降低了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和央行金融政策的实效性。所以可以考虑在央行统一政策的框架上,实行有差别的金融调控政策,有针对地对各区域经济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西部优化的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信贷的倾斜力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四、结论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措施研究,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金融政策的指定和落实,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政策研究,要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差异性,使区域经济能够实现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可云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2]王维强 我国区域金融政策问题研究 《财经研究》 2005.2

[3]施蕴珊.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经验借鉴[J].价格月刊,2009(04).

[4]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关于建立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初步探讨[J].华北金融,2004(04).

篇3

本轮金融危机为何危害如此之大。世界上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虽然也引发了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但其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时间的跨度都远远低于本次金融危机,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本轮金融危机与历史上其他金融危机存在非常本质的差别。主要就是因为过去所发生的危机是原生品市场单一泡沫驱动下的传统金融危机,而本轮金融危机是原生品和衍生品双重泡沫驱动下的新型金融危机。与传统金融危机相比,本轮金融危机不仅泡沫大,而且泡沫的损失非常高。数据显示,2001年到2006年以次贷为主体泡沫扩大2.4倍,衍生品泡沫基于次贷CDS放大300倍,这种衍生品泡沫化的程度是远非原生品市场泡沫所能比拟的。本轮金融危机当中,原生品房地产贷款最大损失就是3600亿美元左右,而衍生品的亏损却高达1.54万亿美元,相当于三个原生品泡沫还要大。本轮金融危机与传统金融危机存在本质的差别,导致本轮金融危机杀伤力高于以前的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发展趋势。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到现在差不多一年了,虽然欧美出台大量的金融刺激政策,但我们认为经济还没有见底,因为作为诱因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见底。美国的次贷违约率和指数率上升到25%和14.34%的历史高位,2009年7月份的指数达到32%。目前还没有止跌的迹象,表明房地产危机还没有见底,还有很多重要的经济指标也没有见底。从GDP增速看,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英国、法国再创新低,创1990年以来的新低。储蓄率方面,美国、英国从危机前的零储蓄快速提高到2009年5月份5.7%和5%左右,还有加速提升的趋势。欧美等国家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和消费信心指数都没有根本的好转,所以我们认为目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

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见底?我们判断指标有两个,一个是GDP增长不再下滑,另一个是GDP绝对额不再下降。我们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对金融危机作出两个估计,一个是乐观估计,一个是悲观估计。乐观估计走出谷底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悲观估计假设美国政府不采取任何的救援措施,危机可能要持续2014年才能止跌,但美国已经采取措施,所以这种情况不会出现。总体来看,2010年金融危机能否走出谷底,还取决于美国和欧洲政府的政策力度,力度大可以见底,力度不大还会推迟。

对于我们国家宏观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我们认为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GDP大幅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出口大幅度下滑,第二受国家经济周期回调的影响。我们做了一个模型,显示如果不考虑国际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因素,我们下滑要持续下滑到2012到2013年。2009年以来的GDP开始回升,我们认为这种反弹是政策性反弹,2008年11月份,如果国家不采取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家经济增速我们大概只能达到1%的水平,所以政策对经济拉动作用是不能低估的。谈到上面两个问题主要是判断下半年和2010年的走势,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看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出口,二是政策。对于出口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今年难言见底,所以上半年国家出口还会保持20%的负增长,这方面的操作空间是很小的。对于政策,政策保增长已经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咱们国家头等的政治和经济要务,我们认为下半年仍然会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为了防止风险会进行适度微调。2009年保八没有问题,2010年能不能保八要看国内外的情况而定。

篇4

关键词:村镇银行 非正规金融 连接 预期收益

一、研究的目的

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有了本质的变化,摆脱了过去牛耕人种的方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由于先进技术的引进,生产要素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另外,随着农户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更加的重视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从而需要更多的贷款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虽然农户的收入也在增加,但是扩大规模或进行一些生产性的投资,依靠农户自身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为农村的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方面可以看出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是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他们融资难的问题。可是村镇银行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主要的目标就是追逐利润。随着村镇银行的市场化经营,由于农民融资量小、年收入不稳定、没有合格的抵押物品、村镇银行对借款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民很难达到村镇银行贷款的条件。为了追逐利润,村镇银行就会向那些大的企业寻求资金的支持,因而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因此,本文基于金融联接理论,通过与涉农贷款经验丰富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合作,试图为村镇银行真正服务“三农”指明出路,为农户和微小型企业经营类贷款提供金融支持。村镇银行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存在的初衷都是为了满足欠发达地区对资金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实现这两点主要是看村镇银行与非正规金融联接后农民的收益有没有增加,如果农民的收益增加了,在村镇银行与非正规金融机构自身利益不亏损的情况下,这一联接就是可行的,有必要的。

二、非正规金融与村镇银行建立联接的可行性论证

(一)农村市场主体的前提假设

首先,假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资金的需求方是农户,资金的供给方是村镇银行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三方主体在自己所掌握的农村金融市场信息约束情况下做出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村镇银行是刚成立不久的商业银行,对广大农村地区农户的信息几乎不了解,而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人缘、地缘的关系对借款人的信息和借款风险存在对称,基于此,我们不妨假设,村镇银行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无合作时,村镇银行对农户的信息完全不了解,而非正规金融机构完全了解。

(二)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及其投资项目类型

我们假设市场中具有资金需求的农户为T,每个农户拥有一个投资的项目,每个项目需要的资金为H。投资的项目分为两类:高盈利项目和低盈利项目。高盈利项目和低盈利项目获得的收入为Ya和Yb,且Ya>Yb,项目的投资风险分别为fa和fb,假设以f的概率进行风险投资,项目取得成功而且能够还本付息,以(1-f)概率进行投资,投资失败,而且不能够还本付息。假设T个投资项目中, 高盈利项目a个,低盈利项目b个,在资金供给方对农户的信息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只能假设对其贷款的高盈利和低盈利项目进行平均分配,此时高盈利项目的概率为P=a/a+b=a/T。假设现在市场中存在两类资金的的供给方:一方是村镇银行,即K,另一方是非正规金融机构,即Z。由于村镇银行对农户的信息不完全对称,因此对所有的项目的贷款利率均为Rk,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息存在对称,对高盈利项目和低盈利项目的风险有所了解,非正规金融机构对村镇银行不能给提供贷款需要的农户提供贷款,贷款利率为RZ,且RK

(三)假设市场中只存在村镇银行的情况下农户的预期收益

在这里我们假设市场中只存在村镇银行一方作为资金的供给方,非正规金融机构被政府给关闭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只能向村镇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按照高盈利项目的平均比例,从T个项目中随机的抽取TP个项目进行贷款,在这TP个项目中高盈利项目有aP个,低盈利项目有bP个,在这种环境下,村镇银行的预期收益为:

Yk'=aP[fa*RK*H+(1-fa)(-H)]+bP[fb*RK*H+(1-fb)(-H)]

在只存在村镇银行的贷款情况下,农户有aP个高盈利项目和bP个低盈利项目获得贷款从而实现投资,所以农户的预期收益为:

Ys'=aP*fa[Ya-H(1+RK)]+bP*fb[Yb-H(1+RK)]

(四)假设市场中存在村镇银行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但无联接的情况下农户的预期收益

市场中存在村镇银行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个贷款方,由上可知RK

Yk''=aP[fa*RK*H+(1-fa)(-H)]+bP[fb*RK*H+(1-fb)(-H)]

对于村镇银行不能提供的贷款项目,农户会转向非正规金融机构,以RZ的高利率进行贷款融资,也就是向a(1-P)个高盈利项目和b(1-P)个低盈利项目提供贷款,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预期收益为:

Yz'=a(1-P)[fa*RZ*H+(1-fa)(-H)]+b(1-P)[fb*RZ*H+(1-fb)(-H)]-(a+b)(1-P)H&

在村镇银行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同时存在但不合作的情况下,农户的全部资金需求得到满足,一部分高盈利项目和低盈利项目的贷款利率为RK,另外一部分的贷款利率为RZ,所以农户的预期收益为:

Ys''=aPfa[Ya-H(1+RK)]+bPfb[Yb-H(1+RK)]+a(1-P)fa[Ya-H(1+RZ)]+b(1-P)fb[Yb-H(1+RZ)]

在Ys''中可以看见其前面两部分是Ys',可见在非正规金融机构加入市场贷款中后,农户的全部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在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没有变,而未得到的贷款项目全部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农户的预期收益大于只存在正规金融机构的情况下。但是,由于村镇银行信息不对称,会造成一部分低盈利项目以更低的利率在村镇银行获得贷款,而一部分高盈利项目以高利率在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信贷市场的资源缺乏有效的配置。所有的这一切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高盈利项目肯定会获得回报,而低盈利项目就算不会盈利但是也不会亏损。

(五)假设村镇银行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共存且存在合作的情况下农户的预期收益

在这种假设条件下,村镇银行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实现合作,合作的方式为垂直联接方式,非正规金融机构为村镇银行提供农户的信息,使村镇银行能够完全了解农户的信用状况和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作为回报村镇银行以&的利率&’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贷款的金额为(B),假设非正规金融机构对村镇银行不存在违约风险。

由于村镇银行完全掌握了农户的信息,所以它只对高盈利项目进行贷款,其预期收益为:

Yk'''=a[fa*RK*H+(1-fa)(-H)]

非正规金融机构向剩余的b低盈利项目进行贷款。其中有数量B的资金机会成本为&’,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预期收益为:

Yz''=b[fb*RZ*H+(1-fb)(-H)]-B&’-(BH-B)&

此时,农户的a个高盈利项目通过村镇银行获得融资,b个低盈利项目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融资的利率分别为RK和RZ。因此农户的预期收益为:

Ys'''=a*fa[Ya-H(1+RK)]+b*fb[Yb-H(1+RZ)]

通过上面分析,在第4种情况和第5种情况下,农户的预期收益分别为

Ys''=aPfa[Ya-H(1+RK)]+bPfb[Yb-H(1+RK)]+a(1-P)fa[Ya-H(1+RZ)]+b(1-P)fb[Yb-H(1+RZ)] (1)

Ys'''=a*fa[Ya-H(1+RK)]+b*fb[Yb-H(1+RZ)] (2)

在(1)中,有一部分的高盈利项目以较高的利率在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一部分低盈利项目以较低的利率在村镇银行进行融资,而在(2)中,所有的高盈利项目都以较低的利率在村镇银行融资,而所有的低盈利项目都在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由前提的假设我们知道高盈利项目一定会得到回报,而低盈利项目不盈利的情况下也不会亏损。根据这个假设,通过(1)和(2)的对比可知在(2)中,相比于(1),(2)中部分高盈利项目以较低利率获得融资的回报一定高于(1)中部分低盈利项目以较低的利率获得的回报,所以我们可以的出的结论是Ys'''>Ys'',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村镇银行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共存且进行联接的情况下农户的预期收益最大。

综上所述,在金融市场上仅存在村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是很难满足欠发达地区农户的资金需求的。如果允许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进入并且与村镇银行实行独立贷款,那么未得到资金需求的农户获得了融资需求,其预期收益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的信息不对称,农户的部分高盈利项目不得不以高于部分低盈利项目的利率进行融资,没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当村镇银行与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联接实现信息共享时,所有的高盈利项目都会以低于低盈利项目的利率得到融资,从而实现农户预期收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村镇银行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预期收益也得到提高。所以建立村镇银行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联接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左臣明, 马九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 J]. 农业经济导刊, 2006 ( 4) .

[2]何广文, 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 M].北京: 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徐忠, 程恩江. 利率政策, 农村金融机构行为与农村信贷短 缺[ J].金融研究, 2004,( 12) .

[4]高艳.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分析[ J].金融研究, 2007 (12) .

[5]蒋永穆, 纪志耿.农户借贷过程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J] . 福建论坛 文社会科学版,2006, ( 1) .

[6]李锐, 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 J] . 经济研究, 2007( 2)

[7]谢玉梅.农户借贷约束与供求缺口弥补路径分析[ J].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 ( 4).

[8]田霖.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Jl,财经研究,2007(4).

[9]金烨.李宏彬.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J],金融研究,2009.

[10]武翔宇.我国农村金融联结制度的设计[J].金融研究, 2008 (8).

[11]高湛.金融排斥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结分析[D],山东大学,2010.

[12]林世君,恩施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

[13]万川川,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垂直连接的理论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

[14]邹力宏,姚澄,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8(4).

[15]郭俊,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独特性与阶段性[J1,武汉金融,2008(4).

[16]廖凤华,绵阳市金融学会课题组[J],西南金融,2008(3):36.

[17]郭素贞,关于村镇银行运行状况的几点思考[J],经济纵横,2008(6).

[18]吴玉宇,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略,2008(1).

[19]JosePhe.StigliZ and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in Markets withlmPerfeet Information[J], The Ameriean Eeonomie Review,1981(6).

篇5

一、区域金融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竞争力分析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学和区域竞争力理论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金碚,2003)。它是以区域作为考察基本单位,以资源禀赋、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为假定前提,以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的科学。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金碚,2003)。金碚还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制,认为一个区域的竞争力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两个因素。

一个区域的竞争力是各种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其中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须具有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而这些都离不开金融提供的资金或资本支持。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表明,金融已成为社会经济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区域金融竞争力内涵

相对于区域竞争力比较成熟且已经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而言,区域金融竞争力还是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新课题,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关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概念在现有文献中大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出定义。许涤龙(2007)将金融竞争力按照竞争主体的层次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金融竞争力。宏观层次的金融竞争力是指金融体系竞争力;中观层次的金融竞争力是指区域或城市金融竞争力和金融产业竞争力;微观层次的金融竞争力是指金融企业竞争力。许涤龙认为,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竞争主体可能是国家(地区),也可能是产业,当以金融产业为竞争主体时,所强调的是不同金融产业或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竞争,此时的竞争客体主要是同一经济主体内部的投资、人才等因素,也包括各产业对税收优惠政策、市场扶持政策、投资环境优化措施等“软实力”的竞争。许涤龙全面分析了金融竞争力,但对金融产业竞争力的解释还是比较笼统。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各国同类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金碚,2003),显然,将其定义为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竞争比较令人费解。于尚艳(2005),田霖(2007)认为区域金融竞争力是从竞争力的角度研究区域金融产业的综合能力,是区域金融产业竞争力。关于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内涵,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普遍的观点是金融在一定层次的地域上会形成为一个产业,具有产业形态。本书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定义是指一个区域的金融产业与另一个地区的金融产业相比较所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是有效推动本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能力。其实质是金融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张金昌(2002)认为,有竞争才有竞争力,竞争由竞争主体、竞争对象和竞争结果三个要素构成,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因此,从竞争理论的角度,区域金融竞争力由竞争主体、竞争客体和竞争结果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主体是什么取决于对产业的理解和定义。王建廷(2007)认为,产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产业内的所有企业,产业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实现全行业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对产业的定义为产业内企业的整体或包括产品和企业的行业整体,它不是同类产品的集合。由此,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主体就是金融企业群体和金融业整体,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以及金融产业的整体。明确了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主体,由研究主体决定的研究客体就迎刃而解。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客体,在研究主体是金融企业的集合或金融业整体的情况下,其研究对象应该是所有金融企业面对的市场或经济关系,如金融市场、金融生态环境等。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竞争结果通过市场价值和企业自身利益体现出来,主要是金融业盈利水平、金融的市场化、金融的开放度、金融配置效率以及对区域经济的金融渗透力、辐射力等。

三、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篇6

关键词:区域金融;研究视角;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号:1674-0017-2016(9)-0067-03

区域金融作为发展的中观维度,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特别是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和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不断证明金融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尝试将区域金融作为独立变量引入区域经济分析框架。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城乡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等区域特征、空间差异更是构成了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基于此,众多学者对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一、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与测度

区域差异的存在是区域金融研究的逻辑起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角度展开:

(一)区域金融差异的测度与评价。在区域金融差异的评价指标方面,学者们大多是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而在实证文献或通过具体指标研究区域金融差异时,金融相关比率(存款或贷款与GDP的比率)得到广泛应用。在分析方法上,郭叶东(2007)、王军芬(2008)、李敬&冉光和(2008)、殷克东&孙文娟(2010)等分别运用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层次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熵值、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区域金融差异进行具体测算。在研究范围上,邓向荣、杨彩丽(2011)等对我国省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郭叶东(2007)、王军芬(2008)对我国四大地区金融差异的总体情况和分行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进行实证分析,廖杉杉(2011)等对城乡金融差异进行了研究。

(二)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与决定。在一个非均衡发展的大国经济体系中,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概括而言,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的成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生因素两个层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行为、法律制度等。内生因素主要指随着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而变化的各种因素。就转轨经济而言,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外生性,即区域金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为、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等(崔光庆、王景武,2006;伍艳,2009)。不过,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地方政府的参与行为短期内促进了区域金融发展,但政府行为的不适当和边界不清晰,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调整地方政府的角色和功能,确定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合理边界。除了研究政府行为对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外,法律环境、宗教、文化、地理等外生因素也受到关注。

(三)区域金融收敛的形态与实现机制。大部分研究结论支持区域金融存在收敛趋势,只是在具体的收敛形式方面有所不同。赵伟、马瑞永(2006)认为中国区域金融差距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即呈现“倒U”型收敛态势。陆文喜、李国平(2004)的研究则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具有阶段性、区域性收敛特征。孙晓羽、支大林(2013)认为我国区域金融差距变动具有收敛趋势,且收敛速度较慢。黄桂良(2011)对区域金融收敛的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将区域金融收敛的实现机制总结为三条路径,即区域内部资本流动机制、金融创新扩散机制和金融制度创新机制。

二、金融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金融的空间结构是区域金融研究的前提和突破点,也是当前区域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一般而言,金融的空间结构包括金融机构空间分布、金融资本空间流动、金融系统空间状况等结构。在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蒋三庚、宋毅成(2014)突破了对金融空间结构的常规认识,从区域金融的角度拓展了金融空间结构的内涵,指出区域金融的空间结构不仅限于地理空间范畴,还应包括经济空间,金融空间本身是个动态系统,包括空间属性、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过程,还隐含着金融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机制,他们对于金融空间结构的界定极大地拓展了区域金融研究的范畴。沈丽、鲍建慧(2013)研究了我国区域金融空间分布的特征事实,认为我国总体而言省域之间极化现象不明显,但是在区域内部呈现不同特征:东部地区出现了多极分化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没有出现明显的极化现象,但是中部地区出现了一定的两极分化趋势。

除此之外,金融空间结构或布局的形成机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王辰华、王玉雄(2005)将我国金融机构空间布局的形成原因归结为金融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和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由外生化转向内生化的集中反映。吴朝霞、王沐钒(2011)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地区经济市场化水平、二元经济与一元金融调控政策的矛盾、金融支持的地区差异、金融微观主体的效率原则几个方面阐述了金融空间分布不均的深层次原因。王认真(2013)认为区域间初始要素禀赋决定了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如果区域间初始要素禀赋、市场消费规模、贸易成本、技术和开放度是不对称的,则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呈现非均衡。

三、金融集聚的决定因素与影响效应

金融集聚是金融流动的必然结果,金融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形成金融集聚区,一个组织健全、功能完善的金融集聚区,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集聚现象屡见不鲜,已初步形成了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等知名的金融集聚区,其中,北京金融街的金融资产占全国60%以上,上海浦东金融区聚集了600多家金融企业(李静霞、丁艺等,2010)。金融集聚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集聚水平测度、类型、动因及效应等方面。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2014)在对比分析2005年和2010年全国286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以后,认为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是我国金融集聚最为显著的区域,全国金融集聚态势正从金融集聚中心向邻近区域扩散,并逐步向中部和近西部地区城市传播。

在金融集聚的形成动因方面,黄解宇(2011)认为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产业集聚的发展而发展,金融本身的高流动性加速了金融集聚的形成,集聚的空间外在性是金融集聚形成的基础。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人力资本、信息外溢等都被证明对金融集聚产生显著的影响。

金融集聚必然形成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金融资源在空间配置而形成的一种集聚状态,是金融集聚的直接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需求逐步增加,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热潮。据统计,有30多个城市提出要打造区域性乃至国际性金融中心(孙国贸、范跃进,2013),针对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研究大量涌现。早期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上,普遍认为,资金集聚和配置功能是金融中心的基本功能,金融集聚和辐射功能是其核心功能。倪鹏飞(2005)在对我国各城市金融中心的定位进行研究后,将上海、北京定位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广州、青岛、厦门、武汉、大连、重庆、西安定位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冯德连(2004a,2004b)系统研究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因,他指出金融中心成长的动力主要是由两种拉力、三种推力和政府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两种拉力是指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三种推力则是指供给因素、历史因素和城市因素。金融中心的区位选择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潘英丽(2003)运用区位选择理论分析了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即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决定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机构对金融中心的积极效应,不过她并未指出地理区位对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具体影响机制。陈祖华(2010)进一步指出由地理位置所产生交通优势、时区优势、地点优势和政策优势对于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作用,但是他认为区位因素只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外生变量,金融集聚因素才是决定金融中心能否形成的关键内生变量,也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

在近几年的国内研究中,学者们开始重视政府和制度创新在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杨长江、谢玲玲(2011)指出政府在创立启动机制、强化良性循环、退出低效“闭锁”等方面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闫彦明等(2013)分析认为政府、市场这两只“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在金融中心长期演化与发展的过程发挥核心作用。

四、金融政策的区域效应与差别化调控

金融政策以货币政策为核心,货币政策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高度统一性。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地区经济差异愈拉愈大,整体经济同质性逐渐被地区经济差异性所取代,由此引起了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广泛关注。张晶(2006)、蒋益民(2009)等分别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区和各省份为研究对象,均证实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客观存在,并指出区域生产力水平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长期因素,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金融结构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因素。董志勇等(2010)认为经济开放度、劳动生产率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方政府行为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也说明地方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效力。吴瑞祥(2013)创立了区域预期差异条件下的货币效应模型,分析了区域性预期差异对统一货币政策的影响,证实了区域预期差异会造成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同。更多的研究则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如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来解释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尤以对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研究居多,普遍认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

关于区域金融调控政策的研究大多关注货币政策差异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上,大致形成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为解决金融调控政策区域异质性问题,在坚持统一性的前提下,金融调控政策应该保持适当的区域性和差别化操作(孙天琦,2004;范祚军,2005;冉光和等,2007;郭立平,2013)。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从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协调发展角度解决金融调控政策区域异质性问题(王维强,2005;刘明、陈秀枝,2007;黄飞鸣,2011)。鉴于经济金融具有较强的内生关系,第一种观点从货币政策本身出发,第二种观点从货币政策与经济金融的关系出发,两者角度不同,但共同指出了区域金融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和应该关注的内容。第三种观点提出了区域货币政策的单一解决方案效果并不理想,要⒒醣艺策区域性操作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路。

五、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上。孙晶(2013)从区域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角度分析了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她指出区域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可分成本地溢出和跨区域溢出,二者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本地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信息管理机制、成本管理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四大内生微观机制作用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共同推动本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跨区域溢出效应通过区域金融发展中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周边地区金融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在区域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上,并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郑长德(2003)、马瑞永(2006)、董绳周(2007)、杜云福(2008)、刘睿(2006)、冉光和(2007)等研究结论支持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艾洪德(2004)、王景武(2005)等的研究则表明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华晓龙等(2004)、陈茹s(2007)、陈正凯(2007)等通过研究得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不明显的结论。

六、总结与展望

区域金融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充分借鉴吸收金融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地理学以及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区域金融现象。我国特殊的区域经济环境、非均衡性和金融调控效果的差异性,使得我国区域金融的研究空间更为广阔,大批国内学者将研究目光从宏观金融向区域金融的中观层次转变,极大地丰富了区域金融研究的内涵,加深了对金融的区域结构、空间分布、运行机制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为区域金融理论的构建起到重要的开创性和推动作用。

但是总体来看,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区域金融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呈现出“重现象描述轻理论探讨”、“重实证研究轻逻辑思辨”、“重借鉴利用轻自主创新”等特点。具体来讲,理论体系建构层面,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思想创新,主要停留在对区域金融现象的描述和单纯的政策建议上,未能建立区域金融研究的理论架构,对区域金融差异演进规律、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比如,由于我国还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随着利率的逐步放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金融市场的资金价格、金融机构行为的区域差异等亟需进一步研究。在实证研究层面,虽然大量的数据和前沿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因此,对方法选取的适用性、模型的合理性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对同一问题的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影响了对区域金融现象的理解和区域金融理论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崔光庆,王景武.中国区域金融差异与政府行为――理论与经验解释[J].金融研究,2006,(6):79-89。

[2]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蒋三庚,宋毅成.金融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14,(8):97-105。

[4]陆文喜,李国平.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25-128。

[5]孙翠兰.论区域金融存在的主、客观基础[J].区域金融研究,2010,(5):4-9。

[6]孙晓羽,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及收敛趋势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5-49。

[7]吴娅玲,潘林伟.区域金融发展中地方政府干预的行为边界及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16,(1):64-68。

[8]赵伟,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成因及政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6,(2):94-10。

Main Views and th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n the Regional

Finance in China: A Review

CHEN Xiaolin

(Lanzhou Provincial Sub-branch PBC, Lanzhou Gansu 730000)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uncoordinated and the financial risk’s relations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thought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will be uncoordinated through many kinds of way initiation finance risk.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financial risk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问题最终会集中体现于金融。那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风险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系呢?本文将结合经典的金融风险理论,就这一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

1从马克思经典假说看

1.1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生产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产业同构及重复建设问题,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经济领先区域经济之所以领先与其产业结构领先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经济落后地区在缩短与经济领先地区的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当经济领先区域的产业升级速度不能维持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时,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叠加。产业自构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重复建设问题。而产业的同构与大量的重复建设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需求相对不足,使得生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在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情况下,其对于已有产品组合的消费需求会趋于饱和,由此制约其消费需要,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较低收入水平会制约其消费需求。第二,从投资需求角度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虽然有大量的资本集中,但是由于产业升级的缓慢,资本流入到生产领域的量在产业趋于饱和后就会增长缓慢,投资需求开始不断萎缩,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政府将比较稀缺的资源集中配置在其认定的高利润率的“关键性产业”中,这必然导致本地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对于其他“非关键性产业”而言更加稀缺,进而制约了“非关键产业”的投资需求。

1.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金融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的金融相对性过剩。根据前文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资本从经济落后地区持续的流出,同时还会阻碍资本流入经济落后地区。而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金融资源的大量集中,在国家“一刀切”式的宏观调控下,很容易产生金融的过剩,形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其次,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大量的金融资源被投放到“关键性产业”,而根据“资金软约束”理论,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这些产业很有可能产生“资金软约束”现象,进而导致金融的结构性过剩。

2从凯恩斯理论角度看

凯恩斯指出,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亦可通过这些途径导致金融风险。

首先,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区域间贫富差距增大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在经济领先区域出现的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及结构性不足,亦会导致区域内收入的两级分化,进一步制约需求的扩张。

其次,从投资需求角度来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在旧有产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产业升级,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阻碍其产业的升级,进而阻碍了投资需求的扩大。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会阻碍“非关键性产业”的投资需求,而另一方面,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会制约该地区的投资需求。

3从周期性的金融内在不稳定理论角度看

首先,按照明斯基的理论,金融风险的产生源于经济周期中的某种变换,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情况下,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赶超战略为这一“变换”的产生带来了契机。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投资机会出现了,大量的资金因而汇集于“关键性产业”,在资金软约束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信贷泡沫。

其次,经济落后区域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偏好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引进的途径在本区域内形成技术的创新,而这亦会带来新的“变换”因素,进而导致多方面的风险暴露。其一,如果自主开发,那肯定要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风险投资业,而风险投资业的特点是集高风险、长期性、专业性于一体,这与经济落后区域优质劳动力及资本缺乏的现状是冲突的。其二,如果从经济领先区域引入,由于经济领先区域资本充足,在以此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多以服务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目标,当然这也符合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化规律,如果经济落后区域进入相关的技术,则会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过度替代,使原本就稀缺的资本更加稀缺,而劳动力就业状况则更一步恶化,进而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最后,稀缺资源向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涌入,也会加大经济领先区域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稀缺资源在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集中,一方面为银行过度信贷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经济领先区域内有可能形成“被提前的经济繁荣”进而导致过度的投机。

4从货币主义视角看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我国“一刀切”式宏观调控的失灵。在全国统一货币供给调控下,东中部地区经济对货币调控的反应要快于西部地区。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金融机构往往将资金从西部地区调往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使用,很多微观经济主体通过股票市场投资等渠道将资金投向东部地区,这将首先导致东部地区不动产、金融资产价格迅速上升,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会波及到西部地区,使西部地区原本稀缺的货币供给显得更加稀缺,此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又将陷入两难境地。

其次,地方政府出于竞争的需要,对商业银行强加以准财政的职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这双重委托的矛盾,进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最后,从引进外资角度看。对经济落后区域而言,希望能尽量引入外资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毫无疑问,无论从投资的硬环境或者软环境来看,经济落后地区都无法和经济领先地区相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进行补偿,而这些措施往往会导致整个国家利益的损失。而陈秀山(2006)的分析更指出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导致其区域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如果其选择将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则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传导渠道

一、引言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维持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各地区省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尤其东、中、西部区域文化和消费习惯等方面亦有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以来存在着明显“梯度差异”和非均衡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传导效率也不尽相同,统一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区域差异效应。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于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统一的货币政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而国际经验表明,转型期是一国区域间社会经济差距扩大最快的时期,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差距,是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此,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基于我国地区社会经济差异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的客观要求,对于政策制定货币政策和充分有效地发挥货币政策效应有着重要的政策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基础

1.最优货币区理论

作为研究货币统一性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Optimum Currency Area)是检验某个国家是否适宜加入货币联盟的指导,其传统理论的发展侧重强调单一标准,这在国外学者看来有着不同的标准划分,如Mundell(1961)提出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性、Mckinnon(1963)的经济开放度和Kenen(1969)的产品多样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与金融关系的日益密切,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划分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以通货膨胀相似性作为标准的观点出现于Haberler(1970)和Fleming(1971)的研究中,而Ingram(1973)则着眼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论证了将金融市场一体化作为标准的可行性。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理性预期逐渐得到了学者的重视和应用,并在评价货币联盟的成本和收益方面引入政策可信度、时间非一致性和政策规则等考虑因素,为欧洲中央银行实行统一货币政策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2.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利率、汇率和信贷三个渠道,统一的货币政策实施可能会由于地区差异在传导渠道上有不用的侧重,从而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支持了这样的观点。

第一,利率渠道。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活动主要基于利率的渠道作用,是传统凯恩斯主义理论的观点,由于产业结构对利率比较敏感,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地区就会产生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许多研究表明,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对利率的敏感度高于以产业结构以农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地区间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也会比较明显。

第二,汇率渠道。在开放经济中,利率会通过汇率对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紧缩货币政策下,大量的外国资本会由于国内实际利率的上升而流入本国,从而推动本币升值和推高待出口商品的价格,导致出口减少和总产出的下降,反之亦然。出口额占地区产值的比例较大的区域,货币政策通过汇率渠道的影响就会较大。

第三,信贷渠道。货币经济理论认为,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使经济活动中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为信贷渠道的存在提供了前提条件。而银行在信贷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使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成为可能。因此,银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

三、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欧美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较早,Scott(1955)研究了美国的信贷政策在纽约和其他区域之间的执行效果,发现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滞,是最早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学者。国外学者开创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先河,在研究方法上对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内学者对护臂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借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视角主要有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视角、经济和金融结构视角和房地产行业效应等三个视角。

1.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视角

高云峰、阮莉莉(2012)通过构建面板模型,研究了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发现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对贷款投放比西部地区敏感,表明我国确实存在着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王昊(2012)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西部五省区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发现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信贷传导渠道均导致了西部五省区的区域效应差异和变化的不一致。卢胜荣、李文博(2013)从产业传导渠道的研究视角,运用面板数据和广义最小二乘发(FGLS)研究发现,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导致了我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的双重非对称性。而在传导渠道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方面,朱芳、吴金福(2014)运用SVAR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解释力度最大,其次是汇率渠道,利率渠道最小。

2.经济和金融结构视角

王玮(2011)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的货币政策差异,发现东北地区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王丽颖(2013)通过比较分析吉林省和浙江省在我国2007-2008(紧缩)、2008-2009(稳健中带宽松)、2010(稳健中带紧缩)等不同货币政策阶段内两省在信贷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需求和存贷比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吉林省和浙江省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浙江省市场主体对货币政策更敏感,而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吉林省由于经济欠发达,金融市场发展先对不够完善,市场主体融资手段有限,在信贷规模上收缩得更快。

国内学者除了运用通比较分析法,分析我国区域省份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影响下经济指标的差异来以判断是否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外,也有不少学者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与否。

阮莉莉、高云峰、罗艳(2011)利用1985年―2008年间中国东部(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西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等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面板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及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验证了由于信贷制度差异,导致我国东、西部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赵书扬、康宇虹(2011)基于CRS方法,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在东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执行效果,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在政策效率上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发现货币政策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效率,且区域间的货币政策效率差距明显。谢冰、蔡洋萍、戴盛(2012)则以湖南省和广东省为例,基于两省经济和金融差异的角度,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等实证方法验证了湖南省和广东省的货币政策效果,发现统一货币政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效应弱于经济发达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杨达(2012)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区域投资的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两个方面对货币政策效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统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由于区域间不同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差异,各区域投资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程度,无论是在长期敏感度还是短期中不同时点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崔泽园、王书华(2013)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由于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显著。王婷婷(2014)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我国东部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和东北部,西部最小,并且区域间的产出效应差异程度大于价格效应。

3.房地产行业区域效应视角

曹娇(2011)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上海的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应比长沙显著。李茜(2014)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地区的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力存在差异。钟晨(2014)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对利率比较敏感,而信贷总量和货币供应量等货币因素对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大。韩国高(2014)通过动态数据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价格型货币政策还是数量型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供求调控效应均强于东部地区。

四、结论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大都表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确实显著存在,其原因主要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的差异,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一致带来的不同的传导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差异。同时,国内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还为我国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地区的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指明了方向,为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实施区域差别化策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基础。

篇9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东亚货币合作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金融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这就决定了在当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一体化就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1.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简称OCA)起源于二战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标准判断货币区的最优性,满足何种条件可以加入货币区,以及加入货币联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利与弊。最后货币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1961)、麦金农(1963)、英格拉姆(1962)、凯南(1969)等。

蒙代尔(1961)最早明确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主张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在当时的背景中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一些国家可以放弃自己的货币,在本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货币。这一设想的优点是降低了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及汇率风险,缺点是容易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影响就业,因此他强调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性,认为地区内高度的生产要素流动性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麦金农(1963)提出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程度是指一国生产消费中的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率。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中,如果为了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采用本币贬值政策势必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以至于带来国内物价的上涨,但为了控制物价,又会引发国内需求下降和失业人口增加。同时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工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抵消货币贬值的效果。因此,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应该组成相对封闭的货币区,这将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此外,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最优货币区选择的参照标准,如:凯南(1969)以低程度产品多样化、英格拉姆(1969)以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G·哈伯勒(1970)和弗莱明(1971)通货膨胀率的相似程度、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1970)以政策一体化程度等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末,这一理论又重新复活起来,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有关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90年代以来,欧洲经货联盟(EMU)的发展使得经济学家加强了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有:德瓦拉詹和罗迪斯(1991)、巴尤米(1992)、里斯(1997)、德弗罗和恩格尔(1998)等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早期的OCA理论建立模型分析,并运用大量历史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测定地区间实物冲击、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OCA标准的内生性分析、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的关系、汇率工具的效应、货币联盟中最优币种数目以及其他相关的货币调节机制,主要包括财政转移、信贷及资本市场在最优货币区的作用等问题。90年代克鲁格曼在深入研究蒙代尔和麦金农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最佳货币区理论,建立了GG-LL模型,用以解释加入固定汇率区各国的经济结构应比较接近并且经济联系紧密,这样发生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货币区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最优货币区理论自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以来,对国际货币一体化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的开创者蒙代尔由此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80年代以来,最优货币区理论又得到了极大拓展,克鲁格曼(1993)甚至认为“最优货币区问题应当成为国际货币经济学的中心”。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

1.单一货币联盟模式

单一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区域内成员国承诺放弃本国货币发行权,在区域内创立和使用全新的统一货币模式。目前最为成功的典型实例即欧元区统一货币模式。从欧洲货币联盟内部来看,由于使用共同货币,形成统一大市场,欧元区各国之间能真正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转移,使各国资源能够更好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同时,按照《马约》的四个趋同标准,加入欧元的国家应自觉维护财政纪律,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以维护统一货币的稳定,促成成员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欧元启动后削弱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元的结算量已经上升到24%,从中期来看,世界金融资产的30%~40%将以欧元计价,欧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也将增加,这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局势和国际货币体系。

2.多重货币联盟模式

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先通过地区内次区域货币合作,然后再过渡到单一货币联盟的合作形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3.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

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指使用一种别国货币,如美元,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的事实选择下,最终直接取代本国乃至本地区的货币,发挥区域货币的职能或作用。这种货币一体化方式又被称为美元化路径。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步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许多国家目前仍选择显性或隐性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将美元作为本国货币的“名义锚”。同时,货币替代成为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现象,许多拉美国家实行“双轨货币制”,即本币和美元都是国内的法定通货,有的拉美国家甚至取消本国货币直接使用美元作为其本位货币。在东亚,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影响在东亚次区域采取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只要各国愿意接受这种货币,就可以在该区域采用它作为次区域的共同货币。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1.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

如前所述,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原因是“亚洲传统”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的渐进性。这种独特的“亚洲传统”是指东亚合作的灵活性、渐进性、协商性和非政治性。灵活性是指东亚各国在贸易自由化、统一市场进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货币体系等方面不强求一致;渐进性是指东亚各国经济差异较大,可以分批加入货币一体化组织;协商性是指目前东亚经济合作尚处于对话机制阶段,远未完成制度化建设的进程;非政治性是指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和国家统一等问题,目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应多讲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不讲或少讲政治,不谋求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上这些“亚洲传统”极大地影响着东亚区域经济货币合作,使这一进程变得十分缓慢和渐进,充满艰辛,这也是东亚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区别。

2.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

笔者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可选择如下路径,并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初级阶段——建立危机救助机制

东亚货币合作的直接目的就是就是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危机,在东亚建立某种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是近期东亚货币合作的中心工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14个亚太地区经济体的财政部与央行主要官员在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在APEC范围内建立了“马尼拉框架”集团,与亚洲开发银行(ADB)、世界银行及IMF协作进行经济信息交流与经济形势监控,并确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此外,东盟(ASEAN)10国强化彼此的监督机制,10国财长每年聚会两次,进行政策协调。这一监督机制后被扩展到“10+3”监督进程,在2001年5月的檀香山财长会议上提出了设立“10+3”早期预警系统。2000年5月6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又称“清迈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估计将达到200亿至300亿美元,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只要东亚外汇储备中的10%至20%被用来作为地区基金,参加的国家就能够很容易地克服任何清偿危机,而不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任何帮助。一旦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将相互提供干预资金,以应付紧急之需,同时还将交换经济和外汇方面的信息,建立起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迄今为止,日本已经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货币互换协定。2002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和日本银行总裁速水优在东京签订了必要时向对方提供最高约合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显示旨在稳定亚洲地区货币的合作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2)中级阶段——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能在短期内解决外部冲击与金融危机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东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也难以保证东亚经济在长期内的稳定增长,因此建立一整套区域汇率稳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认为,现阶段东亚汇率合作的合理选择既非欧洲单一货币模式,亦非“美元化”模式,而应当选择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组建一个货币篮子,亚洲各国货币钉住一篮子货币。应当承认,钉住货币篮子制度并不是最理想的汇率制度,容易诱发投机冲击,但由于东亚目前尚不具备高层次的区域货币一体化条件,只能开展低层次的区域汇率合作制度。当前东亚各经济体实行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隐蔽的较金融危机前宽松的钉住美元制度,或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它虽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承诺,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东亚各国应在汇率制度安排方面进行协调与改革,建立起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阶段:加强东亚各经济体汇率政策协调,维持区域内双边汇率的相对稳定;建立次区域的钉住共同货币篮子汇率制度,促进次区域汇率稳定;在东盟经济圈、中华经济圈和日韩经济圈的三个次区域之间建立固定汇率制,实现次区域货币一体化;建立整个东亚区域钉住共同货币篮子制,构建东亚固定汇率区。

篇10

[关键词]人民币;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49-02

1 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政府、央行及相关部门实施一切关于货币的规定及采取的相关措施。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含义包括:①政策目标,即货币政策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金融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②中介目标,即为了实现特定政策目标所选取的操作对象。通常情况下央行可实际操作的中介目标有利率、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规模、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及股票市值等;③货币政策工具,即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手段。它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等。

2 区域效应的概念以及区域的划分

区域效应是指由于地理区位的不同,会影响区域间诸如经济发展程度、经济结构、对外贸易程度等的经济发展差异,因此统一的政策实施会在区域间产生差异。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货币政策的时滞。第二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第三是微观主体预期之间的对消作用。对于区域的划分主要基于2005年国务院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由传统的东、中、西三个经济板块变更为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大经济板块。

3 关于货币区域理论的几种观点

3.1 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1年,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发表的文章《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最初的雏形。这一时期的经济烙印即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西方国家整体的低通货膨胀率、各国实行资本管制与早期欧洲一体化进程。最优货币区理论就源于学者对于在这种经济情况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孰优孰劣的争论。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是讨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各种条件和评判指标。蒙代尔提出将要素在地区间的充分流动作为最优货币区的评判指标,如果几个地区之间具备了要素的充分流动,则可以判断其为最优货币区,反之,则没有达到形成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3.2 货币中性理论

关于货币中性的理论包括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和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金本位流行的大背景下,其基本前提是理性预期和市场全部持续出清。新古典学派允许经济存在非均衡状态,并认为非均衡状态的存在迫使产生经济恢复均衡的某种力量。新古典学派的实际余额效应指出价格水平通过货币持有量实际价值的变化对消费产生影响。理性预期学派包括卢卡斯、华莱士等人均认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货币都是中性的。

3.3 货币非中性理论

对于货币政策的非中性理论实质上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货币均衡理论认为保持货币中性并不是无条件的,保持货币中性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货币不可能一直是中性的,货币政策有效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3.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从最初制定到最后实现最终目标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因果关系的总和以及运行的过程。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显示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1)利率传导渠道:利率传导渠道是最为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将货币、利率以及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流动性偏好和投资利率弹性来解释,流动性偏好是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投资利率弹性是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由于货币、利率以及投资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货币就可以通过利率来影响投资,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先影响利率,才能使投资和产出产生变化。

(2)信贷传导渠道:凯恩斯关于利率传导渠道的观点是建立在完善的金融市场基础之上的,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中间各种金融资产可以相互替代,货币供给可以通过利率影响产出。事实上绝对完善的金融市场并不存在,信贷传导渠道就建立在这种不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之上。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不完全替代。银行贷款的额度是由货币政策影响的,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大多数的企业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而社会中仅有极少一部分企业能够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诸如发行股票、大额存单等)。

(3)汇率传导渠道。关于汇率传导渠道的理论包括瑞典学者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凯恩斯的利率平价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①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购买力之比所决定的。相对购买力指标,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根据购买力平价公式,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本币汇率就会下跌,反之,本币汇率则会上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具有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能力。②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说认为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国际间套利性资本流动,如果一国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的增加大于货币需求的增加,利率就会自然的趋于下降,此时若另一国的利率水平没有变动,那么由于资本存在逐利性,本国的资本就会流入另一国,追求更高的利率收益,导致本币汇率下降。③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的IS-LM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平缓的,产出会随着总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经常项目平衡取决于收入和本国产品与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汇率固定或浮动,资本流动不完全,汇率预期是固定的。如果央行此时取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国内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汇率下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4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

4.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凸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明显。主要体现在:①经济总量上的区域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远高于其他三个地区,东北排在第二、中部排在第三、西部地区排在最后。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是最低地区的3倍多。②人均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收入水平与其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强度紧密相关。当人均收入水平极低而只能满足温饱时,其支出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此时的货币政策呈现刚性;而当人均可支配收入极高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投资和储蓄,人们可以分散投资渠道降低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这部分收入高的人对货币政策冲击并不敏感;当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中等时,不同于其他两种状况,货币冲击反应强度是先随着收入水平上升的,而到达某一临界点后又开始下降。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有所缩小,西部地区增长较快。

4.2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

经过多年的现代工业路线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经济圈为中心的经济工业带,工业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总的来说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中部经济板块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低于东部。西部地区同中部地区相对类似,重点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提供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拥有深厚的重工业生产基础,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重点放在东部地区,东北的工业发展日渐衰落,在全国的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工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降低,同时它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十分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货币政策对不同的产业冲击效果是不相同的,对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由于对资本的要求高,因此货币政策的微小变化都会对该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而对于对资本需求量比较小的产业,其受货币冲击的程度就相对要小得多。

4.3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金融发展的水平和结构。我国经济的货币化和金融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是地区间金融发展程度是有所差别的,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高,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在我国,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居民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大部分是来自在金融机构的存款(针对我国主要是银行),而企业融资大部分也是通过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当局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后,选用一定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最后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中间必须要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媒介。货币政策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金融资产工具有很大差异。东部地区无论是传统的低风险资产工具(存款、债券),还是高风险资产工具(股票)所占比重都远高于其他三个地区,由此说明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理财工具多样化程度高,融资渠道多,居民对于多样性理财工具的接受程度高。而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这三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就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布来讲,东部地区所占的比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然后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参考文献:

[1]韩非.人民币区域化:目标・路径・战略[J].中国连锁,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