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篇1

一、考点点击

1.考点解读

考点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图解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图1)

以某自然地理要素(生物)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方程式如下。

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大气)。

水圈:新陈代谢作用吸收一些化学分子,并转化为另一些化学分子参与水循环,改造陆地的水分状况。

岩石圈: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

生物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生物循环。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给地表。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图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平衡功能: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即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所以,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考点2: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3)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及其原理的分析,关键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地貌、大气、水文、生物、土壤)的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不断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考点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表3)

2.高频考点

预测趋势

从形式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多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从内容看,注重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以及不同区域的差异。

从能力看,注重考查综合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本部分内容考查,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这是我国在不断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考查中主要从区域差异入手,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当今社会众多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资源浪费和枯竭等都是忽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今后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查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分析

组成的整体性:即各组成要素是整体的一部分,而非孤立存在的。

影响的整体性:掌握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是理解的关键。结合实例分析如表4。

变化的整体性:①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图4);②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它区域。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图5)。

主要陆地自然带

(1)自然带是在气候、水文、地貌、生物等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自然带的名称多用植物名称命名,因而有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等,注意区分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的差别,不要将二者混淆。

(2)应注意几种特殊情况。①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气候类型相同、自然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区,迎风坡为热带季雨林带,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根据水分多少,又分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图6)

二、知识网络

1.知识图解(图7)

2.知识拓展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差异规律与我国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的有机结合

在东部季风区,热量条件的变化是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在本区北部地区,由于山地的阻挡、距海远近等条件的影响,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是形成区域内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从东到西随距太平洋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这是该地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是由于本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加上北部山地呈东西走向,东南部山地呈南北走向,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温气流的影响,青藏高原有东南暖湿、西北寒冷干旱的地域分异,这是青藏高原大致的水平地域分异;受地势高低不同的影响,山地自然景观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即形成垂直地域分异。

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如图8)

世界自然带与典型植被、典型动物和典型土壤的分布(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如表5)

三、重点升华

篇2

二、知能构建

1.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如表2)。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表3)。

2.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如表4)

三、图表剖析

1.全球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一致性: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深受气候影响,因此自然带分布和气候类型密切相关,但自然带与气候带又不完全吻合(如图1),因为自然带是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及土壤等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差异性:气候类型不完全吻合的自然带:①两种气候一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与温带季风气候。②一种气候多种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有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北美五大湖地区和俄罗斯西南还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气候类型相同但受地势与降水量影响自然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低平、降水丰沛地区为热带季雨林带;地势较高、降水较少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④独特性: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的疑难解读

(1)垂直分异的成因。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理论上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其变化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如图2)。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如图3)。

(2)山地降水垂直变化规律。从山麓―山腰―山顶分别为:“少―多―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有些山脉基带为荒漠带,但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反而出现森林、草原带,如我国天山北坡出现荒漠―草原―森林―草甸草原―荒漠―积雪带。

(3)自然带延伸方向。理论上平行等高线水平延伸,但是由于坡向(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不同,所接受的热量和水分有差异,自然带发生倾斜。如果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包括雪线的海拔高度),向阳坡高于背阴坡(如图4);如果以水分(降水量)为主导因素,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包括雪线的海拔高度),迎风坡低于背风坡。

(4)雪线及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如表5)。

四、技巧点拨

1.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从赤道到两极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思路(如图5、图6)。

2.不同坡向和纬度位置对同一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1)山地坡向对同一自然带的影响。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和水分,在热量影响较大地区向阳坡高于背阴坡,因为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在水热条件均好地区,迎风坡高于背风坡;对于内陆干旱地区和降水影响较大地区主要考虑水分影响,迎风坡低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

(2)不同纬度位置对同一自然带分布影响。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如图7)。

五、典题精练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图8),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座山脉自然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座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山脉各自然带在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篇3

[关键词]探究教学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101-01

1背景说明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去年教育部根据实验的情况推出一套更适合社会发展对地理教育要求的课程标准,我们称之为《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十分关注高中地理与社会实际结合的程度,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不再像过去那样单单强调“双基”在教学中的地位。新地理课程标准是希望能培养学生积极发现生活问题和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种要求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法

教学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老师活动,而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会自主解决问题为主,老师的角色转变成为一名引导者或者是“工具书”的角色。

如何能达到这种转变?要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呢?参考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发现许多国家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教学法。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尝试采取探究教学法。经实践发现,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是我开展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案例: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为了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决定再尝试,《陆地环境》是自然地理的总结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相应的知识,拿这节进行探究教学应该比较合理。以下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总结出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三条规律。

2.1教学步骤

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本节上课的特色为用讨论――探究教学法上课。教学策略如下:

1.引用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各一幅图,并以寻找圣诞树的产地为线索,说明大片的针叶林只出现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总结: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

2.《活动1》探讨自然带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比热带雨林带和苔原带两幅图,让学生找出两地景观产生差异性的原因:位置不同,气候不同,植被不同,土壤、水文不同等,产生自然带,并总结自然带的定义。

3.《活动2》探讨自然带的分布规律:首先给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气候类型图作对比,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气候类型会产生不同的自然带。然后进行情景设计:学生是环球考察员,要设计一条线路来寻找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应怎样设计,并说明为什么,以及会得到怎样的规律。(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发言,根据不同的设计路线,说明原因,归纳出自然带分布的三大规律。

5.《活动3》学生根据规律,把老师给出的自然带的景观图与自然带对号入座,设计的情景包括:(1)横穿亚欧大陆;(2)身在不同纬度的山。

6.填表总结三种地带的表现形式和主导因素。(第一课时完)

2.2教学效果分析

1.整节课除了第一部分是老师讲解为主外,其他内容,如发现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三条规律、各地景观的变化与规律的关系的小结等都依靠学生小组讨论,并归纳得出。

2.学生在活动时,基本上能通过小组的讨论获得知识点。

3.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并有充足的空间想象,所以会有许多答案。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4.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剩下的探究活动:比较乞力马扎罗山和珠穆朗玛峰,哪座山能看到更丰富的自然景观,为什么?让学生的探究热情坚持到底。

通过上面的案例发现,这次探究课是成功的,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有相关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将有助于他们开展课堂的探究活动。同时,情景设计有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对比两次试验发现:《内力作用》和《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都是探究式课堂教学,都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反思

通过去年和今年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我总结出一点经验和心得:探究法课堂教学能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着许多的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

优点:探究法课堂教学的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学生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推行探究式教学时,应遵循“授之(学生)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若我们能在实施探究教学时注意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不仅包括课内的内容,还应延续到课前、课后,把教学的目标确立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利用以探究式课堂教学为主(当然因为某些章节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原因,探究教学不一定适用,而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方法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大目标。

缺点:因为探究教学是一种很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此若要灵活运用它则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深厚的知识基础。这无疑要求我们在落实新课标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既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要求老师不断地“充电”,不单要掌握地理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步骤,以便于自己很好地指导学生。另外,因为探究教学必须有相关的知识的积淀,因此不是任何章节都能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在备课时就应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这些因素。

篇4

2015年高考文综(地理)卷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内容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选择题多考查自然带类型判断与主因素分析判断、某一要素变化导致的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情况判断。综合题多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HTK]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地域分异规律

例1 (2015年广东文综卷) 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解题思路】 题中的地带性是:“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因此指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的景观差异,体现的是垂直分异规律;从东向西出现的景观差异,体现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景观为非地带性现象,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 A

例2 (2015年江苏地理卷) 图1所示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JP3]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JP]

(2)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安全防御 [WB]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解题思路】 (1)图示客家人南迁由华北平原至雷州半岛,由温带季风气候区至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自然景观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2)图示客家人的土楼进出只有一个通道,四周高墙环绕,且有t望和射击口,房顶有宽檐,判断其目的应为安全防御。

【答案】 (1)C (2)A

[HTK]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例3 (2015年北京文综卷)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1)~(2)题。

(1)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题思路】 第(1)题重在山地的垂直分异现象考查,第(2)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太白山的北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出现针叶林带;而山腰树木茂密,说明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

(2)过度猎狼,会使植食动物增多,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减少环境承载力;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则影响不大。

【答案】 (1)C (2)D

二、解题准备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如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不但会导致上中游水土流失,还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将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改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思路。

(2)垂直分异规律分析思路。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相关判读。

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①纬度: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低则简单;③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具体分析时必须同时考虑三个因素的作用)

山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①与垂直分异规律相似;②山麓地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③在中纬度高山地区,垂直自然带更替表现明显

影响山地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因素①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水热状况越好,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更高;在阴坡分布的海拔低

(4)雪线相关结论。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与山体所在纬度及坡向有关系。

温度(热量或纬度)雪线高度与热量、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

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使之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三、命题预测

地球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不同地区之间特征的不同即是其差异性表现。本专题内容包括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从考查内容和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关联图、地理环境模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结合某区域生态问题的产生,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特别是特殊地区自然带的形成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考查能力看,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预测2016年高考考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五大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以读图题的形式,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环境三大地域分异规律及迁移应用。

该部分内容相对较少,但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高考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②重点把握地域分异规律,与气候类型图对比理解、记忆有规律性分布的自然带,同时突出非地带性现象成因分析;③充分利用所给信息,分析所给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考点细化高考命题预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①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②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③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为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2.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3.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4.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四、能力测试

(改编) [HTK]2014年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北京《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研究显示,相比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依据材料可知,我国西部地区气候与雪线的变化情况为( )

A.气温升高,雪线降低

B.降水增多,雪线降低

C.降水增多,雪线升高

D.气温升高,雪线升高

2.从短期效应看,材料所述现象对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

①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②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③洪灾发生概率加大 ④水资源面临短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改编) 图3所示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4题。

3.植被带界线西南部的自然带类型是(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植被带界线东北部自然带的成因( )

A.地处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贫乏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D.地处高原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5.(改编) 黄土高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读图4,回答问题。

(1)阐述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分析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2.B

3.A 4.A

东北部为热带雨林带;西南部为热带草原带;东北部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西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地处高原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较少。

篇5

关键词:学校 信息技术 差异 差异教学

一、差异与“差异教学”

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自然环境差异悬殊导致区域经济、教育、文化等的积淀和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

学生个体差异: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兴趣等的不平衡体现出个体内在的差异;学生由于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不同影响,必然会造成学生在智力、知识、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学生在学习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也导致学习上的差异。

学科差异:一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有着相对完整的、相对固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二是由于其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以及学科的地位性因素,其教学条件、教学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衔接等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革新过程。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接受、理解上的差异。

“差异教学”:差异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要正视差异这种现状,承认、尊重和善待差异,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实施“差异教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多样化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二、“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学情分析

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才能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掌握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及家庭环境教育情况;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等,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接受和掌握情况。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测试调查、集体和个别访谈调查等方法,掌握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上包括智力、非智力方面的情况。制订实施“差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制订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确定符合教学要求的差异目标体系,包括整体目标和具有层次的个体目标。总体的目标,即要求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目标。结合学情,确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层次个体目标,形成一个面向全体学生又能体现个性发展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体系,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或接近各自的目标要求,所谓“跳一跳,够得着”,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差异”课堂教学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这种差异,把握他们不同的内在需求。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感情交流的桥梁,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老师是最可亲、可信、可靠的朋友,从而敞开心扉,乐于学习。

4.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实施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相应的任务,或梯次递进。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获得自信心。

5.个别辅导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是差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手段,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个别辅导可以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是基于教学目标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辅导;二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策略

评价,是主体对客观的一种价值判断。实施“差异教学”,教学评价也要体现差异性的原则,通过多元化评价满足“差异教学”需求。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实质上是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实现个体目标。二是教师综合评价。教师根据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明确总体的和个体的努力的方向。

2.评价方法多元化

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要与学习结果的评价并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只看学习结果,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肯定的评价,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倡导的是发展性评价思想,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

总之,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重视和研究学生差异性的,实施行之有效的“差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4.

[2]顾明远.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7.

篇6

关键词:建筑业;差异性分析;静态方法;变异系数;基尼指数

一、引言

近年来,广东省建筑业发展十分迅猛。近9年来省内建筑业的产值规模以年平均16.69%的速率递增,2004年的建筑业产值为1959.98亿元,到2012年产值则已达6699.94亿元。但是由于广东省各地区自然资源、水土及地理条件复杂,并受经济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基础配套设施、政策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广东省区域内建筑业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比如广州、深圳两地市的产值规模远高于其他20个地市,基本上涵盖了广东省建筑业总产值的52%以上,而近四年比率还有上升,已经超过了57%;区域建筑业的产值规模在各年度间的增长率也并不平稳,虽然2004年到2007年的增长比率较为平稳,基本上保持了16%的增长率;从08年12年,增长率忽高忽低,低的年增长率只有9.59%,高的则达24.33%。建筑业发展的不平稳和不均衡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建筑业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对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也会带来消极影响。

二、计量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静态方法的变异系数和基尼指数作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的评价指标测算广东省地区间的建筑业发展差异程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2.1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W)

上式中,CVw为变异系数,xi是地区建筑业的总产值,x为地区建筑业产值的平均值,wi为地区建筑业从业人口占省内从业总人口的权重。变异系数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大,表明该地区区域建筑业发展的差异越大,发展水平越不均衡;反之则发展差异越小,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为均衡。

2.2 基尼指数(Gw)

其中Gw为基尼指数,xi是地区建筑业的总产值,x为地区建筑业产值的平均值,wi为地区建筑业从业人口占省内从业总人口的权重,wj为地区建筑业相关经济参数占其总数的权重。同样地,基尼指数越大,表明该地区发展差异越大;反之则越小。

三、基础数据和分析结果

根据《广东省建筑业统计数据年鉴》,基础数据包括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从业人数、建筑业劳动生产效率等,研究时段为2004~2012年,得到广东省各地区建筑业产值(加权)以及建筑业劳动生产率(非加权)的变异系数、基尼指数分析表(见表1和表2)。通过数据表1可以看出:绝对指标04年、05年的产值变异系数和基尼指数都较稳定并较低,分别保持在0.6以内和0.22以下;后面7年的变异系数和基尼指数都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其中09年到12年的变异系数均超过了0.7,基尼指数则超过了0.3;此外变异系数年增长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平均为3.68%,基尼指数增长率平均为7.18%,其中08年~09年间的差异增长幅度最大,分别达到了9.5%和18.51%。相对指标劳动生产率发展差异的变异系数(见表2)在近3年有平缓的趋势,而基尼指数显示各地生产率的发展趋于平衡。从整体来看,省内建筑业发展的差距仍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年度的变异系数增长幅度也并不稳定,但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趋于平衡。

四、原因分析

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建筑业的发展差异仍然比较大,且这种差异还在加大。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样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的差异。广州、深圳以及珠三角沿海地区是广东省建筑产业的龙头地市,本身就有优厚的地域优势:广州是省会城市,自古以来也是商业发达的贸易城市;深圳及珠三角沿海地区则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由于享受到了优惠的政策,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面积得以不断扩张。这些地区拥都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因此能吸引大量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地区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像河源、云浮、汕尾等中小城市由于地域小,相对的资源拥有量也较少,因此制约了当地的建筑产业的发展规模。这些现实的情况表明地域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省内区域建筑业产业规模发展的巨大差异的直接原因。

(2)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交通运输方便,各生产要素的流通更倾向于交通发达的地带,这就导致交通设施相对不发达的地市在生产资料、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得不到快捷的流通和补充,必然导致建筑业发展的相对滞后。

(3)人的思想观念及文化底蕴方面的差异。由于广州、深圳等地以及珠三角沿海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增加,相对建筑方面的优秀人才也较为集中,这些优秀人才大都富有挑战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当地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较好地拉动了当地建筑业的经济发展;而偏远地区人的观念相对较为封闭保守,技术人才等较为缺乏,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较低。这方面的差异也是建筑业发展的不平衡的因素之一。

五、结语

受地域条件、基础设施及人才技术差异等条件的影响,广东省内建筑业的发展在产值规模方面的绝对差异有加大的趋势,但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相对差异较小并趋于稳定平衡。为保持这种相对差异收敛和平衡的趋势,建议如下:第一,加大对小地市的和偏远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能及时与外界联系的便捷的交通网络,力求营造出较好的投资环境,并应注重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保证当地建筑业的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第二,加大对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地区的投资力度,培养大量的科学技术及管理人才,并应培养人们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既能够对原有的优良传统有所传承和发扬,又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鼓励人们大胆创新,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转变政府职能与制度创新。政府部门在市场活动中应该更多地提供服务性的宏观的指导而不应过多地干预市场行为,比如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为有发展潜力的建筑施工企业或房地产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便利等等;此外政府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多地关注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当地建筑业的发展有一个切实、长远的规划,不应盲目地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应以当地建筑经济产业的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为目的追求稳健的均衡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统计年鉴-2013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2004-2012.

[2]文博,王幼松,张雁 中国建筑业发展差异性的实证分析 建筑经济. 2009.3:8-11.

篇7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建筑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建筑地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需要明确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伴随人类历史全过程。然后需要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再者,建筑史学界、评论家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思想、流派做了详细和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关注各时期地域性发展的特点,总结和吸收前辈建筑师们在建筑地域性思想与实践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用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一、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

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域属性的自然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1.原始生存时期――自然的因素明显

这是指在原始农耕和畜牧业时期人类社会产生的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发源之初,几乎所有地区的建筑类型都属于此例,这里不妨将之称为原生建筑。此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完全直接得益于自然界的灵感,建筑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没有多少人文因素。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所是建筑的主要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原生类建筑,如印第安人的草屋、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2.农耕文明时期――自然、文化、技术因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原生建筑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在长期对抗自然环境之中的地形、气象、水文和生物等事物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形成新的界定,衍生出新的定律,如我国的风水观。另一方面,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这个时期是不自觉发展的地域主义,该时期的建筑相对于今天不妨称之为传统建筑。如我国现存的故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图2-2)都属于此种类型。

3.工业进程时期――地域性的丧失与反思

发端于不列颠岛的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产业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建筑成为可以大量复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居住的机器。在此形势之下,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丧失原有的存在地位,不论从内在的文化传统到外在的建筑材料,其存在的意义都遭到巨大的冲击。出于对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如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用传统的、地方的元素来对抗工业化社会的同一、单调和贫乏,期望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4.信息全球化时期――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可以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导致的建筑形式同一化的一种反思。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地域主义”之说,广义地域主义承认各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糅合,承认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地域化使用,以此对地形和气候做出全新的诠释。的确,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但各个区域对于当代先进建筑观念理解的差异,及其与当地地域建筑结合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同于原地域特点的新的地域主义建筑形制。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性建筑、耀眼的霓虹灯,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各种夸张的手法也正成为该地域的特色。

二、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

2.1形成原因

1.弱交流下本土建筑自觉性的探索:

如上文所述,在人类原始生存时期,在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基本封闭的状态下,人类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了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

直接采用当地材料和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建筑方式,建造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原生建筑”。

随之人类智慧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此时建筑已经不单纯是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处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此时人类的交流依然缓慢,但已基本形成东西方两个大的文化阵营,建筑也依此为分为以石头为砌体的西方建筑类型和以木头为框架的东方建筑类型。

2.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东西方之间,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先不论是强势文化的侵入,还是弱势文化的对外学习,只谈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确实产生出一股创新的动力,若比较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可以发现这些创新可能都是当地对于外来事物加以重新的诠释的结果。

3.强交流下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

西方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工业产品成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地方固有的文化传统等差异,出于对这种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

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普世化”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地域性成了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成为自发的过程。

2.2发展动力

建筑地域性究其本质,笔者觉得是建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来自自然气候的差异,来自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条件的差异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人造环境产生认同上的危机与规划的失落,千城一面的结果造成地域特色消失,人变得没有归属感、彼此更加疏离。

究其原因是世界各地建筑的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和不明显:其中自然条件的差异永久存在,没有明显的变化,是个恒定的要素。市场作用下驱使普世化的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使技术的效益最大化,这使得各地技术条件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或者被抹平。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当今世界大环境下,仍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抵御这种文化的侵蚀,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建筑文化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地方的建筑师群体这种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诉求和责任感特别的强烈。

当然作为各地区小范围的比较,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差异的。另外,在当代人类社会倡导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大环境下,

建筑地域性所遵从的:建筑与自然气候、社会文化的融合及适宜性技术的采用等原则很好的契合了上述人文大环境。

因此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全球化才有地域之分,只是全球化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原有地域差异的消失,这才使人们对于地域的探讨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因此当今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得到如此之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性当下存在的发展动力如下:自然气候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材料的差异、弱势文化抵御强势文化侵蚀的方法、当下全球生态理念的需要。

三、作为建筑史学、评论家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各种主义和流派以及被冠以某个主义或流派的建筑师,是一些研究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所做的概括与分析。地域主义建筑及地域主义建筑师也不例外。

地域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提出了地域主义建筑同时,分析了地域主义思想产生、发展阶段(摆脱通行古典设计的渴望、对国际风格的反叛、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广义的地域主义、狭义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等)。我国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有所谓一开始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之后有“地方主义”、“乡土主义”、“风土主义”等,再后来有“场所精神”等的提法。

四、作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

这种建筑创作的方法是抵抗一切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坚韧的武器,是用来打击与反抗现代主义的国际式样、产生差异性的有效的建筑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设计上吸收本地区自然环境、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用此方法创作出来的建筑作品被大家称为“地域建筑”。

一切有志于抵抗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以保护地方个性和民间情调的建筑师,必然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庇护所。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建筑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又极富个性。

五、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是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改变导致地域建筑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于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于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自然、文化和技术要素的综合发展过程的结果。

[1] 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袁牧著.《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建筑师》.2005(06).

[3] 沈克宁著.《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10).

[4] 王颖 卢永毅著.《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建筑师》.2007(05).

[5] 赵星著.《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篇8

关键词:别墅;南北;地域特色;差异

中图分类号:F293.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别墅最早出现于中国的近现代,在民国以前,中国的建筑多以传统民居为主。从目前保留下来的早期别墅看,早期别墅的消费人群主要是社会高收入人群,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达官显贵。良好的经济条件,让富人们追求高档舒适的居住条件。中国别墅的发展,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风水学,另一方面有带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

一、中国别墅发展史浅析

以前,中国的建筑多以传统民居为主。欧美殖民者在给中国人民带来奴役和压迫的同时,也带来了欧美的原版别墅建筑,欧美的原版别墅建筑,曾一度给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逐渐成为了中国富人追求的高档住宅。

从建筑文化的本身上讲, 中国传统民居被现代别墅建筑所取代;这并不表示中国的建筑文化落后于欧美,而是折射出经济中国于欧美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欧美列强对古老中国的侵略是多形式的,经济输出、文化渗透都是十分常见的侵略形式。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欧美别墅的强势输出、照搬照抄,使中国人未必建造出符合本国消费特点的别墅。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别墅的实用性都十分有限,很多有钱人追求高档别墅住宅,只是把别墅当做财富的象征,甚至是攀比的手段。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年代末,随着中国觉醒意识的提高,别墅的风格问题也成为了我国别墅设计师思考的重点内容。在传统中国人人本思想的引导下,中国人又回归了建筑的最初思想,即充分满足人类的住房需求,创造中国式的别墅建筑风格。

二、中国南北别墅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在中国别墅风格的过程中,地域差异是影响中国别墅风格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大。南北方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上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别墅风格的适应性是有限的,一定的别墅风格势必会在一种自然环境中“得心应手”。如果更换了自然条件,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都做出了改善,那么这种原本“得心应手”的别墅风格也会显得“力不从心”。举个例子来说,西班牙风格的别墅最初来源于地中海地区,从气候条件上看,地中海地区气候的海洋性较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如果将西班牙风格的别墅引入我国,应该把沿海地区作为主要推广地区。如果在较为干旱、气候大陆性较强的地区推广西班牙风格的别墅,建筑和推广的过程势必会受到诸多阻力因素。

别墅的风格问题,是别墅设计、建筑以及销售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面对我国复杂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显著的社会经济条件,我国的别墅设计工作势必要考虑诸多自然及社会因素,创造出来源中国的南北别墅风格。

三、中国南北别墅的差异对比

(一)南北差异的自然基础

南北方别墅风格的差异性发展,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人文因素是次要因素。影响南北别墅差异性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气候

在地理学上,通常使用秦岭-淮河为界划分我国的南北方。秦岭-淮河属亚热带范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降水丰沛,雨季较长,通常情况下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750~1300 毫米。秦岭-淮河以北属暖温带范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雨季较短,一般情况下年降水量不超过800毫米。

2.地形地貌

从地形上看,我国的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相对而言,气候的大陆性较强。而我国的南方地区的地形较为复杂,通常是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河湖众多,气候的季风性或海洋性较强。

(二)坡屋顶的南北差异

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集中代表,中国设计师将其融入现代的别墅建筑,使源自欧美的别墅建筑带有了浓浓的中国味儿。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上到宫殿、庙宇,下至各地民居,都以坡屋顶造型。受纬度差异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各地降水的差异。从整体上看,别墅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我国南方降水量大,气候较为炎热,屋顶建造高而尖。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既能及时排出房顶的积水,又能够促进通风散热。相比之下,我国北方降水较少,别墅的屋顶设计成缓坡甚至是平顶。平顶别墅还可以改造成露天阳台,增加别墅建筑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三)别墅装饰的南北差异

别墅主体建筑完成后,通常会请美工在实墙上镂空雕刻花窗,降低实墙的压抑感,而提高别墅建筑的艺术性。镂空雕刻的作用不仅仅的局限在美化作用,还具有采光通风、除尘、分割空间,形成虚实等作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雕刻图案多采用寓意喜庆吉祥的图案,如喜鹊登梅、八仙图等。在过去,富商巨贾为了凸显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大兴土木,建造豪化别墅。在别墅的装饰问题上也是煞费苦心。照墙、门楼、八字门墙、屏风等处,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工匠施展技艺的地方。无论是木雕、石雕或砖雕,南北方的雕刻风格都带有着明显的低于特色。简单的说,北方的雕刻构图朴实、刀法浑厚、较为简练,人物造型的写意性较强,而南方的雕刻线条 纤细、刻工精美、空间层次深远、立体感强,复杂程度甚至可与绘画相媲美,人物造型都栩栩如生。

(四)别墅院落的南北差异

所谓别墅“上连天,下接地”,就是每户自成一体,而且要带有院落或花园。 中国别墅的院落和国外别墅的花园也截然不同。内敛含蓄的中国人更加倾向以房屋围合而成的内向封闭院落。我国的南北别墅的院落虽然都属于内院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地域特征。南方别墅的院落较小,四面房屋相连,称为天井。相比之下,北方院落宽阔,四面房屋各自独立,通常游廊相连。

参考文献:

[1]严涛.中国南北别墅的发展和差异[J].北京房地产,2009,01:101-104.

[2]马健强.中国别墅建筑的地域特色对比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9:206.

[3]张楚梵.昆明别墅市场研究[D].云南大学,2010.

篇9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

我们不妨从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架构来看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地位(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学生完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规律与原理的认识(必修1),再完成对人文地理事象分布及其成因、原理的理解(必修2),在已经掌握自然地理规律和人文地理基本原理以后,最终进入对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必修3)的学习。教材以案例的形式将地理知识与原理及其应用鲜活地呈现出来,力图通过三册必修本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部分教学内容放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章节,是对整个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与提升,并为后面人文地理部分的学习作出铺垫与延伸,使之担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中的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听到学生诉说地理知识如何零散、琐碎,缺乏一个知识的框架体系,只能强记硬背,而且就算背下来了,后面的应用也是个大问题,有时候用同样一句话回答同一类问题,用在这道题是合适的,用在那道题却不对了。出现学生所说的这种情况,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关键是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思维的理解与应用出了问题,而且学生没能理解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此在思考同一类问题时没能结合到具体的区域中去处理。比如“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亚马孙河与塔里木河的情况就差别巨大,只有兼顾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才能对它们作出准确分析,即必须先落实两条河流所在的具体区域,然后再运用整体性原理去思考。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将不再是零碎、枯燥而难以把握的。应该说,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学习内容并不算艰深,理解起来也不难,因为会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来帮助说明。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的推进与应用,落实在教学中,便是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自然地理环境向人文地理环境顺利推进,这是有关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构建从自然环境到人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维呢?以下是部分参考案例。

(一)在河流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如果将河流的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看成“果”,影响特征形成的因素便是“因”,此时可将有关河流问题的因果知识构建为如图2的整体知识框架。

(二)在人文地理区位分析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人文地理大体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六大区位问题,其全面分析方法离不开图3所示的整体性思维体系(左侧要素为自然因素,右侧要素为人文因素)。

(三)在环境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而产生的;次生环境问题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中资源的过度采掘、开发,或者向自然环境过度排放有害废弃物而引发或诱发的。因此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从图4切入,比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等。

……

三、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地理高考中的地位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会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查放在重要位置。试题考查时又分为显性考查和隐性考查。

(一)整体性原理在自然地理题型中的显性考查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涵义包括:①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渗透,构成一个整体;②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力求保持协调一致;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④某一区域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⑤每个地理要素除了具有独特功能外,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题例一】(2009年天津文综)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淀

2.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题例二】(2010年安徽文综)34.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略。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题例三】(2010年海南卷地理)图5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5.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以上3个题例重点考查整体性涵义中的生产与平衡功能。

(二)整体性原理在人文地理题型中的隐性考查

【题例四】(2011全国文综)39.分析图中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8分)

答案:(2)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3)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本题例的第(2)题是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要素对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有深刻影响。人文地理区位的自然条件分析必须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如图甲所示。第(3)题则是一道对人文地理区位原理的深刻考查,要求考生必须扣住题干中的“军马场”切入答题,难度较高。深入分析考题答案,得出其思考切入点是从该区域的特殊位置去分析。如图乙所示,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是环境各要素特征的先决影响因素,各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军马场”的特殊区位,解答本题的思考离不开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四、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培养现代公民素养中的地位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这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在地理素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其他相关地理素养形成的基本载体。课标中的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主要途径;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途径”。这些地理知识既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也是学生学习地理技能、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中的作用,其地位不言而喻。

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南,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使学生争做21世纪合格的祖国公民乃至世界公民,是地理教师的重要职责。今天的学子就是明天祖国与世界建设的参与者甚或是决策者。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通过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让地理整体性思维扎根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学到受用一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初步具备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和谐;协调;可持续性

【 abstract 】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nsciousness also more and more intense, in p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ore expense the cos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it also giv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bring extremely serious threats, but also destroyed people live lif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in the design of building must be considered and the environment is harmonious and unified,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get along, harmonious to creative desig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pecific discusses coordination, the actual situation is as follows.

【 key words 】 architectural design; Environment; Harmony; To coordinate; sustainabl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建筑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早期的建筑雏形中,就是一个为了满足安全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原始窝棚,而到了物质文明已极为丰富的今天,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人们追求的便是一个精神性的物质载体,对生存环境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建筑设计中也更加强调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让二者相互联系、有机融合。

2.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属于环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筑”是以一种不可移动的稳定状态存在,总是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借助和依赖,才能实现恰到好处的和谐布局,才能使自身的完美造型得以展现。如:季节的差异性影响着绿色植物生长变化,可以在建筑外部的环境空间中营造不同的四季景观;地域环境的差异性影响着建筑景观外在结构,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性建筑艺术;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建筑设计受到不同文化因数的影响,再加上自然景观的独特性,便出现了民族性的代表性建筑[1]。这些不仅反映出建筑设计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独特建筑景观。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资讯可以有效实现共享,人们审美取向、生活方式也日益趋同,建筑风格的被同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但形态各异的绿化景观及建筑物结构可以塑造出迥然不同的城市人文景观,并成为一个建筑群或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溶为一体。因此建筑设计与其外在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促进二者的协调统一。

3.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1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进行某些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时,建造优美的小环境可能会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矛盾。例如,为了创造易于人居的室内温湿度,需要对空调进行设置,但这样会把空调器所产生的热量排放到室外,使室外的温度进一步升高,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欧美的许多建筑界种曾有人提出“多开窗户、少用空调”可持续性的设计建议。不过这一想法过于极端,多数的建筑学家认为,要想实现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就必须对自然能源加以利用,如: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同时还必须对某些新能源新技术进行开发和利用。其实,人类社会早期,那些原始的乡土性建筑,在其建造过程中都反映了较为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其建筑都可以较好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2]。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许多的建筑设计师都存在着重技术设计、轻环境发展的倾向,导致了许多环境恶化的情况出现。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反省,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也加强了对环境因数的考虑,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许多的建筑师为了减少空调装置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设计的过程中,在对室内温湿度加以满足的前提下,对自然通风加以利用,尽量控制空调的安装数量[3]。

3.2在进行选址及设计时合理对环境加以利用

在自然力量的创造作用影响下,造就了形态万千的地形地貌,在进行建筑选址及设计时,要对这些外在优势加以利用,形成独特的建筑构造景观。在我国的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的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巧妙的将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对各种地形、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加以运用,适应自然、顺乎自然、超乎自然,得到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4]。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各种的建筑施工机械也日益增多,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便对某些自然环境加以忽视,在一些地形不平整的施工场地,为了保证建筑需要,原本生动起伏的自然地形瞬间便可以夷为平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所建筑出来的建筑物也缺乏灵性,就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同化建筑。因此,我们需要在对自然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准确的对地形特征加以分析,找出其与建筑结构的内在或外在联系,设计出可以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设方案。

3.3努力对环境氛围加以营造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非常注重对意境的营造,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园林建筑,我国的园林建筑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在平面的布局方面,其摒弃了中轴对称的常规作法,强调进行依势而建的自由式布局,注重建筑意境的构造;在空间的布局方面,多选择组合穿插、虚实结合的建筑艺术手法,除对自然景物加以利用外,还大量运用人工构景、造景,如叠石、堆山、种花、开池,建造亭、楼、台、榭、轩等;在规整的布局方面,多采用装饰性比较强的影壁、曲桥、垂门、回廊等进行布置,使其更加的深沉、曲折,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境。有时还对景门、花墙、漏窗等多种借景手法加以利用,把美丽的自然美景为建筑构景所用;有时也对对景手法加以运用,以景物的互相呼应、反差对比,使意象空间更加的丰富深刻[5]。由此可见园林建造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实现了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在现代建筑中也需要对上述经验加以运用,依山依势而建,对美好的自然景观加以运用,同时营造出优美的建筑氛围,为人类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全、优雅、美丽的人居建筑环境。

结语

在建筑物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要对环境的保护加以重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长久居住环境加以保护,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作为一位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形体美,还要努力构造其生态美,努力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黄勇,张群,杨梓铭.建筑类高校和谐生态的建筑环境营造理念解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234-236.

[2]本刊编辑部,杨剑,叶立新.绿城市·绿建筑 探寻一条中国建筑业和城市发展模式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新经济导刊.2010(09):124-125.

[3]黄城志.试论生态环境与绿色建筑的多元性——天津中新生态城剖析与思考[J].城市. 2011(0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