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30 18:0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篇1

提高口才的方法01(1)从小到大。初学演讲的人,应从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开始,比如青少年比较关心的理想、立志、学习、纪律、友谊等内容,而不要急于去谈论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比较复杂的大道理、大内容。开始练习演讲时题目要小一些,目的要简单,内容要具体,这样比较容易成功。然后一步步过渡到大题目、大容量、高层次的演讲。

(2)从易到难。相对而言,以叙述和抒情为主的演讲比较容易掌握,以议论为主的或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演讲比较难。这与书面表达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首先应掌握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基本演讲能力,进而过渡到议论和综合型的演讲。没有比较坚实的叙述事件的表达能力,演讲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所以一开始就要把叙述型演讲的基础打好,然后再进行说理议论型的演讲练习。

(3)从短到长。演讲时间的长短也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当然有些短的演讲难度也很大,但一般说,短的演讲主题集中,单一,开门见山,简单明了,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即使不太成功,听众也能谅解。长的演讲结构复杂、涉及面广,主题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在控场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失败。此外,初学演讲的人,在语言运用上也要力求多用短句,简洁明白,尽量小用或不用含信息量大的比较长的复杂句子。也就是说,有时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宁肯用三个短句,也不用一个长句。

(4)由分到合。演讲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它包括许多内容和基本功。一次演讲的成功与失败固然与演讲者自身德才常识各方面的修养有直接关系,但这几方面修养很高的人却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演讲者。这是因为演讲还有一系列技巧问题。比如说话的技巧,发声的技巧,仪态手势、面部表情的技巧等等。要求初学演讲的人一下子把这些熟练地掌握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练习过程中,这些技巧的熟练程度也不会是平衡发展的。解决的办法,是下功夫先进行单项练习,特别是自己感到薄弱的环节,要反复练习,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在单项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练习,反复试讲,一步一步地使整个演讲从内容到语言表达、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眼神等的配合达到和谐统一,尽善尽美。

(5)由点到面。一般来说,初学者练习演讲都是一人一个点,先个人单独练习。这种练习法比较方便,不受拘束,不受一些条件限制,只要是自己在空闲时间,随时都可以练习。但是这种关门闭户的单个练习,必须要在老师或正确的演讲方法指导下进行练习,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当单个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尝试当众练习了。这时,可以请来自家人或一些朋友、同事乃至有经验的演讲者。练习者演讲一段,然后就让他们提出意见,以便改正缺点,使演讲日趋完美。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在演讲基本熟练后,就必须拿出勇气来,面对听众,到大庭广众中去练习演讲。

在这种实践中,最容易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也能最有效的较快的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演讲者每讲完一次后,都应该及时地虚心地征求一下听众的意见,然后认真总结,精心研究,注意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演讲水平定会得到提高。

此外,在练习演讲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学习他人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每个演讲者都有长处和不足,善于学习的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鲁迅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说,高超的演讲才能,只属于那些博采众长、刻苦练习、勤奋磨练、持之以恒、执着追求的人。

提高口才的方法02一速读法

卡耐基快速朗读的目的,就是让你锻炼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但要快而不乱、每个字的发音都必须准确。

二背诵法

卡耐基背诵法目的有两个,一个就是要训练你的记忆能力,另一个就是训练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锻炼口才的其中一种方法。

三复述法

卡耐基复述法就是重复被人说过的话,这样的训练方法就是为了锻炼人的记忆力、反应力和语言的连贯性。

四当众讲话

篇2

关键词:中职; 英语; 演讲课; 教学

英语我们并不陌生,从小学到大学,英语一直作为与语文、数学并列的基础学科出现。可见,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英语的重视也是基于我国市场化的国情[1]。但由于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加之在中学期间很少接触听力和口语课,学生的听说能力都很有限。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五、六年英语,但说起英语来却结结巴巴,无法流畅自如的用英语来交流。中职院校英语演讲课的开设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中职英语演讲课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那么,中职英语演讲课都包括什么内容?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训练目的呢?笔者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陈述。

一、英语演讲课的必要性

英语传入我国已经很长时间了,为了与国际化接轨,我国在义务教育的教材中添加了英语教材,在大学课程中也把英语课作为基础课[2]。对于英语考试,很多学生都能轻松应付,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但是对于英语口语,学生们都很陌生。虽然学生学习了很多英语单词,掌握了系统的英语语法,但是他们很少有意识地进行真正的英语对话。即使有,很多学生的口语能力仅仅局限在对一些简单话题的浅层次的交流上,无法就某一热点话题进行深入阐述,也不能创造性的表达个人看法,包括一些英语基础好,词汇量比较大的学生在口语能力上也表现得不尽人意。

英语演讲是英语口语的一个重要的展示方面,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再加上演讲的技巧就能进行熟练地英语演讲了。所以英语演讲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英语口语,演讲技巧,心理因素[3]。从某种角度来说,英语演讲不是学生天生具备的技能,也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通过英语演讲课的训练,学生提高了口语水平,掌握了演讲技巧,在众人面前就有了自信,也就能熟练地应用英语了。

二、英语演讲课的组织形式

中职英语演讲课的开设可以解决目前学生只会写不会说的现状,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思辨能力和演讲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知识的灵活运用十分必要。中职英语演讲课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英语口语训练,演讲技巧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4]。

英语口语训练就是让学生了解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不同,掌握口语表达的单词、常用句型以及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演讲的时候使用口语语言,而不是将书面语言口语化。在英语中,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必须掌握英语演讲口语表达的习惯。

演讲技巧训练就是指对学生如何在台上进行演讲进行训练,演讲分解来说是表演和讲话[5]。因此演讲不仅是语言的表达还包括表演的成分。演讲时语言的流畅表达之外,还包括肢体、表情的配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能够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或者表情来配合表演,就能让演讲变得有声有色,吸引听众。通过演讲技巧的训练,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素质训练就是指锻炼学生当众讲话的能力。很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不强与其自身缺乏自信有很大关系。很多学生自己一个人讲时,单词、语法使用准确,非常流畅。但是站在众人面前讲时,就会出现忘词、词不达意或肢体语言表达不准确等情况。这些都是由于心理素质差导致的怯场问题。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多次的反复练习锻炼心理素质来解决。通过英语演讲活动,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培养知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其它未知或紧张场合时都懂得如何去应对。与此同时,学生在演讲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听众的反应及场上的气氛变化来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和节奏,并对听众提出的问题作出快速回答,这就提高了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

英语演讲课的训练方法

上面已经提到英语演讲课需要包含的内容,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达到预定的训练效果呢?

英语口语的训练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部分是指教师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明白英语口语的表达规则。实践部分就是让学生多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或者设置主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从学生熟悉的主题开始,让学生感觉有话说,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由浅入深,等学生的自信心提上来之后,愿意用口语进行交流了之后,就要提升演讲的难度,让学生的演讲趋于规范化。

演讲技巧的训练也是如此。演讲的技巧需要教师的理论指导。对于演讲技巧的训练,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搜集一些演讲技巧运用比较好的案例和运用不好的案例,分别进行剖析,在剖析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演讲的技巧,学会在演讲中运用,同时也避免在演讲时出现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动作或者表情等。教师的理论指导十分重要,但是学生自己的练习也不容忽视。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达到掌握演讲技巧和增强公众演讲的信心的目的。

结语:

中职英语演讲课的开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值得在高校推广的。英语演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英语交流思想的平台,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演讲过程中,撰写,演讲,提问,答辩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信心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演讲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相信,中职英语演讲课会不断积累经验,培养更多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军向.我国中职学校英语演讲课教学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9):5

[2]廖敏慧,熊淑英.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融入英语演讲教学的实训模式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07):27-31

[3]钱蔚.英语演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01):72-79

篇3

在现今教育体系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语言类课程占据大量课时,但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书面轻口头,因此,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自信、自如地表达的人总是凤毛麟角。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人士主动地到戏剧院校寻求帮助,学习表演、主持或演讲方面的课程,或请表演老师进行个人专门辅导,希望借助艺术表演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本文中,我将以公诉人和高级饭店服务人员为例,讨论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的训练。

一、表达形式的培训

1、培训方案设计

每一种成熟的职业都会有明确的职业特征,包括社会功能、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社会表演规范等,这是开展表达培训前首先需要了解的背景材料。在为上海市某区检察院的公诉人进行培训前,我们专门请教了该院主管培训的负责人,得知公诉人的职业素养包括:①正确的执法观念;②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和较广的知识面;③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考、应变能力;④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前两项属于专业范畴,第三项与表达间接相关,第四项与表达直接有关,其具体要求是:“公诉人需要在法庭上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对证据进行质证,发表公诉意见,并与被告人、辩护人展开辩论。案件的处理结果虽然不是由公诉人的语言表达所决定,但出庭公诉的效果往往与公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直接关系,法庭辩论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公诉意见能否被人民检察院采纳。公诉人不仅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规范,逻辑性强,还要善于运用各种发问、辩论和演讲技巧,才能在法庭上占据上风。”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学员在表达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这是培训课程的关键,找到了问题,培训才能有的放矢。通过反复分析庭审视频记录以及到法庭观看公诉人的现场表达,我们了解到,公诉人作为行使公诉权的检察官,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指控犯罪,并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依法进行监督,他们的职业形象是严肃的、公正的、权威的,绝大部分公诉人在法庭上都能保持这种形象,维护法律的尊严。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严肃有余,自然不足;逻辑有余,情感不足。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性强,能够以理服人,但在以情感人方面做得不够,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声音、表情和动作,让自己的陈述或辩论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导致他们的表达显得比较单调,在某些雄辩的当事人律师面前,他们有时占不了上风。有的公诉人可能因为过分严肃,导致呼吸和发声器官产生了过多的压力和紧张,说话时间长了,声音就容易嘶哑。有的女公诉人音量过轻,气息不够,即使用了麦克风,有时也无法让法庭上的所有人听清楚她的陈述。

根据第一、二步的调查研究,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我们主要引入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场即兴表达的一些训练方法,如“口头写生”等练习,训练他们的边看边想边说的即兴表达能力,运用“抓点互动”等练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去倾听、如何去抓点以提高辩论能力。实践证明,这些基础练习对于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针对某些学员的个别问题,如气息不够、音量过轻的女公诉人,我们重点训练她的呼吸和共鸣,以增强气息和音量;而那位声音发紧、容易嘶哑的公诉人则重点练习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培训实施过程

人们的表达习惯是长时间形成的,要想改变非一朝一夕能实现,因此,培训需要一个周期,一个连续的培训课程,而不是一次性的。课程的开展应采用体验式培训的模式,根据体验式学习的原理循环进行,在行动和体验中学习和提升。同时,培训的全过程都需要结合多媒体录放技术,随时为学员提供反馈,既要考虑团体的普遍问题,也要照顾、解决个人的问题。具体过程可归纳为“三到”:看到悟到做到。

① 看到:摄录、回放、分析表演

生活中我们需要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齐得体。在表达培训中,我们需要摄像机和投影仪,来帮助学员清楚看到自己的行动过程。大多数人一般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在行动,很少去留意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是什么样子,自己说话时习惯的语调、重音和节奏中存在哪些问题。因此,我们不但要在培训前借助录像分析和判断学员存在的问题,在培训的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也要与学员们一起观看和分析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一个清晰的意识,尽管他们还不能马上改正过来,但这种对表达主动关注的意识能帮助他们从自然的状态上升到自觉的状态。

作为社会表演的培训师,我们培养他们对社会表演的兴趣,在帮助他们指出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创造宽松的、包容的良好氛围,保护职业人士的自尊。尤其是在内训时,受训的学员彼此间既是同事,有时也是竞争对手,而且,现场还可能会有领导观摩,这样的影像回放和分析过程,有点像当众“揭丑”,把他们的问题清楚地摆在众人面前,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时,我们要更多地讨论共性的、普遍具有的问题,以鼓励为主。当然,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团体性的培训可推动他们努力完善自己的表达,让他们彼此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促进彼此的表演。

②悟到:边练边悟,学会控制

人们在生活中的大多数动作是习惯性的、无意识的,如走路时根本不用思考如何去迈腿,但是,在表演时,无论是舞台上的专业表演,还是在工作中的社会表演,我们都要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和组织,维持形象的完整。

要让学员掌握对自身动作的控制,学会运用气息、声音、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传播途径来增强社会表演的效果,我们应从他们最容易感受到的地方入手,给他们做示范,由易到难、由分解训练到综合训练,一边练习,一边细细地体验和感悟,逐渐找到身体内部和外部控制的感觉。这个阶段的练习,也应进行同步录像,当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感觉和方法时,可以立即回放给他们自己看,帮助他们确立和巩固这种感觉,同时,能让他们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兴趣和自信。一次课程结束后,可要求学员将上课的影像材料带回去复习,彼此观摩,相互学习。

③做到:摄录现实中的表演,通过反馈与练习提升技术

经过反复练习,学员在培训课堂上的表演意识和控制能力通常会有所提升,但这只完成了训练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正像运动员在训练场上成绩再好也没有用,关键是在真实的比赛上能取得好成绩。检验他们应用效果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借助录像,可让学员自己录音或找人暗中将自己工作中的实况拍摄下来,为后续的培训或回课提供素材。回课,是艺术表演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表演的培训,是巩固技能、架起培训环境与现实环境的桥梁。表达培训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带领学员反复操练,掌握表达的基本方法,而且,还应对学员在现实环境里的表达做出评价和反馈,提供进一步的练习和提升方案,帮助他们将所学的方法与现实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产生实际的效果。

二、表达内容的培训

在国内的商务演讲培训体系中,《说服:全球顶尖企业的商务沟通之道》一书非常受欢迎,该书的英文原名是presenting to win: the art of telling your story,照字面翻译应该是“赢在表达:如何说好你的故事”。2008年,我曾电话采访过该书作者杰瑞-魏斯曼(jerry weissman)。他认为,在各种商务演讲中,演讲者的目的在于表达和说服,而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于演讲者能否讲清楚他的故事。一个清楚而简明的故事,远远比各种技巧更为重要。他说:“如果故事本身乱成一团,不管演讲者声音如何美妙,口才如何花哨,肢体语言如何活跃,都于事无补。相反,一个清楚而简明的故事能让他在演讲中思路清晰、坦然自若。”在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他不是在否定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只是把这些训练放在最后。他首先要帮助演讲者做的事情是“把故事理清楚”(getting your story right),与演讲者一起把要讲的内容全部梳理一遍,确定哪些内容是重点,与现场观众的利益密切关系,哪些关键信息必须要表达,哪些信息是次要的或多余的;然后,去芜存精,对所有重点和关键信息进行重组,形成一个逻辑清楚、自然连贯、首尾呼应的故事;接着,让演讲者练习讲述这样的故事。由于故事条理清楚了,演讲者成竹在胸,表达时更多地关注所讲的内容而不去考虑技巧,因而显得自信而有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故事能牢牢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毫不费力地跟随演讲者的话语去理解他所说的内容,心悦诚服地认同他的结论。

他的理念和方法很值得我们的借鉴。表达培训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形式和技巧,同时也要关注到表达的内容和重点,让表达者紧紧围绕“我讲的内容对你们有什么帮助?”(英文是wiify,what’s in it for you?),从观众/听众的兴趣、需要和接受心理出发,通过讲故事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表达的最大效果。

上海衡山集团马勒别墅饭店的管理者很早就意识到社会表演训练对提升员工表达与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他们请我们去为员工开展了表达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包括声音、语言和形体动作等方面。如今,我们正在共同探索表达内容的构建和训练,双方不约而同地把目标集中在“讲故事”。

马勒别墅饭店位于上海市陕西南路上,1927年由英籍犹太人马勒(eric moller)建造,耗时9年建成,主建筑是三层挪威风格建筑,宛如童话世界里的“梦幻城堡”。2001年,国有企业上海衡山集团入主马勒住宅,把这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打造成兼具餐饮和住宿的五星级饭店,2002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

最初,马勒饭店的管理者认为,身处这样一个充满着故事的城堡和精品酒店里面,马勒员工应该熟悉本店的历史和文化,以便较好地回答客人的问题,满足客人的好奇心。他们一开始还没有想到要对员工进行讲故事训练,员工们也只是被动地回答客人的提问,讲述一些与马勒建筑风格、时代背景等有关的趣闻轶事。后来,员工们发现,客人对于他们在服务过程中不经意讲述的这些故事越来越有兴趣,有时在宴请宾朋时还主动提出要服务人员给众人讲故事。这个现象让管理者意识到,马勒饭店其实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一样,是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缩影。来这里请客吃饭的人,所期望的不仅是享受精致的菜肴和优质的服务,还希望获得历史的、文化的体验。讲故事将是马勒饭店形成服务特色、提升服务品位和产品附加值的最佳实践点,因此,他们在2010年启动了“马勒人讲马勒故事”的系列培训活动。

《全新思维》的作者平克认为:“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的价值下降了。谁能讲故事,把各种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其具有引领个人和组织继续前行的意义,并有情感地表达出来,谁将赢得这个时代。”这段话对于马勒的员工而言,意义非同小可。在同等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是否有故事可讲?能否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将成为区分他们服务水平高低的一项关键能力,因此,众人对讲故事的培训活动非常重视。

要讲好故事,首先要有故事可讲,需要选编素材,形成故事。马勒别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因此,他们有自己的资料室,上海市档案馆也有与其相关的一些历史资料。2002年饭店开业时,他们还曾请解放前马勒住宅的管家和工人们的后代为员工讲故事、作介绍,让尘封的历史往得鲜活起来。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整理、加工,饭店就有了一套基本的故事版本。马勒饭店的管理者要求员工熟悉这些故事版本,但不能死记硬背。经过我们组织的一系列社会表演训练,马勒员工上下都充分理解了“好的社会表演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的原则,因此,他们努力让自己与这些故事建立真切的联系,记录下那些最让自己感动的场景或事件,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去自由发挥。在消化那些故事素材的基础上,他们写出了自己想讲的故事,先在班组里练习;然后,各班组挑选出比较好的员工到饭店层面进行交流,向全体员工讲述。这样的训练方法既保证了故事讲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又充分调动了员工个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个人特有的表达风格。

随着讲故事活动的不断深入,员工们在完成了基本故事的个性化表达之后,开始主动去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素材,张大眼睛去发现马勒建筑中不为人注意的某些部分,琢磨其中的含义,发挥想象编创故事,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饭店里的故事因而越来越丰富多样。

马勒别墅饭店毕竟是一家服务型企业,以创造产值和利润为主要目标,因此,他们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起来,员工的讲故事必须融于每日的服务之中,目的是将饭店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出去,吸引、留住更多的客人,形成稳定的、忠实的客户群。因此,在员工能够把规定必讲的故事和自己发现创作的故事讲好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训练他们能够“到哪座山,唱哪首歌”,让他们学会根据不同身份、不同需求的客人,迅速地在头脑的故事库中找到与客人联系更紧密、更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故事段子讲给客人听。同时,客人来到马勒别墅饭店,主要的需求还是餐饮或住宿,讲故事的时机把握、时间长短也很有讲究,这些也都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三、结论

篇4

而目前职校生“说”的能力仍很成问题。例如,随便插话;说话词不达意,缺乏条理;或是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忸怩作态……因此,职校语文教师必须在“听”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鼓励“说”,训练“说”,灵活“说”,强化“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如何训练提高呢?笔者认为:

一、循循善诱鼓励“说”

(一)建立科学认识论,确立正确人生观

科学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有些学生故作深沉不屑于说,是因为他们错误地把“沉默”当作成熟的标志,课上课下三缄其口,大脑、牙齿层层设防,信奉“沉默是金”,认为课堂上举手发言是稚气的表现。他们的观点是,啃会书本就能成才。殊不知当一人带着只属于自己的那个禁锢的无言体走向成熟的时候,自身价值同时也被禁锢。这种成熟实质是自我封闭的。为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口头表达是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制约的,嘴巴的讲和大脑的想存在着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依存关系。口才的发挥是藏之于内在的无声语言向表之于外的有声语言的转化过程。好的语言表达,不仅能融会贯通书本知识,而且能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促进他们变“不屑说”为“积极说”,活跃课堂。

(二)学习名家伟人,树起远大目标

青少年时期是充满理想抱负的时期,也是上进心最强的时期。但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在公共场合发言看作“出风头”。堂上从不举手,演讲退避三舍。孰不知他们所崇拜的名家伟人在青少年时期都十分重视口才的训练。克林顿在学校被鉴定为“说话太多”,而正是这一天然“声响”优势使他登上总统宝座。、青少年时期也都十分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辩论、演讲,为他们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伟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世界名人华盛顿、罗斯福、丘吉尔无一不是能言善辩的演说家。所以有人把舌头、美元、电脑相提并论,称之为现代世界威力无比的战略武器。过去把公共场合说话视为出风头的学生,学习了伟人风范后深有感触地认识到:一个有志青年就应该从小培养各种能力,包括“说”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表达信心

语文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正是学生训练“说”的良好环境。如果教师能精心策划讲授内容,巧妙引导学生“说”,一些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心的人也会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勇敢地“说”起来。为此,先要设法让学生练嘴皮子(仿效当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做法),或根据教材设计一段话,或把某些记叙文或小说改编成课本剧等等,让学生在群体中心想口说,久而久之,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有提高。中职语文中略读篇目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第二步是练胆子。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提一些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由学生当众独立回答,由于问题难易适中,故学生能在思考后正确答出,从而增强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自信心。第三步是练思维。教师可结合教材设计讨论题,诱导学生各抒己见,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论、辩能力。

(四)鼓励学生改变怯场心理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春暖。青少年的自尊心极强,为此教师要理解、尊重他们。对于那些胆小的同学多予鼓励。只要他们勇敢地迈出“说”的第一步,即使说得不尽人意,甚至很糟,教师也要鼓励,从内容、形式、思维、态度诸多方面给予肯定。使他们从心理的低谷中走出来,大胆“说”。

二、循序渐进训练“说”

训练首先要从叙述表达入手,建立最好基础的思维模式。因为叙述的表达是对人和事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概括的描述,叙人叙事都是以时间顺序为转移,这是一种基础的思维方式,表达也便于操作。训练应以课堂和课前一分钟演讲为宜。如教材中记叙文篇目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概述、祥叙、改叙、补叙等形式进行训练。叙述的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理解教材的能力。

其次是说明的口头表达训练。当前是商品信息社会,无论是新产品的推销,还是新科技成果的问世都离不开介绍、说明。日常生活中需要口头说明的情况更多。一般的说明顺序是以空间顺序为序,有时也要辅助以逻辑顺序。表达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努力做到思维的条理性、完整性、科学性。训练内容,一般选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一个仪器、一项实验、一个文具和一种产品的制作过程。例如,在教完《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本市生产的杨梅、龙眼、杨桃等水果,作150字以内的口头介绍,学生们基本都能达到要求,课堂发言相当热烈。

再次是议论的口头表达训练。要求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对人或事提出见解,做到观点正确,论述条理,使用证方法恰当。这种训练较前两者难度又再增加。它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拥有大量的事实事理材料;同时还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正确使用概念,合理进行判断,严密加以推理,从而做到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严密。训练以课堂讨论和作文课(口头作文)训练为主。生活中一见一闻,国事中的重大举措都可以作为作文课上的演讲内容。

描述的口语表达训练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训练,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人物和环境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如相关联想、相反联想、相似联想和因果联想等。一位学生由十五的月亮联想到远在他乡出差的父亲,联想到寄一封书信送去儿子对父亲的问候。还有一位学生由校园秋景的和谐联想到社会也应有和谐美,但往往不遂人意,又由此联想到正是由于社会存在不和谐才让人们去逐步改变它。前者用了相关联想,后者用了相反联想。口语描述练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即兴表述力。

作为职校生,学生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因此,在进行这些训练时,应以第一、二步为主。

三、丰富多彩灵活“说”

(一)利用课堂常规“说”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时,通过设疑、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达到消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设疑、提问的内容可由每篇文章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而定,在讨论和释疑中完成教材的学习。

培养“说”的技能,提高语文能力

(二)联系生活即兴“说”

生活是创作最丰富的源泉,是口头作文最广阔的素材。每一节语文课前一分钟即兴命题,即兴说对训练学生的快速思维极有好处。下雨了,以“雨衣”为题说一件有关雨衣的事或对雨衣进行说明、介绍。刮风了,以“风”为题让学生口头描述一段或联想一段。检查作业,发现有人未完成,以“说作业的重要性”为题让学生发表议论……

(三)配合周会针对“说”

周会是班主任总结班内工作,进行思想教育的特别课。语文教师可兼训练与教育为一体,抓住班级本周出现的问题,拟定有关的演讲题目,如“教室地上的痰迹”“值日小议”“谈迟到”“也谈上网”“我的就业观”等,借以教育那些随地吐痰、逃值日、迟到、经常上网吧的学生,达到寓教于讲的目的。

(四)结合中心比赛“说”

青少年应当养成从小关心国事的良好习惯。对中职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国情、法治和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中心工作,组织演讲比赛是常见的一种形式。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让学生参与。配合中心,在班内组织小范围的演讲,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说”的机会,然后从中挑选佼佼者,参加学校的比赛,而不是图省事主观确定参赛人选。

四、扎扎实实指导“说”

职校语文大纲对“说”的能力和“说”的训练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规定学生在训练中要做到当众说话、语音清晰、音量适当、态度自然。说话语句连贯,意思完整明白。说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课堂回答,参加讨论,说话比较简洁,有针对性。讲述风闻,内容具体,有条理,用较恰当的语调表达感情。按一定的顺序,用恰当的方法口头介绍事物,说清事物的特征。扣住话题发表意见,观点清楚,有一定说服力。为此,教师要从说话规律的基本原则,口头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指导。

(一)说话规律的基本原则

一是话由旨变的原则,即说话要有主旨。课堂回答问题,参加讨论的主旨是传递自己掌握知识的信息,用语力求简明准确,有针对性。课前一分钟口头作文讲述见闻意在引起大家兴趣,表达内容要具体,说话要有条理,并注意语调和情感。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折服听众,表达要扣住话题,做到观点清楚,论据充分,有说服力。和同学、朋友交谈,目的是为了取得对方的了解和信任,用语要诚恳平和。总之主旨不同,表达也要变化。二是因人而异的原则。中职生虽然生活圈狭小,接触社会少,但说话的对象和场合还是有差异的。同性格开朗的人讲话可以快人快语;和性格内向的人说话要委婉谨慎;和同龄人讲话可以随便些,和长辈说话则应有礼貌。三是话随事迁的原则。环境改变,说话的语气、内容也要改变。有些学生在老师、家长面前说话不讲方式,和同学说话也爱占上风,到社会上遇到人与人之间的小摩擦也不懂得礼让三分,结果只能使矛盾激化。反之,如果说几句谦让的话,也许能化干戈为玉帛。

(二)把握口才的语言特征

其一,当众说话要语音清晰,明白易懂。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多用格言、俗语。

其二,说话做到音量适当,态度自然,感情饱满,声情并茂,富有节奏感。对此,教师一定要认真要求,认真指导。

(三)提高口头表达技巧

对学生表达技巧的指导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指导学生掌握各种表达方式:叙人叙事,条理完整;说明事物,抓住特征,条理表达;阐明问题,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描景状物,生动形象。2.努力丰富表达的语言。叙述、描绘事物时学会运用各种修辞,使叙述描绘的对象生动逼真;说明事物时,学会使用科学术语,采用多种说明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清楚明白;对某人某事发表见解时能运用逻辑推理形式论证,恰当使用论证方法,语言表达简洁畅晓,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3.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资料(历史的、现实的、人文的、自然的),以充实表达内容。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呢?

一、目前,初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

一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说不明自己的意思,语无伦次;二是交谈或讲述中,词不达意,或手足无措,表情全无;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当众说话时心慌气短,过分紧张;四是学生表达中出现夹杂方言的现象;五是学生由于对语言接触有恐惧心理,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等等。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1、课余开展听说法

课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小型的“听进去,说出来”活动,如:我们利用吃晚饭后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视听相关视频,如《聆听经典》、《百家讲坛》、《大学生辩论赛》。为了增强时代性,组织学生观看《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艺术人生》、《道德观察》等节目。让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从倾听开始培养。把口语交际能力中的听与说结合起来。整理电视广播、电影、报刊和室外广告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复述活动。做到听与说结合。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让那些不愿说的学生也产生了说的兴趣。

2、课间实施看说法

看和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一是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展视野,活跃思维,丰富语言,这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与人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学中可有计划的开设阅读与观察交流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把看书所得讲述出来。二是利用中午十五分钟创设语言环境。把每天中午课前十五分钟定为口语交际时间,或介绍一条标题性的新闻,可以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或与同学合作模拟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接待、问路、打电话等。或介绍一天的所见所闻。或以春夏秋冬,四时不同之景为素材,练习口语。三是利用课文插图,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用几句话概括图上的内容,并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教学生学习观察画面中人物、动物的动作、表情,用自己的话表达文中的意思,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3、后实践转述法

转述法指通过转述别人的话来提高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转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听到的别人说话的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练习转述,一是使学生明白转述的要求,二是通过转述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将每天放学时老师的讲话向家长复述,将家长向学校、老师的有关建议、要求转述给老师等。转述法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能让学生口语交际更贴近生活,乐于交流。

4、课外活动交谈法

交谈法就是让学生“侃”生活、学习中的乐事、趣事。交谈的形式不限,一般以全班自由谈效果最佳。交谈的内容可以是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事件,可以是观察所得,可以是见闻趣事,也可以是故事笑话等,总之以轻松、愿说为目的。这一方法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学生由敢说到乐说的转变。

5、联系生活做说法。

做说结合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周一晨会课以“昨天我休息”为题,要求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可以说家庭趣事,可以说电视节目。说说自己的学习小技巧,生活小绝招,也可以谈谈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喜悦与烦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通过开展问路、购物、做客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把自己参加活动的所见、所想讲给同学听,把做与说结合起来。

6、课堂教学评说法

评即评论、评价。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应剥夺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而应创设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对同学间的作业、问题、解答、课堂小结等进行评说。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而且可大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7、形式多样演讲法

这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具实效的方法之一。这种即兴演讲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首先应教给学生方法,其次,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再次教师应选择学生熟悉、兴趣浓、人人都能参与表达的话题。比如:

1)、课前三分钟的演讲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发表三分钟的演讲,每天一个同学,全班学生按学号逐一上台,轮完以后再从第一个登台的同学开始。演讲的内容可以由易到难,具体的要求可以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口语交际方面提出的,逐步提升标准,融入情感、知识、技巧方面的要求,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每一次演讲都要求学生在登台前做充分的准备,这样到登台时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学生在三分钟演讲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说话的胆量,而且还锻炼了积极的思维情势,而教师也能针对学生在演讲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拨。无论讲什么内容,都必须遵循整体规律,坚持有礼、有据、有节的原则,演讲可以事先准备,也可即兴发言。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训练方法

常言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误国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良言一句三冬暖” 、“急中生智,巧言相辩”不言而喻,说话需要口才、谈话需要口才、演讲需要口才、说服别人需要口才……口才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越来越被重视。面对社会的实际情况,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的教师都大力致力于感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等,都远未把培养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放到应有的位置。在我看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训练。

一、树立学生自信

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心还站立的话,那么他已经成功了一半。”曾经为口吃患者的刘伯奎先生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而成为名嘴,他在《青年口语交际能力系统》中说到,“在口语交际能力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 由此可见,对那些缺乏自信、沉默寡言、心理素质差的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极其重要的环节便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口才,就必须先要为他们创造当众说话的条件,让他们在众人的面前发表讲话或者进行演讲,让他们在反复的锻炼中克服紧张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教师应该及时地抓住机会表扬学生。表扬从不当众演讲或很少当众演讲的他们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表扬他们从害怕开口说话到不怕开口说话的勇气,这有利于鼓舞学生树立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普通话正音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听那些饱满圆润、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准确凝练的声音。声音的悦耳动听与否,发音的准确与否是衡量口才好坏的标志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口才,第一步就是应该加强对学生普通话辨正与训练。虽然国家加大力度全力推广普通话,然而我校的学生多数都来自农村,无论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他们习惯使用方言,有的学生即使讲普通话,也带有方言。有的方言甚至让听的人难以理解。所以,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

三、思维训练

同样的事,同样的内容,有的人说来头头是道特别容易让人理解、接受,有的人说来却让人不能忍受,以致把事情搞糟。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抽象思维能力,自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系统中的另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是思维环节,拥有好的口才需要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保证。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思维的敏捷、清晰、周密决定着语言的表达是否流畅清楚,这也决定着能否一鸣惊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对校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很大程度上应是思维的训练。口语表达对思维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即兴说话,对思维的要求尤其高,书面表述可以思前想后,想好了再写,写了后面的还可以再修改前面的;而口语表达则是边想边说,说前面时就得想着后面的,这就要求表述者有极敏捷极清晰的思维。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即兴说话训练也是培养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然,不能一下子要求过高,应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形成一个训练的台阶。

四、演讲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技巧也大有讲究。要想自己的口才出色,一定要牢固掌握演讲基本功。演讲口才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基本功包括许多方面,如字音的准确、吐字的清晰、音调的抑扬、停顿的处理、节奏的和谐、句式的变化、首尾的照应、的把握、眼神的使用、手势的辅助、表情的配合、着装的讲究、站立的姿势等。它更是一种口语实践活动,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就要靠平时长时期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积累。如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讲故事看起来很容易,要真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常言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呀!听别人讲故事绘声绘色,很吸引人,有些同学听起故事来甚至都可以忘乎所以,可是自己一讲起来,仿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干干巴巴,毫无吸引力。学习讲故事首先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的情节性是十分强的,而且故事的主题大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讲故事以前就要先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配上抑扬顿挫的语调、合适的停顿、手势的辅助、表情的配合等。比如,我们要讲《林黛玉进贾府》这个篇文章,那么你就要分析其中的几个人物,王熙凤的八面玲珑、贾宝玉的乖张叛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每一人物的口语表达都各有特色。只有通过经常性的口语训练,掌握、运用和发挥口语的特点和优点,才能为今后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知识和情感积累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任何事情,都应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走向成功。对学生进行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例外,培养学生口才方法之一就是着重加强知识和情感的积累。

篇7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训;课前准备;授课技巧;控场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需要进行大胆的创新,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功能拓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此来不断提高培训效率,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从而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充分课前准备,提升课堂培训效率

(一)心态的准备

以何种心态去给职业农民上课,先要分析职业农民这个群体的特点。职业农民是成年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何让职业农民在心里接纳你,接受你的知识和见解,这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一要有自信心。在这个专业,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能带给农民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所以必须要有自信,否则,含含糊糊的表达怎能让农民相信、接受并采纳你的方法去做。二要有爱心。农民朴实无华,勤劳善良,忠厚诚信,在内心要尊重他们,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三要有责任心。虽说农民教育培训是免费培训,但他们来培训却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参加完培训要让他们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讲的课要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思路,关系到是否会增产增效。

(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想要给学员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没有雄厚的专业技术功底,上课时就不会很自信,总是担心学员提出的问题答不出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某个课题在掌握大量理论知识基础上,要多到田间看一看,多跟农民聊一聊。深入家庭农场、合作社、涉农企业去调研学习,总结提炼他们每一个经营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掌握大量真实案例,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教师并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讲课的很多技能都需要去学习。如,普通话的练习、发音吐字的练习,体态、手势的练习等,要多练习,勤思考,多向专业讲师学习,不断提高培训技能。

(三)教案和课件的准备

在明确了一个培训专题后,就要围绕这个任务的专题制作教案和课件,现在大都用上了多媒体教学,所以要熟练掌握制作PPT课件技巧。制作教案和课件有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有针对性。每堂课前要对本期学员年龄结构、居住区域、主导产业做充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培训主题,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如农民想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围绕一个知识点,一个问题要善于从不同侧面分析,讲深讲透,彻底讲明白,不能蜻蜓点水般讲得不深不透,否则农民记不住,更掌握不了。二是要有科学性。所讲的内容所用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经过验证的。三是要有实用性。制作课件内容要贴近农民发展实际,讲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要落地,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而且用了一定要产生效益。

二、熟练授课技巧,让培训内容生动形象

(一)出场与自我介绍

恰当的出场与自我介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出场,会给学员一种正能量,这远比满脸疲惫甚至无精打采强的多。恰当的自我介绍可以提高学员对你的关注度和信任度。自我介绍既不能太嗦,也不能过于简单。学员们大都有一定的种养殖基础经验,有的是已经注册了家庭农场或合作社的“老板”。教师自我介绍除了介绍“我是谁”,还要介绍出自己的专长和专业的独到之处,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员相信所讲的课题是科学的,是能帮到他们的。自我介绍既不能夸大自己,也不能过度谦虚,重点是让学员们接纳你、信任你,才能让他们静下心来你讲课。

(二)表情与眼神

教师的表情会影响学员的情绪。紧张严肃的表情会让学员感到压抑,呆板木讷的面孔同样让学员感到无聊和疲惫,矫揉造作的表情会让学员感到不舒服。经常面带微笑是必要的表情,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自然大方的,又是真实亲切的。良好的表情让学员们感到是在和朋友交流,会打开心扉、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你的见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保持良好的视线接触,要平视而不是俯视。讲课时,在一名学员身上注视不要超过5秒钟,目光要照顾到每一位学员。

(三)体态与手势

体态是身体的姿势、形态,包括服装仪表要得体,站立的姿势要挺拔,还要有适当的移动,既不能站在那儿像电线杆一样一动不动,也不能走动太多,让学员不安心。正确的手势与讲课内容是相适应的,如果一手拿话筒,一手拿翻页笔,手势就不能太多,更不要太夸张,更不要刻意去做手势。课堂培训有别于当众演讲,课堂培训需要一种交流与传递知识的状态,不是鼓舞与煽情。切记,过分夸张的动作手势会引起学员的反感。

(四)语言与声音

给学员上课,语言要平实,直白,少用书面语言,多用朴实口语化的语言。尽量用普通话,少用方言,原则是让学员们听得懂。要求老师口齿清晰,吐字准确。发音同样是重要的,要认真和自信的发音,语调要抑扬顿挫,突出要强调的内容,不能老在一个频率上。如果语调一直低沉会让学员感觉有气无力,一直高亢会让学员感到太吵。总之不能让学员听着费劲,否则,即使你讲的内容很好,可是学员听着太累,一会儿就困,很难有好的效果。

三、自如的控场能力,让培训课堂气氛活跃

(一)要做到有问有答

一方面是教师问学员答。想办法让学员积极应答,怎样问和问什么至关重要。根据课堂讲过的内容和环节需要,有时提问是为了提醒学员注意听,提高注意程度,引发学员兴趣,这时就要多问回答“是”的问题。有时提问是为了解学员们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展开讲述,这时要问简单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鼓励学员提问题,讲师回答,这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员的问题,让学员更有收获。如果遇到了不会的问题,切不可不懂装懂,要勇于承认这个问题自己不会,可以让学员用笔写下来问题,并写上名字、电话,承诺课下找到答案之后再回复,给学员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维护课堂秩序

新型职业农民都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事务和主见,维持井然的课堂秩序很重要。解决上课手机响的问题,要在课前就约定好,谁的手机响,就让他在合适的时间演一个节目。遇到上课时有交头接耳讨论的,要及时制止,并询问讨论的问题是否和上课内容有关,如果有见解的话,可以给他适当的时机表现一下。一般每节课掌握在50分钟左右,这样学员们不会觉得太累,有利于提高学员听课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关系到今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第一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的素质、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将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就必须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8

英语口语 教学研究 表达能力

口语是语言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有熟练的读写能力,更要具备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但在英语学习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制约因素,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低于听、读、写、译等其他能力。因此,怎样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成为英语教育者的当务之急。

一、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原因

1.传统教育观念导致学习者学习理念的偏差

教育,是按照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完善人的活动。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这应该是教育的基本职能。然而我国的高考制度决定了现今中学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大搞题海战术,课堂上基本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没有口语练习的机会。由此学生的学习理念出现偏差:笔试重于口语,在课余时间也极少主动练习。

2.学生主体能力被压制

学生没有练习口语的机会,一旦在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时必然张不开嘴,缺乏自信,因而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伴随产生的是紧张和焦虑。研究发现,焦虑感在外语学习者口头交际时影响最为强烈。调查发现,只有20%的学生敢于面对全班同学练习口语,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当众说英语。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师。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做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学方法单一不灵活,课堂上一味翻译或者灌输,学生只能听或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学。

二、改革英语口语教学,活化课堂

1.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正确定位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口语作为英语应用的窗口,能否成功完成教学任务,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重构主动学习的新观念。教师要放手帮助学生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学生进入积极的语言表达活动状态中。

2.采取多种实践形式,活化课堂

(1)构建情景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降低学习压力带来的情感焦虑,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学习者主动去学,主动去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可以加快掌握实际交际应用外语的能力。

除了有限的课堂实践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小组活动、真实场景模拟、专题辩论会等形式,自己创造彼此熟悉的交流氛围和环境,克服开口讲英语的恐惧,实现口语能力的螺旋式提升。根据学生不同的口语水平,教师可以指导课外小组活动的成员结构,注意内外向性格及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类似的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焦虑,加强交流,更快提高交际能力。

(2)演讲――鼓励学生唱独角戏

演讲,作为人们表情达意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演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传播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自中世纪起,牛津、剑桥大学就已开设此课。在国内,北京大学早期曾在英语专业开设演讲辩论课,尝试将辩论引入口语课堂,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思考、辨析的能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于199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99年相继开设了英语演讲课。然而,目前国内在高中开设专门的英语演讲课却寥寥无几。将英语演讲引入课堂有多方面益处:一方面,英语演讲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另一方面,英语演讲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学的英语演讲可以循序渐进:最初可以从课堂讨论开始――由教师提前发给大家下节课准备讨论的主题及相关材料,使学生有话可说;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可以由教师命题,学生自行搜集材料准备;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自由命题自由发表见解。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引导学生观看英语演讲的录像,通过录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语音和优美的语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加强训练。

(3)欣赏英文电影――在视觉享受中提高能力

英文电影实际上是比自拟的情景更生活化的语境,电影语言通俗生动,情节完整,旋律优美,是一种能够把视、听、说结合起来的愉快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地道的英文表达法,了解到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了听的能力。

影片选择范围包括:对白较多、语速较慢的影片。这些影片语音、语言纯正,易于模仿;情节简单一些,人物形象生动,打斗以及激战场景少些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方面;国外社会风土人情多一些的影片。这样的影片易引起学生对美好场景的向往,有助于提高对英语的兴趣;经典影片。电影教学应该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最初可以选择一些反映英美人文、社会文化的生活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故事片、轻松愉快的幽默短剧,甚至较简单的动画片。等学生具备一定基础之后可以逐渐播放一些有难度的电影。教师最好能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在看电影前已掌握故事背景并对影片产生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口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论,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主动创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和应用的情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巧妙配合,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钱玉红.新课程,新思维,新角色――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改.教育教学研究,2010,(43).

[2]文鑫.情感过滤假说与英语口语教学.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3]刘毓容.试论英语演讲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企业家天地,2009,(2).

篇9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头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太过于缺乏和疏忽了。特别是中学阶段,往往只重视书面作文的训练而忽略了口头作文的训练。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口头作文的指导不容忽视。

利用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朗读一首诗,介绍一本书,讲一个小故事、一则新闻或者围绕某个话题说几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占用的时间不多,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说,锻炼学生的胆量,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结合我在高中时候的体会和从教后的经验,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讲读课进行训练

讲读课文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口头作文训练。A.教学生字词时,可以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连词成句或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意思。这既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B.讲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C.讲完课文后,请学生谈体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措施,或者续写课文等,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安排专门的三分钟限时口头作文训练课

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口头作文课,也可以把口头作文课和书面写作课安排在一起。这堂口头作文课要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最好是要订计划,有目的、有序列、有系统地进行。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训练什么就训练什么,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会更好。

三分钟口头演讲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大纲的编排及要求,设计出口头作文训练的序列,有计划、有顺序、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口头作文训练。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仿照课文的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着重进行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层次清楚地加以说明。可做这样的游戏:叫一个同学到台上看一个实物,没有实物也可在纸上写上实物的名称,(其他同学不能看),由这位同学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实物的名称,让大家猜猜他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可分小组进行竞赛,学生的兴趣很高。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说服力。可以就某则新闻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评论。可以围绕“话题”让学生“说说看”。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可采用演讲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语言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通过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会有所突破,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也有很大的影响。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也要有“线”及“面”。“点”的练习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的训练内容。如学生在景物描写中比较缺乏,就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专项训练。可由炼字、炼词、炼句到景物描写的顺序来训练,这样分细来练,让学生有的放矢,懂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对其写作奠定基础。

“线”的练习相当于扩展训练。要求学生把某件事写具体,或把某个人写生动。如:放学后,校门口真热闹!要求学生进行具体描述。

“面”的练习是让学生围绕话题口头成文,跟书面作文相似。要有头有尾、条理清楚。练习时要先列提纲再口述,切不可前后矛盾,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前言不搭后语,这对学生的整体思维及构思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一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学生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互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批。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口头训练趋于完美,再写成文章就能更有效的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了。

三、基本功的训练

有些同学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楚或感到他说话很平淡。那么就要针对学生的自身弱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

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速一过快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有的人讲话不够连贯,不善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那就要着重练习快速反应,即限定时间把某个事物说清楚;有的人与人交际或当众讲话,往往手足无措,体态不佳,这就需要经常对照镜子练习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并练习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密切配合。

四、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维反应的敏捷性训练:逼问快答。

设计:请以“我讲我”为中心话题,设计一组涉及个人各方面的快问快答题。以一人问一人答的形式进行,提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问句可步步进逼,由稍慢到逐步加快,答话要力求短促、中肯、简洁、清晰综合能力训练: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就是对同学们的口头作文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讲故事比赛、演讲、辩论、情景剧或课本剧、小记者的访问、语文知识竞赛、竞选答辩、就职讲话等等,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发展。

上述各种能力训练既是分开的,又是综合的。每一次的口头作文训练课虽说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但整个训练过程又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其实得到的是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综合能力的表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在多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只要我们能长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篇10

1.把握目标。确定沟通目标的意义在于:分析整个沟通过程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针对沟通前众多的信息,沟通者必须组织一个清晰的概念传达给受众,才能实现有效沟通。这个清晰概念的组织包括:确定目标、明确观点、安排具体内容。沟通目标不仅要按指导性和咨询性策略进行,还要明确总体目标、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既要界定好总体目标、战略、策略和任务之间的关系,又要明确主导目标,善于在主导目标的规范下,考虑如何把对方的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最后的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

2.分析信息源。在沟通中,信息源即信息的发送者、沟通主体、沟通者,即:分析谁发起这个沟通的行为。在沟通分析过程中,沟通主体关键要明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我能给受众什么?沟通主体分析是解决“我是谁”以及“我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沟通主体分析“我是谁”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而分析“我在什么地方”的过程,就是自我定位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就是确定可信度的过程。而解决好信息源的问题,则是沟通主体建立可信度和确定沟通目标的过程。因此,信息源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

3.组织信息。为了使信息顺畅地传递至听众并使其易于接受,策略性地组织信息是至关重要。即重要内容应放在开场白还是置于结尾需要仔细斟酌。如果在开头就阐述重点,称为直切主题。由于直接切入主题能更快、更容易地为听众所接受,故在商务场合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如果在结尾说明重点,则称为间接进入主题,即采用循序渐进、逐条分析、最后推出结论的方法,以缓解具有排斥心态者的抵触情绪,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转变其态度。为此,要善于运用信息策略。信息策略是管理沟通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成功的沟通者在每次沟通发生之前,首先要考虑如何完善沟通的信息结构。信息策略的制定,关键在于解决好怎样强调信息、如何组织好信息这两个问题。

4.了解听众、服务听众。成功的管理沟通是听众导向的沟通。在沟通前应该了解听众背景:他们是谁?他们了解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怎样激励他们?做好这四点主要是在与听众沟通前要认真预测听众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是主要听众还是次要听众?他们对于沟通的主题了解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新信息?听众对所提供信息感兴趣的程度?如果听众对沟通主题兴趣浓厚,就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对于那些对沟通主题兴趣不大的听众,就应该设法激发他们的热情,征求意见并诱导他们参与讨论。沟通客体分析是成功管理沟通的出发点。要善于运用沟通客体策略,重视伦理道德在管理沟通中的作用。

5.沟通背景(环境)分析。现代企业优化管理沟通,必须重视环境分析,建立环境分析机制,既要经常分析内部环境,又要分析外部环境,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要特别重视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分析:一是心理背景,包括沟通主体自己的心情和沟通主体对于对方的感受和态度,避免由于偏见与好恶而出现偏差。二是物理背景,即沟通发生的场所。特定的场所能造就特殊的沟通氛围,如与上司沟通时,在上司的办公室沟通与在厂区的花园沟通效果是不一样的。三是社会背景。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善于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与模式,处理好沟通主体双方及对沟通发生影响的其他个体和人群的关系,如:上司在场与否,竞争对手在场与否,自己与他人沟通的措辞、举止会有区别。四是文化背景。它更是潜在而深入地影响每一个人的沟通过程与沟通行为。当不同文化在沟通中发生激烈碰撞或交融时,人们能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威力。

6.优选媒介(渠道)。沟通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包括口头、书面和非语言而完成的。渠道是由发送者选择的、借由传递信息的媒介物。一般来说,口头沟通渠道主要用于即时互动性沟通,沟通内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无需严格记录,沟通形式活泼,富有感彩。书面沟通渠道主要用于要求严谨,需要记录备案的沟通。无论是口头沟通还是书面沟通,都可以作为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在选择沟通渠道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正确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电子信息通道出现了多样化,如现在已经被企业利用的管理沟通电子渠道有:电子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个人电子邮件、组群电子邮件、可视电子会议、手机及电脑与网络共同传递的电子短信息、企业内联网、企业独立网站、企业互联网、企业电子刊物等一些新渠道。从理论上讲,管理沟通应该比以前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信息容量、更宽的覆盖面积、更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7.重视反馈。完整无缺的沟通过程,必定包括了信息的成功传送与反馈两个大的过程。没有反馈的沟通过程,容易出现沟通失误或失败。为了检验信息沟通的效果,即接受者是否正确、完美、及时地接受并理解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如果发送者想要沟通成功,要求接受者及时进行反馈是必要的。当发送者发现传达的信息没有被理解,就应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地传送。同样地,如果接受者发现发送者收到自己的反馈后,再发送回来的信息表明理解有误,则在调整了理解之后,有必要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反馈,直到确认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准确无误为止。

二、打牢管理沟通的基础:听、说、读、写

管理者作为个体,要实现管理沟通优化,要特别重视打牢沟通技能的基础,提升管理沟通的效果和效率,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口头与笔头方式,熟练驾驭笔头和口头技能,以提升沟通效率与效能。可以说,听、说、读、写是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技能,而在沟通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分别比例为:听40%、说35%、读16%和写9%。

1.善听。“倾听则明,偏信则暗”。倾听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成功的管理者大多是善于倾听的人。为了使倾听有效,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克服倾听障碍,掌握下面的倾听技巧:一要身心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思想、积极思考、保持开放姿势是有效倾听的重要保证。二要换位思考,以增强相互理解。三要沉默是金。静静地听他人倾诉是有效倾听的最好方式。切忌自己滔滔不绝,反客为主,喋喋不休。四要听其言观其行。不仅非语言信息较可靠,而且言行一致更关键。五要适当记录。有效反馈是有效倾听的体现,管理者通过倾听获得大量信息,并及时作出反馈,这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2.能说。包括面谈与演讲技能。现代人都要学会沟通、表达和当众讲话(公众演讲)。“能说会道”更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更适应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的需要。面谈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是管理沟通发生的交流方式。提升面谈水平,要制定面谈计划、确立面谈目的、追求信息共享、安排面谈结构和环境,以增进关系。同时,用5W2H方式准备问题,即为什么谈(why)、与谁面谈(who)、何时、何地谈(when及where)。谈什么(what)、怎样谈(howto)、谈的深度与广度(howmuch)。要做好演讲,明确演讲目的,用5W2H法做好演讲准备,设计好演讲的语言结构,包括开场白、主体观点的阐述、结尾,把握演讲的心理技能,巧妙运用演讲的非语言技巧。要讲究说的艺术,要以理义感人,注重伦理道德,说话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切忌巧言令色、强词夺理、冗词赘句。必要时,应运用游说进行说服,善于潜移默化。

3.巧读。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天要阅读的信息很多,如:报告、合同、会议资料、公司文件以及网上信息等,阅读后再传达给员工。管理者在管理沟通中掌握读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管理者在阅读中要进行互动式的阅读,即在阅读中要善于总结、提问、阐述(澄清短文或字词的意思)以及预测(预测下文的内容)。

信息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日渐繁多的信息,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细读我们想接收的每一件事物。因此,要善于略读。略读则跳过某些阅读者完全了解的段落,从而有效利用时间。要主动阅读,越主动地阅读,效果就越好。

4.擅写。笔头沟通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沟通形式,也是现代企业最可靠的沟通方式。“口说无凭,落笔为准”。在现代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商务函件、协议、单据、申请报告等都要以笔头纪录方式加以认同。笔头沟通信息易纪录并永久保存,信息传递方式快捷并可特别关注细节,能精确用词并使相关受众能得到真实的信息。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发挥纸张、传真(Fax)、电子邮件(E-mail)、电子会议系统(EMS)的不同作用。二要按受众导向的文字组织原则进行并根据受众特点来组织文字信息。三要提升笔头沟通的语言组织技能。把握笔头沟通的语言逻辑的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基础层次,善于运用演绎、归纳等推理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要重视笔头沟通的写作全过程,包括收集材料、组织观点、提供材料、起草文稿和修改文稿。五要把握写作特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并使读者乐在其中;明确写作目的,按不同受众选好风格、渠道偏好及不同的沟通方式;把握好写作的换位思考。

三、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望、闻、问、切

一般说来,管理沟通大都从沟通主体着眼,探索人际沟通、组织沟通的技能、包括危机沟通、跨文化沟通、与新闻媒体沟通、谈判技巧以及冲突管理与沟通技能等,这是管理沟通的基础,是管理沟通的根本和关键所在。笔者认为,为了优化管理沟通,发展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有效引进中医的望、闻、问、切,善于从医生对病人的探询、沟通诊断的角度以对受众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深入地、全面地通过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分析,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管理沟通更臻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1.善“望”。医生对就诊病人的“望”,是用其工作经验、医学学识、社会阅历对病人的观察,观察就诊者的脸色、舌苔、年龄、病态或姿态,从其表面进行初步观察,进而结合看病人病历、倾听病人的倾诉,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现代企业的管理沟通引进“望”,既要站在信息者的角度,观察受众的表情、心态、谈吐、言行,以窥测其愿望、需求、爱好,又要善于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观察信息者的目的、态度、信息可信度、对受众的尊重度等,以便从两个角度、各个方面来优化管理沟通。相互交往,不仅要看对方的表情、着装、气质、风度,还要看其眼神,透视对方眼睛后面的神情,能入木三分而一叶知秋。进而,受众对信息者表达其希望、渴望、盼望、愿望;信息者则应深入了解受众的各种愿望与要求并尽力满足。这种从观察的“望”发展到了解对方的各种要求的“望”,是管理沟通理念提升及运作的进一步完善。

2.广“闻”。医生的“闻”在于听诊,认真倾听患者说话的声音、咳嗽、喘息、谈吐,进而“嗅”患者的气味、体味等,以综合感受来自患者的信息,“望”“闻”结合,进一步分析、观察其病情、病源,做到心中有数。现代管理引进“闻”,既要与前面的“听”相结合,善倾听,切忌只听而不闻;更要善妙听,听出对方弦外之音,看对方欲言却止而听出其半句话;“望”“闻”结合,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耳闻不如一见”,能洞察出“闻所未闻”的稀罕信息;“闻”“嗅”结合,更应提高管理者的经济嗅觉、文化嗅觉、政治嗅觉。

3.勤“问”。“问”是医护工作的重点。不仅要问现在的病情、病状,还要问病史、药物过敏史、就诊史等。亲切、自然、美好、关怀的语言,会消除患者的顾虑并给患者带来亲切感,增加信任度。语言交流是管理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管理者要勤“问”,善于向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致以亲切的问好、问候、问安,应问寒问暖、问长问短以表达关心致意;还要善“问”,善提问题,善有水平的提问题,无论是问津、问难,都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切忌问道于盲;要做到“不耻下问”。回答问题既要对受众一视同仁,问候、答问都要在语言、表情、态度、动作中表达亲切的关怀,又要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问”与“答”是双向交流,双向交流要力争“双赢”,以诚信、诚实、诚恳追求管理沟通优化。

4.深“切”。“切”在医疗中既是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的过程,又是诊断处方的过程。既要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进行手诊、切脉、听胸部腹部及进行必要的化验、医疗器械检查,更好综合分析、全面诊断,还要掌握一些边缘科学知识、如心理学、行为医学,用以分析患者就诊的心理变化,以进行更好的行为护理及对症下药。现代企业管理沟通引进“切”的理念与技能,将实现管理沟通现代化的飞跃。“切”意味着“接”的艺术,亲切地接待、接见,深入地接近、接触,诚恳地接受、接应、接头,是优化管理沟通不可或缺的;对管理沟通相关的事、物、人过程等,要善于“切”磋,切磋琢磨可提高管理沟通水平及深度、广度。管理者才能更全面地思考、探索、逻辑推理,以提升管理沟通水平。“切”要做到深切,多用心思考。

良好的沟通,不仅优化不同主体之间信息正确的传递,使组织的正常活动得以维系,也促进人们之间的关系融洽,使组织获得超越职能的凝聚力。良好的沟通既要善于将管理沟通“七要素”与“八字诀”优化组合,使之在沟通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满足沟通的主体、客体、信息传递媒介及提高编码系统的效率、效应的需要,又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从医生治病诊断的角度出发考虑沟通问题,促进沟通更完善、完美,促进管理沟通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魏江,严进,等.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康青.管理沟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殷莉.运用有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