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用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4-01-30 17:5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征用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北安市国土资源局,黑龙江 北安 164000)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活动的不断开展,农村土地征用活动对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法制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应着重从制定专门的《土地征用法》、规范政府农地征用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完善农地补偿制度、健全农地征用程序、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来健全农地征用法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缺陷;法制路径
农地征用制度是调整国家建设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之间的土地收益和收益分配关系的法律制度,它是我国农地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土地征用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现行农地征用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农地征用制度困境表现为城市土地国有制与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矛盾和农地集体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矛盾探析了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认为,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存在诸如立法上的矛盾,土地征收程序中对被征收者的保护不足,缺少对征用征收主体——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制以及政府实施的土地市场垄断政策导致的土地征用非均衡等缺陷。
1 土地征用制度不同于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制要义
征收与征用原本是行政法学的概念,学界和实际部门很长时间未能明确地加以区分。长期以来,我国立法有意或无意地混淆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我国的立法基本上只涉及到了土地征用而未涉及土地征收。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是近现代世界各国土地法律法规当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土地征收主要针对的是土地所有权,而且土地所有权因征收而消失。而土地征用的标的物应是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针对土地的所有权。2 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没有统一的土地征用法,也没有统一的土地征用程序法。虽然我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土地征用做了规定,但同土地征用实践需要相比,其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2.1 征用土地的产权缺乏明晰的法律规定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而农地的产权制度又是农地制度的核心。显然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不断改革,但集体土地的产权至今十分模糊。笔者认为,农地所有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所有权,应该具有财产所有权的基本特征。
2.2 征用土地的范围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而《土地管理法》中又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何谓“国家建设用地”和“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往往滥用公共权力,以公共利益和国家建设的名义大量征用土地。但是,应实事求是地承认,公共利益的模糊性导致了部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闲置,这也印证了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
2.3 征用土地的主体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
2002年中央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和取消农业税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政府获取“农业剩余”的传统手段不复存在,而政府“城市倾向”的发展战略并没有改变,攫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取代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成为国家获取“农业剩余”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地权,已成当务之急。
2.4 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缺乏足够的法律保障
失地农民是伴随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处于城市和乡村的边界,有的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就业培训成本较高,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同时,养老、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也已成为突出问题。
3 健全农地征用法治的路径探析
3.1 制定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征用法》
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有专门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涉及征地的内容不多,仅有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标准,法律规范的缺位使土地征用行为无法可依。
3.2 规范政府农地征用权
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很多国家的立法大多有规范征地的规定。实践证明,对公共利益范围的界定就是对政府土地征用权的规范和约束。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应当对土地征用的范围界定采取列举式和概括式规定加以约束。
3.3 完善农地补偿制度
补偿原则是各国土地管理法律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各国对补偿原则的掌握不同。有的采用完全补偿原则,有的采用不完全补偿原则,有的采用相当补偿原则。目前,我国采用以土地年产值倍数作为补偿标准的不完全补偿原则,这一补偿原则未将农民的生存权损失纳入补偿范围并且基本未考虑土地发展权价格,具有生活补贴性质。现行《土地管理法》尽管提高了根据土地产值补偿的倍数,但还远未消除低成本征地的不合理状况。
3.4 健全农地征用程序
土地征用程序是国家征地机关在行使土地征用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农地征用的实效。结合我国农地制度的实际和农民合法权益保护的需要,农地征用程序可包括申请征地、预公告、协商补偿安置、报批、公益目的审查、批准、公告、实施补偿安置、供地、供地后的监督和征地纠纷的司法仲裁程序,尤其要强化预公告、听证和救济三个程序。
3.5 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篇2
一、集体土地征用行政非诉案件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集体土地征用的实体和程序方面的规定,由于法规规定比较原则性,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一)土地征用的主体不规范
根据土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在省政府作出同意批准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后,对拒不配合交出土地的,应当由行政土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作出《责令交出土地行政决定》。而行政执法实践中,土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均可以作出《责令交出土地行政决定》,虽然地方政府与土管部门具有行政隶属关系,但是由于根据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明确规定土管部门的行政职权,因此地方政府作出交出土地决定,明显违法法律规定,属于无权行政。
(二)土地征用的公告程序不规范
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土地征用有两个必经程序,即地方政府对同意批准征用土地文书进行公告和土管部门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公告。实践中,1、公告主体混乱。出现了应当由地方政府公告的,却由土管部门公告;应当由土管部门公告的,却由地方政府公告;由地方政府或土管部门一方名义作出批准公告和拆迁安置公告。2、公告程序缺乏。在省级政府作出同意批准征用土地后,地方政府未经公告,并且直接向当地农民发出拆迁通知。
(三)征地的补偿标准、范围问题标准不一。
征地的补偿标准、范围问题,指征地的补偿标准确定主体、依据,被补偿人对该补偿标准的异议的解决机制,以及征地补偿的范围。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征地补偿标准和范围是直接授权省一级单位采取立法方式作出规定。如我省即通过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制定《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实践中征地补偿标准“政出多门”,同一城市中不同的村、乡、镇政府规定不一,因此在征地补偿上具有一定的混乱性,而被征地的农民群众普遍认为征地的补偿标准太低,补偿范围太窄,补偿费用太少,因此产生大量的现象。
(四)征地补偿费用的归属、分配问题不公开。
土地补偿费具体包括哪些项目,其受益究竟农民群众可以获得多少,以及归属于哪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如何监督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支配、分配土地补偿费。而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往往是村委开个会、几个人内定,这种不公开的做法导致了经常有农民集体为要求确认土地补偿费归其所有而上访或诉讼的现象,村民认为确定分配标准的程序不合法、分配标准不统一、分配不公平等等。
(五)房屋等土地附着物的评估不规范
在征地安置过程中,对农民房屋以及装修部分的价值计算缺乏相应的依据,侵犯农民的实体权益。实践中,对房屋价值的计算,行政机关采信的评估结论,采用的是公式计算法,用拆迁房屋面积乘以造价,而不是市场价评估,忽视了房屋个别情况对价值的影响;对房屋装修和附着物的计算,单方面委托评估机构评估,但是评估结果不与当事人见面,评估报告不进行送达。
(六)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淡薄
征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意味着“三失”,即“失地、失业、失所”,使他们变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被征地的农民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安置,尤其是无力承受重新安居的负担,因此,他们一般并不愿意拆迁搬走,而是阻挠拆迁,但是他们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也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征地拆迁中遇到行政行为合法性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诉讼权利的流失。
二、土地征用行政非诉案件的对策
(一)修改法律,加强土地征用的立法建设
《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土地征用行政程序规定过于原则,如对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公告期的规定、被征地农民对公告内容异议的处理的规定等等;而且,有些环节还流于形式,如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后,要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但他们的意见往往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很难有积极性影响。尽管法律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但实际情况是,并没有协调、裁决的操作办法,使得行政协调、裁决
篇3
我国行政征用存在的问题缘于我国现行行政征用法规的不完善,相关规定均分散在各单行法规中,因此亟待颁布统一法规,整合现有分散立法。鉴于行政征用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发达国家一般都是通过专门的立法予以规范。如法国专门制定的《公用征收法典》,日本的《土地征用法》,虽然法律的称谓上存在差异,但都详细规定了本国行政征用行为的内容,对行政征用的程序规定特别突出。缺乏统一标准的弊端是各单行立法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后果是行政征用实践混乱甚至无所适从。目前,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发展还很不成熟,故而立法应采用统一法典与单行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具有可行性。笔者认为,我国立法制定统一行政征用法典应该涵盖如下内容:行政征用权行使主体、行政征用权的设定、行政征用的条件、行政征用的范围、基本原则、行政征用一般程序、补偿的一般标准、法律责任等内容。为了配合统一法典的实施,应设立单行法,这些单行法要依据统一法规定设立,针对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作出灵活的规定,如适用特殊情况下的征用特别程序等内容。既要避免单行法之间出现真空地带,又要防止重复立法,还要避开法律之间的冲突,实现总体协调。国家发展公共事业所必需的资源,只有选择行政征用的方式,才是国家在市场无法发挥作用配置社会资源的情况下,发挥国家公权力获取社会资源的主要方式。故而,制定行政征用法典中要包括“有限政府”思想,还要规定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又要保障私益的实现。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行政征用实践面临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利于实现行政征用法律制度整体协调,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与更好地保护私益的平衡发展。此外,应整合现有法律中的征用条款。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不能违反行政征用的一般原则,保持制度整体上的协调和统一。但毕竟行政征用横跨行政管理的多个领域,因此,应当允许单行法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变通、灵活的规定。比如《物权法》中规定行政征用的适用前提,就限制在因抢险、救灾等紧急需要这种狭小的范围,但其后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是需要在统一的行政征用法下进行细化的,具体要明确征用的主体、被征用主体的权利以及行政征用具体适用程序和补偿程序。如果没有后面的工作,这个法条可能就只是个参照国外立法为追求法律体系完整而规定的可有可无的摆设。即便真的适用这项法律条文,在很多细节方面都是无法可依,可能会让处于这种法律关系之中的双方都无所适从,也不能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明确的预期。因此,在行政征用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和相应法律颁行的前提下,对分散于众多单行法中的条文进行整合和细化,既是一项繁重的任务,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明确行政征用法律制度中的公共利益
我国现行宪法、行政法规中,在限定行政征用的适用条件时,一般都规定了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但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却都没有进一步给出明确的定义,同时也没有对公共利益的具体表现情形作出明确的规定。正是因为在法规上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准确含义进行界定,公共利益的话语权和解释权都被掌握在行政主体手中,而行政主体在实际行政征用活动中,经常基于各种其他利益考量,对公共利益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自由裁量权行使得过于宽泛,甚至有时是借公共利益之名,行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之实。因此,必须在立法中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由于其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可能从理论上能够进行阐释,但法律应该考虑其操作性。因而单纯定义的方法,很难避免公共利益在实践操作中被随意解释。为了解决立法上出现的普适性和操作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较好的方法是概括性的规定再加列举具体情形。比如在日本的《土地征用法》中就详细列举了35项共49种具体情况,从而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问题。我国现行的法规,既缺乏总括性规定,也缺乏具体情形的细化规定。最近颁布的“新拆迁条例”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该条例的第8条用5个条款外加一个兜底条款的形式,明确符合公共利益,可以进行房屋征收的情形。①尽管“新拆迁条例”是关于行政征收的,但对于完善行政征用活动中的公共利益明确界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总之,在完善行政征用过程立法中,可以借鉴“新拆迁条例”的做法,将行政征用中可能的公共利益情形予以分条列明,再辅以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那么公共利益界定不清、滥用行政征用权的现象就会明显改善。
完善行政征用程序
法定的程序是行政行为本身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之一,行政相对人利益需要规范的行政程序保护。然而,我国行政征用立法重要内容之一的行政征用程序一直不够完善,除土地征用方面外,其他方面的都缺乏征用程序。程序缺位已成为我国行政执法实践的桎梏。为改变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立法缺陷,除了我国宪法需要规定征用必须有法律依据并且遵循法定程序方可进行外,没有其他途经可言。有了宪法保驾护航,公民私有财产权才能真正得到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有序发展。(一)立法设定公共利益的程序行政征用相关立法及执法实践表明,我国缺乏界定公共利益的程序规定。行政征用作为剥夺或限制相对人合法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单方决策性和强制性,必须严格界定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法定的程序具有正当性,可以限制行使权力的随意性,而确认的公共利益是程序正当性的前提。如在土地征用实践中,要对所征用土地基于“公共利益”统一列出清单,并且界定征用土地建设项目的公益性。相关行政征用权主体可以借鉴日本允许行政相对人参加到土地征用的程序中。相应的审批机构应通过听证会的形式、网络投票形式、走访相关部门、专家、群众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在汇集多方智慧基础上,将土地征用相关文书发回项目所在地,明确告知行政相对人征用土地的范围和用途,再次听取行政相对人意见。(二)完善行政征用公告及通知程序由于我国的两公告在内容上有重叠之处,故将二者该合并合并,该修改修改,该废除就废除,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而对于登记形式,可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对农民情况进行统计,将由农民个体登记改为由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进行登记。这种方法便民高效,可以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制度运行效能。(三)完善评估程序和相应的救济程序目前在具体的行政征用实践中,经常引发纠纷的原因是由于对被征用财产的估值程序及救济程序设置不够完善,对被征用财产的评估价值过低,严重偏离市场价格,最终导致相对人不能获得公平补偿。发生纠纷之后,也不能通过正常的救济程序进行补救。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新拆迁条例”上的规定,明确规定评估必须以市场价格作为基准,①规定评估机构的选定方法,②对评估价值不服的公平救济程序。
完善行政征用补偿的法律制度
由于行政征用补偿的标准高低和是否落实到位,和被征用人的利益能否得到较好的维护息息相关,我国行政征用补偿法律制度的滞后,也直接影响到了补偿的实践操作,引发了许多纠纷。因此,应适时制定统一的《行政补偿法》。目前,行政征用在现实中被广泛运用,遍布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而每一种类的行政征用都要涉及到补偿问题,同样也面临着公平补偿问题。行政补偿是对合法行政行为侵害的补偿,行政征用和行政征收只是种类繁多的行政行为中的两个类别,同时行政补偿直接关涉利益分配,十分敏感和重要,因而有必要在行政法领域,就行政补偿问题制定统一的《行政补偿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的研究主题只是行政征用,但在补偿问题上,却跳出了这个范围,大胆地主张制定统一的《行政补偿法》,从而使所有种类的行政行为补偿有法可依。目前,世界各国关于行政补偿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统一立法模式,即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或者将补偿和国家赔偿并列规定在国家责任法中;第二种是分散立法模式,即将补偿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各个具体的行政管理单行法规中,这种模式一般和宪法司法化①或者判例制度②相结合;第三种是统一和分散相结合的模式,既有行政补偿的统一立法,同时根据具体管理领域的需要,做出特别的补偿规定。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第三种模式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原则和具体之间的矛盾。因而完善我国的行政补偿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议采用第三种模式。统一的《行政补偿法》应对行政补偿的一般性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比如行政补偿的适用范围、原则、侵害行为类型、责任构成要件等。目前我国的行政补偿主要适用于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和移民三个领域,为了更好地实现公益和私益的平衡,可以将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补偿标准要逐渐向市场公平价格靠拢,补偿数额要逐渐涵盖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补偿方式以现金补偿为主,辅以其他形式,比如返还财产、政策优惠、税收减免、就业照顾、技术支持、贷款扶持等多种形式。总之,从行政补偿的物质基础上看,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财政收入和综合国力稳步增长。从行政补偿的观念基础上看,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强化,适当的行政补偿也是改善民生,藏富裕民的重要手段。从行政补偿的立法基础上看,行政补偿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地走向深入,原有存在于单行法律法规的行政补偿制度也为体系化和统一立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因而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存在可行性。
完善行政征用的保障法律制度行
篇4
关键词: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法律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193-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道路交通、能源建设、工业同、大学城、商业区、住宅楼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导致失地农民激增,其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土地征用法律规定的不足,从而构建一个能够有效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制度。
一、当前农民失地现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47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此外《农业法》、《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复垦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土地征收提供了法律依据。
国土部2008年颁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初衷是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其核心是实行“增减挂钩”,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此办法一出台,立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据估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超过2000万人。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闻连利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失地农民数量增加所引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些失地农民成为三无农民(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因征地引发的、恶性事件频发,给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农民失地的法律原因分析
(一)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笼统
《宪法》第10条第2款和《土地管理法》第8条第2款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在法律上赋予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但法律认定的“集体”包括乡(镇)集体、村集体和组集体,农地到底属于哪级集体所有,相关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征收补偿往往被各级政府、村委会以及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各种名义克扣,严重侵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既然集体组织是农村土地的所有人,其在土地的征收过程中应当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在征收的过程中,国家基本是通过行政手段。自上而下的进行征收,导致集体经济对自己的土地没有参与权和话语权。
(二)对农民土地征收程序的不合理
根据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14条规定:健全征地程序: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受保护,享有征地前的告知权、听证权以及征地补偿机制和纠纷的解决机制的保护,但是实际上,由于具体的实施措施不明确,农民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
(三)土地补偿和收益分配的不合理
对于土地补偿问题,《土地管理法》第47条虽然明确规定了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但这种补偿标准难以正确体现地块的级差地租及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对土地收益分配和管理问题,《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因而农民的得到的补偿十分有限。
三、国外对失地农民法律保护的做法
(一)强调公益目的
19世纪英国的《强制征购土地法》确认了土地的使用目的必须证明该项目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符合公众利益的案例”,也就是征收项目带来的利益要远远超过被剥夺土地的人所受到的损失。
大陆法系的德国,更加注重征地的公益性,在进行土地征收前要进行征收公益性审查,其土地征用主体被严格限定为地方政府和依法取得公益建设的单位。为防止土地被任意征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征地主体要从整体上考量如何最佳利用土地和保持总量平衡。
(二)严格征地程序
英国在征地程序方面,首先要召开一个是否动用征地权利的调查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并指定一位独立督察员进行评估。接着由独立督察员将评估意见向国务大臣报告,最终由国务大臣确认此项目是否适用《强制征购土地法》。
美国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非依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非有合理补偿,不得征用私有财产供公共使用。”从而可以看出,土地征用必须具备三个要件:正当法律程序、合理补偿和公共使用。
(三)征地安置补偿的市场化
许多国家的征地补偿是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征地补偿以市场价格为基准。土地征用费相当于土地价值,按照征用时的市场价格给足补偿;土地赔偿金是对土地权利人因征用而造成的经济及其他损失的补偿。
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安置补偿;呼图壁县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呼图壁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呼图壁县位于新疆 昌吉州,北疆中部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41公里,距乌鲁木齐市76公里,第二条欧亚交通十分便利。全县总面积97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0.91万亩,总人口21万人,全县下辖3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 106个行政村,145各行政企事业单位,7个社区。
1.征地情况
经过对呼图壁县近五年征地情况进行调查,呼图壁县征地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详见表3-1)。呼图壁县城关镇的农村集体农用地成为了主要被征收对象,随着征地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了大量被征地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失地农民。
表3-1 呼图壁县2007-2011年征地情况表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征地面积(亩) 328.646 1233.82 710.696 1410.26 3226.06
2.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情况呼图壁县城市规划区内的标准为:一般耕地8万元/亩(包括土地补偿费1500元/亩×10倍=1.5万元/亩、安置补助费1500元/亩×20倍=3万元/亩、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保支出3.5万元/亩)。温室大棚耕地10万元/亩(包括土地补偿费2200元/亩×10倍=2.2万元/亩、安置补助费2200元/亩×20倍=4.4万元/亩、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保支出3.4万元/亩)。尽管呼图壁县在征地补偿中,以较高的征地补偿标准补偿给被征收者,但是目前的征地安置补偿标准仅考虑到了土地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考虑不足。没有在征地安置补偿中得到体现。
二、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造成农民的社会保障程度低,农民只能依靠经营土地的收入来维持基本生活、解决养老、医疗等问题。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这就意味着失地农民丧失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在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下,农民在征地过程中难以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难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等于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养老、医疗保障,因此,应该尽快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20]。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建立与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失地农民受到公平的社会待遇,在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体制内外之间逐步缩小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差距。
三、完善呼图壁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建议
1.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
1.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是失地农民最为关切的权利,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就是保障失地农民的最基本的生存生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应由失地农民本人提出申请,在村民所在居委会和群众的监督下,经当地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把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到城镇最低生活保范围内,做到应保尽保。
1.2完善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政府通过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使被征地农民的养老补贴和城市居民养老退休金靠拢,缩小城市和乡村养老之间的差距,从而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在农村百分百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呼图壁县平均工资金额的60%为参保基数所对应可以领取的养老金额为基础,同时参照城市居民逐年提高退休金比例的做法,给失地农民发放养老金。这样既保障了农村老人日常的生活需要,又能够使农村居民因为出让土地的增值而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对未达到城保法定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经得其本人同意,设置征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可参照城镇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转移并折算成相应的城保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使其成为符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对象。
1.3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部门可通过以下做法提高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第一,提高医疗保障金基数,由于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较低,农民平时看病基本上都须自费,住院治疗的报销额度也低于城保。应适当的提高医疗基金,首先提高住院治疗报销额度,解决失地农民得大病因费用不能住院治疗问题,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的发生。第二,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农保”和“城保”并轨制。扩展城镇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农民自愿的原则,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将呼图壁县被征地农民和农保参保人员逐步纳入城市医疗。
1.4加强对社会资金的运营与监管
设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为实现资金的高效运行和保值增值,要严格监管。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事关社会稳定和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如果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基金投资运营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当前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地监管力度和手段,失地农民社保资金不能高效运转,必须建立起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赋予监督职责的监督主体,使失地农民社保基金的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分开设置,由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失地农民社保资金的监管和社会保障市场调控,由经营机构负责基金筹集和投资运营,确保监管机构权威性、独立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2、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及措施
2.1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解决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是合理改革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依靠土地低成本生活的方式、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失去了农民安生立命的基础。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其生存权、就业权和财产权都因征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低,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不规范,失地农民社2.2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配套措施
考虑到失地农民的现实情况,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是促进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的一个有效方法。由于失地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差别过大、总体素质偏低,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富有针对性,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农民的生活、就业息息相关。应当根据失地农民的实际采取适合他们的培训模式。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可以在征地取得的利润中留一部分作为失地农民专业培训的资金,用于改善就业培训的设施和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增强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培训,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必须让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劳动技能上适应和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性、开拓性创业培训,使失地农民发挥自身特长,把握机遇,自谋职业。政府部门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进行合理引导,提供小额无息银行贷款及税收上的优惠等相关政策。(2)对失地农民进行市民化教育。由于农村和城市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失地农民很难融入城市,我们应该对失地农民进行市民化教育,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当中来。(3)对失地农民进行普及性教育。普及性教育的内容包括:失地农民就业形势分析、学习失地农民的就业政策以及如何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信心等方面。通过普及教育使失地农民认清当前形势,增强就业自信心。(4)开展技能性培训。要把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其再就业的突破口,失地农民的技能性培训是其就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失地农民就业兴趣爱好,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后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技能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领取上岗证。(5)对于青年人来说,考虑到其就业的可持续性,应开展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3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保障
作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外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在面对征地过程中各种违法行为时,渴望得到法律的援助,但是他们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向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确保他们能够运用合法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司法保护严重缺乏,尽管在征地的实际操作中出现很多违法违规的现象,但是真正能够上升到法律层面受到法律法规制约的却并不多。就失地农民目前状况来说,做好法律援助,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在处理征地补偿纠纷问题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一旦产生纠纷,失地农民除了集体上访就是聚众闹事,这样做不但会影响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并且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保证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能够幸福稳定的生活,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在法制的框架内正常运行。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成功的做法。第一,可以成立法律援助中心,由于呼图壁县位于祖国的西部地区,这里的农民相比于内地区域的农民有以下特点: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淡薄。因此,要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切实做好接待失地农民来访、咨询解答等方面的工作,为失地农民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援助。第二,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失地农民的法制观念,使广大失地农民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做好法律援助的宣传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法律援助中心成立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失地农民真正了解征地相关的政策。做好法律救助工作,依法为失地农民保护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一个不断扩大并被边缘化的群体,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因此,呼图壁县应该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标,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和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助等标准都要不断提高,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养老、教育培训等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让失地农民尽可能融入到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1.
篇6
关键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01
一、日本、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补偿标准概述
(一)日本的补偿标准
在土地征收的补偿方面,该国制定了《土地征收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了补偿的对象、内容和标准。在对象的划分上,将补偿对象确定为在征地行为中遭受损失的原权利人,确保原权利人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在内容方面,分为土地补偿和残余地补偿两大方面,在标准上则是按照当地的市场价格确定的,确保土地补偿能够达到同种类土地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到物价指数的变动这一因素。残余地补偿则是按照未征收残余土地的剩余价值来计算,对于面积过小难以独立有效使用的土地也要进行一定的补偿;在类型方面,征地补偿不仅包括事业损失补偿,即对土地上的建筑等附属物的补偿,对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的损失也要进行补偿,还包括迁移费补偿,即对搬迁费用和临时租房费用进行补偿,还包括房租减少等其他种类的补偿,这些补偿都有依照市场平均价格来进行。在补偿与救济的程序上,将土地征收补偿分为准备、认定、土地限定、签订协议、裁决和补偿金发放等几个环节,对于土地征收部门作出的裁决,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土地征收过程依然不会停止进行。
(二)德国的补偿标准
土地征收补偿主要依靠的是《联邦建设法》,这项法律将各种损失划分为三大方面,即实体损失、财产损失和负担损失三方面,根据损失的类型确定相应的补偿标准。具体说来,对于当事人的实体损失,不动产复述的抵押、租赁等损失也需要进行赔偿,按照当地当时的交易市场价格为参照进行计算,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的土地价格上涨不包含在内。在财产损失上,要按照当事人在失去土地之后生活上的损失为基准进行补偿,确保当事人具有足够的生活保障,在就业和其他方面遭受的损失也包含在内。此外,对于土地征收导致的其他土地价值受损、租赁损失等也要进行补偿。德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分为事业认定、确定征收土地、确定补偿额度、完成征收过程等几个环节,在补偿的方式上可以按照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分不同的方式进行补偿,并要确保土地征收有相关的法律依据,符合宪法的要求。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补偿标准
在这一地区主要是依靠“土地征收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地价的补偿标准,并严格按照土地现值进行补偿。对于公共设施保留地来说,如果这些地段处于城市的计划区以内,应当依照临近的保留地现值进行地价计算。对于前者,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实施加成补偿的方法,额度和标准应当参照市场交易的平均价格。此外,我国台湾地区还设定了地价评议委员会,对价格额度和差价进行评定。如果土地的性质为租赁耕地,那么就要按照相关法规适当扣除土地增值税,一般扣除额度为税后金额的1/3,这种补偿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佃农补偿”。另外,如果所征收的出租耕地的性质为私有土地,那么仍将在申报地价的基础上扣除1/6的增值税,人们通常将这种补偿方式成为“转业补助金”。对于土地上的建筑改良物,应当严格按照重建的标准进行估定,对于农作物的补偿,要按照征收和成熟孽息的时间间差来划定补偿标准,一年以内的按照孽息估定,一年以上的应参照市场价值和投入的相关费用来估定现值。
二、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比较
在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方面,我国主要是依据土地的原有用途确定补偿标准,以福建龙岩为例,一类区水田、菜地补偿标准为10,2万元/亩,这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规定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地方都是按照市场价格来确定补偿额度,市场价格是按照征地的用途来计算的,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分别运用不同的补偿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除了包含土地补偿费之外,还含有安置补助费,这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不存在。安置补偿费的规定可以有效解决土地补偿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安置补偿费受到一定的限制,两者之和要在土地年产值的15倍以内。
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征地的范围和用途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所征土地仅限于公益用地,征收补偿要依照当地的市场交易价格,这在《土地征用法》等很多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我国在公共利益征地之外,还规定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要依照相关的法规和程序申请国有土地,如果土地为农用地,需要先征为国有土地然后再作为建设用地,这与日本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较大的差别。
三、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比较的启示
在参照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应当提供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按照土地年产值计算土地补偿额度有很多弊端,容易导致补偿标准上存在问题,失地农民所得的补偿金额十分有限。在参照其他地方做法的基础上,我们应当适当提高土地补偿标准,按征收用地的用途来确定补偿标准,最终实现市价补偿的目标。有效地规范地方上行使征收权的行为,避免出现权力滥用的情况,另外,在确定补偿标准方面充分参照市场价格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避免了二次侵害等问题的出现。虽然在充分参照市场价格方面在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我国的农村土地市场不够健全,如果完全依照市场价格确定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在充分参照市场价格之前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不断提高补偿标准,可以在制订征地年产值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参照征地片区的综合地价来确定补偿标准,综合考虑当地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标准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较低的问题,也避免征地工作中出现的随意性过大等问题,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篇7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一、培养被征地农民法律思维和意识的必要性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要求和政府经济发展需要,被征地农民就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下的新群体,户口上仍是农业户口,却没有农业生产资料,只能依靠改行来谋生。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和企业经常会发生冲突,反映的现实就是补偿不合理。被征地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农民土地征用后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多数农民对国家法律制度了解较少,对自身权利和义务认识较模糊,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利益。1、培养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是维护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失地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镇化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法律意识的提高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保障,有了成熟的法律体系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较好保障。所以,在整个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下,首先要让他们懂法,知道自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拥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这样既遵循了市场经济秩序,也尽可能降低生产风险,为促进城镇化良性快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2、提升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现阶段正处于追赶超越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新形势下生产秩序的稳定,要依靠于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由最初拥有生产资料到现在土地被征用,身份、户籍和生活发生变化,农民存在很大心理落差,这对当地的稳定有较大影响。要针对这一群体宣传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政策、懂法、知法才能有效保证农村治安稳定和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生活和权益得到很好的保障,才能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
二、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受历史传统文化轻法思想的深远影响、法制思想在城乡建立和宣传的难题以及涉及被征地农民法律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少主体意识及权利意识在乡村法律没有被群众当成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法律的权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究其原因就是农民自身的法律信仰缺失。现实情况反映农民自身存在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缺失。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生产环境造成法律思维和意识不高。在处理纠纷中,“找关系”、“上访闹事”、“协商私了”等非正常途径成为了不懂法民众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普法工作在农村虽然经常开展,却收效甚微,农民仍旧没有树立正确法律意识,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再加上在农村法律没有得到重视,法律监管制度不严格,导致许多越权行为时有发生。众多农民对法律的威严性、强制性产生了怀疑,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过程中,使得法律在农民心中渐渐疏远,法律权威性大大降低,也造成人们轻法律重。2、忽视法律的存在从社会大背景来看,立法体系中有关三农法律较少,法律位阶较低,还有很多方面法律法规严重缺失,涉农法律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三农法律体系薄弱的状况和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很不相称。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也还存在不足和缺陷,例如,浓重的计划管理色彩,原则性以及可操作性差,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违法难究的现象。有关农业生产经营者权利与义务规定不明确,忽视经营自和其他合法权利等。涉农立法严重滞后,很大程度妨碍了农村居民对法律的认识和运用,容易让群众忽视法律存在。造成农村居民对权利义务不了解、法律意识淡漠。社会生活和农业生产形式简单导致农民不使用法律武器,法律逐渐淡出农民视野。3、传统乡土人情社会影响《乡土中国》中写道:“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是情大于理的熟人社会。”农民长期处在乡土人情社会中受传统观念影响,“情”大于“法”、情大于理,遇到事情会通过以往传统习惯和方式来解决而很少应用法律。多数人不愿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纠纷,多会采用私下解决。虽然有人愿意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纷争,但法律维权程序复杂和高昂诉讼费却又会让人望而却步。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无讼思想。人们提倡以和为贵,诉讼是一个让人所不齿的做法。当利益受到损害时,人们多会选择隐忍和退让,这与发展法治理念背道而驰,阻碍了法律文化的传播。4、农村居民缺乏诉讼观念由于诉讼复杂的程序和高昂诉讼费用,以往产生纠纷使农村居民会选择协商和私下解决的方法来替代法律解决纠纷矛盾。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诉讼很是抵触。在往常都会采用私自协调,当私下无法协调时,人们才会另寻其他途径。诉讼只有在矛盾无法调解时才被人们采用。在法制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法律来维护合法权益,人们信仰法律。依法治国的普及程度在农村社会中没有被完全推广。多数农民在遇到纠纷后还是采用传统方式解决,通过法律诉讼解决问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三、培养和提升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治国之前提,法治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广大农民对法律的遵守和信仰。建立民众法律意识,依赖于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和法律意识的觉醒。推进依法治国关键是探索提高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新方法和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思想意识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培养法律意识奠定物质基础“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在城镇化中农民作为执行主体,也作为受益者,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了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良好环境。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必须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促进生产力。通过竞争机制,调动被征地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这既可打破农村居民的传统保守思想意识,又能让他们的陈旧思想观念得到转变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利益刺激农民群众增加对农业方面法律知识需求、利益带动他们自觉去认知、学习、使用法律。因此,农村居民法律思维和意识会随着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逐步提升。只有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搞好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农民的思想才能解放、视野才会更加开阔、主动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提高生活水平,为使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利益提供全面的物质保障。所以说,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解放农民思想、开阔视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样也为法律意识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2、加强法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展开法律宣传教育与咨询服务法律的宣传教育是我国对农村进行法制普及和教育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多年实践,该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细节问题。在普法工作的推动中,存在着很大阻力,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思想方面相对保守等都是制约着普法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在推进农村文化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下,我们应该加强法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展开法律宣传与咨询服务,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扩大被征地群众懂法用法社会范围。拓展法制建设的渠道,为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依照需求按层次给被征地群众送去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经常在乡村举办法律知识进村入户和宣讲活动,把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带到基层切实做好普法教育法律文化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切身利益,讲述的现实案例与农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且通俗易懂,对他们日常生活能够起到引导和警示作用,帮助被征地农民在生活、生产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将自身法律意识得以完善和提高。此外,建立农民法律咨询援助服务。根据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法律知识的需求进行答疑解惑,例如宅基地纠纷、邻里纠纷、借贷纠纷、继承和赡养纠纷、财产和人身损害纠纷、劳动纠纷等,这些农村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给农民做出一个详细的咨询服务。让农民真正的能够懂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知道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在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后,应该找什么机构能获得救济和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能保障自身权利,让民众都知道法律尊严、公正和权威。要改变法律在农村这个环境的现存状态,提高农民法律知识认知度,农村法律文化的宣传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加强普法教育有针对性地展开法律宣传与咨询服务,对我国依法治国和法治化进程有着润物细无声式的作用。3、加快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涉及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法规时,就各地在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中,有这么两个方面的划分:一是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内的或者之外的失地群众;二是按照年龄将其分成了三类:到养老阶段的被征地人员;具有劳动能力被征地人员;未成年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被征地人员。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将被征地农民纳入了不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被征地农民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已经享受领取社会保障资金补助的和进城务工的人生活相对有保障,其他情形下的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很难获得充分的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水平没有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高,而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以后面临的状况无法通过社会保障得到完全解决。目前靠外出打工和自主创业或择业获取劳动报酬,收入不是很高也只能维持基本生计。综合来看,都是由于与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造成的。现阶段完善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法规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制度和法律的不断完善,才能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法律意识。4、增强守法意识,形成理性维权的思维方法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时刻要充分发挥法律在农村社会中主导作用,让法律成为保护广大农民合法利益的有利武器。在现实中兑现法律赋予农民的各种权益,使他们感受到用法律维护权利的实用和效力,是实现保护自身权利的重要途径。城乡现代化建设中要求被征地农民普遍积极守法,而他们的积极守法必须基于一定的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当被征地农民的应得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要有理性的维权思维和意识。法律意识的提高与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法律环境都有直接关系,在推进被征地农民法律思维和意识跟进时代步伐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提高他们的自身素养和文化素质,如市场观念和理性维权、生态环保等现代价值观念,并使之与法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及生活水平。从而正确认识法律价值、树立正确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使用法律。5、增强诉讼意识,形成善用法律维权的法律意识要从被征地农民的心里改变法律在生活及心目中的状态,使法律在维护切实利益上起到保护和推动作用,在现实社会中他们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执法者的素质与执法意识与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息息相关,努力提高执法者的素质与执法意识,树立法律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改变以往执法人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司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在执法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陈旧执法观念和陋习,让执法行为按照司法程序执行并且让群众知情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法律对维护自身利益协调农村关系确实有效,让他们在自身利益被侵犯时放弃闹事、对抗、上访的负面行为,理智维权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和霖华.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2]邹爱华.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J].政法论坛,2009.03.100-109.
[3]石中光,刘勤.现状与因应:怀化少数民族农村法律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6.12.57-60.
篇8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将普法工作列入了全镇中心工作的重要议程,首先召开了普法动员大会,各村(社区)也相继召开普法动员会,部署全镇普法工作的开展,为“六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为了保证“六五”普法工作顺利进行,全面深入开展“法治__”创建活动,加强对“六五”普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工作指导,__镇成立了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村(社区)和镇辖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__镇综治办。同时,各村(社区)、镇辖各单位也成立了“六五”普法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人员,为全镇“六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广泛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精心制定“六五”普法规划。根据省、达州市、万源市普法要点精神,结合__镇自身实际,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明确了法治__ “六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步骤、相关要求和各阶段工作安排,下发到各村(社区)、单位严格对照落实。
四是着力抓好基层普法阵地建设。在镇政府院内设置了普法黑板报、普法宣传栏.各村(社区)、学校也设置了相应的普法宣传栏、法治图书角等普法阵地。强化对基层农村、社区、学校法治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扶持,充分发挥了基层法制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五是加强基层普法队伍建设。为了确保“六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我镇注重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挖掘各方资源优势。通过认真筛选和工作实践,组织发动各方力量,帮助基层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群众信任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镇司法所定期召开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分别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普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保证了全镇普法工作在基层的全面平衡开展。
一是与各项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有机结合。我们注重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与各阶段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工作未动、普法先行、工作已动、普法同行。如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计划生育、基层换届等工作当中,大力开展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既提高了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又使广大群众在了解法律法规后能主动理解配合政府的工作,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机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__镇将普法工作纳入综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与各村分别签订依法治镇责任书,将依法治镇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确保了依法治镇工作在全镇上下的强力推进。
三是与“法律七进”工作有机结合。继续开展好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农村、进寺庙、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在机关,继续坚持利用每周一集中学习时间,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全体机关干部集中学法;在单位,大力开展专业法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农村,广泛散发法律宣传单、宣传
挂图,召开各种会议宣传法律常识;在学校,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由法制副校长定期上法制课,并开展相关安全警示教育;在寺庙不定期地开展法律知识宣传。为了增强“六五”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__镇在普法工作中注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努力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六五”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镇、村、社区、各单位分别采取会议、广播、标语、板报、传单、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普法,使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二是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普法。如针对低保困难家庭宣传民政法规,针对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宣传帮教矫正法规,针对计生家庭宣传计生法规。
三是在不同节点开展专业法宣传。自2011年以来,根据上级在各阶段的工作部署和在相关纪念日,开展专门宣传活动,分别宣传了土地、兵役、消防、、防邪、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残疾人保障等法律法规。
“六五”普法期间,我镇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六五”普法任务全面展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法的宣传氛围不够浓,普法学习对象发展不平衡,教育宣传形式比较单一;二是普法用法上主动性不够,活动开展受客观条件制约,有时紧时松现象;三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不够平衡。针对以上情况,我局镇步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保持经常性。及时总结“五五”普法工作经验,全面总结五年普法的经验、教训,理清工作思路,为“六五”普法奠定良好基础。 继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形式多途径宣传,使广大普法对象通过不同渠道接受普法教育。
篇9
一、加强领导建机制,形成依法治乡工作格局
依法治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为抓好这项工程,我们成立了依法治乡工作领导小组,作为依法治乡工作的重要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各方,定期研究部署依法治乡工作。结合乡情,制定了“五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工作方案,将依法治乡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提出完成时限。坚持将依法治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从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践、社会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以人为本强素质,全面抓好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法制观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乡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任务。根据规划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分类别、分层次,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针对二、三产业经营者,突出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征管法》等法律法规,培育公民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意识,提高依法经营水平,促进市场秩序的规范。二是针对广大农民朋友,大力开展“法律知识进万家”活动,突出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环境保护法》、农村土地征用、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突出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和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三是针对外出务工人面,利用春节集中回乡时机,组织集中辅导,编制宣传手册,突出宣传《劳动法》、《合同法》、民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他们的守法观念,增强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四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学法同步走”活动,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突出宣讲《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青少年遵纪守法、维护自身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意识。五是针对乡村干部、乡直单位职工,制订学法计划、固定学法日、举办普法培训班和普法考试,突出学习《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以及涉农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为抓好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在具体实施中,坚持法制宣传“三入户”、“三抓三带”措施,即坚持“教材入户、辅导入户、考试入户”;坚持抓党员干部带群众,抓单位职工带家庭,抓在校学生带家长,形成群众性互动学法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全乡干群的法律素质大幅提高,依法自律能力、依法自治能力和依法自维能力显著增强。
三、依法行政重实践,切实提高法治管理水平
依法治乡重在法治实践。在依法治乡工作中,我们注重学用结合,实践为主,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文明执法。一是注重建设法治型政府。政府在执行政策和决策上,重视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和过错追究制,营造“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的法治氛围。二是加强行业依法治理。健全计生、土管等乡属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规范行业行为。开展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倡导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强政务公开,强化对部门依法行政的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强化行业依法办事的观念。三是加快村民自治进程。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结合村委会换届,调整充实了村委会、民调委会、治保会,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依据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制定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实施方案和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加快村民自治步伐,促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四、平安建设保稳定,全力维护和谐安定局面
篇10
一、抓好“五五”普法各类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提高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
1、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得到落实。县委中心学习坚持每月一次学法制度,各级党委、政府将学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去年下半年,我们组织了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对《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专业培训,请专家进行讲课。
2、公务员学法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县人事局和县司法局举办了《公务员法》及公务员依法行政培训班,县公安局对全体干警进行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学习培训,县林业局请专业律师对全局公务员就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专题培训。
3、农民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入。我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土地征用、拆迁、春节农民工返乡等时机,利用电视台开展法制教育,在全县个镇组织了农村法律知识巡回讲座,巡回播放农村法制教育光盘,并发放《农民法律知识读本》,送法律进村入户。
4、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常抓不懈。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全省青少年法制警示教育月”活动,在各校征订、播放《警钟在黎明敲响——救救孩子》警示教育片,并对全县中、小学开展青少年警示教育月活动进行了专题抽查,各学校还组织开展了“珍惜青春,关爱未来”主题班会和作文竞赛活动。2007年底县司法局、教育局和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主题为《法律在我身边》有奖征文活动,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
5、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有新进展。县经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结合工作实际,面向企业管理层,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通过报纸、传单送企业等,加大宣传力度。
二、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
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和手段是“五五”普法规划要求,也是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满足各类人员学法的需要,我们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时,除了发挥法制培训、法律咨询、宣传栏、知识竞赛等传统宣传方式的作用外,从老百姓的生活实际出发上下功夫,从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上找落脚点,发挥宣传实效。